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保护环境论文

2022-05-12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小学保护环境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环境保护是关系国家关系民生的大事,其重要性是非常大的。环境保护是我们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伟大战略。对小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环境意识的基础教育工作,更是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最有效措施。基于此,文章对小学环境保护教育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第一篇:小学保护环境论文

小学生保护环境卫生习惯的有效对策

◆摘  要:近些年,环境保护已经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培养小学生环境卫生保护习惯不仅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是小学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将对影响小学生保护环境卫生习惯的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培养小学生保护环境卫生习惯的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环境卫生;习惯;培养策略

环境卫生保护习惯是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加强小学生保护环境卫生习惯的培养不仅能提高小学生社会公德意识,还能以此教育小学生如何自觉维护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提高小学生行为自律性,逐步将小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人才。

一、影响小学生保护环境卫生习惯的因素

(一)社会不良现象

近年来,都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社会上存在着许多不文明现象,比如:在公共场合乱扔垃圾、食品包装、在旅游胜地随意涂鸦以及随地大小便情况时有发生。小学生每天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其思想和行为必然会受到这些不良现象的影响,从而降低了小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影响到小学生环境卫生保护习惯的养成。

(二)家庭示范作用

家庭教育在小學生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小学生家长对孩子具有榜样作用,小学生的许多生活习惯从家长身上习得。有些小学生家长环境卫生保护意识比较淡薄,在孩子面前表现出的不良行为,往往会削弱小学生环境卫生保护意识;此外,小学生年龄较小,可塑性较强,环境卫生保护意识处于不稳定时期,家长在此方面教育不当,缺乏监督和指导,也将影响到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三)学生自身特点

小学生年龄处于7-12岁,这一阶段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而影响到自身尚未稳定的环境卫生保护习惯。而且,许多小学生在家庭中是独根苗,自我意识比较强,往往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放弃对自我的约束,产生垃圾随意丢弃等影响环境卫生的行为。

(四)学校教育引导

学校是小学生学习文化知识,丰富社会认知的重要场所,教师的引导对小学生环境卫生保护习惯的养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育中,个别教师缺乏有效引导方法,以管代教,让小学生在被动的情况下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未能从根源上提高小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进而造成一些小学生一旦脱离被动监管,就会恢复如释重负,出现随意破坏环境卫生的不文明行为。

二、培养小学生保护环境卫生习惯的策略

(一)加强班级和学校的目视化管理

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弱,环境卫生保护意识需要不断进行强化,才能最终形成习惯。教师在日常校园和班级管理只能够,需要充分了解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加强学校和班级的目视化管理。

例如:在校园甬道、教学楼门前、教室通道等小学生经常出入和通行的明显位置设施警示牌,用图形和文字的形式给予小学生必要的提醒,这样不仅能够避免小学生在此处出现不讲卫生的行为,还能让小学生在无意识中受到一次卫生习惯养成教育,强化小学生的环境卫生保护意识,为其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奠定基础。

(二)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提高小学生环境卫生保护意识

教师对小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许多小学生将教师作为自己模仿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会引起小学生的高度关注。因此,教师需要努力提高和完善自我,在提高自身环境卫生保护意识的前提下,对小学生进行言传身教。

例如:在手工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小学生进行手工制作中,帮助小学生拾起掉落在地上垃圾,教师这一漫不经心的行为将会被小学生观察到,对小学生内心产生触动,进而自觉管理好自己手工制作中产生的废品和垃圾。

此外,教师在发现学生存在不文明行为时,要及时加以制止和劝诫,让学生能够在及时认识到自己的失范行为,这样避免小学生不良意识的蔓延和固化,有助于小学生环境卫生保护习惯的养成。

(三)通过组织社会活动,增进小学生体验

小学生卫生环境保护习惯受到社会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教师可以常态性组织小学生走出校园,进入到社区或街道开展环境卫生维护活动。比如:在社区进行环境卫生监督、在社区公共场所捡拾垃圾、帮助环卫工人进行垃圾分类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给社区居民带来一次难得的教育机会,还能增加小学生的社会体验,增强小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四)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小学生环保习惯

要培养小学生环境卫生保护意识,需要开展家校合作,发挥出家庭教育的作用与在校教育形成优势互补。教师可以基于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构建家校合作平台,比如:组建QQ群和微信群等,和学生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和交流,一方面让学生家长了解学校教育的动态,清楚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另一方,教师可以针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与家长进行探讨,通过家长的努力构建清洁、卫生的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进行监督和引导,实现家校共育、优势合作共同培养小学生环境卫生保护习惯。

(五)加强环境卫生保护成果展示

小学生通常具有较强的荣誉感,希望能够得到学校、教师和同学的认可。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这一心理,积极开展环境卫生评比和成果展示活动,对小学生加以有效引导,提高小学生环境卫生保护意识。

例如:学校可以常态性组织小学生进行卫生值周,为小学生参与环境卫生维护活动创造机会;每周进一次校园或班级环境卫生表彰,在学校宣传栏对环境保护教育表现优秀的班级进行表彰,在班级中对环境卫生保护突出的个人进行表扬。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为小学生树立学习榜样,还能让小学生在环境卫生保护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愉悦体验,从而强化小学生的环境卫生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结束语

小学生的环卫保护习惯培养中,教师一方面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环卫保护习惯的影响因素,制定相应培养策略;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家校合作,积极组织环卫保护活动,加强小学生环保意识的强化,从而提高环保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谢生荣.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J].考试周刊,2019:42-42.

[2]刘耀杰,崔羽.小学生环境保护行为习惯培养探讨[J].新课程·小学,2019:197.

[3]窦晓红.小学生环境保护教育的有效途径[J].学周刊,2020:99-99.

作者:王红梅 蔡娟

第二篇:小学生环境保护教育的有效途径

摘要:环境保护是关系国家关系民生的大事,其重要性是非常大的。环境保护是我们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伟大战略。对小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环境意识的基础教育工作,更是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最有效措施。基于此,文章对小学环境保护教育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小学生;环境保护教育;有效途径;探讨

在当今时代,环境问题已成为我们人类赖以生存所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 种类繁多的环境污染已经在威胁着我们人类的生活和健康。注重环境保护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面对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的有效培养,学校教育才是解决这个严峻问题的重要有效途径,要让学生从小就知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氛围,有针对性地对小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和习惯。

一、充分挖掘渗透在各科教材中有关环境保护教育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学科渗透教育

在学生的小学阶段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所着手进行的环境保护知识教育均为基础性和启蒙性的,通过教育使学生对环境有个初步的认知和了解。在学校是没有设立专门的环境保护教育课程,但是针对当前环境保护的问题现状,对小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已经是刻不容缓的大事。所以我们教师在境保护教育,以此增强小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真正把环境保护教育活动纳入学科教学当中。像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公共场所空气污染调查统计,语文课程教学中的环境保护宣传标语的编写,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废物利用,品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的环境保护思想教育,科学课程教学中的有关水、土壤及空气知识调查教育方面等等,都可以有效对小学生渗透环境保护的思想教育,使得学生在进行学科知识学习的同时,对其有针对性地进行学科渗透教育。

二、注重学生环保意识的教育指导。要想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首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的价值和意义。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有限,长篇大论的空洞说教收效甚微,只有直观形象的展示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为此,学校要求班主任利用每周的班会时间,组织学生观赏环保主题的视频、图片,如《每分钟发生的环境灾难》:世界上每分钟损失耕地40 万平方米,每年损失耕地21 万平方千米。每分钟有4.8 万吨泥沙流入大海,每年流入大海泥沙252 亿吨,每分钟有85 吨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每分钟有28 人死于环境污染……让学生从这些资料的阅读中明白:保护环境刻不容缓,我们必须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家园。此外,我们还在草地上插上“绿草茵茵,脚下留情”的警示牌,花园里插上“爱护花草,人人有责”的宣传牌,楼道的转弯处也设置一些环保提示语,让宣传的氛围遍及学校每一个角落。

三、积极引导小学生开展环境保护实践活动,有效增加小学生自身的环保意识

在学校我们教师要积极引导小学生去开展有效的环境保护实践活动,以环境保护的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帮助学生形成环境保护的正确理念,坚定学生投身环境保护的决心。积极倡导小学生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使得小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发挥,使他们能够从劳动中感受到自己参与劳动所带来的那份乐趣,从中品尝到成功之后的那份喜悦与快乐,继而将其转化小学生那强而有力的环境保护实际行动。环境保护教育不仅仅要让小学生细致了解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还要让小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掌握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所必备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小学教师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密切关注学生的言谈举止,及时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如发现有学生污染环境破坏环境的现象,如随意乱扔垃圾、乱折花草、践踏草坪、随地吐痰等恶习,我们教师就应及时制止并对其进行教育,让学生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当即对自己的不良行为进行检讨和改正, 这样就能够增加小学

生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

四、充分利用每一年的环境纪念日,有效激发小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在一年当中,有关保护环境的纪念日有不少,我们教师就可以抓住这最佳的环境保护教育的时机,对学生恰当地进行环境保护知识的教育。教师要掌握相关的环境保护资料,使学生对这些纪念日的意义充分了解。如每年的 3 月 12 日植树节和 3 月 22 日世界水日、 6 月 5 日的世界环境日等节日,我们就可以将这些节日作为有效的环境保护教育载体,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有意识、有计划的保护环境活动,以此有效强化小学生的环保意识,巩固环保知识。植树节时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参加植树活动,进行身边生活环境的绿化。这样既锻炼学生的劳动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有效深化了教材上所学的有关知识。世界环境日可以开展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让小学生对身边的环境问题进行剖析,找出合理的改进措施和方法,辅之进行宣传活动,有效激发小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五、充分发挥学生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倡导学生家庭协助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

学生另一个重要的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就是孩子的家庭,学生的家庭教育的力量也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除了学校学习的时间,就是在家庭中生活,家庭中学生家长自身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做法给学生最贴近的演示,让学生直接观察并传输给自己的大脑,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为此,我们家长应该为学生树立榜样,在環境保护方面做出表率,协助学校抓好学生的环境保护教育。当孩子出现环境保护正确合理的做法时,家长必须给予表扬和鼓励,倡导孩子坚持做下去。出现不正确对环境保护产生不良后果的做法,家长要马上制止,并让孩子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促其改正。只有学校和学生家庭双方齐抓共管,学生的环境保护教育才能真正有效。

参考文献

[1] 刘玉芳 . 小学环境教育方法的探索 [J]. 山东环境, 2003 ( 3 ) .

[2] 李伟丽 . 在综合实践课程中培养小学生环保意识 [J]. 吉林教育, 2016( 17)

作者:苏岭

第三篇:从排污费到环境保护税分析我国环境保护举措的演变

摘要:《环境保护税法》的公布是我国环境保护举措演变过程中重要的节点 。本文结合2017年新公布的法条,详细比较两种征收模式,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环境保护举措的演变,分析排污费改为环境保护税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排污费;环境保护税;环境保护;制度演变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8.01.008

Analysis of evolve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in China from sewage fischarge fee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ax

Wang Shuxin

(Shenyang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Station, Shenyang Liaoning 110069, China)

2015年6月,我国国务院法制办首次公布了《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对将要启动的环境保护税的基本内容进行阐释。经过一年半的酝酿,于2016年12月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通过。并于2017年4月17日由我国政策法规司正式颁布,于2018年1月1日正式生效。《环境保护税法》的公布,标志着国内以往实施的排污费很快会被环境保护税这一新概念所代替。

1 排污费与环境保护税发展回顾

1.1 排污费发展回顾

排污费制度与环境保护税收是我国两条并行的基于价格对环境管理进行调控的政策手段。1982年,我国首次发布《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正式开始对排污进行收费。2003年开始实施《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等系列法规规章,从单因子浓度超标收费转变为多因子总量收费,提高收费标准。2014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调整排污费征收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提高了主要污染物的排污费。

1.2 排污费发展的问题总结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排污费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如下。

(1)经济惩罚力度不足,征收标准与实际治理成本相差过大;(2)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计量不够精确,很难准确评估合适费用;(3)收费类目暂不全面,部分污染物存在豁免状况;(4)收费收缴率并不高,协议收费制度不完善。

1.3 环境保护税制度的建立历程

为解决排污费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排污费缴费制度转变为更为透明的税收制度的呼声高涨,建立更完善的环境保护税制度正式提上日程。2004年,我国税制改革中牵涉排污费税改的主要有两点内容,即“强化税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与社会之间的统筹协调”以及“合理的但适宜采用税收形式的收费要加快创造条件改为收税”。2007年,国家财政部、税务总局以及原环保总局共同启动我国环境税收设立项目,并结合国内外重要实践进行参考。于2013年,国家财政部等三个部局单位正式向国务院申请设立环境保护税的请示,并于2014年正式提交关于“排放税”的环境税草案[1]。2015 年 6 月,我国国务院法制办首次公布了《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并于2017年4月17日由我国政策法规司正式颁布《环境保护税法》。新法计划2018年1月1日正式生效。

《环境保护税法》的公布,标志着国内以往实施的排污费很快会被环境保护税这一新概念所代替。随着《环境保护税法》的公布,在我国实施长达35年的排污费制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2 排污费与环境保护税的差异比较

多个角度比较排污费和环境保护税,可以更客观地发现改革对我国环境保护体系的促进作用,并能加强人们对环境保护税内涵的理解,提高纳税意识。

(1)征收范围的对比。排污费的征收范圍相对较狭窄,主要包括污水、废气、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及噪声的费用征收。而改税后,基本收费范围未变,将前两种征收对象更名为大气和水污染物,提法更加科学合理。同时,环境保护税中将征收危险废物的费用排除出税务系统,而是作为危险废物另行收费。(2)优惠设置的对比。环境保护税的优惠设置较排污费更加清晰明确,优惠力度更大。环境保护税的征收对符合国家标准范围内的农业生产及流动污染源排放、合法污水处理及生活垃圾处理点排放的污染物等采取免税处理[2]。环境保护税对各类流动污染源的划分更详细具体,根据门类及具体情况设置不同优惠政策。此外,环境保护税对于达到国家减排标准的会给予不同程度的减税力度。(3)征管模式的对比。环境保护税的征管主要依托环保部门,环保部门与税务部门共同发挥作用,全面实施企业申报、正式征税、环保配合及信息共享的操作流程。环保部门负责统计整理企业排放污染物的具体情况以及需要缴纳的税款额。税务部门结合环保部门的反馈,进一步确定不同企业的污染物类型及实际排放量,确定税收费用,新的征管模式更加科学合理。

3 从排污费到环境保护税看我国环境保护举措的演变

我国国内环境保护举措的演变,主要体现在排污费到环境保护税的转变。具体包括以下四点。

(1)从“花钱买污”到“保护环境”的演变。征收排污费时,企业根据自身需要排放的污染物量缴纳相应水平的费用。然而并没有限额排放量,一定程度上忽略对环境的保护。环境保护税则通过法律限制企

业排放量,监督企业按照实际排放量纳税。并且对排放量低于国家标准的企业实行不同程度的减税优惠,以环境保护为根本目标。(2)从污染排放到污染治理的演变。排污费制度的设置主要是基于经济成本,控制管理污染物排放,而环境保护税则主要基于环境成本。在实际的排污费征收过程中,不少区域排污费低于环境治理成本。很多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会放弃对污染物的治理,而直接通过花钱买污将污染物排放出去[3]。环境保护税的设立,通过税额减免节省企业生产成本,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污染治理过程,同时也实现对环境的保护目标。(3)从随意粗放到强制精细的演变 。由于相关的配套机制及法律条例的不完善,排污费制度实行过程有明显的随意性和粗放性,缴纳不及时或拖欠费用的情况时有发生。环境保护税通过配套的强制性政策及法律法规大大提高纳税率,相关制度也更加精细化,针对不同的污染物类型制定了不同的治理要求与纳税标准,鼓励企业和个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污染治理工作中,全面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进展。

4 排污费改为环境保护税的演变意义

环境保护税取代排污费,对环境保护的决心及收取相关费用的性质都有重大改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如下。

(1)有助于更好地发挥税收调控及监督管理作用。由于排污费的征收标准相对较低,征收范围也不大,因此排污费制度对于不同类型环境资源的保护并不充分。不少企业认为排污费是破坏环境缴纳的赔偿费用,国家并没有限制其对环境的破坏。而环境保护税则重视环境保护,将环境污染及治理成本反馈给企业或个人,使其充分认识到自身行为对整个环境的具体影响,减少对环境的破坏[4]。同时,环境保护税的强制性与法治性相对更强,纳税企业或个体的缴税行为属于基本义务,并且需要对自身税务的真实性及准确性承担法律责任,征收效果明显优于排污费。(2)有助于丰富环境保护资金来源。将排污费改为环境保护税之后,就可以将此类税收划至环境相关财政预算体系中,征收到的税费一方面可以用来完成环境治理工作,另一方面也能用来作为环境保护储备金。除此之外,还可以依据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地区设立环境保护基金,大大丰富环境保护资金来源,减轻政府的环境保护压力,提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使环境保护税发挥更全面的作用。(3)有助于完善国内绿色税收制度。绿色税收制度主要是指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税制,将排污费改为环境保护税,可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现有的绿色税收制度,大大提高国内绿色税制的丰富性与全面性,并促进国内绿色税制的可持续发展。还可以促进我国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构建,提高绿色税收制度的法治性。

5 结论

相比排污费,环境保护税的内涵更加丰富,与我国近年来提倡的资源付费理念以及谁破坏生态环境谁付费的理念非常一致。环境保护税的设立标志着我国环境相关税制的重大改革,同时也体现出我国清费立税行动的坚定决心,对整个环境的保护有很大推动作用。尽管征收环境保护税比排污费更具科学性,但是当前国内制定的环境保护税仍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比如可以进一步扩展征税范围,例如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控制、流动污染物的排放标准以及引起雾霾的颗粒物排放等。

參考文献

[1]张月月.从排污费到环境保护税的思考[J].西部财会,2017,(4): 16-18.

[2]吴健,陈青.从排污费到环境保护税的制度红利思考[J].环境保护,2015,43(16):21-25.

[3]郑直.“排污费”到“环保税”的可喜一步[J].瞭望,2016,(37):7.

[4]马亚洲.浅析排污费改征环境保护税[J].商,2014,(37):197.

收稿日期:2017-11-10

作者简介:王姝欣(1981-),女,工程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环境监测。

作者:王姝欣

上一篇:法律案例分析论文下一篇:护理医学毕业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