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2022-10-27

第一篇: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

研究性学习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已把“研究性学习”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设置计划中的一种课程类型,提出实施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力求改变传统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但是目前一线教师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对研究性学习的概念都还比较模糊,尤其是对实践这门课程感到无从着手,为此,经过一年多的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发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9年级)征求意见稿》,我们整理制定了《研究性学习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可以从课程形态和学习方式两个维度来理解:一为狭义的概念是指这门新设的研究型课程。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大自然、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中选择、确定课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二是为广义的概念则泛指一种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这里所说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标准主要就是前者的课程而言。

由于长期以来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格局的影响,教师和学生在学科教学中受既定认知目标的制约,接受性学习的思维方式、教学行为以根深蒂固,要在各科中自如的开展研究性学习方式,还有一定的难度。作这新课程体系中开设的“研究性学习”这门必修课,对第二个维度“研究性学习方式

”的理论和实践指导。研究型课程是一门通过知识与经验并重的主体性探究活动实现学生的发展,培养他们创新精神的生成性课程。它与其他学科相比,研究性学习没有大纲和教材,没有可依赖的“本本”,也没有现成熟悉的套路规范。因此,虽然从设置上来看,化是国家课程中的必修课,可是在课程开发、课程管理等更多的层面上看,它强调因地制宜,开发本土化的课程资源,发挥本校传统优势,成为一种个性化校本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 义务教育阶段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模式与策略。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在教师指导下,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注重的是学生的兴趣、知识、思维、技能、能力、态度、情感等全方位的发展,构建一种积极、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和开放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习方式的转型是研究性课程的背景;学习生命的回归是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标取向;学习自由的追求是研究性性学习课程的理想境界。

(一)以自主探究为核心-----无论是初中还是小学,都是从学生自身的学习生活和社会活动中,通过个体、小组、班集体亲历亲为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实践探究,体验、表现和享受活动带来的乐趣和成功,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参与实践的研究性学习才是有效果的。

(一)

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实践活动是研究性学习最基本的表现形态。学生的兴趣是探索活动的起点。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关注学生兴趣爱好和情感需要,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通过课内外、校内外组织广泛、灵活、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形成“课堂教学活动化,课外活动课程化,闲暇活动教育化”的开放式活动课程。

(二)

以创新发展为目的------研究学习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不在于掌握知识量的多少。通过运用概念了解事物的性质;通过学习规则懂得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通过运用概念与规则即运用科学知识来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个性特长,形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在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同时,也能掌握学习方法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小培养对社会强烈的责任心和崇高的使命感。提高科学和人文素养,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三)、以过程评价为尺度------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对问题研究的过程以及研究过程的思维训练和方法运用,并不是要求我们一定要像科学研究人员那样注重研究课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因此衡量评价研究性学习应该是多元的、立体的,以正面评价、积极鼓励为主,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

三、课程设计思路 《研究性学习(义务阶段)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总体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面面向学生完整的学习和生活领域,采用课题研究类、项目设计类课程形态,利用课内课外各种途径,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质疑研究、实践体验,促使学生学习方法、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诸方面获得可持续性发展。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研究性学习与语文、数学等学科课程的一个显著区别是没有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综合实践活动,它的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标指向主要是学生的兴趣的满足和能力品性的提高。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运用,经验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注重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激发学习的兴趣、加深对学习价值的认识,在思想意识、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方面得到升华,使素质教育得以具体呈现,促进理想的教育生态的逐步形成。

(一)阶段目标

7----9年级通过自主探究的研究性学习,加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的思考和感悟;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搜集、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和崇尚真理、尊重科学的态度和道德行为,学会合作与分享,增强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研究的内容十分丰富,呈现的是开放型学习态势。凡是涉及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大自然和社会生活均可作为学生研究的领域。突破原有学科教学时空上的封闭状态,给学生提供的是更多获取知识和能力的渠道。

但是,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尤其是起始年级,需要让学生了解相关的知识。所以有必要开设“研究性学习指导课”。研究性学习指导课一般设在初一年级,分别利用一个学年进行。每个星期安排1---2节课。可以按照目标分层、内容、主题分层方式进行。指导的内容一般分为以下几个专题:

1、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及其意义

2、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

3、

研究性学习实施的一般流程

4、如何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5、如何成立课题组和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6、

实验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

7、

如何收集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

8、如何撰写研究报告和小论文

9、如何展示研究性学习成果

10、如何评价研究性学习取得的进步和收获

一、什么是研究学习 [内容标准]

(1)、了解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新型课程。既有相对独立的实体课程形态,又是一种渗透在学校教育一切活动中非实体学习方式。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实践的总结,是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的需要。 (2)、认识研究性学习与个人经验、课内外各种资源和形式的整合活动。 (3)、意识到研究性学习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终身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活动建议] (1)、学生阅读《14岁小姑娘讲美国教育》一文《初中生做研究课题》、《作业模拟未来生活》、《问题多学分多》等文章。

(2)、上网查阅或到图书室借阅有关研究性学习的资料。

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内容标准]

(1)了解研究性学习自主性、探究性、实践性、开放性等基本特点。

(2)培养兴趣,从课内外学习、校内外活动中去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探究。 [活动建议]

教师提供或上网查阅学习研究性学习案例。

三、研究性学习实话的一般流程 [内容标准]

(1)了解研究性学习展开的三个主要阶段:进入问题情景阶段、实施体验阶段和表达交流阶段。

(2)了解问题情景阶段的知识背景准备、选题立项、组织课题小组、制定研究方案和实施阶段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以及交流表达阶段的展示汇报研究成果、总结、反思、提高的一般途径和方法。

(3)感受研究性学习就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增强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自觉性。[活动建议]

列举自然、社会、生活中一些事物和问题展开讨论和研究,能提出探究性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作出书面计划。

四、如何选择研究性学习内容 [内容标准] (1)明确研究性学习内容是开放性和生成性的,指导如何从大自然、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中去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2)能科学合理地选择设计自己感兴趣的、有意义的、可行的研究课题。 [活动建议]

(1)教师提供研究范围及相关课题目录,比如: A、观察超自然、鼓励学生交观察结果自行设计,记录 在案。

B、动手制作演示教具并进行实验。 C、实地测量家居、校园面积。

D、社会环境、家庭消费、社区管理等调查。 E、对历史事件、社会热点进行比较评论。

F、研讨、自编、自演英语童话剧、语文课本剧等。(学生自由选择) (2)学生选题后召开课题评审会。

五、如何成立课题组、制定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方案 [内容标准]

(1)明确成立课题组的目的意义和组织形式,了解课题组成员分工合作的重要性。(2)了解制定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方案的基本要求和程序。 [活动建议]

(1)从个人专题中进行筛选,确立专题。

(2)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讨论课题组分工及个人的工作计划。

六、课题实验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 [内容标准] (1)了解课题实验“开题报告、方案评议;修正方案,实施研究,阶段小结,检查分析;完成实验,形成结论;成果展示,总结提高”等主要步骤。 (2)明确实施研究中常用的“观察、调查、文献检索与搜集、模拟、实验、研讨”等方法。

(3)注意研究活动中的渐进性、科学性和安全性。培养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增强独立意识、自律意识和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的团队合作精神。 [活动建议]

(1)进行开题报告模拟训练。

(2)利用观察、调查等方法进行专题探究。

七、如何收集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 [内容标准]

(1)了解搜集信息的主要途径和分析处理信息的一般方法。

(2)能通过访谈、查阅书刊杂志、调查问卷、上网等渠道获取信息并进行筛选和整合。 [活动建议]

(1)在信息技术课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资料搜集与分析整合的练习。 (2)请指导老师辅导 A、如何访谈; B、如何录音、摄像; C、如何设计问卷调查提纲; D、如何查阅文献资料。 (3)交流获取资源过程中的感受和经验。

八、如何撰写研究结题报告和小论文 [内容标准]

(1)了解研究结题报告和论文的基本特点、格式和一般写法。 (2)设计《形成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表》。

(3)介绍几种典型的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案例、小论文等。

九、如何展示研究性学习的体会与收获 [内容标准]

(1)了解研究性学习项目完成以后的交流研讨是研究学习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辩论会、展览会、演讲会、出墙报、编小报、制作网页等都是展示活动的形式。(2)能够客观地分析、辩证地对待活动中的成绩和失误,能正确对待他人的建议,正确认识自己。

(3)学会表达、沟通、欣赏与分享。 [活动建议]

(1)召开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经验交流会。

(2)将有关成果通过墙报、展板、案例汇编等形式展示。

十、如何评价研究性学习取得的进步和收获 [内容标准

(1)了解研究性学习评价的一般原则、主要内容。

(2)明确过程评价、自我评价、激励评价、发展性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掌握档案评价、操作评价、答辩会等具体做法。

(3)学会从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多层面上全面的评价,总结、反思和提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经验。 [活动建议]

(1)自行设计《研究性学习结题评价表》。

(2)对某一活动方案或已完成的课题写一份评价鉴定。

(3)以“自我参照”这原则,评价自己一次探究活动中的得失。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研究工作性学习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战略起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为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教师分行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同时也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课程要求树立开放、综合、生成的课程观,民主和谐的教育观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生观。

为实现本课程目标,较好体现研究性学习的特征,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一)

全员参与,自主选题。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要从关注学生的心理情感需求、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引导激发全体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通过探究的经历来体验丰富而完整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个体健康发展,培养发现问题有创新和成就的重要心理品质。

(二)

转弯教师角色。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参与者,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和学习共同体。进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指导、点拨与督促,及时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

(三)

重视全程指导和过程评价。既要给学生的研究提供广阔自由的空间,又不能放任自流,实现全程指导和监控。不能开题到到场、结题签个字了事。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评价要贯穿于全过程,评价中特别要关注学生的参与态度、个性差异、体验感受、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评价建议

(一)评价的目的

教学评价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保证。主人的目的应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有利于教师对自身教学活动的审视、调整;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评价的内容

(1)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自主意识与情感态度。

它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许多方面体现出来。是否认真参与每次活动,努力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有完整的资料积累,有克服困难的意识等。 (2)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

主要对学生在参与小组或班级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行为进行评价。如是否认真倾听同学的观点与建议,主动与同学配合,乐于帮助同学,具有团队精神等。 (3)学生对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

着重评价学生在活动中对查阅资料、实地观察记录、调查研究、整理材料、处理数据、运用工具等方面的技能、方法的掌握与运用水平。 (4)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

考察学生在研究活动中是否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经过探究获得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对活动过程的实际表现给予评价,也可通过不同的时间段前后比较来评价其发展态势。

(三) 评价的方式

研究性活动评价方式是多元化的。主要可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以及社会有关人员评价相结合,书面评价与口头报告、活动展示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尤其可采用“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法”,特别重视正面评价的激励功能。无论采用何种方式 ,都为了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找到积极的参照点,从而调适自己的学习行为,提高实践水平。

三、课程管理和资源的开发

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极其丰富和广阔垢,以前教师大纲意识、教材意识、教参意识比较强,课程意识较为薄弱。往往把课程资源局限在教室、书本、教参、练习册以及教学辅助资料等具有外在表征的事物上,而忽视自然、人文、社会等与教学密切关系紧张

宏观世界的资源。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社会性、实践性等特征,决定了它的实施必然要求十分注重强调课程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建立开放的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系统和开放的课程管理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1) 校内课程资源

校内建立以年级组长、班主任为主体的研究性学习管理机构和以教研组、任课教师为核心的业务指导机构。活动前要了解学生的活动计划并作相应的安全论证和提出合理化建议,力求活动计划尽量周密,活动过程中让学生自主管理,要求学生填写各种活动记录以及个人参与活动的体会、感想,达到有效监控学生学习过程的目的;活动后应及时检查活动记录和每个学生的活动成果。教师工作量可根据指导课题的数量、质量以及学生参与者的积极性和发慌情况给予动态综合评价,纳入教师工作总量,作为学期和年终考核奖励的依据之一。

校内课程资源除了教师学生等管理因素外,还包括学习的各种设施、场地环境、文化氛围、教育媒体资源等。其中有文本资源:图书报刊、照片、地图、图标;音像资源:电影和电视节目、录像、VCD磁带、各类教育软件;实物资源: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视听教室、多媒体设备。还可因地制宜地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各种社团活动,如书画社、小记者团、英语剧社、艺术团等;开辟动植物园地、陶艺、竹艺、科技创作室等。 (2)校外课程资源

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突破了时空维度,更需要得到家长、社会有关单位的支持与指导。诸如建立家长委员会咨询团、聘请校外辅导员和在某些方面有专长和一定造诣的专业人员作指导老师;与企事业、农场、社区街道、部队等挂钩建立素质教育基地等。它包括社区资源:如社区自然环境、机构、设施、经济条件、家庭人员状况等; 应该说,凡是可供教学活动利用的一切事物,时间空间资源、文献资料资源、资金设备资源、现代媒体信息资源等,所有这些物质的、精神的、校内的、有形的、无形的均应该物尽其用。研究性学习活动应努力探索课内与课外结合,学校与家庭、社区结合,学科与社会实践结合,班主任工作和团队工作结合的课程资源管理模式,促使课程目标达成的各种资源进行开放和生成,如此,课程资源才会由狭变广、由静变动,由课堂延伸到课外,由学校延伸到社区和所在的地区,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都成为学习和探究的对象,成为学习的课堂。

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强、操作性强的学科。对于贯彻落实党的教育工作者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重点增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当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和创新型劳动者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劳动与技术教育中,劳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增益学生的劳动观念、磨练意志品质、树立艰苦创业的精神以及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又要求劳动教育与技术、家政、职业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获得终身进行技术劳动和技术学习的能力,成为未来的合格劳动者。加强劳动与技术教育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技术素养,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

一、课程性质与价值

综合实践活动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劳动与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学习领域,它以学生获得各种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增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强调动手与动脑相结合,以探究性、操作性为特征的一门实践活动课。

劳动与技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丰富学生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普遍独生子女的社会现状导致我国很大一部分学生缺乏劳动体验,无法正确认识劳动的价值,影响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劳动与技术课程的设置丰富了学生的劳动体验,让学生在劳动中感受生活的乐趣。同时,让学生在“做中学”和“学中做”,强调在操作过程中技术意识的形成、技术思维的培养和技术能力的发展。

二、引导学生参与传统手工工艺的传承和交流

传统手工艺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中的一页,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学习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是对我国历史文化的亲身体验,传承了我国宝贵的遗产。在现代社会中,信息化进程加快,各地文化交流也是信息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传统手工艺制作的学习,使学生对这一信息有了更深的了解,有助于他们进行文化信息的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对文化的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形成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具有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是个人素质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劳动与技术课程的主要教育目标之一。只有具有了良好的劳动节习惯和品质,才能使劳动技术实践活动有序的、负责的、合作的高质量地完成。这是学生一生的财富,也是形成其他个人下级单位的基础保障和重要前提。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是个人竞争的重要品质之一。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技术性和创意性给学生提供了进行小制作、小民明的氛围和条件。 在工艺制作中,引导学生从仿制向创意发展,在科技活动中引导学生搞创造发明活动。自主创意、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基本理念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基本特征的必修课,其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必须遵循以下基本理念:

(一)在手脑结合的操作活动中促进学生技术素养的形成 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学生亲历实践、亲手操作、手脑并用为基本特征,操作性强。学生通过人对物的程序性、技能性运作,通过人与人的互动获得丰富的体验,实施操作性学习。但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旨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操作层面上,除了重视操作技能的训练,还应注重操作活动中学生技术意识的形成、技术思维的培养技术能力的发展,以及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与技术能力的培养等。尤其重要的是必须重视在技能训练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力求技能掌握、态度养成、能力发展的有机统一。

(二)以项目为载体组织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

实践活动是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的主要方式,项目是组织劳动与技术落后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提倡以具体的技术项目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劳动与技术的活动。项目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都必须蕴藏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学生通过系列性的项目的学习,可以获得材料认识、工具运用、操作程序、技术要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还可以通过项目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设计、评价以及作品宣传等活动。

(三)注重教育内容的生活取向,逐步增加技术含量

劳动与技术教育一般以当地的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为背景,选择对学生的发展有益、对未来生活有用、与科技发展趋势有关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以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为依据,逐步增强教学中的技术含量,加强科技教育活动,充实具有现代意义的教育内容,增强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现代性和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把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广泛地应用于生活,强调学生的生活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的生活取向要求课程的内容的安排富有开放性和可选择性。

(四)注重综合知识的运用和学习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跨学科的学习领域,强调各学科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同时也强调融合社会、经济、环境、法律、伦理、心理与健康等方面的教育视野。注重各学科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不仅是已有知识的综合运用,还是新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学习,它劳动与技术教育内涵的深化和外延的拓展,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劳动与技术实践活动获得直接劳动体验,促使学生主动认识并理解劳动世界,逐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学习,学会生活自理。逐步形成自立、自强的主体意识和各级的生活态度。在强化基本技术教育中,培养和发展学生对动手又动脑的技术学习的兴趣,开发其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主动运用科学文化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促进其对技术的理解、探究、反思与创造;着重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正确态度,促使他们逐步形成时代发展所需要的技术素养、初步的技术创新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适时、适量、适度渗透职业教育内容,促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沟通,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兴趣、社会责任感以及创业精神。

二、分段目标

本《标准》的阶段目标具体从“技术基础”、“家政”和“职业引导”三个学习责任感加以描述。 年级 技术基础 家政 职业引导 7~9

继续参加技术学习活动,掌握现代生产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和热爱劳动节的思想感情,养成负责、守纪的劳动品质和劳动习惯。通过体验和探究,进一步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严谨、负责的科学态度,形成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具有初步的与他人进行合作的态度和能力。

学会自我的生活管理,掌握提高家庭生活质量所必备的生活技能,养成勤劳、节俭、负责的家庭主体意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家庭责任感。

继续关注职业世界了解爱岗敬业的职业首先关注人才需求,进行职业单身的初步选择在创业安全的接触和分析中,形成对创业的初步认识。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内容标准是本《标准》中最具体最丰富的部分为了便于阅读,对其基本基本特征和结构作如下说明:

1、

本《标准》根据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方式分成三个学习领域:即“技术基础”、“家政”、“职业引导”。

2、

如何处理三个学习领域在课时总量中比例关系的建议。

3、

对内容标准基本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说明。

4、

对三个学习领域范围、意义、学习目标及教学方式的说明。

5、

公学段提出各学习领域的内容标准以及相关教学活动建议和评价内容建议。

一、内容说明

本《标准。的三个学习领域,在比例上不作具体的规定,学校可根据当地的情况灵活安排。在进行内容选择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立足现实。所选择的内容与当地的生产实际、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体现一定的地方性特色和区域性特征。

2、

贴近学生。所选择的内容能活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已有基础相适应。同时,又具有挑战意义。

3、

便于教学。这些内容有得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设计、操作评价等学习过程,有利于集体活动中的教师指导。

4、体现综合。这些内容蕴含着丰富的各科知识的联系,有利于多方面教育内容的整合和学生综合视野的形成。这些内容具有广泛的生长点,有利于内容的横向沟通和纵向联系。

5、重视安全。学生使用的材料、工具和设备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无毒无害,具有劳动保护设施。所用材料力求具有简洁、轻便、易于采集、成本低廉、供过于求重复使用安全可靠等特点。

各学习领域分别由标准教学活动建议和评价内容建议三部分组成。标准是课程总目标的具体化,体现出与总目标的对应关系。教学活动建议针对标准看出一些更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内容和学习方式。这些具体的内容和学习方式具有可选择性,各地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和采纳其中的建议实施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向目标发展。评价内容建议则提出检测标准达到程度的要点。目标、内容、学习方式和评价四方面构成了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体系。 [技术基础]学习领域说明

技术基础是学生通过初步的技术学习实践形成劳动技术相关的基础能力,这些能力包括材料认识、工具使用简单设计、简易制作简单评价等。 通过“技术基础”领域的学习实践,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责任制:

一、认识各种常用的材料及其仍不同的用途、性能及加工方法。

二、会使用一些常用的工具设备。

三、具有初步的识图、制图能力,以便进行简单的科技创新设计,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通过鉴赏、讨论、测试等活动形成初步的评价能力和鉴赏审美能力。

五、了解简单的工业制作的基本过程和相关知识,掌握一些基本操作技能,体会技术的价值。

六、学会简单种植、养殖一般方法了解农副产品的一般生产和销售过程,丰富劳动体验。

七、培养学生认真、负责、耐心仔细、合作、卫生、安全、守纪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设置“技术基础”学习领域旨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应注重学生的亲身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学习兴趣。学生实践打哈哈待客吕,逐步养成优良的劳动习惯和劳动品质,便学生成为合格的劳动者。 [家政]学习领域说明

“家政”领域是指学生通过日常生活劳动的锻炼,如烹饪、洗涤、家电的使用、保养和维修,,财物的管理和使用等,掌握生活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体验生活学习的乐趣,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学习日常生活基本技能,形成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生活的自理能力和责任感。

第二、学会使用家电,了解家电保养、维修的有关知识,增强学生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的意识。

第三、通过调查、讨论、设计、购物等活动形成初步的勤俭持家的理材意识。 “家政”学习领域旨在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与亲身体验,不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是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劳动技术学习的实际水平,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学习生活,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职业引导]

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职业引导”学习领域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调查、比较、测试等活动增强学生对职业的认识,逐渐形成初步的职业选择志向和创业意识。

通过“职业引导”领域的学习实践,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关注社会的职业分工和职业首先要求,形成对职业的初步认识。 第

二、通过社会调查、比较、讨论、测试等活动形成初步的职业选择志向。 第

三、接触和分析一些创业案例,培养创业的意识。 “职业引导”领域的教学注重学生对职业的初步认识和体验;7~9年级学段的教学注重学生对职业的初步的职业选择志向和创业意识。该领域的教学方式以学生参与社会活动为主,避免职业知识的单纯灌输。

二、内容标准

[技术基础]学习领域

继续学习劳动技术,掌握操作学习的一般方法感受技术的奥秘与价值。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严谨、负责的科学态度,提高技术审美能力,丰富劳动体验,幸创造的愉悦。 教学活动建议

1观察和探究生活中的觉材料,了解其一般性能和加工方法。 2通过项目设计制作活动进一步学习觉工具和设备的使用 3进行简易的作品创意设计,进一步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4制作传统工艺或模型等,寸步培养严谨、负责的科学态度 5学习本工、金工、电子电工等项目,了解工业技术的基础知识。 6进行作物的栽培和动物的饲养,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 7通过鉴赏、辩论、测试等活动对进行一定的评价。 评价内容建议

1上否了解觉材料的性能和加工方法,是否会利用废旧材料变废为宝。 2是否掌握常用工具的使用和保养方法。

3是否知道图纸上具体符号的意义,并根据图纸进行评价和制作。 4是否能用语言或图形描述表现作品的设计思路。

5是否了解种植、养殖的一般方法和现代的农业生产的状况。 6是否知道所学的工艺技术的制作方法、过程和安全操作规程。 7是否了解简单工业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方法。

8能否对技术作品的创新、审美、质量、经济、安全、环保等方面作出一定的评价。

[家政]学习领域

学习营养烹饪的制作拓宽生活生活学习的乐趣4,了解家用电器的使用、保养,体验“技术造福人类”,在财物管理消费活动中形成科学的消费观。 教学活动建议

参加买菜活动,了解觉食品的主要营养成分,尝试设计合理的营养搭配方案,进行商品的物价调查,价格、质量比较,初步辨别商品的质量。

在家长指导下进行烹饪实践学习使用厨房用品,掌握一些家常食品的制作方法 通过阅读说明书学习正确使用家电。

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培养生活区自理能力和家庭责任感。 评价内容建议

A、是否经常参加家务劳动。

B、能否安全使用古文用具和家用电器。

C、是否掌握一些主食的烹饪方法,能否自己独立烧简单的饭菜。 D、能否合理地支配钱物,勤俭节约的消费观。 E、是否注意节约水电和零用钱。 [职业引导]

关注社会职业,学会职业分析的基本方法,形成敬业爱岗的意识。进行职业意向的初步选择,接触物分析一些创业案例,初步的认识创业的过程和意义。 教学活动建议

A、尝试分析自己有兴趣的职业。 B、去人才市场调查了解当地经济形势及人才需求状况。 C、通过尝试分析一些创业案例,形成对创业的初步认识。 评价内容建议

A、是否参与的关职业引导的社会实践活动。

B、是否了解职业分析的基本方法,形成行笔出状元的爱岗意识。

C、是否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关系,形成初步的就业选择。 D、是否知道创业的艰辛过程,初步形成艰苦创业的意识到。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为了更好地实施本《标准》,应遵循以下原则:

1、教育对象的全体性

7~9年级的劳动与技术教育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全体学生的基本权利,它为学生打好终身发展的基础。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应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注重学生基础能力和基本态度的培养,应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使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掌握技术学习的一般方法,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学习能力。

2、实施过程的综合性

一是注意劳动与技术教育各个实施途径的沟通与结合。劳动与技术的课堂学习要与课外活动、校外社会实践、家庭教育等腰三角形途径相沟通,相结合。如学校生活中的值日活动、环境整治,楞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家政部分的学习可与家庭教育或住校生生活自理教育紧密结合。

二是注意综合防治实践活动课程内各领域学习活动的统筹规划和有机协调。如劳动能力和劳动态度的培养可与社区服务结合起来,项目设计、科技小发明活动可与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职业引导可与社会实践结合等。 三是注意劳动与技术教育内技术基础、家政、职业引导等三个学习内容的渗透和融合。要注意交劳动教育贯穿到技术基础、家政和职业引导的学习过程 之中。如技术学习与家政学习的统整,在职业了解过程中注意职业活动中的技术特征,在技术基础、家政、职业了解的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劳动体验等。

3、活动设计的科学性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以活动为主要形式,活动设计要注意科学性。在方式和内容上应充分考虑至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遵循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基本规律,科学地设计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突出活动的趣味性、教育性、技术性和安全性。同时也要注重各年龄段教育在内容上的衔接和方式上的协调。 由于各地的现有条件和资源优势千差万别,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从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地选取内容,确定方式,安排实施计划。在实现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发挥各地资源优势,形成

地区、本校劳动与技术牟传统和特色。

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自主性、创造性,便于工作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提供有效的指导和优质报务。教师成为学生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2、处理好仿制与创意的关系

中华民族传统工艺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学习和传承。在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中,通过仿制获得体验和感悟。在学习传统技术的再创造。手脑并用,设计新颖的小制作和小发明,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处理好校内与校外的关系

劳动与技术教育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均是学生实践活动的场所,针对开放的教育时空,学校可以采取分散课时和集中课时,以及课内学技术,课外活动参加社区服务,家务劳动等办法安排劳动与技术教育流动。

二、评价建议 劳动与技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劳动与技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劳动与技术课程评价的依据是劳动与技术课程标准。与本《标准》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应以学生在劳动与技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作为评价的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既要关注学生知识的学习、设计与操作技能、学习的成果质量等方面的评价,更要关重视学生劳动态度与劳动习惯、价值观的形成

等方面的评价,尤其要加强发展性、激励性评价。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对评价的方式,本标准提出如下建议:

1、发展性评价

劳动与技术的学习评价并不着眼于对学生学习结果和发展水平的区分,而是在于用评价指导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要注意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凡是参与者劳动技术的学习和实践过程,完成或基本完成任务所规定的学习任务的,都应当给予肯定。对那些设计与制作成果告别优秀,或有所创新、发明者,应给予特别鼓励。

2、整体性评价

劳动与技术的评价是整体性评价。内容主要有:劳动态度与劳动习惯;劳动与技术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劳动与技术的操作技能;劳动与技术的实践能力;劳动与技术学习的成果质量。评价中要突出对学生技术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意识的方面的内容。

3、全程性评价

在注意结果评价的同时,更要重视结果形成的过程性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设计、操作、评价等方面的评价,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的发展和变化。 4 、多元化评价

评价主体应当凶手学生本人、其他 学生、教师、家长以及其他

有关人员等腰三角形多个主体。在评价中尤其要发挥学生自我评价的作用,使评价过程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 ,同时也顾为师生互动的学习过程。 评价方式应当灵活多样,可以采用产品展示、拟定心得体会考核、专题活动相互交流、自我评价、作品评定、日常观察、发收藏证和合格证等形式。

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学期考核和学年考核。平时考核可以是单一性考核,着重某个方面或某个项目;学期考核和学年考核是终结性考核,以一学期或一学年各方面情况的综合作为依据,由教师给出评语和评定等级。考核的方式应为书面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评定等级一般分为优秀、合格、待合格三种。考核的成果应当作为学生综合评价的依据之一。

加强学生劳动与技术学习的极少数建设。要注意交平时的劳动与技术学习评价材料和成果加以整理和汇集,形成“档案袋”。

三、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学校是公共教育的主要机构,蕴涵着丰富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资源。各学科教师应结合本学科的教学,渗透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因素;学校拥有的树林、花园、学工学农基地等,是实施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天然场所,应当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学校的建筑、橱窗、板报及其教室的墙面、园地、角落的布置与维护,可以使学生获得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体验。此外,学校日常生活中环境的整治,工具和敲诈的维护,课桌椅的修理,重大节日活动的布置等都是实施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有益资源。

家庭是学生生活区的主要场所。父母应是劳动节与技术教育最早的老师。在小学生的自我报务劳动,家务劳动、家政常识以及最初的职业了解等方面的学习中,家长具有重要的使命。家庭生活中的洗涤、整理小物品采购、简易烹饪等都必须是富有劳动与技术教育意义的活动。家长应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认真地参与,并使孩子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家庭生活中发生管道泄漏、器具损坏、农作物病虫害、家禽家畜栏杆破损等现象时,正是实施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良好 时机,家长应该打消顾虑,鼓励让孩子去参与、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社区是学生赖以生存的,是促进学习社会化的重要志气。当地社区所拥有的企事业单位、科技文化场馆、校外教育机构以及各种新闻媒体等都是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资源,其价值应当充分挖掘;在农村,乡镇企业、农业技术推广站以及当地的田园、农场、花木基地是天然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资源,应当有效的开发与利用;在城市,应充分发挥科研机构、高校、大中型企业的智力优势和设备优势,应当通过多方面的工作和丰富多彩的活动把高技术人员吸引到劳动与技术教育大军的行列中来。

四、教学材料厂建议

教学材料是实施劳动与技术课程的重要载体。教学材料凶手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教具、学具等。劳动与技术教学材料质量的优劣,对培养学生学习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劳动习惯、创新能力和个性品质有着直接的影响。 要树立新的教材

观。教材既不是知识体系的浓缩与再现,也不是学生被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而是引导学生认识发展、生活学习、创新设计的一种范例,一个信息源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劳动与技术教材的编写,应力求向学生提供劳动与技术学习的方法,展示丰富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活动内容,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欣赏水平。在编写义务教育阶段的框架体系,使编写的教材具有基础性、操作性、趣味性、科学性和发展性。同时,在遵从“标准”的前提下,鼓励教材编写的多样化,以适应各地的劳动技术教学的实际。

1、教材的编写应注意以下几点:

A、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技术课程的牲组织学习内容。 B、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C、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劳动教育要求,整全各类教育目标。 D、充分考虑师生双方的互动,有得组织学习活动/

E、具有多学科的综合视野,注重各方面、各项目内容的联系与整合。 F、体现一定的开放性和拓展性。

G、图文并茂,表达形式多样、活泼,易于学生阅读理解。 H、注意安全教育。

2、教材内容选择的原则主要有: A、工具价值与发展价值相统一。

B、提高科技含量,体现劳动与技术学习领域的特征。 C、富有趣味性,便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 D、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形成科学的方法与能力。 E、联系生活,贴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经验基础。 F、对教师学生同时具有拓展和挑战意义。

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性质与价值

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的必修课,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价值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适应社会发展

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牲的现代信息技术,已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工作与学习方式。我国素质教育的培养对象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使学生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加速社会的发展。

2、提高学生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要把学生培养成综合型、创新型的人才,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必须与其他各学科整合。注重学生信息技术技能的运用和实践,使学生能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遇到的问题获取终身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才是教育工作者的最终目标。 3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在擅自时代,创新精神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信息技术是一门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创新能力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要以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技术的价值,积极地参与到技术的利用和创新中去。 4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有关信息科学的必修课,也是一种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素质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中,必然会大量地使用计算机,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将信息技术课程变成单纯的计算机操作、软件使用大技能课。如果这样,就偏离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应该重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真正了解信息技术的意义和用途。

二、基本理念

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是操作性强的课程,其课程的开发和实践必须遵循以下基本理念:

1、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

信息技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使学生真正理解信息技术的意义,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形成初步的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避免使信息技术课程成为单纯的计算机操作、软件使用的技能课,为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时,应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结合方法和过程,组成课程

的基本内容。同时,注意课程内容的层次性和可选择性,以适应不同地区学生素质的差异,使本《标准》具有普遍的适应性。

2、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以计算机信息技能为主的信息技术课程有着其他课程所没有的新鲜内容,以活泼金榜的课程内容和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努力把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应将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整合,强调信息技术在各个学科、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在实践中领悟信息技术的价值和作用以及信息技术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3、在任务驱动中掌握信息技术,认识信息技术

在信息技术课程实施过程中,通过具体的学习任务使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落后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也充分展示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中掌握信息技术,注重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以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中,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标准要体现多元性、发展性、全和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的水平和能力,鼓励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综合能力。 第二部分 课程 目标

一、总目标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应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各阶段的学习内容安排和教学应有各自明确的目标,并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各阶段都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学科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各级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初中阶段目标

1、

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3学会

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4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地使用信息技术。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内容标准是本《标准》中最具体、丰富的部分,为了便于阅读对其基本特征和结构作如下说明:

1、本《标准》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学习分成两个学段。

2、各学段课时安排建议。

3、对内容标准基本组成部分及其相应关系的说明。

4、分学段看出各学段的教学模块、软件建议和评价建议。

一、内容说明

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模块分为基本模块和拓展模块。本《标准》对于各教学模块的选择和课时比例上不作具体的规定,各地可以根据设备、学生基础的实际情况灵活进行,甚至可以跨越学段的界线,提高或降低教学内容的层次和要求。

初中学段分别由教学模块、教学建议和评价内容建议三部分组成,是课程总目标的具体体现。教学建议部分是针对相应模块提出的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方式和应用软件,这此方式和软件是可选择的,各地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实施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向目标发展。评价内容建议则提出了检测的要点。

课时安排建议: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程一般不少于68课时。上机课时不少于总学时的70%。

二、内容标准 初中阶段

[模块一]信息技术简介

1、

信息与信息社会。 2初步应用信息技术。 3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4信息技术相关文化、道德和法律问题。 5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6、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软件简介。 教学建议

进一步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加深对信息和信息世界的了解,以生活中实例的介绍相关知识,避免单纯的知识灌输。 评价内容建议

1、是否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和信息世界。/

2、是否了解信息技术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3、是否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4是否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基础知识。 [模块二]操作系统简介

1、汉字输入。

2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发展。

3、用户界面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4、文件和文件夹的组织结构及基本操作。

5、操作系统简单工作原理。 教学建议

熟练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在操作中理解文件目录的组织结构。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搜集信息的技能,自主地学习操作系统的历史发展、简单工作原理用户界面的概念等基础知识。 评价内容建议

1、能否较熟练地输入汉字。

2是否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发展。

3、是否了解文件目录的组织结构。 4是否了解用户界面的概念会应用操作。 [模块三]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

1、文本的编辑、修改。

2、版式的设计。 教学建议

提高对文本进行编辑、修改的要求,注重文字的版式设计。更全面地学习WORD、WPS2000等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并能较熟练地使用通过电子报纸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加强学生文本排版的技能训练 评价内容建议

1、能否熟练使用WORD、WPS2000等软件进行文字处理操作。

2、是否具有初步的设计版式的能力,能编辑电子报刊。 [模块四]用计算机处理数据

1、电子表格的基本知识。

2、表格数据的输入和编辑。

3、数据的表格处理。

4、数据图表的创建。 教学建议

初步EXCEI的使用,尝试利用该软件完成简单的数据编辑和处理,在任务解决过程中完成对该软件基本操作的学习。 评价内容建议

1、是否了解电子表格的基本知识。

2、能否在EXCEI中完成数据的输入和处理,解决实际问题。

3、能否创建数据图表,说明实际问题中的数据关系。 [模块五]网络基础及应用

1、网络的基本概念。

2、因特网及其提供的信息服务。

3、因特网上信息的搜索、浏览及下载。

4、电子邮件的使用。

5、网页制作 教学建

利用因特网熟练地进行信息的搜索、浏览和下载,完成信息的抛售工作。在操作中体验因特网的功能。能利用收发电子邮件更好地与别人进行技术沟通、合作学习。使用FRONTPAGE完成简单的网页制作。 评价内容建议

1、能否充分利用因特网熟练地完成信息的收集工作。

2、能否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电子邮件的作用。

3、是否了解因特网及其提供的信息服务。

4、是否掌握用FRONTPAGE制作简单网页的基本技能。 [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

1、多媒体介绍。

2多媒体作品文字的编辑。

3、作品中各种媒体资料的使用。

4、作品的组织和展示。 教学建议

加深对多媒体的了解,进一步熟练利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作品,引导学生更充分地利用各种媒体资料。 评价内容建议

1、能否在多媒体作品的制作中熟练地对文字进行编辑。

2、能否利用各种媒体资料。

3、是否能较好地组织和展示多媒体作品。 [模块七]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

1、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2、计算机硬件及其基本工作原理。

3、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4、计算机的安全。

5、计算机的使用道德规范。

6、计算机的过去、现在、未来。 教学建议

这一模块的教学内容大多是理论知识,可利用计算机基础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避免枯燥知识的单纯灌输。 评价内容建议

1、是否知道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2、是否知道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3、是否了解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4、是否知道计算机的历史发展和未来趋势。

5、是否知道计算机的安全知识,以及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未来的社会是充满了变化的社会,为了适应社会,学生必须会理性的思考,学会创造性地考虑问题、解决问题、处理和检索信息,并且有效地进行交流。 义务教育阶段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为了建立起一套以信息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础的新型教学体系,需要在教学的组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师生关系诸方面进行革新。信息技术教育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教学模式:

1、以项目活动为中心的任务驱动模式

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大量应用为教学模式的变化提供了机遇,为充分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信息技术的教育可以跨越学科的界限,借助项目的活动来整合各类知识,将信息技术的学习融入综合知识到学习之中。采用驱动任务,围绕项目展开实践活动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通过自主的认知活动掌握诸如信息获取、检索、加工、表达交流等信息技术,同时培养学生自觉得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而不是单纯的计算机课、软件课。

2、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

在信息技术条件的支持下,教学模式应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递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认知发展模式转换。

按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中,利用学习资源或外界帮助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设计一个学习环境,设计时应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创新信息的教学目标为出发点,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学习环境以问题、疑问或课题的整个环境的中心为焦点,学习者的目的是能解释和解决问题或课题,学习环境是鼓励和促进学习的,与动态学习进程联系在一起。 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上网条件等,同时也要注意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应加强合作学习的人对人交流活动,建立校园网络的信息组织过滤机制,增强学生抵制和拒绝信息污染的免疫力。

3、课程整合的学习模式

在信息社会中,读、写、算和信息素养成为社会文化的四大支柱。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处理和信息的综合能力,为学生打好全面的文化基础。将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和各学科的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综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可有效地改进对课程的教学,能实现思维技能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包括交流能力、数字运用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合作能力、自我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学会怎样学习,包括综合运用信息处理技能、推理技能、创造性思维技能、调查技能、评价技能等。

二、评价建议

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对评价的方式,本标准提出如下建议:

1、发展性评价

信息技术的学习评价用于指导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要注意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凡是参与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实践操作过程,完成或基本完成所规定的学习任务的,都应当给予肯定。对能充分利用信息资源解决问题,具有创新操作的同学应给予特别鼓励。

2、整体性评价

信息技术的评价是整体性评价。内容包括:信息交流能力,安全使用信息工具,信息技术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信息、处理信息的技能,具有创新精神等。

3、全程性评价

在注意结果评价的同时,不要重视结果形成的过程性评价,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既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解决方案、实际操作等方面的评价,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情感的发展和变化。

4、多元化评价 一应俱全3主体应当包括学生本人、同学、教师等多个主体。在评价中尤其要发挥学生自我评价的作用,使评价过程成为学生自我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师生互动的学习过程。

评价方式应当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察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

中学要将信息技术落后课程列入毕业考试科目。考试实行等级制。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网络环境的建设和利用

在机房和每间教室安装多媒体计算机,将校园网络连接到INTENET网络上,使教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充分共享到国内外的各种信息资源。促使信息技术融入其他学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教学资源的积累和利用

信息教育课程将传统的教学引向多媒体辅助教学,需要注意教学资料的积累,充分利用网络、光盘、自制软件和多方开发软件相结合,并结合现有的投影、幻灯、录像等资料。资料的积累是为了资源的共享和再利用。

3、让家长了解并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

许多家长不仅关心孩子的学习,而且本身就是计算机和网络等新技术的运用者。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不只是在学校,这是融入生活各个方面的技能,所以需要家长了解并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配合课外的辅导,以及引导学生正确、安全地使用计算机和网络。

四、教材开发建议

随着现代课程理论的发展,综合课程、活动课程等成为现代课程发展的主要方向。信息技术教育教材基于课程理论的主流改革方向,在拓展传统课程的基础上,将对传统课程进行整合和创新。

信息技术教材与计算机课程教材的关系如下:传统的计算机教材侧重于计算机技术的教学,以软件操作技术学习为教材支撑点,教学内容游离于学科课程教学之外。信息技术教育是以信息能力培养为目标,虽然离不开计算机,但是计算机技术只是工具,不是目标,在教学中所占比例大致为20%,教材80%的内容是活动项目为中心的现代信息能力的学习,通过讨论、调查、上机、实践等多种方式的活动来实现。

一、教材模块

信息技术教材由两大模块构成:

一是计算机与网络的技术落后知识,与以往的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思路不同,要求应用全新的编写方法,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课要培养学生会操作会使用,教材具有简明、生动、易懂的特点,其所占比例为20%。计算机再见我骆的技术知识需要介绍:WINDWS 9

8、网骆浏览器的使用、E—MAIL的操作及作用WORD进行文字处理和网页设计。

二是基于项目的教学内容,主要帮助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创新信息的三大能力,这部分内容占课程总量的80%左右,项目选择思路要求做到内容新颖、编写新颖。内容新颖,指的是采用各学科的内容,具有时代感,如:环境、人口、宇宙、生态、世界民俗、健康、游戏、休闲、旅游等。编写新颖,是指在教材编写中要充分体现现代信息技术,如超链接、附网址、光盘、配插图等。 二教材载体信息技术教育教材包括学生用书、教师用书、网上教学资源中心、多媒体光盘四大类,这四大类教材各有长处,相互配合。

学生用书的核心内容主要是相对稳定的技术内容和具有保留价值的信息活动内容,附有大量相关网址的介绍和相关习题。教师用书包括对教学思想、方法的建议、国内外有关教改范例,网络网页的制作技术以及分类的网址介绍。网上教学资源中心是一种新型教材,是教师通过校园网等多种渠道收集、整理开发的教学资源,用于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活动。多媒体光盘包括信息教育的示范教材、项目教学活动的相关资源、学生作业精选等。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 知识经济的到来,不公认使学校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更加突出,而且要求加强学校同社会、教学同生活的联系;不仅使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更加全面。新时期的人才需要掌握系统的科学理论知识,更需要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公民素质。这一切仅仅依靠以教师讲授教材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学校教育必须向校外延伸,向社会拓展,给学生创设更为广阔的学习和发展空间。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课程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应运而生的。开设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课程的目的就在于指导学生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国家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学习领域。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必修课。开放性、实践性、综合性是该课程的基本特点。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致力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和健康充实的``生活态度,增强学生对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具有重要的意义。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特点和多重功能决定了它素质教育中重要地位。

二、基本理念

一、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

学校不等同于教育,听课不等同于学习。设置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目的就在于把学生的发展置于比课堂、比学校生活更广大的社会背景中,把学生的学习场所从学校拓展到社区乃至整个社会,改变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使课堂知识学习和社会体验学习结合起来。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和健康充实的生活态度,增强学生对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参与社会实践,获得生存体验。

学生需要认知为主的学习,也需要体验为主的学习。有效实施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关键,是让学生自主而创造性地走入社会,参与实践活动并由此获得深刻的生存体验,是要加强学校与社会、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发掘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资源,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充实、更有意义和富有创造性。

三、主动服务社区,形成社会意识。

学校教育的重要职责是要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好公民,认识到自己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形成强烈的社会意识。学校不仅要通过政治思想教育和公民道德规范来实施,还要鼓励学生服务于社区。因为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一种全新的、有活力的、给社区和学生双方带来亲和感的举措。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发展学生、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增强学生对他人、对集体、对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服务意识和使命感、责任感,实现学生在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待领域的全面、协调发展,而且能够强化学校与社会互动的气氛,以帮助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为创立一个学习化社区做出贡献。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部分,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服从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同时更为注重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服务意识、公民责任感及创新精神的培养。

1、拓展知识,增长经验,增进社会适应能力与创新精神。

2、融入生活,获得感受,形成健康、进取的生活态度。 3主动参与实践,增强公民意识和社会社会责任感。

4、自觉服务社会,对他人、对社会富有爱心。

5、亲近、关爱自然、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

6、促进自我了解,肯定自我价值,发展兴趣与专长。

二、初中阶段目标

1、统整各科知识,增进思考、判断、应用与创造能力。

2、拓展生活领域,养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习惯。

3、广泛参加社会活动,增强民主法治观念与互助合作品质。

4、乐于服务社会,具有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5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环保能力,养成环保习惯。

6、逐步了解自我,充分施展才能,合理设计未来。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一、内容领域和目标

1、服务社区

A、熟悉社区中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场所、基础敲诈和组织机构。 对社区

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物产特色、民间风俗和传统节日胡所了解,并萌发对家乡的关爱之情。 愿意为社区

建设和发展服务,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和责任心、体验服务的充实与愉悦。 关心社区中重大活动和社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尝试运用自己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从中获得积极的感受。

自觉维护社区形象。逐步形成建设良好生活环境的情感和态度。

使学生在服务的过程中学会交往、合作、懂得理解和尊重,形成团结意识和归属感,增强服役意识和责任感。

2、走进社会

A、初步了解社会基本运作方式、人类生活的基本活动,积累社会生活经验。 乐于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体验劳动的可贵与创造的喜悦。

逐步学会合理消费,形成保护自己正当权益的意识,优质明智的消费者。 遵守社会公德,形成并增进法治观念、民主意识。 感受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逐步形成正确的科学观。 理解、尊重和欣赏世界多元化。

3、珍惜环境

A、通过和自然的接触,感受到自然的神奇与博大,初步懂得欣赏自然的美,对自然充满热爱之情。

留心观察身边的环境,初步领悟环境对人的影响以及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了解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我国人口、资源和秣环境的基本状况增强环境保护的紧迫感。

具备初步的环境保护常识与技能,能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环保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逐步学会从身边的生活小事做起,关注周围、社区、国家、乃至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并养成随时随地保护与珍惜环境的习惯。

4、关爱他人

A体验个人与群体的互动关系,对他人的帮助心存感激并随时乐意帮助他人。 愿意与他人交往,初步形成与他人友好相处、共同成长的意识与能力。 理解他人的生活习惯、个性特点,懂得尊重人、宽容人。

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关心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乐于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掌握志愿服务的有关知识和技能,对他人富有爱心,使学生在与那些由于他们的帮助而从中获准的人的接触中,获得深刻体验、感受和满足。

5、善待自己

A、初步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感受到生命的奥妙、意义与价值。

逐步发现自己身心特点,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与能力,乐于表达自己、表现自己、发展自己。 初步认识和适应不同社会角色,正确理解个人价值,能对自己所优质的事情负责。具有很好的生活习惯,掌握安全生活的常识,学会在危难中自助与求助。 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具有开朗、乐观、坚强的个性,形成对自己的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 开始懂得自己的权利与义务。

能够了解自己的情绪,并学会用适当方法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二、内容主题选择维度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主要以主题式呈现活动的内容。主题的选择可依据以下几个维度:

1、围绕人类的基本活动或社会运作的基本方式选择活动主题,如社会的生产、交换、消费等,政治机构的政治功能、经济机构的经济功能、家庭的功能、文化教育机构的功能等。

2、围绕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公共财政问题和发生的重要事件选择活动主题,如环境污染、能源危机、人口增长、全球化趋势以及战争与和平等。

3、围绕社区群众公共财政关心的话题选择活动主题,如耕地减少、用水困难、交通堵塞、住房紧张、迷信抬头、养老与保险就业等。

4、围绕主要的社会角色选择活动主题,包括公民、生产者、消费者、家庭成员、朋友、社成员、自我等。

5、围绕不断扩大的社区范围选择活动主题:家庭----邻里-----社区-----乡镇-----县市----省市-----国家------全球等。

三、内容选择的基本要求

1、密切联系生活。在选择内容时,应从学生接触的生活世界出发,从学生熟悉和关注的社会实际中选取主题,把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2、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这些已有一定的自主意识与自主能力,在选择内容时应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利,引导学生适应课程目标的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去选择和设计内容,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选择。

3、注重本土性。课程内容关注社区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尽可能就地取材,发挥优势,充分反映学校和地方特色。

4、注重统整各学科教学,体现各学习领域的融通。选择的内容既要注重学科知识的融合,以要突出本课程领域的实践性,既要保证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落实,又要尽可能考虑综合实践活动的其他指定领域内容的贯通,使各学习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有机整合,帮助学生完整地认识世界。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课程实施的基本原则

1、亲历性原则。教师应利用各种物质条件、精神条件,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现实的情境,改变学生单一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的空间,让学生走出课堂,置身于广阔的大自然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去亲自接触和感知各种人和事,使他们通过亲身经历、实际操作与活动来获得探究问题、与人交往的能力以及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

2、自主性原则。教师应根据本课程的目标和特点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和活动场所,教师应认识到自己既是课程的执行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和设计者。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活动、体验乃至创造,使其享受探究的乐趣、活动的愉悦、服务的充实,获得并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生存体验。

3、协同性原则。由于本课程的开放性、综合性、主题性等特点。课程的实施既要要求学校各科教师共同协作,又要要求学校教师与社会各界人员相互配合,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协同完成教学任务。学校应善于协调各方人员的关系,调动各方积极性,共同发挥作用。

4、整合性原则。教师注重帮助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性认识,发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学校要注重以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切入点,统整研究性学习和劳动与技能教育及信息技术教育,整合性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

二、活动要求与设计

1、社区服务与社会初中活动应根据本课程的目标进行设计,兼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特别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应注重学生生存体验的获得与增进,有助于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2、考虑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走出课堂,参与参观访问、专题调查、实验制作、军事训练、采访宣传、郊游野营、科技文化活动、公益事业服务、义务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实际锻炼。

3、设计社会实践活动应力求生动活泼、丰富多样,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自己参与设计、自己选择主题、自己组织实施、自己进行评价,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感知、判断、分析、反思和创造、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提高他们活动的兴趣。

4、要注意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和劳动节与技术教育等其他指定的内容融合起来加以设计,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宗旨。

5、要高度注意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安全问题,要让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和活动,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安全,防止有害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事件发生。

6、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严格要求,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提高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实效性。要按规定写有计划并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组织实施安排列入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工作计划。适时召开经验交流会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

7、学生按学校规定的活动量,每次活动后,或学期结束前,每个学生个人要写出总结,按评价建议做出评价。评选出先进个人和先进小组。并填入本人学籍档案。成绩列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

三、课程实施的一般程序

1、提前准备。全面考察、了解活动所需的人力、物力等条件,确定参观、访问、服务、实践等活动的对象、时间和地点,与参观、访问的对象取得联系,共同商议活动如何进行。

2、拟定方案。由师生及其其他有关人员共同拟定实施方案或计划。方案内容包括:主题、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具体步骤、组织形式、活动方式和必要的活动设备以及活动的评价形式。

3、实施活动。师生超出课堂进入活动场地进行实践场地实践活动。教师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及时了解学生活动的进展情况,做好组织和引导工作,还要注意与家庭、社区保持密切联系,活动如果没有家长、社区的大力支持,是很难取得预期成效的。

4、交流总结。学生把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汇集、整理成各种形式,并通过多种方式表达、交流和评价。教师则关注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是的发展,及时准确地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课程实施的基本保证

学校领导观念的转变和实质上的重视是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实施成功的基本保证。如果没有学校领导实质上的重视,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将流于形式。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把学生的学习从教室拉向社会、从以教科书为蓝本转向通过自主探索与活动体验来求得发展,这对教师课堂讲授的传统角色提出了挑战,使得教师承担着更深刻的义务和更艰巨的任务,对他们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学校没有高瞻远瞩的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并接受新的教育工作者观念的领导群体,如果学校没有一批具有现代教育意识、难免高出书本、课堂与考分来考虑问题的教师,学校就不能很好地开展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更新教育观念,实现教师角色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应使教师认识到,教师的主要职责在于为学生的学习探索创设一定的教育情景、营造良好的精神氛围,把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强迫学生或把学生束缚在书本、课堂的圈子里。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体现在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与探索活动中。

2、加强教师指导、组织及协调能力的培养。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尤其需要做好学校与家庭、社区和社会的协调工作,做好本课程和其他学科教学等方面的协调工作,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本课程的实施。

3、在实践中培养教师。可以通过有组织的教研活动,使教师了解课程改革的单晶体思路和目标,领会本课程标准的主旨和要义,并在教学、教研工作中积极探索,结合本校、本地的实际情况开发和设计课程。

五、课程评价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同样需要进行评价,但评价的重点在于学生是否积极参加、亲历活动与实践,在于学生是否在活动中形成积极体验、获得真实感受并增强其社会责任感,而不在于学生掌握了多少具体知识。 (一)本课程的评价的主要特点

1、突出发展。本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有新的进展,不在于给学生下结论、分等级。

2、注重过程。本课程评价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尤为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力的提高、情感体验的产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3 、体现多元。本课程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标准多元、评价内容与方式多元,避免教师评价唯

一、终极结果唯一的现象。

4 、强调自评。本课程重视学生自我评估、自我改进、自我调整,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学习进步。

(二)评价方式

1、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具体方式有自我阐述与评定、其他同学推举与评说等。

2、日常观察与成果展示相结合。具体方式有:观察记录、活动表演、调查报告、成果展示等。

3、教师评价与家长、社区有关人员的评价相结合。具体方式有:档案袋、评语、活动记录、其他人推举与评说等。

第二篇: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构与实践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全新课程形态。在初中阶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重要意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构建属于校本课程开发。其体系的构建要科学设置课程目标,科学设置课程的构架。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要统一领导和协调好指导教师、班主任、年级、教务、德育、教科室等管理部门的关系,充分发挥其管理职能,并注意运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开展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从学生所处的实际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出发,展开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活动实施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实践,同时要求教师有针对性的加以引导、指导,处理好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使学生在活动中形成问题意识,并善于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同时在活动中采取多样化的组织方式开展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遵循“亲历实践,深度探究”的原则,倡导亲身体验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持续、深入地探究下去。 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综合实践活动要集中体现学校的原有特色,学校应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并根据学校和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尝试着制订三种相互衔接的计划,即“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以及“班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在活动的展开过程中,学生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会产生出新的目标、问题、价值观和新的对结果的设计,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必须认识到这些生成性目标与生成性主题产生的必然性,肯定其存在价值,并加以运用,使生成性发挥得更具目的性和更富有成效,从而将活动引向新的领域。 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要考虑到信息时代对学生发展的现实要求,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提升活动的实施水平,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实施过程之中。同时把信息技术不仅仅作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种手段,而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素养,渗透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中,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为学生创造反思性、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和问题情境,以防止陷入纯粹的技能训练误区。

第三篇:浙江省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规范

一、学习纲要,明确要求

1.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把握课程的理念、性质、特点和价值追求。

2.明确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及管理的要求。

二、制定规划,设计活动

1.分析学生的兴趣、需求、能力和经验。

2.分析现有的和潜在的课程资源。

3.理清学情和课程目标之间的关系,根据学校总体规划,确定学段目标和学期目标。

4.设计主题活动,安排好活动进度,设计活动评价策略,制订学期活动规划。

三、确定课题,制定方案

1.设计好每一次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指导方案。

2.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3.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鼓励学生发表意见。

4.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整理、归纳和论证,确定主题活动下的活动课题。

5.帮助学生明确活动的课题是调查研究类、项目设计类、实验观察类、志愿服务类还是综合性课题,以更好地把握活动过程所需要的方法。

6.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和他人的活动兴趣、特长和便利性等因素组建活动小组,寻找合适的指导老师。

7.指导学生把握制定活动方案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格式,引导学生针对活动方式,自主规范地进行相应方案,并论证其科学性和可行性,进一步完善方案。

四、实施活动,适度指导

1.跟踪了解学生的活动进程,观察学生的活动状态。

2.倾听学生的真实体悟,真诚表达自己的看法,提出建议。

3.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及时修整活动计划。

4.指导学生收集处理资料的方法。

5.引导学生学习社会交往。

6.培养过程记录习惯,保存活动原始资料。

7.搭建阶段性交流展示的平台,引导学生及时反思。

8.引导学生活动的继续与深入开展。

五、组织整理,形成结果

1.指导学生对活动所得的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归纳、汇总,使之条理化。

2.依据所获得的资料特点,寻求最佳的成果表达形式。

3.要指导学生通过反思既关注有形成果,又注意挖掘活动中隐性且有价值的活动体验。

4.指导学生分工合作,形成一份基本规范的、有个性的小组活动成果报告。

六、成果展示,多元评价

1.引导各小组确定最佳的成果呈现形式。

2.协调各小组做好成果展示的内部配合工作。

3.指导各小组做好成果展示的物质准备工作。

4.对学生的成果和展示给予积极肯定。

5.指导各小组做好成果展示过程中的记录工作

6.指导各小组做好活动的评价工作。

7.对学生的活动材料及时归档,,以备后用。

七、保障安全,维护诚信

1.各项户外活动前要制定安全预案,进行安全教育。

2.指导学生正确处理活动中的突发事件。

3.说明真实填写活动记录表的意义,取得相关的证明和活动证据,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

4.建立诚信制度,在成果展示中可以进行适当的答辩活动。

5.与相关教师展开合作与交流,了解其他教师指导经验,取长补短。

(征求意见稿)

一、学习纲要,明确要求

1.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把握课程的特点和价值追求。

2.明确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及管理的要求。

二、制定规划,设计活动

1.分析学生的兴趣、需求、能力和经验。

2.分析现有的和潜在的课程资源。

3.理清学情和课程目标之间的关系,根据学校总体规划,确定学段目标和学期目标。

4.设计主题活动,安排好活动进度,设计活动评价策略,制订学期活动规划。

三、确定课题,制定方案

1.设计好每一次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指导方案。

2.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3.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鼓励学生发表意见。

4.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整理、归纳和论证,确定主题活动下的活动课题。

5.帮助学生明确活动的课题是调查研究类、项目设计类、实验观察类、志愿服务类还是综合性课题,以更好地把握活动过程所需要的方法。

6.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和他人的活动兴趣、特长和便利性等因素组建活动小组,寻找合适的指导老师。

7.指导学生把握制定活动方案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格式,引导学生针对活动方式,自主规范地进行相应方案,并论证其科学性和可行性,进一步完善方案。

四、实施活动,适度指导

1.跟踪了解学生的活动进程,观察学生的活动状态。

2.倾听学生的真实体悟,真诚表达自己的看法,提出建议。

3.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及时修整活动计划。

4.指导学生收集处理资料的方法。

5.引导学生学习社会交往。

6.培养过程记录习惯,保存活动原始资料。

7.搭建阶段性交流展示的平台,引导学生及时反思。

8.引导学生活动的继续与深入开展。

五、组织整理,形成结果

1.指导学生对活动所得的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归纳、汇总,使之条理化。

2.依据所获得的资料特点,寻求最佳的成果表达形式。

3.要指导学生通过反思既关注有形成果,又注意挖掘活动中隐性且有价值的活动体验。

4.指导学生分工合作,形成一份基本规范的、有个性的小组活动成果报告。

六、成果展示,多元评价

1.引导各小组确定最佳的成果呈现形式。

2.协调各小组做好成果展示的内部配合工作。

3.指导各小组做好成果展示的物质准备工作。

4.对学生的成果和展示给予积极肯定。

5.指导各小组做好成果展示过程中的记录工作

6.指导各小组做好活动的评价工作。

7.对学生的活动材料及时归档,,以备后用。

七、保障安全,维护诚信

1.各项户外活动前要制定安全预案,进行安全教育。

2.指导学生正确处理活动中的突发事件。

3.说明真实填写活动记录表的意义,取得相关的证明和活动证据,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

4.建立诚信制度,在成果展示中可以进行适当的答辩活动。

5.与相关教师展开合作与交流,了解其他教师指导经验,取长补短。

第四篇:初中综合实践课程标准

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

课 程 标 准

(7-9年级)

- 1

第一部分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它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7-9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为了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帮助广大中小学教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人员理解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特制定本纲要。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背景

儿童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综合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关注儿童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深化以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成为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使命。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会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基本关系,发展学生的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信息意识与技术意识、劳动观念与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为实现素质教育的宏伟目标,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亟待改革与创新,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是适应这一需求的重要举措。

综合实践活动反映了学生个性发展的内在需要,体现了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他们的发展不仅仅是通过书本知识的学习而获得的。综

- 3

(二)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超越封闭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单一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其课程目标和内容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表现,其学习活动方式与活动过程、评价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三)自主性

综合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它客观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性学习的全过程,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反思。指导教师对学生实践学习的全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活动。

(四)生成性

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发挥在活动过程中自主建构和动态生成的作用,处理好课程的预设性与生成性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学生的活动主题、课题或活动项目产生于对生活中现象的观察、问题的分析,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展开,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丰富和深化,新的活动目标和活动主题将不断生成,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形态随之不断完善。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

7-9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基于如下基本理念: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 5

(三)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注重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规定。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强调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要求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实现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二部分

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

与其他类型的课程一样,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也涉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维度。但与其他类型课程的目标相比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维度的目标,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实现课程的发展价值。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通过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实践的过程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7-9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注重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具体目标包括:

- 7劳动习惯。

(四)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探究的态度,了解并学习运用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发展信息素养和技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学会自主提出问题、制定活动方案,并组织实施活动方案 ?形成自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初步具有信息素养和技术素养

?开展问题探究,体验探究过程,了解与学习问题解决的基本研究方法,对感兴趣的自然问题、社会问题和自我问题进行深度探究

?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形成问题意识,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三部分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领域

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由地方指导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与实施的课程。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着眼于宏观指导而研制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加强管理并提供必要的专业支持。学校要根据纲要所设定的基本框架规划学生活动的基本类型、基本内容和具体活动方案。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范围

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内容领域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

(一)研究性学习

- 9运用获得的信息描述或说明问题,并做出恰当的解释。

(4)学会分享与合作

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既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又乐于与伙伴互相帮助、彼此协作;自觉遵守合作规范,正确对待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主动与同伴分享信息、创意和成果等。

(5)养成科学态度与科学道德

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要形成“崇尚真理、尊重科学”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不盲从、不迷信;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认真踏实、善始善终,胜不骄、败不馁;善于对学习过程与结果认真反思和自我评价;了解并尝试运用问题解决的基本科学方法,具有一定的方法意识,体验研究的基本过程;尊重他人的思想与研究成果等。

(6)增强公民意识与社会责任心

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学会关心科学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初步形成维护社会进步、承担社会义务、服务社会的公民意识。

2.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7-9年级研究性学习强调通过学生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主动探究来获得直接经验,因此主要从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选择和确定专题。

(1)研究性学习内容的基本特点

研究性学习内容的基本特点是开放性和探究性。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既可以由学生自行确定,也可以由教师提供选题建议;可以来源

- 11科技发展的最新成就,如航空航天、生物工程、计算机技术、环境保护、新材料新能源等,并把这些内容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以满足学生的探究需要和兴趣,启迪思维。通过这些活动增进学生对科学发展的了解和认识,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激发他们参与研究的兴趣和热情,从而拓展研究性学习的领域。

●重视与各科知识的联系

进入初中阶段,学科门类逐渐增多,学习难度逐渐增大。研究性学习活动要注意创设各种情境和条件,加强与各科知识内容的联系。要注意从学科知识的拓展和应用中生成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在研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要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各科知识。

(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超越单一的教室空间,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培养社会服务意识、增强公民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设置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强化课堂、学校与生活、社会的联系的重要纽带,是增强学生对他人、对集体、对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重要举措。

1、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目标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在服从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的基础上,更为注重发展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和公民责任感。7-9年级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阶段目标是:

(1)增强服务意识,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和充实进取的生

- 13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时刻准备着。这对于实现学生在认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领域的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质量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最大追求不是授人以书本知识,不是记忆、背诵,而是培养学生不断地领悟世界的意义和人生的意义。因此,要特别注意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在服务社会、帮助他人的体验中寻求学习的动力,克服重分数轻发展、重书本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把学习场所从教室拓展到社区乃至整个社会,改变单一的学习方式,使课堂知识学习和社会体验学习结合起来,加强学校与社会、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发掘蕴藏于邻里、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教育资源,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全面提升学习质量。

2、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内容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内容领域是开放的,非常广泛。选择内容时应着重考虑:

(1)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应从学生接触的生活世界出发,从学生熟悉和关注的社会实际中选取主题,把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对于初中生来讲,选择的内容可从日常生活扩展到地区、国家乃至世界范围的一些问题,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和发展空间。

(2)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应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利,引导学生适应课程目标的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去选择和设计内容,在活

- 15年级的学生人人必须经历的实践活动内容。接受劳动与技术教育、获得劳动与技术的学习经历是每个学生的基本权利。劳动与技术教育应当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应当从促进学生积极劳动体验的产生和着力促进学生技术素养的形成这一基本任务出发,形成活动内容、活动方式上的多样化和选择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应当在注重劳动教育的多学科渗透和多渠道实施的同时,注意劳动教育与技术教育的有机联系和有序整合,努力发挥劳动教育在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等方面的教育作用,并注意引导学生用良好的情感态度与积极价值观,融入劳动与技术世界;应当重视学生的手脑并用,注重学生的技术探究、试验与创造,强调以技术内容为载体的“做中学”和“学中做”,强调心智技能与动作技能的结合,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它不应只重视操作技能的训练,还应重视操作活动中学生对技术原理与方法的探究与试验,重视对技术的文化特性的理解与感悟,重视对技术作品的设计与创造;根据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考虑到综合实践活动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特性,提倡以具体的技术项目为单位来设计和组织学生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活动。一般地,一个具体技术项目包含着一系列具有综合特性的学习内容,蕴藏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学生通过系列性的实践活动,能够获得相应的工具应用、材料认识、简易设计、作品制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发展。

1.基本目标

(1)认识劳动世界,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 17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伦理意识、审美意识以及推动当地经济建设的意识。

(5)关注职业领域,增进职业认识,形成初步的职业选择意向和初步的创业意识

了解从事职业活动必须具备的劳动保护知识和相应的职业道德;关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进行学习或就业的初步选择;知道创业过程的艰辛和乐趣,形成初步的创业意识。

2.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内容范围及主要活动形式 劳动与技术教育内容可以在以下范围组织: (1)劳动实践活动

包括校园内的自我服务劳动、公益劳动;在社区进行的社区公益劳动;在当地厂矿企业或在农村的农田、林场、牧场、渔场等场所进行的简单生产劳动等。

(2)技能练习活动

主要有常见的工具使用、常见材料加工、常规构件或部件的连接,日常生活中的技术产品的使用、简易维护与保养;具有一定技术特征的生活技能,如日常烹饪、衣物缝制、常见洗涤等方面的技能学习,以及一些简单的、通用的工农业生产的基本技能练习等。

(3)工艺制作活动

主要指体现技术特征、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品的制作活动,以及纸塑、泥塑、编织、印染、雕刻、刺绣、电子等项目作品的制作等。

- 19影、养殖技术、农副产品贮藏和加工、农作物良种繁育、树木种植等基本技术项目;家政有营养与烹饪、服装与缝纫、家用器具使用与保养、家庭理财与购物等项目。各地区、各学校可根据实际,选择其中3个以上的项目作为载体实施劳动与技术教育;职业引导可结合学生的毕业教育、社会调查和技术基础学习确定具体内容;此外应结合课外活动、社区活动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

(四)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学习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为特征的基本学习领域之一。

信息技术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信息技术教育具有特殊性。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各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进行终生学习的能力;可以拓展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巩固信息素养和技术创新意识;对于培养国家建设和国际竞争所需的信息技术人才、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文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1.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目标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发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巩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提高

- 21整合:应注意从各学科学习任务中设计活动主题,引导学生以学科学习任务为载体探究和掌握信息技术;同时,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在学科学习中价值的理解,推动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学科学习,解决研究性学习问题,实现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与学习工具的双重价值。

(4)适应地区差异、体现地域特色: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各地在内容选择及其难度设置上,应适应本地设备、师资及学生的现状;活动选题要体现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体现地域特色,鼓励多样但不失合理的选题。

(5)体现个别差异,鼓励技术创新:学习内容应丰富多样,要求要分水平,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和特殊发展需求;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讨论确定合适的活动方式,活动空间要打破教室和书本的局限,鼓励更自主的技术实践与更开放的科技探究与技术创新。

3.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结构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内容分为基础性内容和拓展性内容。基础性内容是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学科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必要基础,是必修内容;拓展性内容是针对信息技术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及在信息技术方面学有余力的学生设置的选择性学习内容,以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发展。

4.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

(1)了解信息社会的含义,体验和分析信息技术对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影响,表现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术使用习惯

?结合学习和生活经验,了解信息的概念及主要特征,讨论衡量

- 23指标计对计算机功能的实际影响。学会根据学校、家庭或工作场所的具体需要,设计计算机的软硬件配置方案。

?讨论分析操作系统在计算机中的重要性和主要功能,认识操作系统的重要性;

?学习或进一步熟悉资源管理器的有关功能及相关步骤和命令(例如:格式化、恢复格式化;建立目录、复制、移动、搜索;常用硬盘管理功能;设置安全与共享等)。通过实践,加深对资源管理的认识,养成资源管理的意识。

(3)利用因特网有效获取信息,支持学科学习,解决实际问题 ?根据学习或实践需要,提高使用因特网搜索、浏览和下载信息的能力,体验超链接在网页中的作用,提高信息获取能力,学会合法、合理地使用网络工具和资源

?能根据学习主题或实践任务,识别网上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能讨论网络信息获取与其他信息获取形式的异同点。

?能利用BBS、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网络交流工具传递信息、表达思想、辅助学习。学会判断不良信息、主动抵触不友好网络交往的必要方式,如学会管理电子信箱和反垃圾邮件的方法、学会在BBS、QQ、MSN等工具上判断并主动防止不良信息的方法等。

(4)学会制作动画作品,直观地表达动态信息或描述过程 ?欣赏分析动画作品,比较动画与其他信息表达方式的联系与区别,分析动画在信息表达方面的独特性。

?通过剖析作品,了解动画的制作原理,熟悉动画制作的基本概

- 25素材进行初步的编辑、加工。

?使用自己熟悉的多媒体制作软件(有条件的可学会使用一种新的多媒体著作软件),集成各类素材,制作多媒体作品。

?能根据作品特点和受众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演示或发布电脑作品,表达主题和创意。

?能讨论形成多媒体作品的评价标准,对自己和他人的多媒体作品及其制作过程进行评价,能在评议的基础上对电脑作品进行有效的优化以增强表现力;能比较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电脑作品与传统制作过程和传统作品的异同。

?讨论所用信息技术工具的优缺点,提出可能的技术改进建议,形成技术创新意识。

(7)通过网站设计与制作进行合作学习,开展健康的社会交往 ?结合自己使用网站的经验,比较网站与其他多媒体作品之间的异同,比较网中和网页的关系,了解网站的基本结构。

?学会根据学习或社会交往的需要,设计学习支持网站或其他主题网站,学会合理规划网站的内容栏目和必要的交互功能。

?学会使用合适的网站制作工具(如所见即所得工具)制作网站,尝试使用常用网站制作技巧支持课程学习、合作研究或健康的社会交往,例如,利用表格对网页进行布局,了解和使用导航功能,设置超链接,初步了解(如,能看懂简单标识)超文本标志语言(Html)的作用。

?在使用网站及相关现代通信技术开展学习和交往的过程中,能

- 27用程序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小学阶段已开设机器人选修课的初中学校,可参照下述要求组织相关教育活动:

?在制作和操纵简单机器人的基础上,探究机器人的机械装置、电子装置,了解计算机程序控制机器人做出各种动作的简单流程,体验机器人对信息技术多个门类的综合运用。

?通过使用和剖析一段机器人(仿真)程序,感知程序和程序设计语言;了解“确定算法-编程实现”这一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通过剖析机器人教学平台中的程序实例,理解程序的基本结构。 ?学会使用一种机器人编程控制软件编制小编程,在仿真环境中运行或导出到实物机器人中运行程序,观察计算机运行程序的结果。根据运行结果对程序进行必要的修改和优化。

?开展机器人创意实践活动,学会搭建实物机器人(在不具备搭建实物机器人时,学会规划搭建机器人的创意实践活动,能描述搭建常用机器人的方法);初步了解复合结构的机器人机器搭建方法。

?了解机器人领域的发展前沿,分析我国在机器人领域存在的差距,树立责任感。

?通过合作设计、搭建机器人及参加有关竞赛活动,学会分工协作,培养团队精神。

5.实施建议

(1)重视结合学生经验,突出实践性

信息技术的学习和活动要求学生能将获得的操作技能迁移到实

- 29理和方法,更需要学生通过信息处理、设计制作作品等技术活动表达自己的创意、想法和认知活动结果。理解和建构等认知活动是有效技术操作的前提,也是技术操作的提升与经验总结,更是探究科技奥秘的必要过程;而技术操作是认知活动结果的外在表达与实践检验。

信息技术教育要注意“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引导学生在思考、探究和理解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应用技术;在操作过程中,鼓励学生探究原理、总结方法、积累经验。在技术活动与认知活动的互动中培养科技创新精神,提高技术实践能力。避免脱离思考与探究的机械操作和简单模仿,或者脱离技术实践的“纸上谈兵”式的信息技术教学。

(3)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有机结合,培养交流能力、形成良好信息意识

信息技术学习不仅需要个体的自主探究和建构,更需要表达交流、讨论合作。信息技术不仅提供了有力的探究和学习工具,还提供方便快捷的交流工具,计算机网络更是提供了跨时空互动交流的环境,使随时、随地、随需的合作学习和研究成为可能。

信息技术教育要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分享资料、合作交流,通过讨论深化理解,通过合作促进社会建构;引导学生学会在合作过程中合理表述个人观点,恰当地应用他人观点,在利用社会公共信息的基础上共享个人的信息资料,培养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交流能力和信息共享意识。

(4)活动要兼顾趣味性和挑战性,提高信息加工深度,促进高水平思维

- 31逐步适应学习进度,减少挫败感,确保所有学生都得到适度的发展。尽量保证学生有机会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兴趣的内容,避免“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

信息技术创新的关键期明显早于其他领域,初中学生已经开始在信息技术方面表现出较高的创造性。应通过必修与选修结合、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结合的方式,创造条件发展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潜力。教师在引导学生实践的过程中,要多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少些对主题的统一要求;多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少些机械模仿;对学生富有个性的操作方式或问题解决方法,要多些接受和认可,少些打击和漠视。

6.学生信息技术学习活动评价建议

(1)综合运用各种过程性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操作能力

在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进行过程性评价时,应针对不同评价内容和相应的课程目标,适当选择和灵活运用表现性评价、成长记录等评价方式,以学生在操作或实践活动中的实际表现和成果作为评价依据,全面记录和评价学生在信息素养、操作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实际表现,避免采取一次测验或考试评定学生一学期或整个学段学习情况的局面;评价以诊断学习、鼓励进步为主,弱化学生之间的横向比较和分数排名。

除成长记录之外,信息技术活动的评价主要以典型作品评价和项目型实践活动评价为主。典型作品评价主要是通过作品,分析学生的作品设计思路、制作过程以及技术应用的合理性,而不能只评价作品

- 33是否合理,或把握学生对相关社会问题的看法。避免假借机考之名,实际考察对缺乏实际应用价值的知识和命令的机械记忆,杜绝通过“偏、难、怪”的选择题、填空题来误导学生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甚至使信息技术教育误入“只重应试,不重实践”的误区。

7.信息技术教育设备和资源建设建议 (1)基础设施与设备的建设和使用建议

?必要的计算机设备和网络条件是信息技术教育实施的物质基础。要尽量配备满足教学需要的计算机房或多媒体教室,配备数量合理、配置适当的计算机和相应的外部设备(打印机、投影仪、扫描仪等);

?尽量建设满足学习和活动所需的局域网,尽量连接因特网。 ?务必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营造安全的信息环境,提供健康有用的信息,通过技术防护过滤与人员监控相结合的方式,主动预防网络不良信息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侵蚀。

?各地可根据本地的设备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灵活选择具体的技术平台和学习工具,不必拘泥于一种技术平台;鼓励学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避免教师统一指定所有活动工具。

?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之间信息设备和信息资源的共享,欠发达地区的学校应充分发掘和利用当地条件较好的家庭、当地中心学校、图书馆、信息中心等场所的计算机设备和数码相机、扫描仪等信息技术工具,为学生的上机实践和动手操作创造必要条件。

(2)信息技术活动材料和学习资源的选择和使用建议

- 35开,注重整合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学生的心理健康活动、环境教育、反毒品教育等内容,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是学生活动主题,因而具体内容应由学校根据学生需要来确定。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需遵循下列要求:

1.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不是教师或课程编制者预先具体设计的,而是学生自己提出的感兴趣的问题或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准备阶段、开展的过程、总结与交流等环节都应该尊重学生的实际,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和需要。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准备阶段,应由学生自主地提出活动主题或问题。活动主题或问题的提出,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从他们的实际出发。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明确活动主题或问题的意义。

2.体现学校和社区的特色

学校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重要基地。每所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社区背景各异,学校发展的理念和学校传统不尽相同,因地制宜,关注学生发展的需要是学校确定综合实践活动具体内容的基本要求。初中学校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学校内部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选择并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统整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领域,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一方面,学校应在人力上,充分调动学校教师

- 37题、能源研究、环境保护等等。各学校结合周围的自然环境状况,引导学生自主地从自然中提出他们感兴趣的问题,通过观测、考察、实验、探究等多种活动,走进自然,感受自然,探究自然,获得丰富的体验。

2.人与社会的关系领域

要增进学生的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能力,需要引导学生接触社会,走入社会,通过学生自主地从生活中提出关于人与社会问题的活动主题,在参观、访问、考察、实际参与、探究等活动中了解、探究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体会自己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养成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

3.学生与自我的关系领域

初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可引导学生反思自我,探究自我和同伴生活中的问题。使初中生通过畅想、感悟、交流、体验、探究等活动,提高自我认识,发展反思能力;学习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发展生存能力,树立自信、自尊、自立等良好的品质。

第四部分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是一种个性化的过程,它充分体现了课程对学校、对学生的适应性。与其他课程的教学过程不同,它更强调妥善处理好教师与学生、认识与实践、内容与形式、过程与结果、规范性与生成性,以及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创造性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

- 39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的教师,而应通过有效的方式将所有教师的智慧集中起来,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协同指导。

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应处理好学生自主活动与教师有效指导的关系。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而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二)处理好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克服形式化倾向

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基本方式。实践的过程是学生基于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运用必要的工具,作用于客观对象的过程。学生实践的方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大类:一是以研究为主要活动方式的实践。包括制定方案、调查、访问、观察、实验、统计、信息收集与处理等。二是以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为主的活动方式。包括参观、服务、宣传、义务劳动、经济活动等。此类实践活动一般要在特定的社会情景中进行,如社区福利院、孤儿院、小区、农村或农场、文化古迹、社会有关机构、街道、商店、公园等场所。三是以技术实践为主的活动方式。包括技术实践和劳动实践两大类。具体有设计、制作、研制、种植、养殖、信息发布、出版(小报、墙报等)技术实践并不等于科技小发明和小创造,而是实践过程的必经环节。

学生的实践过程要建立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克服盲目的实践的局限性。认识是实践的基础,真知来源于实践,学生通过实践形成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并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要切实克服活动形式化、表层化的局限性,需要处理好认识与实践的关

- 41信息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和特殊领域,应注重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要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为学生进行跨地区、跨学校、跨班级的合作探究开辟空间,为教师进行跨地区、跨学校、跨班级的合作指导提供条件。

综合实践活动的中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中的某些内容,可根据需要在初中阶段某一学期或学年独立开设。7-9年级信息技术教育的总学时为72学时,但不能完全用信息教育取代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过程中,要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注重信息技术手段的设计与运用要致力于为学生创造反思性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和问题情境,防止陷入纯粹信息技术知识教学或技能训练。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与组织形式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

一般来说,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可分为活动准备、活动实施、活动总结与交流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具有不同的基本任务。

1.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阶段的活动的主要任务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问题,明确学习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组建活动小组;制定活动方案;准备必要的活动条件等。

准备阶段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引导学生组建活动小组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认识

- 43程,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成性目标。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

7-9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必须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安全、有效地开展。一般可采取两种组织形式:

1.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鼓励初中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构成由学生自己协商后确定,教师不过多介入他们的选择。小组成员的组成不限于班级内,为使实践与探究走向深入,允许并鼓励各班之间、不同年级之间、甚至不同学校、不同地域之间学生的组合。

2.个人活动

个人活动的组织形式能够有利于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允许初中学生独立进行的活动,并完成活动任务。在学生个人完成活动后,应组织学生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分享。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取全班活动的组织形式。允许并鼓励不同班级、不同年级、甚至不同学校、不同地域之间学生的组合。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时间安排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的课时安排应体现弹性课时制。即将每周3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根据学生活动主题或课题的实施需要,可以将每周的时间集中在

- 45案。指导教师在要求学生制定活动主题实施方案的同时,应针对学生活动主题的展开过程及其需要,设计教师指导方案。教师指导方案应包括:学生活动主题的具体目标、学生活动过程与具体方法的指导、学生活动主题必要的资料与工具准备、学生活动评价策略等。制定教师指导方案,有利于教师明确指导任务,落实具体的指导行为。

(二)建立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的基本行为规范或指导常规 要初步建立起来教师指导行为的基本规范。活动准备阶段的教师指导应包括提出问题、形成活动主题的指导;制定活动方案的指导;必要的活动资料与活动工具准备的指导等。活动实施阶段的教师指导主要包括进入活动情境的指导、方法论的指导、搜集与处理资料的指导等;活动总结与交流阶段的教师指导主要包括活动结果总结的指导、活动过程总结的指导、活动体验总结的指导、表达与交流的指导等。建立教师指导行为的基本规范和指导行为常规,有助于增强教师指导的有效性。

第五部分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它反对通过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

一、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基本原则

(一)注重整体评价

- 47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方式多种多样。但无论何种方式,其运用的先决条件为观察。通过观察,记录和描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的基础,这是综合实践活动各种评价方式运用的基本要求。在具体操作中,“成长记录评价”与“协商研讨式评定”等方法被认为是非常有效的评价方法。教师在运用这些方法时要注意用文字说明学生活动令人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师要鼓励每个学生建立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档案,以便使学生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与其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体会以及进步的喜悦。

学生评价的途径主要有成果展示、研讨答辩、访谈观察、成长记录等。通过各种途径来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进行综合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的方式主要有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个别评价与集体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发展要作为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一部分,纳入初中毕业和高中招生初中生综合素质评定的重要依据,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评价和学校评价

对教师的评价,侧重于对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组织、规划、管理、指导等方面的能力、实效。

对学校的评价,侧重于对学校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状况的评价,包括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师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学校

- 49

第五篇:初中数学新课程综合实践策略研究

内容提要: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规定的,它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巩固所学知识,形成应用意识和自主、合作的探索精神。要开展好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首先要认真选取切合开展初中数学综合实践的素材,其次要以问题为载体来实施,充分体现“做”数学,最终不但要重视活动结果,更要重视活动的过程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同时要克服活动中的各种困难,使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在初中数学教育这块阵地上生根、开花、结果。

关键词:综合实践实践素材问题载体开放学习“做”数学

正文:

为了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公民,为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规划新的课程体系时,规定“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等作为必修课程”,并指出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二者具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并存在紧密联系,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也可以和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同时各学科课程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新一轮初中数学课程改革是非常重视初中数学综合实践能力的,在当前如火如荼的数学课程改革中,数学综合实践已成为数学教学中教师们探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人在与新教材的亲密接触过程中,就如何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了探索与研究,有了些心得与体会。

一、对数学综合实践的认识

数学综合实践是为了探究数学知识、检验数学结论(或假设)、或是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问题,而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调查、观察,进行探究、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最后获得概念、理解或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习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在数学综合实践教学中教师仍处在主导地位,而学生则处于主动地位。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指出:“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是欧几里得式严谨的科学,从这方面看数学像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另一方面,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看起来却像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这就要求数学课堂教学既要充分体现它的形式化、抽象化的一面,又必须重视数学发现、数学创造过程中具体化、经验化的一面,面对目前的数学教学,我们更应关注后者。数学综合实践可以使学生体验和感悟数学的两个侧面,可以某些方面让学生亲历“数学发明创造的过程”,符合人的认知规律,融启发、探究、发现、创新于一体,有其它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轴对称图形”时,组织学生进行折纸、剪纸实验,学生能折、剪出多种多样的美丽的对称图形,看着自己的作品,学生往往会产生一种喜悦的心情,富有成就感,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起到激发兴趣的作用。(2)、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源泉。数学理论的抽象性,通常都有某种“直观”的想法为背景,作为教师,就应该通过数学实践,把这种直观的背景显现出来,帮助学生抓住其本质,了解它的变形和发展及与其它问题的联系。例如,你能把一张三角形纸片剪成两个三角形,使它们恰好相似吗?教师就可通过实验——剪纸活动,使学生领悟其本质。以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引发学生两点思考:一是能不能剪;二是若能的话,则如何剪。学生一般会先从特殊三角形入手,能迅速给出解决,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能分割。通过剪纸这一直观形象的实验来阐述形象的数学内容,通过这些实验操作,一方面使学生能更深入、更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另一方面,也使他们的思维方式不会犯浮夸和刻板的毛病,又能准确抓住事物的本质,提出符合实际的有创新的看法,数学实践活动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3)、突破教学难点。对于教学中一些疑难点,如不借助于一定的实践手段,就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也很难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例如:七年级(上)《13亿粒米到底有多大》教师用米粒、天平、量筒、计算器、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实验器材,与学生一起开展实践活动 ,估算出这么多米可供10位灾民吃上约16年,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4)、更加深刻揭示知识形成过程。在教“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组织学生运用两个不同的圆纸片作相对运动的实践,通过量一量、比一比,学生能很自然地归纳总结出两个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同时对相应知识的形成过程也有了较深的了解。(5)、帮助学生

巩固数学知识促成教学的良性循环。数学实践活动是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数学知识的一种有效方法。学生在实践时要将课本知识与眼前现实结合起来,将以实践中获得的感性认识,通过抽象思维得到对概念、定理的深入理解。在要求学生解决“不过河测河宽”的问题时,学生们集思广益,结合课本知识提出了不下五种的解决方法:①利用全等三角形;②利用三角形或梯形中位线定理;③利用等边三角形性质;④利用平行四边形性质;⑤利用相似三角形性质;⑥利用勾股定理;⑦利用三角函数。通过这一问题解决,使学生对“不过河测河宽”所运用的相关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做然后知不足”,在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实验的同时,激发了他们进一步学好数学的愿望,也促成数学教学的良性循环。(6)、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应用意识。通过数学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应用意识,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实践环境,使学生能受到必要的教学应用的实际训练。例如,学校每年要举行运动会,运动会场地可组织学生来画,跑道的线宽、道宽的尺寸一般都有规定的标准。当 100m、200m、400m、800m等跑步项目终点位置确定时,其起点位置如何确定?相应的每跑道的前伸数如何确定?标枪、铅球、铁饼场地怎样画?相应的角度怎样确定?这些运用到的数学知识虽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并不简单,通过教师的指导,使学生领悟到跑道上也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这样,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强化了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用数学”意识。

二、初中数学综合实践的类型

1、开展数学调查。数学调查是指选择某个具有现实意义的主题,要求学生通过一定的调查活动,收集有关数据进行数学处理,从而作出相应的推断,用以指导实践的活动形式。如“开展统计活动,调查社会上垃圾袋的丢弃情况,并撰写调查报告进行交流”、“调查学生对鞋子款式、颜色、质地等的喜好情况,向厂家提供一份研究报告和建议”等。

2、进行数学制作与设计。数学制作就是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制作某种规定要求的作品,当然这个作品可以是某个实物模型,也可以是某个图形甚至某种方案。如“制作七巧板”就是一个数学制作活动;相对而言,数学设计的要求的规范性要弱一些,因而更具有开放性,如“利用七巧板制作一些美丽的图案或者某个故事情节”、“研究七巧板的原理,自已设计一个五板、九巧板等,并利用它们拼成一些美丽的图案”等。

3、数学实验。数学实验是指为了获得某些数学知识,形成或检验某个数学猜想,解决某类数学问题,学生运用有关工具(如纸张、剪刀、模型、测量工具、作图工具以及计算机等),在数学思维活动的参与下进行的一种以学生人人参与的实际操作为特征的数学验证或探究活动。如“通过计算机用几何画板作出关于直线L对称的三角形ABC和三角形A’B’C’,量出这两个三角形的边长和角,以及这些点到直线L的距离,拖动点A,改变三角形ABC的形状,让学生观察,找出上面的度量值的变化规律以及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的交点情况,讨论得出关于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性质。”这样展示了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为抽象思维提供了直观模型。

4、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是指面对一个原始的实际问题,通过将其数学化为一个数学问题,然后逐步进行数学处理从而获得问题的数学解决,最终再在实际问题情境中加以检验鉴别的过程。比如“在不同的天气条件和工具下,探测学校操场上旗杆的高度的方法”,“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怎样才能制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怎样才能使制成的无盖的长方体的容积尽可能的大?”等,都是要求学生借助数学知识解决一个原始的实际问题,从中获得数学应用的实际体验和数学问题解决的能力。

5、数学探究。数学探究是指在学习某个数学知识时,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它往往包括这样几个过程: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并给出解释或证明。它和上面所说的问题解决的区别在于,问题解决面向的主要是课外的实际问题,而数学探究面向的主要是课内的数学问题,因而,在教学上,两者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数学探究更为关注数学问题内部关系的挖掘和数学问题相互之间的转化,更为关注学生数学研究、数学学习的策略和方法的养成。

6、数学主题阅读。数学主题阅读是指就一个确定的数学内容或主题,由教师或学生自己选择一些相关的数学文献,学生自主地进行阅读学习,以达到一定的目标的过程。数学主题阅读,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收集、加工、整理、利用信息的能力,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学生年龄的增长,数学主题阅读将成为数学综合实践的重要方式。

以上介绍了几种数学综合实践方式,事实上,要对此进行逻辑分类是比较困难的,某个实践活动同时兼具几种形式的特点,或者说某个课题学习活动中同时进行了几种形式的活动的现象是正常的,对它们严格区分是不现实的。随着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一定会创造出更多的数学综合实践的新形式和新途径。此外,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以课内外、教室内外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可以通过课堂学习的方式完成,也可以通过作业的方式,要求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实践去完成,特别是一些大的调查活动和课题研究活动,可让学生组成合作小组,在课后完成,然后到课堂上进行班组汇报、总结。

三、数学综合实践的开展。

1、选取数学综合实践素材。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必然以某个素材为载体,那么,综合实践的素材如何选取呢?本人认为,实践性和综合性无疑是数学综合实践题材选择的两个重要原则。数学综合实践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因此选择数学综合实践题材务必遵循实践性原则。通过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和认知实际的现实问题,加强数学学习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数学应用意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此外,具有现实背景的综合实践题材,更容易体现课程的人文精神和德育价值。如“调查学生一天丢弃的纸团的个数或家庭丢弃的垃圾袋的个数”,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调查家庭、学校或城市的用水量、水龙头漏水量等”可加强学生国情教育。加强数学各部分内容间联系,发展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是数学综合实践的另一个重要目标。“综合”是指数学各部分知识与表达方式之间的综合。如“用长方形的纸制作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的长方体纸盒”,它本身是一个几何背景的问题,在如何折叠方可制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的过程中,学生势必应用到许多“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初中生尚不具备求三次函数极值的数学方法,因此学生还难以数学地回答“什么情况下,长方体的体积较大”这一问题,只能通过一些具体情形的比较从而获奖问题的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又会运用到一定的统计知识,加强了数与形的联系。当然,在体现题材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基础上,素材选择时还应关注问题的数学性,力图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特别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抽象思维的能力,进行一定的数学拓展已经成为可能。如在上案例继续提出下列问题:“任意给定一个正方形,是否存在另一个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已知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两倍?你是怎样做的?你有哪些解决办法?你能提出什么新的问题?任意给定一个矩形,是否存在另一个矩形,它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已知矩形周和和面积的两倍?任意给定的一个矩形,是否存在另一个矩形,它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已知矩形周长和面积的一半呢?”在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必将经历猜想、尝试、证明、拓广等过程,从而增强学生问题意识和自主性,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探索和发现的体验。此外,素材的选取时,还应注意问题解决方式的多样化和问题结论的开放性。

2、数学综合实践要以问题为载体来实施的。为了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综合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可给出一些小课题让学生独立实践,通过这些数学实践的实际操作,学生可逐步掌握数学综合实践的方法,由于是以问题为载体来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从而提高了学生进行数学综合实践的兴趣,克服了为了数学实践而实践的问题,体现了探究性学习的特点。(1). 问题设计具有层次性。问题设计要有一定的层次性,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不要“一步到位”和“一刀切”。对于不同层次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通过动手实验,小组交流,同学间可以得到相互弥补、借鉴,相互启发、拨动,形成立体、交互的思维网络,往往会产生1+1>2的效果。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都有所收获。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2). 问题设计应具有开放性。 设计开放性问题,目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给学生创设动手、动口、动脑合作交流氛围,使他们通过小组活动,表现起创造性,想象力,增强与他人合作意识。有这样一个问题:校园内有一块长12米,宽8米的矩形花圃,喷水嘴安装在矩形对角线的交点P上,计划从点P引三条射线把花圃分成面积相等的三部分,分别种植三种不同的花(不考虑各部分之间的空隙),请你通过计算,设计方案,根据你的设计方案回答出三条射线与矩形有关边的交点位置,并填写活动报告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交往更丰富,交流的面更广,发现其他同学思维闪光点,经过分析、比较、优选,同学们发现了更多的思路和方法,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3.) 问题设计具有探索性。实验探索问题设计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参与,与他人合作交流。因此,该问题能否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能否让学生更深入地挖掘出问题深处的内涵,能否促进学生对问题进行重新思考从而提出新的问题,这是至关重要的。下面以一实际问题为例: 工人师傅想从一块锐角三角形铁皮余料剪出一个正方形零件,为提高锐角三角形余料的利用率,正方形的边长希望越大越好,怎样剪

才能使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一块锐角三角形余料, 要把它加工成正方形零件,内接正方形的一边落在三角形的哪边上,正方形的边长最大?学生经过探索合作交流得出结论:在锐角三角形中,当内接正方形的一边落在锐角三角形最短边上时,正方形边长最大。在原有的基础上,有学生又提出新问题:如果 不是锐角三角形,怎样使加工成的正方形零件最大呢?经过探索得到:结论1:如果 是直角三角形,边落在直角边上的两个内接正方形一样大,边落在斜边上的内接正方形最小。结论2:如果是钝角三角形,边落在钝角三角形最短边上的内接正方形最小,边落在钝角三角形的较大边与最大边的内接正方形的大小不确定。这样设计探究式合作学习问题,使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过程,体验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乐趣,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经过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发现的结论,无论在思想感情上,还是在学习兴趣上,都要比直接给出结论再加以证明更富有吸引力。综上所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留给学生自主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交流中,相互合作、相互启发、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共同提高。数学实践课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在数学实践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就有可能产生不同的思路和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重视数学实践活动的问题设计,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合作启智等教学过程中。学生在交流中,往往出现多种不同思路、不同方法的碰撞,从而迸出发绚丽多彩的思维火花。

3、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更要体现学生的“做”数学。“多做数学习题是学好数学的有效途径”这是部分数学老师指导学生更好应试的“经验之谈”,多少有点应试教育的味道,而数学综合实践中的“做”,则主要是要求学生多动手,在老师指导下探索建立模型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失败和成功中获得真知。数学中的很多问题和概念是可以由“做”数学实践来帮助加深理解的。如《13亿粒米到底有多大》让同学先进行猜测(可能是10吨、1.3立方米、20车、可供十位灾民吃三年„„),然后把学生分成四组,开展实践活动进行验证“13亿粒米到底有多大”,实践活动要求①先设计估算步骤,再根据步骤进行操作②动手实践时合理分工协作③填写估算报告并作汇报准备。④合理评价实践过程及结果。小组1的实践报告:实践目的可估10位灾民吃多久,实践工具:米粒、天平、计算器,实践步骤及过程:①数出200粒米②称出它的质量为4克③算出平均每粒米的质量0.02克④13亿粒米的总质量为26000千克⑤一般每灾民每天吃0.5千克,则10位灾民每天5千克,约16年。结果:这么多米可供10位灾民吃上约16年。评价:这个实验方案很好,亲身体验到13亿粒米真多,它可供10位灾民吃16年。并说明实践时数米粒太多,麻烦太少,误差大,200粒米较适中,这样尽可能精确,又尽可能方便。小组2的实验报告:实践目的用多大箱子来装,实践工具:米粒、一立方厘米的容器、计算器。实践步骤及过程:①用1立方厘米的容器来装米②数出这第多米粒是40粒③算出13亿粒米的体积约32.5立方米④要用边长为3.3米的正方体的箱子来装,结果:用一个大箱子来装,它的边长有我班最高女同学身高的2倍,评价:此方案较神奇,只用一立方厘米的容器及计算器就估算出了。小组3与小组4也分别作了汇报,他们都是通过测量计算出13亿粒米分别约29吨,用两吨的汽车要装运15车。通过小组合作,自主确定实践的步骤和工具。自主操作并收集数据并进行估算,充分体现了做,这增强了学生的能力,又使学生受到教育,全国每人节约1粒米,就能使10人吃上16年,认识到节俭的意义。

4、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要呈开放学习的态势。由于解决问题的实践方法,呈现了相当的开放性,如《13亿粒米到底有多大》的实践活动中,可测出它们的质量,也可以看让10位灾民吃上多少年,还可测出它的体积或能让车运上多少趟等。在具体实践中学生往往根据器材、方法的简洁,同时设计了几种不同的方法,体现了学生所具有的极大创新思维的潜力。这种情况由于和长期以考试为中心而使学生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势“所有问题都有答案且只有一个标准答案。”不同,学生没有了思想上的束缚,完全可以在他的研究实践领域内自由的驰骋,充分发挥他的想象力。这种开放的、自由地进行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正是学生灵感火花、创新精神产生的前提条件。

5、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要重视结果,但更要注重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和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在初中里就让学生接触到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让他们通过自己选取课题,收集信息和数据,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数学实践解决问题,发现规律。真正地感受一下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将产生巨大影响。学生通过特定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可以直观地了解非常抽象的数学内容,了解它的应用背景,化枯燥为有趣,这个过程会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实验的过程中也会遇到挫折和失败,这会使学生体会到研究的艰辛;让他们以小组合作方式来做实践,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在数学

实践活动中,学生会充分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数学的和人文科学的来解决正在研究的问题,知识在他们眼里不再是相孤立的,而是相互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让学生通过数学实践获得上述感受和体验,正是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

四、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困难

由于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和影响,加之我国现阶段初中数学教育的现状,目前数学课堂教学对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普遍存在着重视不够,缺乏指导、实施困难等诸多不利因素、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认识上的不足

在教育理论上传统的数学讲解式课堂模式,大容量、高强度、多反复的课堂训练模式在绝大多数数学教师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表现在担心数学实践活动花时较多,怕影响其教学的进度与质量,而数学实践活动教学与此则迥然有异,事实上,适当的数学实践活动不仅能提高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热情,而且能提高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有利于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每一位教师都要建立正确的人才观,即什么是学生最重要的,什么是学生必须在基础教育阶段形成的且将来具有可迁移性的能力。

2、教学缺乏必要的经验和指导

长期以来,数学实践活动一直被教育所忽视(教材中有关数学实践活动的内容很少,各种数学报刊有关数学实践活动的文章也不多),有时教师即使想做一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也因没有必要的经验和指导而流于形式,其数学实践的功能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和重视。因此,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教师要进行必要的学习和培训,在理解数学综合实验践本质的基础上,掌握一些对数学综合实践指导的技巧和策略,如怎样设计数学综合实践,怎样去激发问题的控制实践,怎样进行归纳和总结等。

3、学生数学综合实践的能力较差

由于数学综合实践是个“年轻”的课题,以前的学习中很少涉及此类问题,现在要求学生自己进行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下),学生往往不知所措,第一是学生难以设计出一套完整的实践活动方案,实践的过程中也提不出问题,完成不了必要的归纳和总结;第二是学生基本技能不足或遭遇挫折后夭折等一系列的现象,因此,针对这些可能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循序渐进,因材施教。首先是积极倡导数学实验,教学中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操作实验都尽可能给予学生设计、提问、猜想、操作、交流、评估的机会,创设问题情境,突出数学实践在能力培养中的载体功能;其次对数学综合实践的设计思想、实践内容、实践的演示操作过程、实践的归纳和总结都要有意识地增加学生参与的程度;再次是将课堂问题“问→答”变换为问题的“设计→解决→应用→再设计→再解决→再应用的不断总结提高的过程”,我们相信学生的学习潜能是巨大的,数学综合实践遵从了认知发展规律,符合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只要教师指导有方,鼓励及时,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和追求,将会很快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4、现行中考高考模式对数学实践活动的制约

数学综合实践并不排斥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学习,它们是相辅相在的有机整体,数学实践的关键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得更多,想得更多,而这些又同时会促进学习兴趣的提高,增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而学生会获得更多。针对我国目前的国情,在数学课堂上注意数学实践活动的意识的渗透,逐步提高学生对学生实践的认识和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对于学生明天的高考也必将受益(中考改革和高考命题已向国人发出了信号)。

综上所述,初中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和心智发展水平,密切数学与生活经验的联系,与社会的联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以及与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根据教材的内容选择适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素材,并确定其活动类型。在具体的实践活动过程中问题的设置要具有梯度,有开放性,有探索性,真正让学生经历自主解决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做”是不可缺的,它们在经历观测、调查、思考、交流等活动,使实践活动充满了活力,每个学生都各得其所得到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最充分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志宏、王晓文、姜平主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2、《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3、《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7~9年级)

4、章飞的《实践与综合应用及其教材设计的研究》

5、夏炎的《让学生在体验中主动构建新知识》

上一篇:初中英语国培心得体会下一篇:初中英语新课标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