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活动课研究论文

2022-04-15

摘要:对于小学生而言,既是祖国的花朵,又是祖国的未来。在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活动课程必须进行全面改革。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育中,由于过分追求分数,虽然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基础知识,但在较大的学习压力之下,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逐渐降低,这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活动课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活动课研究论文 篇1:

小学数学活动课与综合实践课的有效衔接的研究

摘 要:数学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应用于现实,基于这个原则,小学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教学与现实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从而了解数学价值,培养数学意识,体验生活,认识社会。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教师应努力做好数学活动课与综合实践课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数学活动;综合实践;衔接

小學数学活动课与综合实践有效衔接是指在数学活动课上对学生按照综合实践的方法来进行学习,把引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与数学活动结合起来,在不增加学习学习负担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的联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的精神。 力求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全面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质量, 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生对于综合实践课的兴趣。

一、把生活实践引入课堂

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可以说,观察生活既是学习数学的起点,又是数学学习的归宿。数学教学要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必须打破传统数学的封闭性,把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具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特征的现实性、生活化、亲切感的内容引入课堂。如教学“16+6×3”时,对于“为什么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就可以从学生买东西的生活体验中悟出。二年级一位教师在新授这一内容时,分如下三步进行:第一步,展示生活情境,出示一把标价16元的雨伞和3本标价6元的图书。询问:“这两样物品共多少钱?”学生列式是:16+6+6+6或16+6×3;第二步,讨论“16+6×3”怎样算。有的学生说先算16和6的和,再乘以3,也有的说先算6与3的积,再加上16。经过讨论,意见趋于一致,教师立即追问:“为什么先算6与3的积?请根据具体事例说明。”最后学生搞清两种不同的物品计算总价时,要分别算出各自的价钱,然后再算它们的和;第三步,在学生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教师不急于讲解运算顺序,而是又一次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平时生活中购买两种物品的情况和计算总价的方法,在具体事例中,让学生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二、诱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

生活中不是缺乏问题,而是缺乏发现问题的眼光。大千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纷繁复杂的变化,教师要利用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思考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促使学生从生活的诱发中产生探究的主题。例如:五年级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的车轮均为圆的,但为什么不做成其它形状呢?从而诱发出“自行车的车轮为什么是圆的?”的探究主题;四年级的学生春节期间拿到了许多压岁钱,不知如何使用好?从而引发出“压岁钱怎样用合理?”的探究主题;五年级学生在打电话过程中,觉得打电话很有技巧,从而激发学生去探究“怎样打电话省钱?”

三、注重实践中应用数学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丰富多彩的,要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就要注重应用,内容开口要小,紧密结合学生学习的数学现实和教材的进度,易于学生操作。这就要求教师要合理地选择内容和时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切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如我曾组织的“春游中的数学问题”,以学生现实的春游活动设计为题材,让学生综合运用时间与人民币等知识去解决秋游中一系列的实际问题,如:租车问题、租船问题、购买食品问题等,既巩固了数学知识,又发展了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综合性的学习探究活动,必须是一种全新的、开放式的活动。必须让学生在游戏中、在实践操作中、在交流研讨中、在合作互动中、在情感体验中去应用数学,从而获得认识社会、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与策略。例如,在复习“利息”时,六年级张老师设计了这样一道开放式的探究练习:2011年春节,张大伯把18000元钱存入银行,定期两年,再过一个月就要到期了,但是前几天张大婶突遇车祸住院治疗,急需用这18000元钱,可是银行规定:凡不到期取款一律按活期计息,为这张大伯左右为难,请你替张大伯想想办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出了多种解决办法:方法一:救人如救火,先治伤要紧,损失一点钱就算了;方法二:向亲戚朋友暂借一个月,一个月后归还;方法三……

小学数学活动课与综合实践课的有效衔接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涌现出的一种崭新的形式,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新体系的有机构成,其设计和实践综合实践活动的宗旨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命运,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关注社会需要并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服务于社会,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完善学校教育职能,以大教育的观念去重新认识学校的教育资源、途径和方式,扩大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增加实践的机会,密切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促进课程之间的统合与吸纳,与学科课程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学习课程有机的整体。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丰富课程内容,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今后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要不断探索 ,及时总结经验,发现更多更好的教学策略。

教育部基础教育子课题“小学数学活动课与综合实践课的有效衔接的研究“(项目号编号:ZH140134)阶段性成果。

作者:郭振法

小学数学活动课研究论文 篇2:

关于小学数学活动课的思考研究

摘要:对于小学生而言,既是祖国的花朵,又是祖国的未来。在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活动课程必须进行全面改革。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育中,由于过分追求分数,虽然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基础知识,但在较大的学习压力之下,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逐渐降低,这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重视这一问题,要深入思考小学数学课的研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活动课;思考研究

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通常情况下,小学教育方法不仅多样化,而且具有趣味性,但在数学学科方面,小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但主要目标是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向学生们传递知识的方法。因此,在开展小学数学活动课程时,既不能拘谨,又不能过于开放,要始终坚持有效性的教育原则。要提高数学教育效果,必须进行有效的改革。

1.小学数学活动课程基本介绍

1.1小学数学活动课教学特点

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小学数学活动班逐渐成为一种课程表达形式。即以数学为题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这类课程始终遵循从现实生活出发的理念,是当今小学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认为,这门课程的研究对象必须立足现实。在数学教师的合理指导下,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逐渐提高,思维方式发生变化,既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解题能力,使得学生的學习效果逐渐提高。

1.2小学数学活动课的教学目标

对于小学数学活动课来说,其与普通课堂教学实质上是相同的,两者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该课程,始终将学生文化基础教育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关注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认识和生活经验。活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设计出各种数学概念、性质、解题公式,使学生能熟练掌握解题的方法[1]。与此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扩大对数学领域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锻炼学生的计算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1.3小学数学活动课发展的意义

数学活动课与普通课堂教学具有同样的教育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活动的教学就是在课堂上简单地继续,徒劳无功地重复。数学活动课相对于课堂教学有较大的灵活性,尽管这一课程不再局限于教学内容和形式要求,但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设置了更宽广、更丰富的教育内容。在小学数学活动课中,促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学习都是十分有益的。

2.小学数学活动课的思考研究

2.1改进活动类别的指导模式

目前我国小学的教学方法很多,形成了一些不断发展的教学方法。然而,目前我国小学课堂教育的有效性还有待提高,这对其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现阶段,小学数学进行的活动课程的教学并不完善,常常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甚至小学教育也在尝试与高考相结合,这主要是由于高考竞争过于激烈所致,家长和老师为了避免学生被淘汰,其本意是好的,但忽视了这样做是否真正有利于孩子未来的职业发展。谁能保证,即使孩子进入了理想的大学,在强迫下学到的知识,对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是有益的。也就是说,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要注重活动课的开展,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综合素质,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活动课教学的有效性。

2.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学生有明确的学习愿望,参与意识和热情大幅度提高,从而达到双倍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活动课上,老师不仅简单地讲解了课本的基本知识,还建立了数学兴趣小组,定期举办数学竞赛等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开展各种活动。教导,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独特魅力[2]。

2.3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不同于一般课堂教学,活动课不建议教师盲目讲解,而是推荐学生参与。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小学数学老师要认清这一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诚然,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社会认知度低,理解能力不够,教师正确的引导是整个课堂活动不可或缺的。与此同时,在小学数学活动课程中,老师要始终明确自己的责任,把握教育标准,要让学生独立,但不能过于放任。当学生遇有难题时,数学教师不要直截了当地回答,而是给予适当的建议,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而确定最终的答案。唯有如此,学生才能感受自我价值,确认自身能力,增强学习兴趣和自信,使得学生能在学习中体验到乐趣。

2.4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初等教育数学课程是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创造空间,体系自身的构建打破了教科书的界限。为此,在小学数学活动课程中,教师应与实际生活巧妙地结合起来,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让学生了解数学源于生活[3]。举例来说,在讲解“克、千克、斤、公斤”,学生对于这些不属于的名称,是难以理解的。这时,教师要给予正确地引导,让学生测量相应重量物体的重量,并结合实际生活情况加以说明,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就能灵活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以重量单位表示。

2.5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目前,我国的教师数量在不断增加,但真正优秀的教师数量却十分有限。强化师资素质建设也是提高小学数学活动班教学的有效途径。要进行有效的改革,就必须有强大的工作能力的教学人员。只有提高教师的素质,数学教育改革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难点。

结语

近几年,我国重视小学数学的发展,许多学校教育工作者也在努力。但在大多数领域中,小学数学活动课,对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刚开始。所以,小学数学教育活动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相关部门应做好活动课程设计,探索合理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我国教育的长远、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银锁.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学的深入思考[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9(11):66-67.

[2]耿慧颖.关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几点思考[J].家长,2019(02):98-99.

[3]石慧.关于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思考[J].教育,2018(14):68.

作者:刘序莉

小学数学活动课研究论文 篇3:

关于小学数学活动课的思考研究

摘 要:数学是在小学阶段就开设的一门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当前小学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现代化教育理念不断发展,教育新课程标准不断跟进,都对小学数学课的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开展已经是势在必行,教育工作者要及时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育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数学活动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思维,以适应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活动课;思考研究

众所周知,数学是我国小学阶段就开设的必修课,也是学校进行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环节。当今社会,开放的教学资源和创新的教育理念对各学科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学生一味咀嚼教材上的理論知识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基于此,在小学数学数学中出现了新的课程表现形式,即数学活动课,该课型以拓宽学生思维、发展学生个性、锻炼学生能力为主要目标,与学科基本课程互为补充,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学科的浓厚兴趣,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和解题能力,进而提高小学数学整体教学质量。

一、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基本概况

1.小学数学活动课的教学特点

小学数学活动课是近年来为适应课程改革而逐渐兴起的一种课程表现形式,指的是在数学学科内进行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该课型始终秉持从生活现实出发的理念,努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当前小学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该课程研究的对象都要依据现实确立,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多种形式逐步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拓宽学生的思维,从而提升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题能力,促使成绩得以提高。

2.小学数学活动课的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活动课与普通的课堂教学目的其实是一致的,都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该门课程始终将对学生文化基础教育的发展放在首位,时刻关注学生对于数学学科及生活经验的认知。在数学活动课的课堂上,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喜好和需要等创设出多种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可以透彻理解并熟练掌握有关数学的概念、性质和解题公式等。与此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扩大其在数学领域的认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锻炼学生的计算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开展意义

尽管小学数学活动课和普通的课堂教学都有着共同的教学目的,但并不意味着活动课是课堂教学的简单延续和无用重复。与课堂教学相比,数学活动课具有较大程度的伸缩性,它不再局限于课程标准的内容和形式要求,而是设定更加广泛和丰富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既能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又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學习习惯,这对于学生受教育乃至我国今后人才的培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关于小学数学活动课的思考研究

1.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一旦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便会对学习产生明确意向,参与意识和积极性明显提高,数学教学也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活动课堂上,教师不能只局限于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简单讲解,还要创设多种形式的活动来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比如成立数学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数学竞赛等,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感受数学学科的独特魅力。

2.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与普通的课堂教学不同,活动课更提倡的是学生的参与,而非教师的一味讲解。在这里,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当认识到这一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当然,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对社会认知水平较差,理解能力也有所欠缺,在整个课堂活动中,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恰当启发必不可少。教师应始终明确自身的职责所在,把握好教学中的尺度,要让学生独立自主,而非放任自流。在学生遇到比较难的问题时,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而要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题目的最终解答还要依靠学生自己的努力。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自我的价值,肯定自己的能力,提升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3.巧妙将活动课堂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小学数学课程的设置是以给学生创设发挥和发展的空间为目标的,本身体系的架构就突破了课本的限制,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努力将数学课堂和实际生活巧妙结合,既要引导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又要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比如在刚学习“克、千克、斤、公斤”等数学概念时,学生不理解这些陌生的名称,这时就要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讲解,可以让他们亲自去掂量相应重量的物体,亲自感受这些重量单位所表达的意义,从而理解并掌握这些概念,并且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

近年来,我国对小学数学的发展非常重视,许多学校的教育工作者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对于绝大部分的地区来说,小学数学活动课仍是一门新的课程,对它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因此,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改革已经势在必行,相关部门要切实做好活动课设计的工作,探索合理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提升教学质量,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许瑛.谈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现状和策略[J].学周刊,2016(32):165-166.

[2]霍九开.浅谈小学数学活动课的设计与开展[J].数学天地,2011(3):100.

编辑 赵飞飞

作者:王卫霞

上一篇:全自动水利水电工程论文下一篇:职业化高职英语教学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