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车载充电产品设计论文

2022-04-22

不愁功放没地儿放ETON伊顿SDA系列功率放大器作为德国ETONMA系列功率放大器的接班人,新SDA系列颠覆了之前产品设计外形,以全新的姿态面向市场,而且尺寸极小,在这样一副小皮囊下却拥有与之不相匹配的大功率,更可方便地隐藏式安装,极大节省了车内空间,并且可以轻松的进行系统搭配,调出好的音响效果。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自行车车载充电产品设计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行车车载充电产品设计论文 篇1:

折叠电动自行车设计探讨

摘 要:本文以折叠电动自行车在面对现代城市生活空间问题和交通问题所产生的现有设计状态为基础,简析了折叠自行车产生和发展,着重针对现存的折叠电动自行车设计进行分析,内容涉及主架材料选择,车架造型设计,折叠方式,电池位置设计,折叠电动自行车设计中的难点。结合顾客需求和市场策略,提出该产品的设计趋势和构想。

关键词:折叠设计 ;电池组 ;折叠自行车; 设计分析; 设计趋势

中国已经成为当前世界上电动自行车生产、出口、消费的大国,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压力的加快,能源和交通成为全球性的问题,由此所产生了人性化交通工具的主张。分析当前折叠电动自行车的折叠方式与效率、设计特征、电池组位置,结合现实分析折叠电动自行车的设计难点,同时为折叠电动自行车的设计趋势和优化提供有效的依据。

1 折叠电动自行车的产生与发展现状

1.1 折叠电动自行车的产生与优势特征

折叠自行车是20世纪30年代在欧洲起源于军事用途并伴随着轿车的普及和城市人口的增多而出现,近些年由于采用各种新材料、新技术及结构从而使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更结实耐用。近年折叠电动自行车也随之出现,因具备便捷、高效、微小优势而受到用户青睐成为代步工具。

1.2 折叠电动自行车的国内市场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对415家电动自行车制造规模以上企业的统计,电动自行车总产量为3551万辆,其中折叠电动自行车约占750万辆。电动自行车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1.3亿元。电动自行车全年出口首次突破百万辆,对外亚洲出口90万辆。

1.3 折叠电动自行车当前的基本设计要求和使用群体

折叠电动自行车的基本设计特征是个性化、轻量化、适用群体细化,市场品类在逐步形成高、中、低多档次格局可供顾客选择。目前,折叠电动自行车的主要消费群以及对折叠电动自行车的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

表1消费群对折叠电动自行车设计的要求

顾客群体 使用要求 技术特征 价格

2 折叠电动自行车的折叠方式设计与电池组位置设计分析

2.1 折叠电动自行车的折叠方式设计分析

现行折叠电动自行车可以分为车架大梁折叠式(车体对折式),前后叉折叠式,多部件折叠,嵌套合体等折叠方式。在折叠特性和车体类型的基础上,就以上四类折叠方式设计进行分析。

2.1.1 车架大梁折叠设计

车架大梁是自行车车架的组成部分和车架风格特征显现的重要载体,大梁折叠的基本构造是在车架大梁与座管相接附近设置折叠扣件,使得大梁前后两部分围绕折叠扣件的轴做180度水平旋转,前后轮并行放置实现折叠。这种折叠设计成本相对较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符合用户的基本期望。是行业公司推出普通折叠电动自行车产品的首选方案。

表2折叠方式

折叠方式 优势特征 劣势特征 顾客群体

2.1.2 前后叉折叠设计

前后叉折叠式设计主要应用于尺寸较小的电动自行车上,该折叠特征是将两轮组围绕着连接部件在同一直线上相向合龙实现折叠。折叠后可放置于汽车后备箱,适合自驾游的用户,实现“长途驾车—景点骑行”模式。且车轮依然能够继续使用,满足拖行的功能。然而这种折叠设计决定了自行车的轮径尺寸不能过大,否则折叠效率低。

2.1.3 多部件折叠设计

多部件折叠设计是较为新异的折叠方式,该方式的出现得益于材料的进步和骑行体验设计的发展,设计特征是将部件模块化,可以被拆卸,通过拼装和连接件组成。折叠件主要分布于前后叉连接管、鞍管、车把、把立部分,是目前效率最高的折叠方式之一。这类折叠车成本较高,其附加值在于设计体验与技术特质。

2.1.4 嵌套合体折叠设计

整合设计方法也被应用在了自行车上,典型的特征就是嵌套合体折叠,该种折叠方式颠覆了早先的以车架为主的折叠方式,而是将车架设计成嵌套结构,车架在发挥承载作用的同时也承担包裹作用,折叠完成后形成一个较为规则的方体形状,使得折叠后的自行车显现出强烈的科技风格和现代感。这种折叠方式简洁,效率高,折叠后能够拖行,携带极为方便。但是对电池有很高要求。

(a) (b)

图1嵌套合体折叠设计

针对以上四种折叠方式做类比分析,可以概括成:

(a) (b)

图2 折叠方式

2.2 折叠电动自行车的电池组位置设计及外观分析

电池组是折叠电动自行车的能量源,其位置设计与外观也受到行业技术发展和设计潮流导向的影响。折叠电动自行车的电池应该具备质量轻、体积小、更安全、效率高的特点,因此锂电池很好的符合了要求。电池组置放方式有中置式、斜梁式、菜篮式、后置式四大类,电池组的位置设计能够反映出自行车设计风格、样式、人机工程、适用环境以及技术特征。

2.2.1 中置式

中置式是出现最早的电池放置方式,放置角度与座管走向一致,底部与后下叉贴紧,前面采用导槽座管紧扣,顶部设有拉扣,能使用户在不做深度弯腰的姿势下轻易抽取电池,通常应用在城市通勤车中。该设计使得电池组的重心在整车中间,有利于骑行安全。电池壳通常采用单色ABS塑料或者铝壳,由于体积较小,通常给用户简约精巧、平衡协调的感官。

2.2.2 斜梁式

斜梁式电池组设置的特征是将电池盒通过连接件紧贴于斜梁上方,达到视觉新颖的设计目标,技术特征基本与中置电池组相似,但是其重心较高的缘故,稳定性相对较低。因此在电池盒设计的优化方便还有较大空间。

2.2.3 菜篮式

菜篮式电池组是在用户体验潮流下的一次突破,具体形式为电池盒外壳设计成方盒状,外面包裹厚实布料或者尼龙面料,形成书包样式钩挂在横把上,将组建风格化,给用户以亲近和柔和感。且安全和防水,能够有效保护电池组。是近年来小型折叠电动自行车采用的放置样式,但由于折叠后电动自行车重心靠前导致提携缺乏人性化。

2.2.4 后置式

后置电池组主要应用于26英寸以上自行车,特征是平放于座位后衣架下方,由于后衣架高度的限制,样式基本固定,视觉呆板,因此在外观设计方面需要深入考究,达到与车身协调目标。该设置由于重心较高,对于电池组内部的稳定性有较强的要求。

(a) (b) (c) (d)

图3电池组置放方式

3 折叠电动自行车的设计难点

作为短途交通工具,折叠电动自行车的设计在工艺和设计上都要比普通的自行车和折叠自行车要复杂,集合设计分析以及行业经验,折叠电动自行车的难点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折叠后自行车的重心应该尽量在中段,这就要求设计师在对电池组设置过程中考虑折叠后的位移。电器件例如电线、控制器等应该尽量隐藏起来,避免散乱以及安全故障,这也是设计人性化设计考量。整车部件应该轻量化,可以用替代材料来减少重量,同时保证功能以及美观,因此研发人员对于材料与工艺以及美学三者相结合应有良好的掌控能力。外观设计上折叠电动自行车相比普通自行车科技风要强烈,应该充分考量贴花、烤漆色泽与车架本身的协调,使其达到科技风格与简约别致的视觉效果。

4 折叠电动自行车的设计趋势

4.1 便携化和轻量化设计

折叠的基本宗旨就是便携化,由于车载方式以及旅行需求增多,整车外型应轻便、折叠快捷。同时充分运用新材料,车架应该更多运用铝镁合金、碳纤维等材料,能够支持各种形态的成型。在折叠件方面,可以将部件模块化以及整合,减少用户对于部件的太多关注从而方便使用,同时能够保障功能,兼顾美观,还可以在模块化的基础上有选择性的配置功能,以期能够更好的实现设计诉求。

4.2 人性化和交互应用

随着人们需求的不断提升,设计也可以向人性关怀的方向靠近。在自行车应用的不同的使用状态下拥有相对应的形态调整,满足不要用户的需求,例如电池组可以给手机进行充电以及骑行和助力模式相结合的方式,把手形态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习惯进行配置更换。此外,设计可以将智能交互技术应用结合,让用户能够与设备沟通,建立人—车—环境的互动,让顾客感受到骑行的愉悦和个性展现。

5 结语

折叠电动自行车是全球认可的低碳交通工具,在非可再生能源紧张的今天,起作用和意义显得更为明显。通过对现有折叠自行车设计的分析研究,可以明晰各种折叠电动自行车的优劣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可优化的因素和要求,充分运用现有技术并且提出用户体验策略,为符合时代的新产品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参考文献:

[1] 陈恳.对折叠自行车设计和开发的思考[J].中国自行车.2004(04):

24-25.

[2] 邓卫斌,黄景明.自行车折叠设计探讨研究[J].科技资讯.2010(31):245.

作者:周小军 杨勤

自行车车载充电产品设计论文 篇2:

酷品情报

不愁功放没地儿放

ETON伊顿SDA系列功率放大器

作为德国ETON MA系列功率放大器的接班人,新SDA系列颠覆了之前产品设计外形,以全新的姿态面向市场,而且尺寸极小,在这样一副小皮囊下却拥有与之不相匹配的大功率,更可方便地隐藏式安装,极大节省了车内空间,并且可以轻松的进行系统搭配,调出好的音响效果。SDA系列包括SDA100.4四声道功放、SDA150.4四声道功放、SDA100.6六声道功放、SDA750.1单声道功放四款功放,高电平输入可支持原车主机。

正式量产了

米其林TWEEL免充气轮胎

米其林 TWEEL轮胎是一款革命性免充气轮胎,TWEEL概念轮胎最初亮相于2004年巴黎车展,不过现在传来的好消息是,米其林将正式开始量产Tweel无气轮胎了。该轮胎有助于米其林开拓新市场,并帮助他们扩展在低速应用行业中的应用。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目前量产的无气轮胎并非面向民用市场,而是偏向于工业应用。

高性能轮胎新贵

飞劲ZIEX ZE914系列轮胎

飞劲轮胎自诞生以来便崇尚运动性能,在国外,飞劲轮胎还被冠以汽车性能明星改装产品称号。据了解飞劲轮胎将于2015年1月正式进入中国市场,旗下的ZIEX ZE914系列轮胎会成为首款在华销售的国产产品。ZE914系列轮胎在高刚性构造的基础上,采用了可实现高水准操控稳定性能的新花纹,不仅大幅度提升汽车操控稳定性及弯道操控精准性,同时还保证了安全性及舒适性。

专为德国车研发

德国力魔顶级4700机油

德国力魔Top Tec 4700获得了梅赛德斯最新的MB 229.52认可,这一标准是针对装载于M, S, G与E系列等车型中的V6 Bluetec引擎而制作。该标准同时可兼容MB 229.51与MB 229.31等下级标准,并满足API SN标准,这款机油产品可帮助厂商服务几乎目前所有的梅赛德斯车型系列,可以说是一款专为德国车研发的德国机油。

优雅不牺牲竞技

TECHART Centerlock轮毂

TECHART可是保时捷的改装大户,他们针对保时捷Turbo S和GT3车型(991型)推出了新的Centerlock系列轮毂。该产品采用流动成型技术实现了一体式结构,重量轻,刚性强,可让操控变得更灵活和精确。外观设计上,细小的条幅设计让轮毂看上去更显轻量化。而且,这样的设计对制动系统的散热也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

活出青春

五福金牛新丝圈环保脚垫

车邦五福金牛自推出“超弹丝”脚垫便在汽车用品行业掀起了一股热潮。现在,五福金牛在“超弹丝”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推出了新丝圈环保脚垫。新丝圈脚垫采用“超弹丝”材质,具有防水、排水,易洗、易干等优点,这不仅有效防止发霉变味,避免了细菌的滋生,同时有助于改善车内空气质量。其中“圈状结构”的全新编织法,使得新丝圈毯面柔软的舒适性和高弹的恢复性完美结合,让整体外观更显高档美观。丰富的配色也彰显时尚,目前新丝圈脚垫共有蓝色、粉红、黄色、橙色等12个不同颜色,其个性的色彩演绎出整车的艺术生活。

买一送一还行

Mini Citysurfer电动滑板车

眼下电动独轮车已经满大街飞,不过Mini还在怀念两轮的魅力,Citysurfer概念车就是这么一款能在城市楼宇之间愉快穿行的交通工具。这款踏板车使用了可折叠设计,时速达到24km/h,电池也能通过Mini汽车本身的12V直流电源供电,不会担心没电的问题。但20kg的重量却超出常人承受能力,BMW的意思是最好你还得有一辆Mini,这样就可以把Citysurfer放在后尾厢中,如果买大车送小车可能大伙比较容易接受。

单反级广角

善领行车记录仪V18

继后视镜款行车记录仪之后,善领科技推出全新超薄款行车记录仪。与之前后视镜系列做加法功能不同,这款V18行车记录仪以瘦身的形象出现,通身只有4颗控制键,简约而时尚。机器背面的大个头广角高清摄像头能够拍摄到画面前方170度的范围,并采用单反级摄像头标准,能够录制1080P的影像资料,录制的视频中前方车牌清晰可见。此外,善领V18还具有移动侦测、紧急唤醒的智慧功能。

无缝对接

Akrapovic宝马M4排气尾段

Akrapovic钛合金排气系统在业内闻名,当然高昂的价格也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不过对于有钱任性的宝马M4车主想必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这款Akrapovic为M4全新开发的排气尾段带有阀门,能够通过宝马原车的可变阀门控制这套排气系统,做到与原厂设定无缝对接,此外这款产品尾嘴还提供碳纤维装饰效果。

带它去兜风

Kicker PSM3 powersports扬声器系统

许多年轻人骑车的时候喜欢带着耳机听歌,其实还有一个聆听音乐的方式。比如这款Kicker 推出的PSM3 powersports扬声器系统,可以直接用固定在车把上,不仅是自行车,三轮车或者摩托车都能使用。其实目前市面上有很多这类自行车专用音响了,毕竟Kicker是国际汽车音响界知名制造商,我们还是对其出品充满了期待。

给轮胎装个充气筒

固特异研发自动充气轮胎

固特异认为现在标配的胎压监测器也并非万全之策,于是想到一个高招,他们让轮胎胎压永远处在安全的状态,原理是给每个轮胎装上了自动充气系统。这套自动充气系统命名为AMT技术,利用蠕动泵和传感器让轮胎胎压保持在一个最佳状态,燃油经济性也会随之提高,现在这项技术已经进入实地测试阶段。

一脚踢开后备厢

路畅尾门电动感应系统

想必很多人都遇到过从超市出来,手里拿着一堆东西,却还要面对冷冰冰的车门找钥匙的尴尬。路畅科技智能尾门开启系统是这样用的,只要伸脚轻轻一踢即可打开后备厢,微妙的动作,却带给车主最人性化科技体验。目前该技术可配置别克君越,君威车型,通过随身携带感应钥匙,结合脚的摆动让位于后保险杠底部的感应器认知,实现无需遥控或按键便可开启尾部行李箱的功能。

痛改前非

福特Sync 3

不要说福特的了,就是其他品牌的车载多媒体通讯娱乐系统也都没给消费者留下什么好体验,不是运行缓慢,就是操作体验不人性化。不过,从沃尔沃、通用最新的车载系统开始,厂商越来越注重起来,福特也不甘寂寞计划开始更新Sync 3,Sync 3基于黑莓 QNX 系统成型,操作起来就跟操作智能手机一样简便爽快,UI 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用户可以看到一个更直观、易操作的界面。

手机整合进轿车

大陆集团智能手机集成技术

一旦人们习惯了智能手机的各种便捷功能,就会对其非常依赖,驾驶汽车时也不例外。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大陆集团为此决定为驾驶员的通信要求提供支持。其多功能智能手机终端 (MFST) 为全世界汽车制造商提供了让汽车驾驶员能够在驾车时轻松、方便和安全地使用智能手机功能的基础。这种多功能智能手机终端彻底终结了散乱的手机线,驾驶员只需将智能手机放在驾驶舱内的盒子中,即可利用车载控制系统在驾驶时使用智能手机的所有相关功能。多功能智能手机终端还结合了智能手机电池无线充电、无线天线耦合和近场通信技术(NFC)。

自行车车载充电产品设计论文 篇3:

城市智慧出行求助服务设计中用户控制感研究

摘要:强调控制感对求助服务设计的影响,增强求助过程中用户的控制感。首先从智慧出行的安全问题的角度强调求助服务设计的重要性。然后从控制感理论角度展开求助服务与控制感的关系论述,并结合服务设计思维,从“人-物-互动”的角度提出增强求助控制感的设计模式。从行为与反馈、表达媒介、场景、物理按键和习得性无助五个方面提出增强求助服务控制感的设计原则。从控制感的角度思考求助设计,能够提高智慧出行的安全性。

關键词:智慧出行 求助服务 控制感 服务设计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城市居民传统出行方式越来越受到智慧科技的影响。2018年10月腾讯金融科技智库发布的《国人智慧出行报告》中,全国城市智慧出行指数杭州居全国第二位,智慧出行普及程度、产品使用程度、发展水平和政府支持力度均处于全国前列。[1]随着出行用户基数持续增长,人机互动的频率增加,新的矛盾也随之产生,智慧出行也面临着重重困境,如安全出行,居民的认知等。[2]出行控制模式作为其核心体验,呈现多样性与复杂性特征,控制设计将成为一项有效的出行安全防范措施,其中,出行求助方式设计最为典型。

一、智慧出行与求助服务

(一)智慧出行设计智慧出行是在智能交通系统的基础上,融入了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环境下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信息处理手段来汇集分析交通信息,提供智能交通信息服务的综合系统。[3]大数据和“互联网+”给传统出行提供了智慧的可能性,人、车、路的充分完美结合,也促使交通出行的供需产生的新的变化。[4]各种新颖有趣的社交工具类出行产品,驱动着人们频繁户外活动。这些产品通过出发地与目的地的大数据有效匹配,让各种出行彼此产生了关联性,增加了人们出行的便捷和乐趣,但也带来了很多富于个性化的出行痛点。如缺乏有效的付款方式使得充电站用户体验差,停车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5];2018年的温州滴滴事件等。因无助而产生的焦虑和安全危机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媒体的关注。

(二)求助设计与用户体验解决智慧出行带来的问题,需要具备一定的产品体验逻辑和服务设计思维。[6]求助服务作为出行产品体验过程的重要环节,常与用户需求相关。用户在智慧出行过程中常常会面临两类诉求。第一类是功能性求助,属于升级体验需求,体验的好坏会影响到用户的参与度,如共享单车APP如何注册?如何解锁?智慧汽车如何预约保养?如何提前打开车内空调?诸如此类。第二类为安全性求助,属于基础体验需求,体验的好坏会直接导致用户是否继续使用,如共享单车因故障扣款导致的经济损失;汽车遇到危险状况时的警示提醒;网约车遇到危险时的快速报警等。这一类求助既具备功能安全属性,又具备社会安全特征,易受到关注。

影响求助的因素众多,主要为产品售前的科普工作;企业客服体系的完整性和专业度;产品操控的合理性;视觉元素的易用性;人机交互的效率;用户使用状态、目标;出行的背景;控制图形的语意等。用户操作和控制过程的方式和效率成为影响求助的典型因素。换而言之,求助服务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将会受到用户体验的影响,其中用户对产品的“控制感”最为显著。

二、控制感对求助服务的影响

在用户从事产品标准的控制和方法执行时候,常常受到主观控制感的影响。在用户体验设计领域中,控制感常常用来描述人们对某一产品积极或者消极的现象,而这种感受常常受到产品设计优劣的影响,保持控制感能够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体验和认知保障[7]。心理学中控制感主要由控制他人,控制自身,控制人际关系而构成。在用户体验设计中控制感同样需要从控制对象,控制自身,控制人与人、产品、环境的关系的角度来展开研究,才能让其产生积极作用。

在智慧出行过程中求助是一种常见的交互行为。从人与物关系角度展开求助方式设计将会是提升用户控制感,改善人机关系的重要手段。从控制者和控制对象的关联性出发,分析出用户在求助过程中的所体现出的场景、目的、媒介和关注点变化。最终通过提升控制过程中用户触点的易用性来强化求助方式的有效性。

三、提升求助控制感方法

大众审美意识和行业的影响力提升使得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逐渐深入人心。用户体验设计和服务设计均强调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注重设计的服务属性、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提倡人与人一起创造与改善体验。从服务设计角度,分析与设计流程中的体验触点成为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点[8]。“用户为先+追踪体验流程+涉及所有接触点+致力于打造完美的用户体验”将成为重要的工作理念[9]。由此可见,从流程的触点分析着手,思考用户在产品体验中的交互效果,可以深刻认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是提升产品控制感和改善智慧出行服务的有效手段。

智慧求助强调高效、安全和便捷,用户与出行工具之间均存在各种触点形式,智慧汽车出行领域尤为明显。大部分出行产品均具备实用工具型特征,这就决定了出行求助流程应与以人为本设计原则紧密结合相连,体验设计需要以用户求助流程为核心线索。求助过程中,协助用户通过便捷合理的触点行为完成复杂的求助过程,低成本和高效率地实现用户对出行工具控制,成就其控制感。

杭州作为全国智慧出行的先行者,居民的互联网普及程度较高,自行车或电动车、汽车、公交车、地铁是最常见的出行方式,对于求助的控制感存在刚性需求。通过对控制感理论和用户为中心设计思想的关联性分析,按照“人-物-互动”的路径,从三个层面归纳出提升杭州城市智慧出行求助服务的设计方法,如图1。首先,需要界定控制对象(人),秉承用户优先的原则,强调关注典型用户的体验触点。其次,从人机交互元素的角度审视求助控制中的人与产品、环境的关系,如从人使用的媒介,人所处的上下文场景等,强调影响触点的“物”的重要性。最后,优化服务中的行为与反馈机制,强调触点背后的互动关系,通过便捷的用户行为刺激产品的良性反馈,充分利用交互元素优势,构建产品的控制感,最终达到提升求助服务体验的目的。

在提升求助服务控制感的方案应用过程中,设计者应该首先从求助类型来明确设计的层级,从控制感的角度思考求助服务的易用性,而后基于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和运用触点思维方法展开增强求助控制感设计的要点分析,并结合出行的场景、特征和人的关系,提出增强求助控制感的设计路径,同时还需要遵守相应设计原则。为了达到优化求助服务的目的,设计者需要从人、物、互动关系的角度思考应用准则。

四、影響控制感的主要应用原则

(一)物对人合理反馈

反馈是机器和用户的沟通交互方式之一,其存在性,及时性,展示方式都会影响用户体验。[10]当前杭州市内智慧出行产品以软硬件为主,用户通过单次或多次行为与反馈组合来完成求助操作。建立有效反馈机制需要注意三点。(1)分析用户典型行为,并获得关键触点形式,输出最安全和便捷的典型反馈形式。(2)结合物的特征,反馈形式既要具备视觉特征,又要简单易懂。(3)物的反馈要与用户心理预期行为接近。

如杭州东站2019年推出的人念识别系统,放身份证和验证成功是典型的行为反馈。当用户手持身份证与识别器接触正确时,闸机口的打开来提示验证成功的典型反馈最为有效,人们也常因此而忽视识别器的反馈,过程简单易懂,操作高效。如图2A。

当在杭州东站附近租赁单车时,按住地图拖拽为典型触点行为,界面实时刷新为典型反馈。为了给用户提供实时单车更新感,地图每移动一次,中心的地标图标用跳动反馈来提醒用户界面已刷新,便于阅读和认知,如图2B。当用户用杭州乘车码通过地铁闸机口时,闸机通过开合反馈和手机的提示音来告诉用户扫码成功,而不会去看手机界面反馈,用户往前观望即可确认反馈,形成对产品控制感,与高铁验票机体验类似。但在乘坐公交车时也会出现失控感,公交乘客付款方式主要为扫码、付款、公交卡等,其中扫码和刷卡为典型行为,典型反馈主要为“滴”声和led屏数字变化,付现金只能通过司机的观察反馈来确认是否正确,但经常由于环境嘈杂,声音反馈和观察反馈出现遗漏,使得司机经常失去对公交支付的控制感,而乘客的反复刷卡,也会产生对卡或者手机软件失控感。支付求助设计的失误导致物给人反馈模糊,易形成流程的混乱,引发了出行的失控感。如图2C。

(二)正确表达“物”的媒介

媒介是交互设计的重要要素之一,也是物表达的重要方式,人们常常通过有效的控件、工具和功能媒介帮助用户解决操作的问题。运用正确的媒介能够让产品求助方式变得更加准确、有效。用户出行求助形式主要分为三类:出行产品功能协助、出行产品安全求助和其他产品求助。前两类属于产品功能媒介协助,在产品中表现的形式多样,如共享单车故障上报模块中,用户输入单车信息,上传图片等;汽车求助中,用户需要搜索相关的问题类型,或者打开初级模式来了解新功能的使用方式等。第三种属于第三方产品求助。由于用户触点较少,在火车、地铁、公交出行中第三方求助比较常见,用户遇到问题往往是电话求助官方,或者求助他人。正确的媒介能够帮助简化交互流程,增加触点作用。如图3A中,杭州常见的哈罗单车APP故障申报界面采用浅层结构,a、b区域均采用极具特征的局部图形为主媒介,搭配文字,简单易懂,方便点击,不仅节约了用户时间,也缓解了用户的焦虑。但错误的图文媒介不仅容易造成了示意雷同模糊,还会增加了用户的记忆负担。如图3B中,杭州叮嗒单车APP中a、b区域虽然也是同样的图文逻辑,但图缺少特征,文字细小,加上车辆故障部件的访问层级较深,导致用户识别和操作困难。

界定合理的求助媒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1)选择合适媒介。由于每款产品所针对的人、物和交互关系都不同,求助媒介多种多样,如12306购买车票中的日历、个人资料认证等工具;智慧汽车和单车会常常用到地图导航、人工智能语音等模块等工具。每种媒介都可能发生的交互问题和用户求助,设计者首先需要了解求助内容以及可能发生的体验问题。(2)正确表达媒介。在求助过程一旦遇到困难,典型用户往往会抱怨产品不好用,设计者需要积极展开反思和矫正。如行车中司机试图用车载打电话,但多次点击仍未成功,时常导致用户产生厌倦情绪,电话协助形同虚设。设计者需要从打电话流程着手分析,优化或者更新求助媒介,如启动语音完成,将会提高用户求助效率。如果租借单车遇到异议问题,复杂的申诉和流程使得急于还车中的用户变得更加焦虑,而信用积分媒介的建立,既保障了用户利益又规范了单车使用。

(三)利用人与物的场景优势

场景不仅代表交互关系发生环境,更代表上下关联性。智慧出行的求助行为都是在相应场景下出现,用户的求助目的、方式和选择都会受到场景的影响。场景通常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自然环境,第二是人、物交互环境,第三是产品状态环境。杭州常见网约车司机同事处理几台手机事物的场景,不断遇到信息提醒,但又顾及行车安全,常常选择不看或者候车时查看。在此场景中,用户表面上是下意识地看看手机,实际为渴望知晓信息内容和选择是否回复,在充分了解场景特征后,发现用户此时听觉感知的安全性会强于视觉,人工智能语音凭借其快速、高效和纠错能力,轻松帮助用户阅读信息和回复,这一趋势在2019年腾讯发布的车载版微信产品中有所体现。

构建利用场景的优势主要分三步。第一步,界定典型场景。出行场景复杂性使得设计者经常毫无重点地添加各种求助措施,表面是为了全方位地帮助用户,其实增加了用户的阅读和识别负担,使得用户在紧急求助时候陷入困境。所以设计者需要从典型场景出现去思考求助的关键触点,集中解决主要问题,增强核心用户的求助黏性。第二,发现场景下的触点特征。场景组成元素会有很多种,人、各种机器、自然环境、人造环境等。由于人的行为介入,让场景变得具备价值,分析场景中人的行为触点是设计的重要环节,利用物对人的影响展来开求助服务的设计。第三界定设计形式。场景优势确定后,给予流程中用户与场景的关键触点进行设计的优化,避免了面面俱到,也让求助方式变得更能融入环境。

(四)优化物的物理按键

物理按键在智慧出行领域应用广泛。如杭州地铁中的紧急旋钮键、汽车中控平台中的各种物理按键、单车的锁车键等。物理按键与触控按键最大的区别在于触感和动态逻辑的不同。在触控屏幕里,按键功能常随着界面的切换而动态展现,虽然可节省大量的物理空间和扩展功能,但所呈现的大量信息给用户增加了记忆和操作成本,对于要求简单实用的求助设计而言,尤为明显。在软件紧急求助中,用户往往需要进行多重操作,常常效率低下。在信息量少、重要性高的操作服务中,物理按键具备独特的求助优势,位置便于记忆,操作简单,触感明显的特点,甚至用户不需要观察就可以进行操作和调节,在智能汽车领域,物理按键优势更为明显。利用物理按键的优势展开求助方式设计,需要注意两点。(1)简化物理按键的逻辑。将求助任务的交互逻辑和触点过程简化到最优程度,以便于记忆和操作。(2)避免繁复的材质、色彩和造型的设计。用户能够记忆的产品特征有限,设计者在呈现求助物理按键设计时,需要根据触点的方式进行有效性筛检,保证视觉形态的识别性和舒适性。

(五)避免人物互动中的习得性无助现象“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习得性无助是指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在智慧出行过程中,用户的求助往往是及时性的,当多次操作无效时候,用户容易产生挫败感,并逐渐导致习得性无助现象,形成消极心态。如用户在用APP购买火车票时,提示还有剩余票数,但在下单等候许久后却提示车票已经售完;在使用车载导航时,用户习惯手动输入目的地,但多次拼音书写总无法找到目的地。此时的用户很容易产生焦虑的情绪和放弃想法。从两个层面的可以达到缓解习得性无助现象。首先,给予友好和积极的反馈。当用户购买或者操作求助失败时,产品如果能快速提供其他解决方案,可以起到降低用户焦虑的作用。如图4A。如在购票高峰期等候时给予友好的提示反馈。其次,建立用户预期值。如购票过程中软件给你的排队提示,让用户提前知晓,降低期望值。如图4B。当用户操作失败时起到较少焦虑,避免极端体验现象发生。

增强用户体验控制感的设计原则必须是从用户角度思考求助的形式,从服务的角度思考求助的有效性,从控制感的角度思考求助过程的设计,最终达到优化求助过程,起到提高出行便捷性和安全性的作用。

结语

智慧出行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现代出行解决方案。虽然杭州市民当前对智慧出行生活的感知度持续升高,但依然处于探索阶段。随着杭城的快速现代化交通建设加快和企业对用户体验的重视,智慧出行成为了市民出行的必备方式。为了出行体验更加有效和安全,求助服务将会与城市环境、城市人们关系越来越紧密,求助设计也将越来越受到关注。从控制感的角度分析求助服务,是完善城市出行求助体系的思路之一,它将会增强用户对出行工具的控制感和自身体验的安全感,提高城市人们的出行质量。

基金项目: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成果(课题编号:20NDJC157YB)

参考文献

[1]腾讯金融科技智库.国人智慧出行报告(2018)[R].深圳:腾讯科技有限公司,2018:14.

[2]王川页.智慧出行的发展与应用[J].科技传播,2018,10(21):131-132.

[3]何承,朱扬勇.大数据技术与应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264

[4]赵琳.交通大数据与安全出行[J].中国广播,2015(12):14-15.

[5]叶德辉,刘佳欢,杨孝君.公共电动自行车充电站服务设计研究[J].设计,2018(14):120-122.

[6]姜霄,金海明,董晓玮.中小城市共享单车“秩序化”体验设计的反思——以嘉兴市为例[J].设计,2018(14):134-135.

[7]王雨欣,张庭嫣,周杨.基于控制感的交互设计本土化研究[J].数字化用户,2015,25(3):132.

[8]丁明珠,汪海波.基于服務设计的实体产品体验触点开发策略研究[J].设计,2018(21):87-89.

[9]赵树林,殷晓晨.轨道交通智能售票系统服务设计优化[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5,37(10):67-72.

[10]李炳琰.用户体验中界面设计的反馈[J].设计,2016(24):118-119.

作者:姜霄 王艳敏 王以华

上一篇:免疫系统理论下内部审计论文下一篇:财务管理与财富管理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