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信息化建设规划

2023-02-17

第一篇:十二五信息化建设规划

“十二五”国家信息化规划

出处:赛迪顾问 日期:2010-06-03

2.1 政策环境

2.1.1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推进日渐深入,信息化建设指标更加清晰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战略确定四个信息化发展目标和六大战略计划,并提出九点相应的信息化发展保障措施。到2020年,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基本普及,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国家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取得明显成效,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初步确立,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基本完善,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显著提高,为迈向信息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2.1.2 十七大首次提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命题,赋予信息化建设全新的命题 2007 年10 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十七大强调必须“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中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十七大首次鲜明地提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崭新命题,赋予了信息化建设全新的历史使命,信息化发展必将有新的、重大的突破。同时还再度明确了信息化战略地位,为信息化的长远发展提供了目标与方向。相信在未来几年必将兴起新一轮的信息化建设高潮。

2.1.3 七大领域开展信息化试点工作,明确重点任务,推进深入应用

2008 年3 月,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发出《国家发改委关于组织开展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规划及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的重点任务,在大型骨干企业信息系统外包服务、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服务、移动电子商务、电子认证服务、信用信息服务、新农村综合信息服务、无线射频技术应用等7 个领域开展信息化试点工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出的《国家发改委关于组织开展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表达了国家意志,传递了明确信息:信息化政策将持续深入扎实贯彻;信息化推进重在应用。

2.1.4 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成为第6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一大热点

2008年3月11日,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作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是新时期以来第6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一大热点,是中国信息化进程中的大事。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新组建的工业和信息化部面临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推进高新技术与传统工业改造结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的重任。

2.1.5 地方政策环境日益完善

各个地方的信息化政策也随时得到了更新与完善。例如,北京市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总体部署,依据《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 - 2020 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 - 2020 年)》和《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出台了《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规划》。本规划是“十一五”时期北京市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性文件,规划期限为2006¬ - 2010 年;广东省出台了“广东省信息化发展纲要(2005 -2020 年)”。该纲要的总体目标是,到2010 年,全省形成信息技术普遍适用、信息资源合理利用、覆盖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较为完善的信息化体系,提高信息产业化水平,建成信息产业强省。到2020 年,全省信息产业发展、信息技术研究、信息环境建设及信息资源利用等方面主要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以上水平,实现产业信息化,建成“数字广东”。

2.2 经济形势

2.2.1 后危机时代世界范围内经济结构大调整时代的到来 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引发的世界范围内经济的严重衰退,必将产生全球性经济格局和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由此对我国产生长期、深刻的影响。后危机时代背景下外需的萎缩,全球都将进入需求不足的时代。与此同时,经历萎缩后必然伴随着结构的重大调整,我国的经济在此轮调整中是否还能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仍然是政府当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之一。即便外需在水平和结构上都重新恢复,作为一个大国,我国不能把经济增长的基础长期建立在外部市场的过度需求上。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走势,使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严峻复杂。在这个特定背景下,我们长期坚持的“大进大出”的增长方式应当终结。

2.2.2 发展型新阶段需求结构的战略性升级

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实现了经济的长期快速增长,社会发展阶段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由生存型阶段跨入发展型阶段。在发展型新阶段,消费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与生存型阶段相比有了重大变化,经济、社会与政府体制需要全面创新,使之与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进入发展型新阶段,需求结构开始进入战略性升级的阶段,重点表现在三个方面:

2 . 2 . 2 . 1 从日用消费品向耐用消费品的升级。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在1996年降到50%以下,2000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也降到50%以下,到2008年,城镇恩格尔系数进一步降到36.3%,农村恩格尔系数则降到43.1%。在食物支出比例大幅度降低的同时,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大幅度增加,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对住房、汽车、电脑、高档电器等消费品的需求更加普遍,大额消费支出持续攀升。

2 . 2 . 2 . 2 从私人产品需求到公共产品需求的升级。由生存型阶段进入发展型阶段,突出地反映在城乡居民的发展型消费支出比例明显超过生存型消费支出比例。近几年来,全社会公共需求增长速度相当快,个人用于公共产品的年均支出,大概是90年代中期以前5年的支出规模。以城乡居民在医疗保健和教育等方面的支出为例,1990年至2006年,这些满足公共需求的支出在个人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从全国来看,私人产品的需求基本得到解决,而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突出出来。

2 . 2 . 2 . 3 从物的追求到人的自身发展的追求。从总体上说,在广大社会成员生存问题解决以后,人的自身发展的需求开始全面凸显。为此,社会政策导向应当优先投资于人的发展。生存型阶段,社会政策注重将资源用于减轻人们的不幸和困境,保障其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发展型社会政策重点是投资于人力资本,投资于就业和创业计划,提高人们应对风险的能力,促进人的自身发展。

2.2.3 “十一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标尚未彻底实现

在内外发展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十二五”发展方式转型与变革的任务十分艰巨。并且从近4年的实践看,“十一五”确定的经济增长方式目标在多方面进展不大。应当说,“十一五”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政策导向是相当好的。例如:把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基本立足点;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线;把促进增长方式根本转变作为着力点;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把改革开放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作为根本出发点等。

从这几年的情况看, 尽管“十一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某些新的进展,但总体说,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有实质性改变,“十一五”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政策目标任务艰巨。

( 1 ) 投资率居高不下。由2 0 0 0年的3 5 . 3 %提高到2 0 0 8年的43.5%。2009年情况特殊,可能投资率还会高些。

(2)消费率逐步下降。2005年为51.8%,2008年进一步下降为48.6%。

(3)外贸依存度大幅上升。2000年是39.6%,2005年为63.8%,2007年进一步上升到64.8%。

( 4 ) 能源消费总量持续攀升。2 0 0 0年为1 3 . 8亿吨标准煤,2 0 0 5年上升到2 2 . 5亿吨标准煤,2008年则进一步上升到28.5亿吨标准煤。

2.2.4 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特点仍然比较突出

“十一五”好的政策导向难以全部落实,发展理念、相关体制改革滞后,但重要的在于地方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特点仍很突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还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其主要特点是以追求GDP为主要目标;以扩大投资规模为主要任务;以上重化工业项目和热衷批租土地为主要特点;以行政推动和行政与干预为主要手段。由此可见,我国发展方式转型的更大挑战不是经济本身,而是政府转型与政府决策。

“十二五”经济社会体制改革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能否有重大突破。

2.3 社会环境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环境才能够顺利进行,这主要包括人才环境、产业环境等。这些社会环境对中国城市信息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3.1 人才环境

人才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的第一要素,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建设形成长效机制的关键条件。中国已基本形成了以高等院校为主体,政府、企业和社会多渠道培养信息化人才的格局,对改善中国信息化人才的现状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高等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力军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信息化专业人才。目前信息学科已成为中国综合大学和专业院校的必设学科,涵盖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信息化人才培养不断加强。在职培训是目前中国信息化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全国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工程建立了软件工程师、硬件工程师、网页设计师、网络工程师、IT职业英语五个大的职业教育项目,培养了大批信息技术应用人才,同时还加强了信息化建设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

此外, 中国的人才政策不断完善。大力引进人才,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家等组成“智囊团”,参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发展战略制订、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重点工程项目方案评审和建设成果鉴定等工作。中国已经基本创建了一个有利于信息技术人才发展和创业的良好环境。

2.3.2 产业环境

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产业的发展和壮大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发展进程。

“ 十一五” 期间, 中国信息产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能力显著增强。随着“十五”计划的全面完成以及“十一五”计划的深入开展,中国电信网络和用户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位,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例“十一五”期间提高2.2个百分点;通信业转型与发展成效显著,通信业务总量“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28.5%,5年增长2.5倍;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7%,规模5年扩大3.3倍。此外,在信息化推进等方面也取得重大进展。2008年信息产业增加值完成2.18万亿元。国家关于加强宏观调控、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举措在信息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

2.3.3 城市化进程

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速,已经并将持续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城市化以工业化为前提,工业化的发展又推动着城市化的进程。同时,我国城市又面临信息化问题。城市信息化是中国城市发展的新主题与新动力,是解决目前我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难题的重要途径。

城市化与城市信息化要同步进行。城市化是解决“三农问题”问题的根本出路,利用信息化手段突破城乡地理界限,填平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数字鸿沟,促进城乡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互动。实现城市现代化,必须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就要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城市化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城市信息化过程需要大量的软件产品、硬件设备、咨询监理、技术支持、信息服务等,这都会为城市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缓解当前城市就业难题。

综上所述,城市化有利于开展城市信息化,城市信息化也有利于城市化进程。因此,城市化与城市信息化要同步进行。

2.4 技术环境

2.4.1 物联网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 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物联网将网络终端从普通PC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进而实现各种网络终端设施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

2.4.2 云计算

云计算是虚拟化(Virtualization)、效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等技术的组合体。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技术的一种。是指通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经搜寻、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通过这项技术,网络服务提供者可以在数秒之内,达成处理数以千万计甚至亿计的信息,达到和“超级计算机”同样强大效能的网络服务。

2.4.3 三网融合

三网融合并不仅仅意味着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还包括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其表现为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层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无缝覆盖,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应用层上趋向使用统一的IP协议,在经营上互相竞争、互相合作,朝着向人类提供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服务的同一目标逐渐交汇在一起,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渐趋向统一。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成本,促进业务流程的集成,简化运行并提高生产率和利润。

2.4.4 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全国性的、以宽带IP 为技术核心的,可同时提供话音、传真、数据、图像、多媒体等高品质电信服务的新一代开放的电信基础网络,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简单的说,能让用户在移动中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访问Internet,获取信息、进行商务、娱乐等各种网络服务,就是移动Internet。它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这两大技术的融合而产生的,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业务。目前,移动互联网正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短信、铃图下载、移动音乐、手机游戏、视频应用、手机支付、位置服务等丰富多彩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迅猛发展,正在深刻改变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移动互联网经过几年的曲折前行,终于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

以国家、省、市“ 十二五”发展战略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两化融合方针,从信息化实际情况出发,以信息化试点地区和重点项目为契机,全面分析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和形势,统筹兼顾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突出规划的前瞻性、战略性和专业性,发挥规划的引导和规范作用,使“十二五”信息化规划成为政府部门履行职责、推进全社会信息化的重要依据,结合地区社会、政治、文化、经济、产业的特点,结合信息化建设的先进理念和实证研究,构建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发展战略体系,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指导依据。规划实施过程中,要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推进相结合、联合建设与有序竞争相结合、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全面发展与重点推进相结合的原则,着力优化经济结构。

赛迪顾问认为, 信息化规划因素综合考虑区域总体经济发展实力(基于信息化成熟度模型考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政府管理、建设内容用与影响因素。在信息化建设的不同阶段和发展的不同时期,这些要素的影响作用及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在信息化发展初级阶段,城市总体经济发展实力和经济效益是影响信息化发展的决定因素,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强烈的市场需求,难以从根本上推动整个信息化的发展。而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一个城市的科技、教育水平以及信息化人才的匮乏又将成为城市信息化建设的瓶颈,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地解决,必将对信息化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信息化规划思路应该综合考虑以上问题。

3.1 “十二五”信息化规划指导思想与建设原则 3.1.1 “十二五”信息化规划的指导思想

工业和信息化部2 0 1 0年初印发的《关于做好工业通信业和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工作的意见》指出“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加快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为主线,以自主创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基本动力,从调整要素投入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入手,着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着力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着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着力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显著提高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显著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为建设工业强国、构建信息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以我国“ 十一五” 信息化发展现状和问题为出发点,结合国家对“十二五”信息化的发展思路,赛迪顾问认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二五”规划的思路为: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两化融合为主线,以信息产业发展为基础,以信息化应用为重点,以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为建设工业强国、构建信息社会打下坚实基础。两化融合是“ 十二五” 信息化规划的主线。“两化融合”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本质特征,是科学发展的内在需求。“两化融合”是指信息化与工业化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共生共荣的历史进程。

“十二五”信息化必须全面借鉴30年来国内外历史经验教训,全面分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新问题基础上,在对“两化融合”的发展战略深入研究基础上,制定“两化融合”的目标、内容、策略等,切实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同时通过大力推进“两化融合”进程,带动信息产业和其他领域的信息化发展。

信息产业是“ 十二五” 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的关系是互为因果和相互促进的关系,信息产业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基础,是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而信息化则是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它为信息产业的发展创造市场,提供需求,从而也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大力推进信息化应用,拉动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改变以资源消耗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加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深度是“十二五”信息化的重点。以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增强企业竞争力为出发点,深化信息化在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建设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提升信息化对区域、行业和企业发展的支撑力度。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是“十二五”信息化发展动力。信息化管理体制和信息技术是影响信息化发展的两个关键因素,通过体制创新理顺信息化发展环境,促进信息化健康有序发展,同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信息技术的研发,为信息化发展奠定基础。

为建设工业强国、构建信息社会打下坚实基础是“十二五”信息化发展的宏观目标。信息化可以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两个层面进行有效支撑。通过“两化融合”可以有效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孕育新兴产业,为工业强国目标提供有力支撑;通过政府和社会的信息化应用,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能力,提升社会服务水平,为构建信息化社会提供支撑。

3.1.2 “十二五”信息化规划原则

“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信息化应该本着一定的原则,例如:统筹协调,资源共享;立足需求,注重效益;面向市场,开拓创新;以民为本,服务发展。

(1)发挥政府在政策引导、制度保障等方面的作用,综合平衡各行业、领域、产业间的信息化发展,处理好各方面的问题和矛盾,充分整合网络基础设施、业务系统和信息资源,促进资源的共享共用。面向某地区的关键角色梳理关键需求,通过信息化提升区县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创造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以提升吸引力。

(2)从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入手,从政府、企业和公众的迫切需求出发组织信息化建设,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衡量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标准,不搞没有效益的信息化,走低成本、高效益的信息化发展之路。统一规划,对业务系统和数据进行综合梳理,实现业务信息和数据共享和交换,解决信息孤岛,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信息化建设任务重,周期长,投资大,宜采取分步实施的策略,聚焦各阶段重点问题,以点带面、逐步深入,在实施中不断审视,及时调整,增强实施及应用效果。

(3)强化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和企业的主体地位,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信息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企业参与建设、运营、筹资和管理;创新体制和机制,促进信息技术与管理创新的有机结合,大力提高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激活信息化发展动力。适度超前规划,地区信息化规划需要在资金和能力范围内,在功能设计、技术选择、设备选用等方面做到适度超前,同时,制定统一的系统规范和接口标准,满足功能扩展需求。

(4)以便民利民为宗旨,把信息化建设的着力点放在满足市民需求和城市发展全局上,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服务功能,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3.2“十二五”信息化规划目标

“ 十二五” 信息化规划要通过“两化融合”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提高政府和社会大众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全面支撑工业强国和信息社会的发展目标。

《国家信息化的战略目标(2006-2020)》明确制定了我国到2020年应该达到的一系列重要目标为:

● 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基本普及; ● 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 信息产业结构全面优化;

● 国家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高; ● 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取得明显成效; ● 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初步确立;

● 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基本完善; ● 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显著提高; ● 为迈向信息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4.1 “十二五”信息化规划主要任务

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信息化发展对中国经济、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我国信息化的五大应用领域如下:经济领域的信息化, 包括农业信息化、服务业信息化、两化融合、信息产业等;社会领域的信息化, 包括民生、公共卫生、劳动保障等;政务领域的信息化,包括政府办公、对外服务等;文化领域的信息化,包括图书、档案、文博、广电、网络治理等;军事领域的信息化, 包括装备、情报、指挥、后勤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主要关注经济、社会和政务领域的信息化,部分地区包含文化领域信息化。

4.1.1 经济领域信息化 4.1.1.1 农业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是指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全面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营销农业科技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处理、传播和合理利用,加速传统农业改造,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过程。农业信息化建设重点为完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信息平台,增强农业信息服务功能,基本实现信息体系网络化、自动化,信息采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领域综合化、一体化,信息质量定量化、数字化,信息服务要多样化、社会化。信息引导成为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发展进行调控的重要手段,信息的有效利用率对促进农民增收起到显著作用,农业基本实现信息化。

4.1.1.2 服务业信息化

服务业信息化主要是通过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打造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指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服务业,它依托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的服务方式,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主要包括金融、信息咨询、电子商务等行业。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现代服务业能更准确、快捷地配置社会资源,更大程度地降低能耗。它具有三大特征:以网络和信息技术为主要依托,知识和技术密集程度不断提高,服务的市场和提供服务的主体呈全球化的趋势。信息化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加速器,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使信息资源直接变现为收益,服务业功能更加丰富,服务业管理方式从粗放型向精确化转变;信息化能够大大提高服务业的服务能力,可以大大节约交易成本,从整体上提高运营效率。

4.1.1.3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近年来, 党和国家对信息化的认识逐步深入,从“十六大”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论断,到党的“十七大”进一步上升为“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所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两化融合是工业化与信息化双赢的战略,就是通过信息化我们可以对我们的传统制造业进行信息化的改造,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达到带动工业化创新、发展、升级的目的。另外一方面,工业化的发展,又可以提高我们先进制造业的水平,反过来促进我们信息化的核心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也为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提供技术和产业的支撑。还有,两化融合也会催生一批信息化的新兴产业,推动信息时代新的经济体系和产业结构的形成。

4.1.1.4 信息产业

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基础, 信息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受到极大的关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很大成绩。“十二五”期间将以提高计算机企业创新能力为着力点,积极实施自主创新的标准化战略,及时跟踪国际信息产业技术标准的发展动态,支持计算机企业通过重大项目和市场化利益共享机制建立组成技术创新联盟。同时利用社会集中力量的优势,进行若干重大科研项目的攻关,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实现在重点前沿科技领域中逐渐缩小与国际先进研发水平的差距,提高计算机产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4.1.2 社会领域信息化 4.1.2.1 城市管理信息化

城市管理信息化指在城市管理活动中,通过将城市管理对象的地域特征,形象特征,属性特征数字化,并将这些数字化后的特征数据采用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存储、传输、整合、分析,最终以声音、图像、图形、文字等形式输出,作为城市管理的重要技术依据,以提高城市管理效率、质量和整体水平,维护和拓展城市综合功能的整个过程。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城市管理,可以将法制、行政的定性管理方法加以量化,其存储、传输、处理信息的数量、速率,是传统人工方式难以达到的,城市管理的效率将成倍提高,整个城市管理也将实现质的飞跃。城市管理信息化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 规划子系统:提供城市管理规划基本信息和分析数据。

● 市政子系统:提供城市道路、公路、桥隧管理和地下管线管理基本信息和分析数据。

● 水务子系统:提供城市河道整治管理、给水、排水、污水处理管理基本信息和分析数据。

● 房屋土地子系统:提供房屋物业管理和土地使用管理基本信息和分析数据。

● 环保子系统:提供城市大气质量、水质监测、危险废弃物管理等基本信息和分析数据。

● 绿化子系统:提供城市绿化分布、种类、覆盖管理等基本信息和分析数据。

● 市容环卫子系统:提供城市市容街景、灯光、生活废弃物处置管理等基本信息和分析数据。

● 住宅子系统:提供城市住宅建设管理基本信息和分析数据。

● 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形成城市公安、交警、消防、急救、防洪、防震、防火、防空、安全等公共事业的统一指挥调度平台,使离散资源得以互联和共享,提高城市综合管理和处理特殊、突发、应急、重大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 城建监察管理信息子系统:依托其它城市管理专业子系统基础资料,为各级城建监察管理部门综合执法提供完整、翔实的信息资料,及时反映综合执法工作情况。

4.1.2.2 社会服务信息化

社会服务信息化是通过信息技术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主要包括医疗卫生、交通管理、市民卡与一卡通、智能电网等为公民服务的各类社会事务信息化。医疗卫生信息化主要是通过完善的医疗及社会保障系统,推进医院信息化进程,加强医疗、失业保险系统建设,建立劳动就业、失业、退休、医疗保险等方面信息资源库,实现医疗事业的数字化。智能交通系统是在较完善的道路设施基础上,将先进的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和系统工程技术集成运用于地面交通管理所建立的一种实时、准确、高效、大范围、全方位发挥作用的交通运输管理系统。它是充分发挥现有交通基础设施的潜力,提高运输效率,保障交通安全,缓解交通拥挤的有力措施。

市民卡是民众的一张身份识别卡,一个电子钱包。身份识别卡应用,如社会保障卡就是身份识别卡的典型应用,公园年票、图书馆也属于身份识别卡应用。电子钱包应用如公共交通卡就是电子钱包的典型应用,停车、加油、商户消费等都属于电子钱包应用。

智能电网是对未来电网美好愿景的统称,它是以先进的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电网设备间的信息交互为手段、以实现电网安全、可靠、经济、节能为目的的先进的现代化电力系统。

4.1.3 政务领域信息化

政务信息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电子政务,是保障上级命令畅通下达,保证社情、民情及社会热点信息、城市运行管理信息和经济运行信息的及时上通的信息系统。主要有3项建设任务。

一是建设好政府综合信息网站,充分利用网站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网站由区政府主站点和各单位分站点组成。主站点由区信息中心建设,分站点由各单位负责。各单位要把行政职能、机构设置、所属单位、领导介绍、联系方式、审批事项、办事程序、时限、结果、政策法规、行政收费项目、标准、招商引资项目、招投标项目、工作动态在网上公开,凡是可以向社会公开的政务信息,都要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布开放。要把网站办成为民服务的窗口。各政府单位的网站要及时更新版面和内容,一年至少更新两次,动态信息栏目每周更新一次。

二是积极推进网上办公, 为社会提供法规、管理咨询和申报、登记、审批等服务,有行政审批权的部门要加大网上政务公开和网上办公力度。要将面向企业的审批权限、条件、标准、程序、时限等内容全部上网,并在网上开展行政审批业务。建立起开放式、交互式、一表式、一网式的对外服务与管理的网上办公系统,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创造条件,争取以电子化方式提供一周7天,一天24小时的在线公众服务。

三是“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共享能力,提高决策效率” 4.2 “十二五”信息化规划重点

4.2.1 从区域、行业和企业三个层面推进两化融合向纵深方向发展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所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十二五”期间将会从区域、行业、企业三个层面持续推进两化融合的发展。

“十一五”期间两化融合在区域和企业层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各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根据地区特点制定了各自的发展规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十二五”期间除了继续推进国家级试验区在两化融合工作的探索外,还将从行业层面统筹考虑,从整体推进整个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并制定政策,继续鼓励大型企业深化信息化应用,鼓励中小企业利用信息化提升自身竞争力。同时在两化融合推进过程中,要注重和智能电网、物联网和三网融合等新技术、新趋势相结合,促使两化融合向纵深方向发展。继续推进两化融合试验区工作,推广区域两化融合先进经验。

继续开展地区“两化”融合的试点示范,支持各地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并将先进经验在全国范围的推广应用。区域两化融合要以发展工业为重点,做强主导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先进制造业、支持地方特色产业;要加快推进区域内物流产业发展;要建立区域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服务;是要促进工业服务业特别是软件服务业发展。

落实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推进各地两化融合工作,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目前我国工业化进程当中的各个行业有存在劳动生产率低、研发投入不够、产业组织的合理化程度不高等问题,近期出台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从某种角度来讲可以认为是各个具体工业行业现代化的战略规划。在当前国际金融风暴冲击的新形势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并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打破原有的产业形态和产业边界,衍生出一系列新产品和新服务,使两化融合成为十大振兴规划的重要动力,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在短期内不仅具有迅速拉升内需的现实意义,而且长期来看也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鼓励企业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生产、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竞争力。鼓励企业围绕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环节,加大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提升自动化水平和现代管理水平,有效优化生产方式和工艺流程再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并大大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生产成本、库存成本、物流成本、管理成本和财务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强企业应对危机的能力。

从区域、行业和企业三个层面大力推进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推进两化融合,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是实现工业低碳的一个重要手段。工业化以来,世界环境正在经历及其复杂的变化,能源如能源枯竭、温室效应、恶劣天气等越来越影响人类。利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可以促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生产技术,可以减少企业在生产过程的能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通过推进信息化工作,特别是在信息化工作开展相对落后的行业、企业,加强信息化的推动工作,在重点耗能企业推广节能新技术,继续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加大节能降耗、循环经济、能源开发的投入力度,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节能减排的技术改造,采用节能环保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工业产品和信息技术融合,可以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减少产品的能源的使用效率,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4 . 2 . 2 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技术创新将信息产业做强做大

党的十七大把“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并放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首要位置。智能电网、物联网、3 G等新技术、新概念不断涌现,《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出台,促进了技术创新工作和创新型企业的发展,使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提升传统产业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最终实现做强做大信息产业目标。

一是优化企业结构,推动兼并重组。适时制定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重点推动集成电路、软件、通信、新型显示器件等行业的兼并重组,引导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加强自主品牌建设,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企业竞争实力,提高产业集中度。支持企业“走出去”,通过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开拓多元化的国际市场,兼并或参股海外高技术企业,获取国际优势资源。此外,“走出去”必须加强风险防范、加强自身能力的提升,二是调整市场结构,提高国内市场占有率。尽快适应国外市场变化需要,认真落实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拓宽国内市场领域,继续提高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比,稳步扩大所占市场份额。

三是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突破一批核心技术。精心组织实施“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等科技重大专项,以企业为主体,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整合科技资源,优化组织管理体系,加强部门、地方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理,突破集成电路、平板显示、软件等产业关键技术。

四是创新外资利用方式,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创新外资利用方式,注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确立外商投资企业技术引进的主体地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外商转让先进适用技术和进行研发投资。同时,推动港澳台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本土化”和增值链条在当地的延伸。

4.2.3 大力发展社会服务信息化,为广大民众提供生活便利,建设和谐社会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遍应用,信息化已经成为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深刻的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通过大力发展社会服务信息化,使民众在交通、医疗等各方面的生活更便利,提高生活质量,为实现和谐社会发挥作用。建设数字城管,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通过整合政府行政资源,为加强城市管理创造更为宽松、高效的内部机制。统一的数字城管可以克服城市管理上相关部门利益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达到精细化的管理,为市民创造一个宜居的环境。同时带来多个层面的资源整合、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等需求,这也要求信息系统的建设也要迅速适应管理机构的变化。

大力发展智能交通,缓解城市交通问题。随着城市交通问题的日益发展,城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全球定位与车载导航系统、城市公共交通车辆以及出租车的车辆指挥与调度系统、城市综合应急系统将会成为未来发展特点。同时,在现有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和政府部门的办公业务系统基础上,有必要建设交通行业政务信息交换体系和重大基础性、战略性数据库;开展跨部门、跨行业信息交换与共享,建成关键业务系统并发挥重要作用,促成部门间业务协同;通过信息技术与业务的结合使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管理决策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应急处理能力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市场竞争能力得到较大提高。扩大市民卡应用领域。未来市民卡要在传统公交服务的基础上,通过创新经营模式,提供包括员工卡、考勤、门禁管理、在出租车、水、电、气收费等方面的应用,让市民卡真正变成市民手中的电子钱包,方便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

建设应急指挥系统,提高灾害处理能力。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设城市公共安全应急指挥信息传输与处理平台,将

110、1

19、120、1

22、环保监测、森林防火监测、抗旱防汛、防空防灾、地震监测、重要基础设施保护、公共事业等各专业系统联网,实现公共安全应急视频会议会商、图像监控、数据网络互联、电话调度等功能,使各专业系统的信息能实时、迅速、准确地汇集到指挥中心,实现高度自动化的人情、工情、灾情监测网络系统和无纸化办公。这样,决策者就能根据整个全局的形势,做出最准确、最有效的调度方案,实时地进行全方位的远程指挥和调度,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建设数字医疗,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医疗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是指通过计算机科学和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及数据库技术,为医院所属各部门提供病人信息和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和数据交换,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建立完整的医院信息系统是政府或卫生主管部门及物价,保险等相关部门对医院的要求,是竞争日趋激烈的医疗行业对医院的要求,是患者对医院的需求。

4.2.4 有序推进政府信息化,全面支撑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我国“十二五”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目标——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建设服务型政府。未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有深化大部制改革、减少行政层级、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增强服务能力等几个方面。

第一,调整政府组织结构,深化大部制改革,建立决策、执行、监督三位一体的横向权力结构,理顺关系,优化结构,规范政府行为,克服和抑制部门利益。 第二, 在城乡一体化大战略下,加快省直管县改革步伐,减少行政层级,强县扩权,管理重心下移,为未来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提供体制保障。

第三,加快政府自身改革,提高政府公信力。在制度建设方面,强化政府自身管理的制度化建设,提高政府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为公众的广泛参与提供制度保证。

第四,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模式,把政府职能的侧重点转移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重构公共服务体系。改革事业单位,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服务水平。

根据“ 十二五”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目标和发展电子政务发展方向,“十二五”期间电子政务的建设重点为继续推进金字工程建设,实现业务系统纵向贯通、横向联动,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增强信息公开水平,提高网上服务能力等几个方面。

继续推进金字工程建设,深化我国政府信息化应用水平。“十二五”期间将继续推进办公业务资源系统、金关、金税、金融监管、宏观经济管理、金财、金盾、金审、金保、金农、金质和金水等“十二”金建设,实现对政务业务的全覆盖。

随着社会及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党和国家领导部门对民生问题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各政府部门也是纷纷出台各项政策来保障这些问题的逐步解决和发展,而信息化又是解决这些问题必不可少的途径,因此,目前各级部门在继续加强原有金字工程建设投入的同时,资源投向也不断向“金农工程”、“金环工程”、“金卫工程”及“金质工程”等方面倾斜。

通过业务系统纵向贯通、横向联动和信息资源共享,支持大部制改革和城乡一体化战略。过去电子政务建设主要是在高层政府、中央、省级,甚至包括地市级,到了县一级相对较弱。“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覆盖我国4 万多乡镇、2000 多个县和县级市的业务系统,实现系统的纵向贯通。同时“大部制”改革从政府部门职能上对机构组织进行整合,打破部门间的信息障碍,需要实现业务系统间横向联动和信息资源共享。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中,电子政务将发挥重要作用,重点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以及很多区域经济正在酝酿,系统间如果实现互联互通,就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效力,政府间由此建立起信息通道。通过政务信息公开和网上服务,提高政府公信力,促进廉政建设,支撑服务型政府的建设。通过电子政务建设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改变行政管理方式、推动勤政廉政建设是政府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政府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工作方式将会进一步优化,将全方位地向社会民众提供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的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实施电子政务的内涵就是运用信息技术打破原政府部门之间的界限,构建一个全面电子化的虚拟政府,使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渠道获得政府的各种政策信息和服务,从根本上改变以往政府公共服务技术手段落后的问题,可以使政府受到公众的监督,保证公共服务的公正性和公平性,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打破部门特权,遏制权力腐败,这对于发扬民主,搞好政府部门的廉政建设,树立高效廉洁的政府形象有着很大的意义。通过优化政府业务处理流程,不仅可以减少机构和中间管理层次,减少政府的公职人员,降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人力、物力、资金成本,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而且还有利于政府克服长期存在的官僚主义作风,也有利于政府的廉政、勤政建设。

4.2.5 继续加强网络基础建设与信息资源开发,支撑应用不断升级

信息基础设施是建成以先进通信技术为基础,以国家骨干通信网和地方有线电视网为依托,集数字、语音、视频服务为一体,逐步实现网络的融合,向着数字化、宽带化、分组化及接入的无线化方向发展。地区与外界联系,有形的是道路交通,无形的是网络通讯。建设宽带政府信息网,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基础设施,可以为今后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信息网络建设目标是建设具有大容量、高速传输能力、先进、安全、稳定可靠的宽带网络。建设宽带政府信息网需要市政、规划、公路等部门及各单位密切配合大力发展物联网,为建设感知城市、智慧城市奠定基础。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国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并特别提出要加强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在此之前,包括物联网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就已经成为中国政策支持重点和经济发展的新热点。《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和“新一代宽带移动无线通信网”重大专项中均将传感网列入重点研究领域。目前我国在物联网反面的技术研发技术水平已处于世界前列,中国与德国、美国、英国、韩国等国一起,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主要国家之一。物联网产业链可以细分为标识、感知、处理和信息传送四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关键技术分别为RFID、传感器、智能芯片和电信运营商的无线传输网络。通过大力发展物联网,推进物联网在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的应用,为建设感知城市和智慧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力推进三网融合,创新发展模式。国务院开始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实现三网互联互通、资源视频:国务院决定2015 年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对于促进信息和文化产业发展,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的生产、生活服务需求,拉动国内消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已基本具备进一步开展三网融合的技术条件、网络基础和市场空间,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已进入关键时期。各地要着眼长远,统筹规划,确定合理、先进、适用的技术路线,促进网络建设、业务应用、产业发展、监督管理等各项工作协调发展,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三网融合模式。

完善基础信息资源目录和交换体系,实现基础数据的整合与共享。基础信息资源是政府在履行职能过程中产生或使用的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基础数据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为基础公开、业务协同、辅助决策、公共服务等提供信息支持。基础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是面向需求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重要支撑,是实现部门间基础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为了解决政府部门之间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问题,关键之一是建立由接入网关、基础信息交换平台、服务网关、管理系统4个部分组成的基础信息资源交换体系。

5.1 完善信息化管理体制,建立信息化推进的长效机制

要抓紧研究建立符合行政体制改革方向、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信息化推进协调体制。建立健全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加大对信息化工作的组织协调力度。一个地方应该只有一个信息化主管部门,建议明确各地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在这方面,上海市的经验值得借鉴。上海市成立了“信息化委员会”,并作为上海市政府的组成部门,具有较大的行政权力。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CIO在组织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 0 0 1年美国出台了《电子政府法案》,规定在联邦政府管理和预算办公室(OMB)内设立了一个联邦首席信息官(CIO)席位,以统筹政府各部门的信息化管理、建设、监督、执法等工作。建议在我国各级政府部门设立CIO职位,由各级政府部门副职兼任,分管信息化工作。

加大政府部门间的协调力度,明确中央、地方政府在信息化建设上的事权,加强对地方的业务指导。建立一套完善的部门协调机制对于我国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要,可以使信息化推进更加有效,同时能够避免由于重复建设而带来的浪费。虽然各级政府部门已经设立了信息办或信息中心,但由于行政管理体制等诸多原因,这些机构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职能还不完善,在具体工作中的协调能力非常有限,其他职能部门在信息化建设中采取“各自为政”的现象还很普遍,信息化规划在约束这些职能部门行为方面还很无力。建议逐步确立各级政府部门信息化联席会议制度,由各级政府的一把手或主管副职担任主席,召集各级政府组成部门领导或业务主管领导参加。信息化联席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商讨本地区、本部门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重要事宜,协调跨部门事务。

5.2 完善信息化政策法规体系,建立信息化有序发展环境

完善信息化发展政策体系。紧密跟踪全球信息化发展进程,适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产业升级换代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持续深化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动态调整信息化发展目标;把明确重点,保障资金,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提高我国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按照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改造、中部崛起以及有关国家产业基地和工业园区的部署,把信息化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进区域之间优势互补、实现区域比较优势的平衡器和助推器;制定并完善集成电路、软件、基础电子产品、信息安全产品、信息服务业等领域的产业政策;研究制定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政策。

推进信息化法制建设。加快推进信息化法制建设,妥善处理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修改、废止之间的关系,制定和完善信息基础设施、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政府信息公开、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创造信息化发展的良好法制环境;根据信息技术应用的需要,适时修订和完善知识产权、未成年人保护、电子证据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信息化法制建设中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相关国际规则的研究和制定。

5.3 完善信息化相关投融资政策,促进信息化应用市场和信息产业的相互拉动 根据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要求,加快研究制定信息化的投融资政策,积极引导非国有资本参与信息化建设。研究制定适应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金融政策,完善相关的财税政策。培育和发展信息技术转让和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和资本退出机制。

制定相关投融资政策,鼓励信息化应用市场和信息产业的相互拉动,以市场换产业,以产业带市场,二者的良好互动,可以促进地区信息化健康有序发展。信息化应用市场可以为信息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能够拉动本地信息产业的发展;同时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外地企业投资本地参与信息化应用市场的开拓,实现通过市场来聚集产业的目的。

5.4 完善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强化信息资源整合和业务协同

加强政府引导,依托重大信息化应用工程,以企业和行业协会为主体,加快产业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完善信息技术应用的技术体制和产业、产品等技术规范和标准,促进网络互联互通、系统互为操作和信息共享。加快制定人口、法人单位、地理空间、物品编码等基础信息的标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通过政务信息资源整合来提升政务协同水平,提高政府办事效率,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增强公共服务能力为宗旨,统筹规划,逐步形成信息集成、资源共享、流程优化、业务协同、服务便捷、安全可靠的电子政务体系。创新电子政务技术管理体制机制,建设一批跨部门的应用系统,统一建设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数据中心、CA 认证、一卡通、政府门户网站等重大公共项目。各级政府部门不仅要系统地进行业务梳理,整理、规范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建立电子政务数据架构,提出对关联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需求,而且要从提高政务协同水平出发,充分考虑纵向和横向关联部门的需求,建立政务信息目录、对接关联业务流程,实现电子政务系统内外衔接、互联互通。

各级政府部门要从提高监管能力和执法效率出发,整合社会监管部门的业务流程和信息资源;从提升公共服务便捷程度出发,整合、优化公共服务流程和信息资源。要加强监管与服务的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充分利用监管信息,简化审批、审核等办事手续,更好地促进便民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各级政府部门要统筹规划,加强顶层设计,及时出台相关标准规范。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选择关联性强、信息共享迫切的领域优先进行整合,尽快取得经验和成效。要加强对政务信息资源的分类管理,合理部署信息安全措施。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推动政务信息共享,避免以安全保密为由阻碍政务信息资源整合。

5.5 建立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加快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拥有一支高水平的信息化建设队伍,是保证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此,要建立一套层次分明、灵活多样的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推进我国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能够得到各级政府部门负责人的理解和支持,对于推进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政府信息主管(CIO)是信息化建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政府CIO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高低。现任政府CIO多是从信息技术岗位或其他非信息化领导岗位调任,知识结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可以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对于前者,可以着重培养他们的管理能力;对于后者,可以着重培养他们掌握信息化知识。因此,要使这些“一把手”树立信息化意识,知道信息技术是如何在政府部门应用的,开展信息化能够给本部门工作带来什么好处。建议各级人事部门、党校、行政学院有计划地对各级“一把手”开展轮训。

目前,我国针对普通公务员的信息化培训多偏重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今后要加强信息化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建议各级人事部门制定公务员信息化培训计划,邀请专家讲授信息化如何与政府部门业务相结合,如何开展信息化建设,如何应对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等等。

大学信息化相关专业学生,特别是研究生,是未来信息化建设的生力军。有条件的大学要及时设立信息化研究生专业或研究方向,逐步完善信息化课程体系,采取案例教学等先进教学手段,为信息化建设培养合格的高级人才。

(责任编辑:罗提)

第二篇:审计局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

章来

源http://文档大全

w

ww.chazidian.com文秘

审计局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审计机关大力推广先进审计技术方法,积极探索信息化环境下新的审计方式,促进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切实做好审计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保障审计信息化建设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和审计工作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市审计局在认真总结“十一五”期间审计信息化建设开展情况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和挑战,研究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审计信息化的工作规划。

一、“十一五”发展现状“十一五”期间,市审计局充分重视审计信息化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审计信息化发展全局,秉承信息技术为领导决策服务、为审计一线服务和为办公管理服务的宗旨,一方面,认真抓好审计队伍建设,大力加强计算机知识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审计队伍信息化素质和审计人员计算机应用水平;另一方面,加强制度建设、硬件投入和软件应用,积极探索、实践信息化环境下审计事业的发展路子,努力更新审计手段,提高审计技术水平,服务审计事业发展。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全市两级审计机关的电脑配备已全面达到人手一机的要求,部分审计机关还达到业务人员人手一台手提电脑的程度,为计算机应用提供了应用条件。

2、全市已建立审计业务vpn专网,实现了审计系统上下级之间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方便了上下级间的联系。市审计局和大部分县级审计局已建立了单位局域网,联入互联网,部分领域已实现了办公的自动化。

3、全市已全面应用审计统计软件、审计管理系统、电子邮件系统、网络视频培训系统、审计信息三级发布系统和审计法规查询系统等,实现了审计统计工作电算化、办公邮件无纸化、业务培训网络化、信息发布和法规查询电子化,有效地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全市两级审计机关已逐步开展了审计署ao软件的应用工作,市审计局烟草公司审计ao应用实例获得了审计署应用奖,公积金中心ao应用审计、医院医疗收费ao应用审计在全省计算机应用研讨会上进行交流。

4、全市审计人员已全部通过审计署计算机初级考试,普遍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为今后深化计算机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部分审计人员已熟练掌握了ao软件应用、数据库操作、计算机辅助审计等技能,并成功地应用到实际审计项目工作中,带动了计算机应用的深入开展。

二、问题分析

1、认识问题。目前,仍有不少同志认为,被审计单位没有应用会计电算化,没有电子帐册,不具备信息化环境就搞不了计算机审计。这是个巨大的思想认识误区,需要提升的空间巨大。其实不给电子数据,审计组一样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展审计进行项目管理。

2、人才建设问题。当前,审计队伍中大部分人员的思想观念和技术水平不能完全适应审计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存在着观念落后,知识结构不合理、更新慢,无系统学习培训,消化、吸收能力不足等问题,制约了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推进。

3、建设资金问题。由于审计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受上级补助金额和当地财力有限的制约,造成部分县(市、区)无法按照上级部署的时间要求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影响了信息化推进进度。

4、创新性应用问题。受知识、技术、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的很多应用仍停留于简单的复制应用层面,缺乏开拓性、创新性的应用,需要今后花很大力度去推进,这是关乎信息化应用水平的大事。chazidian.com/Article/"

target="_blank">总结审计经验。各县(市、区)审计机关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着手开展联网审计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对已建立会计核算中心的县(市、区),可以尝试开展以本级一级预算单位及财政、地税、社会保障等部门为重点的联网审计;对尚未建立会计核算中心的县(市、区),审计机关可根据自身情况,摸底了解可实施信息系统审计的领域,并作些探索性的尝试,以积累信息系统审计的经验。

7、其他方面。根据审计署和省审计厅在十二五期间提出的关于市、县级审计机关金审工程建设的要求,着手进行部署、实施各项工作任务,全面推进全市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

五、措施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从战略的高度,从审计管理和审计业务实施的层面,通盘构架全市十二五审计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遵照执行。为保证规划落实到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充实全市信息化建设领导机构,以加强组织协调和指挥管理。在具体贯彻中,要积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统筹兼顾,以实现我市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2、争取经费,保障投资。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领导和财政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大对审计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把信息化建设资金、运行维护经费和计算机培训经费纳入经费预算,确保信息化建设任务的正常开展。

3、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培养专业人才。根据“十二五”信息工作规划要求,制定计算机应用培训中长期目标和实施计划。每年年初,并结合工作实际和审计人员计算机运用的现状,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如计算机中级培训、ao认证培训、网管培训等)。通过采取多层次、多途径的培训方式,力求培养造就一批计算机应用和管理方面的专家,普及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以适应信息化形势的需要。

4、总结经验,加强研究。要认真总结“十一五”期间我市审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推广的经验,探索规律,指导今后的实践。“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强计算机审计理论和技术的研究,系统归纳、总结梳理各专业审计领域的计算机审计思路,开展数据分析研究,形成一整套规范的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chazidian.com文秘

第三篇:农发行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纲要

信息技术是现代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五年是我行加大支农力度,着力打造现代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关键时期。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农业发展银行2011-2015年发展规划纲要》,科学规划未来五年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结合我行信息化建设现状,顺应信息化发展趋势,制定《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纲要》。

一、“十一五”期间信息化建设回顾

“十一五”期间,信息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两大平台”和“三大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初步形成了以综合业务系统和信贷管理系统(CM2006)为业务经营核心、综合前置系统为系统接入核心、数据交换平台为数据应用核心的现代银行IT架构雏形,“两地三中心”灾备、研发体系建成,科技支撑能力大幅提高。

(一)信息技术基础平台。建成功能完备、同业先进的总行数据中心、同城灾备中心和珠海异地灾备中心;建成并优化“分网运行、互为热备”的企业网;分支行机房建设与管理逐步规范。

(二)经营决策平台。全面优化综合业务系统,使之成为支撑业务经营、产品创新、渠道拓展的核心业务系统;建成信贷管理系统,实现数据大集中,信贷管理全流程自动化控制;建成综合报表平台,初步实现经营数据的集成和共享;建成统计数据集中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外汇金宏、反洗钱、反假数据报送、计算机辅助审计等管理信息系统;建成覆盖全行的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综合办公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三)信息技术标准体系。制定软件合作开发跟踪与控制管理办法和省级分行软件研发管理办法等制度规范,提升IT项目管理规范化水平;制定网络管理办法、机房建设技术规范、安全等级标准和运维管理规范等制度规范。

(四)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成同业领先的“两地三中心”灾备系统;初步建成总行集中监控系统、省级分行和二级分行机房预警监控系统;完成全网防病毒体系建设;建立信息系统应急预案,信息系统等级保护有序推进;各级行有效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五)信息技术组织管理体系。总行信息技术部和营运中心分设,成立软件研发和灾备中心;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总行信息技术人才数量显著增加,全行初步建立一支既懂技术也懂管理的信息技术人才队伍。

“十一五”期间,我行信息化建设基本完成了规划任务,很多方面甚至超过预定目标,与先进银行的差距大幅缩小,其中的经验弥足珍贵。一是必须把信息化建设提升到全行改革发展的战略高度。离开信息科技支撑,建设现代银行就是空谈。正是由于将信息化建设提升为全行的战略高度,确立了赶超型发展战略,我行信息化建设才得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二是信息化建设必须与农发行的实际紧密结合。我行没有零售业务,业务特色鲜明,决定了我行信息化建设不能简单照搬商业银行模式,必须紧密结合我行实际,建设具有政策性银行特色的科技支撑体系。三是信息化建设必须充分利用内外部各种资源。我行的信息化建设底子薄、基础差,信息化建设必须实施开放式发展的模式,既要充分调动全系统积极性,也要广泛利用同业和社会资源。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行信息化建设与现代银行要求相比,仍存在很多不足。一是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尚待提高。现有系统仍存在功能不完善、协同性不足等问题,对大集中后业务数据的深层次利用不够。二是信息系统稳定运行基础仍显薄弱。系统运维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滞后,保障安全运行的技术手段还需加强。三是信息技术队伍与信息化快速发展形势不适应。现有信息技术队伍数量、素质、结构仍不足以支撑研发、运维的需要。四是信息技术治理体系仍需完善。信息化建设决策机制有待完善,产品设计和研发统筹规划不足,管理、研发、运维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理顺。

二、“十二五”期间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二五”期间,我行外部配套改革加快,现代农业政策性银行建设将迈出新步伐,信息化建设蕴含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将面临新的挑战。

首先,随着业务范围的逐步拓展,客户将更趋多元化,对我行客户响应能力、客户服务水平将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完善以客户为中心的多渠道的信息技术生产支撑体系。

其次,随着我行改革的不断深化,经营管理的复杂程度将提高,难度将加大,管理决策将更加要求精细化和科学化,需要加快建设以数据深度利用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管理支撑体系。

第三,外部监管将更多采用信息化手段,要实现行内外系统的有效对接,必须构建安全高效、灵活便捷、严谨规范的金融信息服务架构。

我行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虽然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和同业先进水平相比仍处于赶超阶段,需要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我行信息化建设将肩负更加艰巨的历史使命。

三、“十二五”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十二五”期间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2011-2015年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信息创造价值,科技引领发展”的信息技术文化理念,坚持科技强行战略,坚持以满足客户需求和经营管理要求为导向,坚持以内部自主创新和外部资源引入相结合,转变信息化建设发展方式,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我行业务的深度融合,实现信息化建设质的飞跃,为全行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十二五”期间信息化建设的原则:围绕中心:信息化建设应以我行改革发展为中心,以响应市场变化和服务业务需求为抓手,采用成熟的技术,建设功能完善、稳定高效的信息系统,全面提升我行的核心竞争力。

统一规划:信息化建设必须建立健全权威、科学、有效的科技治理体系,总体规划、全面设计,形成统一蓝图,强化应用系统的协同一致性,避免重复建设。

有序规范:充分研究并切实遵循信息化建设内在规律,规范应用架构和技术标准,把握轻重缓急,统筹资源配置,有序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

安全优先:坚持把安全第一的理念贯彻到信息化建设的组织架构、管理制度、项目建设、运行维护和安全设施之中,全面落实外部监管部门和业务稳健运行对风险防控的要求,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风险可控。

“十二五”时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夯实“四个平台”,推进响应快速化、产品多元化、服务个性化、渠道网络化和决策智能化,使我行信息化水平整体接近国内同业先进水平。

“四个平台”指:生产经营平台;内部管理平台;决策支持平台;信息技术基础平台。

为实现总体目标,必须突出“五个更加注重”,即突出以提高客户服务能力为目标,更加注重以“客户为中心”为导向实施信息化建设;实施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的总体设计和管控,发挥整体架构快速支撑业务发展的优势,更加注重提升信息系统的内在价值;开展业务流程梳理和优化,促进“流程银行”建设,更加注重整体协同的业务流程信息化;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经营管理的深度融合,实施科技引领战略,推进业务和服务创新,更加注重业务与技术双向驱动、互相融合的发展模式;健全IT治理体系,完善管理、研发、运维、安全的规范衔接机制,坚持研发和运维并重,更加注重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四、“十二五”期间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生产经营平台建设。生产经营平台是提供对外服务、开展业务经营的信息技术平台。“十一五”期间,搭建了架构合理、支持产品和服务创新的综合业务系统,建成信贷管理系统。“十二五”期间,要以提高对客户服务能力为重点优化综合业务系统,以有效满足信贷管理要求为重点完善信贷管理系统;完善网上银行,建设短信平台,丰富服务渠道;全面实现国际业务信息化;启动中间业务系统和分行特色业务系统建设。

到2015年末,形成以综合业务系统和信贷管理系统为核心,包括网上银行、短信平台、国际业务系统的生产经营平台,推进本外币一体化经营,支撑主体业务以及各类创新业务,使之成为运行稳定、功能完整、架构灵活的基础运营平台和渠道丰富、结算便捷的产品创新平台,满足客户对金融产品多元化和服务个性化的需求。

(二)内部管理平台建设。内部管理平台是实现内部工作集约化、流程化管理的信息技术平台。“十一五”期间,建成统计数据集中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公文管理系统、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等主要业务部门的管理信息系统。“十二五”期间,要按照业务流程和信息流转的有序衔接,整合现有管理信息系统,有效解决数据多头重复录入问题;扩展应用综合办公平台,使之成为高效、协同的全行办公环境;优化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提高审计覆盖面和效率;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深化系统应用范围;建设采购管理、资产管理、绩效考评、内容管理等流程驱动系统;启动资金业务、财务管理等系统建设;完善企业信息门户,实现内部管理的统一接入。

到2015年末,构建支持移动办公和多种接入方式的协同工作环境,打破条线分割和部门壁垒,促进流程优化和重组,实现流程规范化、资源可视化、过程透明化和内部管理的刚性控制和有序运转。

(三)决策支持平台建设。决策支持平台是提供分析预测、辅助经营决策的信息技术平台。“十一五”期间,建成数据交换平台和综合报表平台,初步实现业务数据共享。“十二五”期间,要对业务经营数据进行梳理,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为目的,实施数据质量工程;以数据交换平台为基础,建设数据仓库;采用商业智能技术,基于数据仓库,启动决策分析模型研究,推进客户关系管理、资产负债管理、管理会计、信用风险管理等系统建设。

到2015年末,实现经营和管理数据在全行范围的共享,以数据仓库为基础,推动建立面向主题、面向市场、面向决策、满足内部管理和外部政策要求的智能应用,力争形成全行完整统

一、各有侧重的决策支持平台,为经营管理和客户服务提供基础信息和决策依据。

(四)信息技术基础平台建设。信息技术基础平台是信息化建设顺利推进的治理体系和基础设施平台。“十一五”期间,实现管理与运行、研发与运行相分离的机制,强化制度建设,建成总行“三大中心”,完善基础设施。“十二五”期间,要健全组织和人员管理、规划管理、项目管理、服务管理、外包管理等IT治理体系。要持续完善“两地三中心”灾备系统,确保业务连续性;完善适应“两地三中心”运行格局的运维监控系统;完善安全基础设施,提升信息系统安全水平;建设有利于加快软件研发速度和提高软件质量的研发平台和测试平台;以资源动态配置为目标完善网络系统;着手启动需求管理系统建设,实现对需求的全过程管理;全面完成机房标准化工程。

到2015年末,按照业界先进的IT治理理念、方法和工具,整合我行IT决策、组织、流程、人员等各方面因素,在全系统内建立和完善立项、研发、测试及运维的标准和规范,形成有利于业务和技术深度融合的IT治理体系。全面提升系统安全运行水平,做到开发与运维并重,在快速开发应用系统满足业务发展需要的同时,改善现有软件系统质量和系统安全运维水平,确保重要核心系统的稳定高效。

五、“十二五”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提高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十二五”期间是我行信息化建设实现质的飞跃的关键时期,信息技术的广泛覆盖和深度利用必将引起经营模式和管理理念的深刻变革,必须进一步提高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认识,并将这种认识转化为具体行动,为信息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深化信息化组织体制建设。完善适应数据大集中的科技管理体制,建立以信息化建设委员会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议事、协调机构,强化信息技术部对全行信息化建设的统一管理职能,完善研发和运行有序衔接、规范运转机制,完善各级行信息技术部门职能,使总行成为全行管理、研发、数据中心,省级分行成为区域数据和特色业务中心,二级分行成为一线技术支持服务中心。

(三)全面推进人才发展战略。人才是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核心资源。必须充分利用全社会资源,创新人才使用机制。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引进、培养、使用、储备各类专业结构的复合型人才、专家型人才、实用型人才。建立适合我行模式的信息技术核心团队,承担总体IT架构设计、研发管理、核心系统自主测试、运行维护任务。设立专门面向信息技术人员的业务岗位,拓宽信息技术人员职业发展通道。

(四)加大资金投入。继续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优先保障信息化建设资金需要。逐步优化投资结构,在继续保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资金投入的同时,适当提高在信息化战略咨询、标准化体系研究、运维体系研究等方面的投入,全面提升资金投入的使用效益。

(五)完善研发机制。继续坚持和完善“自主研发、合作研发与外包研发相结合”的研发机制。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建立以总行为主、分行补充的全系统参与的研发机制,引导和调动各级行、各部门的研发积极性,继续充分利用外部专业IT合作厂商、外包合作伙伴的先进经验和成熟资源,提高信息化建设速度和质量。

(六)探索重要核心系统的常态化升级模式。对综合业务系统、综合前置系统、数据交换平台和综合报表平台等核心系统,要加强需求整合,逐步实现产品化研发,形成稳定的持续优化、常态化升级和问题解决模式。对信贷管理系统,逐步建立系统同步升级、同步优化机制。

本文来自: 中间件技术社区论坛(http://bbs.middleware123.com/) 详细文章参考:http://bbs.middleware123.com/thread-1995-1-1.html

第四篇:中国农业大学“十二五”信息化建设规划

(讨论稿)

一.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高等教育格局。以“数字化校园”为核心的高校信息化建设,成为新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辟专门章节提出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并深刻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中国农业大学改革和发展规划(2011-2015)》提出:到2015年,学校在可比办学指标上进一步缩小与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差距;到2020年前后,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成为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

根据以上规划精神,中国农业大学以与“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相适应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为总体目标,立足当前实际,制定“十二五”期间我校信息化规划。

二.十年建设回顾与存在问题

(一)十年建设回顾与现状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化建设始于1996建设校园网之时。经历了“九五”期间“211工程”一期建设,以及“十五”期间“211工程”的校园网二期建设,逐步建成了覆盖了全校的网络化学习和工作环境,

1 为校园信息化的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近十年来,基于校园网的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建设从无到有,逐渐丰富和完善,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开始走上稳步发展的历程,在教育教学和学校科学发展中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在:

1.网络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中国农业大学校园网已经有教育网、公网和IPv6三个出口链路,IPv4带宽1.5G,总带宽2.5G。我校校园网已形成了覆盖两校区全部教学、科研、学生宿舍、家属区等区域的所有建筑物,高速安全的万兆主干、百兆到桌面的IPv4/IPv6双栈网络,实现了校园网用户的IPv6普遍访问和校园网信息资源的IPv6普遍服务。此外,无线校园网已经实现对全部公共楼宇的覆盖。

截止到2010年底,校园网信息点3万余个,注册用户数32000余名,每月活动用户22000余名。铺设主干光缆超过50公里,部署新型网络交换机数量1000余台。两校区之间一条24芯光纤直连互通。学校建成了三个专业化的网络和数据中心机房,统一管理的公共服务器近200台。

2.信息资源和公共服务具备一定基础。学校立足校园网,提供稳定的门户网站服务、DNS 服务、计费服务、Email 服务、FTP 服务等公共基础服务。教学科研资源方面,目前已建设存储涉及10个学科的1078门网络课程及多媒体教学资源,以及国家精品课程7门、北京市精品课11门和校级精品课98门。完成全部馆藏图书、杂志的编目、约80多万册的电子化,电子图书资源已达2T,提供一定数量的学术数据库和档案资源。文化资源方面,为全校师生提供IPTV(网

2 络电视)、学术会议在线、五色土论坛、视频点播、音乐在线等特色网络文化资源服务。

3.门户网站成为学校主要展示和交流渠道。中国农业大学门户网站是校园网的首批应用项目,建成已有近15年历史,历程了三次改版,功能不断完善,在学校两校区实质性合并、促进网络办公和联系师生与社会各界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将新闻网与门户网站进行互嵌,强化了网站的信息服务功能。此后,又重点推动了公告栏、校长信箱等信息发布台和互动栏目的建设,促进校务信息公开,强化门户网站对师生和社会各界的服务职能。目前我校门户网站日访问数超过7万次,是学校对外最主要的窗口和平台。

4.建设了一批部门级应用信息系统。随着校园网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学校各项业务系统逐渐建立。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和网络教学支撑系统构成了我校信息化的教学与管理体系。网络教学支撑系统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应用环境。数字图书馆已形成了图书的采购、编目、查询、借还等全程信息化管理,建立了图书管理系统、数字化图书馆开发与管理应用平台,网络存储基础设施的储量达到14T。此外,校园网新闻系统、科研信息管理系统、本科生信息管理系统、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档案网络管理系统、国有资产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信息系统,实现了学校人事、资产、财务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基于校园网的“一卡通”系统已经得到应用。

5.初步建立了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在建设校园网和

3 应用系统时,安全管理体系也逐步建设。目前已经完成了全校80余个信息系统的安全定级,制定了以《中国农业大学校园网管理规定》、《中国农业大学校园网安全管理规程》和《中国农业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明确规定了校园网管理机构体系、总体规范、监管方式、职责划分和安全保障的具体措施,初步形成了我校校园网“校、院(部)、个人”三级管理的制度体系。

(二)存在问题

从“十五”期间开始,国内许多兄弟高校都着手进行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规划,整体布局,分步实施,成效显著,促进了全国高校信息化水平的高速发展。对于我校,虽然信息化应用取得一定成就,但总体而言,推动力度不够,信息化发展步伐较慢。主要要问题表现在:

1,实施策略上缺乏整体规划,没有形成统一的推进机制。学校信息化建设十多年来,尚未制定数字校园和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专项经费支持长期不足;信息化建设基本停留在网络服务部门的推动,以及职能部门的自发建设上。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机制,各部门单兵作战,没有形成统一的编码标准,数据来源多样,信息各成壁垒,就必然出现“信息孤岛”。即使在各部门内部,也没有形成较长期的信息化建设专项规划,建设程度也不均衡,并存在一定的重复建设。

2,实施方法上重硬件建设轻资源应用,管理机制尚不成熟。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信息资源和应用信息系统的建设。多年来,学校对信息化项目的投入集中在网络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更新和维护上,

4 信息资源和信息系统建设缺乏资金支持,导致学校优质网络资源缺乏,资源利用率低,共享水平差。此外,对于校园网和信息化建设的管理还处于制度层面,执行力不足,未形成责权分明的管理机制。

3,建设效果上总体水平低,与学校定位很不相称。由于我校信息化建设长期缺乏稳定支持和持续发展,导致建设水平与国内“985高校”存在较大差距,对“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发展目标的支撑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当前,国内重点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第二代数字校园”阶段,而我校基于信息系统整合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尚未起步,没有形成部门级信息系统的数据整合、资源共享和交换体系,“信息孤岛”现象突出。这与学校的社会定位和发展目标相距甚远。

三,指导思想与建议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要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为指导,从加快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战略高度”出发,适应当代师生对数字校园的强烈需求,坚持以下原则,实现我校信息化的超越式发展: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坚持从学校全局高度统一标准,统一规划,整体部署;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分步分期实施具体项目,保证规划的逐步落实。

整体推进,突出重点。根据统一规划部署,促进全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各领域信息化的全面推进,同时避免全面铺开,要抓重点项

5 目,提高有限建设资源的使用效率。

需求驱动,务求实效。立足学校主流业务需求,满足师生教学和研究对数字校园的需求为根本导向,着力解决实际问题,以明显的效益为信息化建设注入持续动力。

立足高端,跨越发展。基于先进的“云服务”理念,在可操作的前提下,高起点制定发展信息化规划,引入当前最信息化技术和产品,充分发挥我校后发优势,争取技术、管理机制与经费到位,实现我校信息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二)建设目标

通过五年的跨越式建设与发展,不断完善校园网络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各项业务进行现代化改造,提高信息流转效率,实现信息全方位获得和共享,构建以“云服务”为核心的资源数字化、应用集成化、传播智能化的信息环境,提高信息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大学全方位发展;全面提升师生的信息化素养,同时建设稳定、高效的信息化管理运行机制,为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总体目标提供强大的支撑,最终实现与学校整体定位相适应的信息化建设水平。

四.主要建设任务

(一)建设完善先进的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

——全面建成先进的下一代校园网。校园网对全校建筑的覆盖率保持100%,师生校园网入网率超过90%。两校区实现两条光纤直通互联和互相备份。校园网主干带宽升至40G,利用率达到80%。IPv4链

6 路的出口带宽达到4G,利用率达到70%;IPv6出口带宽不低于2G。完善校园网的IPv6普遍访问和信息资源的IPv6普遍服务。完善教育网、公网多链路的负载均衡、安全管理,实行多种精确的带宽和流量控制策略,切实提高网络运行管理的专业水平。

——大幅度提升无线校园网建设与管理水平。无线网覆盖全校全部办公区、教学区、学生生活区的所有建筑,以及校园内主要室外空间。引入和逐步普及先进的3G、802.11n技术,扩大无线校园网容量,实现无线用户的应用快速漫游功能,使上网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适应多种智能终端自由接入,实现普遍时段、普遍地点、多终端的移动上网。实现有线/无线网的一体化安全管理。

——构建多业务集成为一体的“云”校园网系统。基于虚拟技术和云架构,整合校园网主网与各业务专网,通过MPLS VPN等技术,实现不同业务流的流量隔离。进一步升级、调整和优化校园网技术结构和网络资源,为实现校园网对语音、数据和视频支持的“三网融合”提供基础设施保障。建立起一套大容量、高性能并具备多种远程接入模式的VPN系统。

——探索拓展新技术条件下校园网功能。基于CNGI网络的推广,探索IP技术、3G、4G及“物联网”技术条件下,对校园资产、设备和能源调度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的跟踪管理,实现全方位的数字化校园安全监控,打造一个绿色、低碳、智能的数字校园网络环境。

(二)建设高效节能的新一代云数据中心

——建立全校集中的服务器托管中心。将各单位分散的资源集中

7 起来,采用虚拟化、集群等先进技术,着力解决当前学校信息资源分散、利用率差、高耗能、高空间占用的问题,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耗能、运维等成本。

——建立全校集中的高性能计算中心。整合学校高性能计算资源,采用各类高性能计算集群设备、先进的高性能计算中间件支撑系统,利用并行计算技术,构建中国农业大学高性能计算服务平台,同时与各院系专业计算平台相衔接,为学校各学科的发展提供协同高性能计算服务。

——构建学校公共网络存储系统。包括满足学校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存储需要的大容量、可扩充、可动态调配的存储系统、离线备份系统和异地容灾中心,确保学校重要数据资源的安全备份。网络存储空间不低于500T。基于云计算技术,提供面向部门和用户的个性化计算、存储、空间以及公共网盘等等公共性和个性化基础服务,为实现师生的移动办公和学习提供条件。

——构建全校统一的新型数据中心管理平台。采用智能化管理软件工具,实现对物理机、虚拟机、存储、网络、数据库、中间件、应用等在内的各项数据中心资源实现统

一、动态、可伸缩管理。

(三)实现教育科研资源普遍的数字化

——教学资源: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加快课程和专业资源的数字化改造,全校90%以上的课程实现教案、大纲、课件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推动建立各专业教学资源库30个以上。探索建立我校的课程素材库、习题库。网上教学资源总量不低于30T。成立专门的数

8 字化教学资源制作中心。统一提供常用教学软件。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完善教学资源的版权管理。

——文献与学科资源:加快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步伐。扩大数字存储能力,“十二五”期间将存储能力从现有的60T提高到120T以上;尽快将现有馆藏文献基本回溯,成为网络电子资源;增加中外文电子书刊数量,“十二五”期间外文电子图书达到1万种以上。探索建设具有我校特色的数字博物馆、学科(专业)资源库和知识库。

——校园文化资源: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校内学术、软件、影视、音乐等公共文化艺术与娱乐资源建设;完善网络电视系统,推进学校电视台自办节目的网络点播,为校内师生的教学、科研及文化生活服务。妥善解决资源版权问题。

——档案资源:积极推进我校档案资源的数字化与网络化,整合力量,建设各类档案信息多媒体数字资源库,实现网络远程浏览与查询,推动我校档案信息的共享打好坚实基础;提高档案资源利用率,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档案管理服务水平;探索建立各类网上数字博物馆。

——校园服务资源:将校园的建筑、景观、环境等资源数字化,为校园社区信息化、网格化管理服务打下基础。基于3D技术开发我校数字地图。

(四)建设高水平数字校园基础支撑平台

——制定统一标准与规范。统一标准是数字化校园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消除“信息孤岛”的前提。“十二五”期间,建立包

9 括《网络工程建设规范》、《网站开发与设计规范》、《信息系统开发及数据交换标准》、《信息编码标准》等全校统一的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

——建设公共数据平台。建设人、财、物、业务信息等各类基础数据库和共享数据库,切实解决现有各部门数据来源不统一的问题;建设全校公共数据平台,构建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各信息系统的数据集成、数据共享,以及数据信息的高效利用。

——建设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建设各信息系统统一的授权机制及一套方便、安全的口令认证方法,解决各应用系统用户名和口令不统一的问题,使用户只要一套用户名和口令就可以使用授权访问的所有信息系统。建立学校CA认证系统,建立健全我校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体系。

——建设综合信息门户平台。建设数字化校园信息门户平台,建立个人化信息门户,根据用户定制需求,将分散的应用和内容进行聚合,同时提供统一访问入口,使用户实现跨部门和信息系统的协同工作和交流。

(五)升级各业务信息系统,全面提升办学水平

——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方法的深度融合。全面推进和完善网上教学平台各项功能,建设知识共享和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创建基于网络的开放、交互、混合型、个性化的新型教学方式。鼓励教师利用教学平台进行辅助教学,50%的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构建中国农业大学教学门户,集成网络教学资源、教学活动、学习社区,实现教学门户与图书馆、专业资源库、专业档案资源、数字博物馆资

10 源的整合,满足用户个性化订制需求。逐步建立数字化教学支持、使用、评价等服务体系。基于3D、3G技术建设交互式仿真专业虚拟实验室,创新实验教学模式。实现师生多渠道即时沟通。

——以信息化手段加强科研工作统筹管理力度。整合科研资源数据,立足实际需求,建立我校科研管理与统计分析平台、科研协作平台,建设科研软件库、大型仪器设备数据库、学术资源库、科研项目库等重要的科研数据库。建立科研数据与成果的网络共享机制,为全校主要实验室和学术带头人建立专门的知识库和信息发布平台。提升科研装备数字化水平,建立学校大型仪器设备与开放实验室资源共享平台,有效整合各种计算资源、数据资源、网络通信资源,为科学研究提供更人性化支撑和服务。加强学校人文社会科学数据信息中心建设。

——建设先进的电子校务系统。大力推进管理与服务信息化,改造优化传统业务流程,加速信息流动共享,提高管理服务效率。基于全校各类公共基础数据库和共享平台,以及集成学校各业务信息系统的统一认证、统一门户,实现信息系统的信息集成和数据共享,实现数据信息的高效利用。建设完善“校园一卡通”系统,实现一卡通系统与电子校务系统的无缝对接。深化校务系统应用,建立数据挖掘、分析与决策支持平台,提高学校科学管理和服务水平。升级我校视频会议系统,降低校内大型会议成本。以信息化手段改造和优化后勤服务流程,建设不同类型的数字化社区。

——建设全校网站群系统及信息发布系统。全面导入“网站群”

11 系统,统一构建学校网站管理平台,提升全校网站建设和管理服务水平。通过构建统一的“网站群”系统,将全校网站统一建设,学校门户网站和各单位、学院网站共享一个后台管理系统,由网络中心统一进行系统技术维护,既可解除各单位自行维护的困难,避免重复投资,又保证了学校网站的整体安全。整合学校电子屏、电视墙、网络终端等信息终端资源,建立全校集中管理的多媒体信息统一发布平台。

(六)建立专业高效的信息技术管理服务体系。

——加强信息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信息技术对学校各项业务的全方位渗透,使师生对于数字化、信息化设备和服务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建立完善以问题为导向、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技术服务体系十分重要。建立7*24小时网络和信息系统实时监控体系和服务体系。成立一站式IT服务台和呼叫中心,统一受理校园网、信息系统、一卡通、公共IT设备、机房、数字网络资源等信息技术咨询与服务,完善各职能部门、服务部门受理服务的联动机制。

——实落实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管理部门、二级单位、用户”三级责任机制,切实保证学校制各项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坚持做好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运行监测的管理技术手段,提升网络与信息安全保护能力。不断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师生的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意识。

——全面提升全校师生的信息素养。数字校园的使用主体是学校师生员工,师生的信息素养,决定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能否充分发挥应有的效益,也决定了我校能否形成丰富繁荣的数字校园文化。学校

12 将数字网络文化纳入校园整体文化的建设范畴,信息技术服务部门要联合教学、科研、图书馆、档案馆、工会、团委、学生团体等业务主管部门和群众组织,以开展培训、咨询、交流、课题立项等方式,普及数字化校园使用技能和方法,促进师生利用计算机、网络等手段开展教学、科研和学习。引导教师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技能,研究数字化时代新型教学方法,提高混合式教学水平。开设信息素养相关课程和培训,提高学生信息技术使用能力。

五.重点建设工程 1.带宽扩容工程

目标:校园网出口带宽及人均带宽,是决定网络访问速度最重要的因素。通过逐步扩容,使我校校园网IPv4链路的出口带宽达到4G,高峰时段人均带宽达到200Kbs(按2万在线人数计算)。

实施内容:接入电信、联通以及其它二级运营商等多公网链路,逐年增加网络带宽,经过负载均衡设备处理,提供给师生一条多链路混合的网络出口链路,实现用户对互联网的高速快捷访问。

预算:2000万元(五年线路租金) 2.“数字化校园”工程

目标:信息资源的高效整合和利用,是数字校园建设的核心内容。通过建设“数字化校园”,有效整合校内各部门业务数据和信息,实现全校数据的高效交换、统一访问、高度共享和充分利用,以信息化手段提高办学水平,促进我校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建设。

实施内容:全校统一的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学校一体化公

13 共数据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和综合信息门户平台。公共数据平台分为教工、学生、课程、科研项目、财务、仪器设备、房产等数据集,基于现有部门级业务信息系统,由业务主责部门负责统一提供维护数据,保持数据源的唯一性和权威性。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各部门和个人的数据共享。统一认证平台和信息门户平台为师生提供全面、实时、个性化的数据信息服务。在此基础上,建设我校数据挖掘与决策支持分析系统。

预算:500万元。

3.新一代数据中心建设工程

目标:建设一个大容量、高性能、高可靠性及具有数据灾备能力的数据存储和运行中心,实现服务器集中托管、信息统一存储和共享高性能计算等服务。改善学校信息存储分散、服务器维护水平低以及存储环境重复建设的现状,实现节能减排,提高信息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和使用率,大幅度提高学校IT服务能力和安全水平。

实施内容:本项目包括:(1)建设高性能服务器集群:购臵机 架式服务器10台,搭建虚拟机平台,为实现校园数据的“云”服务提供条件保障;(2)建设大容量、可扩充、可动态调配的存储系统、离线备份系统;在西校区构建异地容灾中心,确保学校重要数据资源的安全备份。网络存储空间不低于500T;(3)刀片服务器不低于6套,搭建全校统一的高性能计算共享平台,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高性能计算服务;(4)建设新型数据中心管理平台。

预算:1400万元(其中:存储系统850万元,服务器群及高性

14 能计算平台500万元,数据中心管理平台50万元)

4.“网站群”系统工程

目标:通过构建统一的“网站群”系统,使学校门户网站和各单位、学院网站共享后台管理系统,促进学校网站信息的整合,避免重复投资,维护学校网站的整体安全。

实施内容:本着“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标准、统一技术、分级管理”的设计思路,以学校门户网站为中心,各院部网站为子站点,对各院部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建立统一部署,统一标准,建立在统一技术架构上并基于统一权限控制的中国农业大学内外网网站群;建立全校适用的能够自主创建站点、自主管理站点的建站工具和管理平台;统一内外网站信息发布渠道,建设基于权限控制的网站信息发布平台等。

预算:50万元

5.校园网性能提升工程

目标:适应校园网对校内各部门多种业务专网的接入需求,提高校园网安全运行服务水平。

实施内容:将校园网骨干线路升级至40G,楼宇网络万兆接入,达到网络高效、安全、稳定运行,全面支持mpls vpn虚拟专网,承载多业务运行,简化网络管理复杂度。更换核心层7台设备,现有部分核心层设备下移至汇聚楼层,部分汇聚设备增加万兆接口、mpls vpn多业务功能卡,部分校园网光纤线路升级改造。

预算:400万元。

15 6.西校区机房改造工程

目标:根据新时期校园网服务的需要,改善西校区老旧机房的整体环境,建设新型网络与数据中心(灾备)机房,提高校园网管理服务水平。

实施内容:(1)电力改造:新建一路150kw电源,与现有电路做成双路互投连接;(2)电源改造:定制模块化80kW的ups电源一套,可延迟2小时;(3)空调改造:定制2台60-70KW机房专用空调;(4)机房整体环境改造。

预算:250万元。

7.学生宿舍楼网络改造工程

目标:改善学生宿舍楼网络端口不足、布线不合理等状况,提高宿舍楼网络安全管理服务水平。

实施内容:改造东校区一号、三号学生公寓、西校区1—8号学生宿舍楼、10-12号学生宿舍楼的网络布线系统,增加室内端口,实现每人一个端口,共增加端口约9000个。

预算:520万元。

8.教学、科研信息化等方面的重点工程。此部分由相关职能部门提供。

六.条件保障

(一)管理机制与政策。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普遍经验,探索建立我校信息化建设CIO(首席信息官)机制,健全学校信息化建设领导体制。进一步明确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服务归口部门的职责权限,强

16 化对学校信息资源的组织与协调职能,建立以项目为中心的IT治理实施模式。建立学校信息化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建立健全跨部门业务的协调机制。完善信息化建设的政策制度体系。

(二)人员队伍。加大对信息技术管理服务部门建设力度,增加技术岗和管理岗位职数,建立一支专职、兼职、多种编制类型的信息化技术支持服务队伍,人员规模达到教职员工员工总数的2%。完善队伍的专业结构,优化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字媒体应用与管理等不同专业背景人员配臵。加强技术支撑队伍培养,“十二五”期间,每年派出1-2名技术和管理骨干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或科研机构学习深造,提高信息技术支持队伍的业务素质和水平。

(三)经费投入。建立稳定的信息化经费投入机制。以学校信息化建设专项经费、“985”、“211”等专项经费为主要投入,以联合立项、申请课题等多种形式积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将常规预算、专项投入、自筹资费等方式相结合,使学校信息化建设及运行经费投入充足,逐年增长。根据学校发展形势和师生需求,优化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经费比例,并逐步加大信息化运行经费投入。“十二五”期间,全校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的总经费不低于1亿元,其中校园网络和数字校园软硬件系统建设运行经费不低于7500万元。

(四)办公条件。与网络应用迅速发展一样,数字校园的应用同样将面临迅猛普及的形势。建设完善电信级网络机房、高性能计算中心和数字中心机房、远程灾备机房。保障信息技术支持服务部门的办公环境。

(五)交流合作。密切关注国内外一流大学的信息化建设发展动态,加强高校信息化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推动与业界企业机构的深度合作。充分发挥我校担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常务理事的优势,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工作交流,博采众长,经验共享,尽快将我校数字化、信息化办学水平提高到国内重点大学先进行列。

第五篇:深圳市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以来,紧紧抓住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充分把握信息科技发展机遇,大力夯实信息产业的龙头地位,不断拓展信息化应用领域,为率先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撑。

“十二五”是深圳未来三十年发展的新起点,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实现从“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跨越的关键时期。科学规划,前瞻布局,全面加强信息化建设,把信息化作为解决现实紧迫问题和发展难题的重要战略措施,是深圳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的现实需要和必然选择。

依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深圳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深圳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2008—2015)》和《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是“十二五”期间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文件和行动纲领。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期间,深圳坚持把信息化作为推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在推动深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信息网络向新一代网络演进,端到端的IP化承载和宽带化接入日益普及,网络全光化持续向用户端延伸。光缆敷设超过200万纤芯公里,通信网络实现全网数字化,3G移动网络实现全覆盖,互联网普及率和家庭宽带普及率分别达到72.3%和66.5%,光纤到大楼的比例超过60%,光纤到户数超过11万。深圳在全国率先完成“全城全网”有线电视双向改造和数字化整体转换,数字电视用户达300万户;成为全国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全市通信管道管理体制改革正式展开;电子认证建设深入推进,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已建成计算能力超千万亿次的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实现承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突破。

2.信息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十一五”期间,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深圳高新技术企业在全光网络、无线通信等领域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8项。2010年,中兴通讯和华为公司的国际专利申请

2 量在全球企业中分别列居第二和第四位。截至2010年底,全市已建有电子信息相关重点实验室37家(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家)、工程实验室15家(其中国家级5家)、工程中心39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5家,信息技术创新支撑体系不断完善。

3.电子信息产业支柱地位更加突出。计算机、通信、软件、电子元器件、数字视听等领域已形成集群优势,成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2010年规模以上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2152.7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的52.6%,增加值比“十五”期末增长127.5%,年均增长超过17.8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了11个百分点。2010年深圳软件产业产值超过3000亿元,软件版权登记量快速增长,2010年登记量7974件,同比增长43.86%,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二位。

4.信息化带动新业态蓬勃发展。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细分行业不断涌现,龙头企业异军突起。腾讯跻身为世界著名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迅雷成为全国重要的互联网多媒体内容分发商,A8音乐打造了国内最大的互联网原创数字音乐平台,金蝶跃升为国内领先的企业管理软件及电子商务应用供应商。电子商务示范市建设不断深入,电子认证、信用体系、电子支付、物流配送等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初步建立,大中型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比例达85%以上,全市电子商务企业约3700家,2010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2000亿元。三网融合试 3 点工作、云计算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为信息化产业升级提供了契机。

5.政务信息化建设有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国家电子政务试点城市工作进展顺利。电子政务内网已覆盖全市各级党政机关,电子政务外网覆盖到街道和社区,以网上服务为主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政府网站建设全国领先,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12345”公共服务呼叫中心为市民提供一站式服务,搭建起政府和市民沟通的桥梁。行政电子监察综合平台建设有序推进,100%的政府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纳入电子监察范围,监督范围不断扩大。党政机关内部信息化蓬勃发展,部门信息化应用基本普及。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目录体系基本形成,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平台初见成效,促进了跨部门电子政务应用和业务流程优化整合。

6.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数字深圳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初步建成,为城市综合管理提供统一的空间基础信息。率先启用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促进了城市管理的网络化和可视化。初步建成城市应急指挥平台,推动了气象、水务、三防、海事、交通等行业信息共享与应急联动。社区信息化工作有序开展,建成居住证信息系统,实现对居住人口的有效管理和服务。“深圳通”卡综合应用日益广泛,多功能金融IC卡在国内率先发行使用,手机支付业务发展迅速。医疗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启动,在8家医院开展居民健康档案信息互联试点工作,有效提高了区域协同医疗服务水平。首创“城市街区24小时

4 自助图书馆”,提升了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社会保险信息系统联网网点达2200多个,服务支持能力不断增强。

当前,信息化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信息基础设施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全市区域间信息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信息产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信息产业结构有待优化提高;信息资源整合利用率不高,跨部门公共服务水平亟待提升;政府公共信息服务投入有限,信息化在社会公共领域应用深度不够;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信息化统筹力度不够,信息化管理体制机制有待优化,信息化法制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快。

(二)面临形势。

信息技术革命不断加速。信息技术创新孕育着新一轮突破,宽带网络成为全球经济发展和创造更好生活的基石,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产业、新应用不断涌现,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方式,加速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的融合,区别于工业社会的新型人类文明形态正在形成。这为深圳顺应时代潮流,加快向信息社会转型,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围绕信息化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后金融危机时期,全球经济再次进入大发展、大变革的关键阶段,发达国家依托自主创新,把信息化作为复兴经济、加快内生发展、继续保持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战略,抢占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技术、信息产业跃升的先机,谋

5 求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权。把握趋势,迎接挑战,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推动信息化向技术综合集成和产业交叉融合的高端方向发展,是深圳践行国家使命,谱写经济特区新辉煌的必然选择。

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日益加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成为衡量城市和地区发展的新坐标。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路径。深圳必须主动适应新形势新环境,增强发展紧迫感,推动信息化领先发展,以信息化增强创新能力、优化资源配置、变革生产方式,带头打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

“深圳质量”成为引领深圳未来发展的新标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创造深圳质量是特区新时期推动科学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核心路径。30年来,深圳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多种发展矛盾交织的复杂局面,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不同步,资源环境刚性约束日益增强,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寻求发展方式转变的需求愈加强烈。同时,珠三角区域合作日益紧密,深港合作进入新阶段。充分发挥信息产业的先导和支柱作用,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把信息化作为产业升级、城市建设、社会管理的重要支撑,是深圳破解发展难题,拓展发展空间,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创造“深圳质量”的内在要求。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圳将迎来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全面深入发展的新时代。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先行先试,牢牢把握信息化覆盖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主题,更加突出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更加突出信息化与城市化相协调,更加突出信息化与国际化相促进,更加突出信息化与社会民生服务相适应,坚持创新驱动、应用拉动,实现信息化水平整体跃升,带动经济发展方式快速转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推动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的跨越,支撑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建设。

(二)基本原则。

政府引领,市场主导。强化政府规划引导、政策扶持、资金推动、统筹协调、优化环境的调控作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信息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建立健全优质高效、规范有序的长效机制,营造社会多方参与、充满活力、繁荣发展的信息化建设新局面。

开放创新,重点突破。以全球眼光,紧盯信息化发展趋势,大力开展国际创新合作,加强珠三角信息化联动,广聚创新资源,重点突 7 破具有全局性、重大带动性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关键技术,拓展新应用,催生新业态,提升信息化国际水平。

整合资源,共享协同。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突破区划、部门、行业界限和体制性障碍,充分整合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推进跨部门、跨领域的信息化协同,增强政府科学决策能力,有效满足公众信息需求,提升全社会信息资源利用水平。

拓展空间,转型升级。开发互联网虚拟空间,拓展新业态产业空间,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增强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延伸产业链,抢占价值链高端,优化产业结构,率先推动低碳绿色发展。

深化应用,惠及民生。以行业应用和社会服务为关键环节,面向公众生产、生活、学习的多元化需求,构建全面覆盖、高效灵活的信息网络体系,加强信息化应用与网络、技术、产业的良性互动,提供便捷、低成本的网络信息与应用服务,消除数字鸿沟,提高市民生活品质。

协调发展,安全可控。科学把握信息化与信息安全的内在规律,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围绕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度应用,综合平衡安全成本和风险,确保重点领域信息安全,建立和完善维护信息安全的长效机制,实现信息化与信息安全的协调发展。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到2015年,信息基础设施全面提升,信息资源有效整合,核心信息技术创新取得突破,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信息技术应用深化普及,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高,信息化环境显著提升,信息化成果充分惠及民生,加速向充满活力的信息社会迈进。

着力打造智慧深圳,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改变政府、市民、社会、自然环境之间的交互方式,提高实时信息感应能力及处理与响应速度,增强业务弹性和连续性,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和谐发展,构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型现代化城市。

具体目标:

——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实现随时、随地、随需的宽带接入。全市家庭宽带普及率达到90%,光纤到户达到200万户,基本实现100Mbps家庭宽带接入能力,移动通信带宽达到20Mbps以上,无线宽带网络覆盖率达到99%。信息安全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等领域的研发及产业化取得新突破,信息技术发明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15%。建成中国软件名城。

——率先建成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和三网融合示范城市,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超过80%,网上购物额占社会消费零售额比例超过10%,互联网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三网融合实现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形成融合的信息通信网络,方便、快捷地提供新型综合业务。建设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城市。

——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化程度显著提高,100%的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100%的政府法律法规的制定、重大市政投入等实现在线公众意见征询,有效提高政府公信力,公众参与度和满意度大大提高。

——信息服务内容不断丰富,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教育、交通、食品药品管理、文体旅游以及民政等领域信息化应用成效显著,基本普及数字化、个性化、移动化服务方式,有效提升便民服务水平。市民基本信息消费纳入社会保障指标体系,信息化生活品质有效提高。

三、主要任务

围绕打造智慧深圳、加速向信息社会迈进的总体目标,大力夯实信息化发展基础,全面拓展信息化应用,全面提升深圳信息化水平。

(一)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充分认识信息基础设施在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中的战略地位,构建泛在、融合、智能、安全可控的新一代信息宽带网络,打造区域性国际信息枢纽。

大幅提升宽带网络能力。加快建设部署有线无线相结合、全程全网、互联互通、可管可控的信息网络,实现通信网络和广播电视网络IP化、宽带化、移动化和全光化,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网络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快速发展光纤到户,打造3G(第三代移动通信)网全覆盖和WLAN(无线局域网)深度覆盖的城市无线通信网络,加快推进TD-LTE网络商用建设。结合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应用需求,加速推进IPv6商用。积极争取开通国际通信专用通道,提升互联网国际接入能力,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宽带城域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效、可靠的信息通信网络支撑。

加快建设功能型信息基础设施。依托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整合优化存储资源和运算资源,加强超级计算中心与通信运营商IDC(互联网数据中心)的资源共享和功能互补。整合建设面向应用的城市公共云计算设施,创新云计算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拓展政务、商务和民生等领域云计算应用,提高信息资源与网络资源使用效率,加速信息基础设施的服务化进程,有效降低全社会信息化成本。

全面完善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完善PKI(公钥基础设施)建设,为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等网络应用提供全面的身份标识和认证、保 11 密、数据完整性以及不可否认性等信息安全保障。健全PMI(访问控制与授权管理基础设施),提供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应用系统权限管理与授权服务,规范权限和证书的产生、管理、存储、分发和撤销,保障用户合法、安全的使用信息系统。强化重点领域和行业的灾难备份建设,满足新时期信息化发展对数据安全与不间断服务的需要。

(二)增强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

发挥深圳信息产业的比较优势,围绕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相结合,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夯实信息化应用的产业基础,促进“高新软优”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完善跨区域资源配置、联合研发和成果转化机制。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各类公共技术平台建设,积极争取更多国家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深圳。优化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大创新载体建设力度,支持企业参与承担国家、省、市各类重大科技项目,促进省部院校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鼓励组建技术联盟、产业联盟、标准联盟等多种合作方式,推进协同创新。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优先发展面向应用的高性能SOC芯片和高密度、高频、大功率、高可靠性、低成本的集成电路新型封装技术,集成电路设计能力达到32nm—22nm。重点发展大型行业应用软件、

12 嵌入式软件、信息服务软件、新一代互联网软件等领域关键技术。支持云存储、云环境自适应管理等云计算关键技术,以及众核计算、GPU计算等超级计算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加大宽带移动通信、异构网融合等下一代网络技术和新型传感器、自组织网络等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力度。推动数字内容获取与生成技术、分析与处理技术、服务与利用技术、展示与交互技术、管理与安全技术等领域的突破。

推动信息产业高端化。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发展面向市场的高性能计算和云计算服务,开展物联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应用服务,着力发展软件、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核心基础产业。推进软件服务化发展,引导数字内容产业创新发展,提升软件服务、网络增值服务等信息服务能力,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新市场、新业态。大力推进信息产业专业园区建设,促进信息产业集群式发展。

(三)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全面推动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深度应用,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发展转变,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工业发展整体质量。

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提高信息技术对工业技术、工业产品研制的支撑能力,大力推广应用并行工程、虚拟设计制造等先进研发设计技术,数控、柔性制造等先进过程控制技术,以及物联网技 13 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促进精益生产、敏捷制造、虚拟制造和网络化制造,重点推动激光设备、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向高端跃升。

推进信息技术与优势传统产业融合。鼓励传统行业加快产品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增强自主研发和创意设计能力,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创新产品种类,加速产品高端化,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降低生产成本和资源消耗。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推动黄金珠宝、服装、包装印刷、钟表等优势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

推进信息技术与企业经营管理融合。深入推进企业信息化的综合集成,加强研发设计、生产过程和企业经营管理的无缝衔接,构建统一的企业管控平台,逐步实现实时管理,以及企业内外部用户的应用定制和集成互操作,支撑企业科学决策,提高企业现代管理水平和市场应变能力,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深化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加快推进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的渗透融合,以信息流组织与支配商品(货物和服务)流、资金流、技术流,形成开放互动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鼓励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手段优化供应链和价值链,应用信息技术推进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的高端化,打造先进的商业环境,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带动新型经济业态蓬勃发展。

(四)深化政务信息化建设。

深化政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促进政务公开,提高行政效能,推进公民社会建设,打造服务型政府和阳光政府。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以市民和企业为服务对象,不断优化多元化政府公共服务渠道,逐步完善面向市民和企业的在线公共服务,推动政务服务延伸到街道、社区,逐步增加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拓宽政府信息公开渠道,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办事效率,打造阳光政府。

提升宏观决策能力。推进各部门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继续整合完善经济、社会、民生等领域的基础数据库和公共信息资源库,深化信息资源共享与挖掘分析,增强信息系统智能分析与辅助决策功能,促进对宏观经济和社会运行情况的全面监测、管理和预测预警,提高政府宏观决策的科学性。

提高行政效能。满足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规范监管行为的需求,深化业务系统建设,加快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监管能力。加强对公共资产、资源、资金应用及政府权力运作的电子监察,提高行政监察的实时监控、预警纠错能力。完善政府绩效电子评估与管理,优化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加强政府绩效管理的数据采集、量化分析、结果研判、对比反馈,强化政府绩效管理与考核。促进行政权力规范、透明、廉洁、高效运行。

拓宽参政议政渠道。充分发挥互联网、电视、广播等各种媒介的沟通平台作用,拓宽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双向互动渠道,在线处理群众诉求,积极推进网络问政,完善政府与市民高效便捷的多元化双向互动机制。

(五)拓展民生领域信息化应用。

顺应公众追求幸福生活的新期待,拓展信息化在民生领域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市民信息服务水平,不断满足民众健康、安全、便利、舒心的生活需求。

优化医疗卫生服务。建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医疗卫生管理服务模式,推动医疗卫生信息化向以电子病历和数字化健康档案共享为核心的区域信息一体化转变,实现全市医疗卫生服务协同,促进卫生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提升医疗卫生管理服务水平。

改善社保民政服务。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就业服务、人才引进、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人才等人力资源及社会保障领域的应用。加快民政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救助、低保、慈善、社工、婚姻、社会组织等服务能力和水平。

发展数字化教育。完善覆盖全社会的数字化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深化学校信息化建设,丰富数字化、智能化教学资源,促进优质教育

16 资源普及共享,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促进学习型城市建设。

深化社区信息化。全面推行网格化社区管理,完善基层管理和服务网络,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流程“一窗口式”管理服务。推动智慧社区环境建设,不断完善社区的信息化服务标准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范,促进信息技术在楼宇、家庭中的应用发展。

(六)提升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

推动城市管理全面优化发展,通过更透彻的感知、更广泛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化,促进信息化与城市化融合,全面提升城市功能。

优化城市管理模式。深化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应用,推动城市管理全过程信息的实时传递与处理,加强跨部门的协同管理与联动。拓展市民与城市交通、生态环境、公共安全等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发挥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作用。

推动公共基础设施智能化。加大城市传感网络建设与整合力度,推进智能电网建设,探索城市水、电、燃气、道路等公共设施物联网与云计算管理平台建设,逐步实现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与基础资源的实时监测、高效利用。

加强城市管理领域精细化。建设高效低碳的智能交通体系,加快交通管理向主动诱导式转变,营造“智慧交通、低碳出行”的绿色交通环境。健全跨部门的主动、预应式城市公共安全和应急信息管理体系。推动生态环境信息采集传输网络化、智能化,建立更加高效、规范的生态环境管理保护新模式。深化数字城管应用,提高路牌、路灯、公交站牌等城市部件和城市事件的采集、分类、监督的网格化管理水平。

四、重点工程

构建泛在信息基础设施,统筹政务信息化建设,深化信息技术在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领域的应用,推进区域信息化合作,完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不断增强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打造智慧深圳。

(一)信息网络跃升工程。

以推进特区一体化为契机,将宽带网络作为优先发展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信息通信网络。

光纤到户。提升骨干网传输和交换能力,提高骨干网互联互通水平,改善网络服务质量。以大芯数光纤为主要传输媒体,以PON(无源光网络)为主要传输手段,以城市更新单元为重点,加快已建区域的“光进铜退”网络改造,新建区域直接部署光纤宽带网络。探索新建住宅小区、商住楼、办公楼光缆网络的统一布放机制。加速光纤到户、光纤到桌面,向用户提供100Mbps的高可靠性带宽接入。鼓励政府

18 和行业信息化的光纤宽带网络应用,促进宽带网络在电子政务、医疗卫生、城市管理、社区服务等领域的普及。以市场为导向,开发适合光纤宽带网络的特色业务,加快宽带应用的创新,以光纤到户为基础,逐渐发展各类综合多媒体接入平台,实现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宽带上网、数字电视的融合,推动三网融合业务快速发展。

无线城市。加快3G、WLAN、DTMB(地面数字电视)等无线宽带网的全市无缝覆盖与人口密集地区的深度覆盖,率先开展TD-LTE的4G规模试验网建设,2012年底前基本实现福田、罗湖、南山、盐田等4区网络全覆盖,宝安、龙岗及各新区的重点区域网络覆盖。在学校、公共图书馆、交通枢纽等公共场所部署无线热点,为市民提供免费无线宽带接入服务。构建无线网络应用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快速发展无线宽带业务在政务、商务、民生生活、教育学习、娱乐等领域的深入应用服务,提高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在交通安全、应急指挥、城市管理等方面,以无线城市业务系统作为有力的、方便快捷的信息载体,最大限度提高效率、方便群众。

通信管网。创新通信管道建设维护管理模式,推进网络基础资源的统一规划和共享,促进网络资源高效利用。结合城市道路网、高速公路网、轨道交通网等设施的建设,全面统筹全市通信管道、杆路、光缆和机房等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住宅小区、商住楼、办公楼、地铁等新建、改扩建项目的审批中,为光纤宽带及移动通信网建设预留管道、设备间、基站位置、电力配套等资源,保证通信运营商

19 平等进入,维护用户的选择权。探索利用地下空间,推进通信机房集约化建设,鼓励共享共用。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光明新区、坪山新区、大鹏半岛滨海旅游度假区等新型功能区通信管网布局。

国际通信专用通道。抓住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落马洲河套地区、莲塘新口岸建设的有利时机,深化深港信息合作,争取国际通信专用通道资源,推动深港城域网高速互联,满足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企业国际通信需求,提升深圳国际信息通信服务能力。

(二)物联网促进工程。

以融合推动发展,渗透创造价值,促进物联网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深度应用。

技术和标准。结合深圳RFID产业、传感器产业、集成电路设计产业、互联网产业的先发优势,建立物联网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加强超高频射频识别、新型传感器、低功耗传感节点、中高速传感器网络系统设备及节点专用操作系统等技术研发。加快研究网络架构、网络与信息安全、节点间通信与组网、协同检测与数据处理等技术,解决物联网节点间的双向通信、路由和协同。重点突破数据库软件、决策处理、协同处理、系统级软件、中间件等物联网系统软件技术。按系统设计、急用先行、国际同步的原则,建立跨行业、跨领域的物联网标准化协作机制,鼓励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企业成立物联网产业联

20 盟,参与物联网技术参考模型、物联网统一标识和解析等标准化顶层设计,开展物联网技术体制研究和核心基础标准研制,积极参与国家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泛在网技术委员会的标准化工作,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标准体系,加强与ISO/IEC(国际标准化组织及国际电工委员会)、ITU-T(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IEEE(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交流合作。

支撑平台。围绕企业技术创新共性需求,搭建深圳物联网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开展检测验证、技术攻关、研究咨询和培训交流等服务。建立适应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检测认证服务机构,开展物联网产品测试验证和合格评定等相关试验和验证工作,构建测试评价体系,为物联网相关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提供开放测试环境。部署特定区域、特定范围的物联网网关,推动传感与控制信息的集中采集、存储和处理、并与通信网络标准化对接融合。充分发挥已有网络能力和计算资源,推动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应用整合,构建开放智能管理平台,支撑大规模的物联网应用。

应用示范。推动物联网规模应用的商业模式创新,促进物联网在各领域的深化应用,推进物联网传感设备、通信设备产业与信息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应用市场和产业链形成。围绕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物流、交通、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水资源监测及调度、检验检疫等重点行业,以及家庭、社区等消费领域,建设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电网、智慧水务、智慧环保、智慧民生等一批实用性强、经济效

21 益高、社会效益明显的应用示范工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型物联网商业应用模式。支持高新区深圳湾园区、深圳软件园、南山蛇口工业园、坂雪岗园区等园区建设物联网技术研发基地和产业化基地,支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物联网应用示范区。

(三)云计算创新发展工程。

建设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城市,大力开展云计算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积极推进多层次、广覆盖、跨领域云计算应用服务,提供即插即用的低成本计算服务。

技术和标准。建立云计算技术创新与标准研发平台,重点发展云存储技术、云环境自适应管理技术、云资源管理与调度技术、云计算海量数据处理与挖掘技术、云服务技术、云安全技术等关键技术。发挥深圳云计算中心资源优势,吸引国内外主要云计算技术科研院所、企业和评测机构,成立产学研合作的“云计算实验室”。鼓励深圳云计算中心、华为、腾讯、金蝶等单位积极参与国际云计算标准制定,力争在服务能力与质量、开放接口、体系架构、评估认证等环节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强化云计算信息安全,采用可靠的云安全技术和标准,保障云计算环境中的数据安全和客户信息安全,提升用户对云计算服务的信任度。

服务平台。对现有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进行基于云计算模式的升级改造,形成处理能力强、存储容量大、安全可靠、布局合理、适应

22 不同应用服务的云计算环境,逐步建设以应用为导向的私有云、公共云、社区云、混合云,构建“深圳云”。依托华为、深圳云计算中心等,进一步推动深圳云计算产业联盟相关工作。引进国家健康档案中心、国家高端医学影像中心等落户深圳。打造较为完整的云计算产业链,抢占产业链关键环节,重点支持一批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构建客户、运营商、开发商端到端的商业模式,不断创新个性化的云计算解决方案,推动信息服务业跨越式发展。支持华为、腾讯、金蝶、阿里巴巴等企业开展商业云计算服务,针对各行各业不同需求,搭建多种云计算基础平台,通过资源的动态配置提供用户所需要的各类云计算服务。加快聚集一批云计算产业链各环节的核心企业,形成由龙头公司带动的云计算产业集群。

应用示范。围绕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和SaaS(软件即服务),转变用户独立建设信息系统的传统方式,通过云计算平台向用户动态配置提供所需的计算与存储能力,实现计算资源充分共享,降低各行业领域信息化成本,提高信息系统的运营效率。不断拓展应用服务领域,在教育、卫生、社保、公安、电子政务、水务、环境、金融服务、交通物流、文化创意、企业信息化等领域实施云计算示范应用项目。创新基于云计算的新型商业模式,重点面向中小企业,加速培育云计算用户,支持生物医药、新能源、集成电路设计等重点行业企业应用云计算服务。

23

专属云。以云存储与数据智能处理为支撑,建立“我的专属云”,为深圳市民提供TB级容量的个人云空间。以人口数据库为基础,逐步整合分散在各部门的个人信息资源,集中存储涵盖市民个人医疗、教育、社保、税务、信用、人事、民政、住房等的全方位信息,实现市民终生动态信息的全过程覆盖,根据市民个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不同领域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数据服务。

(四)三网融合推进工程。

发挥深圳信息基础设施较好、电子信息产业领先、数字内容产业发展迅猛、信息消费需求强劲的优势,推动基于互联网、通信网、广播电视网的产业转型和融合。

业务融合。推动广电、电信试点业务双向进入,重点发展基于广电网的电信增值业务、互联网接入业务和电信运营商的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业务。建成符合三网融合双向进入要求的综合业务管理平台和IPTV、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以及PB级的融合视频存储分发平台,研究探索网间结算的具体办法,实现运营企业业务本地网间互联互通。推进国标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和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手机电视网建设。加快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建设和双向升级改造,完成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化和资产重组,组织实施天威、天宝、天隆、天明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及蛇口电视台网络资产重组,形成全市统一有线广播电视网。

24

数字家庭。发展具有三网融合、高清互动、智能控制功能的新型高端数字家庭系列产品。依托三网融合,建设面向多终端、多运营商的控制集中化、功能多样化的数字家庭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普及家庭高清互动娱乐、视频通信、节能管理、安全监控、远程教育、家庭医疗保健等智能化信息应用。实施“深圳数字家庭”计划,开展智能家居、家庭商务、家庭金融等数字家庭业务,实现电子政务应用进入家庭,开展政府信息公告、办事流程、在线服务、民意调查等服务。推广家庭远程医疗监控、网络就诊、医疗保健咨询服务。重点开展家庭远程互动教育、专业技能培训和科学普及等服务。建立煤气、水、电远程抄表与安全监控系统。推广安防预警系统、智能灯光控制系统以及家电互联遥控系统等智能家居系统,打造安全、健康、节能的数字家庭,激发家庭综合信息服务需求,促进数字家庭产品制造业和新型数字家庭信息服务业的互动发展。选择条件比较成熟的社区,开展三网融合数字家庭试点示范,建设光纤入户与驻地网实现三网融合的高清互动数字家庭网络,实现小区和楼宇内资源共享,确保运营企业平等接入,探索以户为单位统一计费,实施分级收费标准。

技术创新。重点突破数字电视、数字机顶盒、智能终端、芯片设计、嵌入式软件、数字家庭网关、新媒体内容集成与分发等领域的核心技术,鼓励创维、三诺等龙头企业参与国家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手机电视、数字家庭等相关标准制订,推广国家AVS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建立三网融合工程实验中心,重点支持华为无线通信接入 25 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兴移动网络和移动多媒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UT斯达康深圳研究中心和北大深研院—阿派斯云媒体研究中心,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三网融合技术创新和产业孵化公共平台,推动三网融合技术的应用示范。

数字内容与新媒体。加快发展影视动漫、创意设计、游戏、新媒体等数字内容产业,培育创意产业群、传播产业群、文化服务产业群,建设全国创意设计基地,促进上下游产业互动,构建创意创作、生产制作和拓展运营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推广基于宽带的视频应用,发展基于宽带的信息服务和文化创意产业,开办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建立数字内容集成运营分发平台、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技术和业务运营管理平台,实现面向电视、计算机、手机等多平台的数字内容制作、集成、分发与管理,开展面向多网络、多终端、多渠道、多业务的内容运营,有效促进新媒体产业发展。重点支持深圳广电集团、腾讯、华强文化等龙头企业发展,打造一批在全国处于龙头地位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数字内容产业集团,形成规模大、水平高、服务全、运营模式清晰、产业链完整的三网融合内容产业集群。

(五)电子商务提升工程。

26

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促发展的着力点,深入普及电子商务应用,鼓励电子商务模式创新,打造开放互动的电子商务支撑体系,促进电子商务与实体产业的一体化融合发展。

应用推广。鼓励制造业行业龙头企业和大型连锁商业企业广泛应用电子商务,大力发展B2B、B2C电子商务模式。普及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重点支持消费类电子、服装、钟表、包装印刷、黄金珠宝、旅游等行业运用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开展在线采购、销售、外贸出口等生产经营活动。鼓励公众应用电子商务进行网上创业。鼓励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拓展国际市场。

服务平台。支持腾讯拍拍网、商机网等较为成熟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做大做强,培育一批国际知名的电子商务网站和服务平台。支持深圳珠宝网、华强北电子交易市场、中农网等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行业领先的专业电子商务平台发展,为广大中小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便捷可靠的电子商务服务。重点突破移动电子商务在金融业务、在线支付、电子订票、便捷购物等商务领域的应用,推动移动电子商务创新。建设电子商务企业孵化器和产业园,加大电子商务中小企业的培育力度,争取2015年前扶持10家以上电子商务企业成功上市。积极引进国内外电子商务服务龙头企业落户深圳。

产业链电子商务。推动电子商务向产业链电子商务演进,提高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水平,实现供应链高度协 27 同协作。推动产业集群和行业深入关联发展,打通商讯、批发、零售、支付、物流、通关、保险、外汇、退税、融资、认证、信用等全程商务环节,以骨干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各节点的电子商务应用。推进制造领域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生产制造、财务结算管理方面的信息化资源整合及实时管控,拓展业务管理延伸,构建和完善多种生态类型的全产业链电子商务。

支撑体系。推动电子安全认证和在线支付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广泛应用,依托银行卡、支付宝、财付通、移动支付、手机钱包等多种形式的在线支付工具,提供便捷、安全的网络金融服务。建设电子商务可信交易基础支撑平台,提供市场主体身份在线查验、市场信息规范管理等诚信服务,构建可信交易环境。推动电子商务服务商、传统商业品牌商与物流企业、港口、航运等领域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建设跨区域跨行业综合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打造一体化供应链,构建与电子商务配套的现代物流体系。积极支持、配合涉及电子商务的仲裁、公证、商务法庭等方面法律服务与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统计制度,将电子商务统计纳入国民经济统计体系。完善鼓励电子商务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制定促进前海电子商务发展的财税政策。

(六)政务信息化深化工程。

28

以市民为中心,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顶层设计为切入点,以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为突破口,充分整合利用现有业务系统和信息资源,深化电子政务应用与服务。

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积极探索建立与电子政府相配套的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打破部门限制,系统梳理、全面优化政府跨部门业务流程,整理、规范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完善涵盖网络互联、资源交换、业务协同、对外公共服务、平台接口、安全架构的全市统一电子政务标准规范体系,深化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不断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健全信息安全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到2015年,基本建成技术标准统一,业务流程规范,绩效评估科学的跨部门、无缝隙的电子政务体系架构。

政府在线服务。以市民和企业为服务对象,建设集成、开放、互动的政府门户网站,强化便捷的场景式办事指引,实现从大众化服务向个性化服务、智能化服务、自助化服务转变。建设个性化、一站式网上行政服务大厅,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受理、网上反馈的全流程在线行政审批方式和行政服务。用户通过个人账户,订制相关的社会保障、税务、医疗、教育等服务内容,实时掌握政府部门的服务动态。

网络问政。完善政府门户网站、微博等网络政民互动渠道,积极开展网上评议、网上听证、网上提案、网上信访投诉、网上民意征集等多种互动交流业务,提高政府决策的公众参与度。推行网络发言人 29 制度,建立网络舆情应急处理机制。整合政府各部门网上信访和投诉处理渠道及信息,实现信访及投诉受理的全流程在线处理及监控,提高群众诉求的处理效率和质量。

信息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完善全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深化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与业务协同。进一步规范信息的采集、编目、维护和更新,制订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实施办法及应用规范,建立跨部门资源共享交换的使用管理、责任认定和激励约束机制。以应用为驱动,以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平台为支撑,全面梳理和优化业务流程,完善行政审批事项目录,以流程为中心,深化跨部门协同审批。

城市数字资源中心。继续整合完善人口库、法人库、地理空间库三大基础数据库,加快建设社会诚信、文化资源、创新资源等信息资源库。规范信息的采集、维护和更新,实现“一数一源”,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避免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为全市各部门业务系统提供基础数据来源。面向政府管理、宏观决策以及社会行业应用,深化基础数据库和公共信息资源库的共享与开发利用。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信息资源库的增值开发,促进信息服务产业发展,深化交通物流、文化教育、生态环境、科技服务等行业信息化,为实现智慧深圳提供强有力的信息资源保障。

30

电子政务云服务。积极探索云计算技术,充分利用深圳云计算中心、党政机关专用数据中心和灾备中心、社会运营商相关平台等高可靠的计算、存储、网络和其它基础资源及管理服务资源,建设电子政务云计算平台。以各部门新增业务系统为重点,推动政府部门业务系统与数据中心向电子政务云计算平台迁移,实现电子政务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以城市数字资源平台为基础,探索政务信息资源云服务模式。推进信息系统开发与服务运维平台建设,以需求为导向,逐步为各职能部门提供基础设施、平台、软件等云服务,提高电子政务运行效率,避免重复建设,降低总体建设、运行和管理成本。

(七)社会民生应用工程。

大力推进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教育等民生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促进人民生活向便捷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医疗卫生。加快医疗卫生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推进以电子病历和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到2015年,居民数字化健康档案覆盖率达到95%。通过健康档案数据的挖掘分析,全面评估居民健康水平和卫生需求。构建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统一的信息共享和联动服务机制,优化医疗卫生服务流程,实现全市医疗卫生协同,逐步实现医学影像、症状、用药等诊疗信息的跨院共享利用,减少患者重复检查、检验、用药,提高医疗效率和医疗品质。建设全市范围的重大疫情监控网络,提高对重大及突发卫生事件自动 31 预警及应急指挥能力。选择条件成熟的社区,开展远程医疗保健系统试点工作,鼓励健康监测机构通过物联网远程医疗为社区居民提供自助健康管理和监护服务,连接医院、社康中心以及健康管理机构,并逐步延伸到家庭,进行远程医疗监护、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

全民教育。搭建全市虚拟教学平台,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全民共享计划,开发引进基于网络应用的、探究型的学习工具,拓展广阔的网络教育教学空间,提供按需定制的优质教育资源服务和网上课程服务。选择条件成熟的学校,开展电子书包的试点工作,促进自主化、交互性、协作式学习环境建设。建立全市统一的教育信息数据标准,逐步构建涵盖学生、教师、校情、安全等信息的教育基础数据库,强化动态的预测、预警、干预、指导功能。完善教育信息服务门户,为市民提供全方位、便捷的教育政务信息获取、网上办事、家校互动、学习机会管理等各种社会教育服务。鼓励港澳台及海外高等教育机构与深圳学校合作建立教育网络,开展远程教育。

社保民政。不断拓展社会保障卡的应用范围,加大就业、劳动关系、社会保障、人力资源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及技能人才服务的业务系统数据资源整合力度,构建内容全面、及时、准确、一致的用人单位、人力资源、基金管理信息资源体系。加快社会综合救助信息化建设,提升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医疗、教育、住房以及临时性的救助水平。提高民生服务信息化水平,实现婚姻、养老慈善、社工服务、社会组织等事项的便捷服务。

32

文体旅游。加强文体旅游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形成内容齐全、渠道畅通、操作便捷、运作高效、双向互动的公共文体旅游信息服务体系,为市民提供优质公共文体旅游信息服务和指引。推动博物馆展品、艺术作品、图书馆文献资料的数字化,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促进文化信息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增加24小时街区自助图书馆在居民小区、厂区等人口密集区域的布点。

社区信息化。实施社会建设的织网工程,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编制服务网、民心网、工作网,加快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推动社区综合信息统一获取和管理,推广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信息动态采集,实现全市房屋、人口及居住信息的分级分类跨部门共享,构建集社区服务呼叫中心、社区服务网、社区管理信息系统“三位一体”的社区服务与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对各部门的社区服务进行全面梳理和整合,将行政审批和为民办事服务延伸到社区工作站服务窗口,为社区居民提供人口计生、卫生保健、教育培训、劳动就业、社会救助、法援调解、慈善捐助、房屋租赁等公共服务。依托社区图书馆、社区文体中心等社区服务机构,结合城市更新,建设面向社区居民的社区信息服务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智慧社区,促进信息技术在社区节能环保、安防中控、物业管理、家政服务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智能卡综合应用。深化智能卡综合应用,实现公用事业系统、社会保障系统和金融支付系统等各行业融合互通,为市民提供便捷多样

33 的服务。拓展移动支付应用,推进电子钱包在零售、餐饮、宾馆酒店、交通、缴费等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加快“深圳通”与银行卡应用的融合。推动与周边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卡应用的互连互通工作,实现“深圳通”与“八达通”、“岭南通”的互联互通,推广手机深圳通应用。促进RFID(射频识别)电子计费系统由高快速路向城市公共停车场扩展。探索以居民二代身份证为主要介质,逐步拓展对居住证、社保卡、图书证和金融卡等应用的集成,实现公共管理服务一卡通。

(八)城市智能管理工程。

深化信息技术应用,重点促进城市交通、安全应急、生态环境管理、食品药品监管的精细化、动态化和智慧化,建立与城市快速发展相适应的智慧城市管理体系。

智能交通。逐步构建覆盖全市的交通信息服务、交通运输管理和道路综合管理等一体化智能交通体系。运用物联网技术,完善主要道路网络的交通信息采集网络,实时采集车流、车速、道路饱和率等交通信息,积极推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为交通管理、指挥调度与公共服务提供完备的信息支撑。集成交通信号控制节点信息,优化全市路网交通信号智能控制,实现交通流的动态优化控制。通过数字广播、移动通信等多元化信息发布渠道,向车载电子导航仪、交通电子指示牌、电子公交站牌以及个人移动终端等设备,实时发布道路拥堵信息、停车场与停车位信息、公共交通线路与一体化换乘信息等交通 34 信息,实现全方位、无缝隙的交通信息诱导,引导各种交通流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合理分布,改善交通出行环境,建成高效、便捷、安全、低碳的城市交通体系。

公共安全与应急。构建多元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公共安全与应急信息监控体系。整合公安、消防、应急办、交通、气象、卫生、海事、人居环境、水务及城管的公共安全与应急资源,构建覆盖全市的跨部门安全应急体系,实现全市安全应急联动,全面提升公共安全应急的组织、指挥、协调能力。完善水文、气象、环境、地质灾害的监测站网,提高城市公共安全、灾害预防和应急水平。强化视频信息的综合应用,实现视频监控和分析研判的智能化、自动化。拓展社区警务系统的覆盖范围,提升移动警务系统功能,重点加强工业园区、旧城和旧村的科技强警工作。建立多元化的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发布渠道,向社会发布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的信息。

生态环境管理。利用物联网技术,推进生态环境监测信息体系建设,加强环境、海洋、水务、气象等部门信息共享与协同,为生态环境研究、管理与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和技术手段。优化整合水文、水资源、水质、大坝安全检测等在线检测和采集,实现源、供、排、污、灾等水资源与水安全管理环节的实时监控、历史回溯、预测预报和综合调度管理。支持深圳市海岸与大气研究重点实验室,香港城市大学红树林研究中心建设。加强碳排放测算及管理,全面掌握碳排放量、碳排放结构及空间分布等碳源状况,创建科学化、数字化、动态

35 化的碳排放环境管理的指标体系,促进城市碳排放可控、可测、可调。通过互联网实时发布生态环境信息,强化公众舆论监督,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积极探索建立食品药品监控体系,利用物联网技术,对食品、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批发、销售、使用进行全程监管,加强对食品药品的行政许可、行政监管、技术监管、行政执法等业务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实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向主动监管、事前监管和精细化监管转变。建立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便捷有效的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沟通渠道,完善食品、药品和医疗器械信息采集与发布体系,方便公众随时查询药店网点以及药店经营品种、诚信记录等信息,指导社区居民安全合理使用药品,提高全市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

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根据深圳城市总体规划,结合特区一体化建设,全面实现基础地理、规划成果、土地现状等多源空间信息数字化,加强对地籍、房地产、测绘行业等国土资源的信息化管理监控,继续完善地理空间基础数据库,加快推广数字深圳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应用,推进空间信息共建共享机制建立,提升空间信息服务力。推进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信息化监管,实现关键工序施工可溯及现场质量安全可控。完善网格化城市管理机制,扩大数字城管业务覆盖范围,实现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公园管理、林业资源、城市照明、市容秩序的数字化管理,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

36

(九)区域信息化合作工程。

利用区域比较优势,加强与东莞、惠州、香港的信息化合作,积极融入珠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快深圳迈向国际化的步伐。

深莞惠信息化合作。强化城市枢纽型、功能型信息平台的统一规划和相互衔接,推进深莞惠城际网络的高速互联。加快无线城市群的建设,促进无线城市应用平台的对接和资源共享。推动三市通信资费统一。按照全省统一的空间地理信息技术标准体系和应用规范,推进深莞惠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地理信息数据资源的共享。大力开展企业基础信息共享工作,构建区域企业信用信息合作体系,实现三地企业信用信息查询、交流及共享。搭建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城市交通、文体旅游等领域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促进公共管理和服务的一体化。

深港信息化合作。推进深港两地电子签名证书互认。支持基于RFID技术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全物流可溯源的监管体系。完善区域传染病疫情、食品、农产品卫生等公共突发事件通报及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深港口岸信息化合作,探索海关、检验检疫、边检等口岸查验方式创新和口岸监管结果互认共享机制,加快电子口岸建设和“大通关”建设,为人员、货物、车辆创造更加便捷的通关服务环境。建立深港物流信息分类与编码、采集、交换以及安全等方面的标准体系,推进物流信息在前海的汇集与交换,构筑南方物 37 流信息交换中枢。争取国家支持,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先行先试,允许国内电信运营商与香港电信运营商合作,经营CEPA框架下的增值电信业务,探索开拓新业务,推进深港两地在互联网数据业务、存储转发业务、呼叫中心业务等增值电信服务领域的合作,建设安全、快捷、方便、支持多币种的商务交易应用服务平台。

(十)信息安全保障工程。

主动应对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带来的信息安全挑战,不断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网络信任体系。建立健全电子认证兼容和综合监管平台,规范电子认证服务,加快数字证书的发放和推广应用,健全涵盖认证和注册、证书管理、密钥管理、不可否认服务的PKI体系。推动国家、省、市各级CA的互认证,加强电子商务认证体系的国际合作,构建严格层次结构和分布式结构的PKI信任模型,实现数字证书的一证通用、一证多用。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电子认证工作,加强信息加密技术的开发,不断降低数字证书应用成本。健全包含AC(属性证书)、AA(属性权威机构)、属性证书库的PMI体系,实现权限和证书的产生、管理、存储、分发和撤销等功能,完善基于AC的授权和访问控制机制,实现资源访问控制权的统一管理,强化重要信息系统的授权与访问控制,为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应用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38

网络系统安全防范。建设信息安全监控体系,加强网络系统安全技术保障,完善OSI(开放系统互联)安全体系结构。通过SSL/TLS(安全套接字层/传输层安全)、VPN(虚拟专用网)、IPSec(互联网协议安全)等技术保障传输层和网络层信息安全。推广SET(安全电子交易)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保护互联网上信用卡交易安全。支持信息安全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提高应对网络攻击、病毒入侵、网络失窃密的防范能力。

信息安全测评体系。充分发挥第三方信息安全机构在安全保障体系中的积极作用,建设覆盖全市的信息安全测评体系,通过测试环境构造与仿真、有效性测试、负荷与性能测试、攻击测试、故障测试、一致性与兼容性测试,对信息安全产品、重要的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进行验证、测试、评价和定级,规范系统安全特性,为信息安全厂商和用户提供测评服务。积极研究借鉴TCSEC(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准则)、ITSEC(信息技术安全评估准则)、CC(信息安全评估通用准则)等信息安全评估准则,不断建立新的检测和评估手段,保证基准测试的一致性和评估的客观性,加强对高安全等级产品和系统的形式化分析能力,重点保障基础信息网络、党政机关内部网络和财政、金融、商务、电力、交通、能源等领域信息系统的安全。

应急和灾难备份。积极开展重要信息系统风险评估和业务影响分析,确定RTO(恢复时间目标)和RPO(恢复点目标),通过自建灾难备份中心、共建灾难备份中心、服务外包等模式,统筹规划灾难

39 备份建设。鼓励交叉备份、互为备份,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灾难备份建设和技术服务,完善应急处理机制,提升响应恢复能力,增强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的抗毁能力和灾难恢复能力,确保重要数据的安全和关键业务可以持续服务,减少灾难造成的损失。

信息安全管理。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和更新信息安全规划,确立实施安全措施的机构、人员及其工作制度。对不同安全等级的信息系统和安全设备,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实行等级保护。加强信息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理,重点保障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积极跟踪、研究和掌握国际信息安全领域的先进理论、新型应用和发展动态,完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加快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增强市民信息安全意识。

五、保障措施

(一)完善管理体制机制。

建立符合行政体制改革方向、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信息化推进协调体制,加强市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组织领导,探索设立党政机关CIO(首席信息官)制度。建立信息化建设评估体系,将信息化工作纳入业绩考核指标,实现信息系统应用情况可量化、可评价、可考核。每年定期发布深圳信息化白皮书,为政府指导和推进信息化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40

(二)健全信息化法规。

进一步健全深圳信息化法规体系,修订《深圳经济特区信息化建设条例》。发挥特区立法的优势,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使用及维护的立法工作,在全国率先确立电信通路权。研究制定《深圳市通信基础设施管理办法》和《深圳市小区和楼宇红线内通信基础设施技术及建设标准》,规范全市通信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和管理,编制管道、杆路、光缆等传输线路的专项规划,并与深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衔接,加快制定和完善光纤宽带网络相关的技术标准、工程规范和验收规范,加快城市新建住宅小区、商用楼预先布放光缆等规范的出台和落实,推进网络基础资源的统一规划和共建共享。探索确立市民信息消费基本保障制度。研究制定《深圳市个人信息保护条例》,规范个人信息保护。

(三)提高政府投入效率。

加大政府在公共信息服务领域的投入,围绕信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多元投资与运营模式,确保信息化工程的资金投入,鼓励社会资金投资公益性信息资源开发以及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强信息化项目管理,避免重复建设,强化政府投资管理,加强政府信息化投入的审计、监督和绩效评估,完善信息化工程预算、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制度。提高政府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能力,在信息网络基 41 础设施建设方面探索建立政府与运营商的多种投资与运营模式,将信息通信网络作为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形成基础设施资源的共享机制和集约化建设模式。

(四)完善知识产权与标准体系。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推动知识产权从注重数量向提升质量的转变,优先支持光通信、物联网、云计算等领域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池建设。不断提升各类标准化研究和服务机构的能力和水平,鼓励企业、行业协会、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快电子商务、光通信、云计算、物联网、三网融合、数字家庭等领域的标准化工作,以规模应用带动标准制定,取得标准制定的主动地位,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建设自主可控并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

(五)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

加强对光纤宽带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完善网间互联互通监管措施,完善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配套措施,营造公平、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加快工业园区、产业基地、物流园区、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的高带宽、广覆盖的光纤接入网改造。在互联网、电子商务以及移动通信等专业化园区,超前建设国际先进信息网络及新一代通信试验网,为园区企业提供国际化的研发、测试、验证环境。构建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和市民相互配合、相互协作、权利与义务对等

42 的互联网治理机制。强化行业道德建设,鼓励社会监督,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维护互联网市场公平、公正、有序竞争秩序,保护用户合法权益,营造积极健康的互联网发展环境。推动互联网实名认证体系建设,实现网民虚拟身份与真实身份的对应,促进互联网监管的有序和可控。

(六)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完善深圳大学、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信息化课程体系,鼓励南方科技大学与世界著名学府共建高水平信息学科,提升大学城各院校信息学科的建设水平,促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人才培养合作,加大信息化人才培养力度。大力引进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信息技术专家和高端信息人才,提高深圳市信息人才的国际竞争力。加强信息技术普及教育与培训,实施干部信息能力提升工程,结合政府部门业务与信息技术,分析信息化技术趋势、方法论、信息化项目管理等重大问题,提升干部队伍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管理能力。

(七)消除数字鸿沟。

及时向市民发布智慧深圳建设发展的最新动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络等各种媒体,积极开展群众性、趣味性、多样性的普及活动,形成全体市民普遍认同和积极参与的智慧城市建设良好氛围。在街道、社区建立信息技术应用体验中心、上网服务站和培训点,普遍提升市民信息技能,使市民更好地分享信息化成果。面向

43 社会困难群体,建立和完善居民信息消费优惠政策和补贴机制,以低价保障市民基本信息消费权。推进信息无障碍建设,重视开发和提供与弱势人群相关的在线内容服务,提高互联网在弱势人群中的普及程度。依托社区信息服务中心,为市民提供电子政务、教育培训、医疗保健、养老救治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切实做到信息惠民,消除“数字鸿沟”。

(八)强化规划实施监督。

加强信息化规划的约束力,形成信息化推进的长效机制。抓紧制定本规划的实施方案。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各区政府和新区管委会要按照本规划的要求,在政策实施、项目安排、资金扶持、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明确工作重点和工作责任。市、区政府督查部门、监察机关要加强对本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附录:名词解释

1.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信息化已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并逐步向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演进。进入21世纪,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刻。

44

2.数字鸿沟:又称为信息鸿沟,是指社会上不同性别、种族、经济、居住环境的人,接近使用数字产品(如电脑和互联网)的机会与能力上的差异,数字鸿沟实际上表现为一种创造财富能力的差距。

3.新一代网络:基于IP(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通信协议),支持多种业务,能够实现业务与传送分离,控制功能独立,接口开放,具有服务质量(QoS)保证和支持通用移动性的分组网。其主要思想是在一个统一的网络平台上以统一管理的方式提供多媒体业务,整合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的基础上,增加多媒体数据服务及其他增值型服务。

4.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三网融合”是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宽带的多媒体基础平台。

图1 三网融合示意图

45

5.光纤到户(FTTH,Fiber To The Home):即将光纤接入家庭,FTTH的显著技术特点是不但提供更大的带宽,而且增强了网络对数据格式、速率、波长和协议的透明性,放宽了对环境条件和供电等要求,简化了维护和安装。

6.无线城市:是指在城市行政区域内,以无所不在的无线宽带网络,支撑公共安全、城市管理、应急联动、公共服务、商务旅游、生活学习等信息化应用。无线城市应用是衡量城市运行效率、信息化程度以及竞争水平的重要标志。

图2 无线城市示意图

7.TD-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是我国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3G标准TD-SCDMA的后续演进技术,是一种专门为移动高宽带应用而设计的无线通信标准。TD-LTE作为通信产业变革期的重要机遇,主要包含三大特点:

一、包含大量中国的专利,由中国主导,同时得到了广泛国际支持,成为了国际标准;

二、

46 上网速度快,能够达到TD-SCDMA技术的几十倍,使无处不在的高速上网成为可能;

三、产业发展速度快,与其他国际移动宽带技术基本实现了同步发展,代表着当今世界移动通信产业的最先进水平。

8.物联网:指在物理世界的实体中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能力、计算能力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通过网络设施实现信息获取、传输和处理,从而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信息交换需求的互联互通。

图3 云计算示意图

9.云计算: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通过虚拟化方式共享IT资源的计算模式,按照用户的动态需要,提供SaaS、PaaS、IaaS服务,使计算、存储、网络、软件等资源具有随时获取,按需使用,随时扩展,按使用付费的特征。

47

图4 云计算示意图

10.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即通过互联网提供数据中心、基础架构硬件和软件资源。IaaS可以提供服务器、操作系统、磁盘存储、数据库或信息资源。

11.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即向用户提供基础架构,软件开发者可以在这个基础架构之上建设新的应用,或者扩展已有的应用,同时不必购买开发、质量控制或生产服务器。PaaS模式允许用户创建个性化的应用,也允许独立软件厂商或者其他的第三方机构针对垂直细分行业创造新的解决方案。

12.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即一种软件分布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应用软件安装在厂商或者服务供应商那里,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来使用这些软件。这种模式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可靠的支持服务、强大的可扩展性,能够降低客户的维护成本和投入。

13.数字家庭: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各种家电通过不同的互连方式进行通信及数据交换,实现家用电器之间的“互联互通”,使人们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极大提高居住的舒适性、安全性和娱乐性。

48

图5 数字家庭示意图

14.电子病历(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EMR):是医疗机构对门诊、住院患者(或保健对象)临床诊疗和指导干预的、数字化的医疗服务工作记录,是居民个人在医疗机构历次就诊过程中产生和被记录的完整、详细的临床信息资源。与传统纸质病历相比,电子病历具有以下优点:确定了病历书写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安全可靠、存储查阅方便、时效性强,可保证完整、准确、及时获得患者信息资料,提高临床医生工作效率;可以实现跨医院互认共享,确保诊疗过程的连贯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图6 电子病历应用示意图

49

15.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操作快捷方便。RFID系统一般由阅读器和标签两部分组成。

16.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ITS):是在较完善的道路基础设施之上,通过先进的交通信息采集与融合技术、交通对象交互以及智能交通控制与管理等专有技术,加强载运工具、载体和用户之间的联系、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降低环境污染,从而建立一个高效、便捷、安全、环保、舒适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图7 智能交通示意图

17.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电子政务的“顶层设计”,要求从总体上实现电子政务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以确保互联互通、资源共享。顶层设计对电子政务建设的成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内网建设方 50

上一篇:书法绘画大赛活动策划下一篇: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