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期中历史

2022-08-22

第一篇:七年级下册期中历史

七年级下册期中历史试卷

吉林省实验繁荣学校2015-2016学下学期七年级期中试题

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隋朝的开国之君是

A.杨坚 B.李渊 C.杨广 D.李世民 2.隋朝结束三国两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的时间是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8年 3.唐朝有位皇帝的统治被郭沫若先生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位皇帝是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4. 人们基本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

C.她统治期间刑法残酷

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5.它是唐朝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这里的“它”指

A.洛阳

B.临安

C.成都

D.长安 6.“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这里的“此项制度”应指的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科举制

D.郡县制 7.唐朝时创制的新的灌溉工具是

A.筒车 B.曲辕犁 C.耧车 D.水排 8.唐朝西南地方政权——吐蕃是我国今天哪个民族的祖先

A.回族

B.藏族

C.彝族

D.傣族

9.我们想要了解7世纪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的历史状况,可以阅读 A.《金刚经》 B.《西游记》 C.《大唐西域记》 D.《史记》 10.每一个王朝在其发展的历程中都表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以下体现时代特征的词语对唐朝前期发展描述最准确的是

A.盛极一时 B.国家分裂 C.繁荣开放 D.民族政权的并立 11.考古工作者对一座古墓进行考古挖掘时,发现了许多开元通宝、青瓷、白瓷、三彩瓷 器、雕版印刷品等文物。请你判断这座古墓的主人最有可能生活在

A.隋朝

B.唐朝

C.汉朝

D.南北朝 12.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A.《唐本草》 B.《千金方》

C.《金刚经》

D.《步辇图》 13.唐朝时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勾画庐山瀑布壮丽图景的诗 人是

A.李白

B.白居易

C.柳宗元

D.韩愈

14.被后世称为“画圣”,开后世写意画先河的唐朝画家是

A.展子虔

B. 吴道子

C.阎立本 D.顾恺之

1

15. 敦煌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因为

A.建筑具有独创风格

B.位于河西走廊

C.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画

D.大批宝物被劫掠到国外震惊世界 16.下列关于两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宋时,从越南引进了占城稻很快在江南地区推广 B.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为著名瓷都

C.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的港口设立市舶司 D. 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17.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完成是在

A.南北时期 B.唐朝中后期 C.北宋时期 D.南宋时期

18.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诗词讽刺的

是哪一王朝统治者

A.南朝 B.辽 C.北宋 D.南宋

19.文人孟元老书中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反映的现象发生在

A.秦都咸阳

B. 隋都长安

C.宋都东京

D. 唐都长安

20.下列关于两宋时期的社会风貌正确的是

A.北宋学者认为:“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 B.南宋副食中肉食以羊肉为主

C.两宋时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勾栏 D.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受重视

二、非选择题(5道大题,共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是正确。正确的请在括号内划“√”,否则划“X”。(6分)

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到隋文帝时期采用分科考试方法选官,炀帝时设进士科。

材料二:唐太宗时候,进士科的地位日益提高,考进士的人数比其他科多。不少人从少

年考到白头仍未中进士。后来,有人作诗“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1)材料一反映了魏晋时期的选官办法主要看出身门第的高低。

(2)材料一中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方法选官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3)材料一中隋炀帝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

(4)材料二唐太宗时候科举制度的内容增加了武举。

(5)从材料一的选官方法到材料二的选官制度是历史一大进步。

(6)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考取进士的难度和选拔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了中央。

2

22.看图完成问题(9分)

1 ?

(1)图片中的水利工程叫什么?是由哪位皇帝主持开通的?(2分 )

(2)此水利工程开凿的目的是什么?(2分)

(3)图片中水利工程是以哪一城市为中心?①、②是古代中国的哪两个城市?(3分)

(4)这个水利工程的开通起到什么作用?(1分)该水利工程在世界上的地位如何?(1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共9分)

材料一:在唐太宗年间“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资(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

——摘自《资治通鉴》 材料二: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三: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材料四: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杜甫《忆昔》 (1)材料一和材料四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治世局面?当时在位的统治者在统治措施上有哪些相同的举措?(答出两点即可) (4分)

3

(2)材料二出自哪位皇帝之口?体现了他怎样的治国思想?(2分)

(3)材料三中“镜子”是指哪位历史人物?为什么把这位历史人物称为“镜子”? (2分)

(4)以上材料反映的史实对我国今天的经济建设有哪些有益的启示?(一例即可,1分)

24.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杨业得到宋太宗(赵匡胤之弟)的信任,戍北边。多次在雁门以奇兵数千骑大败敌军。后杨业率部血战陈家谷为敌军所擒,绝食三日而死。

——摘自小说《杨家将》

材料二: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

(1)材料一“杨业在雁门以奇兵大败敌军”中“敌军”指的是哪一民族政权的军队?(1分)宋真宗年间,双方签订的盟约是什么?此盟约的签订有什么积极影响?(2分)

(2)材料二中“胡虏”指的是当时哪一少数民族?岳飞抗击‘胡虏’的主要功绩是什么?(一点即可)(2分)

(3)材料二中岳飞收复旧山河的雄心壮志未能如愿,敌我双方最终形成对峙局面。那么双方划定的分界线是什么?(1分)

(4)从英雄人物杨业、岳飞身上你能学习到什么样的精神品质?(1分)

25.所谓和谐社会,就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 谐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唐朝的各种制度和政策,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持久和平发展、共同繁荣富强,依然有着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9分) 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社会和谐。

(1)请说出唐朝建立的时间和建立者。(2分)

(2)君臣的和谐:请举出这一时期出现的两位宰相。(2分)

(3)民族的和谐:请举出唐朝与周边民族和谐相处的两个典型事例。(2分)

(4) 国与国的和谐:请举出唐朝与周边国家友好交往的典型事例。(2分)

步骤二:关注现实,为创建和谐社会献计献策。

4

(5)结合以上问题的探究,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1分)

5

第二篇: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卷

第十五课时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各题前的正确选项代号填入下列表格,2×25,共50分)

( )

1、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的封建王朝是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 )

2、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

A、巴拿马运河 B、京杭运河 C、隋朝大运河

D、苏伊士运河

( )

3、唐朝出现“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的景象最突出的原因是两位统治者

A、善于用人,重视纳谏 B、具有雄才大略治国安邦

C、善于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D、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的意愿

( )

4、科举制的殿试开始于

A、武则天时期 B、隋文帝时期

C、隋炀帝时期

D、唐玄宗时期

( )

5、我国封建社会历时最长的朝代是

A、西周 B、唐朝 C、西汉 D、元朝

( )

6、下列内容是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实,出现在唐玄宗时期的是

A、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 B、日本第一批遣唐使到中国

C、高僧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D、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 )

7、下列关于“开元盛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出现于唐玄宗统治前期

B、史称唐玄宗有贞观遗风

C、这时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

D、唐玄宗任用富于改革精神的房玄龄等人为相

( )

8、唐朝被称为“诗仙”、“诗圣”和“画圣”的是

①李白 ②阎立本 ③杜甫 ④白居易 ⑤吴道子 ⑥柳公权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 )

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作者是

A、李白 B、王维 C、杜甫 D、白居易

( )

10、下列关于唐朝与少数民族交往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B、唐玄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C、吐蕃赞普上书唐皇帝说,吐蕃与唐朝已经“合同为一家”

D、唐玄宗册封过回纥、南诏和粟末靺鞨的首领

( )

11、下列有关唐对外交往的正确叙述是

A、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

B、天竺参照汉字创制了文字,在社会上至今还保留着唐人的某些风尚

C、唐太宗时,鉴真应日本邀请,东渡日本

D、唐玄宗后期,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 )

12、隋唐时期开凿的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是

A、龙门石窟 B、敦煌莫高窟

C、云冈石窟 D、乐山大佛 ( )

13、澶渊之盟签订双方是

A、南宋与金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西夏 D、北宋与西夏

( )

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和议”共同点的是 A、缓解了双方的战争状态 B、宋朝都需交纳“岁币” C、导致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共处

( )

15、北宋、辽、夏、金四个政权从建立的时间排列顺序是 A、北宋、辽、夏、金 B、辽、金、北宋、夏 C、北宋、辽、金、夏 D、辽、北宋、夏、金

( )

16、下列关于纸币出现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宋朝的造纸业发达

B、纸币的制造比铁钱制造方便

C、由于商业发展很快,携带铁钱不方便 D、对外贸易中,对方不使用铁钱

( )

17、下列关于两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B、两宋时,从越南引进了占城稻得到推广 C、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

D、宋朝时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 )

18、后来发展为著名瓷都的景德镇兴起于 A、隋朝 B、北宋 C、南宋 D、唐朝 ( )

19、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A、士大夫的提倡 B、达官贵人的需要 C、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D、农民的需要 ( )20、成吉思汗主要功绩是

A、灭亡西夏 B、定都大都 C、建立元朝 D、统一蒙古

( )

21、下列叙述与回族的形成有关的是 A、回族是汉族与畏兀儿人融合的结果 B、汉族与女真、契丹等民族融合结果

C、蒙古草原的统一

D、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来中国后与汉、蒙、畏兀儿等民族融合的结( )

22、下列对唐都长安和北宋东京相同点叙述,不对的是

A、有“市”、有“坊”,界限分明

B、城内大街小巷店铺林立,热闹非凡

C、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

D、都居住着大量人口

( )

23、与北宋和南宋关系类似的政权是

A、西汉与东汉 B、西晋与东晋

C、唐朝与后唐 D、西魏与东魏

( )

24、我国历史曾出现过几次民族融合的高潮,实现民族融合的基本因素是

A、封建统治者采取促进民族融合政策

B、各民族之间的长期交往

C、经济繁荣,社会生产的不断进步

D、少数民族大量的内迁

( )

25、下列人物属于古代蒙古族的杰出统治者的是

①完颜阿骨打 ②元昊 ③铁木真 ④耶律阿保机 ⑤忽必烈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③⑤ D、②④

二、仔细推敲,准确填空(共15分)

26、从公元581年 隋 朝建立,到 907 年唐朝灭亡,是我国封建社会 繁荣 时期。

27、 隋炀帝 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殿试开始于 武则天 时期。

28、 唐玄宗 时,鉴真应日本邀请,东渡日本。

29、隋朝书法融合 南朝 的秀美和北朝 的雄健,为唐代书法创新奠定了基础。

30、宋朝时期,太湖流域的 苏州 、 湖州 ,成为重要粮仓。

31、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 广州 、 泉州 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 市舶司 ,加以管理。

32、元朝时意大利旅行家 马可波罗 ,在元世祖来华,居住十几年。他的《 马克波罗行纪 》,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三、情境再现,体会回答(本题12分)

33、阅读下列材料:

唐太宗贞观23年(649年)有人口19000000

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有人口37140000

唐玄宗开元14年(726年)有人口41410000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有人口45310000

唐玄宗天宝14年(755年)有人口52910000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有人口16900000

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有人口15760000

请回答:

(1)从649年至726年,唐朝人口呈现什么趋势?为什么?

直线上升。。因为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使得唐朝进入全盛,人口增长迅速

(2)从755年至821年,唐朝人口又呈现何种趋势?为什么?

下降趋势。。是因为安史之乱,生产受到了破坏,加上大量战争,杀伐,人口死亡

(3)从上面材料人口变化中,我们能得到怎样的认识?

社会安定人口增长快,社会**,人口会下降

34、阅读下列材料:(本题13分)

材料1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2 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抵。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请回答:

(1)上述能反映什么问题?

说明南方人口接近北方,南方将成为经济重心,农业发展迅速

(2)从材料上看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经济发展重心南移,北方转南

(3)南方经济发展原因是什么?

四、活学活用,解答疑难(10分)

35、简述唐太宗的主要政绩。

吸取隋亡教训

善于用人。。。用科举制。。轻徭薄赋。重视文化教育

实行开明民族政策

促进中外交流。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D A B A D C C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B C D C A B C D 21 22 23 24 25

D A B B C

二、仔细推敲,准确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26、隋 907 繁荣

27、隋炀帝 武则天

28、 唐玄宗

29、南朝 北朝

30、苏州 湖州

31、广州 泉州 市舶司

32、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行纪

三、情境再现,体会回答((第33题:12分;第34题:13分,本大题共25分。)

33、(1)人口呈直线上升趋势。经过贞观之治,到唐玄宗时,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人口增长迅速。(4分)

(2)从755年至821年,唐朝人口又呈现下降趋势。主要由于安史之乱,生产受到破坏。再加上之后的长期战乱,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不仅人口大量死亡,而且由于中央对地方的失控,使注册的人数也日益减少。(4分)

(3)从唐朝人口上升与下降趋势的变化中,我们认识到只要社会安定,生产发展,人口的增长就快。反之,人口增长缓慢或出现减少的趋势。(4分)

34、(1)从材料看,唐代南方户口增加,数量接近北方;宋代南方人口数量大大超过北方,农业迅速发展,国家赋税仰仗南方。(5分)

(2)随着南方经济发展,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北方转到南方。(3分)

(3)南方社会相对稳定;人口增长,劳动力增加,特别是北方农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有利农业发展。(5分)

四、活学活用,解答疑难

35、唐太宗的主要政绩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0分)

①吸收隋亡教训,勤政爱民;②善于用人,重视纳谏,聚集了不少人才;③沿用、完善隋朝的官制,对国家机构做了改革和整顿;④沿用隋朝的科举制,以进士、明经两科最为重要;⑤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经济出现繁荣景象;⑥重视文化教育,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⑦实行了开明的民族政策;⑧促进了中外经济和文化交流。总之,唐太宗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总结其中五点以上者给满分,其余可酌情给分)

第三篇:七年级历史下册社会期中试卷

一、单项选择(2×20共40分)

(

)1. 下列属于我们与生俱来的社会角色是______。

A.学生

B. 服务员

C. 中国人

D. 舞蹈家

(

)

2、有一天,在放学的路上,李丽看见二个持刀歹徒正在对一名妇女进行抢劫,这时李丽最恰当的做法是

A、绕道走开

B、上前与歹徒进行搏斗 C、马上去找人并报警

D、找个地方马上躲起来

(

) 3.人行横道线从“跳石”到“斑马线”的发展历程说明了规则

A.有着悠久的历史

B.不是无缘无故出现的C.是不断完善和更新的

D.前三种说法都不对

(

)4.对于“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______。

A.没有圆规和尺子是画不出方与圆的

B. 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数学规则

C.做任何事都要先学好数学

D. 做任何事都要的有规矩、讲规矩、守规矩 (

)

5、晚晴家境清贫,主要靠爸爸在外地打工维持生活,她每天都要帮妈妈分担不少家务,在一次课堂上因体力不支睡着了,老师将她批评了一通。此时,晚晴的最佳处理方法是 A 息事宁人,道歉了事

B 保持沉默,任其责备 C 先行道歉,待机说明

D 勃然大怒,拂袖而去 (

)

6、《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______。

A.保护未成年人的教育权

B. 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C.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

D. 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

)7. 以下不是律师的工作职责范围以内的选项是______。

A.提供法律咨询

B. 代写法律文书

C. 担任代理人

D. 给被告定罪 (

)8. 青春期健康的自我意识的特征包括_____。

①自尊、自强

②自立、自律

③明辨是非

④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

9、益友和诤友就是

A 正直、宽容、见多识广、敢于给自己提出批评意见的人 B 奉承、背后诋毁、夸夸其谈者 C 当朋友犯错误时,包庇纵容者

D 当朋友犯错误时,不直截了当地指出他的错误,帮助其改正者

(

)

10、李丽的邻居张大叔是个残疾人,他每月可以从当地政府那里领到230元钱,这是政府给他发放的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

C、社会福利

D、养老保险

(

)

11、唐朝有位大臣叫魏征,以敢于直言进谏而闻名于世。当时的皇帝把他称为自己的一面镜子,并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里说的“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的意思是

A 我们可以借助社会这面镜子,通过的别人比较,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B 如果善于观察别人,就可以知道他的优点的缺点

C 我们要善于观察周围的人,这样可以区分他们的各自特点 D 我们的身边人不同的镜子,不同的镜子对我们有不同的反映

(

)

12、人与人交往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三大原则是

(1)沟通与理解(2)诚信(3)讲哥们义气(4)尊重与平等 A(1)(2)(3)

B(2)(3)(4)

C(1)(3)(4)

D(1)(2)(4) (

)

13、下列规则大都属于不成文规则的是

A 法律

B 校规

C 社区公约

D 风俗

(

)

14、兰兰在商场买了一瓶名牌洗发水,回家后发现是假的,这时若兰的最佳选择是

A 返回商场,和售货员理论一番,要求巨额赔偿

B 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C 就当吃了个哑巴亏,索赔太浪费时间和精力

D 以后不再到这家商场买东西

(

)

15、宁宁所在学校的大门口不远处刚建成了一条交通要道,学生上学、放学过马路的时候很危险,并且最近已经发生了好几起交通事故。宁宁想改变这一状况,你认为她可以采取

(1)写信给当地的交通部门反映情况

(2)写一篇报道给当地报社,引起社会的关注

(3)向校长反映情况,建议校长在校务会议上讨论这一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4)向人民代表反映情况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5)自己做一个“禁止通行”的木牌立在交通事故发生地点 A(1)(2)(3)(5)

B(2)(3)(4)

C(1)(2)(3)(4)

D(1)(3)(4)(5) (

)

16、理解的基础就是要:

A.以自我为中心

B.有一个开放的自我

C.忍气吞声

D.与人沟通 (

)

17、托尔巴说:“真正检验我们对环境有贡献的,不是言辞,而是行动。”下面所列,不属于保护环境具体行动的是:

A、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活动

B.搞好学校、家庭的环境卫生

C.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

D.爱惜一草一木 (

)

18、下列有关自由与规则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由就是无政府状态,没有任何规则约束

B既然要自由就不该有规则 C自由要以规则为前提和保障

D规则要以自由为前提和保障 (

)

19、下列权利中,不属于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是:

A.受教育权

B.著作权

C.选举人大代表权

D.监督权

(

) 20、2001年4月10日,开封市物价局和交通局应部分出租汽车经营者的要求召开了一次听证会,会后允许出租汽车经将起步价下调等,这说明:

A.我们只能一成不变地遵守规则

B.我们不仅是规则的遵守者,也是制定者

C.公共场所应遵守公共规则

D.有些规则没有严格约束,可以不遵守

二、连线题(每组1分,共10分 )

1.改变人类生活的时代发明

2.紧急救险的求助电话 ①农耕时代

A.电话

①110

A.火警 ②工业时代

B.汉字激光照排

②119

B.匪警

③信息时代

C.宇宙空间站

③120

C.医疗急救 ④太空时代

D.电脑互联网

④122

D.交通事故

⑤光与电的年代

E.印刷术

⑤114

E.市内电话查号台

三、简答题(共15分)

1.列举交通规则、体育竞技规则和法律的共同点。(2分)

2.列举21世纪的教育主题。(2分)

3.作为未成年人,七年级中学生应该了解自己的权利与义务,请你列举未成年人应该履行的义务5项。(5分)

4.分析下列校规制定的原因?(6 分) ①教室规则?(2分)

②考场纪律?(2分)

③课堂纪律?(2分)

四、综合与运用 (18分)

1、有一在对500名中学生的一份调查中显示,有76%的同学表示在穿衣问题上与父母发生过争执,其中两位女生在“备注栏”内的补充回答颇具代表性。一位女生这样写道:我喜欢打扮得前卫时尚些,可父母总是看不惯;另一位女生的回答令人忍俊不禁:我说穿这么多一活动就会感到热,可妈妈说穿这么少出门会冻着。

在“选择课外读物”的调查中,有超过70%的同学回答与父母之间存在矛盾。家长们常常禁止孩子阅读与功课无关的课外读物,或者最多能放宽到允许孩子阅读名著。许多同学则认为阅读各类杂志报刊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放松精神、利于学习。(摘自《生活时报》) (1)、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分歧称为什么?产生这些分歧的原因有哪些?(4分)

(2)、你认为子女与父母之间的这些分歧会对家庭关系产生什么影响?(2分)

(3).你认为我们应当如何解决与父母产生的分歧?(2分)

2、 目前,北京市约有300-400家送餐公司和3万家左右的餐厅,每年约消耗亿只快餐盒,数量非常惊人,小型餐馆、送餐公司以及街边食摊等,基本上都使用非环保餐盒的发泡塑料快餐盒,这种快餐盒既破坏土质又污染水源,对子孙后代的健康造成危害。所以应杜绝使用这种快餐盒,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1)、北京市政府的行为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行为?你认为北京市政府应该如何杜绝发泡塑料餐盒的使用?请你出一些金点子。(5分)

(2)、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为保护我们的环境,你认为我们中学生还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做?(请说出行为与其意义,占5分)

五、心灵感悟 (7分)

学生罗某和李某放学时发现通往学校的道路旁边的烟囱发出刺鼻的气味,经过他们调查,最后发现是村民的小冶炼厂排出的废气是主要污染源,罗某说:“向学校老师和镇环保部门等有关部门报道。”李某说:“算了,我们不要多事,这是大人们的事。”

你认为两者的说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六、活动探究(10分) 中学生滥消费现象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生活中某些不良倾向开始抬头,并有形成风气、日益蔓延之势。在这种背景下,滥消费之风在校园悄然兴起,许多中学生被卷入了这股不正之风之中,难以自拔。中学生滥消费不仅影响了学习生活,甚至还诱发了一些治安事件,使许多家长惴惴不安;同时也给学校管理带来很大困难,对此,全社会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为了我们能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请你观察生活,针对你周围的中学生滥消费的现象,按照所学的撰写调查报告的格式,写一份有积极倡导性的书面报告。

要求:1.自拟题目,格式正确,用词恰当,语句通顺,书写工整,200字左右; 2.报告中不能出现自己和同学的真实班级与姓名,可用××代替。

附: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占40分)

1-5 CCDDC

6-10 BDAAB

11-15ADDBC

16-20 BBCCB

二、连线题

1、①---E

②---A ③---D

④---C

⑤---B

2、①---B

②---A ③---C

④---D

⑤---E

三、简答题

1、都具有强制性,人人都必须遵守。 而且都需要有人来履行监督的职责。

2、让青少年学会共处,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共同生活。

3、未成年人义务:保护环境、努力学习、遵守法律法规、维护公共秩序、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关心同学……

4、①保持教师环境干净、整齐、安静。②维护考场秩序,保证考试结果的公平、公正、可信。③保持上课正常秩序

四、综合与运用

1、 (1) 代沟。原因有:不同的文化环境、接受的教育不同、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审美观不同….. (2) 负面影响,造成子女与父母之间相互不了解,不能及时沟通思想,甚至于产生严重的隔膜,不利于家庭的和睦

(3)答题要点:相互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有助于消除代沟。

2、 (1)环保性质的行为。金点子:如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舆论让大家认识到这种快餐盒的危害性; 从源头入手,查处这些非环保产品生产厂家; 研制开发新型的环保的可回收的快餐盒,如纸板材料的快餐盒

(2)如喝完饮料后将瓶子放入垃圾箱,拒绝使用一次性快餐盒与一次性筷子,禁止乱投弃废旧电池,不要将垃圾倒入水中,多多进行环保宣传等。

五、心灵感悟

罗某的说法正确,李某的说法错误。2分

因为关心社会,人人有责。从表面看,许多事情与个人的利益没有明显的冲突,也没有什么成文的规则赋予我们过问每一件事的义务。但实际上,这些事情所反映的问题,损害了国家、集体财产和公共利益,威胁着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因而最终不利于所有人的生存和发展。关注这些问题,努力寻找或建立这些问题的办法或规则,体现着公民应有的责任心和规则仪式。人人都担担起这份责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言之有理即可)

六、略

第四篇: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历史)

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为七年级学生第二学期第一次历史考试,学生还没有完全掌握历史答题的方法,学生在答题和解题中暴漏一些问题,所以对本次考试要做一个彻底的分析。

本次考试试卷为学校外面的人根据上课进度而命题。试卷满分100分,其中分为选择题、列举题、判断题、材料解析题、活动与探究五个答题,共22个小题。选择题共15个小题,每题2分,共30分。列举题有2个小题,期中第16题7分,17题5分,共12分。判断题分2个小题,其中第18题6分,19题8分,共14分。材料题分为2个小题,其中20题14分,第21题15分,共29分。活动与探究题为22题,15分。

本次试卷考试范围是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从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至第十一课“元朝的统治”,考试的内容为我国古代的历史,考试范围不大,但是内容很复杂。

择题考查知识点的覆盖面比较广,很大程度上依托了历史教材,但又不局限于教材的具体知识点和具体表述,注意移情设景,整合课程资源。选择题整体答题较好,其中第

3、

6、

8、

12、14题出错率较高,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如第14题考查隋唐的战争及对应的成语,一综合灵活运用就分辨不清了。(2)历史时代特征把握不准确,如第8题,对于古代战争把握不准确。(3)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能力欠缺,如

3、

6、12对材料和选项就理解分析不到位。(4)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弱,如3题,同时体现出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理解不透彻。(5)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差,尤其是结合知识点就蒙了,体现在14题上。

列举题,考察隋唐的繁荣和古代的历史知识。其中第17题,学生答题较好,说明学生对于古代的知识掌握比较透彻,但是有的学生容易写错字,导致失分,学生不仅要记住知识点,还要记清楚怎么写。第16题,考察战国的形势,学生答题很差,很多学生能记得战国七雄,但是要在地图中标识这些国家,学生就很容易出错,得分率就很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战国七雄把握很好,但是对于地图的把握却很欠缺,说明学生在平时学习中,不注重把握地图。以后在教学中要灌输学生政史地不分家,对于历史中出现的地图,学生也要正确的识记。

判断题,主要考察早期的政治和春秋战国的文化。这题学生答题较好,得分挺高,但是也有一些问题。由于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样的类型的题目,所以答题格式不好,不会很好的答题,答题混乱。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判断题答题方法,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材料分析题,第20题考察隋朝修建大运河及其影响,第21题考察宋代的内容及其影响。第20题,学生答题较好,说明学生对隋朝大运河学习较好,但是也有一些问题。其中第1小问,学生回答,但是由于审题不清楚,三个问题,学生答不全,得不到满分。第二小问是考察学生对变法内容的理解,考察对地方的管理,很多学生就没有答出来,甚至把大运河的内容都写出来,也没有答到知识点。第三小问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学生答题较好。最后一问,考察变法的影响,学生答题较好,说明学生课后复习的较好。第21题考察古代制度。其中第一小问考察制度的演变,学生答题较好,但是有的学生容易写错“科举制”,说明不够仔细。第二小问,主要考察学生对于的材料的理解,根据材料和学过的知识,学生很容易判断是考察分封制,所以答题较好。第三小问和第四小问主要是考察分封制的作用,学生平时认真学习,答出来并不难,答题情况较好。

活动与探究题,主要考察古代“和谐”的发展历程。这题对于现在的学生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对于历史知识理解应用的能力。学生不仅要理解历史知识,还要学会和现实生活结合。第一小问考察早期居民“半坡人”和“河姆渡”居民的生活中建筑体现与自然的和谐,学生仔细读题,很容易答出来。第二小问列举古代君臣的人物,很容易答题,但是很多学生对于古代人物识记不清楚,容易混淆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导致失分。第三小问考察孟子的观点,学生答题错误较多,无法正确判断孟子的思想,没有掌握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很多学生答错,写成其他学派的人物和思想,说明学生对于“百家争鸣”的内容链接还不透彻,没有掌握。“唐朝对外交往”是我们本次考试的重点,在各大题中都有体现,但是学生答题并不是很好。考试结束后要督促学生进一步的理解隋唐各学派的人物和思想。第四小问考察现实生活,学生答题很好,但是有的学生读题不仔细,写成古代的内容。第五小问考察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学生答题很好。

第五篇:七年级下册 人教版 历史 期中试卷

七年级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总分:50分

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1.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隋朝建立②隋灭陈,统一全国③开凿大运河 B.①隋灭陈,统一全国②隋朝建立③开凿大运河 C.①开凿大运河②隋朝建立③隋灭陈,统一全国 D.①隋朝建立②开凿大运河③隋灭陈,统一全国 2.设计并主持建造赵州桥的杰出工匠是

A.鲁班

B.李春

C.李白

D.郦道元 3.下面对隋朝特点的简短总结中,哪个最为全面且符合实际?

A.经济繁荣 B.短暂而繁荣 C.二世而亡 D.节俭盛行 4.如果你是唐太宗时期中央的一名官员,那么你可能遇到的情况有 ①有幸与魏征、杜如晦等名臣同朝为官。

②唐太宗常常告诫大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③由于唐太宗善于纳谏,因此你提出一些有利于朝政的提议,得到唐太宗的赏识。 ④见证了唐太宗死后,武则天登上皇位的一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唐太宗说: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明镜;皇帝要想知道自己的过错,一定要借助忠臣。因此他( )

A.重视教育 B.倡导节俭 C.轻徭薄赋 D.虚心纳谏 6.唐朝时,科举制度得到很大发展,其基本特征是

A﹒能言善辩,委以重任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分科考试,择优录取 D.品评人才,注重门第 7.“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末?停末?禾苗待我灌醉。”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反映的是下列哪种生产工具使用时的情景( ) A.水排 B.翻车 C.筒车 D.耧车

8.国家公务员考试被称为是中国第一考。在隋唐时期,国家通过( )选拔人才。 A. 察举制 B. 九品中正制 C. 八股取士 D. 科举制 9.“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 A.“开元盛世”时期 B.“贞观之治”时期 C.“文景之治”时期 D.“光武中兴”时期 10.对比下图中的两枚古钱币,得出的结论中不应有

A.二者都是圆形方孔钱

B.钱币上都有汉字 C.唐文化对日本影响巨大

D.日本曾经隶属于唐朝 11.唐太宗被各少数名族称为“天可汗”,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试卷第1页,总4页 A﹒唐朝国力强大

B.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唐太宗本人的素质很高 D.唐朝的经济繁荣

12.唐朝手工业发达,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被称为世界工业珍品的是( ) A.青花瓷 B.冰裂纹瓷器 C.唐三彩 D.白瓷 13.请你猜一猜历史谜语:持久和平(打一古地名)。下列统一王朝中,定都此地的是( )

①秦朝 ②西汉 ③西晋 ④东汉 ⑤隋朝 ⑥唐朝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⑤⑥ 14.世界各国把中国人称为“唐人”开始于

A.西汉 B.秦朝 C.唐朝 D.隋朝 15.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 )

A.颜真卿 B.柳公权 C.阎立本 D.吴道子 16.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

A.李白的诗集 B.韩愈的散文 C.《金刚经》 D.《大藏经》 17.下列民族中,灭掉西夏、金、南宋的是( )

A.契丹族 B.党项族 C.蒙古族 D.满族 18.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北宋前期的

A.广东沿海 B.四川地区 C.中原地区 D.浙江沿海 19.毛泽东《沁园春·雪》中提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英雄”。其中的“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是哪一组人物

A.李 渊 赵 构 铁木真 B.李世民 赵匡胤 铁木真 C.唐玄宗 赵 构 忽必烈 D.李世民 赵匡胤 忽必烈 20.“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你知道其中回族是在下列哪个朝代形成的?

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宋朝

21.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元朝专门设置哪一机构加强对它的管辖? A.宣政院 B.伊犁将军 C.驻藏大臣 D.军机处

22. 后人仿照杜甫凭吊诸葛亮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所写的“出师未捷身冤死,常使后人泪满襟”的诗句表达了后人对哪位历史人物的痛惜、怀念和敬仰之情?

A.文天祥 B.岳飞 C.寇准 D.秦桧

23.“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以下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①发明活字印刷术 ②改进造纸术

③普遍使用指南针 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4.下图所示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巨著。下列对该著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由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

C.记载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的历史

D.有助于后人“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25.《水浒》中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兄弟在北宋都城——东京逛街,这条街上有人说

试卷第2页,总4页 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为什么的地方( )

A.专门制造房瓦的瓦厂 B.食客盈门的酒楼 C.娱乐兼营商业的瓦子 D.好汉比武的擂台

二、材料题(共25分)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9分)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空前繁荣的时代,产生了许多伟大的人物,作出了许多重要的成绩。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下列历史人物的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1)图一中的历史人物是唐朝历史上著名的皇帝,其在位时的年号是贞观,那么他就是谁?(1分)人们把他统治时期称为什么?(1分)其为了加强汉藏友谊,把谁嫁到了吐蕃?(1分)

(2)图二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人们称她的统治为什么?(2分)

(3)图三中的历史人物远赴天竺学习佛教,他是谁?(1分)其归国后著有一部书籍名叫什么?(1分)

(4)“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图四人物的名句,他就是谁?(1分)被后人称为什么?(1分)

27.(10分)如图,请你仔细观察下面两图,并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

一、图二分别是哪个朝代的运河?(2分)运河开凿时在位的皇帝分别是谁?(2分)

(2)如果你是唐朝的一位商人,携带货物从洛阳到江都,可能经过那几段运河?(

2试卷第3页,总4页 分)

(3)它们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各是什么?(2分)

(4)你认为大运河在当今还有作用吗?说说你的看法。(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耨,古代锄草的农具)。民食(食:吃)鱼稻,以渔猎山伐(伐:采集)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忧:担心)冻饿,亦亡(亡:无)千金之家。

——《汉书》

材料二 江南之为国盛(盛:繁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稔:丰收)则数郡忘(忘:无)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覆:供应)衣天下。

──《宋书》

(注:《汉书》为东汉时人所撰关于两汉的历史.《宋书》主要为记叙南朝时宋的历史)

请回答:

(1)材料

一、二分别反映的是什么时期哪一地区的经济状况?(2分)

(2)材料二反映的经济状况与材料一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这一变化对我国经济重心转移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试卷第4页,总4页

参考答案

1-5.ABBAD

6-10.CCDAD

11-15.BCDCA 16-20.CCBBC

21-25.ABBAC

26.

(1)唐太宗或李世民(1分)贞观之治(1分)文成公主(1分) (2)政启开元,治宏贞观(2分) (3)玄奘(1分)《大唐西域记》(1分) (4)李白(1分)诗仙(1分)

27.

⑴隋朝、元朝(2分)隋炀帝、元世祖(2分) ⑵通济渠、邗沟(2分)

⑶隋朝运河的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1分) 元朝运河的目的:为了南粮北运。(1分) ⑷有。(1分)如:可作为南水北调的重要途径;可发掘大运河的历史文化遗产价值;可开发旅游资源等。(1分)

28.

(1)地区:汉代(两汉)和(东晋)南朝时期的江南地区经济状况。(2分) (2)变化: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由荒凉、落后变为富庶)。(1分)

原因: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工具;南北方人民共同开发江南;南方自然条件优越。(1分,任意一点) (3)为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2分)

答案第1页,总1页

上一篇:期末学生班主任评语下一篇:期末总结大会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