激荡三十年读后感400字左右

2024-04-07

激荡三十年读后感400字左右(通用14篇)

篇1:激荡三十年读后感400字左右

吴晓波所著的《激荡三十年》记述了被意识形态压抑许久的国人在思想、行为被解放之后,有一部分人冲破体制、发家致富的创业故事。他们游走在法律的边缘,做着许多“投机倒把”的生意,尽管这些交易在后来我们认为习以为常,但在改革刚刚开始进行的时候,仍是许多人不敢触碰的红线。他们脑海里似乎还游荡着当政者强硬的管理手段,以至于有太多不敢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万事开头难,在穿过遍布荆棘的山丘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开始了一段浩浩荡荡的伟大征程。不可否认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将中国经济从泥潭中拉了回来;也有一些凭借一人之力推动经济向前发展的地方领导,如任仲夷、项南等。

还有从改革红利中收获到第一桶金的创业者们,他们之中有我们所熟悉的柳传志、王石等。这是我们在历史发展中所看到的积极向好的一面,但同时也有被我们所忽视的另外一面,那些因改革而被迫下岗的人,那些因权力腐化而利益受损的人,他们所有人构成了中国改革进程的全貌。

吴晓波老师在书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历史中的人物,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大人物,一类是小人物,大人物决定了历史的走向,小人物体现了历史的真实。”

篇2:激荡三十年读后感400字左右

出人意料的,这本书开篇就说“此前的中国不堪回首,一场长达的文化浩劫几乎让国家走到了崩溃的边缘。”还是要称赞这位学者的勇气,明确点出了wenge的错误,还是在10年前,民众的包容性还不那么大的时候。为了说明中国此时的窘境,我想用一些数据来表示,“在金融体系上,1978年前的中国基本上只有一家银行,没有保险公司及其他任何金融性企业,国营企业存款和财政存款之和为1089.9亿,占银行存款总额的83.3%。”银行几乎全是国家资产,国民手中握而无一物。感谢小平同志提出改革开放的同时,还应感谢他的理解与包容,他首次向国民明确了知识分子的地位,“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在wenge刚结束没几年的情况下,将知识分子纳入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不得不说小平同志眼光的犀利。

“无知”是幸运的。“如果在1978年,我们就清楚地知道中国与世界的差距竟然有这么大,我不知道我们是否还有追赶的勇气。”1978年的中国人民因为闭塞,不知道自己与世界竟存在大的差距,因为无知,所以无畏。万事开头难,我们都清楚,有个好的idea是第一步,但实践才是关键。对百废待兴的中国来说,“钱”从哪里来?“钱”真的太重要了。“改革开放”的过程无比辛酸,但事实向我们证明它的正确。第一次尝试将农民生存的根本——土地租出去,深圳顶着“卖国行为”的质疑与压力,“一意孤行”。通往成功的路上总有妖魔作怪,一条路想要走通很困难。况且,事情往往不会按照预期的方向发展。到那时,我们又要相处新的对策去面对迎面而来的挑战。

有意思的是1984年,全民经商热席卷全国。北方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十亿人民九亿倒,还有一亿在寻找”,“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表明,当年最受欢迎的之夜排名前三名依次是出租车司机、个体户、厨师,读后感而最后的三个选项则分别为科学家、医生、教师。与现今的反差实在过于明显,不过我们不能盲目地指责国民的愚昧,试想一下,在饭都吃不饱的窘境下,拿什么去发展国力。

有日本学者说,“我认为中国人有点急躁,中国的机会太多,以至于最后中国的企业家很难专注于某个领域,并在该领域做出卓越的成绩,但专注是赚钱的唯一途径……”这描述的是十几二十年前的中国,但是甚至不用细想,现在也是这样。

篇3:蓝色激荡三十年

在北京的很多商场,细心的消费者可能会注意到很多收银台的收款机居然标有IBM的标识。我们大概会惊讶,这个庞大的蓝色巨人居然可以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如此细微之处。其实,在现代金融逐渐成熟的中国,与我们生活更加关系密切的银行卡更加多的渗入了蓝色血液。从1978改革开放引擎开动,IBM就投入到了伴随中国改革开放及金融改革的旅程。回顾这30年金融信息化历史,让中国这个具有13亿入口的国家的银行系统达到技术前沿,具备领跑世界银行的条件,应该是IBM最为自豪的蓝色回忆。

抱歉,找不到这样的例子了

1998年,中国工商银行(ICBC)启动了全国数据大集中项目。经过8年努力,数据大集中胜利完成,极大地提高了工行的信息化水平。随后,IBM又先后协助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完成了数据大集中的工作。在一次与IBM负责人的交流中,工行方面询问,能不能给我们在世界范围内找个榜样和例子来,使我们在技术上有所进步?IBM的负责人则表示,抱歉,已经找不到这样的例子了。

伴随着我国金融事业发展的三十年,在与IBM的合作中,中国的银行业逐渐被推到了全球的技术前沿。回忆起上世纪90年代初率领IBM团队进行银行数据大集中的历史,曾经在1995年至1997年担任IBM中国金融、证券及保险行业总经理,现任IBM亚太区副总裁及系统与科技事业部工商企业部总经理的秦尚民深有感触,在考察了中国本土银行的各项指标之后,秦尚民指出了要应对当时及未来金融形势的挑战,银行的技术体系亟待从人工操作转为智能技术。他提出了“五个统一”:总行出面,“统一规划”、 “统一硬件平台”、开发出适合国情的金融管理系统,“统一开发”、由总行推而至各省市,“统一推广”以及“统一采购”。

IBM将SAFE软件系统引入中国,并做了SAFE系统的中国式改进。SAFE系统给当时的中国银行业提供可以应用的技术模式。此外,IBM适时共享了SAFE源代码,促进了行业内交流,事实上也促进了行业标准的形成。SAFE开动了三十年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联机”,直到2000年之后,SAFE系统才逐渐被取代。

在IBM对银行业提供的技术和服务支持种类繁多,而其中实现北京、上海两个数据中心的异地灾备令人印象深刻。鉴于中国银行系统的庞大用户群,如果两大中心合并出现问题,直接影响的就是上亿用户,破坏力和损失规模之大不容小觑。IBM集合全球善于解决此问题的少数专家,攻克实现两大中心合并的核心。使全年的安全时间比例达到了99.96%,并正在朝着实现99.999%的比例努力。

“军师”说

随着IBM由卖产品到卖服务的转型,IBM之于金融行业的角色也由单纯的技术提供者演化成了技术和服务、战略方面的“军师”。

目前,从用户角度讲,尽管国内银行业的技术已经到了全球的前沿,但是进入银行大厅,屡见不鲜的排队情况、办业务时繁琐的表单、处理业务时的不够迅捷,都让我们感到国内银行与世界一流银行的差距。对此,IBM大中华区金融服务事业部总架构师程静说道,“对于最终用户,如果你要能够体验银行对你的服务是真的有改变、真的有改进的话,是体验在业务上的需求,客户的需求怎么能够很快地反映到后面支持它的IT系统。”也就是说,有了技术支持做强大后盾,服务流程、服务质量的改进应该是国内银行急需努力的。

“设施、整个的系统,也就是硬件设施可以很快追上来,因为硬件设施是最容易去建设的,尤其是从零开始起来的时候很容易的。但是难的是什么?这里面的管理文化、软性的东西是非常难的,需要积累。积累是需要时间的,经验是没有办法去在课里面学的,而是要自己通过做去感受,或者去使用别人的最佳实践去进行检验和实践,所以必须要通过实践。”程静说道。

除了银行本身的改进,在全球化趋势下重新定位,则是“军师”给出的又一建议。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逐渐开始由“世界工厂”向“全球领先者”的角色转换。在世界各银行的排名中,Top 10中已经渐次出现中国几大银行的身影。IBM大中华区金融服务事业部银行业务咨询负责人、合伙人吴钺认为,现在经济形势普遍不被看好,但中国也有机会尽量少受其影响,甚至获得一个难得的发展机会。“其实就是要利用这种机会,趁着别人一瘸一拐的时候,咱们赶紧往前跑,这个东西如果抓不住的话,以后就比较难了。我们不是过于自信,但是确实对中国是一个很大的机会。”

Information insiaht

从“工程师”到“军师”,从data到information,从information到insight,IBM也随着中国金融业的成长而成长。

全球CEO调查就是IBM成长到更为全面、更具前瞻性的巨人的标志。在“2008年全球CEO调查中”,IBM发现,很多CEO认为,“我们正进入一个‘动荡’的年代”:变化速度加快,但影响并非总是正面的;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进一步的市场混乱已经不可避免等等。对于IBM一向倡导的创新,CEO们普遍认为,变革要超乎客户的想象才能赢得客户,要进行“颠覆性的创新”等等。此外,CEO们的一点共识让人眼前一亮:真诚,而不仅仅是慷慨。这来自客户和银行本身的考虑:客户希望CEO重视企业的道德建设,推进企业社会责任(CSR)规划,同时,“通过行善而广招客源”,也是银行认识到此的商业价值所在。

吴钺认为,全球CEO调查还从范围广泛的个人认识中,获得了一种对于全球经济形势的提前认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一点,世界会越来越混乱,我在5月份看到这个论点的时候,我们觉得很惊讶。为什么银行行长说混乱,而且越来越乱呢?后来我发现到9月份再看,确实越来越乱,那个数据是从全球1130多位CEO里面调查,其中有将近130位的银行行长,每个银行行长谈到的都是我自己一小块,觉得自己的银行业务风险很大,很多贷款收不回来。但是如果我们把数据统计在一起,再统一的结果看,会发觉其中的异样。那时候我们可能不确定是否是金融风暴,但是我们感到不对劲。所以从风险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感觉到了汇合起来就是很大的一股力量了。从这个角度来看,IBM从调研确实察觉到这种趋势。”

对于时下关涉全球

经济、全球金融的次贷危机,IBM认为,同中国改革开放史无前例一样,我们对于金融危机、对于整个经济周期的认识也是要经历一个从高速增长的繁荣到低谷然后再度繁荣的完整过程,在未来的三十年,IBM还要和中国银行业共同成长、面对挑战。颠覆性创新

在谈到IBM的一贯传统——创新时,IBM大中华区副总裁、金融服务事业部总经理王天莪提到了一个细节:在与IBM研究院的同事闲聊时王天莪发现,她的同事居然正在研究一片荷叶。这位研究员认为,荷叶上的膜很薄,但是却可以让荷叶不受污染,这种功能让他很感兴趣。

作为金融事业部总架构师的程静,现在正致力于国内主要大银行进行SOA解决方案的规划和实施,这位带有工程师气质的科技团队带头人仍然认为,与工程师气质不同,IBM研究院的研究员更具有科学家的气质:善于想象、喜欢突破。这也是IBM提出“颠覆性创新”的底气:创新已经不容易,颠覆性创新更加显得富有挑战。

IBM认为,如果说1997年到2003年中国银行业的发展重点在安全运行方面,那么2003年以后则要把创新列为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因素了。

近年来,IBM共发布20余份金融行业白皮书及研究,并开始计划一项名为First of a Kind(FOAK)的金融行业与IBM研究院的合作。而2002年对著名金融服务机构普华永道的收购,也是从金融咨询方面增强了IBM的创新能力。

从金融电子化、集约化管理,到银行风险管理、客户为中心的理念,IBM和中国金融已经携手走过30年。从纵身投入当时难以预见结果的社会变革到如今在帮助金融行业的过程中渐入佳境,作为技术和服务提供商,在蓝色激荡的30年里,IBM帮助中国金融行业走到技术前沿,也将在未来帮助中国金融行业实现领跑者的角色突破。

成为中国的Ioopnet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网络广告投放费用的快速增长,很多房地产广告主加速弃“纸”投“网”,从而使一大批房地产垂直网站包括搜房、焦点网脱颖而出。北京写字楼信息网(www.beijingoffice.com.cn)也成为其中的佼佼者。

北京写字楼信息网创建于2001年,迄今拥有鼹鼠房地产网主网站、写字楼网、商业地产网、公寓网和选址通社区等旗下网站,成为国内最有影响力和最具商业价值的房地产垂直网站之一。根据艾瑞咨询2008年3月访问量统计排名显示,北京写字楼信息网用户日均访问页面量在中国房地产类网站中排在第一位。

“八年来,我们始终专注于为来自中国和全世界的企业用户与个人用户提供所有与办公室、商业及居住选址有关的互联网服务,致力于为用户提高选址效率,降低选址成本。”北京写字楼信息网总裁刘凯表示。北京写字楼信息网秉承“选址企业的合作伙伴” 的核心理念,塑造了业内最权威的新闻资讯与选址通服务品牌,成为中国商业房地产类网站的领头羊。

选址社区专项服务“选址通”是网站的主打服务品牌。通过“选址通”,房地产开发商可以自由拓展其销售市场,而销售商可以构建自己的网上销售、报价系统,随时发布代理楼盘信息;选址会员可随时与40万注册用户群进行互动,从而直接带动的产品销售量及品牌影响力。

篇4:激荡三十年读后感600字左右

“摸着石头过河”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放开干,不用管,先看看,再看看”

“黑猫白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读了这本书,再回想毕业5年经历公司的变革,发现国家治国方针和企业管理和发展的策略是如此的相似,当然还有个人发展。

一关于个人发展:

一直不喜欢思虑太多的人。记得以前有个同学跟我说“做事情不要考虑太多了,考虑太多想到各种后果,就什么都不敢干了”。这句话对我影响很深。。。

高中时逃课的时候,不想后果直接先逃了;

工作中也是先把事情做了再说,错了再改;

遇到事情先顺应自然劈里啪啦脾气发完再想......

孔老夫子也说过“三思而后行”

估计放古代,我可能是法家学派的

二关于企业发展:

每个企业发展中存在两大派别,一般分为保守派和改革开放派。保守派基本上老员工为主,开不完的会,一个小问题开几次会,大问题开无数次的会,一次又一次的依然解决不了问题。马化腾当年已小小的即时通讯工具QQ起家,采取渐进式“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方式,迅速迭代出QQ秀、QQ空间、QQ游戏等产品,直至市值到BAT三巨头首位。在互联网公司,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机会,错过了时机,啥都别说了!

激荡三十年来还有句顾城的成名名言:

“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改编一下

篇5:《激荡三十年》读后感1000字

书中这样写到“尽管任何一段历史都有它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可是,1978-20_年的中国,却是最不可能重复的。在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里,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日渐瓦解了,一群小人物把中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试验场,它在众目睽睽之下,以不可逆转的姿态向商业社会转轨......”

书中以20_年为界把中国企业的发展分成了两个部分,在书中最后部分我终于的体会到晓波对民营草莽(小人物)们的同情与敬意和对未来无限的遐想与期许。

1978-1993年,第一部分,那是两年前读的,现在仍然能清晰的记起。从恢复高考,邓小平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开始,中国人拉开了拥抱世界的序幕。以前的我们,贫穷、封闭、落后,但从那时起中国人正以其独特的经验效果至上(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独特方式和持续性的修正(每隔三五年就要进行经济调控)等一系列在大是大非上非常正确的的方针,迅速而深刻的自我进化和影响世界。

说到企业史,从企业性质上可以分别从国有企业史、民营企业史和外资企业史三个方面来看(或许还可以加上农民史)。改革伊始,基本上只存在百病缠身的国企。也许大家都很清楚,国企怎样的挣扎,怎样的在提高效率上努力,怎样的挣脱计划体制束缚。这时候渐渐的冒出了一些民营企业的先驱,其灵活性和高效性在与国企的较量中发挥了极大的优势,但是在姓资还是姓社的打击下,很大一批在摇篮中都被扼杀甚至有人为此付出了生命(如傻子瓜子年广久、柳市镇八大王),还有一些比较聪明的经营者找到集体所有制的外衣,把自己裹在里面慢慢的壮大(包括万科、联想、海尔、伊利等)但是这样也为将来的产权不清留下了隐患。有远见的外资这时也慢慢的想中国伸出触角,如百事、松下等。

篇6:激荡三十年读后感1000字

首先,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令人困惑。从改革开放之初到现在,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很多时候是游离在国资或外资背景的企业之外,艰难生存,他们事实上在很多领域充当了改革的试验者,但往往当条件成熟了之后,有资格摘取果实的却并不是他们。而当执政者发生犹豫或妥协时,被推出来示众的却是他们。他们似乎也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存环境,并不做过多的无用抗争,而继续寻找被忽略的夹缝以求得生存。纵观三十年,不可否认,正是有了这些始终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民营企业的参与,才渐渐形成了更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市场模式,而市场的出现才催生了竞争机制,有了竞争才有可能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到今天,民营企业已成为最大的就业基地,它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也越来越举足轻重。但是当更多的外资借着全球化的脚步进入这个国家各种重要行业的时候,民营企业依然被很多领域阻挡在家门口。这样的一种不公平和不平衡,不免使人困惑和唏嘘。

其次,现阶段国内的大部分企业依然是在没有核心技术的低水平的层次上靠打价格战为生,这和当前低素质的劳动力条件分不开,也和中小企业缺乏技术投入的实力有关。我们曾自豪于我们是世界工厂,但是现在终于明白,其实我们只是装配车间,很少技术含量,况且就是这种低技术含量的工作我们也做得并不好,中国产品往往是价廉质次的代名词。我们的优势仅仅是劳动力成本低。这也正是这三十年间,大多数的企业都只昙花一现的原因。像鲁冠球,张瑞敏,柳传志等依然还活跃在开创初期的行业里的,实属凤毛麟角。即使这样的企业,他们也并不是因为技术领先或质量上乘而得以不败,想要坐稳坐强,对他们来说依旧任重道远.更让人忧心的是,这样的一种模式在近期内还看不到有明显变革的可能。

第三,我国目前的国企绝大多数是垄断行业,这种靠国家背景和资源立足的企业究竟能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他们能不能作为支撑起我们这个国家的栋梁之柱,他们又是不是能提供可资借鉴的有益经验从而让更多的企业走上良性发展的正确道路?他们能代表中国企业的发展方向吗?

第四,执政者究竟选择国退民进还是国进民退的策略,他们眼里的“民”究竟代表了谁?

如果说改革初期因为朱镕基实行了抓大放小的战略,而使国有企业走出困境的话,那这一战略在客观上也起到了国退民进的效果。由于大量中小企业的转制,使一大批原来的经营者成了企业的所有者,他们无疑是最大的得益者。这其中的很多企业,正是因了所有制的改变而重新焕发出生机,再度走上了发展的道路。企业的员工,也有了和企业共同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由于国家释放了更多的自主权,当面对自己并不很确定的新生事物时又能采取更为宽容的态度,使生产力和积极性都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也带动了市场消费的活跃繁荣,这是一段良性循环的美好时光。然而,由于初期政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特别是贫富分化日趋严重,社会矛盾爆发频繁,使政策的走向发生了偏移,政府更倾向于回到加强中央控制的局面,试图通过中央的协调而使过激的矛盾得以缓和。也许矫枉过正了,再度的中央集权之下,国有资本的不断壮大和民间资本的相对萎缩,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贫富分化的矛盾,大量国有资本的积累最终又有限地用到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民生领域当中,原来的矛盾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而更多没有国资背景的企业的发展却障碍重重。国进民退的格局不免让人想到“与民争利”,而争来的利究竟肥了谁的腰包?

第五.如何更理性地处理政治和经济的关系?可口可乐对汇源果汁的并购事件曾被炒得沸沸扬扬,最终以商务部的否决而暂时告终。如果这种民间的纯竞争性行业的并购也需要举起民族主义大旗的话,令人惊讶的却是,为什么我们的石油、银行等事关国家安全保障的领域的股改,却可以以向外资定向融资的方式一路畅行?回想起改革开放之初,因为怕被资本主义企业渗透或消灭,有一股很顽强的势力坚决反对与国外合资或被外企收购,朱镕基为此曾感慨,就那么几个胶卷,难道还能让社会主义变了颜色。当政治思维试图主导商业行为时,企业和企业家也许就离末日不远了。而在一个传统的以政治为纲的历史背景之下,要跳出这种思维模式又有着怎样强大的阻力

最后,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道德的底线不断被刷新,我们却仍未找到有效的制约手段来遏止它,相反这条底线还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踩踏和蔑视。

篇7:“八二宪法”激荡三十年

1982年12月4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内,庄严、肃穆。

一张粉红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表决票”发到了参加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每一位代表手中。随即,一张张表决票投向了设在会场内的30个票箱。

下午5时许,当大会执行主席习仲勋宣布投票结果,3037票赞成,3票弃权,0票反对,“话音一落,场内掌声雷动。”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四部宪法,就此诞生。

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从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地位出发,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指明方向。

宪法的至上地位,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

宪法的起草、讨论、通过、颁布以及宪法修正案的出台,尤其是现在,1个序言、138个条文、31条修正案所构建的中国宪法文本,它走过的每一步都反映出这个宪法在确定制度路线、功能制定、理念进步等方面的转变,这也同样折射出中国在这三十年以来所经历的发展路径。

八二宪法出台前的“四大争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必须坚决保障,任何人不得侵犯。”

而1978年《宪法》60多个条文中依旧宣称把“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规定为“全国人民在新时期的总任务”。不可否认,这部仍未走出“文革”阴影的《宪法》在尊重和保障人民的大潮下,已然跟不上形势了。

距1978年宪法颁布两年多后,中央高层做出了比较重大的决定——重新制定一部宪法。

年逾耄耋的许崇德教授虽然听力不如以前,但是对三十多年前参与起草和通过宪法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

1980年9月,参与1954年宪法起草工作的许崇德的人生轨迹又一次与宪法制定工作产生了交集,他被点名要到宪法修改委员会的秘书处工作。据他向《小康》回忆,彭真作为宪法修改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当时反复强调,宪法修改必须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而在此之前,1954年宪法早已被1975年宪法和1978年宪法取代。

对于当时修宪的过程,许崇德向记者介绍到,制定这部宪法争议很多,涉及到的内容有很多方面。在摆脱“左”的长期压制之后,这次讨论思想氛围空前活跃。

“这是集体的创作,大家观点不可能一致,肯定有不一样的声音。”

一大争议——要不要写序言?

一部宪法呈现出来的形式首先进入了委员们讨论的行列,除了宪法的目录和体系内容,序言在宪法中该不该存在,应该以怎样的内容形式存在都是修宪急于解决的问题。“争论的问题大大小小无法用数字说明,序言问题是一个大问题。”

“之前的三部宪法都有序言,然而当时修宪时有人提出‘宪法就是法律,就是条文’的意见,认为宪法不应该再有序言。但是相反也有人认为宪法应该有序言”。

针对这两种不同的声音,当时许崇德和同事们把一百多个国家的宪法进行了梳理,发现有的国家有序言,有的国家没有序言。序言长短不一,有的就一两句话,有的则比较长。

最后一轮的结论是1982年宪法还是要保留序言。但是在新的背景下,中国的宪法序言应该写什么?

“样板还是参照五四年宪法,提出的国家总任务,当时的任务是‘一化三改’总路线。然而1954年确定的总任务在1982年就已经基本完成了,像三个改造1956年就已经结束了,工业化也初步实现了。”

即在宪法序言中作为綱领性国家的总任务也必然发生转移。

“序言一共十三段,第七个自然段提出‘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许崇德认为,尽管当时序言中没有写“改革开放”,但其中还是埋下了伏笔,提到了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各项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虽然没提出‘改革开放’这四个字,但是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就意味着改革开放了。”

另外这次将原本写进条文的“坚持马克思主义”放进了序言里,“写成法律条文还是比较僵硬的,写在序言里灵活一些,带有指导性的意义。这是实实在在的考虑,从现实出发。比如你是宗教徒,他就当然是遵守宪法,但是让他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比较僵硬,因为马克思主义是无神论啊,从理论上来说不大行得通。”

二大争议——应不应该搞两院制?

许崇德回忆道,起草初期有人提出人民代表大会应该搞两院制,好处就是“两院”可以互相制约,还可以发扬民主,“因为有些群众看人民代表大会是个‘橡皮图章’,有什么提案大家举手通过,一起拍拍手,没什么争论,也没有互相之间的讨论。”当时提出的两院制模式是首先将人民代表的人数从三千减少至一千,并且分成两院,一院五百,然后两院进行讨论。

“当时我们构想的两个院,一个是全民选举组成的,一个是按照职业组织起来的,里面有工人、农民、医生等各个职业的代表。当然后来没有再深入下去,还是坚持了‘一院制’。可对于‘两院制’当时的讨论是非常热烈的。”

然而针对现在很多人写文章时提出的“两院制”,许崇德认为“那是两码事,当时提出来两院制的人,他的主观愿望并不是要搞西化。现在一些人提出的两院制是要照搬西方模式,学习西方的法制。

三大争议——设不设国家主席?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就设有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至1954年第一部宪法的颁布,设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这部宪法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单独列为一节,作为国家机关。“文化大革命”一开始主席缺位,至1975年宪法中不设国家主席。此次修宪,要不要设国家主席也成为争议的焦点。

有的人说毛主席说不设国家主席,那就不要设,有的人说有国家主席好,可以代表国家,比如说国内有什么问题,主席发令签字,好像就有权威了,有个主席体制上完备一些,但是不赞成个人权力过于集中。”许崇德说。

最终1982年宪法设立了国家主席,但是取消了原本属于国家主席的两项职权,包括召开最高国务会议和担任国防委员会主席,主席虽然享有崇高的地位,但不能独立决定国家事务,主席职务较之以前虚化了。

“国务院实实在在管那么多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也是实实在在的机构,所以主席是国家的代表,比如庆祝外国的国庆、签署外国使节的国书、以主席的名义发个电报,对于这类的事务也是一个需要。”

四大争议——检察机关要不要砍掉?

“当时恰好要精简机构,有人说检察机关这一块可以砍掉,一些国家就没有检察院,而由司法部行使检察职能的,检察官工作由司法部来管,司法部长也就是总检察长,所以我们不一定要保留检察机关。”

1975年宪法没规定设立检察机关,由公安机关行使检察权,开展检察工作。“这是很荒谬的,公安本身要受监督,公安机关不能乱捕乱抓。这样导致公安权力膨胀,又要逮捕人又要监督,自己监督自己。就像踢球的球员和吹哨的裁判是一个人,他又踢球又吹哨怎么行?!”

新中国建立之后,学习苏联设立了检察机关,而且相对独立。“这个制度还是好的,但是检察机关的一般监督职能被认为凌驾于党委之上,因此在‘反右’之后,检察院就不起作用了。”

最后1982年宪法鉴于国情,从实际出发决定仍然保留明确检察院组织职权和监督程序,并新增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该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这个就很全面了,既有法院,也有检察院。法院管判,检察院管起诉,公安机关是侦查。”在许崇德看来,这不仅是恢复检察院,还把司法制度组建的这三个机关的关系写得很明确,“这点很重要。”

当时有些条文基本没有什么争论,委员们无条件拥护的条文是——保护人身自由与人格尊严。

许崇德说:“这是因为过去‘文化大革命’期间对人身的侮辱太厉害了。这次起草宪法中就明确规定了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对公民侮辱诽谤诬告陷害。这个大家都是比较拥护支持的,这一条文在五四年是没有提到的,这是‘文化大革命’出现了问题,跟过去比有很大的发展,很大的进步。”

1982年宪法中作出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在1954年的宪法中,《公民权利和义务》是第三章,置于总纲和《国家机构》之后。八二宪法虽然在许多方面继承了五四宪法,但是特地将《公民权利》提前到第二章,放在《国家机构》之前,“表明保障公民权利是制定宪法、建立国家的基本目的。”许崇德教授介绍道。

当时全国上下对这部宪法草案的关注和热情可谓是空前的,许多阶层的百姓都通过各种形式参与了宪法草案的大讨论。统计显示,八二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总共立了24条,比五四宪法多出5条,比七五宪法多出20条,比七八宪法多出8条。

四次修宪的变与不变

但八二宪法并非一劳永逸,此后30年间历经四次修改。

“八二宪法主要继承了五四宪法,经过四次修正之后,它确实可以被认为是1949年以来最好的一部宪法。但是现在看这部宪法注定是有许多不足的。”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千帆向记者指出,因为当时“文革”结束不久,改革开放的序幕刚刚拉开,意识形态之争尚未尘埃落定,现行宪法从1982年颁布至今共经历并通过了四次修正案,但总体上保持了宪法的稳定性与适应性之间的平衡。

修改憲法,遵循什么原则?党的十三大以后,党中央领导和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研究对现行宪法做首次修改时,就确定了重要原则,其中之一就是:修改宪法,只限于不修改就会妨碍改革的条款,可改可不改的不改,有些问题采取宪法解释的办法去解决。

“能不改则不改!这样做,有利于宪法的稳定,也有利于国家的稳定。”许崇德教授说,现在修改宪法方式采用的是修正案的方式。

1988为“私营经济”争位置

1988年伊始,中国的“个体户”们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涉及两项内容的第一个宪法修正案。其中第十一条增加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这意味着到工商局登记的时候,在“国有”和“集体”的企业性质之外,又有了另一选择:私营经济。

此次修宪,明确规定了私营经济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中的地位,对其进一步健康、快速发展可以说产生了巨大影响。

此后,中国的私营经济、民营经济占我国经济总量已逾六成,这为中国经济发展乃至世界的制造分工都做出了近代史上最大的贡献。

1992为“市场经济”正名分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翌年的宪法修正案,继“私营经济”之后再为“市场经济”正名,明确表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这次修宪中,“市场经济”一词成为亮点,而“计划经济”则在宪法修正案文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文本中将原来“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等内容,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等等。

国家的奋斗目标同样随之变化,由建设“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变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篇8:激荡三十年读后感4000字

这套书的作者是吴晓波,一位曾经的财经杂志记者,凭借多年的积累和不懈的努力,描绘了从1978年到这四十年来中国企业亦或是企业家的成长史,初步统计了一下,涉及企业家、政治家、经济学家共计150余位人物,简直可以形容为一部改革开放以来国企、外企、私企还有决策者的爱恨情仇大戏,你方唱罢我登场,商业模式、政策潮流、思想观念一直在演进和变化,但改革的车轮从不停歇,对利益的追逐永不改变。作者没有从经济学专业角度或者是政策分界来切分这段历史,他很巧妙的按照时间进程用讲故事的方法,把焦点对准了浪潮中的那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企业家,用他们身上发生的故事推动叙述的主线,在不着痕迹之间让读者体味到改革的方向和潮流,在字里行间体会作者对人物和经济政策的评价和态度。全书没有用晦涩的专业术语和模型,起承转合交代的十分清楚,读起来行云流水、酣畅淋漓,一如身在这段历史中的我们,在年复一年的冬去春来和花谢花开中自然地接受把QQ聊天变成微信,自然地接受出门只带手机不带钱包,自然地接受坐享外卖上门。如果不是刻意回忆,也不会想起电视里和橱窗上那些消失许久的品牌广告。变化总是太快,以至于我们适应了变化本身,惊讶地发现原来遗忘旧事物可以和适应新生事物一样快。

变化从什么时候萌发?“很多时候改革是从违规开始的”这是一位温州小官吏向吴晓波发出的感慨,但这似乎是个无法抗辩的事实。从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一页分田到户按满血红手印的契约开始,一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农村改革蔓延全国,人民公社制度土崩瓦解,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在还处于“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时期,吴仁宝在华西村偷偷办起来的小五金厂,天津大邱庄的禹作敏偷偷办起来冷轧钢厂,还有其他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乡村开办合作社,中国乡镇集体企业的胚胎就此开始孕育。知青回城大潮导致的就业问题直接推动个体工商户合法化,随着个体户的不可逆规模扩大,马克思《资本论》中提出的“雇工达到8个就不是普通的个体经济,而是资本主义,是剥削”在当时引起争论,但最终被改革的潮水冲刷平息。万向节私营经营者鲁冠球为了挤进国营垄断地带,在国营展销会场偷偷摆地摊,正是像他一样的一群像土拨鼠一样的私营企业主悄悄扩大自己的地盘,慢慢做大做强,撕开了越来越多的生产经营领域面向民营企业开放的政策口子。因为而完成灰色的原始积累,造就了东南沿海乡土经济萌芽的重要推动因素。根据渣打银行一份报告显示,在过去很多年里,存在着两个60%现象,即有60%的民营企业从来没有从银行贷到过款,而获得贷款服务的企业中又有60%是一年期短贷。这事实话的资本歧视,使得地下钱庄经验者长期存在,可以说是制度的产物。从80年代开始在浙江南部就开始有民间集资活动,俗称“抬会”,1981年一个叫郑乐芬的温州妇人因为主持的抬会断裂崩盘,以投机倒把罪被执行枪决,期间还有不计其数的案例被严惩,一个叫吴英的东阳小姑娘因为集资诈骗被判死刑,但是幸运的她等来了转机。在经历了二审维持原判后,终审改判为死缓。吴英案的峰回路转正是赶上了20的重要经济事件——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政府首次开闸银行业,正式允许民营资本合法进入。最先冲撞蛛网的蛾子可能毙命,但是冲撞得次数多了,有一天蛛网或者真的可以不复存在。

如吴晓波所言,邓小平奠定了中国变革的思想基础,这个小个子四川人以惊人的坚韧和洞察一切的政治决断力从思想上为中国建立了全新的实践主义理论,发起的关于真理检验标准的大讨论彻底摧毁“两个凡是”政治原则,基本完成了拨乱法证的历史任务,中国的发展主轴字词改变。更要提及的是,邓小平当选政协主席后,第一个主持的大会就是“全国科学大会”,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论断,知识分子的伤痛开始慢慢被抚平,科学迎来了春天,有意思的是在大会的后排有一个参会的青年他叫任正非,正是他缔造了今天华为的神话。曾经在很长的时间中国都会陷入姓资姓社的争论,马克思的经典论述谁也不敢违背,现实却好像膨胀的气球眼看要爆炸,邓小平显然也注意到这个问题,在双方都争论不下的时候,都希望他给出一个明确的说话。在一份关于如何处置私营业主超出规定多请帮工的请示报告书,邓小平用潦草的笔迹写下了自己的意见:“放两年再看”。再过两年此事又被提及,邓小平的意见还是“再看看”,终于,改革不断推进,经济的发展的脚步迈过了枷锁,中央明确了方针“允许存在,加强管理,兴利抑弊,逐步引导”,而发布这个方针之时,私营业主雇佣大量劳动力现象已经比比皆是,在舆论上已经没有任何争议。回顾改革的历程,摸着石头向前走,不争论、不界定、让最终发生的事实来定义前进的方向,一道道枷锁就是这样被打破。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对权力和利益的尊重才能激发企业家的能动性,貌似这也是被验证了的事实。当企业的产权不清晰或者是最大决策者并不能拥有企业所有权、不能充分享受企业发展带来的利益,问题常常会发生,要么是“人”出问题,要么是企业出问题,大多数是企业和人都出了问题。80年代由于对私营企业的诸多限制,一些脑子活分的人纷纷各显神通,为自己的企业披上集体所有制的外衣,希望在集体所有制的保护下发展壮大。90年代,在企业负责人和团队的努力下,企业慢慢做大,收益增多,但不清晰的收益权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如鲠在喉,纷纷展开了与地方政府的“确权运动”,在这场鏖战中,大多数企业腹背受敌在商场如战场的环境中丢盔弃甲,不复往日荣光,众多企业家有的身陷囹圄、有的黯然退场,真乃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不能不说是中国企业成长史中的悲剧,例子有很多,潘宁与“科龙电器”、李经纬与“健力宝”、褚时健与玉溪卷烟厂等等。我在这里只引用一个书中“健力宝”的故事。45岁的李经纬是广东三水县体委副主任,1973年受人排挤发配到县酒厂当厂长,那是一个只有几口米酒缸的小作坊工厂。在他的苦心经营下,开发出一条啤酒生产线,慢慢在当地站住脚跟。在1983年出差平生第一次喝到一罐易拉罐可口可乐后,这个中年人萌发了做饮料的念头,当时全国各地已经有“天府可乐”、“少林可乐、“西湖可乐”等各种“可乐”。体委干部的他很聪明地想到了体育饮料,特聘请广东体育科学研究所研发出一种橙黄色汽水饮料,实际为一种含碱电解质饮料。李经纬胆识过人,在酒厂利润不过几万元的情况下,敢于把目光定向奥运会,并给自己的饮料取名“健力宝”,并鹤立鸡群地设计了以运动员为主要元素的商标。在没有生产线的情况下,竟说动可口可乐为他生产代工。在所有的参评饮料中这是含有体育元素最多的饮料,易拉罐也代表了高档饮料,于是正式成为了奥运会代表团首选饮料。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凭借许海峰的射击实现了“零的突破”,最终夺得15枚金牌,全面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大大被激发,健力宝也得到了不可想象的关注。1984年,健力宝的年销售额为345万元,1985年销售额1650万元,1986年达到1.3亿元,此后稳坐民族饮料第一品牌,销售额达50亿元。李经纬慢慢开始考虑公司的股权问题,恰逢“国退民进”舆论渐热,经营者被容许以各种方式来购买企业资产。李经纬策划通过在香港上市来实现股权激励,但是遭到三水市政府拒绝。他一怒之下把企业总部搬到广州,从此矛盾激化。三水市与李经纬相熟的领导换届离岗,他的处境日益艰难,他提出第二套方案,由管理层出资4.5亿元分三年付清买下政府股份,三水市政府断然拒绝。李经纬又提出第三套方案,团队持股75%,三水市政府再给李经纬个人5%股权,再次遭到否决。几次拉锯下来,企业和政府关系彻底破裂,企业效益迅速下滑。三水市政府决定卖掉“健力宝”,90%的官员表态不能卖给李经纬团队。市政府在没有事先通知李经纬的情况下,接受了一个愿意出资3.8亿元的新加坡人的开价,随后被李经纬掀起的舆论大战搅黄,慌忙之中找到了一个出价和李经纬一样的28岁的资本庄家接手企业,75%股权作价3.38亿元成交。签约后9天,李经纬在家突发脑溢血,自此他再也没有离开过病房。10月,广东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以涉嫌贪污为罪名罢免了他的全国人大代表,他被限制居住在医院中。李经纬团队中的4位副总裁相继被双规,拘捕,一人出逃。资本庄家因为经营不善被免职,企业一度濒临停产。,健力宝再度易主到台湾统一集团,但这已经不是曾经的健力宝了。吴晓波站在一个经济学人的视角,文字中饱含对这些企业家的同情和惋惜。在我看来,当年的错误貌似是错误,但存在即为合理,利字当头,即使在20多年后的今天要分清孰是孰非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最重要的是在今天的创业者已经懂得了在创业之初就必须明晰合伙人股权结构,这就够了。

篇9:激荡三十年读后感600字

阅读《激荡三十年》,是一个百味杂陈的过程,带入感、激动、愤青乃至莫名的悲壮,直至最后一页。带入感,因为对这段历史有交集或者说自己就是伴随着这个时代成长起来的,清晰地记得自己上大学时还需要带粮票,那时学校食堂的馒头也才3分一个,及至后来的中关村兴起、互联网泡沫、股市狂热,再到当下的移动互联网,回忆没有任何门槛;激动,主要是被企业家的故事挑弄起来的热情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躁动;愤青乃至悲壮,则更多地是看到种.种失败以及背后无以言尽的曲折痛苦,特别是这种失败背后的体制和时代原因,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无奈与无力感。

三十年改革开放的目标是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艰难转型。不可否认的是当市场的主体已经实现了从产品生产到商品生产再到资本运营的阶段,对于经济的管理却还在计划与市场的泥淖中拉锯。为每一个改革的失败者惋惜,为每一步历史的跨越感动喟叹。这是令每一个了解、历经这段过程的人心潮澎湃的三十年。空间跨度如此之广,所述人物、事件如此丰富详实,《激荡三十年》展示给我们的是中国改革进程中的成败得失。当年那些曾轰动一时的争论或者个案在今天的一代人看来,或许早已成了历史的饭后谈资,但当我们透过时光的长河以另一种方式触摸曾经离我们很远却又分明很近的中国改革史,一种悲情油然而生。在时时因为好奇而掰开手指计算1978-那三十年里每一个充斥着原始资本积累中不可避免的血腥和铜臭味道的故事时,这种震撼又远远超出听故事所能得到的快感。这是从骨子里流淌着中国人不屈躁动血液的三十年。

1978年以后中国企业的发展史就是国营、民营、外资企业三股势力的斗争史,至今依然。三十年间市场主体的力量变换与博弈,是文中最为精彩的演绎。在时光的推进中,我们看到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大地上纵横捭阖、异彩纷呈。相比国营企业出身正统以及外资企业实力强大,民营企业家们除了敏锐的嗅觉和顽强的斗志之外真的拿不出什么与对手抗衡。法律的壁垒、政策的障碍、民众观念的落后、媒体过犹不及的关注和利润最大化的贪婪本性,更是常常使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身败名裂,成为后来者的垫脚石。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出身草莽,不无野蛮,性情漂移,坚忍而勇于博取”的群体,令人难以置信地让自己的企业在体制外壮大,在资源、市场、人才、政策、资金甚至地理区位都毫无优势的前提下实现了高速成长。这其中自然有机遇问题,也回避不了原始积累的灰色性,但毋庸置疑的是民营企业家在开创事业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一往无前的气质。

篇10:激荡三十年读后感600字

书中记载了接近百位的企业家的成长经历。他们当中,如今也许有人成为了福布斯富豪,有人成为了振兴民族企业的功臣,有人成为了阶下囚,或又有人成为了人海中的一个普通人。在1978年-20_年的中国,在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里,在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日渐瓦解,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大环境下,正是这样的一群“小人物”,把中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试验场,他们当中的有些做法也许在现在看来可笑,甚至愚蠢,但是,他们却是他们所在的年代的缔造者之一,他们推动整个中国社会在众目睽睽之下,以不可逆转之势的姿态向商业社会转轨,他们从默默无闻的“小人物”逐步成长为了时代的弄潮儿。

这是一本以写人为核心的历史书。1978-20_年的中国社会,出没着这样一个群人:他们出身草莽,不无野蛮,性情漂移,坚忍而勇于博取;他们勤劳、聪慧、他们具有对于摆脱贫穷的渴望以及与生俱来的赌徒意识;他们的浅薄使得他们处理任何商业问题都能够用最简洁的办法直指核心,他们的冷酷使得他们能够拨去一切道德的含情脉脉而回到利益关系的基本面,他们不畏天命使得他们能够百无禁忌地去冲破一切的规则与准绳,他们的贪婪使得他们敢于采用一切的手法和编造最美丽的谎言。

《激荡三十年》给了年轻人一个梦,梦里述说着:当年身无分文的王石在深圳街头倒卖玉米时的迷茫和毫无方向;34岁的工程技术员柳传志还在每天日复一日地以看报纸来打发上班的时间;还有那三个刚刚考进华南理工无线电专业的20岁出头的小伙子李东生、陈伟荣、黄宏生;又或那个刚从四川监狱中服刑出狱的还带着很重地方口音的牟其中。就是这样一个个小人物,他们凭着“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敏锐,他们感觉到了时代的变迁所带来的机遇,同时凭借着他们的勤劳、聪慧、以及对于摆脱贫穷的渴望和与生俱来的赌徒意识,造就了一个个又一个或成功或失败的中国企业传奇!

篇11:激荡三十年读后感800字

务必把现代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统一齐来。在现代化建设中,务必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思想。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吸纳和借鉴了世界的和我国的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找到了一条真正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实现了经济的、政治的和思想文化的现代化的全面发展。

篇12:《激荡三十年》读后感

上班伊始,单位就激荡出手,给每位员工赠阅《激荡三十年》上下两册。赠书,等于发“精神奖金”,比发奖金意义更深远。奖金终会千金散去不复来,而知识和智慧却会如经年陈酿,如万足黄金,越陈越香,越磨越亮。细细读来,令人感慨万千。

滚滚东逝水,浪花淘英雄。《激荡三十年》一书,不仅大气磅礴地为中国企业发展史作传,更是以解剖刀之细腻手法,剖析了名动一时的企业和企业家之成败,更多的是揭示败局。他们无不大起大落,引人深思。

联系最近热播的《三国》看,袁绍挥师百万,以绝对优势与曹操官渡大战,却惨败,只得百骑逃亡。时隔多年,曹操挥师百万,以绝对优势与孙刘赤壁大战,也惨败,逃亡时只得二十七骑相随。再隔多年,刘备挥师百万,以绝对优势与陆逊夷陵大战,最终火烧连营七百里惨败,命丧白帝城。正应了红楼梦那句:“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战场如此,何况商场乎?

历史是镜子。商场如战场,从来没有长胜将军。要有的话,也是那些既目光远大,又务实谨慎、不断反思进取之流。有道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不能固步自封,沾沾自喜,须反求诸己,时时反思、警醒。唯有时时提问警醒自己,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才能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道义,才能继续担负起时代重托,不停步,不松懈,才能不辱使命、发扬光大。

可以说,该作者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也给我们从业人员以棒喝。观照自己,照出自己的是个“小”字。

古人提倡“一日三省”,繁忙之人未必一定能做到。借读书反思反省一下,很有必要,受益匪浅。因为磨刀不误砍柴工。爬山途中加加油,马力才会更强劲。

篇13:激荡三十年——读后感

在读本书以前先去搜索了作者,吴晓波,是一位财经类作家,而并非经济学者,那么该书就是科普性质的读物了。

大致浏览一遍回顾目录和书的序章可以确定,这是一本主要写2008年到2018年中国企业发展的书,讲了一些企业的衰败破产,而更多讲的是哪些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国内甚至国际竞争力脱颖而出成为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并且简单地阐述了一些其中的理由。当然从整体的架构上来说本书还是想往更高的立意去写的,但是由于是科普类的读物,所以没有什么模型去支撑,只能是以文字形式泛泛而谈。从宏观角度上来说,本书写了如下几个视角: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往周期型传统型行业的高增长已经结束了,金融地产也在经历去杠杆,新兴行业的增长成为主要的经济增长方式。

国际化:在过去十年里,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了国际,在美股上市,积极扩展海外业务,不似几十年以前只在同样是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发展,许多发达国家市场中也出现了中国企业的身影。

拉动内需—中国几十年以来的人口红利已经到达刘易斯拐点,在劳动力成本上,中国与亚洲的许多其他的发展中国家相比已经没有什么优势可言了,这些年来中国也开始真正致力于拉动内需,也投资和消费需求来促增长。

技术破壁--相对于制度创新的复杂性,技术的不可逆性打破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准入性壁垒,从而重构产业范式,并倒逼体制内改革。这一特征在改革前三十年并不突出,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崛起,很多产业的原有基础设施遭到毁灭性突破,带来了竞争格局的焕然一新。在可预见的未来,技术的破壁能力将在更多的领域中持续发酵。

本书中也谈了一些关于企业收购兼并的案例。结合我公司的情况来说,我公司处于通讯行业产业链的下游,盈利方式主要来源于工程承包,为劳动力型收入。总的发展空间就是看市占率和自身的运营成本,就目前几年的状况来看,我司想要寻求突破和发展,降低管理费用与维持市占率还远远不够,提高战略眼光在资本市场寻找机会使得业务类型能够扩展和延伸是长远发展之道。

篇14:激荡三十年读后感

这本《激荡三十年-上〃下》是由青年学者吴晓波历时六载完成的。书中通过1978-2008三十年间改革开放后的成果,从民间的角度出发,以真切而激扬的写作手法描绘了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年代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成长、发展之路。

作者不是将一些事件、人物孤立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他笔下的历史是可以触摸的,是可以被感知的,它充满了血肉、运动和偶然性。他把人物和事件放在一个国际形式和国内的政策这样的大背景中,以整体和个别相结合的描述手法,将一部中国企业的曲折发展历程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这里面有成功,有傍徨,有失败,也有艰辛。我们能够看到改革开放之初先行者们的人生百态:“傻子”年广久的瓜子生意经;“温州八大王” 与以后“温州模式”在夹缝中的前行之路;“土皇帝”禹作敏从癫狂到毁灭的唏嘘与悔恨;“皮革换飞机神话”缔造者牟其中的狂想之旅......一段段故事勾勒出一幅在“摸着石头过河”过程中人们的探索、跃进和幻灭的浮世绘。

回到历史本身,78年以后中国企业的发展其实就是国营、民营、外资企业三股势力的斗争史,至今依然。相比国

营企业出身正统以及外资企业实力强大,民营企业家们除了敏锐的嗅觉和顽强的斗志之外,真的拿不出什么与对手抗衡。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出身草莽,不无野蛮,性情漂移,坚忍而勇于博取”的群体,令人难以置信地让自己的企业在体制外壮大,在资源、市场、人才、政策、资金甚至地理区位都毫无优势的前提下实现了高速成长。他们是我们新时代的英雄,他们在带领团队实现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拼搏历程中,不仅有力的推动我国改革开放、也为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推波助澜;不仅探索了企业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更谱写了一曲曲壮烈的新时代英雄赞歌。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撇开中国企业的具体案例,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意志的变动轨迹对于个人的发展也是有所启示的。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可持续发展,从无条件保护国营企业,到大规模推广国退民进,再到国家坚决垄断命脉行业,从开放沿海城市经济特区试点,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一路走来,虽然政策设计常有反复或者模糊不清的情况,政策效果也常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国家为完善体制机制的努力并没有白费,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

阅读《激荡三十年》,无疑是一个百味杂陈的体验过程:

亲切,因为和这段历史有二十多年的交集;陌生,是因为亲历许多大事件却浑然不知;激动,因为青春的躁动被企业家的传奇挑弄起来;遗憾,因为匆匆走过一个充满机遇的年代却没留下什么。我们如同大部分人一样,不过是历史这汪洋中的沧海一粟;然而湖光千色,水波是冷,无论光阴如何流转,时间总是冷静的---它会冷却所有的喧嚣和躁动,只留下有秩序有理性有韧劲的力量,稳稳推动历史前行。

上一篇:弘中华气节,扬中国精神演讲稿下一篇:倒犯,倒犯杨泽民,倒犯的意思,倒犯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