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兴趣班教案范文

2022-06-13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兴趣班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科学兴趣班教案范文

初中科学 声音 兴趣课教案

1声音引入

声音有哪些?

1、 自然界中的声源

2、 人们制造的声源

3、 人类身体的声源

通俗的说,所谓声音,就是生物用耳朵感受到的一种特殊的物理信号。人们说的话、唱的歌、乐器演奏的音乐、动物的叫声、机器的轰鸣、撕裂纸张、打碎盘子、轰隆隆的雷声、哗啦啦的雨声、呼呼叫的风声等等等等,这些都是声音。

声音是构成这个世界必不可少的一种元素,是人们交流信息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方式,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没有声音的世界会是怎样的无趣。

2声音的概念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是通过介质(空气或固体、液体)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最初发出振动的物体叫声源。声音以波的形式振动传播。声音是声波通过任何物质传播形成的运动。

声音是一种压力波:当演奏乐器、拍打一扇门或者敲击桌面时,他们的振动会引起介质——空气分子有节奏的振动,使周围的空气产生疏密变化,形成疏密相间的纵波,这就产生了声波,这种现象会一直延续到振动消失为止。

3声音的几个属性

响度 音调音色(物理属性) 3.1响度

人主观上感觉声音的大小,俗称音量,由“振幅”和人离声源的距离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人和声源的距离越小,响度越大。(单位:分贝dB)

3.2音调

音调的高低(高音、低音),由“频率”(frequency)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单位Hz)。

弹尺子 振幅

3.3音色

称音品,波形决定了声音的音色。声音因不同物体材料的特性而具有不同特性,音色本身是一种抽象的东西,但波形是把这个抽象直观的表现。音色不同,波形则不同。典型的音色波形有方波,锯齿波,正弦波,脉冲波等。不同的音色,通过波形,完全可以分辨的。

4为什么能听到声音

人们之所以能够听到声音,是因为两个原因:存在供声音信号传播的介质通道以及感受声音的器官。

供声音传播的介质有很多种,气体、液体、固体都有,多种多样,比如空气、金属、水等等,每种介质的传播效率都不同。而即使是同一种介质,在不同条件如温度、湿度等下的传播效率也是不一样的,因为介质的分子活跃度被改变了。(详情参见“声音的传播”一章) 感受声音的器官,我们通常称之为耳朵。当声音信号通过空气的传播到达耳朵后,耳朵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作用,把这些信号一层一层的传递到了大脑中,于是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纷繁复杂的信号传递到大脑中后,我们只是听见了,但是我们又是如何理解这些信息的呢?首先,大脑提供了一些专门来处理这个事情的硬件条件(器官与神经组织等),让信息的处理有了实现的平台和机会;其次,通过后天的学习和训练,让我们有了对声音信息的处理能力。

大自然及人类可能制造出的声音,从1赫兹,到几十万赫兹,范围跨度极大,但并不是所有的声波振动,都是人耳能听到的。

人耳的可闻音域范围,是20赫兹到20000赫兹。20赫兹以下的声波,称为“次声波”,能量很强烈时,身体可以感觉到(比如地震的时候),但耳朵是听不到的。能量极强的次声波甚至可以杀人。高于20000赫兹的称为“超声波”,人耳也听不到,但很多动物,如狗,蝙蝠,可以听到。人耳对高频的感知力会随年龄增长而衰减,所以幼年时几乎人人能听到2万赫兹的声音,但中年以后,很多人就只能听到15000赫兹甚至更低了,听不见极高频了。国外甚至有学生发明了一种以极高频讯号为铃声的手机,因为这种手机响铃时,只有年轻的学生能听到,年龄大的老师,已经听不到了。

超声波

5传递的速度

形态:固体的传播比液体快,液体比气体快。越快频率越高,音调也越高,反之亦然。 密度:以木头为例,越是密度大的树木,传递的速度就越快。越快频率越高,音调也越高,反之亦然。

体积:以空气为例,同样的能量大小,体积越小震动越大,频率也越高,音调同样的也越高。(想想笛子的发声原理)

长短:以琴弦为例,弦越短则单位时间和面积内承受的能量就越大,从而导致的震动频率就越快。

粗细:仍以琴弦为例,弦等长时,越是细的弦对能量的反应越大,震动频率越快,音调也自然越高;反之,越是粗的弦,对能量的反应越低,整动的频率越慢,音调也自然随之越低。

声速随着弹性增加和密度减小而增大。因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大,气体的密度小,因此可以设想,声速在固体和液体中小一些。但是,固体和液体的分子弹性要超过气体的分子弹性很多倍,这又决定了声速在这些介质中比在气体中更大。

我们通常所了解的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米/秒,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这里描述的是温度在20℃时的情况。温度越高,空气分子的活跃程度也就越高,传播声音的效率自然就越高,声速越大。大约气温每升高1℃,声速就要增加0.6米/秒,-30℃是空气中的声速是313米/秒,100℃时声速为386米/秒。

声音在气体中传播时,大气压强的变化会带来空气分子的活力的明显变化,从而影响声音的传播速度。在同一温度下,同一气体构成,气压越大,气体分子的活跃程度就越高,传播声音的效率自然就越高,声速就越大。

6不同声音的作用

高频

声音指向性很强,覆盖角度窄小、射程远、穿透力强。声纳设备用的就是高频的声波。 中频

有一定指向性,覆盖面积比较容易控制。 低频

指向性不明显,向四面辐射、声功能损失大、传播距离近。 7声波的聚焦、反射、折射与衍射等等

7.1聚焦

声波作为一种波,也具备波的一些常见特性,比如聚焦、反射、衍射等等。现实中聚焦的例子有很多,都是为了放大声音,比如猫头鹰的耳朵那么大,就是为了放大远处小动物的声音,提高捕猎的成功率;当我们想要听清远处某个声音时,我们常常会把双手拱在耳后,就是为了增强耳廓对声音的聚焦效果,从而让我们听的更清楚。在拱形隧道、石桥或者房间里讲话时,感觉声音总是格外洪亮,这也是声音聚焦的效果。

7.2反射

还记得儿时倍感神奇的山谷回声吗?是山神在和你说话吗?不那就是声波在遇到巨大的障碍物后被反射回来形成的回声而已。其实上文的聚焦效应也是声波的反射造成的一种特殊效果。

7.3衍射

当声波遇到大的障碍物时,会被反射回来,从而造成回声等效应。可是如果声波遇到的障碍物比较小,无法形成造成反射效果,那会出现什么现象呢?遇到这种情况时,声波会绕过障碍物继续向前方传播,这种现象被叫做衍射。

7.4折射

波从一种介质区域射入另一种介质区域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波的折射。比如从高温区进入低温区或从低温区进入高温区、从空气进入水面、从低压区进入高压区等等。

能引起折射的情况很多,比如温度变化、压力变化、密度变化、材质变化等等。

7.5散射

凹凸不平的墙。

反射或衍射除了能带来一些奇妙的效果外,也能带来一些小破坏。比如在安静的录音室内,如果周围的墙壁总是把声音不停的反射回来,那么就会产生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杂声,对录音造成干扰。那么我们就要想把法避免反射的产生,通常我们有两种方法来处理这个问题,一个是利用各种吸收声波的设备,比如窗帘、地毯等布的东西,从而让声波消失在吸声设备里;一个是直接把墙壁弄成凹凸不平、坑坑洼洼的样子,让声波无法被统一的反射起来,而是直接被散射掉,并最终消失。

8音障与音爆

当物体在空气中的运动速度接近音速时,空气会产生一股强大的阻力,使物体产生强烈的振荡,进而速度衰减。这一现象被俗称为音障(Sound Barrier)。突破音障时,由于物体本身对空气的压缩无法迅速传播,逐渐在物体的迎风面积累而终形成激波面,在激波面上声学能量高度集中。这些能量传到人们耳朵里时,会让人感受到短暂而极其强烈的爆炸声,称为音爆。

9多普勒效应

见过老式火车的人可能都见过这样一种现象,火车迎面开来时汽笛声是尖锐的,而经过自己开向远方的时候汽笛声是低沉的。同一个火车,同一个汽笛,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

汽笛声是固定的,之所以产生这种变化,是因为声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运动的方向及产生的距离造成了声波的疏密变化,也就是频率的变化,因此声音听上去就产生了高低的效果。在科学上,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多普勒效应。用科学术语描述就是:当波源与观察者有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和波源发出的频率不同的现象,就叫多普勒效应。

多普勒效应不仅存在于声波中,也存在其他波中,比如光波。天文学家发现,从遥远的星球发出的光波的频率,都小于地球上静止的同种光源的频率。经过研究证实,这是因为星球在远离地球运动着,这也是多普勒效应的一种表现。

10总结 提问

第二篇:科学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华山完小六年级科学兴趣小组总结

科学课外兴趣小组是教学活动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是科学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活动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爱好自主选择兴趣小组。可以参加本年级兴趣小组,也可以自发组织兴趣小组,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将一学期的活动总结如下:

一、在活动中我打破统一的课堂教学要求,选择生动有趣的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兴趣就是要唤起和保持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和好奇心,充分利用外部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选择新奇的内容,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各种工具的用力点、支点、阻力点。探究省力杠杆的用力点与支点距离和阻力点与支点距离关系,小杆秤的制作,瓜皮拱的制作等都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选择活动内容应贴近学生的生活根据“切身性策略”,学生如果遇到自己过去经验中熟悉的东西,与自己未来目标相联系的事物或使自己充当主要角色的事情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小组可以应用这一策略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探究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探究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在学生的亲自操作过程中好象找到了成为科学家的感觉,信心十足。

二、选择活动内容时紧密联系了课堂教学内容,组织兴趣小组活动如果局限于课本内容,学生会感到乏味;如果脱离课本内容太远,学生会高度焦虑,正常的动机激励水平应在上述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因此选择内容应体现综合应用学科知识的水平。因此,选择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应注意新奇性。

三、改变了原有的课堂教学方法,组织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六年级学生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的。组织学生从事各种形式活动,使学生主体与外部环境客体发生积极作用,通过思维过程的同化、顺应,不断丰富认识结构,发展智力。

四、开展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让所有的学生都行动起来,如“科学知识调查活动”、“故事会”、“科学实验操作”等,人人带着任务参加,从筹备策划到具体实施,从查找资料到总结成果,从头至尾参与,能得到全面锻炼。

总之,通过组织课外兴趣小组,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陶冶了情感、磨炼了意志、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科学爱好者和特长生的队伍扩大了,在“趣”字上下了功夫。组织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使学生乐学、会学、健康发展。

2017.12

五年级科学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在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的活动中,学校科学兴趣小组继续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为主要目标,根据教导处工作安排,进行每周三一次活动,,主要地点放在学校实验室。现将兴趣小组工作总结如下:

一、 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学教育活动。

能力的培养多在活动中取得。课堂教学只把生动活泼献给学生是不够的,还应当把时间还给学生,解放学生的感官,让学生获得自由之手。教师带领学生在校内校外、课内课外开展多种有意义的活动,其中手工制作活动和实验操作活动是学生探求知识、提高技能素质的最佳形式,手的运用促进脑的开发,从而使未知世界变成已知世界,这就是发明和创造。本学期共开展8次活动,每次活动都有记录,优秀的作品保留下来,供同学学习。

二、 注重动手能力,培养创造精神。

在兴趣小组活动中,我们经常利用实验室的器材给学生做一些教材外的实验,开拓学生的视野,同时让学生也勤于动手,善于从自然界、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独特办法,这些办法如果能做成实物就是发明创造。不要以为发明创造是科学家的事情,小学生也能成为发明家。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纸桥”的制作,既培养了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气象组能坚持不懈观测气象,这既需要恒心更需要意志力。

三、 注重活动的拓展,争取家长的支持。

很多家长认为科学兴趣占用了孩子的时间,可能会造成孩子学习成绩的下降,针对这一点,我们注意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了解,让家长明白科技兴趣活动不仅不会影响学习,而且还会促进学习。因为科技创新大赛这样的项目需要花费孩子们很多时间和精力,所以特别需要家长的支持和关心。科技竞赛中的成功,也促进了学生对科学学科的热爱,进而促进了对学习的热爱,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

当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只是开了个头,我们还需共同努力,在科技创新这块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地上,我们才会走得更远。我们也期盼着我校学生在今后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实现零的突破。

四年级科学兴趣小组工作总结

科学课外兴趣小组是教学活动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是科学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科学兴趣小组是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热爱科学的最有效地方式。学校科技兴趣小组继续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为主要目标,开展多项科技活动,丰富少年儿童课余文化生活,更好地发展他们的个性,发挥他们的特长,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为了更好的做好以后的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将一学期的活动总结如下:

一、开展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让所有的学生都行动起来,在活动中注重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让学生通过活动体验科技带来的快乐。学生们的认真,深深地感染着我,我和他们一起为成功而欢呼,为失败而惋惜,为再成功想办法。

二、选择新奇的内容,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各种工具的用力点、支点、阻力点。探究省力杠杆的用力点与支点距离和阻力点与支点距离关系,斜拉桥的的制作,瓜皮桥的制作演示等都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会学、健康发展,培养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素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的能力也得到了加强,学生的科学精神得到了培养,能用所学的有关知识解答一些浅显的实际问题。

三、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技制作活动。 能力的培养多在活动中取得。课堂教学只把生动活泼献给学生是不够的,还应当把时间还给学生,解放学生的感官,让学生获得自由之手。手工制作活动和实验操作活动是学生探求知识、提高技能素质的最佳形式,手的运用促进脑的开发,从而使未知世界变成已知世界,这就是发明和创造。本学期,我认真组织学生参加了金台区教具学具制作活动,四一班的同学的作品,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好评,在我校教育教 学成果展示活动中,我校师生制作了大量的科技作品,深受家长和领导好评。通过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得到加强,浓厚的兴趣得到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逐渐深入。

三年级科学兴趣小组总结

在这整整一学期的兴趣小组活动中,我校本着对全体学生负责的态度,认真地对参加各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辅导,让每一个参加活动的同学在学习中不断进步。

在兴趣小组活动初,各小组辅导教师认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然后针对他们的基础和特点,认真制订了一份辅导计划,然后按所定的计划去辅导学生,希望能让参加了的学生在每周的活动中都能学到一些知识,取得一些进步。

计划制定之后,各任课开始认真地写辅导教案,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小组成员进行授课和辅导。结合本学期课本上的内容,同时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了课内外知识相结合的方法,对他们进行多方面的教学和训练,让学生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下,从点到线再到面全方位提高他们的各种特长。鼓励他们大胆地表现自我,让他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此外,学校还积极组织各种学习竞赛,让学生能够更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一年来,学校组织了内容丰富、知识全面的活动。在多样化的活动中,学生不仅对学习更感兴趣了,而且每一个学生都在活动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他们在各方面都提高了,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了。

虽然在兴趣小组活动中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得,但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由于学生学习基础的差异,导致教学简单的内容时基础较好的学生觉得太简单;教学教难的内容时基础较差的学生会觉得无从入手。又如:一些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能自己努力克服困难,过份依赖老师的讲解,他们很习惯等待老师的讲解,而不去自己根据自身优势开动脑筋思考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将在以后的兴趣小组活动中继续思考,寻求一些更有效、更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更主动的学习,取得更大的进步。

总之,在本学期的兴趣小组辅导工作中,不仅学生取得进步,同时教师也获得了许多教学的经验。在今后的兴趣小组活动中我们将再接再厉,争取获得更大的进步和收获!

第三篇:小学科学兴趣小组计划

教场小学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2017-2018学第二学期

为了使学生在科学课程的学习中,真正受到科学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为了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我校特开展科学兴趣小组活动。通过活动,能激发更多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努力建构良好的教材结构,从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步推进,让学生越学越能体会到科学的博大精深,逐步挖掘学生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一、指导思想

在素质教育方针指导下,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对科学奥秘的探究意识,进一步推进学校科学教育工作,传播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激励科学创新,提升学校综合实力。

二、 活动目的

1. 学得开心,玩得开心。在学习中培养兴趣,在游戏中学习科学。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进取的科学素养。 3. 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

1. 时间:周四课外活动时间 2. 地点:科学实验室。

四、活动内容

选取较简单的实验,准备好实验材料,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 验,让学生参与其中,亲历实验过程,真正经历科学学习过程。

五、活动措施

1.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实验活动。老师可减少不必要活动前准备,多让学生自己进行准备,选取最适合的实验材料进行活动,提高活动效益。 2.活动时老师要作适当讲解,进行必要规范的演示,学生分组要团结合作。

3.实验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指导,以保证学生实验成功率达到100%。

4.注意注重安全教育,对较危险的实验应多强调注意事项,要求学生严格规范操作。

5.鼓励学生动手的同时多动脑,大胆地创新。引领学生实验胆大心细,在活动中满足孩子童真的天性和激发孩子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六、 注意事项

1.自愿参加,注重兴趣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 2.积极参与各项学习活动,有秩序,有热情。 3.自觉维护科学实验室的整洁环境。

2018.3

第四篇:科学兴趣小组开课报道

我校开设“科技小制作”兴趣班

我校秉承以科学为特色的办学,加大科学教学投入,建立两间科学实验室及器材室。为进一步推进我校科普工作的开展,活跃校园文化,增强儿童的科技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特成立两个“科技小制作”兴趣班。

科技小制作的特点在于一个“小”字,结构简单,材料好找,加工容易,见成果快。非常适合小学生参与制作。此项活动的顺利开展能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动脑能力,在校园形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同时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平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科学的兴趣和能力,让学生体验科学的魅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生可以将课本上所学的知识在验证的基础上去运用、去发挥,自由地表现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为实现人人参与,要求每班成立科技制作小组,长期在班级内部开展各种小发明、小制作、小实验和小考察活动,保证科技创新教育的顺利开展,并将科技创新教育的成果纳入考核计划当中,发动同学们积极参与。

第五篇: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袁庄小学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在科学方面的素养。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它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依据学校《2011下学期工作计划》、《2011下学期教导处工作思路》,综合学生其他兴趣小组活动计划和安排制定了本学期科技活动小组工作计划。

二、学情分析

参加科学活动小组的主要成员是在

三、

四、五年级,对科学有一定的了解,对周围生活中的科学知识也充满了兴趣和爱好。这次科技活动小组是第三次组对,但是。一些新组员对于科技活动小组要做些什么还不是很熟悉,其中很多同学以为就是去参加比赛制作模型。这次组对有20个人,希望随着时间的发展我们的队伍能越来越发展。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实际动手的能力,要求每每周能做出成功的小作品、小实验。

2、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在实验和制作的过程中能克服困难、坚持不懈。

3、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审美能力,实验与制作要求学生尽量使用生活中自己能寻找到材料。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自主或小组合作创造制作出小作品。

5、提高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对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能提出自己的思想并能制定符合实际的调查、研究计划。

6、以小队为单位进行实验和制作,形成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和谐沟通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1、学生为主体,教师在过程中只适时的指导。

2、以学生动手为主,理论教育为辅。

3、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的实验方法、科学的思维、科学创新能力为目标,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设计、制作小作品。

4、加强学生环境保护、能源节约的思想,鼓励学生在制作和实验时有效利用废弃物。

五、主要活动内容

1、科学活动小组招募

2、 培养科学制作兴趣

3、科学小实验:制作洋葱表皮切片、显微镜的使用

4、认识校园内的植物,学做植物标本

5、电路小实验

6、 科学小制作保温瓶

7、科学小制作《自制手电筒 》

8、用所给的材料制作一幅作品。

9、制作仪器,自测肺活量。

10、制作食盐晶体。

11、制作并研究电磁铁。

12、各种简单机械的研究。

六、培训教师

王红英 薛梅葛建红 缪六梅

上一篇:看摩登时代有感范文下一篇:滥竽充数的启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