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升我国股票市场稳定性的对策

2023-01-19

1 问题的提出

虽已经过去两年, 但2015年发生的股灾至今使中国股市处于疲软状态。当时, 持续了一年之久的牛市突然急转直下, A股不断走低, 由最高时5178点一度跌破至最低2850点。全年内A股共出现了16次千股同时跌停的场景, 深圳成指和创业板全年振幅分别高达81%和177%。股市的动荡, 不仅让投资者损失惨重, 还降低了国内外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使正处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的中国经济雪上加霜。这种不同以往的剧烈动荡和负面影响, 使国人在惊愕愤忿之中不禁发问——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股票市场的动荡不安, 又是什么因素导致了投资者的前后不同行为。我们需要研究如何避免这种股市大震荡, 并提出让股市平稳发展的对策, 而对市场参与者做一番深入了解, 是一种明智做法。

2 影响我国股票市场稳定的因素简析

2.1 监管机构

中国股市的监管模式是以证监会的行政监管为主, 通过发布政策指令等来完成。其目标是保障市场的透明、公平、有序, 降低系统风险, 在更大程度上保护投资者。作为监管部门, 它身兼审批者和监管者的双重身份, 既制定规则, 又执行规则的职能。所以, 我国股市监管的严松程度往往是根据市场或政府需要来制定的, 以致被称为“政策市”。

证监会的监管会对股市产生深刻影响。某时期内推出的政策, 能决定股市的稳定涨跌。如在2015年6月中旬, A股创下了7年多来的新高5178点。当天, 证监会宣称将对场外配资等非法活动采取措施。在清理整顿配资接口后, 股指大幅下跌引发了存量融资盘遭遇“强制平仓”的连锁反应, 揭开了股灾序幕。同时, 证监会的监管是不可缺少的, 它在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正面效用。如在股灾期间, 严厉处罚了许多公司的违法行为, 震慑了当时诸多的市场乱象, 促进股市摆脱了大起大幅的境况。

2.2 上市公司

在现代经济中, 公司是占主导地位的组织形式。大众拥有和公开交易是各国上市公司的主要特征。在2005年中国股权分置改革前, 上市公司只有三分之一股权上市流通。虽然在改革后股权全部流通, 但大股东一股独大机制并未改换。此外中国上市公司大部分是由国企改制而来, 并非根植于市场经济, 这决定了其发展治理机制具有弊端。

上市公司的管理性活动以董事会为核心, 普通投资者不能直接插手管理事务, 因此也就难以充分了解公司实际运营情况。然而, 投资者需充分了解经营财务状况等信息, 才能对风险和收益做出理性的投资评断。但股市中信息不对称现象相对严重, 中小投资者明显处于劣势地位, 公司人员可能利用这种优势谋取不正当利益。类似行为其实是以危害公司长远利益为代价的, 且最终会损害投资者的权益。例如屡禁不止的财务造假事件, 公司不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以虚构或者操纵会计信息等方式, 发布不实信息, 误导投资者进行错误的判断和市场交易, 导致财产损失。

2.3 个人投资者

个人投资者是股票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涵括了社会各主要阶层, 在经历、教育素质、认知能力等方面不尽相同。个人投资者普遍存在过度自信的现象, 有学者曾进行过研究, 认为过度自信是受“知识幻觉”、“控制幻觉”、“认知实证偏差”、“自我归因偏差”等因素影响产生的心理现象。其主要表现为, 人们在观察自身行为和认知能力的过程中, 过度相信自己的认知能力以及个人信息的准确度, 从而过高估计自己成功的概率。在股市中, 这种心理会导致投资者过度交易、追求高利润高风险交易等能够引起市场波动的不良影响。

与外国股市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不同, 我国股市中个体投资者占据相对主导地位。由于普遍缺乏专业的投资理念和技巧, 他们把股票看成能轻易获利的工具, 牛市期间积极交易, 获得收益后再增加投资, 催动股价迅速提升。在熊市期间, 他们就会迅速逃离, 交易量也会因此大幅下降, 导致股价持续下跌。因此, 相对于成熟市场而言, 我国股市存在股票换手率过高、市场波动性过大等现象。

2.4 机构投资者

我国资本市场上已有证券投资基金、社保基金、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QFII等各类机构投资者, 且规模日益壮大。一般认为, 机构投资者有能力抑制市场短期的大幅波动, 且有助于为市场导入成熟的投资理念, 引导中小投资者理性投资、减少投机, 促进股票市场规范、稳健、有效运作。然而, 我国股市发展并不完善, 存在如信息不对称、公募私募基金市场运作不规范等问题。多年来基金内幕、违规运作、坐庄炒作等事件不断发生。

机构投资者对股票的选择有一定的偏好, 他们青睐流通规模较大的股票, 同时也倾向于选择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的行业股票, 在介入这些股票之后都会使其股价波动性增加, 而且其波动率的增加幅度也高于其他行业。由于机构投资者往往会动用大量资金进行投资, 在选择某只股票时经常会对其股价产生较大影响, 一些散户也往往根据股价的异常变动判断是否有“庄家”的身影, 伺机而动, 进而能在股市引发较大的波动。

3 关于促进股票市场稳健发展的建议

3.1 反思经验教训完善市场机制

中国股市的涨跌起伏, 大多与证监会关系密切, 如2016年初“熔断机制”引发了股市震荡。证监会对市场研究不深入, 就推出关乎市场交易规则的决策, 表明我们还未建立成熟完善的政策制定机制。监管机构的重要职责在于监督市场主体的行为, 维护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因此应严格审查入市机构投资者、上市公司的资质, 严格把关信息披露工作, 将信息不对称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严厉打击内幕交易等非法行为, 做好维护股市稳健运行的监护者。

自我约束, 引入市场化机制, 是股市长远发展的保障。我国股市长期存在开放度有限、政府粗放干预等问题, 这是由于证监会监管权限过大过宽引起的。因此为了我国股市的健康发展, 监管机构应逐渐将部分权力下放给市场。而完善股市机制的发展方向应是继续深化市场改革, 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以及加强市场法制文化建设。

3.2 约束自身行为依法披露信息

股市是上市公司重要的融资渠道, 为公司的研发投资扩张等发展方式提供资金保障。但是, 从不断出现的股市违法违规案件来看, 我国部分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 经营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如管理层法律责任意识淡薄, 逐利私心严重。

上市公司要想获得长远稳定的发展, 应首先在公司内部建立起规范的自我管理机制, 如规定重大信息内部公示, 严格制约管理层内幕操纵以某私利的腐败行为。此外, 建立起完善的对外信息披露制度, 涉及社会投资者切身利益的信息, 如公司财务信息、重大市场操作行为等, 都必须完整透明的予以公布, 严格遵守并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只有在上市公司与社会投资者之间建立起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 才能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同时维护投资者利益和市场的稳定发展。

3.3 提升自身素质培养理性投资理念

个人投资者应认识到自身的缺点, 努力提升自身知识素养, 克服过度自信等不利与自身利益的投资行为。学会以理性思维分析市场行情, 尽力做到不受市场虚假信息的干扰, 不以短期涨幅起跌判断股票价值等等, 方能避开机构投资者们设下的圈套。最重要的是以平和心态看待股市涨跌, 不要把“鸡蛋”全部放进股市, 这样在波动时期, 能够较冷静的判断市场行情, 不至于做出不理智的投资行为。同时, 监管机构也应加强对股民的培育教养工作, 保护个人投资者权益不受侵害。

3.4 增强责任意识形成文明交易的市场氛围

市场投资者需要要约束自身行为, 在追求利益的同时, 增强责任意识, 努力成为股市健康发展的建设性力量。增强对市场的信心, 鼓励眼光长远的长期持有行为, 摒弃短期炒作扰动市场的投资行为。增强法律意识, 坚持合乎法律法规的投资行为, 共同营造一个文明道德的交易市场氛围。

摘要:股票市场是资本市场的组成部分, 在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资源配置、分散市场风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血液。中国股市发展历史并不长, 虽取得一定的成绩, 但仍不够成熟, 如市场机制不完善、各种违规违法事件频发、易受诸多因素的干扰等。近两年, 我国股市发生了大幅动荡, 投资者损失惨重, 给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研究发现, 股市主要参与者对市场的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关键词:监管机构,上市公司,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

参考文献

[1] 李明亮, 吴一萍.2014~2015中国股市特征[J].中国经济报告, 2015 (12) .

[2] 王宁.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过度自信行为研究[D].兰州大学, 2011.

[3] 李琦珂.投资者行为对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2008.

[4] 毕玉国.中国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 2014.

上一篇:关于英语口语测试要略的研究下一篇:数学教学中能力培养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