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期中试卷

2023-05-03

第一篇:语文版九年级期中试卷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语文版(含答案解析)

期中测试卷

(全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妖娆(ráo) 霹雳

热泪盈眶(kuāng) 不屑置辩 ..B.慰藉(jí) 谴责 舍身求法(shě) 循序渐进 ..C.岔开(chà) 拮据 拭目以待(shì) 重蹈覆辙 ..D.附和(hé) 斓珊 哄堂大笑(hōng) 与日俱增 ..(解析:A.“眶”应读作“kuàng”;B.“藉”应读作“jiè”;D.“和”应读作“hè”,“斓”应写作“阑”。) 2.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D)(3分) A.学校举行了热爱祖国的主题活动,为观看《厉害了,我的国》,同学们趋之若...鹜,提前半小时就进入了展厅。 .B.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C.音乐比赛就要开始了,其他选手都慌慌张张准备着,只有他一个人郑重其事的....样子。

D.观众看得津津有味,哄堂大笑,不断鼓掌,他却觉得这是一出无聊的闹剧。 ....(解析:A.“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贬义词,

1 用于此处不恰当;B.“洗耳恭听”是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用在此处不当;C.“郑重其事”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这里应该用“若无其事”。) 3.文化积累——下列对名著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B)(3分) A.江姐是《红岩》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对党忠诚,对敌斗争顽强不屈,在危急关头从容镇定,对革命同志血肉情深。

B.《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是鲁迅写的一篇回忆性小说,文中回忆了他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他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战,在革命的熔炉中,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

D.《平凡的世界》是中国著名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长篇巨著,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

(解析:B.《藤野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 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D)(3分) A.小河对岸

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远山。

B.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C.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便立刻写信去报名。

D.“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

(解析:A.相邻的数字表示约数,不用顿号,“

三、四”之间的顿号去掉;B.分号改为逗号;C.主题等不能滥用书名号,第二个书名号改为双引号。) 5.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3分)

2 A.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B.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红海行动》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

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解析:B.缺主语,去掉“通过”或“使”;C.搭配不当,“突破”改为“实现”;D.否定不当,去掉“不再”。) 6.语言运用——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B)(3分) A.你的文稿,我认真看了,对其中不妥当的几处,我给予了斧正。 B.拙作奉上,自己总觉得惶恐不安,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 C.咱们分别时你送我的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D.大作已拜读,唯几处有疑,特致函垂询。 7.句子积累——默写句子。(12分) (1)《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3)《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4)《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5)《归园田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7)《沁园春 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8)《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9)晏殊在《浣溪沙》一词中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惋惜、怅惘之情的名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0)《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自己表明来桃花源居住的原因的句子是:自云先

3 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阅读文章,根据要求,回答8~11题。(12分)

善借者赢天下 王 飙

①人生有涯,事业无疆。怎样才能利用有涯的人生岁月,在无疆的事业中纵横驰骋成为英雄呢?聪明的犹太人有一句名言:借别人的鞋子比打赤脚跑得快!犹太在世界多个领域一直都是领跑者,占尽了先机和风流。因为他们懂得: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仅靠自己的单打独斗,也许自食其力不成问题,但若想获得突破性的发展,恐怕就力不从心了。所以,唯有善借者,才能从平凡走向卓越,从贫穷走向富贵,从卑微走向伟大。

②丹尼尔·洛维洛是美国有名的亿万富翁。其实,他孤身奋斗拼搏到了近40岁的时候还是个穷人,成为船主的梦想还是镜花水月,前途一片暗淡。然而,有一天他突然来了灵感:何不借银行的钱筑自己的梦呢?当时正有一艘旧货船出售,他成功地说服了一家银行,以这艘旧货船作抵押贷款,买下后将之改为邮轮包租出去。随后,他又到银行借到另一笔贷款,买了第二艘货船,将之改成邮轮出租。几年之后,他靠“借”拥有了自己的船队;也是靠整个“借”字,他获得了滚雪球式的发展,最终登上了世界船王的宝座。丹尼尔以“借”来成就自己梦想的智慧,连奥纳西斯和尼亚斯这两位大名鼎鼎的希腊船王也自叹不如。

③其实,借的艺术和智慧,在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里,可谓花开烂漫,果实累累。先秦时期的荀子就写道:“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假”的意思便是“借”。纵观世界,我们可以看到,凡是能取得天下者,莫不是善借之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应该是刘邦。一个白手起家的亭长,最终登上了皇位,之后他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4 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刘邦正是借助这三人超凡卓绝的智慧,最终取得了天下(“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试想:仅靠刘邦一人之力,他是项羽的对手吗?而此三子虽为人中豪杰,但若不借助刘邦宏伟远大的理想抱负、宽广如海的气度胸怀和高妙超逸的用人智慧,那么,在中国的历史上也很难成就自己的宏伟业绩。

④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借薛宝钗之口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人生在世,谁不渴望像丹尼尔那样成就自己的梦想?谁不渴望像刘邦那样铸就辉煌的人生?成功的港湾是美丽的,也是人人向往的。你要善于借助外在的力量,让自己理想的航船到达成功的彼岸。庄子有言:“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意思是说,大鹏鸟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因此,不管你是“借鸡生蛋”,还是“借风腾云”;也不管你是“借水行舟”,还是“借力打力”;更不管你是“猛虎借山”,还是“蛟龙借海”,只要你借得巧妙,借得聪明,自然就能借来人生事业的风生水起,借来平生抱负的宏图大展。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改动) 8.第②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举例论证(1分),举美国亿万富翁丹尼尔·洛维洛从银行借贷成就自己事业的例子,具体论证“善借者赢天下”的中心论点,具有说服力(2分)。

9.第④段中画线的两个问句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3分) 不能(1分)。画线句先说丹尼尔因善借成就自己的梦想,后说刘邦因善借铸就辉煌的人生,与第②③段的顺序一致,它们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不能调换顺序(2分)。

10.请为本文中心论点再补充一个事实论据。(3分) 【示例】项羽刚愎自用,骄傲自大,不善于借助范增的谋略,被刘邦击败,落得

5 “四面楚歌,自刎乌江”的悲剧下场;刘备三顾茅庐,任用诸葛亮,诸葛亮联吴伐魏,才有三国鼎立之势;周杰伦因为有方文山为他写歌,他的音乐事业才得以迅速发展,而方文山也因为有周杰伦这样出色的歌手演唱他写的歌曲,他的创作事业才能如日中天。

11.“借”是门大学问。结合文章及下列材料,说说你对“善借”二字的理解。(3分) 材料一:张先生急于用钱,向地下钱庄借了高利贷,结果落入对方陷阱,差点就家破人亡。

材料二:某企业照搬国外营销模式,意在大展宏图,却因人员素质、市场环境等方面的问题而卡壳,不仅没有获得预期效益,反而造成巨大损失。

【示例】从文章来看,“善借”就是要积极借助外物和他人的力量,并让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1分)。从材料来看,“善借”还应当知道,有的东西不能借,如高利贷;有些东西要借得巧妙,借得聪明,不能不顾实际情况而照搬过来(2分)。

(二)阅读文章,根据要求,回答12~15题。(12分)

一株赶考的麦子

洛 水

①六月麦香,父亲像个将军,一把镰刀,几根烟,就把麦子连根拔起。 ②曾经,我是父亲的影子,像个散兵游勇,跟在他身后无所事事。父亲从不责怪我,直到那年高考,我才明白,他对我有着别样的期待,在他人生的麦田里,我是一株赶考的麦子。

③高考前两天,学校让我们自己调整。我掉转方向,打道回家。半年的闭关苦读,我和时节完全脱钩。回到家才发现,满地金黄,漫天麦香,已到收麦季节。时间过得真快,更让我措手不及的是,在我面前巍峨多年的父亲,已经没有我高了!

④对于我的回归,父亲很欣慰。“上阵父子兵”,麦收是父亲最重要的战役,多

6 年来,我们一直并肩作战,把时光打得颗粒归仓。父亲拿起一把镰刀,试试锋刃,递给我:今年麦倒伏,要用手割了。我心生忐忑——过去割麦,是跟在收割机后,零打碎敲,对抗性为零,现在回到冷兵器时代,和麦子打“阵地战”,我还真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

⑤我接过镰刀,掂了掂,我明白,我再怎么做也做不到像父亲那样游刃有余。 ⑥六月,阳光如织,我是条落网的鱼。

⑦我不时直起腰,沿着脊梁沟,汗水一泻而下,酸痛逆流而上。我低估了弱不禁风的小麦,那把镰刀也临阵倒戈,把我的掌心磨满水泡。我暴露在麦芒般刺眼的阳光里,孤立无援。父亲却像个无坚不摧的坦克,所向披靡。在这里,父亲总是火力十足。我不得不承认,这片麦田是父亲的主场,我则是他一个人的啦啦队。

⑧这是场父亲的“战争”,我无法提供“火力”支持,但可供奉茶水。父亲看看我的手:“使不惯?别攥太紧,和拿笔一样。”我点点头。镰刀是父亲的笔,麦子是墨,他可以在田野上挥毫泼墨,只是他没能教会我,而我也从没用心学过。

⑨喝罢水,父亲问我,快高考了吧?我说,后天。父亲怔住,满身的汗珠也麦粒般静止。父亲拿毛巾擦拭着我的额头,似乎要把我湿漉漉的疲惫赶走。很快,他督促道:“快回家歇着吧!别累着,高考才是你该干的事。养足精神去收你的麦子吧,那个老子帮不上。”

⑩父亲又开始埋首割麦,把对我的歉意,肆虐在麦子身上。我如遇大赦,赶紧以备战高考的名义溜号。

B11阳光烘烤着麦田,父亲伫立着,像一株硕大的麦穗,满身滚圆的汗珠,如麦子般饱满,灼灼其华,刺痛着我的眼。麦子是父亲的汗珠,我是其中最大的一颗吧。

B12正如麦田是父亲一个人的战场,高考是我一个人的麦田。看着同学被父母簇拥着走向考场,我没有丝毫嫉妒和埋怨。我并不孤独,从故乡到小城,我和父亲在并肩作战。我学着父亲,以笔为镰,以墨为麦,在我的麦田里恣意挥毫。

7 B13那年,我考取一所重点高校。以后,求学,工作,一路颠沛流离。我始终没有忘记,我是一株赶考的麦子,我要考取的不是功名,而是把父亲的期望,颗粒归仓。

(选自《意林》) 12.本文的标题“一株赶考的麦子”意蕴丰富,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3分) 表层含义:“我”是一名马上要高考的学生,以笔为镰,以墨为麦,高考就是“我”的麦田(1分)。深层含义:人生路上,“我”为了不辜负父亲的期望,将会一直努力奋斗,回报父亲对“我”的爱(2分)。

13.第⑧段“这是场父亲的‘战争’,我无法提供‘火力’支持,但可供奉茶水”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承上启下(1分)。承接了上文父亲在麦田里像坦克一样无坚不摧,“我”却只能做啦啦队。“供奉茶水”引出了下文父亲看“我”的手教我割麦以及喝水后对“我”的关心(2分)。(意思对即可) 14.第B11段画线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3分)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父亲比作硕大的麦穗,将父亲身上的汗珠比作饱满的麦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烈日下辛苦劳作的伟岸身躯,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愧疚、心疼(2分)。

15.读完文章后,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父亲的形象。(3分) ①勤劳坚韧:从父亲在麦田里总是火力十足,所向披靡能看出(1分)。②关爱儿子:从“父亲拿毛巾擦拭着我的额头,似乎要把我湿漉漉的疲惫赶走”“快回家歇着吧!别累着”能看出(1分)。③望子成龙:从“高考才是你该干的事”能看出(1分)。

(三)阅读文章,根据要求,回答16~18题。(9分)

两会与传统文化

【两会镜头】

8 3月8日晚,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名为“先人与我们同行”的感悟国学经典大型交响咏诵会上,《易之歌》《道法自然》《万世师表》《美哉!诗经》……一篇篇由名家咏诵、交响乐伴奏的作品,让人不由得被传统经典的魅力和风范所折服。

中华经典,“望之俨然,即之也温”。此前,电视栏目《中国诗词大会》、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以“现象级”的姿态,点燃了国人拥抱传统经典的热情,也让传统经典真正落地,变得可触可感、亲切可人。

3月4日下午,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委员时指出,我国广大知识分子是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人民的骄傲,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重道义、勇担当。

(摘自2017年3月10日《光明日报》) 【部长通道】

3月3日下午,列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经过“部长通道”时,面对现场“诗词大会”的喊声,陈宝生微笑作答:“好问题!你刚才提的问题,和我最近关心的兴奋点对接了。”他还当场吟诵了两首唐诗。

陈宝生称,传统文化进校园,一要覆盖从小学到大学的各个时段,这是“固本工程”;二要融汇到教材体系里,这是“铸人工程”,三要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是“中国人打底色的工程”。

陈宝生强调,传统文化进校园要做四件事:一是加强教材体系建设,针对各学段特点选择合适内容进入教科书;二是在涉及规律、方法论等技术层面,选择适当教材内容,比如国画、书法、中医药、武术、太极等传统文化;三是加强研究阐释及现代性、创新性转换,为学科建设加强培养人才;四是还要推进国际传播,传统文化不仅进校园还要出国境,讲好中国故事。

(摘自2017年3月4日《澎湃新闻》)

9 【代表建言】

今年春节期间,以古诗词为主题的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走红,很多人的朋友圈被诗词曲赋刷屏。来自上海复旦附中高一女生武亦姝,“飞花令”的出口成章,更是让很多人惊呼这位00后美少女“满足了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那么,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年轻一代身上传承呢?两会期间,不少上海代表建议要重视孩子的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并呼吁大力促进传统教育进课堂。

(摘自2017年3月12日东方网) 王本朝认为,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知识分子要“双肩挑”,既要传播传统文化,也要传播现代文化,而且要努力让传统文化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传承传统文化的方式势在必行。利用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是必然趋势。网络媒体、电视节目、动漫、广告等都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

(摘自2017年3月10日《光明日报》) 冯骥才指出:“文化不只是知识,学习文化的最好方式是体验。要不断地用新方式、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激起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这个过程一定是潜移默化的、渐进的。文化的事情要慢慢做,要踏实做。”

(摘自2017年3月10日《光明日报》) “全社会有必要重视起来,让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正确认识素质教育到底是什么,素质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只有在思想上纠正了某些认识偏差,才能真正上好传统教育这一课。”范小青说。

(摘自2017年3月10日《光明日报》) 16.阅读上述材料,谈谈怎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传统文化进校园?(至少答出三点)(3分) ①做好“三大工程”“四件事”;②知识分子要敢于担当;③传播传统文化的媒体要善于创新;④全社会要在思想上纠正认识的偏差;⑤传统文化要让学生慢慢体验。

10 (至少答出三点) 17.对于两会代表有关“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呼声你持怎样看法?说说你的理由。(3分) 【示例一】支持(1分)。因为传统文化极具魅力与风范,学习传统文化能给自身打上靓丽的底色,能在国际上扩大我们国家与民族的影响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推行素质教育(2分)。【示例二】反对(1分)。因为我们现在的学习负担已经很重,如果传统文化都进入了校园,今天考中医,明天考武术,后天考周易,再加上数理化英和体育,不是都把我们“考焦”了吗(2分)? 18.根据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3分) A.一些媒体优秀节目的推出,正唤醒国人传播传统文化的热情。 B.我国当代的知识分子更有浓厚的家国情怀。 C.传统文化进了校园,就是实现了素质教育。

D.只有传统文化进课堂,才能增加孩子的传统文化知识。 (四)阅读下列古文,根据要求,回答19~21题。(11分)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

11 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吾与汝毕力平险

险:险峻的大山 .(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用箕畚装土石 ..(3)甚矣,汝之不惠 惠:通“慧”,聪明 .(4)其如土石何 其:加强反问语气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把它(泥土和石头)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 (2)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山神)害怕他不停地干下去,就把这件事报告给天帝。

21.文章描写智叟劝阻,神仙帮忙搬山,对表现愚公的形象有何重要意义?(3分) 智叟的劝阻,突出了愚公的目光长远;神仙帮助搬山,表现了愚公精神的感人。 (五)阅读下列古文,回答22~23题。(6分)

无 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2.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3分)

12 A.“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的两个“难”分别是“困难”“难受”的意思,诗人把两种“难”作对比,以“相见时难”反衬“别亦难”,表明分别时的难舍难分。

B.“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点明了离别的季节,渲染离别的气氛,烘托了人物凄楚的心情。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运用双关。后常被大家作为无私奉献的象征。

D.尾联借神话故事进一步表达相互关切和思念之情。青鸟是神话中的信使,因对方居住较远,无法经常见面,只能希望有人前去传信,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惆怅、无奈之情。

23.请从情感、语言两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进行品析。(3分) 情感:本句表达了诗人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诗人借写爱情抒发了政治失意的苦闷之情)。语言:从比喻、对偶、(谐音)双关等修辞手法的角度或语言风格的悲剧色彩等角度谈均可;如扣住“到”“成”“方”“始”中某一字的强调作用谈也可。

三、综合性学习(10分) 根据要求,回答24~26题。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其中那些积淀着智慧结晶、浓缩着丰富情感的中华经典著作灿若星河,令人心驰神往,从四书五经到楚辞汉赋,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四大名著,让所有华夏子孙为之骄傲与自豪。为响应市教委在全市中小学举行“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号召,学校将开展“中华经典诵读”系列活动。

24.为了更好地推动此项活动的开展,请你为活动拟写一句宣传标语。(要求语言简练,朗朗上口)(3分) 【示例】诵读中华经典,传承华夏文明。

13 25.下图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下中国的作用”在中学生群体中的调查,请认真阅读分析,然后把你探究的结果写在下面。(3分)

我的探究结果是:绝大多数中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下中国的作用还是持积极态度的。

26.活动小组向收藏古书籍的黄玉露老师借了一本《宋词中最美的花朵》,用于班级的日常朗诵,借期一周,借出日期为2018年11月11日。如果你是活动小组长张文涛,请你写一张借条。(4分)

借 条

今向黄玉露老师借到《宋词中最美的花朵》壹本,于2018年11月18日前归还。 此据。

借书人:张文涛 2018年11月11日

四、作文(60分) 27.根据下面的题目和要求写一篇文章。(书写5分,作文55分) 家是一只船,载你走向远方;家是温暖的港湾,等待你随时避风靠岸;家是永远的岸,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回到这个岸。蜗牛遇到危险,会缩回它的壳这个家;人们劳累了一天,会回到自己的家;宇宙飞船完成了外太空飞行的使命,会回到地球这个家。

请以“回家真好”为题目作文。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14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⑤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作文略

第二篇:语文版2014年春季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卷

2014年春季七年级语文科期中检测试卷

(本试卷共24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命题人:李老师审题人:黄老师高老师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25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2分)

A.融融泄泄.(xiè)蹇.(jiǎn) 劣叫嚣.(xiāo)引吭.(kàng) B.忍俊不禁.(jīng) 犀.(xī)利翌.(yì)日凝眸.(móu)C.络绎.(yì)不绝剽.(piāo)悍绮.(yǐ)丽丰腴.(yú) D 枯瘠.(jí)隽.(jùn)逸窥伺.(sì)伫.(zhù)立 2.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4分)

哉哉如如然自得然有序手脚顾盼怒不可轻举动 3.在下面的语段中填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有些人喜欢用显微镜观察叶子,有些人喜欢用眼睛去细看木头的年轮。()真正去认识一棵树()必须从叶枝根本,从过去的清风到枝干的神韵都注意到,同样,当我们正视生命时, ()只从细微末节着眼, () 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污蔑。

A.但却如果便B.因为就如果便C.而却因为就D.但就因为就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他的笔记本上总是写满密密麻麻的笔记和他的深思熟虑的表情。 B.经过汶川大地震后,使我们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

C.在语文教学中,广大教师应当尽力引导学生去阅读中外经典名著。

D.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天下无贼》这样一部以小偷为主角的影片上映仅八天就赢利5000多万元的票房。

5. 请将下列相关的篇目、作者、写作特点连线。(2分)《石榴》江口涣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海燕》郭沫若咏物寄情,情物合一

《白鹅》郑振泽善用对比手法突出所要表达的对象 《鹤群》丰子恺集中笔墨,描写群体 6.古诗词默写(8分)

(1)黑云压城城欲摧,。(2),江春入旧年。 (3)问君何能尔?。(4),独怆然而涕下。 (5)夕阳西下,。(6),草色入帘青。 (7)小燕子带了它的,在微风细雨中,或在阳光满地时,的天空之上。 7.综合性学习(2分,每小题各1分)。

班级开展“传统节日与民俗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请根据同学们收集的节日对联,写出相关的传统节日。

元夕玉烛千门乐,宵月花灯万户明。()携手接对放风筝,怀亲垂泪烧纸钱。() (2)对对联:根据上联完成下联。

上联:黑发不知勤学早下联:方悔读书8.名著阅读考查:(3分)

他在一座无人荒岛上生活多年后,收得一土人为奴,取名“_______”,后来,这一土人成为他的忠实的仆人和朋友。小说中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全书的精华。在岛上生活28年后,因帮助一个船长制服叛变的水手,得以乘船返回自己的祖国,他在成为巨富后派人到岛上继续垦荒,他的名字叫________,这部作品叫《》。

二、阅读与理解(共35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第9—13题。(12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 【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出淤泥而不染.。(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3)陶后鲜有闻.。(4)待.到山花烂漫时。10.用现代文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濯清涟而不妖(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11.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分)

答:12.【甲】文用、衬托了莲花的形象,【乙】文用、等自然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2分)

13.两文所歌颂的对象在精神品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2分)

(二)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回答14—18题。(11分)石榴

①五月过了,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不想再争妍斗艳的时候,有少数的树木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

②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

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

③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辟易的深红色的花。B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贵,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

④单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经就是一种奇迹了。你看它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裂为四瓣,任你用怎样犀利的劈刀也都劈不出那样的匀称,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

⑤单瓣的花虽没有双瓣者的豪华,但它却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剌变为中国式的金罍——殷周时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种锈彩,它都是具备着的。

⑥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罍吗?它会笑你呢。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那样透明光嫩的皓齿你在别的地方还看见过吗?

⑦我本来就喜欢夏天。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因而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

⑧有朋友从昆明回来,说昆明石榴特别大,子粒特别丰腴,有酸甜两种,酸者味更美。 ⑨禁不住唾津的潜溢了。

14.第①段文字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2分)

15.第①段文字中最能表达作者对石榴树感情的句子是哪句?(2分)

16.第②段写石榴的枝干和叶片,从中可以看出它有什么特点?(2分)

17.第③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石榴花的?(2分)18.“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这句话运用了和的修辞手法。其中“夏季的心脏”的含义是(3分)

2(三)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19~23题。(12分)

差不多先生传

1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

2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

太„„太认真呢?”他说完了这句格言,方才断气了。

11他死后,大家都很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账,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给他取个死后的法号,叫他做圆通大师。12他的名誉越传越远,越久越大。无数无数的人都学他的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国从此就成为一个懒人国了。

19、本文写了差不多先生哪几件事?(4分)(至少概括出4件事)

3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的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的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

4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5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说:“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6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7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会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赔小心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8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 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开走了。他白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8点30分开,同8点32分开,不是差不多吗?”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总不明白为了十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

9有一天,他忽然得了急病,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医生。那家人急急忙忙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的汪大夫,却把西街的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道:“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罢。”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上一点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

10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

①②③④ 20、请具体写出第9段涉及哪几个人物?其中作者着重表现的主要人物是谁?结合本段内容,具体谈谈作者写其他人物对表现主要人物有什么作用?(3分)

21、为什么差不多先生“心里总不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 (2分)

22、“差不多先生”的做人的原则是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 (2分)

23、谈谈读了本文后你受到的启发。(1分)

三、写作(共4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人心灵成长和心智成熟,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其间,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陶、生活的风风雨雨,或者曾经的迷茫、沮丧与顿悟等,无不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留下或深或浅的印痕,让我们从懵懂慢慢走向成熟„„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就这样慢慢长大”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个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工整、规范、美观。

第三篇: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课文目录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目录

第一单元

1、白杨礼赞(茅盾)

2、囚绿记(陆蠡)

3、*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邓颖超)

4、*草莓(伊瓦什凯维奇)

口语交际——青春畅谈

写作——倾叶心声

综合性学习——献给教师节的一份特殊礼物

第二单元

5、孔乙己(鲁迅)

6、一厘米(毕淑敏)

7、*差半车麦秸(姚雪垠)

8、*清兵卫与葫芦(志贺直哉)

口语交际——中学生看电视利弊谈

写作——续写《清兵卫与葫芦》

第三单元

9、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

10、吴汉何尝杀妻(邓拓)

11、*大小猫洞(金克木)

12、*世上没有傻问题(卡尔•萨根)

口语交际——开一次辩论会

写作——一一事一议

第四单元

13、致蒋经国先生信(廖承志)

14、*给儿子的一封信(刘亚洲)

15、、*给女儿的信(苏霍姆林斯基)

16、给巴特勒的信(雨果)

口语交际——谈困惑,解烦恼

写作——给教科书编者或课文作者写一封信

第五单元

17、茶馆(节选)(老舍)

18、陈毅市长(选场)(沙叶新)

19、*开国大典(节选)(张天民)

口语交际——漫谈电视剧 写作——戏剧片段

综合性学习——举办中外戏剧知识竞赛

第六单元

20、秋水《庄子》

21、*愚公移山《列子》

22、*扁鹊见蔡桓公《韩非子》

23、捕蛇者说(柳宗元)

24、诗词五首

使至塞上(王维)

泊秦淮(杜牧)

无题(李商隐)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口语交际——从“愚公移山”谈起

写作——月光下的遐想

综合性学习——主题探究学习:神话

第七单元

25、《论语》十则

26、鱼我所欲也《孟子》

27、*订鬼(王充)

28、*马说(韩愈)

29、诗词五首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滁州西涧(韦应物)

约客(赵师秀)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口语交际——谈谈名人效应

写作——写一篇学习小结

附录一:修辞知识

附录二:应用文示例

1.白杨礼赞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第四篇:九年级上册诗词名句赏析(语文版)

九年级(上)诗词名句赏析

1、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此联写落日时分边关所见,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之“诗中有画”特色。“大”字写边疆沙漠,浩瀚无边;“孤烟”写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熄火台燃起的那股狼烟显格外醒目,称之“孤”字极言景物单调。“长河”指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那横贯其间渺无尽头的黄河,唯有“长”字才能表达出其给人的视觉印象,“落日圆”,落日,又加是“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一“直”一“长”一“圆”,似几何图形展现天地间,大气浩瀚又沉寂壮美,画面开阔,意境雄浑,所以叹之为“千古壮观”名句。

2、赏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洒家”

首句互文见义。两个“笼”字连用,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景物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描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清冷的景象。给人地种深邃的朦胧之美。

“夜”点明时间。“秦淮”指明地点。“近酒家”指灯红酒绿之地。此句是叙事,交代第一句的景色是夜泊秦淮之所见,并点明诗题“泊秦淮”、“酒家”则开启下句,因为酒家多商女。

前两句写景,叙事,为下句抒情作铺垫。

3、赏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前句一语双关,既是咏叹历史上南朝的覆亡,也胡其现实的针对性。表面批评歌女,实际上是批评纵情声色,醉生梦死的颓靡之风,批评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后句一“犹”字形象地表现了晚唐统治者即将重蹈覆辙,正沿着亡国之路走下去的情形,把历史的教训,现实的境况和注定灭亡的命运联系起来,于情景交融的意境中,形象而典型地表现了晚唐的时代气氛,使人从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联想到江河日下的晚唐命运,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切忧思。借用典故,将矛头直接指向当朝统治者,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4、赏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融比兴与象征为一体,表现了一种明知无望与痛苦仍要作不已的追求的殉情精神。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比喻真纯、执著的爱情,在极端伤感中透出热烈和执著,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这两句一说内心感受,一说外部表情,并运用谐音、成功的比喻,巧妙地表达了两相有情人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

5、李商隐《无题》的诗眼是什么?诗中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全诗以首句“别”字为通篇的“诗眼”,描写了别离的伤感和别后悠久的思念,表现了诗人对所爱女子执著而缠绵的强烈感情。

6、赏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对仗工整,宛如天成,前句写出无力挽回逝去的春天,表现了对春光消逝的惆怅情怀;后句表明燕又归来,似曾相识,但这一“归来”表明又过一年,照应上阕的“去年”,是以燕又归来,表达了对时光已逝的伤感。

7、赏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月无常,自古皆然,人的悲欢离合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也正因为认识到了这一点,作者由伤感转入理智,化悲怨为旷达,阐明了人生的哲理。

8、赏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最后这两句是作者的进一步自我解脱。他的不羁的才情与超脱达观的个性,很好地化解了他的苦闷与惆怅,并最终发出了唤起人类普遍情感体验的名句,道尽了千载离人之情。终于释却离怨,从美好的想象中得到人生的慰藉。

9、赏析“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此联写听到消息惊喜的情形。流亡到剑门关以外的四川,生活极为艰辛的杜甫,忽然听到了官军已经收复了叛军的老巢河北东北部地区能不惊喜吗?刚一听到消息,就老泪纵横,洒满了衣衫。 一个“满”字跟“初”照应,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极大喜悦,突出诗人的爱国情感之深。这里的“泪”是经历了“安史之乱”八年来诗人忍受千辛万苦的泪,既有面对胜利的喜悦,又有对自己长期颠沛流离生活的感慨,是惊喜交加,百感交集之泪。

“剑外”“蓟北”两个地名,表明相隔数千里之遥,“忽传”表现消息来得突然,又极为迅速。“初闻”是刚一听到之意,“涕泪满衣裳”尽写悲喜交加,酸甜共涌之态。

10、赏析“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写诗人扇动想象的翅膀,迅捷如飞,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即”、“便”二字都表示短时间,重复使用,就更准确有力地表现了诗人归心似箭,渴望还乡的急迫心情和想象之中归途的神速。而且,同义词复用又起着错综变化的美感作用。一个“穿”字形象地写出了巫峡地势的险窄和水流的急速。一个“下”字具体地反映了我国从西向东,由高而低的地形。一个“向”字直接点明了洛阳是诗人的最终目的地。一幅疾速飞驰的画面闪现在我们面前。四个地名间漫长的距离瞬间即至,瞬间即过,表达了诗人迫不及待,归心似箭的心境。

11、《滁州西涧》之景?之寄托?

景(以情写景,情景交融):隐蔽沉静的野草生长在涧水边,岸上茂密的树林里有黄鹂啼鸣。傍晚带雨的春潮流水更急,无人问津的野渡小舟自然摆横。

寄托:寄托了诗人矛盾无奈的处境和心情。思欲归隐,故独怜幽草,无所作为,恰同时水急舟横。因为诗人是个洁身自好的诗人,也是个关心人民疾苦的好官。在仕宦生涯中常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他为中唐的黑暗政治而忧虑,为百姓生活的贫困而内疚,有志改革而无力,思欲归隐而不能,进退两难,只好不进不退,任其自然,好像要在急剧变化的潮流中去寻求一点自由和安静。自己虽怀知者之忧,但自愧无能,因而仕宦如同遨游,悠然无所作为,常有淡淡的忧伤。

12、赏析“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前句告诉我们,这是江南的梅雨季节,家家都在雨中度过,那是很难捱的日子,单调而寂寞;后句写已经是夜晚了,池塘里蛙声四起,而且只能听到蛙声,更烘托出单调、寂寞的氛围。

这两句用平易畅达的语言,描绘出江南夏夜的常见之景,表达了一个孤寂者深夜等待客人,客人不至的特殊感受。

13、赏析“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前句点明诗题,使

一、二两句的景物描绘有了着落。与客原有约定,但是过了夜半还不见人来,无疑是因为“黄梅时节家家雨”的缘故。夜深不寐,足见诗人期待之久,希望之殷,心态之好,语句平易自然,体现了清淡平易的诗风。

后句绝妙,主人是准备和客人对弈来度过这漫长的梅雨之夜的,然而却迟迟不见人来,无意间手拿一颗棋子在棋盘上敲,也不知敲了多长时间,又不知有多轻多重,竞震“落”了“灯花”,把主人约客,久等不至的心境刻画得极为生动。这里面有急,有所气,有失落,有无奈,都在无意的敲中流露出来。堪称揭示内心世界的佳句。

14、赏析“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充分表现女主人活泼好逗,情趣雅致性格。“试问卷帘人”,其实是明知故问,她要逗逗身边的这个憨而粗疏的小丫头。果然灵验,小丫头不意经意地回答“海棠依旧”。这一下,女主人乐了!你知不知道?你知不知道?应该是叶子更绿了,花儿却残了。二字叠句“知否”,把女主人的活泼多情表现了出来。“绿肥红瘦”用了借代和拟人,创造性地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暮春风雨后花叶的神采。仅此四字,表现了女主人不同凡响的文雅情深,为文坛之绝无仅有。(惊世之作)

15、赏析“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水是清的,却充满历史的血泪,既是感慨,也是控诉。“多少行人泪”极写侵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言简而意深。

16、赏析“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向西北方的汴梁(北宋都城)望去,可惜被无数青山遮住了视线。此表达了诗人对北宋盛时的追念和对它的失去感到惋惜。

17、赏析“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青山能遮住北望的视线,却挡不住军民收复失地的决心。作者用“东流去”的赣江水喻军民抗敌收复失地之心,它是不可阻挡的。也是诗人其志。

18、赏析“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这是诗人直接表露自己的心迹。“愁”是愁其国破家亡,是忧国忧民;“闻鹧鸪”表示要像鹧鸪,“但南不北”(只忠于南方,不思北方)那样投奔南宋,留在南方,决不在北方向金人屈膝,坚定了自己的报国志向。

第五篇:语文版九年级文言文翻译

《愚公移山》《列子》(语文版九上)

①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惩:苦于。迂:绕远。) 句译:他们苦于山的北面交通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

②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阳,可乎? (毕:用尽。险:险峻的大山。指:直。) 句译:我和你们尽全力铲平这险峻的大山,让道路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汉水的南岸,可以吗? ③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以:凭。曾:竟。如„„何:把„„怎么样。焉:哪里。) 句译:凭你的力气,竟连魁文这座小土山也难挖平,又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况且要把挖下来的土石放在哪里呢?

④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簸箕和土筐运土石。) 句译:愚公于是带领儿孙中几个能挑担子的人,凿石头挖泥土,用簸箕和土筐装土石运到渤海边上。

⑤ 始龀,跳往助之。

句译:这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帮助他们。 ⑥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句译:他们运土石,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⑦ 甚矣,汝之不惠。(倒装句。) 句译:你也太不聪明了。

⑧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句译:凭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力气,竟连山的一棵草也动不了,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 ⑨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固:顽固。彻:思想的改变。不若:比不上。) 句译:你的思想真顽固,顽固到没法开窍,竟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

⑩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也:表判断,是。而:可是。苦:担心。) 句译:子子孙孙,是无穷无尽的,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担心什么挖不平呢?

⑾河曲智叟亡以应。 句译: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⑿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句译:拿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个情况。 ⒀帝感其诚。

句译: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

⒁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陇断:高大的山。) 句译: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高山的阻隔了。

《马说》韩愈 (语文版九上) ①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句译:千里马常有,可是伯乐却不常有。

②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句译:所以即使有好马,只能屈辱于低贱人的手中,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棚里,不用千里马的称号称呼它。

③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吃。) 句译:日行千里的马,有时一顿要吃完一石粮食。 ④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通“饲”,喂。) 句译: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④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句译: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本领,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特殊的本领和英武的体态是无法表现出来的。

⑤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且:尚且。等:一样。) 句译:想要让它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不能够,又怎么能让它日行千里呢?

⑥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策:鞭打、驱使。以:按照。食:通“饲”,喂。材:通“才”,才华。而:却。通:通晓。) 句译:驱使它不能按照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喂饱而使它的才华施展出来,马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⑦ 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

句译:他们还拿着鞭子对着千里马说:“天下没有好马!” ⑨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句译: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千里马吧。

《与朱元思书》吴均(语文版九下) ①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句译:烟雾都消散尽净,天与山连成一片呈现出相同的颜色。 ②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句译:我(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任凭船儿随水漂去。 ③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句译: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 ④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句译:江水全都是青白色的,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 ⑤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句译:游动的鱼儿和江底的细石,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⑥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甚箭:比箭还快。奔:马一般飞奔。) 句译:湍急的江流比射出去的箭还快,汹涌的波浪有如骏马飞奔。 ⑦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句译: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的阴森森的树木。

⑧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句译: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急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⑨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句译:鸟儿们此唱彼和,声音是那样的美妙和谐。 ⑩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句译:树上的蝉儿一声接一声地叫个不停,山中的猿猴也不停地鸣叫。

⑾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鸢:老鹰。戾:至。经纶:筹划。反: 通“返”,返回。)

句译:那些想像老鹰飞到天上那样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就平静下来;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⑿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上:在上面。) 句译: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便在白天,也还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语文版九下) ①家贫,无从以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致:买到。假借:借。) 句译:我家里贫穷,没有办法买到书来读,于是常向有藏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亲手抄写,计算着日子按时归还。

②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句译:我抄写完毕,(赶快)跑着(把它)送还主人,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③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句译:因此,人家都愿意借书给我,我因而有机会博览群书。 ④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句译:我到了成年的时候,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⑤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句译:我曾经跑到百里之外,捧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⑥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降:减。辞色:温和的言语态度。) 句译:那位前辈德高望重,向他求教的学生挤满了屋子,他的温和的言语态度始终没有减退过。 ⑧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句译:有时遇到他的斥责,我的态度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也不敢辩说。 ⑨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句译: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还能够有所收获。 ⑩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再:两次。) 句译:住在客舍里,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 ⑪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略无:一点也不。慕艳:十分羡慕。) 句译:可是我却穿着旧棉袄、破衣服,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也没有羡慕他们的意思。 ⑾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句译: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吃的穿的不如人。 ⑿未有问而不答,求而不得者也。

句译:没有任问题得不到解答,没有任何要求得不到满足的。 ⒀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句译:不必像我那样亲手抄写,要向别人借来书才看得到。

⒁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句译:他们的学业要是不精通,不能养成良好道德品行,不是天资低下,而是他们用心不及我的专一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失呢?

⒂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

句译:我到京城朝见皇帝,马君则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来拜见我。 ⒃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句译:他写了一封信作为见面礼,言辞非常流畅、通达。 ⒄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

句译:我同他分析、论辩问题,他总是言语和缓面色平和。

⒅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亲,父母。故:特意。) 句译:他将要回家探望他的父母,我特意讲讲求学的艰难来告诉他。

《出师表》诸葛亮(语文版九下) ① 此诚危急存亡这秋也。(秋:时候。也:表判断,是。) 句译:这确实是形势危急国家存亡的关键时刻啊。 ② 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句译:这是因为他们追念先帝的特殊恩典,想要在陛下身上来报答。 ③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开张:开扩。光:发扬光大。) 句译:陛下确实应当扩大圣明的听闻,用来使先帝遗留的美德发扬光大。 ④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句译:您不应当毫无根据地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向您忠心规劝的道路。 ⑤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句译:赏罚褒贬各个官员的标准,不应当有差别。

⑥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良实:忠良信实。志虑:思想。简拔:选拔。)句译:这些人都是忠良信实,思想忠诚纯正的人,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

⑥ 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裨:弥补。阙:缺。益:好处。) 句译:这样做就一定能够补救缺失,防止疏漏,收到更多的成效。 ⑦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句译:这样做就一定能使部队团结一心,把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都安排得当。 ⑧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所以:„„的原因。也:表判断,是。) 句译: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原因。 ⑨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痛心和遗憾。)

句译:先帝没有不对桓帝、灵帝的昏庸感到叹息,表示痛心和遗憾的。 ⑾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

句译:这些人都是忠贞贤良能以死报国的大臣,希望陛下能亲近他们,信任他们。 ⑿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句译:我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自己的性命,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

⒀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卑鄙:低微鄙陋。顾:拜访。) 句译:先帝不因为我低微鄙陋,不惜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庐之中来拜访我。 ⒁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句译:我因此感动激奋,就答应先帝愿为他奔走效劳。

⒂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年矣。

句译:后来遇到严重挫折,我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时刻奉行使命,从那时到现在,已经有21年了。

⒃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句译: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⒄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句译:让我用尽自己平庸的才智,铲除奸恶凶顽的敌人,恢复汉家的基业,回到旧日的都城。 ⒅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句译: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和效忠陛下您的职责和本分。 ⒆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询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句译:陛下也应当亲自多加考虑,向他们询问治国的好方法,认识采纳正确的意见,深切追念先帝的遗命。

河中石兽

(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句译:沧州南边有一座寺庙就在河岸上,寺院的大门倒塌在河中,(门前)两尊石兽一起陷入水中。 (2)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句译: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客观事物的道理。这两尊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够被洪水带走呢 (3)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句译:按照他说的那样去做,果然在(上游)几里之外找到了石兽。 (4)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句译:它相反的冲刷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走沙子形成陷坑。 (5)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句译:这么说来,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一点,不知道其中第二点的多了,可以凭据常理就主观地推断吗?

(6)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句译:凡是河水中丢失的石头,应当到上游去寻找。

伯牙善鼓琴(课标要求)

(1)钟子期日:“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句译:钟子期说:

“好啊!山高呀像泰山。” (2)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句译:您所听到的那(曲子里的)心意,想象到的就如同我心里所想到的一样。 (3)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句译:开始弹奏大雨琴曲,又创作了山崩的音乐。 (4)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句译:曲子每次弹奏,钟子期就能点明它的情趣。

答谢中书书(课标要求)(语文版课本题目《答谢中书》)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句译:山和水的美丽,自古以来人们都在谈论。 (2)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句译:清晨的薄雾即将消散,猿猴和鸟儿此起彼伏地鸣叫。 (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句译:傍晚太阳快要落山,潜游水中的鱼竟相跳出水面。 (4)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句译: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不再有能够欣赏它的奇异的人了。 (5)实是欲界之仙都。 句译:实在是尘世中的仙境。

《庄子》一则(北冥有鱼„„亦若是则已矣。) (1)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想吹也。

句译:林泽之中浮动的雾气、空气中飞动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

(2)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句译:鹏鸟在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向上看天一样罢了。 (3)去以六月息者也

句译:(它)离开(北海),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啊。 (4)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句译:这只鹏鸟啊,它在大海上运行,将要飞到南海去。(或:这只鸟,将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里。)

《富贵不能淫》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句译:富贵不能使他的心志惑乱,贫贱不能使他的节操改变,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句译: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 (3)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句译: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

《教学相长》

(1) 教然后知困。

句译: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哪里理解得不透。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句译:知道自己有所欠缺,然后才能刻苦地钻研。 (3)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句译:知道自己有困惑之处,然后才能勉励自己奋发上进。 (4)故曰:教学相长也。

句译:所以说教导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 (5)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句译:即使有美味的食物,但是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道;。 (6)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句译: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但是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7)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句译:因此,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

上一篇:语文第八册单元练习题下一篇:义务教育小学建设标准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