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中的孝德礼仪

2024-05-08

国学经典中的孝德礼仪(精选5篇)

篇1:国学经典中的孝德礼仪

品读国学经典践行孝德礼仪读后感

初二(1)班

陆佳瑶

读《论语》,寻人生真谛七间中学 秦德彬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于今社会,人们的民主意识增强,强调人性化的呼声普遍提高,对于长官意志、家长作风已不认同,现代的青年思想很自由,很活跃,他们不愿接受任何束缚,要求自由发展。对于别人的东西,不是你施于不施于的问题,而是他愿不愿意接受,如何选择的问题。这种情况反映在社会上,是新潮思想与传统观念的激烈对撞;反映到家庭里,则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沟形成;反映在学校就是教师与学生谁是中心的角色变化。

作为老师要跟上社会的发展,要适应思想观念的转变,有很多老师嘴上也承认,应该理解青年学生人,但到处理具体问题时,潜意识里那传统观念家长作风或者以老师为中心就又冒出来了,往往不管自己是欲还是不欲,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使得师生之间的和谐平等氛围破坏。这时候有的教师还很委屈,自己是为了学生好,而他们不理解、不感恩。在下认为,这不是一种好的心态,首先要认识到,学生不是自己私有财产,他是有独立人格的人;其次当学生有独立意识时,应该尊重他的独立意识,信任他,相信他们能处理好自己的事情,树立学生的自信心,避免产生逆反心理。要知道老师是学生学习中的指路人,生活中的帮扶者,思想上的倾诉者;路还是要学生自己走,日子还是要学生自己过,学生还是他自己成长。推而广之,与他人交往,一样道理,可以宣传阐明自己的观点想法,切忌把自己的喜恶爱好强加于人,让别人自愿接受自己。那这社会就会和谐起来。可见,孔子主张做人要有标准,交友要有标准,行为也要有法度„„就我们而言,一旦致力于做人的学问,便会明白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合义理的。而当那些没能知道的人终于在迷惘中做出了违背做人原则的事,最后出了问题而后悔莫及时,我们不但为他惋惜,同时更为自己在不断的学习中能早点认识到这一点而感到由衷的高兴,难道这不正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篇2:国学经典中的孝德礼仪

——谈《弟子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校以孝德教育为核心,启动了孝德教育工程——“做一个有孝心的孩子”,并选择《弟子规》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读本,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打造学校“孝文化”特色,使学生形成良好人格,积极做好我校校本课程《弟子规》的开发研究与实施工作。

一、课程的开发意义

《弟子规》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后经也是清朝的贾存仁先生修订改编,列举出为人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

我们生活在形形色色的大千世界中,只有时刻刻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注意社会的发展变化,才能适应社会。所以我们要求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留心观察社会,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可是,现在我们的许多孩子身上缺少灵性,胸无点墨,开口不能言,闭口不能思。外界的许多诱惑使他们的心灵和情绪无所归依,五花八门的广告词和一些低级趣味的打油诗时不时从学生的口中朗朗诵出。更为严重的是,我们的学生普遍存在意志力薄弱,是非观念模糊,学习动力匮乏等等让人堪忧的现象。

为此,我校以《弟子规》为范本,为大家讲述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传统文化教育,把小公民道德教育的重心放在为孩子的将来服务,向前人学习,传承中华美德,以“诗教”陶冶孩子,引领孩子们修养中华美德,筑起坚实的人格长城。

二、课程的总体目标:

本课程坚持 “科研兴校”与创建“特色学校”相结合,传承的读书文化,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努力实现学校课改总目标。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本着“塑造完美心灵,培养健全人格”为目标,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陶冶学生情操,完善学生人格,丰富学生文化底蕴”为宗旨,积极组织和引导全校师生以孝为先,孝行天下,在诵读和故事教学中广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兴起读“经典”、“国学”的热潮,营造学校良好的读书文化、孝德文化的氛围,真正让学生受益、进步、成长、成材,让经典美丽他们的人生。同时,通过该课程的实施,促进书香校园的营造,推进文化校园的建设,打造人人学习、终身学习型学校。具体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领略到行孝的意义,激励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拓展知识界限,引导同学们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等。

2、掌握故事材料以及经典句子,培养阅读、表达等能力,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3、让老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发展教研和科研水平,形成我校一支良好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教师队伍。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设情景,提供知识信息源,进行课堂教学及课后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孝德与人生的关系。

2、在教学过程中感悟人生道理。

3、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在诵读积累中,学会读经典、品故事、写感受。情感与价值观:

1、教育学生孝敬父母、体谅父母。

2、培养学生的爱心,爱长辈,爱老师,爱同学,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3、积极营造学习氛围,兴起爱书、读书热潮,培养学习情趣,提高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

4、让学生在“国学”文化的熏陶中长大,塑造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行。感悟到孝顺父母、诚信有礼的重要性。

5、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三、课程的内容简介

一年级:学习《弟子规》“总叙”、学习“入则孝” 二年级:学习“出则弟”、学习“谨” 三年级:学习“信”、学习泛爱众 四年级:学习

亲仁、学习

余力学文

四、课程的具体实施

1、各班每周利用班队活动时间和周四晨会时间教学,完成1-2句教学任务,直至总量完成。

2、学生能大概了解意思并能指导自己的行为,会熟练背诵相应的内容。

3、每学期学校组织一次教学检查活动和教学研究活动。

4、德育骨干老师要积极组织好学生学习,在年级中起带头作用,并参加学校《弟子规》研究活动。

五、课程的监督管理

1、成立领导小组:为了确保校本课程顺利的开展与实施,学校成立了学习指导课教研组,建立起校长统筹(主要负责制定校本课程规划,校本课程开发、审议,教材管理以及培训教师),主任指导(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实施和管理,包括查阅备课、上课、评价和日常管理),组长负责,教师落实的管理网络,加强学指课教学研究。

2、加强过程的规范管理。

3、理论学习。加强教师培训,集中培训与分科培训相结合,明确学习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措施、形成共识,提高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意识,认真上好校本课程,提高学指课的质量。

4、实践研究。定期进行观摩课,研究课活动,请专家、领导给予指导。

5、阶段小结。加大课程的评价、研究和实践。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每学期教师总结学习指导课的情况,学生进行学法交流,评教评学,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在“啃老族”日益壮大的今天,在“忤逆子”日益增多的今天,在“老龄化”逐渐来临的今天,在家庭结构呈现“倒金字塔”的今天,孝道的重振与重构更显迫切与艰难。但这是每个教育人的义务与责任!同时,也希望我们所有的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中学会做人、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交往、学会自信、学会探究,成就为“全面发展有基础,个性发展有特长”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最佳的我”。

新建小学

篇3:国学经典中的孝德礼仪

很巧的是,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一份国学典籍的丰厚遗产,其中包含相当数量的礼仪典籍。中国是礼仪之邦,上下五千年,西周视礼为“国之大柄”,春秋时期荀子的“国无礼而不宁”,孔子的“克己复礼”,直到后来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等。礼仪一直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是规范社会人的重要依据,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重要部分。这份遗产我们本来应该继承。很遗憾,因为中国近代以来,一直遭遇战乱兵祸,革命潮流冲刷,社会不停震荡,加之1949年建国以来,历次政治运动把古代礼仪典籍当作扫除对象,致使这份遗产渐渐零落,渐渐被民众遗忘。而日本与韩国则把来自中国古代的这份遗产很好保存于民众行为举止里,所以他们的国民举止显得彬彬有礼,素养良好。

今日,开展伟大民族复兴的重任使得我们的教育包括学前教育也担负重大责任。伟大的民族复兴首先是现代文明人的培养,包括使人的行为习惯与举止礼仪进入高度文明的层次,逐渐形成一个和谐社会。而借鉴古代培养幼儿行为与礼仪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显然是可行的。今日之学前教育,学习台湾地区和日本、韩国,把国学礼仪典籍纳入课程内容结构里,也有着不一般的意义。它能够使幼儿们在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一、礼仪典籍教育的课程定位和目标

国学礼仪典籍教育是学前课程礼仪教育的重要课程内容。它和现代礼仪教育内容共同组成学前课程礼仪教育的完整内容结构。这是我们对国学礼仪典籍教育的基本定位。

国学礼仪典籍包含了很多人的基本礼仪,如站、立、行、走、卧、对待长辈、进餐、外出、归家等。这些礼仪直到现在还是具有生命力的,这些礼仪的实践还能体现人的文明素养。但是,国学礼仪典籍的内容,不可能体现现代礼仪知识,如关于国旗国歌的礼仪、吃西餐的礼仪、乘公交车的礼仪、唱“卡拉OK”的礼仪等。

因此,国学礼仪典籍教育被放弃是错误的,它成为学前课程礼仪教育内容唯一内容也是不对的。把它和现代礼仪教育结合起来,统一起来,才是正确的选择。

国学礼仪典籍教育比之现代礼仪教育更丰富的内涵还在于它以吟诵或诵读的方法,使幼儿在记忆力最佳的生理敏感期记住古代语言精华,促进古代典籍语感的形成。这对幼儿今后继承古代文化精华、提升自己的文化内涵,也是很重要的。

我国最重要的幼儿园教育行政性文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并无关于经典礼仪教育的相关要求。因此,我园自主定位国学经典礼仪教育的课程目标为:(一)幼儿能逐步熟悉适合幼儿学习的国学经典礼仪的内容,并喜欢诵读。(二)幼儿能理解适合幼儿学习的国学经典礼仪的内容,并乐于进行实践。(三)幼儿能在学习经典礼仪内容和现代礼仪内容后,形成较好的文明礼仪素养。

二、建设礼仪典籍教育的潜课程

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内容为课程内容。

当幼儿每日不断接触幼儿园环境时,他们也在不断和环境互动,所以,环境具备教育的功能。较好地具备教育功能的教育环境被称为是潜课程。基于此点,我们在开展国学礼仪典籍教育时,特别注重潜课程的建设,力求发挥其内隐的教育功能。

走进幼儿园大门最醒目的位置,就是体现我园办园思想的标语:“育苗以爱 树人以德 培才以道”,“用放大镜看幼儿的优点,用显微镜看幼儿的潜力,用望远镜看幼儿的未来”。这用于经常性地提醒教师。在新建的教工会议室里,最醒目的是八块由厦门书法家书写的礼仪典籍内容牌匾,有《孝经》、《弟子规》等。每一次会议前,都有一位教师来主持讲解其中内容.让教师了解这些作品所隐含的礼仪精髓,内化古典礼仪知识,言传身教,更好地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教师对幼儿来说,是人际环境最重要的因素,幼儿天天接触教师,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的对象。

我园设置了书架,添置大量图书,其中包括古代礼仪典籍或对礼仪典籍进行解说的书籍,为家长和幼儿提供了亲子阅读、学习的机会,让幼儿们在充满书香与温暖亲情的环境中充分感受阅读的乐趣。

我园建有培才育德的“润德廊”。在这条文化长廊上,充分体现了“学国学、知礼仪、智商好、情商高”的理念。在长廊的右边,展示的有将礼仪典籍“弟子规”与我园集邮园本课程相结合,设计制作的《弟子规》邮票系列:“弟子规,圣人训。守孝悌,次谨信。”以此开篇,《弟子规》三字一句,合辙押韵,博大精深而又深入浅出,将历史悠久而内容广博的中华传统美德悄无声息地融入短短的句子中。每次每句,都告知人们为人处世的道德规范。每天放学,总能看见家长拉着幼儿的手,耐心解释图文中的内容。如能学习、理解、内化,将让每一个人都受用一生,让每个幼儿那纯洁的心灵都有一颗感恩之心。在另外一版《常理举要》宣传栏中,同样图文并茂,将在校、居家、餐桌、做客……各种各样的礼仪内容形象展示,让幼儿们能潜移默化地接受礼仪典籍中行为规范对人成长的深远影响。

在班级的工作坊里,都能看到巧妙渗透其中的礼仪典籍内容,“公共汽车”中的“长者立,幼勿坐”,“宝宝餐厅”里的“对饮食、勿挑拣”,宝宝客厅中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等等。让幼儿们在学习、游戏中与环境互动,理解上述礼仪典籍内容,逐渐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

和环境一体的潜课程,你说不清它的作用有多大。但是,毫无疑问,它还真是必不可少的,它对幼儿园礼仪典籍教育起支撑的作用。它是熏陶的同义词,对幼儿的礼仪学习心理起着一定的导向作用。这种作用的积累,意义重大、不可忽视的。

三、礼仪典籍教育融入学前教育课程的途径

当我们把礼仪典籍作为学前教育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时,必须重视课程实施问题。不落实课程的实施,它就是虚的,只是纸上、嘴上的课程,是一堆口号罢了。那么,它的实施途径又是什么?根据礼仪典籍适合于诵读的特点和幼儿在幼儿园里的学习特点主要是游戏与生活实践,我园实施礼仪典籍教育的课程途径主要是:

(一)以礼仪典籍诵读为主的专项活动平台

礼仪典籍教育融合于学前教育课程,它主要是实践性课程内容,无须过多强调识字,因为对于幼儿园的幼儿来说,看懂文字是不现实的过高要求。诵读活动的安排是可取的。我园安排了诵读礼仪典籍活动,内容有《弟子规》《常礼举要》等,主要内容涉及与人相处的礼仪、公共场所的礼仪、用餐的礼仪、学习的礼仪等基本礼仪规范。对礼仪典籍的诵读,伴随对其内容意义的解释,其作用是对其内容进行感知与理解,同时促进古代典籍语感的形成,加强对其内容的记忆。

在缺少对礼仪典籍语言感知的情况下,礼仪典籍教育是无法进行的,只是感知与记忆,而不理解礼仪典籍内容意义,这种教育也是无效的死读书。在不影响幼儿园课程整体结构的情况下,每周安排1—2次专项活动。

礼仪典籍诵读平台承载多样的方法与形式:

诵读,可以是教师范读,领读,小朋友跟读,也可以是录音带带读,也可以是小朋友带读、齐读……

读只是感知,还必须辅以言语解释,辅以礼仪故事讲述,从教师讲礼仪故事,发展到幼儿讲礼仪故事。

读之前、之中、之后,都可以以相关幻灯或图片来帮助幼儿进行理解。诵读时,要以背景音乐来优化氛围,激发学习情感,加强记忆,提升学习效果。

除此之外,以礼仪典籍诵读为主的专项活动平台还包括具体操作的礼仪训练、静定训练等形式,以帮助幼儿内化其意义,外显其行为,提高处事能力;此中特色训练形式是利用户外活动练习“弟子规少儿经武”,在口诵经文的同时、身演拳法,将古圣先贤为人处世、待人接物、行为规范的道理和方法,融入到肢体运动中,直接明了《弟子规》的含义,并身体力行,增强记忆,锻炼意志力,协调身心平衡能力。读经练武的同时培养幼儿能动能静、能文能武的综合素质。

总之,以礼仪典籍诵读为主的专项活动除了学习礼仪知识,还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语感能力、阅读能力、演示能力、心理调控能力等,提高幼儿们的整体综合素质。

(二)在一日生活环节中实施经典礼仪教育

礼仪典籍教育内容本身就是一些行为要求和道德要求,需要教师在专门的诵读之外,首先在动态的生活环节里通过随机的解说或带读,帮助幼儿理解其意义,并且立即应用于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中。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来学习感受经典礼仪,以达到内容和情感,语言和行为,感受和实践的统一,并通过行为的反复,积淀为幼儿的素养和内涵。

幼儿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幼儿园度过,一日生活各环节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在一日生活中渗透礼仪典籍教育就是很必要的。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正反事例,教育幼儿从小养成礼仪行为的良好品质,从小朋友交往、尊敬师长乃至幼儿的用餐、举止等礼仪,我们都与经典礼仪教育密切结合。

幼儿每天来园见到教师同伴问早问好已经成为习惯,园长教师等都能站好鞠躬问好。每星期一的升旗仪式,主持教师为全园幼儿解读《弟子规》内容,并带领幼儿诵读礼仪典籍片段;每天餐前进行诵读《弟子规》,由班级教师给幼儿解释其中含义,并强调小朋友切实的身体力行。

幼儿在列队、练操、游戏、等户外活动实践礼仪知识,寓教于乐;利用餐前手指运动,放学前的生活整理等环节,播放和诵读《弟子规》。

总之,这一途径实施礼仪典籍教育的主要特点是:随机、全面渗透、与实践紧密结合。

(三)在游戏学习中渗透经典礼仪教育

利用经典礼仪教育促进幼儿美好礼仪素养和优良品质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一事一物,一节课或几个活动就能见效的。它既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系列的“显性教育”,又要多渠道、多方位、有机渗透的“隐性教育”。幼儿以游戏为主要学习形式,游戏学习必然是我园开展经典礼仪教育时要利用的途径。

但是,这种经典礼仪教育的渗透不能削弱幼儿的游戏乐趣,不能影响其游戏过程,而是要把相关礼仪的要求和实践融进游戏内容及社会生活情节,使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学习或实践经典礼仪知识。

我园充分利用了特有的“工作坊”这一实验场,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以班级开展为主创设了一个一个的小社会,提供多维度的实践与发展的空间,巧妙的将经典礼仪渗透其中,多渠道、多方位的促进幼儿深切感受、习得运用。

中二班开展了“小天使乐团”的主题活动,教师有意识地创设了“叮当音乐教室”的工作坊,目的就是要让有特长的幼儿有发挥的舞台。从平时的交流中教师发现这部分幼儿确实有这样的需要,想把自己学到的与同伴们分享。这正好与我园的经典礼仪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弟子规》中有一句:“己有能,勿自私,人有能,勿轻訾。”就是告诉我们“自己有能力做的事情,不要自私保守;看到别人有才华,应该多加赞美肯定,不要因为嫉妒而贬低别人。”教师在指导中综合了幼儿的需求、经典礼仪教育的需求及主题工作坊特点与幼儿共同讨论、设置音乐教室的游戏规则,分配了小老师和学生的角色,给音乐教室增加了学校角色游戏的趣味性,幼儿们真是开心极了!每天的工作坊活动,总能看到几个小朋友挂着“老师”的吊牌,认真、仔细地指导小朋友学习五线谱、钢琴等等。不需要教师手把手的教学,充分利用了部分幼儿的资源,幼儿的音乐知识很快得到了提高。让幼儿从同伴中学到知识,也正切合了经典礼仪教育的精神意义:“己有能,勿自私,人有能,勿轻訾。”幼儿们也从这样的活动中认识到“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重。”他们都特崇拜有特长的小朋友,这活动不仅让个别幼儿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还再次增强了他们学习兴趣,真是一举两得。

在小三班的《汽车叭叭叭》“公共汽车”工作坊,幼儿们能活学活用教师讲解的《弟子规》“长者立,幼勿坐。”平常乘车过程时,让座已经成为幼儿们的自觉行为。在小一班《宝宝餐厅》,幼儿们能根据营养配餐进行点菜。对个别爱挑食的“顾客”,“小服务员”还会告诉他们“对饮食,勿挑拣”的道理。其他工作坊也是如此,在《植物园》工作坊中渗透公共场所的文明礼仪,在《宝宝客厅》工作坊中渗透居家的礼仪等等。幼儿在工作坊中边玩边学,得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三条国学经典礼仪教育的途径共同配合,互相促进,缺一不可,经典礼仪教育就这样全面融入幼儿园课程。

此外,我园还把经典礼仪教育课程拓展到幼儿家庭中。我园通过调查问卷、专家报告、推荐优秀经典书目、开展“我与父母每月共读一本好书”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家长们参与经典礼仪活动的的积极性,并提高素养。

篇4:诵读经典,传承礼仪国学教育研究

要 优秀的国学经典文化,凝聚了前贤的大智大慧,既极富哲理,发人深省,又语言精粹,极富情趣。所以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加强语言积累、积攒文化财富,由经典的智慧、先哲的风范陶铸学生的优美人格,不仅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良好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途径。关键词诵读经典积攒文化提高素养礼仪教育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国学经典文化更是灿若星河,这些优秀的国学经典文化,凝聚了前贤的大智大慧,既极富哲理,发人深省,又语言精粹,极富情趣。经常诵读,既利于修身养性,又能使语言表达流畅练达,可以说国学经典文化真是人类文化史上一份宝贵的财富。小学阶段是学生发育成长的黄金阶段,学生大量诵读国学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先进人文理念的熏陶,对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传承礼仪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传承人类文化的最主要载体就是经典作品;所以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加强语言积累、积攒文化财富,由经典的智慧、先哲的风范陶铸学生的优美人格,不仅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良好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途径。本课题立项后,课题组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诵读经典,传承礼仪”国学教育研究》的课题研究。

一、开展调查,了解诵读状况

确定课题后,为了解家长对学校开展国学诵读是否支持、对学校开展国学诵读的看法以及孩子在家阅读情况,同时也为了解学生对国学兴趣、国学知识掌握和目前经典诵读情况,我们分别设计了两份调查问卷,从家长问卷中,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家长对学校开展国学诵读还是非常支持的,都认为国学经典诵读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有很大帮助的。从学生问卷中,我们了解到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不浓,对国学知识大都不太了解,目前经典诵读数量不多。根据这一调查情况,我们设计了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课题实施中,我们又分别设计了两份不同内容的调查问卷,就国学诵读兴趣、诵读时间、诵读习惯、诵读方法等方面进行调查,这两次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国学诵读情况有很大的转变。摘

二、创设条件,营造阅读氛围

课题实施伊始,我们就着力构建儒雅的校园文化,让师生生活中充满书香。我们最大限度地让让校园的每一面墙都跟学生对话,使静态的校园处处成为国学经典诵读的育人佳境,如我们在学校空中走廊绘制了代表儒家思想的“仁义礼智信”内容,学校教室走廊张贴着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楼梯歇脚台处绘制图文并茂的国学经典小故事,此外我们还要求各班教室根据班级特点制作文化墙,建立了班级图书角,让学生抬眼望人文,举目品经典。另外校园广播每天晨会播放国学经典诵读,让学生感其声,领其情。通过这些文化环境的打造,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我们还确定了“我读书、我快乐”的口号,倡导学生做到晨间集体诵读、午间休闲诵读、睡前放松诵读,以此培养学生国学诵读习惯。

学生要有丰富的书刊可读,这是完成国学诵读的基本条件。为此我们非常重视学校图书室、电子阅览室的硬件建设,一是投入资金购买了一批适合学生阅读的国学书籍,以增加经典读本的配备;二是建立电子阅览室,鼓励学生网上阅读,广采博闻,开阔视野;三是要求各班建立班级读书角,开展“存五读百”活动,实现班级学生书籍资源共享。学校图书室、电子阅览室、班级图书角的建设,为学生广泛而大量地国学诵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为课题顺利实施提供了物质保障。

三、推荐读物,选择诵读内容

国学经典是浓缩了中国古代人文自然知识结晶的精华, 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从调查中,我们得知学生对国学了解不够,在选择国学读物上,存在很大盲目性。所以根据尽量选择音律谐和,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的作品,使学生易于吟咏诵读的原则,我们一方面向学生推荐包括《弟子规》、《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论语》、《唐宋三百首》等启蒙学读物要求学生在校内诵读;另一方面,针对对国学有兴趣的学生,我们则有计划地引导他们学会如何选择有益的国学读物在家诵读,做到课内外结合,以一带十,相互促进。在具体内容的选择上, 为了使每个孩子都乐于诵读,并且读有所获,我们把诵读内容分为低、中、高三个层次,逐步渗透,不断提升。

一、二年级主要诵读《对子歌》、《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等,让学生在诵读中初步熟悉古文、了解古文、为今后诵读古文创设了氛围,打下了基础。中年级则拓展原有的《三字经》、《弟子规》内容,增加浅显易懂的《论语》中的名句,作为诵读的内容。高年级随着学生的理解有了一定的水平,则重点诵读《论语》,分篇章导读。经过诵读实践和研究,经过学校课题组的努力,我们还编写了系列校本教材,这些校本教材汇集了国学经典精华,更凝聚了我校教师的美好愿望。

四、授之以法,提高诵读效率

许多学生有了经典诵读兴趣,但如何诵读,学生却心中无底。为了更好地将经典诵读落到实处,使经典诵读成为有效的诵读。我们采取了三管齐下的办法,一是每班每周开设一节经典诵读指导课。这节课可以是经典诵读欣赏课、诗文韵律课、诵读游戏课、古诗词游园课等,通过这些不同类型的课,引导学生学会诵读;二是每年级每月举办一次诵读交流会,进行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师生赛读等方式,让学生从中领悟到好的诵读方法;三是课内带动课外,在课堂上,教师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国学经典内容,采取年级段不同,经典诵读方法的指导各有侧重的办法。比如低年级段则主要通过游戏等方法让学生了解韵律不同诵读方法不同,中年级段则主要通过“赏——诵——画”的方法来感悟诵读经典的方法并加以运用到自己的诵读经典中最后通过画把自己对经典作品的理解表现出来,高年级则采用“诵读——交流——评析”的方法诵读国学经典,让学生在交流中诵读经典,品析经典中所蕴含的哲理和文化内涵。

五、注重整合,激发诵读兴趣

我们在课题研究实践的过程中,不仅仅局限于在语文课堂上指导诵读经典,还注重国学经典与其他学科、活动的有机整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比如我们把国学经典与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学科整合,音乐课上或给经典的古诗配上节奏,即兴来上一段精彩的说唱,或者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深情吟唱;美术课上,老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国学经典所描绘的内容理解画一画,通过说、唱、画等形式,学生从经典中感悟到了国学经典语言的精粹,感悟到了许多做人的真谛。学生升入三年级以后,学校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于是我们就以兴趣班的形式组织部分三至六年级学生有针对性地到网上去浏览、搜集一些国学经典诵读的知识,以拓宽他们的视野,丰厚他们的国学底蕴。

六、开展活动,体验诵读乐趣

为激发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的热情,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坚持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我们把“诵读”和“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用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诵读经典更富吸引力。为努力让书香浸润校园,让经典滋润童年,让阅读伴随学生成长,开展了学生们喜欢的读书活动。“读书明理,成就人生”黑板报专刊展评、“童年不同样”校园故事创作大赛、“徜徉书海,沐浴花香”手抄报展评、“书香妙笔”诗词设计大赛、“书香画韵”诗画设计比赛等活动不断丰富着学生的精神生活,让学生获得了更多享受成功的机会。此外我们还举行了全校性的“我读书,我快乐”的大型读书系列活动。实验进行到第二阶段的后期,在以上活动开展的基础上,学校还通过开展“大手牵小手,文

明礼仪随我行”、高年级网上共读及开通读书博客这些富有创意的读书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国学诵读活动的开展。通过这些国学诵读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了国学诵读的乐趣,国学诵读兴趣、国学诵读热情空前高涨。

七、激励评价,获取诵读乐趣

为了引导学生逐渐提升国学诵读层次,激发诵读兴趣,养成正确的诵读习惯,学校着眼于通过发挥激励评价功能,坚持“多奖励,不强求”、“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用“看谁读得准,背得熟,记得牢”为标准,分组竞赛,以给学生加“笑脸”等方式,激发学生诵读、熟读、直到背诵的浓浓兴致。此外在学生达到某项要求的时候给以相应的等级称号, 各项表现突出的, 授予“书香好少年”称号。让学生在没有压力的前提下,自然诵读,从中获得背诵的乐趣和成就感。

八、亲子诵读,分享诵读快乐

在经典诵读中,不仅有学生、教师的积极参与,我们还真诚地邀请家长加入诵读行列,与孩子们一起在经典的海洋中遨游,共同领略经典的无穷魅力。我们提出“亲子诵读,最美丽的休闲”,使家长明确经典诵读的意义所在、达成目标,鼓励家长带孩子逛书店、送书给孩子、和孩子一起诵读,用“童真、童心”营造家庭诵读氛围,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我们通过“优秀诵读家庭”的评选来展示成果,以真正实现家校和谐的诵读环境。

短短一年的课题实验研究,让我们在收获的同时倍感欣慰,因为国学诵读已经犹如一条河流在学生们的心田激起美丽的涟漪,它让学生找到了经典诵读的乐趣;还因为课题研究助推了我校的特色文化建设,提升了学生的人文内涵,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通过实验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对国学经典诵读的兴趣明显增强了,绝大多数学生有主动诵读的欲望和热情,每天课间休息时间、上下学路上,我们都能看到学生们总是饶有兴趣地互相背诵,学生诵读习惯已然形成,使得经典诵读学习遍及校园。在这种环境中,学生的诵读能力日益增强,语文综合素养得到了明显提升,表现在经典诵读的韵味越来越浓,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大大提高;经典诵读的感受体验丰富多彩;学生对国学经典的文字欣赏能力提高了,而且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开阔了,表达能力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各种场合学经典、用经典的意识增强了。

更为可喜的是:通过一年的经典诵读,我们欣喜地看到,“爱国情”、“亲情”、“友情”、“传统美德”犹如春雨般无声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田,陶冶着学生的情操,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水准。学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一是每周一升旗时,我们能发现学生专注国旗的眼神变得越来越明亮了,二是学生的性情变得温和了、举止文雅了,学校涌现

出越来越多的爱学习,守纪律,尊师长,敬同学的好学生。从前娇纵任性的“小公主”、“小皇帝”逐渐变得懂事了,连家长们也直夸“经典诵读”读得好。三是学生的行为改变了。我们发现如今许多好的行为正逐渐替代以前不良的习惯。如以前三翻五次要求学生不许带东西进校,可每天还是有学生吃零食后留下的垃圾,而今这种现象却日渐消失,教室里整洁清新;从前老师要求同学不可在走廊、楼梯口追逐打闹,可每天都看见部分同学在走廊上你追我打,而今,每当同学们迈进校门后,教室里便传来琅琅的书声;在琅琅的诵读声中,学生犹如与历代圣贤平等对话,感受到先辈们的传统美德,对照自己找差距。“经典诗文诵读”活动让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越来越好。

篇5:国学经典中的孝德礼仪

学文明礼仪

做儒雅学生

尊敬的各位家长,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我非常高兴今天能和各位家长,老师,同学们一起分享国学精髓,学习国学经典。在学习之前,我想请大家帮我完成一个测试,好吗?让我们用自己的审美观来评价两个人物,一位就是刚刚从这里走下去的团支部总书记林志杭老师,你认识与否,这不重要,短短的几句话,简单的几个日常动作,给您留下了一个怎样的印象,请你大胆地用一个词语对他做一个评价好吗?(莘莘学子,谦谦君子,气宇轩昂,才华横溢,风流倜傥,温文尔雅,书生意气,谦恭礼让,风度儒雅,彬彬有礼,待人谦和,衣冠得体,绅士风度。。。)另一位是我们八年三班的班主任,语文老师李思思老师,不要用你们的目光去搜寻这位老师,闭上你们的眼睛,她就会浮现在你们的面前,请同学们也用一个恰当的词语,对她做一个评价好吗?(秀外慧中,和声细雨,窈窕娴静,温柔多情,举止优雅,贤惠,看这些行为文明吗?前几天,尹训堂副校长曾经在国旗下讲话时,非常生气地说:我们体育达标测试时,我们停留处,面巾纸四处可见,水瓶俯拾可得;上个月,我们八年级的同学因为“彼说长,此说短”闹起纠纷,致使大打出手。虽然八年级,学习任务重,但是老师们考虑到大家的学科较多,因此作业量尽量适中,甚至较少,可是每到一次假期休息回来,各科老师在收作业时常常比平时还要差,不做、只做一部分、抄作业等情况屡见不鲜,亲爱的同学们,这些行为现象与我们所说的价值观———“文明”和谐统一吗?答案一定是:“不统一!”。那么我们怎样做才能使我们自己成为一位绅士或是淑女呢?这要从“礼”讲起。今天我们的国学经典讲座的题目是“礼”(PPT)。

一、何谓礼?先听一个小故事。礼仪故事一:“五里”与“无礼”

从前有个年轻人骑马赶路,到了黄昏还没有找到住处,心里很着急。

忽然,他看见远处一位老农,便高声喊:“老头子,这儿离旅店还有多远?”淑女气质。。。),谢谢,谢谢大家的合作!如果我这样评价在座的各位男

老人回答:“五里!”年轻人扬鞭策马跑了十多里路,仍不见人烟。他自言士:我们个个都彬彬有礼,富有绅士风度。我们高兴吗?如果我这样评价

自语道:老头子骗人,五里!什么五里?他猛然醒悟过来,这“五里”不各位女士:个个端庄贤淑,有淑女的气质,高兴吗?当然高兴。从文明礼

是“无礼”的谐音吗?问路不讲礼貌,怎么能得到正确答复呢?于是,他貌的角度,说一位男士是绅士,女士是淑女,那是最高的评价了。如果我掉转马头往回赶,见那位老农还在那里,他急忙翻身下马,恭敬地叫了一们的国民都具有了绅士和淑女的素质,我们的国家就文明了,就和谐了,声:“老大爷!”老农说:“你已经错过了路头,如不嫌弃,可到我家一住。”我们的国学讲座也就起到了那么一点点的推波助澜的作用了。首先我们看

年轻人问路称呼老人不用敬语“老大爷”,说话、待人粗鲁,其结果是“不

个中小学孔子课堂。2013年12月,在全球孔子学院大会上代表们一致通过,决定于今年9月27日举办首个全球“孔子学院日”,因为2014年9月28日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辰2565周年纪念日。看来,孔子文化已被全世界的人们认可和推崇。孔子的代表作是《论语》,以及带有儒家思想的脍炙人口的《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已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国学经典。,儒家,弘扬和渲染的是“人道”,重在规范思想道德,引领言谈举止,用有形的各种条框去要求人,指引人,最终将人塑造成文明守纪,谦逊有礼、有一定道德素质与涵养的“有形”的个体。大家知道,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和荀子。荀子说:“国无礼则不正”,礼是用来正国的。没有礼义就没有道德。“礼者,所以正身也。”“礼”是用来修身的。《孟子》说“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译文:君子内心所怀的念头是仁,是礼。仁爱的人爱别人,礼让 的人尊敬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 人也经常尊敬他。)那么何为“礼”?简言之:礼者,敬人也。

二、“礼”之重要。

从大处来说,(明朝)宋濂(文学家,政治家)对明太祖说:“以礼义治心,则邪说不入;以学校治民,则祸乱不兴。(PPT)”他认为,为国之君,“用礼义修养身心,邪说就不会乘机而入;用教育教化百姓,祸乱就不会兴起。”要用这样的方法来治理国家,国家就会和谐了,稳定了。从个人来说,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这里的“礼”是礼貌的礼。有礼貌的人走到哪里别人都会喜欢你,没有礼貌,没有人喜欢你。(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况且中国本来就是个礼仪之邦,孔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PPT)”简单的六个字,却含义深刻。这六个字孔子是说:“做人要有礼貌,没有礼貌,怎么来做人啊!”两千五百年前的老师就是这样教书育人了。“人而无礼,罪莫大焉。”人没有礼,是最大的罪过。故事二:酒 店 老 板 与 无 赖

一个人走进酒店要了酒菜,吃完摸摸口袋发现忘带钱了,便对老板说

徒,我岂能饶你!”一席话,说得无赖哑口无言,只得留下外衣,狼狈而去。笑过之后,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小品:《主角还是配角》朱时茂,陈佩斯)

启示之一:动作姿势 是一个人思想感情的 文化修养的外在体现。一个品德端庄、富有涵养的人,其姿势必然优雅。一个趣味低级、缺乏修养的人,是做不出高雅的姿势来的。

启示之二: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必须留意自己的形象,讲究动作与姿势。因为我们的动作姿势,是别人了解我们的一面镜子。

启示之三: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可以通过别人的动作、姿势来衡量、了“店家,今日(我)忘带钱了,改日送来”店老板连声“不碍事,不碍事”解和理解别人。(请大家评价两位老师的原因)并恭敬地把他送出了门。

这个过程被一个无赖给看见了,他也进了饭店要了酒菜,吃完后摸了一下口袋对店老板说“店家,今日(我)忘带钱了,改日送来”。

谁知店老板脸色一变,揪住他,非剥他的衣服不可。

无赖不服说:“为什么刚才那人可以记帐,我就不行?”

现在大家明白为什么我在学习前要做这个测试的原因了吧。一个人的行为好似一面镜子,反映出他的文化蕴涵yùn hán,知识水准和道德修养。看来规范的行为举止是多么的重要。

故事三:一个中国留学生曾到英国留学,住在一个叫坎贝尔的老人家里。坎贝尔夫妇待人热情大方,他们只是象征性地收留学生几英镑的房租。没 店家说:“人家吃饭,筷子在桌子上找齐,喝酒一盅盅地筛(shai-,斟酒),过几天,这位留学生就感觉坎贝尔先生对他的态度有些转冷。一天晚上11斯斯文文,吃罢掏出手绢揩(kāi-)嘴,是个有德行的人,岂能赖我几个钱,你呢?筷子在胸前找齐,狼吞虎咽,吃上瘾来,脚踏上条凳,端起酒壶直往嘴里灌,吃罢用袖子揩嘴,分明是个居无定室,食无定餐的无赖之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途径有三:

(一)长辈的管教(约束、教育)。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译文】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也就是说,长辈要尽职尽责,扶孩子走上一程。

(二)孩子的自我成长。虽然对孩子的严格要求是做父母和老师的本份,但做子女的也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苦心,才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译文】年少不学习,是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记住这样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趁视自己生命的黄金时刻。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译文】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 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译文】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有益的经验和知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

(三)共同成长。做一个“心心相通”游戏。家长一组,孩子一组,背对背(略)(达成共识-心心相同,不同—服从于另一方)

1、每人准备一张纸和一个笔。

2、PPT出示部分描述性词汇。

3、A.孩子自我评价,家长评孩子。(生活、学习中最大的一条缺点)B.家长自我评价,孩子评家长。(生活、学习中最大的一条缺点)

4、A.孩子写出:自己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奋斗、努力地目标:成为一个____________的人)家长写出: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奋斗、努力地目标:成为一个____________的人)

B.家长写出:自己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孩子写出:希望家长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奋斗、努力地目标:成为一个____________的人)故事四:长大后我要成为我爸爸一样的人(李兴醇)

看来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目前的自己与未来的自己(他人)的目标还有一段差距,为了不辜负彼此的期待,为了即将成为的淑女和绅士,我们回想提醒,互相约束,共同成长,好吗?为什么我又提倡共同学习呢?家长形象的自我提升对孩子的潜移默化非常重要。(侯贺东与他的母亲之间的故事)全家共学《弟子规》,教育原则一致,孩子健康成长。教育原则一致。这一条也非常的重要。一个家庭,父亲、母亲乃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要有共同的原理原则教孩子。就比如说吃饭,我们夹菜的时候,要先

出门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也要通报一声,以免父母挂念。3.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不论在用餐、就座或行走时,都应该谦虚礼让、长幼有序,让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

在学校应做到:

4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bù cōng rïng.走路时要不急不慢从容大方,站立时身体要端庄直立。作揖是要把身子躬下去,礼拜时要恭恭敬敬。(行鞠躬礼时,须脱帽、呈立正姿势,脸带笑容,目视受礼者。男士双手自然下垂,贴放于身体两侧裤线处,女士的双手下垂搭放在腹前。然后上身前倾弯腰,下弯的幅度可根据施礼对象和场合决定鞠躬的度数。一般60度,而90度大鞠躬常用于特殊情况。一般弯15度左右表示致谢,弯30度左右表示恳切和歉意,特殊情况下,如婚礼、悼念、谢罪等,方施90度的大鞠躬。)5..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fán dào zì

zhîng qiě shū wù jí jí

wù mï hū

lì duān zhâng

yī shēn yuán

bài gōng jìng 说话的时候,(字正腔圆)吐字要清楚、缓慢,不能讲得太快,也不能讲得含糊不清,使人家听不明白。6.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yîng rãn wù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jiâ rãn wù

想要使用别人的东西时,必须当面向人家提出请求,以便征得别人同意。假如不问一声就拿走,这就是偷盗。借来的物品,要爱惜使用,并准时归还,以后若有急用,再借就不难。(所谓:好借好还,再借不难。)7.言语忍 忿自泯

yán yǔ rěn

说话时能够互相忍让一点,多替对方着想,愤恨自然会消除。

fân zì mǐn jí shí huán

hîu yǒu jí

jiâ bù nán xū míng qiú

tǎng bù wân

jí wãi tōu

帽子一定要戴端正,衣服纽扣要扣好,袜子和鞋子都要穿整齐,鞋带要系紧。9.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wù jiàn yù 勿践阈

进出门时,脚不要踩到门槛上;不要用一条腿支撑身体斜靠着;蹲坐时不要叉开两腿;更不要摇晃大腿。否则,就会显得你没有教养。(跛:走路时身体不平衡,一拐一拐的。阈: yù 门槛。倚:偏,歪:不偏不~。箕踞:又为箕坐,古人席地而坐,伸开两腿坐着,形状如簸箕。髀 bì ;大腿)10.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假如长辈站着,晚辈就不可以坐下。长辈坐下以后,让你坐时,你才可以坐下。

在尊长面前,说话声音要低一些。但若低到尊长听不清楚的程度,那也是

wù bǒ yǐ 勿跛倚

wù jī jù 勿箕踞

wù yáo bì 勿摇髀

在公共场所应做到:

8.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guān bì zhâng niǔ bì jiã

五、学习检测:游戏:对号入座。——抽签作答(人人学经典,看看谁聪明)

1.坐着的时候,不要摇腿。(勿摇髀)

2.对长辈说话要轻声慢语的,可是长辈听不见。(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3.歪戴着帽子,敞着怀来上学来了。(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4.放学回家,径直回家,进门就说“我回来了”。(出必告 反必面)5.明明是抄作业了,还不承认,找了很多理由为自己辩解(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6.正逢周末,奶奶家做了满满一桌子菜,我饿了,我先吃为快吧。(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魏征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齐策》作品)。今天我们就以古人为镜来用他们的行为规则来规范我们的行为!祖先给我们讲了“德行”

tǎng yǎn shì zēng yì gū 教育中的八德: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礼”为其一。如果我们能做到“德日进,过日少”,那样我们就能健康成长。

以和为贵。和谐是最重要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所谓守程四箴zhēn 也。(子曰:意思是: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看,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听,不合符礼教的话不能说,不合符礼教的事不能做。就是从眼睛、耳朵、嘴巴、身体严格的管束自己,由外在规范,薰陶自己。)希望这次学习,能使我们的知识得到充实,对我们今后的成长有所启示。但是仅仅一次,两次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希望大家与经典为友,以国学为伴,吸纳国学精髓,定能助男生成为彬彬有礼的绅士,祝女生成为优雅娴静的淑女。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和谐,让我们的人民更加文明,让我们成长为文明之人,儒雅之人吧!

最后请跟我读:

诵国学经典

学文明礼仪

做儒雅学生

谢谢大家!

2014.12.15

形容女人或孩子的部分词语

淑女 温柔、任性、独立、另类、耐心、慧质、善良、体贴、高雅、朴实、简朴、寒酸、青春、淡雅、稳重、端庄、贤惠、纯洁、大方、善良、单纯、天真、活泼、文静、魅力、秀雅、奔放、知性、贤淑、聪明、青纯、优雅、高贵、热情、活泼、纯朴、细腻、孝顺、勤劳、利落、干净、直率、理智、聪敏、腼腆、羞涩、泼辣、随和、顽劣、叛逆、倔强、粗野、简单、好学 撒谎,粗鲁,持家,节约、浪费、勤劳、低俗、认真、圆滑、虚伪、博学

形容男士的部分词语

绅士 睿智 朴实 阳刚 豁达 无私 认真 勤劳 耿直

和蔼 守信 热情 博学 多才 世故 可爱 稚气 慷慨

能干 开朗 憨厚 精明 幽默 稳重 轻浮 冲动 坚强

脆弱 害羞 耿直 乐观 率直 自私 粗鲁 虚伪 武断

婆婆妈妈 多愁善感 温文儒雅 文质彬彬 沉默寡言

彬彬有礼 善解人意 精明能干 敏而好学 一言九鼎

一手遮天

盛气凌人 无法无天 飞扬跋扈 桀骜不驯 顶天立地

体贴入微 铁骨铮铮大智如愚

绅士【解释】彬彬有礼,待人谦和,衣冠得体,谈吐高雅,良好的自身修养,知识渊博,见多识广,有爱心,尊老爱幼,尊重女性,无不良嗜好,人际关系良好。是心地善良、举止优雅的男士。【出处】“绅士”源于17世纪中叶的西欧,由充满侠气与英雄气概的“骑士”发展而来,后在英国盛行并发展到极致。

儒雅:文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小结:

温馨提示:习惯是一个人的资本,你有了好习惯,你一辈子都有用不完的利息,你有了坏习惯,你一辈子有偿还不了的债务。在家礼仪: 餐桌礼仪

请长辈先入座。等长辈先拿碗筷后,自己再拿碗筷。小口吞咽,闭嘴咀嚼,尽量不发出响声。别人给自己添饭菜,说“谢谢”。主动给长辈添饭加菜。先吃完饭要说“大家慢慢吃”。小学生家庭礼仪三字歌

父母恩,比海深;对父母,要称您。晨和晚,要问安。学自理,助父母;是生日,要记住。亲有疾,侍身旁;吃和用,知礼让。先长辈,表孝心。

待客人,要热情,去做客,仪态恭。打电话,意专注,先问好,再称呼。声清晰,语简短,话说完,道再见。邻里间,互尊重。乐交往,如家亲。在校礼仪:

尊师礼仪

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分别时说“再见”。进出校门及下楼梯给老师让路。指出老师的错处要礼貌。

对老师说实话、真话,不欺骗老师。服从老师的管理,不顶撞老师。进办公室喊“报告”,听到“请进”后方可进入

同学礼仪

同学间要互相问候“早”、“你好”,也可点头、招手。不在同学面前说长论短、搬弄是非。

互助互爱,帮助困难同学。尊重照顾女同学,不欺侮女同学。讲究信用,答应别人的事要尽力办。

升旗礼仪

立正站立。行注目礼。认真听国旗下讲话。唱歌时要严肃,声音要洪亮。集会礼仪

准时入场,快、静、齐,指定位置。保持肃静,不乱议论,不乱走动。不在会场吃零食,不乱扔果皮纸屑。结束时,鼓掌致谢;精彩之处适度鼓掌,不喝倒彩,不大声喧哗。学生上台发言要向主席台领导场内同学鞠躬行礼,发言结束后道谢。小学生校园礼仪三字歌

入校门,衣冠整;情绪昂,步履正。见师长,问您好;铃声响,进课堂;互致礼,起勿响。坐姿正,勿摇晃;专心听,细心想。要发言,先举手;

起立答,声洪亮。写作业,贵独立;遇老师,要让路;与师谈,要谦恭。

同学间,懂谦让;团结紧,有力量。敬人者,人恒敬;集体荣,我才荣。

上一篇:计算机多媒体专业应届生求职信下一篇:装配车间年中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