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班毕业论文范文

2022-05-12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校长班毕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厂校合作指导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加强了学校与社会和经济建设的联系。

第一篇:校长班毕业论文范文

政校结合探究大学毕业生创业孵化困境破局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创业”已成为创业孵化的重要模式。而今,经过多年发展,大学毕业生创业孵化的硬件设施已较为完备,政府与高校的重视程度与各项政策的扶持程度与日俱增,但大学毕业生创业却面临一些困境,如何走出困境、打破瓶颈,寻求破局方法,是当下必须研究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政校结合 创业孵化 困境 破局

一、政校结合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创业孵化的机遇与现状

有研究指出:“1987年武汉东湖创业服务中立成立,标志着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开端。2013年,国家开展‘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建设工作,以孵化器为核心的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近年来,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以蓬勃之势广泛开展,形成了政、校、企协同孵化的发展局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良好局面。

以某驻烟高校计算机学院为例,自2014年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以来,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和学校的号召,下大力气狠抓科技创新工作和创业培养工作,秉持“理论+实践”“专业+技能”的培养理念,出台“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开放机房和实验室,打造“实验室+项目+导师+学生”四位一体实训方案。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室逐步建立,不断探索,开设相关的创新创业课程,全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学院重视科创立项工作,注重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现已有多名学生在校内外注册了公司。

从政府层面而言,当前各级政府都对大学生创业孵化有较大的支持力度,有研究总结出当下我国政府对创业孵化所起到的作用,认为我国的孵化器建设是政府意志的一种体现,表现出较强的政策驱动特征。政府的作用主要在于:“通过营造开放自由的市场环境鼓励创新文化的形成,激发创新动机;通过对在孵小微企业和创业者实施特别扶持政策再分配创新资源;通过链接高校、企业、中介机构等相关主体帮助建立广泛的创新关系网络;通过搭建文化产业公共信息平台加速创新成果的传播和推广;通过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使创新主体的投入得到合理的回报。政府主要提供优惠政策、土地、办公场所、扶持资金以及其他资源。”可以说,当前各级市、区政府及部门都十分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并对大学毕业生创业孵化给予一定支持。

无论从政府政策方面还是从高校层面,都在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为大学毕业生创业孵化提供有利条件,以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局面的形成,助推新旧动能转化重大工程。

然而,在难得的历史机遇、良好的政策扶持、高校的大力培养、企业的配合助推下,当前高校毕业生创业局面未能充分打开,每年高校毕业生选择创业的学生人数虽略有上涨,但总体占比仍然较低,一些大学毕业生创业以搁浅、失败告终,这其中必然存在一些因素值得深入研究探讨。

二、政校结合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创业孵化的困境探究

前文指出大学生创业面临的现状,接下来我们将着重分析大学毕业生创业孵化所面临的困境成因,继而找到合适的破局方法。

笔者针对此问题走访了政府某部门,了解到当前已有的孵化基地旨在为驻烟高校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创业平台,提供包括场所、设备等资源供创业者使用,根据调查,截至目前曾入驻该平台的诸多创业者与创业经历中,失败案例不在少数,各有原因,在此不一一赘述,尽管有诸多失败案例,但也存在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成功案例,笔者在此通过对这两例难能可贵的成功案例的探究,倒推分析当下大学毕业生创业孵化可能面临的困境。

案例一为两位驻烟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创建的广告传媒公司,主要营运范围是为广大驻烟高校提供校园广告版的设计、制作、运营,提供广告服务。该企业初期运营情况良好,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具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和固定的销售市场,这使该创业项目始终有一定的盈利,从而得以维持。不过在创业中期,该项目遇到了挑战,由于创业初期股权分配意识淡薄,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常识,契约思想不够扎实,最终导致创业合伙人产生意见分歧,以分裂告终,目前该项目由剩下的合伙人继续维持。

案例二为大学毕业生经营的微信推广营销项目,该项目的主要内容是在微信上帮助微商进行推广营销服务,目前仍在经营。与案例一相似,案例二中的创业者同样具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和技术支持,并且同样该项目能够得到一定的盈利,维持项目的正常运营。

从以上两个案例当中,我们不难总结出当前大学毕业生创业孵化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和主要困境,下面从个人、高校和社会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从个人角度而言,大学生创业要成功,首先要有创业意识,创业意识是大学生创业的先决条件,创业意识包括创业的冲动、决心和常识,案例一、案例二中的创业者,无疑具备创业的冲动和创业的决心,但案例一中期挫败的教训表现出的是其缺乏创业常识,对于公司运营、股权分配、现代企业制度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还远远不够,这便是大学毕业生创业失败所普遍面临的困境之一。没有创业常识的支撑,即便有创业想法的毕业生也难有长远作为。

其次要有技术支持,“互联网+”时代,创业离不开现代技术的支持,无論哪个领域,过硬的技术都是打开创业成功大门的敲门砖,创业者自身或创业团队必须具有过硬的技术支持,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上述两个案例能够坚持至今,都因为创业团队拥有与行业相关的技术手段,从而获得市场价值。当下大学毕业生普遍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对于创业而言,仍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专业知识技能能否与创业实践相结合;二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否与当前社会的真正需要相契合,当书本知识无法为创业者提供真实有效的创业帮助之时,边创业边学习的现状往往会让创业学生群体应接不暇。

再次要有行之有效的盈利手段,笔者从政府某部门了解到,大学毕业生普遍能够带着自己的技术和项目进驻,但由于缺乏运营经验及经济意识,缺乏充足的市场调研,导致在社会上立稳脚跟的项目少之又少,学生团队本就缺乏资金,维持一段时间后资金链断裂,项目便随之破产。行之有效的盈利手段对大学毕业生创业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

从高校角度而言,个人所面临的困境其实是教育困境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当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投入较大的资金和资源,在技术培养和团队建设上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仍面临两大困境。

首先是在创业常识的教育上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创业知识是成体系的、复杂的、专业的知识结构,当前高校的创业相关课程的开设大部分局限于部分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缺乏接受创业课程教育的渠道,缺少上文所说的对于公司运营、股权分配、现代企业制度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的了解,以及盈利概念的缺失。诚然对于当前高校而言,不能将创业教育作为全校必修内容,但将创业课程以慕课、网课的形式供学生自由学习,或开设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相关知识的传授则是可行之策。由于创业教育从某种角度而言是一种专业教育,因此开发一批有创业潜能和创业想法的大学生进行单独的课程开设亦可以作为有效教育途径。

其次是在各专业课程的设置上,要与时俱进,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要结合当下社会各领域的实践不断进行教育的改革创新,将学生真正需要的,能够应用于实践的内容传授给学生,与此同时那些被社会所淘汰的,不符合时代潮流的内容也应当被教育所淘汰。需要认识到,当下的创业教育所面临的另一个困境是存在教育与社会两张皮的现象,部分大学生在接受四年的高等教育之后,其专业技术并不能成为其创业的砝码,在进入创业阶段后还需要继续学习,这无疑给其创业带来一定的负担。

从社会角度而言,当前大学毕业生创业孵化工作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创业观念、创业风气和创业氛围的欠缺上。近年来我省着力推进修旧动能转化,十分重视创新创业工作,对相关产业和孵化基地的建设投入较大,在高校相关教育改革中做出了巨大努力,这使我省创新创业整体向好,产生上述困境的最根本原因应当追溯到历史文化原因。

山东省文化历史悠久,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齐鲁文化的摇篮,因此山东省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很深,在传统思想观念中,有“重农抑商”的因素,这种风气会潜移默化影响人们的家风、职业评价、职业选择,老一辈更多的人在子女教育上也会灌输这种思想,更多的父母愿意子女毕业后选择就业而非创业。因此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反复提倡的今天,我省民众的创业氛围、创业精神和创业认同度的提升较为缓慢,相对于自古经济、商业繁荣的南方地区,存在较大的差距。

但是需要认识到,这种差距和困境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我们目前所尝试的扶持政策本身并不存在明显缺陷,思想文化所导致的问题终究要通过思想文化的方式来解决,但思想文化需要通过合理的方式循序渐进、因势利导,不可急于求成、揠苗助长。当下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巧妙转化利用齐鲁文化所带给齐鲁大地的性格,将文化传统转化为文化推进力,在政府的统一牵引下,以各地方政府为龙头和先到,大力发展文化相关产业创新,亦不失为一条合理化建议。

三、多措并举,因势利导,实现困境破局

针对上述困境,应当多措并举,因势利导,在当前发展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破局。

首先,高校要形成“专业融合”“师生共创”的教育新局面。所谓“专业融合”,是指对于创业教育而言,高校要打破专业间的藩篱,促进各专业、各领域学生的融合,完善创业园建设,将创业园打造成产教结合的创业基地,一方面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平台,另一方面定期对创业园中具有创业理念和创业意愿的学生进行创业基础知识培训,包括创业项目选择、市场调研、风险防范、商业模式、营销手段、人力资源知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信用体制教育等内容,让学生真正具备创业能力。通过“专业融合”的方式,一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业水平,另一方面有助于形成合理化的创业团队,为学生日后创业积累人脉资源。

所谓“师生共创”指的是高校老师与学生一起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和产业项目的方式。具体来说,高校老师主要进行科研创作,学生负责将这些科研成果或者教学成果进行市场化转化。有研究指出:师生共创是高校科研成果“活”起来的有效方式,使学校资产变为产业力量,保留科研力量的同时,也弥补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不足。在越来越多师生共创项目显现优势时,更多师生势必将被这种模式吸引“共谋发展”,从而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新的能量。对于社会而言,师生共创所产生的创业成果更容易被社会认同,也更具有竞争力。

其次,政府要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更加统筹得规划大学毕业生创业孵化工程,形成一条以政府为主导,以当地龙头企业为支撑,以实体经济为主要抓手,以专业孵化器为重要载体,以接地气、有科技含量、经济实用的大学生创业项目为着力点的大学毕业生创业孵化链条,围绕该链条发展上下游产业链,以此为中心向外不断辐射,利用庞大产业链带来的资源与机遇,实现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的全面苏醒。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倡议下,在服务新旧动能转化重大工程的要求下,在政教结合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创业孵化工作还将继续有条不紊地进行。无论是政府还是高校,对于大学生创业的培养,都要以创新精神为指导。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指引着广大学子投身创业人潮,也同样应当指引着政府未来扶持的道路和高校教育培養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增栩.各类创新创业载体对比分析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9(14):38-41.

[2]何岚.高校文化产业孵化器混合式建设模式探析[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9,35(04):25-32,122.

[3]陈璐.大学生创业困境与制度创新[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03):170-171.

[4]汪志林.“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构建研究[J].价值工程,2019,38(20):247-249.

[5]谢红桂.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29):28-30.

本文系教育部产学研项目2018第二期研究成果,项目名称: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

作者:贺毅 刘柏君 李瑞

第二篇:厂校合作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研究与实践

【摘 要】 厂校合作指导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加强了学校与社会和经济建设的联系。本文从选择合作企业、结合生产实际的选题、撰写开题报告,直接参加生产设计和试验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实践证明,厂校合作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广阔空间,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业务能力,是推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有效的方式。

【关键词】 毕业设计;厂校合作;教学改革;实践

长期以来,为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我们结合经济建设的发展对人才需要的情况,在人才培养上提出了:重基础、宽口径、素质高、能力强的目标。为达到目标要求,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实行了模块化教学,这些教学目标与体系的变化,促使毕业设计也必须适应这一变化。

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过程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教学环节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不仅是对工科大学生所学理论的综合考核,也是大学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提高创造能力的具体表现。另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希望尽可能减少岗前培训,较快地完成工作转换,反映出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提高。

近几年来,我们结合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实际,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改革进行了不断地探索,而以厂校合作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模式,是我们感到最有成效的模式,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可全面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和人文素质。

1 厂校合作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必要性

1.1 厂校合作指导毕业设计是教学改革的需要

过去,毕业设计主要是在校内进行,仍沿袭“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其基本的模式是:参观实习——模拟设计。学生明确毕业设计题目后,便开始在学校图书馆、资料室查阅有关资料和数据,进行毕业设计的产品选型、理论计算和CAD绘图等工作,直至毕业设计结束。由于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没有机会到生产和科研现场实践,因此,这样的毕业设计基本上是纸上谈兵,闭门造车,论文一大本,结果却与生产实际脱节。学生的工程应用和动手能力不强,劳动观念淡薄,学生就业后也不能较快地进入工作岗位,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培训和适应期。这些现象反映出企业、社会所需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局限性之间的矛盾,也是当前高校专业教育深化改革的难点之一。毕业设计必须改革,必须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与现代企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因此,积极、慎重地推进厂校合作方式进行毕业设计的教改实践,是教学改革的需要。「1」「2」

1.2 厂校合作培养人才是新时期学校与企业、学生与企业的共同要求

在开展多方面、多形式、有成效的厂校合作中,我们深刻感到学校虽然是办学主体,培养人才是学校的中心任务,但是要培养出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单是学校是很难实现的,企业、社会对高校培养的人才的基本素质、知识结构、能力程度的要求也必须通过自身参与社会实践才能逐步达到。另一方面,学生进入毕业设计阶段,具有了一定的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学以致用和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毕业设计的主动要求,他们也十分强烈地希望到工厂去真刀真枪进行毕业设计。「3」

1.3 厂校合作是当代高校教育的一个基本趋势

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训练的结合已成为现代高校教育的一种教育观,厂校合作,已成为当代高校教育的一个基本趋势,是一个双赢的举措。

2厂校合作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实践及要点

2.1 从教学与工程实践的规律出发,认真选择好满足学生培养要求的企业

廠校结合进行毕业设计首先必须具有良好的基础和优越的外部条件,必须满足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要求。我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公司、柳州机械厂、柳州五菱微型汽车厂等大型企业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这些企业具有大量的科技人员和优秀专家,现代化的生产线,大型仪器设备和先进的试验装置,建有国内先进的试验室和博士工作站,这些优势的条件,无论在专业技术人员方面,还是在业务方面都具有十分合适的支撑实践教学的条件。

2.2 根据工厂的生产和研究课题实际,结合专业特点,提出合适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选择毕业设计题目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尽量联系生产实际,有工程应用和工程实际的内容,保证实用性。要有助于学生更多地接触和应用国内外相关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多了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始终坚持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获得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锻炼和提高。

为此,我们将学生分配到各个分厂和试验室,让他们到生产科研的实际中去,在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见习、劳动,参加现场技术工作,学习工程技术人员处理技术问题的方式、方法与过程,进行实践训练。

针对现场工程实际,召开座谈会,请工程技术人员介绍工程技术任务或技术课题,共同讨论和分析课题的可行性,把现场课题与毕业设计结合起来,形成可能的课题,然后由学生自己提出毕业设计题目。以此为基础,由指导教师协助学生进一步分析课题,把好立题关。在确定毕业设计题目时,要注意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不仅要有一定的深度,保证其先进性和创造性,还要有一定的广度,保证足够的任务量,注重系统性和全面性。例如“YC4108Q柴油机机体设计”、“YC6M机油滤清器、机油泵异响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案”、“曲轴系扭转振动试验研究”等题目,这些题目来源于学生实践中的生产实际,学生具有非常高的学习与研究的主动性。

2.3 通过撰写开题报告,培养学生课题调研和方案设计的能力

按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到相应的生产部门进行实习,结合课题进行调查研究,查阅资料,搜集与题目有关的各种技术资料,了解企业的生产现状,技术水平和工艺过程,学习生产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扩大知识面,掌握科技动态,联系实际进一步理解、消化、巩固和提高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为完成新课题奠定基础。通过撰写开题报告,提高了组织设计和试验研究的能力,学会了如何设计工作方案和技术研究方案。

2.4 直接参加生产设计和试验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工程设计能力

在生产分厂开展课题的学生,直接参加产品设计,如进行“YC4112Q柴油机改进设计”、“YC6M机机油滤清器、机油泵异响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案”课题的学生,由于对所参加生产的产品进行改进提高设计,学生非常清楚设计目的和技术性能要求,他们一边设计,一边到生产中分析比较,工作的积极性非常高。在这样的毕业设计中,学生既要进行整机设计,又要负责一个部件的设计,使学生的产品设计能力迅速提高,同时又使学生了解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从而建立系统工程的观念和团队精神。

在实验室进行论文研究的学生,如进行“虚拟仪器设计-机械效率测量”、“YC6M柴油机性能试验研究”、“6108柴油机欧II排放性能试验研究”课题研究的学生,则充分利用工厂的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参加反复的科学试验,与工程技术人员一道分析问题,制定方案,了解特性,掌握系统的运行调整,从中熟悉科研活动的过程和规律,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激发探索精神,提高科研能力,培养了创新精神。

3厂校合作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成效

近几年来,我们每年都组织20~30名学生到工厂去进行毕业设计(论文),采取以厂方指导老师为主,校方指导老师为辅的方法,轮派2名老师驻厂指导和检查,使毕业设计(论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1 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业务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毕业设计的改革使学生受到比较完整的工程实践锻炼,培养了学生不怕脏、不怕累、吃苦耐劳、主动工作的精神。学生加入工厂的课题小组,得到工程技术人员的精心指导,扩大了知识面,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了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业务能力。

3.2 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正规的科技工作训练,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大大提高

初步学会了科研的方法,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学生在毕业环节中,在查阅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方案,熟悉实验装置,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分析,数据的处理,论文的撰写等等方面,都受到了比较严格地科技工作训练,也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使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大大提高,相关论文经过学院组织的评估,均达到良好以上的水平。

3.3 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提高,也缩短了上岗适应期

经历了结合生产实际进行的锻炼,学生普遍感到思想和专业知识都有很大收获,增强了劳动观念和纪律观念;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提高了社会责任感。

毕业设计拓宽了学生专业及相关专业领域的知识面,学生可以切实地了解社会,接触生产和科研实际,提高了实践能力,增强了社会适应性。学生在毕业设计的同时,熟悉未来工作单位的环境和要求,提前完成由学生到工作人员的转换。一部分学生与企业签定了毕业后工作合同,企業了解,直接使用,个人也获得较好的发展,很快适应本职工作,受到好评和欢迎。

3.4 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深化了毕业设计的改革

过去老师以上课为主,即使带毕业设计,也多是搞些虚拟设计,从书本到书本。教师结合实际指导,也丰富了实践知识,有利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思想的改革,既能提高教学人员政治业务素质,又能促进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化,锻炼和培养了教师队伍,为毕业设计的深化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结束语

厂校合作指导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加强了学校与社会和经济建设的联系,为学生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广阔空间,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推进高等教育,提高高素质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几年来,我们在玉林机器集团等有关工厂的大力支持下,就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结合几年的实践,我们认为厂校合作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学模式,其效果是非常好的,是锻炼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冯志刚等. “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论文)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北京:化工高等教育,2004,02,96-98.

[2] 姚裕安. 高等教育实践环节的尝试「J」北京:化工高等教育,2003,01,68-69

[3] 茅洪详. 校厂联合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教改探索 「J」 贵州:贵州工业大学学报 2000,06,43-44.

作者:黄锦成 余红东 何云信 黄晓冬

第三篇:以高校水平评估为契机,创新毕业生教育管理方式

摘 要:本文从高等学校教学水平评估对高校毕业生教育的促进作用入手,分析了当前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毕业生教育管理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高校;水平评估;毕业生;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学前师范学院2017年辅导员工作研究课题“以高校水平评估为契机,创新毕业生教育管理方式”的研究成果。

在教育大发展的形势下,高校教学水平评估是一种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激励和约束的机制。利用高校评估的原则和方针,对各类高等学校进行教学水平的评估,以此来促进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一、高校教学水平评估与毕业生教育管理的关系

高等学校的教育目标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高校教学水平评估的目的是保证这一目标的达成。毕业生作为高校教育对象的“成品”,不仅代表的是自身个体,更是一所高校教育教学效果的最终体现,而毕业生教育管理效果是教学水平评估的一项检验指标。教学水平评估让高校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高校毕业生作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特殊群体,正处在步入社会、开启新生活的起点时期,面对人生的重大挑战,既有兴奋也有不安,众多学生对未来的生活和从业具有盲目性。毕业生们既面临着要完成大学最后的学习任务,又要忙于达成自己升学或就业的目标。从内心来说,人人都想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和实现各项目标。但当前,众多高校对毕业生的教育管理都只是停留在安全稳妥毕业的层面上。因此,帮助毕业生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社会,处理好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加强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学会消除不良情绪,做好步入社会的心理准备,对他们顺利走向社会和担任社会角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毕业时期精力分配不均

为了提高就业率,高校抢占就业先机,越来越早地组织各类招聘活动。毕业生们为了尽早落实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在各类人才招聘会场疲于奔波。高质量的就业单位,对人才的要求相应较高,很多应聘成功的毕业生,会被要求立即参加岗前培训或实习,毕业生为保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不得不牺牲在校学习的时间,服从就业单位的安排。为了保证就业率,高校很多时候也是无奈地默许这种情况,导致毕业生的教学出勤率低,教育教学秩序混乱。因此,毕业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处于被动状态,造成教学纪律差、教学效果低等现象。

(二)毕业心理冲突的复杂性

高校毕业生正处于从青年到成年的过渡期,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纷繁复杂的社会,加之自身性格上的各种弱点,产生了很多不确定性和不自信,导致了各种心理症状的出现,进而引发了心理危机。另外,来自家庭的精神压力也是毕业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有一定的就业依赖性,经济条件差的学生,有强烈的求职成功欲,当这些愿望与现实结果不一致时,毕业生们往往就会产生消极情绪,更有甚者会出现极端事件。

(三)约束与自由之间的矛盾

在大学期间,许多学生都触及过学校管理制度的红线。经过多年的大学学习生活,学生已经非常熟悉学校的日常管理和规章制度,对规律性的检查、管理了如指掌。钻管理和制度的空子就成了他们的特殊“技能”,善于与管理者和老师们玩“猫捉老鼠”的游戏,给管理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同时,毕业生们接触社会的机会增多,自主性加大,学校对学生的约束力相对弱化,导致班级管理趋于松散状态。

三、以高校水平评估为契机,创新毕业生教育管理方式

(一)大力提升就业指导工作质量

就业招聘中,坚定的政治方向是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重要条件,也是衡量大学生是否能胜任特殊岗位的重要标准。这就要求毕业生不仅拥有知识技能,更应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毕业生拥有廉洁自律、诚实守信、无私奉献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能够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和集体的关系,正确认识自己,融入社会,这些强大的精神动力将会成为支持他们一生不断进取的宝贵财富。而当前毕业生的现实状况呈现出部分学生在就业择业上功利思想严重,这与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直接的关系,他们过于追求当下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今后的发展和对社会的贡献。另外,毕业生们容易把个人的学习与当下社会现象联系起来,对一些事关自己未来的问题格外敏感,渴望获得满意的结果。

针对毕业生普遍存在的問题,高校必须提升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质量。首先,要帮助毕业生做好自我剖析,针对本人的实际情况再对就业问题“对症下药”。只有帮助毕业生客观地认识自己,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才能让毕业生准确定位自己。其次,帮助毕业生提升就业实践技能。当前,各大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主要以就业知识理论讲解为主,忽视了众多学生对于实践技能指导的实际需要。毕竟大部分毕业生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对问题的判断不够全面。例如,如何判断一个职业岗位对自己未来发展的影响,学生往往只考虑当前的利益需求,对长远的发展并不重视。因此,就业指导课应该扩展知识内容,以解决学生实际需求为前提,创新和改革教学方式,提升就业指导工作质量。

(二)加强毕业生日常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

首先,要让毕业班的学生认识到,他们与其他年级学生在管理上是同等的,没有什么特殊待遇,学校对每一个学生都一视同仁。作为毕业生更要遵守学校的纪律,服从管理,有不及格的课程必须补考,有违反校纪校规的必须处分,决不姑息迁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发挥好学生党员干部和学生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用榜样的力量教育引导好学生遵纪守规。

其次,让各项管理有法可依、有情可原。毕业班难管理的症结在于管理制度与出现的问题不相匹配。例如,毕业班课堂出勤问题,由于学生缺勤的原因较多,理由的合理性毋庸置疑,因此,我们不能再沿用之前管理低年级的方法来管理毕业生。只有对各类情况都做出详细的规定,才能彻底制止毕业班乱象。同时,管理过程中方法要适当合理,具体问题要具体对待。

(三)重视毕业生心理疏导

高校要重视毕业生在求职、升学、考试等各类事件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主动开展各项活动。例如,积极宣传心理卫生知识,开展就业心理、求职技巧训练,提高学生的就业心理调适能力。同时,要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室的作用,积极开展谈心谈话、专题心理辅导活动,让毕业生善于释放心理压力,对就业充满信心,提高抗压抗挫能力。心理疏导工作重在前期预防,高校应该建立“班级—学院—学校”三级心理预防体系,有效掌握毕业生心理状态,将毕业生心理问题扼杀在萌芽中。

参考文献

[1]许茂祖.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有关问题与对策[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0-13.

[2]叶丹.高校教学水平评估内涵探讨[J].铜仁学院学报,2009(3):111-114,140.

[3]杨承运.关于高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6(3):4-6,16.

[4]罗永忠.加强高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实效性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3(14):34-35.

[5]巴雪冰,张文.高校毕业生管理问题初探[J].价值工程,2014(14):230-231.

[6]宋清萍.高校毕业生就业教育管理规范化探析[J].黑龙江学院学报,2016(03):11-12.

作者:黄秀玲

上一篇:公路沥青路面论文下一篇:财政科技支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