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传承与保护非遗

2022-08-23

第一篇:如何传承与保护非遗

浅谈非遗的传承与保护

浅议溪港乡非遗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中国的非遗民间文化遍布在960万平方公里的黄土地上,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创造的极其丰富和宝贵的文化财富。非遗民间文化,是在当前的实践过程中将历史形成的特色显现出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表现形式,体现了文化创造的群众创造性。溪港乡紧紧围绕浙江省非遗旅游景区[非遗主题(实验)小镇]的建设,重视辖区内非遗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投入人力、资金挖掘本土非遗民间文化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民间文化活动,特别是保护、传承好清音寺庙会这一非遗民间文化,将未来的溪港打造成独具“非遗”特色的乡村文化旅游“慢生活”体验区。

一、溪港非遗民间文化传承的意义及现状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悠悠长河中,非遗民间文化被烙上社会各时期的文化变迁与融合,展示着社会在前进与倒退中艰难且有活力的顽强发展足迹。通过非遗民间文化,我们可以更清楚的认识到人类演变以及对新生活的追求,赋予人们心灵的滋润,同时也给人们在新时代的文化创新与发展中予以指导和鞭策,在创造不同形态文化的人类发展中,促进着社会的向前发展。传承非遗民间文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背景下,对了解文化民情,促进文化创造,增强溪港经济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在生活方式日益西化的今天,许多古老、传统的非遗民间文化后继无人、面临消亡。对非遗民间文化的重新认识和传承,有助于我们找到民族性在文化和精神上的本位,更有助于赓续民族的文化血脉。

溪港乡因地处永、缙、仙三县交界地带,也是金、温、台三个地区的交界,地理位置特殊。在古代,这个地方是通向内地的交通喉舌,过往周转人员云集在此,所以非遗民间文化丰富多彩,兼有仙居地方特色,又融入了瓯、婺等外来文化色彩。境内众多深厚的非遗民间文化,如仁庄村的板凳龙,塘弄村的三十六行说唱、跳跳马,安山村的金银舞龙,麻车坑村的滚地狮子、轿里狮子等等均依托清音寺七夕庙会这一平台展现。

清音寺七夕庙会文化是当地民众在农历七月七前后举办的大型非遗民间文化表演活动,是一种“自娱自乐型”的文化。它立足于民众生产、生活的具体背景,以一种通俗活泼的形式,自发创造出来的以祭祀和娱乐相结合的表演形态,活动内容丰富,有朝拜、求签、许愿、看戏、非遗民间文化表演、逛庙会等,延续了原始的表演风格、历史风貌,传统文化特色鲜明,更彰显了溪港久远的厚重人文,展现了独特的传统非遗民间文化魅力。清音寺庙会于2010年列入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时,该乡也于2015年10月正式入选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非遗主题(实验)小镇)。

二、非遗民间文化传承面临的问题

伴随着乡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外来文化的涌入,不断冲击着非遗民间文化,其中有些珍贵的非遗民间文化已失传,有的正面临着消亡的危险。我乡非遗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文化的融合和发展同时也导致许多传统的非遗民间文化面临着消亡的危险,其主要表现在:

1.对非遗民间文化价值认识不高。社会对非遗民间文化的认知度不高,广大群众对非遗民间文化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不了解,对它的显性价值和潜在价值认识不足,没有形成应有的保护传承观念。非遗民间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涉及到人类社会形态的各个领域,包括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民间信仰等等文化知识产品。目前,尚未出台有针对性的长效的工作机制以激励保护非遗民间文化,没有具体举措使文化遗产得到较好的传承。

2.非遗民间文化保护传承队伍力量薄弱。当前现有的非遗民间文化保护传承力量薄弱,缺乏专业人士,尚未形成专业管理机构,并且缺乏自上而下的规划管理。由于一些非遗民间文化传承中需要的手工艺制作费工费力,致使参与者不多,传承人匮乏,尤其是年轻一代更是鲜有问津者,如麻车坑村“轿里狮子”手工技艺现只有少数几位60多岁的老人能掌握,目前面临技艺失传的危险。各非遗民间文化的传承人断层、年龄老化现象严重,培养新生代传承人难度大。

3.非遗民间文化保护传承经费投入不足。非遗民间文化保护传承经费无法满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日常需要,特别是对民间手工技艺、传统古村落等缺乏专项保护资金,而是主要依赖当地向上要一点、群众集资一点,以解燃眉之急。例如,仁庄古石头村年代悠久,遭受侵蚀,损毁严重,由于资金问题一直无法得到修缮;各村每年都有一部分开支用于参加清音寺庙会表演所需的表演器材的制作,但由于没有展示厅和适当的存放处,等到来年活动时,很多器材已发潮腐烂,需要重新制作,费时费力又费工,造成很大的浪费。

4.非遗民间文化保护传承力度不够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古建筑、古村落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经常受到建设性破坏,如新农村改造村——金竹岭脚村的几处古老四合院在拆除与保留之间引发了多方激烈讨论,最终在不影响全村建设的情况下保留了1处。此外,大部分处于野外的文化遗产,如麻车坑古树群落、美女松、猫耳涂高山湿地等原生态文化遗产更易受各类自然、人为因素破坏,保护前景不容乐观。

三、保护和传承非遗民间文化的对策和建议

保护非遗民间文化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需要社会各方、各组织的共同参与,培养、加强全民保护民族非遗民间文化的意识,发展旅游与保护传承活动紧密结合,通过文化持有者和文化共享者的共同努力,才能使非遗民间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

1.加大宣传强度,提高保护意识。政府提高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认识,坚持文化遗产工作“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传承发展”的方针,切实把非遗民间文化保护传承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群众对民族非遗民间文化的认识度普遍偏低,要提高人们的主动参与的热情度。利用现代媒体力量宣传非遗民间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存在意义,包括“秀溪锦港·逸境乡居”的微博、微信、微信公众平台等等,长期、不间断的向群众进行非遗民间文化知识的普及教育和宣传,充分发挥非遗民间文化在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树立人们尊重和保护民族非遗民间文化的意识,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爱护并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氛围。

2.健全管理制度,壮大传承队伍。非遗民间文化需要依托于传承制度的完善,将这份历史责任的接力棒传递好。首先,制定完善的非遗民间文化保护制度是文化传承的前提,不仅包括技艺的传承人,还包括技艺的保护方案、抢救方案、申报方案,系统全面地进行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其次,建立良好的传承机制,加强非遗民间文化传承人的人才培养,鼓励文化持有者将具有价值的技艺带徒授艺,避免非遗民间文化的消亡;组建了一支非遗民间文化普查队伍对非遗民间文化项目的历史沿革、人文背景、传承发展、表现形式、道具制作等内容进行研究、整理,编辑成《溪港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材料汇编》。再次,将非遗民间文化的保护与当前的学校教育结合,开展非遗民间文化进课堂活动,培养当地学生对非遗民间文化的热爱,为非遗民间文化的传承注入新鲜的血液。

3.加大资金力度,释放文化经济效应。重视溪港非遗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每年投入资金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民间文化活动,并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建立乡贤理事会,鼓励广大乡贤对非遗民间文化保护传承的捐赠,努力形成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经费投入机制。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民留给今人和后人的一份宝贵财富,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鼓励各方对非遗民间文化的活用,从民俗表演到旅游开发,进一步促进清音寺庙会这一“非遗”资源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依托下岸水库旅游及抽水蓄能电站兴建、绿色生态无工业污染、仙居西部运动康养版块兴起四大优势,立足全乡生态资源,通过在清音寺游步道两侧栏杆雕刻古今中外爱情故事,种植红豆、紫薇、樱花等象征爱情的植物,悬挂情人锁等各种项目深化清音寺传统爱情圣地建设,烘托中国传统爱情节日氛围,多手段全方位的释放非遗民间文化的经济效应,促进民宿旅游产业发展。

4.加强经济建设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在保护传承好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应妥善处理保护传承与经济建设、人民生活需求的矛盾,依法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纳入乡域建设规划,通过规划编制,科学定位,避免新农村建设和传统非遗民间文化的断裂,注重保护传统建筑文化的地域特色,明确保护传承利用的发展方向。如金竹岭脚村对发展村级经济的需求很迫切,但是他们更清醒地意识,发展经济和保护非遗民间文化遗存并不矛盾,两者可以互相依托,共存共荣,因此该村在新农村建设中三次修改村庄规划,把村里的古祠堂、老四合院和清音寺游步道增加到村庄规划中,兼顾保护开发非遗民间文化和发展村级经济,在经济建设中摸索着自己的“发展经”。

第二篇:非遗传承和保护

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如何延续香火

——以古都西安为例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总体情况

古都西安除了闻名遐迩的自然景观之外,其人文底蕴也相当深厚,即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市旅游局的官方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共有非遗项目189个,其中口头文学34项、民俗10项、传统美术14项、传统音乐22项、民间舞蹈21项、传统戏剧6项、传统曲艺11项、传统技艺42项、传统礼仪7项、传统节庆3项、传统体育和游艺11项、传统杂技1项、传统医药7项。其中,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1项、省级9项、市级19项。

2011年6月1日前国家主席胡锦涛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后,作为旅游大省的都会城市,西安下大力气贯彻实施该法,落实非遗保护责任,加大非遗保护力度,特别是在非遗普查、名录申报、宣传推介等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高度重视,健全非遗传承和保护机制。市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把非遗保护工作纳入重要工作项目,下大力气做好这项工作。2005年5月以来,我市先后成立了“民保工程”领导小组和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建立了非遗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眉山市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和《眉山市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方案》,多次召开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专题研究会议,市文体影视部门也成立了“非遗科”,为非遗保护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提供了稳固的条件。下属区县也成立了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领导机构,统一领导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基本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非遗传承和保护机制,由此促使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和齐心协力。

(二)认真调查,打好非遗传承和保护基础。市旅游局为了全面了解辖区非遗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和生存环境等问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两次全面的非遗调查工作。灵活运用文字、录音、录像和图片等方式,对全市非遗资源进行全面和系统的排查,建立了详实的档案和数据库,制定了非遗资源分布图,这些抢救性工作对濒危非遗项目起了延续香火作用。

(三)建立名录,加强非遗传承和保护。市县政府将辖区内具有历史、文学、艺术和科学价值的非遗项目列入专业名录特别加以保护。市政府于2006年、2008年、2010年份三批公布了市级非遗项目共29项。2007年、2009年、2011年,仁寿抬工号子、丹棱唢呐、洪雅复兴耍锣、彭山长春号南味豆腐、东坡区裕泰乾马氏芝麻糕、洪雅五月台会、青神竹编、青神捻条画、苏东坡酒传统酿造技艺、彭山竹琴列入省级项目名录。2008年,青神竹编列入国家级项目名录。由于上述努力,目前我市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因此完整的非遗项目传承和保护体系正在形成过程中。

(四)宣传推介,非遗传承和保护的成效显著。市县政府围绕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依托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新媒体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宣传,尤其是“文化遗产日”开展地域特色鲜明的非遗展览活动,因此非遗保护知识的传播面明显拓宽,人民群众的非遗传承和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同时,为了更好地宣传和推广古都西安的非遗代表性项目,我市正在积极筹备非遗项目对外交流活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陷入困境的原因

(一)民众的非遗保护意识淡薄。由于国家颁布非遗法颁布较晚,因此非遗保护意识不可能深入人心。特别是政府机关部分干部对非遗保护意义的认识还不足,对非遗法的理解比较浅显,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着“重申报,轻保护”现象,个别单位甚至出现对一些非遗项目的保护不管不顾的怪象。

(二)非遗香火延续乏人。由于大多数传承人的平均年龄为60岁以上,因此体弱多病的他们开展传承和保护活动的精力就受到限制。许多传统技艺难度高、强度大、耗时多、收入低,致使很少有人愿意学,不少传承人面临无弟子或弟子太少的尴尬境况。一些传承人的创作活动得不到社会应有的肯定和回报,生活举步维艰,靠“热爱”维系创作生活是极不现实的。

(三)非遗传承和保护的力量薄弱。目前市县政府尚未建立非遗保护专业机构,从事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的专门人员相当短缺。市文体影视新闻出版局仅有1名非遗保护工作人员,大多数区县没有专人从事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因此非遗传承和保护力量严重不足,后备军严重不足。

(四)非遗传承和保护的投入不足。非遗传承和保护的专项经费匮乏,有的区县甚至没有设立专项经费,传承和保护装备相当落后,活动设施缺乏,这些客观情况给开展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造成困难和硬伤,致使不少非遗资源散轶和失传。

三、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香火的建议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非遗传承和保护意识。不管是政府机关还是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为了非遗传承和保护的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加强非遗法的学习和宣传。尤其是强化对作为执法者的各级领导干部的非遗法知识培训,增强全社会非遗传承和保护的自觉性和危机感。通过举办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及传统节日等方式去大力宣传和展示我市的非遗项目,扩大古都西安非遗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人民群众非遗保护意识。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借鉴东亚邻国韩国保护非遗的经验和做法。运用多种新媒体开展非遗法宣传,普及非遗保护知识,营造非遗保护氛围。适时推进非遗项目进校园、进课堂,使非遗传承保护项目成为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突出政府主导作用,形成非遗保护合力。我们可以依法将非遗保护工作纳入市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并且强化非遗保护全程管理。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参与非遗保护工作,切实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保护合力,实现非遗保护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全面化和法治化。

(三)落实非遗政策,保护非遗项目传承。加大对现有非遗保护政策的落实力度,尤其是将工作重点倾向于对非遗保护贡献突出的个人予以表彰、奖励,以此激励更多的能人参与非遗传承和保护;对市县级非遗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交流等活动实行专项经费补助,不至于让他们的生活捉襟见肘而影响非遗项目传承;支持非遗传承人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以此扩大非遗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推进市非遗展示区建设,完善区县现有非遗文化展示场所,为非遗的传承和保护提供固定平台。

(四)发展非遗产业,重视非遗的经济带动作用。对竹编艺术等具备引擎功能的非遗项目的产业链加以延伸,应将市政府主要领导的相关要求落实到位。对东坡泡菜等重要产业,应发掘其非遗内涵,重视其产业链的文化含量。非遗产业要想做大做强而得到长期发展,就必须挖掘非遗的商业价值,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就是非遗的经济带动作用的生动体现。非遗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为自是的传承和保护带来稳固资金支持,如此文化和经济达到互利共赢。

(五)提供工作保障机制,增强非遗传承和保护基础。建立市县非遗保护专业机构,并配备相应工作人员,特别要做好其工作人员的工作保障机制,只有做好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的社会保障工作,才会切实满足非遗保护工作的需要。通过和有关高校或专业机构的联合,加强对非遗保护队伍的专业技能培训,每年可以派出相关工作人员参加培训班,争取在两年内将市县两级非遗保护工作人员轮训一次,以此提升非遗保护工作的整体水平和素养。

(六)适当增加非遗传承和保护的财政专项经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非遗传承和保护要想得到稳固而独立的发展,其经费来源必须稳固。因此,市县要依法将非遗传承和保护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年提高,确保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持续开展。各级政府通过各种措施如招标,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捐赠和投资非遗保护事业,以此达到非遗香火传承和商业发展的两全其美也未尝不可。

第三篇:以展览活动为载体推进非遗传承与发展(做法类)

麦秆奇趣作为控江路街道的非遗品牌,近年来取得了累累硕果。为了进一步传承此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为其注入新的活力,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内容,探索以展览活动为载体推进这一非遗传承与发展。具体在展览活动中创新融入以下方面的内容:

一是积极搭建学员展示平台。参观者在展览中不仅可以欣赏到老师的部分作品,也可以看到最新的学员作品,这也使得展览活动有了耳目一新感觉的同时,也为学员搭建了展示的平台,更好地为传承麦秆画这一非遗项目打下基础。

二是互评互学提升居民参与度。在展览活动的参观环节中,社区居民不再单单是一名参观者,更是一名参与者,居民们可以拿起笔选出自己心目中最喜欢的作品,让更多人参与到非遗活动中来的同时,也调动了学员的积极性。

三是鼓励创新丰富文化传承。展览活动在评选出前三名的基础上,另外增设创新奖,旨在引导学员在传承这一非遗文化的同时,突破固有思维,加入创新意识,为麦秆画创作注入新的活力。

控江路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将继续在非遗项目的深化培育方面下功夫,以展览活动为载体更好地推进非遗的传承与发展,真正将这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保护好、发展好。

控江路街道社区文化办公室

2015年5月9日

第四篇:以“非遗”市场化促进“非遗”活态传承

〔摘 要〕对具有市场潜力和开发价值、与消费者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非遗项目,应采取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模式,通过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商业开发,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到保护和传承非遗的事业中来,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非遗市场化强调在保护开发时必须重视非遗的内核,让非遗得到健康的活态传承。

〔关键词〕 非遗市场化 文化内涵 活态传承

一、非遗市场化概念及内涵

在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多方共识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所蕴含的价值和文化等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非遗保护中,施救式保护与开发式保护是目前普遍被认可的两种保护方式。其中前者是由政府主导的保护措施,主要通过建立博物馆或数字化记录保存等方式尽量保存非遗的当下状态,一般适用于濒危非遗项目,投入少、见效快。开发式保护则是由政府主导、市场调控为主体的保护策略,它将非遗引向市场参与竞争,以竞争的压力激发其活力,借助市场拓展生存空间。

在非遗开发式保护中,走市场化和产业化是当前各地正积极探索的路径。非遗市场化是指根据非遗项目的特性,将其引入市场竞争的初始阶段。随着非遗市场化的扩张,达到一定规模时,产业化开始形成。

非遗只有依附在某个特定的载体才能传播、存储、显示和传承。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已经成为非遗最重要也最普及的传播载体。因此,市场化也被认为是目前对非遗最好的保护方法之一。实际上,对一些具有市场潜力和开发价值、与消费者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非遗项目,采取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模式,通过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商业开发,可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到保护和传承非遗的事业中来,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非遗市场化的瓶颈

近年来,各地在非遗的发掘、保护和传承方面,都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非遗市场化还处在摸索阶段,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1)市场化认识不够,理论基础薄弱。谈到市场化,从政府部门到非遗企业、传承人,普遍存在思想认识不够、理论基础薄弱的问题。甚至有人就是一种保守、抵触思想,害怕非遗在市场化中“失真”,就会将非遗以静态被动保护的方式封存起来,不让其在市场中激发活力,最后形成“化石化”的遗憾局面。非遗技艺的传承并非一成不变,我们不能怕“失真”而去放弃市场化这一主动保护策略,守着技艺而不创造需求,对于某些类别非遗是很难实现有效保护的。

还有的非遗从业者觉得既然推行非遗市场化,那就是一概而论,将所有非遗都推向市场,鼓励它们生产产品走向市场,对项目类别和特性不加以甄别和分析,缺乏对非遗充分的认识和尊重。

而与非遗项目本身息息相关的传承人,多是年龄偏大的手艺人,观念也相对陈旧,他们对市场运作非常陌生,不懂市场运行规律,害怕没有保证的早期投入,害怕技艺被人剽窃,更是对市场化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

(2)过度开发和利用,非遗失去本质。近几年来,非遗市场化是一个被广泛关注的话题。一方面,大家期待通过市场化让非遗得到开发并形成产业化,让古老文化得以传承延续;另一方面为追求经济效益,过度开发非遗,甚至在开发中对非遗本身造成破坏。很多非遗项目的市场开发是由运营商直接操作,运营商更加关注利润,而忽略了非遗市场化过程中出现的失真情况,直接结果就是让非遗失去其珍贵的原始特质。

(3)非遗市场化缺乏机制和人才的保障。非遗的市场开发虽然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但是集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产业链仍处于探索之中。很多非遗产品大多还是家庭小作坊在生产,没有形成大规模公司化经营,没有大的批量,仅仅停留在一种个性化的消费,销售者和经营者很难保住它的成本和销售利润,同时还要维持良性循环,找不到突破点的,最后就会走入死胡同。

大多数非遗传承人虽然擅长于非遗技艺的炉火纯青和非遗产品的生产制作,但是创新思维和研发、营销经验严重不足。非遗市场化研发、管理及营销团队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非遗”市?龌?的发展。

当然影响非遗市场化的因素还有很多,如政府政策支持力度、项目的内核、传承人的存续状况、传承人群的素质等等。

三、走好非遗市场化道路的对策

(1)开拓开放思路,努力提升市场竞争力。既然非遗市场化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政府工作人员、非遗企业、传承人、其他非遗从业人员就都应具备非遗市场化的思维。

首先,政府应成为非遗市场化的“智囊团”,为其策划、宣传、营销提供帮助;帮助非遗产品扩大市场;对制约非遗市场化的资金问题,调动社会力量形成合力。

企业应该在具备市场化思路和掌握市场化规律的基础上,多进行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多借鉴国内外市场信息和品牌推广经验,提升项目的市场竞争力,推进非遗文化产品品牌化过渡到市场化。

很多传统技艺类项目是靠个人力量进行传承,传承人掌握着流传千百年的老手艺,观念也要时时更新,要掌握一定的现代市场的通用理论,要有市场化的基本意识,要多琢磨如何运用基础理论,结合项目鲜明的特点和个性,拓展市场空间以全新的设计理念和时尚的流行元素来传承那些巧夺天工的传统技艺。

(2)要弄清不同非遗项目的特性,走适合的市场化道路。开展非遗市场化,首先应研究、了解和掌握不同类别、不同项目的特点,其次要因类制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要把握好度,不能进行盲目、破坏性的开发。

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类非遗的保护,就是向世人展示它的文化博览价值,而不是一味地去创新或者开发。如果非要市场化,那也应该是市场化的体验,比如皮影戏,或者市场化的演艺,比如长沙花鼓戏和长沙弹词等等。

以技艺为核心的传统美术和技艺类的项目,在历史上便自然地与市场相互依存,是普遍认为比较适宜于走市场化道路的,而且必须要经过市场化的考验,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比如湘绣、望城剪纸、浏阳菊花石雕等等。但是同样作为传统手工技艺,不同的项目之间的市场化程度和效果却是不一样的。比如同样作为传统技艺,活字印刷和古法造纸,因为技艺的独特性和市场需求特殊、有限,就不能像湘绣一样形成产业化,只能是部分市场化。

(3)保持内核不变,不断发展创新。非遗市场化是要增加非遗产品的衍生价值,通过创新实现非遗产品的实用性和多样性,但是绝对不能抛弃非遗的内核。要让非遗重新进入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创新必不可少,但是如何在创新中保持内核,坚持品质,才是明智之举。湘绣也在积极地为迎合市场改变自己,引入现代时尚化的设计元素,但是湘绣珍贵的针法,是绝对不能抛弃的。在利用非遗进行创作、展示、产品开发等活动时,要充分尊重并珍视这些项目的文化内涵,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保护好它的形式和核心内涵。

非遗市场化的完美效果,应是在尊重市场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在不改变项目内核的前提下,不断进行产品的研发创新,才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4)政府要把握好调控和扶持的度。市场认可和政府支持,是非遗实现市场化的两大关键点。只要时机成熟,非遗就能进入动态的市场运作,保持内核,迎合市场,就能获得市场的认可。而政府在非遗的市场化道路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对非遗项目而言,要实现传承与推广,就必须考虑经济来源和生存空间等现实问题,因而非遗市场化,少不了政府的扶持。

政府应该设立非遗市场化专项资金,一方面用于保护无法市场化的非遗,如民间文学类项目的收集和归档,民俗类项目的完整录像和数字化保存,为适合展演的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类项目举办展演活动;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可以与市场挂钩的非遗,应该面对市场,进行标准规范的生产和推广,以便可以开发性保护。同时,政府还要积极吸纳社会资金,鼓励企业以多样化的形式投资非遗衍生品市场,通过银行优先贷款、税费减免、资金补贴等政策,引导企业资本投资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非遗衍生品产业。

而在非遗市场化的进程中,政府也应起到引导和监督的作用,让非遗通过市?龌?能就业能创业,吸引更多年轻人来保护和传承;确保非遗在市场化中保持内核创新发展,不让“伪非遗”扰乱市场秩序;要强化非遗手工的地位,允许产品贴上“非遗”牌明买明卖,让消费者自己选择,维护市场的健康稳定。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的“文化族谱”,是刻在我们血脉里的“文化烙印”。非遗市场化为一些潜在经济价值较高的非遗项目,提供了自我发展、自我保护的可能,为传承者增加了收入,传承者能够依靠自身技艺养活自己,从而增加了传承信心。与此同时,有了经济效益,传承者才能有更多的资金反过来用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但是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亦不能完全寄希望于市场化。保护非遗项目,首先是政府责任,在明确了地方部门的主体责任之后,再去有所区别地市场化,在市场化运作的道路上逐渐摸索出与现代商业社会的结合点,积极地寻求发展与创新,才是真正的保护之路,才能让脆弱的“非遗生态”找到融入现代社会的生存发展之道!

第五篇:非遗传承汇报材料

点亮五猖庙会,追寻家乡之根

——东关小学五猖会非遗传承基地验收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我们学校作为区第八批非遗传承基地,内容是东关五猖庙会,五猖庙会是古镇东关最热闹的会市,曾一度享誉绍兴,特别是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关于“五猖会”的一段叙述,更是让东关的五猖会名扬四海。但是说实在的,那是近百年前的事了,即使是如今对于尚在世的耄耋老东关来说,那也只是听父辈说起而已,并没有亲眼目睹其盛况,所以,作为我们小学生,如果只是传统意义上的传承五猖庙会,那其实是不合实际,空泛飘渺的。

东关是我们的故乡,这个美丽古朴的千年古镇,隐藏着多少深沉的历史文化积淀,多少可歌可泣的人文故事,多少古越水乡的风土人情。这些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特色民间文化,是东关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也是所有东关人共同的文化之根。我们觉得如何留住、传承这些文化之根,才是我们学校五猖庙会非遗传承基地的应把握的核心,经我们多次研讨最终我们将传承的主题定为“点亮五猖庙会,追寻家乡之根”,我们主要传承以“五猖庙会”为核心的东关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名人雅士、民间技艺等文化遗产,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实践活动之旅,引导东小学子追寻家乡的文化之根,了解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激扬学生知爱家乡、心系家乡的情感。

作为“非遗”传承基地,我们深感机会难得,责任重大。通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我校“五猖会”非遗传承思路进一步清晰,工作进一步拓展,业已取得初步成效。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营造非遗传承氛围。

为让“非遗”更好地扎根我们东关小学,学校大张旗鼓地开展非遗传承宣传,利用标语、宣传窗、校园网站、校园广播和电视系统等多种宣传媒体,使全校师生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非遗”的丰富内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文化观、艺术观。为使“非遗”传承基地工作有效开展,我校成立了 “五猖会”非遗传承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德育副校长任副组长,相关中层干部任组员,努力形成工作合力。领导小组经常组织专题会议,使传承工作研究日常化。同时制定了详细的“非遗”传承工作计划,丰富载体,力创特色。我们提出三项工作举措:一是把它作为学校的一项重点特

色工作,列入学校整体工作规划,力争成为一张东小的特色金名片。二是各处室密切配合,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三是加大投入,确保人员、经费到位,就这一年而言,我们总共投入五万多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新年庙会、非遗陈列室、五猖会莲花落小剧及其他各项非遗传承专题实践活动。

二、开辟阵地,组建队伍,夯实“非遗”传承基础。

1、建立活动阵地。学校投资五万,于2014年年初新建好一个“五猖庙会”非遗陈列室,内置东关的“五猖庙会”的有关文字、图片、实物资料,本校五猖庙会及东关历史文化探寻、传承活动的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整个陈列室古朴清新,学校还开展了陈列室开放、参观活动,由五年级同学担任小导游,向老师同学们介绍陈列室及五猖会相关内容,赢得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2、组建“非遗”传承辅导员队伍。

第一支是校外辅导员队伍。我们聘请老东关何仁山老师担任校非遗传承基地总顾问,何老师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戏剧创作群英奖、飞天奖获得者,散文集《最忆东关美》,表达着对老东关炽热的爱,小剧《五猖会》《早读》《徐文长造桥》等都极具浓浓的地方色彩,他经常来校做东关历史文化讲座,交流,为我校的五猖庙会非遗工作出谋划策。2013年底,东关街道举行了轰轰烈烈的东关民间人才大评比,评出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民间人才共300多名,借此东风,在街道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校聘请了十多位东关四星五星级民间人才担任东小“五猖庙会传承基

地校外辅导员”, 2013年12月30日,东关小学“五猖会”非遗传承校外辅导员聘任会在东小会议室举行,来自东关本地的老一辈文人、民间文艺大师、民间手工艺人,东关民间人才和东小非遗传承社团的骨干师生

济济一堂,就如何更好地传承“东关五猖会”,让这朵非遗之花真正在东关绽放进行了热烈地讨论,各辅导员热心地表示今后会多到学校走走,将他们对东关本土文化的这份热爱,以及乡土艺术精髓毫无保留地传承给东小的下一代。

第二支是校内辅导员队伍,由校内对东关历史文化有浓厚兴趣和艺术底蕴的教师组成;第三支是学生传承队伍,我们招募3——5年级部分学生,组成了一支大30人左右稳定的“点亮五猖庙会,追寻家乡之根”的非遗传承社团,成立了“莲花落”、“舞狮”、“踩高跷”等各传承兴趣小组,并利用周四拓展课时间,在辅导员的精心辅导下积极开展传承活动。

三、挖掘资源,创设载体,丰富非遗传承活动。 1.五猖庙会盛大隆重

金蛇辞岁,骏马迎新,2013年12月30日,在东关小学的操场上,一千六百多名师生、社会人士共同见证了一场热闹非凡的盛会——“新年五猖庙会”。本次新年五猖庙会,由 “庙会开幕式”、“爱心图书义卖”以及“地方美食汇” 三部分组成,是一次东关民间文化的盛会,更是一次爱心涌动的盛会。

开幕式上,来自东关本土的四星级、五星级民间人才竞相展示了自己的乡土才艺,热情的舞狮,淳朴高亢的绍剧独唱,幽默风趣的秧歌板,嗨翻全场的滑稽莲花落„„精彩的表演掀起了现场一个又一个高潮,而东关小学学生表演的莲花落小剧《五猖会》更是以鲜明的地方特色,将本次新年庙会的主题瞬间点亮。

下午的“爱心图书义卖”以及“地方美食汇”是孩子们欢乐的海洋。义卖场上,各班纷纷亮出了温情的爱心宣传语,制作了精致的爱心箱„„全场人头攒动,激情高涨,气氛热烈,一个多小时的爱心义卖,募集到的爱心款额,都投入到了学校的“求是·蒲公英爱心基金”中,用于特殊学生及贫困生的援助,让他们同享一片蓝天。 (2)民间传承特色鲜明

鲁迅笔下的《五猖会》虽着墨不多,但寥寥数语,却引

发人们对五猖盛会的无限遐想,为更好的传承这朵非遗之花,我们将何仁山老师的小剧《五猖会》排成莲花落《五猖会》,由学校非遗传承校内辅导员徐立峰、潘华锋两位专任老师负责,将这一经典的特色曲艺剧传承下去,影响一代又一代东小人。2013年我校的莲花落小剧《五猖会》,凭着鲜明的地方特色一举夺得了绍兴市少儿曲艺大赛最高奖——小牡丹奖,今年,我校又将这一小剧,加入了新的元素,如舞狮、踩高跷、烛舞、大旗、秧歌板等东关五猖庙

会时期的典型艺术表演形

式,使其内容更为丰盈,舞台效果更显张力,参加了上虞区六一艺术汇演,赢得了在场评委、观众的一致好评。同时《五猖会》还多次搬上大舞台,赴绍兴、上虞、柯桥等地表演,走进社区,如担山村、马家桥村,义务地为当地老百姓表演,给老人们送去笑声与欢乐。11月22日我校《五猖会》小聚还将走进省流动大舞台,届时全省的百姓都将认识了解五猖会这朵东关的艺术奇葩。

同时,学校又在积极筹措,将地方特色曲艺——莲花落小剧作为我校艺术文化的特色项目传承下去,现在已策划、编排《少年竺可桢》、《徐文长造桥》等地方小剧,相信这项特色传承会在东小的土地上开出绚烂的花朵。

(3)家乡寻根如火如荼

家乡——东关,是生养我们的地方,她赋予我们生命,赋予我们灵性,赋予我们健康成长的青山绿水。我们成立了“毓菁学子家乡寻根”兴趣小组,开展最有效、最鲜活、最有力的家乡寻根之旅。

情醉女儿红:“移家只欲东关住,夜夜湖中看月生”,这是著名诗人陆游住东关古镇时,品饮东关特产女儿红酒后写下的著名诗句,表达了对东关的留恋和向往。古往今来,这似琼浆、如玉液的香醇女儿红,不知醉倒了多少文人墨客、山野村夫。如今“九九女儿红,酒浓情更浓”,东关的女儿红早已蜚声中外。学校家乡寻根小组的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走进了女儿红酿酒有限公司,通过实地参观、专家讲解,了解女儿红酒制作的每一个的过程。同时孩子们还深入乡村,探访民间制酒的传统与风俗,上网搜索女儿红的故事,相关诗词。老师们还将地方课《女儿红》搬进课堂,和孩子们共同品味浓浓女儿红,并为家乡的女儿红撰写广告词。

这是我们寻根小组的同学参观女儿红酿酒公司

追寻失落的童谣

家乡的童谣节奏鲜明,朗朗上口,反映了家乡淳朴的民风民俗,每一首都洋溢着温情和向上的力量,充满了阳光般的气息,是家乡的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了留住这朵家乡文化的奇葩,寻根组的同学们开展了 “追寻家乡失落的童谣”实践研究活动。孩子们询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走进乡间的角角落落,采访乡里的

长辈,采撷一首首地道的家乡童谣,一句一句地记,一个音一个音地学,还别出心裁地把家乡的童谣与游戏相结合,听——清脆悦耳的乡音童谣在东小校园的上空飘荡;看——丰富多彩的童谣游戏,在同学们的精彩演绎在熠熠生辉!

传承玉雕技艺:

东关玉雕艺术源远流长,至今已有

六、七百年历史了,伴随着古老的生活风俗,世代相传,是东关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玉雕小组以“玉雕技艺”为重点,让学生了解玉石文化、彭家玉雕历史、玉石审美与品鉴、制作方法等方面知识,由校内外辅导教师或玉石名家,采用课程或专题报告形式集中进行讲解传授。

开展参观考察类活动。以“彭家玉雕”为核心,采用实地走访形式,带领社团成员走进彭家堰村,通过参观考察彭家堰村的玉雕加工厂、上虞市收藏品市场、玉石商铺等地方,让传承社团成员了解玉石文化的传承经历,欣赏一块不起眼的石头在玉雕师手中升华成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之过程,感受玉雕技艺这一门古老的艺术给现代生活创造美的气

息。

开展故事收集类活动。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

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很多内容是人们口口相传,散落在人们中间的故事与传奇,因此传承“玉雕技艺”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收集和玉雕有关的故事、传说来丰富传承内涵。通过社团成员的走访、询问,收集到的东关玉雕文化在民间流传的历史传奇故事、玉雕艺人的拜师学艺经历、玉石商人走南闯北的风雨故事等,编撰成一套有关“玉雕”的故事集。

同时开展技艺传习类活动。我们特意准备了玉石的代替品蜡石作为练习材料,其质地软,形状却酷似玉石,便于学生进行雕琢感受。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收获了用蜡石雕刻的“平安扣”等一批相对较简单的“玉雕”成品和半成品;同时“非遗”传承社团编制了一本玉雕文化宣传手册,作为校本教材,在学生中间广泛地宣传玉雕文化,鼓励更多的学生加入活动小组。

探访悠悠古纤道:

东关段古纤道,位于萧曹运河上虞东关段,镇西桥至马家桥村石料中转码头,长220米。这段堤塘是先秦时期山阴古水道的堤塘,在东汉时期,又成为古鉴湖的堤塘,它比现已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纤道的历史要悠久得多。堤岸条石板用开槽立柱固定,这个工艺在现存的古纤道中是独特的,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十分珍贵。然而近半个世纪以来,东关境内的古纤道被毁坏得相当严重。残存下来的古纤道也“性命堪忧”。 针对现状“家乡寻根组”的同学们积极行动起来,实地考察,撰写小课题、论文报告,并通过树广告牌,写建议书、奔走相告等方式,保护古纤道,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之下,2014年东关段古纤道修葺一新,悠悠古纤道重新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家乡小导游成果丰硕

2013年年初,“最美是东关”小导游兴趣小组正式成立,在探寻家乡文化之根的同时,将家乡特有的的历史景点、民俗民风、贤人雅士等,拍成宣传片,向社会宣扬、推广,让银东关的声名远扬。一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上虞区小导游视频大赛中,《乡贤竺可桢故居》、《浓浓女儿情》、《最美桃花源》获一等奖;《悠悠古纤道》、《彭家堰玉雕》、《追寻家乡的童谣》获得二等奖,兴趣小组的同学,还担任了东关街道竺可桢故居的特聘小导游,迎接了来自各地的参观团体,向他们倾情介绍一代宗师,科学巨匠——竺可桢。

正是在这样有效、鲜活、有力的寻根之旅中,毓菁学子们了解了家乡“非遗”的丰富内涵,激发了知爱家乡、心系家乡的强烈情感,也树立起了正确的价值观、文化观、艺术观。

(4)求是活动扎实生动

作为竺可桢母校,寻百年毓菁根,扬竺可桢“求是精神”,做“真善美”东小人,是我们永远的追求。我们以“求是”为核心精神,开辟了“行走求是之旅”的德育精品校本课程,在东小的六年时间里,围绕竺可桢开展六节综合实践课,在扎实生动的求是之旅中寻真、向善、扬美,让求是精神在心头扎根,并融会到日常学习、行为礼仪的方方面面。

第一课:求是开蒙:

由唱《竺可桢》、介绍学校“求是”德育精品课堂、朱砂启智、挂求是卡、颂《大同颂》、参观竺可桢故居等环节组成。引导孩子们在中华传统礼仪的感召下让学习做人、做事,同时初步了解乡贤竺可桢爷爷的求是精神内核,争做文明智慧的求是好少年。 第二课:求是 识竺

以建队节为契机,开展“牵手宗师,点亮红领巾之梦”入队仪式,组织二年级的同学进行队知识及竺可桢相关内容考核,进一步认识了解竺可桢,考核通过光荣地加入少年先锋队。

第三课:求是说竺

在三年级开展“牵手大师竺可桢”故事大王比赛,以中队为基础,倾情演绎有关竺可桢的故事,从小队开始,层层比赛推选,评选出校“求是”故事大王,让“求是”精神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另外还有求是学竺,结合三八节、植树节、雷锋日一系列暖暖的节日,鼓励孩子们走进社区,做最美求是学子;求是导竺,培养五年级的竺可桢故居小导游,求是宣竺,通过绘画、书法、演讲,宣扬求是精神。

(5)校本课程初见雏形

我们正组织一批有底蕴、有热情的骨干教师,挖掘东关特有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名人雅士,创编以五猖庙会核心的东关历史传统文化校本教材——《最美是东关》,同时开设地方课程,让东小的孩子们留住东关最美的记忆,传承东关最淳朴的传统技艺。

“点亮五猖庙会,追寻家乡之根”特色乡土文化传承活动,自开展以来就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广大社会人士的大力支持,东小学子更是积极行动,饶有兴趣地探究、体验、发掘着家乡传统文化的魅力。

缕缕乡情正在东小学子的心田弥漫、升腾„„

上虞区东关街道中心小学 任菊萍 2014.11.10

上一篇:入党自传及思想汇报下一篇:如何加强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