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习思维管理论文

2022-04-17

【摘要】在分析远程学习者时间管理问题的基础上,初探了时间管理支持对远程学习者的重要意义,并提出时间管理支持应包含的主要内容,即进行时间管理行为训练;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建立在线时间管理监控系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化学学习思维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化学学习思维管理论文 篇1:

中学化学中的实验与思维

摘要: 实验是化学思维的重要基础。化学实验思维是关于化学实验目的、原理、过程、现象和结果的思维活动,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成分。化学实验思维系统是由目的思维、原理思维、操作(包括观察)思维,以及现象思维、评价思维、应急决策思维和综合思维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基本原理思维是化学实验思维的核心。实验设计及实施是养成化学实验思维的重要环节。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思维水平需要改进课程、教材和评价。

关键词: 化学思维; 化学实验思维; 化学实验思维系统; 中学化学

1 实验是化学思维的重要基础

思维是人脑借助于内隐或外显的语言或动作、表象表现出的对现实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加工形式和反映过程,它反映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和事物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最重要的工具。化学思维是关于物质(实物材料)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和相互联系的思维,是化学的灵魂,也是化学学习最重要的内容[1]。要开展化学思维必须具备有关事物的丰富的感知觉材料,而实验正是提供这些材料的最有效的来源。因此,实验是化学思维的重要基础。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历史生动地证明了化学思维和实验的密切联系。例如:

元素是化学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概念,没有科学的元素概念就没有化学科学。中国古代和古希腊的先贤虽然早就分别臆测水、火、木、金、土和火、土、水、气是组成万物的“元素”,由于没有实验事实支持,它们不可能导致化学科学的建立。直到17世纪下半叶,波义耳(Robert Boyle, 1627~1691,英)通过实验发现有些物质“用一般方法不能再分解为更简单的某些实物”,指出“元素应当是某些不由任何其他物質所构成的原始的和简单的物质或完全纯净的物质”,从而为化学元素作了一个朴实的定义,“把化学确立为科学”。

道尔顿(John Dalton, 1766~1844,英)提出原子论,是以他对空气组成、混合气体扩散和分压问题的实验研究为基础的。他推论空气是由大小、重量都不同的原子组成,从而使思维进入微观领域。他用原子的化合与化分来解释、说明各种化学现象和各种化学定律之间的内在联系,成功地抓住了化学的核心和本质问题;又进一步用原子思维对当时人们了解的、彼此孤立的各种化学变化资料进行综合、整理,经过不断完善,最终形成说明化学现象的统一理论,“给整个科学创造一个中心”,开启了“化学中的新时代”[2][3][4]。

分子概念的提出也离不开实验: 盖·吕萨克(GayLussac J L, 1778~1850,法)等人综合多个实验结果作出结论: 各种气体在彼此起化学作用时常以简单的体积比相结合;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无论是单质还是化合物,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原子(他和道尔顿一样,把各种元素的“简单原子”跟化合物的“复杂原子”统称为“原子”)。但道尔顿认为,不同物质的原子大小一定不同,因此在相同容积内不同物质不可能含有相同数目的原子,坚决反对盖·吕萨克的结论。为了解决盖·吕萨克和道尔顿的争论,阿伏伽德罗(Ameldeo Avogadro, 1776~1856,意)以盖·吕萨克的实验为基础,进行合理的假设与推理,引入分子概念,圆满地解决了这个争论,也使化学对物质的理性认识上升到新的层次。

物质的结构是化学的核心问题。化学家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是建立在最初为解释种种实验现象而提出的同分异构、原子价、碳四价学说以及碳链、基团概念、立体化学模型等认识基础上的。没有有关的实验,就不能形成对物质结构的认识,也没有物质结构认识的深入和发展。

质量守恒定律、质量作用定律、化学平衡原理、催化作用原理,等等,关于化学反应的认识无一不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

上述史实说明,没有实验提供思维材料,就没有对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思维,也就没有对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认识。

还必须指出,实验不仅是获得化学思维材料的主要来源,也是对化学思维进行检验、发展的重要手段。

总之,实验是人类化学思维的重要基础。

2 做好化学实验需要思维

要做好化学实验必须积极地开展化学实验思维,没有化学实验思维的实验过程充其量不过是照方抓药的过程,不可能做好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思维是化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既有抽象思维成分,又有实验操作(动作)思维成分。

化学实验思维水平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成分。化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化学实验思维,化学实验教学尤其要注意逐步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思维水平。

2.1 化学实验思维系统的分析

人类的化学思维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也离不开思维。要说清这个问题,需要对化学实验思维作深入的分析。

教学中的化学实验是人们创造或者控制一定的条件,使实验物质(试剂)发生纯化、强化和典型化的化学变化,以便组织学生的观察、思考、讨论等学习活动,从而达到一定教学目的的实践活动,是由实验试剂、实验原理、实验条件、实验装置、操作方案、实验结果以及实验主体(实验者)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实验结果是各要素协同作用下系统运行的产物。

对于中学化学实验来说,其系统要素除了实验原理和实验物质(试剂)、实验条件、实验装置、实验操作、实验结果以及实验主体(教师或学生)之外,还有观察主体(学生)。操作主体跟观察主体常常是分离的,这是中学化学实验系统跟一般的化学实验系统的显著区别。中学化学实验系统的各要素都要受教学对象——中学生的特点和中学的实验条件所制约。这种复杂关系可用下图示意[5]:

化学实验思维是关于化学实验的目的、原理、过程(包括方法及运作)、现象和结果的思维活动。与化学实验系统对应,化学实验思维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为了化学实验系统有效地运行(即做好实验),实验者需要通过目的思维来明确实验的目的,通过原理思维来明确实验的化学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明确实验的预期现象和结果,需要通过过程思维来确定实验的过程、方法和运作,需要对发生的现象和结果进行判断、评价,以及时地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即进行观察思维(现象思维)、应急决策思维和结果处理思维,还需要对整个实验方案和实际过程进行综合思维。可见,化学实验思维系统是由目的思维、原理思维、操作(包括观察)思维,以及现象思维、评价思维、应急决策思维和综合思维等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

2.2 基本原理是化学实验思维的核心

在化学实验思维系统的诸要素中,包括化学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在内的原理思维决定着实验目的能否有效实现,也决定着实验的现象、过程和结果,因而是整个实验思维系统的核心。掌握实验原理的基本规律,有效地、创造性地开展原理思维,是实验思维取得成效的关键。

3 养成化学实验思维的重要环节

科学实验能促进学生手脑并用、全面发展,有利于人才,特别是创造性人才的成长。实验思维是科学实验的核心,而良好的实验思维是我国基础教育中比较薄弱的一块。要改变这个现状,需要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科等协同做出努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思维素养,需要让他们在化学实验思维指导下进行化学实验的设计与实施训练,需要引导他们适时地进行小结、提升。

3.1 在化学实验思维指导下进行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在化学的研究和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早在18世纪后半叶燃素说流行之时,拉瓦锡(AntoineLaurent de Lavoisier, 1743~1794,法)为了证实自己对燃素说的怀疑,特别设计实验来推翻燃素说并提出科学的燃烧理论,促进了逻辑思维在化学认识活动中的应用。基于化学事实概括元素概念的成功以及化學逻辑思维的需要,刺激化学家们通过化学实验来获取更多、更有力的实验事实,促使他们运用逻辑思维指导实验设计、改进实验、提高实验的科学水平,不但为具有学科特点的化学实验思维方式的形成奠定了最初的基础,也使实验设计由此逐步成为化学研究与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工作。

中学化学实验设计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与教学目标设计、实验原理设计、实验试剂选择与加工、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操作和观测方案制订以及实验及教学效果评价设计等方面。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应该有计划、分步骤地对各方面的设计进行思维训练。

在思维训练中应注意有效的思维策略的渗透、评价和总结、强化。例如,在目标设计中渗透综合策略、缺点排除策略、系统测定策略;在实验原理设计中渗透原理物化策略、组合策略、强化或弱化策略、渐进策略、简化策略、变换输出策略、技术模拟策略、技术置换策略、综合策略等[6]。

3.2 实验思维化,在化学实验思维指导下实施实验方案

实验实施不但可以强化对实验设计的体验,还可以发现设计中的疏漏,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实验设计、强化设计思维。

在实践中,学生常常会因为赶时间出现方案实施与实验思维脱钩现象,或者出现实施疏漏现象。对此,教师应加强指导、加强管理。

3.3 改进、完善教材

跟知识传授比较,现有教材忽略实验训练,特别是化学实验思维的训练,不利于化学实验思维的养育,也是造成目前化学实验教学滑坡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改变这种现状,我们课题组通过研究和实践形成了下列有效方案:

(1) 比对不同版本教材,就实验的思路、目标、学生活动方式以及栏目设置、编排次序等选择最佳的实验方案,或者整合成最佳实验方案,供教师授课演示或学生分组实验;

(2) 增加实验中主要步骤的思维活动要求;

(3) 设计单元实验教学,适当增加实验设计任务,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目标,实验设计的创新性、开放性等,逐步提高要求,优化、提升学生化学实验的思维品质;

(4) 习题实验化。把部分习题改编成实验习题,增加学生设计实验、开展实验思维活动的机会。

3.4 积极开展实验思维教学及评价研究

要积极地推动把实验思维教学纳入课程标准,纳入学业质量标准,纳入教材,纳入教学活动之中,重视发挥实验习题在培养学生实验思维方面的作用。同时,要注意发挥教学评价的积极作用,把对实验思维水平的评价纳入化学学习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吴俊明. 化学思维引论[J]. 化学教学, 2018, (6): 3.

[2]《化学发展简史》编写组编著.化学发展简史[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0.

[3]赵匡华编著. 化学通史[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4]恩格斯. 于光远等译编. 自然辩证法[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4: 28, 275.

[5][6]吴俊明. 中学化学实验研究导论[M].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7.

作者:李岚

化学学习思维管理论文 篇2:

时间管理:远程教育学习支持的新视角

【摘要】在分析远程学习者时间管理问题的基础上,初探了时间管理支持对远程学习者的重要意义,并提出时间管理支持应包含的主要内容,即进行时间管理行为训练;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建立在线时间管理监控系统。

【关键词】时间管理;远程教育;学习支持

引言

学习支持服务是为解决学习困难和问题而提供的帮助活动,因而,完善的支持服务,首先应该建立在对学习者困难和问题的充分了解和把握的基础之上。据一份调查显示,学习者在远程学习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排序前三的分别为:学习时间不够、原来基础较差、学习方式不适应。作为工作成人,远程学习者担负着工作、家庭的双重责任,学习时间不够显然成为最突出的问题。被调查者对此意见高度一致(标准差仅为0.75)[1]。对此问题,多年以来,学习支持服务只是一味的扩大开放度,尽量减少和避免时空上的限制,而忽视为学习者提供时间管理支持,从学习效率、自身能力上解决问题。而事实上,大多数远程学习者虽然时间价值感较高,但往往缺乏时间管理意识,缺乏理性的学习计划及熟练的学习技巧,他们的问题在于意志力或方法、能力的缺乏,想法与行动之间的差距。在心理学界,时间管理相关研究表明:时间管理作为一种调节变量,能够缓和压力源和工作紧张之间的关系;时间管理行为的运用与后继的抑郁、焦虑存在负相关[2];时间管理对学业成绩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3]。因此,为远程学习者提供时间管理支持,不仅对解决学习时间有限的问题有所帮助,对于提升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减轻焦虑和压力,顺利完成学业也将会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一 远程学习者时间管理问题分析

1缺乏时间管理行为训练

时间管理行为训练就是通过辅导、咨询、授课等多种形式对个体的时间管理行为进行干预的过程,包括启蒙时间管理意识、习得时间管理的技能、发展自律能力、克服时间浪费习惯等,其最终目的为帮助个体形成有效的时间管理行为。回顾我国的教育体制,从小学到大学很少有关于时间管理方面的课程或指导。对于远程学习者来说,接受这方面的指导更是少之甚少,几乎依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风格来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而研究所证实的时间管理对学业成绩、心理健康等的关系,令人不得不想到这应该是一个教育界应引起重视的问题。在国外,许多大学,如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University of Waterloo等早就专门为学生开设了有关时间管理策略的指导以提高大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4]。而从国外和企业界的实践看,时间管理的行为训练是可以改变人们固有的时间管理能力。因此,时间管理又有可操作的一面,更值得人们去深入研究。

2 缺乏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时间管理的能力

远程学习者信息素养较低,因此,不善于利用信息化手段来管理自己的时间。主要表现在:第一,缺乏信息技术意识。对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感到恐惧,怕学不会或认为学习和利用信息技术是浪费时间,所以在遇到时间管理问题时很少想到使用信息技术来解决。第二,缺乏运用软、硬件工具的能力。不能选择并使用合适的工具进行时间管理。第三,缺乏个体知识共享意向。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个体知识共享能够提升工作绩效,提高学习效率。但对于远程学习者来说,由于缺乏实际交往造成较低信任程度或缺乏教师的适当引导而导致个体知识共享意向较低。

3 缺乏自我监控能力

对于远程学习者来说,他们知道要想在学习、工作、家庭各种忙乱的事务中顺利完成学业,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制定学习计划。但如今的问题是:自己排定的时间表、设定的目标,自己却没有严格执行,无法完成自己定下的学习任务。一方面,是因为计划本身不合理,大多数则是因为他们没有良好的自我监控能力。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的时间管理监控措施对他们实施外部监控,以达到影响内部监控、提升时间管理能力的作用。

二 时间管理支持对远程学习者的重要意义

1 有助于提高远程学习者的学业成绩

有研究证明,时间管理中影响学业成绩的关键因子是计划和时间分配[5],而这两个方面可训练性极强,所以,可通过相关训练的支持服务,提高个体时间管理的计划性和时间分配的合理性。通过提高这两方面的时间管理策略,个体支配时间能力增强,可以保证有足够多的时间完成重要的学习任务,从而提高学业成绩。

2 有助于正确引导远程学习者的学习心理

从横向看,由于远程学习者的生活经历、文化基础、经济条件各不相同,形成了复杂的学习心态。从纵向看,年龄差别、职务差别、职称差别也较大,社会地位相差悬殊,学习目的各不相同。因此,学习者的学习心理表现出极大的不平衡性。具体表现在:有的仅仅满足于拿个文凭以便晋升,有的由于变换工作而需拿双文凭的。有的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自信心,有很强的事业心,想多学点知识,以适应当今高科技迅速发展的社会,但又离不开工作岗位脱产读书,这就选择了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远程学习,这小部分学生是远程教育学习群体中最富有生气,最有希望的进取者,属于较高层次的学习心理。这些不平衡的学习心理与学前的人格素质具有很大的相关性,而张志杰等[6]认为时间管理倾向与人格有关,如果提升了学习者的时间管理倾向,势必对学习者的学习心理具有正面的引导作用。

3 有助于远程学习者元认知能力的发展

元认知,是个人在对自身认知过程清晰意识的基础上,对自身认知过程的自我反省、自我监控与自我调节。元认知在语言学习、阅读理解、写作、记忆、注意、问题解决以及各种自我学习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是提高其学习效能的有效途径。时间管理是指对时间使用的计划、组织、控制和调节等的总称。它既包括计划和分配时间,也包括监控与调整时间的利用;既包括相关知识和技巧的学习和运用,也包括在实际施行过程中的情绪体验。由此可见,时间管理与元认知具有某些相似的本质。国内有学者认为,时间管理能力,其实质反映的是个体的元认知能力。因此,对远程学习者提供时间管理支持,不仅能改善他们的时间管理行为,同时对发展元认知能力也是大有裨益的。

三 对远程学习者提供时间管理支持的内容

1 进行时间管理行为训练

(1)时间管理行为训练的内容

时间管理行为训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环节:第一,启蒙时间管理意识。包括时间价值感、时间敏感性、对时间的自觉控制、时间管理的情感、动机因素等。第二,习得时间管理技能。掌握时间管理策略,包括设置目标、优先级、计划和安排、反馈性。第三,培养实时时间管理能力。即增强在具体的情境中时间管理的有效性,其受以下因素的影响,如自律性、坚持力、节律性、效能感、克服拖延等等。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围绕以上三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培训,最终要求学生能够做到:学会一些实用的方法让他们回到工作、学习中后能更有效地管理时间;辨认出会浪费时间的事情;学会如何计划;建立工作优先顺序;学会提高效能,减轻压力。

(2)时间管理行为训练的实施途径

首先,可设置短期时间管理培训课程对学习者进行训练。目的是通过课堂集中授课广泛让学生了解和学习时间管理。其次,在具体学科学习中进行实地训练。即在学科专家和时间管理专家的指导下,把时间管理策略运用于具体学科学习的过程中,这样,有利于实时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最后,建议有关专家针对远程学习者的学习生活实践编写一些时间管理的指导性书籍,突出实效性,对远程学习者的时间管理行为进行有效指导。

2 信息技术能力培养

(1)提高信息素养

针对远程学习者信息素养相对较低,不善于利用相关信息工具获取信息的特点,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首先,在学科教育中融入信息素养教育。让学生在接受学科教育的同时着重培养阅读能力、分析概括能力、搜集与整理资料能力。其次,开设信息检索课。让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各类文献信息源的特点、作用,重点介绍光盘数据库检索和网络检索的方法。

(2)利用时间管理工具和知识管理工具

教师对远程学习者应通过培训、讲座等形式专门介绍相关软、硬件工具作为时间管理工具。在此过程中往往涉及到时间管理工具和知识管理工具的混合使用。例如,《Getting Things Done - The Art of Stress-Free Productivity》一书的作者David Allen将GTD总结成为一种将繁重超负荷的工作生活方式变成无压力高效的时间管理系统。这种GTD系统的内容包括:搜集记录所有你在操心的事情;定义出可以付诸实施的行动及其结果和具体的实施步骤;根据你需要获取的方式和时间,按照合适的分类,以流水线的方式组织整理备忘录和相关信息;对你的承诺从目的、远景、目标、关注的范围、项目和行动几个方面保持及时和合理的回顾评估[7]。在此过程中,往往需要掌握利用适当的时间管理工具和知识管理工具才能实现高效操作。如可利用Outlook的“新建任务”来做收集的动作,并汇总成“待办事项列表”,同时通过同步工具将任务同步到PDA手机里,以实现随时查看、随时提醒。利用MindManager思维导图软件可将项目分解成一件件可操作的具体任务,清晰明了。

3 建立在线时间管理监控系统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监控可分为两类:自我监控和外部监控。自我监控是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的一种计划、要求、反思和调节过程,它与学习的内部动机相联系。外部监控是学习者受到来自外部的对于自己学习的约束,表现为来自家庭、教师或长者的计划、要求、任务、期望、鼓励、批语督促、关注等,它与学习的外部动机相联系。在远程教育环境中,学习监控机制必须有机地融入到所有资源中,同时强化学生的外部控制和内部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远程学习的质量。

远程教育环境中,教师与学生的准永久性分离状态导致学生很少有机会能够得到教师的指导和监督。基于网络技术的学习平台,正好为监控机制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学习平台中引入时间管理监控系统,实时地跟踪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和时间管理行为,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反馈,从而能够实现教师对学习者在时间管理上的外部监控。这不仅改善了在线学习者的学习环境,更重要的是在自动监控过程中逐步引导学习者由外部监控下的学习过程向自我监控下的学习过程转变,将系统约束的行为转化为自身的时间管理技能,并最终从本质上升华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四 小结

接受时间管理行为训练是远程学习者提高时间管理意识和时间管理策略的有效措施,学会使用时间管理工具和知识管理工具是信息时代提升学习绩效的基本素养,建立时间管理监控系统是时间管理的有效保障。从这三方面对远程学习者提供时间管理支持,将涉及到有关培训课程的设置,人员服务以及技术等各方面的支持,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周蔚.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现状研究—一项针对学习者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5,(3):43-45.

[2]Britton B K, Tesser A. Effects of time-management practices on college grades [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1, 83(3):405-410.

[3]Macan T H, Shabani C, Dpboye R L, et al. College students’ s time management: correlation with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stress[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0, 82(4): 760-768.

[4]陈以洁.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4.

[5]张志杰,黄希庭,凤四海等.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相关因素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1,(6):649-652

[6]黄希庭,张志杰.论个人的时间管理倾向[J].心理科学,2001,(5):516-518.

[7]何谓GTD[EB/OL].

作者:刘炳辉

化学学习思维管理论文 篇3:

浅析中职校学生学习管理的艺术

【摘 要】学生的学习管理是指向学习的本质和学生内心深处的。针对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情,教师进行学习管理时,必须深入学生的心灵,唤醒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认识学习管理的细致性与复杂性,讲究学习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管理

【作者简介】雍照章,泰兴市职业教育研究室(江苏泰兴,225400)副主任,中学高级教师,技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教课程。

学习管理包括课内与课外的学习管理,通过对学习进行计划、监控和评价,使学习程序化、规范化,让学生从勤学、会学到好学、乐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学习管理指向学习的本质,即学习主体通过阅读、听讲、观察、讨论、实践、思考等行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的过程。教师要使学习管理真正有效,必须对“学习”有深刻的认识,掌握学习的特征与规律、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学习背后蕴含的思维与思想,进而推进学生真正理解自主学习,让学生明确课程的多重内涵、实现课程的完整价值。学习管理必须指向学生的内心深处。中职学生普遍欠缺良好的学习习惯,绝大多数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个体的学习特征各不相同。学生的这些特征是其精神、情感和思维等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所以,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必须深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实时掌握学情,有效利用学情,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一、唤醒的艺术

在“考高中比考大学更重要”的年代,多数学生“上职业学校是没有选择的选择”。进入职校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生涯中普遍受到过冷落、斥责、讽刺和挖苦,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这对他们的心灵造成了伤害,学生也对之前的“教育”形成了一定的“抗药性”。职业学校如果依然如此管理学生的学习,不但没有效果,还会产生更大的负面效应。解决思想问题、解开心结,必须有能够打开心灵的钥匙。

对学生进行学习管理,教师必须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交流,深入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用爱心激起信心;以积极的方式进行思想引导,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用学生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学生,以身作则感染学生;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如鼓励、激励、奖励、表扬与启发、点拨、“吊胃口”等,适时开展系列化、专题性的、学生理解并积极参与的理想、信念、道德、励志等引导活动,启发和促进学生积极向上,唤醒并激发学习动机,重新树立学习信心,确立学习目标,鼓起学习干劲,让学生心中拥有广阔的、多维的、创造性的、可以到达的空间。可以从生命成长的角度出发、从“权利与责任”的讨论入手,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学习责任心的重要性,进而增强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通过与每个学生进行单独系统化谈话,让学生找到自己擅长的东西,发现自己的长处,找回自信,并通过谈话了解学生的愿望,据此与学生商定一个个性化发展目标。当然,还要通过师生坚持不懈的努力,让学生真正明白,学习过程是一个必须付出艰辛劳动的过程,也是一个困难与机会、成功并存的过程,要正确面对并努力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调节不良情绪,培养学习毅力,形成对学习成功的向往。

走進中职生的内心世界,“唤醒”中职生学习意识并非易事,要有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要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信念,才能使学生动心、动情。

二、方法的艺术

对学生进行学习管理,教师的责任是教育,角色是指导员,不仅要有思想与热情,还要讲究艺术与技巧。艺术是精神与生命的积累,技巧产生于“机缘+需要”。对中职生的学习管理,大致可分成三个阶段。一是教师管理学生的学习,“顺心”与“敦行”相结合。“顺心”是指解除学生学习过程中各种内在的遮蔽与抑制,引导学生心向学习;“敦行”是指制约学生学习上的不良行为习惯。二是师生共同管理学习。教师指导学习管理的方法,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师生共同解除学习过程中各种外在的束缚,让学生“会管、会学”,使学习管理变得简单。三是学生自主管理学习。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要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好学、乐学。学习管理没有固定模式和万能钥匙,需要以生为本,从学生的自我中心出发,从学生的心灵自由出发,在典型的学习活动中找寻学习管理的操作法宝。知识、技术、道德的存在方式影响其学习形态,要根据不同学习形态、学习类型采用相应的学习管理方法。可以对学生进行学习类型的分类,学生是变化的,学习类型也是发展变化的。帮助每个学生找出学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挖掘潜能,确定解决方法,形成“各不相同”的学习管理方式,实行个性化学习管理。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陪伴、协助、督促下探索,不仅习得相应的技能,更掌握受益终身的学习管理方法。

学习习惯不良和学习方法不当是中职生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条文式规定的“习惯”和“方法”对中职生没有任何作用,需要在具体学习内容、具体学习情境中进行系统性引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感悟、自发改变,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从典型内容中提炼并领会各种具体的学习方法。如,针对中职生“大多不喜欢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做中学”——以“做”促进学习的发生,有针对性地培养应用意识、实践能力;为巩固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学而时习之”,画思维导图——“知识树”,让自主学习的内容更系统;为培养自主意识和互助合作品质,选择有利于引发学生兴趣的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用专业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探究过程从课内延续到课外,等等。教师要创设学习情境,如,进行独特的、有诱惑力的问题交流,交流是自由的、深入的,交流空间是自主的、开放的,以激趣益智;开展角色体验式、经验分享式、问题推进式学习;学习与工作相融合,把学生“带入食物丰富的下一个牧场”;根据中职生的心理机制,设计可选性、探究性、操作性强的作业等等。还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强化训练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以提高学习能力,加快转变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行动中自我发展,快乐健康地成长。

快乐学习、寓教于乐固然好,中职生需要快乐和自由,但也需要规则和约束。尤其是针对不良的学习习惯,师生需共同制定学习规范、建立课堂常规,并予以监督。对不良学习行为必须及时批评与纠正。批评和表扬是相辅相成的常态化教育手段,但都要讲究艺术性,批评与矫正的基础是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互信和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的善意与爱,表扬不能是廉价的赞美,更不能养成只听得进“好话”的习惯。

三、理解的艺术

学习管理是重要的也是复杂的。考学生学过的内容出错,订正后再考还错,原因是没有真正“学进去”,订正也没有“正过来”,这种现象较普遍。正如职业学校的教师常说的,“如果说一遍就听进去的话,学生就不来职业学校了”。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是社会、家长、老师过分追求、崇拜直接效益和急功近利的牺牲品。要改变学生多年形成的不专心学习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何况还有责任心、意志力、道德感等因素的影响?所以,需要不厌其烦地反复进行教育和耐心地进行引导,要理解并包容中职生的不足。职业教育的幸福在于我们理解了职校生,职业教育的不幸在于我们误解了职校生。理解是大爱。

作者:雍照章

上一篇:室外工程施工管理论文下一篇:石油工程施工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