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上古诗文

2023-05-03

第一篇:语文版九年级上古诗文

九年级上古诗文言文默写

九年级上诗词名句积累

(一)填写上句或下句

1.过尽千帆皆不是,。2.塞下秋来风景异,。3.羌管悠悠霜满地,,。

4.为报倾城随太守,,。5.望,射天狼。6.,日晚倦梳头。7.8.,载不动许多愁。9.,沙场秋点兵。10.马作的卢飞快,.了却君王天下事,12.足蒸暑土气,。13.,但惜夏日长。14.更深月色半人家,。15.,人际板桥霜。16.槲叶落山路,。17.无意苦争养,,只有香如故。18.19.酒困路长惟欲睡,。20.21.莫道不消魂,。22.千古兴亡多少事?23.列国周齐秦汉楚,,;,。24.官船来往乱如麻,。25.衣带渐宽终不悔,26.,由奢入俭难。27.生当作人杰,。

28.纸上得来终觉浅,。29.文章本天成,30.出师一表真名世,。31.32.梅须逊雪三分白,33.三十功名尘与土,。34.只要功夫深,

(二)理解性默写

1.《渔家傲》一词中表达戍边将士忧国思乡的句子是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作者借历史典故抒发自己卫国雄心壮志的诗句是。3.《破阵子》中描写抗金部队军容声威、阅兵练武场面的诗句是

。4.《望江南》中情景交融,表达女子思念情绪的诗句是。5.《武陵春》中叙述词人哀伤的原因和程度的诗句是。6.《观刈麦》中描写农民在烈日下田间艰辛劳动的诗句是。7.李清照《醉花阴》中形容人极度悲伤、愁苦的千古名句是

8.《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出师表》中与这句语意相仿的句子是。9.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向后主刘禅提出的最重要的一条建议是10.《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11.《沁园春雪》中直接赞美当今英雄人物、抒写伟大抱负的句子是。12.同写雪景,各具特色。毛泽东《沁园春雪》中化静为动、其实气势奔放的句子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联想美妙的句子是13.读下面的语句,任选其中五句,根据你的

理解把想到的诗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李白的云帆点缀了沧浪之水;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范仲淹的泪光朦胧了苍颜白发;陆游的梦乡回荡着铁骑铮铮;苏轼的华发张扬了少年意气。

(1)。

(2)。

(3)。

(4)。

(5)。

九上:

(一)1.斜晖脉脉水悠悠2.衡阳雁去无留意3.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4.亲射虎,看孙郎5.会挽雕弓如满月6.风住尘香花已尽7.物是人非事事休8.只恐双溪舴艋舟9.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10.弓如霹雳弦惊

11.赢得生前身后名12.背灼炎天光13.力尽不知热14.北斗阑干南斗斜15.鸡声茅店月16.枳花照驿墙17.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18.池上碧苔三四点19.日高人渴漫思茶20.薄雾浓云愁永昼21.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22.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23.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24.全仗你抬身价。25.为伊消得人憔悴。

26.由俭入奢易。27.死亦为鬼雄。28.绝知此事要躬行。29.妙手偶得之。30.千载谁堪伯仲间。31.近水楼台先得月32.雪却输梅一段香33.八千里路云和月34.铁杵磨成针。

(二)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3.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4.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5.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6.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7.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8.陟罚臧否,不宜异同。9.亲贤臣,远小人。10.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11.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3.(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3)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5)老夫聊发少年狂。

第二篇: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课文目录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目录

第一单元

1、白杨礼赞(茅盾)

2、囚绿记(陆蠡)

3、*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邓颖超)

4、*草莓(伊瓦什凯维奇)

口语交际——青春畅谈

写作——倾叶心声

综合性学习——献给教师节的一份特殊礼物

第二单元

5、孔乙己(鲁迅)

6、一厘米(毕淑敏)

7、*差半车麦秸(姚雪垠)

8、*清兵卫与葫芦(志贺直哉)

口语交际——中学生看电视利弊谈

写作——续写《清兵卫与葫芦》

第三单元

9、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

10、吴汉何尝杀妻(邓拓)

11、*大小猫洞(金克木)

12、*世上没有傻问题(卡尔•萨根)

口语交际——开一次辩论会

写作——一一事一议

第四单元

13、致蒋经国先生信(廖承志)

14、*给儿子的一封信(刘亚洲)

15、、*给女儿的信(苏霍姆林斯基)

16、给巴特勒的信(雨果)

口语交际——谈困惑,解烦恼

写作——给教科书编者或课文作者写一封信

第五单元

17、茶馆(节选)(老舍)

18、陈毅市长(选场)(沙叶新)

19、*开国大典(节选)(张天民)

口语交际——漫谈电视剧 写作——戏剧片段

综合性学习——举办中外戏剧知识竞赛

第六单元

20、秋水《庄子》

21、*愚公移山《列子》

22、*扁鹊见蔡桓公《韩非子》

23、捕蛇者说(柳宗元)

24、诗词五首

使至塞上(王维)

泊秦淮(杜牧)

无题(李商隐)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口语交际——从“愚公移山”谈起

写作——月光下的遐想

综合性学习——主题探究学习:神话

第七单元

25、《论语》十则

26、鱼我所欲也《孟子》

27、*订鬼(王充)

28、*马说(韩愈)

29、诗词五首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滁州西涧(韦应物)

约客(赵师秀)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口语交际——谈谈名人效应

写作——写一篇学习小结

附录一:修辞知识

附录二:应用文示例

1.白杨礼赞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第三篇:九年级上册诗词名句赏析(语文版)

九年级(上)诗词名句赏析

1、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此联写落日时分边关所见,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之“诗中有画”特色。“大”字写边疆沙漠,浩瀚无边;“孤烟”写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熄火台燃起的那股狼烟显格外醒目,称之“孤”字极言景物单调。“长河”指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那横贯其间渺无尽头的黄河,唯有“长”字才能表达出其给人的视觉印象,“落日圆”,落日,又加是“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一“直”一“长”一“圆”,似几何图形展现天地间,大气浩瀚又沉寂壮美,画面开阔,意境雄浑,所以叹之为“千古壮观”名句。

2、赏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洒家”

首句互文见义。两个“笼”字连用,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景物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描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清冷的景象。给人地种深邃的朦胧之美。

“夜”点明时间。“秦淮”指明地点。“近酒家”指灯红酒绿之地。此句是叙事,交代第一句的景色是夜泊秦淮之所见,并点明诗题“泊秦淮”、“酒家”则开启下句,因为酒家多商女。

前两句写景,叙事,为下句抒情作铺垫。

3、赏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前句一语双关,既是咏叹历史上南朝的覆亡,也胡其现实的针对性。表面批评歌女,实际上是批评纵情声色,醉生梦死的颓靡之风,批评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后句一“犹”字形象地表现了晚唐统治者即将重蹈覆辙,正沿着亡国之路走下去的情形,把历史的教训,现实的境况和注定灭亡的命运联系起来,于情景交融的意境中,形象而典型地表现了晚唐的时代气氛,使人从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联想到江河日下的晚唐命运,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切忧思。借用典故,将矛头直接指向当朝统治者,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4、赏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融比兴与象征为一体,表现了一种明知无望与痛苦仍要作不已的追求的殉情精神。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比喻真纯、执著的爱情,在极端伤感中透出热烈和执著,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这两句一说内心感受,一说外部表情,并运用谐音、成功的比喻,巧妙地表达了两相有情人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

5、李商隐《无题》的诗眼是什么?诗中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全诗以首句“别”字为通篇的“诗眼”,描写了别离的伤感和别后悠久的思念,表现了诗人对所爱女子执著而缠绵的强烈感情。

6、赏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对仗工整,宛如天成,前句写出无力挽回逝去的春天,表现了对春光消逝的惆怅情怀;后句表明燕又归来,似曾相识,但这一“归来”表明又过一年,照应上阕的“去年”,是以燕又归来,表达了对时光已逝的伤感。

7、赏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月无常,自古皆然,人的悲欢离合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也正因为认识到了这一点,作者由伤感转入理智,化悲怨为旷达,阐明了人生的哲理。

8、赏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最后这两句是作者的进一步自我解脱。他的不羁的才情与超脱达观的个性,很好地化解了他的苦闷与惆怅,并最终发出了唤起人类普遍情感体验的名句,道尽了千载离人之情。终于释却离怨,从美好的想象中得到人生的慰藉。

9、赏析“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此联写听到消息惊喜的情形。流亡到剑门关以外的四川,生活极为艰辛的杜甫,忽然听到了官军已经收复了叛军的老巢河北东北部地区能不惊喜吗?刚一听到消息,就老泪纵横,洒满了衣衫。 一个“满”字跟“初”照应,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极大喜悦,突出诗人的爱国情感之深。这里的“泪”是经历了“安史之乱”八年来诗人忍受千辛万苦的泪,既有面对胜利的喜悦,又有对自己长期颠沛流离生活的感慨,是惊喜交加,百感交集之泪。

“剑外”“蓟北”两个地名,表明相隔数千里之遥,“忽传”表现消息来得突然,又极为迅速。“初闻”是刚一听到之意,“涕泪满衣裳”尽写悲喜交加,酸甜共涌之态。

10、赏析“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写诗人扇动想象的翅膀,迅捷如飞,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即”、“便”二字都表示短时间,重复使用,就更准确有力地表现了诗人归心似箭,渴望还乡的急迫心情和想象之中归途的神速。而且,同义词复用又起着错综变化的美感作用。一个“穿”字形象地写出了巫峡地势的险窄和水流的急速。一个“下”字具体地反映了我国从西向东,由高而低的地形。一个“向”字直接点明了洛阳是诗人的最终目的地。一幅疾速飞驰的画面闪现在我们面前。四个地名间漫长的距离瞬间即至,瞬间即过,表达了诗人迫不及待,归心似箭的心境。

11、《滁州西涧》之景?之寄托?

景(以情写景,情景交融):隐蔽沉静的野草生长在涧水边,岸上茂密的树林里有黄鹂啼鸣。傍晚带雨的春潮流水更急,无人问津的野渡小舟自然摆横。

寄托:寄托了诗人矛盾无奈的处境和心情。思欲归隐,故独怜幽草,无所作为,恰同时水急舟横。因为诗人是个洁身自好的诗人,也是个关心人民疾苦的好官。在仕宦生涯中常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他为中唐的黑暗政治而忧虑,为百姓生活的贫困而内疚,有志改革而无力,思欲归隐而不能,进退两难,只好不进不退,任其自然,好像要在急剧变化的潮流中去寻求一点自由和安静。自己虽怀知者之忧,但自愧无能,因而仕宦如同遨游,悠然无所作为,常有淡淡的忧伤。

12、赏析“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前句告诉我们,这是江南的梅雨季节,家家都在雨中度过,那是很难捱的日子,单调而寂寞;后句写已经是夜晚了,池塘里蛙声四起,而且只能听到蛙声,更烘托出单调、寂寞的氛围。

这两句用平易畅达的语言,描绘出江南夏夜的常见之景,表达了一个孤寂者深夜等待客人,客人不至的特殊感受。

13、赏析“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前句点明诗题,使

一、二两句的景物描绘有了着落。与客原有约定,但是过了夜半还不见人来,无疑是因为“黄梅时节家家雨”的缘故。夜深不寐,足见诗人期待之久,希望之殷,心态之好,语句平易自然,体现了清淡平易的诗风。

后句绝妙,主人是准备和客人对弈来度过这漫长的梅雨之夜的,然而却迟迟不见人来,无意间手拿一颗棋子在棋盘上敲,也不知敲了多长时间,又不知有多轻多重,竞震“落”了“灯花”,把主人约客,久等不至的心境刻画得极为生动。这里面有急,有所气,有失落,有无奈,都在无意的敲中流露出来。堪称揭示内心世界的佳句。

14、赏析“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充分表现女主人活泼好逗,情趣雅致性格。“试问卷帘人”,其实是明知故问,她要逗逗身边的这个憨而粗疏的小丫头。果然灵验,小丫头不意经意地回答“海棠依旧”。这一下,女主人乐了!你知不知道?你知不知道?应该是叶子更绿了,花儿却残了。二字叠句“知否”,把女主人的活泼多情表现了出来。“绿肥红瘦”用了借代和拟人,创造性地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暮春风雨后花叶的神采。仅此四字,表现了女主人不同凡响的文雅情深,为文坛之绝无仅有。(惊世之作)

15、赏析“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水是清的,却充满历史的血泪,既是感慨,也是控诉。“多少行人泪”极写侵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言简而意深。

16、赏析“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向西北方的汴梁(北宋都城)望去,可惜被无数青山遮住了视线。此表达了诗人对北宋盛时的追念和对它的失去感到惋惜。

17、赏析“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青山能遮住北望的视线,却挡不住军民收复失地的决心。作者用“东流去”的赣江水喻军民抗敌收复失地之心,它是不可阻挡的。也是诗人其志。

18、赏析“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这是诗人直接表露自己的心迹。“愁”是愁其国破家亡,是忧国忧民;“闻鹧鸪”表示要像鹧鸪,“但南不北”(只忠于南方,不思北方)那样投奔南宋,留在南方,决不在北方向金人屈膝,坚定了自己的报国志向。

第四篇:语文版九年级文言文翻译

《愚公移山》《列子》(语文版九上)

①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惩:苦于。迂:绕远。) 句译:他们苦于山的北面交通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

②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阳,可乎? (毕:用尽。险:险峻的大山。指:直。) 句译:我和你们尽全力铲平这险峻的大山,让道路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汉水的南岸,可以吗? ③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以:凭。曾:竟。如„„何:把„„怎么样。焉:哪里。) 句译:凭你的力气,竟连魁文这座小土山也难挖平,又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况且要把挖下来的土石放在哪里呢?

④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簸箕和土筐运土石。) 句译:愚公于是带领儿孙中几个能挑担子的人,凿石头挖泥土,用簸箕和土筐装土石运到渤海边上。

⑤ 始龀,跳往助之。

句译:这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帮助他们。 ⑥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句译:他们运土石,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⑦ 甚矣,汝之不惠。(倒装句。) 句译:你也太不聪明了。

⑧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句译:凭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力气,竟连山的一棵草也动不了,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 ⑨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固:顽固。彻:思想的改变。不若:比不上。) 句译:你的思想真顽固,顽固到没法开窍,竟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

⑩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也:表判断,是。而:可是。苦:担心。) 句译:子子孙孙,是无穷无尽的,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担心什么挖不平呢?

⑾河曲智叟亡以应。 句译: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⑿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句译:拿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个情况。 ⒀帝感其诚。

句译: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

⒁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陇断:高大的山。) 句译: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高山的阻隔了。

《马说》韩愈 (语文版九上) ①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句译:千里马常有,可是伯乐却不常有。

②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句译:所以即使有好马,只能屈辱于低贱人的手中,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棚里,不用千里马的称号称呼它。

③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吃。) 句译:日行千里的马,有时一顿要吃完一石粮食。 ④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通“饲”,喂。) 句译: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④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句译: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本领,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特殊的本领和英武的体态是无法表现出来的。

⑤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且:尚且。等:一样。) 句译:想要让它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不能够,又怎么能让它日行千里呢?

⑥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策:鞭打、驱使。以:按照。食:通“饲”,喂。材:通“才”,才华。而:却。通:通晓。) 句译:驱使它不能按照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喂饱而使它的才华施展出来,马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⑦ 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

句译:他们还拿着鞭子对着千里马说:“天下没有好马!” ⑨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句译: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千里马吧。

《与朱元思书》吴均(语文版九下) ①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句译:烟雾都消散尽净,天与山连成一片呈现出相同的颜色。 ②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句译:我(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任凭船儿随水漂去。 ③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句译: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 ④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句译:江水全都是青白色的,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 ⑤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句译:游动的鱼儿和江底的细石,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⑥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甚箭:比箭还快。奔:马一般飞奔。) 句译:湍急的江流比射出去的箭还快,汹涌的波浪有如骏马飞奔。 ⑦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句译: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的阴森森的树木。

⑧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句译: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急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⑨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句译:鸟儿们此唱彼和,声音是那样的美妙和谐。 ⑩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句译:树上的蝉儿一声接一声地叫个不停,山中的猿猴也不停地鸣叫。

⑾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鸢:老鹰。戾:至。经纶:筹划。反: 通“返”,返回。)

句译:那些想像老鹰飞到天上那样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就平静下来;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⑿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上:在上面。) 句译: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便在白天,也还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语文版九下) ①家贫,无从以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致:买到。假借:借。) 句译:我家里贫穷,没有办法买到书来读,于是常向有藏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亲手抄写,计算着日子按时归还。

②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句译:我抄写完毕,(赶快)跑着(把它)送还主人,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③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句译:因此,人家都愿意借书给我,我因而有机会博览群书。 ④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句译:我到了成年的时候,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⑤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句译:我曾经跑到百里之外,捧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⑥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降:减。辞色:温和的言语态度。) 句译:那位前辈德高望重,向他求教的学生挤满了屋子,他的温和的言语态度始终没有减退过。 ⑧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句译:有时遇到他的斥责,我的态度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也不敢辩说。 ⑨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句译: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还能够有所收获。 ⑩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再:两次。) 句译:住在客舍里,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 ⑪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略无:一点也不。慕艳:十分羡慕。) 句译:可是我却穿着旧棉袄、破衣服,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也没有羡慕他们的意思。 ⑾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句译: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吃的穿的不如人。 ⑿未有问而不答,求而不得者也。

句译:没有任问题得不到解答,没有任何要求得不到满足的。 ⒀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句译:不必像我那样亲手抄写,要向别人借来书才看得到。

⒁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句译:他们的学业要是不精通,不能养成良好道德品行,不是天资低下,而是他们用心不及我的专一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失呢?

⒂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

句译:我到京城朝见皇帝,马君则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来拜见我。 ⒃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句译:他写了一封信作为见面礼,言辞非常流畅、通达。 ⒄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

句译:我同他分析、论辩问题,他总是言语和缓面色平和。

⒅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亲,父母。故:特意。) 句译:他将要回家探望他的父母,我特意讲讲求学的艰难来告诉他。

《出师表》诸葛亮(语文版九下) ① 此诚危急存亡这秋也。(秋:时候。也:表判断,是。) 句译:这确实是形势危急国家存亡的关键时刻啊。 ② 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句译:这是因为他们追念先帝的特殊恩典,想要在陛下身上来报答。 ③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开张:开扩。光:发扬光大。) 句译:陛下确实应当扩大圣明的听闻,用来使先帝遗留的美德发扬光大。 ④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句译:您不应当毫无根据地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向您忠心规劝的道路。 ⑤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句译:赏罚褒贬各个官员的标准,不应当有差别。

⑥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良实:忠良信实。志虑:思想。简拔:选拔。)句译:这些人都是忠良信实,思想忠诚纯正的人,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

⑥ 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裨:弥补。阙:缺。益:好处。) 句译:这样做就一定能够补救缺失,防止疏漏,收到更多的成效。 ⑦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句译:这样做就一定能使部队团结一心,把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都安排得当。 ⑧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所以:„„的原因。也:表判断,是。) 句译: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原因。 ⑨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痛心和遗憾。)

句译:先帝没有不对桓帝、灵帝的昏庸感到叹息,表示痛心和遗憾的。 ⑾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

句译:这些人都是忠贞贤良能以死报国的大臣,希望陛下能亲近他们,信任他们。 ⑿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句译:我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自己的性命,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

⒀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卑鄙:低微鄙陋。顾:拜访。) 句译:先帝不因为我低微鄙陋,不惜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庐之中来拜访我。 ⒁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句译:我因此感动激奋,就答应先帝愿为他奔走效劳。

⒂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年矣。

句译:后来遇到严重挫折,我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时刻奉行使命,从那时到现在,已经有21年了。

⒃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句译: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⒄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句译:让我用尽自己平庸的才智,铲除奸恶凶顽的敌人,恢复汉家的基业,回到旧日的都城。 ⒅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句译: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和效忠陛下您的职责和本分。 ⒆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询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句译:陛下也应当亲自多加考虑,向他们询问治国的好方法,认识采纳正确的意见,深切追念先帝的遗命。

河中石兽

(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句译:沧州南边有一座寺庙就在河岸上,寺院的大门倒塌在河中,(门前)两尊石兽一起陷入水中。 (2)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句译: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客观事物的道理。这两尊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够被洪水带走呢 (3)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句译:按照他说的那样去做,果然在(上游)几里之外找到了石兽。 (4)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句译:它相反的冲刷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走沙子形成陷坑。 (5)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句译:这么说来,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一点,不知道其中第二点的多了,可以凭据常理就主观地推断吗?

(6)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句译:凡是河水中丢失的石头,应当到上游去寻找。

伯牙善鼓琴(课标要求)

(1)钟子期日:“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句译:钟子期说:

“好啊!山高呀像泰山。” (2)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句译:您所听到的那(曲子里的)心意,想象到的就如同我心里所想到的一样。 (3)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句译:开始弹奏大雨琴曲,又创作了山崩的音乐。 (4)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句译:曲子每次弹奏,钟子期就能点明它的情趣。

答谢中书书(课标要求)(语文版课本题目《答谢中书》)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句译:山和水的美丽,自古以来人们都在谈论。 (2)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句译:清晨的薄雾即将消散,猿猴和鸟儿此起彼伏地鸣叫。 (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句译:傍晚太阳快要落山,潜游水中的鱼竟相跳出水面。 (4)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句译: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不再有能够欣赏它的奇异的人了。 (5)实是欲界之仙都。 句译:实在是尘世中的仙境。

《庄子》一则(北冥有鱼„„亦若是则已矣。) (1)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想吹也。

句译:林泽之中浮动的雾气、空气中飞动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

(2)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句译:鹏鸟在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向上看天一样罢了。 (3)去以六月息者也

句译:(它)离开(北海),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啊。 (4)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句译:这只鹏鸟啊,它在大海上运行,将要飞到南海去。(或:这只鸟,将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里。)

《富贵不能淫》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句译:富贵不能使他的心志惑乱,贫贱不能使他的节操改变,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句译: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 (3)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句译: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

《教学相长》

(1) 教然后知困。

句译: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哪里理解得不透。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句译:知道自己有所欠缺,然后才能刻苦地钻研。 (3)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句译:知道自己有困惑之处,然后才能勉励自己奋发上进。 (4)故曰:教学相长也。

句译:所以说教导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 (5)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句译:即使有美味的食物,但是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道;。 (6)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句译: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但是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7)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句译:因此,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

第五篇:语文版九年级上册《一厘米》教案教案

《一厘米》教案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学会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故事情节。

2、能说出本剧的主题,学习借一件小事来反映深刻的主题。

3、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心理描写,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4、学会在生活中维持自己的尊严,懂得要体谅父母,学会宽容,努力做一个正直、 诚实、善良、有责任感的人。

教学重点:

1、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2、课文借一件小事来折射人性的光辉,映照平凡中的伟大这一深刻的主题。

教学难点:

1、能说出本剧的主题,学习借一件小事来反映深刻的主题。

2、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心理描写,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形式:常规教学,学生讨论为主

课前准备: 通过互联网查阅有关作者的一些资料;查字典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导入:

教师拿出一把尺子,问:尺子上的一厘米会引发你哪些联想呢? (学生各抒己见)

导语:一厘米只是一段微不足道的长度,但这一厘米却引发了一场风波,今天我们就走进毕淑敏的《一厘米》去探个究竟。(板书课题,作者)

二、检查预习:

1、 说说你所了解的毕淑敏。(学生把课前从互联网上查阅的有关作者的资料在班级内交流。)

2、 师用幻灯片的形式展示:(并配有作者相关图片) 3、检查生字词:幻灯片展示。(以开火车的形式认读生字,解释词语)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自由读,默读,几个人一组分角色朗读等。) 熟悉课文基本故事情节。

2、说说文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情节。

(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师作充分的肯定和评价。)

3、根据前几位同学的回答,请以课文故事情节所发生的先后为顺序,用自己的话给 大家讲讲课文所发生的故事。(复述时应适当地突出人物的外貌,心理,细节等描 写)

4、师把学生的回答归纳总结文章结构。

5、对文章结构的理解

【明确】

(1)段落分析:

点拔:这篇小说围绕“一厘米”,通过主人公陶影要努力成为一个“完美而无可挑剔的母亲”的执著追求,塑造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形象,肯定了主人公对完美的执著和全力以赴的追求,也表达对不完美的理解宽容,对正直善良与责任感的褒扬。

课文可分成三个部分,其中

二、三部分为课文的重点。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烘制螺旋形沾满芝麻的小火烧”):交待主人公的做事原则和身分,为人物的出场做铺垫。

第二部分(从“她领着儿子小也上汽车”到“她觉得生活多了几分追求”):围绕“一厘米”集中写了主人公陶影与儿子乘车的一次经历。

第三部分 ( 从“今天她领小也到一座巨大的寺庙参观”到结尾):围绕“一厘米”,集中记叙了主人公与儿子一次参观寺庙的经历。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熟悉了课文的故事情节,课后请大家认真阅读文章,想想陶影在你心目中是个怎样的母亲形象。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总是给予子女最无私最博大的爱。课文中的陶影,也全力以赴地给孩子以正面教育,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位伟大的母亲,去感受她心中对儿子那份挚热的爱情。

二、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出描写陶影的部分,陶影具有怎样的性格或品质?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印证。 (1)含辛茹苦、任劳任怨 (2)执著、认真

(3)竭力维护人格尊严,立场坚定

小结:陶影是一位普通而伟大的母亲,真实、善良、任劳任怨、自尊自强、宽宏大度,具有强烈正义感和责任感的母亲!

2、练笔:放飞你的思绪,写一段文字,表达你对母亲的爱。

(50字以上)(选读、评价)

三、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1、为什么陶影和儿子小也都这么重视小也是否达到1.1厘米高的问题?有人认为买冰棍的老太太称量小也身高的情节是多余的,你认为呢?

2、陶影历经周折,澄清了事实。当公园主任要作经济赔偿时,陶影拒绝了,说“世上有的东西能赔,有的东西不能赔”。你能站在陶影的立场上对这句话作出阐述吗?

3、通过陶影这个人物形象,你认为小说要表现一个怎样的主题?

4、 教师小结:

小说通过写一位母亲给儿子买票的故事,塑造了一个普通而有强烈正义感和责任感,善良、大度、自尊的母亲形象,警示为人父母们在子女面前要诚实守信。

5、写法分析:以小见大

这是一篇很典型的以小见大的作品。本篇小说选取了一位卖小火烧的普通的母亲为写作对象,截取了她日常生活中的几个横断面,来反映“母爱”这样一个伟大的主题,从而引起人们对不完美的理解和宽容,对正直、善良与责任感的褒扬与思考。

四、拓展训练

谈一谈你对“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的新的体验和认识。

五、链接生活——母爱伟大

板书设计

公共汽车—— 少也买票 —— 责任感

公园门口—— 多也不买 —— 正义感 陶影家里—— 给也不要 —— 价值观

在孩子面前做完美无可挑剔的母亲

一厘米

上一篇:英文经典诵读课题研究下一篇:语文教师业务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