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现状范文

2022-06-09

第一篇:大学生村官现状范文

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

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对“村官”的了解,掌握大学生服务

基层工作的现实需求,给领导决策和课题研究提供依据,以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有关政策措施,我们特进行此次调查。请

您按照实际情况填写,我们尊重您的个人隐私,保证对您的

有关信息严格保密。谢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1、你认为大学生村官对于当地发展的作用:

A作用很大B有一定作用C基本没什么作用D没作用

2、在你们村里村民对大学生村官的态度是:

A非常欢迎B比较欢迎C反应平淡D不欢迎

3、面对近年“大学生村官热”,在择业是会考虑当村官吗?

A会B不会C不清楚

4、你认为现今的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大学生担任村官吃、存在问

题吗?

A存在脱节现象B不存在问题C不清楚

5、你认为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定位应是哪项(限3项)

A农村政策宣讲员B农业技术服务员C远程教育管理员

D农村信息发布员E计划生育协管员F法律援助咨询员

G教育工作指导员H村长秘书I乡风文明倡导员

6、你对于目前大学生村官考核机制看法如何?

A很有用B作用不大C没有作用D没有考核机制

7、你觉得目前大学生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A对农村工作不熟悉不能很好的完成工作B缺乏耐心年轻浮躁,过于理想C吃不了苦E其他

8、你觉得现在大学生担任村官的原因是:

A投身基层,服务农村B跟随社会潮流,听从父母意见C就业压力大,作为暂时缓之计D为今后考公务员作基础E其他

9、你是否与你们村里的大学生开展交流:

A经常交流B偶尔交流C不交流

10、你觉得大学生村官的能力没有得到发挥的原因是:

A缺少其他村官的支持B相关法律制度的保障比完善C农村基础建设不足D自我能力不足

11、你觉得大学生是否需要在任职期间作进一步培训:

A需要,他们需要进一步培训更好地工作B不需要,

已经够了C不需要D无所谓

12、你觉得大学生村官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A综合能力素质方面B个人工作态度方面C专业素质方面

D心理素质方面E其他

13、如果你觉得需要培训的话,你觉的大学生该有怎么样的培训形式?

A定期开设文化课培训B定期组织村官见得交流

C定期举行讲座D不需要

14、你觉的大学生村官与普通村官相比有什么优势?

A知识面广,能够帮助农民解决较多的科学法律问题B年轻有活力,精力旺盛C没事什么优势

15、你认为大学生村官在社会上地方如何?

A很有地位B社会地位一般C不清楚D没有社会地位

第二篇:大学生村官现状浅析

思想汇报

选聘大学生担任村官是一新生事物,目前还处在一个起步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一是大学生村官对今后的去向有疑虑,对能否搞好工作有压力。大学生从学校走进农村,对全新的农村工作环境,既存在着一定的不适应,又对下步的前途担忧。有的大学生村官对合同期满后去向心存担忧;有的大学生村官认为现行出路政策渠道单一;仅有少数的大学生村官愿意合同期满后继续留在农村。同时,面对一些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观念落后,集体经济普遍较差的现状,既想引导农民快速致富,发挥好积极作用,又认为难度较大,缺乏对策,存在一定的困惑。

二是专业特长发挥比较困难。大学生村官所学专业主要集中在计算机、写作、音乐、财会、摄影、美术等方面,涉农专业较少。加之,农村经济条件有限,人才资源在某些方面得不到有效利用。

三是真正建立与村民互信合作共事的关系还需要一段时间。大学生与村干部,其知识层次、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要让广大村民接受认可并支持配合大学生村官的工作,需要他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在经济条件好、发展快、村情稳工作的大学生村官认为,只要心里装着群众,一心想着群众,真心为老百姓谋福祉,他们就信任、支持。还有个别村干部由于思想认识有偏差,担心大学生村官将来对其“政权”造成威胁,心存顾忌。

究其原因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思想观念差距较大。大学生要完成从学生到农民、从城市到农村、从理论到实践的三大转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而要让广大干部群众真正接受并认可大学生村官也需要一段时间,他们要达到相互认知,还需要一个过程。二是集体经济薄弱。随着党和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不断实施,农民日益富裕,而农村集体经济特别是税费改革后,有的村集体除了固有的土地、山林外,几乎没有任何原始积累,集体可支配资金十分有限,很难为大学生村官提供一个安全便利的工作生活条件。三是激励制度还不健全完善。目前,省市县主要是集中围绕如何对大学生村官进行教育和管理方面出台了一些相应的制度,还没有建立起一套更加切合实际、更加科学合理、能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拔使用激励工作机制,有80%以上的大学生选择当村官是为了就业。大学生担任村官这一新生事物还处在一个起步阶段,要想真正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还需要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

一是采取多种形式,强化教育培训。首先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县委组织部管理,乡镇党委安排学习等多种途径,通过集中培训,典型引导等多种形式,让大学生村官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其次要进行农村实用知识培训。要定期聘请一些具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熟悉农村法律法规的同志对他们进行农村实用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培训,让他们尽快掌握农村工作的有关知识和工作方法,提高做好农村工作的本领。第三是搭建交流平台。县委组织部要定期组织大学生村官开展经验交流、观摩学习、文体竞赛等活动;乡村两级要充分吸收大学生村官全面参与乡村各种会议,听取汇报,发表见解,增进了解,使他们尽快进入角色。

二是健全规章制度,强化目标管理。为真正把大学生村官管好用好,要切实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日常管理和监督。一 是健全管理制度。明确县乡村各自应承担的职责任务,并着重围绕如何对大学生村官进行考核监督进行规定。各乡村要把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纳入到乡村干部管理的范畴,制订出学习制度、工作例会制度、日记制度等具体的管理制度。二 是加强考核监督。通过签订聘用合同规范约束大学生村官行为的同时,专门建立大学生村官工作实绩档案,重点做好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和考核,做到年初有安排部署,半年有督促检查,年终有总结考核。通过听取汇报、实地查看、调阅工作日记、乡村领导点评等形式,对每名大学生村官的现实表现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鉴定,并把结果作为奖惩、调资、续聘的重要依据。

三是全面参与农村工作,加强实践锻炼。要通过压担子、定任务,不断增强他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必要的条件,一方面,针对大学生村官不会干不敢干的现状,要让大学生村官全面参与农村计划生育、农业生产、村级组织建设、农村教科文卫等各项工作,从具体事做起。另一方面,为防止他们在工作中摔跟头、走弯路,要通过采取“一帮一”的帮扶方式,即确定乡村干部为大学生村官的主要联系人,充分发挥其“传帮带”作用,切实解决大学生村官在实践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优秀的大学生村官可依照有关程序选任村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

四是立足长远发展,探索激励机制。大学生村官还处在一个起步阶段,为真正把那些愿意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为新农村建设奉献青春年华的大学生选拔好、管理好、使用好,需要我们从农村实际出发、立足大学生村官长远发展,不断探索总结。我省从去年开始就积极探索从优秀大学生村官中选拔乡镇公务员,但对于数量日益增多的村官队伍来说,比例太低,出口太少,无疑于杯水车薪。要逐步探索建立一套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拔激励工作机制,通过考录、转任等多种途径把部分优秀村官选拔到更能发挥其作用的工作岗位上来。也可设立创业基金,鼓励与引导大学生村官创办经济实体。

五是创造宽松环境,改善工作生活条件。要结合当前农村实际,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通过多种途径解决他们的工作生活问题,让他们吃的安心、住的放心、工作的舒心。要根据乡村实际,可以采取大学生村官以村内工作为主,兼职乡镇工作的路子。一方面使他们对全乡的整体情况有一个比较全面掌握,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农村工作,另一方他们的生活问题也得到有效解决,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

总之,大学生村官是新农村建设的志愿者,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还处在一个初步阶段,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探索总结,从而实现和谐新农村建设和人才资源有效利用两促进。

苍山县兴明乡大官庄村书记助理王廷顺

2010年6月

第三篇:大学生“村官”任职现状调查

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和考研热考公热的兴起,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了面向基层就业。大学生“村官”首先是响应了2005年7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号召,其次也是为了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舞台。从1995年,为解决“三农”问题,江苏省率先开始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开始,到目前为止,全国绝大部分省市都已试行过大学生“村官”的政策。现在全国实际到村任职大学生村官共有20.9万名,他们正在祖国最需要他们的地方贡献着自己的青春,续写着新的辉煌。

但是随着大学生到基层任职的兴起和普及,许多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大学生村官现虽已成为了新农村建设中的一股强有力的新生力量,然而,大学生村官在发挥建设与服务农村的同时,也显现出了诸多的矛盾与困境。首先的一点就是对于不同地区的大学生,担任村官的现状有很大差别。一小部分大学生村官在乡镇的严格管理下,工作可以有效率、有条不紊的开展,但还有一部分农村,大学生村官一个月也不见得能进村一次,这种现象对农村工作的开展、大学生村官的个人成长都十分不利。另一方面大学生村官任职心态的不同也造成他们在基层工作效率的异同。一部分大学生村官存在着些许的惰性和落后思想,认为在农村工作没什么前途可言,这一部分大学生最初的选择只是为了要为以后的考研做铺垫而已。由于心态的不正,导致这一部分村官工作的不努力,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的发展。但大部分大学生村官思想端正,心态积极。这一部分人想在农村广阔的天地上有所作为,把基层农村作为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踏踏实实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把农村繁重琐碎的工作作为锻炼自己的一种有效方式。还有一些大学生村官自身定位比较模糊,搞不懂自己是“村里人”还是“镇里人”,更不能确定该把村里作为主战场还是镇里。针对这一问题,上级虽然发文件不准乡镇借调大学生村官,但是这种现象在试行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各地都是普遍存在的,而年终考核,在乡镇的工作表现也是包含在其内的。这也是导致大学生村官不能明确的定位自己是“村官”还是镇官的根源。许多高校毕业生在选择任职大学生村官的时候思想飘摇,立场不够坚定。大部分村官在任职后对于政治前途渺茫、工资待遇差的现状,很多人思想不再坚定,开始怀疑当时的选择的正确性。他们担心

在三年的基层工作后还要回到起点从新再来,于是便产生了观望、恐慌、期待的心里,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在工作上的积极性。

很多人还是担心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实行大学生村官政策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其实他们还是不了解国家实行这一政策的出发点和远期目标。实行大学生村官政策不仅展示了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而且还拓宽了党政领导干部锻炼和培养的渠道。这一政策的实行对于农村地区新的观念和技术传播的以及农村基层的组织建设具有远大意义。

部分大学生村官在个人能力上,缺乏引领农村社会发展的知识技能。目前,大学生村官中具有农学背景的占4%。除此之外,有医学知识的占2%,工学6%,法学占3%,经济与管理占22%,哲学、历史学占18%,理学、文学、教育学三者占总数的45%。有这些数据也可看出,大多数大学生村官并不具有农业、农民需要的实用技术和农村工作的知识背景和经历。只是凭一腔热情投身广阔的农村必然在复杂的农村工作实践中碰壁。由于很多大学生村官都是刚刚毕业的学生,他们在工作上经历比较单纯,有的甚至没有工作经验,更别说在农村生活的经历。很多村官都说自己想象中的村官生活和现实中的差距甚远,自己生活在城市,进入农村后对于农村复杂的人际关系及其本村的具体情况都不是很了解。基于此情况,一些想真正落实服务于民、扎根于民、一切为民政策的大学生村官有心无力!大学生村官的实施对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等方面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困难,要克服这些困难,需要的是政府、农村、大学生三方的共同努力和社会的大力支持。目前,大学生村官制度,需要时间来保证各项配套实施的完善。从长远来看,大学生村官制度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具有相当旺盛的生命力。总之,选聘大学生村官到农村任职,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党的事业接班人的需要。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村官,就要转变服务基层中消极的观念,提高自身实际的工作能力与本领,用自己的热血和青春深入农村第一线,解决农民最迫切、最需要、最关心的工作生活问题,真正融入农村,为新农村建设奉献自我的青春年华。

第四篇:“大学生村官”计划研究现状综述

夏志刚

(中共舟山市委组织部,浙江 舟山316000)

作者简介:夏志刚(1974-),男,浙江定海人,四川农业大学农业推广专业2009级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 联系方式:0580-2281009 zsmpa@126.com

内容提要:

随着发展,“大学生村官”作为新生事物正在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许多研究者从调研的角度或实证等角度,对“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中的具体做法和存在问题,也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措施。但是,作为一项涉及面较广的宏大系统工程,目前的研究还较多的集中在存在问题、对策措施、角色定位等方面,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计划长效工作机制的研究有待加强,针对“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财政保障和法律保障机制建设的研究甚少,对“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进行的公共政策评估等研究有待进一步拓展和加强。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 研究 综述

一、研究态势

从2005年起,北京、四川、江西、福建、青海、辽宁、贵州、陕西、山西、安徽、上海、吉林、湖南、甘肃、宁夏、内蒙古、云南等省市区先后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截至2008年2月底,全国共有28个省市区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其中17个省市区启动了村村有“大学生村官”计划。据不完全统计,到2008年底全国在任“大学生村官”总规模达到13万人以上,分布在除港澳台以外的所有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381个县(市、旗),20%以上的村民委员会(嘎查)。其中有247个县(区、市)已经实现村村有“大学生村官”,北京市则率先实现了3955个行政村每村两名“大学生村官”目标。

随着发展,“大学生村官”作为新生事物正在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有关人物、事迹、制度、规定、新闻、调查报告、理论研究、书籍、影视作品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各类传媒系统中。此外,我国“大学生村官”工作正在引起国际方面的关注。2008年日本、韩国部分媒体曾予报道,2009年美国《华盛顿邮报》刊载关于“中国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文章,对大学生担任村官这一帮助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予以极大关注。“大学生村官”正在成为新时代越来越熟悉的新名词、新概念,走进人们的生活。

在网络中搜索“大学生村官”共获得约 15,300,000 条结果。通过在中国知网的检索,从2000年到2009年末,近十年内共搜索到文献1980篇,在期刊发表的为739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8篇、核心期刊27篇。由于这一政策是中国独有的,研究该

1

问题的相关国外文献未能找到。囿于笔者的认识水平和文献获知途径,未发现国内影响力较大的关于“大学生村官”计划方面的理论专著。

2000-2009年中国知网“大学生村官”文献检索统计情况

从掌握的文献资料来看,目前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意义、大学生村官计划的作用、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定位、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制度建设和大学生村官计划引发的思考等方面。

二、主要研究内容

(一)“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意义

对于“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意义,学者们主要着墨于大学生就业、基层组织建设、新农村建设人才、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等方向,并经常将“大学生村官”计划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相类比。温铁军(2009)认为,大学生成批地被各地政府聘用驻村支农,既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也不是一般的好人好事,而是有国家战略调整和宏观制度变化作为背景的,正是由于政府对“三农”投入政策日益得到加强,各地才有了对大学生“村官”的客观需求和起码的资助条件[1]。段小力(2008)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的视角提出,相对偏低的人口素质、落后的思想观念、单向的青壮年劳动力转移,使新农村建设面临农村人力资本的低水平陷阱,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人才,尤其是领导人才[2]。大学生农村干部政策正是党中央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如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2]。在谭林丽(2008)看来,大学生村官政策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关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新创举,其重大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可能会给农村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同时大学生村官政策作为大学生就业的新思维,将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冲击性的变化,为大学生就业开辟了广阔的空间[3]。耿相魁(2008)提出,“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当前我国为建设新农村而实施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打破农村人才匮乏局面,搭建农村人才高地、促进城乡

2

人才双向流动、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一项有力措施[4]。宋相义(2007)认为,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提高学历层次,打破地域界限,面向社会公开选拔,突破了村干部选用的常规模式和“本村居民、农民身份、种植行业”的束缚,为村级组织输入了新鲜血液,推进了农村干部队伍由“单一型”向“复合型”、“守业型”向“创业型”的转变,是农村村级组织建设的创新之举[5]。顾承卫和祝志芬针对不少人将“大学生村官”计划与知青运动相提并论的怀疑态度,通过比较提出,两者虽然在人员流向、实施动机方面有近似之处,但是它们在时代背景、驱动力、程序、参加者的文化层次、身份待遇等方面都有着显著区别,“大学生村官”计划绝不是知青运动的翻版,它是在我国国情产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党中央所采取的一项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重大措施,已经上升到国家人才战略的高度予以考虑[6]。同时,他们引用了中组部部长李源潮的观点:“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批有科学思想、知识和眼光的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第二,保证党和人民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需要培养大批受过基层特别是农村艰苦环境锻炼、与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后备干部人才。第三,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需要一批有理想、有抱负、能吃苦的高校毕业生发挥表率作用。”“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同时带有一定的志愿者的性质”[6]。

(二)“大学生村官”计划的作用

对于“大学生村官”计划的作用,大部分学者认为,“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对加强新农村建设、促进人才成长、解决大学生就业、推进城乡一体化、增强党的执政基础等有重大的积极意义。如翟书斌和刘军名(2007)认为,大学生村官计划“通过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健全了村级治理结构,增强了新农村建设的内发核心力,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7]。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大学生村官课题组(2008)研究认为,大学生村官计划已经和正在产生深刻社会影响:第一,大学生村官在农村传播了新观念;第二,推广了新技术、新方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三,改进了工作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第四, 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06年对南省汝州市小屯镇东村、耿堂村等村的调查表明,86%的村民对大学生村官持欢迎与积极支持态度,2006年12月,中国人民大学的一项调查表明,77.6%的应届大学毕业生知道有大学生村官计划[8]。同时,他们认为大学生村官“促进了农村的发展,体现了人生的价值;经受了农村磨练,提高了自身素质;积累了实践经验,找到了事业舞台”,一代新人在健康成长[8]。殷殷(2008)也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提出,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从苏北农村的实践证明,大学生“村官”制度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具有积极意义,优化了农村干部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提高了农村基层组织发展经济的能力,推进了基层民主建设,增强了党的执政基础,储备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所需要的人才[9]。马龙生(2007)则理进一步假设,大学生村官的现实意义,不止于“大学生有了职业,乡村有了活力”,极有可能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城乡一体化格局”的突破口[10]。

也有一部分学者从现有法律困境、动机激励理论、人才流动规律等角度提出了一些质疑的观点。如孙兆金(2007)觉得,当前过分“迷信”大学生村官的做法值得商榷。首先,大学生当村官能否真的改变农村面貌让人质疑,把精英意识和大众意识“捆绑”到一起短期内肯定会出现难以愈合的裂痕,各地假如取消了鼓励大学生当村官的优惠政策,其积极性也值得怀疑;第二,大学生当村官有“学非所用”之嫌,面对错综复杂的亲缘关系、根深蒂固的家族观念、僵化封闭的思想意识、落后落伍的生产方式,指望人生地疏、书生气十足的孩子,去带领并未完全摆脱愚昧的农民建设新农村有些异想天开;再者,大学生当村官容易加重“本土村官”的自卑心理,解决农村发展问题,并不只是“空降”几名大学生、提高一下学历那么简单,过分地迷信大学生

3

只能挫伤现有村官的积极性[11]。郑明怀(2008)也认为,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却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如非官非农的模糊身份,无“法”可依的法律瓶颈,难有作为的农村现实,看重优惠待遇的动机不纯等;政府与其大力推行“大学生村官计划”,还不如实施“大学生回乡”计划[12]。薛涌(2006)则从中日两国的历史发展角度提出,村一级政权能否自治,村民民主选举“村官”的改革能否充分落实,关系到中国现代化的成败,大学生当“村官”不应该和刚刚开始的基层自治、村民民主选举的精神背道而驰。一旦村民真正有权利自己管理自己,他们在觉得自己能力不够、知识资源不足时,自然会出钱雇大学生、研究生,甚至教授和社会名流。与其鼓励大学生当村官,不如落实村一级自治,保证村民的权利,让他们自己看护自己的利益。大学生下去,最好是担任村内选举的监察员和仲裁人,不能参与基层政权的行使。如果像派工作组一样往村里安插“干部”式的人物,等于官僚机构在基层社会扩张,而不是从基层社会退出[13]。

(三)“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随着“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和不断深入,许多机构和学者开展了工作总结和调研分析,总体上都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其中,中国农业大学大学生“村官”研究课题组(2009)较具代表性,该课题组于2008年11月到2009年1月就大学生“村官”工程建设情况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问卷调查,先后对北京、重庆、四川、安徽、江西、河南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查阅了有关新闻报道、网络信息,参考了平顶山市、漯河市、张家口市的大学生“村官”年度总结报告。该课题组认为主要建设成效有:(1)党中央明确决策,形成了全国发展局面。伴随胡锦涛总书记的批示和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对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重要讲话,推动了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截止到2008年底,全国现任大学生村官总数达到13万人以上,其中当年发展人数占总数的50%以上。(2)积累了大量建设经验。大学生“村官”的来源充足,主要以向全国大专院校开放招收应届毕业生为主,北京、重庆则尝试了以本科以上学历为主、以市外生源与农工理为主或较高结构比例的建设;管理机构与培训机制建设不断完善,从中央到地方的大学生“村官”的分级组织管理机构与管理机制正在建立,有关内容涉及对大学生“村官”的经济与政治待遇、社会保障、社会地位提供了基本保障,对有关建设指导思想、工作任务、管理职责、调配使用、教育培训、日常管理、组织考核、监督检查、待遇与奖惩和组织领导等方面形成了规定与系统配套的管理办法,多数地方开展了岗前培训、在岗培训,逐步形成了制度化管理;全国各地纷纷设立了大学生“村官”创业基金,典型有2007年5月河南省鹤壁市最先设立大学生“村官”创业基金,2008年湖北省启动最高可获10万元无息贷款的“扬帆计划”,江苏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德兰集团、江苏天容集团共同发起专设5500万元大学生“村官”创业基金;关于3年后大学生“村官”的去向,河南省平顶山市先后招收的2637人90%在第五次村委换届选举中入选“两委”班子,2008年北京市平谷尝试分流制度建设,江苏、重庆则实施2到3年考核合格后转入行政或事业编制,在大学生“村官”届满考研、留在农村创业、自主到社会择业方面各地也有积累经验。(3)正在引起国内外广泛重视。大学生“村官”有关人物、事迹、制度、规定、新闻、调查报告、理论研究、书籍、影视作品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各类传媒系统中,大学生“村官”正在成为新时代越来越熟悉的新名词、新概念,走进人们的生活[14]。在各地各学者开展的对大学生村官工作整体评价调查中,意见也较为一致,如程毅(2009)认为,大学生村官队伍整体稳定,被访对象选择村官角色适应“非常适应”和“能够适应”的分别为42.1%-56.1%,选"不很适应"仅占1.8%;大学生村官工作态度积极主动,熟悉村情快,工作任劳任怨,能主动走访群众;大学生村

4

官工作成效明显,大部分大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有关工作,得到了村干部和农民群众的认可和好评[15]。而这一点也在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研究中心联合北京工商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等院校对大学生村官进行的调研中得到印证,84%的人为村里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协助发展特色农业、有机农业,创办企业及科教知识的宣传和普及等;有95%“村官”认为自己合格,有77%的大学生“村官”认为自己受到了当地村民欢迎,有79%的大学生“村官”表示受到了当地各级领导的欢迎[16]。

总结各地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建设实践,当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政府层面的配套政策滞后。大学生村官的角色没有实现合法化,从法律角度看,大学生担任的并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村官,大学生村官角色的模糊使大学生处于“非官、非农”的尴尬处境,很大程度影响了大学生村官开展开作[17]。“大学生村官”的流动有待进一步规范,部分乡镇的“大学生村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借用”和“截留”现象,对“大学生村官”的岗位调整基本上是乡镇说了算,随意性较大,缺乏一个较为规范公正的程序[18]。大学生村官的待遇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每个“大学生村官”来说,收入是不平衡的,如果考虑扣除保险、公积金等因素,实际收入只能维持本人的衣食住行、交通通讯和日常开销,几乎没有什么节余[18]。后续管理、安置问题滞后,截至目前,所谓当“村官”还不是一种建制性设置,可以看作是一种权宜性安排大学生村官[19],调查结果显示,东、中、西部分别有47%、36%、42%的现任大学生“村官”心里主要的顾虑是期满后的出路问题[14]。(2)大学生村官方面的认识误区或能力缺陷。把参加新农村建设当作进入大城市的“跳板”、认为参加新农村建设是“大材小用”、在新农村建设中畏难怕苦、在新农村建设中轻视农民和农村干部等现象在大学生村官中不同程度的存在[20],不少大学生村官卸任后慨叹道:“农村改变我比我改变农村多”[21]。(3)社区(村)干部和村民的角度,大都希望能把专业对口(如农业种植、养殖、法律、财会、电子信息、企业管理)、综合素质较高、为人正直、作风踏实、性格外向、能带领大家致富创业的优秀“村官”派到村里,而从实际情况来看,与村干部所期盼相差较大,“连邻里纠纷问题都不容易解决”等等[14],加之部分大学生村官缺失由学生到农民的思想过渡,在他们看来学生气太浓,部分村“两委”干脆把大学生村官当作“勤务员”,使不少大学生村官感到自己的工作像是“打杂”的,我们选派的大学生村官并非是完全“适销对路”的[21]。有些学者也以不同的视角探析了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郑明怀(2009)认为选聘大学生村官的条件不宜过高,最重要的是要选那些能胜任大学生村官的人去做村官[22];金高平(2009)用金融的视角看大学生“村官”,认为必须支持人才这种投资行为加速流动和周转,目前纵向流动机制已经较完善,但在横向流动或加快周转次数的流动方面还欠缺,同时由于政策侧重于吸纳“存款”上,而对人才资源的投资运用,则完全缺失[23];李伟(2009)从需求层次理论解析了大学生村官计划中存在的问题,当前大学生村官经济待遇偏低、安全感匮乏、社区归属感弱、角色认同度低、价值满足程度偏低等问题[24]。

(四)“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功能定位

“大学生村官”计划自实施以来,得到了广大高校毕业生的积极响应,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不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盲目跟风,一哄而上,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特别是个别地方无的放矢的选派大学生村官,致使一些大学生村官用非所学,难以发挥自己专长,大学生村官成了摆设、“花瓶”,造成了人才和资金的浪费,引起了大学生村官和当地群众的失望和不满[17],这种情况的出现和大学生村官的功能(角色)定位有较大的关系。全国首届十佳村官、清华大学法学院本

5

科毕业生周倍良认为,大学生村官是村级组织特设岗位,系非公务员身份,当前大部分省份对大学生职务的正式定义一般为“助理”角色(村支部书记助理或者村委会主任助理),而且在服务的3年期限中,这种身份都是恒定不变的。这种不是那么有分量的身份定位,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村官地位的尴尬和在农村发展建设中的边缘化[25]。 在大学生村官本身的角色定位方面存在的问题可能更大,“大学生村官”面临专业和自身能力与农村真正需要的人才不相适应的困境。据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暑期社会实践专门针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追踪调查显示,大学生村干部具有农学背景知识的仅有4%,该调查指出,“大学生村官”知识背景远离农村实际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河南平顶山“大学生村官计划”的调查显示,82%的村民认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是发展经济,36%的人认为要搞好学校教育,30%的认为要提高科技水平。然而,对大学生村官的调查发现,86%的大学生村干部认为组织文艺活动、活跃农村气氛是重要的工作;这与农民群众的要求并不一致[26]。

对于“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定位问题,许多学者给予了关注。栗振宇和彭爌(2007)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功利性因素是影响大学生“村官”角色认同的重要原因。2大学生“村官”与农民的心理隔阂较少。

3、发挥自身特长是大学生“村官”价值实现的突破口[27]。从大学生“村官”的角度看,他们如果要使自己的“村官”生涯有所成功,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为工作环境创造实惠;如果从决策者的角度看,在选拔大学生“村官”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选拔对象的自身优势(专业、特长等),以及分配地点的特殊需求[27]。于鹏飞(2009)认为,大学生村官需要失学好各种角色,主要应扮演好“村民”的角色、扮演好“新型农民”的角色、扮演好“村干部”的角色、扮演好“大学生村干部”的角色、扮演好“自愿者”的角色[28]。吴立许(2009)等作为主管这项工作的同志也提出,大学生村官在角色定位上要争作“四种人”:做基层广大群众的贴心人、做农民创业致富的领路人、做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做党的事业的接班人[29]。作为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的我国首位“硕士村官”杨本伦(2008)提出,一些有能力、有理想、有抱负的大学生,为什么在农村的环境中成长不起来?从大学生自身来说,要把进村当做提升锻炼自己的一个机会,不断调整心态,调整工作方式和目标。从各级党政部门来说,要对大学生跟上指导,帮助他们找到定位,适应环境,最后有所成就。另外,还应加快用人制度改革,使基层干部有更多上升空间,让更多下基层的大学生能够留得下[30]。而陈常有(2008)更是对大学生村官的角色提出了更大的期望,认为村官们首先应该是社会观察员,然后才是具体的生产实践者。动员大学生到农村去,用实事求的态度开展调查研究,不仅可以更好促进那里的工作,还可以端正我们的党风、学风。也许可以开创学术新风气,引导中国教育走出泥潭,彻底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培养出新一代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31]。

(五)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制度建设

随着“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全国范围的广泛实施,如何通过积极引导、政策扶持、制度保障、机制创新,促进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健康发展是一个关键问题。学者们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制度建设也展开了探讨。万银锋(2007)认为,当前我国对“大学生村官”问题还没有统一的制度设计,实践中只能参考中办和国办印发的《(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通知》,缺少制度化、科学化的刚性规定和操作依据,应建立健全科学的“大学生村官”选任制度、后续保障制度、帮扶引导制度和评价监督制度[32]。鲍宏丹(2009)从制度保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着手,对大学生村官工程的支持制度、选拔制度、培养制度、出口制度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究。大学生村官深入农村,制约其发挥作用的因素众多,要解决这些问题,最重要的是要

6

从制度上进行根本性的规定与保障[33]。赵锦山(2008)提出,应修改和制定相关法律,为大学生村官权威合法化提供法律支持。今后毕业生的组织分配,应该成为一种建立在村民意愿上,由村民大会讨论接受,具备充分法律基础的政策行为。其次,应与时俱进地对现有的相关法律进行修正,应该在时机成熟时制订针对大学生村官群体的专门法律[34]。也有学者就大学生村官安置问题上的法律冲突进行探讨,给予经过党委政府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和愿意回村干事创业的大学生在本村以合法的选民资格[35],探索诸如“荣誉村民”等机制,解决好选举身份问题[36]。派大学生到农村挂职、创业是好事,问题是,这些创举和一部法律发生了冲突,首先是打破了村民自治这种格局,也产生了村官不由村民普遍直选这种格局。既然大学生村官这种新生事物很适宜农村的改革发展需要,我们就应在试点和普遍推广相结合的情况下,探索出更成熟的体制和制度,为修订法律打下基础。法律的修订本身就是为适应时代性,使其体系更加适应民情和国情,这也是立法的宗旨[37]。

杨明娇、方义发(2009)探讨可以将“大学生村官”作为一种职业进行定位,实行政府“雇员制”,这样做可以一举多得,一是减轻了村里的经济压力,“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福利待遇均由当地政府支付;二是明确了政府和“大学生村官”之间的责权关系,便于对“大学生村官”服务期内的管理;三是给了“大学生村官”们对未来的稳定预期,能够安心工作;四是为“大学生村官”预设了“退出机制”,留下了“出口”,在服务期内为“大学生村官”办理好各种应有的社会保险,当其服务期满退出时可将保险转走,与未来服务单位的社会保险实现对接;五是政府职员实行“雇员制”是各国通例,也是我国未来改革的方向,可以为我国政府机关大范围推行“雇员制”提供经验。但在目前的状况下,城乡差别还会长期存在,城乡一体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大学生村官有了更好的出路而离开农村,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此,在对“大学生村官”实行“雇员制”的基础上,使农村成为“铁打的营盘”,而使下乡的大学生成为“流水的兵”,即采用动态管理办法[38]。冯克(2009)认为,经过一段时间的基层工作,大学生“村官”们基本上有了工作目标和创业意向的时候,主管部门可以对他们的想法和计划进行整合,将那些志趣相投的大学生村官集中在一起合作,以优化人才资源的配置[39]。章曙东、景仁勤(2007)呼吁选聘大学生“村官”工作要充分结合社会实际,改变过去那种“计划分配”、“行政指令”的工作模式,明确农村的用人单位主体地位,引导其从被动接收转变为主动纳贤,组织人事部门要转换角色,从组织领导转为工作指导,通过广泛调查研究,研究制定切合实际的工作意见,加强沟通协调,提高基层党组织及农村党员干部对此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工作顺利开展[40]。

张清华(2008)认为,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长度、广度和深度将由各地运作的情况决定,在完善选拔体制和加强财政、制度保障的同时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创新教育体制,对于即将赴任的大学生村官和在任的大学生村官进行系统化的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还可以总结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进一步开展大学生村官计划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支持。第二,制定一套完善的追踪评估体系,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定期进行评估。第三,成立一个专门负责管理全国大学生村官的办公室,从多方面为大学生村官提供政策性和法制性服务,使大学生村官更好开展基层工作服务人民造福农村[41]。张丽、韩新宝认为,要引导大学生更新观念、树立基层服务的长期意识,改善农村基层环境、为吸引优秀人才创造条件,健全和完善各种保障制度、促进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要落实好国家关于“大学生村官”的激励和保障政策,还必须搞好各项配套改革,统筹兼顾,整体推进,才能使各项政策收到实效。落实好大学生村官的各种优惠政策和待遇,毕业生下乡当村官的优惠政策,通过农村广阔的就业天地和创业前景来吸引他们,如保留城市户籍、提供较高的工资待遇、公务员考试和考研加

7

分、减免学费和助学贷款等。要为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造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安全保障和社会保障,解除他们到农村创业的后顾之忧,重视大学生村官的职业发展,健全后续政策[42]。长兴县的实践表明,把“大学生村官”工作放在战略部署上,放到加强和巩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业现代化目标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工作中与其他村干部在培养、考核、激励、保障等方面一视同仁做出统筹安排,使“大学生村官”在思想上牢固树立我是村里人、我是村官的认同感,这是“大学生村官”在提高自身素质条件下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把“大学生村官”推向实践第一线,在赋予重任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是挖掘和施展“大学生村官”才能的有效举措和重要条件。长兴县“大学生村官”的典型事例共同证明,他们的成长和成功,除了自身勇于进取的创业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思想意志,为创业和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之外,各级组织和领导、亲朋好友在政治思想、工作方法、日常生活、技术资金等方面给予的全面帮助、指导、扶持,为“大学生村官”的成功之路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43]。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针对“大学生村官”计划开展的各项研究已经取得相应的成果,特别是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时代背景和意义、作用等方面已经取得较为一致的观点,许多研究者从调研的角度或实证等角度,对“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中的具体做法和存在问题,也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措施。但是,作为一项涉及面较广的宏大系统工程,目前的研究还较多的集中在存在问题、对策措施、角色定位等方面,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计划长效工作机制的研究有待加强,针对“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财政保障和法律保障机制建设的研究甚少,对“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进行的公共政策评估等研究有待进一步拓展和加强。

参考文献

[1]温铁军.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J].学习月刊,2009,(11). [2]段小力.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公共选择视角[J].江西农业学报, 2008,(10). [3]谭林丽.新农村建设的新创举 大学生就业的新思维[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8,(2).

[4]耿相魁.完善“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几点思考[J].大连干部学刊,2008,(10). [5]宋相义.农村村级组织建设的创新之举[J].前沿,2007,(2). [6]顾承卫,祝志芬.“大学生村官”计划与知青运动的比较与启示[J].青少年导刊,2009,(9). [7]翟书斌,刘军名.大学生村官——新农村建设的内发核心力[J].职业圈,2007,(6).

[8]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大学生村官课题组.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大学生村官发展研究报告[J].农村工作通讯,2008,(10). [9]殷殷.大学生“村官”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以苏北农村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08,(6). [10]马龙生.大学生村官是历史变革承担者[J].山西农业(村委主任),2007,(6). [11]孙兆金.大学生村官热的“冷”思考[N].农民日报,2007-10-10. [12]郑明怀.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硬伤[J].改革内参,2008,(4).

8

[13]薛涌.从大历史看"村官"[N].南方都市报,2006-2-18. [14]中国农业大学大学生“村官”研究课题组.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2009[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15]程毅.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及其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设计--以上海市金山区为个案[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9,(4). [16]袁小年.大学生“村官”母校要“扶上马送一程”[N].北京日报,2009-5-6. [17]李晓玉,李晓宁.关于完善“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0). [18]中共长兴县委党校课题组.“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实践探索与长效机制研究--浙江省长兴县的调查[J].党政干部学刊,2009,(10). [19]田晓超.论大学生村官政策面临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4). [20]安勇.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误区及其对策[J].农业经济,2007,(6). [21]张家智.完善大学生村官制度的思考——以安徽省凤阳县为例[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9,(7). [22]郑明怀.选聘大学生村官的条件不宜过高[EB/OL].http://blog.gxsti.net/u/郑明怀,2009-3-11. [23]金高平.用金融的视角看大学生“村官”[EB/OL].湖南在线金融频道,http://hunan.voc.com.cn/,2009-5-19. [24]李伟.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村官制度建设[J].经济研究导刊,2009,(21). [25]周倍良.大学生村官角色定位待“升级”[N].半月谈,2008-12-1. [26]郑风田等.大学生村官,一把双刃剑[EB/OL].人民网强国社区经济论坛,2009-3-22. [27]栗振宇,彭爌.大学生村官的角色社会化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7,(9). [28]于鹏飞.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定位”[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09-8-14. [29]吴立许.大学生村官在角色定位上要争作“四种人”[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09-12-15. [30]张晓晶.“硕士村官”缘何败走麦城[J].政府法制,2008,(18). [31]陈常有.大学生村官是社会观察员[EB/OL].北青网,2008-05-08. [32]万银锋.“大学生村官”:一种值得推广的制度安排--对河南省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调查与思考[J].中州学刊,2007,(4). [33]鲍宏丹.大学生村官工程制度创新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9,(3). [34]赵锦山.论大学生村官权威的合法性[J].天府新论,2008,(5). [35]刘学平等.“大学生村官”面临的困境及其解决对策(C). 新农村人才战略研讨会论文集. [36]安勇.推行“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制度保障[J].经营与管理,2007,(6). [37]大学生村官安置问题上的冲突法律[EB/OL].大学生村官之家网,2008-08-29 . [38]杨明娇,方义发.“大学生村官”当前面临的困境及其出路问题探讨.http:///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6594,2009-5-18. [39]冯克.严把入口关只是选聘大学生“村官”第一步[J]. 农村·农业·农民,2009,(6). [40]章曙东,景仁勤.选聘大学生“村官”工作要充分结合社会实际[J].党政干部学刊,2007,(1). [41]张清华.大学生村官计划--双赢战略的政策选择[J].湖南工程学院学

9

报,2008,(1). [42]张丽,韩新宝.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及实现途径[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2). [43]中共长兴县委党校课题组.“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实践探索与长效机制研究--浙江省长兴县的调查[J].党政干部学刊,2009,(10).

第五篇:大学生村官创业现状调查问卷

大学生村官朋友们:

你们好!我们是南京师范大学“大学生村官创业现状研究”课题组的成员。为了解大学生村官的创业意向和创业现状,我们特组织本次调查,调查结果仅供学术研究和政府决策参考。

问卷分六个部分,题型为选择和填空,请根据提示完成问卷,除特别说明外,选择题均为单项选择。问卷不记名,答案也无对错之分,请您放心、如实填写,非常谢谢!

一、个人基本情况

1、您的出生年月是年月

2、您的性别是

A、男B、女

3、您开始担任大学生村官的时间是年月

4、您的学历是b

A、专科B、本科C、硕士研究生D、博士研究生

5、您的专业是

6、您目前驻村担任什么职务

A、村支书B、村主任C、副支书D、副主任E、支书或主任助理F、其他

7、您目前主要的工作内容是

8、您是否在在户口所在市担任“村官”

A、是B、否

二、创业环境情况

9、您所在地政府组织部门对大学生“村官”创业的态度c

A、鼓励B、不鼓励C、无所谓

10、您所在村的村干部和同事对大学生村官创业的态度c

A、鼓励B、不鼓励C、无所谓

11、您所在村的村民对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的态度c

A、支持B、反对C、无所谓

12、您家庭对您开展创业的态度c

A、支持B、反对C、无所谓

13、当地政府对大学生村官创业是否出台扶持措施a

A、有B、没有

如果有的话,请列举:很多

14、您是否了解中组部、人民银行总行等5部委联合出台的《关于鼓

励和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的通知》b

A、是B、否

15、您认为目前的创业扶持政策是否在逐渐改善?a

A、是B、否

16、您是否相信以后会有更好的创业政策和环境?a

A、是B、否

17、您认为目前创业政策最大的问题是什么?e

A、政策支持力度不够B、政策浮于形式,缺乏落实C、缺乏宣

传,村官不了解D、政策缺乏长期可持续性E、其他

18、您任职所在村与乡镇政府所在地距离a?与县政府所在地距

离a?

A、0-5公里(含)B、5-10公里(含)C、10-15公里(含)

D、15-20公里(含)E、20-25公里(含)F、25公里以上

19、您任职所在村富裕程度在整个区县属于什么层次?c

A、富裕B、较富裕C、一般D、较贫穷E、贫穷

三、创业意向情况

20、您本人是否有创业意向或计划b

A、有意向也有计划B、有意向但无计划C、无意向

(18题选A者请答第19题,选B者请答20和21题,选C者直接转到第六部分问卷内容)

21、如果您有创业意向但尚无创业计划,主要原因是什么?c

A、有项目无资金B、有资金但找不到项目C、既无资金有无

项目D、不知道如何创业

22、如果您已有创业计划,您的创业计划是否开始实施b

A、开始实施B、尚未实施

23、您创业计划尚未实施的主要原因d(创业计划已实施者此题不填)

A、缺乏启动资金B、事务性工作较多,尚无暇顾及C、感觉

自身创业能力不足D、其他

四、创业计划实施情况(本部分请已经开始实施创业计划者填写,无创业计划或创业计划尚未实施者直接转到第六部分问卷内容)

24、您目前创业项目所处领域是

A、种植业B、养殖业C、商贸流通D、农副产品加工

E、制造业F、其他

25、您创业的具体项目是

26、您创业的形式?

A、成立公司 B、个体工商户C、依托别人的项目D、其他

27、您对该创业项目是否开展过前期调研

A、有B、没有

28、您目前创业项目是否与所学专业有关或属自身熟悉领域

A、是B、否

29、您创业的启动资金来源是(如果多选,请按重要程度依次

排序)

A、家人赞助B、亲友借款C、银行贷款D、政府支持

E、民间借贷F、其他

30、您在创业过程中,是否得到政府部门支持

A 是B否

31、您对政府部门的创业扶持是否感到满意?

A、十分满意B、满意C、一般D、不满意E、十分不满意

32、您是否得到过来自高校的创业辅导?

A 是B否

33、您认为高校有无必要参与大学生村官创业辅导?

A 有必要B没有必要

34、您目前创业过程中最需要的服务是

A、创业导师B、资金支持C、政府支持D、其他

35、如果高校参与大学生村官创业辅导,您最希望得到的是?

A、创业计划指导B、管理培训C、融资及财务管理培训

D、与创业项目相关的技术指导E、其他

36、您目前有无创业贷款需求

A、有B、没有

37、您目前创业项目是否获得银行贷款支持

A、是B、否

38、您通过何种方式取得创业贷款支持(请获得银行贷款者填

写)

A、信用贷款B、第三方担保C、抵押D、其他

39、您当前创业项目累计获得万元银行贷款,截至目前尚未结

清的贷款本金为万元,贷款平均利率为%,贷款期限为年。(请获得银行贷款者据实填列)

40、您创业时启动资金万元,需要银行贷款万元?

41、您认为当前限制村官获得银行贷款的主要因素是

A、缺乏抵押物B、找不到担保人C、不是当地人,银行不放心D、

其他

42、您最希望银行在哪些方面改善创业金融服务(如果多选,

请按重要程度依次排序)

A、降低贷款门槛B、提高贷款额度C、延长贷款期限

D、降低贷款利率E、其他

43、您认为阻碍大学生村官群体创业成功的最主要因素在于:

五、创业效果

44、您目前创业项目的经营情况是

A、盈利B、保本C、亏损

45、您的创业项目目前雇佣了位工作人员?

46、您的创业项目累计盈利元?有农民直接或间接受益?受

益农民人均年收入提高约元?

47.您的任期届满后,已实施创业项目打算如何处理

A、继续经营B、转让C、委托他人经营D、其他

六、其他

48、您之所以没有创业意向是因为f

A、主观上不愿创业B、认为创业不是大学生村官的本职工作C、

创业有风险,担心失败D、村官只是跳板,今后另有打算,不愿为

创业所“拖累”F、其他多种原因

49、您是否有通过引进项目、或策划生成创业项目等方式,为农民创

业提供各种服务或支持b

A、是B、否

50、您最期望任期届满后f

A、转为公务员B、进入事业单位C、继续留任D、考研

E、自主创业F、其他看情况

51、您了解的已经任期期满的村官主要通过f渠道进行人才流

A、转为公务员B、进入事业单位C、继续留任D、考研

E、自主创业F、其他不知道不知道

感谢您对本项目的支持,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上一篇:第五届模联议题范文下一篇:大学生创业创新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