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ess基本知识点

2023-06-02

第一篇:access基本知识点

二级Access知识点总结

1)类具有多态性、继承性、封装性。

1) 数据库语言包括数据描述语言和数据操纵语言。 2) 在SQL中,用delete命令可以从表中删除行,用drop命令可以从表中删除列。

3)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和数据库的建立以及维护。 4) Access数据库有两种视图:数据表视图和设计视图。 5) 主关键字有两种类型:单字段和多字段。

6) 筛选记录的方法:按选定内容筛选、内容排除筛选、按窗体筛选、高级筛选。

7) Access中,一个表最多可以建立1个主键。但在一个表中,可以指定一个或多个字段成为关键字。

8) 建立关系时,只有选中“实施参照完整性”复选框时,才会在一对多的关系连线上标记一对多字样。

9) Access在排序时,英文按字母顺序排序,英文不分大小写。 10) 查询的分类:选择查询、操作查询(生成表查询、更新查询、追加查询、删除查询)、交叉表查询、参数查询(单参数查询、多参数查询)和SQL查询。 11) SQL查询分为联合查询、传递查询、数据定义查询和子查询。 12) Access数据库的查询有三种视图:数据表视图、设计视图、SQL视图。 13) 其他运算符:Is 指定一个值是Null或Not Null; *

与包含任意多个字符的字符串匹配; ? 与任意一个字符匹配 ;

# 与任意一个数字字符匹配; [ ] 与方括号内的任意一个字符匹配,例如,与b[ae]ll匹配的只有ball和bell;! 与不在方括号内的任意一个字符匹配。 14) 基本查询向导:简单查询向导、交叉表查询向导、查找重复项查询向导、查找不匹配项查询向导。 15) 注意:在一个数据源中,重复的记录是不允许的,而部分字段重复是允许的。 16) 17) 18) 19) 输入接口是窗体的功能,不是查询的功能。 总计是交叉表查询必须搭配的功能。 交叉表查询有行标题、列标题和值组成。

在设置查询的“准则”时,可以直接输入表达式,也可以使用表达式生成器来帮助创建表达式。 20) 21) 查询中的计算可以分为预定义计算和自定义计算。 窗体的作用:显示和操作数据、显示信息、打印信息、控制流程。 22) 23) 窗体是Access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接口。

纵栏式窗体适用于字段多、数据记录少的情况(一次只显示一条记录)。 24) 25) 表格式窗体适用于数据记录较多的情况(多条记录)。 窗体的节:窗体页眉、页面页眉、主体、页面页脚、窗体页脚。其中,页眉和页脚是成对出现的。 26) 控件的分类:绑定控件(来源是字段值)、非绑定控件(用来显示不变的对象)、计算控件(来源是表达式)。 27) 窗体视图包括:设计视图、窗体视图(用于查看窗体的效果)、数据表视图(用于查看来自窗体的数据)。 28) 29) 30) 数据来源不是窗体必备的组件。

在数据透视表中,筛选字段的位置是页区域。 列表框和组合框中都只能包含一列数据,列表框只能显示一列数据,而组合框还可以输入新值,因此组合框可以看成是文本框和列表框的组合。 31) 创建窗体的方式:自动创建窗体、窗体向导、设计视图。 32) 33) 34) 控件可以由工具箱和字段列表添加到窗体中。 窗体可以改变数据源中的数据,而报表只能查看数据。 报表的功能:分组汇总功能、格式化数据、插入图片或图表、输出多样化。 35) 报表的分类:纵栏式报表、表格式报表、图表式报表、标签报表。 36) 报表的节:主体、报表页眉(只在第一页打印)、页面页眉(每一页都打印)、页面页脚(每一页都打印)、组页眉(用来显示分组字段等分组信息)、组页脚(用来显示分组统计数据等分组信息)、报表页脚(只在最后一页打印)。 37) 38) 报表的视图:设计视图、打印预览、版面预览。 主报表可以是绑定的,也可以是非绑定型的。非绑定型的主报表可以容纳要合并的无关联子报表;绑定型的报表用来显示有一对多关系的表中的记录。 39) 40) Access不打印子报表中的页面页眉和页面页脚。 对记录设置分组是通过设置排序字段“组页眉”和“组页脚”属性来实现的。 41) 42) 版面预览视图显示部分数据。

对记录排序时,使用报表设计向导最多可以按照4个字段排序,不可以对表达式排序。 43) 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绝对路径就是从根目录开始一直到目标地址的全过程的路径;相对路径就是目标地址相对于当前目录的路径。 44) 数据访问页的类型:交互式报表页(不能编辑数据)、

数据输入页、数据分析页。 45) 数据访问页由正文和节组成。节用来显示文字、数据库中的数据以及工具栏,节的种类包括组页眉/页脚节、记录导航节、标题节、页脚等。 46) 数据访问页的作用:远程发布数据,远程维护信息,随时更新。通过数据访问页,用户不仅能够浏览、分析、随时获得最新数据,而且可以修改数据,并且所做的修改可以保存在数据源中,但用户对数据源的筛选、排序等数据显示形式上的修改不会保留在数据库中。

47) 在数据访问页中修改记录时,若要取消当前字段的修改,可以使用Esc键按钮键。 48) 49) 记录源就是指窗体、报表或数据访问页的基础数据源。 若要查看最新的只读数据,可以使用Microsoft Access创建服务器生成的ASP或IDC/HTX文件类型的Web页。若要查看数据的快照可以使用静态HTML文件格式。 50) 若果要设置数据页允许的最多记录数,需要在页面属性里修改。是否显示组或页的标题是在排序与分组设置的。 51) Office提供了3个可以使用在Web上的组件,包括电子表格、图表、数据透视图。 52) HTML:超文本置标语言;DHTML:动态超文本置标语言。 53) 54) 55) 宏由宏名、条件、操作和操作参数组成。 注意:对于复杂宏,只能运行它的第一个宏。 模块由过程组成,过程分为函数过程(Function)和子(Sub)程序。模块分为两个基本类型:类模块(窗体和报表)和标准模块(包含通用过程和常用过程)。 56) VBA中,对象是将数据和代码封装起来的实体,它是代码和数据的组合。方法是对象可以执行的动作。方法隶属于对象,不是一个单独的实体;而函数不隶属于对象,是一个独立的实体。 57) 58) 59) VBA的运行机制是事件驱动的工作方式。 变量和常量都可以被声明为特定的数据类型。 VBA的运算符:数学运算符、比较运算符、连接运算符、逻辑运算符。 60) 61) 62) VBA程序设计的三种控制结构:顺序、分支和循环。 模块基本上由声明,语句和过程构成。

VBA中提供的3种数据访问接口是ODBC API、ADO、DAO 63) 64) 多字段索引最多可以有10列。

Access中不使用已被删除的自动编号字段的数值,从新按递增的规律从新赋值。 65) 66) 必须输入任一字符或空格的输入掩码是:C 在Microsoft Access中可以定义三种类型的主关键字:自动编号、单字段和多字段。 67) 超级链接最多包含三个部分:在字段或控件中显示的文本文件;到文件或页面的路径;在文件或页面中的地址。 68) 标题是用来指定不同于字段名称的文本,该文本用于在窗体标签中字段的字段名。 69) 如果需要运行选择或交叉表查询,则只需双击该查询,Access就会自动运行或执行该查询,并在数据表视图中显示结果。 70) 在查询中,根据数据源数量,我们将查询分为多表查询和单表查询。控件是窗体中显示数据、执行操作或装饰窗体的对象。 71) 72) 选项组不能创建具有开与关、真与假或是与否。 命令按钮代表一个或一组操作;组合框按钮用来选择字段值并允许输入新数据。 73) 纵栏式窗体显示窗体时,在左边显示字段名,在右边显示字段值。 74) 有三种类型的控件可以使一个字段具有是/否、真/假或开/关值:选项按钮、复选框、切换按钮。 75) 76) 77) 78) 窗体属性包括数据、格式、事件、其它和全部选项。

报表的布局方向有横向和纵向两种。 参数传递有按地址和按值两种方法。

在VBA编辑器中,本地窗口能够显示所有当前过程中的变量和变量值的信息。

第二篇:数据库应用(ACCESS)各章知识点小结

重点、难点、思考题。本题无答案,知识点都在教材及参考书上。 第1章 Access基础 【重点难点】

1.数据库(DB)、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系统(DBS)的基本概念; 2.数据模型;关系模型的概念、关系术语和三种关系运算;

3.Access的系统特点及操作窗口。 本章的难点是关系模型和关系运算。 【课程考核要求】

1.理解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等基本概念;

2.理解数据模型、关系模型的概念;理解有关关系术语(关系、属性、元组、域、关键字、外部关键字)和三种关系运算(投影、联接、选择); 3.熟悉Access中各种操作窗口及工作环境。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数据库?为什么要建立数据库?

2.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与数据库的关系是什么? 3.关系运算有几种?每种运算的含义是什么? 4.什么是主关键字?其作用是什么? 5.Access的基本对象包括哪些? 6.简述Access操作窗口的功能。 第

2、3章 数据库和表的基本操作 【重点难点】 1.数据库的创建; 2.表的建立及维护;

本章的难点是表间的关系、数据完整性的概念、字段属性等 【课程考核要求】 1.理解数据库和表的概念;

2.熟练掌握有关数据库及表的创建操作;

1 3.熟练掌握表的编辑操作;

4.理解表间关系的相关概念,掌握建立表间关系的方法; 5.理解数据完整性的概念;

6.掌握实现数据完整性的各种方法:主关键字、规则和永久关联; 【实验内容及要求】 1.根据所给问题设计数据库;

2.根据设计的数据库创建数据库及表; 3.对所建数据库及表进行编辑和修改; 4.建立表之间的关系; 5.调整表的格式;

6.对所建表进行排序和筛选。

要求通过上机实验,熟悉Access的操作环境,掌握在数据库窗口中创建数据库及表的方法,掌握编辑表的基本方法。

【复习思考题】

1.创建数据库的方法有哪些?如何创建?

2.什么是表?表由几部分组成? 各部分的含义是什么? 3.为什么要建立表之间的关系?

4.表有几种视图方式?各方式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5.创建表的方法有几种?各适应什么情况? 6.Access提供的数据类型有哪些? 7.说明列的作用是什么? 8.怎样定义主键字?

9.试比较向表中输入数据的几种方法?

10.Access的导入数据功能体现了Office的哪一重要特性? 11.什么是参照完整性?它的作用是什么?

12.表与表之间的关系有几种?各自的特点是什么?最常用的关系是哪一种? 13.查找数据的方法有哪些?如何查找?

2 14.什么是排序?排序的规则是什么?

15.筛选记录的方法有几种?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16.为什么要设置字段的属性?

17.修改表结构的操作包括哪些?怎样修改? 第4章 查询的建立和使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查询概述

1.查询种类(选择查询、参数查询、交叉表查询、操作查询、SQL查询) 2.查询条件(运算符、函数、表达式) 第三节 创建查询

1.使用向导创建查询(选择查询、交叉表查询)

2.使用设计器创建查询(参数查询、操作查询、SQL查询) 3.在查 询中计算(总计查询) 第四节 操作已创建的查询 1.运行已创建的查询 2.编辑查询中的字段 3.编辑查询中的数据源 4.排序查询的结果 【教学重点难点】 1.运算符、函数和表达式; 2.查询的种类及作用; 3.使用向导创建查询的方法; 4.使用设计视图创建查询的方法。

本章的难点是查询条件及使用设计视图创建查询的方法。 【课程考核要求】

1.掌握运算符、函数、表达式规则; 2.掌握查询条件的书写规则及使用方法;

3 3.了解并会应用“表达式生成器”生成查询条件表达式 4.掌握使用向导和设计视图创建查询的基本方法; 5.掌握查询的基本应用。 【实验内容及要求】

根据所给问题创建相关查询。要求通过这次实验,熟悉Access的查询设计视图,掌握在查询设计视图窗口中创建各类查询的方法。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查询?查询的功能是什么? 2.查询有几种?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3.查询条件的作用是什么?

4.书写查询条件时,如何处理文本型、日期型的数据? 5.查询与筛选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6.什么是总计查询?总计项有哪些?如何使用这些总计项? 7.建立分组查询时,总计项应选择什么? 8.什么是交叉表查询?交叉表查询的优点是什么? 9.什么是参数查询?为什么要使用参数查询? 10.操作查询有几种?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第4’章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教学内容】 第一节 SQL概述 第二节 查询 1.简单查询 2.简单的连接查询 3.嵌套查询 4.几个特殊运算符 5.排序

6.简单的计算查询和分组计算查询

4 7.利用空值查询 8.集合的并预算 第三节 维护功能 1.插入 2.更新 3.删除 第四节 定义功能 1.定义表 2.修改表 3.删除表 【教学重点难点】 1.SQL语言的概念; 2.SQL的数据维护功能; 3.SQL的数据查询功能。

本章难点是联接查询、嵌套查询和计算查询:记录的插入、删除和更新。建立表结构、修改表结构、删除表等。

【考核要求】

1.熟练掌握SQL的数据查询功能:SQL-SELECT命令、简单查询、多表查询、分组计算查询和嵌套查询等;

2.掌握SQL的数据维护功能:插入记录、更新记录、删除记录; 3.掌握SQL的定义功能:表的定义。 【实验内容及要求】

根据所给问题,使用SQL语句创建查询。要求通过这次实验,理解SQL语句的基本语法,并能够掌握SQL在Access的应用方法。

【复习思考题】

1.SQL语言有何特点,在Access的查询中如何使用SQL语句?

2.熟悉SELECT语句的用法,并以实例的方式写出Access的各种查询SQL语 5 句?

第5章 窗体的设计和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窗体概述 1.窗体组成

2.窗体视图

3.窗体分类(纵栏式窗体、表格式窗体、主/子窗体窗体、数据表窗体、图表窗体、数据透视表窗体) 第二节 创建窗体 1.使用向导创建窗体

2.使用设计器创建窗体(控件的含义及种类、在窗体中添加和修改控件、设置控件的常见属性) 第三节 格式化窗体 1.使用自动套用格式 2.设置窗体的背景颜色 3.设置窗体文字格式 4.对齐窗体中的控制 【教学重点难点】 1.窗体视图; 2.工具箱的使用; 3.使用向导创建简单窗体; 4.使用设计器创建窗体; 5.设计窗体及控件属性。

本章难点是窗体控件属性的设置、窗体属性的设置。 【课程考核要求】

1.了解并会使用“窗体向导”和“自动创建窗体向导”创建具有不同布局样式的窗体;

6 2.了解并熟悉窗体设计视图中的标尺、节、网格、工具箱和字段列表等组成要素;

3.会使用标签、文本框、命令按钮、选项按钮、复选框、组合框、列表框、图像、子窗体/子报表等常用控件;

4.了解并会通过属性窗口设置常用控件的属性;

5.会用窗体设计视图创建出能满足实际需求的简单窗体。 【实验内容及要求】

1.根据所给问题使用向导创建窗体; 2.根据所给问题使用设计器创建窗体; 3.熟悉窗体及控件属性并进行相关设置。

要求通过这次实验,熟悉并掌握窗体创建的方法,特别是各种控件的用途及使用方法,能设计出具有一定应用价值的窗体界面。

【复习思考题】

1.简述窗体的作用及组成。

2.说明在创建主/子窗体、基于多表创建窗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试说明各种窗体的特征及用途。

4.创建主/子窗体的方法有哪些?比较各种方法的异同。 5.试说明窗体中控件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6.说明标签控件于文本框控件的区别。 7.在选项组控件中可以由哪些控件组成?

8.简述复选框控件、切换按钮控件、选项按钮控件三者的区别。 9.简述列表框控件与组合框控件的区别。 10.举例说明结合型控件与非结合型控件的用途。

11.浏览各种控件的“属性”对话框,比较各种控件属性的异同。 12.美化窗体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设置。 13.比较美化控件与美化窗体的操作有何异同。 第6章 报表的创建和使用

7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报表概述 1.报表组成 2.报表视图 3.报表分类 第二节 报表的创建 1.使用向导创建报表 2.使用设计器编辑报表 第三节 报表的计算 1.建立计算字段 2.报表的排序与分组 第四节 报表的打印 1.设置页面 2.预览报表 3.打印报表 【教学重点难点】 1.报表的构成; 2.用报表设计器创建报表 3.报表的计算; 4.报表的输出。

本章的难点是使用报表设计器创建报表。 【课程考核要求】

1.了解并掌握使用向导创建报表的方法; 2.熟练掌握使用设计器创建报表的方法;

3.了解并会对报表进行隐藏重复数据、添加页码、页面设置、打印预览、打印设置等操作。

本章难点是使用设计器创建报表;在报表中进行计算。

8 【实验内容及要求】

1.根据所给问题使用向导创建报表; 2.根据所给问题使用设计器创建报表; 3.根据所给问题在报表中进行相关计算。

要求通过这次实验,熟悉并掌握窗体创建的方法,能设计出具有一定应用价值的报表。

【复习思考题】

1.Access报表可以完成哪些功能?

2.Access报表的结构是什么?都有哪几部分组成? 3.简述报表页眉与页面页眉的作用与区别。 4.常用的创建报表的方法有哪些?

5.在报表中计算汇总信息的常用方法有哪些?每个方法的特点是什么?6.子报表与主报表的关系是什么?在创建子报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7.哪些控件可以创建计算字段?创建计算字段的方法有哪些? 8.美化报表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9.报表打印之前应该完成哪些准备工作? 第9章 数据访问页的创建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数据访问页介绍 1.数据访问页的作用 2.数据访问页的组成 3.数据访问页的视图

4.数据访问页的数据来源及调用方式 第二节 创建数据访问页 1.使用向导创建数据访问页 2.使用设计视图创建数据访问页 3.将数据访问页连接到数据库

第三节 数据访问页的修饰 1.添加背景图片 2.设置滚动文字 3.应用主题 【教学重点难点】

1.数据访问页的概念及存储方式; 2.数据访问页视图; 3.数据访问页的创建方法。

本章难点是使用设计器创建数据访问页;将数据访问页连接到数据库。 【课程考核要求】

1.了解数据访问页的存储方式; 2.掌握数据访问页的创建方法; 3.会将数据访问页连接到数据库中。 【实验内容及要求】

1.根据所给问题创建数据访问页。

2.在数据访问页中添加相应控件并进行属性设计; 3.应用主题创建数据访问页。

要求通过这次实验,熟悉报表的种类及使用向导创建的方法,掌握标签报表、分类汇总报表的设计技术,掌握报表中记录的排序与分组的方法。

【复习思考题】

1.数据访问页的存储与其他数据库有什么区别? 2.如何预览数据访问页?

3.简述在数据访问页中使用文本、图像的超级链接的方法。 第7章 宏的建立和使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宏的基本概念 1.宏的定义和特点

10 2.宏组的概念 3.触发宏的条件 第二节 创建宏 1.了解宏窗口 2.常用的宏操作 3.创建宏 4.创建宏组 第三节 使用宏 1.在窗体中加入宏 2.在菜单或工具栏中执行宏 3.运行宏 4.宏组运行 【教学重点难点】

1.宏以及宏组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使用并运行宏的前提条件。 【课程考核要求】

1.了解并掌握宏和宏组的创建方法; 2.掌握为宏设置条件的方法;

3.掌握宏与数据库对应的关系及运行宏的方法; 4.了解并掌握运行宏的前提条件; 5.掌握常用的宏操作。 【实验内容及要求】 1.设计并运行宏。 2.与窗体结合使用宏。

要求通过这次实验,理解宏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学会根据要求设计和创建宏及宏组,掌握宏及宏组的执行方式,尤其是窗体事件与宏结合功能。掌握常见的宏操作。

11 第8章 VBA程序设计 【教学内容】 第一节 VBA概述 1.VBA简介 2.VBA编程环境 第二节 对象模型 1.Access对象 2.对象的属性 3.对象的事件 4.对象的方法 第三节 数据类型 1.变量 2.常量 3.运算符 4.内置函数 第四节 程序语句 1.赋值语句 2.选择语句 3.循环语句 第五节 数组 1.数组的定义 2.数组处理 3.自定义数据类型

第五节 在Access中创建VBA模块1.创建模块 2.数据库对象 3.使用ADO

第六节 调试 【教学重点难点】

1.VBA程序的编辑和操作环境; 2.VBA程序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3.VBA模块的创建方法; 4.对象的事件和方法;

5.熟悉在窗体上调用VBA代码的方法。

本章难点是VBA程序设计,模块的创建和使用。 【课程考核要求】 1.了解VBA的编程环境;

2.熟悉在窗体上调用VBA代码的方法; 3.理解各种变量类型的使用范围及定义方法; 4.掌握常用函数的使用方法; 5.掌握程序控制语句的实现过程; 6.掌握数组的基本使用技术; 7.理解模块的概念;

8.掌握在模埠中创建Sub过程、函数过程的方法; 9.掌握在不同过程中通过参数的传值实现数据的传递方法; 10.掌握使用ADO和ADO对象对数据库进行操作的方法。 【实验内容及要求】 1.编写并运行程序。 2.在窗体中调用VBA代码。 3.ADO对象编程。

要求通过这次实验,熟悉在窗体上调用VBA代码的方法;理解各种变量类型的使用范围及定义方法;掌握常用函数的使用方法;掌握程序控制语句的实现过程;掌握数组的基本使用技术;掌握定义与调用方式,熟悉变量的作用域;掌握ADO数据库操作的步骤和方法;掌握程序的各种调试工具和使用方法。

13 【复习思考题】

1.VBA与VB、Access有什么联系?

2.在Access中,既然已经提供了宏操作,为什么还要使用VBA? 3.什么是对象?对象的属性和方法有何区别? 4.如何在窗体上运行VBA程序代码?

5.能否在一个数组中同时存储几种不同类型的数据? 6.什么是模块?模块分哪几类? 7.简述VBA的三种过程?

8.Sub过程Function过程有什么不同,调用的方法有什么区别? 9.简述使用ADO对象操作数据库的基本过程。 10.为什么要进行程序调试?常用的调试工具有哪些? 第10章 创建应用系统的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应用系统开发过程简介 1.需求分析 2.概要设计 3.详细设计 4.编码 5.调试与测试

第二节 使用切换面板创建应用系统 1.启动切换面板管理器 2.创建新的节换面板页 3.设置默认的切换面板页

4.建立打开切换面板页的切换面板项 5.测试切换面板 6.设置应用系统启动属性

第三节 创建具有自己风格的应用系统

14 1.使用多页窗体实现系统控制 2.使用宏创建系统菜单 【教学重点难点】 1.应用系统开发过程; 2.创建应用系统的方法;

本章难点是应用系统功能设计;系统集成工具的使用。 【课程考核要求】

1.了解开发应用系统的基本步骤; 2.熟悉并掌握创建切换面板的方法; 3.掌握利用宏创建系统菜单的方法。 【实验内容及要求】

1.根据所给问题进行分析,确定系统的功能; 2.使用Access实现系统功能。

要求通过这次实验,进一步掌握建立数据库以及建立和使用数据库对象的方法和技巧,进一步提高数据库的管理水平。

五、主要参考书

[1]陈恭和主编 《数据库基础与Access应用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郑小玲主编 《Access 2003中文版实用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3]教育部考试中心编著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

高等教育出版社

[4]张冕洲等译 《Access 2002开发实用全书》 电子工业出版社

第三篇:二级access公共基础知识总结

公共基础知识总结

第一章数据结构与算法

1.1 算法

算法:是指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

算法不等于程序,也不等计算机方法,程序的编制不可能优于算法的设计。

算法的基本特征:是一组严谨地定义运算顺序的规则,每一个规则都是有效的,是明确的,此顺序将在有限的次数下终止。特征包括:

(1)可行性;

(2)确定性,算法中每一步骤都必须有明确定义,不充许有模棱两可的解释,不允许有多义性;

(3)有穷性,算法必须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完,即能在执行有限个步骤后终止,包括合理的执行时间的含义;

(4)拥有足够的情报。

算法的基本要素:一是对数据对象的运算和操作;二是算法的控制结构。

指令系统:一个计算机系统能执行的所有指令的集合。

基本运算和操作包括: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关系运算、数据传输。

算法的控制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算法基本设计方法:列举法、归纳法、递推、递归、减斗递推技术、回溯法。

算法复杂度:算法时间复杂度和算法空间复杂度。

算法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

算法空间复杂度是指执行这个算法所需要的内存空间。

1.2 数据结构的基本基本概念

数据结构研究的三个方面:

(1)数据集合中各数据元素之间所固有的逻辑关系,即数据的逻辑结构;

(2)在对数据进行处理时,各数据元素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关系,即数据的存储结构;

(3)对各种数据结构进行的运算。

数据结构是指相互有关联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数据的逻辑结构包含:

(1)表示数据元素的信息;

(2)表示各数据元素之间的前后件关系。

数据的存储结构有顺序、链接、索引等。

线性结构条件:

(1)有且只有一个根结点;

(2)每一个结点最多有一个前件,也最多有一个后件。

非线性结构:不满足线性结构条件的数据结构。

1.3 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结构

线性表由一组数据元素构成,数据元素的位置只取决于自己的序号,元素之间的相对位置是线性的。

在复杂线性表中,由若干项数据元素组成的数据元素称为记录,而由多个记录构成的线性表又称为文件。

非空线性表的结构特征:

(1)有且只有一个根结点a1,它无前件;

(2)有且只有一个终端结点an,它无后件;

(3)除根结点与终端结点外,其他所有结点有且只有一个前件,也有且只有一个后件。结点个数n称为线性表的长度,当n=0时,称为空表。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点:

(1)线性表中所有元素的所占的存储空间是连续的;

(2)线性表中各数据元素在存储空间中是按逻辑顺序依次存放的。

ai的存储地址为:ADR(ai)=ADR(a1)+(i-1)k,,ADR(a1)为第一个元素的地址,k代表每个元素占的字节数。

顺序表的运算:插入、删除。 (详见14--16页)

1.4 栈和队列

栈是限定在一端进行插入与删除的线性表,允许插入与删除的一端称为栈顶,不允许插入与删除的另一端称为栈底。

栈按照“先进后出”(FILO)或“后进先出”(LIFO)组织数据,栈具有记忆作用。用top表示栈顶位置,用bottom表示栈底。

栈的基本运算:(1)插入元素称为入栈运算;(2)删除元素称为退栈运算;(3)读栈顶元素是将栈顶元素赋给一个指定的变量,此时指针无变化。

队列是指允许在一端(队尾)进入插入,而在另一端(队头)进行删除的线性表。Rear指针指向队尾,front指针指向队头。

队列是“先进先出”(FIFO)或“后进后出”(LILO)的线性表。

队列运算包括(1)入队运算:从队尾插入一个元素;(2)退队运算:从队头删除一个元素。

循环队列:s=0表示队列空,s=1且front=rear表示队列满

1.5 线性链表

数据结构中的每一个结点对应于一个存储单元,这种存储单元称为存储结点,简称结点。

结点由两部分组成:(1)用于存储数据元素值,称为数据域;(2)用于存放指针,称为指针域,用于指向前一个或后一个结点。

在链式存储结构中,存储数据结构的存储空间可以不连续,各数据结点的存储顺序与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不一致,而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由指针域来确定的。

链式存储方式即可用于表示线性结构,也可用于表示非线性结构。

线性链表,HEAD称为头指针,HEAD=NULL(或0)称为空表,如果是两指针:左指针(Llink)指向前件结点,右指针(Rlink)指向后件结点。

线性链表的基本运算:查找、插入、删除。

1.6 树与二叉树

树是一种简单的非线性结构,所有元素之间具有明显的层次特性。

在树结构中,每一个结点只有一个前件,称为父结点,没有前件的结点只有一个,称为树的根结点,简称树的根。每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个后件,称为该结点的子结点。没有后件的结点称为叶子结点。

在树结构中,一个结点所拥有的后件的个数称为该结点的度,所有结点中最大的度称为树的度。树的最大层次称为树的深度。

二叉树的特点:(1)非空二叉树只有一个根结点;(2)每一个结点最多有两棵子树,且分别称为该结点的左子树与右子树。

二叉树的基本性质:

(1)在二叉树的第k层上,最多有2k-1(k≥1)个结点;

(2)深度为m的二叉树最多有2m-1个结点;

(3)度为0的结点(即叶子结点)总是比度为2的结点多一个;

(4)具有n个结点的二叉树,其深度至少为[log2n]+1,其中[log2n]表示取log2n的整数部分;

(5)具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深度为[log2n]+1;

(6)设完全二叉树共有n个结点。如果从根结点开始,按层序(每一层从左到右)用自然数1,2,„.n给结点进行编号(k=1,2„.n),有以下结论:

①若k=1,则该结点为根结点,它没有父结点;若k>1,则该结点的父结点编号为INT(k/2);

②若2k≤n,则编号为k的结点的左子结点编号为2k;否则该结点无左子结点(也无右子结点);

③若2k+1≤n,则编号为k的结点的右子结点编号为2k+1;否则该结点无右子结点。

满二叉树是指除最后一层外,每一层上的所有结点有两个子结点,则k层上有2k-1个结点深度为m的满二叉树有2m-1个结点。

完全二叉树是指除最后一层外,每一层上的结点数均达到最大值,在最后一层上只缺少右边的若干结点。

二叉树存储结构采用链式存储结构,对于满二叉树与完全二叉树可以按层序进行顺序存储。

二叉树的遍历:

(1)前序遍历(DLR),首先访问根结点,然后遍历左子树,最后遍历右子树;

(2)中序遍历(LDR),首先遍历左子树,然后访问根结点,最后遍历右子树;

(3)后序遍历(LRD)首先遍历左子树,然后访问遍历右子树,最后访问根结点。

1.7 查找技术

顺序查找的使用情况:

(1)线性表为无序表;

(2)表采用链式存储结构。

二分法查找只适用于顺序存储的有序表,对于长度为n的有序线性表,最坏情况只需比较log2n次。

1.8 排序技术

排序是指将一个无序序列整理成按值非递减顺序排列的有序序列。

交换类排序法:(1)冒泡排序法,需要比较的次数为n(n-1)/2; (2)快速排序法。

插入类排序法:(1)简单插入排序法,最坏情况需要n(n-1)/2次比较;(2)希尔排序法,最坏情况需要O(n1.5)次比较。

选择类排序法:(1)简单选择排序法,

最坏情况需要n(n-1)/2次比较;(2)堆排序法,最坏情况需要O(nlog2n)次比较。

第二章程序设计基础

2.1 程序设计设计方法和风格

如何形成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

1、源程序文档化;

2、数据说明的方法;

3、语句的结构;

4、输入和输出。

注释分序言性注释和功能性注释,语句结构清晰第

一、效率第二。

2.2 结构化程序设计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的四条原则是:1. 自顶向下;2. 逐步求精;3.模块化;4.限制使用goto语句。

结构化程序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1)顺序结构:一种简单的程序设计,最基本、最常用的结构;

(2)选择结构:又称分支结构,包括简单选择和多分支选择结构,可根据条件,判断应该选择哪一条分支来执行相应的语句序列;

(3)重复结构:又称循环结构,可根据给定条件,判断是否需要重复执行某一相同程序段。

2.3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以60年代末挪威奥斯陆大学和挪威计算机中心研制的SIMULA语言为标志。

面向对象方法的优点:

(1)与人类习惯的思维方法一致;

(2)稳定性好;

(3)可重用性好;

(4)易于开发大型软件产品;

(5)可维护性好。

对象是面向对象方法中最基本的概念,可以用来表示客观世界中的任何实体,对象是实体的抽象。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中的对象是系统中用来描述客观事物的一个实体,是构成系统的一个基本单位,由一组表示其静态特征的属性和它可执行的一组操作组成。

属性即对象所包含的信息,操作描述了对象执行的功能,操作也称为方法或服务。

对象的基本特点:

(1)标识惟一性;

(2)分类性;

(3)多态性;

(4)封装性;

(5)模块独立性好。

类是指具有共同属性、共同方法的对象的集合。所以类是对象的抽象,对象是对应类的一个实例。

消息是一个实例与另一个实例之间传递的信息。

消息的组成包括(1)接收消息的对象的名称;(2)消息标识符,也称消息名;(3)零个或多个参数。

继承是指能够直接获得已有的性质和特征,而不必重复定义他们。

继承分单继承和多重继承。单继承指一个类只允许有一个父类,多重继承指一个类允许有多个父类。

多态性是指同样的消息被不同的对象接受时可导致完全不同的行动的现象。

第三章软件工程基础

3.1 软件工程基本概念

计算机软件是包括程序、数据及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

软件的特点包括:

(1)软件是一种逻辑实体;

(2)软件的生产与硬件不同,它没有明显的制作过程;

(3)软件在运行、使用期间不存在磨损、老化问题;

(4)软件的开发、运行对计算机系统具有依赖性,受计算机系统的限制,这导致了软件移植的问题;

(5)软件复杂性高,成本昂贵;

(6)软件开发涉及诸多的社会因素。

软件按功能分为应用软件、系统软件、支撑软件(或工具软件)。

软件危机主要表现在成本、质量、生产率等问题。

软件工程是应用于计算机软件的定义、开发和维护的一整套方法、工具、文档、实践标准和工序。

软件工程包括3个要素:方法、工具和过程。

软件工程过程是把软件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包含4种基本活动:

(1)P——软件规格说明;

(2)D——软件开发;

(3)C——软件确认;

(4)A——软件演进。

软件周期:软件产品从提出、实现、使用维护到停止使用退役的过程。

软件生命周期三个阶段:软件定义、软件开发、运行维护,主要活动阶段是:

(1)可行性研究与计划制定;

(2)需求分析;

(3)软件设计;

(4)软件实现;

(5)软件测试;

(6)运行和维护。

软件工程的目标和与原则:

目标:在给定成本、进度的前提下,开发出具有有效性、可靠性、可理解性、可维护性、可重用性、可适应性、可移植性、可追踪性和可互操作性且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

基本目标:付出较低的开发成本;达到要求的软件功能;取得较好的软件性能;开发软件易于移植;需要较低的费用;能按时完成开发,及时交付使用。

基本原则:抽象、信息隐蔽、模块化、局部化、确定性、一致性、完备性和可验证性。

软件工程的理论和技术性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软件开发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

软件开发技术包括:软件开发方法学、开发过程、开发工具和软件工程环境。

软件工程管理包括:软件管理学、软件工程经济学、软件心理学等内容。

软件管理学包括人员组织、进度安排、质量保证、配置管理、项目计划等。

软件工程原则包括抽象、信息隐蔽、模块化、局部化、确定性、一致性、完备性和可验证性。

3.2 结构化分析方法

结构化方法的核心和基础是结构化程序设计理论。

需求分析方法有(1)结构化需求分析方法; (2)面向对象的分析的方法。

从需求分析建立的模型的特性来分: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实质:着眼于数据流,自顶向下,逐层分解,建立系统的处理流程,以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为主要工具,建立系统的逻辑模型。

结构化分析的常用工具

(1)数据流图; (2)数据字典; (3)判定树; (4)判定表。

数据流图:描述数据处理过程的工具,是需求理解的逻辑模型的图形表示,它直接支持系统功能建模。

数据字典:对所有与系统相关的数据元素的一个有组织的列表,以及精确的、严格的定义,使得用户和系统分析员对于输入、输出、存储成分和中间计算结果有共同的理解。

判定树:从问题定义的文字描述中分清哪些是判定的条件,哪些是判定的结论,根据描述材料中的连接词找出判定条件之间的从属关系、并列关系、选择关系,根据它们构造判定树。

判定表:与判定树相似,当数据流图中的加工要依赖于多个逻辑条件的取值,即完成该加工的一组动作是由于某一组条件取值的组合而引发的,使用判定表描述比较适宜。

数据字典是结构化分析的核心。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的特点:

(1)正确性;

(2)无岐义性;

(3)完整性;

(4)可验证性;

(5)一致性;

(6)可理解性;

(7)可追踪性。

3.3 结构化设计方法

软件设计的基本目标是用比较抽象概括的方式确定目标系统如何完成预定的任务,软件设计是确定系统的物理模型。

软件设计是开发阶段最重要的步骤,是将需求准确地转化为完整的软件产品或系统的唯一途径。

从技术观点来看,软件设计包括软件结构设计、数据设计、接口设计、过程设计。

结构设计:定义软件系统各主要部件之间的关系。

数据设计:将分析时创建的模型转化为数据结构的定义。

接口设计:描述软件内部、软件和协作系统之间以及软件与人之间如何通信。

过程设计:把系统结构部件转换成软件的过程描述。

从工程管理角度来看: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

软件设计的一般过程:软件设计是一个迭代的过程;先进行高层次的结构设计;后进行低层次的过程设计;穿插进行数据设计和接口设计。

衡量软件模块独立性使用耦合性和内聚性两个定性的度量标准。

在程序结构中各模块的内聚性越强,则耦合性越弱。优秀软件应高内聚,低耦合。

软件概要设计的基本任务是:

(1)设计软件系统结构; (2)数据结构及数据库设计;

(3)编写概要设计文档; (4)概要设计文档评审。

模块用一个矩形表示,箭头表示模块间的调用关系。

在结构图中还可以用带注释的箭头表示模块调用过程中来回传递的信息。还可用带实心圆的箭头表示传递的是控制信息,空心圆箭心表示传递的是数据。

结构图的基本形式:基本形式、顺序形式、重复形式、选择形式。

结构图有四种模块类型:传入模块、传出模块、变换模块和协调模块。

典型的数据流类型有两种:变换型和事务型。

变换型系统结构图由输入、中心变换、输出三部分组成。

事务型数据流的特点是:接受一项事务,根据事务处理的特点和性质,选择分派一个适当的处理单元,然后给出结果。

详细设计:是为软件结构图中的每一个模块确定实现算法和局部数据结构,用某种选定的表达工具表示算法和数据结构的细节。

常见的过程设计工具有:图形工具(程序流程图)、表格工具(判定表)、语言工具(PDL)。

3.4 软件测试

软件测试定义:使用人工或自动手段来运行或测定某个系统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检验它是否满足规定的需求或是弄清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别。

软件测试的目的: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软件测试方法: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

静态测试包括代码检查、静态结构分析、代码质量度量。不实际运行软件,主要通过人工进行。

动态测试:是基本计算机的测试,主要包括白盒测试方法和黑盒测试方法。

白盒测试:在程序内部进行,主要用于完成软件内部操作的验证。主要方法有逻辑覆盖、基本基路径测试。

黑盒测试:主要诊断功能不对或遗漏、界面错误、数据结构或外部数据库访问错误、性能错误、初始化和终止条件错,用于软件确认。主要方法有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错误推测法、因果图等。

软件测试过程一般按4个步骤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验收测试(确认测试)和系统测试。

3.5 程序的调试

程序调试的任务是诊断和改正程序中的错误,主要在开发阶段进行。

程序调试的基本步骤:

(1)错误定位;

(2)修改设计和代码,以排除错误;

(3)进行回归测试,防止引进新的错误。

软件调试可分表静态调试和动态调试。静态调试主要是指通过人的思维来分析源程序代码和排错,是主要的设计手段,而动态调试是辅助静态调试。主要调试方法有:

(1)强行排错法;

(2)回溯法;

(3)原因排除法。

4.1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数据:实际上就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数据的特点:有一定的结构,有型与值之分,如整型、实型、字符型等。而数据的值给出了符合定型的值,如整型值15。

数据库:是数据的集合,具有统一的结构形式并存放于统一的存储介质内,是多种应用数据的集成,并可被各个应用程序共享。

数据库存放数据是按数据所提供的数据模式存放的,具有集成与共享的特点。

数据库管理系统:一种系统软件,负责数据库中的数据组织、数据操纵、数据维护、控制及保护和数据服务等,是数据库的核心。

数据库管理系统功能:

(1)数据模式定义:即为数据库构建其数据框架;

(2)数据存取的物理构建:为数据模式的物理存取与构建提供有效的存取方法与手段;

(3)数据操纵:为用户使用数据库的数据提供方便,如查询、插入、修改、删除等以及简单的算术运算及统计;

(4)数据的完整性、安生性定义与检查;

(5)数据库的并发控制与故障恢复;

(6)数据的服务:如拷贝、转存、重组、性能监测、分析等。

为完成以上六个功能,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以下的数据语言:

(1)数据定义语言:负责数据的模式定义与数据的物理存取构建;

(2)数据操纵语言:负责数据的操纵,如查询与增、删、改等;

(3)数据控制语言:负责数据完整性、安全性的定义与检查以及并发控制、故障恢复等。

数据语言按其使用方式具有两种结构形式:交互式命令(又称自含型或自主型语言)宿主型语言(一般可嵌入某些宿主语言中)。

数据库管理员:对数据库进行规划、设计、维护、监视等的专业管理人员。

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数据)、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数据库管理员(人员)、硬件平台(硬件)、软件平台(软件)五个部分构成的运行实体。

数据库应用系统:由数据库系统、应用软件及应用界面三者组成。

文件系统阶段:提供了简单的数据共享与数据管理能力,但是它无法提供完整的、统一的、管理和数据共享的能力。

层次数据库与网状数据库系统阶段 :为统一与共享数据提供了有力支撑。

关系数据库系统阶段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特点:数据的集成性 、数据的高共享性与低冗余性 、数据独立性(物理独立性与逻辑独立性)、数据统一管理与控制。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

(1)概念模式:数据库系统中全局数据逻辑结构的描述,全体用户公共数据视图;

(2)外模式:也称子模式与用户模式。是用户的数据视图,也就是用户所见到的数据模式;

(3)内模式:又称物理模式,它给出了数据库物理存储结构与物理存取方法。

数据库系统的两级映射:

(1)概念模式到内模式的映射;

(2)外模式到概念模式的映射。

4.2 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的概念:是数据特征的抽象,从抽象层次上描述了系统的静态特征、动态行为和约束条件,为数据库系统的信息表与操作提供一个抽象的框架。描述了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及数据约束。

E-R模型的基本概念

(1)实体:现实世界中的事物;

(2)属性:事物的特性;

(3)联系:现实世界中事物间的关系。实体集的关系有一对

一、一对多、多对多的联系。

E-R模型三个基本概念之间的联接关系:实体是概念世界中的基本单位,属性有属性域,每个实体可取属性域内的值。一个实体的所有属性值叫元组。

E-R模型的图示法:(1)实体集表示法; (2)属性表法; (3)联系表示法。

层次模型的基本结构是树形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1)每棵树有且仅有一个无双亲结点,称为根;

(2)树中除根外所有结点有且仅有一个双亲。

从图论上看,网状模型是一个不加任何条件限制的无向图。

关系模型采用二维表来表示,简称表,由表框架及表的元组组成。一个二维表就是一个关系。

在二维表中凡能唯一标识元组的最小属性称为键或码。从所有侯选健中选取一个作为用户使用的键称主键。表A中的某属性是某表B的键,则称该属性集为A的外键或外码。

关系中的数据约束:

(1)实体完整性约束:约束关系的主键中属性值不能为空值;

(2)参照完全性约束:是关系之间的基本约束;

(3)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约束:它反映了具体应用中数据的语义要求。

4.3关系代数

关系数据库系统的特点之一是它建立在数据理论的基础之上,有很多数据理论可以表示关系模型的数据操作,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关系代数与关系演算。

关系模型的基本运算:

(1)插入 (2)删除 (3)修改 (4)查询(包括投影、选择、笛卡尔积运算)

4.4 数据库设计与管理

数据库设计是数据应用的核心。

数据库设计的两种方法:

(1)面向数据:以信息需求为主,兼顾处理需求;

(2)面向过程:以处理需求为主,兼顾信息需求。

数据库的生命周期:需求分析阶段、概念设计阶段、逻辑设计阶段、物理设计阶段、编码阶段、测试阶段、运行阶段、进一步修改阶段。

需求分析常用结构析方法和面向对象的方法。结构化分析(简称SA)方法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式分析系统。用数据流图表达数据和处理过程的关系。对数据库设计来讲,数据字典是进行详细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所获得的主要结果。

数据字典是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包括5个部分: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可以是数据项,也可以是数据结构)、数据存储、处理过程。

数据库概念设计的目的是分析数据内在语义关系。设计的方法有两种

(1)集中式模式设计法(适用于小型或并不复杂的单位或部门);

(2)视图集成设计法。

设计方法:E-R模型与视图集成。

视图设计一般有三种设计次序:自顶向下、由底向上、由内向外。

视图集成的几种冲突:命名冲突、概念冲突、域冲突、约束冲突。

关系视图设计:关系视图的设计又称外模式设计。

关系视图的主要作用:

(1)提供数据逻辑独立性;

(2)能适应用户对数据的不同需求;

(3)有一定数据保密功能。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主要目标是对数据内部物理结构作调整并选择合理的存取路径,以提高数据库访问速度有效利用存储空间。一般RDBMS中留给用户参与物理设计的内容大致有索引设计、集成簇设计和分区设计。

数据库管理的内容:

(1)数据库的建立;

(2)数据库的调整;

(3)数据库的重组;

(4)数据库安全性与完整性控制;

(5)数据库的故障恢复;

(6)数据库监控。

第四篇:Access章节习题汇总

目录

第1章数据库基础知识 ................................................................................................................... 1 第2章数据库和表 ........................................................................................................................... 5 第3章查询....................................................................................................................................... 7 第4章窗体..................................................................................................................................... 10 第5章报表..................................................................................................................................... 13 第6章 VBA编程 ......................................................................................................................... 16

第1章数据库基础知识

(1)下列关于数据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数据库减少了数据冗余 B.数据库避免了数据冗余

C.数据库中的数据一致性是指数据类型一致 D.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能够管理更多数据 【答案】A 【解析】数据库的主要特点是①实现数据共享。②减少数据的冗余度。③数据的独立性。④数据实现集中控制。⑤数据一致性和可维护性,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⑥故障恢复。

(2)在窗体中要显示一名教师基本信息和该教师所承担的全部课程情况,窗体设计时在主窗体中显示教师基本信息,在子窗体中显示承担的课程情况,则主窗体和子窗体数据源之间的关系是

A.一对一关系 B.一对多关系 C.多对一关系 D.多对多关系 【答案】B 【解析】窗体中的窗体称为子窗体,包含子窗体的窗体称为主窗体,主窗体和子窗体常用来表示一对多的关系。根据题意,主窗体和子窗体数据源之问的关系就是教师实体集和课程实体集之问的关系。一名教师可以承担多门课程,但是一门课程只能由一个教师承担。所以是一对多的关系,因此选择B选项。

(3)Access数据表中的“记录”,在关系数据模型中对应的概念是 A.字段 B.元组 C.属性 D.域 【答案】B 【解析】Access数据表表中的每一横行称为一条记录,在关系数据模型中对应的概念是元组。

(4)下列不能建立索引的数据类型是 A.文本型 B.备注型 C.数字型

D.日期时间型 【答案】B 【解析】索引是表中字段非常重要的属性,能根据键值加速在表中查找和排序的速度,并且能设定表中记录的唯一性。在ACCESS中,备注字段类型是不能被索引的。

(5)从多个关系中抽取出所需要的属性组成新关系,应使用的操作是 A.查询运算 B.连接运算 C.投影运算 D.选择运算 【答案】B 【解析】关系运算包括投影、选择和联接。选择运算是从关系中找出满足给定条件的那些元组,这种运算是从水平方向抽取元组;投影运算是从关系模式中挑选若干属性组成新的关系,这是从列的角度进行的运算,相当于对关系进行垂直分解;连接运算是将两个关系拼接成一个新的关系,生成的新关系中包含满足条件的元组。选择运算和投影运算都是针对于一个关系进行操作,而连接运算是针对多个运算进行操作。

(6)在关系数据模型中,域是指 A.字段 B.记录 C.属性

D.属性的取值范围 【答案】D 【解析】在关系模型中,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域,因此本题应选择D选项。

(7)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所谓的关系指的是 A.各元组之间彼此有一定的关系 B.各字段之间彼此有一定的关系 C.数据库之间彼此有一定的关系 D.符合满足一定条件的二维表格 【答案】D 【解析】在关系性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系统以各种各样二维表格的形式记录管理信息,所以关系就是符合满足一定条件的二维表格。

(8)下列选项中,不是Access数据库对象的是 A.查询 B.表 C.窗体 D.记录 【答案】D 【解析】Access数据库由数据库对象和组两部分组成,其中数据库对象分为七种,包括:表、查询、窗体、报表、数据访问页、宏和模块。记录不属于数据库对象。

(9)下列与Access表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设计表的主要工作是设计表的字段和属性 B.Access数据库中的表是由字段和记录构成 C.Access不允许在同一个表中有相同的数据 D.Access中的数据表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 【答案】C 【解析】Access数据库中的表是由字段和记录构成,设计表的主要工作是设计表的字段和属性,Access中的数据表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若Access没有设置主键,则可以在同一个表中输入相同的数据。因此选项c错误。

(10)用Access数据库管理技术处理的数据不仅能存储为数据库文件,还可以以多种文件格式导出数据,但不支持导出的文件格式是 A.Word文件 B.Excel文件 C.PDF文件 D.PNG文件 【答案】D 【解析】用Access数据库管理技术处理的数据可以以多种文件格式导出,包括EXCEL、WORD、PDF、XPS、XML、HT-ML等格式,但不包括PNG文件格式。因此选项D正确。

(11)Access中描述若干个操作组合的对象是 A.表 B.查询 C.窗体 D.宏 【答案】D 【解析】A、B、C选项是数据库Access的重要对象,并不是操作组合;宏是一个或多个操作的集合,其中每个操作都可以实现特定的功能,使用简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因此,本题应选择D选项。

(12)下列选项按索引功能区分,不属于Access表的索引的是 A.主键索引 B.唯一索引 C.普通索引 D.主索引 【答案】A 【解析】利用索引可以加快对数据的查询和排序速度,索引文件作为一个独立的文件进行存储,文件中包含指向表记录的指针,建立索引后,表中记录的物理顺序不变。按索引功能区分,Access表的索引包括主索引、候选索引、普通索引、唯一索引。因此选项A正确。

(13)下列关于Access索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同一个表可以有多个唯一索引,且只能有一个主索引 B.同一个表只能有一个唯一索引,且只有有一个主索引 C.同一个表只能有多个唯一索引,且可以有多个主索引 D.同一个表只能有一个唯一索引,且可以有多个主索引 【答案】A 【解析】利用索引可以加快对数据的查询和排序速度,索引文件作为一个独立的文件进行存储,文件中包含指向表记录的指针,建立索引后,表中记录的物理顺序不变。按索引功能区分,Access表的索引包括主索引、候选索引、普通索引、唯一索引。主索引可确保字段中输入值的唯一性并决定了处理记录的顺序,可以为数据库中的每一个表建立一个主索引;候选索引像主索引一样要求字段值的唯一性并决定了处理记录的顺序,在数据库表和自由表中均可为每个表建立多个候选索引;普通索引也可以决定记录的处理顺序,但是允许字段中出现重复值,在一个表中可以加入多个普通索引;唯一索引为了保持同早期版本的兼容性,以指定字段的首次出现值为基础,选定一组记录,并对记录进行排序,在一个表中可以加入多个唯一索引。因此选项A正确。

(14)E-R图:即实体联系模型,它是描述概念世界、建立概念模型的工具。E-R图包括三个要素:

(1)实体。用矩形框表示,框内标注实体名称。 (2)属性。用椭圆形表示,框内标注属性名。

(3)实体之间的联系。用菱形框表示,框内标注联系名称。

(15)DBS:DataBase System,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数据)、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数据库管理员(人员)、系统平台之一——硬件平台(硬件)、系统平台之二——软件平台(软件)等五个部分组成。

(16)DBAS:DataBase Application System,数据库应用系统。是由数据库系统加上应用软件及应用界面这三者所组成。其中应用软件是由数据库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及数据库系统开发工具书写而成,而应用界面大多由相关的可视化工具开发而成。

(17)数据库的主要特点: ①实现数据共享。②减少数据的冗余度。③数据的独立性。④数据实现集中控制。⑤数据一致性和可维护性,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⑥故障恢复

(18)宏:宏是Access数据库对象中的一个基本对象,是指一个或多个操作的集合,其中每一个操作实现特定的功能。

第2章数据库和表

(1)表中要添加Intemet站点的网址,字段应采用的数据类型是 A.OLE对象 B.超级链接 C.查阅向导 D.自动编号 【答案】B 【解析】在数据库的表中,要添加Internet站点的网址,应该采用超级链接数据类型。

(2)可以设置“字段大小”属性的数据类型是 A.备注

B.日期/时间 C.文本

D.OLE对象 【答案】C 【解析】字段大小可以用于设置文本、数字或自动编号等类型字段的最大容量,备注、日期/时间、OLE对象不具有字段大小的属性。

(3)可以加快查询操作的属性是 A.默认值 B.有效性规则 C.有效性文本 D.索引 【答案】D 【解析】利用索引可以加快对数据的查询和排序速度,索引文件作为一个独立的文件进行存储,文件中包含指向表记录的指针,建立索引后,表中记录的物理顺序不变。

(4)下列关于字段大小属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字段大小属性用于确定字段在数据表视图中的显示宽度 B.字段大小属性只适用于文本或自动编号类型的字段 C.文本型字段的字段大小属性只能在设计视图中设置 D.自动编号型的字段大小属性只能在设计视图中设置 【答案】D 【解析】字段大小属性是定义输入内容的最大长度,并不是显示宽度,所以A选项错;除了文本和自动编号有字段大小属性,还有数字也有字段大小属性;文本型字段的字段大小属性还可以在数据视图中修改,而自动编号只能在设计视图中设置。因此本题应选择D选项。

(5)如果在创建表中建立字段“性别”,并要求用汉字表示,其数据类型应当是 A.是/否 B.数字 C.文本 D.备注 【答案】C 【解析】根据关系数据库理论,一个表中的同一列数据应具有相同的数据特征,称为字段的数据类型。文本型字段可以保存文本或文本与数字的组合。文本型字段的字段大小最多可达到255个字符,如果取值的字符个数超过了255,可使用备注型。本题要求将“性别”字段用汉字表示,“性别”字段的内容为“男”或“女”,小于255个字符,所以其数据类型应当是文本型。

(6)下列关于0LE对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于输入文本数据 B.用于处理超级链接数据 C.用于生成自动编号数据

D.用于链接或内嵌Windows支持的对象 【答案】D 【解析】0LE对象是指字段允许单独地“链接”或“嵌入”OLE对象,如Word文档,Excel表格,图像,声音,或者其他二进制数据。故选项D正确。

(7)如果要将3KB的纯文本块存入一个字段,应选用的字段类型是 A.文本 B.备注

C.OLE对象 D.附件 【答案】B 【解析】文本类型最多存储255个字符,故选项A错误;备注适用于长文本和数字,例如注释或说明,其存储最大长度为64000个字符,故B选项正确;OLE对象类型用来存放数据表中的表格、图形、图像、声音等嵌入或链接对象,而不是用于存放长字段的文本,故选项c错误;附件类型可以将图像、电子表格文件、文档、图表等各种文件附加到数据库记录中去,故选项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为B。

(8)在“成本表”中有字段:装修费、人工费、水电费和总成本。其中,总成本=装修费+人工费+水电费,在建表时应将字段“总成本”的数据类型定义为 A.数字 B.单精度 C.双精度 D.计算 【答案】D 【解析】Access 2010中的基本数据类型包括文本、备注、数字、日期/时间、货币、自动编号、是/否、OLE对象、超链接、附件、计算和查阅向导。“计算”数据类型用于计算结果,计算时必须引用同一张表中的其他字段。“成本表”中的总成本字段是由装修费、人工费、水电费求和得来,因此应将“总成本”的数据类型定义为“计算”类型。因此选项D正确。

(9)若“学生基本情况”表中政治面貌为以下4种之一:群众、共青团员、党员和其他,为提高数据输入效率,可以设置字段的属性是 A.显示控件 B.有效性规则 C.有效性文本 D.默认值 【答案】A 【解析】选项A显示控件可根据用户需要进行多值设定(如复选框、列表框);选项B、C是对输入的内容限定条件和标准;D选项默认值只有一个值,用户可修改。因此,为提高输入效率,选择A选项。

(10)在Access中如果要对用户的输入做某种限制,可在表字段设计时利用的手段是 A.设置字段的大小,改变数据类型,设置字段的格式 B.设置字段的格式,小数位数和标题 C.设置有效性规则,使用掩码 D.设置字段的大小并使用默认值 【答案】C 【解析】在Access中若要对用户的输入做某种限制,可在表字段设计时设置有效性规则输入掩码。输入掩码可以控制数据的输入样式,有效性规则可以控制数据的输入范围。

(11)主键:主键是表中的一个或多个字段,它的值用于唯一地标识表中的某一条记录。

(12) Access 2010中的基本数据类型有哪些?在“成本表”中有字段:装修费、人工费、水电费和总成本。其中,总成本=装修费+人工费+水电费,在建表时应将字段“总成本”的数据类型定义为哪种?

Access 2010中的基本数据类型有包括文本、备注、数字、日期/时间、货币、自动编号、是/否、OLE对象、超链接、附件、计算和查阅向导。应将“总成本”的数据类型定义为“计算”类型。

第3章查询

(1)运行时根据输入的查询条件,从一个或多个表中获取数据并显示结果的查询称为 A.交叉表查询 B.参数查询 C.选择查询 D.操作查询 【答案】B 【解析】参数查询是在执行时显示对话框,要求用户输入查询信息,根据输入信息检索字段中的记录进行显示。

(2)下列关于Access查询条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同行之间为逻辑“与”关系,不同行之间为逻辑“或”关系 B.日期/时间类型数据在两端加上# C.数字类型数据需在两端加上双引号 D.文本类型数据需在两端加上双引号 【答案】C 【解析】在Access查询条件的设置过程中,若要使用文本型数据需在两端加上双引号,数值型数据可直接使用。

(3)在Access中,与like一起使用时,代表任一数字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在Access查找数据时,可以利用通配符和like函数一起使用。通配符“*”表示与任意字符数匹配;“?”表示与任何单个字母的字符匹配;“#”表示与任何单个数字字符匹配;不存在通配符“$”。

(4)条件“not工资额>2000”的含义是 A.工资额等于2000 B.工资额大于2000 C.工资额小于等于2000 D.工资额小于2000 【答案】C 【解析】“not工资额>2000”表示对“工资额>2000”进行取反操作,即“工资额<=2000”。

(5)条件“性别=´女´Or工资额>2000”的含义是 A.性别为´女´并且工资额大于2000的记录 B.性别为´女´或者工资额大于2000的记录 C.性别为´女´并非工资额大于2000的记录

D.性别为´女´或工资额大于2000.且二者择一的记录 【答案】B 【解析】0R逻辑运算符表示“或”操作,在连接的两个表达式中,当两个表达式都为假时,运算结果才为假。因此条件“性别=´女´ Or工资额>2000”的含义是性别为´女´或者工资额大于2000的记录。

(6)若姓名是文本型字段,要查找名字中含有“雪”的记录,应该使用的条件表达式是 A.姓名like"*雪*" B.姓名like"[!雪] " C.姓名="*雪*" D.姓名="雪*" 【答案】A 【解析】Like是在查询表达式的比较运算符中用于通配设定,使用的通配符有“*”和“?”。“*”表示由0个或任意多个字符组成的字符串,“?”表示任意一个字符。题千中要查找含有“雪”的记录应使用like”*雪*。

(7)Access中,可与Like一起使用,代表0个或者多个字符的通配符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Like用于通配设定查询表达式的比较运算符,通配符“*”表示与0个或任意多个字符匹配;“?”表示与任何单个字母的字符匹配;“#”表示与任何单个数字字符匹配;不存在通配符“$”。

(8)在学生成绩表中,查询成绩为70-80分之间(不包括80)的学生信息。正确的条件设置是 A.>69 0r<80 B. Between 70 And 80 C.>=70 And<80 D.In(70,79) 【答案】C 【解析】选项A的条件设置为大于69或小于80,应使用AND运算符,而不是OR;选项B将会查找成绩为70—80分之间(包括70和80)的学生信息;选项D将只查找成绩为70和79的学生信息;选项C正确,将查询成绩为70-80分之间(不包括80)的学生信息。

(9)有关系模型Students(学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要统计学生的人数和平均年龄应使用的语句是

A.SELECT COUNT()As人数,AVG(YEAR(出生年月))AS平均年龄FROM Students; B.SELECT COUNT(})As人数,AVG(YEAR(出生年月))AS平均年龄FROM Students; C.SELECT COUNT(*)As人数,AVG(YEAR(DATE())-YEAR(出生年月))AS平均年龄FROM Students;

D.SELECT COUNT()AS人数,AVG(YEAR(DATE())-YEAR(出生年月))AS平均年龄FROM Students; 【答案】C 【解析】在查询中要统计记录的个数应使用的函数是COUNT(*),COUNT(列名)是返回该列中值的个数;AVG是计算值的平均值,利用当前年份减去出生年份可以求得学生的平均年龄。因此统计学生的人数和平均年龄应使用的语句是SELECT COUNT(*)As人数,AVG(YEAR(DATE())-YEAR(出生年月))AS平均年龄FROM Students。

(10)在报表的组页脚区域中要实现计数统计,可以在文本框中使用函数 A.MAX B.SUM C.AVG D.COUNT 【答案】D 【解析】聚集函数COUNT用于统计记录个数,MAX用于求最大值,SUM用于求和,AVG用于求平均值。

(11)什么是查询?查询有哪些类型? 查询是以数据库中的数据作为数据源,根据给定的条件,从指定的数据库的表或查询中检索出用户要求的记录数据,形成一个新的数据集合。查询包括选择查询、参数查询、交叉表查询、操作查询和SQL查询等五种类型。

(12)参数查询:运行时根据输入的查询条件,从一个或多个表中获取数据并显示结果的查询。

(13)交叉表查询:交叉表查询是将来源于某个表中的字段进行分组,一组列在交叉表左侧,一组列在交叉表上部,并在交叉表行与列交叉处显示表中某个字段的各种计算值。

(14)SQL语言:是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的简称,一种数据库查询和程序设计语言,用于存取数据以及查询、更新和管理关系数据库系统。

第4章窗体

(1)Access中,没有数据来源的控件类型是 A.结合型 B.非结合型 C.计算型

D.其余三项均不是 【答案】B 【解析】在Access中,非结合型控件没有数据来源,可用来显示信息。结合型控件和计算型控件均有数据来源。

(2)能接受用户输入数据的窗体控件是 A.列表框 B.图像 C.标签 D.文本框 【答案】D 【解析】列表框可显示一组数据列表,用户只能在其中选择;图像主要用于在窗体中显示图形、图像,使窗体更加美观;标签主要用于在窗体或报表中显示说明性文本,如窗体标题,显示内容是固定不变的;文本框主要用于显示、输入、编辑数据源等。

(3)不能用来作为表或查询中“是/否”值输出的控件是 A.复选框 B.切换按钮 C.选项按钮 D.命令按钮 【答案】D 【解析】复选框、切换按钮、选项按钮均可作为单独控件显示表或查询中的“是”或者“否”。复选框和选项按钮处于选中状态时的值为“是”,反之为“否”;切换按钮处于选中状态时的值为“是”,反之为“否”。命令按钮不能用来作为表或查询中“是/否”值输出的控件。

(4)下列关于控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选项组中每次只能选择一个选项 B.列表框比组合框具有更强的功能

C.使用标签工具可以创建附加到其他控件上的标签 D.选项组不能设置为表达式 【答案】D 【解析】选项B中列表框只能选择,而组合框可以选择,也可以用户自己输入,因此组合框比列表框具有更强的功能;选项C中使用标签工具不可以创建附加到其他控件上的标签;选项D中选项组不能设置为表达式,因此选择D选项。

(5)下列不属于导航窗体可以使用的布局是 A.垂直标签,左侧 B.水平标签

C.垂直标签,右侧 D.垂直标签 【答案】D 【解析】导航窗体是只包含一个导航控件的窗体。其共有6种可选的布局方式:①水平标签;②垂直标签,左侧;③垂直标签,右侧;④水平标签,2级;⑤水平标签和垂直标签,左侧;⑥水平标签和垂直标签,右侧。因此选择D选项。

(6)在Access中有雇员表,其中有存照片的字段,在使用向导为该表创建窗体时,“照片”字段所使用的默认控件是 A.图像框 B.绑定对象框 C.非绑定对象框 D.列表框 【答案】B 【解析】“绑定对象”控件主要用于绑定到OLE对象的字段上。因此使用向导为“雇员表”创建窗体,其中的“照片”字段所使用的默认控件是绑定对象框。

(7)在窗体的视图中,既能够预览显示结果,又能够对控件进行调整的视图是 A.设计视图 B.布局视图 C.窗体视图 D.数据表视图 【答案】B 【解析】在窗体的布局视图中,可以在窗体显示数据的同时对窗体进行设计方面的更改;窗体设计视图用于创建窗体或修改窗体;窗体视图用于显示记录数据;数据表视图是以行列格式显示窗体数据。因此选项B正确。

(8)绑定窗体中的控件的含义是

A.宣告该控件所显示的数据将是不可见的 B.宣告该控件所显示的数据是不可删除的 C.宣告该控件所显示的数据是只读的 D.该控件将与数据源的某个字段相联系 【答案】D 【解析】窗体中的绑定型控件主要用于显示、输入和更新数据库中的字段,绑定型控件表明其与数据源的某个字段相关联。

(9)要将计算控件的控件来源属性设置为计算表达式, 表达式的第一个符号必须是 A.左方括号[ B.等号= C.左圆括号( D.双引号” 【答案】B 【解析】计算控件的控件源必须是以“=”开头的计算表达式,表达式的字段名不用加表名,需要以“[]”括起来。

(10)要想改变一个窗体的标题内容,则应该设置的属性是 A.Name B.Fontname C.Caption D.Text 【答案】C 【解析】改变窗体显示标题需要为窗体的Caption属性赋值。

(11)决定窗体外观的是 A.矩形 B.标签 C.属性 D.按钮 【答案】C 【解析】在ACCESS中,表、查询、字段、窗体、报表的属性都决定着他们自身的特性。窗体及窗体中的每一个控件都有自己的属性。通过设置属性,可以改变窗体及控件的外观,使窗体变得更加美观。

(12)若要修改命令按钮Command的标题文字,应设置的属性是 A.Text B.Name C.Caption D.Command 【答案】C 【解析】若改变窗体或控件显示标题需要为其相应Cap—tion属性赋值。

(13)若要使某命令按钮获得控制焦点,可使用的方法是 A.LostFocus B.SetFocus C.Point D.Value 【答案】B 【解析】使得某个控件获得控制焦点可以使用SetFoeus方法。语法为:Object.SetFocus。当控件失去焦点时发生LostFocus事件,当控件得到焦点时发生GotFocus事件。在事件中可以设置一些用户定义的语句。

(14)通过窗体输入职工基本信息,其中职称字段只能从“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和“其他”中选择之一。为防止职称字段输入出错,则窗体中输入职称字段应选择的控件是 A.文本框 B.列表框 C.组合框 D.复选框 【答案】B 【解析】文本框控件用于输入、输出和显示窗体的数据源的数据,显示计算结果和接受用户输入数据,但不能避免用户输入出错,故A选项错误;列表框显示可滚动的数值列表,可以从列表中选择值输入到新纪录中,由于列表中的数值输入者不能更改,可以避免输入出错,故B选项正确;组合框由于结合了列表框和文本框的特性,当在文本框输入值时不能避免输人出错,故C选项错误;复选框是绑定到是/否字段,字段输入不可用复选框,故D选项错误。因此本题应选择B选项。

(15)窗口事件是指操作窗口时所引发的事件。下列事件中,不属于窗口事件的是 A.加载 B.打开 C.关闭 D.确定 【答案】D 【解析】窗口事件是指操作窗口时所引发的事件,常用的窗口事件有“打开”、“关闭”和“加载”等,而“确定”是按钮命令,不是窗体事件。

第5章报表

(1)报表的作用不包括 A.分组数据 B.汇总数据 C.格式化数据 D.输入数据 【答案】D 【解析】报表是Access数据库中的一个对象,它可以根据指定的规则打印输出格式化的数据信息。报表的功能包括:可以呈现格式化的数据;可以分组组织数据,进行汇总;可以包含子报表及图表数据;可以打印输出标签、发票、订单和信封等多种样式报表;可以进行计数、求平均、求和等统计计算;可以嵌入图像或图片来丰富数据显示的内容。但是,报表不可以输入数据。

(2)报表的数据源不能是 A.表 B.查询

C.SQL语句 D.窗体 【答案】D 【解析】报表是以打印格式来显示数据的,其中的信息大多来源于表、查询和SQL语句,少量来源于报表设计中。

(3)在报表中,不能实现的功能是 A.分组数据 B.汇总数据 C.格式化数据 D.输入数据 【答案】D 【解析】报表是Access数据库中的一个对象,它可以根据指定的规则打印输出格式化的数据信息。报表的功能包括:可以呈现格式化的数据;可以分组组织数据,进行汇总;可以包含子报表及图表数据;可以打印输出标签、发票、订单和信封等多种样式报表;可以进行计数、求平均、求和等统计计算;可以嵌入图像或图片来丰富数据显示的内容。但是,报表建立完成后不可以再输入数据。

(4)在报表中要添加标签控件,应使用 A.工具栏 B.属性表 C.工具箱 D.字段列表 【答案】C 【解析】ACCESS的各种控件都可以在“设计视图”窗口中的工具箱中找到。

(5)要指定在报表每一页的底部都输出的内容,需要设置 A.报表页脚 B.页面页脚 C.组页脚 D.页面页眉 【答案】B 【解析】报表页脚是在整个报表的最后输出信息;组页脚主要显示分组统计数据;页面页眉显示报表中的字段名称或对记录的分组名称,在每一页上端重复出现;页面页脚位于每页报表的最底部,用来显示本页数据的汇总情况。

(6)每张报表可以有不同的节,一张报表至少要包含的节是 A.主体节

B.报表页眉和报表页脚 C.组页眉和组页脚 D.页面页眉和页面页脚 【答案】A 【解析】在报表的“设计”视图中,区域是带状形式,也被称为节,包括报表页眉节、页面页眉节、组页眉节、主体节、组页脚节、页面页脚节、报表页脚节。其中主体节是一张报表必不可少的区域,用于显示每条记录的具体数据。

(7)要在报表每一页的顶部都有输出的信息,需要设置的是 A.报表页眉 B.报表页脚 C.页面页眉 D.页面页脚 【答案】C 【解析】报表的组成有5个部分:①报表页眉;②报表页脚;③页面页眉;④页面页脚;⑤主体。其中报表页眉和报表页脚只显示在报表的头部和尾部,分别用来显示报表的标题、日期和统计数据、结论等。页面页眉和页面页脚显示下每页的顶部和下方,题中要求每一页的顶部都有输出,应选择页面页眉,因此选择C选项。

(8)要在报表的文本框控件中同时显示出当前日期和时间,则应将文本框的控件来源属性设置为

A.NOW() B.YEAR() C.TIME() D.DATE() 【答案】A 【解析】函数NOW()用于显示当前日期和时间,函数YEAR()用于显示当前年,函数TIME()用于显示当前时间,函数DATE()用于显示当前日期。

(9)将大量数据按不同的类型分别集中在一起,称为将数据 A.筛选 B.合计 C.分组 D.排序 【答案】C 【解析】分组是指报表设计时按选定的某个(或多个)字段值是否相等而将记录划分成组的过程。操作时,先选定分组字段,在这些字段上字段值相等的记录归为同一组.字段值不等的记录归为不同组。通过分组,可以实现汇总和输出,增强报表的可读性。

(10)报表的分组统计信息显示于 A.报表页眉或报表页脚 B.页面页眉或页面页脚 C.组页眉或组页脚 D.主体 【答案】C 【解析】把计算控件放置在报表页眉/页脚时Access会自动按总数来统计;而放置在组页眉/组页脚时Access会自动按分组数来统计。

(11)什么是报表?报表和窗体有何不同?

报表是Access数据库的重要对象之一,是用一定的打印格式展示数据的一种有效方式。报表的数据来源和窗体一样,可以是表、查询和SQL语句,不同的是,报表只能打印或显示数据,而不能像窗体那样修改或输入数据。

(12)在报表的“设计”视图中,区域是带状形式,也被称为节,包括报表页眉节、页面页眉节、组页眉节、主体节、组页脚节、页面页脚节、报表页脚节。其中主体节是一张报表必不可少的区域,用于显示每条记录的具体数据。

第6章 VBA编程

(1)VBA程序流程控制的方式是()。 A.顺序控制和分支控制 B.顺序控制和循环控制 C.循环控制和分支控制

D.顺序控制、分支控制和循环控制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结构化程序设计使用。VBA是一种结构化的程序设计方式,结构化的程序设计方式要求程序只能由顺序、分支和循环3种基本控制结构组成。

(2)用于获得字符串s最左边4个字符的函数是( )。 A. I.eft(S, 4) B. Left(S,1, 4) C. Left str(S, 4) D. Left str(S,1,4) 【答案】A 【解析】获得字符串最左边字符格式为:Left(字符串名,长度)。

(3)从字符串S中的第2个字符开始获得4个字符的子字符串函数是()。 A.Mid(s,2,4) B.Left$(s,2,4) C.Right(s,4) D.Left$(s,4)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取子串函数的知识。在VBA中有3种取子串函数:Left函数用于从字符串左端开始取n个字符;Right函数用于从字符串右端开始取n个字符(注意子串中字符的顺序与母串中相同);Mid函数可以实现在任何位置取任何长度的子串。截取第2个字符开始的4个字符应该用Mid(S,2,4)。

(4)不属于VBA提供的程序运行错误处理的语句结构是()。 A.OnErrorThen标号 B.OnErrorGoT0标号 C.OnErrorResumeNext D.OnErrorGo To 0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VBA中程序运行错误处理的知识。在VBA中,程序运行错误处理的语句有3种,分别是:0nErrorGoT0标号,在遇到错误时程序转移到标号所指位置代码执行;0nErrorResumeNext,在遇到错误时不会考虑错误并继续执行下一条语句;0nErrorGoTo0,在遇到错误时关闭错误处理。

(5)ADO的含义是()。

A.开放数据库互联应用编程接口 B.数据库访问对象 C.动态链接库 D.Active数据对象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VBA中数据库访问接口的知识。在VBA中,数据库访问接口有3种:开放数据库互联(ODBC)、数据访问对象(DAO)和Active数据对象(ADO)。

(6)在窗体中有一个标签Lbl和一个命令按钮Cornmandl,事件代码如下:

打开窗体后单击命令按钮,窗体中显示的内容是()。 A.4 B.5 C.10 D.40 【答案】C 【解析】声明String类型变量时加上长度说明,则为定长字符串。定长字符串的长度都为初始声明时指定的长度,所以选择C选项。

(7)在窗体中使用一个文本框(名为n)接受输入的值,有一个命令按钮run,事件代码如下:

打开窗体后,如果通过文本框输入的值为4,单击命令按钮后输出的图形是(

)。

【答案】A 【解析】据题中的事件代码可知,选项A正确。

(8)使用FunCtion语句定义一个函数过程,其返回值的类型( )。 A.只能是符号常量

B.是除数组之外的简单数据类型 C.可在调用时由运行过程决定 D.在函数定义时由As子句声明 【答案】D 【解析]VBA中的函数在定义时可以使用As指定函数返回值的类型,若没有指定类型则默认为变体型。

(9)以下关于VBA运行符的优先级按从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 A.算术运算符、逻辑运算符、连接运算符 B.逻辑运算符、关系运算符、算术运算符 C.算术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 D.连接运算符、逻辑运算符、算术运算符 【答案】C 【解析】在VBA中的运算符都有优先级,最基本的就是算术运算符>连接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在各个种类的运算符中还有不同的优先级,例如在算术运算中乘方的优先级高于乘法和除法运算,同优先级的运算由左至右顺序执行。

(10)窗体中有3个命令按钮,分别命名为Commandl、Command2和Command3。当单击Commandl按钮时,Command2按钮变为可用,Command3按钮变为不可她。下列Commandl的单击事件过程中.正确的是( )。 A.private sub Commandl_liCk() Command2 Visible=true Command3. Visible=false End Sub 13. private sub Commandl_CliCk() Command2. Enable= true Command3. Enable= false End Sub C.private sub Commandl_CliCk() Command2. Enable = true Command3. Visible= false End Sub D. private sub Commandl_CliCk() Cdhamand2. Visible= true Command3. Enable = false End Sub 【答案】C 【解析】按钮可见应设置按钮的Enabled属性,按钮不可见应设置按钮的Visible属性。

(11)在窗体中添加了一个文本框和一个命令按钮(名称分别为tText和bCommand),并编写了相应的事件过程。运行此窗体后,在文本框中输入一个字符,则命令按钮上的标题变为“计算机等级考试”。以下能实现上述操作的事件过程是( )。 A.Private Sub bCommmandCliCk() Caption=“计算机等级考试” End Sub B.Private Sub,btText_CliCk() BCommand.Caption=“计算机等级考试” End Sub C.Private Sub bCommmand_Change() Caption=“计算机等级考试” End Sub D.Private Sub tText_Change() bCommand.Caption=“计算机等级考试” End Sub 【答案】D 【解析】在文本框中输入一个字符能触发的只有tText的Change事牛,在给控件的属性赋值时,必须加上控件名,不可将其省略。

(12)输出200~400之间所有的素数。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i As Integer, m As Integer Dim flag As Boolean result = "" For m = 200 To 400 flag=true For i = 2 To Int(Sqr(m)) If m mod i=0 Then flag = False Next i If flag Then result = result + str(m) + " " End If Next m MsgBox result End Sub

(13)VBA: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是Visual Basic的一个子集,提供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提供了相当完整的程序设计语言,是微软开发出来在其桌面应用程序中执行通用的自动化任务的编程语言。

(14)在VBA中,数据库访问接口有ODBC、DAO、ADO3种,它们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开放数据库互联、数据访问对象 和Active数据对象 。

第五篇:ACCESS模拟考试 试题

试卷编号:8381 所属语言:Access 试卷方案:ACCESS模拟 试卷总分:240分 共有题型:3种

一、判断 共5题 (共计10分) 第1题 (2.0分) 题号:790 在查询设计器中不想显示选定的字段内容则将该字段的"显示"项对号取消 . 答案:Y

第2题 (2.0分) 题号:631 报表的数据来源可以是表或查询中的数据。

答案:Y

第3题 (2.0分) 题号:744 Access中,表必须是一个满足关系模型的二维表. 答案:Y

第4题 (2.0分) 题号:778 打开Access数据库时,应打开扩展名为.DBF的文件

答案:N

第5题 (2.0分) 题号:930 查询的结果总是与数据源中的数据保持同步. 答案:Y

二、单项选择 共10题 (共计20分) 第1题 (2.0分) 题号:422 关系数据库中的数据表()。 A:完全独立,相互没有关系. B:相互联系,不能单独存在. C: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 D:以数据表名来表现其相互间的联系.

答案:C

1 第2题 (2.0分) 题号:1717 假设某数据库表中有一个姓名字段,查找姓名为张三或李四的记录的准则是()。 A:NotIn("张三","李四") B:"张三"Or"李四" C:Like("张三","李四") D:"张三"And"李四"

答案:B

第3题 (2.0分) 题号:8 Access数据库属于()数据库。 A:层次模型 B:网状模型 C:关系模型 D:面向对象模型

答案:C

第4题 (2.0分) 题号:1660 如果要在数据表的某字段中存放图象数据,则该字段应设为()。 A:文本型 B:数字型 C:OLE对象 D:二进制数据类型

答案:C

第5题 (2.0分) 题号:53 打开Access数据库时,应打开扩展名为()的文件。 A:mda B:mdb C:mde D:DBF

答案:B

第6题 (2.0分) 题号:376 若要查询成绩为60-80分之间(包括60分,不包括80分)的学生的信息,成 绩字段的查询准则应设置为()。 A:>60 or <80 2 B:>=60 And <80 C:>60 and <80 D:IN(60,80)

答案:B

第7题 (2.0分) 题号:408 以下关于查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能根据数据表创建查询 B:只能根据已建查询创建查询

C:可以根据数据表和已建查询创建查询 D:不能根据已建查询创建查询

答案:C

第8题 (2.0分) 题号:1702 适合将“计算机使用软件”课程不及格的学生从“学生”表中删除的是()。 A:生成表查询 B:更新查询 C:删除查询 D:追加查询

答案:C

第9题 (2.0分) 题号:387 下列不是窗体的组成部分的是()。 A:窗体页眉 B:窗体页脚 C:主体 D:窗体设计器

答案:D

第10题 (2.0分) 题号:424 结构化程序设计所规定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是()。 A:输入、处理、输出 B:树形、网形、环形 C:顺序、选择、循环 D:主程序、子程序、函数

3 答案:C

三、Access 操作 共3题 (共计210分) 第1题 (70.0分) 题号:164 ------------- 注意事项:

1、必须在指定的试题数据库中进行答题。

2、利用向导答题后,除添加控件外,不要改动任何由向导建立的控件设置。

3、添加查询字段时,不可以选择"*"字段。

4、设置命令按钮的单击事件时,必须选择相应的宏(宏组)名称,不可以使用系统

自动建立的事件过程。

------------- 考生的一切操作均在打开的“教学管理.mdb”数据库中进行。

一、基本操作

1、对“学生表”表进行如下设置:

1)添加一字段名称为“通信地址”的字段,设置数据类型为“文本”型,字段大小

为“12”;

2)将字段名称为“籍贯”的字段删除; 3)“姓名”字段的字段大小改为“5”。

2、对“课程表”表进行如下设置:

1)将字段名称为“开课单位”的字段改为“开课院系”; 2)设置“课程号”字段为主键。

3、对主表“学生表”与相关表“成绩表”建立关系,并实施参照完整性与级联更新

相关字段。

二、简单操作

1、建立一个名为“学生查询”的查询,查询所有信息系和保险系的学生的记录,具体要求如下: 1)数据来源为“学生”表;

2)显示“学号、姓名、所属院系”字段; 3)显示格式及内容参照样张1。

2、建立一个名为“选修课程查询”的查询,查询选修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学

生记录,具体要求如下:

1)数据来源为“学生表”、“课程表”、“成绩表”; 2)显示“学号、姓名”字段; 3)显示格式及内容参照样张2。

3、建立一个名为“成绩查询”的查询,查询成绩不及格的学生的记录,具体要求如下: 1)数据来源为“学生表”、“成绩表”; 2)显示“学号、姓名”字段; 3)说明:显示格式及内容参照样张3。

4、建立一个名为“平均分查询”的查询,查询“基础会计”课程的平均分,具体要求如下: 1)数据来源为“学生表”、“课程表”、“成绩表”; 2)显示“课程名称、平均成绩”字段; 3)显示格式及内容参照样张4。

5、建立一个名为“无选课查询”的查询,查询没有选修课程的学生,具体要求如下: 1)数据来源为“学生表”;

2)显示“学号、姓名、所属院系”字段; 3)显示格式及内容参照样张5。

三、综合应用

1、利用设计视图建立一个名为“课程选课名单查询”的窗体,具体要求如下: 1)窗体无记录选择器、导航按钮和分隔线;

2)添加一个文本框,名称为“Txt”,设置标签名称为“Label0”,标题为“请输入

课程号:”,字体名称为“隶书”,字号为“15”;

3)添加二个命令按钮,设置名称分别为“Cmd1”“Cmd2”,标题分别为“查询”“

退出”,显示格式及内容参照样张6。

2、建立一个名为“窗体查询”的查询,该查询可根据文本框Txt中输入的课程号显示

该门课程的选课名单,显示“学号、姓名、所属院系、课程号”字段,数据来源为

“学生表”、“课程表”表。

3、建立一个名为“查询宏”的宏,功能为打开名称为“窗体查询”的查询。

4、建立一个名为“关闭宏”的宏,功能为关闭名称为“课程选课名单查询”的窗体。

5、窗体“课程选课名单查询”中,单击按钮“查询”,运行宏“查询宏”;单击按

钮“退出”运行宏“关闭宏”。

第2题 (70.0分) 题号:112 ------------- 注意事项:

1、必须在指定的试题数据库中进行答题。

2、利用向导答题后,除添加控件外,不要改动任何由向导建立的控件设置。

3、添加查询字段时,不可以选择“*”字段。

4、设置命令按钮的单击事件时,必须选择相应的宏(宏组)名称,不可以使用系统

自动建立的事件过程。

------------- 考生的一切操作均在打开的“雇员信息.mdb”数据库中进行。

一、基本操作

1、对“售书”表进行如下设置:

1)在“售书”表中添加名称为“雇员ID”和“图书ID”的两个字段,数据类型分别为

“文本”和“数字”,“图书ID”字段的字段大小为“双精度型”; 2)设置“ID”字段为主键;

3)设置“售出日期”字段的格式为“短日期”,默认值为系统日期;

4)设置“数量”字段的有效性规则为:“大于0”,有效性文本为“应输入大于0的数

,请重新输入!”。

2、向“售书”表中添加如下数据:

ID 数量 售出日期 雇员ID 图书ID 1 23 2008-05-19 1 1 1 45 2008-05-19 1 2 2 65 2008-05-19 2 5

3、对主表“雇员”与相关表“售书”,主表“图书”与相关表“售书”,建立关系,

表间均实施参照完整性。

二、简单应用

1、建立一个名为“Q1”的查询,查找“雇员”表中姓“王”的员工,并显示“雇员ID、

性别、出生日期、职务”字段。

2、建立一个名为“Q2”的查询,通过输入“类别”参数值,查找“图书”表中相关记

录,并显示“图书ID、书名、类别、单价、作者名”字段。当运行该查询时,提示

框中应显示“请输入类别:”。显示格式及内容参照样张图片。

3、建立一个名为“Q3”的查询,计算每本图书销售额(销售额=数量*单价),并显示

雇员“姓名、书名、数量、单价、销售额”字段,其中“销售额”为添加的计算字

段。数据源为“图书”“售书”“雇员”表。

三、综合应用

1、对已有窗体“雇员”进行如下:

1)在窗体页眉中添加一个名称为“Label14”的标签,设置标题为“图书销售雇员基本

情况”,字体名称为“隶书”,字号为“18”,前景色为“255”;

2)设置窗体的边框样式为“对话框边框”,取消窗体中的水平和垂直滚动条、记录选择

器、导航按钮、分隔线、控制框、关闭按钮、最大最小化按钮。

2、建立一个名为“售书”的纵栏式窗体,显示“售书”表中全部字段,具体要求如下: 1)在窗体页脚处依次添加四个命令按钮,设置名称分别为“Command10”“Command11”

“Command12”;

2)设置标题分别为“上一记录”“下一记录”“退出”; 3)显示格式及内容参照样张图片。

第3题 (70.0分) 题号:169 ------------- 注意事项:

1、必须在指定的试题数据库中进行答题。

2、利用向导答题后,除添加控件外,不要改动任何由向导建立的控件设置。

3、添加查询字段时,不可以选择"*"字段。

4、设置命令按钮的单击事件时,必须选择相应的宏(宏组)名称,不可以使用系统

自动建立的事件过程。

------------- 6 考生的一切操作均在打开的“教学管理.mdb”数据库中进行

一、基本操作

1、对“学生基本情况”表进行如下设置:

1)设置“相片”字段的数据类型为“OLE 对象”; 2)删除“籍贯”字段;

3)设置“学生编号”字段的字段名称为“学号”; 4)设置“学号”字段的字段大小为“8”。 5)设置“学号”字段为主键。

2、对主表“学生基本情况”与相关表“学生成绩情况”,建立关系,并实施参展完

整性。

二、简单操作

1、利用图表向导建立一个名为“学生成绩情况报表”的报表,统计每个学生的课程

成绩,数据来源为“学生成绩情况”表,显示格式及内容参照样张1。

2、建立一个名为“人数查询”的查询,统计1987年出生的学生人数,具体要求如下: 1)显示“出生人数”字段;

2)数据来源为“学生基本情况”表; 3)显示格式及内容参照样张2。

3、建立一个名为“年龄查询”的查询,查询1987年出生的男生或1988年的出生的女生

的记录,具体要求如下:

1)显示“姓名、性别、年龄”字段; 2)数据来源为“学生基本情况”表; 3)显示格式及内容参照样张3。

4、建立一个名为“成绩查询”的查询,查询每个课程的平均成绩,具体要求如下: 1)显示“课程、成绩之平均值”字段’ 2)数据来源为“学生成绩情况”表; 3)显示格式及内容参照样张4。

5、建立一个名为“成绩更新查询”的更新查询,将所有学生成绩减少10分,要求建立

查询后,只运行一次。

6、建立一个名为“学号查询”的查询,查询学号为“201”的学生成绩情况和参加课外

小组的情况,具体要求如下:

1)显示“学号、姓名、小组名称、课程、成绩”字段; 2)数据来源为“学生成绩情况”、“课外小组情况”表; 3)显示格式及内容参照样张5。

三、综合应用

1、利用设计视图建立一个名为“学生成绩查询”的窗体,具体要求如下:

7 1)添加一个文本框,名称为“学号”,设置标签名称为“Label0”,标题为“输入学

生学号:”;

2)添加二个命令按钮,设置名称分别为“Command1”“Command2”,标题分别为“查

询”“退出”。显示格式及内容参照样张6。

2、建立一个名为“窗体”的查询,该查询可根据文本框“学号”中输入的学号显示该

学生的信息,“学号、姓名”字段来源于“学生基本情况”表,“课程、成绩”字

段,来源于“学生成绩情况”表。

3、建立一个名为“学生成绩查询”的宏,功能为打开名称为“窗体”的查询。

4、窗体“学生成绩查询”中,单击按钮“查询”,运行宏“学生成绩查询”;单击按

钮“退出”则关闭窗体。

上一篇:12315投诉处理系统下一篇:争做优秀教师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