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发展现状堪忧

2022-08-07

第一篇:大学生发展现状堪忧

食品:物价飞涨 安全堪忧

在当今的中国,关于食品我只想到了两点:一个是物价飞涨,另一个就是安全堪忧。最近一段时间总是有食品安全问题闹得沸沸扬扬,最近比较引起人们关注的恐怕就是果冻老酸奶添加工业明胶的事件了,对此我们的新三农网也有过报道《果冻老酸奶是否添加工业明胶引热议》。对于食品涨价我们新三农网因为是三农类网站,所以关注的是《农产品价格先涨后跌 CPI再次走高》。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知道我所说的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确有其事,可能也是大多数老百姓非常关注的事情。在我的印象当中,物价相对于十年前恐怕翻了一倍不止,小时候的煎饼

1.5元一个,现在恐怕得有3元左右了吧。而对于食品安全,最著名的转折点就是三鹿了吧。好像从三鹿之后每隔一段时间总是会有一些比较著名的品牌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例如蒙牛,例如肯德基。

自从出现了食品安全和物价飞涨之后,在网上总是会看到一些诸如我们中国人是如此强大的搞笑帖子,其实我们老百姓还不是出于无奈。我相信总体来说我们中国还是一个挺和谐的国家,但是最近出现的诸多问题却让我们不得不深思:是生产厂家无德,还是法律无力。不管原因究竟归咎于谁,我们只希望最后的结果可以不要这么坑爹,我们也不想再这样凌乱了。

最后送给大家一个我们公司群里的搞笑又有些无奈的文章:上联:房价涨,地价涨,油价涨,电价涨,水价涨,粮价涨,肉价涨,蛋价涨,菜价涨,药价涨,这也涨,那也涨,怎一个涨字了得,涨了还涨。下联:上学难,参军难,就业难,买房难,租房难,择偶难,结婚难,育儿难,就医难,养老难,男也难,女也难,看世间难字当头,难上加难。横批活在中国

姜你军,蒜你狠,向钱葱,豆不歇;猪坚强,牛得贵,油飚升,奶不菲;日化品,涨得美,唯不变,彩票费;人变贱,法作废,德滑坡,情爱跌;富享乐,官贪贿,商奸诈,谣盐飞;农民苦,工人累,失待业,更吃亏;穷受气,薪缩水,男沉默,女流泪;想自由,盼地位,求民主,愿和谐!

油→用不起,路→走不起,车→开不起,病→看不起,房→买不起,墓→死不起,菜→吃不起,债→还不起,状→告不起,官→惹不起,娃→养不起,爱→伤不起,良心→对不起,跌倒的老人→扶不起,我们竟然还活着→了不起!

第二篇:大学生自组织的发展现状

大学生自组织的发展现状(组织类型、组织规模等)

大学生自组织是高校学生组织的重要分支,在促进学校民主管理、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的大学生自组织是在社会形态转换、经济体制转轨、生活方式转变的大背景下,伴随互联网、手机等新型媒体普及而蓬勃兴起的,是大学生参与校园生活的新型组织形式,是观测高校流行文化的重要标识。

一、大学生自组织的组织类型:

大学生自组织是指由于兴趣爱好、利益诉求、职业倾向、区域观念等方面对一部分青年学生产生吸引力,使其聚集在周围的学生非正式组织。大学生自组织不同于党团组织、群众组织、社团组织。大学生自组织既没有在高校内部登记备案,也没有在当地民政部门注册、登记拥有法人资格,而是大学生自发成立、自主发展、自我运作,在校园生活中较为活跃的青年组织。主要包括一些社团,文艺社,俱乐部,学习部等组织类型。

二、大学生自组织的组织规模:

1大学生自组织是学生自愿结合的团体,主要由学生自发组成,其规模相对较小,不具有法人资格,它是一种由学生自发组织而形成的自组织。它满足了当代学生的身心特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通过自组织这个平台进行情感和思想上的交流。

三、大学生自组织的组织特点:

大学生自组织主要通过网络等现代媒体进行宣传,在学校的组织和管理上具有一定的弊端,但总体上它的利还是大于弊的,它通过自组织这个平台使不同的学生组织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学生的凝聚力,使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同时它也是一种非赢利性的组织,也具有自发性,隐密性等特点,大学生自组织的主流还是好的,只不过,大学生自组织种类繁多,肯定也存在一些良莠不齐的现象,对于这种情况学校和社会应加大管理和监督,让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四、大学生自组织的组织形式:

大学生自组织主要以学生为成员,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在生活,学习,娱乐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分布。当下很多学生对自组织了解不足,知之甚少,应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让自组织成为当下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孙志海.自组织的社会进化理论——方法和模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2]王季魁.浅析青年自组织现象给新时期共青团工作带来的启示——以苏州青年自组织研究为例[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8(10).

[3]何跃,马素伟,易炳 ,等.浅析新时期共青团组织在青年自组织建设中的作用——基于自组织理论的视角[J].青年探索,2010(1).

第三篇:大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及建设思考

余洪

(外国语学院)

摘要:大学生社团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大学生社团建设越来越得到各高校的重视。高校应当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针对大学生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管理和引导,促进大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社团;发展现状;建设思考

大学生社团是由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新形势下有效凝聚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动员方式,是以班级年级为主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补充。各高校已逐步认识到大学生社团具有重要的作用,开始日益重视大学生社团的建设,许多高校成立了社团联合会等学生组织,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管理和指导。本文将通过对大学生社团发展现状的分析,谈谈对大学生社团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大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

1.目前大学生社团的主要形式

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的自发、自治性组织,因此大学生社团随着其主体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从社团的活动内容和功能来看,目前大学生社团大致可分为:思想政治型,如“学党章、学马列”小组、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三个代表”思想研究会、“两个率先”研究会等。这类社团一般具有较深厚的政治色彩,从上至下组织健全,会员众多,上级组织对下级组织有定期的考核;专业技能型,如理工科专业的建模协会和编程协会、外语类专业的翻译协会和口语协会、体育专业的裁判协会等,这类社团具有较强的专业特色,会员一般由同一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学生构成;语言文学型,如演讲协会、辩论协会、播音协会、文学社、写作协会、记者团、诗社等,这类社团由于群众基础较好因而

成员往往来自不同的学科或专业;文化艺术型,如舞蹈社团、声乐社团、乐队、书法协会、摄影协会、戏剧社等,这类社团由于对专业技能有一定要求因而成员一需般具备相关的专长或天赋;体育竞技型,如各种球类俱乐部、棋类协会、登山协会、跆拳道协会、武术协会等,这类社团成员广泛,层次也较多;公益服务型,如学雷锋小组、青年志愿者协会、心理自助协会、校园维权协会以及一些运用专业技能进行公益服务的社团等,特别指出的是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受关注程度的日益增加,大学生心理自助协会正越来越受到重视;实践锻炼型,如家教中心、创意中心、策划中心、市场调查服务中心等,这类社团与社会有广泛的联系,体现了大学生了解社会、融入社会、锻炼自我的强烈愿望。

2.目前大学生社团呈现的主要特点

随着大学生自主意识和参与意识的增强,大学生社团的规模及种类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这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精神;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出现了以网络技术为依托的网络社团这种无形的组织形式;随着通讯、信息和交通的发展,不同学校甚至地区的大学生社团的联系与交流日益频繁;随着高校与社会生活关系的日益密切,大学生社团也呈现出与社会联系增多的趋势。

二、当前大学生社团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素质拓展和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大学生社团的蓬勃发展就是最好的证明,但高校的共青团工作者应当冷静地去面对大学生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机制。在很多高校大学生社团数量庞大、成员众多,成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对社团成立和开展活动没有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申请、审批、报告的程序,学校无法掌握和了解社团及其活动,因而无法监督,失控现象普遍。同时,对社团的内部管理指导不够,有些社团出现乱收入会费、经费使用混乱、私刻印章、章程落实不力等问题。正是由于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机制,各类社团成立自发性强、随意性大;社团间相互交叉,设臵不合理的现象普遍;社团的名称混乱,不利于管理和对外交流。

2.缺乏有力的指导。很多大学生社团成立时轰轰烈烈,会员遍地皆是,但当新成立后的热情渐渐褪去,社团又不具备自我学习、发展的能力时,学校的有关方面未能对社团发展和活动提供有力的指导,任其“自生自灭”,而能够坚持下来的社团也只是在低水平上发展,活动的质量得不到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质

未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绝大部分高校在社团管理办法中,对指导教师的责、权、利缺乏明确的规定,没有能够充分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有些指导教师只挂个名,对社团的活动从不参与或指导很少,有些社团根本就没有指导教师。这是制约大学生社团发展的重要因素。

3.缺乏必要的经费保障,导致商业化趋向。大学生社团开展活动最大的困难是经费不足。由于经费不足,许多社团无法正常开展活动,更无力支付有关辅导辅导老师的辅导费用。有些社团只好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精力到社会上拉赞助,采取为企业做广告宣传、推销产品等方式来筹集活动经费,而社团本应实施的活动计划退居其次。同时,有些社团带有商业性质,如承接广告创意设计、CI策划、商标设计、网页制作、周末钟点服务等,学生们帮助赞助商在校园内搞广告宣传、推销商品,使大学校园的商业气息过浓,由于高校对大学生社团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持,部分大学生社团正呈现出商业化的趋向。

三、对于大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

1.大学生社团建设的指导思想

大学生社团建设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坚持建设和管理并重,积极扶持、规范运作,促进健康发展;推动学生社团在活跃校园文化、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2.大学生社团建设的基本思路

要保持大学生社团建设的正确方向,加强制度建设。大学生社团是学生在完成基本学习任务的前提下,根据兴趣爱好,利用课余时间自愿参加、陶冶情操、活跃学术气氛、开拓专业视野、优化知识结构、拓展综合素质、提高活动能力的群众性组织。大学生社团必须在宪法、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活动,必须遵守校纪校规,大学生社团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要有利于学生个人成长、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因此大学生社团建设中要注意以下几点:成立专门的社团管理机构监控社团活动;制订社团的申报、命名、成立和注销制度并严格执行;制订明确的社团考核制度并执行;指派有经验有热情的教师指导社团活动;

要保证大学生社团的质量,宁缺勿滥。目前大学生社团呈遍地开花之势,但

这门类繁多的社团并不真正代表着社团的繁荣。社团活动的质量和效果才是大学生社团的生命力所在。一些高校中在社团管理者“求全思想”和大学生“求异思想”的作用下,一个个看似具有创新意识的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但这些社团大部分是昙花一现,远远不如大家的预期。因此在大学生社团建设中应当注意结合学校传统和专业特点,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因校臵宜地发展大学生社团,要在内涵建设上下功夫。

要合理控制大学生社团的规模,促进其健康发展。这里提出的“规模”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一所高校中大学生社团的总数,二是指某一大学生社团的大小。但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都应当控制好社团的规模。成立大学生社团,必然需要有学生去参加,如果社团数量过多,一个学生要参加很多个社团,那么结果要么是大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受到影响,要么是社团的活动不能得到保证,质量和效果更是无从谈起;如果某一社团的规模过大,社团活动的场地和经费等物质保障的难度会加大、社团成员参加活动的时间会难以协调、社团骨干在社团内的影响力也会削弱。因此在大学生社团建设中要克服贪大求洋的心态,合理控制规模。

要在保证经费的前提下引入竞争机制,避免商业化倾向。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学生社团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的呵护和支持,尤其是在政策和经费上的支持。大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向商家和社会寻求经费上的来源这本无可厚非,但一定要防止大学生社团的商业化倾向:校园成为市场、社团成为经销商、社团成员销售员。如果是那样的话,大学生社团将背离其宗旨,走入误区。因此高校应当重视大学生社团的发展,投入必要的经费,并引入竞争机制,奖优汰劣,使大学生社团的发展充满生机。

参考文献:

[1]何海兵.论高校社团文化对大学生素质的影响[J].湖北社会科学:2002,(4):38-40;

[2]时军.大学生社团自主发展模式研究[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

41、47

[3]褚金星.论大学生社团发展的动力系统[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4):57-59

第四篇: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调查报告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05033329 叶婧

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06年度调查报告

在经过了高考这座残酷的独木桥,踏入自己理想的大学校园之后,我们真的可以安枕无忧了吗?

今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至413万,比去年增加75万人,增幅达22%,而全国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预计约为166.5万人,比去年实际就业减少22%。专家认为“这意味着将有六成应届毕业生面临岗位缺口。”由此可以看出,进了大学我们同样“睡不成安稳觉”。

本人对大学生就业方面的一系列问题通过搜集资料,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由于数据收集上的原因,统计分析只比较了文科类、理科类、工科类、师范类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其情况如下:

1.师范类大学生对就业形势表现出了最大的担忧

调查结果表明:理科类和工科类的大学生对06年就业形势的看法比文科类和师范类大学生更自信、积极,而师范类大学生对就业形势表现出了最大的担忧。详细数据统计如下:

不同专业大学生对06年就业形势的看法:

理科 文科 工科 师范类

自信可找到合适工作 21.08% 15.13% 17.59% 11.43%

通过努力可找到工作 43.23% 46.50% 46.33% 28.57%

对找到合适的工作信心不足25.38% 31.37% 25.17% 38.57%

就业形势堪忧担心找不到工作10.32% 7.01% 10.91% 21.43%

2.师范类的大学生对薪酬期望最低

文科及理科的大学生对自己第一份工作薪酬的期望最多的集中在2001-3000元之间,而文科及师范类的大学生则对自己第一份工作薪酬的期望最多的集中在1001-2000元之间,师范类的大学生更明显,有55.71%的大学生第一份工作薪酬的期望在1000-2000元之间。详细数据统计如下:

不同专业大学生对自己第一份工作薪酬的期望选择比较(元/月):

理科 文科 工科 师范类

500-1000元 3.66% 5.57% 1.56% 15.71%

1001-2000元 30.97% 34.08% 28.29% 55.71%

2001-3000元 36.99% 29.14% 33.41% 18.57%

3001-4000元 17.85% 19.27% 21.60% 8.57%

4001-5000元 5.59% 6.69% 7.57% 1.43%

5001元以上 4.95% 5.25% 7.57% 0.00%

·如何写调查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的格式 ·农村调查报告 ·中学生手机消费调查报告

·高中生调查报告 ·暑假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大学生调查报告参考题目

3.大学生区域样本就业分析(北京 广州)

本次调查采集了北京、广州两城市(典型代表南北两方)的大学生数据作样本统计分析,经过数据分析,发现两地大学生在就业看法,就业态度、就业单位等方面有所不同。

(1)北京大学生比广州大学生就业时更自信

从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北京大学生在对待06年就业形势看法上比广州的大学生更自信。北京大学生选择"自信可找到合适工作"的比例明显高于广州大学生的选择比例。详细数据统计如下:

北京、广州两地大学生对06年就业形势看法选择:

北京 广州

自信可找到合适的工作 23.44% 16.67%

通过努力可以找到工作 40.11% 46.97%

对找到合适的工作信心不足 28.02% 29.92%

就业形势堪忧担心找不到工作8.42% 6.44%

(2)广州大学生比北京大学生更青睐选择外资企业

从数据统计来看,广州大学生比北京大学生毕业时更青睐选择外资企业,北京大学生比广州大学生毕业时更青睐选择国企。这可能和被北京广州本地的企业性质比例有关系。详细数据统计如下:

北京、广州两地大学生期望选择就业单位的性质比较:

北京 广州

民营企业 2.93% 7.58%

国营企业 27.29% 14.39%

外资企业 36.26% 43.94%

私营企业 6.23% 1.52%

合资企业 6.59% 9.09%

政府机关 16.30% 18.56%

自主创业 4.40% 4.92%

(3)大学生就业以本地区为主,跨地区就业还没有形成主流,人才流动缓慢

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的差异,是两地大学生所能表现出来的最主要差异,从统计结果看,统计数据支持这样的结论:大学生就业还是以本地区就业为主,跨地区就业还没有形成主流,人才的流动比较缓慢。大学生更青睐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就业,两城市的大学生中,只有很少的大学生选择去中部或西部就业,长此以往会形成区域性人才浪费及区域性人才紧缺并存的现象。详细数据统计如下:

北京、广州两地大学生毕业后期望选择就业区域的比较:

北京 广州

北京 56.04% 0.76%

上海 11.72% 5.68%

广东 4.21% 74.24%

其他沿海发达地区 8.42% 9.85%

中部地区 4.21% 0.76%

西部地区 2.93% 0.00%

暂没有考虑 12.45% 8.71%

4.企业招聘大学生现状及需求分析

(1)大多数企业每年都招聘大学毕业生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把招聘大学生作为充实自己企业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详细数据统计如下:

每年都招聘:71.17% 偶尔一两年不招聘:12.52%

偶尔一两年招聘:15.71% 从来不招聘:0.60%

(2)对招聘的大学生评级整体趋于保守,满意度一般

调查显示,企业对已经招聘的大学生的评级整体趋于保守,满意度一般。详细数据统计如下:

满意:11.93% 一般满意:47.91% 一般:29.62%

不太满意:9.54% 不满意:0.99%

(3) 多数企业年度招聘的大学毕业生在50人以下

多数企业年度招聘的大学毕业生在50人以下,详细数据统计如下:

301人以上:3.58% 201-300人:2.58% 101-200人:4.77%

51-100人:12.52% 11-50人:40.76% 10人以下:35.79%

(4) 06年企业招聘大学生人数有放大的趋势,但是增幅并不明显

整体上看,06年企业招聘大学生人数有放大的趋势,但是增幅并不明显。详细数据统计如下:

不确定:11.13% 基本不变:25.45%

有所减少:28.03% 有所增加:35.39%

接下来就对2006年整体的情况再做个统计:

1.毕业生对06年就业形势的看法:06年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表现不乐观。调查显示06届毕业生对就业形势表现不乐观,对找到合适的工作缺乏足够的信心,详细数据统计如下:

就业形势堪忧担心找不到工作:8.09%

就业困难很大对找到适合的工作信心不足:28.87%

通过努力可以找到工作:42.96%

自信可找到合适工作:20.08%2.“先就业、后择业”观念日趋流行就业态度的变化,能从一个方面反映市场上人才供给的情况。在当前,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先就业再择业”的态度成了多数毕业生的首选,详细数据统计如下:

先就业再择业:44.21% 先择业再就业:13.95%

信心十足、应对自如:13.39% 车到山前必有路:13.11%

期望就业形式好转:6.835 茫然失措:4.04%

焦急:3.35% 其他:1.12%

3.外企是毕业生最青睐的就业单位调查显示:外企仍然是毕业生心目中最青睐的就业单位,而作为容纳毕业生就业的很重要的民企、私企但来说,受到毕业生的相当冷落,自主创业最受毕业生冷落,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毕业生就业的供需性矛盾冲突。外企并不是容纳大学毕业生的最主要力量,但却是最多毕业生毕业时的首选;政府机关也成为许多毕业生毕业的首先,结果是近几年越来越火的“公务员热”也就成了一个必然的现象。详细数据统计如下:

外资企业:29.85% 国营企业:25.80% 政府机关:15.20%

合资企业:10.32% 民营企业:8.23% 私营企业:6.42%

自主创业:4.18%4.毕业生的薪酬期望绝大部分在3000以下(元/月)调查显示,毕业生对自己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主要还是集中在1000-2000元及2000-3000元之间,详细数据统计如下图;:

5001元以上:3.49% 4001-5000元:3.91%

3001-4000元:11.30% 2001-3000元:37.52%

1001-2000元:40.45% 500-1000元:3.35%5.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是毕业生就业时的首选毕业生选择就业地点仍集中在北京、广东、上海及其他沿海发达地区,这些地区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而选择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比例则非常小,人才的地区供需矛盾十分严重。详细数据统计如下:

北京:24.69% 广东:21.67% 其他沿海发达地区:16.46%

上海:10.74% 中部地区:9.62% 西部地区:7.39%

暂没有考虑:9.34%

6.06届毕业生:用人单位最关心的是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在06届毕业生眼中,用人单位最关心的是毕业生的“综合能力”(61.23%),其远远领先于其他条件;其次是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社会经历”(26.93%);而“学校名气”(21.62%)排在第三位。一下依次为:潜力(17.17%)、专业技能(17.57%)、学历(11.16%)、品德(10.32%)、专业成绩(9.34%)、性别(6.83%)、生源(1.39%)。 最后得出的结论:a. 06届毕业生对就业信心不足,对就业形势表示不乐观,在校大学生就业信心相对更不足,表示就业形势堪忧的比例相对增加很多。大学生就业在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结构性矛盾突出,在期望薪酬上仍高于企业对其预期。b. “先就业后择业” 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流观念,由此可能引发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成为“为别人做嫁衣”,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时可能更趋于保守。c. 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缺乏长期、有效的沟通。大学生对招聘单位的选人标准、用人单位招聘岗位的岗位知识等方面与企业本身有巨大差异。来自不同区域、不同籍贯性质、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对就业选择方面也不尽相同。d. 大学生更注重知识和能力的提高,“道德”沦为大学生遗忘的角落,而对用人单位来说,“德才兼备”始终是其招聘人才的重要标准。这些方面,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严重分歧。经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是简单的由一个方面或两个方面造成,从调查中至少可以看出社会、用人单位、高校、政府及大学生本身等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一个影响。a.大学扩招:合理利用这柄双刃剑高校大学生的急剧扩招直接造成了毕业生数量的急剧扩大,而原来容纳大学生就业的主体单位并不能如高校一样急剧扩大工作岗位,二者的增长不成比例。如何协调好二者间的关系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而从调查的结果看,这似乎是一个表面现象,深层的原因在于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引导还没有到位。b.解决结构性就业难问题是关键企业人士更多的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在于调整大学生的就业心态,而从针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看,大学生在就业区域选择、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都有趋同现象,“经济发达地区、高薪酬、外企或政府机关”仍然是多数毕业生的首先,但是现实的情况是能够实现这种愿望的大学生的比例其实是很小的,那么多的大学生都在争夺很少的职位而忽略的其他的职位,这可能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而受教育成本的急剧增长,可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背后的真正原因之一。正如同企业对大学生建议一样,既然不能改变既定现实,只能首先调整自己就业心态,在选择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薪酬期望等方面不要过度集中于一点,最好适当的扩大自己的就业选择。c. 就业观念的转变应该慎重 品德不应该受冷落对比大学生和企业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认识,可以看出,大学生如果一味的为“先就业后择业”而“先就业后择业”的话,并不一定是非常合适的就业观念,这方面在用人单位那里已经有所反应。而该确立怎样的就业观念,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而大学生就业时对品德的冷落,更是章显出在当今社会的大背景下,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重大转变,而这种转变值得人们深思,应该引起相当关注。d. 建立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更流畅、有效的沟通交流渠道调查中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大学生对用人单位不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要求不能畅通、有效的让大学生了解,这其中缺乏沟通。似乎看到这样的现象:高校在培养大学生上自有一套 体系,而这套体系与招聘大学生的单位联系很少。高校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去培养大学生,而事实上对该怎么培养大学生以有利于他们更好的就业缺乏了解。而建立一种基于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之所在。

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只要我们心中有坚定的信念,就不要徘徊在事业的端口,勇往直前吧!

第五篇: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特点及发展

趋势研究

摘 要:当代大学生在我国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各种思想文化的影响。本文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构成和发展特点分析入手,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特点;趋势

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人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国家的栋梁,当代大学生只有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武装自己,才能建立良好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才可能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才能肩负民族复兴与强国大业的历史重任。因此,探讨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特点与发展趋势,有着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构成及发展特点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构成要素。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由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三个方面构成。思想素质是大学生接受教育,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后形成的理性认识。具体地讲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观点、实践观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及具备民主精神、法治意识、竞争意识、科学态度、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等一系列现代观念意识。政治素质是大学生在思想素质作用下对党、对国家、对宪法、对社会主义制度等所抱有的态度,可表现出不同的或不同程度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观点。道德素质是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素质。即对社会主义道德的认知和实践的反映。“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特点

1.阶级性。思想道德素质的阶级性是指作为意识形态的思想道德,一方面在形成过程中受一定阶级的影响、指导、决定而产生,另一方面又为一定的阶级服务。大学生是无产阶级事业的接班人,受社会主义政治教育影响,他们所具有的思想道德必然具备无产阶级的阶级性特点。

2.时代性。思想道德素质的内容是时代的产物,它与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要求紧密联系,因而强烈地体现出时代感。

3.层次性。思想道德素质的层次性,体现在具体内容的有序性上。例如共产主义道德高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属于社会公德之一等。

4.整体性。思想道德素质的整体性是指构成思想道德素质的三大内容及其各个要素之间是互相影响并发挥综合功能,从而决定大学生思想行为的整体性特点。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三要素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相辅相成、协调发展而不可偏废。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主流

思想道德认识水平普遍提高。大学生生活丰富多彩,社会生活空间逐渐变大,为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拓展了广阔的空间。大学生们普遍具有创新进取的思想意识,敢于竞争、勇于追求、积极上进的思想作风,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重要特征。政治态度鲜明,具有时代特点。当代大学生普遍关注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拥护、支持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对国家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充满信心,具有政治态度鲜明的时代特点。当代大学生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对改革开放政策普遍高度赞同。视野开阔,思想道德观念更新快。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社会结构的变革,导致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更新加快,他们逐渐地从浮躁走向务实,从冲动走向了理性。这主要表现在他们的思想观念多元化、思想追求理性化、道德观念求真务实和道德意识增强,道德行为积极向上等方面。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曲解竞争,责任意识不强。改革开放以来,整个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学生竞争意识也由高考竞争发展到注视将来的就业竞争、工作竞争。在竞争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例如:在求职竞争中,简历作假,失去对社会承担责任的勇气,已成为某些大学生不以为然的行为。

2.突出“自我”的表现。当代大学生是高文化层次的群体,在追求自我价值、进行自我设计、甚至在自我奋斗中,因信奉个人主义而使一些大学生远离了自我完善,他们中的一些人缺乏教养,知行脱节,突出“自我”的表现,很难受人尊重。

3.忽视政治觉悟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共产主义前途认识不清,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而使一些学生对共产主义产生了怀疑,对国家前途感到茫然。二是对党的基本路线表示说不清或不理解,对社会上腐败现象没有正确的认

识。三是“知行”脱节,道德行为选择时有失范。在传统文化熏陶下,每个大学生都具备了正确的道德认识,诸如集体主义、爱国主义、遵纪守法、尊老爱幼、爱护公物„„但是在行动中却经常出现违背道德要求的行为。如考试作弊、受恩不报、网络道德失范以及异性交往有失道德的行为举止等等。

三、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趋势

(一)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1.教育当代大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教育大学生全面地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点并形成正确思想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2.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的政治立场、观点,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才智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

3.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观念,履行公民道德规范,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二)强化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机制这里所说的教育机制是指在实施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的组织系统和保障系统,它包括保障机制、管理机制和评价机制等几个方面。建立健全良好的保障机制是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首要问题:管理机制的全面启动是推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力保障,在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评价和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评价的目的在于有效地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发展,使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得到强化。

(三)完善健全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体系

1.改革思想道德素质教学工作体制,提高“两课”教学质量。

2.建立以教师为主导、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3.提高教师素质,建设专业教师的育人体系。

(四)优化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环境。思想道德教育环境是指对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必然起作用的一切客观条件。它包含学校外部环境和学校内部环境两种。这里所要研究的是高等学校内部的,包括了软件环境(精神环境)和硬件环境(物质环境)两部分内容:软件环境主要是指校园文化;硬件环境主要是指校园内各

种建筑、各种设施形成的总体环境。校园内一切建筑设施,如果和有生命的花草树林、流动的水体,依照人的情操加以精心设计、巧妙构造,这些外在的环境因素就会成为影响学生思想感情、道德行为的重要外部力量。

参考文献:

〔1〕叶松庆.守望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底线〔J〕.青年研究,2003(6).

〔2〕旭曼.当代大学生关注的思想热点问题分析〔J〕.前沿,2005(5).

〔3〕黄力飞,唐杰.大学生心理、思想特点与政治社会化〔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4(1).

〔4〕刘丽芳.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状况分析〔J〕.山西

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

上一篇:大学生如何选择就业下一篇: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