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二孩政策中考热点

2023-01-31

第一篇:全面二孩政策中考热点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经济学思考

【摘要】目前我国的人口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转变。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这意味着实行了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宣布结束,再也不受“双独二孩” 或“单独二孩”政策的限制。文章从经济学的视点出发,分析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原理和意义,探讨全面放开“二孩”应注意的问题,并对“二孩”政策给予相应建议。

【关键词】“二孩”政策 经济学 人口红利 刘易斯拐点

【中图分类号】C92 【文献标识码】A

从1979年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算起,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实行了37年。与当时担忧“人口爆炸”相比,目前我国的人口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生育率低下、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红利消失、性别比失调等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这种形势下,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我国“二孩”政策的历史回顾

对于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关系,学术界存在着广泛的争论,学者们结合自己的理论提出了不同的人口政策。1888年,英国经济学家E.坎南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提出达到产业最大效益时的人口为适度人口。他从产业收益出发,指出人口过多过少都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只有人口适度才能促进经济发展。与之相对应的是适度的人口控制论,当时我国政府为了控制人口规模,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提到计划生育这一国策,已经尽人皆知,家喻户晓,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倡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孩子,从此独生子女政策成为我国计划生育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生子女政策对控制人口的快速增长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人口老龄化、未来劳动力不足、男女比例失调等一系列弊端。

因应现实,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先后进行了一些调整。1982年,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中,提出农村群众确实有困难要求生二胎的,经过批准可以有计划地生育二胎。1984年,中央在“七号文件”中指出,对农村继续有控制地开大口子,按照规定的条件,经过审批,可以生二胎。2002年,湖北、内蒙古、甘肃等省份开始实施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可以生二孩的“双独二孩”政策。2013年,中央在《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宣布实施“单独二孩”政策。然而,低生育率、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为了缓解这些问题,2015年10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二孩政策。时隔两年,“单独二孩”政策升级为全面放开“二孩”,这不仅是一次人口生育政策的调整,也是基于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应对措施。

那国家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全面放开“二孩”呢?国家卫计委认为,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具有以下社会价值:第一,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有益于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改善家庭人口结构,进一步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发展;第二,有益于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第三,有益于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放慢人口老龄化速度,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经济学原理

从经济学原理看,二孩的生育和抚养符合边际成本递减规律(见图1)。在经济学中,边际成本是指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的总成本的增量。虽然生育和生产不能画等号,但产生的效应是类似的。如果把孩子看成是产品,那么孩子的生育和抚养所产生的费用可以看作为生产成本。而同一对夫妻生下的第二个孩子可以穿第一个孩子穿过的衣服,玩第一个孩子玩过的玩具,用第一个孩子用过的学习用品。衣服、玩具、学习用品等可以视为固定成本,而孩子数量的增加承担了这一固定成本,从而降低了边际成本。与此同时,因为抚养第一个孩子有了经验,抚养第二个孩子的“技术水平”就会显著提升,从而使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提高,进而降低边际成本。

另外,从“刘易斯拐点”理论看,全面放开“二孩”具有时代的必然性。“刘易斯拐点”是由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1979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阿瑟?刘易斯提出。他在《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这篇论文中,提出了分为劳动力无限供给和劳动力短缺两个阶段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学中把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交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称为“刘易斯拐点”。而进入了“刘易斯拐点”,人口红利将会消失。我国从2004年开始就出现了“民工荒”、“招工难”现象,从那之后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慢,到了2012年,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数量大幅度下降,为93727万人。这意味着,如果不调整人口生育政策,我国劳动力无限供给的人口红利时代将会终结。基于“刘易斯拐点”理论,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将有利于延长我国的人口红利。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经济学意义

有助于延缓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步伐。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我国的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日益突出。由于特殊的国情,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老年人口规模庞大、老龄化发展迅速、老龄化快于现代化等主要特征。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10年占总人口的13.26%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其规模已达1.77亿。截止到2013年底,我国老年人口达到2.02亿,占总人口的14.9%,今后十几年我国的老年人口仍将以年均800万的速度持续增长。这意味着我国老年人口总量快速增长、老年人口所占比例持续上升、人口年龄结构不断上移。可以预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现行的生育政策保持不变,几十年后老年人口比重过大,劳动年龄人口锐减,必将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在目前人口老龄化和低生育率加剧的形势下,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有益于延迟我国的人口红利。从学术的角度来讲,“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在某个时期内,人口抚养负担较轻,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现储蓄和投资高增长的局面。由此可见,劳动年龄人口比例较大自然就会出现人口红利,这将有利于经济增长。反之,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则会出现人口红利衰退或消失,这将不利于经济发展。近年来我国人口生育率一直保持在1.4%~1.5%的水平,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也在持续下降。一旦劳动力供给出现短缺,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将会呈现下降趋势,那么8%以上的高增长时代将一去不复返。据《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调查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67.6%的人口为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其规模为9.2亿人,其绝对数量从2012年开始连续两年下滑,分别减少了345万和244万。这意味着我国的人口红利已经面临“刘易斯拐点”,因此有必要调整人口生育政策。而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有利于提高出生率和劳动人口总量,以及延长我国的人口红利。

有助于缓解社保空账危机。我国养老金制度运行时间比较短,目前正处在由现收现付制度转向个人基金积累制的过程中。当前的养老金制度实行现收现付模式,即现在退休职工领取的养老金来自于在职员工的社会统筹基金。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所引起的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社保账户中资金流出迅速加快,资金流入增速缓慢,社保账户支付能力迅速下滑,甚至出现空账危机。在这种现收现支的模式下,养老基金必将会陷入入不敷出的困境。

据《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3)》统计,目前全国有19个省份的养老资金出现了收不抵支情况,并且个人账户空账规模在2012年已经超过2.6万亿。这表明在人口老龄化的冲击下我国养老金的统筹账户面临了巨大的财政危机。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指出,2013年我国老年抚养比达到21.58%,比2012年上升了0.92%,这代表着领取养老金的老年人口数量在稳步上升。综上可以看出,我国政府背负着巨大的养老压力,如果不做政策上的调整,最终会出现社保基金左支右绌的状况。全面放开“二孩”能够增加劳动年龄人口和社保缴费群体,从而提高社会养老的能力。

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及扩大内需。随着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公布,相关上市企业已在积极布局婴幼儿产业。在此背景下,相关婴幼儿产品的股票也出现上涨趋势。可以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会给婴幼儿行业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与此同时,对目前日益增长的教育产业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相关教育板块在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出台后股指有明显涨幅,对此政策做出了积极回应。除此之外,全面放开“二孩”后,产妇和新生儿数量也会猛增,因此,放开“二孩”政策将扩大医疗需求,带动医疗行业发展。另外,随着我国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各种适合儿童观看的动画片、动漫市场也不断壮大,很多投资者纷纷将目光转移到此领域,未来这会成为我国重要的文化产业之一。这说明全面开放“二孩”政策在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应注意的问题

跟踪实施效果,以避免掉入低生育率陷阱。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出台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反响,不仅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上热议这个话题,就连街头巷尾的人们都在谈论是否再生二孩。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普遍认为,未来几年我国将迎来生育高潮,但事实却事与愿违。中央电视台的“新闻1+1”栏目,曾经选取上海和北京两个具有代表意义的大都市,做了一期有关“单独二孩”政策遇冷的调查节目。根据调查发现,上海市育龄妇女中,虽然90%符合“双独”或“单独”政策,但事实上只有5%的妇女到卫计委申请生育二孩。据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年12月末,上海市约有37万对育龄夫妇符合“单独二孩”政策条件,但只有6万多对申请生育二孩。北京的情况与上海非常相似,2014年全年,北京市符合“单独二孩”条件的夫妇中只有约3万对申请生育二孩。在节目中,记者广泛地对符合“单独二孩”条件却无生育意愿的夫妇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工作压力、经济条件、妇女权益保障体系的不完善等因素是引发无生育意愿的一个重要原因。这表明,我国正在走入低生育率时代,我们应紧密跟踪“二孩”政策的实施效果,以避免真正掉入低生育率的陷阱。

有可能不利于家庭的和谐,造成家庭矛盾。首先是造成夫妻间的矛盾。假如一方坚持生育二孩,而另一方不想生,这必然引发夫妻间的矛盾,尤其是高学历的职业女性生育二孩所付出的机会成本比较高,一般生育二孩意愿不太强烈,这更容易发生夫妻间矛盾。

其次是造成亲子间的矛盾。当下独生子女一代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并且占有欲较强,不允许他人分享父母的爱。二孩的降临会分走父母对他们的爱,这种潜在的爱被分享的威胁很容易给他们造成压力,因此,生育二孩有可能会引发亲子间的矛盾。

最后是造成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大部分父母具有“多子多福”、“儿女双全”的传统观念,所以渴望儿女生育二孩。但更追求事业发展和生活质量的80后和90后夫妻,如果生育孩子的机会成本较大,就不愿生育二孩。这样,父母希望儿女生育二孩的愿望与小夫妻不打算生育二孩的想法间产生一定的冲突,从而造成80后、90后夫妻与父母之间的矛盾。

有可能对女性就业产生不利影响。尽管我国的《劳动法》明确规定,在女职工“三期”(怀孕期、产期及哺乳期)期间不得降低基本工资和解除劳动合同,也不能对女职工有职业歧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少数用人单位往往以给“三期”女职工设置苛刻的工作条件的形式,迫使女职工自行辞职或恶意造成“三期”女职工违反单位规章制度的尴尬局面。

一份对多家用人单位和人力资源市场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可能会加重女性在就业中的歧视。因为用人单位一旦招聘未育女职工,有可能会面临女职工怀孕、生育给企业带来一段时间的工作开展不畅和人员短缺的风险,因此不少企业在同等条件下更愿意招收男职工,而不愿录用女职工。政府虽然出台全面“二孩”政策,但并未对用人单位提供任何经济上的配套措施来弥补此政策给他们带来的困境,所有义务都加重在用人单位方面,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们自然不愿为女性提供就业机会。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几点建议

首先,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会在未来几年内引发新生儿出生的热潮,而大量婴儿的出生必将需要更多的医院、幼儿园及学校等公共资源,因此,政府需要事先做好应对准备,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和质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人们对医疗和教育机构提供的公共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政府应完善公共服务保障体系,优化公共服务程序,使公共资源配置运行更加合理、科学、高效。

其次,虽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的反响,然而由于抚养孩子的成本过高、二孩出生后对女性的就业影响较大以及社会竞争压力大等原因,不少家庭选择不生二孩。因此,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在保障女性的工作机会和就业权利的同时,也要降低抚育孩子的成本,以此达到更好地落实全面“二孩”政策的目的。

最后,在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同时,还需要转变政府管理部门职能。计划生育管理部门应该从管理型转变为服务型。“管理型计划生育”是把育龄夫妇作为管理的对象,夫妇生孩子要经过计生部门的审批,而“服务型计划生育”是把育龄夫妇作为服务的对象,为育龄夫妇提供生育健康服务。在当前新的人口形势下,要依靠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前提出发,进行一系列改革,为生育政策的调整清除制度性障碍。

(作者单位:青岛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本文系2015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计划项目“山东省育龄妇女对‘二胎’政策的反响及生育意愿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15WE07)

责编 /王坤娜 许国荣(实习)

第二篇: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分析

放开二孩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影响:住房需求增长、产品结构及热点区域变化、配套要求提高,房企白银十年迎来新机遇,提出新挑战

2.1、需求总量:二孩政策助力白银时代房地产需求总量增长

二孩政策全面实施推动房地产需求总量增长。二孩政策的全面实施在短期内推动人口生育高峰,根据预测,累计生育意愿的释放将带动短期内城镇出生人口将增加约1500-2000万人,按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2.9平方米计算,未来五年将增加城镇住房面积约4.9-6.6亿平方米。而此后人口生育率将有所减弱,出生人口数有所回落,仍将较政策实施之前增长,将带来住房面积的增加。未来长期一段时间,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化,加之二孩放开影响,预计到2040年,我国城镇人口将超过10亿人,较2015年增加2.5亿以上,这部分人口增长带来的需求,将成为推进白银时代房地产长期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助力。

另外我们要看到,一般而言,由于当前多数城市已放开限购,短期内房屋需求或将以持有一套房再直接购买大户型产品或先买后卖的置换形式出现,因而需求量增长或将超出上述预期。

2.2、需求结构:短期大户型产品跃居主流,长期小户型仍将增长

短期内人口增长影响户型变化,三室将成为刚需,四室以上改善性需求将有明显增长。随着二孩政策的实施和短期出生育的提高,未来五到十年,二孩家庭户数将有明显增长。对于这些家庭而言,原本的刚需二室户型将难以容纳家庭人口数的增长,因而夫妻一间、孩子各一间的三室户型将成为未来刚需主流。随之更大户型的改善性需求也将有所增加。若二孩家庭有老人同居,有雇用保姆,或选择儿童房等,则首改将向四到五室发展。总体而言,随着家庭人口数的增加,未来大户型需求将同步增长。目前“70/90”政策已基本取消,未来开发商在户型设计选择时更为便宜。

而从统计局数据来看,对于90-144平方米的改善性需求,投资方面已有所增加,2014年90-144平方米的中等户型住宅投资额为34374亿元,较上年增加18.3%,远超过住宅9.2%的增幅,占住宅总投资额比重为53.4%,较上年扩大4个百分点。但从销售数据来看,2014年90-144平方米住宅销售面积60334平方米,下降7.4%,虽降幅较其它两种户型最小,但从占比来看较上年变化不大。未来受二孩政策影响,中等户型销售和投资占比将继续扩大,144平方米以上大户型占比也将有所增加,而90平方米小户型规模将有缩减。

长期来看,十五到二十年后,随着适婚人口的增长,以二室户型为主的刚需将有增加。从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户均人口变化趋势来看,随着城镇家庭户规模的不断扩大,户均人口呈现下降趋势。尽管20-30岁左右城镇居民家庭首次置业,以二室为主、90平方米以下小户型的住房仍将占据一定比重。至2035年,放开二孩政策增加的新生人口逐渐进入婚育阶段,成为适龄首置需求群体,延缓20-34岁城镇人口规模减小的步伐,甚至在城镇化进程作用下,出现一定反弹。这也意味未来小户型需求下降速度将被延缓甚至有反弹趋势,但总体来看,随着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明显促进中等户型住宅成交量增长以及中年群体需求的扩大,小户型需求已逐渐退出市场主导地位。

2.3、需求分布:政策利好东部地区、热点城市改善需求释放

不同城市人口增长影响需求总量。此前分析中,我们得出结论,三四线中小城市二孩生育意愿和生育率将高于一二线重点城市。不同城市人口增长速度也将影响相关房地产市场需求。从需求总量变化来看,未来三四线城市中二孩家庭对空间需求将更大,其需求总量也将更为突出。从这点来点,对于三四线部分城市高库存去化而言将是一大利好。

不同城市销售主力户型影响需求增长。我们同时认为不同城市当前主力户型也将对未来需求产生影响。此前我们已经分析,认为随着二孩家庭数量增加,部分家庭将考虑大户型产品,短期内三室将成为主力户型,而四室及以上将成为改善性需求集中区域。未来部分二室户型的家庭在生育二孩后或将考虑换房。当前各城市主力户型有明显区别,从2014-2015年成交数据来看,多数城市二室户型占比主要在40%左右,其中北京、武汉、东莞及北京周边香河占比已超过40%,未来这些城市生育二孩家庭换房量相对较高;而南昌、西安占比相对较低,特别是南昌,近年三室户型占比近2/3,未来新增人口对其库存去化帮助将相对弱化。

我们可以看出受不同区域不同城市主力户型不同。一般而言,一二线重点城市主力户型以二室、三室为主,三四线城市中三室、四室大户型相对较多,对于当前库存量较高的三四线城市而言,由于市场主流户型较大,已能满足二孩家庭需求,其对库存去化影响较小;东部较发达地区吸纳外来人口数较多,二室、三室占比较高,而中西部地区人口流出相对明显,大户型占比较高,因而在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影响下,东部地区、热点城市向三室、四室转变需求将更为明显。我们认为,二孩政策将更为利好重点城市及东部城市群,未来这区域换房率将有所增加,大户型更为主流。而受未来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的发展带动和就近城镇化影响,这些地区城镇吸纳人口速度将加快,二孩政策也将同步带动当地中等户型的销售。

2.4、需求配套:更为关注少儿服务及配套,学区房价位再上扬

以社区为主体,对商业、家政、亲子配套要求更加提高。随着家庭人口数的增加,购房者对于社区配套将更为关注。由于新生儿需求而置换或购买的大户型产品,在考虑交通、商业等传统因素同时,家政、亲子、儿童医疗、妇幼保健等配套将成为重点考量因素,社区环境和服务对儿童的亲和度将成为产品的重要卖点。对于企业而言,在地产白银时代,由传统的城市开发商向运营商、服务商转变,也应更关注社区服务。未来随着二孩全面放开和新增人口的增加,房地产企业在开发相关项目时,后期服务中应有意识地向少儿服务及配套倾斜。

学区房成为热点,未来价格将在追捧中上涨。二孩政策放开带来的生育小高峰也将带动学龄儿童的增加,相关教育资源进一步紧张。特别是优质中小学校,作为相对稀缺的教育资源,其周边学区房将受到新一轮的追捧,这将促使学区房新房和二手房同步活跃。从去年放开单独二孩数据来看,根据卫计委数据显示,到2015年9月底全国有176万对单独夫妻提出再生育申请,但申请数最高的为2014年七八月份,每月申请量达到15万对左右。以北京海淀区为例,我们对新房和二手房成交做简单分析,从数值上看,2014年6月以来北京二手房成交不断增长,6-7月同比超过上年同期;而新房成交也自8月起呈现攀升趋势。二孩生育或也是推高海淀区成交量的因素之一。 学区房受追捧,在短期内房价将持续上涨,部分优质学校周边价格上涨或更为迅猛。对于开发商而言,在小区内或周边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将成为吸引消费者特别是二孩家庭购房的重要因素。

3、小结

人口尤其是城镇人口的快速增长,为我国此前十数年房地产市场迅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随着我国第三次出生高峰人群购房需求的逐渐释放,城镇人口增速亦有所放缓,人口对房地产业的直接推动作用将有所减弱。而此次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将对未来人口增量和人口结构产生重大影响,直接关系未来房地产业发展变化。

从人口总量来看,随着二孩政策实施,伴随人口总量的增长,住房需求也将持续增加。同时,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推动房地产市场户型结构需求转变,短期内,三室、四室为主的中等户型、大户型住宅将成为首置或首改的主力,五室及以上户型占比也将增加,而长期来看,到2035年二室为主的小户型也将占据一定份额。而区域也将影响人口增量和结构分布,二孩政策短期内将更为推动重点城市及东部城市群中大户型的库存去化,活跃当地市场。

与此前十年新增城镇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机遇不同,随着人口规模增速的逐步放缓、年龄结构的不断变化,房地产市场未来面临需求将更多元化、更具特色,特别是以学区房为代表的优质配套住房将更受二孩家庭的青睐,成为短期内需求追逐焦点。而预测未来市场主体需求类型,把握主体需求相关配套及服务,也将是企业在下一个十年发展中的重要关键。

第三篇:2018中考热点专题: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全面小康

专题: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

答: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2、作为一名中学生你打算为精准扶贫做些什么?或在谱写我国扶贫开发历史新篇章的过程中,青少年应该做些什么?

答:①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把自己打造成国家的可用之才;②以实际行动参与扶贫为扶贫工作做力所能及的事,积极宣传国家的扶贫开发政策和扶贫的重要性。③积极参加相关的扶贫开发活动;④为贫困地区捐款捐物,为政府扶贫开发工作献计献策;⑤立志成才,报效祖国,长大后为国家的扶贫开发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3、我国当前还存在贫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或我国存在贫困人口的原因有哪些?

答:(1)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我国目前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3)地理环境、历史条件等原因造成的。(4)职业岗位、文化水平、技术能力的差异等因素造成的。

4、实施精准扶贫坚持有什么重要意义?(党和政府为什么要高度关注扶贫工作? 或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这表明了什么?)、

答:①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②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③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④有利于缓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维护社会稳定;⑤推进扶贫开发,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顺利进行,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人民的幸福。⑥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⑦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⑧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⑨党和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等等。

5、我国怎样才能打赢扶贫攻坚战?

答: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②给贫困地区以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③大力发展社会保障事业为贫困人口提供基本生存保障。④坚持教育扶贫提高贫困人口素质。⑤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形成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

6、请列举近年来我国采取的扶贫举措。、

答:①建立和完善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②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提高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 ③建立廉租房制度和经济适用房制度;④实施大病救治制度;⑤完善城乡合作医疗保险制度

7、如果你的家庭比较贫困你会怎么做?

答:①正视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不逃避、不屈服;②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不灰心、不气馁; ③既积极寻求政府和社会的帮助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④努力学习,学好本领,帮助家庭脱贫。

8、“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你认为我们应从哪些方面努力?

答:政府:①创新扶贫开发方式;②加快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③国家加大对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协作的支持;④地方政府要整合扶贫资源,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

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展开对口扶贫;

社会: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

贫困地区:贫困地区要自强不息,艰苦创业,努力摆脱贫困。

9、为进一步减少贫困人口数量,政府和社会应该怎么做?

答:(1)政府:①加大投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②大力发展教育卫生事业,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

③加强全民普法教育,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

④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2)社会:①社会各界人士应积极献爱心,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②举行各种形式的活动,传播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

10、“中国是全球最早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中发展中国家,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你认为创造“中国奇迹”的原因是什么?

答: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主要原因: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坚持改革开放;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⑤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⑥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创业、团结协作;⑦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11、要实现教育扶贫,必须是是哪一战略?

答: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12、实现教育扶贫,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贫困人口的文化素

质; ②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培养能够吃苦耐劳、敢于拼搏精神的高素质人才;③加强教育投资力度,大力推行均衡教育;

13、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的最好途径。国家为我们接受教育提供供了良好的条件,我们中学生应如何做?

答:①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不中途退学;②遵守学校纪律,尊敬师长;③自觉养成主动、持续学习的好习惯,认真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④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立志报效祖国; ⑤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增强获取知识、自主判断与选择的能力等。

14、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答:①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②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③要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促进中部崛起等战略;④要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④要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公平,努力构建和谐社会;⑤要进行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缩小收入差距。

15、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性?

答:①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③有利于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保护劳动者积极性,防止贫富分化; ④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6、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体现了教材中哪些观点?

答:(1)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2)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缩小贫富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4)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17、贫困地区怎么才能脱贫致富?

答:(1)政府要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投入、项目安排等方面给予支持。(2)社会要大力宣传,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3)企业要通过捐款捐物等方式给予贫困地区帮助展开对口扶贫。(4)贫困地区人民也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断学习科学技术,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

18、消除贫困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答:①大力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建立并不断完善特惠政策,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做“政策加法”;②不断推进扶贫开发领域的改革创新、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③进一步广泛动员社会参与,凝聚扶贫开发更大合力。

19、公民创造财富的方式: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科学管理,技术创新。 20、国家设立“扶贫日”的意义?

答:(1)有利于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参与扶贫的良好氛围;(2)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4)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5)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6)有利于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1、为解决贫困问题,近年来党和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1)大力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优化整合扶贫资源,建立并不断完善特惠政策,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做“政策加法”;

(2)不断推进扶贫开发领域的改革创新,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创新扶贫开发方式; (3)进一步广泛动员社会参与,凝聚扶贫开发更大合力; (4)加快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

(5)加大对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协作的支持,加强生态保护和基本公共服务。

22、为打好扶贫攻坚战,我们应该如何做?

答:(1)政府要加大投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大力发展经济,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3)社会各界人士积极献爱心,改善贫困地区居民的生活状况。 (4)举行各种形式的互助活动,传承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

23、李克强总理强调要把棚改放在民生工作突出位置,不折不扣按期完成既定任务。说明了什么?答:(1)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2)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我国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24、把棚改放在民生工作的突出位置,国家在建设中应该如何做?

答:(1)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因地制宜,不跟风、不“一刀切”。(2)加大对棚户区资金的投入,避免“面子”工程,并强化资金使用监督机制。(3)要坚守“三条红线”,科学规划,保护生态环境,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

(4)以保障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好棚户区改造地区转移居民的安置工作。

25、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是什么?具体措施有哪些?

答:(1)根本途径: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具体措施:

①大力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建立并不断完善特惠政策,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做“政策加法”;

②不断推进扶贫开发领域的改革创新、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

③进一步动员社会广泛参与,凝聚扶贫开发更大合力。

26、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做好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答:(1)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2)能够切实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表明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3)是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4)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5)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更好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7、政府加强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1)有利于保障公民生命健康权,解决公民住房问题。(2)可以有效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3)可以提升和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区落后面貌。(4)棚户区改造可以增加社会就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5)有利于密切党和居民群众的感情,促进社会和谐。

28、汪洋为什么强调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答:(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关注贫困群众的生活,认真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2)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党和政府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3)党和政府努力维护社会公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9、要坚持精准扶贫基本方略,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体现了什么原则?对这一根本原则,你是怎么理解的?

答:(1)体现了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2)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只有鼓励一部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共同富裕有着不同的内容。

30、习近平“四个切实”再为扶贫点睛:即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加强组织建设,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4个切实”的提出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1)有利于加强对公民扶贫意识的教育,以实际行动融入扶贫活动中。(2)有利于弘扬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3)有利于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自觉关爱社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做贡献。

31、作为青少年,应该如何积极响应“4个切实”号召,自觉投身到扶贫活动中?答:(1)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形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2)积极宣传扶贫日,为扶贫活动贡献自己的力量

32、我国目前扶贫开发事业还面临着哪些问题?

答:(1)贫困状况依然严峻。长期困扰贫困群众的上学难、看病难、增收难、就业难等诸多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2)政策体系尚需完善。扶贫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管理体制不顺、各级职责不清、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一些地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也存在违规现象。(3)社会扶贫的参与度不够。全社会广泛参与扶贫的平台尚未建立,支持、引导、监管等政策也不够健全。

33、众所周知近来教育扶贫力度在逐渐加大请你列举身边教育扶贫的实例。 答:①加大扶贫力度开展一对一扶贫;

②制定切实可行的扶贫措施开展精准扶贫;③扶资金、扶方法实施一户一产业工程;④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等。(任选两点即可)

34、中学生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些什么?

答:①我们要树立崇高的理想,立足基本国情,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②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努力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

③热爱祖国,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才智。

第四篇:2017中考思品热点专题复习:全面深化改革

专题三:全面深化改革 保障改善民生

【背景材料】

材料一:2016年6月6日新华消息,从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到全面小康的探路者。农民人均纯收入获省区“31连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各省区最小、率先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全面小康实现水平已超过97%„„浙江,这个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如今成为全面小康的探路者。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中,浙江是一块充满生机的土地。2015年,浙江以全国1%的陆域面积、4%的常住人口,创造了全国6%以上的经济总量。

材料二: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勇于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不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旗帜。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材料三:2016年7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银川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强调,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大战略,是加强区域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的大布局,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必须认清形势、聚焦精准、深化帮扶、确保实效,切实提高工作水平,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材料四:2016年9月4日国际在线消息,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表示,全球市场需求的萎缩,造成全球很多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结构性改革是全球面临的核心议题。中国经济对症下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再平衡政策,一方面保持了经济的稳定增长,另一方面为经济中长期的可持续增长夯实了基础。

材料五:2016年11月28日,习主席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把扶贫开发作为关乎党和国家政治方向、根本制度和发展道路的大事,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要求。习近平同志的扶贫开发思想,深刻阐明了新形势下我国扶贫开发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鲜明立场,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指引。

【考点链接】

1.我国的基本国情 2.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3.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水平 4.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6.缩小城乡差别,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7.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8.两个百年奋斗目标9.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10.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共同富裕

【命题聚焦】

1.结合材料

1、

2、4,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1)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我国社会主义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3)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发展生产力,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公平。

(4)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实现全面小康,实现现代化。

2.结合材料,回答全面深化改革,我国应该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1)经济: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②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等。

(2)政治:①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基层民主管理制度;②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3)文化:①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②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③加快科技创新,坚持走科教兴国之路。

(4)社会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如建立低保制度等。

(5)生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生态文明。

3.结合材料

1、2回答,解决民生问题有何重大意义?

(1)人民群众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关注民生有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关注民生有利于解决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有利于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4)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党和政府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5)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6)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4.结合材料

1、

2、4回答,党和政府应该怎样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深化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4)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重视解决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5)精准扶贫,制定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扶贫政策。

(6)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新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7)推进城镇化建设,实施扶贫计划,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拓展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是,发展中还面临不少问题,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仍比较多。这说明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

) A.我国仍然是落后的低收入国家

B.我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落后

D.我国的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

2.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的“共享”体现了(

) A.平均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B.同步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越性 C.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人民在本世纪中叶要实现的奋斗目标 3.2016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要完成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脱贫攻坚工程,要坚持精准扶贫脱贫,因人因地施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①扶贫的主要目标是帮助贫困地区的人们实现小康,人民群众平均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②扶贫攻坚能极大地缓解我国的贫困现象 ③要彻底解决我国贫困问题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④实施农村扶贫开发,同步富裕便指日可待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4.漫画《惠民之举》说明(

)

A.只有实现同等富裕,才能维护社会公平 B.努力缩小贫富差距,必须忽略城乡差C.政府关注民生,努力解决民生问题 D.必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5.目前,我国仍有7 000万贫困人口,十三五期间国家将通过“精准扶贫”,确保到2020年让所有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这体现了国家(

) A.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 B.以同步富裕作为最终目标 C.不能允许收入出现差距 D.把扶贫作为中心工作来抓 6.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强供给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新一轮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着力实现合作共赢。”这是因为(

) A.改革开放是兴国之要 B.改革开放是立国之本

C.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D.党的基本路线是坚持改革开放 7.2016年3月5号,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发展根本上要靠改革开放”,“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加强供给侧结构改革”„„之所以要全面深化改革,是因为(

) A.改革是我国现阶段的中心工作 B.改革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具体制度 C.改革是迅速赶超发达国家的关键抉择 D.改革开放是实现伟大复兴的根本途径 8.我国要实现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其根本途径是(

) A.加快推进精准扶贫步伐 B.坚持农村经济优先发展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二、非选择题

9.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民生改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民生改善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艰巨的、复杂的工程。正如总书记所强调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这深刻阐述了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性和长期性,是高度的政治清醒,更是坚决的责任担当。

(1)党和政府为什么要贯彻实施“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执政理念?

①坚持这一执政理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本质要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②坚持这一执政理念,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 (2)有同学认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之所以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这个观点正确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正确。理由: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②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

(3)保障和改善民生,不能认为只是政府的事情,也需要你、我、他的积极参与。你认为自己应该参与做些什么?

①努力学习,立志成才,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作贡献;②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爱他人,服务社会;③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④积极行使监督权、建议权,为解决民生问题献计献策。

10.目前,我国仍有7000万人处于贫困状态,确保2020年如期脱贫“一个都不能少”,政府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扶真贫、真扶贫。

(1)当前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是什么?

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阶段我们达到的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依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确保2020年如期脱贫目标的实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哪一根本原则?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3)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②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帮助贫困地区振兴经济,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逐步缩小地区差距③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第五篇:单独二孩政策

湖北“单独二孩”政策解读

标签: 单独二孩 计生 湖北

有了“大宝”,再生“二宝”。湖北的爸爸妈妈们,你们准备好了吗?3月27日,《湖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审议通过,湖北省正式启动“单独二孩”政策——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可以申请再生育一个子女。

“单独二孩”手续如何办理?政策出台前已经怀孕的“单独”夫妇是否受罚?这一新政将产生哪些影响?小编为您解读“单独二孩”新政。

已经怀孕的“二孩”也合法

问:如何确认单独家庭?

答:夫妻一方是独生子女、且只有一个子女的家庭可认为单独家庭。

独生子女,是指独生子或独生女,即没有同胞兄弟姐妹,没有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没有父母再婚后形成的继子女兄弟姐妹;没有父母收养形成的兄弟姐妹;或者由上述关系形成的兄弟姐妹在其母亲育龄期内均死亡的。

问:“单独二孩”是分步骤放开,还是符合条件者一次性都放开?

答:一次性放开,没有任何附加条件。也就是说,自省人大常委会修改《湖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后,只要符合条件的单独家庭,都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

问:已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单独夫妇”申请再生育的,奖励政策如何衔接?

答:已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单独夫妇”申请再生育的,自批准其再生育下月起,不再享受独生子女奖励优惠待遇,已经享受的奖励优惠待遇不予追回,由原发证单位注销其《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问:“单独夫妇”在《湖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订前生育第二个孩子的如何处理?

答:在《湖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订前,“单独夫妇”已生育第二个孩子的,依照生育行为发生时的政策规定处理,作出的处理决定并已执行到位的继续有效,维持不变;已作出处理决定但没有执行到位的,按原处理决定执行;还没有作出处理决定的“单独夫妇”,依照生育行为发生当时的政策规定,作出处理决定并执行。

问:《湖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订前怀孕的单独家庭算不算政策外生育?

答:湖北省“单独两孩”政策实施的时间,为省人大常委会颁布《修改[条例]决定》的时间,此后生育的,界定为政策内生育。

问:夫妻双方只有一人户籍在湖北,可否享受湖北的“单独二孩”政策?

答:可以。

问:湖北省“单独二孩”政策3月27日起实施,如何界定合不合法?

答:在中央规定之前生育的是违法生育;在中央规定之后,湖北省修订条例之前生育,属于行为合法,程序不合法,视情况进行人性化处理;湖北省修订条例之后即3月27日起生育的,属合法生育,但应尽快补办《生育证》。

问:两个孩子生育是否有间隔年限?

答:“单独二孩”政策在全国多地相继落地,细则各有不同。湖北不设生育间隔年限。

问:如果第二胎怀孕时查出是双胞胎,是否符合“单独两孩”政策?

答:单独家庭,如果第一胎是双胞胎或多胞胎,则不能生育第二胎。如果第一胎只有一个孩子,则允许生第二胎,第二胎是双胞胎或多胞胎也是合法的。

问:流动人口如何申请?

答:流动人口可在居住半年以上的居住地申请办理,或者在网上下载表格、委托书,填好后连同申请材料寄回户籍所在地申请办理。

能生育二孩的6类家庭

1、第一个子女为残疾人,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但医学上认为可以再生育的;

2、无子女,依法收养一个子女后要求生育的;

3、夫妻双方系归国华侨的;

4、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的;

5、再婚夫妇一方只有一个孩子,另一方无子女的;再婚家庭一方已生育两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过子女的。

6、夫妻双方属农村居民的,除符合以上条件的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外,夫妻一方是二等乙级以上伤残军人的;夫妻只有独生女的;夫妻双方均为少数民族的,也可以申请生育第二个子女。

申办指南

填表只需几分钟 30天内发证

申请

符合条件的单独夫妇,应持结婚证、户口簿、双方居民身份证和户籍地出具的婚育证明,向夫妇双方户籍所在地的任意一方或现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申请办理《生育证》。此外,还应提交单独一方父母户籍所在地出具的婚育证明。

办理

乡镇或者街道应当在10日内提出审核意见,报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审批。

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自收到上报材料之日起20日内,对符合条件的,应当发给《生育证》;对不符合条件的,应当面通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也就是说,自受理办证申请后,必须在30日内办结。(武汉市将时间压缩为15个工作日。)

“单独二孩”可享生育保险

单独二孩”政策放开后,武汉一些“二孩准妈”对二孩生育的相关保险、产假等关注起来。武汉市人社局称,符合政策生二孩的市民可享受生育保险。

武汉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解释,只要是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生育二孩,并符合社保缴纳条件的,都可以按规定享受生育保险。根据现行生育保险政策,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应当符合国家、省、市计划生育规定,且用人单位连续为其缴费满 6个月以上。缴费要以正常参保缴费时间为准,正常参保缴费前的补缴时间,不能计算在内。

新闻背景

再不调整劳动人口将锐减

省卫生计生委主任杨云彦3月27日介绍,计划生育政策实施30多年来,湖北省累计少生2000多万人。目前,湖北省总人口超过6000万,但劳动年龄人口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少儿占总人口比例已从2000年的24%下降到2010年的13.9%;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到总人口的15%以上;出生人口性别比2010年为124.09,高居全国前4位,2013年仍然在118.45;49岁以上计划生育失独家庭逐年增多。“如维持现行生育政策不调整,几十年后劳动年龄人口锐减,老年人口比重过大,势必严重影响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竞争力,影响湖北省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杨云彦认为,湖北省须尽早实施“单独二孩”政策。

计生基本国策没有动摇

“单独二孩”,只不过是生育政策完善进程中的一个节点而已。它有利于改善人口结构,有利于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有利于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并不意味着否定现行的生育政策,更不能否定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省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杨有旺说,人口多,资源环境压力大,仍是基本国情和省情。调整完善生育政策,要在坚持基本国策的前提下进行。要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计划生育一票否决“三个不变”。

“普遍二孩”尚无时间表

“单独二孩”落地,让人们对“普遍二孩”有了期待。

专家分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是为进一步地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做准备、积累经验。

目前,人们期望的“普遍二孩”,根本还没有时间表。

影响分析

全省预计多生46.6万人 逾七成夫妇愿意再生一个

今年以来,洪山区就“单独二孩”提前启动入户调查登记。据初步统计,全区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的有3950对,其中有生育意愿的有2948对,占74.63%。

全省调查的情况与此基本一致。据官方预测,湖北省现有女方年龄在40周岁以下符合条件的单独家庭62.94万个,预测可能增加出生46.6万人。这一数字对湖北省总体人口控制目标影响有限。“政策放开时间越早,堆积生育人群就越少。”杨云彦说,愿意生二孩的单独家庭,大部分将在政策调整后前4年出生,其中2014至2017年分别占3%、31%、25%和23%,“十二五”年均自然增长率可以控制在6.5‰的规划目标以内。

之后的“十三五”时期,“考虑到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开始下降,年均出生人口相比政策调整前增加不到10万人,且逐年递减。”

武汉市进行的测算分析显示,未来5年内,预计该市将累计增加出生约10.3万人。

养育成本成为生育阻力

调查发现,面临政策利好,不少人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二孩”的生育成本。不断攀升的生育成本让不少有意生育“二孩”的“单独”家庭犹豫。

29岁的武汉市民刘露生下儿子不到5个月,但这位新妈妈仍然十分关注“单独二孩”政策。作为独生子女的她本打算在32岁之前再生一个孩子,“但是养孩子的花费太高了,不算当时住院生产的费用,这几个月我们都花了快4万了。”刘露说,尽管自己和丈夫每个月的收入也不算低,“生了就要把孩子养好,所以我们还是只有再看看。”

小编调查发现,不少民众与刘露持有相同的看法。网友“幸福制造者”说:“二孩?不敢生,养不活呀。”网友“小点点”则表示,“生不起,我们能把第一个带好就不错了。”

有媒体曾报道,一个普通的武汉家庭,从孕育到培养孩子大学毕业找到工作,至少需要70万元。这个数字显然有夸大之嫌,但生育“二孩”的经济压力,也是客观存在的。

此外,医院床位、幼儿入园难等问题都成为动摇“单独”家庭再生育的因素。

武汉医疗、教育面临冲击

对于一些人担心的“二孩”到来会加剧教育、医疗、就业等资源紧张,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袁军晶认为,不会影响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目标的实现,不会对湖北省教育、卫生、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带来较大压力。

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人口学专家的评估,实施“单独二孩”后,在生育数量、出生缺陷发生率等方面风险都是可控的;在分娩接纳能力、小学入学方面,全省也没有问题,但武汉需要防控冲击。

武汉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该市仍处在第四次生育高峰期内,“单独二孩”政策的启动实施后,明年迎来新一波生育高峰,增加出生人数约2.7万人,这将给住院分娩、儿童保健以及随后的入园、入学带来较大压力,建议符合条件的夫妇尽量错开生育高峰,该市也将升级公共服务,及时应对挑战。

政策回顾

1984年,提出“开小口、堵大口、刹歪口”政策,规定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特殊情况经批准可生育两个孩子,严禁超计划的二胎和多胎。

1988年,《湖北省计划生育条例》颁布实施,普遍提倡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孩子,严格控制生育第二个孩子,禁止计划外生育。恩施州和长阳县、五峰县,实行稍宽的少数民族生育政策,农村人口可生育2个孩子。

1997年、2002年、2008年,先后三次对《条例》进行修改,相继调整、取消了生育间隔期,规定独生子与独生女结婚可生育第二胎,对再婚生育适当放宽条件等。

2014年,允许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夫妻再生育一个孩子。

图表解析

政策实施后人口出生增加图

单独二孩生育证办理流程图

上一篇:桥梁浆砌片石施工方案下一篇:清明节缅怀先烈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