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防治工作情况

2022-08-15

第一篇:结核病防治工作情况

结核病防治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泰安市结核病防治工作现场会暨防痨协会年会在我区召开,这是对我区卫生工作的关心支持和鼓励鞭策。首先,我代表泰山区卫生局对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莅临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泰山区1985年5月设立。全区辖5个街道、2个镇,共68个社区、126个行政村,总面积336.8平方公里,辖区总人口63.2万人,其中自有人口36万人。XX年年,全区实现国民生产总值94.3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14元。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结核病防治工作。近年来,在省市卫生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区结核病防治工作以健康教育为先导,以实施省级结核病控制项目为载体,以创建全省结核病防治示范县为动力,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先后成功实施了两轮省级结核病控制项目,结核病人发现率、转诊率、追踪率均大幅提高;XX年又申请成为全省首批构建无结核病的和谐校园项目试点县。10年元月份顺利通过山东省结核病防治示范县评审团验收,并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通过积极探索与实践,我区形成了领导重视、设施一流、市区联动、社区和学校两大领域突出的城区结核病控制新体系,各项指标均达到《全国结核病防治管理规划》目标要求。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履行政府承诺

结核病控制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与协作,也需要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和广泛参与。为此,区政府将结核病防治工作作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列入政府议事日程,从讲政治、讲大局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加强结核病防治,不断加大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和扶持力度。

1、强化政府领导,实行目标考核。区政府成立了分管区长任组长,各有关部门为成员的结核病防治领导小组,负责全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协调和督导检查。XX年,区委书记张志华同志来疾控中心调研结核病防治工作,充分体现了区委、区政府对结防工作的高度重视。同时,全面推行结核病防治目标责任制,层层签定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结核病防治重点督导,并作为疾病预防控制的重要指标予以考核。

2、加大规划力度,深化部门协作。区政府把结核病防治工作列入政府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作为“两个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贯彻。制定了《泰山区结核病防治规划及实施计划》,在全区范围内张贴区政府《关于免费检查治疗肺结核病的布告》XX多张。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制定工作计划并认真贯彻,促进了结核病防治策略与措施的落实。

3、加强机制建设,保证工作落实。先后出台结核病防治网络建设、考评标准、网络直报等规定,把结核病列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新农合的报销范围。财政部门自XX年起每年按人均0.1元设立结核病防治经费并及时拨付疾控中心。

二、突出优势健全三级防痨网络

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防痨网络,形成区管处镇、处镇管村、村管患者的“三级联网,一体防治”的工作局面,是全面提高结核病防治水平的重要保障。

1、强化“龙头建设”,突出区结防机构的带头作用。首先,加强人力资源建设,结防人员学历层次高、技术全面,全部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其次我区结防机构房屋建筑面积充足、设施齐全,尤其是结合实施省项目配备的x光机,投资15万元建设了流程合理的放射室,投资10万元建成了高标准的p2结核病实验室,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

2、加强网络报告,做好病人网络追踪。为确保辖区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对发现的肺结核病人或可疑病人及时转诊到区结防机构进行确诊登记和治疗管理,自XX年起,我们建立了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利用大疫情网络积极开展结核病人转诊追踪,通过电话追踪、管理医生追踪和结防机构督导追踪,使病人追踪率达到100%,追踪到位率达到90%以上。

3、落实责任制度,加强督导检查。区卫生部门将结核病防治纳入全区卫生工作年度考核和院长年薪制考核的重要内容,突出肺结核病人疫情网络报告和归口管理,对签订的目标责任书落实情况每年进行两次检查,并在全区通报,有力的促进了结防工作的开展。

三、多措并举提升结防水平

1、强化宣传,增强广泛参与意识。全方位做好宣传发动,提高全民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是实现结核病控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一是扎实开展结防知识进校园活动。作为省构建无结核病的和谐校园项目试点县,项目启动后,各学校积极参与,张贴防治结核病知识宣传画480余份;将结防知识纳入课堂教学,举行了主题班会,制作了手抄报;开展了《山东科技报》结防知识竞赛,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查书籍等方式了解结防知识;开展了小手拉大手活动,组织同学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给家长讲述结防知识。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17348份,回收率99.73%;与辖区内大学联合举行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将结核病防治动画片挂靠学校网站。通过这些活动,增加了结防知识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知识知晓率,在项目中期评估中受到省结防中心专家的充分肯定。10年年初对各项目学校进行了终期调查,目前调查结果正在分析中。二是充分利用社区阵地宣传。XX年是泰山区政府确定的“社区建设年”,社区卫生工作是社区创建的重要内容。在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工作中,健康教育、疾病控制是其中的两大内容。我们试行了卫生助理员制度,每个社区设立了一名卫生助理员,协助我们开展卫生工作。在各社区张贴了结防知识宣传画;在岱西等社区建设了疾病控制宣传长廊,在大型户外电子屏定期播放结核病防治动画片等。省、市领导多次参观指导,对这种在社区中丰富多彩的宣传给予了充分肯定。三是充分利用各种大型宣传活动和各种新闻媒体。每年“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我区都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XX年,市结防中心和区医疗卫生单位联合在邱家店农贸市场举行了宣传活动,利用宣传单、横幅、咨询台、电视访谈等形式,广泛宣传国家结核病防治政策及知识。共发放宣传画1000余张,宣传单700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180余人次。我们还与电视台联合制作了肺结核防治专题片;在泰安日报刊登结核病防治知识;通过行风热线解答听众疑问。四是通过卫生监督将结防知识送到经营业户。利用每年对辖区公共场所和食品经营户发放查体办证通知单的机会,将结防知识印刷到通知单背面,让经营业户同时了解熟悉结核病防治知识。

2、市区联动,开创城区结防工作新局面。泰山区为市政府驻地,辖区内有市结防中心等市级以上医疗机构12处。长期以来,在市结防中心治疗的肺结核病人交接管理工作不够理顺。XX年实施省结核病控制项目以来,结合ppm-dots试点工作,泰山区与辖区内各医疗机构,特别是市结防中心,围绕如何解决以上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尝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城区肺结核病人管理新模式,开创了城区结核病防治的新局面。一是建立市、区两级结防机构肺结核病人诊断治疗信息双登记及信息通报制度。市结防中心参照区级结防机构标准,为泰山区病人建立“三本”,区结防机构及时抄录三本信息。二是规范做好病人治疗管理工作。市结防中心通过电子邮件等措施及时将门诊肺结核病人就诊、胸片、痰检、治疗等信息转区结防机构,区结防机构根据市结防中心提供的病人信息进行“三本”、病历登记并输入专报网络。对住院治疗的肺结核病人,及时将出院信息转区结防机构进行追踪治疗;出院后自愿在市结防中心进行治疗的,市结防中心继续做好病人治疗管理记录并转区结防机构,区结防机构及时将信息进行网络上报。三是做好药品管理及统计报表。区结防机构领取免费药物存放在市结中心,市结防中心负责住院病人免费药品的发放和记录。区结防机构及时统计上报市结防中心治疗病人的各项信息,保证了信息的完整和规范。

3、实施项目,加强结防能力建设。在省、市卫生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顺利开展了两轮省级结核病控制项目。项目实施以来,各医疗单位肺结核病人报告率达到100%,转诊率达到98%以上。对转诊不到位的病人采取电话、村医及结防人员追踪等方式追踪,有效提高了追踪到位率,确保病人及时得到有效救治。对登记在册的病人采取dots治疗,管理村医进行督导,确保病人治愈,降低了耐药结核的发生。项目的实施强化了三级结防网络,确保了结核病人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XX年至今,共发现治疗肺结核病人792例,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病人发现指标。

4、规范管理,确保措施落实到位。一是加强归口管理,落实转诊制度。制定了肺结核病人归口管理规定;定期对各医疗机构归口管理进行督导检查;每季度召开疫情报告员、结防医生例会,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辖区各医疗机构成立了结核病归口管理领导小组,制定了转诊报告制度,规范了转诊程序。二是加强痰检点建设和对重点人群的筛查,确保结核病人早发现、早治疗。经省结防中心批准,我区在邱家店、省庄、徐家楼3个卫生院建立了乡镇痰检点。区结防机构及时对各痰检点痰涂片进行复核检查,保证了痰检质量。同时有计划的对学生等重点人群进行结核病专项筛查。自XX年起,每年对学校新生进行结核病筛查,共检查8000余人,对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者免费进行胸透,确保了学校结核病人的早发现、早治疗,有效地控制了学校结核病疫情的发生。三是全程督导,保证病人规律治疗。按照省市结防中心要求,区结防机构加强了全程督导,每月对处镇督导一次,在病人强化期及继续治疗期内对村医及病人督导访视至少两次;村医负责病人的服药治疗,做到送药到手,看服到口,咽下再走,防止病人中断服药。通过完善的督导治疗体系,肺结核病人规范治疗率达到95%以上。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我区结核病防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离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需要还有一定差距。在此,衷心希望各位领导和同志留下宝贵的意见。我们也会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措施,确保结核病防治规划目标的如期实现,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二篇:结核病防治工作规范

为加强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推动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的有效实施,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的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所制定的规定。 第一章 机构、人员和职责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机构

1.1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立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

1.2省、地(市)、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立从事结核病防治工作的专业科(所、室),或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相应职能。开展结核病诊断和治疗等服务的机构必须符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具备相应资质。

1.3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指定专人负责结核病防治工作。

1.4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指定人员负责结核病防治工作。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人员

2.1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根据其职责、工作任务、所在地域和服务人口等因素,合理配置相应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从事结核病防治工作。 各级人员配置参考标准:

省级机构至少由20名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并根据所辖县(区)的数量的多少适当增加。超过50个县(区)的省份,每增加10个县(区)增加1名人员。 地(市)级机构至少由15名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并根据所辖县(区)的数量的多少适当增加。超过10个县(区)的地(市),每增加一个县(区),增加1名人员;如果地(市)同时承担县(区)级的防治任务,要按照县(区)级的工作要求,增加相应数量的人员。 县(区)级机构至少由8名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并根据辖区人口数量的多少适当增加。超过40万人的县(区),每增加5万人增加1名人员。

县(区)级以上单独设立的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可根据相关医疗卫生机构设置标准和实际需要适当增加专业人员数量。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专职或兼职结核病防治专业人员。

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应有人员负责结核病防治工作。 2.2结核病防治专业技术人员需具备所从事工作的相应专业资格,或经过县(区)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组织的相关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职责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履行下列职责: 3.1 国家级

3.1.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主要职责: 3.1.1.1为制定有关结核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标准和防治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3.1.1.2建立并完善结核病监控与评价系统,收集、分析、利用和反馈结核病防治信息,开展结核病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对结核病防治策略和措施进行研究、督导检查与评价。

3.1.1.3 参与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指南等技术规范的制定,对各地进行技术指导。

3.1.1.4参与制定国家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策略,编写、制作健康教育材料,指导和实施健康促进工作。

3.1.1.5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疫情应急处理方案,指导和参与重大疫情的调查处理。

3.1.1.6制定抗结核药品和设备的需求计划,协助完成药品和设备招标、采购,及时供应和调剂药品,开展药品管理与监控。 3.1.1.7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参与国际援助项目的实施与管理。 3.1.1.8组织编写各类培训教材,培训专业技术人员。

3.1.1.9组织开展结核病防治的相关研究,推广科技成果及新技术、新方法。

3.1.1.10完成卫生部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3.1.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主要职责: 3.1.2.1为制定有关结核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标准和防治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3.1.2.2 制定结核病防治临床技术方案并指导各地实施。

3.1.2.3 对结核病临床诊断、治疗进行技术指导、培训和开展健康教育。 3.1.2.4组织开展结核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等研究。 3.1.2.5制定结核病实验室诊断标准和操作规程,组织实施结核病实验室工作的质量保证,开展结核病实验室技术人员培训,指导结核病实验室网络建设,对结核病实验室进行生物安全评价,对全国结核病实验室工作进行技术指导、评价和质量控制。 3.1.2.6 开展结核病耐药性监测与研究。

3.1.2.7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参与国际援助项目的实施与管理。 3.1.2.8完成卫生部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3.2 省级

3.2.1根据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结合当地实际为制定全省结核病防治规划、工作计划、经费预算等提供技术支持,并协助组织实施。 3.2.2对肺结核患者发现、治疗、管理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评价。 3.2.3按照国家结核病监控与评价系统的要求,收集、核对、上报、分析和反馈结核病防治信息,开展结核病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3.2.4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的疫情报告、转诊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和指导,对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与处理。 3.2.5实施和推广国家结核病实验室诊断标准和操作规程,开展分枝杆菌的涂片、分离培养、药物敏感性试验等实验室工作,开展结核病实验室技术人员培训,完善结核病实验室网络建设,对结核病实验室进行生物安全管理,组织实施结核病实验室质量保证工作,对结核病实验室工作进行技术指导、评价。

3.2.6制定培训计划,开展对地(市)、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结核病防治)机构和医疗机构相关业务人员的培训。 3.2.7组织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活动。

3.2.8制定抗结核药品和设备的需求计划,协助完成药品和设备招标、采购,及时供应和调剂药品,设立药品和设备账目,专人管理。 3.2.9负责对下级机构的结核病防治工作进行技术指导、督导检查和评价。

3.2.10组织开展结核病防治应用性研究工作。

3.2.11承办上级机构和本级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3.3 地(市)级

3.3.1根据省级结核病防治规划,结合当地实际为制定本级和县级结核病防治规划、工作计划、经费预算等提供技术支持,并协助组织实施。

3.3.2对肺结核患者发现、治疗、管理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评价。 3.3.3 负责收集、核对、上报、分析和反馈本地区结核病防治信息,协助开展结核病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3.3.4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的疫情报告、转诊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和指导,对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与处理。 3.3.5实施和推广国家结核病实验室诊断标准和操作规程,开展分枝杆菌的涂片、分离培养,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逐步开展药物敏感性试验等实验室工作,开展结核病实验室技术人员培训,组织实施本地区结核病实验室质量保证工作,对县级结核病实验室工作和生物安全进行检查和指导。 3.3.6制定培训计划,开展对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结核病防治)机构和医疗机构相关业务人员的培训。 3.3.7组织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活动。

3.3.8制定抗结核药品和设备的需求计划,及时供应和调剂药品,设立药品和设备账目,专人管理。

3.3.9负责对县级机构的结核病防治工作进行技术指导、督导检查和评价。

3.3.10开展结核病防治应用性研究工作。

3.3.11承办上级机构和本级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3.4 县(区)级

3.4.1根据省、地结核病防治规划,结合当地实际为制定本级结核病防治规划、工作计划、经费预算等提供技术支持,并协助组织实施。 3.4.2承担肺结核患者发现、报告、登记、治疗和管理工作,设立专职人员负责管理肺结核患者督导化疗。

3.4.3负责结核病信息的收集、录入、核对和上报工作,对信息资料进行及时分析和评价。

3.4.4检查和指导本地区医疗机构的疫情报告和转诊等工作,开展肺结核患者的追踪和密切接触者检查工作。

3.4.5开展痰涂片检查工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逐步开展分枝杆菌的分离培养,在地(市)组织下开展实验室质量保证工作,对医疗机构实验室和乡镇查痰点痰涂片检查工作进行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和培训。 3.4.6制定培训计划,开展对乡镇(社区)的结核病防治人员和医疗机构的相关人员的培训。

3.4.7制作、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开展健康促进活动。

3.4.8建立药品管理制度,制定抗结核药品和设备的需求计划,设立药品和设备账目,专人管理;按照药品管理要求存储药品,及时检查库存药品数量和效期。

3.4.9 开展对乡镇、村级结核病患者发现、治疗管理和健康教育等工作的督导检查。

3.4.10承办上级机构和本级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3.5 乡镇(社区)级

3.5.1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管理。

3.5.2 对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结核病治疗管理工作进行定期督导和检查。

3.5.3收集有关信息,负责本单位及所辖区域内的疫情报告工作。 3.5.4推荐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开展对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患者的追踪,并做好相关记录。

3.5.5设立查痰点的单位开展痰涂片检查工作。 3.5.6负责对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员的培训。 3.5.7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开展健康促进活动。 3.6 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

3.6.1对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进行督导管理,观察病情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并做好详细记录。 3.6.2督促患者按时复查、取药,按期留送合格的痰标本。

3.6.3推荐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到县(区)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协助开展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患者的追踪,并做好相关记录。 3.6.4对实施督导化疗的患者家庭成员或志愿者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 3.6.5向患者和公众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 3.7 医疗机构

3.7.1对初诊发现的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患者,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报告及转诊。

3.7.2负责对危重肺结核或严重合并症患者的救治,对出院患者及时转诊。

3.7.3负责在医院内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活动。

3.7.4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结核病防治机构)的督导和指导。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基本工作条件

根据各级机构的职责和任务,参照医疗卫生机构的相应建设标准提供工作用房,保障人员和工作等经费,配置相应仪器设备。 4.1 设备参考清单 4.2 房屋参考标准

实验室:各级根据工作需要,保证实验室用房达到生物安全标准,要有单独的办公用房。

诊室:开展患者诊断和治疗的机构必须设有诊室和处置室。 X光室:根据X光机的大小,配备充足的房舍,保证满足X线防护的条件,要有单独的办公用房。 药品仓库和药房:各级建立符合标准的药品仓库;负责患者治疗管理的机构要有药房,保证方便患者领取药品。

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用房:具备安置计算机的足够空间,通风良好。 资料保管用房:具备存储档案、病案等专门用房。 其它办公用房:根据使用目的设置。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第二章 编辑

第二章 患者发现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目的

采取措施积极发现肺结核患者,使之及时得到规范的治疗和管理,恢复健康,减少结核菌在人群中的传播。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主要任务 2.1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结核病防治机构)

制定患者发现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开展肺结核患者筛查工作;负责落实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疑似患者、现症患者的诊断、登记和报告工作;完成肺结核患者追踪工作和密切接触者检查;对医疗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做好转入患者的登记管理,并将非结核病患者转回原医疗机构诊治。 2.2 基层网络

包括: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其任务是:发现结核病可疑症状者和疑似肺结核患者,及时告知和督促患者到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接受登记和免费检查。 2.3 医疗机构 2.3.1 结核病专科医院

对门诊发现的肺结核患者应立即报告,对不需要住院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应及时转诊,对住院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出院后及时转至患者居住地的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 2.3.2 综合医疗机构

发现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患者,将患者转诊到当地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进行确诊;住院患者出院后,应及时将患者转诊至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进行登记管理,并提供患者住院诊治信息;同时要按照要求及时做好传染病网络直报。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工作内容和方法

3.1发现对象: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患者及痰涂片阴性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患者是患者发现的重点对象。 3.2肺结核患者发现的主要方法:细菌学检查和胸部X线检查是目前诊断肺结核患者的主要方法。

3.3 患者发现方式:因症就诊、患者追踪、重点人群检查是发现肺结核患者的主要方式。推荐可疑症状者是基层网络发现肺结核患者的主要方式。

3.4 免费检查和报病激励政策:对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实行免费的痰涂片检查和胸部X线检查,对发现和报告肺结核患者的医务人员给予报病奖励。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肺结核诊断 4.1 诊断原则

肺结核的诊断是以细菌学为主,结合胸部影像学、病史和临床症状、必要的辅助检查及鉴别诊断,进行综合分析做出的。咳嗽、咳痰≥2周或咯血等是发现和诊断肺结核的重要线索,应予重视并及时进行相关检查。

4.2 肺结核诊断程序

4.2.1 问诊:对因症就诊或转诊的初诊患者,应详细询问: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是否有咳嗽、咳痰或咯血、低热、盗汗、乏力、厌食等症状,症状持续时间;既往用药史等。

4.2.2 填写初诊病人登记本:要求采用全国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统一的初诊病人登记本。

4.2.3 痰涂片抗酸杆菌和胸部X线检查:咳嗽、咳痰≥2周或有咯血或血痰者进行痰涂片显微镜检查及拍摄胸片。

4.2.4 肺结核鉴别诊断:肺结核的症状、体征和X线表现同许多胸部疾病相似,在诊断肺结核时,应注意与胸部肿瘤、肺炎等其它疾病相鉴别。

4.3 肺结核诊断分类

传染病报告分类: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 细菌学检查分类:涂阳肺结核、涂阴肺结核。 4.4 结核病分类

分为:原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其他肺外结核。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第三章 编辑

第三章 实验室检查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目的

结核病实验室检查是发现传染源的最主要手段,是结核病确诊、治疗方案选择、疗效考核的主要依据。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主要任务

2.1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2.1.1 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2.1.1.1负责全国结核病实验室工作的规划、质量控制和生物安全等技术管理,为各级结核病实验室提供技术指导和技术支持。 2.1.1.2 根据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的要求,组织实施全国结核病实验室的工作,参与国家有关技术政策的制定和组织实施。

2.1.1.3 制定和推行结核病细菌学检查实验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及规章制度。

2.1.1.4 建立可行的全国结核病实验室质量控制标准和质量保证系统,并负责组织实施,协调、检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结核病实验室工作。

2.1.1.5 除常规的分枝杆菌检查项目外,承担其它结核病诊断新技术、新方法的实施和基础研究,承担分枝杆菌最终的菌种鉴定工作。 2.1.1.6 开展有关的应用性研究。 2.1.1.7 培训结核病实验室技术人员。 2.1.1.8 接受跨国参比实验室的技术指导。 2.1.1.9 收集、分析和反馈全国结核病实验室质量控制数据。 2.1.2 省级结核病参比实验室2.1.2.1负责全省结核病实验室工作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2.1.2.2 开展结核病实验室培训和督导等工作,为全省各级结核病实验室提供技术支持,并接受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的技术指导。 2.1.2.3 根据国家结核病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组织实施全省结核病实验室的质量保证工作。

2.1.2.4 对本省各级结核病实验室所用耗材、试剂的质量进行评估和核准,为全省统一提供抗酸染色试剂,为省内开展分离培养的实验室统一提供培养基。

2.1.2.5 按国家统一的标准化操作程序开展涂片镜检、分离培养、药物敏感性测定和分离株的初步鉴定,有条件的省级参比实验室可建立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分枝杆菌菌种库。 2.1.2.6 开展有关科研活动和应用性研究工作。

2.1.2.7 收集、分析和反馈全省结核病实验室质量控制数据,按有关规定向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上报各类表格和资料。

2.1.3 地(市)级结核病实验室2.1.3.1制定本地(市)结核病实验室工作计划。

2.1.3.2组织实施本地(市)痰涂片镜检的盲法复检和现场评估,并按要求向省参比实验室报告结果。? 2.1.3.3 按国家统一的标准化操作程序开展痰涂片镜检工作,有条件的地(市)可以在省参比室的核准和指导下开展分离培养及药物敏感性测定工作。

2.1.3.4 对县(区)级实验室以及乡镇卫生院查痰点提供技术支持,统一提供实验室试剂和耗材。

2.1.3.5 培训所辖县(区)结核病实验室技术人员。

2.1.3.6 收集、分析、上报和反馈本地区结核病实验室质量保证的数据。

2.1.4 县(区)级结核病实验室2.1.4.1制定本县(区)结核病实验室工作计划。

2.1.4.2在地(市)级实验室的组织下,开展痰涂片镜检盲法复检。 2.1.4.3 按国家统一的标准化操作程序常规开展痰涂片镜检工作,根据实际情况有能力、具备条件的实验室可以开展分枝杆菌培养。 2.1.4.4 对辖区内乡镇卫生院查痰点的工作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 2.2 乡镇查痰点

2.2.1开展痰涂片镜检工作,并按规定送痰涂片复检。 2.2.2接受上级实验室的培训、现场督导和技术指导。 2.3 医疗机构实验室

医疗机构结核病实验室应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结核病实验室细菌学检查和分枝杆菌培养工作,并接受本地区和上级结核病实验室的质量控制。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工作内容和方法

各级结核病实验室根据结核病防治工作需要和当地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结核病实验室检查。结核病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涂片抗酸染色显微镜检查、分枝杆菌分离培养、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分枝杆菌基因分型、分枝杆菌血清学及核酸扩增检测等。结核病实验室开展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必须遵循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程序。

涂片染色镜检方法:推荐使用萋尔-尼尔逊染色法(Ziehl-Neelson)或金胺O(auramine O)荧光染色法。

分枝杆菌分离培养检查法,是结核病确诊的可靠方法,也是获得纯培养物进行菌种鉴定、药物敏感性试验以及其它生物学研究的基础。推荐使用罗氏培养基简单法来进行培养。在使用分枝杆菌快速培养仪(MIGT、BacT/Alert、ESP)进行分枝杆菌快速培养检查时,标本接种前的去污染处理,必须严格按照系统说明书中给定的方法进行。孵育检测过程中系统报告阳性时,相应标本的培养液必须首先进行抗酸染色镜检,发现抗酸菌后方可发出阳性报告。

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对于结核患者合理的药物选择、合适的药物剂量以及针对耐药患者的预防控制具有积极的作用。我国在耐药监测工作中以比例法作为抗结核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质量保证

4.1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对实验室内部的操作规程、设备和耗材、痰标本收集、染色剂制备、涂片制备和染色、显微镜维护、显微镜镜检、结果登记和报告以及痰片保存等过程进行内部检查和监测。 4.2开展室间质量评估(EQA),进行批量测试、盲法复检和现场评估,确保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4.3结核病实验室检验人员必须是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专职人员。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生物安全

5.1实验室环境:根据我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和《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的要求,对于结核分枝杆菌大量活菌操作须在符合生物安全三级(BSL-3)的环境中进行;而对于样本检测,包括涂片、显微观察、样本的病原菌分离纯化、药物敏感性试验、生化鉴定、免疫学实验、PCR核酸提取等初步检测活动,可以在符合生物安全二级(BSL-2)的环境中进行。实验室所用设施、设备和材料(含防护屏障)均应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5.2 实验操作: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工作人员进行实验室操作,实验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程序进行各项实验室操作。

5.3菌种或样本运输:为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在运输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时,须按照《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的要求进行包装、运输、操作、保藏和管理。

5.4废弃物处理:对于医疗废弃物,为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医疗废弃物的处理应该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及《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妥善处理医疗废物。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第四章 编辑

第四章 影像学检查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目的

胸部影像学检查是发现和诊断肺结核患者的重要方法,是评价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依据之一。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主要任务 2.1 放射技术人员

2.1.1及时完成患者的胸片投照及所摄胸片的暗室处理工作。 2.1.2熟练、正确操作摄片机器,负责X线设备的保养维护。 2.1.3使用计算机间接数字摄影(CR)或计算机直接数字摄影(DR)进行摄片者,除负责CR(或DR)机器的日常维护外,尚须正确、熟练操作CR(或DR)处理系统。 2.2 放射诊断人员

2.2.1为了减少或避免肺结核的误诊和过诊,需进行集体阅片。 2.2.2负责所摄胸片的诊断报告书写,登记所有患者的诊断结果。必须正确使用影像诊断术语。对诊断不明确者应提出可能性诊断和进一步检查的建议。

2.2.3登记所有接受胸片检查患者的诊断结果,对诊断的肺结核或疑似的肺结核患者进行登记。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工作环境和内容

各级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必须配备专职放射技术人员和影像诊断医生,或影像诊断医生除负责影像诊断外,尚担负胸片拍摄和胸片暗室处理等工作。各类人员必须取得放射防护合格证,具有CT等大型设备机构应具有大型仪器上岗证,放射诊断人员还必须获得有效的医生执业资格。 3.1 影像学检查环境

3.1.1透视机房和摄片机房的设置必须符合卫生监督部门关于射线防护的规定。

3.1.2透视机器和摄片机器必须经卫生监督部门检验合格。 3.2 影像学检查内容 3.2.1胸部摄影

胸部摄影(包括高千伏摄影、CR和DR)所获得的影像资料可以长期保存,有利于复查时对比,因此是诊断肺结核病变的一种常用方法。 3.2.2 胸部CT检查

胸部CT检查可以获得组织或病变局部的详细影像信息,为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第五章 编辑

第五章 治疗与管理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目的

对发现的肺结核患者采用抗结核药物合理治疗、规范管理,治愈结核病患者,消除传染性,减少耐药结核病发生,从而控制结核病流行。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主要任务 2.1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结核病防治机构) 负责建立和填写结核病人登记本、病历和治疗记录卡等;根据患者诊断和分类确定化疗方案,落实病人治疗管理;对肺结核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宣教;发放抗结核药品,定期访视患者,对乡镇及村级结核病督导员和志愿者(如村干部、教师、家庭成员)的工作定期督导检查;了解治疗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督促患者定期查痰、取药,并作好随访记录;评价治疗效果。 2.2 基层网络

乡镇(社区)级医生负责指导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志愿者督导员对患者的治疗管理,对每位患者全疗程至少访视4次。 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员和志愿者负责监督患者服药,防止患者中断服药,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中断治疗等情况,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并报告上级主管医生;督促患者定期查痰、取药,填写“肺结核病人治疗记录卡”,完成后上交乡镇卫生院,转送至县(区)结核病防治所(科)保存。 2.3 医疗机构

对在医疗机构诊治的肺结核患者,须使用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中规定的化疗方案;对符合免费治疗的肺结核患者提供免费抗结核药品。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对象政策 免费治疗对象、范围及治疗管理补助政策 3.1 免费化疗对象

3.1.1 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包括初治涂阳、初治涂阴肺结核)。 3.1.2 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对复治涂阳患者提供一次标准短程化疗方案治疗。 3.2 免费范围

免费治疗仅限于患者采用国家免费抗结核治疗方案治疗的抗结核药物、注射器、注射用水等费用。患者自购的抗结核药品、其它药品或住院治疗费用均不属免费的范围。 3.3治疗管理补助政策

对负责肺结核病患者督导治疗管理的县、乡和村级人员给予治疗管理补助经费。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抗结核治疗方案 4.1 初治活动性肺结核化疗方案

初治涂阳和初治涂阴(含未查痰)肺结核病人均采用此方案治疗。 (1)2H3R3Z3E3/4H3R3 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隔日1次,共2个月。 继续期:异烟肼、利福平隔日1次,共4个月。 (2)2HRZS(E)/4HR 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或乙胺丁醇)每日1次,共2个月。

继续期:异烟肼、利福平每日1次,共4个月。 4.2 复治涂阳肺结核化疗方案 (1)2H3R3Z3E3S3/6H3R3E3 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链霉素隔日1次,共2个月。 继续期: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隔日1次,共6个月。 (2)2HRZES/6HRE 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链霉素每日1次,共2个月。

继续期: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每日1次,共6个月。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管理内容和方法 5.1 管理方式

对涂阳肺结核患者采用全程督导化疗;对初治涂阴肺结核患者,在强化期采用全程督导化疗,继续期实行全程治疗管理;或者选择患者易接受的方式进行督导管理。 5.2 治疗结果判断

治疗结果主要根据细菌学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判断,按照队列分析方法分为:治愈、完成疗程、结核死亡、非结核死亡、失败、丢失、迁出、其他(拒治、药物不良反应、误诊)。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处理原则及预防 6.1 处理原则

根据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及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对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应在病历上做好记录,督促患者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对轻微不良反应(无实质性脏器损伤),可在医护人员的密切观察下继续抗结核治疗,同时采取对症处理并报告上级医生;对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嘱患者立即到医疗机构救治。 6.2 不良反应的预防

抗结核治疗前,要了解患者的药物过敏史、肝肾疾病史,必要时做肝肾功能检查,对有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要根据肝肾功能情况选择抗结核药物种类及剂量;用药前向患者详细说明服用抗结核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方法。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耐多药结核 耐多药结核(MDR-TB)治疗与管理

7.1依据既往用药史和/或药物敏感试验采用标准治疗方案或个体化治疗方案。

7.2 坚持联合用药的原则,方案中包括3种以上敏感或未曾使用过的抗结核药物。

7.3痰菌阴转后继续治疗至少18个月,总疗程约为24-36个月。 7.4实施全程督导管理,有条件地方的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在强化期应该住院治疗。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合并艾滋病治疗 结核病合并艾滋病治疗与管理

8.1结核病合并艾滋病或肺外结核时,抗结核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案与未感染HIV患者相同,建议使用固定剂量复合制剂(FDC)。 8.2 一般情况下,遵循抗结核治疗优先的原则:当患者的艾滋病进展和死亡的危险性增加时,如CD4<200/μl或并发肺外结核,建议在抗结核治疗2个月后开始抗病毒治疗;对于CD4<50/μl或存在其它严重病症的艾滋病患者,在患者耐受了抗结核治疗后应尽快进行抗病毒治疗。

8.3 由于一些抗病毒药物和抗结核药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患者在同时进行抗结核和抗病毒治疗时,应谨慎选择治疗方案,并密切观察不良反应。抗结核治疗尽量采用每日治疗方案,并根据病人体重,决定用药量。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第六章 编辑

第六章 登记报告及监测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目的

了解肺结核流行趋势和特点,监测评价防治措施的实施情况与效果,为制定和完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主要任务 2.1 国家级

2.1.1组织实施国家传染病疫情网络报告系统。

2.1.2建立、维护国家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并组织实施。 2.1.3制定、完善结核病信息报表、管理制度和操作手册。

2.1.4收集、审核和汇总全国的统计报表和其它相关信息,整理、汇总、分析信息,进行动态监控。定期完成季度、结核病监测信息报告,并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报送和下发。

2.1.5对省级机构结核病信息管理工作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 2.2 省级

2.2.1组织实施本省的传染病疫情网络报告系统和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报告工作。

2.2.2建立健全全省结核病信息报告工作的组织和制度。 2.2.3对本省的结核病管理信息工作进行管理。

2.2.4 收集、审核和汇总全省的统计报表和其它相关信息,整理、汇总、分析信息,进行动态监控。定期完成季度、结核病监测信息报告,并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报送和下发。

2.2.5对地(市)级机构结核病信息管理工作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 2.3 地(市)级

2.3.1建立健全本地(市)结核病信息报告工作的组织和制度。 2.3.2对本地区的结核病管理信息工作进行管理,对本地区报告信息进行动态监控。

2.3.3对县(区)级机构结核病信息管理工作的培训和技术指导。 2.3.4收集、审核和汇总本地区的统计报表和其它相关信息,整理、汇总、分析信息,进行动态监控。定期完成季度、结核病监测信息报告。 2.4 县(区)级

2.4.1建立健全本县(区)结核病信息报告工作的组织和制度。 2.4.2负责本县(区)传染病疫情网络报告和结核病管理信息的报告、审核工作。

2.4.3正确填写结核病登记、转诊及追踪等监测信息资料;收集、审核和汇总本县(区)的统计报表和其它相关信息,整理、汇总、分析信息,进行动态监控。定期完成季度、结核病监测信息报告。 2.4.4负责本县(区)结核病信息监测系统的维护,收集、整理结核病专报系统操作中的问题,及时向上级提出建议。

2.4.5对辖区内定点机构结核病信息管理工作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 2.4.6对辖区内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网络报告工作的技术指导、监督评价和考核。

2.5 结核病定点诊治机构

承担结核病定点诊治任务的机构为结核病患者登记报告单位,负责登记每天接诊的门诊患者的相关信息,完成“初诊病人登记本”、“结核病实验室登记本”、“结核病人登记本”和结核患者病案资料的填写,并负责录入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

2.6 肺结核疫情责任报告单位及疫情责任报告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为肺结核疫情责任报告单位,责任报告单位要依照有关规定对本单位责任疫情报告人的报告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执行职务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保健人员、放射诊断人员、检验人员、检疫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及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责任疫情报告人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发现肺结核患者、疑似患者,必须按《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疫情报告。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工作内容和方法

3.1 发现肺结核患者、疑似患者的疫情责任报告人,应按乙类传染病报告要求认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交送本单位疫情管理科室或专、兼职疫情管理人员核实患者信息后,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网络直报,必要时要做订正。非结核病定点诊疗医疗单位在报告的同时要开出转诊单,住院患者出院后应及时转到当地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或结核病定点诊疗机构实施管理。

3.2 县(区)级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应浏览辖区内报告的结核病报告卡,填写患者追踪登记本,在规定时间内对需要修订的报告卡进行订正,特别是追踪患者的信息;负责对没有网络直报条件医疗单位送交来的报告卡和本单位发现的肺结核患者进行网络直报。

3.3 结核病定点诊疗机构每天接诊的门诊患者,全部登记在“初诊病人登记本”,结核病实验室检查记录登记在“结核病实验室登记本”,确诊为结核病患者的登记在“结核病人登记本”;同时负责将患者诊治、管理等信息录入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

3.4 县(区)级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及时完成各类结核病统计报表,并按时向上级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进行报告,并分析报表,及时纠正发现的问题。

3.5 上级机构审核、汇总、分析下级机构的报表,并完成本机构的管理报表;对以往和当前的流行情况和动态作出分析,对各项结核病防治措施和管理的工作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价,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及上级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同时反馈各县,并确定重点督导地区和内容。 3.6 患者登记工作流程和步骤

3.6.1 及时、准确、完整地填写“初诊病人登记本”和“结核病实验室登记本”,在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查询是否报告了传染病报告卡。若已报告,在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进行“收治”,并完成网络门诊记录;若未报告,直接录入患者门诊信息。

3.6.2 若诊断为结核病患者,填写“结核病人登记本”和病案资料并在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录入病案信息,对于外地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已在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登记报告的患者,应在系统中查找到该患者的病案信息,修订该患者的门诊和病案信息。

3.6.3 对于非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报告传报卡,但未到结核病定点诊疗机构就诊的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患者要将其信息交给相关人员进行追踪,及时对传报卡中患者追踪状态及其它信息进行订正,保证网络资料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6.4 及时更新患者的随访信息,包括查痰、取药、停止治疗等信息。 3.7 建立规范的结核病信息查询制度。非结防系统部门查询结核病信息资料,需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本单位其它科室查询和利用结核病信息资料,需经单位领导或结核病信息管理科室的分管领导批准。信息报告系统中的患者个人信息应给予保密。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质量控制

4.1 患者资料信息要求填写及时、完整、准确,“初诊病人登记本”、“结核病实验室登记本”、“结核病人登记本”、病案记录资料、患者追踪信息按科技档案管理办法保存。

4.2 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应将本级行政区域内的结核病防治信息资料及时进行备份,定期归档保管。

4.3 各类统计报表和录入专报系统的患者资料要准确、及时、完整,对下级上报的信息资料需进行逐级核对。本级反馈和上报的信息资料需经单位领导审核。

4.4从事信息资料工作的人员须经过相关业务培训,不要随意更换。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第七章 编辑

第七章 抗结核药品的管理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目的

建立持续不间断的抗结核药品供应体系,做好抗结核药品的需求计划、保障药品的供应和管理,杜绝药品的过期和浪费。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主要任务 2.1 国家级

建立全国抗结核药品管理制度;制定全国的抗结核药品需求计划;协助有关部门进行抗结核药品的招标、采购;按时分发、调剂药品,避免药品短缺;对全国的药品季报情况进行分析,定期对药品管理工作进行督导,及时掌握全国药品招标、采购、使用和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培训省级药品管理人员;协助有关部门开展药品质量的监督检测;开展抗结核药品管理方面的研究。 2.2 省级

测算并上报全省下一的药品需求计划;核对、验收、反馈收到的所有药品的数量和质量;协助有关部门进行抗结核药品的招标、采购;按时分发、调剂药品,避免药品短缺;按规定存储药品;保持合理库存量;及时填写药品出入库记录,保证账物相符;收集、核对并汇总地区级的报表,并按时上报;对全省的药品情况进行分析;定期对药品管理工作进行督导;培训下级药品管理人员。 2.3 地(市)级

测算并上报全地区药品需求计划;核对、验收、反馈收到的所有药品的数量和质量;及时分发药品;按规定存储药品;保持合理库存量;及时填写药品出入库记录,保证账物相符;收集、核对并汇总县(区)级的报表,并按时上报;对本地区及所辖县区的季度报表中药品的报告情况进行分析;定期督导;培训县(区)级药品管理人员。 2.4 县(区)级

测算并上报全县药品需求计划;核对、验收、反馈收到的所有药品的数量和质量;按规定存储药品;保持合理库存量;保证患者药品供应;及时填写药品出入库及药品发放登记本,保证账物相符;按时上报药品季报表。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工作内容和方法

药品管理的工作内容包括四个方面:选择、采购、分发和使用。 药品选择包括挑选高质量的抗结核药品和适当的剂量、剂型。 药品采购包括确定需求的抗结核药品数量、选择采购方法、招标管理、制定合同条款、确保药品质量、保证合同履行。

药品分发包括办理交割手续、库存控制、库存管理、药品运输到药品库房。

药品使用包括诊断、开具处方、分发药品和患者正确服药。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第八章 编辑 第八章 健康促进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目的

通过健康促进活动,提高各种目标人群对结核病防治政策和防治知识的认识,改变他们陈旧的和错误的观念和认识,使不同目标人群采取相应的正确行动或改变不正确的行动;有助于政府和卫生机构实施有效的现代结核病防治策略,有效控制结核病的流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主要任务

2.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

2.1.1 国家级确定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健康促进策略;制作、下发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材料;培训省级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工作人员;开发动员有关部门和/或社会力量合作开展健康促进活动;通过各种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全国性的健康促进活动;对各级开展的健康促进活动进行监控与评价;开展结核病健康促进方面的研究。

2.1.2 省级确定全省结核病防治工作健康促进活动计划;制作、下发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材料;培训地(市)、县(区)级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工作人员;开发动员有关部门和/或社会力量合作开展健康促进活动;通过省级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促进活动;对地(市)、县(区)级开展的健康促进活动进行监控与评价。

2.1.3 地(市)级确定本地区结核病防治工作健康促进活动计划;制作、下发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材料;培训县(区)级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工作人员;开发动员有关部门和/或社会力量合作开展健康促进活动;通过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促进活动;对县(区)级开展的健康促进活动进行监控与评价。

2.1.4 县(区)级确定本县结核病防治工作健康促进活动计划;制作、发放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材料;使用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材料开展活动;开展针对就诊患者和家属的宣教;开发动员有关部门和/或社会力量合作开展健康促进活动;通过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促进活动;对乡村级开展的健康促进活动进行监控与评价。 2.2 基层网络

2.2.1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门诊等患者就诊场所张贴结核病防治宣传材料;定期利用宣传栏(板报)等宣传结核病控制政策和基本知识;利用乡村医生例会宣传结核病控制政策与新知识;通过乡级电视广播站开展结核病宣传活动;对村级开展的结核病防治宣传活动进行监督。

2.2.2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在患者就诊场所张贴上级下发的结核病防治宣传材料;向就诊的患者宣传结核病基本知识;定期利用宣传栏(板报)等宣传结核病控制政策和基本知识;向村(社区)领导和村民(社区居民)宣传结核病控制政策与新知识;通过村(社区)广播站开展结核病宣传活动。 2.3 医疗机构

在患者就诊场所张贴结核病防治宣传材料;定期利用宣传栏(板报)等宣传结核病控制政策和基本知识;对治疗的结核病患者宣传结核病基本知识;对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结核病防治政策与措施的宣传。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工作内容和方法 3.1肺结核患者和密切接触者

对肺结核患者和密切接触者的宣传重点在于结核病的基本知识、规范治疗的重要性、国家免费治疗政策、随访复查的具体要求、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的表现、家庭接触者检查的意义。动员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接受结核病检查。 3.2医务人员

医务人员应该正确掌握结核病防治知识,并向患者及相关人员进行宣传,纠正患者不正确的认识和行为,并做好自我防护。 3.3公众

对社会公众(包括各级行政领导)主要宣传结核病危害、主要症状、国家结核病控制策略和免费政策等核心信息。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第九章 编辑

第九章 培训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目的

通过多种方式对各级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业务人员和其他医疗卫生机构有关人员进行管理和技术方面的在职培训,使他们熟悉和掌握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政策法规、技术策略和技术规范,提高和改善其结核病防治的管理和技术水平。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主要任务 2.1 国家级 根据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需求,制定培训计划;组织专家编写培训教材;按计划举办各类国家级培训班,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为省级培训师资及其它技术支持。 2.2 省级

根据全省结核病防治工作需求,制定培训计划;编写培训教材;按计划举办各类省级培训班,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为地市级培训师资及其它技术支持。 2.3 地(市)级

根据本地区结核病防治工作需求,制定培训计划;按计划举办各类培训班,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为县级培训师资及其它技术支持。 2.4 县(区)级

参加上级业务单位组织的培训;组织对基层医生和防治人员的培训;考核培训效果。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培训对象 3.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结核病防治机构)

各级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专业人员,包括负责规划管理、患者发现及治疗管理、统计监测、药品管理、财务管理、督导、师资培训、健康教育的人员。 3.2医疗机构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与结核病网络报告、登记、转诊及诊断治疗相关的专业人员,包括防保科/传染科、呼吸科/内科、放射科、检验科人员等。 3.3基层网络

包括乡镇(社区)医务人员、乡村医生和结核病患者督导服药志愿者等。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培训内容

4.1结核病防治规划管理/项目管理: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规划及项目管理、结核病流行病学、督导方法、规划实施的考核与评价、应用性研究等内容。

4.2患者发现及治疗管理:结核患者的发现方式、登记报告、转诊和追踪、诊断与鉴别诊断、化学治疗、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处理、治疗管理等。

4.3实验室:实验室检查方法、实验室质量保证和生物安全等内容。 4.4登记报告和监测:结核病的登记报告、监测、报表的填写及分析、网络直报和专报及监测系统管理等。

4.5健康促进:健康促进概论、健康促进方法、健康促进工具的应用等。

4.6药品管理:抗结核药品的需求测算、抗结核药品的管理、抗结核药品的运输及保管、药品管理的督导及评价等。

4.7财务管理:结核病防治规划经费预算、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督导及检查等。

4.8师资培训:培训需求调查方法、培训设计、培训方法应用、培训评估等内容。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培训方法 各类培训班均采用逐级培训的原则。采取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进修、短期强化培训、选派技术专家对下级培训机构进行技术支持等方式。培训应注重培训效果,可采用参与、互动等形式多样的培训模式,并与继续医学教育、岗前培训、在职培训和资质培训等相结合。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第十章 编辑

第十章 督导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目的

通过现场督导,了解《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的状况、当地政府的承诺和干预效果,发现规划实施中的问题与障碍,提出改进建议,反映被督导单位的意见和要求,提高规划管理水平和防治人员工作能力。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主要任务

根据国家制定督导员手册,各级制定本级的督导计划并按照计划实施督导工作,及时反馈督导结果;开展督导工作培训。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程序与方法 3.1 督导前的准备

查阅相关资料,制定督导计划,明确督导目的及内容;确定被督导单位和督导日程;重点了解和掌握被督导单位的一般情况、成绩和主要问题;撰写督导提纲。 3.2 听取被督导单位的汇报 3.3 现场考察、收集资料 3.4 核实和分析信息 3.5 现场反馈

3.6 撰写和反馈督导报告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督导主要内容 4.1 政府承诺 4.1.1 政策环境

政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作用;机构、人员及防治网络;规划计划的制定和检查;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行政性支持和相关文件。 4.1.2 财政支持

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结核病防治专项经费是否纳入财政预算,是否足额、及时到位;日常业务运转经费,工资发放的保证;业务及办公条件。

其他财政支持: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经费及其他来源经费的下拨和使用情况。 4.2 患者发现与治疗管理 4.2.1 患者发现工作

患者发现工作水平;免费检查及报病激励政策落实;肺结核患者诊断、登记报告、转诊、追踪情况;初诊患者查痰率;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检查。

4.2.2治疗管理工作

系统管理率、治疗覆盖率、治疗

2、3个月末痰菌转阴率、治愈率、完成治疗率、病人管理落实、管理费发放情况等。 4.3 结核病实验室

实验室布局,装备情况;实验室质量保证工作和实验室生物安全;资料记录、登记情况。 4.4药品管理工作

药品计划供应及使用情况;持续、不间断药品供应系统的建立和运行情况以及药品的贮存、管理和发放情况。 4.5登记报告和监测工作

结核病信息系统运行情况;原始登记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相关报表数据与各种登记资料的符合情况;统计报表的及时性;各种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利用及反馈。 4.6健康促进工作

健康促进计划、开展的活动和完成情况;健康促进产品的开发、制作和使用情况。 4.7 培训工作

培训计划及完成情况;培训班的种类、形式、数量及参加人数。 4.8 督导工作

督导工作开展情况;各级督导的频度;督导报告质量;督导报告的反馈。 各级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督导频度

各级的督导频度见下表,如有特殊情况可适当增加次数。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督导工作 督导反馈与督导报告 6.1督导反馈

督导分为行政和技术两部分,向政府卫生行政及相关部门、业务单位领导和专业人员进行反馈。根据督导所见,总结工作经验,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6.2督导报告

完成督导后,撰写督导报告,并将其正式上报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同时下发相关地

第三篇:结核病防治工作汇报材料

一、整体工作开展情况

2017年,我县结核病防治工作紧紧围绕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年初制定了工作计划,下发到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了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活动;全年举办培训两期;完成对乡镇和县级定点医院督导5次,访视患者60多例。

二、主要工作指标完成情况

1、初诊病人就诊和可疑症状者查痰情况。

全县截止9月30日可疑症状者就诊人数480人,就诊率262.3/10万,初诊病人查痰人数238人,查痰率49.6%、涂阳检出率2.5%。

2、病人发现情况。

1-9月份全县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86例,登记率为4.7/10万.其中共发现涂阳患者12例,涂阳患者登记率为6.56/10万,发现涂阴患者74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登记率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32.3%,涂阳肺结核病人同比上升33.3%.

3、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肺结核患者转诊追踪情况。 全县非结防机构登记肺结核患者152人,网络直报152人,报告率100%;转诊152人,转诊率100%;转诊到位90人,转诊到位率61.2%;应追踪53人,实追踪53人,追踪率100%;追踪到位46人,追踪到位率86.8%;总体到位率95.4%。

三、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情况

1、病案录入时间≤24小时:全县录入及时率为100%。

2、2月末痰检录入时间≤2天:全县录入及时率为96.5%。

3、5月末痰检录入时间≤2天:全县录入及时率为96.5%。

4、6月末痰检录入时间≤2天:全县录入及时率为98.8%。

5、疗程结束录入时间≤2天:全县录入及时率为100%。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

1、病人发现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全县初诊病人就诊率和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登记率分别为262.3/10万,47/10万.与目标任务还有一定差距。

2、痰检实验室工作有滑坡现象。

全县1-9月份初诊病人480例,痰检238例,痰检率49.6%,没有达到90%的目标任务。

3、定点医院实验室盲法复检和现场评价工作尚未开展。 由于人员的缺乏,我县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一直处于空白状态,影响了结核病工作的全面发展。

五、下步工作打算

今后,我们将针对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研究部署,采取有效措施,极力迎头赶上,争取在年底确保各项主要工作指标如期完成。

第四篇:结核病防治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江苏省结核病综合防治示范市工作实施方案》为指导,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领导机制、经费保障机制,推进“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体系建设,全面完成2013年结核病防治工作任务。

二、工作任务及指标

(一)综合医疗机构肺结核病患者或疑似肺结核病患者的报告率保持100%、转诊率保持95%以上,转诊到位率达到80%以上。

(二)网络直报未到位的肺结核病患者或疑似肺结核病患者追踪率保持95%以上,追踪到位率达到70%以上。

(三)肺结核病患者系统管理率达95%以上,涂阳肺结核病人传染期隔离治疗率达100%;初治涂阳治愈率达85%以上;涂阴患者完成疗程率达95%以上。

(四)涂阳肺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率和HIV/AIDS结核病筛查率保持90%以上。

(五)村医接受结核病防治技术培训率达95%以上。

(六)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核心信息知晓率达到80%以上。

(七)完成上级下达的肺结核病人发现任务420例,其中初治涂阳240例,复治涂阳20例,重症涂阴30人,普通涂阴130例。

三、主要措施

(一)继续实行目标管理,强化责任意识

1、认真履行市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职能,继续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层层签订结核病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将结核病防治工作任务纳入政府工作内容进行考核。市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半年对各乡镇(街道)及市结核病防治相关单位(部门)进行一次督导检查,年终进行一次目标责任制考核。

2、加强对肺结核病患者的治疗管理,落实市、乡、村三级督导访视措施。村医生在患者强化治疗期内每星期访视一次,继续期每半月访视一次;乡医对辖市内在管肺结核病患者在其标准化疗过程中督导访视不少于4次;市疾控中心每2月对各乡镇督导1次,每次每乡镇至少走访2个村,每村至少访视2名以上肺结核病人,市级督导访视除采用走访以外,还可采取电话询访等方式考核乡、村级病人访视落实情况,将平时督导情况纳入年终考核评分。

3、将结核病防治工作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相结合,充分发挥公共卫生服务团队的作用,采取统一标准,资料专人集中整理,具体工作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

(二)突出政府职能,相关部门密切配合

1、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市财政局要根据我市结防工作实际,将结核病防治工作地方配套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正常开展。教育部门要将结核病防治知识作为学生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广播电视部门要积极与卫生部门配合,免费播放结核病防治的公益广告、防治知识宣传材料;民政部门对因结核病造成的贫困家庭给予救助;卫生部门做好肺结核病患者的发现与治疗管理工作,将结核病继续纳入慢病管理实行定额补助;其它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要认真履行好与市人民政府签订的结核病防治目标责任书中所规定的各项职能。

2、进一步完善协调机制,坚持例会制度,不定期地召开协调会议,研究和解决结 - 1 -

核病防治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困难,确保工作任务的完成。

(三)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1、积极推进“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体系建设。各乡镇卫生院(社市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市服务站)要做好疑似肺结核病人的推荐和转诊工作;充分发挥夷陵医院专家技术优势,提高肺结核病的诊断正确率和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定点医院就诊的肺结核病患者纳入项目管理率达95%以上;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推荐的治疗方案,对初治涂阳病人使用抗结核固定复剂(FDC),严格控制二线抗结核药物的使用,防止耐药肺结核病人产生。

2、进一步加强市、乡镇(街道)和村三级结核病防治网络建设,各乡镇卫生院(社市卫生服务中心)公卫生科及村卫生室(社市卫生服务站)至少落实一名结核病管理医生。按照分级负责,逐级培训的原则做好结核病防治技术培训,使每一个结核病管理医生熟练掌握结核病防治相关技术。

3、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加强定点医院、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之间的联系,及时沟通确诊肺结核病人的治疗管理信息以及疑似肺结核病患者了转诊追踪情况。

4、加强痰检室质量控制,严格各项操作规程,努力提高痰检报告的准确性。积极创造条件,在疾控中心开展痰培养和药敏试验。

(四)全面落实“五率”技术方案。

1、更进一步贯彻落实《夷陵市肺结核病人的发现、转诊和追踪管理实施细则》,明确职责,强化责任,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谁发现、谁报告、谁转诊。村卫生室要做好肺结核病可疑症状者的推荐工作,综合医疗机构肺结核病网络报告率保持100%,转诊率保持95%以上,转诊到位率达80%以上;结防机构对网络直报的肺结核病患者和疑似肺结核病患追踪率保持95%以上,追踪到位率达70%以上。

2、加对特殊人群的结核病筛查力度,涂阳肺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率和HIV/AIDS结核病筛查率保持90%以上。继续加强与体检中心的合作,做好羁押人员入监前的结核病筛查,将结核病筛查项目纳入教师、学生、企业职工健康体检内容,降低结核病在共公场所的传播。

3、认真做好跨市域肺结核病患者管理,做到辖市内肺结核病患者流出有人跟踪管理,辖市外肺结核病患者流入有人继续管理,确保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得到规范治疗。

(五)加强宣传教育,增进全民结核病防治意识

把结核病防治知识作为基本共公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重要内容纳入本单位健康教育计划,要在组织开展“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宣传工作,每季度至有一次包含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结核病健康教育资源库”的宣传材料,发挥各种媒体的传播作用,向人民群众广泛宣传结核病的危害和防治方法,动员社会各界参与结核病防治工作,增进全民结核病防治意识,使辖市内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核心信息的知晓率达80%以上。

兴化市唐刘卫生院

二0一二年四月十六日

- 2 -

第五篇:结核病防治工作计划

855农场学校2014年结核病防治工作计划

加强我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增强结核病防病意识,保障师生健康,并由学校向学生宣传防控结核病知识,提高学生防治知识知晓率,降低结核病的发病率,特制定此计划:

一、组织领导

成立结核病防治领导小组

组长:汪美玲 任娟莉

副组长:王仲武 王军 宫传立 焦秀英

成员: 任金鼎 张剑波 王德松 刘丽华 幸爱平 刘明飞 张明英 李琴

二、主要工作:

1、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领导,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审议结核病控制计划,明确各级各部门职责和任务;保证结核病防治落实到位。

2、出一期防控结核病手抄报

3、利用主题班会观看防控结核病宣传片

4、加大国家对结核病免费治疗政策的宣传力度,积极有效地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活动。

855农场学校中学部

2014.3

防控结核病 共创健康校园活动及总结

此次结核病日的宣传主题为:“防控结核病 共创健康校园”。旨

在动员全校师生共同关注和参与结核病防治工作,为了提高全校师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结核病知识的宣传活动,使结核病防治知识进校、进班,极大地提高了我校师生的防治水平。现将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为宣传本次活动,根据密山市文件精神,我校制订了宣传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强调了本次宣传活动要以提高师生知晓率为目标,重点宣传结核病防治规划目标和免费政策,宣传结核病的危害及防治知识,宣传现代结核病防治策略。4月22日早上利用课间操时间,由政教处、校医务室联合举办了“第19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活动的启动仪式。全体师生参加了这次启动仪式并发宣传单415份。开展了一次以“远离结核病 共创健康校园”为主题的讲座,利用主题班会观看了“你我共参与 依法控制结核病”的宣传片,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清楚的认识到防治结核病的重要性,学校校医还专门举行了一次以“防治结核病”为主要内容的手抄报,以此来加强学生对结核病的认识。

总之,通过此次宣传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使广大师生员工进一步了解了结核病的防治常识和国家控制结核病的政策,提升了我校结防机构的应变能力,促进了我校的结核病防治工作,为进一步营造“和谐校园”的健康环境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同时,我们也意识到,结核病防治和宣传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项循序

渐进的工作。今后我们要继续加强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工作,做到长抓不懈,使结核病防治知识和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宣传进入到每个人的思想深处,切实促进不良行为的改变,真正做到预防结核病的发生,为创建和谐校园、同时也对全社会的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做出更大贡献。

855农场学校 2014.4.22

共创健康校园活动及总结855农场学校 2014.4.30

防控结核病

上一篇:计划管理员工作总结下一篇:结婚婚礼新郎官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