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写作方法的新闻评论论文

2022-04-22

【摘要】信息泛滥的当下,人们对高质量观点的需求日益高涨。社会需要大量有思想、有洞见、有担当的新闻评论员。然而,传统的《新闻评论学》教学模式存在诸如“重知识讲解,轻兴趣培养;重技巧传授,轻思维训练;重传统练习,轻实战演练”的弊端。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基于写作方法的新闻评论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基于写作方法的新闻评论论文 篇1:

纸媒新闻评论如何回应社会关切

[摘要]在“报纸遭遇生存危机”的现实语境下,读者对新闻评论的要求日益提高。人们不仅需要及时、鲜活的新闻报道,更需要有说服力、专业性强的解读与观点。纸媒的新闻评论能够倚仗和信赖最多的应该是新闻工作者的专业和特长,在自家报纸特色和大众关注之间找到“结合点”,并且抓住这些“点”大做文章。专业且具个性,理性而不乏温暖的评论,乃是纸媒新闻评论竞争的一大取胜之道和“王牌”。

[关键词]新闻评论 回应 社会 关切

在众声喧哗的今天,观点多变,观点易碎,网络让人们处于一个多元化的言论场,观点则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在推进社会进步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堪称推动中国的一大“功臣文体”的新闻评论如今受到巨大挑战。可以说,当代新闻评论的发展逐渐呈现以下特点:

首先,新闻评论更加个性化、人格化,而不是以前的模式化。这不仅是人类信息加工规律及新闻评论内在发展规律的结果,而且是媒体技术发展的结果,更是人类进入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这一点在不少报纸近年来的作品中都有所体现,作者形成了个人的评论风格,作者在自己侧重的领域长期观察和研究,形成了独具个性的评论风格。

其次,新闻评论出现更加开放化的特点。新闻评论的选题范围有了相当大的开放,已不再只把目光盯在上层建筑,而是将评论的触角伸向了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同时新闻评论的形式和手段更加多样化。目前新闻评论的形式多样,社评、短评、专栏评论、漫谈、杂感等多种,形态各异、小巧灵活的评论体裁也开始见诸报端,且以后随着新兴媒体文风的影响,纸媒新闻评论也会呈现更加开放性的特点。

再次,评论取向多元化和复杂化,已经不再是原先的对与错,是与非的简单判断,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发展,一个政策也好,一个社会现象也好,都具有错综性,不能一概而论。因此,新闻评论需要突破原有的简单的价值判断模式,进行理性的剖析。

在 “报纸遭遇生存危机”的现实语境下,读者对新闻评论的要求日益提高。人们不仅需要及时、鲜活的新闻报道,更需要有说服力、专业性强的解读与观点。纸媒的新闻评论能够倚仗和信赖最多的应该是新闻工作者的专业和特长,在自家报纸特色和大众关注之间找到“结合点”,并且抓住这些“点”大做文章。

一、高度重视选题,回应社会关切

关注百姓人情冷暖,积极引导社会舆论是新闻的核心生命力,也是新闻的终极价值取向。转型中的中国社会需要让新闻媒体来关注社会的各个方面,关注弱势群体和阶层的重大利益关切,为他们的利益鼓与呼。这就需要注重针对性,对人们普遍关心、迫切需要回答的思想问题,以及人们迫切需要回答和解决的实际问题,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实事求是地给予说明、回答和指导。“题好一半文”,立意上有了高度,回应了社会的重大关切,再结合自己报纸特色以及优势,方能写出出色的新闻评论文章。

每天面对海量的庞杂的热点或伪热点事件,而报纸的版面有限,究竟该如何选择选题,就哪些事件发声?这需要在评论的编辑以及写作中,果断摒弃那些有可能在消费、煽动公众情绪的陷阱,无视那些鸡零狗碎或者骇人听闻的炒作,用心选取那些触及社会深层、触及公众灵魂、更有典型价值的事件。那些紧跟公众关心、能够折射社会转型的痛点或悸动或欣喜的重大事件,报纸评论更不能失声。报纸的新闻评论要高度重视选题,回应社会关切,“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积极担当社会责任,体现公共关怀意识。

西方学者的“媒介依赖理论”认为媒介传播能产生强大的效果,因为它发出的资讯能协助人们建构社会现实,提供给接受者一种世界观,时间一久,人们便依据媒介所提供的参考框架来界定并修正个人的观念和行为。媒体的导向功能可见一斑。而新闻评论是最能传递新闻思想,引导社会舆论的部分。毋庸置疑,今后中国将深化改革,社会将加速转轨,各个阶层的利益诉求变得多样化和复杂化,而且社会思潮渐呈多元化。回应社会关切的评论文章最需要的是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新闻事实告诉人们的是发生了什么,新闻评论则传递的是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可以说思想性是新闻评论的灵魂。纸媒的新闻评论者要有更敏锐的目光捕捉到中国社会的变化,引导社会认识,积聚改革创新的正能量。通过对事实的分析,从思想、政策、理论的高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应局限于就事论事,启发和帮助群众掌握科学分析的方法。这样的新闻评论才能够在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胜出。

二、专业且具个性,理性而不乏温暖

在新媒体时代,媒体的评论之争往往不在于争夺独家新闻的时效优势,更在于集合优秀的评论力量、发挥独家的评论优势、塑造个性化的品牌评论。对纸媒而言,如何更广泛、更充分地突出本报特色,塑造有力的评论品牌,同时在重大社会问题做到积极发声,且不断提升“发声”质量,乃是纸媒新闻评论竞争的一大取胜之道和“王牌”。

事实上,新闻评论的结构形态,多数容易流于这样的结构:概述事件或现象引发出或直接提出观点——论证并阐发观点——以观点回照实际——提出解决办法,发出号召或升华观点。值得注意的是,许多评论员一般不参与采访,评论员只能停留在就事论事上,即更多地围绕一个中心事件或问题讲清楚说明白,侧重于价值判断,而不擅长于举例和列举更多细节,对事件或问题进行说明。相较之下,在美国,新闻评论往往会带给受众的丰富的信息“附加值”,且一般是经过采访取得。在他们看来,凭空想象的写作掩饰不了叙事和推理中的基本缺陷。而近些年来,我国一些纸媒的新闻评论也在尽量撇开较为宏大的叙事角度,摆脱对评论事件、话题的态度的外在化和超脱化,内容向具体化、形式向多元化、分析向专业化转变。

多数纸媒的评论员队伍逐渐呈现多样化趋势。其作者不仅包括新闻评论部的评论员、同时包括对评论事件的所在领域有深刻观察和长期积累研究的记者、编辑,以及社外专业人士的评论力量,汇集呈现不同的观点。尤其是那些作者曾是相关新闻报道和策划的参与者,对相关事件和话题有着丰富的采访经历和体验,并对所评论的事件有着全局性的把握的评论作品,融入更多详尽的事实论据、细节,成为评论作品中难得的“另类信息”,作品读起来也更加真实、更具信服力,摆脱了以往新闻评论作品较重视思维辩证,但忽略解决实际问题和具体操作方法的困局。在新闻人的努力下,一些纸媒逐渐打造出不少具有吸引力、知名度的评论栏目,最终形成不同言论品种相互交流的环境和有活力、有张力的话题空间,让不同的言论主体更为自由地交锋,甚至营造一定的观点冲突,让报纸评论生态空间更为多元和包容。

打造专业且具个性的新闻评论不光要在选题上下功夫,还要看具体“怎么说”。这最需要琢磨的是“理性”二字。不刻意标新立异,刻薄地吹毛求疵,而是不论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还是纷繁复杂中抓关键,或者是顺势而为促改革,都需要让辩证思维更多地融入文本之中,让评论呈现独到的观察视角、专业深刻的见解、严谨的逻辑推理、富有建设性和理性的解析。“理性并不意味着四平八稳。好的评论强调要有独到的视角,而这种视角的产生应立足于对社会问题的整体把握之上,包括对其历史、现状及未来走向的全面观察。”[1]

一些人对评论需要理性的理解为“批评”“批判”,这是一种肤浅的认知。新闻评论的力量在于理性,不过这种理性并不是冷冰冰地板着面孔,而是要理性而不乏温暖。站在道德高地去评判是非曲直,是很容易的事,但是“理解需要能力,评论员不能失去这种‘同情的理解’的能力。”[2]建立在一个有人情味的基础上的评论更具有说服力,没有情怀的批判、不了解情况就乱下判断的瞎评乱评只会毁坏人心、激发对抗的冷漠。

评论员应追求特色化的语言风格。新闻评论的语言风格往往是为其议论说理、直抒己见所服务,在说理评论过程中,语言上的运用对说理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看到,不少优秀纸媒的语言风格可谓不拘一格,丰富多样,或清新明快、或尖锐犀利、或风趣幽默、或朴实平易,且某些评论员已经形成了特色化的语言风格,让人记忆犹新。摆脱千篇一律的写作模式和语言风格,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这样纸媒评论或许会更好看,评论生态也会更健康,也更容易被读者记住。

三、和新媒体接轨,力求风格和形式的多元化

近年来,“纸媒将死”的“预言”可以说不时敲击着每一个媒体人,也引发了人们对如何提升报纸传播效果的讨论。

与传统媒体相比而言,新媒体具有个性化突出、受众选择性增多、表现形式多样等新特点。在这样的竞争背景下,多数报纸的新闻评论稿件的欠缺应该说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时效性上常常力有不逮。新媒体可以随时推送新闻,评论也可以紧随新闻的脚步刊发。不少新媒体还借助自身优势,有意识地将新闻和评论融合,大力发展新闻“述评”,用主客观混合的形式进行传递,其传播效果不容小觑。而报纸显然做不到这一点,即便从网上看到当天的新闻进行评论,见报最早也是第一天晚报或者第二天日报。对一些大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和事件,晚一天甚至两天发表观点,其实在竞争上已然输了一阵。其次,是眼球效应上的欠缺。新媒体在客户端的推送,标题往往很活泼、幽默、给人更多直观、时髦甚至酣畅淋漓的感觉,而报纸上的评论因为要准确、务求不产生歧义,而牺牲了一些新鲜元素,有的读起来感觉沉闷甚至很土。这同样会折损人们阅读的兴趣。

不过,纸媒的新闻评论也有自己的长处:

首先,是精细、精致,蕴含审慎的思考、对新闻事实的尊重。新媒体在时效上抢先一步,有时并非好事。在浮躁的新媒体传播语境中,在“与时间赛跑”逼着人仓促作出判断的压力下,评论常常跑到了新闻的前面。为了夺人眼球,很多新闻标题被制作得耸人听闻,实际上文中所讲与标题并非一回事。这样的陷阱,常常有网络时评人不小心栽了下去。而更常见的是,一个新闻刚刚出来,只见其片段、零碎信息,基本的事实还不清楚,事实只见冰山一角,可在过度追求时效的判断节奏中,各种评论就立刻粉墨登场,竞相表现自己对此事的“深刻思考”和“人文关怀”。如前一阵的大学生贩卖珍稀鸟类被判刑,事件甫一曝光,看到的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掏自家门前鸟窝,马上舆情汹汹,不少评论指责量刑过重,缺乏人文关怀,但不久后事件反转,此乃有意识地贩卖珍禽,让不少评论者感到颇为打脸。这是典型的新闻事实不足下的过度反思,评论跑在了新闻前面。与新媒体评论不同的是,在核实新闻的细节方面,纸媒的评论显然会更细致一些,少一些情绪、偏见和浮躁,当了一份责任心和等待事实的耐心。

其次,是更具专业性和深度。新媒体的最大优势是短平快。但也正因时间的仓促,往往只是表面看起来幽默和讽刺,鲜见展开和深入,更多快餐式的观点,如一看到某个事件,就会条件反射般地想到某个论点。而纸媒的评论作者,大多有自己的专业背景,,都融入了作者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功底,这样的稿件不是人云亦云,而是有独立的思考,有理有据。用更专业的视角看待大众关注的话题,有时可以弥补时效上的缺憾。

基于以上的分析,面对新媒体评论的兴起,纸媒新闻评论不宜妄自菲薄,不过也要积极应变。新媒体的涌现深刻改变了既有的媒体格局,最近一段时间,“媒介融合”的问题越来越提上日程,付诸实践。纸媒的新闻评论也要和新兴媒体接轨,在风格和形式上追求多元化,以期赢得更多的读者。需要注意的是,与新媒体传播方式接轨,并不是一味的迎合网络。作为纸媒的评论不仅要从海量新闻中发现有价值的素材,还要能够超出网络的层面,从宏观角度做好价值观的引领。只有这样,纸媒的评论才能从呆板化乃至口水化等多维度的言论中脱颖而出。视角专业而不局限,语言随性而不随意,这样的评论才会广受读者喜欢。

注释:

[1] 刘文宁:《新闻评论的力量在于理性》,《 新闻与写作》 2013年第2期,第10页

[2]曹林:《十年评论生涯积累的是讲理耐心》,《青年记者》2014年28期,第43页 <\\Y8\本地磁盘 (F)\2011-新闻前哨\2016-2\BBBB-.TIF>

(工人日报)

作者:于忠宁

基于写作方法的新闻评论论文 篇2:

基于问题导向的研讨式教学模式探索

【摘    要】信息泛滥的当下,人们对高质量观点的需求日益高涨。社会需要大量有思想、有洞见、有担当的新闻评论员。然而,传统的《新闻评论学》教学模式存在诸如“重知识讲解,轻兴趣培养;重技巧传授,轻思维训练;重传统练习,轻实战演练”的弊端。基于问题导向的研讨式教学模式在新闻评论教学中的运用,能使教师成为课堂引导者、学生成为课堂主体、课堂成为开放的观点流通场所,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因此,《新闻评论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从备课环节、课堂教学环节、课后练习三个方面进行问题导向研讨式设计。

【关键词】新闻评论学;教学模式;研讨式教学

网络时代,媒介技术的赋权实现了传播的去中心化,使得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传播者,信息来源变得多元化。人们不再苦于信息的匮乏,而是苦于对信息的解读。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评论成了媒体上最抢眼的内容,最稀缺的资源。社会需要大量有思想、有洞见、有担当的新闻评论员。[1]而以理论知识讲解为重点的传统新闻评论教学方法,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评论能力,导致高校新闻教育不能及时为业界培养足够优秀的新闻评论人才,这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新闻评论事业发展的滞后。因此,对《新闻评论学》课程教学方式的探索尤为重要。

一、《新闻评论学》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新闻评论学》作为高校新闻学专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其课堂教学模式也沿袭了传统新闻学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为辅”,这样的模式具有明显的弊端,已经不适应当下的教学需求,其弊端具体分析如下:

(一)重知识讲解,轻兴趣培养

新闻评论学是实用新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新闻评论的运用和写作规律的科学。新闻评论学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学科框架,内容包括新闻评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新闻评论的基本原则、写作技巧和方法。基于这样成熟的学科框架,高校新闻评论学教师在教学中便一心想把学科框架中的理论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在课堂上采取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授课方式,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二)重技巧传授,轻思维训练

新闻评论学教学中,教师通过传授评论文章的写作技巧,包括文章的结构安排、标题设置、角度选取,让学生形成对评论写作思路的了解,只要经过几次练习,学生就可以写出一篇要素齐全的评论文章。但是新闻评论作为一种论证说理的实用性文体,写作者的论证思维尤其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过分看重写作技巧的傳授,必定会忽视对学生论证思维的训练。

(三)重传统练习,轻实战演练

在新闻评论学教学中,为了体现新闻评论学的实践性,提高学生的评论写作能力,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通常会在课后布置练习题。而这个练习题通常只是局限于传统的评论文章写作——给出某一特定主题,要求学生写出一篇1000字左右的新闻评论文章。这样的传统练习形式忽视了评论练习的实战演练,具有以下弊端:第一,在融媒体时代,传统的评论文章形式已经不能满足融媒体环境下评论读者的阅读需要。融媒体环境下,读者已经被培养出了读图、看短视频的习惯,而传统的评论文章只是简单的文字表达,对读者而言,缺乏吸引力。第二,学生的练习作品只面向极少量读者,即使文章写得好,学生也难以从中获得成就感,难以激发写作热情。

二、基于问题导向的研讨式教学模式在《新闻评论学》教学中的优势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方法,被称为“以问题为导向”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BL的研讨式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教师精心挑选现实社会生活中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热点和难点,创设问题情境,组织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共同讨论、相互启发,进而获得理性、深刻结论的一种教学模式。[2]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在问题探讨中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体来说,该教学模式在新闻评论学教学中具有以下优势:

(一)教师成为课堂引导者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3]基于问题导向的研讨式教学模式下,新闻评论学教师不再是传统的课堂主讲者,而是变身为课堂的引导者。教师在课堂上设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参与问题思考,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鼓励不同观点的交流,让学生在多种观点的交锋中感受思想碰撞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对新闻评论学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评论学教师课堂角色的转换,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有利于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一个学习引导者,而不是知识讲解员。

(二)学生成为研究性学习主体

传统的课堂上,学生作为被动的听课者和知识接收者,为了不影响正常的课堂秩序,学生即使遇到了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或者对教师所讲内容持不同态度,他们也不会及时地向教师寻求帮助,这样就降低了学习效果。而基于问题导向的研讨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已经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了,他们成为了研究性的学习主体。他们会围绕教师给出的话题自己思考角度,形成观点,并寻找材料支撑自己的观点,然后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观点,学生还可以与教师或其他同学进行交流甚至是辩论。在观点的表达和辩论中,学生对新闻事件的判断能力、对观点的论证能力都能得到很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将因此得到提高。

(三)课堂成为开放的观点流通场所

基于问题导向的研讨式教学模式下,新闻评论学的教学注重从问题出发,引导学生自由发表观点,在学生进行了充分的表达和论辩之后,教师对学生所表达的观点进行总结提炼,升华到理论层面。这样的学习课堂已经不再是传统的由教师主讲,学生被动接收的课堂,而是由教师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双向互动的、观点自由流通的开放性学习场所。在这样的课堂内,学习氛围将变得活跃而浓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得到较大的提高。

三、基于问题导向的研讨式教学模式在《新闻评论学》教学中的实践

基于问题导向的研讨式教学模式在《新闻评论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能使学生成为研究性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课堂的引导者,评论课堂成为开放的观点流通场所。为了使这些优势得到充分实现,《新闻评论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每一个环节的问题导向研讨式设计。具体来说,主要可以从备课、课堂教学、课后练习三个环节进行设计。

(一)备课环节

备课环节包括教学目标设计、课时设计、教学手段设计、教学方法设计、问题设计、讨论环节设计、参考书目设计、实践环节设计及学习成果检测设计等。[4]新闻评论学教师在备课环节应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进行设计,宏观层面是指教师在学期初就对要教授的《新闻评论学》课程有宏观的把握,包括对课程的教学目标、课时安排、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参考书目、实践环节、成果检测都有提前的设计;微观层面是指教师备每堂课内容时,要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问题导入、讨论环节等进行设计。其中,教师对“基于问题导向的研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微观层面。

在进行每堂课的备课时,教师要基于“问题导向”的原则,安排研讨式课程。首先,教师要寻找当下热点事件,作为本次课程的话题导入材料,寻找话题导入材料的原则是“与本次课程内容相关”,并围绕此话题设计与本次课程内容相关的提问。其次,教师要设计讨论环节的具体安排。譬如,设计5-6名学生为一组,以组为单位进行5分钟的讨论,讨论结束后每小组派出1-2名發言人总结陈述本组观点,然后倾听其他小组的观点,小组之间如有不同观点可以相互进行辩论。最后,教师对学生们的发言情况进行总结,并回归到本次课程主题上来。

(二)课堂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环节是每门课程教学的中心环节,《新闻评论学》也不例外。基于问题导向的研讨式教学模式要求《新闻评论学》课堂教学遵循“以问题为导向”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主动性,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的工作重点是抛出问题、引导发言、进行总结、回归课堂。在新闻评论学课堂教学中,用一个当下的热门话题作为课堂导入,最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师在导入话题之后,应该针对此话题提出具体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然后组织学生就这个问题进行分组讨论,讨论结束后,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鼓励持不同观点的学生进行观点的交锋辩论。最后教师就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然后由此进入当天课程的主要内容。值得强调的是,课前的话题讨论环节是为了给当天课程主要内容做铺垫的,所以在设置讨论的话题及问题时,教师要注意话题及问题与所授课程内容的相关性。

新闻评论作为一种论证说理的文体,逻辑清晰是关键。[5]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种训练具体可以运用在引导学生发言的环节,在学生发言环节中,教师既要鼓励不同观点的自由表达和辩论,也要让学生明白,辩论的重点不是为了输赢,而是为了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发言的最终目标是训练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达到萧公权所说的:“养成个人之思想力,理解力,评判力,俾其学成之后,不独于事理之是非得失能有独立之见解与判断,而又能根据真理无止境之认识,对于一切异己之主张,持宽容之商榷态度,不人云亦云,亦不必强人同己,既不任感情蒙蔽理智,亦不以信仰替代思想”。[6]

(三)课后练习环节

传统的《新闻评论学》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给学生布置一篇1000字以内的评论文章作为课后练习作业,这样的练习安排,缺乏前期铺垫,难以产生优质作品。

基于问题导向的研讨式教学模式下,《新闻评论学》的课后练习可以与前期话题讨论相结合,采用其话题作为评论对象,要求学生对自己小组成员课堂上的发言内容进行整合,然后形成一篇完整的新闻评论作品。由于学生在课堂上,已经分组对这个话题进行了讨论、发言,并且进行了不同观点的交锋,所以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对此话题的观点基本趋于理性,稍加梳理,就容易形成一篇成熟的评论文章。至于论证过程,学生还可以在着手写评论文章时不断进行完善。

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紧跟传媒业界需要,创新自己的评论作品形式,做出诸如微博短评、微信长评、短视频评论等作品,并将本组作品发布在个人社交媒体平台上,供广大网友点评,教师还可以将其中的优秀作品推荐到学校媒体平台以及业界媒体平台上进行发表。网友的点赞或回复,以及媒体编辑的点评,都将给学生带来成就感,产生激励作用。

结语

《新闻评论学》是一门集理论性、实用性与思辨性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能力、论证说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基于问题导向的研讨式教学模式以“问题导向”为重点,以学生为课堂主体,以教师为课堂引导者,共同营造一个开放互动的课堂教学环境,非常适用于《新闻评论学》的课堂教学。“基于问题导向的研讨式教学模式”的运用,能强化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锻炼学生主动表达观点的能力、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对新闻评论的学习兴趣,提高《新闻评论学》的教学效果。

注释:

[1]张昆.新闻评论教育的华科大模式[J].新闻记者,2018(06).

[2]聂智.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基于问题导向的研讨式教学模式的建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9).

[3]桂渝芳.《新闻评论学》研究型教学方法探析[J].青年记者,2017(11).

[4]闫学军,卢忠民,周立斌.“基于问题的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21).

[5]陈敏.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评论教学的探索[J].新闻与写作,2017(05).

[6]萧公权.施行宪政之准备.独立评论文选[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

(作者:湖南科技学院传媒学院广电系教师)

责编:周蕾

作者:许丽君

基于写作方法的新闻评论论文 篇3:

网络时代传统媒体新闻评论创新的思考

数字化浪潮随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逐步嵌入人们的生活,微博的异军突起让我们进入了“公民记者”时代。微博在畅通人们交流渠道的同时,也深刻地改变了传媒格局,多元化的话语体系正在被建构,碎片化的写作与阅读逐渐成为习惯。在这样的舆论背景下,传统媒体如何发挥新闻评论的优势,增强舆论引导能力,在诸多声音中做到观点正确、理性深刻、引人入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现状分析

自2008年起,笔者每年都对全年的中国新闻评论状况进行现状描述和分析,相继发表《民主进程中的公民意见表达——2008年中国新闻评论回眸》《“评论权”推动评论新发展——2009年中国新闻评论回眸》《日趋多样化的新闻评论发展态势——2010年中国新闻评论回眸》和《社会转型中的新闻评论——2011年中国新闻评论回眸》等文章。在长期的研究中,笔者认为,在以微博为主体的新媒介格局中,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如权威性强、论证深刻等,但是在微博的冲击之下,也凸显了不足之处,如时效性弱、互动性差等。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现状可以概括为两方面:

从积极方面来看,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具有微博等新媒体难以比拟的优越性和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首先,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在社会转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社会转型为评论提供了诸多选题,这些选题对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广阔的思路。纸媒评论的理性思维大大强于微博等新媒体的碎片化表达,在写作上更体现思维的深刻,论证的严密,逻辑的合理,在引发读者思维的同时往往表现出主流意识的权威陸。特別是党报的社论、评论员文章,代表报社阐述党的方针、政策和纲领,贯彻落实上级领导的指示,是社会改革和政策变化的风向标,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更是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的。

其次,新闻评论在传统媒体中分量越来越突出。新闻评论一直受到媒体的重视,特別是报纸更把它誉为“灵魂”和“旗帜”。虽然报纸的改版中一度出现过有的报纸取消或减轻新闻评论的现象,但是大多数报纸都以不同的方式加强了对评论的重视,2008年《南方都市报》推出每周日8个版的评论周刊,包括讲坛、访谈、国际评论、宏论等板块,随后《新京报》也推出了逢周六出版的评论周刊;2010年《人民日报》首次推出刊登各种言论的“观点”专版,“直面社会现象和社会热点问题”。

再次,新闻评论的声音更加多元化。随着政治改革不断推进,民主意识深入人心,更多的意见和观点在评论中得到了体现,新闻评论也完成了从一元化的“官方立场”向多元化的“意见表达”转型。

当然也存在着不足。微博的兴起与发展,正在建构时效陸更强、信息量更大和传者与受众更广泛的新媒介格局,传统媒体新闻评论不足之处由此也表现出来。

首先,时效性较弱。微博可以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现场直播手口评论,而报纸是昨日新闻,新闻评论由于报刊自身的采写程序和出版规律,往往是第二天才能见报,这种观点的公开或意见的表达,明显滞后于新媒体。

其次,议题过于集中。如前所述。微博评论的内容具有多元化和碎片化的特征,包罗万象,既可以是时事政治新闻。也可以家长里短的情绪渲染,而纸质媒体新闻评论由于版面局限和惯性思维等原因,在议题设置和选择的范围上多有局限,突出表现在评论对象的集中化上。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议题较多集中于民生和时事,而对微博中较为流行的国际关系、生活趣味和八卦新闻关注较少。

再次,评论缺少互动。在互联网络中,一条新闻下面往往附有网民的跟帖,在热门话题下面,跟帖量往往数以十万计,在微博中,公布一个信息、转载一条新闻或发布一篇小评论,一般会得到熟悉的、不熟悉的“粉丝”的关注和再评论,这种反馈以最直接的文字形式成为微博新的内容。而在纸质媒体中,一篇新闻评论发表后,很少能得到充足的反馈。除《南方都市报》在评论版设有“批评/回应”栏目外,在其他报纸上虽然有的安排了,但因时间和版面的限制,还是很不够。

传统媒体新闻评论如何发展和创新

微博有其重要的时代价值,传统媒体有其不可替代的社会地位,新闻评论作为一种意见的表达方式,在新媒介格局中,不能故步自封子传统媒体中,也不能跟风微博失去其本质的思维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笔者认为在多元话语体系下,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可以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增加评论的质量和分量,打造评论品牌。

第一、以评论精品塑造新闻评论的权威性。

微博在手,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事件、社会问题的评论员,但是由于微博碎片化的内容和个性化的写作方式,使微博不可能成为人们深入,分析问题、切实解决问题的工具,它充其量是一条发现深层问题的线索和解决问题的简单思路。而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则不一样,它有鲜明的主题、严密的论证和强大的说服力,在理性思维的指导下,往往能为政府机关或公共机构提供解决问题的切实可行的思路或方法。

2011年年9月24日,由《新华每日电讯》和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共同主办的“《新华每日电讯》新闻时评年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在分析新闻评论面临的挑战时突出强调了评论的“责任,理性,建设性”。因此,打造新闻评论精品,在多元声音中塑造评论的权威性就显得更加具有时代意义。《人民日报》在这一方面进行了具有借鉴价值的探索,2011年2月10日至3月17日,《人民日报》评论部发表系列文章“如何提振政府公信力”(共5篇);3月24日至4月14日,发表系列文章“如何协调社会关系”(共4篇);4月21日至5月26日,又陆续发表“关注社会心态”系列评论(共5篇),认为“培育一个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是对各地执政者的时代挑战”;6月之日至6月之3日,刊发“如何回应社会关切”系列评论(共4篇)。文章发表后,不管是官方的反应还是来自民间的回馈,都表明这一系列评论文章真正做到了冷静研究问题,理性看待问题,合理解决问题,做到了深入人心。

第二、以开阔的视野拓宽评论的议题空间。

新闻评论的议题可以是政治层面的制度设计,可以是社会层面的结构框架,也可以是文化层面的思想意识,但是仅仅顾及这些方面还不够,新闻评论要彰显时代价值,必须能引起人民群众的注意,得到人民的认可。

在新媒介格局下,传统媒体新闻评论必须以开拓的视野关注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才能有持久的战斗力和不衰的生命力。例如前段时间一篇名叫《坐在路边鼓掌的人》的微博,转发量近15万次,评论达2万多条,成为微博上的热门话题。2012年5月18日《中国青年报》就以此为评论对象发表《虚拟的“23号”

温热的心灵鸡汤》的评论文章,作者针对当下社会流行的火爆“成功学”和由此带来的社会焦虑与不安,以一篇微博文为切入点,展开了较为深刻的论述。除此之外,微博中被热烈讨论的国际关系问题、经济问题、法律问题和文化问题等都应成为新闻评论的选题。因此传统新闻评论的议题应该突破“从新闻报道中”来的思维惯性,将网络、微博等真实反映人们生活现状的意见领域作为选题的源头,撰写出入们爱好、认可的新闻评论。

第三、以开放的姿态搭建交流平台。

微博作为观点的表达工具,在每一段发言过后往往附有较多跟帖,在不断的反馈和回复中,微博实质上充当了意见交流的平台,并且正是因为这样的平台,微博才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活跃性。然而在一些报纸中,新闻评论成为评论员的专属权利,很少有新面孔的介入。时评就其本来意义来说,绝不应该是同一个面孔的,而应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作为公众意见表达的一种手段与渠道,时评理所当然要表现出广泛的参与性,而不应成为若干“小圈子”的自娱自乐。新闻评论的发展必须基于群众广泛的参与,报刊应以开放的姿态,秉持“真理因辩论而明,学术因竞争而进”的理念,搭建交流的平台,为受众提供更为广泛的对话空间,让评论版真正成为“意见自由交流的市场”。

总之,在微博盛行的新媒介环境下,多元化的话语体系正在被建构,碎片化的表达和阅读逐渐成为人们的习惯,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在这个观点时代遭遇严峻的挑战,但是只要对现实进行理性的观察和思考,对自身进行不断的反思,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明天依旧灿烂。

编辑 吴长伟

作者:赵振宇

上一篇:机电接口技术机电一体化论文下一篇:监控系统设计的通信网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