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单元卷

2023-02-02

第一篇:七年级下册历史单元卷

七年级下册历史各单元试题

七年级(下)历史 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 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三国演义》卷首语这样写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从西晋到南北朝近300年分裂、对峙后,又一次实现国家统一的是:

A.秦朝

B.东晋

C.隋朝

D.元朝

2.巴拿马运河是通过巴拿马地峡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的通航运河,素有“世界桥梁”之称。在我国古代也有这样一项水利工程,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长城

C.大运河

D.灵渠

3.武则天于684年下令:凡是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为官。这体现了武则天怎样的思想:

A.重用人才

B.重视农业

C.善于纳谏

D.提倡节俭

4.唐朝僧人皎然有诗曰:“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诗中提到唐朝人最喜爱的“饮”是

A.茶

B.咖啡

C.酒

D.汽水

5.“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高明的这首《琵琶记》描述的是我国古代的: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郡县制

6.隋唐时期,青年李进是当地远近文明的骑射好手。一天,他告别父母,满怀信心地赶赴洛阳参加武举考试。这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时: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7.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机构和军事机构的唐朝皇帝是:

A.唐高祖和唐太宗

B.唐太宗和武则天 C.武则议和唐玄宗

D.唐太宗和唐玄宗

8.“不要怕过宽带的草原,那里有一万匹好马欢迎您!不要怕过高大的雪山,那里有一万头驯良的牦牛欢迎您!”这首藏族民歌中的“您”指的是:

A.王昭君

B.文成公主

C.李清照

D.黄道婆

9.史载唐太宗时,有大臣奏请修复长城,太宗一笑置之。太宗不修长城的理由是:

A.唐朝北方无边患

B.长城已彻底失去防御作用

C.唐朝国力虚弱无财力支持

D.开明的民族政策使民族关系融 10.“和同为一家”是形容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的关系:

A.突厥

B.回纥

C.吐蕃

D.靺鞨 11.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金城公主入藏

D.遣唐使到来

12.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国家是:

A.印度

B.朝鲜

C.日本

D.阿拉伯

13.在唐朝进口的货物中,以哪国的货物居多:

A.日本

B.天竺

C.大食

D.新罗 14.“映日帆多宝船来”是描写唐朝对外贸易的佳句,这种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唐统治者重视对外贸易

B.唐朝时海上丝绸之路畅通无阻

C.唐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D.唐朝造纸技术和航海技术领先世界 15.我国著名科学家王选因发明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而被誉为“当代毕升”。印刷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A.《唐本草》

B.《金刚经》

C.《齐民要术》

D.《伤寒杂病论》

二.对号入座(本大题共2小题,16题20分,17题6分,共26分)

16.把下列历史人物与其相关的历史事件相连接,并把人物前的字母符号填到相应的括号内:

A李春

B鉴真

C松赞干布

D武则天

E唐玄宗

(1)2008年6月21日,在布达拉宫的见证下,成功登顶珠峰的奥运圣火火种与境内外圣火传递的主火种在熔火盆里熔为一体,这是奥运史上首次举行的熔火仪式。7世纪前期,曾经统一这一地区的人物是:

(

)

(2)在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人、华侨聚居的地方称为“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的皇帝是:

(

)

(3)“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度出海,终抵东瀛。”上述对联是对我国历史上哪位历史人物的高度赞扬:

(

)

(4)“赵州桥什么人儿修?玉石的栏杆什么人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走?什么人推车轧上一道沟?这首河北民歌《小放牛》中提到的赵州桥的设计和建造者是:

(

)

(5)她是我国历史上的唯一女皇帝,在她统治期间,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她是:

(

)

17.将下列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发生的先后排序,并把排序的结果填写到指定的位置,写字母符号。

A.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合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C.“北通涿郡之渔商,南通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排序的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

三. 读图说史(本大题为1小题,20分) 18.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1)图一中工具的名称叫什么?(4分)

(2)图二中工具的名称叫什么?(4分)它的用途是什么?(4分)

(3)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图

一、图二的农具都是哪个朝代的农民制造的?(4分)

(4).中国在英文中为“china”,它是用了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工艺品——瓷器来借代。图三是唐朝创制的闻名于世界的陶瓷珍品,该瓷器的名称是什么?(4分)

四. 材料分析题 (本大题1小题,共24分) 19.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太宗时新科进士鱼贯而出

材料二:《英国大百科全书》所说的,“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材料三:我国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在《五权宪法•民权初步》里也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习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去的。”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这种考试制度是什么?(4分)

(2)它正式形成于哪个朝代哪个皇帝在位时期?(4分)

(3)唐朝时这种制度逐渐完善,常设的科目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两科是什么?(4分)

(4)许多皇帝对这一制度的完善起了重要作用,你能完成下列内容吗?(6分)

___________即位后大大扩充国学规模;_____________首开殿试之风;____________将诗赋作为考试重要内容。

(5)这种制度为当时社会带来了哪些方面的影响?(至少答出三点。6分)

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郭靖和杨康是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主人公,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金灭北宋

B.西夏建立 C.澶渊之盟

D.元朝建立

2.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这说明

A.太湖流域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粮仓

B.洞庭湖流域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粮仓 C.黄河流域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粮仓

D.珠江流域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粮仓 3.对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历史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

B.北宋和元朝先后出现大一统局面 C.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D.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

4.在一部反映宋朝的电视剧中出现以下的场景,你认为不符合史实的事

A.东京夜市上小吃很多

B.临安城里有许多鱼店

C.瓦子里上演京剧

D.百姓过中秋节

5.此人一生廉洁正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有人问他“什么时候能天下太平?”他慨然答道:“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便可太平。”此人是

A.岳飞

B.戚继光

C.文天祥

D.郑和

6.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有了很大发展,蜀地的丝织品“号为冠天下”。然而蜀道之崎岖,令人望而生畏。京城富商孟天浩想西入蜀地贩运丝绸,他最应该携带的钱币是:

A.交子

B.银锭

C.铜钱

D.人民币

7.南宋时,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

A.蕃市

B.市舶司

C.蕃学

D.蕃坊

8.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在北宋候发明的是

① 活字印刷术

② 指南针

火药

④ 造纸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元代有许多优秀的剧作家,其中《窦娥冤》的作者是

A.李白

B.苏轼

C.辛弃疾

D.关汉卿

10.关于“瓦子”(也称“瓦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给城市生活增添了生机

B.出现在宋朝时期 C.是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D.散布于广大农村

11.元朝大都人口众多,粮食供应主要依赖南方。运粮的主要途径有 ①海运

②河运

③漕运

④空运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2.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的最终完成是在 A.南北朝时期

B.隋唐时期

C.北宋时期

D.南宋时期

13.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书中写到:“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这里说的“此城”是指

A.临安

B.东京

C.泉州

D.大都

14.元末有人写诗云:“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反映了 A.少数民族妇女喜欢汉族音乐

B.汉族妇女十分擅长音乐 C.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

D.当时妇女受教育条件好

15.“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逐天下,合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一史书记载反映的是哪一个王朝的兴起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二.对号入座(30分)

16.请将宋元时期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和所属的民族、建立者相连接,把连接的结果填到指定位置上。(16分)

(1)西夏

A女真族

a 元昊 (2)金

B契丹族

b 阿保机 (3)辽

C蒙古族

c 阿骨打 (4)元

D党项族

d 忽必烈

连接结果为:(1)___

(2)___

(3)___

(4)___

17.请将下列历史人物前的字母符号填到相应的括号内(8分)

A.苏轼

B.文天祥

C.赵匡胤

D.铁木真 (1)他童年的时候,父亲在部落的仇杀中被害。从此,他变得坚强和机敏,并决心统一蒙古草原。1206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他为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从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

(

)

(2)他生活在北宋,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扩展了词的内容,着重表达了豪放的思想感情,描绘雄浑壮观的景物,开创了豪放派的词风。他的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

)

(3)他是抗元英雄,面对浩瀚的海面,他悲愤地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过零丁洋》一诗,表达他宁死不屈的决心。他被囚禁在大都,忽必烈赏识他的才华,亲自劝降,并许以高官。文天祥仍不动摇,又写了浩气长存的《正气歌》。

(

)

(4)他是后周大将,960年,他在陈桥驿发动兵变,手下的将士把一件黄袍加在他的身上,他建立了宋朝。 取代后周,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他就是宋太祖。

(

)

18.请将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并将排序结果写在横线上。 (6分)

A、 澶渊之盟

B、 陈桥兵变

C 、 郾城大捷 排序结果为:

三.读图说史(20分) 19.读下图,请回答:

(1)上图所示行政区划最早出现于哪个朝代?是谁建立的?

(4分)

(2)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时统治者采取什么制度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管理的?管理西藏的机构是什么? (4分)

(3)这个朝代还对哪个地方进行了有效管辖?是现在的哪个地方?(4分)

(4)该朝统治者对辽阔的疆域进行了有效的管理,促进了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发展,请任举两例当时民族融合的具体表现。

(8分)

四.材料解析 (20分)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和议中虽然宋辽彼此以兄弟之邦的地位同等对待,但宋朝从此被迫每年供给绢20万匹银10万两。”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从历史的后端看来,这1004年的协定有它的作用。……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无疑比战费来得低廉。……可是这种看法必须全部放弃当事人的观感……他们无法承认这种妥协为事理之当然。中国历史之中,从无一个统一天下的大帝国卑躬屈节地向一个文化程度低的边区国家进贡。”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你知道材料一中的“和议”指的是什么吗?(2分)它是哪两个政权在什么情况下签订的?(5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黄仁宇先生对此和议有什么评价?(5分)你的看法是怎样的?(3分)

(3)评价历史问题应该科学而全面,我们经常会用“辩证”的方法思考问题。我国古代什么时期哪一位思想家最早提出了这一思想?在你的生活中你还能找出这样的例子吗?(5分)

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我国古代塞封建官制中的“丞相”一职,开始设置和最后废止的朝代是在 A.秦朝、明朝

B.西汉、明朝

C.秦朝、唐朝

D.唐朝、明朝

2.郑和描述船队远航的情景时说:“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波狂澜,若履通衢……”郑和的船队能在黑夜里辨识航向主要是因为

A.郑和的船队庞大

B.明朝的造船技术先进

C.指南针用于航海

D.水手有高超的驾驶技术 3.清朝第一个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的皇帝是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顺治

D.康熙 4.下列内容不属明朝“八股取士”规定的是

A.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B.考生的答卷,不允许有个人见解

C.文体死板地分成八个部分

D.考生可以针对时弊,谈古论今 5.清朝加强封建君主专制表现是

①增设内阁、六部

②设置军机处

③设议政王大臣会议

④设厂卫特务机构

⑤大兴文字狱

A.①④

B.②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 6. 右图是一枚奥运火炬接力纪念章的背面,其图案中万里长城与雅典神庙相连,体现出奥运圣火从雅典到北京的深刻寓意。图中的长城应是(

) A.秦长城

B.汉长城

C.明长城

D.清长城

7. 有一幅对联:“开辟荆榛,千秋工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这里歌颂的民族英雄是

A.戚继光

B.渥巴锡

C.郑成功

D.林则徐

8. 2004年10日,胡锦涛主席和普京总统共同宣布:中俄边界走向已全部确定。双方表示:两国间43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从此将成为两国人民和平、友好、合作、发展的纽带。请你回忆一下历史上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尼布楚条约》

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D.《中俄北京条约》

9. 在16世纪前期到17世纪中期,我国的宝岛台湾曾落入(

)殖民者手中。 A.葡萄牙

B.荷兰

C.西班牙

D.俄国

10.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战役,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郾城大捷

②台州大捷

③赤壁之战

④雅克萨之战

⑤淝水之战 A.③⑤①②④

B.①⑤④②③

C.①③④②⑤

D.③①⑤②④

11.清朝为维护国家统一而采取的措施与元朝相比,主要不同的是 A.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B.抗击外来侵略者

C.加强专门机构管辖台湾

D.推行行省制度

12.下列史实,最能反映中华民族具有巨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是

A.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B.清朝在乌里雅苏台设立将军

C.文天祥的抗元斗争

D.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台湾府的设置 13. 根据图片内容回答,郑和的远航最远到达(

)

A.印度东西海岸

B.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C.波斯湾和红海沿岸

D.苏门答腊和爪哇

14.我国古代文化绚丽多彩,源远流长,成就辉煌。下列文学形式形成主流的先后顺序是

①诗

②词

③小说

④曲

A.③①②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③②

D.③②④① 15.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最能概括这段历史全过程的是

A.帝国的彷徨

B.中华的荣耀

C.东方的曙光

D.王朝的振兴 二.对号入座(26分)

16. 请将下列成书时间、作者和作品一一对应。(12分)

成书时间

作者

作品

A. 元末明初

①吴承恩

a《三国演义》

B. 明朝

②曹雪芹

b《红楼梦》

C. 清朝

③罗贯中

c《西游记》

连接结果:

A—

B—

C—

17.将下列文献与作者一一对应。(6分)

A. 郑成功

B. 郑

C. 戚继光 ①抗击倭寇

②收复台湾

③七下西洋 连接结果:①——

②——

③——

18. 将下列事件按照正确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序。(8分)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朱元璋建立明朝

C郑和下西洋

D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排序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读图说史(26分)

19.观察图片,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上图是古代中国的哪一项重要工程,请写出两个判断的理由?

(2)这项工程修建于哪一朝代,主持修建者是谁?

(3)观察图片,找到有关这项工程下列历史信息点 ①中心点:

②南北点: ③自北向南分为哪几段:

(4)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这项古代工程的重要意义?

四、材料分析(18分)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顺治十八年,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将北起河北、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十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海。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了望,违者死无赦。

材料二:见右图。

材料三:乾隆在给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种盲目自大的观念和对沿海人民出海集聚抗清力量的恐惧,使清统治者将国门紧闭。此举使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隔断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拉大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造成近代中国被动挨打的局面。

材料四:1757年,清廷传谕外国商人,以广州为唯一的海上通商口岸,而且加以种种限制。这种政策推行了近二百年,它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朝对外海外贸易的政策是什么?

(2)材料二的漫画反映了近代中国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A. 经济基础薄弱

B. 对内集权专制 C. 对外闭关锁国

D. 频遭列强入侵 (3)根据材料

三、材料四,你如何评价这个政策?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练习题 1.C 2.C 3.B 4.A 5.C 6.D 7.B 8.B 9.D 10.C 11.A 12.C 13.D 14.C 15.B 16.(1)C (2)E (3)B (4)A (5)D 17. C---A---B 18.(1)曲辕犁

(2)筒车

灌溉

(3)唐朝

(4)唐三彩

19.(1)科举制

(2)隋朝

隋炀帝

(3)进士

明经

(4)唐太宗

则天

唐玄宗

(5)A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

任职。 B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C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D在当时还影响到了

邻国。(只要答得有道理即可给分)

第二单元练习题

一、填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A B C A A B A D D B D D C B

二、对号入座

1、(1)

D

a

(2)

A

c

(3)

B

b

(4)

C

d

2、DABC

3、BAC

三、读图说史

(1)元朝

元世祖(忽必烈) (2)行省制度

宣政院

(3)琉球

台湾 (4)汉族外迁边疆

边疆各族迁入中原

契丹、女真同汉族融合

回族形成

四、材料解析

①《澶渊之盟》。此和议是北宋在澶州打退辽军后,双方议和后签订的。

②提示:他认为一方面用钱物来换和平是值得的、可取的,另一方面他也认为此和约对北宋来说是屈辱的。 他说得对。但更应明确两者相比较,前者比后者更重要。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双方和平相处并开展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百姓的生产、生活,也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它比一个朝廷的面子或尊严更重要。 ③提示:春秋时期老子的辩证思想。鼓励学生结合身边实际,正确认识事物的正反两方面因素。例如:某位同学性格内向,不爱说话,课堂的纪律情况很好,但上课却不爱发言,这在学习中就是一项弱点。 第三单元练习题 一.选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C C D B C C B B A D A B B A 二.对号入座

16.A-③-a B-①-c C-②-b 17.①C ②A ③B 18.BCAD 19. (1)大运河 。 从当时的都城、大运河的起点、终点、经过的四段河道、沟通的水系等方面判断。 (2)隋朝

隋炀帝

(3)①中心点:洛阳

②南:余杭;北:涿郡

③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注意顺序,只答4段的不给分)

(4)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20.(1)不许出海贸易,实行禁海政策。 (2)C (3)闭关锁国一方面使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拉大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造成近代中国被动挨打的局面。另一方面它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

第二篇:七年级历史教学论文: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七年级历史教学论文: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再认和再现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基本史实,学习用历史唯物观和现代视角去分析研究历史,以历史的眼光去比照现实,领会宋朝“国富兵弱”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能力:①通过相关的历史图片、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展示和再现,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资源的利用,增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②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探讨分析,寻找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促进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认真学习本单元知识的基础上,力求学生能够全面客观的了解和把握宋朝的社会特征,并从中获得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启示,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教材分析】

教材概述了民族政权并立时代的情况。反映了民族之间的矛盾;分析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及表现;剖析了宋代的社会风貌;最后展现宋代的科技成就。然而宋朝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时代,但教材却没有把这一历史现实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高度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反映南北宋的社会特征——“国富兵弱”。

【学情分析】本课借助多媒体技术,加强了直观性,将丰富的教学资源与教材内容整合,增强了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兴趣。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单元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把宋代民族政权并立、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与政治、经济、文化及科技成就统一起来,从而形成对宋朝历史时代特征的整体认识,而后认识“国富兵弱”的基本特征,进而培养学生历史唯物观的意识。

【教学重点】宋朝的时代特征——“国富兵弱”。突破方法:以多媒体课件展示的图片、影音等资料引导学生再现和再认宋朝的历史,学生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之中探究问题,寻找史实作为依据来说明基本观点,建构知识体系,概括宋代基本特征——“国富兵弱”。

【教学难点】宋朝“国富兵弱”原因的探究。突破方法:通过相关事件的分析探讨,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的合作学习方式来突破难点。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资源渲染,创设情景,综合归纳等教学方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流程图】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景

教师讲解:同学们,在我们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存在了许多各有特色的朝代宋朝就是其中之一,今天就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回首宋朝。

多媒体运用:播放《岳飞》视频片段,展示宋朝烽火连天,刀光剑影的历史场景。为后面探究宋朝的政治特点做铺垫。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思维,回顾旧知识,形成统一的知识体系,自然过渡到以视频场景感染学生情绪,创设课堂情景,奠定课堂的基调。

二、宋朝政治的“弱”

提问:①影片中描绘的是宋朝哪一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你了解的事迹吗?宋朝时象他一样的人物还有哪些?②仔细品味以下的南北宋时期的文学作品,请你说说他们所表达的共同主题是什么?(选择题形式)③宋代文人武将或精忠报国或忧国忧民,渴望统一,原因何在?④教师

分析:宋朝自建立开始便爱到时来自周边的少数民族的围攻,两宋在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对立过程中有何表现?⑤请你用一个最恰当的字眼来形容宋朝的政治特点。

三、宋朝经济文化的“富”

1、过渡:两宋因军费、“岁币”的开支冗重,造成国家财政支出巨大,这钱从何处而来的?

2、教师讲解: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南方,南宋时南方的经济完全超过了北方,使得自唐朝中后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受那些因素的影响呢?

3、教师讲解过渡引出“南海1号”沉船并展示相关图片。提问:从图片展示中可以看出两宋时期那些行业兴盛?

4、教师讲解:从刚才看到的材料大家应该明白宋代海外贸易是建立在各行业兴旺发达的基础上,反过来双带动各行业的繁荣发展。

5、提问:宋代农工商兴旺发达使宋朝出现了什么社会现象?请你用一个最恰当的字眼来形容宋代经济特点。

四、宋朝“国富兵弱”原因探究

教师:从刚才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宋朝具有“国富兵弱”的特点,同学们请大家想一想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探讨)

五、思维拓展

教师:同学们!从刚才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宋朝具有“国富兵弱”的特点,这一特点成了宋朝社会历史发展的真实写照。我们感叹:宋朝在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却疲于应付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纷争。这种现象我们可以反它比喻为“刀光剑影中的——文明”

五、教师小结

教师小结:宋朝因为兵弱,综合国力不强终日处于外族入入侵的忧患里宋朝丰富的物质文明是在刀光剑影中创造出来的,因此,宋朝始终强大不起来,最终遭到了毁灭性的摧残,如今我们回首宋朝,除了解这段历史,让我们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和民族。

【教学反思】

1、本课设计的宗旨是让学生在初步了解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基础上,紧紧围绕宋朝“国富兵弱”的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再现再认宋朝的历史,把本单元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并形成一个整体。激发了学生自主性探究学习积极性。

2、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共同探究是本课设计的一大特点,学生通过探究当中发现知识,解决问题,感到了成功的喜悦,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学习。

3、本课的教学设计,容量稍大,略显时间不足,学生讨论思考、探究的时间不是很充分。

4、由于学生的基础较为差,特别是农村学校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语言表达能力尚有欠缺,所以本课的教学设计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三篇:七年级下册历史单元测试讲评(小编推荐)

七年级下册历史单元测试题( 二)讲评

讲评目的:通过讲评查找知识缺漏,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本单元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信心。

讲评重点:分析解决学生试卷中出现的问题。

讲评难点: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安排好补救性训练。

讲评过程:

一、答题分析

1、 本试卷满分100分,题型分为选择、填空、材料简答题三种题型。选择、填空题目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学生失分较少,但在大题上失分较多,多因教师指导时有不足,有偏差,致使学生许多问题会,但是无从下手。加上这次考试复习时间短,准备仓促,大题失分偏多。

2、 从试题的难易程度来看,难易程度适中,侧重历史基本能力的考察。

3,分析学生答题情况,鼓舞士气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信心:

考得不错的同学,要适当表扬,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向他们指出骄傲自满的危害。考得不理想的同学,不横加指责,而是帮助他们分析失误出现的原因,来增强他们学习历史的信心和勇气。

对于学习不努力,经常完不成作业的同学,要适当批评,督促其限期整改,要让其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是对其负责关心爱护的表现,做到师生融洽,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成绩。

二、试题分析 (1)选择题

二十个试题,学生失误在五个左右。容易出错的有

4、

6、

11、

15、

16、18小题。

4、

6、11小题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不牢,对发生的事情记忆不准,混淆导致出错。

16、18小题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对所学知识不能灵活运用。

典型分析:6,在学习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后,小明对宋代海外贸易得以兴盛的原因进行了探究,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宋朝政府对海外贸易进行鼓励政策

B宋朝造船业发达

C外国人热衷于中国贸易

D沿海地区人民常年出海经商 学生对于经济重心的南移原因学生认识到造船业发达,最主要的原因应联系宋代民族政权并立,尤其是南宋时期宋金对峙,陆上丝绸之路遭到破坏,为此政府鼓励发展海上丝绸之路成为对外的主要形式,因此选择A。 及时训练: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发达的表现?

11题对于《清明上河图》考察学生将汴河与大运河混为一谈,出现错误。 (2)填空题

本试题分10个题目,大部分学生失误在3—4个之间。本试题学生的错字、别字太多,失分严重,尤其是

22、24小题,错别字更严重,学生把勾栏写成构栏,忽必烈写成列,会通河写成慧通(惠通)河;另外出现的问题还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不准确,张冠李戴,像24题惠通河与通惠河回答颠倒。 (3)材料分析题

26试题读图分析,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地图的观察认识不够,导致答非所问,对图一到图二政权的更替这个知识点没掌握,导致出错;出错较多的还

有东京、临安、大都指今天的哪个城市等的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不会灵活运用;对于这一时期少数民族政权有哪些历史贡献分析不到位造成失分。 27题学生对于三大发明的历史影响回答不准确,分析不到位 学生进行修改,完善百分卷 补救练习:

一、选择题

1.我国历史上改朝换代的方式有很多。在陈桥驿发动兵变,被手下将士黄袍加身拥立为皇帝的是谁?( ) A.李渊

B.杨坚

C.武则天

D.赵匡胤

2.成吉思汗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他的功绩最主要的是什么呢?( ) A.统一蒙古

B.灭亡西夏

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

3.少数民族曾在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上写下灿烂的篇章。你知道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是哪一个吗?( ) A.辽

B.金

C.元

D.清

4.下列各政权,曾经与南宋并立的是:①北宋 ②辽 ③金 ④西夏 ⑤元朝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5.我国著名科学家王选因发明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大大提高印刷效率而被誉为“当代毕升”。那么,历史上毕升的发明是

A.造纸术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转轮排字

6.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下面哪一项不是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 A.南方战乱较少,社会较安定

B.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劳动人手 C.自然条件优越

D.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7.人们常用“比黄连还苦,比窦娥还冤”这句话形容一个人含冤命苦,你知道窦娥这个艺术形象是谁塑造的吗?( ) A.苏轼

B.辛弃疾

C.黄庭坚

D.关汉卿 二,辨析题

1,两宋政权是不是统一的朝代? 2,岳飞,文天祥是不是民族英雄?

三、材料分析题

1、看图并回答:

(1)在图中填出西夏、北宋的首都: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北宋的建立者是E____________。 (3)用一句话概括北宋与辽和西夏的关系。

2材料分析:著名学者黄仁宇先生在他的《中国大历史》一书中曾论述道: “和议中虽然宋辽彼此以兄弟之邦的地位同等对待,但宋朝从此被迫每年供给绢20万匹银10万两。”

“从历史的后端看来,这1004年的协定有它的作用。„„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无疑比战费来得低廉。„„可是这种看法必须全部放弃当事人的观感„„他们无法承认这种妥协为事理之当然。中国历史之中,从无一个统一天下的大帝国卑躬屈节地向一个文化程度低的边区国家进贡。”

请问:

①你知道文中的“和议”指的是什么吗?它是哪两个政权在什么情况下签订的?

②黄仁宇先生对此和议有什么评价?你的看法是怎样的?

三、补救性措施:

1、首先要熟练掌握好基础知识,做到经常复习。

2、对于在答题中审题失误的,加强审题指导。

3、进行错题整改,进行整改成果展示,激发同学历史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4、和级部及班主任协商,安排单元测试不过关的同学进行补救性测试,督促这部分同学进一步学好历史。

教学反思:

本次考试,学生差距较大,老师在讲评中针对学生做题中出现的错误,多让学生分析错因,查找不足,及时进行弥补完善,通过学生的认识,老师作好总结,从抓准关键词、限定语、联系所学认真作答,让学生修改完善成百分卷。

今后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对于课本一些重点知识一定要反复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要使学生能正确书写下来,

避免书写错别字,要使课标要求的重点知识、主干知识学生掌握准确无误。搜集相关素材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训练机会。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逐步掌握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一些基本技能和方法。

第四篇: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学习评价

班级: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15×3分=45分)

1、从唐末五代经两宋至元朝,先后诞生了四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

金和元。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疆域空前辽阔的统一多民族的少数民族是()

A.契丹族B.女真族C.党项族D.蒙古族

2、“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古代历史上实现国家统一的几个王朝的历史不

能进行类比的是()

A. 秦朝B.唐朝C. 北宋D.元朝

3、纸币最早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 ?()

A.隋朝B.唐朝C. 北宋D.南宋

4、据报道:从古沉船“南澳1号”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于“瓷都 ” ,

请问我国那个地方被称为“瓷都 ” ?()

A. 河北曲阳B.河南汝州C. 江西景德镇D.河南开封

5、南宋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这最能说明南方()

A. 自然资源十分丰富B. 地理位置重要

C. 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D.交通十分发达

6、对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最准确的理解是()

A. 苏州、湖州地区气候宜人B. 苏州、湖州地区商业繁荣

C. 苏州、湖州地区成为国家的重要粮仓D. 苏州、湖州地区物产丰富

7、我国至今一直延用的县、省级行政制度,最早推行分别是在()

A. 秦朝、元朝B.夏朝、唐朝C.商超、汉朝D.西周、秦朝

8、某校七年级的一次历史探究与实践课上,老师围绕主题出示了以下材料:①

秧马图、②牛转翻车、③圩田、④海船残骸,由此可知其探究的主题()

A. 东晋时期流芳千古的书法艺术B.宋朝南方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C. 唐朝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D. 清朝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9、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经历了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至南宋时期最终完成。对

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南方为少数名族政权,政治清明B. 南方战乱相对较少

C. 北方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D.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10、关于“瓦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给城市生活增添了生机B.出现在宋朝时期

C. 是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D.散布于广大农村

11、假如你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南宋临安城,你最不可能看到的情况是()

A. 国内外的客商往来不绝B.店铺一律在夜间关门

C. 流动客贩走街串巷叫卖D.纸币与铜币在市场上并用

12、历史上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是在()

A.汉朝B.唐朝C. 宋朝D.元朝

13、早在元朝时,元政府就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那时候台湾称为()

A.夷州B.直沽C. 琉球D.大都

14、南宋时期,曾写下脍炙人口《过零丁洋》的抗元名将是()

A.寇准B.岳飞C. 文天祥D.韩世忠

15、在我国历史上,曾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统治者是()

A.成吉思汗B.忽必烈C. 完颜阿骨打D.耶律阿保机

二、连线题(13分)

㈠少数名族政权名称建立者㈡朝代名称建立者 契丹金完颜阿骨打北宋赵构 女贞辽耶律阿保机南宋赵匡胤 党项蒙古大汗国元昊元朝李渊 蒙古西夏铁木真唐朝忽必烈

隋朝杨坚

三、填空题(5分)

1时期,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经济重心从域转移到流域。

2、制度的建立,使广阔疆域都置于中央政府的有效管辖之下。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形成了新的民族。

四、简答题(37分)

1、两宋时期,南方成为“天下粮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这说明了什么?成为全国最重要粮仓的地区具体在什么流域?(12分)

2、宋代手工业取得巨大进步,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7分)

3、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有这么几句“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你知道毛泽东写的是那几位古代帝王吗?他是怎样评价成吉思汗的?为什么这么评价他?(12分)

4、你如何评价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扩张战争?(6分)

第五篇: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第三单元

2010—2011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第三单元检测题

班别 姓名 座号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发生在( )

A.北京

B.上海 C.武昌

D.南京 2.两位同学在争论五四运动中谁的作用大,你能帮他们判断一下吗? ( )

A.学生

B.商人 C.知识分子

D.工人 3.“他既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将’,又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这里的“他”是指( )

A.鲁迅

B.李大钊

C.毛泽东

D.陈独秀 4.“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罢课,庆贺商店开门。”这首打油诗反映了下面哪一历史事件(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5.五四爱国运动被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主要原因是( )

A.这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B.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表现了伟大的力量

C.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重要的作用

D.他取得了一定的胜利,迫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6.下列关于五四运动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C.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

D.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7.五四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上海后,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群众爱国运动,这充分说明( )

A.上海是最早发生工人罢工的城市 B.五四爱国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五四爱国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D.五四爱国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8.五四运动的最重要贡献在于( )

A.迫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B.迫使北洋军阀政府撤销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C.迫使北洋军阀政府拒绝在对德合约上签字 D.促使中国人民觉醒,唤起国人爱国热忱

9.我们要实地考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应该去 ( )

A.南京

B.北京

C.上海

D.武汉 10.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废除二十一条

C.还我青岛,誓死力争

D.拒绝在对德合约上签字

11.“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文中所指这所学校的创办者是( )

A.蔡元培

B.李大钊

C.陈独秀

D.孙中山 12.北伐的主要对象中,盘踞在最北面的军阀是( )

A.张作霖

B.孙传芳

C.吴佩孚

D.段祺瑞 13.以下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国共产党成立 ②五四爱国运动

③红军长征 ④南昌起义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②①④③

D.③④②①

14.中共“一大”最后一天的会议是在一条游船中进行的,你知道这艘游船现在停泊在哪里吗? ( )

A.北京颐和园

B.浙江杭州西湖

C.浙江嘉兴南湖

D.北京昆明湖

15.五四运动是一次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参加五四运动的阶层主要有( )

①工人 ②农民 ③学生 ④商人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6.在1926—1927年初的北伐中,控制湖南湖北的军阀是下列三人中的哪一个( )

A.袁世凯

B.吴佩孚

C.孙传芳

D.张作霖

17.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得到的教训是( )

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必须把工作重点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C.必须建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必须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18.你知道“八一”南昌起义纪念碑,矗立在今天哪个省的省会吗? ( )

A.广西

B.江西

C.山西

D.江苏 19.“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这首军歌广为流传的历史时期是( )

A.辛亥革命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20.“国民革命最终失败”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

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B.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

C.共产党内右倾投降主义占了上风

D.工农革命转入低潮

21.鲁迅先生说:“中国现代的社会情况,只有实施的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这里的“一炮”是指( )

A.广东国民政府的东征

B.南京国民政府的北伐

C.北伐战争

D.护国战争

22.小刚同学将外出旅游,请你为他选择一处目的地,在该地召开的一次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A.遵义

B.瑞金

C.吴起镇 D.会宁 23.下列关于遵义会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召开于1935年1月

B.集中全力解决了陈独秀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C.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D.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4.暑假期间,八年级一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要实地考察红军长征的历史足迹,他们去的地方应包括( )

①南昌 ②泸定桥③遵义④吴起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5.有这样一个地方,1863年太平天国石达开在此全军覆没。1935年红军长征到达这里,蒋介石欣喜若狂,扬言要让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你知道这是下列哪个地方吗? ( )

A.大渡河

B.金沙江

C.乌江

D.湘江 二.看图问答题:(共20分)

26.右面是2008奥运圣火传递过程中的两个镜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说出奥运圣火选择在以上两个景点的历史依据?

(2)当年这两个地方发生的历史事件解决的主要问题分别是什么?

(3)以上事件在党的历史上各有什么重大意义?

(4)奥运圣火今天在以上景点传递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27.看图回答问题。 图一:长征路线示意图

图二:邮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四张邮票反应了长征中的重要事件:

材料三:红军长征的图片

请回答:

(1)请你把图二邮票上反应的事件放到图一的相应序号处。

(2)根据材料三的图片提供的信息,指出红军在长征中克服了哪些方面的艰难险阻?

(3)“重走长征路”的过程中,估计你会遇到哪些困难?试举一例。

(4)我们经常说:要发扬长征精神,你心中“长征精神”是什么?

三.材料解析题(共20分) 2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

材料二:“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三:“6月5日上海的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请回答:

(1)今年(2009年)是纪念五四运动多少周年?

(2)材料一中的“国贼”主要是哪些人?

(3)根据上述材料你能说说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吗?

(4)你知道一直被中国青年传承和发展的五四精神是什么?

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24年,孙中山亲自批准将这样一幅对联贴在某校的大门上: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

材料二: 孙中山逝世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遗训被书于某校大门东西两壁墙上。现在该校旧址的纪念建筑有学校正门、中山纪念碑、中山故居、俱乐部、游泳池及东征烈士墓等。

请回答:

(1)这所学校的名称是什么?何时创办的?

(2)请你举出该学校的两位领导干部及职务。

(3)这所学校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4)材料二中孙中山说“革命尚未成功”指的是什么?

(5)为完成革命的任务国民党采取了哪些行动?取得了什么成果?为什么还说它失败了?

(6)参观这所学校遗址利于我们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四.问答题(10分)

30.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他坚持抗战八年多,他改善了人民生活,他建设了敌后根据地,他实行了民主好处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请回答:

(1)你知道中国共产党于何时诞生吗?到2009年,他已走过多少年的历程?

(2)唱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结合所学内容和实际,说说你有什么感想?

2010—2011学第一学期 八年级历史单元检测题

(三)

参考答案 一.

1.A 2.D 3.D 4.C 5.B 6.D 7.D 8.D 9.C 10.A 11.D 12.A 13.C 14.C 15.B 16.B 17.B 18.B 19.B 20.A 21.C 22.A 23.B 24.C 25.A 二.

26.(1)图1:中共一大在此召开;图2:遵义会议在此召开(2)图1:建立中国共产党;图2:确立了以毛泽东的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3)图1一:中共一大的召开,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图2二:遵义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4)奥运圣火在这两个城市传递,能够激起人们对当年革命先烈的无限追忆,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激励每个中国人为举办奥运贡献自己的力量。

27.(1)①B;②A;③C;④D。(2)党内左倾错误的统治;敌人的围追堵截;严酷的自然险阻;物资的严重匮乏。(3)思想、精神、身体、生活用品的准备等即可(4)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三.

28.(1)90周年(2)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3)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4)五四精神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忧国忧民,乐于奉献,关心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赤子之心。

29.(1)黄埔军校;1924年5月(2)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3)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4)中国革命还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5)行动:与共产党合作,建立黄埔军校,发动北伐战争。成果: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原因:因为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6)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两党携手进行反帝反军阀斗争的历史。 四.

30.(1)1921年7月中共诞生;至今已走过88年的历程。(2)结合本单元南昌起义、秋收起义、领导工农红军长征并取得伟大胜利等内容。以事实说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保障。

上一篇:青年思想状况调查报告下一篇:七年级语文上期中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