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与病理生理学论文

2022-04-16

循证医学与病理生理学论文 篇1:

循证医学理念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理念,为病理生理学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的需要,有利于培养以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及实现终生自我教育能力。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循征医学 病理生理学 教学改革

一、循证医学与病理生理学的联系

循证医学 (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 是20世纪90年代迅速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21世纪医学已从经验医学向循征医学转变。循证医学是指遵循科学依据的医学,是指一切医学研究和决策均应以可靠的科学成果为依据。由于人类的认识能力和研究手段有限,传统医学仍属于经验科学的范疇。传统的教育方式在医学观察、评价方法和临床实践过程仍然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其评价和实践所得结论尚缺乏严格的科学证明。在医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医学教育不完善的一面所带来的问题日显突出。近年来,国际众多医学科学家急切呼吁,在医学领域以EBM原则来指导医学教育、临床实践和卫生决策,认识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需要科学的研究依据作基础。EBM正以更为理性、客观的指导思想逐渐渗透到医学的诸多领域,从基础医学研究到临床工作,从疾病的健康教育到健康促进。在国外绝大多数医学院校都在基础课程学习阶段或临床实习期间开设EBM课程。由于条件所限,目前,我国只有几所院校把EBM纳入医学本科生或研究生课程。因此,在医学基础教育中积极引入EBM理念是我国医学教育的当务之急。

医学的发展本身是一个循证的过程。在证明的过程中,医学可以实现向理性科学的过渡。有作者认为在临床实习前向学生介绍循征医学的原则,可以鼓励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对传统的经验医学进行批判性的思考,鼓励学生学习目前现有的课程。增强其阅读、查阅文献的能力,增长知识,增加技能,改变态度和自觉运用EBM的行为。EBM给现代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是社会对高素质医疗服务和高质量医学人才的需求。这些素质和能力的获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在实施基础医学和专业医学教育的同时,大力倡导循证医学,并在继续终生医学教育过程中不断地加以灌输和强化。

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患病肌体的功能代谢变化及其发生机制的一门科学。它与许多医学基础及临床课程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是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这一特点决定了病理生理教学在加强相关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 更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主动学习精神及科研素质等的培养, 为后续的临床课程学习及学术探讨打下坚实的基础。本着当代高等教育提出的“增强素质教育, 培养创新精神, 促进个性发展”的基本要求,在系统地教授病理生课程同时,我深切体会到循证医学思维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意义。特别是在我院PBL( problem based learning) 教学、案例式教学、科研网站建设中意义重大。应用EBM理念,可以提高教学互动性,开放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科研意识,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循证医学理念指导病理生理学教学的意义

1.传播EBM理念是现代病理生理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如今,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循证医学得到迅速发展,许多学科领域纷纷冠以“循证”两字,如循证医学实践、循证护理、循证精神卫生、循证口腔病学、循证管理等。目前,EBM已从单纯针对临床实践,扩大到了医学教育、卫生保健诸多领域。随着医学科学国际化交流以及网络化的迅猛发展、以EBM理念指导病理生理学的教学对医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动物实验、临床观察、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EBM理念教会学生如何从繁杂的问题中整理出头绪,提出具有共性、实用性的科学问题,怎样在有限的精力和时间中,掌握最新的、有价值的信息,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并有效应用这些新知识,保障临床研究和实践的质量,也是当代医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技能。

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介绍EBM的理念和原则,从思想上建立起对经验医学的缺陷和EBM的优势的认识,引导学生认识事物发展的双重性,既不能盲目肯定,也不能盲目否定前人的实践经验,为规范医学生的职业行为打下基础。要使学生从基础课的学习开始,逐步掌握科学地提出问题,寻找可靠证据,科学评价事物,选择最佳应用方法的能力。同时,也给刚刚启蒙的医学生介绍传统医学的历史,经验医学的缺陷,医学道德、医学科研的原则,基本的哲学辩证思维方法,科学及科学家的责任与道德等内容,这些将有利于低年级学生对EBM的理解和认识,对塑造高尚的医学品德也很重要。

2. 建立以EBM理念为教学框架的新的病理生理学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医学教育、医学研究和临床医疗实践一直承袭着以经验和推理为主的信息传递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有碍于病理生理学教学的整体发展,主要体现在:(1)认为只需掌握疾病的发病机理和病理生理学原理即足以指导临床实践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表现出教学内容陈旧,知识滞后,使学生对临床环境的适应能力差,人的主观能动性被遏制。(2)医学生在医学研究中表现出明显的主观性、盲从性,缺乏创新和挑战精神。(3)在临床实践中,对医疗决策的盲目、主观性,使有限的医疗资源被无形地浪费。同时,对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单一,自我发展受限。由此可见,病理生理学教学迫切需要冲破旧的传统模式,寻求一种主动创新的思维理念和实施原则。循证医学思维正是实现这种理念与原则的新兴科学。

根据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以EBM提供的教学框架,结合临床流行病学、统计学、资料检索技术等教学,通过介绍EBM文献数据库及互联网检索EBM资源的方法,改善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阅读习惯,提高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使教学从传播知识转变为教会学习,由知识的被动吸收者转变为学习的设计者和主动者。使学生变死学为巧学,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掌握最有用和最迫切的知识,实现学习的优化。发挥求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获取知识转变为探究知识。循证医学教育要求养成不断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从终结教育转变为终身教育。使学生学会客观、严谨地认识医学知识,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不断提高素质,提高自身发展的速度。

如在病理生理学案例式教学的“病例学习”与讨论中,强调循证医疗和以问题为基础的自我教育式的学习方式,为指导学生后续的临床学习打下良好基础。(1)通过对病史、体征、各种检查发现并提出有关疾病预防、诊断、预后、治疗、病因等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2)按照解决问题的需要检索现有的相关证据;(3)根据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评价文献的原则,严格评价研究证据的真实性和临床价值;(4)学会运用研究证据结合临床知识及病人的选择指导医疗决策。(5)学会科学评价实践的效果和效益。

目前,在大多数临床教学模式仍然采取灌输式的情况下。如在面对临床实践中的许多有关疾病诊断、治疗和愈后的问题,大多数学生仍然通过查询教科书或专著,或咨询上级医师或同事寻求答案,而这样获得的知识往往不可靠或已过时。讲课、查房、病例讨论虽然仍然是临床医学教育的主要形式,而学会循证医学为基础的自我教育的技巧和方法,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动积极性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在病例讨论中可以采取循证医学的技巧和方法。

3. 以EBM理念规范医学生的职业行为和职业道德

循证医学与传统医学并不矛盾,它并不能取代专业教科书、临床经验、临床技能。掌握临床经验与相关技能是成为一名合格医师的基础。认为依据病理生理学原理进行诊治,掌握疾病的发病机理和积累经验是必要的,但病理生理学的基础理论或直觉和不严谨的临床经验不能作为指导临床实践的全部依据,循证医学强调来自经系统研究得到的最佳证据,同时,采用正确的评价证据的方法,正确认识和引用某些文献的研究结论在医学研究和实践中至关重要。

著名教育家Paul Lengrand的终身教育思想认为,教育不再是为了传授知识,而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毫无疑问,在医学教育中引进并形成循证医学教育模式,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循证医学对医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循证医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学习和提高的自我教育的过程,只有掌握以问题为基础的循证医学教育技巧和方法,才能成为一名终身的医学自我教育者。循证医学要求医务人员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更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强调尊重病人的价值和愿望,一切从病人出发,也是培养良好医德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家良. 循证医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201-206.

[2]Malathi Srinivasan,Michael Weiner,Philip P.Breitfeld,et al.Early Introdution of an Evidence-based Medicine Course to Preclinical Medical Students[J]. J Gen Intern Med,2002,17(1):58-65.

[3]金惠铭.病理生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

[4]Wilson M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ractice makes perfect[J]. Am J Clin Pathol, 2002, 118(2): 167-169.

[5]Ozuah PO, Orbe J, Sharif I. Ambulatory rounds: a venue for evidence-based medicine[J]. Acad Med, 2002, 77(7).

[6]Tomlin A, Dearness KL, Badenoch DS. Enabling evidence-based change in health care[J]. Evid Based Ment Health, 2002, 5(3): 68-71.

[7]Howe A. Twelve tips for community-based medical education[J]. Med Teach, 2002, 24(1): 9-12.

(作者单位:山东滨州医学院)

作者:袁文丹 崔 勇 刘 巍 蔡虹静

循证医学与病理生理学论文 篇2:

循证医学与病理生理学论文 篇3:

医院信息系统助力循证医学步入大数据时代

[摘要]循证医学提倡的是最好的临床研究证据与临床实践(临床经验、临床决策)以及患者价值观(关注,期望,需求)的结合,其核心是“最佳证据”。而如何高效科学地收集处理大量数据?如何使循证医学步入大数据时代?医院信息系统为其提供了可能。本文通过介绍医院信息系统在循证医学方面的应用,阐明了循证医学大数据分析的价值及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医院信息系统;循证医学;大数据时代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3.113

循证医学概念的提出是人们对现代医药的单纯根据病理生理机制指导临床治疗状况的一种反思,它提倡的是最好的临床研究证据与临床实践(临床经验、临床决策)以及患者价值观(关注,期望,需求)的结合。因此,今后的医生,将不仅仅承担着诊治病人的职责,还将兼有医学科学研究的重任。而如何高效快捷地获得大量数据,科学准备地处理大量数据,使之为临床科研提供实验数据支持?当信息技术领域迎来大数据浪潮之际,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也势必将推动循证医学步入大数据时代。

1循证医学

1.1定义

循证医学的主要创始人、国际著名临床流行病学家DavidSackett曾将循证医学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证据来确定患者治疗措施。”根据这一定义,循证医学要求临床医师认真、明确和合理应用现有最好的证据来决定具体病人的医疗处理,作出准确的诊断,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争取最好的效果和预后。循证医学的最新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目前可获取的最佳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师个人的专业技能和长期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观和意愿,完美地将三者结合在一起,制定出具体的治疗方案。”显然,现代循证医学要求临床医师既要努力寻找和获取最佳的研究证据,又要结合个人的专业知识包括疾病发生和演变的病理生理学理论以及个人的临床工作经验,结合他人(包括专家)的意见和研究结果;既要遵循医疗实践的规律和需要,又要根据“病人至上”的原则,尊重患者的个人意愿和实际可能性,而后再作出诊断和治疗上的决策。

1.2特征

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是在医疗决策中将临床证据、个人经验与患者的实际状况和意愿三者相结合。临床证据主要来自大样本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和系统性评价(Systematic Review)或荟萃分析(Meta-analysis)。

循证医学的基本特征是:

第一,将最佳临床证据、熟练的临床经验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这三大要素紧密结合在一起寻找和收集最佳临床证据旨在得到更敏感和更可靠的诊断方法,更有效和更安全的治疗方案,力争使患者获得最佳治疗结果。掌握熟练的临床经验旨在能够识别和采用那些最好的证据,能够迅速对患者状况作出准确和恰当的分析与评价。考虑到患者的具体情况,要求根据患者对疾病的担心程度、对治疗方法的期望程度,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并真诚地尊重患者自己的选择。只有将这三大要素密切结合,临床医师和患者才能在医疗上取得共识,相互理解,互相信任,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第二,重视确凿的临床证据:这是和传统医学截然不同的。传统医学主要根据个人的临床经验,遵从上级或高年资医师的意见,参考来自教科书和医学刊物的资料等为患者制订治疗方案。显然,传统医学处理患者的最主要的依据是个人或他人的实践经验。

2大数据

2.1定义

大数据(Big Data),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大数据”这个术语最早期的引用可追溯到Apache Org的开源项目Nutch。当时,大数据用来描述为更新网络搜索索引需要同时进行批量处理或分析的大量数据集。随着谷歌MapReduce和GoogleFile System(GFS)的发布,大数据不再仅用来描述大量的数据,还涵盖了处理数据的速度。对于“大数据”[1]研究机构Gartner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2.2特征

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

大数据的4V特征: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eracity(精确)。

3医院信息系统在循证医学中的应用

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是为了医院的效益而建立的信息管理系统。美国著名的医学信息教授Morris Collen的定义是:HIS的目标是用计算机和通信设备采集、存储、处理、访问和传输所有和医院相关的病人医疗信息和管理信息,满足所有授权用户功能上的要求。其包括临床诊疗部分、药品管理部分、费用管理部分、综合管理与统计分析部分、外部接口部分五个组成部分。药房管理系统、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均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3.1药房管理系统

药房管理系统有助于药物经济学的开展。药物经济学是卫生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药房管理系统通过计算机实时动态数据处理,对全院药房提供动态的药品数据,运用药物经济学(Drug Economic)的理论及研究方法,包括:最小成本分析(CMA)、成本效果分析(CEA)、成本效用分析(CUA)和成本效益分析(CBA)等,通过研究,运用循证医学的思想,比较评价不同的用药计划、方案、方法的风险及效益,以求用最低的花费而获得最佳的疗效。随着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开展药物经济学研究,对于节约卫生资源、减轻病人经济负担、降低医药费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2医学专家系统

医学专家系统就是运用专家系统的设计原理与方法,模拟医学专家诊断、治疗疾病的思维过程编制的计算机程序系统,它可以帮助医生解决复杂的医学问题,作为医生诊断、治疗的辅助工具,同时也有助于医学专家宝贵理论和丰富临床经验的保存、整理和传播。将众多医学专家丰富的临床经验及大量病例资料存储在计算机中,通过基于规则推理、基于案例推理、模糊数学推理、基于规则的神经网络推理等推理方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大大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快速性。

3.3成功案例

2010年时代杂志刊载的医学界年度十大突破中,医疗科技公司CardioDX通过对1亿个基因样本的分析,最终识别出能够预测冠心病的23个主要基因。

2009年Google的研究人员对每日超过30亿次搜索请求和网页数据的挖掘分析,在H1N1流感爆发几周就预测出流感传播。

4存在问题

随着大数据的爆炸性增长,劣质数据也随之而来,导致数据质量低劣,极大地降低了数据的可用性。国外权威机构的统计表明,美国医疗信息系统中13.6%~81%的关键数据不完整或陈旧[2]。随着大数据的不断增长,数据可用性问题将日趋严重,也必将导致源于数据的知识和决策的严重错误。

数据可用性问题及其所导致的知识和决策错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恶劣后果,严重困扰着信息社会。在美国,由于数据错误而引发的医疗事故,每年导致约98000名患者死亡,约占全部医疗事故致死人数的50%[3];据有关专家推算,在数据仓库项目的开发过程中,清理不洁数据通常需要花费30%~80%的开发时间和开发预算[4]。

综上所述,医院信息系统强大的数据收集及分析处理能力为循证医学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但在运用数据时,劣质数据所造成的损失我们也应尽力避免。要想使医院系统真正步入大数据时代,仍有一段艰巨的道路要走。

参考文献:

[1]维克托·迈尔-舍尔维恩,肯尼斯·库克耶.大数据时代[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Miller D W,Yeast J D,Evans R L.Missing Prenatal Recordsat a Birth Center:A Communication Problem Quantified[C]//Proc of AMIA Annual Symp Proceedings.Maryland:American Medical Informatics Association,2005:535-539.

[3]Kohn L T,Corrigan J M,Donaldson M S.To Err is Human:Building a Safer Health System[M].Washington: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2000.

[4]Woolsey B,Schulz M.Credit card statistics,industry facts,debt statistics[EB/OL]. [2013-04-20].http://www.creditcards. Com/credit—card—news/credit—card—industry—factspersonal—debt—statistics-1276.Php.

[5]李建中,刘显敏.大数据的一个重要方面:数据可用性[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3(6):1147-1162.

[6]张九妹,曹宏亮.浅谈医学专家系统[J].医疗装备,2008(9):10-12.

[7]徐丽丽,马韵.循证医学[J].中外健康文摘,2009(01X):50-51.

[8]刘建平.循证医学与中医疗效评价[J].中医杂志,2007(1):26-28.

[9]李继光.信息化药房管理的完善和趋势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9(13).

作者:梁怡凡

上一篇:城市设计美学探究框架论文下一篇:化工企业持续发展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