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渗施工工艺和标准

2022-08-09

第一篇:防渗施工工艺和标准

浆砌石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及流程

1、概述

汾河灌区位于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灌溉面积149.55万亩,是山西省最大的自流灌区。灌区现有工程绝大部分建于二十世纪

五、六十年代,现骨干渠系建筑物完好率仅为65%,且干、支两级渠道防渗率仅为31%,斗以下几乎无防渗,且现状防渗渠道已基本损毁,灌区目前的渠系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549。为了减少输水损失,节约水资源,减少渗漏,提高水的利用率,对汾河灌区节水续建配套改造。二坝西一支渠道防渗型式为浆砌石结构,侧墙为重力挡土墙结构,墙顶宽0.6m,墙底宽1.2m,墙高1.7m,基础深1.0m,基础宽1.7m,底板0.5m。设计流量4.75m3/s,渠底宽5.0m,纵坡1/2500。

2、工程地质

灌区地层属新生界全新松散沉积层。由于灌区地处太原盆地中部的汾河两侧,土壤母质为汾河冲洪积沉积物。土壤颗粒较细,结构松软,以壤土、砂壤土为主,局部有粉细砂及砂壤土。粉细砂和砂壤土层具有振动液化问题。防渗渠道沿线为稻田种植区域,地下水水位较高。

3、施工准备

防渗渠道施工工艺简单,施工技术难度小,适宜分段作业,工程属原有渠道改建,施工现场道路采用渠堤道路,施工场地较狭窄;因石料用量较大,故石料的合理堆放与施工场地、道路要综合安排。

3.1由于施工场地较狭窄,且只能一侧运料,故采用先进行石料无法堆放侧的渠堰施工,再进行另一侧渠堰施工,完成土方回填后,再进行护底施工,最后进行压顶。

3.2土方开挖前,根据场地情况及施工图纸要求,备足相应的砌筑基础的石料,以避免基槽开挖后,因石料不足停工而导致基槽塌方。并且要留出足够的施工进出场道路,以便于后续石料、砂浆的运输。

3.3按照设计要求,测定渠道轴线及开挖开口线并作出标记,并每50~100m测设一固定高程,以利施工过程中进行高程控制与校核。

4、施工工艺及流程

4.1土方开挖

4.1.1本工程属已建渠道维修改建,渠道淤积严重,地下水位较高。开挖深度达3.5m左右,人工开挖形成二次倒运且费时费力。故采用挖掘机进行开挖,成槽速度快,可以把土料直接堆放在离施工区域较远的地方,避免了土料堆放与石料存放之间的矛盾,加快了施工进度。

4.1.2由于渠道淤积严重,开挖时将基础以外渠道底部的的淤泥也应全部挖除,必要时进行超挖换填,以避免渠道淤泥流入基槽内而造成二次开挖,影响工程质量。

4.1.3开挖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边坡进行开挖作业,并随时测量校正开挖平面尺寸和标高,以避免出现严重的超欠挖现象。

4.1.4渠道防渗施工战线较长,要根据不同区域的不同地质情况,采取大边坡开挖、打桩、支挡土板、临时支撑等不同形式的支护结构,以避免塌方,造成事故。

4.2浆砌石施工

4.2.1石料的选用

砌石体的石料应选用材质坚实,无风化剥落层或裂纹,石材表面无污垢、水锈等杂质,用于表面的石材,应色泽均匀。石料的物理力学指标应符合国家施工规范要求。

4.2.2浆砌石体砌筑

4.2.2.1砌筑前,应在砌体外将石料表面的泥垢冲洗干净,砌筑时保持砌体表面湿润。

4.2.2.2浆砌石施工采用座浆法分层砌筑。砌筑应先在基础面上铺一层3~5cm厚的稠砂浆,然后安放石块。

4.2.2.3砌筑程序为先砌“角石”、再砌“面石”、最后砌“腹石”。

A、角石用以确定建筑物的位置和开头,在选石与砌筑时须加倍注意,要选择比较方正的石块,先行试放,必要时须稍加修凿,然后铺灰安砌,角石的位置砌筑方法必须准确,角石砌好后,就可把样线挂到角石上。面石可选用长短不等的石块,以便与腹石交错衔接。

B、面石的外露面应比较平整,厚度略同角石。砌筑面石也要先行试放和修凿,然后铺好砂浆,将石翻回座砌,并使灰浆挤紧。

C、腹石可用较小的石块分层填筑,填筑前先铺座浆。放填第一层腹石时,须大面向下放稳,尽量使石缝间隙最小,再用灰浆填满空隙的1/3~1/2,并放入合适的石片,用锤轻轻敲击,使石块挤入灰缝中。

D、砌筑时石块宜分层卧砌,

每砌3~4皮为一个分层高度,每个分层高度找平一次。要求平整、稳定、密实、错缝、内外搭接,且两个分层高度间的错缝不得小于8cm。必要时设置拉结石,不得采用外面块石、中间填心的方法,不得有空缝,砌缝一般宽2~3.5cm,严禁石块间直接接触。

E、砌体每天砌筑高度不应超

过1.2m,砌筑过程因故临时中断时,应留阶梯形斜槎,其高度不应超过1.0m,且应待砂浆强度达到2.5MPa后才可继续施工。

F、在继续砌筑前,应将原砌体表面的浮渣清除,砌筑时应避免振动下层砌体。

4.2.3勾缝

勾缝应在砌筑施工24h以后进行,先将缝内深度不小于2倍缝宽的砂浆刮去,用水将缝内冲洗干净,再用标号较高的砂浆进行填缝,要求勾缝砂浆采用细砂和较小的水灰比,其灰砂比控制在1:1~1:2之间。勾缝应保持块石砌合的自然接缝,严禁勾假缝,凸缝。力求美观、匀称,块石形态突出,表面平整,粘附的砂浆清理干净。

4.2.4浆砌石体养护

砌体完成后,须用麻袋或草袋覆盖,并经常洒水养护,保持表面潮湿。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5~7d,冬季期间不再洒水,而应用麻袋覆盖保温。在砌体未达到要求的强度之前,不得在其上任意堆放重物或修凿石块,以免砌体受振动破坏。

第二篇:施工工艺工法 灰土地基施工工艺标准(201-1996)

灰土地基施工工艺标准(201-1996)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基坑、基槽、室内地评、管沟、室外台阶和散水等灰土地基(垫层)

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土:宜优先采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物,使用前应先过筛,其粒径不大于15mm。含水量应符合规定。

2.1.2石灰:应用块灰或生石灰粉;使用前应充分熟化过筛,不得含有粒径大于5mm的生石灰块,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

2.1.3主要机具有:一般应备有木夯、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筛子(孔径6~10mm和16~20mm两种)、标准斗、靠尺、耙子、平头铁锹、胶皮管、小线和木折尺等。

2.2作业条件:

2.2.1基坑(槽)在铺灰土前必须先行钎探验槽,并按设计和勘探部门的要求处理完地基,办完隐检手续。

2.2.2基础外侧打灰土,必须对基础,地下室墙和地下防水层、保护层进行检查,发现损坏时应及时修补处理,办完隐检手续。现浇的混凝土基础墙、地梁等均应达到规定的强度,不得碰坏损伤混凝土。

2.2.3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槽)底时,施工前应采取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地下水位经常保持在施工面以下0.5m左右,在3d内不得受水浸泡。

2.2.4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设计压实系数,土料种类、施工条件等,合理确定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围。铺灰土的厚度和夯打遍数等参数。重要的灰土填方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

2.2.5房心灰土和管沟灰土,应先完成上下水管道的安装或管沟墙间加固等措施后,再进行。并且将管沟、槽内、地坪上的积水或杂物、垃圾等有机物清除干净。

2.2.6施工前,应作好水平高程的标志。如在基坑(槽)或管沟的边坡上每隔3m钉上灰土上平的木撅,在室内和散水的边墙上弹上水平线或在地坪上钉好标高控制的标准木桩。

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检验土料和石灰粉的质量并过筛→灰土拌合→槽底清理→分层铺灰土→夯打密实→找平验收

3.2首先检查土料种类和质量以及石灰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然后分别过筛。如果是块灰闷制的熟石灰,要用6~10mm的筛子过筛,是生石灰粉可直接使用;土料要用16~20mm筛子过筛,均应确保粒径的要求。

3.3灰土拌合:灰土的配合比应用体积比,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一般为2∶8或3∶7。基础垫层灰土必须过标准斗,严格控制配合比。拌合时必须均匀一致,至少翻拌两次,拌合好的灰土颜色应一致。

3.4灰土施工时,应适当控制含水量。工地检验方法是:用手将灰土紧握成团,两指轻捏即碎为宜。如土料水分过大或不足时,应晾干或洒水润湿。

3.5基坑(槽)底或基土表面应清理干净。特别是槽边掉下的虚土,风吹入的树叶、木屑纸片、塑料袋等垃圾杂物。

3.6分层铺灰土:每层的灰土铺摊厚度,可根据不同的施工方法,按表2-l选用。

灰土最大虚铺厚度表2-1

项次

夯具的种类

重量(kg)

虚铺厚度(mm)

备注

1

木夯

40~80

200~250

人力打夯,落高400~500mm,一夯压半夯

2

轻型夯实工具

?200~250

蛙式打夯机、柴油打夯机

3

压路机

机重6~10t

200~300

双轮

各层铺摊后均应用木耙找平,与坑(槽)边壁上的木撅或地坪上的标准木桩对应检查。

3.7夯打密实:夯打(压)的遍数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干土质量密度或现场试验确定,一般不少于三遍。人工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接,纵横交叉。

3.8灰土分段施工时,不得在墙角、柱基及承重窗间墙下接槎,上下两层灰土的接槎距离不得小于500mm。

3.9灰土回填每层夯(压)实后,应根据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灰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才能进行上一层灰土的铺摊。

用贯入度仪检查灰土质量时,应先进行现场试验以确定贯入度的具体要求。环刀取土的压实系数用dy鉴定,一般为0.93~0.95;也可按照表2-2的规定执行。

灰土质量密度标准表2-2

项次

土料种类

灰土最小质量密度(g/cm3)

123

轻亚粘土亚粘土粘土

1.551.501.45

3.10找平与验收:灰土最上一层完成后,应拉线或用靠尺检查标高和平整度,超高处用铁锹铲平;低洼处应及时补打灰土。

3.11雨、冬期施工:

3.11.1基坑(槽)或管沟灰土回填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施工中应防止地面水流入槽坑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上遭到破坏。

3.11.2雨天施工时,应采取防雨或排水措施。刚打完毕或尚未夯实的灰土,如遭雨淋浸泡,则应将积水及松软灰土除去,并重新补填新灰土夯实,受浸湿的灰土应在晾干后,再夯打密实。

3.11.3冬期打灰土的土料,不得含有冻土块,要做到随筛、随拌、随打、随盖,认真执行留、接搓和分层夯实的规定。在土壤松散时可允许洒盐水。气温在-10℃以下时,不宜施工。并且要有冬施方案。

质量标准

4.1保证项目:

4.1.l基底的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1.2灰土的干土质量密度或贯入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4.2基本项目

4.2.1配料正确,拌合均匀,分层虚铺厚度符合规定,夯压密实,表面无松散、起皮。

4.2.2留槎和接槎。分层留接槎的位置、方法正确,接槎密实、平整。

4.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2-3。

灰土地基允许偏差表2-3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2

顶面标高表面平整度

±1515

用水平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量检查

成品保护

5.1施工时应注意妥善保护定位桩、轴线桩,防止碰撞位移,并应经常复测。

5.2对基础、基础墙或地下防水层、保护层以及从基础墙伸出的各种管线,均应妥善保护,防止回填灰土时碰撞或损坏。

5.3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要配备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填超厚或配合比错误。

5.4灰土地基打完后,应及时进行基础的施工和地坪面层的施工,否则应临时遮盖,防止日洒雨淋。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未按要求测定干土的质量密度:灰土回填施工时,切记每层灰土夯实后都得测定干土的质量密度,符合要求后,才能铺摊上层的灰土。并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土料种类、配合比、试验日期、层数(步数)、结论、试验人员签字等。密实度末达到设计要求的部位,均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

6.2留、接槎不符合规定:灰土施工时严格执行留接槎的规定。当灰土基础标高不同时,应作成阶梯形,上下层的灰土接槎距离不得小于500mm。接槎的槎子应垂直切齐。

6.3生石灰块熟化不良:没有认真过筛,颗粒过大,造成颗粒遇水熟化体积膨胀,会将上层垫层、基础拱裂。夯必认真对待熟石灰的过筛要求。

6.4灰土配合比不准确:土料和熟石灰没有认真过标准斗,或将石灰粉花洒在土的表面,拌合也不均匀,均会造成灰土地基软硬不一致,干土质量密度也相差过大。应认真做好计量工作。

6.5房心灰土表面平整偏差过大,致使地面混凝土垫层过厚或过薄,造成地面开裂、空鼓。认真检查灰土表面的标高及平整度。

6.6雨、冬期不宜做灰土工程,适当考虑修改设计。否则应编好分项雨季、冬期施工方案;施工时严格执行施工方案中的技术措施,防止造成灰土水泡、冻胀等质量返工事故。

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施工区域内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7.2地基钎探记录。

7.3地基隐蔽验收记录。

7.4灰土的试验报告。

第三篇:标准工艺施工策划

青梅—磨刀石牵引站甲乙220千伏线路工程

标准工艺施工策划

黑龙江省华龙送变电安装有限公司

青梅—磨刀石牵引站甲乙220千伏线路工程施工项目部

青梅—磨刀石牵引站甲乙220千伏线路工程

标准工艺施工策划

准:

核:

写:

月年

月年

日青梅—磨刀石牵引站甲乙220千伏线路工程

标准工艺施工策划

第一

明--------1

1.编制依据-------------1 第二

况---------3

1.工程概况-------------3 2.质量方针和目标-------4 第三章

施-----5

1.质量管理模式---------5 2.主要质量管理及检验的标准----------------------------6 3.质量管理措施---------6 第四章 主要项目施工质量标准及技术措施------------------8 1.基础分部工程---------8 2.组塔分部工程---------12 3.架线分部工程---------15 第五章 标准工艺库-------21

青梅—磨刀石牵引站甲乙220千伏线路工程

标准工艺施工策划

青梅—磨刀石牵引站甲乙220千伏线路工程

标准工艺施工策划

青梅—磨刀石牵引站甲乙220千伏线路工程

标准工艺施工策划

第一章

编制说明

为实现“创全国电力行业优质工程”的质量目标,落实本工程的创优规划,项目部总结多年的施工经验,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特编制《青梅—磨刀石牵引站甲乙220千伏线路工程标准工艺施工策划》。

1.编制依据

1.1 国家颁布建设管理标准及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1996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998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1999年版);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2000年版);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版);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规范》(GB/T 50328-2014)

√《110~75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33-2014;

1.2 国家电网及电力行业颁布的标准及规程 √《国家电网公司施工项目部标准化工作手册》

√《国家电力公司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评定标准》电网基建[2011]146号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质量管理规定》电网基建[2011]1759号

青梅—磨刀石牵引站甲乙220千伏线路工程

标准工艺施工策划

√《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国家电网生计[2012]352号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国家电网Q/GDW 250-2009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定》(GB 50326-2006)

√《建设质量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等393号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19001-2008) √《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手册》基建质量[2006]135号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基建质量[2011]313号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光盘的通知

基建质量[2009]290号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库》基建质量[2010]100号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基建质量 [2010]19号

√《国家电网公司工程基建质量管责任考核办法》国家电网基建[2011]1751号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86-2015

√《国家电网公司关于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安全质量和工艺水平的决

青梅—磨刀石牵引站甲乙220千伏线路工程

标准工艺施工策划

定》国家电 网基建[2011]1515号

1.3 建设单位、设计文件、监理单位和本公司现行标准及对本工程相关规定

⑴ 已批准的青梅—磨刀石牵引站甲乙220千伏线路工程施工图纸及相关资料;

⑵ 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发布的青梅—磨刀石牵引站甲乙220千伏线路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⑶ 施工承包合同、安全合同及中标质量承诺;

⑷ 本公司安全、质量、环境及文明施工管理体系文件;

⑸ 我公司现有的施工资源、技术水平和管理模式;

第二章 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青梅变-磨刀石牵引站甲乙220kV线路工程,线路起始于牡丹江市青梅村南的220kV青梅变电站出线构架,止于磨刀石镇北的磨刀石牵引站220kV进线构架。本次工程线路为单双混合线路,共计铁塔75基:双回路转角塔2基,双回路直线塔1基,单回路转角塔18基,单回路直线塔50基,单回路钻越塔4基。线路电压等级 220kV,全长 28.4km(含双回路长0.68km):甲线长14.3km,乙线长14.1km。全线采用钢芯铝绞线1* LGJ-400/35导线。双回路段地线两侧均为OPGW通信光缆,单回路段一侧为GJ-80镀锌钢绞线,一侧为OPGW通信光缆。线路地处山区,林木较多,全线路径中无自然保护区和地址不良地带。

青梅—磨刀石牵引站甲乙220千伏线路工程

标准工艺施工策划

工程名称: 青梅-磨刀石牵引站甲乙 220千伏线路工程

建设地点:牡丹江市铁岭镇、磨刀石镇

工程项目法人: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建设管理单位: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监 理 单 位 :黑龙江安泰监理有限公司 设 计 单 位 :黑龙江省电力勘查设计研究院 施 工 单 位 :黑龙江省华龙送变电安装有限公司 2.质量方针和目标 2.1质量方针

施工过程中贯彻执行我局“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精心施工,用户至上;爱护环境,减少污染;遵守法规,持续发展。”的总方针。 2.2质量目标

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国家电网公司有关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贯彻实施工程设计技术原则,满足国家和行业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

(一)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应用率≥95%

(二)工程“零缺陷”投运

(三)实现工程达标投产及优质工程目标

(四)工程使用寿命满足国家电网公司质量要求

(五)不发生因工程建设原因造成的六级及以上工程质量事件。

青梅—磨刀石牵引站甲乙220千伏线路工程

标准工艺施工策划

第三章 质量管理措施 1.质量管理模式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贯彻执行质量体系程序文件,以施工生产为核心,提高施工工艺水平为重点,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全面质量管理为主线,逐步实现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全要素的质量管理和全员的质量管理模式。

1.1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包括设计图纸,技术文件的审查、施工的前期准备、分部工程的交底及试点、原材料的试验、施工安装、本体工程资料的验收、竣工移交、试运行诸环节进行有层次、有步骤的全过程质量管理,实现标准化、系统化、程序化的工作状态。实施监控职能,把工程质量的隐患和不满足适用性要求的缺陷消灭在形成的过程之中和运行之前。 1.2全方位的质量管理

管理思想引伸到工程施工的各个角落,从不同角度对各个施工方位都实行质量管理,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维修性、经济性,不放过影响工程整体质量的任何疑点,全岗位人员都要做好全方位工作,创造高质量的工程。

1.3全要素的质量管理

对于形成工程施工质量的各个要素,包括:影响质量的人、机、料、法、环中的诸要素进行系统的、有条理、有目标的管理和控制,人为导向于有利于提高质量水平的管理。要素管理,保证工序、项目质量,最终创造高水平的整体质量。

青梅—磨刀石牵引站甲乙220千伏线路工程

标准工艺施工策划

1.4全员质量管理

要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的质量管理,必须要求全员参加,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必须树立新的质量观,坚持以质量求效益,我为质量做贡献的姿态,参加质量管理,所有工作人员要用自己优良的工作质量保证全工程的整体质量。 2.主要质量管理及检验的标准 本工程施工主要根据下列规定进行:

√ 《110kV-750 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3-2014)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定(JGJ55-2000)》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91)》

√《100千伏及以上送电线路基本建设工程启动验收规范》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普通混凝土用沙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 √《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评定标准》(2000年版)

√ 设计施工图

√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本工程施工图纸会审纪要及设计院有关的设计变更单

3.质量管理措施

青梅—磨刀石牵引站甲乙220千伏线路工程

标准工艺施工策划

3.1质量意识教育措施

1)开工前举办全员岗前培训,进行“精品意识”教育和提高质量管理理念,树立“工程创优”观念。

2)对进行测量、压接施工和专(兼)职质检员等专业培训,贯彻质量和工艺标准、技术规范和验收规范要求,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应用于实践,提高职业技能和施工记录的填写水平。

3.2质量宗旨及标准

本着“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宗旨,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严格执行质量体系程序文件中的有关程序、国家规程规定的有关施工工艺要求和电力建设施工验收规范要求,达到本工程质量目标。

3.3质量预控制度

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对关键项目、薄弱环节、新的施工技术和安装工艺组织技术攻关、质量攻关和工艺改进活动,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必要的管理措施,实行予控,达到逐步提高工程质量。

3.4岗位责任制度

落实制度,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开展各项质量竞赛活动,增强职工质量意识, 签订质量保证书,责任到人,把工程隐患和不满足运行要求的缺陷消灭在形成的过程之中和运行之前,创造长期稳定的项目法人满意工程。

3.5三级质量、技术交底制度

坚持三级技术交底制度,即施工前由局、分公司对项目部进行安全、技术交底。项目部对施工队进行交底,施工队对全体施工人员进

青梅—磨刀石牵引站甲乙220千伏线路工程

标准工艺施工策划

行交底,贯彻项目法人要求、设计意图,对施工技术要求、质量标准、施工方案等进行详细说明,使每个施工人员做到心中有数。

3.6三级自检制度

坚持质量的“三级”检查制度,中间验收或竣工验收前,由施工队班组进行一级自检要求检查100%,项目部进行二级复检要求检查100%,公司完善三级专检要求检查30%。

三级自检完成后由局出具质量报告,报监理、业主验收。

3.7监督检查制度

定期向项目法人、监理工程师通报质量情况,提供质量检查结果和有关记录;积极配合项目法人、监理工程师组织的各项检查和验收工作,同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检测手段;施工检查及评级记录必须有监理工程师签字;隐蔽工程、关键工序邀请项目项目法人代表、监理工程师到场,接受他们的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

3.8各方配合协调制度

施工中与项目法人、设计代表、监理工程师和运行代表密切配合,互相协作,沟通思想,共同协商,解决实际疑难问题,共同把好质量关,携手共创一流工程。

第四章

主要项目施工质量标准及技术措施 1.基础分部工程 1.1材料管理

原材料的质量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把住原材料的质量关是提高混凝土质量的有效措施。

青梅—磨刀石牵引站甲乙220千伏线路工程

标准工艺施工策划

1)水泥:

(1)品种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质量合格证明书(或有合格的试验报告)及出厂日期。

(2)不同品种、不同标号、不同批号的水泥应分别堆放。

(3)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在同一基础腿中混合使用。若在同一基础不同基础腿中使用时,应分别制作试块并做记录。

(4)当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或虽未超过三个月但因保管不当时必须补做标号试验,并按试验后的实际标号使用。

2)砂、石:

(1)混凝土用砂:宜用中砂,含泥量不大于5%,云母等其它杂质不应超过2%,表观密度大于2500kg/m3 ,堆积密度大于1350kg/m3 ,空隙率小于47%。

(2)混凝土用石:普通基础最大粒径不得大于结构面积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间最小净距的3/4;含泥量不超过1.5%,表观密度大于2500kg/m3,堆积密度大于1350kg/m3,空隙率小于47%。

(3)砂、石应取样到专业试验室进行试验,并做到级配合理。

3)水:

(1)现场浇筑混凝土宜使用饮用水,当无饮用水时可采用清洁的河水或池塘水,并做好跟踪记录。

(2)水中不得含有油脂,工业废水、生活废水所污染的河水及含矿物质较多的泉水,应事先化验。凡PH值小于4的酸性水及硫酸盐含量超过水量1%的水,都不得用于混凝土中。

青梅—磨刀石牵引站甲乙220千伏线路工程

标准工艺施工策划

4)基础地脚螺栓:

(1)地脚螺栓的直径、长度、丝扣长度及螺母配合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并符合设计要求,同组地脚螺栓力求一致;

(2)使用前,认真核对设计图纸与实际施工桩号,避免使用错误。

(3)基础地脚螺栓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质量合格证明书(或材质试验报告),使用前除去浮锈。 1.3基础工艺管理

基础施工质量控制图(见下图)

1)项目部对土石方及基础工程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

青梅—磨刀石牵引站甲乙220千伏线路工程

标准工艺施工策划

⑴ 对所使用的原材料进行检验和试验;

⑵ 基础基面开方或线下开方逐基检验;

⑶ 基础钢筋及预埋件规格数量及绑扎安装质量,对每个施工队逐基检查;

⑷ 基础支模质量,对每个施工队进行监督检查并做好记录;

⑸ 检查施工质量检查记录,保证施工过程与施工记录填写同步。

2)各施工队对土石方及基础工程施工工艺质量管理:

⑴ 混凝土浇制现场施工队长必须在场,同时施工指挥共同监督检查浇制施工中各环节质量;

⑵ 清除砂、石中的杂物;

⑶ 混凝土浇制前清除坑内积水或散落坑内的石土及杂物;

⑷ 控制好水泥、水、砂、石配合比;

⑸ 及时做坍落度试验及制作混凝土试块;

⑹ 按规程要求进行混凝土捣固并保证捣固质量;

⑺ 随时检查模板、防止跑浆、涨裂、变形;

⑻ 及时进行养生、养护,防止干裂;并做好成品保护。

⑼ 保证拆模时间,注意拆模质量,保证混凝土表面完整、光洁。

⑽ 回填土要分层回填并夯实,确保基础稳固。

⑾ 树立良好的工艺作风,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实现文明施工。

1.4加强机具设备的管理

没有性能良好的机具设备,难以达到良好的施工质量。因此在施工全过程中应加强对机具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使机具齐全完好,确保施工质量。

⑴ 经纬仪应经常校验维护,保持其准确度,每两年送计量检定部门进行计量检定。

⑵ 混凝土搅拌机,振捣器应经常维护保养,保持正常使用,用

青梅—磨刀石牵引站甲乙220千伏线路工程

标准工艺施工策划

后及时清理保养。

⑶ 混凝土基础模板应按基础几何尺寸加工,并保证平整、严密及一定的强度。反复使用时应及时清理、修整。

⑷ 秤量水泥、水、砂、石用的衡器,或计量容器应准确,并应经常校验。

⑸ 试验坍落度的器具应按标准制做,要有一定的厚度,防止变形,用后及时清理。

⑹ 混凝土试体块模应保证其尺寸,用后及时清理涂油保养,运输中应防止碰撞变形。

1.5混凝土施工中的要求

⑴ 不合格或无合格证明书的原材料不准在工程中使用。

⑵ 浇制混凝土时应保证水泥用量,不准低于规定值。

⑶ 应采用钢模板、木板内包铁皮或整体胶合板制作而成的模板,并必须保证模板表面光滑平整。

⑷ 要求采用机械搅拌、机械振捣。

⑸ 混凝土基础浇制后应按规定及时养护。

⑹ 施工人员应及时认真填写施工质量检查记录。 2.组塔分部工程

2.1在铁塔组立阶段,要求在五个方面建立管理点,并完善有关工艺文件

⑴ 塔材质量管理点:达到构件不遗失、不错发少发、装卸中严禁乱扔、镀锌件不得有锌皮脱落和弯曲变形、螺栓与螺帽配成套,规格符合要求,要填写塔料交接单。并进行安装前的检查,核对塔材型号、螺栓规格,检验塔材工艺质量和弯曲塔材的调整及把关。

⑵ 连接螺栓紧固程度的控制:螺栓穿入方向和露出长度应符合规定,铁塔组立结束后必须全部紧固一遍,架线后再全面复紧一遍,紧固程度必须达到规定的扭矩值,螺栓防松措施符合规范要求。

⑶ 地脚螺栓紧固的控制:螺栓要紧固,塔脚底板要与基础表面接触良好,按规定浇制保护帽,要填写铁塔底脚螺母安装检查记录。

青梅—磨刀石牵引站甲乙220千伏线路工程

标准工艺施工策划

⑷ 铁塔倾斜歪扭的控制:用经纬仪测定倾斜歪扭值。

⑸ 铁塔组立现场布置的管理:这是一项细致、复杂而关键的工作,要结合现场地形特点,合理进行施工技术设计,明确工地施工负责人岗、组塔准备岗、高空作业岗、 地面作业岗、以及牵引机械岗等各岗位的职责和人员,按照施工设计要求做好立塔前的一切准备工作,用各自的工作质量确保立塔正常进行。

2.2组塔施工有关施工质量的各岗位及其职责

⑴ 铁塔组立施工责任人岗:负责组塔各工序组织、协调,铁塔组立起吊的现场指挥。对组塔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质量负责。

⑵ 铁塔组立质量负责人岗:全面负责组塔施工的质量,填写施工记录。

2.3组塔施工工艺方法的具体要求

⑴ 对基础质量的检查:基础质量某些项目,比如根开、对角线尺寸、砼强度及基面标高或预留高等必须进行复查,对于不符合要求者必须认真进行处理,必要时要推倒重来。

⑵ 对塔料缺陷的处理:铁塔的每块塔材必须合格,因此在铁塔组立时必须对有缺陷的塔材进行把关,有缺陷者在允许整修的范围内按规范要求进行整修,超出整修限度的坚决剔出更换。

⑶ 对塔材上钢丝绳绑扎点的保护及防止塔材磕碰:

塔材既不允许受力变形,也不允许碰坏防腐保护层,因此要求施工时对吊点、滑车挂点、索具绑点等钢丝绳与钢材接触处必须以木头麻袋等认真保护。

塔材在搬运起吊的过程中不准猛力抛掷,不准使塔材互相碰撞、拖地磨擦。对此,塔料搬运人员以及起吊时控制大绳人员应予特别注意。

⑷ 对螺栓紧固:螺栓最后紧固前应对螺栓穿向、加垫情况、螺栓规格等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者进行更正。螺栓最终紧固必须使用扭力搬手。为确保螺栓的坚固扭矩不超出紧固扭矩的上下限,使用时不得猛然用冲击力作用于搬手手柄,而应缓慢、稳定地搬动手柄。

铁塔组立施工质量控制(见下图)

青梅—磨刀石牵引站甲乙220千伏线路工程

标准工艺施工策划

2.4防止铁塔结构变形

铁塔的结构倾斜、挠度、偏扭等均应满足规范要求,可采取两种措施。

⑴ 采取“先找正,后紧固”,即分解组塔时地面分片对料及高空组合时螺栓紧固均略松于要求的紧固扭矩,待整塔组好后用经纬仪进行找正,然后再按要求扭矩紧固螺栓。

⑵ 采取“逐段调整法”,即分解组塔时,组起一段,用仪器找正一段,螺栓紧好一段。

⑶ 无论采取那一种组塔方法,铁塔组立好验收前都必须用经纬仪进行自检。对分体组装应保证塔材齐全,缺料不允许向上继续组装,

青梅—磨刀石牵引站甲乙220千伏线路工程

标准工艺施工策划

如有特殊情况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在大风地区要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避免因缺塔材而造成的倒塔事故。

3.架线分部工程

架线施工质量控制图 (见下图)

3.1加强原材料及器材管理和检验

架线工程所用的器材很重要有导线、地线、瓷瓶、金具等,这些器材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线路安全运行,必须加强检验和管理。

⑴ 架线所有器材必须有出厂质量证书,进行到货接收检验,对其质量有怀疑者必须重点检验。

⑵ 原材料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⑶ 所有架线器材如导地线瓷瓶及金具等,都要在材料站检查,

青梅—磨刀石牵引站甲乙220千伏线路工程

标准工艺施工策划

运至桩号后再复检一次。

⑷ 检查合格的导地线按导地线布置图编号、其线轴不准平放运输。

⑸ 瓷瓶必须在材料站按规定统一检验和测量其绝缘电阻,剔出不合格品,要按桩号分别包装运至现场。

⑹ 导地线的附件金具必须在材料站认真检验,按图配套、包装方可运至现场。

3.2加强机具管理

为保证架线顺利施工,必须加强架线机具的管理和维护,确保架线安全和架线质量,因此要求做好以下工作:

⑴ 架线前要对所有架线机具设备进行全面检查、调试,对不合格的严禁使用,对合格的机具设备要勤检查、勤保养。

⑵ 对吊车、机动绞磨、手搬葫芦等起重工具必须详细检查,对使用不灵或制动不灵者,必须检修或更换。

⑶ 对各种地锚或临锚架应做荷载试验,达不到安全系数的不准使用。

⑷ 对使用的牵引绳、导引绳、临时拉线、过轮临锚绳、平衡挂线绳以及各种起重、牵引绳索在使用前都必须经过计算,确定其规格,并应分门别类存放,不准混用。

⑸ 对放线滑车、转向滑车、起重滑车都必须仔细检查,钩、架是否牢固、轮是否灵活,不合格的严禁使用,对于挂胶放线滑车,必须保证挂胶完整。

⑹ 要选用符合导地线规格的卡线器,使用前应做拉力试验,使其不滑口、不卡坏导线。

3.3施工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⑴ 架线施工前要对铁塔工程进行三级质量检查验收,未经检查验收合格的铁塔不准架线。

⑵ 关键工种如牵张机手、导地线液压工、测工未经培训或考试不合格的不准上岗操作。

⑶ 架线的各工序施工,如附件安装、引流安装必须由技工负责施工(包括导地线防震锤、地线放电间隙 、屏蔽环、均压环等),并认真填好质量责任卡。

⑷ 架线金具及附件安装有困难时,不得强行安装,应查明原因

青梅—磨刀石牵引站甲乙220千伏线路工程

标准工艺施工策划

后再做处理。

⑸ 各部位用的穿钉、销钉、开口销子、弹簧销子要按规定安装,方向要一致,并用点红油的方法检查是否漏装或不开口。⑹ 放电间隙的安装要牢固,应用特制的木楔形尺检查其间隙,确保其间隙准确。

⑺ 导地线弛度要精心观测,细心调整,确保其弛度准确。

⑻ 架线后要对转角塔、终端塔、兼角塔进行观测,使结构歪扭、挠度、倾斜等均控制在规范要求之内。

⑼ 为保证架线质量要进行“五个一遍”,即铁塔螺栓紧固一遍;导线走一遍;瓷瓶清扫一遍;开口销子、弹簧销子检查一遍。特别检查各种金具活动点部位的销子是否到位。

⑽ 紧线后应及时安装导地线夹及防震锤,防止磨损导地线。

3.4防止导线损伤措施

保护好导线是提高架空电力线路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有效的保护导线可以减轻线路运行中的电晕损失及对无线电系统的干扰,可以保证超高压线路安全经济运行。因此,保护导线要贯穿在张力架线施工的全过程中。

对使用的机具、材料认真检验:

⑴ 张力机之张力轮槽采用不磨伤导线的材料制做,张力轮轮径必须符合张力放线的规定。

⑵ 张力机的出线卡线轮应转动灵活,无卡线现象。

⑶ 选择恰当的架线张力,既保证导线架空,又符合导线防护要求。

⑷ 采用不磨伤导线的材料制作放线滑车及接地滑车的轮槽。滑车应转动灵活,放线滑车的轮槽底径与槽形应符合《放线滑轮直径与槽形》 (SD158-85)的规定。

⑸ 接地滑车压线力量不可过大,以防损伤导线。

⑹ 卡线器的使用型号、规格与导线应配套,不得乱用。卡线器出口有棱角时,应用砂纸打磨光滑。

⑺ 所有与导线靠近、接触的锚绳、吊线绳,如:高空临锚、过轮临锚、地面临锚、提线套、提线钩等都应进行包胶处理(挂胶或套上开口胶管)。

⑻ 对导线严格检验;导线到供时由负责供应的人员进行验收检

青梅—磨刀石牵引站甲乙220千伏线路工程

标准工艺施工策划

查,检查的项目有:导线的规格是否正确、线轴的包装是否完好,检查导线是否有线股损坏、背股、松股及线股对接点、焊点质量等,发现问题应及时上报或与厂家联系。

3.5在张力架线操作全过程中严格保护导线

⑴ 导线的保护与运输

a. 线轴的存放地点应平整,无石块,不积水,线轴应直立存放,不得平放和叠压,存放中应保持包装完整、无损,线轴不得损坏。

b. 在线轴运输前应对包装有无损坏进行检查,对有损坏者应重新做好包装方可运输。

c. 线轴吊装时不得碰撞。

⑵ 放线操作:

a. 线轴运至放线场地后不得随意拆除包装,以免导线因包装拆除过早而受到不应有的损伤。

b. 拆除线轴包装时应使用不损伤导线的工具,修整轮缘,拔除铁钉,检查侧板有无损坏,保持导线引出方向与线轴轴线垂直。

c. 放线时应有专人负责导线线轴的检查,尾车处应有专人护线,检查导线质量,处理故障。

d. 向线轴上回盘余线时,两导线连接用“连接网套”在回绕新线轴时,连接网套与线轴导线间应作隔离保护。

e. 放线时导线刹车气压应适中,既要保证不会跑线失控,又要防止外层导线受力嵌入内层导线间隙造成导线层间磨损。

f. 在放线前进行现场调查,按《架空送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手则》做出书面“放线施工说明”;选择牵张场位置;牵张机手应严格按照“放线施工说明”所定数据调整张力机和牵引机的牵引力整定值。

g. 合理布置牵张机和线轴的位置,尽量减少导线落地的机会。

h. 牵张场导线落地操作时,必须垫有足够的苫布、草袋等做好隔离保护,导线不得与地面接触。

⑶ 放线过程中的导线保护:

a. 护线人员应加强责任心,防止导线磨地、掉槽或与跨越架、树木等物严重磨擦。

b.导线在放线滑车中跳槽应及时处理,处理跳槽时应使用附件

青梅—磨刀石牵引站甲乙220千伏线路工程

标准工艺施工策划

用的提线钩吊线。

c.放线前应在转角塔设置放线滑车予偏装置,并由专人监护,以防导线跳槽,损伤导线。

d.上扬塔位应设置压线滑车。

e.应随时检查走板平衡锤的连接情况,如有较大间隙横向摆动时,应调整处理。

f.加强对走板过滑车时的监视,发现平衡锤搭在导线上应立即停止牵引,上塔处理。

g.放线前详细检查旋转器的质量,转动不灵活、有缺陷的旋转器严禁使用。

h.人工展放导线时,导线要抬离地面,以防导线磨损;应由专人指挥,互相配合,防止发生金钩、破股现象。

i.地面导线不得踩压,机械车辆不得在导线上通过。

j.迅速可靠的通讯联络是张力放线正常作业的基本保证,通讯工要切实负责,保证信号畅通无阻,发生意外报告要及时,通讯缺岗不得进行牵张作业。

⑷ 锚线操作:

a.对所有临锚索具,以使用钢绞线为好。与导线接触部分应包套胶管。临锚套与卡线器相连应使用卸扣,卸扣螺杆应朝向导线穿入。

b. 每相导线的卡线器应错开排列。

c. 安装和拆卸卡线器动作应灵巧,避免碰伤导线,卡线器不应在导线上滑行。

d. 锚线架上应垫木板、木棒等,使导线不直接接触锚线架。

e.尽量缩短导线临锚时间,以防止导线在卡线器附近出现型性变形。

⑸ 防止导线鞭击:

a.导线放线后,采取不等张力锚线,使每相导线各子导线在档距中央呈扇形排列,一般宜使各子导线在档内弛度差为0.5~1.5米。

b. 导线直线管的保护钢甲仔细缠绕黑胶布,防止鞭击时碰伤邻线。

c. 紧线后弛度调整完毕应及时进行附件安装。

青梅—磨刀石牵引站甲乙220千伏线路工程

标准工艺施工策划

⑹ 压线操作: a. 压线滑车安装拆除时防止导线掉槽,压线滑车必须包胶。

b. 压线操作过程中始终使滑车受力,防止压线滑车翻转。

c. 压线用绳必须是软质尼龙绳,使用时尼龙绳不得在导线上强行滑动。

⑺ 导线升空:

a. 应根据导线升空后方位先升远方导线,并依次一根一根升空,防止牵引绳索与导线或导线之间的交叉碰撞而损伤导线。

b. 当牵张场设在直线塔中间时,进行导线的直线管压接应仔细核对线序、线号,在压接、穿管、划印过程中严禁伤及导线。

c. 升高前,压接时应根据,沿线各档导线对地、交叉跨越情况,尺量减少导线余线长度,使升空后导线保持对地安全净空距离,以免导线弛度增大或接触跨越物磨损。

d. 升空操作应平稳,防止导线跳动至使在滑车中跳槽。导线摘除卡线器操作、压接操作和升空操作过程中,导线着地时应认真垫好草袋,注意导线不要与临锚架磨擦、卡住,导线着地点、临锚架旁应设专人护线。

⑻ 紧线:

a. 紧线过程中护线重点在紧线场和锚线场,而在松锚,挂紧线等项作业中最易损伤导线,作业时应特别注意。

b. 过轮临锚的锚绳应与导线分离,锚绳宜通过挂在滑车横粱上的直角挂板,而不通过挂在滑车上的导线轮槽。

c. 卡线器应在导线上错开安装并与滑车保持足够距离(1~1.5米以上)避免卡线器顶滑车。

d. 避免将锚绳、紧线钢绳及其它工具搭在导线上拖动,必须接触导线时接触部分应套胶管。

e. 紧线时导线通过的导向滑车采用挂胶滑车。

f. 注意防止因紧子导线与邻线上的卡线器相磨,必要时派人用棕绳拉开。

⑼ 平衡挂线:

a.防止高空临锚与导线缠绕,锚绳应包胶。导线断线时不得带张力断线,断线后导线回松应平稳缓慢。

b. 采用地面锚线的方法挂线时,临锚架及卡线器应派专人护

青梅—磨刀石牵引站甲乙220千伏线路工程

标准工艺施工策划

线,防止各子导线交叉磨擦伤线。

c.提升、安装、摘除及放下卡线器、锚线钢绳和手搬芦葫时,动作应轻巧,避免碰伤导线、绝缘子和金具。

⑽ 附件安装: a. 安装悬垂线夹、提升或放下工具时,在容易碰伤导线的部分应套以开口胶管(胶管用铝线头扎牢)并注意监护,上下配合,以防刮伤导线。

b.导线提线器的宽度不应小于50毫米,并应全部挂胶。

c.放线滑车在拆除操作前,应在滑车附近导线上安装导线胶护管,滑车起吊释放绳在横担上挂点应避开导线线束方向,拆除时不得与导线磨擦。

d. 附件传递绳应用尼龙软绳,并避开导线一定距离,防止磨伤导线。

e.为了防止导线避雷线因风震而受伤,弛度看好后应及时安装附件,附件一般不超过5天安装完毕。

⑾ 跳线安装:

a.安装跳线用导线宜选用未受过外力作用的原线轴盘绕着的新导线,安装时应使原弯曲方向与安装后的弯曲方向相一致,以利外形美观。

b.跳线在现场下料时,地面应复盖苫布保护导线不受磨损。

c.作跳线用的小段导线,在空心盘卷时,盘卷直径不小于1.5米,用车输运输时应在外面用麻布包裹,并注意不得与其它坚硬物质碰撞。

3.6 掌握周围环境,做好导线防护

⑴.为防止风引起导线鞭击、振动、张力放线完毕导线作不等高排列。

⑵.为防止风引起导线在滑车中前后窜动磨损导线,要求尽量缩短放线-紧线-附件各道工序作业时间,以减少导线在滑车中停留时间。

⑶.应尽量避免在大风大雾气候条件下进行放线、紧线作业。这时由于观测困难容易发生误操作引起导线损伤。

⑷.导线放线后停留高度应按要求,并在路口设警告牌,防止发生车辆及其它物体撞击导线。

21

青梅—磨刀石牵引站甲乙220千伏线路工程

标准工艺施工策划

第五章 标准工艺库

详见后页标准工艺库附件

22

第四篇:施工工艺工法 炉渣垫层施工工艺标准(701-1996)

炉渣垫层施工工艺标准(701-1996)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楼地面的炉渣垫层施工操作。

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炉渣:炉渣内不应含有有机杂质和未燃尽的煤块,粒径不应大于40mm(且不得大于垫层厚度的1/2),粒径在5mm及以下的体积,不得超过总体积的40%。

2.1.2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其标号325号以上。

2.1.3熟化石灰:生石灰使用前3~4d洒水粉化,并加以过筛,其粒径不得大于5mm。熟化石灰亦可采用加工磨细生石灰粉,使用前加水溶化后方可使用。

2.1.4主要机具:搅拌机、手推车、压滚石制或铁制,(直径200mm,长600mm)、平铁锹、计量器、筛子、喷壶、浆壶、木拍板、3m和1m长木制大杠、笤帚、铁錾子、钢丝刷等。

2.2作业条件:

2.2.1结构工程已经验收,并办完验收手续,门框已安装完,墙面上+50cm水平标高线已弹好。

2.2.2预埋在垫层内的电气及其它设备管线已安装完(用细石混凝土或1∶3水泥砂浆将电管嵌固严实,有一定强度后,才能铺炉渣),并办完隐蔽验收手续。

2.2.3穿过楼板的管线已安装验收完,楼板孔洞已用细石混凝土填塞密实。

2.2.4首层地面以下的排水管道、暖气沟、暖气管道已安装完,并办完隐蔽验收手续。回填土、灰土做完,并经检查验收。

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

炉渣过筛与水闷

找标高、弹线、做找平墩

基层洒水湿润、拌合炉渣

铺炉渣垫层

刮平、滚压

养护

3.1.1基层处理:铺设炉渣垫层前,对粘结在基层上的水泥浆皮、混凝土渣子等用铁錾子剔凿,钢丝刷子刷掉,再用扫帚清扫干净,洒水湿润。

3.1.2炉渣过筛与水闷:炉渣在使用前必须过两遍筛,第一遍过大孔径筛,筛孔径为40mm,第二遍筛用小孔径筛,筛孔为5mm,主要筛去细粉末,使粒径5mm及以下的颗粒体积不得超过总体积的40%,这样做使炉渣具有粗细粒径兼有的合理配比,确保了石灰与炉渣的相互作用,对促进垫层的成型和早期强度提高很有利。

炉渣或水泥炉渣垫层采用的炉渣,不得用新渣,必须使用“陈渣”,所谓“陈渣”就是在使用前应深水闷透的炉渣,浇水网透时间不少于5d。

水泥白灰炉渣垫层采用的炉渣,应先用石灰浆或用熟化石灰浇水拌合闷透,闷透时间也不得小于5d。

3.1.3找标高、弹线、做找平墩:根据墙上+50cm水平标高线及设计规定的垫层厚度(如设计未规定时,其厚度不应小于80mm)往下量测出垫层的上平标高,并弹在四周墙上。然后拉水平线抹找平墩(用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抹成60mm×60mm见方,与垫层同高,当垫层铺完找平之后可拆除,补炉渣拌合料),其间距2m左右,有泛水要求的房间,按坡度要求拉线找出最高和最低的标高,抹出坡度墩,用来控制垫层的表面标高。

3.1.4基层洒水湿润:炉渣垫层拌合料铺设之前再次用扫帚清扫基层,用清水洒一遍(用喷壶洒均匀)。

3.1.5炉渣拌合:水泥炉渣垫层或水泥白灰炉渣垫层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先将闷透的炉渣按体积比(应预先准备好量具)与水泥干拌均匀后,再加水拌合,要严格控制加水量,以铺设时垫层表面不得出现泌水现象为原则来确定加水量。

水泥白灰炉渣的拌合方法同上,先按配合比干拌均匀后,再加水拌合均匀。

3.1.6铺设炉渣拌合料:铺炉渣前在基层刷一道素水泥浆(水灰比为0.4~0.5),将拌合均匀的拌合料,从房间内退着往外铺设,虚铺厚度宜控制在1.3∶1,例如设计要求垫层为80mm,拌合料虚铺厚度为104mm(垫层厚度如大于120mm时,应分层铺设,每层压实后的厚度不应大于虚铺厚度的3/4)。

3.1.7刮平、滚压:以找平墩为标志,控制好虚铺厚度,用铁锹粗略找平,然后用木刮杠刮平,再用压滚往返滚压(厚度超过20mm时,应用平板振捣器),并随时用2m靠尺检查平整度,高出部分铲掉,凹处填平。直到滚压平整出浆为止。对于墙根、边角、管根周围不易滚压处,应用木拍板拍打密实。

水泥炉渣垫层应随拌随铺,随压实,全部操作过程应控制在2h内完成。施工过程中一般不留施工缝,如房间大必须留施工缝时,应用木方或木板挡好留槎处,保证直槎密实,接搓时应刷水泥浆(水灰比为0.4~0.5)后,再继续铺炉渣拌合料。

3.1.8养护:垫层施工完后应进行洒水养护,严禁上人乱踩、弄脏,待其凝固后方可进行面层施工。

质量标准

4.1保证项目:

4.1.1炉渣垫层使用的水泥、炉渣、石灰等材料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标准的规定。

4.1.2施工配合比,铺压密实度应符合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

4.1.3炉渣垫层与基层间,不得有空鼓和表面积散现象。

4.2允许偏差项目,见表7-1。

成品保护

5.1运输拌合料的手推车不要碰撞门框。铺炉渣垫层拌合料时,注意不得将稳固电管的细石混凝土碰松动,通过地面的竖管也要加以保护。

炉渣垫层允许偏差表7-1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表面平整度

10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2

标高

±10

用水准仪检查

3

坡度

2/1000,且不大于30

用坡度尺检查

4

厚度

个别地方不大于设计厚度1/10

尺量检查

5.2炉渣垫层浇筑完之后,要注意加以养护,常温3d后方能进行面层施工。

5.3不得在垫层上存放各种材料,尤其是油漆桶、拌合砂浆等,以免影响与面层的粘结力。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垫层空鼓开裂:由于以下原因造成:

6.1.1基层杂物未清理干净,水泥浆皮没有剔掉刷净,铺垫层前又没洒水等,影响垫层与基层之间的粘结力。

6.1.2炉渣含有未燃尽的煤渣,或炉渣闷水不透。

6.1.3炉渣内微小颗粒(粘径在5mm及以下)比例较大。

6.2炉渣垫层表面不平:主要是炉渣铺设后,未进行按线找平,待水泥初凝后再进行抹平,已比较困难了,因此必须严格按工艺流程操作,整个操作过程控制在2h之内,滚压过程中随时拉水平线进行检查。

6.3垫层松散,强度低:主要是在拌合过程中配合比不准,施工全过程过长,初凝后仍进行滚压,造成垫层松散,垫层浇筑完后,未经养护过早上人操作等因素,都易导致表面松散强度低。

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水泥出厂合格证。

7.2炉渣出厂证及试验记录。

7.3炉渣垫层分项质量验收评定记录。

第五篇:建筑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钢筋手工电弧焊工艺标准 (4

建筑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钢筋手工电弧焊工艺标准 (411-1996)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钢筋及埋件手工电弧焊。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证明书及复试报告单。进口钢筋还应有化学复试单,其化学成分应满足焊接要求,并应有可焊性试验。预埋件的锚爪应用Ⅰ、Ⅱ级钢筋。钢筋应无老锈和油污。

2.1.2 钢材:预埋件的钢材不得有裂缝、锈蚀、斑痕、变形,其断面尺寸和机械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2.1.3 焊条:焊条的牌号应符合设计规定。如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表4-14的要求,焊条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钢筋电弧焊使用的焊条牌号 表4-14 项次 钢筋级别 搭接焊、帮条焊 坡口焊 1 Ⅰ级 E4303 E4303 E4303 2 Ⅱ级 E4303 E4303 E5003 3 Ⅲ级 E5003 E5003 E5503 4 Ⅰ、Ⅱ级与钢板焊接 E4303 注:不含25MnSi钢筋。

2.1.3.1 药皮应无裂缝、气孔、凹凸不平等缺陷,并不得有肉眼看得出的偏心度。

2.1.3.2 焊接过程中,电弧应燃烧稳定,药皮熔化均匀,无成块脱落现象。 2.1.3.3 焊条必须根据焊条说明书的要求烘干后才能使用。 2.1.3.4 焊条必须有出厂合格证。

2.1.4 弧焊机、焊接电缆、电焊钳、面罩、堑子、钢丝刷、锉刀、榔头、钢字码等。

2.2 作业条件:

2.2.1 焊工必须持有考试合格证。

2.2.2 帮条尺寸、坡口角度、钢筋端头间隙、接头位置以及钢筋轴线应符合规定。

2.2.3 电源应符合要求。

2.2.4 作业场地要有安全防护设施、防火和必要的通风措施,防止发生烧伤、触电、中毒及火灾等事故。

2.2.5 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流。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检查设备 → 选择焊接参数 → 试焊作模拟试件 → 送试 → 确定焊接参数 →

施焊 → 质量检验

3.2 检查电源、焊机及工具。焊接地线应与钢筋接触良好,防止因起弧而烧伤钢筋。

3.3 选择焊接参数。根据钢筋级别、直径、接头型式和焊接位置,选择适宜的焊条直径、焊接层数和焊接电流,保证焊缝与钢筋熔合良好。

3.4 试焊、做模拟试件。在每批钢筋正式焊接前,应焊接3个模拟试件做拉力试验,经试验合格后,方可按确定的焊接参数成批生产。 3.5 施焊操作:

3.5.1 引弧:带有垫板或帮条的接头,引弧应在钢板或帮条上进行。无钢筋垫板或无帮条的接头,引弧应在形成焊缝的部位,防止烧伤主筋。 3.5.2 定位:焊接时应先焊定位点再施焊。

3.5.3 运条:运条时的直线前进、横向摆动和送进焊条三个动作要协调平稳。

3.5.4 收弧:收弧时,应将熔池填满,拉灭电弧时,应将熔池填满,注意不要在工作表面造成电弧擦伤。

3.5.5 多层焊:如钢筋直径较大,需要进行多层施焊时,应分层间断施焊,每焊一层后,应清渣再焊接下一层。应保证焊缝的高度和长度。 3.5.6 熔合:焊接过程中应有足够的熔深。主焊缝与定位焊缝应结合良好,避免气孔、夹渣和烧伤缺陷,并防止产生裂缝。

3.5.7 平焊:平焊时要注意熔渣和铁水混合不清的现象,防止熔渣流到铁水前面。熔池也应控制成椭圆形,一般采用右焊法,焊条与工作表面成70°。 3.5.8 立焊:立焊时,铁水与熔渣易分离。要防止熔池温度过高,铁水下坠形成焊瘤,操作时焊条与垂直面形成60°~80°角。使电弧略向上,吹向熔池中心。焊第一道时,应压住电弧向上运条,同时作较小的横向摆动,其余各层用半圆形横向摆动加挑弧法向上焊接。

3.5.9 横焊;焊条倾斜70°~80°,防止铁水受自重作用坠到厂坡口上。运条到上坡口处不作运弧停顿,迅速带到下坡口根部作微小横拉稳弧动作,依次均速进行焊接。

3.5.10 仰焊:仰焊时宜用小电流短弧焊接,溶地宜薄,里应确保与母材熔合良好。第一层焊缝用短电弧作前后推拉动作,焊条与焊接方向成8°~90°角。其余各层焊条横摆,并在坡口侧略停顿稳弧,保证两侧熔合。 3.5.11 钢筋帮条焊:

3.5.11.1 钢筋帮条焊适用于Ⅰ、Ⅱ、Ⅲ级钢筋。钢筋帮条焊宜采用双面焊,见图4-27(a),不能进行双面焊时,也可采用单面焊,见图4-27(b)。 图4-27 钢筋帮焊接头

帮条宜采用与主筋同级别、同直径的钢筋制作,其帮条长度l见表4-15。如帮条级别与主筋相同时,帮条的直径可以比主筋直径小一个规格。如帮条直径与主筋相同时,帮条钢筋可比主筋低一个级别。

3.5.11.2 钢筋帮条接头的焊缝厚度h应不小于0.3d,焊缝宽度b不小于0.7d,见图4-28。

钢筋帮条长度 表4-15 项 次 钢筋级别 焊缝型式 帮条长度l 单面焊 双面焊 ≥8d ≥4d 单面焊 双面焊 ≥10d ≥5d

注:d为主筋直径。

图4-28 焊缝尺寸示意图 a椇阜炜矶龋籬椇阜旌穸? 图4-29 3.5.11.3 钢筋帮条焊时,钢筋的装配和焊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a. 两主筋端头之间,应留2~5mm的间隙。

b. 帮条与主筋之间用四点定位固定,定位焊缝应离帮条端部20mm以上。 c. 焊接时,引弧应在帮条的一端开始,收弧应在帮条钢筋端头上,弧坑应填满。第一层焊缝应有足够的熔深,主焊缝与定位焊缝,特别是在定位焊缝的始端与终端,应熔合良好。 3.5.12 钢筋搭接焊:

3.5.12.1 钢筋搭接焊:适用于Ⅰ、Ⅱ、Ⅲ级钢筋。焊接时,宜采用双面焊,见图4-29(a)。木能进行双面焊时,也可采用单面焊,见图4-29(b)。搭接长度l应与帮条长度相同,见表4-15。

3.5.12.2 搭接接头的焊缝厚度h应不小于0.3d,焊缝宽度b不小于0.7d。 3.5.12.3 搭接焊时,钢筋的装配和焊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搭接焊时,钢筋应预弯,以保证两钢筋的轴线在一轴线上。

在现场预制构件安装条件下,节点处钢筋进行搭接焊时,如钢筋预弯确有困难,可适当预弯。

b. 搭接焊时,用两点固定,定位焊缝应离搭接端部20mm以上。

c. 焊接时,引弧应在搭接钢筋的一端开始,收弧应在搭接钢筋端头上,弧坑应填满。第一层焊缝应有足够的熔深,主焊缝与定位焊缝,特别是在定位焊缝的始端与终端,应熔合良好。

3.5.13 预埋件T形接头电弧焊:预埋件T形接头电弧焊的接头形式分贴角焊和穿孔塞焊两种,见图4-30。

图4-30 预埋件T形接头 (a)贴角焊;(b)穿孔塞

焊接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3.5.13.1 钢板厚度δ不小于0.6d,并不宜小于6mm。

3.5.13.2 钢筋应采用Ⅰ、Ⅱ级。受力锚固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mm,构造锚固钢筋直径不宜小于6mm。锚固钢筋直径在6~25mm以内,可采用贴角焊;锚固钢筋直径为20~32mm时,宜采用穿孔塞焊。

3.5.13.3 采用Ⅰ级钢筋时,贴角焊缝焊脚K不小于0.5d;采用Ⅱ级钢筋时,焊缝焊脚k不小于0.6d。

3.5.13.4 焊接电流不宜过大,严禁烧伤钢筋。

3.5.14 钢筋与钢板搭接焊:钢筋与钢板搭接焊时,接头形式见图4-31。Ⅰ级钢筋的搭接长度l不小于5d。焊缝宽度b不小于0.5d,焊缝厚度h不小于0.35d。

图4-31 钢筋与钢板搭接头

3.5.15 在装配式框架结构的安装中,钢筋焊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3.5.15.1 两钢筋轴线偏移较大时,宜采用冷弯矫正,但不得用锤敲击。如冷弯矫正有困难,可采用氧乙炔焰加热后矫正,加热温度不得超过850℃,避免烧伤钢筋。

3.5.15.2 焊接时,应选择合理的焊接顺序,对于柱间节点,可对称焊接,以减少结构的变形。

3.5.16 钢筋低温焊接:

3.5.6.1 在环境温度低于- 5℃的条件下进行焊接时,为钢筋低温焊接。低温焊接时,除遵守常温焊接的有关规定外,应调整焊接工艺参数,使焊缝和热影响区缓慢冷却。风力超过4级时,应有档风措施。焊后未冷却的接头应避免碰到冰雪。

3.5.16.2 钢筋低温电弧焊时,焊接工艺应符合下列要求:

a. 进行帮条平焊或搭接平焊时,第一层焊缝,先从中间引弧,再向两端运弧;立焊时,先从中间向上方运弧,再从下端向中间运弧,以使接头端部的钢筋达到一定的预热效果。在以后各层焊缝的焊接时,采取分层控温施焊。层间温度控制在150~350℃之间,以起到缓冷的作用。

b. Ⅱ、Ⅲ级钢筋电弧焊接头进行多层施焊时,采用“回火焊道施焊法”,即最后回火焊道的长度比前层焊道在两端各缩短4~6mm,见图4-32,以消除或减少前层焊道及过热区的淬硬组织,改善接头的性能。

图4-32 钢筋低温焊接回火焊道示意图

(a)帮条焊;(b)搭接焊;(c)坡口焊 c. 焊接电流略微增大,焊接速度适当减慢。

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4.1.1 钢筋的品种和质量,焊条的牌号、性能及接头中使用的钢板和型钢,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注:进口钢筋需先经过化学成分检验和焊接试验,符合有关规定后方可焊接。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

4.1.2 钢筋的规格、焊接接头的位置,同一截面内接头的百分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或尺量检查。

4.1.3 弧焊接头的强度检验必须合格。

从成品中每批切取5个接头进行抗拉试验。对于装配式结构节点的钢筋焊接接头,可按生产条件制作模拟试件。

在工厂焊接条件下,以300个同类型接头(同钢筋级别、同接头型式)为一批。

在现场安装条件下,每一至二楼层中以300个同类型接头(同钢筋级别、同接头型式、同焊接位置)作为一批,不足300个时,仍作为一批。

检验方法:检查焊接试件试验报告单。

4.2 基本项目:操作者应在接头清渣后逐个检查焊件的外观质量,其检查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

4.2.1 焊接表面平整,不得有较大的凹陷、焊瘤。 4.2.2 接头处不得有裂纹。

4.2.3 咬边深度、气孔、夹渣的数量和大小,以及接头尺寸偏差,不得超过表4-16所规定的数值。

钢筋电弧接头尺寸偏差及缺陷允许值(mm) 表4-16 项次 项 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帮条沿接头中心线的纵向偏移 0.5d 尺量

接头弯折 预埋件T形接头钢筋间距 4° 不大于10 3 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 0.1d 且不大于3 尺量 +0.05d 0 0.1d 0 尺量 6 焊缝长度 -0.5d 7 横向咬边深度 0.5 目测

焊缝气孔及夹渣的数量和大小在长2d 的焊 缝表面上预埋件T形接头气孔 2个、6mm23个, 直径不大于1.5 注:1. d为钢筋直径。

2. 负温下,咬边深度不大于0.2mm。

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经修整或补强后可提交二次验收。

检验方法:目测或量测。

成品保护

注意对已绑扎好的钢筋骨架的保护,不乱踩乱拆,不粘油污,在施工中拆乱的骨架要认真修复,保证钢筋骨架中各种钢筋位置正确。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检查帮条尺寸、坡口角度、钢筋端头间隙、钢筋轴线偏移,以及钢材表面质量情况,不符合要求时不得焊接。

6.2 搭接线应与钢筋接触良好,不得随意乱搭,防止打弧。

6.3 带有钢板或帮条的接头,引弧应在钢板或帮条上进行。无钢板或无帮条的接头,引弧应在形成焊缝部位,不得随意引弧,防止烧伤主筋。

6.4 根据钢筋级别、直径、接头型式和焊接位置,选择适宜的焊条直径和焊接电流,保证焊缝与钢筋熔合良好。

6.5 焊接过程中及时清渣,焊缝表面光滑平整,焊缝美观,加强焊缝应平缓过渡,弧坑应填满。

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 钢筋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 7.2 钢筋机械性能试验报告。

7.3 进口钢筋应有化学成分检验报告和可焊性试验报告。国产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和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的,应有化学成分检验报告。

7.4 钢筋接头拉伸试验报告。

7.5 预埋件钢筋T形接头拉伸试验报告。 7.6 焊条出厂合格证。

上一篇:防溺水安全知识最新下一篇:分手后做朋友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