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心理抑郁改善调查

2022-12-04

作为一组代谢紊乱综合征,糖尿病是由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联合作用导致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绝对不足的疾病[1],近年来世界范围内, 糖尿病的发病率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以及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约有1.5%左右的糖尿病人口[2]。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受疾病及其各种并发症的影响,多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这种不良的心理状态将影响患者治疗方案的实施,干扰疾病的预后,因此积极干预老年人不良心理状态,是老年糖尿病健康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心理抑郁情况的影响,该研究选择2012年9月—2014年7月收治的7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78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1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的临床诊断标准,诊断为糖尿病;2应用口服降糖药治疗;3得到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男性38例,女性40例,年龄39~80岁,平均年龄(59.2±2.7)岁,中专以上48例,初中17例 , 小学13例 , 随机将78例患者分为 对照组 (38) 和观察组(40)。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进行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遵从医嘱严格服用降血糖药物,并随患者血糖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每日药物剂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首先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要对其资料进行评估,让其了解病房环境和相关病房制度及各检查事项,待其住院后,负责向患者讲解健康教育的目的,并向其讲解有关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的知识,使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度有所提高;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充分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运用有益的心理疏导和情感支持,调动患者的兴趣与爱好,使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疾病并从容接受治疗及护理。定期在医院举办关于糖尿病的预防、危害以及自我检测和各种护理方法的主题讲座;使患者掌握健康防治糖尿病的方法,如戒烟,合理饮食,科学运动,遵医服药等,尽量使患者学会自我健康教育。

1.3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 患者的抑 郁心理 ,评分采用 汉密尔顿 抑郁量表( Hamil ton Depression Scale,HAMD), 该量表包括抑郁心境、罪恶感等24个内容,每一项内容大部分采取0~4级的5级评分法,少部分采取0~2级的3级评分法, 总分超过35分, 可能为严重抑郁;超过20分,可能是轻或中等度的抑郁;如小于8分,病人就没有抑郁症状;对患者抑郁情况进行评价,对比护理前后差异。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HAMD评分(29.1±1.9)分,对照组(29.4±2.1)分 ,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观 察组HAMD评分(21.9±1.7)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26.1±2.0) 分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93,P=0.0013)。

3 讨论

远期并发症是引起糖尿病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3],也是引起患者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应用健康教育护理,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监督指导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使其建立科学的健康理念,使患者的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能力得到加强,严格控制血糖,能减缓糖尿病的进展速度,有效的避免了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是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得到了有力保障。

该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护理前评分均大于20分,表明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均存在一定抑郁心理; 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21.9±1.7)分明显优于对照组(26.1±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采取健康教育后,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抑郁心理,且效果好于常规护理,值得广泛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心理抑郁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9月—2014年7月收治的7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护理指导,治疗前后,采用HAMD抑郁量表检测患者心理,比较两组结果。结果 护理后HAMD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HAMD评分(21.9±1.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6.1±2.0)分(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存在一定抑郁心理,通过合理健康教育可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抑郁情况,改善其心理问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健康教育,糖尿病,心理抑郁,HAMD

上一篇:行政事业单位实行新政府会计制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下一篇:工业水厂化学除磷的实验研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