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的社会责任意识——以四大名著为例

2022-09-12

一、传承文化、历史、思想

文学广泛且深入地传承了文化、历史、思想中的部分内容,也以生动具象的方式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特征、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国民思想的基本内涵以及中国历史的内核,可以说古代文学是古代文化中最容易为人所领悟、接受的形态,也是沟通传统与现代的最佳窗口,更是世界其他背景的人民理解中国文化、历史、思想的重要桥梁。

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取材于东汉末年及魏、蜀、吴三国鼎立的一段历史,记载了那个群雄逐鹿的动荡时代的历史全景。同时,它也承载了那个时代的诸多文化材料。比如作品中多次出现了那个时代的谶语民谣、占卜巫术,同时这部小说中记载的哲学思辨、风土民俗、天文地理等,为文化学、历史学保留了大量的文献。小说中,天下大乱后,曹、刘、孙为代表的英雄们为实现国家的重新统一,努力发挥自己的智慧与勇力,这正体现了对“追求国家统一,民族太平”这一传统思想的传承。

二、立足现实,关注现实

中国文学具备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中国文人有自身的担当意识,秉承“文以载道”的传统。中国古代的文学创作者,大都是在以儒家为正统思想的文化环境中成长的,“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思想是大多数作家共同的人生目标;“兼济天下”则是他们的价值取向。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责任意识与人生目标的驱使下,中国文人对政治有很强的参与意识,因而笔下的作品多表现对现实政治及政治家的评判与选择。

谈到《三国演义》时,人们常常会谈到“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罗贯中之所以采取“尊刘”的态度,除了“尊刘贬曹”的思想在前代早已有之的因素外,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刘备基本符合古人对“明君”最基本的两点期待——仁德爱民之心;尊贤礼士之明。刘备的仁德爱民之心,在作品中有很多表现,四十一回“携民南行”一幕,刘备虽然在军事上失败了,道义上却赢得极大的胜利。相对而言,对曹操的塑造则以史料为依据,按照许劭“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语为基调来塑造曹操。小说中描绘了其非凡的智谋与胆略,同时,也批判了其奸诈、残忍的一面。比如借头欺众、梦中杀人等阴谋诡计的不断上演。两相对比之下,百姓当然会选择刘备,而对曹操予以批判。

三、教化社会,进而“风成于上,俗化于下”

教化民众见贤思齐,不断完善心性。《西游记》第17回中菩萨的话语:“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令悟空顿悟。妖与神的对立统一,启发着我们:“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应不断修正自己的心性,斩断欲望杂念,才可通向人生光明通达之处。作者精心塑造的猪八戒这一形象,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为表现人性的某些弱点与本质特征。“四圣试禅心”和路经西梁女国之时,他都暴露了心性不净、戒行不纯的缺点,这也正告诫我们修行的过程中,必须克服人性的弱点,抛却心魔,抵制贪恋、迷惑、烦恼等妨碍修行的心理活动。

给予民众强大的精神力量,催人奋进。整部《水浒传》表现出儒学中尽人事、听天命的态度,立身扬名的理想追求,以及保家卫国的情怀。

《水浒传》中的英雄们是被贬下凡尘的“天罡”、“地煞”,他们是来替“天”行道的。魔星们接受招安、征讨大辽、平定方腊,以至最后的星散云落,都已有“天命”的安排,自始至终他们都是尽人事听天命。整个梁山泊中张扬着“孝”的旗帜。宋江、公孙胜、雷横等都是孝子。“孝”为伦理道德之根本,是修身的基础。个人道德的砥砺从“孝”开始,“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的初始阶段是“事亲”,“立身”才是“孝”的终极目标。这些水浒英雄们虽落草为寇,但一直想要恢复合法身份。好汉们对长辈的态度与争取合法身份的行动,正说明他们朝着“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这样的终极目标努力着。在阅读每一位好汉的经历时,我们会为他们不畏奸邪、奋勇抗争的精神所动容,会为他们的勇力、快意恩仇所振奋。

四、建构审美追求

文学是一种理解、反映和阐释对象世界的认识活动,作家会以历史之眼光,透过生活真实的表层对社会生活的内蕴做出艺术的揭示和表现。读者则会不由自主地对事物产生主观态度和评价。在这种长期的熏陶中,无论是作家还是读者,均会培养起挖掘社会生活中固有的美、培养高品位生活情趣的习惯,也会以自身特有的方式来提高自己艺术生活的能力。

《红楼梦》的悲与喜结合的恰到好处,使情节更加耐人寻味。首先是“悲中有喜”,如在超捡大观园一回中,我们担心、怜爱那些可怜的丫鬟、姑娘们,但在抄捡过程中,作者又描绘了王善保家的“又气又躁”,“只恨无地缝可钻”等,在极度紧张的氛围中,获得了一种轻松、喜悦的快感。然后是“喜中亦有悲”,贾元春回贾府省亲,本是《红楼梦》中一场声势浩大、及其喜庆的场面,可是在与家人见面时却是“满眼垂泪……今虽富贵已致,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这是将“悲”隐含在繁华鼎盛的“喜”之中。悲剧主题与喜剧意蕴的结合,增强了作品的批判力量,亦引发读者的无尽思索。

《红楼梦》中还有很多情节带来诗情画意的审美享受,比如宝玉读曲,黛玉葬花,宝钗捕蝶,宝琴立雪等等,都是艺术境界高超的绝妙文字。阅读这些片段,使读者得到了充分的艺术享受。[1]

四大名著在文学史上享誉盛名,通过探讨四大名著所展现的精神与功能,可见微知著地了解中国文学的社会责任意识与作家个性体现。

摘要:中国文学作品中饱含着浓厚的社会责任意识与创作者的担当意识。作为文学样式之一的小说在经历了波折的发展阶段后,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本文以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四大名著为例,从四个方面论述中国文学的社会责任意识。

关键词:社会责任意识,四大名著

参考文献

[1] 齐裕焜,王子宽.中国古代小说研究[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306—334.

[2] 陈文新.传统小说与小说传统[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334—340.

[3] 王意如.中国古典小说的文化透视[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32—39.

[4] 黄毅,许建平.二十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视角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03—113.

[5] 沈博俊.《三国演义》思想内涵新论[J].明清小说研究,2011(4):81—88.

上一篇:浅谈幼儿耐挫能力的培养下一篇:探究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