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闽西客家根文化优势,促进两岸交流

2022-12-14

一、闽西客家根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客家系并不像畲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一个稳定而又独具特色的民系。客家民系的形成主要是从4世纪初(西晋末年)一直持续到清朝末年,为了躲避战乱而离开黄河流域,逐步向长江以南迁徙的中原汉人。客家先民经过多次的大规模迁徙,先后定居在福建西北、广东东北、江西东南等地方,即人们常说的闽赣粤交界地区。客家先民以“客人客居于此”的姿态定居在闽赣粤交界地区,由此形成了客家人的称谓。在中原汉人数次向南迁徙的过程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唐朝中期至北宋年间向南迁徙的客家先民,这期间向南迁徙的客家先民有很大一部分在福建省宁化县石壁村落地生根,随后逐步向周围扩散,逐步形成了以汀州府、归化府为主的客家聚集地[1]。

客家先民进入福建西北地区后,带来的不仅有中原地区的语言、风俗习惯,同时也带来了对比当时福建土著更先进的生产技术。与闽西北当地土著融合的过程中,客家先民通过与土著在劳作过程中的交流合作,生活中的互帮互助,互相通婚,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精诚团结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就是崇祖敬宗、勤劳勇敢、艰苦创业、崇文重教、开拓进取、敬业乐群、乐善好施的客家精神。以汀州府、归化府为中心向四周迁徙的过程中,在闽西北逐步形成了长汀县、永定县、武平县、宁化县、清流县、明溪县、连城县等8个纯客住县,非纯客住县辐射闽西北的辽阔地域[2]。

二、闽西客家与台湾客家的渊源

客家先民在闽西落地生根后,经过数十代的繁衍生息,人口数量快速增长,又因闽西“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缘由,在明朝中期开始向台湾迁徙。从明朝中期开始,一直持续至清朝末年,客家先民或者通过合法度台,或者通过非法偷渡,源源不断的向台湾迁徙。这个迁徙过程既充满种种阻碍,也隐藏众多不可预知的危险,但是为了让客家民系能够繁衍下去,客家先民移台的脚步从未停止[3]。

历经险难的客家先民入台后,先后在台湾的台北、桃园、新竹、苗栗、台东等地区定居。迁徙至台湾的客家人,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和发展,台湾客家人数也在不断上升。根据台湾“行政院”客家委员会的不完全统计,到2011年,台湾客家人占台湾总人口的14%。引用丘权政先生的话:“台湾为中国大陆外客家人聚居最多的地区。目前在台湾的客家人达700余万,桃园、新竹、苗栗三县约200余万人口,百分之七八十是客家。”在台湾地区,人口总量最多的是福佬人(闽南人),其次就是客家人[4]。

在客家人移台的过程中,在学术上也出现了“台湾客家人来自祖国大陆哪里”的争议。不少学者认为移民台湾的客家先民多数来自于广东东部,如台湾学者陈运栋在所著的《台湾的客家人》就指出移台的客家先民以“古嘉应州属(现广东的梅县、镇平、长乐一带)”的客家人最多,移民数量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其次是惠府属(现广东长宁、海丰、龙川一带),再来是潮州府属(现广东揭阳、回来等地),福建汀州府、归化府属的客家人移居台湾的人数最少。台湾的另一学者吴中杰在其著作中坚持台湾客家人主要是从广东各地流入,所以说台湾客家人的祖源地在粤东。如果仅从入台的人数上来看,广东各地移台人数确实是最多的。但是从客家人南迁的历史上看,客家先民多数是先定居在福建汀州府和归化府,宁化县石壁村被历史学界乃至学术界一致认同为“客家发源地”亦可以证明广东的客家人最早也来自于闽西。台湾大多数客家人来自广东,广东客家人来自闽西,因而无论从地缘还是祖籍上都可以论证闽西是台湾客家人的发祥地,是台湾客家人最重要的祖籍地。换句话说台湾客家人的根在闽西。闽西客家人与台湾客家人可以说是“共祖同根,血浓于水”,两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地缘关系、血缘关系[5]。

闽西客家人与台湾客家人同根同源,源自一脉。闽西客家人在南迁后所形成的崇祖敬宗、勤劳勇敢、艰苦创业、崇文重教、开拓进取、敬业乐群、乐善好施的客家精神也随着客家人移台,成为了台湾客家人的精神传承。其中崇祖敬宗这一客家文化精髓对于当前对台文化统战具有特殊作用[6]。

文化是国家立国的根本,是民众生活的轨迹的凝聚和传承,是来自人民的行为与思想成长的累积。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代表人类心灵的充实与升华,影响国家社会与族群的兴衰。放小了说,文化对于任何有一个族群的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换句话说,文化之于台湾客家人族群的延续也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凝聚力。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说,用文化这种最柔软、最容易沟通、最具包容性的软方法来开展对台的统战工作,用文化拉近两岸客家族群的文化距离,推动大局面的两岸关系发展,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对台统战工作途径,即谓之文化统战。

前面已经论述了台湾客家人与闽西客家人血脉相缘,文化上当然就具有很高的同质性,因台湾客家人的风俗文化极大部分源于闽西,因而在日常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节日庆典、所信奉神池,甚至生活中的娱乐方式,台湾客家人与闽西家人都极为相似。尽管台湾自1949年以来,外来文化的浸染以及其他诸多因素,台湾客家人的文化风貌多少受到影响,呈现与闽西客家人的文化风貌的不同,但是两岸客家精神中“崇宗敬祖”的内涵没变。这种“崇宗敬祖”的品质就是闽西客家文化的根基所[7]。

在台湾客家人大多数来自闽西,与移民一同入台的还有闽西客家精神。台湾客家的寻根文化与闽西客家的“根文化”,这两者之间是一种“需要”与“被需要”的关系。“需要”与“被需要”这种关系说明的正是在台湾客家人族群中,闽西客家“根文化”是他们寻根问祖的源头,台湾客家族群与闽西客家族群密不可分。

闽西客家根文化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发展、延续下来的。在特定环境中生活的两岸客家族群由于族群内部之间的共同影响,客家根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它在传承客家精神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他也推动客家族群内部之间形成了一种独有的、特殊的、共同的族群心理素质,加之客家精神的其他品质内涵,渐渐地构成了完整的客家文化思想体系。以此完整的文化思想体系推动两岸文化交流、相互影响,让两岸呈现出一种客家文化相结合的景象,这是具有极大价值与意义的。客家文化体现了两岸的共同心里素质,是整个精神面的表现,这种精神面貌是文化沟通中最富有活力的财富,对客家民众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三、闽西客家根文化与两岸交流

闽西客家根文化是客家精神的核心,它并不十分复杂,它是圆润自足的。它所引发的感情世界是两岸客家人民互动交流的一股强心剂。这其中包含两种意义,一是两岸客家人崇宗敬祖的传统文化,这是追求两岸文化的一统性;另一方面这也能为蛰伏六十年的两岸对视状态,客家根文化开启两岸民间甚至上延之政府之间对话大门,这是两岸人民追求社会的一统性。

(一)闽西客家根文化可以整合两岸客家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

对台文化统战要借文化这个软力量,对两岸客家人进行价值整合和行为整合。近几年台湾客家人频繁赴闽西祭祖认亲其实就是在借着客家根文化寻根、祭祖等民间活动,上升至上层建立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会和两岸客家高峰论坛以及两岸许多成功人士(如吴伯雄)协助学术界与文化界的共同努力,将这种客家根文化传承并发展下去。但是由于两岸的隔离所造成闽台客家人在文化发展取向不同、思维趋向不同,整合两岸客家人价值和行为变的越来越艰难。客家根文化恰恰为这种艰难提供一个解决的平台。因为客家根文化是两岸客家人所共有的、信奉的精神,它不仅不会给任何一方社会带来动乱,反而可以从民间的交流帮助两岸解决许多政府未做到的事情,让“祖”与“国”的意识真正植入台湾客家人的心中,加强闽台客家人之间的连结力量。

(二)闽西客家根文化可以组合两岸客家人的精神信仰

客家根文化不仅是一种内心世界的精神信仰,更是一种可以通过社会化实践和交流感受到它的真是存在。这种思维运用到文化统战方面,使之操作成为一种具体的、可实施的行动,就会汇聚一股维护社会稳定,强固国家观念。在历史的长河中,伴随着中原汉人南迁的悠久历史,客家根文化在客家人迁徙中弥久不衰,反而随着迁徙的推进而更加深植客家人心中。因而即使是两岸隔离,外来族群文化的不断输入海峡两岸,但是崇宗敬祖的精神寄托依然存两岸客家人的心中,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锐减,反而更加深厚。这就可以归结为客家根文化具有一种共同的精神信仰,共同的心里期许的组合作用。

(三)闽西客家根文化可以可以凝聚两岸客家人的亲缘关系

客家根文化来自于客家人迁徙过程中对故乡思念的真实的生活,而不是来自纯粹的精神世界。它即立足于血缘人情,也重视人的伦理世界(孝的理念)。客家根文化于普通百姓生活紧密联系,又与上层的政治、伦理凝聚一起,这就使它维护中国传统文化的极为重要的精神支柱。这一精神支柱作用的发挥,可以从以下几个视角来看。一是从人民的精神文化世界出发,闽西客家“根文化”的精神文化号召是两岸民众的心灵慰藉。二是从社会政治出发,闽西客家“根文化”是两岸民众在长期对视的格局下,最软性、容易协调、沟通的交流管道。三是从群体犀利意识出发,闽西客家“根文化”在两岸客家人之间广泛存在,以崇祖敬宗为点相互交流,无形之中成为两岸客家人们的统一道德观和价值观。四是以文化的社会价值出发,闽西客家根文化的发展,政治介入在所难免,它是两岸政治生活的添加剂。五是从民族精神出发,闽西客家根文化带动地方发展,造福许多群体,它是两岸事业的精神支柱。总之,客家根文化在凝聚两岸客家族群之间具有独特功能。

四、结论

我们深知,两岸由于历史原因,已经隔离六十载有余,两岸人民生活在不同制度之下,也受不同文化的影响,长期的生活习惯已经成为固定的模式,能够拉近彼此之间距离的,血缘最为有效。台湾前任领导人李登辉在回应江泽民关于对台工作八项主张时曾说过:“以中华文化的固有精神维护人性尊严,加强两岸交流”。可见两岸之间最能引起共鸣的当属文化交流了。对台政策的引力有可能在某一段时间内相对强,在某一段时间内相对弱,但文化的推动则不同,它可以持续不断。客家根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中一项内容,它维系两岸客家人之间的血缘,共同营造两岸祥和社会,引导台湾客家人寻根、文组,促进两岸之间的民间交流,推动上层对话,为祖国统一开启新的平台。

摘要:客家是汉族一个独特民系,形成过程历时弥长,根文化伴随迁徙过程而产生。文化统战是当前对台统战工作的主要手法之一,以客家的根文化促进两岸交通,是极为有效的一种方法。发挥闽西客家根文化的优势,对促进两岸交流尤为重要。

关键词:客家,根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 刘登翰.文化亲缘与两岸关系——以闽台为中心的考察[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3.

[2] 刘小新.文化同根——闽台文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6.

[3] 吴中杰.台湾客家地图[M].台湾:台北猫头鹰出版社,2001.2.

[4] 曾盛聪.台湾青年政治观嬗变与特征[J].中国青年研究,2002,(2):82-84.

[5] 陈榕三.闽台与客家历史渊源关系研究[J].闽台关系,2012,(3):53-58.

[6] 张洁.对台文化统战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06.5.

[7] 丘权政.常思家国兴亡责——记香港客家贤达黄石华先生[J].客家,1994,88-89.

上一篇:PBL在高职高专英语语法教学的应用研究下一篇:宫颈癌合并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