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中的真善美范文

2022-06-11

第一篇:国学中的真善美范文

生活中的真善美

8月20日

星期二 星期天,我帮妈妈去超市买盐。

正值酷暑季节,街上像个锅炉似的热气腾腾。这时候,我看见了一条狗正躺在树下喘着粗气,时而哀嚎着,它瘦得就像皮只能包住身上的骨架,没有几根毛,有的地方光秃秃地,还有几块伤疤,难闻的气味散发着,走近的人们都掩着鼻子绕道而行。我想这肯定是条流浪狗,怎么办呢?我要救它吗?正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一个穿着粉色裙子的七八岁小女孩走近了它,她蹲下身,把手里的冰棍放在狗的面前,轻声说,狗狗,快吃。接着她又飞快地跑向不远处的母亲对母亲说:“妈妈,我们收养它吧,好可怜哦。”她的母亲点点头。

忽然间,我觉得太阳也变得温情脉脉的。 8月30日

星期五

傍晚,我打算到小区里运动,一下楼就发现一个老太太正弓着弯曲的腰在垃圾筒里拨拉着,这不是五楼的阿婆吗?只见她苍白的头发乱蓬蓬的,一件不合身的旧衣服显得邋里邋遢,特别是她那枯枝般的手,脏兮兮的,我顿时心生厌恶。真是的,听说她也有退休工资的,怎么还要挣这个小钱,把小区的形象都抹黑了。

我一回家就把这个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她前一段时间去了居委会,听说五楼的阿婆给地震灾区捐了两千多元,这里面有她的退休工资也有一部分就是她捡垃圾的收入。现在我们小区许多人都知道了她的事迹,许多人都主动把有用的垃圾分类了放在垃圾筒边上。我顿时觉得很惭愧,我又有什么理由去厌恶一个热心公益的老人呢?

第二篇:生活中的真善美

——读《小王子》有感

《小王子》是我一直想去读的一本书,但一直没有时间。暑假里终于有时间读了这本书,我感受颇多,而暑假推荐书单上恰有这本书,便借这个机会表达一下。

书中以一位飞行员作为故事叙述者,讲述了小王子从自己星球出发前往地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历险。他在故事一开始告诉读者,他在大人世界找不到一个说话投机的人,因为大人都太讲实际了。他因飞机故障迫降在撒哈拉沙漠,在此遇见了他的朋友---小王子。纯洁,忧郁,来自太阳系中某个不为人知的小行星,爱提问题,对别人的问题却从不作答。在攀谈中小王子的秘密逐渐揭开了,他是因为驯服了美丽、骄傲的玫瑰花才负气出走的。他在各星球中间漫游,分别造访了国王、自负的人、酒鬼、商人、点灯人和地理学家的星球,最后降临到地球上,试图找到缓解孤独和痛苦的良方。

有人说这本书主要写了驯服,说什么驯服便代表了责任,我以前也赞同这个观点,但现在既然这本书放在了书单的社会、生活、心灵、成长一栏,一定有一些更深层次的内容是我没发现的。几次泛读精读之后,我意识到,作者通过小王子对爱与责任不断的领悟升华,表达了对人生本真的坚守、对温情的向往乃至对完美人生价值孜孜不倦追求的终极理想。他希望人们从小王子身上看到生活纯真质朴的一面, 希望人们从欲望和贪婪中抽离,发现自己的童真和爱,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我认为以此书的角度,可以将世界分为三个阵营。一类是以国王,酒鬼为代表的大人。他们失去了童真,失去了幻想,只剩空虚、盲目和愚妄,屈从于外部世界的压力和金钱的诱惑,有的甚至是唯利是图,丧失了真情。一类是以小王子为代表的儿童。这类表示了生活中所拥有的真善美。大人们在衡量一个人的时候,只在意“他有什么?”“有多少?”,而孩子们在乎的却是“他是什么?”。这便对大人与孩子之间的沟通造成了障碍。最后一类便是还保有童心的大人,也就是和飞行员一类的人。有时,这类人的想法不被成人社会理解和接受,显得孤单。但这类人是成人社会里最接近儿童的群体,是距离童真和真善美最近的大人。正因如此,在文中,只有飞行员一个大人能与小王子沟通。

文中一段话我很喜欢。“如果不去遍历世界,我们就不知道什么是我们精神和情感的寄托,但我们一旦遍历了世界,却发现我们再也无法回到那美好的地方去了。当我们开始寻求,我们就已经失去,而我们不开始寻求,我们根本无法知道自己身边的一切是如此可贵。”生活正是如此,现代文明浸染了大人本来纯净的“本真”世界,使他们深陷权利与欲望,使他们忘了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

如今的我们,正处于大人与孩子的边缘,即将迈入社会,经历这多彩的世界,但却还保有内心的纯真。这本小说能为处于迷茫中的我们指引方向,告诉我们不要因尘世的喧嚣和浮躁迷失了自我,不要被利益蒙蔽了双眼,不要被社会磨平棱角,要保留最初的那抹纯真,始终坚持本我,做最真实的自己。

最后,我想起了文中的一句话:我始终认为一个人可以很天真简单的活下去,必是身边无数人用更大的代价守护而来的。但倘若身边的每个人都很简单天真,便没有任何人需要付出。虽然这种情况只存在于想象中,但我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一定会实现。

——16010312郑凯奇

第三篇:社会中的真善美

迎河中学 高二(5) 陆冉

有的人说,这个社会是现实的;有的人说,这个社会是虚伪的;有的人说,这个社会是不美好的„„而我却说,这个社会是充满真情的,它是一个美丽的存在!

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要做好这一点,首先要弘扬中华美德,这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的,所以,我们必须要相信,我们的世界是美好的。

人,因为美德而变得美丽。社会因充满美德而变得更和谐。世界因充满美德而变得更多彩。中华美德,人人皆知,社会中的真善美,处处存在!

中华美德在远古时代就早已存在。“孔融让梨”等典故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至高无上的美德,更说明了中国是文明之邦。中华美德在如今依然是存在的。不信你看:今年刚从西南大学毕业的22岁重庆青年熊佳维在去海南探亲途中,奋不顾身跳进20米深的水池中用自己的身体将落水少女托上了岸,自己却因找不到支点不幸沉入水底而献身;成都公交公司四公司405队售票员钱云在空无一人的公交车上捡到了3万元现金,面对一笔数额巨大的现金,他心不动,将钱归还给失主,这是多么典型的拾金不昧行为;在公共汽车上,有的同学发扬尊老爱幼精神主动给老奶奶、老爷爷、小朋友让座„„他们都是真善美的代表!

1 因为真诚而善良,因为善良而美丽。生活中,太需要一种人性的自然流露,太需要一种来自人类灵魂深处的怜惜,也太需要一种展现人类灵魂的纯净与美好。真善美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美德!我们的社会是美丽的,但有的人却感受不到,总是对社会有太多抱怨,他们对现实的种种不满,于是渐渐走上不归路。然而我说,他们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缺少爱的感受。拥抱世界,与世界更亲近,你会发现,我们的文明古国犹如母亲一样的爱你!

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势在必行!让我们保护好那一颗中国心,不要让它失去了往日的风采。请不要只展望未来而忘记过去,过去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回味的地方。我相信中华美德会在这片神州大地上留下足迹,会在这个多彩人间流芳百世,并将长久影响着千秋万代的中华儿女!

人间有真情,处处有真爱,中华美德要靠我们每一位华夏儿女来继承发扬,所有的中华儿女,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让中华美德永驻吧!

指导教师:鲍献登

第四篇:数学教学中的真善美

伊宁市达达木图乡联片教研活动

王巧玲

2013.3.

21数学教学中的真善美

怀特海曾经指出:数学是真善美的统一. “真善美”是人类的天性,也是人们接受事物的先导.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绝不能仅仅定位在满足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并发展思维上,更应该通过教学的自觉引导和着意的渗透,使学生初步领会数学学科内在的优美、和谐、严密和广泛的应用性,挖掘数学文本内在的真善美和其独特的价值魅力,从而使学生的内心深处形成对数学这门学科真挚的喜爱,激发他们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

“数学,如果真正正确看它,不仅拥有真理而且也有至高的美,正像雕刻的美是一种冷而严格的美,这种美不是投合我们的天性的微弱方面,这种美没有绘画或音乐那些华丽的装饰,它可以纯净到崇高的地步,能达到只有伟大的艺术才能显示的那种完美境地”.而长期以来的数学教育和数学学习,人们只注重数学学科的知识习得和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对数学本身所拥有的真善美的感悟、体验,和对数学真善美之间的逻辑关系的认识,形成了对数学学科片面的认识,认为数学是枯燥乏味的,事实果真如此吗?实际上作为学科的数学不在是纯粹的数学事实,它是真善美的统一.

事实上,正如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所说: “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美比比皆是,它常常会令人陶醉,神往.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把感觉的知美教育放在第一位,放在主要课程中,是符合人们认识过程的程序的,美育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让学生觉得当今世界信息瞬息万变,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数学,去指导生活.

1、数学真对数学教学的作用

返璞归真——数学是自然界的产物.你瞧,远古的结绳记事、现代的二进制记数,无不彰显了“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也是数学应用的归宿.”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学能指导生活实践的数学,已成为当今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如: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还可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学校大门的门栓是平行四边形的,而不做成三角形的?又如:学习“圆的知识”时,我让学生说说:在我们身边哪些是圆形物体?你能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三角形的行不行?为什么?并让学生想办法找出脸盆底、锅盖等的圆心在哪里.这样在学习中融入了鲜活的生活知识,生活中的一些谜团得以解决,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渐渐体会到数学学习是有价值的.

再如:学“利息”的知识时,我先让学生通过课前调查,了解现在银行的利率,改进书本提供的数据,学完新课后,再让学生设计一个最佳方案,把自己的压岁钱存入银行.这样的学习,又让学生觉得当今世界信息瞬息万变,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数学,去指导生活.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他精辟地道出了数学的用处之大.我们应善于把生活中的问题提炼成数学问题,引进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本质意义——通过数学问题的解决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也是“真意”所在.

2、 数学的善对数学教学的作用

我们现行的教材,呈现于学生面前的无非是一些现成的概念、公式、规律、法则等. 学生的认知过程,大多是在教师指导下,以接受这些间接经验来实现的.然而,一味的“灌输”, 虽然做到了“高效省时”,却也埋没了“披荆斩棘,找到真理”的一些“勇士”,它使数学变得“涩而无味”、“不通情理”.要想使学生更多地获得数学知识的文化底蕴,更深层次地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我觉得应带领学生“追根究底”.如:我在教学“圆周率”时,没有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圆周率是多少多少,以期快速结束新课教学.而是让学生通过一系列实验和演算,找到周长与直径的近似比值,在学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方式与成果之后,我赞赏地说: “这就是著名的圆周率!你们探求圆周率的过程跟我国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有着惊人的相似!”紧接着介绍祖冲之及圆周率的发现过程,让成功的体验伴随伟人的发现得到升华!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比较两种教学方式,从知识的获得来看,似乎没有太大差别.但后者更多的是对知识的理解、阐释与再创造,它使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一点知识,还有的是再学习知识的能动力.

俗话说:小水珠只有汇入大海,才会有长久不衰的生命动力.同样,教材中的某些知识点(当然,不是全部)只有回归到厚实的数学文化背景中,让学生再次探寻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数学这门学科才会被赋予更深刻的内涵,才会被更多的人所钟爱. 3 、数学美对数学教学的作用

“数学是这个世界之美的原型.”它可以说是以思维为旋律,用数字、数学术语、符号、公式和图形谱成的一曲悠扬动听的交响乐.用美育的观点指导数学教学,可以激发学生晶莹的情感,陶冶他们美好的心灵,感染他们如饥似渴的求知欲,点燃起五彩缤纷的智慧火花.庞卡莱也曾说过:所有的数学家时时体验着数学的美感.的确,数学与文化体现了数学文化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在美学方面,这种功能是鼓舞学生对数学的追求化为一种对美的追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没有审美教育,就没有任何教育.”

(1) 、借助表象,感受数字的美

人类与数学第一次亲密接触,可以说是十个阿拉伯数字的认识.如何给学生上好生动的第一堂数学课,使“多美的数字!”这样的感受深深地植根于孩子的幼小心灵

中?有的老师是这样做的:给数字罩上一层美丽的面纱,赋予它赖以记忆的外形.如“1”像铅笔细长条, “2”像鸭子水里游, “3”像耳朵听声音, “4”像小旗随风飘„„

数学中处处存在美,数学美是其文化内涵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在数学中只要认真挖掘就可以发现相当可观的美育资源.因此课堂教学中如能通过精辟的分析、形象的比喻、巧妙的启发、严密的推理以及生动的语言、精心的板书诸多方面的尽量体现数学中美的神韵,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和享受.如解析几何中的“设而不求”、互为反函数的图像、对称轮换多项式、三角函数中的对偶式„„其中呈现出的数学美让人心旷神怡.因此教学时要及时抓住时机针对性地点拨引导,让学生也能学会对数学美的鉴赏.从某种意义上讲任何一个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都可以看成是一个审美赏美的过程,主体在其中也得到了愉悦,完善了品德.

(2)、 融入算式,感受计算的美

很多学生认为数学是枯燥的,其恐惧之源大多来自繁琐的、程序化的、无意义的计算.然而特级教师朱乐平却将一堂“多位数加法练习”的计算课演绎成了一次感受美、寻找美、发现美的完美历程.从“朱乐平,平乐朱”让学生哗然大笑——“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让学生领略回文的奇妙——引入回文数的概念,举例强化概念——“回文数+回文数=回文数?”的验证、拓展.从学生们那张张绽开鲜花般的笑脸中,热情高涨、积极主动的氛围中,我似乎明白了:当学生迈进了浩瀚的数学世界的长廊时,一定会被奇特的问题、深邃的逻辑、对称的符号所迷恋,引发出主动探究的心向,这样的计算还可能是枯燥的吗?

(3)、 通过操作,感受图形的美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 “智慧自动作发端.”我觉得,操作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在“亲自创造事物”中快快乐乐地获得“真正的理解”,还可以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图形的美.如:一位老师在教“轴对称图形”时,先让学生准备一些不同颜色的彩色纸,在课堂上先引导学生剪出课本上的轴对称图案——杉树,练习时启发学生思考:在我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学生纷纷举例,数字:0、

1、

3、8,字母:M、H、K、B„„,汉字:日、林、

一、个„„,事物:眼镜、裤子、五角星„„为了进一步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她鼓励学生:应用这些美丽的图形,创造出一幅有意义的图画!学生通过想一想、剪一剪、贴一贴,不久,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跃然纸上.有:数字王国、森林世界、童话故事、山水美景„„这样的学习过程,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又能使学生在合作中感受到数学简洁和谐的对称美,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数学对于学生的文化素质的影响,有利于培养严谨的思维方式。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数学是思想的体操”说的就是数学对培养严格的逻辑思维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大多数学生将来不会成为数学家,但是条理性、逻辑性作为一种文化素质对他们将来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是需要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数学是人类理性文明高度发展的结晶,体现出人的巨大的创造力.同时,数学又是人类创新的锐利工具.无论数学知识的应用或是数学知识的发展,都需要研究新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恰如其分的分析,并由此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这里没有现成的答案可循,需要某种程度上的创新.而这种创新能力的培养,正是我们的教育目的之一.学习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正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培养科学的审美观。

数学教育有利于美育教育和科学教育相结合,培养科学的审美观.人们对美的理解各不相同,但总之美和完善、完美、和谐、秩序„„等相联系.而数学本身体现出的简洁美(抽象美、符号美、统一美等)、和谐美(对称美、形式美等)、奇异美(有限美、神秘美等)会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数学所揭示的规律会加深学生对美的理解,而学习数学的过程也会使学生体验数学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所洋溢出的精神美.

“数学中有许多巧妙而又神奇的东西吸引人们,这就是数学的魅力和趣味所在,”“数学的思维理论与任何学科都不一样,是一种振奋人心的高深微妙的思辨,它是一种经验者的理论,因此,只要未表明不是假设,它就永远具有猜测性.”数学中的“谜”层出不穷,而且颇具魅力,另人赞叹不已.数学作为探索真理的事业,还造成一种人文化的独特的人格气质,一种极负责的人文精神—不懈地探索真理、勇于坚持真理、为真理而献身.它包含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勇于怀疑、自我否定的批判精神,勇于创新、超越现状的创造精神等,所有这些如果通过数学教育活动内化为青少年一代的个性品格,成为他们今后的行为规范与价值取向的话,这才真正达到了数学教育的目的.数学的真善美,既是数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也是数学探索中追求的一个目标,还是数学待以发展的重要原动力.总之,只有知美、求真、发善,方能更好的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和发展数学.

第五篇:小学生作文《生活中的真善美》

生活中的真善美

生活中,有许多看得见的美,也有看不见的美,世界上有许多美,但最美的还是真实、善良和美好。

“真善美”不一定体现在惊天动地的大事上,许多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来。不管这件事多么的微小,这样的行为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记得我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常常奚落,嘲笑我们班的一个女孩。她叫向越,学校成绩不很好,长的也很一般,但看起来倒也有几分文静,她有着一头黝黑的短发,水灵灵的眼睛,从她的眼神,似乎能看透她周围的一切,就是这样一个普通而又不起眼的女孩,曾经很多次因我们班上一些不懂事的男生故意刁难她,让她落下伤心难过的泪水。但她从来都是一声不吭,从不计较。还常常默默无闻地帮助其他同学,尽管是一些小事,但“真善美”在她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一个阴雨绵绵的中午,我忘记了带饭盒。看着学校香气扑鼻,美味可口的饭菜,我直吞口水,而饥肠辘辘的我,却没有饭盒,我该怎么办呢?我唯一的办法就只有借用别人的饭盒了。我便一个一个向同学询问,希望他们能给予我帮助,但他们的回答却令我失望——自己要用。听着外面淅淅沥沥的小雨,我的心凉透了,但又束手无策,无可奈何,肚子也不听话的咕咕的叫着,我心急

如焚,感觉自己马上就要哭出来了,我的脚不停地跺着,嘴巴一直抽动着,尽管如此,还是无计可施。我无助地坐在座位上,打算不吃饭了。就在这时,向越看透了我的心思,她拿着一个干净而白白的饭碗,走到我面前,腼腆地双手把碗递给我,一脸的笑容,柔声的说“这是我的碗,你要是不嫌弃,就拿去用吧”,我看着她善意的笑脸,听着她真诚的话语,感到十分的惊讶和不好意思,心想:“平常我们连说话都很少,她居然会借碗给我?并且她自己也还没吃饭呢......”我心里五味杂陈,忐忑不安地看着她,心怦怦直跳,脸胀得和成熟的苹果一样。我羞涩地说“谢谢,你先吃吧,我以前对不起你.....”话还没说完,她把碗放在我手里,飞快地跑出了教室门。看着她远去的背影,我的心中涌起了一股从未有的温暖和对向越深深的歉意,心中充满的是对她满满的敬意,我在心里告诫自己:以后一定要在学习上多帮助向越同学,与同学友好相处...... 这么多年了,我回忆起那天向越帮助我的事情,仍然心潮起伏,感慨万千。在中国这个和谐的大家庭里,我们身边真善美的行为越来越多了,我想:只要我们每个人多一份无私,多一份善良,那我们的世界就会更加的美好!

上一篇:关于励志的句子范文下一篇:关于电脑小知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