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热潮与核心价值论文

2022-04-27

摘要在中国,GDP指标已经连续三年保持平均两位数的高速增长,特别是已经过去的2006年更是达到10.7%,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上绽放出令人眩目的光环,伴随而来的是人民币的快速升值、房地产投资的空前高涨、重要商品价格的大幅上升、证券市场的持续走牛。文章对促成当前中国经济热潮的深层原因和未来变局进行了探讨。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我国经济热潮与核心价值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国经济热潮与核心价值论文 篇1:

以区域发展视角引入PPP模式

摘要:近年来全国各地基础设施项目引入PPP模式并不断实践和探索,政府相关部门及业内人士逐步对PPP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认识,模式框架也逐步完善,同时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管理经验。结合我国特殊国情,新一轮PPP模式的引入热潮,已经不仅仅是为缓解政府财政压力,而是上升为宏观层面的体制机制的革新,所以,以一种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引入PPP模式是必要的。文章提出PPP核心价值体系,以区域发展的视角进行分析,以指导PPP模式的“中国式”引入。

关键词:PPP模式;区域发展;基础设施;核心价值;战略理念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中引入社会资本,不仅使政府财政压力得以缓解,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效率,也是政府相关部门长期倡导的政府投融资改革方向。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更是明确提出“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于运营”。4月23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基础设施等领域推出一批鼓励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按照《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在铁路、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重大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工程等方面,首批推出80个符合规划布局要求、有利转型升级的示范项目,面向社会公开招标,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以合资、独资、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建设营运。各地政府及各省财政部也积极响应此举改革,着手加强引入PPP融资模式对基础设施项目进行筹备或实施。不难看出,PPP模式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重视度重新出现在我国基础设施发展的潮流中。

1 PPP概念及核心价值

关于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的概念,业界目前仍然还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说法,不同的学者、机构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会有不一样的理解。比较众多学者的观点,再结合我国特殊国情,笔者较为认可贾康老师给出的定义:所谓PPP,是指政府公共部门与民营部门合作过程中,让非公共部门所掌握的资源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政府公共部门的职能并同时也为民营部门带来利益。其管理模式包含与此相符的诸多具体形式。通过这种合作和管理过程,可以在不排除并适当满足私人部门的投资营利目标的同时,为社会更有效率地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根据上述定义,笔者提出了PPP的核心价值,即“带来利益”和“提供服务”。所谓“带来利益”,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体现在民营部门,他们参与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营基于有利可图,这是带来“利”;二是体现在政府公共部门,引入民间资本能很好地分担财政压力,使融资渠道多元化,这是带来“益”。上述的“利”与“益”虽然针对不同的主体,但它们相辅相成,所以第一个核心价值体现在PPP模式使利益最大化。所谓“提供服务”,则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前两个层次针对的主体和第一个核心价值一样,分别体现在政府公共部门和民营部门,前一个在于“义务”,这是公共部门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后一个在于“责任”,这是“利”的必然产物,利之驱使;而第三个层次则在于服务的受益者,即普通百姓,也是主要消费者,因为只有享受到了舒适便捷的服务,才有稳定的资金流。而恰恰是这第三个层次的含义,又回到了第一个核心价值的动因上。核心价值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核心价值体系坐标图

由图1可知,利益最大化区域的大小,取决于两大核心价值(三个主要层次)的靠拢。当服务质量不断改善,相应也会提高建设运营成本,所以不能无限制的提高;民营部门“利”的增加也是有限度的,不然势必降低服务质量;同样,公共部门的“益”超过一定水平,也会因此导致为了政绩盲目兴建,破坏整个核心价值

体系。

2 区域发展战略理念和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设立了很多区域性经济合作区,较大的有泛珠三角、长江三角洲、辽中南经济合作区等;跨度较小、融合程度较高的有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等省内区域联盟。区域发展战略旨在使区域发展达到最佳效率和最优状态,推动区域内各城市有序、快速发展,以资源共享、产业互补、互利共赢为目的,通过市场调节和政府导向等方式使三市资源有效整合、配置优化、经济要素自由流动。区域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共同利益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二是配置优化和联动互补是区域发展的主要表现;三是市场调节与政府导向的合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

随着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不断实践和落实,我国经济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不小的成就。面临着新一轮的发展需求,覃成林教授在2005年提出了区域发展战略转型的基本内涵,即选择若干大都市区或者增长核心区,进行重点开发,使之成为带动相关大区域经济发展、平衡全国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国家级区域经济增长极。而预期目标如下:第一,能较好地处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效率与公平关系;第二,能较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第三,能较好地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3 区域发展理念对PPP成功引入的必要性

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而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人们通常会认可好的基础决定好的上层建筑,而本文将从上层定位出发,来指导基础的良好建设。原因在于:(1)基础设施具有投资规模大、长久性等特点,以区域发展为前提的视角进行前期规划及决策至关重要;(2)PPP模式的内涵及目标与区域发展理念不谋而合,可以此借鉴,相互促进;(3)以区域发展理念作为主体原则,以和谐发展作为最终目标,可最大限度地拉拢PPP核心价值体系的两大核心价值(三大主要层次),如图1坐标原点所示。区域发展理念不仅对PPP模式的引入有必要性,也对所有的公共投资有着重要指导作用。刘迎霞和覃成林教授在其研究中也表明:将政府的公共投资与区域发展有效结合,培育区域发展热点,通过区域之间的传导机制形成互动发展,加快国内经济大循环,不失为一项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全局性策略。

4 以区域发展视角引入PPP与常规视角引入PPP的比较

一个较高、较好的出发点,往往是项目成功的先决条件。基于PPP模式和基础设施的特性,更应强调好的出发点和总体原则,否则不仅仅是个体项目的失败,更是影响、制约社会的良好发展。本文将从以下三方面对不同视角进行比较,进一步分析以区域发展视角引入PPP的重要性。

4.1 动因比较

常规视角引入PPP的动因大致可分为三点:(1)垄断势力与低效率;(2)财政困境;(3)监管失灵,而其中最为主要的便是财政困境。为了保障社会公共利益,政府通常对市政公用产品和服务价格采取密度极高的监管,价格完全脱离于成本和市场需求,且价格的调整与变动需要经过较为严格的政府监管程序和繁琐的讨价还价过程来确定,因而市政公用事业长期处于低价格、高成本的运营条件下,企业的政策性亏损甚为严重。虽然PPP模式的引入能很好地缓解财政压力,吸引民间资本拓宽融资渠道,但决策阶段的动因选择上,财政问题绝不能作为核心动因,不然会忽略整体发展,影响可行性分析的结果。

区域发展视角引入PPP在动因选择上则以区域和谐发展为原则,单个项目的盈亏不再是引入PPP模式的最主要因数,更多的应对该项目的实施和运营对整个地区的经济的带动和实现区域发展战略意义的提升。

另外应该说明的是,以区域发展的视角引入PPP,不是说就不考虑基本的财政能力,而是相关参与主体在动因选择上的侧重点,全方位地分析PPP引入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为项目的成功实施和实现区域性发展都打下良好基础。

4.2 风险分担比较

对于PPP模式的风险分担原则,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们比较达成共识的准则包括:(1)风险应该由最有控制力的一方承担,而控制力的概念则包括是否完全理解所要承担的风险、能否预见风险、能否正确评估风险对项目的影响、能否控制风险的发生、风险事件发生时能否管理风险和风险事件发生后能否处理风险带来的危害;(2)风险分担与所获得的收益匹配;(3)有承担风险的意愿。

然而风险分担并不存在绝对的原则,而是应该在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双方对风险的态度和项目的具体条件。正因为风险分担机制的建立需要参与主体的沟通与协商,那么意见分歧就很频繁,如果还是站在各自的立场,势必会影响整个PPP项目的实施。若以区域发展的视角出发,结合PPP核心价值体系(图1)不难看出,当PPP的引入是符合区域发展要求时,公共部门的“益”(Z点)将沿z轴正方向移动,若始于利益最大化状态,那么最大化区域将逐渐变小。公共部门为了项目利益最大化,必须承担让Z点负方向移动的因素,那就是风险。公共部门以区域发展的视角出发,基于PPP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地认识风险分担的实质,摒弃之前只图利益,不愿摊风险的思想。只有这样,PPP项目才能更加健康有效地实施运营下去,PPP的引入对我国区域发展才更具意义。

4.3 最终效益比较

以实际案例作进行比较。以北京地铁为例,每年的亏损额在4亿元左右,所产生的亏损均由北京市以财政补贴的形式补平。即便如此,为维持地铁建设和运营的正常进行,北京市政府仍承诺,2008~2015年每年拿出100亿元作为地铁专项建设资金,2016~2035年每年拿出60亿~100亿元用于地铁融资的还本付息。而港铁集团,作为全球为数不多可以盈利的地铁公司,他们的“港铁模式”被众多学者研究。先抛开体制等客观因素,“港铁模式”的成功很大原因在于其成功运用了TOD模式(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公交导向型开发),充分体现了以区域发展为目标的重要思想,最终的效益差异也就显而易见。

综合上述比较,以区域发展视角引入PPP其整体效果明显优越于常规视角,如表1:

表1

区域发展视角 常规视角

动因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为主 缓解财政压力为主

风险分担 主动承担相应风险 争利避险

最终效益 长期效益 短期效益

5 结语

我国基础设施的建设离不开PPP模式的运用,而基础设施的建设又是城市化进程的根本,以区域发展的视角引领城市化进程从而引领基础设施的建设的方针显得格外重要。PPP模式本身的核心价值也需要这样前瞻性的视角理念才能完全释放出来。所以,以区域发展视角引入PPP模式在基础设施的运用,不仅仅是基础设施项目成败的关键,也是推动城市化进程、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14-04/24/content_2665567.htm.

[2] 贾康,孙洁.公私合作伙伴机制:新型城镇化投融资的模式创新[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4,18(1).

[3] 覃成林.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转型与中部地区经济崛起研究[J].中州学刊,2006,1(1).

[4] 李明哲.PPP的认识误区与公共服务改革[J].技术经济,2012,31(6).

作者简介:汤晓宇(1991-),男,重庆人,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方向:工程管理。

(责任编辑:周 琼)

作者:汤晓宇 金志刚

我国经济热潮与核心价值论文 篇2:

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和核心价值

摘要在中国,GDP指标已经连续三年保持平均两位数的高速增长,特别是已经过去的2006年更是达到10.7%,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上绽放出令人眩目的光环,伴随而来的是人民币的快速升值、房地产投资的空前高涨、重要商品价格的大幅上升、证券市场的持续走牛。文章对促成当前中国经济热潮的深层原因和未来变局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周期性 核心价值 经济博弈

[文献标识码]A [

一、从理论的视角,正确看待我国宏观经济的内在周期性运动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事物发展规律性的理论,对整个 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做出了基于宏观层面的科学界定。对于人类的经济认识的总体趋势,我们给出这样的认识:即总的趋势不断向前发展,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曲折。纵观近20年来的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轨迹,这种经济周期的起伏波动贯穿始终。事物存在的质、量、度。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事物发展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关系。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因此,宏观经济的冷热、起伏等周期性问题是伴随社会经济发展全过程的。

西方经济理论从不同方面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做出了说明。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中存在引起波动的内在力量;实际的经济周期理论认为波动不过是随机的和未预期到大冲击的结果;货币主义者和新古典经济学家把波动主要归结为错误导向的货币政策的结果;而新凯恩斯主义者把波动看作来源于经济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原因,不过他们认为现代经济的内在特征扩大了一些这样的干扰,并使其作用持续存在。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几次周期性波动。引起波动的基本原因,是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不平衡的矛盾。随着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化,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矛盾不断缓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幅度趋于缩小。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原因是社会总需求的快速扩张与社会总供给的增长之间存在较大矛盾,因而经常引起社会总供求的失衡。这种矛盾的动态趋势是在不断减弱的,其原因分阶段来看: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需求的迅速增长也带动了供给能力的提高,总供求之间的差距随着时间推移迅速减小。同时,经济加快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严重通货膨胀也使从政府到社会各方面对加强宏观调控的认识趋于一致,政府对宏观经济的管理,越来越多地转向通过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对客观经济规律越来越重视,宏观调控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是经济周期性波动幅度减小的重要原因。

二、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和核心价值

1、稳定的国家政治格局,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高速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国家保证。现行政治体制,有利于将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广大领土国家有效纳入高度的集权掌控。各种政策能够以最快的效率传达和实施。国家有能力排除各种不必要的超出经济生活之外的干扰,一心一意的发展经济。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政治体制,完全应该按照这个国家生产力发展的实际要求去选择,但是在目前现阶段的中国,这无疑是最适合中国国情需要的政治制度。全世界对中国政府的信心也促成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2、相对健全的综合生产体系和较好的自然资源,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经过建国几十年来,几代中国人的不懈努力,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工农业生产基础,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也随之有了较快的发展,加上我国较大的国土面积能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自然资源保障。因此,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发展终于经过数十年的积累,步入了快车道。中国近几年来的经济热潮也就孕育而生。

3、中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有政府管理的市场经济。政府的调节和管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是进行宏观调控,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第二是超过市场监管,促进公平竞争增进微观经济的效率,保护资源生态和环境,维护生产安全、食品安全等等。第三是通过财政税收等杠杆,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总共进行了六次宏观经济调控,由于这几次宏观调控比较顺利,成效显著,减少了损失,保证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4、中国具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劳动资源,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巨大力量。中国劳动力后备资源非常丰富,中国不仅劳动力资源丰富,而且经过实施九年义务教育,青少年一般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中国具有巨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十几亿人的大市场,吸引着各方面的投资,还有中国基础设施缺口很大,投资机会很多,建设的推进,经济增速快,人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国内居民消费不断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的竞争加快,使中国的市场空间非常大,为社会生产力发展,提供了最广阔的场所。

三、中国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国家经济博弈趋势

作为“市场化”的延伸,我国面对的世界经济开放的新特点:一是贸易和投资范围扩大到全球;二是市场制度在全球范围的推广和采用。然而,经济全球化是“双刃剑”,它给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更多的挑战。

1、人民币持续升值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热钱”(HOT MONEY)流入是炒作人民币升值的结果,不能成为升值的理由和根据。“热钱”就是逐利,人民币升值的炒作越大,“热钱”的流入越多,而表面上会形成外汇的积累更快。这样的循环是炒作的结果而不能成为升值的理由。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外国资本的流入是对中国的各产业以及中国市场和政府有信心的货币选票。但是,这些国外经历过无数风浪的资本和掌控它们的投资人,深知投资具体产业的漫长而艰辛过程,所带来的利润远不及利用经济博弈手段获取的收益高效而轻易,特别是当面对拥有强大政治、资本、人才、信息等优势,经验丰富的外国资本博弈老手们,那些新参与进世界资本博弈游戏中的发展中国家简直不堪一击。这些“国际资本大鳄”欣然享受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为它们提供的饕餮大餐。热钱不具备外汇储备的支付功能,也不为央行所控制。

当中国经济有任何风吹草动,特别是一些不稳定的因素显现出来,“热钱”会快速流出。大进大出造成的冲击可能就不是经济不稳定的问题了。虽然我们有资本管制,但是他们自己有办法进来,就有办法出去。“热钱”靠炒作制造市场波动赚钱,要他们以及专门为“热钱”服务的咨询行业不炒作是不可能的。中国将越来越深地融入国际经济之中,面对越来越多的压力。我们要采取措施化解一些“幻觉”和“错觉”,抓紧汇率暂时稳定的时间,加强银行和金融体系的改革,进行经济结构特别是出口产品结构的调整。

2、 中国的房地产热潮,是内外资本、政府与普通民众这四方面交叉博弈的恶果。我们将中国的房地产热潮梳理一下,能够得到以下信息:房地产开发无论对地方政府短期的财政收入,或者所谓的当地GDP增长目标,以及地方基本建设,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那些地方主要官员在房地产开发的热潮中能很轻易的将手中的行政权利“寻租”转化为个人的私利,地方官员受个人利益驱使,参与这种巨大利益的分配博弈,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中国房地产业膨胀的因子。因此,地方政府对房地产热潮的私下认同,甚至是推波助澜是情理之中的。

在外资大举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同时。国内开发商对写字楼、商场、酒店等资源型地产项目的投资也 愈加看好起来。内外资本为了争夺资本博弈过程中的“制高点”,不惜代价的控制以土地作为永恒稀缺资源的房地产开发行业,加剧了中国房地产热潮的发展势头。中国有句俗语:“神仙打架,凡人遭殃。”正是由于这些强势力量时而互相倾轧、反复争夺,时而狼狈为奸、彼此勾结。使得那些真正需要住房的普通百姓成为中国的房地产热潮中最大的受害者。炒作房地产的不仅是企业,而且有许多个人参与。特别是各地都出现了假按揭现象,有多少这类现象不得而知,但的确有不少高收入者将购买住房作为投资行为。

3、中国股票市场游戏里正上演着一场零和博弈的大戏。造成目前中国证券市场走牛的基本因素有两方面:其一,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这一制度变革,解决了制约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大制度性缺陷,从根本上使上市公司大小股东利益趋同,全流通时代即将到来,大大增加了股民的信心。其二,中国经济的持续向好。一直以来这被看作是股市走牛的最坚实基础。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使股民对中国股市产生良好预期,成为拉动由熊转牛的最重要引擎。需要警惕的是,当中国的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全球流动性过剩的一部分、当中国经济日益成为全球经济至关重要的一环时,不管是否存在泡沫,大量资金涌入中国股市将在未来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我们需要一个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可是这个资本市场不能变为一个充斥着投机和冒险氛围的赌场,繁荣不能是仅仅是一时的需要,那无异于杀鸡取卵、饮鸩止渴。

四、结论

一个社会经济生活的健康循环被少数能够掌控财富的人,以物的形式冻结起来(这种物的形式以土地为最普遍、最有效力的手段),社会生产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这四个环节中的有机运行机制被人为破坏。那将对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带来的灭顶之灾。回顾上个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爆发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究其原因同现在的中国的经济热潮,本质是一样的。笔者认为:“从人类社会形成开始,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事实上不存在量的问题,因为,在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条件下,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物质资源总体上是能满足甚至超出那一时间节点上,人类自身的需求的(如果不能满足,人类也就不能演进到今天的状况)。然而,正是因为人类社会是由单个的生命个体共同组成的,人类自身作为生命个体的自然首要属性同来自人类群落的社会属性构成一对的矛盾,这对矛盾的对立统一的复杂运动过程,组成人类社会生活的全部。人类的经济生活也是围绕这一核心矛盾否定之否定的螺旋上升的。所以,人类社会的经济应该只存在解决运动过程中的结构性问题。因为,我们人类所面对的经济现实,从来也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乐观或者悲观,那只是因为的心理和心理影响下的行为往往超越了对现实的正确认识。平衡一旦被打破,人们的心理以及为心理所支配的行为会在首先被突破的方向上保持强大的惯性,这种惯性的力量同时有反过来验证人民在事实上看来是非理性的判断,经济运行的正常结构将被彻底破坏。”国家作为这种超越人的生物自然属性的机器,应该对人的非理性经济心理和行为负起责任,进而采取各种手段进行干预。

作者:吴 梅

我国经济热潮与核心价值论文 篇3:

体育校本课程特色化建设策略研究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疏理我国体育校本发展历程,提出体育校本课程特色化建设的意义,并进一步提出体育校本课程特色化建设的策略:拓展项目校本课程外延,开拓校本课程实施途径,为体育校本课程注入地域特色元素,根据学校办学理念形成体育校本课程特色化评价体系。

关键词:体育校本课程;特色;策略

体育校本课程作为基础教育阶段常见的校本课程之一,已走过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历程。教师应顺应素质教育发展潮流,完成从优质发展到特色发展的转变,助推特色学校建设。

一、体育校本课程发展历程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统编的学校教材基本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为我国各行各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推动了我国科技、经济及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科技与经济发展的不断进步,地区间、行业间对教育的需求出现差异,社会对个性化教育的需求日益提高,全国统一的教材与我国经济和文化发展各具特色的基本国情不相符。20世纪80年代,我国教育界有识之士开始探求开发地方性课程,以弥补全国统一教材的不足。

2001年5月,国家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随着《国务院关地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颁布正式拉开帷幕。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明确表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同时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校本课程”这个舶来品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全国各地中小学迅速掀起一股校本课程开发热潮。在这一次课程改革中,沿用多年的教学大纲开始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0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

新课标与旧大纲不同,《新课标》是一套教学目标体系,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身体、心理、社会适应三大维度的健康为课程目标,强调“目标统领内容”,只要能有效达成课程目标,什么样的运动内容都可以选用,把教学内容选择的决定权交给教师。新课标对课程教学内容选择放权,一方面,提高了课堂教学内容选择的灵活性,提高了课程实施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另一方面,也让部分学校体育课程教学走向随意化、无序化的道路。学生良好运动技能的形成需要经过科学、系统的体育学习,随意化、无序化的体育课程教学导致学生无法通过九年、甚至十二年的学校体育课程学习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运动技能体系。有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共上了十二年的体育课,却一项运动技能也没学会。经过十年的实践探索,国家教育部2012年2月印发义务教育阶段语文等学科(2011年版)课程标准,其中包括《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在体育课程建设方面,《标准》明确表示:“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是不断提高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开发体育与健康的校本课程,形成各地、各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特色的重要前提和条件。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应当充分开发与利用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确保体育与健康课程正常、有效地实施。”

在《标准》呼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加强体育校本课程建设的同时,素质教育历经十多年的普及发展已进入特色发展阶段,《人民教育》主编傅国亮先生在《特色发展,文化育人》一文中指出:“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路径是从重点发展到均衡发展,最后为特色发展,特色发展必将是今后基础教育发展的方向。”

二、体育校本课程特色化建设的意义

1.引导体育校本课程研究向“无—有—优—特”方向纵深发展

目前,大部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已撰编具有学校特色的体育校本教材,建设了自己的体育校本课程体系,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过程。然而,从课程建设发展规律来看,“有”只是课程建设的初级阶段,“优”是课程建设的中高级阶段,体育校本课程建设还需要在“优”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优”向“特”发展,这是提高体育课程教学质量与加强体育校本课程建设的核心价值诉求,是体育校本课程建设发展的必由之路。

2.传承特色体育文化,保护地域体育文化多样化发展

与国家统一教材课程、地方课程相比,校本课程在内容、实施方式等方面更具有灵活性与开放性。体育校本特色课程是国家课程目标与特定学校文化相结合的具体化,是对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有助于改变以往体育课程内容选择随意化、无序化的不良状况。地域性是校本课程的重要特征之一,地域特色体育文化与学校特色体育文化都是校本特色课程建设的重要资源,构建体育特色校本课程,一校一特色,对传承特色体育文化,保护地域体育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3.助推学校特色打造

正如傅国亮先生所说,“每一所学校都是一所潜在的特色学校”。早在2001年,教育部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提到:“国家通过设置供选择的分科或综合课程,提供各门课程课时的弹性比例和地方、学校自主开发或选用课程的空间,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各地应发挥创造性,办出有特色的学校。”通过开发校本课程,利用校本课程的自主性,突出校本课程的特异性,是学校实现特色化发展的最佳抓手。

4.提升体育课程育人功能

体育是一门综合型学科,除了在促进学生的身体生长发育、调节身心、增强体质等基本功能外,在智育、德育、美育等方面也有不少独到之处。随着现代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多元智能理论的出现,体育的多元育人功能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甚至有人提出:“体育是顶级的教育。”2015年4月7日,《人民日报》在刊发的《体育有很好的教育功能》一文中指出:“体育具有很好的教育功能,又有一般课堂和书本教育中无法达到的效果。中国体育事业走到今天,必须适时转变发展方式,体教结合要在内涵上多下力气。”如何转变发展方式,如何在内涵上多下力气,对于学校而言,就是要加强体育校本特色课程建设,充分挖掘体育课程的多元育人功能,提升体育课程的育人功效。

三、体育校本课程特色化建设策略

1.拓展项目校本课程外延

从传统逻辑的角度来看,任何事物都可一分为二地拆分为内涵与外延。内涵是事物特有本质的反映,是事物的“种”;外延是事物所组成的、一切具体化的“类”。特者,与众不同也。校本课程的特色化建设并不是要大拆大建,把原有的校本课程全部推倒,重新开发一套校本课程,而是要在对原有校本课程进行加建与装饰美化。因此,在体育校本课程特色化建设过程中,课程的项目是不需改变的,特色化建设过程只是对原有校本课程教学内容的丰富与调整。如在普通的篮球校本课程中增加并突出花式篮球内容,在普通跳绳校本课程中增加并突出个人花式跳绳、合作花式跳绳或竞速跳绳内容。

2.开拓校本课程实施途径

课程实施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校的教育课程是无处不在的,并不只局限于40分钟的课堂之内,只要科学规划、用心经营,环境可以育人,制度可以育人,活动可以育人。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认为课程的实施不仅局限于40分钟的课堂教学这单一形式。另外,体育校本课程有其学科的独特性,体育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综合性活动课程,其内容丰富、兼容并包、组织灵活,课程建设者可以根据体育课程组织形式的灵活性创新开发体育校本课程的实施途径。如以体育社团的形式实施,以特色体育节的形式实施,以“2+1”课时组合形式实施。

3.为体育校本课程注入地域特色元素

文化是课程的灵魂,是构成课程教材的核心要素。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许多地区的地名就是以本地区的标志性事物或重大历史事件命名的,这些事物或历史事件就是这一地区的特有文化。学校建设在一定的地区地域之上,既承载着为这一地区培养人才的基本责任,又承载着为这一地区传承地域文化的历史责任。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建设可借助学校所在地区的特色文化,把两者有机整合,进而实现体育校本课程的特色化进程。

4.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形成体育校本课程特色化评价体系

办学理念是学校办学者经过长期的理性思考及实践得出的,是对学校办学目标、办学特色、工作思路的高度概括。学校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体系,这个课程体系必须能有效地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有效促进学校办学理念落到实处。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与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是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把学校办学理念中的特色成分与学校体育课程的评价有机结合,形成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特色评价体系,也可作为促进体育校本课程的特色化建设途径之一。以广州市增城区富鹏小学为例,学校以“达人立校,笃行致远”为办学理念,施行“达人教育”,在校本课程特色化建设过程中,学校把课程评价与办学理念有机结合,形成了校本课程的“小达人”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傅国亮.特色发展文化育人[J].基础教育参考,2010(14):4-7.

[2]傅国亮.每一所学校都是潜在的特色学校——关于特色学校的七点认识[J].人民教育,2009(Z1):20-22.

[3]大昭.体育有很好的教育功能[N].人民日报.2015-4-7.

[4]李金乐.新课程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初探[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5]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作者:马瑞芳

上一篇:信息技术视角下数学教学论文下一篇:国外房地产投资信托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