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法应用于高等教育论文

2022-04-23

摘要紧扣保险精算课程教学目标,在具体教学方法上,将比较法和引导法相结合,创新问题式教学方法。探讨如何从问题的设置上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并以保险精算中的“多减因表”一课为例,讲述从相似概念入手设置问题,提高课堂效率。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比较法应用于高等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比较法应用于高等教育论文 篇1:

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统计分析

摘 要: 高等教育研究方法是开启高等教育研究大门的金钥匙。国内学者对多学科研究方法与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的研究,就其内容而言,大多停留在“介绍”和统计层面,系统和深层次的研究较少。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可改进之处是:树立科学的方法论意识,为各种研究方法的正确运用提供思想基础;在高等教育研究活动中更多地运用多元化、整体化、综合化的研究方法;加强对研究方法的研究与训练;优化研究结构,加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发展混合方法研究。

关键词: 高等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 统计分析

高等教育研究离不开正确、科学、现代化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研究在方法上往往缺乏规范的训练,为数不多的一些学者在借鉴其他学科研究模式的基础上,引进了一些新概念、新方法,以此来进一步研究高等教育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国内学者对多学科研究方法与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的研究也掀起了一个小高潮,甚至有部分学者还作出了不少的努力,如徐辉、季诚钧、陈丽萍、马玉女、丁洁、耿涓涓等先后对高等教育学术期刊论文中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调查研究;田虎伟对研究高等教育的博士学位论文中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调查研究;胡建华对我国“六五”计划至“十五”计划期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高等教育课题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等。但是究其内容而言,大都停留在“介绍”和“统计”的层面,系统和深层次的研究较少。

从笔者搜集和掌握的资料来看,迄今为止,还未见有人对研究高等教育的硕士学位论文中的研究方法进行调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欠缺,为此,笔者以湖南师范大学和湖南大学两所重点高校为例,从《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下载资料,对这两所高校近5年来的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研究。

一、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现状及分析

(一)统计和结果

1.本次统计的步骤:第一,从《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选择检索项为“学科专业名称”,键入检索词为“高等教育学”,选择时间从“2004”到“2008”进行第一次检索,得到1 676条记录。第二,选择检索项为“作者单位”,键入检索词为“湖南师范大学”或“湖南大学”,钩选“在结果中检索”进行第二次检索,得到湖南师范大学113条符合要求的记录和湖南大学60条符合要求的记录。

2.两组统计情况表。湖南师范大学的统计情况如表1,2所示,湖南大学的统计情况如表3,4所示。

到目前为止,我国学术界对高等教育的分类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此本文所统计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指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具体方法。其中,文献法包含:文献法、文献研究法、历史文献法等。比较法包含:比较分析、比较研究、历史与比较分析法等。历史法包含:历史研究法、历史分析等。调查法包含:调查分析法、问卷调查、文献与实地调查法、访谈调查等。案例法含:案例研究、案例分析、个案分析、个案法等。观察法包含:观察研究、实地观察等。跨学科研究法包含:多学科研究等。

另外,由于每篇论文全篇所用主要研究方法不止一种。因此,本次统计允许一篇文章重复计算于各种研究方法之中。固表2,表4中所得百分比总和是大于1的。

(二)现状描述及分析

通过对以上两所高校的统计表格资料的观察分析,我们不难归纳出湖南省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现状及特征:

1.传统研究方法仍魅力不减,备受青睐。第一,从统计数据来看,居前5位的研究方法中,传统的研究方法“独霸森林”。以表1和表3为例,湖南师大近5年113篇硕士学位论文中,前5位的研究方法分别为:文献法(89篇)、比较法(50篇)、调查法(37篇)、历史法(23篇)和理论研究法(21篇);湖南大学60篇硕士学位论文中,前5位的研究方法分别为:文献法(58篇)、调查法(33篇)、比较法(32篇)、理论研究法(27篇)和历史法(14篇)。第二,从近5年来的变化情况来看,无论是湖南师范大学,还是湖南大学,其主要研究方法的使用所占的百分比,整体趋势是上升的。这一点从表2和表4中是很容易看到的。

2.文献法统治地位不可动摇。由上可知,传统的研究方法已经独占了“整个森林”,然而,作为传统研究方法之首的文献法,其统治地位更是不可动摇。以表2为例,5种主要研究方法中,文献法就以其绝对优势,压倒“群雄”,近5年所占各年百分比分别约达到了:46.15%、83.33% 、63.64%、 84.21% 、90.00%。总计使用频率约达78.76%,把排在第二的比较法(44.25%)远远甩在其后。

3.新的研究法种类急剧增加,研究法出现多样化。从笔者统计的资料来看,师大113篇学位论文中,所涉及的研究方法就多达24种;湖南大学60篇中所涉及的研究方法也达25种之多。其中,除了常见的一些研究方法外,还出现了不少新的研究法,如:层次分析法、系统分析法、文本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叙事研究、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结合、静态与动态分析结合等。我们暂且不去讨论这些方法是否正确合理,至少告诉我们研究方法正在朝多样化方向发展。

4.实证研究逐步受到重视,但力度还不够。从表1中实证研究排到了第九的位置至少可以说明,该法已经开始被我们所关注和重视了。但与西方注重实证研究相比,其力度还远远不够。

二、高等教育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一)存在的问题

1.理性思辨气息浓郁,实证研究较少。缜密的思辨有利于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但科学的研究也需要科学的、规范的实证研究方法。我国传统文化中自古就有重义理思辨,轻实证研究的传统。研究事物往往从个人经验和感悟出发,讲究“天人合一”的感悟性思辨,再加上湖湘文化的浓郁氛围,致使湖南省高等教育研究方法中“重思辨,轻实证”的问题表现突出。从笔者所搜集到的资料中,以文献法为主的定性研究占据了大部分(约为70.02%),而实证研究近几年虽然明显增加,但整体而言,在表2和表4中也分别只占到了:6.19%和8.33%。且其使用也很不稳定,时有时无。这说明我们对实证研究的重视仍停留在表面层次,没有真正深入、系统地进行研究。

2.部分研究者的方法论意识不强。 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在本文中,所讲方法论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研究者自述研究方法论情况不多。笔者在统计过程中,虽未对其做全面、精确的统计分析,但从随机抽取的5份论文中,真正作者自己在文中述及研究方法论的就只有2篇。我们在整个调查中也发现了这个情况比较严重。第二,对方法论的表述也存在不够全面、准确和规范的现象。如:从掌握的资料来看,极少有研究者能够从研究的基本假设、逻辑、原则和规则等方面对自己所选择的主要研究方法论做全面阐述;同时,大部分自述了研究方法论的研究者又存在表述不清楚、不规范的现象。特别是把研究思路当作研究方法论进行自述的现象突出。

3.研究方法单一,缺乏前沿性研究方法。虽然从统计资料来看,现行研究方法呈现多样化趋势,但就整体而言,仍停留在单一、简单的层面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定性研究仍以文献法为主,定量研究中调查法独占鳌头,而调查法中却又以问卷调查为主,其他方法很少用到。第二,质的研究方法更是找不到应有的“身影”。质的研究方法,它不同于思辨研究,虽然同属定性研究,但它却有其特殊的一面;它是一种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细致考察的研究范式,具有自然性、归纳性、描述性和整体性等特征。由此可见,它比较适应教育活动的实践性特征,对具体教育问题的深入、细致研究也有着独到的“功效”。国外对它的关注和青睐也正好说明了这一点。然而,如此有效的研究方法,在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却还只是个“新生儿”,更不用说把它系统地应用于高等教育研究活动中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落后。

4.名称不规范,以偏概全现象突出。主要表现在:第一,把文献法表述为“文献资料法”、“文献研究法”、“资料研究法”、“文献分析”等等;第二,数量分析方法简单,大多停留在量的表示阶段(如统计分析法),缺乏深入的研究分析;第三,把研究方法论当作方法,把研究视角当作方法等以偏概全现象十分严重。

5.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缺乏有效合作。高等教育研究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实践研究,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属性,需要定性和定量的有效结合。定性研究在研究方式层面包括历史与比较研究、文献研究等间接研究,在我国的具体方法有文献法、历史法、比较法、理论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定量研究在研究方式层面体现为统计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等,在我国其具体方法包括调查法、实验法、数模分析研究、统计法等。据此,由前面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近5年来这173篇论文中使用定性研究的比重约为70.02%,定量研究的约为21.9%,定性与定量结合约为1.58%。这与丁洁1999年—2004年统计的数据:93.99%、6.55%和0.54%大同小异,虽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比重有所平衡,定性与定量结合比重有所上升,但是从整体而言,定性为主,定量少数和二者结合缺乏的局势依旧。

(二)影响因素

1.深刻的历史、文化渊源。我国传统文化中自古就重义理思辨,轻实证分析。从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哲学到宋明时期的理学独秀,再到现代的学术流派无不深深烙上了“义理思辨”的印迹。然而我们的教育科学正是从哲学体系中分离出来的,因此我国教育研究方法自始至终都带有其“母体”方法论所固有的重思辨的思想方法轨迹。

2.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界对研究方法的系统研究不够。至本文写作时止,笔者以网络查询等方式,共查得以高等教育研究方法命名的作品如下,其中期刊论文9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0篇,优秀博士论文0篇,专著2本,金洪海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和潘懋元教授主编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究其原因可能如有学者所说:“人们往往将高等教育研究仅仅视作一种应用研究,没有自己独立的理论,对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也长期被归结为对普通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尽管20世纪后期,教育学家和教育家们开始反思并自觉探索普通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和方法,但对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和方法则很少涉足,只有为数不多的学者在关心高等教育学科的性质、理论基础,高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基本范畴、思维特征和理论结构等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必须解决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和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1]

3.高等教育研究本身所固有的复杂性致使研究难以量化,定量研究难以得到迅速推广和广泛应用。高等教育在国外只是一个问题研究领域,称不上是独立的学科,至今为止无论是在西方的国家还是东方的国家,高等教育学都没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研究方法。国外的高等教育研究,一般采用多学科或综合性的研究方法,而多学科或综合性研究方法也不是高等教育学的独有研究方法。因此多数人认为高等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即使是“主要是应用学科说”,也认为高等教育学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这表达了高等教育学的综合性和多学科研究特点。高等教育学跨人文与科学两大学科,高等教育研究同时具有人文研究与科学研究的性质,使高等教育研究不能单单通过量化研究的方式进行,加上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惯性,所以定量研究在短期内没有在高等教育研究中成为主流研究方式。

4.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队伍整体素质落后。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队伍庞杂,许多不是科班出身,三教九流都有,不少研究缺乏规范,理论深度不够。”[2]第二,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人员缺乏足够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训练。田虎伟在其博士论文《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现状、问题及出路》中对此有专门研究。他从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实力比较雄厚的4所高等院校(厦门大学、华东师大、华中科大和北大)之硕/博士生培养方案的比较研究中发现:“虽然这四所院校都比较重视研究实践环节,但是对研究方法与技术课程重视不够。也就是说,比较重视研究能力主要是高级研究能力的培养,而对基本知识和基本研究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3]实力雄厚且科班的院校研究者都尚且如此,就更不用说其他研究者了。

三、高等教育研究方法改进之建议

第一,树立科学的方法论意识,为各种研究方法的正确运用提供思想基础。在我国的教育研究中,问题意识淡薄、不注重方法论、经验主义与思辨倾向严重、研究方法单一且落后等问题非常突出。这说明我国教育界对研究方法论还没引起足够重视。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树立解决问题的研究意识,加强研究方法论的研究,为思辨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及其综合运用提供思想基础。

第二,在高等教育研究活动中更多地运用多元化、整体化、综合化的研究方法。“高等教育是一个多学科的研究领域,又是一门与社会各个部门密切联系的应用性很强的学科。”[4]这就决定了我们在研究方法上应该积极拓宽思路,更多地去吸收其他领域的先进成果,化单一为多样,不断丰富高等教育研究方法,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继续向前发展。

第三,加强对研究方法的研究与训练,提高研究者驾驭各种研究方法的能力。重视研究生高等教育研究方法与技术课程的开设,是提高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质量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第四,优化研究结构,加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发展混合方法研究。高等教育的复杂性,即高等教育现象的复杂性、研究课题与问题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从客观上要求研究结构的不断优化以适应变化发展的需要,要求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和综合化发展。由此可见,包含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混合方法研究正日益成为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张 黎,马静萍.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与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论[J].高等农业教育,2002(10):15-9.

[2] 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历史与未来[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5):1-6.

[3] 田虎伟.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现状、问题及出路[D].华中科技大学,2007.

[4] 潘懋元.高等教育研究在中国发展的轨迹:为《高等教育研究在中国》(英文本)而作[J].高等教育研究,1998 (1):1-8.

(责任编辑 朱漪云)

作者:高晓清 皮 勇

比较法应用于高等教育论文 篇2:

问题式教学法在保险精算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摘 要 紧扣保险精算课程教学目标,在具体教学方法上,将比较法和引导法相结合,创新问题式教学方法。探讨如何从问题的设置上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并以保险精算中的“多减因表”一课为例,讲述从相似概念入手设置问题,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 问题式教学法;保险精算学;教学改革;多减因表

On Practice of Problem based Teaching Method in Actuarial Course Teaching//YE Lu

the guidance method are combined to innovate the problem based teaching method.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guide students better to learn and think from setting problems. Then Multiple Decrement Table in actuarial science i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illustrate how to set problems from similar concept, and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students’ learning.

Key words problem-based teaching method; actuarial science; tea-ching reform; multiple decrement table

1 引言

《中華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六十四章提出:“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精算平衡,完善筹资机制,分清政府、企业、个人等的责任。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完善统账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构建包括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和商业保险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持续扩大覆盖……”为培养合格精算人才以适应社会需求,近年来各高校在统计学、金融学、保险学和应用数学专业均开设保险精算必修课程。

保险精算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课程,涉及的前期课程准备有高等数学、统计学、概率论和金融数学等。保险精算学的学习是对以往知识的综合应用,所以一般面向本科高年级学生开设。中国精算师考试和北美精算师考试既是当今保险精算领域权威,也是参与人数最多的考试。通过保险精算学的学习,参加相应精算师的考试,不仅是给自己的择业多一种选择,而且可以为自己基础理论课(如概率论、统计学等)的学习情况提供一种证明。经过系统的保险精算学的学习,在获得基本知识的同时,也可以为自己的理财做更好的规划。通过严谨的保险产品定价推导、保费厘定,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做事情思考问题的条理性和系统性。

在保险精算课堂教学中,内容涉及金融数学中的利息理论、生命表、多减因表、生存年金、保险费、联合保险、损失模型、费率厘定等,公式符号极其繁多,推理相对复杂,容易造成学生前后相关概念混淆,滋生畏难情绪,导致听课效率下降。

如何有效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大量保险精算人才?针对保险精算学内容繁多、公式计算相对复杂的问题,如何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曾益、张心洁[1]从教学体系、课程设置上提出建议,如增加寿险精算、精算实务和上机实验教学内容等;闫达文等[2]从教学内容上梳理了三条授课内容主线;林枫[3]将案例教学法和虚拟现实相结合,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本文着眼于在现有教学体系设置下,探索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加深对理论学习的理解。只有掌握了保险精算基础理论知识,才有进一步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能力的可能。

本文主要探讨问题式教学法在保险精算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具体应用。问题式教学法作为基础课程教学的基本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高等教育课堂教学中,如思想政治教育[4]、

植物学[5]、数学等课程的课堂教学中[6-7]。经过教学实践检验,对于保险精算学,问题式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探索潜能方面同样有效。

问题式教学法的关键是教师要设置合适的问题,该问题的提出是能引起学生兴趣且学生有能力做进一步思考的。一个好问题的设置能推动课程的进程,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本文提出从相关或相似概念中找问题和从学生作业或者错误的想当然上设置合理问题。这样设置的问题是从学生角度出发,而不是教师凭空捏造,贴近学生的思维,容易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这部分内容将在本文第二部分阐述。

本文第三部分将介绍问题式教学法在保险精算学“多减因表”一课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包括问题的由来、问题的提出、问题解决的效果等。“多减因表”是在“生命表”一课基础上的继续学习,生命表实际上是只有死亡一个减因的减因表。从数学上讲,就是一维到多维的变化。

但是一维到多维推导不是简单的数字改变,往往有技术方法上的技巧。由于概念容易混淆,一维的相关概念容易想当然地代入多维情形,这就很容易造成错误。比如生命表中的生存概率,学生容易直接代入成为单减因的生存概率;而当有多因素离开原因时,如果有单减因生存概率,即因为某个原因而生,这样的概念在现实和理论中是不存在的。所以在多减因表中,只有总因素生存概率,即暴露在所有因素下生存的概率。通过问题式的引导,启发学生意识到多减因表中没有单因素生存概率的存在,进而认识到多减因表和生命表之间的联系。从当堂练习看出,学生充分掌握了课程中的重点,理解了课程中的难点。

2 问题式教学法中问题的设置

一个好的问题设置在课堂教学中能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能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和进一步研究的欲望。保险精算是从生活实践中发展而来的学科,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问题的来源自然是贴近生活实际的,或者说来源于以学生目前的认知易出现的思维定式。下面就问题提出前的考虑因素、设置问题的技术方法、问题解决的预期效果分别进行讨论。

问题提出前要考虑的要素 问题式教学法关键是问题的设置,问题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或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并找到答案,锻炼自学能力,掌握知识要点,实现学习目标。在设置问题前需考虑以下几点。

1)问题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学习过程中的该部分内容为什么会难理解?为什么易混淆?问题的提出是自然的,不是无凭据的。

2)解决问题需要用到哪些已有的知识?

3)除了已有知识的运用,还有哪些知识需要拓展,即知识的延伸?

按照这样的线路,通过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并谈论解决问题的关键,自然地引入新的知识或解决重难点的理解。

问题设置时的常用方法 在思考问题式教学的问题提法时,主要用到下面两种方法。

1)对比式。比较几个相关概念的符号、公式、相关关系的差异,为什么相关的概念会有不同的相关关系或函数表达?这样的问题设置在基础课中是很常用且能引起学生注意和思考的。先从直观上解释,再由理论推导加以分析,往往能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

2)作业中的错误引导法。所谓错误引导法,就是直接由学生作业里的一些想当然的推导,举出反例,指出这种想法的问题所在。这里的问题是学生不严谨的思维产物,往往也是下个将要学习的知识点。这种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也正是学术研究的发展顺序。

問题解决后达到的效果 通过解决对比差异产生的问题或分析想当然的推导存在的问题,往往使学生印象深刻,理解透彻,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或遇到相似的问题能加以分析思考。这些经历也正是解决“为什么读书”“为什么上课”、高校理论课堂出勤率不高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没有到课堂上来,经过对问题的系统思考,知识点的学习往往割裂,想当然的错误思维得不到纠正。经过大学课堂的学习,经过教师的课堂点拨,学生对知识点融会贯通,定式思维得到纠正;进一步的,培养自学能力,以后没有课堂学习机会时,也可以减小犯错误的概率,增强学习效果。

3 “多减因表”一课教学实例

“多减因表”一课的知识要点主要是分清暴露于总减因下和暴露于个别减因下的函数关系式。“多减因表”一课是“生命表”一课的后续学习,基本函数符号一般是通用的,这也往往造成一些概念理解上的想当然。对于总减因而言,多减因表和生命表涉及的基本函数是一样的,即:

1)ndx:x岁~(x+n)岁减少的总人数。

2)lx:x岁存活的总人数。

3)nqx:x岁的人在未来n年内减少的概率。

4)μx:暴露于总减因下的减因力。

对于减少的人数、存活的人数、减少的概率、减因力而言,暴露于总减因下的是各个减因下的加和。假设有m个减因,总减因下的函数与各减因下的函数有下面的关系:

1),其中,为活到x岁的人在未来n年内由于(k)减因而减少的人数;

2),其中,为x岁存活的人中受到(k)减因影响的人数。

3),其中,为活到x岁的人受到(k)减因的影响在未来n年内减少的概率;

4),其中,为(k)减因的减因力。

减少的概率和减因力的函数关系是由存活人数和死亡人数自然推导的。这里提出两个问题:对于生存概率,即暴露在总减因下的存活概率npx=1-nqx,与各减因下的存活概率有什么关系?各减因下的存活概率又该怎么定义?

第一个问题的提出,可以让相关的函数关系产生对比,促使学生思考产生不同的原因。对于第一个问题的解决,在课后习题中,有学生已经给出自己想当然的结果。这道习题为求20岁的人暴露于两减因下一年,并在随后一年内由减因(2)减少的概率。有学生是这样做的:

解释为20岁的人活过(1)减因1年,也活过(2)减因1年,随后一年由于(2)而减少,所以,总减因下的生存概率是各减因下的生存概率之积。这是符合自然逻辑的。但是,此时各减因下的生存概率如何定义,才能使关系式在严格的逻辑推导上成立?这样定义的生存概率函数还是概率吗?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怎样定义的生存概率函数符合概率定义?这就到了第二个问题的提出。

第二个问题的思考,自然引入独立减率或称为k减因绝对减率的学习。独立减率和减少概率的定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这章学习的难点和重点。

通过两个问题的引导,学生自然理顺了函数之间的关系,掌握了重点内容。当堂的课后习题练习效果很好。

4 总结

在保险精算教学中,应用问题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探索欲望,提高课堂效率,培养自学能力,形成终身学习习惯和能力。问题式教学法关键在于问题的设置,比较法和作业中的错误引导法是较好的、可行的设置问题的方式。通过“多减因表”这堂课的教学案例,可以看出比较法和引导法在问题设置上的具体应用,为保险精算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曾益,张心洁.《社会保险精算》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6(21):63-64.

[2]闫达文,宋立新,朱安妮.保险精算课程内容设置的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13(6):73-75.

[3]林枫.保险精算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教改实践:面向非精算专业[J].中国科技信息,2012(20):205.

[4]张彧.“基础”课中开展问题式专题化教学的实践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7,29(2):53-56.

[5]巩红冬,王玉林,李彪.基于问题式教学策略的植物学课程翻转课堂构建[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26(1):65-70.

[6]李明,刘龙,林蔚,等.问题式教学方法在微积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高师理科学刊,2016(6):5.

[7]殷烁,丛玉华,于梅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问题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6(12):105-107.

作者:叶露

比较法应用于高等教育论文 篇3:

电力变压器故障分析及诊断技术研究

【摘 要】电力变压器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力电路系统当中,用于供电、变电以及配电的电力变换当中,在当今世界的电力供应系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变压器取得了长足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电力变压器生产技术已经名列世界前茅,现在电力变压器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电气设备和生产设备之一。

【關键词】电力变压器;故障分析;诊断技术

1 引言

电力变压器在电力供应系统、用电系统等各种电力系统当中的作用不可替代,无论是输电变电,或者各种工厂的生产过程当中,都应用到电力变压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电力变压器的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各种型号和用于不同用途的变压器也不断被发明并投入生产当中,由此带来的主要问题就是由于各种型号和不同用途的变压器在一些线路和设备的连接方式上有所不同,导致工作人员在对电力变压器进行故障分析和诊断的时候会出现错误,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间接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极其不良的影响。

2 电力变压器故障分析以及诊断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电力系统当中排线过于杂乱无序

在电力系统当中,尤其是复杂的电力供应和工厂供电系统当中,电力变压器当中的线路过于繁复,工作人员在进行连线的时候,由于所连接的线路过多,造成电力变压器的各种接头和线路的走向盘根错节,电线的排布杂乱无序。工作人员在对这种变压器进行故障诊断的时候,由于电线排布过于杂乱无序,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大幅度降低,对电力变压器的故障诊断工作带来了极其不良的影响[1]。此外,电线排版过于无序,工作人员在对变压器的故障诊断并维修完成之后,对电力变压器的电线进行接线的时候,容易将电力变压器的线路和接头接错,发生这种情况之后,轻则导致线路不能正常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对线路进行二次连线,进行二次连线时,一般都会将所有的接头都重新拔下,再次连线;重则导致电力变压器再次损伤,对电力变压器造成二次伤害,严重影响变压器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2.2 电力变压器维修工作人员能力不足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时间较短,尤其是早期的电力变压器的工作以及维修人员早期所接受的知识水平较为落后,曾经的电力变压器的维修技术相对落后,所以现在我国有一部分电力变压器维修人员的维修能力和故障诊断能力相对较差[2],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水平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我国高等教育的书本当中,大部分知识都是由老一辈的专家进行编写,导致书本当中与电力变压器相关的知识与现在各个用电系统当中电力变压器当中的知识相比,较为落后,所以我国现在所培养的新一代电力变压器维修人员不但工作经验不足,而且知识水平也相对较为落后,最终导致电力变压器维修工作人员当中这一部分人群的工作能力与其他人有较大的差距。

2.3 电力变压器质量不达标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我国电力变压器的生产已经呈流水化、批量化的现象,所以在电力变压器生产过程当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质量较差,工作能力和工作寿命达不到要求的电力变压器。这些电力变压器生产出来之后,部分黑心厂家会以较低的价格进行批量出售,或者混合在品质较高的电力变压器当中出售。当电力系统当中使用这些变压器进行工作的时候,由于电力变压器的质量达不到要求,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出现故障的概率要远远高于其他的用电系统[3]。俗话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电力系统实际上是一种精度较高且容错率较小的系统,当中变压器出现故障的时候不仅会影响电力系统当中电力变压器的工作,甚至会对整个电力系统带来不可挽回的影响。

3 电力变压器故障类型以及主要解决方案

3.1 电力变压器故障原因及分析

电力变压器出现故障的主要类型:按电力变压器回路划分,可以分为电路故障、磁路故障和油路故障。按电力变压器的主体结构划分,可分为铁芯故障、绕组故障、油质故障和附件故障几种。但习惯上对电力变压器故障的分类是根据常见的故障易发区位来划分的,如铁芯故障、绝缘故障、分接开关故障等。同时还存在电力变压器渗漏故障、保护误动作故障等。在实际的故障诊断过程当中,电力变压器也可能会由于其长时间工作在较大功率的环境下,超负荷工作,导致变压器当中的各种线路和元器件的寿命大幅度减少,以至于电力变压器在以后的工作当中经常性出现问题。

3.2 针对不同故障制定不同的解决方案

3.2.1 简单阈值比较法

简单阈值比较法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各种电力变压器的故障诊断及维修工作当中,简单阈值比较法是通过对同类型的无故障电力变压器的各种参数进行测量,然后再对故障变压器当中的各项参数进行针对性的检测,当所测故障电力变压器当中的某部分参数与给定参数不同时,则对电力变压器当中的固定部分进行检查,发现故障后及时进行维修。简单阈值比较法的工作方式较为简单,几乎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水平的人都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对电力变压器进行维修和检测,但是这种方式的精度较差,且电力变压器在实际的生产过程当中,不可能每个参数都一样,所以在进行阈值比较的时候,出现误诊断的错误概率较大。简单阈值比较法一般应用于變压器内部线路和磁通回路出现故障的问题[4]。

3.2.2 综合故障诊断法

综合故障诊断法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神经系统对电力变压器当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检测,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模型,将电力变压器当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现象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模拟,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对电力变压器当中的故障进行分析,然后根据计算机所分析的不同结果对电力变压器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与维修。综合诊断法在实际当中的应用并不多,由于综合诊断法的准备周期较长,且需要相关人员进行建模等,步骤太过繁复,并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将电力变压器的故障诊断出来,致使电力系统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重新投入工作。综合故障诊断法一般都是在电力变压器出现难以诊断的故障之后,工作人员不能在短时间内将电路维修完成时,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将备用的电力变压器投入电力系统的工作当中,然后再对故障电力变压器进行综合故障诊断[5]。

3.3 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我国的电力变压器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偏低,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所以我们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提高其综合素质和技术修养,提高其责任意识。

3.4 对每次的电力变压器的故障以及维修过程建立档案

对每次的电力变压器的故障诊断及维修过程建立档案,工作人员在空闲时期可以查看电力变压器的档案,增加其经验,提高其工作效率。

4 结语

电力变压器在我国的电力系统当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对我国电力变压器维修工作的管理有助于我国工业用电和居民用电的正常运行,对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金大博.电力变压器运行维护与故障分析[J].科技创业家,2013(19):93.

【2】曾德卿.电力变压器运行故障分析及诊断技术[J].企业技术开发,2011(24):117-118.

【3】张永宜,段志宏.基于专家知识库的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系统[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1(04):547-550.

【4】李永新.浅谈电力变压器常见故障及诊断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8):292.

【5】刘明武.电力系统变压器常见故障分析与诊断技术[J].科技信息,2010(19):768+765.

作者:刘世鑫

上一篇:新课改下小学阅读教学论文下一篇:民族地区特色师德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