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文明执法心得体会

2023-01-06

心得体会是我们接触事物产生的思想,也是我们明确自身发展目标的重要方式。如何结合自身的成长情况,写出勉励自身成长的心得体会呢?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监狱文明执法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监狱文明执法心得体会

浅论监狱严格执法与文明管理的辨证关系

当前监狱工作面临重大的挑战:首先,从监狱外部环境上分析,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凸现,刑事犯罪高发,藏独、疆独等分裂分子与国外反华势力相勾结,不断制造事端,进行渗透破坏,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和破坏国家安全,国际人权斗争日趋尖锐复杂,监狱工作一直被西方敌对势力列为对我国实施人权攻击的主要目标;其次,从监狱自身建设分析,当前监狱罪犯关押量居高不下,罪犯构成日趋复杂,而监狱的设施装备和警力配置严重不能满足需要,安全稳定的排查、防控、应急处置和领导责任制“四个”长效机制,人防、物防、技防“三道”防线和基层基础工作还不能适应监管改造罪犯的需要,监狱体制改革虽在全面、系统的展开,但在改革过程中,仍暴露出许多问题,亟待进一步完善;再次,党和国家对监狱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广大人民群众对监狱维护社会稳定,严格、公正、公平、文明执法寄予厚望。

面对这一系列的挑战,作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我们不但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确和牢记监狱工作的重大责任,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监狱工作方针政策,继续深入推进监狱体制改革,更重要是,我们必须在日常的监管工作中切实做到严格执法与文明管理并重。

我国著名学者费孝通曾说过:“监狱是社会的窗口。有什么样的监狱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监狱可以折射出社会的文明程度”。在实际工作中,有些警察抱怨严格执法与文明管理相互矛盾,有些警察假

第1页(共5页)

借文明管理而不敢严格执法,对罪犯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松,有些警察披着文明执法“外衣”,行不文明之实。总之,他们都往往把严格执法与文明管理分割开来,重一轻一.从而形成了两种错误的倾向:

一、只讲文明依法管理,不讲严格执法

随着社会法制的不断健全, ,罪犯的合法权益保障制度日益完善,表面看起来,监督民警执法行为的法律条文愈来愈多,约束民警自身行为准则的纪律愈来愈多,民警的工作压力逾来逾大,执法水平要求逾来逾高,监狱在一些会议上也都公开要求民警不得体罚殴打罪犯.于是,许多民警认为,如今的罪犯不能打、不能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管少一份责任、宽管少出问题,普遍存在不愿管、不敢管、不能管的思想,不敢于大胆、严格管理罪犯.具体例证如下:

1、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监区内一发生罪犯间伤害事故,一些民警第一个想到的是,能瞒则瞒,就是送去医院也要求罪犯辩称是自己摔的,更不用说主动向上汇报了。

2、对罪犯放任自由。一些民警对个别罪犯窜监、擅自零星流动及交易、使用违禁品等现象视若惘闻,甚至采取放纵的态度。

3、工作推诿扯皮、推卸责任。一些民警一上班就粘在办公室里,手机玩玩,聊天聊聊,对罪犯不管不顾,发生突发事件了,就推说自己今天不值班。

二、只讲严格执法,不讲文明依法管理

在工作实践中,一些民警往往死搬法律条文,工作方法机械、简单、粗暴,仅凭个人好恶判断事物,对罪犯教育往往以自己为主,从不

考虑罪犯真实的感受。

可想而知:如果我们只讲严格管理,不讲文明依法管理,那么打骂、体罚、虐待罪犯就应运而生;如果我们只讲严格管理,不讲文明依法管理,那么罪犯超时、超体力劳动就应运而生;如果我们只讲严格管理,不讲文明依法管理,民警和罪犯的合法权益就无法得到保障;如果我们只讲严格管理,不讲文明依法管理,权力势必代替法律,野蛮势必代替科学,人治势必代替法治,我们的执法工作势必陷入野蛮、专制的局面.

例如,某一民警在监舍看到一罪犯在睡觉,就一上来给了罪犯两巴掌,并准备要对该罪犯进行扣分,后才知道该犯系病犯,其睡觉经其它民警同意;又例如,一些民警管教罪犯,喜欢“短平快”,想到要犯人干什么就得干什么,从不考虑罪犯的意愿,平常也不注意了解犯情,做事往往强压硬管;甚至一些民警随意把罪犯铐上手铐,用电警棍戳罪犯声称这是合法而有效的管教手段。

应该说造成以上两种错误倾向的原因很多,但归根到底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分析总结:

从宏观层面上看:主要是一些民警割裂了严格执法与文明管理的内在联系,片面的看待和强调严格执法或文明管理,而不能真正明白严格执法是文明管理的基础,文明管理是严格执法的保障。要知道失去严格的执法则不能称其为“执法”,而没有文明的管理,也只能是一种野蛮的“训化”;

另外,从微观层面上看,错误的原因主要是:

(一)部分民警的法律意识淡薄,执法水平不高,习惯于过去的“家长制”等旧的管教思想和方法;

(二)少数民警工作责任心和事业感不强,学习动力不足;

(三)在社会大背景下,个别民警受“人情网络”左右,且抵受不了监外的糖衣炮弹腐蚀。

可以说,这些错误的倾向已经严重影响了监狱职能的正常行使,给监狱改造工作带来了不少的隐患,为此我们必须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努力加以解决。

首先,我们必须深入开展严格执法与文明管理的辨证关系的探讨总结,努力转变民警中存在的错误倾向,充分认识严格执法与文明管理的重要性及监狱作为刑罚的执行机关,文明严格的执法理所应当地应贯穿于惩罚和改造的全过程。

其次,我们必须积极组织全体民警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制度,增强公正文明执法和依法严格管理的意识。并专门安排时间,组织全体民警认真学习《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公务员法》、《监狱法》、《人民警察法》、《物权法》、《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读本》、《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辅导》以及监狱管理局近几年来出台的有关严格规范执法、公正文明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通过学习,能使大家进一步深刻领会到十七大提出的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要求,牢固树立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理念;增强依法、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端正业务指导思想,坚定抓好监狱安全稳定工作的信心,形成人人讲安全、个个讲

法纪的良好氛围,极大地提高全体民警的业务素质和法律素养。

再次,要求监狱民警不断加强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修养,遵纪守法,明礼诚信,以崇尚职业的心态对待工作,以时代所需的职业高标准严于自律。监狱民警的职业道德是具体的、实在的,体现于对罪犯教育改造的全过程。是罪犯及犯属看得见,且有亲身感受的。因此说,监狱民警只有首先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并用以指导自己的履职行动,才能保证监狱执法活动客观公正。

最后,坚持依法严格管理与依法文明管理相结合,“两手抓、两手硬”。一方面努力满足并改善在罪犯在衣、食、住、行、医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并切实提高罪犯的生活水平,丰富罪犯的文化娱乐生活。另一方面,强化依法严格管理,抓好罪犯改造的考核激励机制,树立和宣传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充分调动和激励服刑人员的改造积极性,对服刑人员中严重违纪违规行为,坚决予以惩戒和打击,体现监狱的专政职能。

总之,在监狱工作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更应该切实秉承“宽严相济”的行刑理念,始终坚持严格执法与文明管理并重,从而能比较全面、系统、辨证地分析各类矛盾的性质成因及外部因素的影响,在工作中正确处理管理教育改造罪犯,服务大局观念,监狱生产经济等各种重大关系,做到统筹兼顾,立争取得刑罚执行与经济发展最好的效果。

课题组负责人:沈尧章

成员:张永灿 叶茂

第二篇:规范执法与监狱民警执法风险

规范执法与监狱民警执法风险.txt人和人的心最近又最远,真诚是中间的通道。试金可以用火,试女人可以用金,试男人可以用女人--往往都经不起那么一试。规范执法与监狱民警执法风险

http:// 添加日期:2009-07-09 16:37:57 来源:法律博客 【大 中 小】

内容提要 规范执法和监狱民警执法风险是辩证关系,规范执法有利于降低监狱民警执法风险。在我国当前监狱执法环境下,监狱民警执法的法律依据存在不足,且犯情、狱情日益复杂;执法现状面临严峻挑战,监狱民警必须正确执行刑罚,有效保障罪犯法定的基本权利,只有这样才能既达到规范执法的要求,又能有效地降低执法中风险带来的人身伤亡、财产受损、刑事处罚、行政处分和其他不测事件的可能性。

关键词 规范执法 降低 执法风险

当前我国监狱体制改革按照公正司法、严格执法、权责明确、运行高效、制约有效的要求,朝着“全额保障、监企分开、收支分开、规范运行”的目标迈进,监狱职能趋于单一化,执法将更加公正、廉洁、文明、高效。监狱民警必须明确了解我国现阶段规范执法的基本情况,促进监狱执法行为规范,公正执法,促进自身在对罪犯执行刑罚的过程中降低执法风险。

一、监狱民警执法风险概念及规范执法在我国法制建设中的意义

规范是“标准,法式”或“模范,典范”[1]的意思,执法则指“执行法令,按律讯囚,量刑惩罚”[2]的意思,规范执法就是标准执行现行生效的法律,法令,条例和制度。

风险指人们在生产建设和日常生活中遭遇能导致人身伤亡、财产受损及其他经济损失的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其他不测事件的可能性[3]。监狱民警执法风险就是监狱民警在对罪犯执行刑罚过程中遭遇能导致人身伤亡、财产受损、执法错误和其他不测事件的可能性。

监狱机关,是我国执行刑罚的重要部门。监狱民警执法工作有多重要,清末的修律大臣沈家本曾经有过一段经典的论述:“监狱与立法、司法鼎峙而三,纵有完备之法与明允之法官,无适当之监狱,以执行刑罚,则迁善感化,犹托空言。”再言:“监狱尤为内政外交最要之举。”又言:“ 其监狱之实况,可测其国程度之文野。”[4]英国17世纪杰出的思想家温斯坦莱说过:“国家的管理制度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法律、胜任的公职人员,以及对这些法律的认真的执行。”[5]因此说,监狱民警执法是国家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监狱民警规范执法能有效推进监狱工作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建设的进程,完善社会主义法治。

二、监狱民警执法过程中的法律依据现状和不足

(一)监狱执法过程中的法律依据现状

监狱法律体系是一个以《宪法》为纲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为核心,以《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法的相关规定为协调,以行政规章、条例、命令为补充,多层次、立体型的刑事执行法律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8条明确规定国家同犯罪现象作斗争的基本方向,其中的“惩办和改造犯罪分子”更是奠定了监狱法的基础,是监狱法律规范的起点,是监狱法律体系的特殊表现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是一部全面、系统、专业的调整监狱工作最基本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明确规定监狱的性质、任务、职能,监狱管理的基本制度,刑罚执行的基本原则与运行机制,罪犯的法律地位与权利保护,未成年犯的行刑与改造,及监狱经费保障问题,是监狱法律体系的核心内容和主要表现形式。

此外,还有国务院及其司法部和有关部委制定的用以调整监狱工作的行政法规和规章,是对监狱基本法律规范的延伸和补充,解决监狱法律中不够明确或者没有规定的监狱行刑与改造罪犯工作的细节性法律问题,为监狱行刑与改造罪犯工作提供更为明确具体的法律标准和要求。如司法部77号令,明确规定监狱减刑、假释的程序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有关刑罚适用和监狱改造罪犯条款是监狱法的一种表现形式。有关监狱行刑与改造罪犯工作的法律解释,也是监狱法律体系的表现形式。

(二)监狱执法所依据法律体系的不足

我国监狱法律体系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积累已经基本形成,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监狱法律体系的初步健全。但是健全也只是相对而言,勿庸讳言,监狱立法、司法和法律体系的构建水平相对滞后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我国的监狱法律体系的滞后性显而易见,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监狱立法不完善、不配套,直到1994年底颁布的《监狱法》也仅7章78条,仅对监狱工作作了原则性规定,而国家其他刑事法律对监狱执行刑罚的规定却很少。

二是监狱没有取得刑罚执行机关应有的地位,无法形成与公、检、法同等的分工负责,互相配合、相互制约的关系,况且,刑罚执行权并非监狱独有,公安机关和审判机关对徒刑之外的刑罚分别行使执行权,监狱作为国家刑罚执行机关,其主体地位不完整。

三是由此带来的监狱立法无法取得与刑法、刑事诉讼法相平行、衔接的基本刑事部门法的地位,影响了我国行刑法在法律体系中的效力。正是这种滞后性,造成了国家刑罚资源的浪费,也有违于现代刑罚更注重执行,重视刑罚效益的原则。监狱开展工作的条件艰难,就要影响监狱的安全与稳定。如丰富的实践经验、政策体系没有完全上升为更加规范科学细致的法律;又如监狱法的执行缺少细则,造成监狱法“有骨无肉”的状况;再如“日累积,月考核”的办法来考核罪犯,并无科学的依据,仅按照《罪犯奖惩考核办法》,实际操作性不强,不能完全覆盖罪犯改造的全面过程,且有些条款随意性较强,分值上下程度较大。

三、监狱民警执法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监狱民警执法中最重要并被社会所关注的工作是围绕罪犯而开展的执行刑罚、狱政管理、教育改造、劳动改造和罪犯权利保障,这也是监狱工作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建设的基本对象。

(一)依法执行刑罚过程中不断出现新情况并对法律进行挑战。

第一、监狱民警执法理念亟需转变。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对宪法进行修改,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明确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一条重要原则写入宪法,对监狱民警的执法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要求把保护罪犯合法权利不受监狱机关及民警的违法侵害落实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第

二、监狱民警执行刑罚过程中有时缺乏正当程序的保障。如《监狱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对罪犯的处罚包括警告、记过、或者禁闭,但没有规定监狱民警怎样做出这些处罚,需要经过哪些程序,罪犯不服处罚如何救济等。第

三、监狱民警执行刑罚过程中依赖的法律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因我国目前尚未出台《刑罚执行法》及未建立执行官制度,加上监企没有完全分开的现状,监狱民警执法依赖的法律条款大部分需要地方法规或条例来补充,这就造成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自己的规定,每个监狱有自己的规定,甚至出现监狱的规定违反司法解释的情况。如《监狱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罪犯有于他人通信的权利,但来往信件应当经过监狱的检查,而基层监狱视自身的情况各有各的办法,有的每月二封、有的每月一封、有的无限止、有的按旬寄一封各不相同。第

四、对罪犯减刑、假释限比例的限制,不符合法律的精神,给实际监狱管理也带来了无法调和的矛盾。根据浙江省《罪犯奖惩考核办法》的相关规定,罪犯月平均分值为10分,一般两年达成240分就可以获得呈报减刑1年的资格。但事实上,减刑、假释的年比例仅有20~30%左右,两年后有近40%的罪犯无法获得减刑奖励,如此长期积累,减刑矛盾非常突出。选择符合条件的罪犯减刑、假释不仅增加了监狱民警的工作量,而且往往也是容易出问题的地方之一。第

五、对精神病犯,艾滋病犯等实施监管改造任务,缺乏相应的执业人员和治疗资质。给依法行刑带来较大的难度。

(二)对罪犯的教育的要求在提高,而教育难度在加大。

第一、监狱教育罪犯理念需转变。当前监狱职能趋于单一化,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对罪犯的改造质量,降低罪犯的重新犯罪率,这就需要监狱对罪犯的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进行,让罪犯回归社会能适应社会。监狱的教育将不再是以往单纯的政治、文化、技术教育。第

二、监狱系统内部没有完全建立一支职业化的教育力量。目前的监狱民警既是管理者、执法者、生产监督员又是教育者、心理咨询员,对监狱民警都按一般的国家公务员进行要求和管理,没有进行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第

三、押犯构成越来越复杂,分类教育滞后。监狱系统省一级已完全能做到男犯、女犯、未成年犯的分类教育。《监狱法》对教育的内容也作了明确的规定,第六十二条规定了思想教育的内容;第六十三条、第六十五条规定了文化教育内容;第六十四条规定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第六十七条规定了体育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教育内容,但这些教育属监狱内部亚文化教育,对回归社会适应社会有一定的作用却不能起到决定作用,能否进行分类个别教育并达到目的才是关键。某省2004年对回归社会人员进行调查显示,重新犯罪率较以往还是升高了。

(三)依法组织罪犯劳动的目的同现实的距离较大。

第一、罪犯劳动目的明确确定民警执法中劳动教育的方向。根据《监狱法》第七十条的规定,依法组织罪犯劳动的目的是“使其矫正恶习,养成劳动习惯,学会生产技能,并为释放后就业创造条件。”所以监狱企业在组织罪犯生产过程中,都要有利于矫正罪犯恶习,养成劳动习惯,学会生产技能。第

二、监企合一向监企分开过渡期执行罪犯劳动目的难度大。因为:一是监狱财政保障因地方财政有限,一些经费没有真正到位。以经济较发达的浙江为例,目前监狱财政保障度才达60%,更不用说西部欠发达地区。致使用监狱还需要从企业生产经营中来取得一部分经费,以弥补财政的不足。二是部分监狱企业还在追求经济效益,为监狱民警福利考虑;三是监狱的劳动生产硬件条件不能完全根据罪犯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罪犯从事劳动。第

三、对罪犯抗改或破坏监管秩序行为缺乏打击的可操作性,导致无病装病、小病装大病、无理取闹等软对抗出现。

(四)讲文明,保护罪犯的权利让部分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受挫。

第一、部分监狱民警未能适应新形势的变化。讲文明,保护罪犯的基本权利是监狱执行刑罚进步的标志之一,罪犯的法律地位包括权利和义务两个方面,即罪犯享有哪些权利、履行哪些义务,讲文明,保护罪犯的权利无非是理顺关系,纠正以往执法中的不足。第

二、部分监狱民警法律知识欠缺。罪犯的权利包括二个方面:一是罪犯的基本权利:平等权、生命权、维护正常生活及身体健康的权利、人格不受侮辱、人身不受刑讯体罚的权利、通信、会见的权利、选举权、言论、出版的权利、宗教信仰自由、财产权、劳动权、休息权、获得社会帮助权、受教育权、文化权利、批评、建议权、控告、检举权、申诉权、婚姻家庭权利、继承的权利、辩护权、赔偿请求权等二十一项;二是基于罪犯的身份所具有的权利:法定情形的家属知情权、根据考核结果,获得减刑的权利、法定重大立功情节的减刑权、获得保外就医权利、特殊罪犯有依法享有特殊待遇的权利、娱乐权、依法释放发给证明书的权利、刑满释放后享有获得安置和就业的权利等八项权利。掌握和保障罪犯的权利和义务是监狱民警执法的基础,只有做到保障罪犯合法权益,执行过程中才能做到依法、公正执法。第

三、打击罪犯抗改和破坏监规秩序行为措施软弱。以往有土政策和土办法解决问题,当土政策和土办法不能适应当前监狱执法环境时,却没有出台新的更加周全的方案和办法。成功的例子也有,如:浙江省第二监狱对罪犯陈某的破坏监规秩序行为,利用法律武器,进行狱内侦查,并由检察机关起诉,得到应有惩罚。

四、监狱民警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监狱民警在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

(一)监狱民警在执法中容易发生违规违纪问题的环节是计分考核、减刑、假释、保外就医。容易发生违规违纪问题的岗位是狱务部门中负责罪犯百分考核、减刑、假释工作民警、分监区领导、管教员、基层一线民警、狱务部门与监区正职领导岗位。

(二)监狱民警执法中存在的突出不良现象:第一,打骂体罚或变相体罚管教对象;第二,违规照顾“有关系”的管教对象,尤其是“违章使用骨干犯”造成“牢头狱霸”的现象;第三,在奖惩考核中营私舞弊或运用自由裁量造成事实上的执法不公;第四,收受管教对象亲属及委托人的钱物或接受宴请、娱乐、游玩等;第五,管教对象加班、劳动、调休时间,防止“三超”反弹的措施不落实的现象;第六,狱务公开工作不规范、流于形式的现象;第七,执法程序不规范、监督措施不严密,或民警没有直接管理造成执法权力隐性转移的现象;第八,一些基层民警执法素质不高、业务能力不强的现象。

五、监狱民警执法中风险造成的法律责任

监狱民警中执法中风险可以导致人身伤亡、财产受损、刑事处罚、行政处分和其他不测结果的可能性,对于人身伤亡和财产受损方面的预防,我国监狱系统已经做得比较成功。在当前监狱执法环境下,监狱民警执法风险造成错误执法而承担法律或行政上的责任概率越来越大。

(一)监狱民警执法风险造成的刑事责任有: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虐待监管人罪;私放在押人员罪;刑讯逼供罪;贿罪;徇私枉法罪;玩忽职守罪;敲诈勒索罪;,侮辱罪;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非法拘禁罪;非法搜查罪等14项。

(二)监狱民警执法风险造成的行政责任有: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闹事言论,参加非法组织,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参加罢工;泄露国家秘密、警务工作秘密;弄虚作假,隐瞒案情,包庇、纵容违法犯罪的;非法剥夺、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搜查他人的身体、物品、住所或者场所;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或者受雇于任何个人或者组织;索要、收受、侵占罪犯及其亲属的财物;私放罪犯或者玩忽职守造成罪犯脱逃;刑讯逼供或者体罚、虐待罪犯;侮辱罪犯的人格;殴打或者纵容他人殴打罪犯;为谋取私利,利用罪犯提供劳务;违反规定,私自为罪犯传递信件或者物品;非法将监管罪犯的职权交给他人行使;人民警察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尚不构成犯罪的;对符合收监条件的罪犯拒绝收监的;对在押罪犯在监狱内的违法犯罪行为,应当立案侦查而不予立案侦查或者侦查终结应当移送起诉而不移送起的;发现在押罪犯尚有余罪、漏罪,不及时予以转报或者为其隐瞒不报,阻碍有关案件查办工作的;弄虚作假或者未按法定条件提请批准在押罪犯暂予监外执行、减刑、假释的;其他违法行为等19项。

六、规范执法有利于降低监狱民警执法风险

规范执法和监狱民警执法风险是一对辩证关系。规范执法能促进监狱民警规范执法行为,降低执法风险。

(一)规范执法的前提是不断健全法律制度,让监狱民警执法有法可依,从根本上解决民警执法风险的根源。

1994年《监狱法》出台,在监狱法制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但监狱立法不能指望一次立法、一部法律一劳永逸,应当说,实践中,监狱法制与现实的需要远未适应,在监狱工作的一些方面,立法的不足还非常明显,监狱工作期望已久的《监狱法实施细则》至今仍未能问世,过于概括抽象的《监狱法》条文,在实践运用中,有时难以适从。由于缺乏对监狱立法理论的深入研究,《监狱法》完善程度不高,存在着一些明显不足,表现在调整监狱法律关系的规范不够齐全,在罪犯的教育改造、监管安全、社区矫正等方面,至今还没有专门立法;监狱是司法行政机关,又不是一般的行政机关,其司法职能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与一般行政部门存在的区别,应当有专门的司法行政法律规范予以调整。应当采取措施,第一,提高立法规格,避免由于《监狱法》立法规格不高而导致的遵守不力;第二,尽快出台《监狱法实施细则》,使监狱民警能够真正理解《监狱法》条文的内涵与要义;第三,《监狱法》从颁布到现在将近十年,其中不少内容是基于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的情况而作的规定,这些情况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相应地,对这些条文应当及时予以修改完善,做到已经制定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得到认真执行。

(二)规范执法的内涵要求监狱民警提高自身素质,具备在对罪犯执行刑罚过程中的法律知识,让民警执法中对风险有充足的认识。

第一、规范执法是由民警去执行的,民警的整体素质决定执法的实际成效。第

二、规范执法必须借助监狱内部监督力量,强化法制职能,应对监狱日益复杂执法环境的挑战。比较成功的做法是在监狱系统内部建立法制机构:一是帮助监狱民警提高监狱管理专业化水平;二是加强和完善监狱制度建设;三是对监狱民警的执法进行监督;四是为监狱应对法律事务出谋策划[6]。第

三、规范执法要求民警提高自身素质,就是通过监狱内部机构的努力,开拓创新,集思广益,让民警在执法中对风险有充足的认识,并能利用法律武器正确应对新情况的出现。

(三)规范执法的具体要求是对监狱民警执法行为进行规范,对法律进行认真执行,促进民警执法中自觉降低风险。

第一、规范执法的具体要求是对监狱民警执法行为进行规范,规范办理建议加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保外就医、离监探亲以及禁闭、严管、戒具使用等执法环节;规范对罪犯日常考核、行政奖励及处分呈报、安排会见通信、服刑场所调动、工种安排等管理环节。第

二、整改民警执法中存在突出问题目的是为了让民警对法律进行认真执行,按监狱内部法制机构建立和规范监狱内部的执法工作程序和执法责任制规范运行。第

三、民警在认真执行法律过程中会最有效地降低执法风险。

综上所述,我国在进行监狱体制改革过程中,针对监狱民警执法的现状,健全法律制度,同时,通过监狱系统内部自我监督力量,对当前监狱民警执法的风险采取积极预防措施,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民警素质,达到降低民警执法风险目的。

参考文献:

1、《辞海》 陈道望主编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9年版

2、《中国监狱法制建设研究》 葛炳瑶 孟宪军主编 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 2005年第1版

3、《优化监狱执法环境需要强化法制工作》 胡方锐 《浙江监狱》2005年第2期

4、《〈监狱法〉修改的几点思考》 裘佳其 林乐泉 《浙江监狱》2004年第6期

5、《实现监狱法制化的途径与模式》胡配军 江苏省司法警官学校

注释:

[1]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9年版 辞海

[2]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9年版 辞海

[3]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9年版 辞海

[4] 清 沈家本 光绪三十三年四月十一日 奏请实行改良监狱折

[5] 《中外法律名言录》,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第10页

[6]《优化监狱执法环境需要强化法制工作》 胡方锐 《浙江监狱》2005年第2期第10页

第三篇:监狱民警执法自查情况

明执法、人性化管理”已经成为了一股不可逆流的潮流,成为了监狱的政策制定、决策者、法律监督者以及学术专家们所追求的治狱理念,作为政策执行、事务决策、执行监督的核心原则。

但是,由于监狱环境的相对闭塞,工作单调,工作责任大,工作事务繁忙,职业压力和身心疲倦不言而喻,加之少数民警缺乏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适应性,在执法工作中往往受到传统错误执法思想的禁锢,执法思想陈旧,法纪观念不强,执法手段单一。特别是对于罪犯出现的违规行为,对于发生的拒绝履行义务时,少数民警的认识或做法存在偏差,要么不作为,要么不知所措,要么违权乱作为

,甚至错误地认为保障罪犯的权利是消减和剥夺了监狱的行刑权力,罪犯的权利保障就要无条件地服从监狱的管理,有了违规行为就要受到一定的处罚,否则达不到惩罚的效果。显然,监狱制度的制定者、决策者、监督者与监狱的执法者在刑罚执行的理念上存在一些差别。治狱者的治狱理念与执法者的执法理念产生错位。

(二)、执法行为缺乏必要的法律支撑。

任何的执法行为都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法律制度作为保障,如果在执法中出现无法可依,就无法谈及执法质量的问题。随着,《监狱法》的出台,《刑事诉讼法》、《刑法》的修改,监狱法制建设较之过去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由于《监狱法》条文的过于原则、操作性差,法律规模和法律效力,明显低于《刑事诉讼法》、《刑法》,加之很多内容与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刑法》不相协调、步衔接,甚至有时出现相互冲突,对于一些长期存在,多次发生的敏感问题在工作中无法可依,影响了执法权威和有效性。

另一方面,由于《监狱法》的迟迟不能修改完善,《监狱法的实施细则

》的迄今尚未出台,监狱执法实践中缺乏具体的执法规范,为此各地监狱管理部门不得不纷纷出台对罪犯管理教育的相关执法规定,规范性规定各有不同,水平参差不齐,科学性、适用性有待商榷。如罪犯的行为规范、处罚规范、奖励考核规范的不配套;处罚规范中的条款过于僵硬、缺乏兜底性条款;一些处罚规定中适用了类比性条款有违法治原则;奖励考核性难以发挥整体的激励作用,特别是对于一些短刑犯缺乏有效的奖惩规范和措施;一些没有制定规范性规定权限的机构擅自违权制规,甚至一些监狱也出台了办理减刑假释案件的规定。

(三)、与罪犯过度维权的冲突。

随着监管改造工作理念和行刑方式的重大转型,监狱执法的监督体系的逐步完善,罪犯维权的渠道增多,罪犯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丰富和保障自己的权利,这是罪犯维权意识的增强,也正是监狱依法治监,文明、规范执法的成果的体现。但是,由于对权利保护的曲解,一些罪犯在主张和诉求基本权利时,不切实际地扩张和滥用自己的权利,直接影响着监狱民警执法权的行使。主要表现:

一是监狱对于罪犯维权行为的立场不够清晰。

对于法律没有规定的享有或者限制的权利,哪些是监狱的公权力,哪些是罪犯的私权利,哪些罪犯应当享有,哪些应受到限制,立场不够清楚。监狱作为权力机关,公权力应当是“法无明文规定不可为”,但往往脱离了自己的立场趋于的私权“法无禁止不可以为”,而附罪犯的权利要求。二是过度强调权利,漠视义务意识淡漠。罪犯在行使权利时表现的积极,履行义务时,表现尤为消极。把监狱依法、严格管理视为对罪犯权利的侵犯;把监狱对罪犯权利的依法保护视为“让步”。特别当前在我省短刑犯监狱,由于刑期较短,加之省高院《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若干法律问题的规定》实施细则的出台,对于减刑对象、幅度等作出了一定限制,而短刑犯监狱目前押犯大多为盗窃、诈骗、抢劫等惯犯,累犯居多,获得减刑权或减刑幅度受到一定的限制,甚至使减刑无望,他们更多得注意力转移到其它所谓“权利”的维护上,混刑度日、消极抗改的现象十分突出,对监狱日常的计分考核扣分处理、警告、记过处理没有任何畏惧感,所犯的错误又得不到禁闭处分,监狱对这部分罪犯缺乏必要的惩罚和强制约束措施,民警的执法权行使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三是由于近年押犯构成显著变化,狱内斗争日趋复杂。随着“二进宫”、“多进宫”、黑社会性质的罪犯增多,高智商犯罪等情况的出现,一些罪犯故意扰乱监管改造秩序,制造事端,挑拨民警与罪犯的关系;一些罪犯的反改造技能隐蔽,擅长揣摩监狱民警心理,观察和记录民警的言行(采取记录日记等)方式,在加之利用法律或制度维护、扩张自身的权利,民警执法权行使受到极大阻碍。

第四篇:监狱人民警察 公正执法

作为一名今年才进去监狱系统的新警,对于今天的这个主题“两极管理模式下基层青年民警公正执法方式”的认识和大家比起来无疑是相对简单的,经验方面更是比较少的。那么在这里我就想用实际的例子和自己切身的经历来阐述一下,作为一个刚踏入监狱事业的年轻人在这段时间里的所感所见所知所闻。

从去年11月至今,我觉得的提篮桥监狱以及我们监区对于我们这一批新警的培训是十分系统和行之有效的。无论是值班的规范,还是台账材料的制作,以及日常事务的处理,在这之前的几个月时间里,我都感觉受益良多。在这之中有些东西是程序化的,是死的。有些东西,尤其是和服刑人员的接触却是活的。其中如何公正执法,如何把一碗水端平,如何在面对服刑人员产生的种种问题的处理上让犯人心服口服。如何做到有理,有利,有节。这远不是几本教材,几页word所能涵盖的。

我觉得把公正执法的理念运用到改造教育管理服刑人员的现实中,既要根据相关规则实行。但对于具体问题也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就像前几天我的一个师兄给我看的一篇杨昌元老师的文章里面写的,一名优秀的干警应当是工作对象的老师、管理者、导演和裁判。而仅仅是消防队员。现在我所管理的小组最大的问题主要是劳动欠产,原因有多方面。有的服刑人员是因为年龄偏大身体素质的问题,有的服刑人员是因为个人劳动能力的问题,同样也有些是因为本身好逸恶劳希望钻空子偷懒。如果百分百按照制度规章执行,那么无疑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虽然能有效的让那些好逸恶劳者得到惩处,可同时也会降低那些有切实困难的服刑人员的改造信心。

第五篇:浅谈监狱如何确保公正执法

[摘要]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必须做到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这是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对于提高改造质量,促进国家的法制建设,树立监狱人民警察和政府的良好形象,保障罪犯的合法权益和国际人权斗争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影响公正执法的因素有很多,因此监狱要确保公正执法,提高监狱人民警察公正执法能力,一是抓“人”的素质提高,包括干警和罪犯;二是抓制度建设,三是优化执法环境,四是强化执法监督,五是落实责任追究。

[关键词]监狱 执法 公正

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是国家法律的具体实施者。为了使监狱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赋予的权限将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规范付诸实施的活动正确、公正、合理,避免执法风险,确保执法安全,监狱必须坚持公正执法。公正执法,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本质要求,是依法治国的关键所在,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要求,更是我们监狱工作的永恒主题。历史的经验表明,只有公正执法,才能避免执法风险,确保执法安全树立法治权威,才会有良好的社会秩序和风尚,法律所蕴含的公正、公平、正义、秩序等基本价值才能最终得以实现。

一、监狱公正执法的含义、内容及意义

公正执法指的是一定的国家机关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赋予的权限将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规范付诸实施的活动。监狱的公正执法,特指监狱和监狱人民警察按照公平、正义的原则,严格执行《刑法》、《刑事诉讼法》、《监狱法》等国家有关刑罚执行的法律、法规,平等地对待每一名罪犯而实施的各种行为的总称。主要体现在对待罪犯要一视同仁,在处理问题时,实事求是,依法办事,不凭个人的主观意志或感情用事;同类问题要平等地适用同一法律或规定。严禁监狱人民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徇私舞弊,以权谋私。

监狱公正执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依据监狱的职能,其执法内容可以分为执行程序法和执行实体法。因此,监狱的公正执法分为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两方面。

1、执法程序公正是指执法过程中的公正。它要求监狱的执法过程要符合程序法规定,依法定程序运作,同时要不断完善执法程序,杜绝违法、违规和随意操作。这样,才能消除罪犯和社会公众对监狱执法工作公正性的疑虑。执法程序公正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按照法定的程序办事;二是执行的程序本身要公正化。

2、执法实体公正是指执法的标准公正。它要求监狱执行的法律规定必须达到一种事实上的公正结果。以减刑、假释和保外就医工作为例,《刑法》、《刑事诉讼法》、《监狱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等,对罪犯的减刑、假释的适用对象、条件、期限及保外就医的对象和疾病伤残范围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这就要求作为执法者的监狱人民警察必须依法办理,做到公平、公正、不偏不倚。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执法实体公正是前提,执法程序公正是保障,目的就是为了保障最大限度地实现实体公正。只有执法程序和实体都公正,才能保证我们所追求的执法结果的公正。

监狱公正执法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依法治国的关键是执法,难点和重点也是执法。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在一定程序上决定着依法治国的进程。监狱工作法律法规是我国刑事执行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健全和完善监狱工作法律法规,建立一整套科学的执法制度,将为完善刑事执行法律体系作出重大的贡献,为依法执行刑罚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

2、有利于提高改选质量。只有监狱警察严格依法办事,处事公正,才能使罪犯信服,主动自觉地接受教育改造。公正执法也要求监狱警察必须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执法水平,这就必然促使监狱警察去学习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去研究、探讨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从而提高改造质量。

3、有利于树立监狱人民警察良好形象。人们对于法治的信心,对于法律的尊重和服从,仅仅靠学习法律条文是难以获得和树立起来的。人们必须看到法律得到公正的执行,看到执法者对于法律的忠诚和尊崇,看到法律在实践中显示出的威力,看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才会真正对我们的法治产生信心,对我们的法律尊敬和服从。监狱、警察是国家的代表,执法机关公正执法无疑是最好的法治宣传。

4、有利于保障罪犯的合法权益。罪犯仍然是公民,也享有法定的合法权益。罪犯自由被剥夺或被限制,他们的许多权利都无法自行行使,而监狱人民警察在约束、管理、教育罪犯中,其执法行为是否公正直接关系到罪犯的权益。依法办事、公正执法,才能保障罪犯的合法权益。

5、有利于国际人权斗争。监狱是反映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的窗口,只有全面提高公正执法水平,保障罪犯的合法权益,能使我国在国际人权合作和人权斗争中更为主动,并赢得良好的国际声誉。

二、如何确保监狱公正执法

监狱人民警察担负着依法、正确执行刑罚和改造罪犯的庄严使命。坚持执法为民、公正司法,是监狱工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刑罚执行的法律、法规,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制的要求,也是监狱人民警察履行职责的要求。影响公正执法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法律的实施者执法素质,法律的被作用者配合执法的素质,执行法律思想的具体操作标准,以及执法环境。因此,监狱要确保公正执法,一是抓“人”的素质提高,包括干警和罪犯;二是抓制度建设,三是优化执法环境,四是强化执法监督,五是落实责任追究。

(一)加强队伍建设,开展各类培训和教育,提高警察整体执法素质

围绕解决“公正执法”问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要针对监狱警察队伍的现状,按照各个工作岗位的特点和不同层次监狱警察改选岗位职责所需的业务知识,区分层次、突出重点进行各种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

一是开展理想与现实统一的理想信念教育。第一,把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要同今天的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脚踏实地的从自己做起、从眼前做起,立足本职,建功立业,在本人岗位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正确的信念必有不科学的认识基础,会产生不正确的行为。第二,要把“公正”作为执法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使“公正”内化为执法的灵魂和信念,始终用“公正”二字来贯穿监狱工作。

二是开展职业首先、职业风险教育。第一,教育警察坚持以“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职业要求为标准,做到在每个执法环节中都正确行使职权,避免执法的随意性;第二,在职业风险教育中,突出抓好警示教育,要将上级有关禁令性规定予以明确,使警察明白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以及做了不可为的事带来的后果。

三是开展法制教育。提高监狱人民警察的法律知识水平,树立依法办事和法律至上的观念。第一,在理论层面上,要在监狱警察中普及法律知识,要强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第二,在执法实践层面上,要有平等意识,依法保护罪犯享有同等权利;第三,在心理层面上,要自觉将尊重人格、保护人权贯彻到执法的全过程,克服不尊重人权,随意侵犯罪犯合法权利的错误思想和行为。

四是开展多层级的培训。第一,对中层领导开展提高领导能力的培训,着重进行学习、掌握和运用先进的政治理论,领会政策精神,把握执法尺度,提高决策和管理能力;第二,对新招录的警察加强岗前培训,让她们明白作为监狱人民警察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如何做得好;第三,对全体警察开展相应岗位知识的培训,组织学习监狱的业务工作规章制度,让大家明白自身的岗位工作职责是什么、具体业务工作该如何开展,提高警察履行岗位职责能力;第四,开展岗位练兵,注重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增强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和本领。

(二)加强罪犯的教育,提高罪犯认知水平,自觉配合警察的执法

按监狱大教育的实施方案,在教育内容上,对罪犯进行法制教育和可公开制度的教育,在教育形式上,以相关业务科室课堂授课的方式或监区定期组织学习的方式进行。目的使罪犯通过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罪犯的奖惩的种类和条件、分类关押、分类管理、分级处遇、行为规范约束、会见通讯管理、生活卫生、劳动等等执法环节的教育,提高罪犯的认知水平,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从而达到认罪服法、服管服教,在受约束中悔悟反省,帮助罪犯提高对自身罪过的认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加强监狱工作制度建设,提高执法工作的合法性、科学性、及时性

1、 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引入奖惩机制和竞争机制度。一是建立个执法档案,对严格执法、忠于职责、出色完成执法任务的人员要给予奖励,对执法不严、执法犯法、徇私枉法者,进行严肃惩处,并将处理情况载入档案,晋级增资、提拔重用等都要与之挂钩;二是通过岗位练兵、资格考试、考评、待岗学习、辞退处理等多种途径,将德才兼备的人选拔到监狱的各级领导岗位,将那些素质不高、道德水平低、法纪观念淡薄的人过滤在执法权力主体之外。

2、完善、建立对罪犯进行管理、教育、劳动的相关工作制度

一是完善罪犯的考核制度。第一,要体现管理、教育、劳动三大改造手段均衡考核罪犯;第二,实行奖惩累计,改变过去固定时间评定罪犯行政奖励的状况,提高评定改造个体是否积极改造的及时性。

二是实行罪犯听证制度。制定允许罪犯参与部分与其切身利益相关的作出决定过程的制度,陈述自己的意见和辩解。如在确定罪犯减刑资格时,由监区警察组织召开由罪犯参加的听证会,听取罪犯陈述其符合减刑条件理由,并由其他罪犯发表意见,做出评价,再由监区警察根据法定条件做出是否具备减刑资格的决定。又如在确定罪犯行政奖惩时,组织召开由罪犯参加的听证会,听取罪犯陈述其奖励或处罚的事实及理由,并由其他罪犯发表意见,做出评价,再由监区警察按有关法律和相关工作制度作出决定。 三是特殊岗位竞争上岗制度。如:选用从事生产统计、产品质量检查、伙房、小报、文艺队等特殊性质劳动的罪犯一律实行竞争上岗,公布竞岗条件、竞岗结果予以公示。使监所执法工作变由少数人说了算为由大家说了算,变由人说了算为由制度说了算。

3、实行备案审查制度和违法撤销制度

一是对现有的工作制度进行全面整理,避免各业务工作制度矛盾和冲突,清理不规范以过时的规章制度;二是对制度进行合法性审查,删除与上位法相冲突的条款,增加未体现上位法精神的条款,用清楚的、具体的、严谨规范的法律语言来规定警察、罪犯的行为和法律后果;三是增加体现程序公正的执法流程、执法权限、执法实效的相关规定,要注重工作的方式、形式、顺序、步骤、环节、时效、审批权限等方面的建设,注重提高执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稳定性,使警察规范、合理使用行政管理权和执法权。

(四)优化执法环境

影响监狱人民警察公正执法的环境有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硬环境和软环境。

1、落实从优待警政策,增强监狱、劳教警察的职业自豪感。一个人的职业自豪感来自其所从事职业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一种职业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高,则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就会产生一种职业自豪感,因而,他们就会珍惜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从而,兢兢业业地投入到职业活动中去。

2、进一步完善机制,坚决抵制“人情执法”。人情观念在人们头脑中还是根深蒂固的。人情办事、人情执法已成为一些人的家常便饭。凡是办什么事首先想到的是找人。这种不良社会风气是监狱公正执法的一大障碍。它严重地破坏了社会主义法制的严肃性和社会的公平性。近年来,我省对罪犯实行异地收押制度,大力推行狱务公开和领导干部异地交流,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今后还应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有关制度,从机制上堵住人情因素,为监狱、劳教警察执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如:选用事务性劳动的罪犯一律实行竞争上岗制度等等。使监所执法工作变由少数人说了算为由大家说了算,变由人说了算为由制度说了算。

3、加大监狱体制改革力度,优化监狱人民警察执法硬环境。着重解决几个问题:一是要加大财政保障力度,保证监狱执法所需经费。二是大力推行监企分开,纯化建监狱职能,使监狱专心行使刑罚执行的职能。三是要加快监狱工作社会化步伐,逐步改变监狱办社会的现状,减轻监狱负担,使监狱有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执法工作中去。四是要加大布局调整力度,整合监狱执法资源,为监狱执法提供一个较好的环境。

(五)强化执法监督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千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停止。”权力使用到哪里,监督就必须延伸到哪里。监狱人民警察执掌着国家的刑罚执行权力,这种权力的运作必须与一定的监督制约机制相结合。监狱只有加大狱务公开的力度,通过狱务公开创造监督平台,将执法的环节予以公开,加强对执法工作的检查、指导、督促、改正,才能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才能防止、克服某些执法腐败现象,提高刑罚执行的效能,确保公正执法。

1、深化、细化狱务公开,创造良好的执法监督环境

实行狱务公开,不仅能够对刑罚执行机关的执法行为尽心有效的监督,从程序上保证执法的公正。在原有狱务公开的基础上,采取现代化科技手段,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将监狱执法环节向罪犯、犯属、社会予以公开和明示,接受广泛的监督,增加执法的透明度,创造良好的执法监督环境。一是在公开内容的拓展上,从罪犯的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的执法环节向对罪犯的考核、奖励、罪犯权利的保障、义务的履行、行政奖励、分级处遇、遵守监规情况、学习情况、劳动情况等更多的环节延伸;二是在公开的要求上,实行条件、程序、结果的公开;三是在公开的形式上,采用科技手段,提高公开效果;四是在公开的监督上,畅通监督渠道,加大纠错力度。监狱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和信任,而且也只有社会监督机制的不断完善才能保障监狱公正执法的最终实现。

2、建立执法监督制约长效执法机制

强化内部执法制衡机制和内部双向监督制约机制。第一,建立、健全一整套监狱警察执法责任制度、监督检查制度、考核评议制度,细化、统一执法行为规范。第二,构建完善的内部监督网络,采取“旁站式”监督方法,以参与检查、列席会议、查阅文件资料、专项检查等方式,对监狱的监管改造工作、教育改造工作、劳动改造工作中的工作中的执法环节是否按程序进行开展监督检查。第三,实行网络化管理和动态监督,形成“在配合中监督、在监督中配合”的良性机制。第四,建立执法监督工作联系制度,设立专门岗位,指定专门人员从事公正执法的检查、监督、考核工作,向相关业务的部门、执法单位和执法警察提出纠正建议。

(六)健全执法责任制,落实责任追究

监狱人民警察是执法者,理应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监狱人民警察执法的规定,没有任何超越法律、法规和规定的特权。要进一步建立完善执法责任制、执法工作评议考核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落实过错追究。执法单位、执法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因执法不当、不及时,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相关责任单位及责任人予以扣分处理,并按照有关制度要求限期整改,将纠正情况作出书面报告;一旦因发生执法过错,造成严重后果的,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规定承担相应的行政、刑事或民事赔偿责任,对其单位和有关领导也应当追究相应的责任。通过实行责任追究,使执法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得到整改,保证各种执法规范落到实处,有效地防止各种执法过错行为和案件的发生。

上一篇:教育整顿活动整改措施下一篇:教育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