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论文

2022-05-01

摘要:凸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核心立足点。根据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这一维度,应坚持总体性的教学理念,实行贯通式、重点式、专题式教学。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论文 篇1:

体验式教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中运用的心理基础

摘    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真正的行动哲学和过程哲学,马克思主义的特质要求我们以“做中学”的方式实践马克思主义。体验式教学是有力量、有效果且具影响力的教学方法,尤其在信息网络化、价值多元化时代,只有贯彻体验式教学理念,向学生全方位、持久渗透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通过点滴指导、过程体验,才能让学生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感受、情感、思维、行动和关联是构成体验框架的心理基础。

关键词: 体验式教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教学运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真正的行动哲学和过程哲学。教育教学是一种意识唤醒的过程、认知探索的过程、经验凝练的过程及创新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的特质和教育教学的过程属性都要求我们以“做中学”的方式实践马克思主义。经验来自亲身体验,就会深刻得终身不忘。体验式教学是有力量、有效果且具影响力的教学方法。尤其在信息网络化、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只有贯彻体验式教学理念,向学生全方位、持久渗透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通过点滴指导、过程体验,才能让学生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为了更好、更全面地贯彻体验式教学法,必须研究体验式教法在教学中运用的心理基础。

一、“体验”的基本特征

体验是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等学科普遍使用的一个概念。针对体验有不同的表述,《现代汉语词典》将体验界定为“通过实践认识周围的事物”;《高级汉语词典》将体验定义为“在实践中认识事物,亲身经历”;心理学研究认为“体验是个体对某些刺激所产生的内在反应”;范树成教授认为“体验是一种活动,即主体亲身见过、做过或遭遇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活动”;刘惊铎教授认为体验作为一种图景思维活动,不是以单纯语言文字符号的逻辑转换为主的逻辑思维活动,不是知识累加性的,它将认知与情感等因素整合起来,发挥整体的领悟功能,是一种震撼心灵、感动生命的魅力化育模式[2]。虽然对体验的描述不同,但都表述出体验的内涵特征。

(一)亲历促进直接感受性的产生。主体通过亲身经历即对事物事件的“以身体之”才能获得直接的真切的感受。毛主席说过,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必须亲口尝一尝。亲历既包括实践层面又包括心理层面。实践层面的亲历指主体不经过中介而直接与客体相互作用,分为自我角色体验和他人角色体验;心理层面的亲历指主体把自身投射到当事人的心理活动中,从当事人的角度进行认知和体验情感,当事人可以是他人也可以是自己,即“将心比心”、“以心验之”、“内省”、“反省”等。

(二)体验总是与情感相伴而生。体验是产生情感的活动,主体的体验总是与情感有关的。“体验的出发点是情感,主体总是从自己的命运与遭遇,从内心的全部情感积累和先在感受出发去体验和揭示生命的意蕴;而体验的最后归结点也是情感,体验的结果常常是一种新的更深刻地把握了生命活动的情感的生成”[3]。体验使主体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相应的情感,由情感的价值属性将认知、信念、行为联结起来,实现从“知”到“行”的转化和升华。

(三)体验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方式。人们主要通过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两种途径认识客体。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源”和“流”的关系。体验是将主体融合在客体之中对客体的认知,是直接经验。“体验者与其对象不可分割地融合在一起,主体全身心地进入客体之中,客体也以全新的意义与主体构成新的关系”[4]。体验中的主客融合使主体对客体认知得更深刻、更全面。同时,体验到的东西使我们感到真实、现实,可以激发兴趣和注意,刺激感觉、知觉和思维,并在大脑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使我们可以随时回想曾经亲身感受过的生命历程。

(四)体验有助于磨炼人的意志。意志是人为了达到预定的目的,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活动的过程体验可以验证目的的明确性,激起克服困难的欲望,随时调整人的行为。人的意志与认知、情感有密切的关系,认知是意志的前提,“在体验过程中,体验者形成的具体、鲜明、整体的道德认知,制约着体验者随后的道德意志所追求的目的及实现该目的所选择的途径和方式方法”。体验过程中的积极情感对意志行为起到正能量的增力作用,激励人们积极挖掘潜能克服行动中的困难,达到预期的目的;而消极情感对意志行为起到负能量的减力作用,使意志行动浅尝辄止、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五)体验有助于强化人的信念和行为。信念是指人按照自己所确信的观点、原则和理论行动的个性倾向。信念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认识属性与价值属性的深度融合。体验结果的深化和强化会促进体验者信念的形成和巩固。行为是指人在主客观因素影响下而产生的外部活动,是一个整体的行动过程。体验与行为密不可分,体验的过程是主体实践的过程,就是实施行为的过程,体验有助于形成和强化主体的行为,同时是行为认知、情感、信念和意志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二、“体验”的心理基础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伯恩德·H·施密特教授从大脑活动现象的角度解释了体验究竟是什么,他提出了“大脑的不同区域与不同体验有关”的观点,并将这些不同的区域称为“大脑模块视图”。他还指出感受、情感、思维、行动和关联是构成体验框架的基石,这一研究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了体验构成的心理基础。

(一)感受体验。生理学上,感受是指由感受器接受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冲动,它是外境与内心的核心接口,个体对外境所有的理解、认知和经验的累积,都是基于感受。感受体验是指人们的各种感受器官受到刺激而形成的情感体验。感受体验主要产生于学习、实践过程之中,根据感受的程度不同,可以将感受体验划分为轻微的情绪体验和强烈的情感体验两类。

(二)感情体验。感情体验是一种非常强烈的体验,一般有明确的刺激物。它能够吸引人的注意力,甚至打断和排除其他活动,情感体验通常由某种事物或人引起。如钓鱼岛事件能够引起学生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强烈愤慨。利用情感体验进行授课的关键是真正了解什么刺激可以引起某种情绪,什么情境能使学生自然的受到感染,并融入这种情境。

(三)思维体验。思维体验是指人们通过运用自己的智力,创造性地获得认识和解决某个问题的体验。思维体验通常有两种方式:收敛思维体验和发散思维体验。收敛思维体验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为解决某一问题将思路逐渐集中,直至找到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的体验过程。它多采用分析推理的思维方式。发散思维体验是拓宽思路、集思广益的体验过程。发散思维体验出现在脑力激荡的过程之中,要求参加者进行自由的想象而避免做任何评价。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方向相反,但并不是绝对对立的。就整个学习过程来讲:一方面,收敛思维是发散思维的基础和前提。因为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从已知的知识中选择问题,这实际上就是一个思维收敛的过程,只有收敛,才能发散。另一方面,发散又是收敛的突破和深化,只有发散,才能集思广益,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四)行动体验。行动体验是人们在某种经历之后而形成的体验,这种经历或与他们的身体有关,或与他们长期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有关,或与他们与人接触后而获得的经历有关。行动体验包括以下三类:

1.生理行为体验。这种体验可以来源于肉体的运动神经行为或肢体语言行为,也可以来自作用于身体渴求的环境。

2.生活方式体验。在此,生活方式是指个人由情趣、爱好和价值取向决定的生活行为的独特表现形式。大学生接受某种生活方式的途径主要有三类:一是直接行动;二是角色模仿;三是诉诸社会规范。在通过三种途径接受某种生活方式的过程中,大学生直接形成丰富的体验。

3.相互作用体验。除了身体上的体验和长期固有的生活方式,还有一些体验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在特定的群体中,作为群体成员的个人与其他成员进行沟通、交往和联系,彼此之间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由此产生相应的体验感受。这种体验依赖于个人的态度、意图及群体的信仰和规范。

(五)关联体验。关联体验是指学生在追求自我完善和被他人认同的过程中而获得的体验。关联体验一方面谋求个人认识为他人或较大群体接受,另一方面谋求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把学生个人和他理想中的自我、他人及文化联系起来。

三、体验式教学的具体措施

根据“体验”在教学中运用的心理基础的基本理论,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师精心谋划,搭建平台,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各种情境中积极主动地体验、探究、感悟、发现,不断积累经验、创新知识和升华精神,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入心、入脑,成为指导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通过三大途径开展持久渗透。网络渗透: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或建立师生微信群、QQ群,积极与学生开展在线交流,进行个性思想心理辅导,事无巨细、一点一滴,悉心指导,解惑释疑。

党团组织渗透:原理课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的党团建设,尤其是对预备党员和大学新生进行系统化信仰教育,实行持久渗透和点滴指导的帮扶活动。如马原教研室教师均为河北大学工商学院“筑基工程”的指导老师,2012年2人获得优秀指导教师,1人获河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优秀指导教师,1人获2010年度河北省宣传文化系统(政研会)先进个人,1人获2013年度河北省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

校园文化渗透:利用小学期开展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专题教育活动,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校园舆论,弘扬主旋律。

(二)通过“三化”教学,进行点滴指导。实践教学微影化:河北大学在完成课堂理论教学后,对大学二年级学生安排暑期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教学环节为34学时,记2学分。鉴于中国已进入了“微”时代,微博、微信、微电影以势不可挡之势“微”风蔓延,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新增了微电影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将个人梦与中国梦、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有机融合的微电影。实践证明,通过微电影这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实效性,与时代合拍,与年轻人的需求吻合,接地气,可操作,效果好。到目前为止,同学们已经制作微电影370多部,优秀作品39部。影片《幸福阳光》获得保定市首届大学生微电影大赛最佳编剧奖、一等奖。以该作品为支撑条件,团队申报的《微电影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运用》课题成为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择优推广计划”培育项目,河北省委领导做出重要批示,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予以报道。

课堂教学情境化:情境是一种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有一定时空结构、一定故事情节的课堂教学氛围。它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精心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当“主角”,在相应的情境中学习、体验,实现知识、情感、方法、能力的一体化。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展示自我的愿望和自我教育的可能。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把学生置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前台和核心,让教师扮演指导者或帮助者的角色,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究和体验,学到知识,提高能力。课堂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堂演讲、课堂辩论等形式均可以成为教学情境的依托。如在讲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节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父母或身边感人的人和事,真切体会普通人的伟大,加深对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理解。

平时作业模块化:平时成绩由平时作业决定。平时作业分四个模块,每生至少选择一个模块,学生自由选择,自愿结组。开学第一周课上完成作业布置。

模块一:读经悟典。要求文科学生从古今中外哲学类、史学类(理科生:文史哲)经典著作中选择一部精读,写出读书笔记,字数不限,但必须体现读书过程、内容及收获。选择相同著作或相同作者的同学组成读书会,以书会友,交流思想,加深理解。这一模块,不仅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有助于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其他学者的思想比较、碰撞,进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分析历史、解读社会,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

模块二:课堂教学体验。要求学生从教材中选择一章、一节或一个问题,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到讲台上为学生上一次课。可以自己当一回老师,通过备课,制作PPT,进行多媒体教学;也可以当一回演员,用相声、小品、话剧、微电影等形式表现所讲内容,不拘一格,做到就好。老师根据学生所选内容,纳入教学进度安排同学展示。无论哪种形式,学生讲、演完毕,老师都要给予恰当的点评,需要补充的补充,需要更正的更正,需要梳理的梳理,需要交给学生进一步讨论的组织学生讨论,切不可草率处理。这一模块,好处颇多。学生通过自己备课、讲课,或自编自导自演话剧等途径,拓展知识,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提高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自信。

模块三:时事评说。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自由选择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评说。时事评说由三部分构成:一是说事实,交代事件的来龙去脉;二是广泛搜集、整理对此事件的评论:主流媒体是怎么说的,热心网民是怎么议的,国外传媒是怎么转的,等等;三是发表自己的见解。此模块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或自愿原则,将自己的作业制作成PPT,老师随机安排,在课堂上和大家分享,组织学生讨论。这一模块能充分满足大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热点的意识和情感,也能提高大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受同学们喜爱。

模块四:社会调查。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际,自主选择社会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此模块结组完成,三五人一组,组长全面负责。通过社会调查,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生活,开阔眼界,锻炼能力,提高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四个模块均要求教师做到事前认真布置,事中适当控制,事后合理评价。

四、体验式教学的注意事项

体验式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着力塑造的学生体验应该是经过精心设计和规划的,即教师要提供的学生体验对学生必须有价值并且与众不同。也就是说,体验必须具有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因此,在设计学生体验时,必须关注每个细节,尽量避免疏漏。其中,最重要的有两点:

第一,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是体验式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主要责任,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把自己融入教学过程中,把课上、课下连接起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从体验中认识世界,提高能力,做到“知行合一”。

第二,创设好的情境。情境为心理体验提供发生发展的空间,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特定的心理情境产生特定的心理体验,心理情境的创设关系到能否引发相应的心理冲突,关系到能否呈现潜在的认知偏差,关系到学生能否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心灵感悟、促进心理成长。

因此,心理情境的创设需要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学生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在创设心理情境时要符合教学对象的心理发展特征,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真切的内心冲突,引发对心理矛盾的深度思考,产生改善自我的内在动机。

此外,心理情境的创设还要求选择恰当的活动载体。学生能否在团体活动中表现真实自我、体验自我,依赖于该活动是否恰当地模拟了现实心理环境,能否激发真实的心理体验,所以活动的选择成为心理环境创设的关键。

总之,体验式教学追求在体验中升华认知,在体验中心灵成长,这是让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深入人心的有效途径,但是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浓缩的活动中汲取心灵养分,如何让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在活动中触及学生内心,并在深入中使之生成智慧,获得理论素养,是每位原理课教师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惊铎.道德体验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84.

[2]童庆炳主编.现代心理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56.

[3]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29.

本文是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号:2015GJJG008。

作者:沈艳华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论文 篇2:

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维度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理念的转变

摘 要:凸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核心立足点。根据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这一维度,应坚持总体性的教学理念,实行贯通式、重点式、专题式教学。

关键词:整体性;贯通式;重点式;专题式

中宣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方案意见》的通知中提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理,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这是对这门课程的明确要求。从中可以看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设置有两个立足点:在内容上凸显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在理论纬度上凸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事实上,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课程都比较注重强调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以本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改革的核心立足点应该是:凸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深刻理解、准确把握这一改革的核心立足点,在此基础上实现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我们完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的必然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核心立足点:凸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从马克思主义3个组成部分的有机结合上去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这是这门课程改革的最大特点。过去把马克思主义分成3个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从这3个方面分门别类地研究和讲解马克思主义,有其积极意义。这有利于对这些领域的基本知识和规律的深入理解和把握,也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分支学科的建设,这种分门别类的研究今后还会继续下去。但是,问题在于,不能只有分解没有综合,只有部分没有整体。实际上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用列宁的话说,是由3个组成部分构成的一块“整钢”。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有许多著作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整体来阐明的,比如,《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就是《资本论》也贯穿着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所以,列宁称《资本论》是大写的逻辑。从整体上研究和讲解马克思主义,是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和展现马克思主义生命力、走出当前马克思主义教学困境的需要。

1.马克思主义建构意图和形成过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作为一名坚定的无产阶级战士,马克思终生的目标就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要完成这个使命,就必须把革命的理论和革命的实践结合起来,“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所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为了给无产阶级革命提供“批判的武器”,马克思研究哲学。“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真正射入这块没有触动过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2]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只有掌握了哲学的精神武器,才能完成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他说,“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己。”[3]当马克思把黑格尔关于概念与事物的关系加以颠倒并恢复他们的本来面目时,他发现决定政治制度的是经济关系。只有在“市民社会”中才能找到理解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钥匙,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求之于政治经济学。于是,马克思合乎逻辑地把研究从哲学转向政治经济学,最终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所以,马克思主义从开始创立到形成就是一门整体性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的认识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理论大厦的基石,它为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是在这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才有了批判的锋芒和正确的方向。政治经济学以当时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考察和批判对象,它的批判性源于哲学的战斗性和否定性,它批判的理论逻辑源于哲学的唯物史观,批判的目的是为了给科学社会主义做理论证明。马克思社会主义学说的科学性正是以它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以及现实的批判经济学为基础加以论证的。社会主义学说绝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学说,它是整个马克思学说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是历史哲学与现实批判经济学的出发点,也是它们的理论归宿。总之,即使可以出于分析的需要把马克思学说整体“三分”, 我们也必须充分注意到这3个学科之间的内在关联,任何倚重一方而忽略其余的做法都是非科学的,马克思学说的整体性就主要体现在这3个学说的内在统一之中。

3.整体性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和庸俗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区别

马克思主义的许多理论都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为批判某一特定的错误理论而得出的,所以不可避免对一些原理进行了强调,但庸俗的“马克思主义者”却往往将马克思在特定条件下特定的强调极端化,把它和马克思主义整体的理论割裂、肢解开来,断章取义、以偏概全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最终歪曲了马克思主义的本义。如在唯物史观创立的初期,由于当时反对唯心史观的需要,马克思和恩格斯着重论述的是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所以马克思在其《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4]也就是说,“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不应在有关的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5]但是,庸俗的经济决定论者机械地理解唯物史观关于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性,把经济因素作为决定历史的唯一原因,以致否定其他因素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这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事实上,恩格斯在晚年的书信中就明确地批判过这种形而上学的经济决定论:“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过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6]可见,和经济决定论的形而上学性不同,马克思主义既辩证突出经济的最终决定性作用,又强调社会多种因素的整体性作用,是总体性的辩证法。只有整体性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才能避免种种割裂、肢解、歪曲、断章取义、以偏概全马克思主义和庸俗化、教条化马克思主义。

4.凸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是展现马克思主义生命力,走出当前马克思主义教学困境的需要

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笔者深感当前教学最大的困境是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兴趣不浓、重视不够。而导致学生理论课兴趣不浓、重视不够的根本原因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不够,也就是说,当前的教学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分析现实问题、解答现实困惑。而任何现实的历史事件、社会现象,都是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结合体,这3个方面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紧密联系在一起。仅仅从某个方面去认识,都很难把握事物的真相。台湾《中国时报》报道说:“马克思有关资本积累也要求我们从总体上去进行分析,否则很难正确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当前马克思主义教学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将马克思主义分解化教学,以至于不能帮助青年学生全面、正确地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现实。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马克思主义,把握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理,完整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展现马克思主义的实效性和生命力,走出当前教学的困境。

二、教学理念的转变:由分散性的教学转为总体性的教学

认识到凸现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意义后,教师就应该根据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这一维度,积极实行教学理念的转变,由过去分散性的教学转为总体性的教学。所谓总体性的教学理念是指教师注重马克思主义3个组成部分的融通性,从总体上而不是分散地讲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帮助学生用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分析社会发展规律和现实问题的教学理念。具体而言,总体性的教学理念应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得以贯彻:

1.改变过去的肢解式教学方式,实行贯通式教学

正如前面所论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本来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过去却将马克思主义分成3个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从这3个方面分门别类讲解马克思主义。更为重要地是,这3门课讲解时大多“各自为政”,只从经济学或哲学或科学社会主义的某一个角度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这就不可避免地将马克思主义肢解化。肢解式教学方式,显然不能帮助学生用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分析社会发展规律和现实问题。所以,必须改变过去的肢解式教学,实行贯通式教学。贯通式教学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3个组成部分当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来讲解,在讲马克思主义理论3个方面中任何一个方面的时候要联系到其他两个方面,把政治经济学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贯通起来。比如:政治经济学讲资本主义一定要灭亡,社会主义一定要胜利的时候,是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角度讲的,这时候还应该讲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角度来讲社会主义的实现,科学社会主义从阶级斗争的角度来讲社会主义的实现,并且还要讲到以上3个方面的内在逻辑和统一性,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将马克思主义各部分内容理解成一个整体。

2.改变过去面面俱到的教学方式,实行重点式教学

在把过去的3门课程合成一门课程,课时不增加的情况下,如果还像以前一样企图面面俱到地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实行重点式教学,着重讲述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中的基本世界观和方法论,即马克思、恩格斯及其继承者们创立和发展了的,经受了社会实践反复检验所证明了的那些科学原理,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笔者认为,这些重点应该主要包括:世界的物质性、唯物主义认识论、三大基本规律、历史发展动力、人的本质、自由、发展、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所有制理论、关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的理论、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阶级斗争和阶级分析理论等。

3.改变过去的章节式教学方式,实行专题式教学

以上讲到的贯通式教学和重点式教学,主要是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讲的。那么,通过什么手段才能实现贯通式教学和重点式教学呢?我们认为,实行专题式教学是达到贯通式教学和重点式教学的有效手段。因为,挑选出若干重要的专题进行教学,本身就保证了教学内容的重点性;同时,专题可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有效地串通起来,实现贯通式教学。所以,授课老师必须能非常熟练地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挑选出重要的,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贯通起来的若干专题进行讲解。比如:劳动专题,可以从劳动出发讲到政治经济学的商品价值理论(劳动创造价值),讲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的本质理论(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类本质)、认识论(劳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讲到科学社会主义的共产主义社会理论(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第一需要);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专题,可以从哲学的社会发展规律讲社会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从政治经济学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规律讲社会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从科学社会主义阶级斗争等理论讲社会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等等。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凸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参考文献:

[1][2][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60.

[4][5][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32.

作者:王 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论文 篇3:

基于新课程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实践教学模式

摘要:为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变化的需要,先后出台了“85方案”、“98方案”和“05方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做了三次大的改革和调整,明确规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新课程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梳理新课程体系改革的历史脉络,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新课程体系设置的要求,构建角色扮演模拟式、情境模拟训练式、社会调研观察式与社会服务行动式有机结合的“模拟-训练-观察-服务”四位一体原理课实践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热情,提高学生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教学模式

一、新课程体系改革的历史脉络

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变化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经历了三次大的改革,这三次变化和调整一脉相承,具有一定的内在统一性。

(一)20世纪的“85方案”

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科学概念,使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有了科学的称谓。改革全面展开,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新的要求。1985年,中共中央正式发布《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的文件。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设置提出了改革要求,鲜明地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以中国革命史为中心的历史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教育”和“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理论、政策和实际知识的教育”的要求,突出了对大学生进行历史、理论和现实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思路。“85”方案把“中共党史”改为“中国革命史”,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原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原有课程内容,增设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程,集中讲授改革开放以来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

(二)20世纪的“98方案”

十五大以后,党中央提出了邓小平理论要“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的“三进”要求。1998年4月,中宣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通知》,要求从1998年秋季开始,普通高校都要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程为基础,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的开设,标志着新课程方案的设置迈出了关键的一步。1998年6月,中宣部、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规定四年制本科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科类开设)等5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两门思想品德课。“98方案”对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为主题,调整了其课程设置,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这些课程强调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蕴含于基本原理之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学习和掌握。

(三)21世纪的“05方案”

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过程中,2005年经党中央批准提出最新的课程体系(简称“05方案”)。2004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作出了明确的要求。2005年2月7日,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经党中央同意,中宣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规定四年制本科的课程设置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4门必修课;同时,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另外,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选修课,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二、新课程体系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实践教学的要求

20世纪的“85方案”、“98方案”以及21世纪的“05方案”都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尤其是“05方案”所确立的新课程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重点,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新课程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原理”课旨在使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价值观念。

“05方案”明确规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加强实践教学权重,必须要改革和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为提高该课程的教学实践性,可从把握课程结构体系设置,加强实践课程、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对原理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与提高教学策略等方面出发。实践教学是理论“内化”的重要环节,外部灌输的理论,只有经过社会实践,才能真正“内化”、“入脑”,成为一种信念。实践可以充分激发和调动大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对社会现实产生理性认识,从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自觉性。

三、新课程体系下原理课“模拟-训练-观察-行动”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实践化、应用化的活动过程,强调主体应用的知性功能,以灵活的时间和开放的空间展开教学活动,突出知识的应用与主体能力的发挥,是学生直接参与和体验的认知方式,通过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与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广泛交往,并具有感受、体验、参与和应用特征的各种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达到知与行统一,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实践化、应用化的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建构原理课实践教学模式:

(一)情景模拟式实践教学模式

这种实践教学模式,主要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以学生参与为主的场景,给学生以足够的施展才能的空间和机会。这是一种在教学中通过情境创设、角色扮演,引导学生以情境中主人公的身份去探讨理论问题的现实答案,以实现理论课堂实践化的实践教学模式。角色扮演模拟式实践教学模式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的角色,通过体验角色来领悟知识、发展能力和建构意义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将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融于生动的情景中,并鼓励学生去体验情景中的角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演天赋,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二)参与训练式实践教学模式

学生对高深理论的理解有赖于具体活动的锻炼,校内学生试教和演讲、专题讨论和辩论等方式均可训练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试教和演讲式可以训练学生搜集资料、提炼资料、大胆表达的能力。专题讨论和辩论式训练使实践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在准备和论辩过程中,通过搜集相关资料,进而熟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提炼论辩语言,了解论辩技巧,使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有一个质的飞跃。

(三)调研观察式实践教学模式

这是根据教学内容确定的实践活动主题,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实际进行调查研究,接触、观察、了解和感受社会现实的实践教学模式。为了保证社会调查的成功,教师必须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应该给出学生调查研究的主题,并列出调查提纲和基本要求。由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做社会调查,撰写论文和调查报告。这种形式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选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尝试用理论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撰写调查报告和研究论文的能力,以及使用图书馆、文献和互联网的能力。

(四)社会服务式实践教学模式

这是根据课程内容,安排并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社会服务、支援活动等实践与锻炼,提高学生运用课堂理论知识分析、解答现实问题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这种实践教学与感受型实践教学一样,都是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社会活动,不同在于这种活动不仅是走出去让学生看,更多是走出去让学生做,既能锻炼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磨炼吃苦耐劳的意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模拟、训练、观察、服务”四位一体式实践教学模式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的有效路径,以此可以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服务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育。

作者:东波 颜宪源 李晓梅

上一篇:电信商业客户市场营销策略论文下一篇: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积极意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