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宁酸在饲料中的应用

2022-11-02

第一篇:单宁酸在饲料中的应用

低聚木糖在水产养殖饲料中的应用

低聚糖又称木寡糖,是由2-7个木糖分子以β(1-4)糖苷键结合而成的功能性聚合糖;属于短链或短链分支糖类,因其特有糖基和糖苷键,而不被消化,但可以被肠道有益微生物利用,从而促进有益菌群的增殖,营养界称其为“生物益生素”;其主要功效成分是木二糖、木三糖、木四糖。主要功能特性表现在:能够选择性增殖双歧杆菌;吸附肠道病原菌,对动物起到保健作用,充当免疫力刺激辅助因子,促进动物对矿物质的吸收利用等。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低聚木糖认识的深入,其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受到广泛关注。

现将其在水产饲料中的使用情况总结如下;为水产养殖用户使用低聚木糖做为饲料添加剂提供参考。

褚武英,吴信等试验探讨在草鱼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梯度的低聚木糖对草鱼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0.4%低聚木糖组增质量和血清总蛋白水平比对照组和其他组显著提高,但其尿素氮水平和胆固醇含量比对照组显著降低,因此,最适低聚木糖添加量为0.4%。

熊沈学,刘文斌等研究发现,摄食0.1‰地衣芽孢杆菌与0.1‰低聚木糖的混合物后,试验鱼增重率提高了73.42%。这表明低聚木糖与地衣芽孢杆菌混合物进入肠道后可能产生一定的协同作用,一方面低聚木糖能被肠道中芽孢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有益分泌的糖苷酶水解,生成单糖、挥发性脂肪酸等物质被机体直接作用;另一方面低聚木糖能作为有益菌芽孢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的碳源,促进有益微生物的增殖,促进机体对钙、磷、镁吸收利用,并能合成B族维生素,从而促进动物的生长。

熊沈学等选1年异育银鲫8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2个重复.第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第

2、

3、4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05%、0.01%和0.02%的低聚木糖,研究不同添加梯度对异育银鲫生长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并确定最合适的添加比例。结果表明,添加低聚木糖能够提高异育银鲫的生长和肠道消化酶活性,其中以0.01%的添加比例增重效果较好;若添加过量,生长和蛋白酶活性出现下降趋势,而淀粉酶活性则没有明显的变化。

李勇等报道,大菱鲆基础日粮中添加0.04%含量为35%的低聚木糖,与对照组相比,增重率提高l2.4%,饵料系数降低5.4%,水中化学需氧量(COD)降低3.4%,氨氮、亚硝氮和磷酸盐含量影响不大;这表明,低聚木糖能促进水产动物生长,但对水环境因子影响较小。

王国霞等报道,在南美白对虾饲料中添加0.05%的35%低聚木糖粉,其体重增重率提高11.93%,生长率提高2.65%,料系数降低了1.83%-5.51%,免疫指标血清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和酚氧化酶活力试验组均较对照组有所增加。表明,南美白对虾料中添加低聚木糖可以促进生长, 降低饵料系数, 提高非特异免疫力。

第二篇:复合大豆磷脂粉的生产工艺及在饲料中的应用

在国内,早期用于饲料加工业的磷脂产品主要为浓缩磷脂(也称磷脂油)。此类产品因未标准化,产品的磷脂含量不一,粘度范围较宽。磷脂含量高,粘度大,流动性差,不易于泵送和喷涂添加;磷脂含量过低,粘度虽小,但产品易分层,影响使用性能,而且会使饲料中的磷脂含量降低,不能充分发挥磷脂的营养生理效能。对于油脂加工企业来讲,生产过稀的磷脂产品,等于无形中浪费大量的油,现时很不经济,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均尽量提出其中的油脂成分。这样一来,饲料加工企业只好采用人工加料或加油稀释的方式添加磷脂,有的企业因费时费力不好添加等各种原因而不使用,从而限制了浓缩磷脂在饲料中的应用。尽管脱油(粉状)磷脂产品在添加性能和营养生理作用方面具有优势,但因价格昂贵,难以广泛使用,只限用于某些特种饲料的加工。对于液体改性磷脂,虽然在磷脂粘度方面有所改进,提高了产品的流动性,但也存在产品性价比问题以及需要有油脂喷涂设备,因此也局限于某些饲料的加工及一些大中型饲料厂的使用。在这种背景下,一种以营养型载体吸附浓缩磷脂制成流动性好、易于添加使用的复合磷脂粉便应运而生。目前国内市场供应的这种复合磷脂粉主要是以膨化玉米、膨化豆粕作为吸附载体的。

大豆磷脂在资源可利用性、产品可加工性,生理营养功能和产品品质特性方面要优越于其他植物性磷脂。这也是目前国内外广泛开发利用大豆磷脂的原因所在。大豆磷脂、玉米、豆粕等均属天然制品,因此,作为“天然饲料”,复合大豆磷脂粉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1·磷脂的商品价值

来源于动植物油脂的磷脂,其分子结构与天然油脂相似,同属甘油酯类,故具有油脂的一般营养特性。从营养性质来看,磷脂和油脂一样,能提供甘油和脂肪酸等成分,此外还提供磷酸、胆碱和肌醇等成分,并具有水溶性维生素的某些性质。在能量方面,由于磷脂分子中有磷酸和胆碱等存在,略低于油脂。就必需脂肪酸含量而言,植物性磷脂要优于动物性磷脂(见表1)。

浓缩大豆磷脂等植物性磷脂一般均含有油脂、磷脂、糖脂、甾醇、生育酚等多种营养成分和能量物质(见表2),因此添加到饲料中,除可提供能量外,还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和生理作用。在价格上,浓缩大豆磷脂与豆油等植物油比也有很大的优势,具有较好的性价比。

2·磷脂的生理作用

磷脂是动物脑、神经组织和内脏器官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生物膜的主要组分,对幼龄动物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磷脂有助于脂肪的消化、吸收、转运和形成,并能防止脂肪肝的产生。磷脂还可节约动物机体内蛋氨酸和能量的消耗。

3·磷脂的饲料添加作用

大豆磷脂添加到饲料中至少可起到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①作为油脂替代品提供能量(真脂作用);②提供胆碱、肌醇、亚油酸和亚麻酸等营养成分(营养补充作用);③保护饲料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抗氧化作用);

④有助于提高饲料中蛋白质和能量的消化率(乳化作用);⑤改善饲料的适口性(化学引诱作用);⑥提供未知生长因子;⑦提高制粒的物理质量和产量,减少饲料在挤压成型时的粉料损失和能量消耗(润滑作用、粘结作用);⑧降低挤压膨化设备的磨损(润滑作用);⑨防止粉尘飞扬以及饲料自动分级,提高饲料的混合质量(粘结作用);⑩改善水产颗粒饲料在水中的漂移和沉降,减少饲料的浪费和对水质的污染,方便鱼虾的采食(粘合凝聚作用);輥輯訛有助于幼龄动物的生长发育,提高成活率(生化代谢作用);輰訛輥强化动物器官组织,增强动物机体抗病能力(细胞膜构成作用)。

自1923年大豆磷脂开始工业化生产以来,就被大量地应用到各种动物的养殖中,最早应用较多当属禽类养殖,而后随着应用研究的广泛深入的开展,大豆磷脂已逐步渗透到牲畜、鱼类、甲壳类、毛皮兽类、宠物等各种动物的养殖中,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有关大豆磷脂在常见动物饲养中的重要作用和应用效果可参阅相关文献的报道(徐振山等,1998a;徐振山等,1998b;刘镜恪等,2002;张辉等,2007;陈丽玲,2007;张鑫等,2007;赵贵兴等,2008;黄进等,2008;杨亚丽,2008;朱亚男,2008)。

4·复合大豆磷脂粉的生产工艺

4.1工艺流程(见图1)

4.2原料控制

4.2.1浓缩大豆磷脂或液体改性大豆磷脂

①磷脂氧化分解程度低;②产品酸值低(≤30 mgKOH/g);③产品滋气味俱佳,无酸败臭味;④磷脂乳化能力强;⑤在加热状态下具有流动性,可以泵送。

4.2.2玉米

选用优质级饲料用玉米,无霉变。

4.3加工过程与控制

4.3.1原料预处理

袋装玉米由投料口处投料,经提升机送至滚筒清理筛进行清选除杂。除杂后的玉米经磁选器除铁后进入暂存仓待用。桶装液体磷脂倒入加热池中并进行加热、搅拌,均质后待用。

4.3.2玉米粉碎

来自暂存仓的玉米经喂料器直接进入粉碎机进行粉碎,玉米粉由机下绞龙送至入仓提升机,再由提升机送至待膨化料仓。

粉碎机给料量应视电机电流来决定,保证粉碎机不过载工作。筛板孔一般选为2.0 mm。

4.3.3玉米膨化

启动膨化机空运转2~3 min,如无异常便可投料。先以大豆调润机膛,约3~5 min后机膛温度升至>50℃时开始投入玉米粉,调整喂料器转速并立即开启注水器,注水量根据原料水分决定,一般控制待膨化料水分在16%~18%即可。待机头出膨化料时把喂料器转速调至正常,并开动切割机将膨化玉米棒进行切割。

4.3.4膨化玉米粉碎与计量

切割的膨化玉米段送入粉碎机进行粉碎,膨化玉米粉由输送设备送至计量秤进行计量。

4.3.5混合与包装

膨化玉米粉经载体秤计量后放入混合机中,同时开启混合机进行搅拌,然后开启磷脂泵将已计量的磷脂泵入混合机中,与膨化玉米粉进行充分的混合。磷脂泵完后再继续混合5~10 min,感官检查达到标准要求开始放料并进行计量包装。

玉米粉与磷脂的配比由产品配方确定。磷脂雾化喷涂要均匀,控制脂肪球的产生。

4.4质量指标

按上述工艺生产的复合大豆磷脂粉,其质量应符合下述指标:粗脂肪≥50%,粗蛋白≥4%,磷脂含量≥30%,水分≤8%,总能≥25 MJ/kg。

4.5产品质量影响因素

4 .5.1磷脂原料质量

浓缩磷脂丙酮不溶物含量过高,会影响磷脂的正常喷涂,导致产品粗脂肪及磷脂含量指标偏低或致使产品因混合时间过久而发粘。如果浓缩磷脂丙酮不溶物含量过低,尽管易于泵送喷涂,但会导致产品磷脂含量指标降低,达不到产品标准要求。浓缩磷脂新鲜程度会影响到产品的色泽和气味,糊化或酸败严重的磷脂原料,将会大大降低产品的商品价值。为了降低原料磷脂质量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对于流动性较差的磷脂原料,应事先放置于暖房或化料池中进行加热处理;②对于不同来源、质量不一的磷脂原料,应进行调质处理,使其达到原料磷脂的指标要求。

4.5.2玉米膨化质量

玉米的膨化程度决定着产品的粗脂肪、磷脂含量、总能等指标。如果膨化程度不够,就不能最大程度的吸附磷脂,并会导致产品发粘,散落性变差。对于复合型磷脂粉,玉米的膨化度要比普通饲料用的膨化玉米高,吸附能力达1:1以上。这种用途的膨化玉米,一般控制其容重在0.1~0.3 kg/l,水分4%~8%,完全糊化。对此,在膨化机选型上,应选用干法膨化机,如Insta-Pro 2000RC。

4.5.3磷脂喷涂混合工艺

要确保磷脂在一定时间内能有效地、均匀地进行喷涂,延长喷涂时间或磷脂温度过高,均会导致产品发粘。如果磷脂喷涂控制不当,会导致产品产生较多的脂肪球。因此,在工艺设计、设备选型上,要充分考虑磷脂的喷涂混合效果:

①混合设备选型要合适,要保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混合任务,且在混合过程中能有效地控制脂肪球的产生。机型可选用预混料专用混合机,如SLHSJ型双轴桨叶式混合机。②磷脂输送泵选型要合适,要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把粘稠的磷脂稳定地泵入混合机中。推荐选用高粘度容积式泵,如单螺杆泵、内齿泵等。

5·复合大豆磷脂粉在饲料中的应用

5.1复合大豆磷脂粉添加量

5.1.1添加原则

①动物越小,添加越多;②饲料含脂肪及饱和脂肪酸越多,添加越多;③饲料中不含或含磷脂越少,添加越多。

5.1.2推荐添加量

添加量应依据饲料配方、动物种类和生长阶段而定。幼龄畜禽4%~8%;幼虾稚鱼4%~8%;养成鱼虾3%~6%;母猪4%~6%;生长畜禽3%~6%,奶牛0.5~1 kg/d;种(成)畜禽1%~3%;犊牛代乳料10%~20%。

5.2复合大豆磷脂粉的使用方法

5.2.1粉体饲料制备

与全部粉料同时添加或全部粉料预混一定时间后添加。

5.2.2液体饲料制备

现场配制,以等量温水(60~70℃)冲调,搅拌成糊状再投料使用;也可与其它粉料一同投料。

5.2.3奶牛饲料

直接拌入精饲料中即可,也可用水稀释后拌洒在精料或饲草中。

5.3复合大豆磷脂粉的应用效果

复合大豆磷脂粉自投放市场以来,在畜禽水产饲料加工厂和一些养殖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得到了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从一些养殖户反馈的情况来看,复合大豆磷脂粉具有较好的饲喂效果,大豆磷脂起到了“真脂效应”和“超脂效应”双重作用,加之膨化玉米的营养及能量改善作用,对动物的生长、发育、生产性能、抗病能力、生殖繁育力、生长行为、胴体品质和饲养报酬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进,使广大用户获得了较好的应用回报。这些改进与回报从国内一些饲喂试验结果也得到了证实(刘正明等,2003;刘正明等,2004;梁爱军等,2004;张佩华等,2005)。

6·结语

大豆磷脂是世界各国公认的、安全的、多功能的天然表面活性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作为营养性添加剂、能量饲料和饲料加工助剂,已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饲料的加工。经大量饲养试验和实践证明,大豆磷脂不仅可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而且可显著提高饲料报酬。复合大豆磷脂粉的问世,不仅解决了普通饲用浓缩磷脂产品不易添加使用的难题,同时也克服了高纯度粉状大豆磷脂产品价格昂贵的缺点,具有价格适中、使用方便、纯天然、高能量、高效能等诸多特点,即可满足大型商业性饲料加工厂规模生产的需要,又能保证没有油脂喷涂设备的中小型饲料加工厂以及自配饲料养殖户的正常使用,助其解决饲料能量难题。

第三篇:生物酶在饲料当中的应用

曾吉伟

南宁庞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进入21世纪后,我国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而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相对稳定,人畜争粮矛盾突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对畜产品的需求已开始转变为对质量的追求,要求优质、无残留,同时对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关注。因此,“高产、优质、节粮、无污染”成为本世纪畜牧业发展的主题。饲料用酶制剂是一种具有“节粮、环保”特点的绿色安全饲料添加剂,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研究、生产及应用都获得了长足的进展。

酶在动物体内消化与新陈代谢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动物能分泌到消化道内的酶主要属于蛋白酶、脂肪酶类和碳水化合物酶类。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底物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脂肪、多糖等)降解为易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如寡肽、氨基酸、脂肪酸、葡萄糖等。饲用酶制剂大致可分为消化酶和非消化酶两大类。非消化酶是指动物自身不能分泌到消化道内的酶,这类酶能消化动物自身不能消化的物质或降解一些抗营养因子,主要有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植酸酶、果胶酶等。消化酶是指动物自身能够分泌的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类等。

饲用酶制剂不仅能消除饲料抗营养因子的有害作用,促进养分的消化和吸收,提高畜禽的生长速率、饲料转化效率和增进畜禽健康,而且能减少养殖业排污中氮、磷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应用饲用酶制剂是现代化养殖业中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兼顾的重要科学技术措施。

饲用酶制剂的商业化应用在国外约有10余年的历史。英国20世纪90年代初酶制剂在鸡饲料中添加率几乎等于零,而现在95%以上的鸡饲料都添加酶制剂。中国如以珠海溢多利公司1992年推出溢多酶作为饲用酶商业化应用的起点,饲用酶制剂在中国的应用也有10多年历史。

目前中国饲用酶制剂的市场已经初步形成,并在逐步发展。在中国销售饲用酶制剂的国外公司有近10家,其产品有:芬兰国际饲料公司的爱维生和保安生系列产品,芬兰安特罗斯公司的安特复合酶、植酸酶系列产品,罗氏公司和德国巴斯夫公司的植酸酶产品等。 中国饲用酶制剂企业据不完全统计也有20余家,其产品有:广东珠海经济特区溢多利有限公司的溢多酶系列产品、广东肇庆华芬饲料酶有限公司的华芬酶系列产品、广东江门英恒生物饲料有限公司的英恒酶系列产品、江苏太糊酶制厂的太糊酶系列产品、吉林长春昆仑酶制剂厂的复合酶系列产品等。

一、饲料的组成

饲料原料中的脂肪和添加到饲料中的植物油或动物脂肪在肠道经过乳化后才能与胰脂酶充分接触从而得以消化吸收。不饱和脂肪有利于乳糜微粒的形成。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植物油消化吸收率高于动物油,动物油中猪油消化率高于牛油。幼龄动物对饱和脂肪酸的消化吸收能力较差,随着周龄增大而提高。

饲料中多糖又可分为营养性多糖和结构多糖。营养性多糖主要是淀粉和糖原,结构多糖在植物性饲料中也指非淀粉多糖,主要是植物细胞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半纤维素又包括β-葡聚糖、阿拉伯木聚糖、甘露寡糖等。禾谷子实(如玉米、高粱、小麦和大麦等)是畜禽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其主要成分是淀粉,非淀粉多糖含量也较高。豆类饲料原料中的非淀粉多糖主要是果胶和纤维素。非淀粉多糖在目前可以说是影响饲料有机物质消化利用的最主要因素,其中可溶性非淀粉多糖在动物消化道可增加食糜黏稠度,妨碍能量、氨基酸等养分的利用,对单胃动物产生抗营养作用。非反刍动物体内不能分泌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果胶酶等,纤维素、果胶和大部分半纤维素只能被微生物有限地利用。利用微生物生产的外源多糖酶添加到饲料中可以帮助畜禽消化利用这些非淀粉多糖,如β-葡聚糖酶可水解β-葡聚糖,木聚糖酶可水解阿拉伯木聚糖,从而降低其抗营养作用,提高动物生产性能。

植酸(6-磷酸肌醇)存在于所有植物性饲料中。植酸状态磷的含量一般占总磷量的60%-80%。植酸还可和矿物元素、蛋白质及一些消化酶等结合,降低这些养分的利用率或酶的活性。非反刍动物仅消化道上皮细胞分泌少量植酸酶,后肠道中的微生物可产生少量。非反刍动物对饲料中植酸磷的利用率很低,小于10%。

二、饲料中酶制的种类及主要作用

(一)饲料中酶制剂中主要种类及分类

世界上已发现的酶的品种有1700多种,生产用酶已达300多种,饲用酶亦有20多种。这些酶主要为消化性酶,多为水解系列酶。主要有纤维素酶(C1 酶、Cx酶、β-1,4-葡萄糖苷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淀粉酶(淀粉酶、糖化酶)、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植酸酶。

饲用酶制剂的分类方法很多。根据饲用酶制剂中所含酶种类的多少可分为:饲用单一酶制剂和饲用复合酶制剂。由于饲料成分的多样性,所以复合酶制剂比单一酶制剂效果更好,也更为常用。 1.单酶制剂

主要的单酶制剂有如下几类。

(1)淀粉酶 包括糖化酶、α-淀粉酶、β-淀粉酶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可直链和支链淀粉水解为双糖、寡糖和糊精,经糖化酶再分解为葡萄糖。糖化酶能将α-淀粉酶分解的中低分子物质并进一步水分解为葡萄糖,被动物吸收利用。

(2)蛋白酶 蛋白酶是降解蛋白质肽链的水解酶,有酸性、中性和碱性之分,饲料中选用酸性、中性,主要有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等。

(3)植酸酶 能将豆类、谷实类及其他副产品等饲料中植酸盐水解出磷酸根,以及被植酸螯合的钙、镁、铜、锌等离子,为猪、禽等单胃动物吸收利用。谷物中的磷绝大多数是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动物本身不分泌植酸酶,所以对谷物中这部分磷的利用率较低,而通过在饲料中添加微生物分泌的植酸酶,就可以将这部分磷分解释放出来,从而减少无机磷在饲料中的添加量,降低饲料成本,并且可以减少动物粪便中磷的排泄量,降低环境污染。是目前应用较多且前景最好的一种绿色饲料添加剂。

(4)纤维素酶 包括C1 酶、Cx酶和β-1,4-葡萄糖苷酸酶,在其共同作用下,能将饲料中的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并将释放其他养分(如蛋白质、脂肪、淀粉等),为畜禽消化和吸收利用。

(5)半纤维素酶 包括木聚糖酶(戊聚糖酶)、聚半乳糖酶等,可将植物细胞中的半纤维素水解为五碳糖,并降低半纤维素溶于水后的黏度。

(6)β-葡聚糖酶 β-葡聚糖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原料中,黏性较大,是影响营养分子传递和吸收的一个重要的抗氧因子。β-葡聚糖酶能水解葡聚糖等大分子,降低消化道中物质的黏度,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β-葡聚糖酶是酶制剂饲料添加剂中较为重要和应用较广泛的一种酶。

(7)果胶酶 果胶质是植物性原料中一种抗营养因子,影响饲料的利用率。果胶酶可裂解植物细胞壁单糖之间的糖苷键,分解植物表皮的果胶,促进植物组织的分解,促进营养成分的消化和吸收。果胶酶也是较常用的一种饲料酶制剂。 (8)木聚糖酶 木聚糖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属于非淀粉多糖,为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半纤维素,它是由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木糖聚合物。通常,木聚糖以异质多糖形式存在并与纤维素结合在一起。木聚糖酶是木聚糖的专一降解酶,属于水解酶类,包括内切木聚糖酶、外切木聚糖酶和木糖苷酶3种。木聚糖酶耐热性较好,动物肠道内的温度、pH值对其活性影响不大,而且能耐受制粒过程中的高温,这使其在动物饲料中的运用具有独特优势。

(9)β-葡萄糖苷酶 将纤维二糖、纤维三糖及其他低分子纤维糊精分解为葡萄糖。主要是将植物细胞中的半纤维素酶分解为各种五碳糖,并可降低半纤维素溶于水后的黏度。

以上酶类根据在饲料中的作用可分为两类:①消化性酶,主要指畜禽消化道可以合成和分泌,但因某种原因需要补充和强化的酶种,如淀粉酶、蛋白酶等;②非消化性酶,主要指动物通常不能合成与分泌,但饲料中又有其相应底物存在(多为抗营养因子),而需要添加的酶种,如木聚糖酶、果胶酶、甘露聚糖酶、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植酸酶等。 2.复合酶

复合酶是以一种或几种单一酶制剂为主体,加上其他单一酶制剂混合而成,可同时降解饲料中的多种养分和多种抗营养因子,效果优于单一酶制剂。 复合酶根据不同动物和不同动物生长阶段的特点进行配制,有较好的作用,是目前最常用的饲料添加剂。国内外复合酶制剂主要有以下酶类。

①以蛋白酶、淀粉酶为主的饲用复合酶,主要功能为补充内源性消化酶不足,适用于小动物。

②以木聚糖酶、果胶酶、甘露聚糖酶为主的饲用复合酶,消除玉米-豆粕、小麦-豆粕等类型口粮的黏性抗营养因子,在中国的饲料生产中经常使用。

③以葡聚糖酶为主,木聚糖酶等为辅,消除大麦、黑麦型日粮的黏性抗营养因子,欧美国家应用比较广泛。

④蛋白酶、淀粉酶、木聚糖酶、果胶酶等兼而有之,为通用型饲用酶制剂。 饲用复合酶中各种酶的种类和比例与动物饲粮有关,不同饲粮所含抗营养因子的种类和比例不同,需要饲用酶制剂所含酶的种类和比例也不同。此外,也与动物种类和生长阶段有关,不同动物种类和生长阶段,需要饲用酶制剂所含酶的种类和比例也有所不同。因此,饲用复合酶制剂中各种酶的配比既和饲料化学成分的性质有关,也和动物消化系统的生理特点有关。一种好饲用复合酶制剂产品需要熟悉酶制剂生产工艺的微生物发酵专家和熟悉饲料成分及动物消化生理特点的饲料营养专家来共同设计。在饲料工业和养殖业中如何正确合理地应用饲用酶制剂,也需要动物营养和饲料科学的专家来共同指导。

(二)酶制剂饲料添加剂的作用

1.直接分解营养物质,提高饲料利用率 饲用酶制剂可以在动物的消化道内,将饲料中的大分子物质,水解为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降低营养物质在粪便的排出量,即对内源酶起辅助补充作用。

仔猪胃肠道消化酶除乳糖酶在2周龄左右开始下降外,其他酶的分泌在出生后随日龄增大而增加,大多数在5周龄左右才能达到高峰,只有糜蛋白酶在3周左右可以达到最大。为了缩短母猪繁殖周期和使仔猪尽早适应植物蛋白日粮,早期断奶甚至超早期断奶在养猪生产中普遍施用,但早期断奶产生明显应激,对消化系统发育和消化酶分泌产生不良影响,消化酶分泌急剧减少,断奶2周后才又逐渐恢复上升。断奶后两周内消化酶分泌不足是断奶仔猪生长阻滞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酶制剂是减轻断奶应激、避免生长阻滞、提高仔猪生长性能的必要和有效的措施之一。

雏鸡大数消化酶在2周龄左右才发育到高峰,个别的(如脂肪酶)还要到21日龄左右。Noy等(1995)发现雏 鸡21日龄十二指肠分泌的胰蛋白酶是4日龄的50倍。从4日龄到21日龄,小肠氮消化率从78%提高到92%。21日龄淀粉酶活性是4日龄的100倍,淀粉的消化率从4日龄的82%上升到21日龄的89%。因此,消化酶分泌不足是雏鸡对饲料利用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

在幼龄动物消化酶发育不完善、年老动物消化酶分泌能力降低以及受到应激或疾病感染后的动物引起消化酶分泌紊乱等情况下,外源消化酶可补充内源酶的不足,增强动物对饲料养分消化吸收能力,从而提高畜禽生产力和饲料转化效率。

2.消除抗营养分子,改善消化机能

麦类谷物(小麦、大麦、黑麦和黑小麦)胚乳细胞壁含有可溶性非淀粉糖、果胶、植酸、纤维素聚合物,豆粕等饼粕类饲料中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植物凝集素和α-半乳糖苷)。这些可溶性非淀粉多糖使食糜黏度增大,食糜的流通及消化速率降低,因此这些谷物也被称为黏性谷物。流通缓慢和黏性食糜也有利于微生物增殖,微生物消耗营,尤其在年龄较大和消化道发育成熟的畜禽后肠道。在日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特别是β-葡聚糖酶、植酸酶、果胶酶和纤维素酶,一方面可打破细胞壁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等对养分的束缚,让消化酶迅速充分地接触饲料养分,使营养物质更好地被利用;另一方面,加快饲料养分吸收,减少后肠道食糜中可供微生物利用的有效养分含量,肠道微生物增殖受到控制,有利于畜禽健康,尤其是减少使用抗生素或不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效果更加明显。玉米和高粱属于非黏性谷物或低黏性谷物,其中非淀粉多糖含量低。这些谷物为主的日粮中添加非淀多糖酶可以减小其营养价值的变异,提高饲养效果和畜禽群体的整齐度,增加经济益。

3.激活内源酶的分泌,提高消化酶的浓度 由于酶制剂的使用,可提供更多可供多种酶的基质,从而激活动物体内多种消化酶更多地分泌,提高消化酶的有效含量,加速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从而提高饲料利用率加速动物的新陈代谢,促进动物生长。

4.减轻畜牧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现代化的养殖业主要以大规模集约生产为基本特征,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如氮、磷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如蛋白酶和植酸酶等,可以增加饲料利用率,减少粪便中有机物、氮和磷的排泄量,减轻环境污染。在含黏性谷物的日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可降低食糜和排泄物的黏度,在家禽可以改善蛋壳清洁度、避免垫料含水率过高和有害菌大量增殖,改善禽舍环境。添加植酸酶可降低排泄物中磷含量20%~50%,也可提高氮的利用率。

三、适当选择和合理使用饲用酶制剂

1.依据动物的种类和日龄不同,选择使用消化酶 对于畜禽,在一些特殊的生长发育阶段和饲养管理条件下会出现内源消化酶分泌不足。如幼龄动物消化酶发育不完善、年老动物消化酶分泌能力降低以及受到应激或疾病感染后的动物消化酶分泌紊乱等情况。外源消化酶可补充内源酶的不足,增强动物对饲料养分的消化吸收能力,从而提高畜禽生产力和饲料转化效率。选用适当的消化酶制剂弥补内源酶的不足,可以提高畜禽生产力和改善饲料利用效率。肉仔鸡的食量远大于蛋用雏鸡,但两者胰腺消化酶的分泌近似。肉仔鸡在同样的消化酶水平下要处理更多的食糜,日粮中补加外源性消化酶则显得更重要,饲喂效果显著。

温度和酸碱度是影响酶作用效果的两大环境因素,各种酶都具有各自最适宜(具有最大活性)的,甚至是维持其结构和性质稳定性的环境温度和酸碱度。家禽和猪肠道酸碱度和温度相差较大,适用于猪的酶制剂品种或酶活数量不一定适用于家禽。同一类酶(如蛋白酶)可有不同的来源和性质,如有植物、细菌和真菌来源,不同来源的同一类酶也可能有不同的环境适应性。因此在选择畜禽酶制剂时应注意不同的酸碱性。 2.针对目标底物(日粮类型)选用酶制剂种类 由于酶作用的底物特异性,要使饲用酶制剂发挥优良的效果,在应用时必须考虑饲料原料特性。不同饲料原料的组成和化学结构都有特殊性。在小麦和黑麦中主要的非淀粉多糖是阿拉伯木聚糖;而在大麦和燕麦中除了阿拉伯木聚糖外主要是β-葡聚糖;豆科种子中主要是果胶。可见,用于小麦豆粕型饲料的酶应主要是木聚糖酶、果胶酶和纤维素酶,而用于大麦豆粕型饲粮的则主要是β-葡聚糖酶、果胶酶、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

植物饲料原料中的植酸相对上述碳水化合物而言比较简单,它具有固定的化学结构和特性,在植酸酶的使用方面要考虑的因素也就简单得多。

3.根据目标底物含量确定酶制剂的适宜用量

在日粮中使用非消化酶类的目的在于提高饲料中畜禽依靠内源酶不能消化物质的利用率或消除其抗营养作用。若底物过少,加酶就不会产生出明显的改进效果;若底物量过多,添加的酶量或酶活性不充足,则所能降解的底物数量有限,效果也不佳。这就要求底物与酶制剂用量之间应有适宜的比例关系,根据目标底物含量,确定添加酶制剂的用量。

对饲用酶制剂中绝大数酶的活力大小的度量还没有统一的标准。由于测定所选用的酸碱度、温度和底物对酶活测定结果影响很大,表现出从酶活指标难以判断酶制剂的质量优劣,具有相同酶活力的产品的使用效果差异较大。

4.确定酶制剂的营养改进值或营养当量,对日粮配方进行优化 使用酶制剂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在根据经典的饲料营养参数设计的日粮中添加酶制剂,该方式简单易行,会提高畜禽生产性能,但将增加饲料成本;二是根据酶制剂提高畜禽生产性能和改善饲料利用的程度,适当降低根据经典饲料营养参数设计的日粮营养水平或利用廉价饲料原料配制日粮,这样可以做到在保持动物生产性能不下降的情况下降低饲料成本。第二种方式所能达到的完美程度依赖于配方技术人员对酶制剂和饲料原料信息的了解程度,如果酶制剂供应商能够在充分科学实验的基础上提出某种酶制剂所能改进的饲料养分消化率的大小或相当的营养价值[可以称作营养改进值(INV)或营养当量(NE)],在制作配方时应用这些INV或NE对经典的饲料营养参数进行调整后再进行计算,就可以达到较高的精准度,实现真正的优化。上述技术信息也应是用户考察和选择酶制剂供应商的重要参考指标。

5.全面考虑日粮的营养平衡、商品属性和经济成本

酶制剂使用前后所能产生的饲喂效果的显著差异常见于一些非常规日粮类型,譬如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应用于以麦类作业主要能量饲料的畜禽日粮中。在日粮类型发生较大变化时,只考虑酶制剂的INV或NE而力求降低日粮成本是不够的或说是偏颇的,还应该全面考虑日粮的营养平衡,对因为日粮类型改变可能导致的某些营养亏缺应进行弥补。例如,以小麦作为主要能量饲料的日粮与玉米型日粮比较就更易出现生物素缺乏。商品属性也赋予商品饲料重要的价值,饲料原料类型的改变有进也会有损用户已经习惯和喜好的商品特点,如色泽等。弥补营养亏缺和商品属性都会有成本增加。

6.适当的饲料加工工艺,保障酶制剂的应用效果

酶是蛋白质,除了极个别酶可以在90℃左右高温保持结构和功效的稳定,极大多数不具有耐受70℃以上高热的性质。没有经过特殊稳定性处理的酶制剂很难经受住制粒工艺而仍维持较高的活力,更不能适应膨化工艺。对于必须制粒或膨化的饲料,宜采用后喷工艺技术将饲用酶(液态)均匀添加到配合饲料中。

四、饲用酶制剂应用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饲用酶制剂应用中出现的问题饲料加工过程 ( 主要是制粒 ) 中的高温、配合饲料中的重金属离子、动物体内环境等导致酶制剂失活, 因此酶的稳定性是酶应用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应用中应注意对酶制剂进行稳定化处理。此外, 筛选优良菌种或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菌种进行改造 , 使之生产的酶能耐高温、有较宽的 pH 作用范围等适应不良外界条件的性能。在某些新的饲用酶制剂产品开发过程中 , 对酶的最适活性单位或酶制剂添加量缺乏足够的试验基础, 复合酶的单项酶种及活性比例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有些酶种是漫无目的地添加, 造成浪费和成本的提高。今后, 饲用酶制剂应向高效、专一方向发展, 开发特种动物专用酶以满足特殊需要。例如某一特定日粮类型的饲用酶 , 某一特定的动物某一阶段的饲用酶, 或单一用途的饲用酶 ( 如消除某一中抗营养因子) 。

微生物的生产属于微生物发酵的范畴 , 而应用属于畜牧业的范畴, 由于专业间的差异 , 给酶制剂管理造成一定的困难 , 因此要尽快建立简易、快速、准确的饲料和养殖企业都能应用的体内或离体酶活性测定方法。

对于饲料酶制剂生产国内大多数采用固体发酵法, 由于固体发酵生产工艺存在的一些缺陷目前无法克服, 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 , 在生产中有时带有杂菌, 给应用带来一定的不利因素。

单纯使用外源性消化酶如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对动物的生产性能几乎没有正效应 , 但是如果分解非淀粉多糖酶与蛋白酶或淀粉酶合用可以提高饲用酶的利用率。从理论上讲, 对幼龄畜禽 。

由于消化酶分泌系统尚未完善 , 对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力较弱 , 或畜禽处于疾病或应急状态时, 消化功能往往会发生紊乱 , 消化酶的合成和分泌受到影响, 因此有必要在饲料里添加外源性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以补充内源酶分泌不足。但从实际生产来讲, 上述情况很难把握。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 , 只有复合酶才能提高日粮的消化率 ,所以很难确定哪种酶使用效果较好。

五、 饲用酶制剂的发展方向

迄今为止 , 饲用酶制剂对畜禽业生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日粮中添加酶制剂可以改变肠道微生物发酵, 进一步影响营养成分的可利用性以及动物的健康状况, 减少粪便和污染物的排放 , 改善环境质量。相比较而言, 酶制剂对表观能低的谷物饲料的改善作用大于表观代谢能高的谷物饲料。在规模化饲养的情况下, 酶制剂可以降低动物种群之间的个体差异。

关于酶制剂作为饲料添加剂的研究 , 多以家禽为试验动物 , 以猪 ( 尤其是仔猪 ) 为试验动物表明添加酶制剂是有益的。尽管酶制剂的使用可以给畜禽业带来好处已经得到证实,但酶制剂在动物日粮中的使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全面使用酶制剂之前, 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第一,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及酶制剂包被技术,进一步提高现有酶制剂酶活性及热稳定性。第二, 研制开发对各种抗营养因子和饲料毒素具有降解作用的酶制剂。第三, 进一步研究复合酶中主酶和次要酶,内源酶与外源酶之间的协同或拮抗关系 提高复合酶的协同效应。第四, 建立简易快速的饲料和养殖企业都能应用的体内或离体酶活性测定方法。

第四篇:挤压膨化技术在水产饲料生产中的应用

摘要:挤压膨化水产饲料是一种低污染、浪费少、高效率、高转化率的优质环保型饲料。采用挤压膨化饲料是生产高质量安全型动物产品,确保人类健康的重要手段,也是未来饲料工业发展的趋势。也是当前乃至今后以绿色环保为主题的水产饲料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就水产膨化饲料加工工艺中的影响因素及膨化水产饲料的特点做一简要概述 关键词:挤压膨化;水产饲料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新的养殖业将由现在的数量型向质量型发展。水产品优质化将是新世纪养殖业发展的必然,采用挤压膨化饲料是生产高质量安全型动物产品、确保人类健康的主要手段,也是未来饲料工业发展的趋势。

目前,在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形成了以膨化饲料为主流的加工与养殖新模式。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水产养殖品种的不断增加,对饲料的要求也越高。饲料要依据不同鱼类的摄食习性,具有不同的性质——浮性、沉性或慢沉性;同时又能在水中完整地保持一定的时间,以便动物有足够的摄食时间。而要达到这些性质只有应用挤压膨化技术。

1挤压膨化加工技术原理

膨化是利用膨化机内的螺杆和螺杆套筒对物料的挤压、剪切作用使其升温、加压,并将高温、高压的物料挤出模孔,使之因骤然降压实现体积胀大的工艺。膨化可分干、湿两种加工方法,干法膨化加工无需在原料中添加水分,原料在进入膨化腔以前不进行调质处理,膨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全部由原料在机械能作用下通过螺杆、剪切板和膨化腔内壁产生。湿式膨化机的结构比干式膨化机更复杂,原料进入膨化腔以前先进行调质,以提高熟化程度,为了加强对熟化过程的控制,膨化腔外还附有导入蒸汽和加水的装置,以辅助加热或降温。

典型的膨化过程是:将粉碎、混合后的物料送到调质器中给予一定的水分和温度。调质后的混合物料被送入膨化仓,物料在高速旋转的螺杆的推动下通过不同的区域,由于摩擦使物料的温度、压力逐渐增加,区域之间的压力控制锁又进一步调节压力。膨化温度,压力在膨化机头的锥型螺旋出处达到最大,物料的温度升致135~160℃,压力15~40个大气压,这时虽然水的温度高于100℃,但压力也远远高于一个大气压,避免了沸腾现象的发生。最后当物料通过环模孔进入大气压环境时,压力突然减少,蒸汽迅速逸出,从而使物料猛烈膨胀。

目前较先进的湿法膨化属于高湿、短时膨化工艺(HTST),被认为特别适合处理在动物饲料中广泛应用的植物蛋白、淀粉、谷物类产品。HTST 膨化优于其它加工工艺,因为在其加工过程中有效地破坏生长抑制因子及杀灭原料中有害微生物,而原料中的营养成分受破坏程度最大。

2影响膨化饲料加工质量的主要环节

2.1产品加工质量控制侧重点 膨化饲料在挤压前关注的重点是营养指标是否达标、筛选除杂工作是否做到位、粉碎粒度和混合均匀度是否达标、交叉污染防控情况,以及调质熟化度是否达标等;而挤压后关注重点偏向于营养指标变化情况、颗粒均匀度、比重/浮水率、软化/耐水时间、软化后颗粒粘弹性、含粉率和外观色泽等方面。 2.2加工质量影响环节分析 2.2.1 原料配方

原料的理化特性、物料预处理和配方成分均会影响膨化料加工质量。具体来讲,原料膨化品质系数影响饲料膨化效果和膨化成本,物料是否除杂、粒度是否达标、有没有进行前调质处理都会影响膨化效果;而饲料配方的淀粉、油脂和粗纤维含量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饲料膨化的最终效果好坏。 2.2 .2工艺设备

主机结构(选用单轴还是双轴、D:L 值大小、螺旋组态的分布),工艺设备配置(粉碎、筛选、干燥和喷涂)以及挤压模孔参数(单孔结构和模孔面积)都会影响膨化料质量。 2.2.3 挤压操作

水和蒸汽的添加量会影响产品粒径和外观色泽;考虑到工厂的产能需求和实际产量,在螺杆转速调节时要注意充填度和物料滞留时间控制;而膨化温度和膨化压力的控制直接决定了淀粉糊化度和膨化度大小。 2.2.4 其他方面

膨化机设备磨损和老化情况以及操作员是否新手都会一定程度影响膨化产品质量。这需要我们针对新手上岗前进行操作培训并制定标准化操作手册供参考,同时定期跟踪螺旋、衬套和模具的磨损情况来决定后期维护和更换。

3原料理化特性对挤压加工的影响

3.1粉碎粒度

粉碎粒度对于挤压膨化加工工艺相当重要。粗的物料粉碎颗粒会使产品膨化系数减少,容易堵模;影响前调质和挤压混揉效果;对挤压机磨损大、机械能耗高;还会使产品颗粒外观粗糙。因此,需要依据产品级别和挤压要求,确定最经济的粉碎粒度。 3.2淀粉含量

合理而稍偏高的淀粉含量会增加膨化系数,提高浮水率;使挤压操作宽度变大,容易稳定产品品质;淀粉含量稍高会加大物料流动性能,有利于饲料成粒,有助于改善颗粒外观质量。较好的淀粉类原料有高筋面粉、玉米粉和马铃薯淀粉。 3.3粗脂肪含量

对于单轴机而言,如果挤压前原料的粗脂肪含量超过8%,挤压时会出现物料均质差,品质不稳定,产品粘性减小,耐水性降低;影响挤压温度压力,膨化力减小,产品浮水率降低。因此,当膨化浮水饲料挤压前总脂肪含量超过8%时,超出部分油脂应改在外喷涂添加,减小对挤压加工的影响。经生产实践证实,高油脂原料有利于提高油脂水平,最小均匀外喷油量同颗粒粒径大小、表面光滑程度相关,颗粒越小越易均匀。 3.4粗蛋白

原料粗蛋白来源和含量对于挤压膨化效果有很大影响,一般而言,动物蛋白膨化性能差异较大,植物蛋白膨化性整体较好。在一定范围内,粗蛋白含量升高,磨擦系数小,设备磨损降低,产品组织化好,粘弹性增加。 3.5皮毛壳类原料

皮毛壳类原料如棉粕、椰籽粕、菜粕等原料在配方中的比重越大,物料越难粉碎,粉碎效率直线降低。皮毛壳类原料不规则的外形也很难进行精筛选,容易导致堵模、生产故障率增加。含壳类原料多的产品,在加工时产生的气泡容易破裂,产品颗粒外观较差。

4膨化水产饲料的特点

4.1膨化水产饲料的优点 4.1.1 便于饲养管理

水产膨化饲料能较长时间悬浮于水面(或水中),投饲时不需专设投饲台,只需定点投饲即可。鱼采食时需出水面,能直接观察鱼的采食情况,及时调整投饲量,并能及时了解鱼类的生长情况和健康状况,因此采用水产膨化饲料有助于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既节约大量时间,又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4.1.2 防止饲料浪费

水产膨化饲料在水中稳定性很好,一般2 小时内(有的长达10 多个小时)不溶解,因而能避免饲料中营养成份在水中溶解散失和饲料沉入泥中,而且残饵也容易捞起晒干,能最大限度防止饲料浪费。据试验表明一般采用水产膨化饲料比粉状或硬颗粒饲料可节约饲料10%左右。 4.1.3 降低水质污染

水产膨化饲料在水中不溶解、不下沉,因而能避免饲料在水中残留发酵,降低了水中有机物的耗氧量,从而有效地降低水质污染。 4.1.4 饲料利用率高

膨化时高温处理,使淀粉糊化、脂肪稳定,并破坏和软化纤维结构和细胞壁,从而提高各营养成份的利用率,挤压膨化可显著降低棉籽及棉籽粕中游离棉酚的含量,对菜籽粕中的芥子苷、蓖麻籽粕中的有毒蛋白等,也有较好的脱毒效果。同时膨化过程也破坏了豆粕中的抗胰蛋白酶等有害物质和抗营养因子,从而提高了原料的适口性和消化率,因此水产膨化饲料较粉状和颗粒饲料的利用率高。 4.1.5 饲料保存期长

水产膨化饲料由于经过烘干处理,水分含量较低,颗粒较硬,颗粒粉化率降低,并且膨化过程中大多数的微生物和菌虫被杀死,因此其保存期较长,便于贮藏和运输。 4.1.6 防止疾病发生

饲料经膨化瞬时的高温处理,能有效地杀死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病菌,而且膨化饲料吸水(油)性强,便于防病药物的添加。从而可以防止饲料的不洁而引发各类消化道疾病。 4.1.7 提高饲料能量

硬颗粒饲料难以提高油脂添加量,而膨化饲料能够根据水产动物的营养需要,通过添加油脂,使油脂均匀分散在饲料中,提高能量水平,以充分满足水产动物生长的需要。 4.1.8 适应多种需求

由于膨化机的膨化工作温度及压力是可调控的,所以既能生产浮性饲料(针对上层鱼类、蛙类)、慢沉性(针对中下层鱼类)和沉性(针对虾蟹类);同时亦能满足一些特定要求,如低水分饲料、高纤维饲料等。 4.2 膨化水产饲料的缺点 4.2.1 生产成本较高

膨化饲料的加工工艺比一般颗粒饲料复杂,设备投入多,电耗高,产量低,因而成本较高,一般比颗粒饲料的成本要高20%左右。 4.2.2 营养成分损失

蛋白质和氨基酸损失。膨化过程中的高温使原料中的一部分还原糖与游离的氨基酸发生美拉德反应,降低了部分蛋白质的利用率,加热最易受损失的是赖氨酸,其次是精氨酸和组氨酸。

维生素损失。温度、压力、摩擦和水分都会导致维生素的损失。据美国学者报道,在膨化饲料中,维生素A、维生素D 和叶酸损失11%,单硝酸硫钱素与盐酸态钱素的损失率为11%与17%,维生素K和维生素C 的损失率为5%,而同样在硬颗粒饲料中损失则减半。而且温度越高,时间越长,这种维生素破坏就越多。

酶制剂损失。由于酶是一种蛋白质,膨化加工的过程对酶制剂的活性有着不利的影响。一般酶的适宜温度为35~40℃,最高不超过50℃,而膨化制粒过程中温度通常都高于100℃,并伴有高压,因此酶制剂的活性将受到很大的损失。

微生物制剂损失。目前饲料中应用较多的微生物制剂主要有乳酸杆菌、酵母、芽抱杆菌等,这些微生物制剂对温度尤为敏感,当膨化制粒温度超过85℃时其活性将全部丧失。

5结束语

膨化加工应用于人的食品制造业已有50 多年的历史,该项技术于20 世纪60 年代中期推向畜禽养殖业, 70 年代初在宠物食品的应用达到高峰, 但由于种种原因在饲料加工的应用进展很慢。最近5~ 6 年, 由于膨化设备的巨大进步, 膨化机价格大幅度下降, 以及就膨化加工对饲料理化性质和营养价值影响的深入研究, 有力地推动了膨化技术在饲料中的应用。目前许多水产养殖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在大量使用膨化水产饲料。在美国鲑鱼、虹鳟鱼、鳗鱼、龙虾、罗非鱼、锦鲤的饲料均普遍使用膨化技术生产, 90%的斑点叉尾用膨化饲料喂养。近几年我国的膨化水产饲料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些专业的膨化水产饲料生产厂家已建成投产。膨化饲料在月鳢、青蛙、鲈鱼的养殖中被广泛接受,斑点叉尾鮰、罗非鱼、草鱼对膨化饲料的使用不断增加。海水养殖膨化饲料的应用也有一定的进展。

加工与营养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注意, 以膨化为代表的新一代饲料加工工艺将在本世纪扮演着重要角色, 膨化加工在未来的水产养殖生产应用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它将保证我国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凡,李艳芳。挤压膨化技术在水产饲料生产中的应用[J]。广东饲料,2016,25(11), [2]林仕梅。挤压膨化工艺在浮性水产饲料中的应用[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1,3,18 [3]何志刚,刘中华。水产膨化饲料加工工艺与质量控制要点[J]。湖南饲料,2013,2,24 [4]王春维。水产饲料膨化加工性能的优越性及与制粒工艺之比较[J]。饲料博览,2001,8,31 [5]宗力。膨化技术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J]。农业机械,2000,6,16

第五篇:五种发酵木薯渣在罗非鱼饲料中应用的养殖性能比较(精)

五种发酵木薯渣在罗非鱼饲料中应用的养殖性能比较 张伟涛 叶元土 尹晓静 邱 燕 高艳玲

张 俊 张宝彤

随着水产业的蓬勃发展,水产饲料产量逐年成倍增长,随之而来的是饲料原料的短缺,除蛋白饲料不足外,能量饲料不足的问题也越来越显示出来。近年来,各地都在开发廉价的饲料资源替代部分玉米等能量原料。

木薯(ManihotesculentaCrantz)是世界3大薯类作物之一,有“地下粮仓”、“淀粉之王”和“特用作物”之誉称。木薯的单位面积食物的能量超过水稻、小麦、高粱和玉米,是人类主要的食物资源之一[1]。许多国家研究木薯做畜禽饲料,以补充粮食的不足[2-5];我国畜牧科技人员用木薯代替玉米饲养猪禽取得良好广西等省用木薯粉替代玉米等能量饲效果[6,7];广东、

料应用在畜禽饲料中,并取得较好养殖效果[8]。

罗非鱼具有生长快、产量高、食性杂、适应力强、疾病少,而且肉嫩味美等优点,深受养殖户和消费者的欢迎。本研究旨在开发新型高能水产饲料原料———木薯渣,并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处理,以提高木薯的营养效价,从而减少玉米等原料在水产配合饲料中的大量使用,以达到节省粮食、降低成本的目的,为实际生产创造更大的价值。 组别

原料

进口鱼粉豆粕菜粕棉粕次粉木薯渣肉骨粉米糠菜油豆油膨润土 基础日粮组成见表1,各试验组饲料常规营养成分实测值见表2。 表1

基础日粮组成 含量(%)

Ca(H2PO4)2沸石粉预混料合计

382020102029112211100 表2 粗水分

饲料常规营养成分实测值(%) 粗蛋白 粗脂肪 粗灰分 钙 磷

11.1

材料与方法试验设计

在罗非鱼饲料中,分别添加5种发酵木薯渣原 A

BCDE8.557.649.718.327.9127.7726.7828.2127.6927.817.918.669.488.437.9613.7413.9113.9713.6414.122.452.412.462.382.031.521.511.591.491.50 5种发酵木薯渣样品为广西建邦经贸有限公司提

供,利用提取木薯淀粉后的残渣采用不同发酵处理方法得到的产品。样品干物5种木薯渣样品的蛋白含量、质消化率、样品蛋白消化率见表3。 表3

样品5种木薯渣样品蛋白含量、干物质消化率、蛋白消化率(%) 样品

样品粗蛋白

样品干物质消化率 样品蛋白消化率

料,共5个试验组,5组试验饲料以A、B、C、D、E表示,每组3个平行处理,每个处理放平均体重(44.49± 0.31)g的罗非鱼9尾,养殖周期60d。1.2 试验鱼

选择自然健康的罗非鱼作为养殖试验鱼,为当年的池塘养殖鱼种。经1周暂养、驯化后,选择体格健壮、规格整齐的鱼种进行随机分组。 1

2345

1.3饲料配方与常规营养水平

20.75±0.2120.05±0.12b18.54±0.17c19.88±0.12b17.84±0.18d a22.64±3.68 19.30±6.0517.98±3.5121.38±2.6721.47±0.1365.60±0.37a 59.89±0.08a51.15±4.38b61.27±4.06a65.15±0.70a

注:同列数据肩标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下表同。 张伟涛,北京桑普生物化学技术有限公司,528300,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凤翔工业园荣业六路1号正对面。

叶元土、尹晓静、邱燕、高艳玲、张俊,苏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张宝彤,单位及通讯地址同第一作者。收稿日期:2008-02-21

将木薯渣原料样品粉碎,过60目筛后,与其它原料均匀混合,用小型饲料制粒机制成直径2mm的硬颗粒饲料,饲料制成后自然冷却,装袋,放于冰箱冷藏保存、待用。

1.4饲养管理

养殖试验在室内同一循环养殖系统进行,使用直 28

肝胰脏酶液:取肝胰脏称重,加入10倍体积的

径70cm、高85cm的养殖桶。养殖用水为经过曝气的自来水,每天换水量为总水量的1/3,以减少残余饲料和粪便对水体的影响。养殖水体经过滤、沉淀后流回蓄水池,经过增氧、控温后由水泵抽回各养殖桶。日投饵3次(8:00、12:30、17:00),投饲率为体重的3% ̄4%。 1.5检测指标

1.5.1生长性能指标及形体指标

饲养试验结束时,使鱼空腹24h后称重。每个养殖桶取鱼6尾,击打头部致死,称取鱼体重、测量鱼体

长,解剖取鱼背部肌肉,取内脏团并分离,记录内脏团重和肝脏重。各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增重率(%)=(末重-初重)(g)/初重(g)×100; 体重特定生长率(%/d)=(ln末重-ln初重)/天数×100;体长特定生长率(%/d)=(ln末体长-ln初体长)/天数×100;

存活率(%)=试验末鱼尾数/试验初鱼尾数×100;饵料系数=总投饲量(g)/(末重-初重)(g);肝体比(%)=肝脏重量(g)/体重(g)×100;脏体比(%)=内脏总重(g)/体重(g)×100。 pH值7.4、0.2mol/l的磷酸缓冲液。用匀浆器匀浆, 6000r/min离心,取上清液备用。1.5.2.2测定方法

溶菌酶活力测定:采用Hultmark法[9]的改进方法,用0.1mol/l、pH值6.4的磷酸盐缓冲液将溶壁微

球菌(干菌粉)配成一定浓度的反应底物,底物浓度确定为570nm、OD值0.303。取0.1ml待测样品加3ml菌悬液,测Ao值,在37℃温浴30min后立即置冰浴

10min终止反应,测A值。LSZ活力=(Ao-A)/A。

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测定: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试剂盒进行测定。 谷草转氨酶活力测定: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试剂盒进行测定。

血红蛋白测定: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氰化高铁血红蛋白试剂盒测定。 1.5.3鱼体常规营养成分测定

水分测定用105℃烘干恒重方法,粗蛋白测定采 用凯氏定氮法(总氮×6.25),脂肪测定采用索氏抽提法,粗灰分测定采用高温炉灰化法(550℃),钙含量采用乙二胺四乙二酸二钠滴定法(GB/T6436—1992)测定,总磷含量按GB/T6437—1992测定。 1.5.2生理指标

免疫防御力:以血清及体表粘液中溶菌酶(LSZ), 血清、体表粘液和肝脏中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 SOD)表示。

肝胰脏功能:以血清和肝脏中的谷草转氨酶(GOT)活力来反映肝胰脏功能。 造血功能:以全血血红蛋白含量来评价。 1.5.4离体消化率的测定

参照叶元土(2004)提出的水产饲料离体消化率

蛋测定方法[10],测定5种木薯渣样品的离体消化率、白消化率。 1.5.2.1酶液的制备1.6数据处理

标准差”表示,结果采用Ex-试验数据用“平均数±

血清:尾静脉抽血,以3000r/min,冰冻离心15min,取上清液作为酶液。

体表粘液:用滤纸轻轻吸去鱼体表水分,用解剖刀刮取体表不同部位粘液(不能含有鳞片),3 ̄5尾鱼样品合在一起,称重。采用0.02mol/l、pH

值7.4磷酸盐缓冲液5倍稀释,匀浆器匀浆,6000r/min冷冻离心,取上清液作为酶液,-20℃冰箱保存备用。 表4 组别

成活率(%)

cel和SPSS11.5版统计软件中One-WayANOVA过程进行方差分析,并进行Duncan's多重比较,显著水平为0.05。2结果 2.1添加不同木薯渣样品对罗非鱼生长的影响(见表4) 饲料中添加不同木薯渣样品对罗非鱼生长的影响 体重特定生长率(%/d)

体长特定生长率(%/d) 饵料系数 增重率(%)

ABCDE100±0.00 6.4196.3±96.3±6.41100±0.0096.3±6.41217.23±3.73 204.71±10.12205.18±4.99208.65±1.70202.54±14.481.92±0.02 1.85±0.061.86±0.031.88±0.011.84±0.080.54±0.06 0.53±0.040.53±0.030.54±0.050.53±0.051.47±0.03a 1.53±0.03ab1.51±0.04ab1.53±0.01ab1.54±0.05b

从表4结果可知,各试验组成活率均较高,为体重特定生长率、体长特定生长96.3%以上。增重率、

率,均以A组最高,最低的为E组;饵料系数,以A组最低,最高的为E组,A、E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29

2.2添加不同木薯渣样品对罗非鱼形体的影响肥满度、脏体比、肝体比等本试验以体重/体长、

A组,各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GOT活力

最大组为A组,最小组为B组,A组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

表8

饲料中添加不同木薯渣样品对罗非鱼谷草转氨酶(GOT)活力的影响(U/100ml) 组别 肝脏 血清

指标来反映饲料中添加不同木薯渣样品对罗非鱼形体的影响,结果见表5。结果显示,各试验组鱼体的体重/体长、肥满度、脏体比、肝体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5

组别

饲料中添加不同木薯渣样品对罗非鱼形体的影响 体重/体长(g/cm) 肥满度(%) 脏体比(%) 肝体比(%) A

BCD8.70±1.208.60±1.458.69±1.198.60±1.298.52±1.663.43±0.24 3.43±0.223.41±0.213.41±0.247.77±0.85 7.47±0.717.43±1.387.78±0.711.12±0.37 1.13±0.451.18±0.370.93±0.29A BCDE234.90±9.80253.43±17.72248.73±32.26249.18±29.44257.94±8.2763.82±5.95a

21.91±8.14b27.79±2.11b30.59±10.96b25.29±4.16b

2.3.4血红蛋白(Hb)

测定5个试验组鱼体全血血红蛋白含量,结果见 2.32.3.1

添加不同木薯渣样品对罗非鱼生理指标的影响溶菌酶(LSZ)活力(见表6) 表6

饲料中添加不同木薯渣样品对罗非鱼溶菌酶(LSZ)活力的影响 组别 血清

粘液

表9。试验组血红蛋白含量最高组为E组,显著高于

B、D组(P<0.05),但与其它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含 量最低的为B组,与其它各组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不同的木薯渣样品对罗非鱼体血红蛋白含量存在一定的影响。 表9

饲料中添加不同木薯渣样品对罗非鱼血红蛋白(Hb)活力的影响(g/l) 组别

血红蛋白含量 A

BCDE0.68±0.06ab0.75±0.06bc0.78±0.09c0.65±0.06a0.62±0.08a0.10±0.02a 0.09±0.02ab0.07±0.02bc0.08±0.02abc0.06±0.02c

从表6可以看出,血清溶菌酶活力最高的为C组,显著高于A、D、E组(P<0.05);粘液溶菌酶活力以A组为最高,活力最低组为E组,A、E组差异显著(P<0.05),其余3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A

BCDE74.72±9.28ab60.30±6.29c74.48±11.17ab72.64±8.34a81.63±4.09b 2.4 影响

饲料中添加不同木薯渣样品对罗非鱼鱼体成分各试验组鱼体全鱼、肌肉和肝脏组成成分见表10。

2.3.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 肝脏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5个试验组鱼体粘液、

酶(SOD)活力结果见表7。从表7可以看出,粘液SOD酶活力最高组为C组,最低组为E组,各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肝脏SOD酶活力最高为E组,最低组为B组,各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

从表10可以看出,各试验组全鱼水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全鱼粗蛋白以C组含量最高,为60.44%

±2.55%,显著高于A、D组(P<0.05);粗脂肪含量以D组最高,为23.69%±1.59%,各试验组无显著性差异 (P>0.05)。

各试验组鱼体肌肉水分含量以C组含量最高,但各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鱼体肌肉粗蛋白含量以C组含量最高,B组含量最低,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各试验组粗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

各试验组鱼体肝脏水分含量以A组最高,但各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鱼体肝脏粗蛋白含量以E组含量最高,B组含量最低,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E组与A、C组差异显著(P<0.05), SOD酶活力最高组为B组,最低组为E组,各试验组 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表7

饲料中添加不同木薯渣样品对罗非鱼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力的影响(U/ml) 组别 粘液 肝脏 血清 A

BCDE192.88±31.53195.31±39.65203.66±18.66195.01±18.96189.38±13.44557.41±6.54

556.65±24.21557.28±19.60558.94±26.36571.52±23.5893.64±30.85 102.59±12.0687.93±13.93100.00±19.7585.15±19.13

2.3.3谷草转氨酶(GOT)活力

鱼体肝脏和血清GOT活力值见表8。从表8中

C、D差异显著(P<0.05);各试验组粗脂肪含B组与A、 量以D组含量最高,C组含量最低,两组之间差异显 可以看出,肝脏GOT活力最大组为E组,最小组为 30

表10 组别 水分

全鱼粗蛋白

饲料中添加不同木薯渣样品对罗非鱼鱼体成分的影响(%) 粗脂肪 水分 肌肉 粗蛋白 粗脂肪 ab 水分

肝脏粗蛋白

粗脂肪 a

ABCDE73.89±0.1973.54±1.2374.84±1.8073.25±0.8173.67±1.2358.33±1.32 59.58±2.55bc60.44±2.55c57.24±1.41a58.84±1.28abc ab22.91±1.27 23.59±1.4522.78±1.0423.69±1.5923.18±1.7478.87±0.73 78.78±0.6278.98±0.3878.62±0.1178.49±0.6589.43±1.17 88.39±1.40a89.69±0.82b88.69±1.39ab89.45±1.28ab8.61±0.61 9.25±0.888.64±0.698.70±0.949.07±0.5278.45±5.13 75.33±0.7378.25±3.9375.29±0.6877.62±2.5950.42±2.79 44.15±1.65c49.93±2.48a52.12±5.13ab54.56±4.80b28.29±1.96ab 28.72±1.89ab27.49±1.50a30.29±2.65b28.77±2.14ab

著(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响。溶菌酶存在于鱼类的粘液、血清、吞噬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胞浆内。溶菌酶通过酶解病原体细胞壁的粘多糖将其杀死,溶菌酶活力高,可以说明鱼体对外来异物的抵抗能力较强,因此,鱼体内溶菌酶的水平和活性,直接关系到鱼类的免疫功能和健康

[13,14]。本试验中,各试验组罗非鱼血清、粘液溶菌酶活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此结果反映出不同的木薯粉样品饲料,对于罗非鱼非特异性免疫力影响差异较大。 33.1 讨论

罗非鱼的生长以及对5种发酵木薯渣样品饲料本试验5种发酵木薯渣样品饲料,对试验罗非鱼 的利用

养殖均显示了较好的效果。成活率、增重率值较高,表明5种发酵木薯渣样品添加到饲料中,对鱼体没有产生不良影响,相反,在保证鱼体成活的同时,促进了鱼体的增重;从饲料利用效率上看,饵料系数均为1.5左右,表明5个试验组罗非鱼对饲料的利用率都比较高,摄食情况良好。从生长试验结果上看,A组养殖效果最优,成活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均最高,饵料系数低,木薯渣样品通过此种处理模式添加到配合饲料中,不仅满足了罗非鱼正常的生长需求,也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效果较好。

SOD作为一种特异性消除超氧自由基的循环酶,

主要负责过氧化和噬菌作用造成的组织损伤的防御保护作用。SOD活性越高,说明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越强[15]。王雷等(1994)[16]的研究表明了SOD的活性与水生动物的免疫水平密切相关,对于增强吞噬细胞防御能力和整个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水产动物机体的免疫性指标,与鱼类机体的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试验可以发现,各试验组罗非鱼 3.2罗非鱼形体生长效果

鱼体形体指标的评判,主要包括体重/体长关系、 SOD酶活力差异不显著;并且通过整个养殖过程来

看,鱼体健康状况良好,进而说明鱼体免疫系统功能正常,具有良好的抵抗、防御病害能力。

肥满度、脏体比、肝体比。体重/体长比反映鱼体单位体长的重量,值越大表明鱼体较肥;脏体比是鱼体内脏重量占体重的百分比,反映鱼体肌肉生长情况;肝体比反映了肝胰脏重占内脏重的百分比;肥满度是反映鱼体横向骨骼的生长情况[11]。本试验条件下,5个试验组鱼体的体重/体长、肥满度、脏体比和肝体比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5种发酵木薯渣样品饲料对鱼体形体指标的影响上差异不显著(P>0.05)。 3.3.2肝脏生理机能

转氨酶是催化氨基酸氧化分解时氨基转移到α-

酮酸的酶,正常情况下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在血清中的含量也很低。当组织中毒发生病变,或者受损伤的组织范围较大,引起生物膜通透性增加时,可导致细

胞内转氨酶释放到血液中的量异常增加,从而引起血清中该酶浓度上升或活性突然持续性增强[17]。因此,在人体医学上以血清转氨酶活力大小作为肝功能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标之一。本试验测定了5个组罗非鱼血清和肝胰脏的谷草转氨酸(GOT)活力,结果显示,试验罗非鱼肝脏转氨酶活力远高于血清转氨酶活力,各试验组鱼体肝脏未受到损害,肝功能正常;同时,试验结束取样解剖观察,发现鱼体肝脏颜色为紫红色,且柔韧有弹性,进而证实了上述观点。 3.33.3.1

饲料中添加不同木薯渣样品对罗非鱼生理指标非特异免疫力 鱼类属较低等的变温脊椎动物,其特异性免疫应 的影响

答能力相对低下,因此,非特异性免疫在其免疫防御中具有重要意义,而溶菌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是鱼类行使其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的重要工具,它们对于保护鱼体,杀灭细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2]。

水产动物体内的溶菌酶是一种重要的非特异性免疫防御因子,特别是鱼的生理防御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也可体现病原菌及其它环境对鱼体健康的影 3.3.3造血功能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对机体组织运 输氧的关键成分。血红蛋白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 31

鱼体整个生命活动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数量是反映鱼体是否贫血的重要指标,临床试验中常用血红蛋白含量来检测动物的造血机能[18,19]。本试验通过测定血红蛋白含量,来依此评价鱼体造血功能。结果显示,各试验组血红蛋白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个别组含量相对较低,从而影响了鱼体的造血功能。因此,对于木薯粉样品,不同的处理方式,在鱼体造血功能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6]

南京农业大学编.饲料生产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6:169- 172.

[7]黎民伟,唐明诗,吴日辉.用木薯代替玉米饲喂育肥猪试验[J].饲 料研究,1990(7):18-20.

[8]唐靖.甘薯及木薯粉能量饲料[J].饲料研究,1988(3):21-23.[9]

HulmmrkD.Insectimmunity:PunficationandpropertiesofthreeinduciblebactericidalproteinsfromhemolymphofimmunizedpopaeofHyatophomcecropia[J].EurBiochem,1980,10(6):7-16.[10][11]

叶元土.水产动物的营养与饲料研究评价指标体系[J].饲料广角,2004(8):25-27.

叶元土.水产动物的营养与饲料研究评价指标体系[J].饲料广角,2004(20):19-21.

3.4罗非鱼常规营养成分分析

各试验组罗非鱼的全鱼、肌肉和肝脏水分含量差

异不显著(P>0.05),而粗蛋白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此试验结果结合5种发酵木薯渣试验饲料基础配方营养成分组成来评价分析,由于基础饲料配方中B组样品饲料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其它几个试验组,而从试验结果来看,B组的的蛋白沉积量在肌肉和肝脏中也是最低的;粗脂肪含量在全鱼、肌肉中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肝脏中粗脂肪含量存在差异性,表明不同的木薯粉样品饲料饲喂罗非鱼,鱼体肝脏对饲料脂肪的吸收、运转、代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具体影响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12]ChristopherJBayne,LenaGerwick.Theacutephaseresponseand

innateimmunityoffish[J].DevelopmentalandComparativeIm-munology,2001,(25):725-743.[13]

高晓莉,岳淑芹,王丽敏,等.重金属对鲢鱼肝组织SOD和CAT活性影响研究简报[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26(4):56-59. [14]徐延震,王震龙,宋憬愚.鱼类的免疫机制[J].中国兽药杂志,1995,

29(4):57-60.

[15]MUNOZM,CEDENOR.Measurementofreactiveoxygeninterme-

diateproductioninhaemocytesofthepenaeidshrimp.penaeusvannamei[J].Aquaculture,2000,191:89-107.[16]

王雷,李光友,毛远兴.口服免疫药物对养殖中国对虾病害防治作用的研究[J].海洋与湖沼,1994,25(5):486-488.

4结论

木薯渣样品,经过一系列加工处理,不仅提高了

[17]郑永华,蒲富永.汞对鲤鲫鱼组织转氨酶活性的影响[J].西南农 业大学学报,1997,19(1):41-45.

木薯渣样品营养成分含量,同时添加到配合饲料中可被鱼体吸收利用,满足其正常的营养需求。综合评价,本试验5种发酵木薯渣样品,尤以A样品添加到饲料中养殖效果最佳,当然,本试验研究结果还有待进一步的验证。同时,应开展后续针对不同添加量的梯度试验等研究,从而指导实际生产,进而创造更大的价值。本项目重点在于开发新的饲料原料替代品———木薯渣,因此在木薯的应用和科技研究方面,它依然是一个待开发的作物资源;本项目的研究成果,也为后续的研究做一参考。 参考文献

[1]李耀南.国外木薯作饲料的利用与研究[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1986(2):20-27.

[2]孙竹珑,黄友鹰译.用木薯作畜禽饲料[J].国外畜牧科技,1985(3):

40-43.[3][4][5]

唐学成译.国外木薯饲料的应用研究[J].饲料研究,1983(5):46-

[18]黄国钧,宋浩亮,罗华菲,等.升白片对小鼠骨髓造血机能损伤的 保护作用[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2(6):44-45.

[19]朱壮春,史相国,张淑杰,等.中药复方Ⅱ对鲤鱼耐缺氧能力RBC 及HB的影响[J].淡水渔业,2006(5):8-10. !!!!!!!!!!!!!!!!!!!!!!" (编辑:徐世良,fi-xu@163.com

)

征订启事" 欢迎订阅2008年《饲料工业》

本刊为半月刊,大16开本,每期正文64页,公开发行,各地邮局均可订阅,也可直接向本刊发行部订购。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1-991X,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21-

1169/S,邮发代号:8-163。每期定价6元,全年24期共144元。

!!!!!!!!!!!!!!!!!!!!!!" 47.

AdemosunAA,EshiettNO.Feedingcassavarootmealtostarter,growerandlayingchickens[J].TropAgr,1980,57(3):277-284.NgoTD,NguyenTM,LedinI.Effectofreplacingacommercialconcentratewithcassavahay(ManihotesculentaCrantz)ontheper-formanceofgrowinggoats[J].AnimalFeedScienceandTechnology,2005,119:271-281. 32 !!"

上一篇:低年级段班干部的培养下一篇:大气污染治理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