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导学案范文

2022-05-23

第一篇:9故乡导学案范文

故乡导学案

《故乡》导学案

主备教师:马熠皎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梳理情节,感悟作者的情感脉络及探求人生新路的执着信念。 2.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其作用及描写方法。 3.掌握文中运用对比、议论的方法来突出小说主题

过程与方法:

1.了解辛亥革命前后旧中国农村的破败,农民生活贫困的情景以及人与人之间形成等级、冷漠、隔阂的现实,理解鲁迅先生通过小说所抒发的希望有新生活的感情。

2.揣摩抒情意味的语言特色,背诵积累精妙的描写段落。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这篇小说内容的把握,了解作者的情感及执着信念。。

教学重点:

1.梳理情节,感悟作者的情感脉络及探求人生新路的执着信念。

2.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其作用及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文中运用对比、议论的方法来突出小说主题。

二、资料放送

1、文体知识: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

小说的情节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正面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环境描写衬托对比等)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及其作用:环境描写是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小说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1)社会环境作用:它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

(2)自然环境作用: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心情;渲染气氛等。

2.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的笔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一生的著作和译作近1000万字。其中杂文集16本,65篇。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面旗帜,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他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他一生创作颇丰,其中小说集有《呐喊》、《徬彷》、《故事新编》;散文集有《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有《坟》《二心集》《且介亭杂文》。鲁迅的一生,为中国的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背景资料: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 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而且 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鲁迅于1919年12月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目睹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凄苦,十分悲愤,1921年1月便以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了这篇小说。后有作者编入他的小说集《呐喊》,它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小说

着重刻画了一个受尽当时社会摧残剥削的劳苦农民闰土的形象。通过对闰土悲惨遭遇的描

述,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揭露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重重残害,表达

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并理解词语 阴晦()瓦楞()胯()下獾()秕()谷鹁鸪()()髀()嗤()笑絮絮()瑟()索蜷()缩寒噤()折()本惘(然恣睢()()黛()色愕()然五行()

一望无际:无端:景况:

松松爽爽:

隔膜:惘然:恣睢:

2、整体感知课文

(1)、按小说“近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结构简要复述故事情节

(2)找出小说描写的主要人物

(3)讨论比较人物在这20年间产生的变化,要求在书上划出来。

(4)归纳人物形象: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现在的杨二嫂:

20年前的“我”:

现在的“我”:

(5)20年前的故乡和20年后的故乡也不一样,画出描写故乡的主要词语。

20年前:

20年后:

(6)是什么原因导致故乡的萧索破败、故乡人的麻木恣睢?

四、再读课文,理解作者的情感基调

“我”在小说中主要体现出来的情感是什么?

小说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情感基调?

如何理解小说最后一段话?

五、写法盘点

1、对比的写法,刻画人物,表现主题

2、借景抒情,以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3、运用生动的人物语言表现人物形象

4、第一人称叙述的手法。

六、拓展阅读

每个故乡都在消逝

王开岭

我要还家,我要转回故乡。

我要在故乡的天空下,沉默寡言或大声谈吐。

——海子

„„

每个故乡都在沦陷,每个故乡都因整容而毁容。

读过昆明诗人于坚一篇访谈,印象颇深。于坚是个热爱故乡的人,曾用很多美文描绘身边的风物。但10年后,他叹息:“一个焕然一新的故乡,令我的写作就像一种谎言。”

是的,“90后”一代肯定认为于坚在撒谎、在梦呓。因为他说的内容,现实视野中根本没有对应物。该文还引了他朋友的议论:“周雷说,‘如果一个人突然在解放后失忆,再在今年醒来,他不可能找到家,无论他出生在昆明哪个角落。’杜览争辩道,‘不可能,15年前失忆,现在肯定都找不到。’”

这不仅是诗人的尴尬,而是时代所有人的遭遇。相对而言,昆明的被篡改程度还算轻的。

“故乡”,不仅仅是个地址和空间,它是有容颜和记忆能量、有年轮和光阴故事的,它需要视觉凭证,需要岁月依据,需要细节支撑,哪怕蛛丝马迹,哪怕一井一石一树„„否则,一个游子何以与眼前的景象相认?何以肯定此即梦牵魂绕的旧影?此即替自己收藏童年、见证青春的地方?

当眼前事物与记忆完全不符,当往事的青苔被抹干净,当没有一样东西提醒你曾与之耳鬓厮磨、朝夕相处„„它还能让你激动吗?还有人生地点的意义吗?

那不过是个供地图使用、供言谈消费的地址而已。就像北京的车站名,你若以为它们都代表“地点”并试图消费其实体,即大错特错了:“公主坟”其实无坟,“九棵树”其实无树,“苹果园”其实无园,“隆福寺”其实无寺„„

“地址”或许和“地点”重合,比如“前门大街”,但它本身不等于地点,只象征方位、坐标和地理路线。而地点是个生活空间,是个有根、有物象、有丰富内涵的信息体,它繁殖记忆与情感,承载着人生活动和岁月内容。比如你说“什刹海”“南锣鼓巷”“鲁讯故居”,即活生生的地点,去了便会收获你想要的东西。再比如传说中的“香格里拉”,即是个被精神命名的地点,而非地址——即使你永远无法抵达、只能诗意消费,也不影响其存在和意义。

地址是死的,地点是活的。地址仅仅被用以指示与寻找,地点则用来生活和体验。 „„

当一位长辈说自个儿是北京人时,脑海里浮动的一定是由老胡同、四合院、五月槐花、前门吆喝、六必居酱菜、月盛斋羊肉、小肠陈卤煮、王致和臭豆腐„„组合成的整套记忆。或者说,是京城喂养出的那套热气腾腾的生活体系和价值观。而今天,当一个青年自称北京人时,他指的一定是户籍和身份证,联想的也不外乎“房屋”“产权”“住址”等信息。

前者在深情地表白故乡和生壤,把身世和生涯溶化在了“北京”这一地点里。后者声称的乃制度身份、法定资格和证书持有权,不含感情元素和精神成分。

„„

“我回到故乡即胜利。”

自然之子叶赛宁如是说。

沈从文也说,“一个士兵要么战死沙场,要么回到故乡。”

他们算是幸运,那个时代,故乡是不死的。至少尚无征兆和迹象,让游子担心故乡会死。 是的,丧钟响了。是告别的时候了。

每个人都应赶紧回故乡看看,赶在它整容、毁容或下葬之前。

当然还有个选择:永远不回故乡,不去目睹它的死。

我后悔了。我去晚了。我不该去。

由于没在祖籍生活过,多年来,我一直把70年代随父母流落的小村子视为故乡。那天梳理旧物,竟翻出一本自己的初中作文,开篇叫《回忆我的童年》。

“我的童年是在乡下度过的。那是一个群山环抱、山清水秀的村庄,有哗哗的小溪,神秘的山洞,漫山遍野的金银花„„傍晚时分,往芦苇荡里扔一块石头,扑棱棱,会惊起几百只大雁和野鸭„„盛夏降临,那是我最快乐的季节。踩着火辣辣的沙地,顶着荷叶跑向水的乐园。村北有一道宽宽的水坡,像一张床,长满了碧绿的青苔,坡下是一汪深潭,水中趴着圆圆巨石,滑滑的,像一只只大乌龟露出的背,是天然的游泳池„„”

坦率说,这些描写一点没掺假。多年后,我遇到一位美术系教授,他告诉我,30年前,他多次带学生去胶东半岛和沂蒙山区写生,还路过这个村子。真的美啊,他一口咬定。其实不仅它,按美学标准,那个年代的村子皆可入画,皆配得上陶渊明的那首“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几年前,金银花开的仲夏,我带夫人去看它,亦是我30年来首次踏上它。

一路上,我不停地描绘她将要看到的一切,讲得她目眩神迷,我也沉浸在“儿童相间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想象与感动中。可随着刹车声,我大惊失色,全不见了,全不见了,找不到那条河、那片苇塘,找不到虾戏鱼溅的水坡,找不到那一群群龟背„„代之的是采石场,是冒烟的砖窑,还有路边歪斜的广告:欢迎来到大理石之乡。

和于坚一样,我成了说谎者,吹嘘者,幻觉症病人。

没有故乡,没有身世,人何以确认自己是谁、属于谁?

没有地点,没有路标,人如何称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这个时代,不变的东西太少了,慢的东西太少了,我们头也不回地疾行,而身后的脚印、村庄、大树、影子,早已无踪。

我们唱了一路的歌,却发现无词无曲。

我们走了很远很远,却忘了为何出发。

第二篇:人教版九年级上《故乡》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时代背景,把握特定时代中的人物形象及其塑造方法。

2.品味关键语句,探究小说中刻画人物的社会意义,进而理解小说主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小组学习掌握相关知识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加强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多元化链接,激发学生对新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学习重点:了解时代背景,把握特定时代中的人物形象及其塑造方法。

学习难点:品味关键语句,探究小说中刻画人物的社会意义,进而理解小说主题。

学习方法:自主预习法、合作探究法、积累归纳法

学习内容

一、

检查预习:给加点字注音

萧索(

)

鄙夷(

)

恣睢(

)

阴晦(

)

祭祀(

)

允许(

)

秕谷(

)

愕然(

)

嗤笑(

)

应酬(

)

寒噤(

)

折本(

)

惘然(

)

脚踝(

)

髀间(

)

胯下(

)

蜷缩(

)

颧骨(

)

伶仃(

)

潺潺(

)

二、介绍背景:

三、整体感知:

1、情节把握:小说以时间为序,以我回故乡的

为线索,可分为三个部分:(

)故乡——(

)故乡——(

)故乡

2、第2、12段描写写出了故乡怎样的特点?哪几个词能集中表现出来?

(1)第二段:

(2)第十二段:

回故乡所见到的景象与记忆中的进行对比,作用是:

这个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四、分析人物形象:

1.

闰土:

①外貌的变化:

②称呼的变化:

③神态的变化:

闰土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2、杨二嫂:今日肖像:

今日语言、行动:

昔日:

杨二嫂的变化,说明了

3、作者笔下的闰土,杨二嫂形象具有怎样的社会意义?

五、分析文章最后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⑴渐离故乡时,“我”的思想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⑵“高墙”比喻什么?“我为什么”感到气闷?

⑶“我”为什么感到“悲哀”?“西瓜地上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中“模糊”与“清楚”是否矛盾,为什么?

⑷三种人“辛苦”的生活各是怎样的?新的生活又该是怎样的?

⑸“我”想到希望,为什么“害怕”?

⑹划出文中表明“我”充满希望,精神振奋的语句,并理解其含义。

第三篇:语文:第8课《故乡的桂花雨》导学案(鄂教版七年级上)

故乡的桂花雨 导学案

一.课前导学

【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琦君(

) 木樨(

) 笨拙(

) 淡雅(

) 袅袅(

)

2、【补充】字音及词义: 魂牵梦萦ying:形容思念情切。 袅niao袅:烟气缭绕升腾的样子。 才高八斗:比喻才智很高。

沉浸jin:浸入水中。多比喻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笨笨拙zhuo拙:很笨,不聪明,不灵巧。 诗兴:做诗的兴致。 缤纷:繁多而凌乱。

极乐世界:佛经中指阿弥陀佛所居住的国土。佛教徒认为居住在这个地方,就可获得光明、清净和快乐,摆脱人间一切烦恼。也叫西天。

二、相关背景:

1、关于作者:

琦君(1917-),台湾著名女作家。本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浙江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毕业,是著名词学专家夏承焘先生的得意门生。1949年去台湾,曾任台湾中大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新泽西州。曾出版小说集和儿童文学集多种,还著有文学评介集《词人之舟》。琦君以散文创作成就最大,已在台湾结集出版的有《烟愁》等近20种散文集。1994年,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她的散文选集《琦君散文》,代表作大多在内。本篇课文选自《长沟流月去无声》(云南人民出版社)。

2、相关知识:

谈琦君和她的散文

(台湾散文发展的)第二代作家,在大陆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并业已受过高等教育,到台湾以后才真正登上文坛;其散文文风基本上承接“五四”现代散文的流风余绪„„

如果拿所写的题材来说,琦君在许多主面与五四时期的冰心相似,多半写童年记忆、母女之情、友伴之谊,但是琦君却写出了新水平。她在一个新的散文水准线上营造了一个只属

于她的艺术世界。(美国)著名学者夏志清则认为琦君的一些名篇,如《看戏》、《一对金手镯》,即使列人世界名作之林也无愧色。笔者赞同这个意见。琦君堪称以真善美的视角写童年故家的圣手。在她的笔下,童年不是一般意义上人类个体生存史上的童蒙期,而是“蓦然回首,不复存在的心灵伊甸园”。她是用儿童圣洁的心灵,把对童年的一次回忆,当成是涤滤心灵的一次巡礼。

三、阅读课文,思考:

1、为什么一闻到桂花香就会引起作者的乡愁?

2、“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本文的题目是“故乡的桂花雨”,“桂花雨”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4、杭州的桂花香飘千里。但母亲却说:“杭州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院子里的金桂。”这是为什么?

【课中导学】

一、朗读文章,体会文章的感情

1、指导:主要读好2个地方,“摇花乐”和课文最后一句。

2、探寻文章的优美之处,圈点勾画及批注。

①以第一段做示范,如:

中秋节前后,就是故乡的桂花季节。———— 一闻到就会引起乡愁。————

②学生自由寻找美点,边读边批注。

③选取一个自己喜欢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并做批注。

批注:

④全班交流各自探寻的美点及批注,并有表情的朗读

3、同步解读

故乡是近海县,八月正是台风季节。母亲称之为“风水忌”。桂花一开放,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做风水啊。”(就是台风来的意思。)她担心的第一是将收成的稻谷,第二就是将收成的桂花。桂花也像桃梅李果,也有收成呢。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遭,嘴里念着,“只要不做风水,我可以收几大箩,送一斗给胡宅老爷爷,一斗给毛宅二婶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原来桂花是糕饼的香料。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闻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任它开过谢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那就湿漉漉的,香味差太多了。 “摇桂花”对于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盯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知道要“做风水”了,赶紧吩咐长工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篾簟,帮着抱住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母亲洗净双手,撮一撮桂花放在水晶盘中,送到佛堂供佛。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和在一起,佛堂就像神仙世界。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诗虽不见得高明,但在我心目中,父亲确实是才高八斗,出口成诗呢。桂花摇落以后,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铺开在簟子里,晒上好几天太阳,晒干了,收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⑴、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摇桂花”是作者记忆深处的童年趣事,作者细致地描写“摇桂花”的过程,是因为有趣和快乐。

B、本文为我们介绍了桂花的特点、生长情况和用途。

C、作者详写“摇桂花”不仅仅因为有趣和快乐,而且寄予了对故乡的思念、对桂花的喜爱、对儿时生活的怀念。

D、在作者的心目中,杭州满觉垅的桂花是难以忘怀的。

⑵、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⑶、文章最后写到:“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课后导学】 【类文品读】

①关中农村,总喜欢用泥巴打墙,围起一个院儿。我家的小院在村的正中。母亲每天早早起来,将院子一遍一遍地扫干净,不允许我们扔下一片纸屑,一根柴棍。村里的人见一方小院竟收拾得这般模样,便与母亲开起玩笑来:“王妈,您这是准备在地上擀面条了吧?”说得大伙直乐。

②小院是母亲用四五年攒下鸡蛋钱,请了小工,打墙围起来的。得之不易,母亲便格外地宠它,爱它:冬天埋下一截葡萄枝条,春天里长起来了,嫩嫩的叶,像一只刚出壳的雏鸟,昂着头,望着这新鲜的世界;春天种下一行豆,夏天里蔓爬上墙,花便密密麻麻地排成队儿,立了起来。

③小院,是母亲精心编织的花蓝。它盛着农家艰辛而又多彩的生活,也使我稚嫩的心成熟起来。

④父亲早年在外地工作,家中无劳力,地里的活儿早早地搁在了母亲和我的肩上。天长日久,我在外面受了气,便独自坐在院子的石头上发呆。母亲过来了,她最知道我的心思,便(

)了小凳,凑到我的眼前,东南西北地比划,仿佛一切智慧的东西都从那粗布裹着的胸口倒出,就像放飞了一只鸽子,携我振奋起来。

⑤更多的时候,我同母亲一起,在小院里筹划着以后的事情。或者跟了母亲的眼神,走进一个个带着泥土味儿,又十分生动的传说之中。什么姑家婆、王老六,什么堤埂神、杨柳女,这些故事总如钩子一般地勾着我,让我至今忘不了。

⑥小院侧有几棵香椿树,那是母亲赶庙会时从近百里的山里挖来的苗,三年便长得胳膊般粗细,并举起一树的叶子。香椿虽是野树,但那香却十分细腻,风来也罢,风去也罢,香便充满了小院,香便传遍了村落。左邻右舍的只说多了这香,整个村子也便多了新鲜,三天两头有人带了孩子来看,小院也因此多了一种情感。慢慢地小院成了大伙的小院了。

1、第4段括号里应填的一个最恰当的词是

2、第2段写出,“小院”怎样的特点?请用一个成语概括出来。

3、第2段中,画线的“望着这新鲜的世界”一句,写出了谁的感受?请具体说明。

4、文中统领全篇的一句话是 。

5、说说第3段中画线的两句话不能前后调换的原因。

6、结合具体内容,说说本文首尾两面在写法上的突出特点及这样写的好处。

7、从内容上看,本文以写

为主;从写作意图上看,本文重在

8、读完本文后,你不什么感受或想法?请把它写在下面。

【美文赏读】

前几年,我曾诌过两句旧诗:“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最近几天.又接连做这样的梦:要回家,总是不自由,请假不准,或是路途遥远。有时决心起程,单人独行,又总是在日已西斜时,迷失路途,忘记要经过的村庄的名字,无法打听。或者是遇见雨水,道路泥泞;而所穿鞋子又不利于行路,有时鞋太大。有时鞋太小,有时倒穿着,有时横穿着,有时系以绳索。种种困扰,非弄到急醒了不可。

也好,醒了就不再着急,我还是躺在原来的地方,原来的床上,舒一口气,翻一个身。 其实,“文化大革命”以后,我已经回过两次老家,这些年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也不想再回去了。一是,家里已经没有亲人,回去连给我做饭的人也没有了。二是,村中和我认识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下,都不认识,见面只能寒暄几句,没有什么意思。

前两次回去:一次是陪伴一位正在相爱的女人,一次是在和这位女人不睦之后。第一次,我们在村庄的周围走了走,在田头路边坐了坐。蘑菇也采过,柴火也拾过。第二次,我一个人,看见亲人丘垄,故园荒废,触景生情,心绪很坏,不久就回来了。

现在,梦中思念故乡的情绪,又如此浓烈,究竟是什么道理呢?实在说不清楚。 我是12岁离开故乡的。但有时出来,有时回去,老家还是我固定的窠巢,游子的归宿。中年以后,则在外之日多,居家之日少,且经战乱,行居无定。及至晚年,不管怎样说和如何想,回老家去住,是不可能的了。

是的,从我这一辈起,我这一家人,就要流落异乡了。

人对故乡,感情是难以割断的,而且会越来越萦绕在意识的深处,形成不断的梦境。 那里的河流,确已经干了,但风沙还是熟悉的;屋顶上的炊烟不见了,灶下做饭的人,也早巳不在。老屋顶上长着很高的草,破旧不堪;村人故旧,都指点着说:“这一家人,都到外面去了,不再回来了。”

我越来越思念我的故乡,也越来越尊重我的故乡。前不久,我写信给一位青年作家说;“写文章得罪人,是免不了的。但我甚不愿因为写文章得罪乡里。遇到此等情节。一定请你提醒我注意!”

最近有朋友到我们村里去了一趟,给我那几间老屋拍了一张照片,在村支书家里,吃了一顿饺子。关于老屋,支书对他说:“前几年,我去信问他,他回信说:也不拆,也不卖,听其自然,倒了再说。看来,他对这几间破房,还是有感情的。”

朋友告诉我:现在村里,新房林立;村外,果树成林。我那几间破房子,留在那里,实在太不协调了。

我解嘲似的说:“那总是一个标志。证明我曾是村中一户。人们路过那里,看到那破房子,就会想起我,念叨我。不然,就真的会把我忘记了。”

但是,新的正在突起,旧的终归要消失。 12.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含义。

(1)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 桑梓:

(2)人对故乡,感情是难以割断的,而且会越来越萦绕在意识的深处,形成不断的梦境。 萦绕:

13.第一段引用两句诗的作用是

;作者写他最近做的梦的特点是

;造成这种梦境的原因是

,其不变的中心内容是

14.本文运用了

的叙述方法,第

三、四段的内容具体写了

,其心境是不好,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是

,这样写的作用是:

。 15.文章后半部分,作者表达对老家的深情所采取的两个举动是

、 ,这样做说明了

。 16.下列表述不符合文章的一项是( ) A.本文情节变化快,段落转换多,有利于表现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对老屋的深情。 B.老支书对“我”家老屋的态度是最好拆掉,因为它影响了村里的建设和时代的发展。 C.本文记事点到为止,写人虽然也很多,但着墨不多,它们都是为“我”恋家之情服务的。

D.本文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实写现在,虚写过去.使内容充实丰富,真切感人。

【练习解答】

一、朗读课文,体会感情(略)。“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这句话是全文的文眼,也是文章的主旨所在,文章的内容因这句话而铺展开来。结构上,它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关于作者一闻到桂花的香味“就会引起乡愁”——(在相应的文字旁边写上体会)因为中秋节后,正是桂花飘香的季节,独在异乡的“我”自然会产生“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受,此时此地闻到桂花的香味,就会联想到故乡盛开的桂花以及摇桂花、吃桂花的乐趣,并由此联想到母亲的敦厚仁慈,父亲的儒雅诗兴,联想到故乡的人情世事。然而,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怎么能不引起乡愁呢?

二、作者细致地描写“摇桂花”的过程,除了因为这是童年趣事之外,还因为“桂花飘落如雨”形成“金沙铺地”的景象,烘托出故乡“人和年丰’’的生活,表现了母亲温柔宽厚的心胸和父亲儒雅、和乐的性格。

三、本文与《故乡的芦苇》的比较:相同点:在内容上,都回忆故乡的生活以及童年的乐趣,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在写作手法上,都运用了托物抒情的方法。

不同点:《故乡的芦苇》主要描写故乡儿童吹芦笛、折芦叶船,在芦苇丛中抓纺织娘的乐趣。《故乡的桂花雨》主要描写自己家庭收获桂花时的乐趣。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拿、提、搬、挪均可

2、生机盎然、生机勃勃等。

3、写出母亲看到自己劳动成果后的喜悦;写母亲的付出带给“我”的赏心悦目的喜悦。

4、小院,是母亲精心编织的花篮。

5、“使我稚嫩的心成熟起来”一句主要是为引出下文的,因此不能调换。

6、采用首尾照应和侧面描写手法,通过“大伙”写出“母亲”的性格特点和人格魅力。

7、景;情

8、略)

1.略 2.略

3.桂花是家乡的特产,桂花香是家乡生活中感受最深的气息,因而桂花及其香气实际上浓缩着家乡的情思。(意近即可)

4.内容上是文章的主旨,结构上起引起下文的作用。

5.既再现了桂花落如雨的情景,烘托了人和年丰的生活,又如一场甘霖滋润了作者永生难忘的童年。

6.杭州的桂花固然名闻天下,但在母亲心目中故乡的一切都是最美好的。(意近即可)

9.C 10.记叙故乡桂花丰收及人和年丰的景象。

11.思念家乡及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

12.(1)桑梓:借指故乡。(2)萦绕:萦回,缠绕。

13.既说明作者对老家的感情深,又为下文写梦作准备;曲折变化,引人人胜;对老家思念之切;回老家

14.顺叙;两次回老家的情况;一是与女人不睦,二是“文革”导致故园荒废;拓展了文章的宽度,增加了对老屋思恋的程度。

15.给青年作家写信、给支书回信;作者对故乡的人和物的感情之深。

16.B

第四篇:9《小草和大树》导学案

主备人使用人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3)请同学们在第二至第四自然段找找表现文中“逆境”的句子。说说勃朗特姐妹

是怎样同生活抗争的。

(4)重点探究:

“在大自然里,小草和大树都是上帝的安排。放弃你可贵而徒劳的追求吧—文学,不是妇女的事业,而且也不应该是妇女的事业。”从诗人骚塞的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3、理解课文,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

人生。

学习重点:结合家庭不幸、艰难谋生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翁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

热爱学习、要强好胜、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学习难点:抓住生活“再艰苦再劳累,„„跟父亲读书”等细节体会主人公热爱学习、

要强好胜的性格。

自学引导: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课文中的生字我会读,给下列字注音。

廖()罕()撇()堪() 3. 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嗷嗷待哺要强好胜节衣缩食脱颖而出寥寥无几惴惴不安 孜孜不倦大名鼎鼎慎重荆棘权衡提携

4.细读课文思考:夏洛蒂·勃朗特是“小草”还是“大树”?为什么?生活中,什么样的人就可以称为“大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书贵在有“疑”。阅读本文以后,你产生了哪些疑问?把你的问题提出来,同学之间在交流一下,比一比,谁的问题更有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搜集并整理有关《简·爱》的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1)课文开头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仔细的体会下面句子的含义:

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勃朗特读信时又会是怎样的内心活动?

(5)勃朗特姐妹的成功经历对你有什么启示?

拓展延伸

夏洛蒂姐妹从小草变成了大树经历几多波折,但她们硬是用钢铁般的意志,敲开了文学圣殿的大门,你还知道哪些人也是从弱走向强的呢?

课堂测试

1、形近字组词。

堪()撇()辈()狭()脑() 湛()蔽()悲()侠()恼()

2、填空并说说词语的意思。

()()不安()()无几()()不倦 大名()()()()待哺()强()胜

3、读句子,回答问题。

(1)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 把_________比作________;用_________比喻_________。 作者这样比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们硬是用钢铁般的意志,敲开了文学圣殿的大门,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把“小

草”浇灌成“大树”。

小草指_____________;大树指_____________。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口语交际:勃朗特姐妹成名后,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她们遇到了骚塞,他们会

怎样交流,请设计五句对话。

学后反思

第五篇:9 《巨人的花园》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2、通过朗读,能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教学重点: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 教学难点: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导学过程:

1、师出示图片,学生说出相关图片的童话故事名称。

2、介绍作者。

3、出示学习目标。

二、检查预习。

1、认读词语。

阳光明媚

北风呼啸

四处逃散

鲜花盛开

狂风大作

树叶飘落

绿树成阴

雪花飞舞

鲜花凋谢

草翠花开

冰雪覆盖

瑟瑟发抖

2、初步感知花园的变化。

说一说:这座巨人的花园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三、学生自学目标。

1、巨人的花园有几次变化?你从哪些话语中感受到巨人的花园在变化?用横线画一画。 (1)巨人外出时,他的花园里: (2)巨人刚回来后,他的花园里: (3)巨人醒悟后,他的花园里:

2、作者在这里采用了怎样的写法?

3、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巨人?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用波浪线画一画。

四、小组合作学习。

1、感受花园的变化,想象文字所描绘的画面。

欣赏花园的美丽,感悟花园的寒冷、荒凉。

2、探究花园变化的原因。

师:是什么让花园有这么大的变化呢?(孩子和巨人的态度)那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巨人?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学生交流汇报讨论的结果。

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相关语句体会人物特点。并相机板书。

五、点题升华。

1、师:任性自私冷酷的巨人会这样一直自私下去吗?是谁让他醒悟的?醒悟后的巨人明白了什么?

生:学生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噢!是这么回事呀!”巨人终于明白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醒悟后的他又是怎么做的呢?学生齐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说说醒悟后的巨人。

句式:醒悟后的巨人——————————。(宽容、慈爱等)师相机板书。

3、学了这篇童话,你懂得了什么呢?

4、师小结:待人不要任性和冷酷,快乐应当与大家分享。只有宽容和热情的人才会拥有快乐与幸福.

六、达标检测。

七、课后延伸。

1、读读课后的资料袋,了解童话的分类。

2、读读王尔德的〈〈快乐王子故事集〉〉。 板书设计:

9巨人的花园

对比

外出时

刚回来时

醒悟后

八、教学反思

欢声笑语

只有寒冬

四季如画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故乡导学案范文】相关文章:

人教版故乡学案范文06-15

导学案范文05-23

导学案反思范文05-19

学案导学范文05-23

长征导学案范文05-19

估算导学案范文05-19

画风导学案范文05-19

欢庆导学案范文05-19

静女导学案范文05-20

客至导学案范文05-20

上一篇:记住10句话范文下一篇:故事的启笛1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