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走进学生心灵

2022-07-12

第一篇:让爱走进学生心灵

让爱走进学生心灵深处

爱,是教师这一职业的核心。教师要想教好学生,首先要爱学生,只有爱学生,你才愿意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

教师应当如何去爱学生呢?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有些老师往往容易走进误区。对于班上的优等生常能偏爱有加,而对大多数的中等生,特别是所谓的“双差生”,往往比较漠然,甚至有时过于苛刻。事实上,这种做法与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原则都是不相符的。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当把爱洒向每个学生的心田,特别是对那些所谓的“双差生”,更应当让爱走进你们心灵的深处,用爱的暖流去温暖他们,使他们知道自己并没有被抛进被爱遗忘的角落,以激起他们奋发进取的精神。这样才能使教育的大花园里开满绚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去年,我接的三年级班上有个叫王海东的学生,他自幼没了母亲,父亲常年在外打工,他在家只有和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由于奶奶年龄大,身体状况又不好,许多事情顾不上问他,以至于他整天衣衫不整,大冬天常常裂着怀。老师布置的作业他很少能按时完成,学习成绩也很差。然而,班上的许多恶作剧事情往往都有他的份,由于他年龄大,个子高,班上又没有谁敢“惹”他,很多同学见了他都像躲“瘟神”似的躲着他。这样,就更加剧了他的恶作剧心理。

针对他的这种情况,接班后,我多次找他谈心,谈他的家庭,谈他的学习。开始时,他并不以为然,慢慢地,他对自己的行为有了一定的认识。平时,在生活上我对他多给以关怀和帮助。他的扣子掉了,我及时给他钉上;衣破了,我让他拿到我家给他缝补,并时常到他家走一走,看一看,帮助他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这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态度有了一定的好转,可是过不多久,他的行为仍有反复。然而有一件事情却使这个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态度有了彻底的改变。

一个星期一的上午,我发现王海东没来上课,放学后,我带着疑问来到他的家里。推开虚掩的房门,我看到王海东正躺在床上,脸色非常难看,床前的地上还吐了一片。他看到我进来,先是一惊,接着就挣扎着想坐起来;我赶忙走过去,握住他的手:“别起来,快躺下,医生看过没有?”听了我的问话,小海东突然像见到了久别的亲人一样,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医生来„„来过了,给我打了针。老师,谢„„谢谢您来看我。”“老师怎么能不来看你呢!”我到外面铲来土,边清理床前的呕吐物,边问他,“奶奶呢?”小海东哭着断断续续地说:“为了给„„给我看病,奶奶去集市卖„„卖菜还没回来。”面对眼前的此情此景,我怎么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转过身,悄悄擦去脸上的泪水,掏出口袋里尽有的二三十元钱,塞到小海东的手里,安慰他说:“别难过,好好养病当紧,有什么困难,老师和你一块去克服。”

从此以后,这个学生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以前的不良习惯不见了,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地提高。由于他的作用,整个班级的风气也有了明

显地好转。

通过自己的工作,我深刻地体会到,教师的爱,对于一个学生,特别是对那些成绩不理想,表现不尽如人意的学生,往往是那么重要。有时,我们对自己的行为也许并没有意识到什么,可这些对一个学生常常能够产生人们意想不到的作用。不光对他目前的学习和日常行为有影响,而且可能影响到他的个性品质的发展,甚至能决定一个学生一生的前途与命运。

第二篇:让爱的阳光洒满学生的心灵

仁寿县向家乡九年制学校罗德成

爱是水,爱是阳光,爱是空气,如果没有爱,再鲜活的生命都会枯竭。社会需要爱,教育需要爱,学生更需爱。“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这个道理我们每个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师者都耳熟能详,身体力行,然而我们的孩子并不领情。当社会、学校、家庭、都一口同声地喊着:“一切为了孩子时。”我们孩子都感受不到爱的存在,有的衣着随便,有的学习懒散,有的违规违纪,有的夜不归宿,有的沉迷网络游戏的虚幻世界里,有的成了问题少年……

他们认为家长不爱他,学校不关心他,同学看不上起他,好像全世界人民都亏欠了他,唤醒这些孩子的良知,使他们常怀感恩之心。感受爱的湿润,让爱的阳光洒满他们的心灵,是我们班主任的神圣使命,在是常班务工作中,我们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告诉学生:爱在你身边。

“教育绝非是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时下,我们的学生独生子女居多,他们是父母的天使、掌上明珠,是家里的小皇帝、是家庭的希望。没有哪一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哪怕他们是要天上的星星,如果可以,我们的父母也会摘下满天的星星来满足他们的奢望的,在这样变态的爱的包围下,孩子们反而感受不到爱的存在,稍有不如意,愿望得不到满足,就认为父母不爱他了世界末日就到了…….表现出颓废

和异常的反叛。我充分认识到,这是孩子对爱没有正确地认识,他们对爱的感悟需要时机,对爱的良知需要唤醒。机会总是留给有心的。为此我在教授十一册语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时,文中作者表达的母亲湿润的爱“精彩极了”和父亲严厉的爱“糟糕透了”都是我们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爱,一生能有这两种爱是多么幸福,我让学生反复诵读:“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际在我的身边‘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们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种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有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让他们去体会作者对父爱、母爱的解读,课后,我布置了一个班会主题,“你的亲人是怎样爱你的?”让学生准备:“你认为最爱的亲人是谁?并写出体现爱的

二、三件事来”“你认为哪一个亲人最不爱你?举一个具体事例来”;“你觉得老师爱你们吗?”,“你怎样看待家长,教师的惩罚!”学生做了充分的准备后,我召开了主题班会,就以上问题进行了交流,从学生反馈来看,很多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父母、师长、朋友的爱,也有部分同学认为:家长对自己不公平,偏爱弟妹或哥姐;家长外出务工,自己被受孤独,也是不爱自己;老师有时对我们很严厉,对其他同学偏心等。根据这些,班里展开了大讨论,对一个个案例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最终都是学生自己有错在里面,父母、老师那样做,恰恰是体现了爱。这样使同学们认识到了: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孩

子在父母心中永远是最棒的,老师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是自己的孩子……活动中有的孩子还唱起了《世上只有妈妈好》。父爱如山,母爱如水,师爱无言,友爱无价,不同人对爱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人对爱的表达是不一样的。父母的一声:“宝贝”,父母的一顿棍棒;老师的一个微笑、一次惩罚:同伴的一个眼神,无不渗透着浓浓爱意,只是我们没有能够体会到,爱不是溺爱,爱中有严,爱中有爱,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爱就在身边。

二、告诉学生:爱在你心里

一个富有爱心的班主任,更会去“爱”和传递“爱”,一个心里充满“爱”的孩子,更能体会“爱”。当孩子们感受到自己身在爱的包围中时,我为了让学生常常体会到“爱”的存在,将上面的活动引向深入,鼓励他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你对着大山喊:“我爱你”,山谷也会回答说:“我爱你”;你对着大山喊:“我恨你”;山谷也会说:“我恨你”。这个故事说明了“爱”和被“爱”的哲理。一个心里充满阳光,富有“爱心”的孩子,他眼里的世界就风光无限处处有爱,而少见邪恶.。我适时地组织了许多活动,让爱常驻孩子们的心里。如“为贫困生献一份爱心”,“为学困生讲一道题”,“送生病的同学去一次医院”,“为父亲剪一次指甲”,“拥抱妈妈三分钟”等活动。一次活动后,一个男孩子在日记中写到:今天老师让我们在这个周末“为父亲剪一次指甲”或“拥抱妈妈三分钟”,我便选择了不太“肉麻”的“为父亲剪指甲”。那是怎样一双手啊,父亲是乡村一名建筑工人,长年与泥土、砖块、瓦片打交道,连一双手套也舍不得买,手掌厚厚

地,手背满是裂纹,裂纹里充盈着红红的血丝,手指上满是老茧,脱了一层又不层的皮,旧的皮还没有褪去,新长出来的皮又破了,我忍不住问了一声:“爸,痛不?”爸只嘿嘿一笑:“不痛,已经习惯了,再干一年你读大学的钱就够了,我就不做了。”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我怕爸爸看见,我选择了拥抱母亲,将头深深地埋下去,不一会儿,我感觉到我劲项上湿润了,温温的。我感谢父母,给了我无私的爱;我感谢老师,让我有了感情爱的机会。我将这篇日记在班上读了,同学们的眼睛模糊了,红红的。七十多人的班级没有一点声息。“父母默默地爱着我们,我们一丁点的爱,竟让们激动不已。”通过活动,让学生们体会到关爱别人,快乐自己。我们只要有颗平常心,宽容心,爱就在自己心里。

总之,在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中、学习生活中,并不缺少爱,缺少的是对爱的感受,缺少的是一颗富有“爱”的心。让我们在缺少爱的心灵播下爱的种子,在失去爱的时候重绽爱的笑容,在不会爱的荒原开垦爱的沃土;让我们多一份耐心、少一份急燥,多一份宽容、少一份苛求,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指责,爱就在我们身边,爱就在我们心里。给学生以健康的“爱”,让学生在“爱”的阳光中健康成长!

第三篇:让爱的阳光照亮学生的心灵世界

事迹概述:王子环,铜官山区长江路小学教师。十六年来,他辛勤耕耘,利用节假日时间,带领学生到社区开展实践活动,慰问空巢老人;精心编辑班级《雁之路》作文周报,义务辅导学生作文。从2009年暑假开始,数十次舍弃节假休息日,带着各校小记者开展活动。先后荣获市“十佳班主任”、铜官山区首届“德艺双馨的人民教师”等称号。

王子环老师是铜官山区长江路小学教师。十六年来,他在小学教育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不辞辛劳,无私奉献,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他的忘我劳动,受到了人们的尊敬。近年来,他先后荣获铜官山区首届“德艺双馨的人民教师”、铜官山区第二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十佳德育工作者”、铜陵市“十佳班主任”和铜陵市“争先创优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2011年2月23日,《铜都晨刊》以一个整版的篇幅介绍了他的事迹。2012年3月21日,《铜陵日报》“视点”专栏介绍了他在教育农民工子女上取得的成效。2011年下半年至今,他先后到铜陵市十几所小学做先进事迹报告„„

一、爱是辛勤的耕耘。多年来,身为班主任和语文教师,王老师一心扑在班级工作中,在学生广阔的心灵世界里播种耕耘,取得的成效深受广大师生和家长的认可。

爱是辛勤的耕耘。多年来,王老师一心扑在班级工作中,在学生广阔的心灵世界里播种耕耘。每天早上,他会早一些来到教室转转。课间活动时,他常常会走出办公室,到班上走一走,看一看,和学生聊一聊。傍晚放学了,他会到班上看看学生值日的情形。他说:小学生生活经验不丰富,教师从他们的日常生活细节上发现不足,抓住这个教育契机,及时提供有效的示范引导,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温暖的关怀,融洽师生间的关系;又能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强他们的生活本领。

王老师注重开展班级文化建设。他们班举办了《雁之路》作文周报、一天一期《班级日报》、一天一句格言、一人一个“座右铭”等文化特色活动,寓育人于文化活动中,深受学生的喜爱,促进了积极向上班风的形成。

王老师重视依法治班,强调法制,避免人治,避免班主任和班干部在管理班级中的随意性。他组织全班同学思考、讨论,针对本班实际,制定了富有特色的班规(试行稿)。在班规中,他们对犯错的同学要求写说明书、做好事、唱一首歌,或朗诵一首诗,或讲一个故事、笑话。这样的纠正方式,既能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又能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和同学对他的关怀和帮助,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

二、爱是忘我的劳动。王老师的工作并不只是在工作日、校园中,也不只是管好学生、上好课,他常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带着学生到社区开展实践活动。

爱是忘我的劳动。王老师常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带着学生到社区开展实践活动。每次到社区开展活动前,他都要预先策划,组织学生进行各项准备,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但他总是用心去做。 2011年寒假,王老师组织班上科技小社团的学生开展“节水、爱水,从我做起”科技实践活动,获得了全国三等奖。2012年寒假,他组织学生开展了“科学节电我行动”科技实践活动,获得市一等奖。

几年来,王老师带着学生开展社区实践活动时,时时不忘关怀空巢老人。例如,2011年中秋节前,他组织班上学生来到阳光社区一位空巢老人家,给老人带去了鲜花、月饼、水果等礼物,还为她表演了精彩的节目。2012年中秋节前,他组织学生来到阳光社区慰问一群企业退休老人,向他们送去了节日的祝福„„

三、爱是执着的担当。工作之余,王老师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坚持义务辅导学生作文,结出了香甜的硕果。

爱是执着的担当。王老师除了在课堂上用心教学生写作文,还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经常挤出课余时间义务辅导学生作文。几乎每天晚上,他都要挤出一些时间,坐在电脑前为学生修改作文。有的学生作文写得不如意,他就通过网络指导学生如何修改。他们班举办了《雁之路》作文周报。每期周报上都要刊登十几位学生的习作,每篇习作他都要用心修改。尽管每编辑一期《雁之路》周报要花费几个小时的课余时间,他依然克服孩子小、家务活需要做等诸多困难坚持去做。如今,《雁之路》作文周报成了他班学生一份独特的精神食粮,学生汲取着这份精神食粮的丰富营养,作文进步得非常快。

王老师不仅义务辅导本班学生,还乐于义务辅导别的班级的学生。他说:“做教师不仅要做经师,更要做人师。不管是辅导本班学生还是外班学生,只要看到了学生的进步,我就觉得十分充实和自豪。”

辛勤的耕耘,换来了累累硕果。王老师辅导学生写的作文屡屡在《小学生作文选刊》《青少年日记》《铜都晨刊》等报刊杂志上发表。

四、爱是无私的奉献。从2009年起,王老师义务担任了铜陵日报社校园小记者活动辅导老师,他的奉献精神和取得的成绩使他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爱是无私的奉献。从2009年暑假开始,在报社邀请下,王老师数十次舍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带着各校小记者开展活动。暑假里,他们去铜陵国电厂参观先进的发电设备,去螺蛳山顶观测日全食的奇异景象;双休日,他们去中医院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去部队近距离感受当代最可爱的人的风采„„

近三年来,王老师义务指导本校和外校小记者发表的稿件有200多篇,其中有20多次是以专版的形式刊登在《铜都晨刊》上。2010年和2011年,他两度被《铜陵日报》社评为校园小记者活动“优秀指导老师”。

五、爱是积极的进取。为了教好书,育好人,教学之余,王老师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勤于阅读、反思和练笔,成为学校教育科研领头雁。

爱是积极的进取。为了教好书,育好人,王老师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勤于阅读、反思和练笔。他经常有选择地阅读一些专业书籍,提高思想认识。通过阅读介绍毛蓓蕾、魏书生、李镇西等老师教育教学智慧和经验的书籍,他进一步懂得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而爱学生就要理解、尊重、关怀和信任学生。

积极的进取,使他成为学校教育科研的领头雁。2011年,他被评为学校名师和铜陵市骨干教师。

十六年来,王子环老师在学生广阔的心灵世界里辛勤耕耘,让爱的阳光照亮了学生的心灵世界。他用青春和汗水谱写了一曲奉献之歌,也用勤奋和进取诠释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岁月渐逝,但王老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美好精神,从来也永远不会改变。

第四篇:“走进学生家庭,走进学生心灵”家访总结

现代服务类专业组“走进学生家庭,走进学生心灵”

家访活动总结

为了实现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有机配合,更好的促进孩子的发展,在学生管理中心的统一布曙下,现代专业组进行了“走进学生家庭,走进学生心灵”家访活动。12月15日,我组顺利完成了此次活动,据学生管理中心反馈我组家访完成率达到100%,得到学生、家长的充分认可。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次活动进行总结:

一、家访中取得的成就:

第一,获得许多第一手育人资料。一月内对班级的学生进行一次全面家访,我们的足迹踏遍了湘东区的每一个角落,我们的家访深入到了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无一遗漏,忠诚地与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地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学生的个性,在家的表现,了解到家长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并做好详细的记载,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第二,家长老师互相信任。由于我们耐心地向学生家长讲述我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成果、家校通、教学设施等基本情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解决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这就增强了家长的责任意识和信任度,使家长也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更有信心地和学校携手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在获得家长的高度赞扬和信任的基础上,给学生以鼓励和力

量。

第三,任课老师送爱上门,家访中体现出教育教学团体精神。比如,我们的王峰老师在10级计算机平面设计班的张鹏同学家访时,发现张鹏由于家庭遭受不幸,经济十分困难。王老师立即与黄林新主任汇报,黄主任立即号召老师捐助一点爱心,送去一点温暖。最后我们专业的老师捐了五百元送至家中。

第四,多棱角认识孩子。了解了很多档案上看不出来的东西,认识了更真实、更全面的学生。比如我班的周龙龙、李佳慧、董志文等在校沉默寡言,可在家里却很活泼,而有些正好相反。有些有个性的学生,如尚贵龙、荀海旺等。本来觉得很难管,但走进他的家庭后,知道了他的一些生活经历,便觉得可以更好地把握他们的心理。

第五,换个角度看家长。现在的学生家长年龄都在27-30之间,他们本身受教育的程度相对高一些,因此他们能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普遍重视对儿童的教育,并讲究教育方法,经常帮助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这对学校的教育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二、家访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现代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做生意的不乏少数,从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有些交由爷爷奶奶管教,他们却更加宠爱,使得学生的心理放纵,让学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类似的情况很多。

第二,正因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子女

有求必应,以至于溺爱和放纵,养成了骄纵的心理,他们在言论、态度、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挑吃挑穿,爱耍脾气等不良行为,这给学校教育带来诸多的难处。家长望子成龙,只看重自己子女的学业成绩而忽视或放松了对子女的思想品德、纪律教育,有些家长对素质教育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对素质教育提出质疑,与其背道而驰,这使得学校教育工作开展很不顺利。

第三,家长误认为孩子很聪明,回家不学习也能取得好成绩。如果不能这样,会不会是老师的教学存在问题或着不够关心孩子。实际上家长最大的失误就是忽视了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当我们在家访中交谈起这个问题时, 家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下子又进入另一个误区:希望一下子能解决问题企图一劳永逸。

第四,家庭成员内部不一致的教育力量难于与学校教育配合。

第五,父母双方教育观念和方法不一致,导致孩子有空子可钻,言行不一。

总之,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通过这次家访总结经验,认真反思,把家访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第五篇:走进学生心灵

班 主 任 工 作 点 滴

——走进学生心灵

春夏交替,日月轮回,转眼我教学已有十几个年头了,在这些年的教学生涯中,品尝了当老师的酸甜苦辣,同时也收获了桃李芬芳与孩子的爱。想想这些年与孩子们的相处,感觉到学生是一本书,一本无字却很深奥的书。在他天真灿烂的笑脸背后,经常藏着许多奇特的幻想,他们更是一张白纸,任由我们这些成年人和老师去作画、涂色。在我担任班主任的这么多年中,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孩子,有调皮捣蛋的,有活泼可爱的,有善解人意的,有腼腆内向的,有喜欢张扬个性的,有性格内敛的。学习好的总是受到老师的表扬,学习较差的总是默默无闻而被老师遗忘。在这些孩子中,最需要关心的是那些学困生,学困生们往往性格孤癖、自卑,不愿和同学们相处,更不敢和老师说话,他们害怕遭到同学的讥笑和老师的白眼,总是默默无闻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可是他们的内心世界是寂寞的,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和欣赏,得到同学的帮助和友谊。

作为班主任对于这样的孩子应该付出更多的爱,更多地关注他们的心理,需要老师走进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心理健康地成长,自由、快乐地学习。怎样才能走进这些学困生的心灵呢?

一、 用微笑鼓励学生

教育家陶行知曾告诫老师: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的确,在我们的教学生涯中,有许多老师“恨铁不成钢”,一出口就伤孩子的心,尤其是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题都做错!你脑袋里进水了吗?傻瓜,笨蛋!”老师本意想激励孩子,却无端伤害了孩子可贵的自尊,可能这个孩子从此就破罐破摔了,对生活也失去了热情。如果我们每个班主任都这样对待我们的学生,试问,这样会毁了多少学生。而我认为,激励孩子不应该用刺耳、偏激的语言去刺激他们,而应经常鼓励孩子“你不错!”“你真棒!”“你能行!”。给学生多一些微笑,多一些鼓励,多一些掌声才能够使这些学困生树立起信心,才能充满自信,才能有勇气迎接风雨,乐于在困难中微笑。

我们班的刘玉兰、付小雪同学性格特别内向,学习基础特别差,在班里总是默默无闻,不和同学交往,也从不敢和老师说话。刚接这个班时,我默默地观察了一阵,决定帮助这两个无助的女孩。于是我把先把付小雪叫到办公室让她们坐下,注视着我,对我说说她学习上存在的困难。然后我告诉她,在老师眼里每个学生都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我说:“其实你很有潜力,很有发展前途,今后要多找老师沟通,有问题及时找老师解决,相信你一定能行。”在谈话过程中,我始终面带微笑,和风细雨地与她谈着心,末了,她说:“老师,谢谢你!跟你谈完心,心里舒服多了,觉得老师也不是那么可怕。”然后又将刘玉兰叫来,温柔地开导她。从此后,她们俩在班上都有了许多变化,她们还积极开始参与班级管理,主动请缨干力所能及的事,上听课也特别认真,我也经常提问她俩、表扬她俩,由于她俩

七、八年级的英语基础太弱,经过一年的努力,虽然说她俩的成绩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性格自信多了。每次见到我,不再是低头而过,而是昂着头,迎着我的目光,问好。

二、 用宽容唤醒学生

教育,需要我们老师用宽容去和学生进行心灵对话,尤其是对于学习上比较困难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关注和宽容。记得刚接上这个班的时候,那时他们是八年级,这个班有许多学困生,英语基础特别差,基本什么都不会,单词听写都是十几分。尤其是马金龙同学,从不背单词,每天一上课就睡大觉。一听写就交空本子,我非常生气,每次就用棍子敲他的手。而他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还恨恨地看着我。我一想,这也不是办法啊,于是我想起曾经刚参加工作时一位老教师告诉我的话:“老师要有宽阔的胸怀,要有宰相的肚子,要用宽容的心去对待这种学生。”听完后我如梦方醒,立马改变了对班里学困生的态度,经常找他们谈心,用语言去激励他们,帮他们树立信心。对他们降低要求,要求他们每次听写别人写10个单词,他们写对3—5个就过关了,他们立刻有了兴趣,课堂上不再睡觉,每次都能写出几个单词,过了一段时间,我又对他们要求提高了一点,在不知不觉中,他们竟然写对的单词越来越多,对英语学习也慢慢有了点兴趣。对于他们回答问题,只要有一点进步就及时表扬,不管回答的正确与否,都报以宽容的一笑“不错,有进步!”当他们扰乱课堂纪律时,我也总是把他们叫到办公室,报以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们,耐心地进行说服教育。久而久之,这些调皮捣蛋不学习的学生渐渐发现我是一个很大度的老师,不会斤斤计较,也不会给他们穿小鞋,他们也慢慢的把我当作他们的朋友。经过一年半的努力,九(2)班的大部分学困生无论是性格还是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转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经常用宽容唤醒学生勤奋向上,用一颗爱心感化学生积极进取,只有震撼了学生的心灵,才能拨动学生生命的琴弦,点燃他们理想的圣火。

三、 用欣赏激发学生

学困生往往生活在自我的圈子里,性格孤癖、自卑,容易自暴自弃,他们往往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作为班主任,有责任去激励他们,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优点。而这一切需要老师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需要老师去欣赏他们。我们班里的学困生特别多,只要他们有一点点进步,我就及时表扬他们,有欣赏的眼光鼓励他们,用激励的语言去激发他们。多年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有不少学生喜欢找学习不好而又调皮的同学的缺点打“小报告”,尤其是女生特别爱告状,对此,我经常提倡学生要学会“阳光思考”,鼓励他们多看别人的优点,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这些学困生,去发现他们的优点,去欣赏他们的优点,让他们在被欣赏中找回自我,在欣赏中获得快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会用激情点燃学生理想的火花,用一颗爱心鼓励鞭策学生,用欣赏给他们自信的阳光,用自身的人格魅力照亮他们一生的道路。

伊宁市奶牛场中学2012—2013学年

第二学期班主任随笔

《走进学生心灵》

虹 2013.6.25

上一篇:求职者面试潜规则下一篇:群众路线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