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资产监管

2022-07-10

第一篇:农村集体资产监管

村级集体资产监管的问题与对策

洪勤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繁荣农村经济是核心,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有效管理村级集体经济是关键。随着经济的增长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对于日益庞大的村级集体资产的监管,越来越成为当前农村工作的焦点和热点。

存在的主要问题

制度设计较为健全,执行落实不够有力。自推行会计委托代理制以来,各地大多制定了配套的制度,对村级财务的方方面面作了相应规定,应该说各方面的制度设计已经比较健全。但是由于各村情况千差万别,村干部对制度作用的认识程度不同,有关部门对制度执行情况也缺乏督查机制,导致很多制度在出台后只能挂在墙上、留在纸上、说在口上,没有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严格执行。目前许多村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大额工程项目手续不完备、现金长短款及库存现金超限额、银行多头开户、村财务印鉴保管不规范、交账不及时等现象,如果听之任之,很可能会引发或导致一些重大财务事故。

职能设置较为完善,作用发挥不够充分。村民民主理财小组和会计对村级财务都具有监督职能,但在现实中两者的监督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一方面,村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普遍存在年龄老化、威信不高、文化程度低等问题,无法有效对村干部进行监管,有些责任心不强的理财小组成员甚至长期外出,严重影响正常的监督程序,导致有些理财小组虚有其表、形同虚设。另一方面,目前的会计队伍也普遍存在专业化程度不高、在村级事务中地位不高等现象,大部分会计虽然名义上有监督职能,实质上往往只是停留在帮忙“代记账”阶段,没有真正发挥好“内当家”的作用。

企业化管理较为普遍,实际运作不够规范。不少村集体办有经济实体,并且大多注册成立了有限责任公司或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由于这些村企业是独立法人,财务往来又比较多,往往成了监管不到的盲区和事故高发地带。调查表明,有些村为了达到村级财务“零接待”的目的,把接待费用转移到村企业的账目中隐藏消化。还有些村企业自身关系尚未理顺,又新设立一些子公司,造成村里财务关系错综复杂,内部管理十分混乱。

审计监督较为经常,跟进查处不够到位。按照“三年一轮审”的要求,农经部门要经常性组织力量开展针对村级财务的审计,但由于自身人手有限,这类审计往往由镇(街道)财务人员具体实施。如此一来,审计人员和会计核算人员是同一批人,导致审计缺乏独立性,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方法,也缺乏必要的处理处罚手段,最后只能沦为走过场,即使部分村审计查出问题,跟进处理的力度也有限,很难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

队伍建设较为完整,素质能力不够适应。随着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对村级会计的能力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村级会计这支队伍普遍存在年龄结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兼职现象严重、专业基础不扎实等突出问题,迫切需要引入新鲜血液,加大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强村级财务队伍的年轻化、专业化。

应对的路径举措

统一思想认识。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教育培训,积极培养村干部特别是村两委主要领导主动照章办事、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让他们意识到监管工作其实是帮他们挑担子、担责任,纠正一些村干部认为“制度是束手脚、监督是找麻烦”的错误认识,让村干部在思想上认识到村级集体经济资产监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落实监管制度。“有制度无落实”,是当前村级集体经济资产监管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为此,务必加大督查力度,确保每个村都能不折不扣地执行好现有的会计委托代理制度、财务预决算制度、财务开支审批制度、票据和印章管理制度,健全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债权债务管理制度、村内事务管理制度、财产清查制度以及财会档案管理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查漏补缺、健全制度。

实施全程跟踪。要进一步加强对村企业投资经营的监管,必须全程跟踪,系统把握,切忌抓住一点不及其余。除对在对外投资中出现重大决策失误、未履行集体审批程序和不按规定执行对外投资业务的人员,追究相应的责任外,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对对外投资业务各环节的相应记录或凭证,对审批文件、投资合同或协议、投资方案书、对外投资有关权益证书、对外投资处置决议等文件资料,实施严格管理,明确各种文件资料的取得、归档、保管、调阅等各个环节的管理规定及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同时,加快建起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监督民主、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找到一个与市场经济相衔接的村级集体资产管理新模式。

收益恰当分配。收益分配是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管理和会计核算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国家、集体、村民及所有者等各方面的利益,具有很强的政策性。集体经济组织的收益,应按照“大部分用于生产发展、小部分用于集体福利”的原则,按下列顺序分配:一是提取公积公益金。公积公益金用于发展生产,包括转增资本和弥补亏损,也可用于集体福利等公益设施建设,提取比例原则上应占可分配收益的30%以上。二是提取福利费。福利费提取的比例可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有关政策规定确定。福利费的使用应坚持先提后用的原则,严格限制在提取数额内,不得超支。三是向投资者分利。村集体经济组织向投资者分利,体现互惠互利的原则,分配的比例应按合同或协议的规定,结合经营情况确定。四是社员分配。村集体经济组织在进行上述分配之后,对社员进行分配,以体现社员是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体,集体经济实力较薄弱的村可以暂不进行分配。五是其他分配,如以工补农等。

强化队伍建设。稳定和配齐镇(街道)农经工作人员;选好、配足镇(街道)会计代理机构代理会计,实行持证上岗,并切实保障其工资待遇;稳定村出纳或报账员队伍,出纳或报账员不得由村级组织负责人兼任,也不得由村主要干部的直系亲属担任,其任免和调换须经镇(街道)农经管理部门审核。要定期组织对镇(街道)农经干部、代理会计、村干部、村出纳和报账员进行政策辅导和业务培训,镇(街道)要积极开展对村理财小组社员基础财务知识的培训,增强其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保障合法权益的意识与能力。

保障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抓好村级集体经济资产监管的规范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编入工作计划的目标责任管理内容。各镇街道至少应确定一名党政领导主管农村财务,经常听取农村财务工作汇报,研究、部署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要根据群众的反映,对村级财务进行及时清理,对清理出来的经济问题,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各级农业、纪检监察、财政等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各司其职,紧密配合,狠抓落实。农业部门要牵头履行好农村财务主管部门职责;财政部门要合理保障规范化建设和镇街道会计代理机构工作经费,积极支持村级财务管理电算化和网络化管理项目建设;纪检监察机关要积极查处财务管理中的违规违纪行为,为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监管的规范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营造良好环境。

(作者单位:中共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委党校)

第二篇:农村集体资产承包租赁制度

农村集体资产承包、租赁、出让管理制度

一、对于农村集体资产的承包、租赁行为:

1、首先由村两委班子集体或经两议会选举出的承包、租赁工作小组研究,拟定合理、合法的承包、租赁方案。

2、由村两委班子提请村两议会对方案进行讨论并作出决定是否执行或对方案进行修订。

3、由村两委班子或经两议会选举出的承包、租赁工作小组公开组织实施经两议会通过的承包、租赁方案。

4、签订承包、租赁合同,当事人如有要求的报农经办登记。

二、对于农村集体资产的出让行为的:

1、对涉及到除土地以外的农村集体资产出让的,应先由村两委聘请具备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对准备出让的资产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执行农村集体资产承包、租赁的程序。

2、土地出让的行为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定执行。

第三篇:农村集体资产处置调研报告

如何保证在处置农村集体资产过程中 杜绝出现村“两委”干部以权谋私的现象

科学管理农村集体资产,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但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集体资产增速放慢,再加上没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处置方法和程序,农村集体资产处置逐渐成为当前影响城乡建设的瓶颈。部分村存在集体资产管理混乱、处置不规范造成集体资产大量流失等问题,增加了农村不稳定因素,并引发群众上访,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目前农村集体资产处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集体资产底数不清。由于各种原因,多年来,绝大部分村未对集体资产的数额和所有权进行过审核、认定,资产处置成为监管的盲区,引发许多矛盾。

二是集体资产处置随意。近年来,虽然各级党委政府一再强调,要深化村务公开,要按照“一事一议”的规定,由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集体重大事项特别是大额资产的处置。但在落实过程中,由于未明确哪些是重大事项、多大数量才算“大额资产”,基本上还是村干部说了算。再加上一些村干部素质不高,长期习惯于“家长制”作风,主观上的独断专行和操作上的随意性,导致集体资产被任意处置。

三是集体资产流失严重。虽然农业部制订了《农村集体资产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和《实施细则》,明确规定集体资产处置必须进行评估。但由于规定笼统,程序复杂,在农村地区,很少有村组能够按要求运作。村组在兴办公益事业或应急用钱时,总是 1

把处置集体资产作为最便捷的途径,往往没有经过专门的评估便急忙出手,造成集体资产大量流失。

农村集体资产是广大农民多年辛勤劳动的积累,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农村集体资产的处置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如果处理不好,必然会引起群众的不满。农村集体资产处置已成为村级干部腐败的高发区,应引起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必须找准根源,认真解决。

二、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集体资产处置过程中产生违规违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体制、制度方面的疏漏,也有少数村干部的因素。

一是管理体制未理顺。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和职责分工明确规定,农业部门是农村集体财务和资产的主管部门,具体到县市级,就是农村经济管理局(以下简称经管局)。在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前,各乡镇都设有经管站,代表乡镇政府对各村组财务和资产进行日常监管。撤镇划办后,机构设置中没有经管站。如此一来,经管局的管理职能无法落实,造成管理上的空档。

二是规章制度不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的处置必须有一套相对规范的制度加以保证。但上级部门仅有一些原则性的要求零散出现在村务公开、“一事一议”制度中,还没有制定一个系统、规范的农村集体资产处置办法。如,哪些集体资产可以列入处置的范畴;多大规模(数额)资产的处置应该公开处置;被处置资产的标的应如何评估;处置过程应经过哪些程序;哪个部门进行监督把关,违规后的责任如何界定;由哪一级的哪个部门具体实施处罚等等,都需要加以明确,以便于基层操作。

三是监督管理不到位。农村税费改革以后,经管站被撤并,

农村集体资产处置管理机构不健全,既没有明确的监管部门,也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规范的程序。管理主体的缺失,处置制度的缺少,客观上形成了监督管理的缺位,村组对集体资产的处置,基本处于失控状态。

四是处置过程不公开。不规范的处置方式有很多种。有的是村干部图省事,随意简化程序,虽然形式上经过了群众讨论、领导审批等程序,但实质上群众代表是听自己话的人,没有代表性;领导不了解具体情况,就采取欺骗手段蒙混过关;有的是村干部处事不公,照顾亲朋好友;有的是为捞取好处,欺上瞒下,顶风违纪。

此外,一些地方黑恶势力、地痞、村霸采取非法手段强行插手集体资产处置,特别是水库发包、林木出售、“三荒承包”、土地租赁等项目,强买强卖,赚取巨额差价。还有个别领导干部“打招呼”说情,也使农村集体资产在处置过程中容易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

三、加强集体资产处置管理的建议

对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总的原则应在不改变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权、运营权和管理权的基础上,明确处置范围、处置程序、监督部门、处罚措施,保证农村集体有限的资产真正为民所用。

一是清产核资,摸清底数。督促村两委会尽快按照各项法律法规和农业部《农村集体资产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所有权界定暂行办法》,对村组集体各种资产的所有权、隶属关系进行实事求是的确认,加快完成清产核资,准确掌握农村集体资产情况,理清资产现状,明确管理责任,对现有资产的种类、价值和管理责任人登记造册,分类管理。同时,要

创新思路,参照经济发达地区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办法,区别对待。如,对于土地被征用量大的村组,可以采取在提取安置保障金、养老保证金、医疗保证金等相关保障基金后,再把集体资产股权化到每一个村民。这样,既能保障每一个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又能够为发展村集体经济提供足够的资金;对经济实力相对薄弱村组的资产处置,可以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成立村组集体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在处置集体资产时,由街道办事处领导审核把关,办事处纪工委和群众代表参与监督。

二是理顺体制,完善制度。尽快出台相配套的政策,自上而下的明确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部门、监督部门,划定职权范围,界定法律责任,明确处罚措施。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制度,制定集体资产专项管理办法,明确收益分配办法和监督办法,交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决定。同时,要建立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处置、评估、所有权认定等办法,加强资产管理,规范处置行为,强化监督措施,确保管好、用好集体的每一分钱。只有这样,才能在集体资产不断增值的将来,保证资产处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三是明确范围,规范程序。上级部门应综合各地实际,出台具体规定,明确村集体可以处置资产的范围和操作办法。如,处置多大规模的资产必须经村民代表研究决定,村民代表如何产生、如何表决,处置前如何评估、按什么程序操作等。在这方面可以进行有效的探索,如可以处置的集体资产包括: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等自然资源,以及集体所有的各种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处置的程序主要包括村民代表议定、主管领导审批、司法主持公开拍卖等。有的规定,处置价值在1000元以上(含

1000元)集体资产资源,必须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决定;村民同意后再报办事处主管领导审批方可处置;拍卖集体资产由办事处司法所主持竞标协议定标会,办事处纪工委和村民代表全程监督,确保依法、公开、公正、公平处置集体资产。

四是加强监督,严查违纪。防止集体资产在处置过程中流失,必须要有铁的纪律作保障。

1、完善制度。特别是要及早制定禁止领导干部、国家公职人员插手集体资产处置方面的规定,防止以权谋私。

2、加强检查。对近年来处置的集体资产进行专项检查,对违规违纪问题认真调查处理,尽可能挽回已经流失的集体资产。

3、严明纪律。对今后在处置集体资产过程中发生的暗箱操作、以权谋私、违反程序等问题,坚决从严从重查处;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规范管理。一方面规范集体资产的日常管理,另一方面要坚决对资产处置的收入进行归口管理,严禁坐收坐支,侵害群众利益。

五是对集体资产管理中的历史遗留问题要实事求是地对待,拿出措施办法,时机成熟一个解决一个。

六是组织各村走出去学习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同时加强政策培训,开展针对性的财务、法律、管理等专业知识讲座。

第四篇: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根据《东莞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农村集体资产是指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中的经济联合社(以下简称经联社)和经济合作社(以下简称经济社)所有的资产。

第三条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是生产资料属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经济组织,有独立进行

经济活动的自主权,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平调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并不得向其乱摊派。

第四条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要自觉接受上级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部门的指导、管理和审计监督,接受社员群众、监事会的民主监督。

第二章管理机构

第五条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公室和镇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部门是市、镇人民政府管理经联社、经济社两级农村集体资产的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指导和监督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和健全有关管理制度,组织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界定和产权交易,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财务公开、民主管理,进行农村经济收益分配统计等工作。

第六条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应成立社员或社员代表大会,社员代表由有选举资格的社员选举产生。经联社级代表人数占总户数10左右,但不得少于30人,可按比例由各经济社选举产生。经济社级代表可由各户家长组成。

第七条理事会由社员或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经联社理事5-7人,经济社理事3人。根据我市农村的实际情况,经联社理事会成员原则上由支委、村委兼任,理事长由村委会主任或支部书记担当;经济社理事会成员由村民小组干部兼任,理事长由村民小组组长担任。

第八条社员或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监事会,成员不少于3人。应挑选思想品德好,办事公道,责任心强,具备一定文化水平,有一定参政议政能力的人参加。理事会成员及其近亲属应当回避,不得参加同级监事会。

第九条社员或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的换届与村委会、村民小组同步进行,可连选连任。

第三章计划管理

第十条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年初要根据经济发展状况,按照量入为出、增收节支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收支计划。计划内容主要包括固定资产购置与处置、基建投资、经营收支、公益开支、福利分配等。计划的制定要充分发扬民主,由理事会召集有关财务人员参加,监事会人员参与。镇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计划的审查。经镇区审查后,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要召开社员或社员代表会议进行讨论,通过后才能实施。

第十一条市、镇两级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计划执行情况的跟踪和监督。经联社一级实行每月分析报送制度,镇区一级实行每季分析报送制度。

第十二条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的生产性与非生产性固定资产比例要恰当。原则上,非生产性固定资产占固定资产总额的比例控制在30以内,资产负债比率要控制在50以内。新建项目投资,要进行可行性分析,由集体讨论决定。不得借款建办公大楼、购置小汽车等非生产性投资。

第四章流动资产管理

第十三条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应严格执行帐款分管制度。配备出纳员,负责管理现金、银行存款的收支和保管工作,并建立岗位责任制。要严格执行国务院有关现金管理规定,集体款项必须存入开设的银行支票帐户,不准以白条抵库,不准坐收坐支,不准挪用,不准公款私存,库存现金不得超过1千元。

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要加强对银行存款和帐户的管理。支票、存折、印鉴等应该实行专人保管和使用(但支票和印鉴不得一人兼办),并做好专项登记。每月与银行、信用社核对帐目。不准出租出借银行帐户,不准签发空头支票和远期支票,不得套取银行信用。

第十四条因公事暂借款,必须由会计填写借领款单,按程序审批后领取。业务终结要及时清还,超过30天要由会计入帐。出差借用款,回单位3天内要结清。原则上不得个人借用公款,确因特殊经济困难需要借用的必须经理事会批准,所借出款必须明确归还日期,借款时间超过三个月的,按银行贷款利率计息。干部年内预支报酬不得超过本人当年基本工资总额。

第十五条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收取款项时要手续完备,使用统一规定的三联根收款凭证,并及时入帐。

第十六条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财会人员要及时准确地核算现金收入、支出和结存,做到日清月结,帐款相符。出纳员每月5日前要将上月单据和存折、库存现金和有关资料报送会计清点审核。会计入帐前,要核对收入单存根。各项开支单据必须经监事会审核,不符合规定的不得核销入帐。

第十七条要加强对各种有价证券的管理。建立有价证券登记簿,详细记载有价证券的名称、券别、购买日期、号码、数量和金额等。有价证券由出纳员负责管理。

第十八条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对

第五篇: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省农委等十部门《关于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的通知》和区委区政府《关于全面深入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的通知》精神,切实摸清农村集体家底,理顺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关系,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合法权益,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夯实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基础,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的对象是:镇、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包括未建立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组集体经济组织不健全,代行其集体资产管理职能的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或其他单位,撤村建居后代行原集体经济组织职能的社区居民委员会,以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属企业等。

第三条

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的范围包括: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资源性资产;用于经营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工具器具、农业基础设施(包括小型水利工程)、集体投资兴办的企业及其所持有的其他经济组织的资产份额、无形资产等经营性资产;用于公共服务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方面的非经营性资产。重点清查核实未承包到户的资源性资产和集体统一经营的经营性资产以及现金、债权债务等。

第四条

清产核资登记时点定为2017年12月31日。

第五条

清产核资工作要按照清查核实、公示确认、建立台账、审核备案、汇总上报、纳入平台管理等操作程序进行。

清查核实应当以登记时点为基点,在清查日采取倒轧的方式对清查核实结果进行调整。

第六条

清产核资工作要坚持民主公开,依靠和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参与、接受群众监督、得到群众认可,清查结果要向全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公示,并经成员(代表)大会确认。清产核资

上一篇: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下一篇:宁波银行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