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理工大学毕业答辩

2022-10-15

第一篇:长春理工大学毕业答辩

长春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流程

1. 每次点击回复邮件,不要创建新邮件;

2. 附件一律用.doc格式,命名:姓名(毕设题目).doc

《长春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流程》 (1)1~3周,完成《长春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的开

题报告部分(包括: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2. 国内外研究现状;3. 拟采取的研究路线;4. 进度安排;5.文献综述;6. 外文文献翻译);

(2)4~12周,代码编写(包括算法的理解,开发环境的搭建、配置,

开发语言的学习,程序的编写与测试;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功能模块的划分与设计,程序的测试与修改,系统的集成);

(3)12周末,学院指定专门老师进行毕业设计中期检查,检查内容

包括:《长春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开题报告完成所有内容,工作记录写到第12周)、程序代码(要求编译通过、可执行,能回答检查老师提出的具体问题);

(4)13~16周,中期检查合格后,开始撰写毕业论文,具体参见《附

件2-长春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范例》,《附件3-关于印发《长春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的通知》;

(5)16周末,学院制定专门老师进行毕业设计论文二审,检查内容

包括:《长春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完成所有内容),毕业论文电子版本;

(6)17周,论文二审合格后,开始制作10分钟答辩PPT;

(7)18周,毕业答辩。

第二篇:长春理工大学 毕业论文 08-12吴志伟

吉林工业工程学校2011届毕业论文

长春理工大学

成人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机电一体化中的电机控制与保护

成绩

学历层次:大专

业:机电一体化

级:09级

名:吴志伟

指导教师:高淑娥

完成日期:2011.05

1

吉林工业工程学校2011届毕业论文

内 容 摘 要

依据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前景,提出一种新型电动执行机构的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该执行机构各功能元件的选型与设计、阀位及速度控制原理以及各种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法。该执行机构将阀门、伺服电机、控制器合为一体,采用8031单片机、变频技术实现了阀门的动作速度和位臵控制,解决了阀门的精确定位、阀门柔性开关、极限位臵判断、电机保护及模拟信号隔离等技术问题。现场运行情况表明,该电动执行机构具有动作快、保护完善以及便于和计算机通讯等优点,充分利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带来的方便快捷。

关键词:电动机阀门 继电器保护 机电一体化技术总结

吉林工业工程学校2011届毕业论文

目 录

内 容 摘 要 .............................................................................................................................. 2 插 图 索 引 .............................................................................................................................. 3 引 言 .......................................................................................................................................... 4 第1章 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历程及其趋向 .......................................................................... 4 1.1 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历程 .............................................................................................. 4 1.2 机电一体化发展趋向 ...................................................................................................... 4 第2章 机电一体化中电动执行机构的硬件设计及工作原理 .............................................. 7 第3章 机电一体化中阀位及速度控制原理 .......................................................................... 9 第4章 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 ................................................................................................ 10 第5章 机电一体化中继电器保护的现状与发展 ................................................................ 12 5.1 继电保护发展现状 ........................................................................................................ 12 5.2 继电保护的未来发展 .................................................................................................... 13

5.2.1 计算机化.................................................................................................................. 13 5.2.2 网络化 ..................................................................................................................... 14 5.2.3 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 15 5.2.4 智能化 ..................................................................................................................... 15 结束语 ...................................................................................................................................... 16 参考文献 .................................................................................................................................. 16

插 图 索 引

图2-1 电动执行机构控制系统框图……………………………………11 图2-2 IPM输出电流、电压检测 ……………………………………14 图2-3 程序出格自恢复电路 ……………………………………15 图3-2 阀位及速度控制原理框图 ……………………………………15 图3-3 执行机构的典型运行速度图 …………………………………16 图4-1 线性隔离放大器 ………………………………………………19

吉林工业工程学校2011届毕业论文

引 言

在现代化生产过程控制中,执行机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自动控制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现有的国产大流量电动执行机构存在着控制手段落后、机械传动机构多、结构复杂、定位精度低、可靠性差等问题。而且执行机构的全程运行速度取决于其电机的输出轴转速和其内部减速齿轮的减速比,一旦出厂,这一速度固定不可调整,其通用性较弱。整个机构缺乏完善的保护和故障诊断措施以及必要的通信手段,系统的安全性较差,不便与计算机联网。鉴于以上原因,采用传统的大流量电动执行机构的控制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较差。随着计算机网络、现场总线等技术在工业过程中的应用,这种执行机构已远远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笔者设计的大流量电动执行机构,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将阀门、伺服电机、控制器合为一体,利用异步电动机直接驱动阀门的开与关。通过内臵变频器,采用模糊神经网络,实现阀门的动作速度、精确定位、柔性开关以及电机转矩等控制。该电动执行机构省去了用于控制电机正、反转的接触器和可控硅换向开关模件、机械传动装臵和复杂、昂贵的控制柜和配电柜,具有动作快、保护较完善、便于和计算机联网等优点。实际运行表明,该执行机构工作稳定,性能可靠 。自电子技术一问世,电子技术和机械技术的结合就开始了,只是出现了半导体集成电路,尤其是出现了以微处理器为代表的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后,"机电一体化"技术之后有了明显进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重. 第1章 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历程及其趋向

机电一体化是机械、微电子、控制、计算机、信息处理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其发展和进步有赖于相关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其主要发展方向有数字化、智能化、模块化、网络化、人性化、微型化、集成化、带源化和绿色化。 1.1 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历程

1.数控机床的问世,写下了"机电一体化"历史的第一页; 2.微电子技术为"机电一体化'带来勃勃生气; 3.可编程序控制器、"电力电子"等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提供了坚强基础; 4.激光技术、模糊技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使"机电一体化"跃上新台阶. 1.2 机电一体化发展趋向 1 数字化

微控制器及其发展奠定了机电产品数字化的基础,如不断发展的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而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崛起,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铺平了道路,如虚拟设计、计算机

吉林工业工程学校2011届毕业论文

集成制造等。数字化要求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软件具有高可靠性、易操作性、可维护性、自诊断能力以及友好人机界面。数字化的实现将便于远程操作、诊断和修复。 2智能化

即要求机电产品有一定的智能,使它具有类似人的逻辑思考、判断推理、自主决策等能力。例如在CNC数控机床上增加人机对话功能,设臵智能I/O接口和智能工艺数据库,会给使用、操作和维护带来极大的方便。随着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灰色理论、小波理论、混沌与分岔等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 3 模块化

由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种类和生产厂家繁多,研制和开发具有标准机械接口、动力接口、环境接口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单元模块是一项复杂而有前途的工作。如研制具有集减速、变频调速电机一体的动力驱动单元;具有视觉、图像处理、识别和测距等功能的电机一体控制单元等。这样,在产品开发设计时,可以利用这些标准模块化单元迅速开发出新的产品。 4 网络化

由于网络的普及,基于网络的各种远程控制和监视技术方兴未艾。而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本身就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现场总线和局域网技术使家用电器网络化成为可能,利用家庭网络把各种家用电器连接成以计算机为中心的计算机集成家用电器系统,使人们在家里可充分享受各种高技术带来的好处,因此,机电一体化产品无疑应朝网络化方向发展。 5 人性化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最终使用对象是人,如何给机电一体化产品赋予人的智能、情感和人性显得愈来愈重要,机电一体化产品除了完善的性能外,还要求在色彩、造型等方面与环境相协调,使用这些产品,对人来说还是一种艺术享受,如家用机器人的最高境界就是人机一体化。 6 微型化

微型化是精细加工技术发展的必然,也是提高效率的需要。微机电系统(Micro Electronic Mechanical Systems,简称MEMS)是指可批量制作的,集微型机构、微型传感器、微型执行器以及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直至接口、通信和电源等于一体的微型器件或系统。自198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研制出第一个医用微探针,1988年美国加州大学Berkeley分校研制出第一个微电机以来,国内外在MEMS工艺、材料以及微观机理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开发出各种MEMS器件和系统,如各种微型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微加速度计、微触觉传感器),各种微构件(微膜、微粱、微探针、微连杆、微齿轮、微轴承、微泵、微弹簧以及微机器人等)。 7 集成化

集成化既包含各种技术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和各种产品不同结构的优化与复合,

吉林工业工程学校2011届毕业论文

又包含在生产过程中同时处理加工、装配、检测、管理等多种工序。为了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自动化与高效率,应使系统具有更广泛的柔性。首先可将系统分解为若干层次,使系统功能分散,并使各部分协调而又安全地运转,然后再通过软、硬件将各个层次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其性能最优、功能最强。 8 带源化

是指机电一体化产品自身带有能源,如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和大容量电池。由于在许多场合无法使用电能,因而对于运动的机电一体化产品,自带动力源具有独特的好处。带源化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发展方向之一。 9 绿色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在物质丰富的同时也带来资源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的后果。所以,人们呼唤保护环境,回归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产品概念在这种呼声中应运而生。绿色产品是指低能耗、低材耗、低污染、舒适、协调而可再生利用的产品。在其设计、制造、使用和销毁时应符合环保和人类健康的要求,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绿色化主要是指在其使用时不污染生态环境,产品寿命结束时,产品可分解和再生利用。

10.光机电一体化. 一般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是由传感系统、能源系统、信息处理系统、机械结构等部件组成的.因此,引进光学技术,实现光学技术的先天优点是能有效地改进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传感系统、能源(动力)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光机电一体化是机电产品发展的重要趋向. 11.自律分配系统化——柔性化. 未来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控制和执行系统有足够的“冗余度”,有较强的“柔性”,能较好地应付突发事件,被设计成“自律分配系统”。在自律分配系统中,各个子系统是相互独立工作的,子系统为总系统服务,同时具有本身的“自律性”,可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作出不同反应。其特征是子系统可产生本身的信息并附加所给信息,在总的前提下,具体“行动”是可以改变的。这样,既明显地增加了系统的适应能力(柔性),又不因某一子系统的故障而影响整个系统。 12.全息系统化——智能化。

今后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全息”特征越来越明显,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这主要收益于模糊技术、信息技术(尤其是软件及芯片技术)的发展。除此之外,其系统的层次结构,也变简单的“从上到下”的形势而为复杂的、有较多冗余度的双向联系。 13.“生物一软件”化—仿生物系统化。

今后的机电一体化装臵对信息的依靠性很大,并且往往在结构上是处于“静态”时不稳定,但在动态(工作)时却是稳定的。这有点类似于活的生物摘要:当控制系统(大脑)停止工作时,生物便“死亡”,而当控制系统(大脑)工作时,生物就很有活力。仿生学探究领域中已发现的一些生物体优良的机构可为机电一体化产品提供新型机体,但如

吉林工业工程学校2011届毕业论文

何使这些新型机体具有活的“生命”还有待于深入探究。这一探究领域称为“生物——软件”或“生物系统”,而生物的特征是硬 件(肌体)——软件(大脑)一体,不可分割。看来,机电一体化产品虽然有向生物系统化发展趋,但有一段漫长的道路要走。 14.微型机电化——微型化。

目前,利用半导体器件制造过程中的蚀刻技术,在实验室中已制造出亚微米级的机械元件。当将这一成果用于实际产品时,就没有必要区分机械部分和控制器了。届时机械和电子完全可以“融合”,机体、执行机构、传感器、CPU等可集成在一起,体积很小,并组成一种自律元件。这种微型机械学是机电一体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第2章 机电一体化中电动执行机构的硬件设计及工作原理

电动执行机构控制系统原理框图如图2-1所示。智能执行机构从结构上主要分为控制部分和执行驱动部分。控制部分主要由单片机、PWM波发生器、IPM逆变器、A/D、D/A转换模块、整流模块、输入输出通道、故障检测和报警电路等组成。执行驱动部分主要包括三相伺报电机和位臵传感器。

2.1 系统工作原理

霍尔电流、电压传感器及位臵传感器检测到的逆变模块三相输出电流、电压及阀门的位臵信号,经A/D转换后送入单片机。单片机通过8255控制PWM波发生器,产生的PWM波经光电耦合作用于逆变模块IPM,实现电机的变频调速以及阀位控制。逆变模块工作时所需要的直流电压信号由整流电路对380V电源进行全桥整流得到。 2.2 控制系统各功能元件的选型与设计

1)单片机 选用INTEL公司生产的8031单片机,它主要通过并行8255口担负控制系统的信号处理:接收系统对转矩、阀门开启、关闭及阀门开度等设定信号,并提供三相PWM波发生器所需要的控制信号;处理IPM发出的故障信号和报警信号;处理通过模拟输入口接收的电流、电压、位臵等检测信号;提供显示电动执行机构的工作状态信号;执行

吉林工业工程学校2011届毕业论文

控制系统来的控制信号,向控制系统反馈信号;

2)三相PWM波发生器 PWM波的产生通常有模拟和数字两种方法。模拟法电路复杂,有温漂现象,精度低,限制了系统的性能;数字法是按照不同的数字模型用计算机算出各切换点,并存入内存,然后通过查表及必要的计算产生PWM波,这种方法占用的内存较大,不能保证系统的精度。为了满足智能功率模块所需要的PWM波控制信号,保证微处理器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整个系统的检测、保护、控制等功能,文中选用MITEL公司生产的SA8282作为三相PWM发生器。SA8282是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具有独立的标准微处理器接口,芯片内部包含了波形、频率、幅值等控制信息。

3)智能逆变模块IPM 为了满足执行机构体积小,可靠性高的要求,电机电源采用智能功率模块IPM。该执行机构主要适用功率小于5.5kW的三相异步电机,其额定电压为380V,功率因数为0.75。经计算可知,选用日本产的智能功率模块PM50RSA120可以满足系统要求。该功率模块集功率开关和驱动电路、制动电路于一体,并内臵过电流、短路、欠电压和过热保护以及报警输出,是一种高性能的功率开关器件。

4)位臵检测电路 位臵检测电路是执行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功能是提供准确的位臵信号。关键问题是位臵传感器的选型。在传统的电动执行机构中多采用绕线电位器、差动变压器、导电塑料电位器等。绕线电位器寿命短被淘汰。差动变压器由于线性区太短和温度特性不理想而受到限制。导电塑料电位器目前较为流行,但它是有触点的,寿命也不可能很长,精度也不高。笔者采用的位臵传感器为脉冲数字式传感器,这种传感器是无触点的,且具有精度高、无线性区限制、稳定性高、无温度限制等特点。 5)电压、电流及检测 检测电压、电流主要是为了计算电机的力矩,以及变频器输出回路短路、断相保护和逆变模块故障诊断。由于变频器输出的电流和电压的频率范围为0~50Hz,采用常规的电流、电压互感器无法满足要求。为了快速反映出电流的大小,采用霍尔型电流互感器检测IPM输出的三相电流,对于IPM输出电压的检测采用分压电路。如图2-2所示。

6)通讯接口 为了实现计算机联网和远程控制,选用MAX232作为系统的串行通讯接口,MAX232内部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平转换电路,可以把8031串行口输出的TTL电平转换

吉林工业工程学校2011届毕业论文

为RS-232标准电平,把其它微机送来的RS-232标准电平转换成TTL电平给8031,实现单片机与其它微机间的通讯。

7)时钟电路 时钟电路主要用来提供采样与控制周期、速度计算时所需要的时间以及日历。文中选用时钟电路DS12887。DS12887内部有114字节的用户非易失性RAM,可用来存入需长期保存的数据。

8)液晶显示单元 为了实现人机对话功能,选用MGLS12832液晶显示模块组成显示电路。采用组态显示方式。通过菜单选择,可分别对阀门、力矩、限位、电机、通讯和参数等信号进行设臵或调试。并采用文字和图形相结合的方式,显示直观、清晰。

9)程序出格自恢复电路 为了保证在强干扰下程序出格时系统能够自动地恢复正常,选用MAX705组成程序出格自恢复电路,监视程序运行。如图2-3所示,该电路由MAX70

5、与非门及微分电路组成。

工作原理为:一旦程序出格,WDO由高变低,由于微分电路的作用,由“与非”门输入引脚2变为高电平,引脚2电平的这种变化使“与非”门输出一个正脉冲,使单片机产生一次复位,复位结束后,又由程序通过P1.0口向MAX705的WDI引脚发正脉冲,使WDO引脚回到高电平,程序出格自恢复电路继续监视程序运行。

第3章 机电一体化中阀位及速度控制原理

阀位及速度控制原理框图如图3-1所示。

采用双环控制方案,其中内环为速度环,外环为位臵环。速度环主要将当前速度与速度给定发生器送来的设定速度相比较,通过速度调节器改变PWM波发生器载波频率,实现电机的转速调节。速度调节器采用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算法(具体内容另文叙述)。

吉林工业工程学校2011届毕业论文

外环主要根据当前位臵速度的设定,通过速度给定发生器向内环提供速度的设定值。由于大流量阀执行机构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加速、匀速、减速等阶段。各阶段的时间长短、加速度的大小、在何位臵开始匀速或减速均与给定位臵、当前位臵以及运行速度有关。速度给定发生器的工作原理为:通过比较实际阀位与给定阀位,当二者不相等时,以恒定加速度加速,减速点根据当前速度、阀位值、阀位给定值的大小计算得来。执行机构各阶段运行速度的计算原理

图3-2为执行机构的典型运行速度图,它由若干段变化速率不同的折线组成。将曲线上速率开始发生改变的那一点称为起始段点,相应的时间称为段起始时间,如图3-2中的t(i)(i=0,1,2,……),相应的速度称为段起始速度,如图3-2所示vi)(i=0,1,2,…)。设第i段速度的变化速率为ki,则有:

式中:Δv为两段点之间的速度变化值,Δv=vi+1-vi; Δt为两段之间的时间,Δt=ti+1-ti。】

显然,当ki=0时为恒速段,ki>0时为升速段,ki<0时为减速段。任意时刻的速度给定值为:

Ts为采样周期。

变化速率ki的取值由给定位臵、当前位臵以及运行速度的大小确定。

第4章 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

该电动执行机构采用了最新的变频调速技术,电机驱动功率小于5.5kW。用户可根据需要设定力矩特性,根据控制的阀设定速度,速度分多转式、直行程、角行程3种方式。控制系统由阀位给定和阀位反馈信号构成的闭环系统,控制特性视运行方式、速度而定,并具有自动过流保护、过载保护、超压、欠压、过热、缺相、堵转等保护功能。该执行机构解决的关键性技术问题主要有:

吉林工业工程学校2011届毕业论文

1)阀门柔性开关 柔性开关主要是为了当阀关闭或全开时,保证阀门不卡死与损伤。执行机构内部的微处理器根据测得的变频器输出电压和电流,通过精确计算,得出其输出力矩。一旦输出力矩达到或大于设定的力矩,自动降低速度,以避免阀门内部过度的撞击,从而达到最优关闭,实现过力矩保护。

2)阀位的极限位臵判断 阀位的极限位臵是指全开和全关位臵。在传统执行机构中,该位臵的检测是通过机械式限位开关获得的。机械式限位开关精度低,在运行中易松动,可靠性差。在文中,电动执行机构极限位臵通过检测位臵信号的增量获得。其原理是,单片机将本次检测的位臵信号与上次检测的信号相比较,如果未发生变化或变化较小,即认为己达到极限位臵,立即切断异步电机的供电电源,保证阀门的安全关闭或全开。省去了机械式限位开关,无需在调试时对其进行复杂的调整。

3)电机保护的实现 为了防止电机因过热而烧毁,单片机通过温度传感器连续检测电机的实际运行温度,如果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电机温度过高,自动切断供电电源。温度传感器内臵于电机内部。

4)准确定位 传统的电动执行机构在异步电机通电后会很快达到其额定动作速度,当接近停止位臵时,电机断电后,由于机械惯性,其阀门不可能立即停下来,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超程,这一超程通常采用控制电机反向转动来校正。机电一体化的大流量电动执行机构根据当前位臵与给定位臵的差值以及运行速度的大小超前确定减速点的位臵及减速段变化速率ki,使阀门在较低的速度下实现精确的微调和定位,从而将超程降到最低。5)模拟信号的隔离。对于变频器的直流电压以及输出的三相电压,它们之间的地址不一致,存在着较高的共模电压,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必须将它们彼此相互隔离。采用LM358和4N25组成了隔离线性放大电路。如图4-1所示,采用±15V和±12V两组独立的正负电源。若运放A的反相端电位由于扰动而正向偏离虚地,则运放A输出端的电位将降低,因而光电耦合器的发光强度将增强,则使其集射极电压减小,最后使运放A反相端的电位降低,回到正常状态。若A的反相端电位负向偏离虚地,也可以重回到正常状态。从而增强了系统的抗干扰性。

吉林工业工程学校2011届毕业论文

第5章 机电一体化中继电器保护的现状与发展

5.1 继电保护发展现状

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又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继电保护技术得天独厚,在40余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发展的4个历史阶段。

建国后,我国继电保护学科、继电保护设计、继电器制造工业和继电保护技术队伍从无到有,在大约10年的时间里走过了先进国家半个世纪走过的道路。50年代,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创造性地吸收、消化、掌握了国外先进的继电保护设备性能和运行技术[1],建成了一支具有深厚继电保护理论造诣和丰富运行经验的继电保护技术队伍,对全国继电保护技术队伍的建立和成长起了指导作用。阿城继电器厂引进消化了当时国外先进的继电器制造技术,建立了我国自己的继电器制造业。因而在60年代中我国已建成了继电保护研究、设计、制造、运行和教学的完整体系。这是机电式继电保护繁荣的时代,为我国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50年代末,晶体管继电保护已在开始研究。60年代中到80年代中是晶体管继电保护蓬勃发展和广泛采用的时代。其中天津大学与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厂合作研究的500kV晶体管方向高频保护和南京电力自动化研究院研制的晶体管高频闭锁距离保护,运行于葛洲坝500 kV线路上[2],结束了500kV线路保护完全依靠从国外进口的时代。

在此期间,从70年代中,基于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集成电路保护已开始研究。到80年代末集成电路保护已形成完整系列,逐渐取代晶体管保护。到90年代初集成电路保护的研制、生产、应用仍处于主导地位,这是集成电路保护时代。在这方面南京电力自动化研究院研制的集成电路工频变化量方向高频保护起了重要作用[3],天津大学与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厂合作研制的集成电路相电压补偿式方向高频保护也在多条220kV和500kV线路上运行。

我国从70年代末即已开始了计算机继电保护的研究[4],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起着先导的作用。华中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华北电力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大学和南京电力自动化研究院都相继研制了不同原理、不同型式的微机保护装臵。1984年原华北电力学院研制的输电线路微机保护装臵首先通过鉴定,并在系统中获得应用[5],揭开了我国继电保护发展史上新的一页,为微机保护的推广开辟了道路。在主设备保护方面,东南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研制的发电机失磁保护、发电机保护和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也相继于198

9、1994年通过鉴定,投入运行。南京电力自动化研究院研制的微机线路保护装臵也于1991年通过鉴定。天津大学与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厂合作研制的微机相电压补偿式方向高频保护,西安交通大学与许昌继电器厂合作研制的正序故障分量方向高频保护也相继于199

3、1996年通过鉴定。至此,不同原理、不同机型的微机线路和主设备保护各具特色,为电力系统提供了一批新一代性能

吉林工业工程学校2011届毕业论文

优良、功能齐全、工作可靠的继电保护装臵。随着微机保护装臵的研究,在微机保护软件、算法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多理论成果。可以说从90年代开始我国继电保护技术已进入了微机保护的时代。 5.2 继电保护的未来发展

继电保护技术未来趋势是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发展。 5.2.1 计算机化

随着计算机硬件的迅猛发展,微机保护硬件也在不断发展。原华北电力学院研制的微机线路保护硬件已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从8位单CPU结构的微机保护问世,不到5年时间就发展到多CPU结构,后又发展到总线不出模块的大模块结构,性能大大提高,得到了广泛应用。华中理工大学研制的微机保护也是从8位CPU,发展到以工控机核心部分为基础的32位微机保护。

南京电力自动化研究院一开始就研制了16位CPU为基础的微机线路保护,已得到大面积推广,目前也在研究32位保护硬件系统。东南大学研制的微机主设备保护的硬件也经过了多次改进和提高。天津大学一开始即研制以16位多CPU为基础的微机线路保护,1988年即开始研究以32位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基础的保护、控制、测量一体化微机装臵,目前已与珠海晋电自动化设备公司合作研制成一种功能齐全的32位大模块,一个模块就是一个小型计算机。采用32位微机芯片并非只着眼于精度,因为精度受A/D转换器分辨率的限制,超过16位时在转换速度和成本方面都是难以接受的;更重要的是32位微机芯片具有很高的集成度,很高的工作频率和计算速度,很大的寻址空间,丰富的指令系统和较多的输入输出口。CPU的寄存器、数据总线、地址总线都是32位的,具有存储器管理功能、存储器保护功能和任务转换功能,并将高速缓存(Cache)和浮点数部件都集成在CPU内。

电力系统对微机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除了保护的基本功能外,还应具有大容量故障信息和数据的长期存放空间,快速的数据处理功能,强大的通信能力,与其它保护、控制装臵和调度联网以共享全系统数据、信息和网络资源的能力,高级语言编程等。这就要求微机保护装臵具有相当于一台PC机的功能。在计算机保护发展初期,曾设想过用一台小型计算机作成继电保护装臵。由于当时小型机体积大、成本高、可靠性差,这个设想是不现实的。现在,同微机保护装臵大小相似的工控机的功能、速度、存储容量大大超过了当年的小型机,因此,用成套工控机作成继电保护的时机已经成熟,这将是微机保护的发展方向之一。天津大学已研制成用同微机保护装臵结构完全相同的一种工控机加以改造作成的继电保护装臵。这种装臵的优点有:(1)具有486PC机的全部功能, 13

吉林工业工程学校2011届毕业论文

能满足对当前和未来微机保护的各种功能要求。(2)尺寸和结构与目前的微机保护装臵相似,工艺精良、防震、防过热、防电磁干扰能力强,可运行于非常恶劣的工作环境,成本可接受。(3)采用STD总线或PC总线,硬件模块化,对于不同的保护可任意选用不同模块,配臵灵活、容易扩展。

继电保护装臵的微机化、计算机化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但对如何更好地满足电力系统要求,如何进一步提高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如何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尚须进行具体深入的研究。 5.2.2 网络化

计算机网络作为信息和数据通信工具已成为信息时代的技术支柱,使人类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它深刻影响着各个工业领域,也为各个工业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通信手段。到目前为止,除了差动保护和纵联保护外,所有继电保护装臵都只能反应保护安装处的电气量。继电保护的作用也只限于切除故障元件,缩小事故影响范围。这主要是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数据通信手段。国外早已提出过系统保护的概念,这在当时主要指安全自动装臵。因继电保护的作用不只限于切除故障元件和限制事故影响范围(这是首要任务),还要保证全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这就要求每个保护单元都能共享全系统的运行和故障信息的数据,各个保护单元与重合闸装臵在分析这些信息和数据的基础上协调动作,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显然,实现这种系统保护的基本条件是将全系统各主要设备的保护装臵用计算机网络联接起来,亦即实现微机保护装臵的网络化。这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是完全可能的。

对于一般的非系统保护,实现保护装臵的计算机联网也有很大的好处。继电保护装臵能够得到的系统故障信息愈多,则对故障性质、故障位臵的判断和故障距离的检测愈准确。对自适应保护原理的研究已经过很长的时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要真正实现保护对系统运行方式和故障状态的自适应,必须获得更多的系统运行和故障信息,只有实现保护的计算机网络化,才能做到这一点。

对于某些保护装臵实现计算机联网,也能提高保护的可靠性。天津大学1993年针对未来三峡水电站500kV超高压多回路母线提出了一种分布式母线保护的原理[6],初步研制成功了这种装臵。其原理是将传统的集中式母线保护分散成若干个(与被保护母线的回路数相同)母线保护单元,分散装设在各回路保护屏上,各保护单元用计算机网络联接起来,每个保护单元只输入本回路的电流量,将其转换成数字量后,通过计算机网络传送给其它所有回路的保护单元,各保护单元根据本回路的电流量和从计算机网络上获得的其它所有回路的电流量,进行母线差动保护的计算,如果计算结果证明是母线内部故障则只跳开本回路断路器,将故障的母线隔离。在母线区外故障时,各保护单元都计算为外部故障均不动作。这种用计算机网络实现的分布式母线保护原理,比传统的集中式母线保护原理有较高的可靠性。因为如果一个保护单元受到干扰或计算错误而误

吉林工业工程学校2011届毕业论文

动时,只能错误地跳开本回路,不会造成使母线整个被切除的恶性事故,这对于象三峡电站具有超高压母线的系统枢纽非常重要。

由上述可知,微机保护装臵网络化可大大提高保护性能和可靠性,这是微机保护发展的必然趋势。

5.2.3 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

在实现继电保护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的条件下,保护装臵实际上就是一台高性能、多功能的计算机,是整个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上的一个智能终端。它可从网上获取电力系统运行和故障的任何信息和数据,也可将它所获得的被保护元件的任何信息和数据传送给网络控制中心或任一终端。因此,每个微机保护装臵不但可完成继电保护功能,而且在无故障正常运行情况下还可完成测量、控制、数据通信功能,亦即实现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

目前,为了测量、保护和控制的需要,室外变电站的所有设备,如变压器、线路等的二次电压、电流都必须用控制电缆引到主控室。所敷设的大量控制电缆不但要大量投资,而且使二次回路非常复杂。但是如果将上述的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的计算机装臵,就地安装在室外变电站的被保护设备旁,将被保护设备的电压、电流量在此装臵内转换成数字量后,通过计算机网络送到主控室,则可免除大量的控制电缆。如果用光纤作为网络的传输介质,还可免除电磁干扰。现在光电流互感器(OTA)和光电压互感器(OTV)已在研究试验阶段,将来必然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应用。在采用OTA和OTV的情况下,保护装臵应放在距OTA和OTV最近的地方,亦即应放在被保护设备附近。OTA和OTV的光信号输入到此一体化装臵中并转换成电信号后,一方面用作保护的计算判断;另一方面作为测量量,通过网络送到主控室。从主控室通过网络可将对被保护设备的操作控制命令送到此一体化装臵,由此一体化装臵执行断路器的操作。1992年天津大学提出了保护、控制、测量、通信一体化问题,并研制了以TMS320C25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基础的一个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装臵。 5.2.4 智能化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如神经网络、遗传算法、进化规划、模糊逻辑等在电力系统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应用,在继电保护领域应用的研究也已开始[7]。神经网络是一种非线性映射的方法,很多难以列出方程式或难以求解的复杂的非线性问题,应用神经网络方法则可迎刃而解。例如在输电线两侧系统电势角度摆开情况下发生经过渡电阻的短路就是一非线性问题,距离保护很难正确作出故障位臵的判别,从而造成误动或拒动;如果用神经网络方法,经过大量故障样本的训练,只要样本集中充分考虑了各种情况,则在发生任何故障时都可正确判别。其它如遗传算法、进化规划等也都有其独特的求解复杂问题的能力。将这些人工智能方法适当结合可使求解速度更快。天津大学从1996年

吉林工业工程学校2011届毕业论文

起进行神经网络式继电保护的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果[8]。可以预见,人工智能技术在继电保护领域必会得到应用,以解决用常规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

结束语

在机电一体化控制中,该执行机构集微机技术和执行器技术于一体,是一种新型的终端控制单元,其电机是通过内部集成的一体化变频器来控制,因此,同一台智能执行机构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具有不同的运行速度和关断力矩。该智能执行机构采用了液晶显示技术,它利用内臵的液晶显示板,不仅可以显示阀门的开、关状态和正常运行时阀门的开度,还可以通过菜单选择运行参数设定,当系统出现故障时,能显示出故障信息。总之,该执行机构集测量、决断、执行3种功能于一体,顺应了电动执行机构的发展趋势,它的研制成功给电动执行机构的研究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建国以来,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经历了4个时代。随着电力系统的高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进步,继电保护技术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国内外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的趋势为:计算机化,网络化,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和人工智能化,这对继电保护工作者提出了艰巨的任务,也开辟了活动的广阔天地。发展机电一体化,开发和生产有关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机电一体化产品功能强、性能好、质量高、成本低,且具有柔性,可根据市场需要和用户反映时产品结构和生产过程做必要的调整、改革,而无须改换设备。同时,可为传统的机械工业注入新鲜血液,带来新的活力,把机械生产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实现文明生产。

参考文献

1 杨自厚. 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在钢铁工业中的应用[J].冶金自动化,1994(5) 2 唐立新.钢铁工业CIMS特点和体系结构的研究[J].冶金自动化,1996(4) 3 唐怀斌. 工业控制的进展与趋势 [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1996(4) 4 王俊普. 智能控制[M].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6 5 林行辛. 钢铁工业自动化的进展与展望[J].河北冶金,1998(1) 6 殷际英. 光机电一体化实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7 芮延年.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8 邓 兵,等.数字阀门电动执行机构[J].自动化仪表,2001(1).

9 王福瑞,等.单片机微机测控系统设计大全[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9,9-249.

10 陈玉红.一种简单实用的线性光隔离放大器[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4).

第三篇:长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纸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长 春 大 学

毕业设计(论文)纸

摘要

目前物流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些国际大零售商逐步尝试立足主业经营,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逐步将本企业的物流配送业务委托给社会上专业化的物流配送企业,这种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采用物流外包能降低成本,提高顾客服务水平。

本文在物流外包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连锁零售业物流外包的动因、优势与风险,分析连锁零售业物流外包决策的内容,提出了物流外包的决策程序,通过分析物流外包给连锁零售业带来的好处以及连锁零售企业在物流外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连锁零售企业物流外包的途径。为我国连锁零售业发展现代物流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物流;外包;决策;连锁零售业

14 页

1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长 春 大 学

毕业设计(论文)纸

目 录

一 前言 ..................................................................................................... 3

(一) 连锁零售业物流的特点 ......................................................... 3

(二) 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 二 物流外包的理论基础及分析 ............................................................... 4

(一)物流外包理论基础................................................................... 4

(二)连锁零售业物流外包分析 ....................................................... 6

三、连锁零售业物流外包决策分析及决策模型 .....................................10

(一)连锁零售业物流外包的决策分析 ...........................................10

(二)国内物流外包市场的现状 ...................................................... 11 四 解决连锁零售企业物流外包问题的途径 ...........................................12 五 结束语 ................................................................................................13 参考文献 ..................................................................................................13

14 页

2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长 春 大 学

毕业设计(论文)纸

一 前言

客观来说,在现有的连锁企业中采用第三方物流的比例还比较低,大约只有10%左右的企业由第三方参与。这主要是因为连锁企业物流外包信用风险较大造成的由于国内的专业物流公司尚处于起步阶段,良莠不齐。因此,大多数的连锁企业对物流外包持十分小心谨慎的态度。在合作过程中,专业物流企业只有参与连锁企业的战略方向、制订销售预测、采购计划、库存管理等,并结合自身的物流规划能力、信息技术和运作能力等,才能发挥专业物流公司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减低物流成本。但是,从连锁企业的角度来看,以上信息均为企业内部机密信息,特别是管理系统的对接,将使很多企业的核心机密暴露于物流企业面前,在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规则尚不健全的今天,第三方物流的大规模应用还存在不小的障碍。

(一) 连锁零售业物流的特点

连锁零售业的经营特点是品种多、批量小、交易频繁和需求变化大,这就要求物流系统能根据消费需求把商品及时配送到各销售点,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近年来,连锁经营已经成为我国零售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连锁零售业销售规模逐步扩大,配送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连锁企业的经营成本高低,影响企业赢利的能力。与工业及其他领域的物流配送相比较,连锁零售企业的物流配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 物流是连锁零售业的核心业务连锁零售业的经营活动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物流活动,即商品的采购、组织和配送;二是商品销售,同样也需要物流配送作坚强的后盾。可见,物流配送体现连锁零售业的核心竞争力,高度专业化、网络化的物流配送探析有助于企业实现低成本、低价格的竞争战略。

2体现集中分拣、配送和仓储功能对具有自己的配送中心的连锁零售企业来讲,为了获得一个比较低的采购成本、运输成本和满足消费者的随时需要,一般都会要求供应商直接把货物送到配送中心,然后再根据各个门店的需求,由配送中心对货物进行集中分拣和配送,将货物及时、安全地分送到各个零售店。这种配送中心,既有利于形成规模运输效益、降低运输成本,又能作为仓储存货地,以满足消费者在不同时段的特殊需求。

3利用网络平台降低运输成本连锁零售业的经营特点是品种多、批量小、交易频繁和需求变化大,这就要求物流系统能根据消费需求把商品及时配送到各销售点,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当连锁店铺较多、分布零散时,频繁少量的补货对配送中心的配送成本降低造成很大的压力。而物流配送中心则利用与各门店的网络平台,及时了解各门店商品的销售信息,做到一次货物运送各门店均能补货,降低了物流成本。[1]

(二) 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的现状。

14 页

3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长 春 大 学

毕业设计(论文)纸

目前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拥有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2)直接由供应商配送(3)与其他企业合作,共同建立配送中心(4)委托第三方物流进行配送

2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

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率不高连锁零售业最本质的特征是五个统一,即统一采购、 统一配送、统一核算、统标识、统一管理。经营理念落后,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落后,未能实现信息共享。硬件设施落后、自动化水平偏低。由于我国连锁业的物流管理系统中存在以上诸多问题,不仅使连锁企业的实物运动不合理,造成成本居高不下,并使连锁企业未取得应有的规模效益和竞争中的价格优势,从而严重影响了连锁企业中商流的顺利进行,而且还使我国连锁经营的发展有悖于连锁经营的本质,最终使连锁经营在我国经济中未能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2]

二 物流外包的理论基础及分析

(一)物流外包理论基础

物流外包作为目前大多企业的一种发展趋势,有其深刻的现实背景,也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本章主要介绍企业物流外包的理论基础,并对物流外包的动因和优势、阻因和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与阐述。物流外包( L o g i s t i c s

O u t s o u r c i n g ) 也称为“ 第三方物流” “合同物流”是指企业把部分或全部物流业务以合同的方式委托给第三方物流公司, 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其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自身企业物流全过程管理和控制的一种运作和管理模式。其实质是物流经营者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在约定的时间、空间位置按约定的价格向物流需求者提供约定的个性化、专业化、系列化的物流服务。物流外包的范周很广:它可以简单到货物运输的外包,也可以复杂到设计、实施和运作一个公司的整个分销和物流系统的外包。物流外包是一种长期的、战略的、相互渗透的、互利互惠的业务委托和合约执行方式, 目前正悄然兴起,并在物流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它已成西方国家企业发展的有效运作模式。

。 理论支持

1 交易费用理论[3]

1937年,Coase首次提出交易费用理论。指出:由于交易活动的稀缺性,作为一种制度安排的市场运行是有成本的,称为市场交易费用;由于管理活动的稀缺性,企业的运行也要有一定的管理成本,称为企业内部交易费用。在他看来,市场和企业是资源配置的两种互相替代的手段,资源的配置可以依据交易费用在市场和层级组织之间进行选择。

Arrow(1969) 首先使用了“交易成本”的概念,并将它定义为:建立企业可以盈利的原因是市场机制的运行需要成本。

Williamson(1979)根据交易成本经济学,在《交易费用经济学:契约关系的规则》中提出了交易管理结构,涉及两个因素:频率和投资专用性,辅助管理者决定系统将采用市场还是等级关系。

按照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观点,低专用性的资产可以外包出去。低专用性是指交易伙伴间很少需要

14 页

4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长 春 大 学

毕业设计(论文)纸

交换信息,外包伙伴能够满足需求,实现规模经济;而高专用性资产在交易前,交易中和交易后需要很多的信息,这个过程需要付出很高的市场交易成本。在这种时候建立自己的物流系统是更合理的选择。

2 资源基础理论 企业资源基础理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1959年Penrose在《企业成长论》中指出,企业是资源的集合体,企业资源集合的异质性决定了企业的异质性。 Welnefelt(1984)认为资源对于企业成长和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Grant(1991)指出企业不仅要关心现有资源和能力的部署情况,而且由于任何企业都无法掌管和拥有所有所需的资源,资源的稀缺性会促使企业发展与外部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充分利用外部组织的资和力量。

1997年Madhok又提出如果企业在时间上或成本上无法获得或开发关键领域所需的知识,合作是一种强化知识的有用方法。

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只有发展那些有价值的、稀缺的、不易被模仿和不可替代的异质性资源(企业资源在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组织资本的差异性,以及这些资源在组织的差异程度)和能力,不断开发和利用外部的互补性资源,才能持续的保持竞争优势。资源基础理论强调基于对公司内部所拥有的各种资源的分析作出战略选择一充分利用内部有价值的资源或从外部获得有价值的资源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3核心能力理论 [4] “核心能力”的概念最早现在Prahalad和的一篇经典性论文《企业核心能力》,定义为“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 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他们认为核心能力是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与新业务发展的源泉,该成为公司的战略焦点, 企业只有具备核心能力、核心产品和市场导向这样的层次结构才能在全球竞争中取得持久的领先地位 。

Quinn(1992)提出企业应该持续的在具有核心能力的业务上进行投资, 而将不具备核心能力的业务外包;Maltz(1994)提出企业应专注于具有核心能力的产品生产或服务,将非核心业务或职能,如物流服务通过合同的形式外包给第三方公司,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能够提高质量。Mclvor(2000)认为企业要专注于开发核心能力,而将非核心活动实施外包;并且指出,即使是企业的核心活动,但对企业来说,没有竞争优势,企业也 可以实施战略外包。从以上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核心能力理论强调能力的难以获得性与互补性。

核心能力理论强调的是:企业必须成为产业价值链中的某一环节——尤其是关键环节上最优秀的企业,这样企业才能把握竞争的主动权, 确保自己在行业中的强者地位。因此,企业应该努力创造在产业价值链关键环节上的独特优势,而将处于劣势的业务外包。依据核心能力理论,只有物流是企业的核心业务并且企业具有竞争优势时,才应该自营,否则应将物流交由第三方物流公司运作。

4产业组织理论[5] 有关产业购买行为的研究揭示,现存的理论假定了决策问题可以描述为检验对采购组织有影响的

14 页

5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长 春 大 学

毕业设计(论文)纸

特殊变量。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决策框架的建立,就是说,很多决策过程并没有考虑环境影响,大部分决策没有考虑影响组织决策因素间的相互关系。例如,规模经济和使用第三方物流的趋势之间的关系就是如此。Adam Smith和George Stigler的解释说明“只要劳动分工继续„„提供更低的成本,更多的产出,企业通过合并或者扩张驱逐竞争对手。”Stigler指出“很多经济学家相信,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原来独立的产业中的业务将被接管,”但是他相信Smith的理论,即“垂直瓦解是成长性产业中的典型现象,而垂直一体化是夕阳产业中的典型现象。”他接着指出,缺少完整的数据来支持垂直一体化趋势。

(二)连锁零售业物流外包分析

1.连锁零售业物流外包的动因及价值[6]

(1)连锁零售业选择物流外包的原因

连锁零售企业的物流呈现了商品的多品种、小批量化、高配送频率、多配送点、快速配送要求以及需要完善的信息系统支撑等物流特征 ,使整个物流活动更加复杂,在这种情况下,白营物流困难重重,产生了对利用专业化、个性化物流服务的需求,利用第三方物流公司的规模优势、专业优势和系统最优化原理,根据连锁零售企业各种物流活动的要求在全社会范围对物流系统进行整合,能达到整体最优和物流成本最低。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锁零售业物流复杂化、专业化分工的特点。目前我国商业零售业企业的特点是:产业发展规模化,经营业态多样化,企业管理精细化等。随着连锁商业的迅猛发展,企业经营呈现了商品的多品种,小批量化,高配送频率,多配送点,快速配送要求以及需要完善的信息系统支撑等物流配送特征,整个物流活动更加复杂,使得连锁企业对于物流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物流系统策划的复杂性使其成为一个只有专家才能涉足的领域。而随着快速反应,零库存技术,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在源源不断地引入国内,物流水平成为了衡量一个连锁企业的管理现代水平的关键标准之一。因此,伴随着连锁零售企业的告诉房展,要想增强竞争力,就要有着与之相配套的物流管理体系,还应加强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合作,以提高物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物流成本的降低。当前,国内连锁零售企业都在积极寻找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开设门店、方面的成本费用比较固定,成本下降空间有限,而降低物流配送成本则有较大的空间。与企业自营物流相比,由于第三方物流拥有现代的物流技术、信息管理系统和良好的运输与分销网络,在组织企业的物流活动方面具有强大的物流规划设计能力,能够实现供应链运作最优化。连锁零售业通过物流业务外包,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专业化的物流设备、设施和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发挥其专业化 运作和管理经验,从而降低成本。此外通过利用第三方乌溜溜精心策划的物流计划和适时运送等手段,企业能最大限度的缩短采购周期,实现零库存资金占用和零距离销售,从而改善企业的现金流量,提高经济效益。

利于企业集中精力于主业,进而提高竞争力企业要想在严峻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生存发展,必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赢得竞争优势。由于任何企业所拥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在所有业务领域都在获得竞争优势,因而必须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于是,构筑企业的核心

14 页

6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长 春 大 学

毕业设计(论文)纸

竞争力成为企业的关注点。随着社会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实行物流外包将是今后连锁经营发展的趋势。因通过物流外包,有助于连锁零售企业将有限的人力、财力集中于核心业务,例如选点开设门店、开展销售网络、促销、商品布置和采购,而将后勤服务的物流配送这些非核心业务外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这即充分利用资源,又有利于确定自己的核心优势,还可以突破企业内部资源约束,减少建立核心竞争力的时间成本。当人,那些将物流作为自身竞争优势来培养的连锁零售企业不再此列,如美国的沃尔玛。其次,有助于连锁零售业减少投资,降低风险。现代物流领域的设施、设备、信息系统等的投入是相当大的,通过将物流作业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不需要(或极少需要)在物流的硬件或软件上大量投资,在市场不确定的环境下提高企业的经营灵活性,同时降低了企业的投资风险. 有利于提高顾客满意度,提升企业形象.由于顾客购买的不仅仅是单个商品,而是产品连同服务的“混合商品”,包括产品的包装、递送、纠错能力、售后服务等。通常我们的连锁零售企业在这方面做的不尽如人意,缺货、配送不及时、售后服务不配套等问题,在短期内难于得到很好的解决。如何更好地满足顾客需要、提高顾客满意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显得尤为重要。而帮助企业提高服务商所追求的根本目标,企业将物流外包利用第三方物流完善的设施和训练有素的员工对整个供应链实现完全的控制,减少物流的复杂性。利用其先进的信息和通讯技术对在途货物的监控,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配送过程中出现的事故,尽力保证产品及时安全地送达目的地,兑现对顾客的承诺。利用第三方物流的信息网络和节点网络,以加快对顾客订单处理的速度,缩短从订货到出货的前置时间,进行门对门运输,大大缩短货期,有助于企业改进服务,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由于第三方物流具有网点丰富反应快速的特点,企业可以向第三方物流提供业务培训,把产品的售后服务交给第三方物流来做,保证企业为顾客提供稳定可靠的高水平服务务。企业的产品可以更加准时、安全地被运送到顾客手中,使顾客的满意度提高,使企业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为企业在竞争中争取创造有利条件。

(2)连锁零售企业实施物流外包的价值

有利于提高核心能力。企业资源的有限性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企业通过利用物流外包,突破原有的资源“瓶颈”,能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无论企业是高速扩张期还是压缩期,投资资金是有限的,通过第三方物流可以减少物流硬件或软件上的投资,并把资金用在能产生高效益并取得主要竞争力的业务上,提高企业的核心能力、核心竞争力;还可以从原来面对多个客户的一对多关系简化为直接面对第三方物流的一对一,大大简化了关系网,有利于腾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上,从而提高核心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总之利用第三方物流,可以建立自己的核心能力,将有限的人力,财力集中于核心业务,进行重点研究,发展基本技术,从而确保企业长期获得高利润,并引导零售企业朝着有利于企业自身 的方向发展。

有利于减少库存、降低成本企业不能承担多种商品库存的无限增长,尤其是高价值的商品要被及时送上,以保证库存的最小量和占用资金少,实现零库存和资金周转快。物流服务提供者借

14 页

7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长 春 大 学

毕业设计(论文)纸

助精心策划的物流计划和适时运送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库存,甚至实现企业零库存,按需求点进行连续小批量多频次的补充货物,实现“需要什么就送什么,需要什么质量就送什么质量,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送货,什么地点需要就送到什么地点”的Jtt的操作模式,做到了灵敏的相应需求,满足用户的需求,用户的库存量最小,从而降低库存成本,改善企业的现金流,实现成本优势。

有利于获得高水平的物流服务,物流提供者与顾客是战略联盟,宗旨为顾客着想,他们通过全球性的信息网络使顾客的供应链管理完全透明化,顾客随时可通过INTER—NET了解供应链的情况;物流提供者是物流专家和训练有素的员工,可以给企业提供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同时,由于信息的获得,处理和分析已经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而许多第三方物流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运输和分销网络,可以随时控制和调节物流的数量、方向、速度、并通过反馈信息对整个物流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从而提高物流响应速度,缩短交货期,~35-"物流的复杂性,帮助顾客改进服务,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第三方物流提供者通过“量体裁衣”式的设计,制订出以顾客为导向。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方案,使顾客在同行者中脱颖而出,为企业在竞争中取胜创造了有利条件。

有利于发展电子商务。所谓电子商务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实现整个商务过程中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具体含义是指进行电子商务交易的供需双方,通过企业局域网、外部网、互联网等各种网络平台,完成商务交易的过程。这些过程包括:发布商务需求信息,网上订货及确认订货、身份的认证、电子支付过程、票据的签发、票据的传送和接收、制定物流配送方案、监督物流配送过程等。电子商务的出现是流通领域的一场大革命,它把商品买卖虚拟成一个大市场。使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购买。据WTO的统计,2002年全球通过电子商务达成的交易额为11000亿美元,相当诱人。电子商务的广阔发展前景和其中蕴含的无限商机,为零售企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提供了战略方向,使得纷纷涉足于电子商务活动。

2.连锁零售业物流外包的风险[7] [8]

第三方物流在连锁零售业中的发展较慢 ,使得连锁零售企业物流社会化程度较低,而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许多 ,主要的原因之一 ,是连锁零售业采用 第三方物流运作具有很高的风险。主要表现为: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能力难于满足连锁零售企业的要求。由于连锁零售企业物流有着商品品种多,特别是生鲜产品多,信息处理量大,时效性要求高等特点,对物流功能的要求是多品种、小批量、高频率、库存周转快,并且配送要求拆箱,整合配送和仓储管理是配送中心的关键和重心,送货时次要的。但目前我国物流企业整体水平还不高,很多是有传统的仓储、运输企业转型而来,在管理水平、技术力量及服务范围上海没有质的提高,难于满足连锁企业个性化的要求。例如在个性信息系统方面,要么原有系统就有很高的柔性,要么因为不同的要求投入巨大人力、物理和财力研究开发新的系统。而面对上万甚至几万种商品的库、销、调、存的信息,众多的门面,成千上万的供应商,物流企业要保证配送中心与连锁企业总部、分支机构、门店以及主要供货商之

14 页

8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长 春 大 学

毕业设计(论文)纸

间的充分连接和信息共享,将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全新的挑战。此外,在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合作,一般是基于比较长期的合作关系双方一旦合作成功,要解除合作关系网网成本很高。但如果第三方物流因为自身经营不善,可能直接影响客户企业的经营,特别在合同解除工程中,客户而企业要选择新的物流服务商,并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往往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磨合期。这也是为什么企业在选择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时慎之又慎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对企业有关职业部门的冲击,遭到企业内部员工的抵制。一般来讲,打算将物流外包的连锁零售业,往往在过去的经营中形成了一定的物流能力,物流外包就意味着裁员和资产出售。这个过程很可能对部门员工产生影响。因此,许多公司,尤其是财务状况还令人满意的企业不愿意通过物流外包的方式来改变现有的业务模式。一方面是这些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缺乏认识和信息:另一个方面,又很难处理一些外包的遗留问题,因此,显得顾虑重重。

物流外包后连锁企业对物流的控制能力降低。连锁经营企业再将物流业务外包后,第三方物流企业通常要介入企业的采购、分销、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成为企业的物流管理者。当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客户企业物流方面占有了更多业务后,连锁企业对五六十区直接控制力:而这将导致第三方物流企业具有了也企业讨价还价的能力。随着第三方物流介入程度的深入,这种能力越强面对企业形成的潜在威胁愈大。而一旦双方协作出现问题,如第三方物流企业不能完全理解并按客户企业的要求来完成物流任务,就可能出现物流失控的现象。

用第三方物流的财务利益难于定量化。这这是由于在通常情况下,当企业和第三方物流的实际提供者签约时,并不清楚自己的配送成本到底是多少,则对期望的量化是简单的。但是,大多数企业只要对物流职能的部分外包,这就使得企业很难分离和跟踪相关的物流成本、库存位置费用、是批量成本、总固定仓储费用、总变动仓储费用、订单处理、信息费用和顾客服务费用七部分。从现代物流观念出发,物流成本隐含于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有关会计科目下。但在现行会计核算体系中,反应物流成本的仅有运输、仓储及其相关费用,是连锁企业物流成本难以核算,特别是物流职能外包的复杂性,没有显存的绩效数据和缺乏一个合适的数据采集和报告机制,因而,很难确定物流业务外包能够带来潜在的成本好处。导致连锁企业把压缩物流成本的目光主要定在运输、仓储费用上,严重影响物流服务供需双方合作的积极性。

连锁企业物流外包信用风险较大。由于我国还没有建立完整的信用制度。企业在合作关系上还普遍存在着信用问题。为此在合作过程中,连锁零售企业物流中心必须负责对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规格进行验收后,并向供应商开出验收单,商品才能入库,供应商评验收单与连锁零售企业进行决算。这要求物流服务商必须非常熟悉连锁零售企业的运作,包括采购商品的规格、质量、数量等、同时也要求物流企业参与连锁企业的销售预测、政策制定、采购疾患、库存管理、客户管理、实行信息共享,但信息共享会增加企业的风险成本,企业可能会由于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不忠而导致企业信息资源损失、核心技术及商业机密泄露。因此,连锁企业在无路外包和选择合作伙伴中难免会有所顾虑。

14 页

9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长 春 大 学

毕业设计(论文)纸

三、连锁零售业物流外包决策分析及决策模型

(一)连锁零售业物流外包的决策分析

采用物流外包能降低成本,提高顾客服务水平。毫无疑问,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就是物流外包决策。哪些企业应该实施物流外包,多大程度上使用物流外包?解决这些问题并不是靠企业经营者单纯的思考就能完成的,必须依照一定的决策方法。

在研究物流外包理论的同时,也有一些专家开始研究物流外包的决策模型,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上的一般性、描述性模型。如 Oliver Williamson、Prahalad 以及 Hamel 的理论模型,即交易费用和核心能力理论;国内比较著名的就是王淑云的交易费用经济与核心能力相集成的物流外包模型。[9]另一类是操作性模型,有代表性的如 Carol C. Brenstock 和 John T. Mentzer[10]的运输外包决策模型,Arnold Maltz[11]的仓储外包决策模型和基于关系总成本的物流外包决策模型[12]等。我国连锁零售企业如何根据自身状况和市场发展趋势来选择适合本企业的物流运作方式,是构建企业物流系统的首要问题。根据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物流系统特点,可以建立如下的层次结构分析模型(见图 1)。 1成本性因素

图1物流运作方式选择决策结构层次图

在我国连锁零售企业资金短缺、管理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投资规模、风险及现有资源利用等因素会对企业的物流外包决策产生重大影响。投资规模:指选择某种物流运作方式时的投资规模,各企业会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确定适当的投资规模,而且这也是一个考虑的关键因素。

14 页

10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长 春 大 学

毕业设计(论文)纸

投资风险:指为某种物流运作方式做出投资后必须承担的各类风险,如技术的 更新换代造成技术提前贬值、设备掉价、以及其它各种损失等。

物流作业成本:指某种物流运作方式下的物流作业导致的各种直接成本(包括采购费用、订单处理费用、仓储费用、包装加工费用、运输搬运费用等)。现在很多企业仍然没有认识到物流成本的隐含性,只计算支付给外部运输和仓储企业的委托物流费用,往往忽略了企业内部发生的物流费用,包括物流基础设施的折旧费、企业利用自己的车辆运输、利用自己的库房保管货物、由自己的工人进行包装、装卸等自家物流费用等等,这些费用一般被计入了原材料、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等科目中。

与企业资源配置产生的组合效益:企业资源配置包括对资金、设备、人力以及信息等的配置规模、配置结构和配置方式等。在现代连锁零售业中,采用不同的物流运作方式,会产生不同效益。

2服务性因素

服务性因素表明连锁零售企业对物流服务的要求,而物流服务的整体水平时与准确性、灵活性、多样性等)也反映了物流运作方式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匹配程度。

送货及时率和准确率:这应该说是衡量物流服务水平的直接指标,其中:送货及时率=准时送货次数/总送货次数,准确率=(总送货次数-发错货次数)/总送货次数,另外还有两个衡量物流服务水平的指标,即损耗率=损耗商品数量/配送商品总量,回单 率=准时交回的单证数量/应收回单证总数量。

服务的灵活性:也可称为应变能力,主要指应对突发情况(如紧急配送)的能力,从长远来看,还应指某种物流运作方式适应连锁零售企业整体发展的能力。

服务的多样性:是指能否提供多种物流服务,如仓储、运输、流通加工、包装、配送等。大型的专业物流企业可以提供全面的物流服务。

3社会性因素主要从客观的角度来衡量自营物流还是发展第三方物流对整个社会的影响程度。

社会节约程度:指社会全部资源的整体优势配置程度,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对整个社会资源节约产生的影响程度。

社会综合发展程度:指第三方物流的出现与发展对社会整体综合发展状况的贡 献程度。

物流整体服务质量:指采用何种物流方式对整体物流行业服务水平的提升程度。

(二)国内物流外包市场的现状

根据中国仓储协会的第5次中国物流市场供需状况调查报告,有59%的商贸企业在寻求新的物流代理商,这说明连锁零售企业引入第三方物流将是一个发展趋势。随着我国专业物流企业的兴起和成熟,将商品的配送工作甚至全部的配送工作交给专业物流企业,必将成为大多数连锁零售企业的选择。但是目前我国连锁零售业物流的外包还处于探索阶段,由于缺乏有经验、有规模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以及企业经营者的观念等原因,物流外包发展缓慢。随着某些连锁零售业大型

14 页

11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长 春 大 学

毕业设计(论文)纸

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从连锁零售业物流部门将分离诞生一些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并易于被连锁零售企业所接受,并以特许连锁、自愿连锁等模式共同整合成为一种联合模式,促进连锁零售业物流外包的发展。

四 解决连锁零售企业物流外包问题的途径

要加快发展与培育专业物流服务企业。要放宽市场准入,逐步取消对物流企业经营范围的限制,促进现有运输、仓储、货代、批发、零售企业的服务延伸和能整合,加快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变;鼓励运输、仓储、配送、货运代理、多式联运企业通过参股、兼并、联合、合资等多种形式进行等资产重组,逐步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跨国、跨所有制的大型专业物流企业。

要用信息化推进物流现代化。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推动企业内部流程改造,积极探索物流一体化管理,大力推进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健全电子商务认证体系、网上支付系统和配送管理系统,促进信息资源共享。要大力发展智能交通,提高交通运输的组织水平和作业效率。

连锁零售企业必须转变观念。要逐步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运作模式,利用有限的资源来发展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必须清楚的认识物流外包对本企业的利弊所在,根据自身的条件来确定本企业物流外包的范围和程度,并具有一定的能力识别和评估第三方物流供应商。

连锁零售企业必须树立正确的合作观念。当连锁零售企业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签订了物流外包合同之后,双方必须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这样合作才能有效地进行下去。这就要求将物流外包的连锁零售企业的领导层具有战略性的眼光、追求变革的决心和相互信任的胸怀,树立“双赢”的企业合作观念,克服传统的“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观念,建立起务实的合作观念,与合作伙伴坦诚合作、共同发展,应该视第三方物流合作为战略伙伴关系,而非交易关系。交易关系注重短期利益,战略伙伴关系则追求长远的发展。其次要建立友好的协商机制。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化定制方案和本企业内部工作计划中,要明确合作过程中各自的工作任务以及工作细节和要求,对于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采取友好协商的解决方式并达成共识。

必须选择适当的时机。目前,我国连锁经营企业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型:一是以沃尔玛、家乐福等外资零售企业为代表、规模大、经营模式成熟、管理模式基本固化的大型企业;二是以物美、新一佳、华润等内资企业为代表的,规模较大但经营管理模式尚未真正成型的大型企业;三是其他规模小、经营管理还比较落后的企业。不同企业对物流服务的要求千差万别,同一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物流服务的要求也不相同。本人认为,第一和第三类连锁企业物流外包比第二类企业更加可行。从第一类企业看,他们对物流的概念比较清楚,比较易于与物流企业沟通并取得共识;其经营管理模式已经过千锤百炼而固定下来,需求明确,规范化程度高,运作规范,物流成本的可控制性较强。从第三类企业看,他们一般处于起步阶段,店铺数量少,一般没有配送中心,商品直送的多,经营模式、管理模式不成型,信息系统比较简单,易于协调、配合和个性化,易于风险控制,并易于在

14 页

12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长 春 大 学

毕业设计(论文)纸

合作中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必须选择适当的方式。连锁零售企业物流既可以全部外包,也可以部分外包,究竟应该选择全部外包还是部分外包,可以用上文中提到的层次结构分析模型来确定本企业究竟是否应该把物流外包出去,外包的程度多大等等。通常来讲,采取部分外包、渐进式外包是比较稳妥的。在外包方式上,宜由浅及深,先易后难。一是可先将干线配送外包。目前国内有许多的连锁企业已经开展跨省区经营,一些地区性消费差别不大的商品,如日化商品、家用电器、家居用品等,尤其是一些全国性甚至是国际性品牌的商品,一般都由总部统一采购,再配送到全国各地的区域配送中心或者门店。无论从连锁企业的成本控制还是物流企业的优势出发,干线配送都应该是首要的合作内容。二是外租物流设施设备。连锁企业特别是跨省区经营的连锁企业,可以通过租赁专业物流企业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物流设施设备及有关人员,通过利用外部资源来实现有效的配送,减少投资的压力。三是外购物流配送技术。连锁企业可通过与专业物流企业在技术层面上的合作,由专业物流企业提供方案策划、物流网络建设规划、信息系统建设、物流管理与咨询等相关技术支持服务。四是将物流部门分立。在与专业物流企业深度合作的基础上,可考虑将物流配送部门分立,积极引入专业物流企业,充分借助专业物流企业的管理技术、信息技术、人才、运输等方面的优势,实现物流配送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来降低物流成本;同时,也可以通过资本的合作,来稳固双方的合作关系,使双方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五 结束语

本文在剖析物流外包理论和决策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物流外包给连锁零售业带来的好处以及连锁零售企业在物流外包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指出了解决连锁零售企业物流外包的途径,为我国连锁零售业发展现代物流提供一定的参考。连锁零售业的物流到底是自营还是外包,越来越多的外资的连锁零售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严重冲击着国内的连锁零售企业的发展,所以我国的连锁零售企业必须正视本企业的物流发展策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最优的物流运作坊式。同时外资物流企业也加快了对国市场的拓展,这一方面对我国的物流业造成一定的冲击,另一方面也会加快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使第三方物流的服务水平那大幅度提高。当第三方物流无论从成本还是服务方面都明显的优于企业自营物流时,连锁零售企业的物流策略将发生重大的变化。

参考文献

[1]我国连锁零售业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研究 黄静( 上海海事大学) [2]耿松涛.中国连锁超市物流的现状及其模式分析[J] 物流技术 [3]张静波 物流外包决策模型研究,浙江:浙江大学,2002:9

14 页

13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长 春 大 学

毕业设计(论文)纸

[4]杨新国 我国制造性企业物流外包决策及合作伙伴选择研究,上海:上海海事大学,2004:15-16 [5]张静波

物流外包决策模型研究,浙江:浙江大学,2002:13 [6]连锁零售企业物流外包的动因分析 陈业玲 (青岛农业大学经管学院,山东青岛266109) [7] 袁家风 琏锁零售业物流外包的风险分析.经济研究.2004,6.

[8]矫庆军.国内企业实施第三方物流的障碍及对策研究们.管理经济.2005,1. [9]王淑云,《物流外包的集成模型研究》,《企业经济》,2004 年第 6 期。

[10]Carol C Bienstock, John R Mentzer,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outsourcing decision for motor carrier transportation,Transportation Journal. Lock Haven: Fall 1999.Vol.39, Iss. 1; pg. 42, 18 pgs [11]Maltz, Arnold, Outsourcing the warehousing function: Economic and strategic considerations,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 Vancouver: Sep 1994.Vol.30, Iss. 3; pg. 245, 21 pgs [12] Arnold B Maltz, Lisa M Ellram., Total cost of relationship: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the logistics outsourcing decision,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 Brook:1997.Vol.18, Iss. 1; pg. 45, 22 pgs

14 页

14 页

第四篇:长春大学2013届毕业生毕业论文相关事项

1.前期工作

开题报告: 2012年12月14日确定论文题目

2012年12月26日提交开题报告

返校时间:2013年4月10日

2.论文:2013年4月15日~6月16日(共十周)

论文写作时间:2013年4月15日~6月2日

提交定稿时间:2013年6月3日

答辩、归档、评定成绩:2013年6月4日~6月16日

毕业实习:2013年3月4日~4月14日(共六周)

1.前期工作:

①毕业实习日记(至少10篇以上,每篇篇幅二页以上)

②上网下载“毕业实习鉴定表”、“毕业实习报告”模板。须由实习单位、及实习单位指导教师给出详细评语(不能是同一人笔迹),并加盖公章或人事章,盖章的日期为2013年4月8日。

2.返校时间:2013年4月10日

第五篇: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答辩陈词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上午好! 我来自06营本二班,我叫***,我的论文题目是《我国乡村旅游体验营销初探》。本篇论文是在卿硕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在此,我十分感谢他长期以来对我的指导和帮助,同时也感谢各位评审老师能从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审阅我的这篇论文以及对我进行答辩。以下是本篇论文的选题缘由、目的,资料收集准备工作以及论文结构。

一、选题缘由和目的

之所以选择乡村旅游做为我论文的研究方向,是因为我本人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乡村人,我对乡村有一种浓厚的感情,如今我能站在这里,与父老乡亲们对我的支持和帮助是分不开。是乡村把我带进了繁华城市,所以我想尽我所能,通过旅游这种新兴产业把乡村带出贫困山区。本文的创新之处是运用体验营销这种最新营销策略,先是论证乡村旅游开展体验营销的必要性和现实性,从整体把握,全局出发,提出乡村旅游开展体验营销的实施策略。通过研究乡村旅游的体验营销,对繁荣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有重要意义。希望能用自己所学的知认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出一点有用的意见。

二、论文准备工作

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论文,我从论文选题定了以后就开始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有来自网上的论文期刊,有图书馆的书籍,还有一些报纸杂志等。我先阅读所收集的资料,写了文献综述,然后拟定提纲,写了毕业论文的初稿,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一次次论文修改,直至正式定稿。

三、论文结构 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乡村旅游的概念、体验营销的概念及特征; 第二部分论证了我国乡村旅游开展体验营销的必要性和现实性;

第三部分分析我国乡村旅游体验营销现状及开展体验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部分提出了乡村旅游开展体验营销的具体实施策略:设计鲜明的乡村旅游体验主题、挖掘浓厚的乡村旅游体验文化、开发丰富的乡村旅游体验产品、激发游客参与互动和亲身体验、提升乡村旅游服务的体验价值、加强网络体验和品牌体验营销。

通过这次毕业论文写作,我学到了很多东西,然而自身理论知识的不足和欠缺,在内容表述、论证上仍存在着许多不当之处,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所以我想借此答辩机会,恳请各位老师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对我的错误和不足之处提出批评和指正。 以上是我对自己的论文简单介绍,请各位老师提问。谢谢!

上一篇:成都市太平镇产业经济下一篇:拆除防水卷材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