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思想政治开放教育论文

2022-04-23

[摘要]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与全面成长成才,关系到伟大的“中国梦”的实现,是当前大学生教育的重要课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生思想政治开放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生思想政治开放教育论文 篇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研究

【摘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两条重要途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充分运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是新时期全方位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本文在分析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意义和可行性的基础上,尝试探索两者相结合的途径。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

伴随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的转变,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为应付严峻的就业形势,各高校已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下简称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列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其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任务是帮助学生理性规划自己的未来,实现自我分析、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发展观,从而奠定人生职业发展和事业发展的基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蕴涵着丰富而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原则。深入挖掘、充分利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依托,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实践中坚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对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两个重要途径。实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 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国内外不同思想文化的影响下,许多大学生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趋势,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加复杂。然而,由于部分高校经费不足、师资力量缺乏以及“两课”枯燥的理论引起学生的抵触而导致“两课”流于形式等问题,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困难重重,教育效果不理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其教育内容关系大学生的现实利益和未来,与一般思想政治教育的“务虚”相比,其“务实”成分更大,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蕴涵着丰富而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能更好地丰富其内容,为其提供新的平台,从而增强其实效性。

(二)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在需要

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因素,是其核心和灵魂,它确保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本质和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能帮助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帮助学生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提高道德素质和人格魅力,从而更好地从事职业生活。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能帮助大学生树立创新理念,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大学生把外部的规范和约束转变为一种内在驱动力,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接受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的约束,以使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更好地实现个人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充分就业的有效手段

以人为本,不断满足学生多方面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高校的教育目标之一。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以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然而,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侧重于帮助大学生明确个人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提高职业素质和能力等,但在学生思想的熏陶和品德的培养上略显单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着力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建成较为成熟的教育实践体系,但其针对性、实效性略显不足。由此可以看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的本质上是统一的,如果能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就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二者结合还能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当前,许多大学生没有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没有确立人生目标,因而缺乏学习动力,导致个人核心竞争力不足,是其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另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不断深入,许多大学生知识技能整体水平的下降和道德水平的滑坡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如果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

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一)教育目标相一致是必要前提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标是相一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进行职业分析和开展职业训练,帮助学生理性规划未来职业,培育较高的职业素质,培育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内化和外化的道德教育方式,提升其思想政治素养,实现学生的的全面发展。由此看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都是以共性教育为前提,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两者之间教育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这是两者相结合的必要前提。

(二)教育内容相融合是重要基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内容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法制观和道德观等方面的教育,其中道德觀教育是基础,政治观、法治观教育是主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根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是大学学习生活的基础,是学生成功的必要因素。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社会竞争态势、社会需求,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体现了自身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和方向,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深化的过程,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也是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确定方向的过程。内容上相融合是二者结合的重要基础。

(三)教育功能相补充是关键因素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功能上是相互补充的。一方面,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灌输为主要手段,教育效果很不理想。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学生就业为导向,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凸显学生主体性地位,满足学生主体需要,能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向现实生活的回归,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支撑,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起着导向作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个人理想信念是大学生成人成才的基础和学生成长的精神支柱,是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支撑点和创新职业生涯导航活动的工作载体。离开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生涯规划难免迷失方向,甚至走向功利化。教育功能相补充是二者相结合的关键因素。

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途径

(一)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依托,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是实现二者结合的重要模式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实现自我分析、自我认知的过程,是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职业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质的自我教育。借助于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将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就业观念。因此,充分开发和运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平台是实现二者结合的重要模式。(1)以就业心理教育为切入点,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常常会出现焦虑与抱怨、缺乏社会认知、缺乏竞争意识、缺乏自知之明、应对挫折能力差等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和创业面临的压力和困难,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角色定位,提高心理调试能力,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为成才奠定基础。(2)以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以教育者为主导,以灌输教育为主要方法,效果不尽如人意。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知己知彼”,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将会自主地了解未来从事职业的道德规范,通过外部灌输教育、训练和内部的自觉修养,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职业道德情感、职业道德行为。(3)以职业理想教育为中心,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保证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发展性质和方向的关键。加强职业理想信念教育,利用职业理想信念教育统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实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自我发展与社会需要、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相结合,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的职业观和就业观。

(二)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依托,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二者结合的有效方式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导向、激励和同化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育人功能的有效途径,也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切入点和重要形式。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依托,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二者结合的有效方式。(1)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积淀大学生的职业理想。校园文化活动属于行为文化的范畴,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可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面试技巧培训、职场模拟、辩论赛、大学生校园创业实践、创业大赛、创业之星的评选和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职业素质拓展活动。举办这些活动不但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积淀大学生的职业理想,还能发挥校园活动点滴渗透、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2)鼓勵学生社团活动。学生社团是大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当前,大学生自我意识、主体意识日益强化,学生社团活动比老师的说教、空洞的理论更具吸引力。鼓励学生建立诸如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创业协会、职业生涯规划协会等有关思想政治和职业生涯方面的社团,指导他们的理论学习和相关活动的开展,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实效性。

(三)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依托,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是实现二者结合的有力抓手

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也需要学生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社会实践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手段,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依托,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既可以使大学生全面了解社会的职业发展和职业需求,帮助大学生科学合理地设计出符合自身与社会需求的职业目标和职业理想,又可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特点,从而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由此,高校可以根据学生职业设计的要求建立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基地,开展生产实习、社会考察、科技服务、勤工助学、暑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培养品格,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确定职业生涯目标,提高自身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

(四)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依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实现二者结合的重要保障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因而,培养一批能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相对稳定、专兼结合、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需要,也是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水平,增强其教育效果的迫切需要。(1)高校可以组织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长期进修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这些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择业就业指导、人才测评和心理测评等技能的培训和考核,让这些教师考取职业指导师资格证,实行职业指导教师持证上岗制度,使他们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扮演好教练、考评者、顾问以及咨询者的角色。(2)建立一支具备职业指导的业务素质和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素质要求的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辅导员队伍,不定期送辅导员参加职业指导教师资格培训活动,提高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水平,让辅导员成为“两面能手”。(3)聘请一些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专家学者、创业成功人士或者在事业上比较成功的校友作为学院的职业生涯指导教师,发挥他们“引路人”的作用,这样不但能增加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效性,还能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参考文献

[1]关向娟.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融合[J].管理观察,2010(12).

[2]任彩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价值与实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2).

[3]张敏坚.论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10(2).

[4]戴树根.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契合[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9(4).

作者简介:莫华伟(1978—),男,大学本科,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及职业指导研究。

作者:莫华伟

学生思想政治开放教育论文 篇2: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研究综述

[摘 要] 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与全面成长成才,关系到伟大的“中国梦”的实现,是当前大学生教育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学术界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所面对的机遇、挑战以及教育路径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存在着概念界定模糊、重复性研究较多、理论深度挖掘不够、研究方法单一等缺陷,因此,需要进一步强化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研究。

[关键字] 新媒体 主流意识形态教育 综述

2016年1月22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该报告表明:至2015年12月份,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其中,20—29岁年龄段网民比例为29.9%,在整体网民中所占比例最大[1]。很显然,大学生已经成为中国网民的主体。近年来,学术界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研究日渐增多,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

一、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所面临的机遇

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的爆炸式发展,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处在一个碎片化、互动化、多元化、平面化的大环境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着很多机遇。

程文忠认为,手机文化拓展了大学生的视野,拓展了人际交往平台,推动了学习方式的改革[2]。朱源源、聂立清认为,新媒体契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特点,适应当代教育特点,有助于提高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时代性、针对性以及实效性[3]。张震环认为,微时代实现了课堂教学向独立对话的转变,实现了课堂外隐性教育向显性教育的转变,实现了教育者由“专家”向“自己人”的转变,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4]。郭志钦认为,新媒体拓展了高校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渠道和载体[5]。王玲分析了新媒体对高校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机遇:一是新媒体平台拓宽了对高校学生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场域,改进了对高校学生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载体,丰富了对高校学生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6]。王爽认为,新媒体平台的多元化延伸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新媒体平台的灵活性丰富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新媒体平台的快捷性增强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新媒体平台的交互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间的信任度[7]。

综上,新媒体给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带来的机遇可以总结如下:一是拓展教育平台。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跨越式发展,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新媒体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极大地丰富了教育内容,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二是改善教育方式。“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自媒体”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意识形态教育者越发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注重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去单向化、关系隐退、平等互动,促使教育者改进教育方式。三是增强教育辐射力。由于新媒体交互性高、开放度强等特点,大大增进了校际间、地区间的交流和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辐射力和影响力。然而,学术界对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吸引力在新媒体时代得以提高的说法,论据并不充分,倘若仅仅注重利用新媒体技术,采用视频、音乐、图像等素材博得关注,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代替“干瘪枯燥的说教”就能提高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吸引力的观点,未免有失偏颇。笔者认为,吸引力并不能与感染力和影响力画等号,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吸引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学生心悦诚服地认同,如何能让大学生被深深吸引,是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关键所在。

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中应对的挑战

新媒体如同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一方面,新媒体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另一方面,新媒体容易成为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或者人进行攻击和渗透的工具,这必然给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带来严峻的挑战。

王玲认为,新媒体使社会舆论环境更加复杂,受教育者主流意识形态淡化、教育者主体性权威弱化,并从社会环境、大学生自身因素、高校教育因素分析了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弱化的原因[6]。张一、罗理章认为,新媒体加大了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难度,削弱了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给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带来安全隐患[8]。程文忠认为,手机文化造成高校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的减弱,致使高校学生价值观念出现多元化倾向,造成团队精神、集体主义观念淡薄,影响大学生中的行为准则和是非判断能力[2]。曾丽认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存在教育内容僵化、方法单一、途径狭窄等问题,并从社会环境、大学生自身以及高效三个层面分析了成因[9]。张震环认为,微时代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造成了很多挑战:理论教学内容的特殊性与学习浅阅读习惯的矛盾;信息传播的瞬时性与教学内容滞后性的矛盾[4]。郭志钦认为,新媒体虚拟的空间特点弱化了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认同[5]。姚望认为,新媒体场域下的传媒网络化、媒介碎片化、去中心化、话语差异以及谣言等抑制着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10]。张标认为,微博新媒体境遇下高校主流意识形态面临很多问题,例如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高校舆论引导力的减弱、高校学生非理性政治行为的增多、“谣言”传播迅速等[11]。杜淑颖认为,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冲击着主流意识形态,造成大学生思想意识的混乱,而传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方式又受到网络文化的挑战[12]。

目前学界对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挑战的阐述很多,但多有重复。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一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更加复杂,所受到的冲击更是前所未有,增加了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难度。二是新媒体给当前的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方式、路径等带来了一些弊端和挑战。三是新媒体时代,如何有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尚未找到科学路径。随着新媒体的井喷式发展,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着极大冲击,如何加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成为当今社会的难题。

三、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途径

面临机遇和挑战,如何在新媒体时代有效地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紧紧抓住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话语权和领导权,是当前极其重要的一项任务。

张一、罗理章认为,在新媒体时代需要拓展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新渠道,提高教育实施者和受教育者的媒介水平,建立健全新媒体的工作制度和管理规范[8]。王玲主张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强化和巩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创新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载体,提升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6]。程文忠从社会宏观、学校、大学生自身等三个层面阐述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举措[2]。曾丽提出从加强教育内容的创新、促进教育方法的改进、拓展教育途径三个方面创新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路径[9]。张震环主张:利用微平台,实现教学过程的有效互动;建立朋辈关系,实现文本话语向说事话语的转换;优化实践教学环节,实现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平面化”向“立体化”的转变[4]。张标提出应对策略:创新教育理念,巩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活跃校园文化,提高高校网络文化的主导性;增强网络宣传,提升大学生的个人网络素养;内化法治信仰,维护社会发展的和谐稳定[11]。杜淑颖提出:强化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阵地意识,防范西方阶级意识形态的侵袭;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主动改进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方法和手段;进一步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建成一支政治过硬、素质全面的网络文化团队[12]。郭志钦提出以先进的思想引领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宣传教育队伍,建立健全新媒体制度,创新教育内容和方式,强化多元主体作用,营造良好氛围[5]。姚望主张紧紧抓住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结合变化的形势促进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发展,改进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形式,培训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意识形态教育队伍[10]。倪敬丽提出了当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具体策略和方法,从改进意识形态教育主渠道的教学方式方法、秉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当代社会思潮、推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网络文化建设以及营造健康的社会环境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13]。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新媒体条件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在短时间内呈现出很多新状况、新问题、新趋势,然而通过梳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学界提出的观点仍旧大同小异,少有可行性高、针对性强的创新,且强调制度约束、方式创新、拓展路径的措施较多,而保护、满足大学生需求、以生为本的措施相对较少。

四、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研究述评

对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这一课题的研究,学术界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学术界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所面对的挑战和机遇达成初步的共识,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这些对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具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但仍需要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和深化。从目前来看,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有:

1.概念界定模糊。由于研究的领域和视角的不同,学者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定义表述不一,尚未达成共识,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政党的意识形态等等,众说不一。鉴于此,研究者需要继续加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探讨,深入挖掘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确切概念,进一步阐释主流意识形态的内涵和外延。

2.重复性研究多。随着新媒体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学术界对新媒体条件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研究在短时间内呈现出繁荣景象,然而,学术界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多有雷同,缺少针对性、开创性研究,一些成果停留于形式化的实践路径或者口号式的宣传推广,鲜有建设性意见,缺乏针对性创新和有效的指导意见。

3.理论深度挖掘不够。通过梳理近几年的研究发现,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阐发上,缺少必要的理论支撑,缺乏深入的理性分析,无法完全提供系统完整的理论借鉴,因此,需要研究者从新媒体与大学生相结合的角度进一步夯实理论基础,完善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理论,提高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科学性。

4.研究方法相对单一。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研究是一项实践性强、可操作性高、现实意义大的研究,需要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进行实证性研究,概括现状,总结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以增强提高理论研究与实践接轨的可能性,积极寻求问题与策略间的最短距离,以更好地弥补单纯地理论推演在实效性方面的不足,以有效地指导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实践,提高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6年1月)[EB/OL]http://news.qq.com/a/20160122/010647.htm

[2]程文忠.手机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对策[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3]朱源源,聂立清.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新媒体作用机制[J].河南高教,2015(9).

[4]张震环.“微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新境遇及路径探索.当代继续教育,2015(10).

[5]郭志钦.网络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J].学术交流,2013(11).

[6]王玲.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7]王爽.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和创新[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4.

[8]张一,罗理章.新媒体境遇下我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学术探索,2012(12).

[9]曾丽.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路径创新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16).

[10]姚望.新媒体环境下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路径选择[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科学社会版),2015(2).

[11]张标.微博新媒体视阈下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问题与策略[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14(6).

[12]杜淑颖.网络时代的本质特征及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及途径研究[J].办公自动化,2015(9).

[13]倪敬丽.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D].2013.

责任编辑/陈 洪

作者:赵建辉

学生思想政治开放教育论文 篇3:

加强当代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时效性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当下,各级院校对青年学生进行的价值观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文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加强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关键词]青年学生 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简介]于微(1976- ),女,吉林长岭人,吉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吉林 长春 130118)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吉林省高等院校大学生哲学素养教育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H12148)

信息技术普及、经济全球化、西方文化广泛传播,种种令人眼花缭乱的诱惑不仅仅影响着每一个独立个体,更对新时期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了猛烈的冲击,对当代青年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作了全面部署,提出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党的十八大报告也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则是我国的各级各类院校,在青年学生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培育和形成的过程中,院校的作用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贯穿在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使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趋于理性化、自觉化、合理化,使这一高素质群体能够承担起社会发展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任务。

一、当代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价值观是指个体对人生的意义、追求、理想和与价值取向的根本认识与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于事物价值的看法。价值观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并不断规范个体的社会行为。青年学生价值观是在他们的学习与生活中逐步形成的,在处理个人与社会、他人和自身需要关系时,他们会在自身特有的价值观念下进行基本判断,并指导和规范个体的行为。因此,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对青年学生的成长及个人的自我评价与认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总体来说,现阶段青年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但是,受特定年龄阶段与认识阶段的限制,他们的价值观仍然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同时,在当今国际国内不断变化的历史背景下,其价值观的形成受到多元化信息渠道与社会问题的影响,出现了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倾向,以及反传统道德、人生理想失落等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增强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就成为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需要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工作者密切注意,并在实际工作中加强青年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与组织工作。具体来看,当代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与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状况不接轨。就当前青年学生的价值观主流来说,整体呈现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特征,他们主体意识十分突出,道德判断能力显著,勇于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挫折,并积极寻求稳妥的解决方式,渴望在社会的发展中贡献个人的力量,同时希望个人的能力与努力能够得到他人的肯定,能够积极地将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统一起来,将国家与民族的强盛看作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支撑。但是大多数院校的价值观教育却有意无意地忽视青年学生的这些特点,单纯强调正面思想的传递与学习,脱离现实社会生活,难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处,更不会使学生将其内化为思想观念,转化成实际行动。

2.价值观教育的方法缺乏灵活性与机动性,教育过程缺乏情感的交流与沟通。在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锋,直接的说教以及崇高的价值理想的生硬灌输已经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目前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念趋向功利主义、走向世俗,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青年学生本身渴望在学习生活中能够与施教者进行民主、平等的互动与沟通,但个别教育者一味强调正面思想的灌输,追求“思想制高点”的绝对占领,忽略学生的主体需求和创造性,这就不容易发现学生的真实想法,难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主观上苦心经营更容易让学生感到课堂教学的空洞与乏味,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不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困惑,其结果只能是让学生形成流俗的价值观念。青年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对价值理想的认同及趋向一定程度上代表和影响着整个社会理想与未来的发展方向性,因此,院校就必须要加强对价值观教育的时效性,进而提升整个社会未来的精神层次与理想追求。

3.价值观教育过程中缺乏人文关怀。价值观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思想改造与重塑工程,作为价值观教育的受教育者,是生活在一定社会情境中的个人,最主要的是他们有着一定的价值判断力与精神追求,是未来社会的缔造者和承担者,而这种缔造过程也是在一定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激情下才能完成的。因此,可以说人文关怀是价值观教育的灵魂。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各级院校的科学主义的教育根深蒂固,对于学生个人情感、意志和审美情趣的培养的呼声甚弱,即便一些院校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加强价值观教育中人文因素的培养,但在市场化办学、追求高就业率的今天,学生依然存在知识结构单一、眼界狭窄等问题,对学校以外的社会、伦理、生态、文化传统和人类未来等问题缺乏应有的认识和关怀,这也是导致青年学生价值观复杂多样、功利性强的一个重要原因。除了各级院校价值观教育的失利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外,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并蓬勃发展,社会的思想观念随之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也是原因之一。在社会主流思想意识形态的影响及各种新思想的激荡冲突中,当代大学生们追求个人理想与自身价值的实现,大多数学生把在校期间的政治追求同自己的个人价值实现紧密结合了起来,个人主义突出,舍利取义的道德追求逐渐少见。

当代大学生的科技人文素质相对较高,承担着国家与民族未来发展的重任,他们应该在飞速发展的社会现实中,正确认识自身价值的实现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同时不断调整个体的价值观,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需要。因此,对当代青年学生加强科学合理的价值观培育与引导,必须立足于大学生的思想与生活实际,坚持积极的、正面的导向与教育原则,加强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二、加强当代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途径

加强我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必须首先重视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同时要注意教学的方式方法,要以更好地实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为前提和基础,还要从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基本现状及特点出发,针对性和有效性二者不可偏废。各级院校加强当代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可以尝试以下途径:

1.发挥青年学生在价值观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与主动性。价值观教育的主导者虽然是教育者,但是最终的教育效果却要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因此,在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尽力激发受教者的主体功能,变单纯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当代青年学生的成长环境复杂,他们通过众多媒介所接受的信息量远胜以往任何时代,他们对于外来信息有自己的主观判断和定位。教育者不能把他们仅仅当作受教者而已,而应该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发挥他们反应灵活、求知欲强的优势。从本质来说,价值观教育与引导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促使学生的内在心理需要与外在的社会规范进行对话与沟通的过程,在这中间,教育者充分肯定并尊重了学生的主动性,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实现青年学生的自我对话与自我教育。同时,我们还必须坚持价值观教育的政治思想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导向与功能,对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的导向作用十分突出。因此,在坚持发挥受教者主体性的同时,教育者必须坚持价值观教育的方向原则,以达到价值观教育的本质要求,并发挥价值观教育内容的整体效应。

2.价值观教育方式应由以往的单向灌输转向师生间的相互沟通与对话。价值观教育应该是教育活动双方对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沟通交流,在双方之间进行精神上的交流与切磋。作为引导青年学生价值观念,培育青年学生形成科学、合理价值判断的活动,价值观教育的主导者们应更多地注意与学生在精神世界的交流,以特定思想观念对学生心灵进行影响、引导。价值观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施教者不能凭借其在教育活动中的话语权而向学生硬性灌输知识,只有施教者首先具备了平等意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会倾听、尊重学生的真实想法和自主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良性沟通,才能真正发现青年学生在价值观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与学生一起分析、解决问题,才能最终有效地强化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同时,科学、合理的价值观教育内容体系还要求施教者注意教育内容是有机的整体结构,通过各部分内容的合理建构、科学融合,发挥整体的最佳教育效能。因此,施教者必须在对整体教育目标有系统性认识的前提下,在与学生的沟通中贯彻价值观教育,进一步提升价值观教育效果。

3.价值观教育内容应丰富多彩,并结合现实。毕竟我们已经处在一个快速多变的信息化时代,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发展给施教者千篇一律的价值观教育内容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单纯的说教,不把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融入社会现象,不在实际的生活案例中合理地解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掩耳盗铃式的教育方式及呆板的教育内容,不仅不能够解答青年学生心中的疑虑,反而会大大削弱价值观教育的效果。目前我国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人数大幅度增加,不同地域、不同社会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学生的具体价值认识、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等方面的表现千差万别。高校教育教学的主导者在构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内容体系时,务必要注意在体系的建构上与内容选择上,都应依据青年学生价值观念的现实特点,有针对性地、有选择性地、循序渐进地将社会生活的变化纳入教育内容中,尤其要注重解答青年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价值困惑及矛盾,引导他们进行理性与科学的评价与分析,在此基础上,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任何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都离不开教育接受者这个主体,教育内容的设置必须从受教者内心实际出发,只有教育内容符合受教者的实际状况时,教育手段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得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当代青年学生的个体需要、知识结构、社会经验、接受能力等各个方面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教育内容的具体选择与教育方法的实施,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来制定教育内容体系是不切实际的。

三、结语

青年学生肩负着国家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他们的价值观念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主义事业。虽然作为个体的学生,他们各自的知识储备和受教育背景不尽相同,但只要对他们的价值观教育进行有效的探索与研究,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的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与人文精神,就能使之真正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承担者与建设者。

[参考文献]

[1]孙正聿.哲学修养十五讲北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檀江林.高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3]吴向东.价值观:社会主义本质之维[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12).

[4]张秋山.大学生社会角色时代变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于微

上一篇:市场经济伦理价值分析论文下一篇: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