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地质环境治理论文

2022-04-19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制度体系要求不断完善,国家对于煤炭的开采也逐步重视起来,因此煤矿产业的发展开始在市场经济中逐渐站稳脚跟。但是煤矿产业的发展是以几个牺牲作为基础而发展的。因为煤炭的开采对地质环境条件不够重视,导致风险因素增加,不利于社会经济的总体发展,这是第一个环境牺牲。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煤矿地质环境治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煤矿地质环境治理论文 篇1:

对煤矿地质环境综合治理的研究

摘 要:本文分析了煤矿地质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针对各个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增加煤矿的可持续发展功能,实现对环境的友好发展目的。

关键词:煤矿地质 综合治理 可持续发展

我国是以煤炭资源作为主要资源的国家,煤炭的消费量相当大,因此煤矿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及利用程度相当大,这在一定程度上给煤矿的地质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而煤矿的地质环境有直接关系到煤矿的环境保护以及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由于煤炭资源的不合理开发时常导致环境的破坏以及相关的地质灾难,因此研究煤矿地质环境的综合治理,对煤矿生产活动加以规范,保护煤矿地质环境对于煤矿的可持续开发以及采矿活动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 煤矿生产所引起的主要地质问题

煤矿生产活动的规划不合理以及煤矿资源的不合理开发等导致的煤矿地质环境问题比较多,其中主要包括环境污染、资源破坏以及矿山地质灾害中类型。

其中,环境的污染主要是指由于煤矿的生产活动所引起的煤层、煤矸石等地质体中的有害物质发生迁移和扩散,对煤矿周围的空气、水资源、土壤等造成污染,在部分矿井周边甚至会导致辐射污染以及振动污染等情况。

资源的破坏,主要是指因为由于采矿过程中的岩移以及矿井抽排水过程中改变了地下水以及地表水的储存和循环状态,使得煤矿区域内的水位下降、地表水严重流失,同时还可能出现煤层自燃以及伴随而来的岩层移动等问题,直接导致大量的煤炭资源遭到破坏,土体资源严重流失。

矿山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表地质灾害以及井下地质灾害两个方面。其中,地表地质灾害主要是由于采矿过程中的岩移而诱发的山体滑坡、崩塌以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而井下地质灾害,主要是指采矿过程中的采动压力而导致的冒顶、矿井突水、煤与瓦斯突出等问题,严重威胁到采矿工人的安全。

由于煤矿生产所导致的地质环境问题具有隐蔽性及严重的破坏性,对当地居民、职工的生活及工作环境有严重影响,制约着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及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

2 我国煤矿环境地质问题及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加大,我国对煤矿资源开发进一步加强,伴随而起的煤矿地质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据相关资料统计,全国矿区由于采矿而引起的塌陷面积达到1159,仅国有煤矿矸石山就达到1500多座之巨,历年的堆积量达到30×108t,占地面积达到5000左右。煤炭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其每年的废气排放量占到全国工业废气排放量的5.7%以上,其中含有的有害物量达到73.13×104t/a,其中主要是烟尘、硫化物、氮氧化物以及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硫气体,其产生的酸雨对土地的破坏性最大,截止至2009年已经达到国土面积的34%以上。

随着我国煤矿地质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加强,在相关的环境保护工作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已经初步建立起了相关的矿山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在加强对矿山环境保护的管理的同时,还加大了对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及治理的力度。虽然采取了这一系列的相关措施,但由于经济发展的压力较大,煤矿地质环境的恶化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较大的地质灾难仍然时有发生。

煤矿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煤矿地质环境恶化,通过分析各类型的煤矿地质恶化情况,我们总结出煤矿地质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在以下几个方面:(1)目前煤矿开发秩序依然混亂,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部分作坊式的黑煤矿依然存在,它们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对矿产资源加以大肆开挖,造成地质环境严重破坏。(2)开发规模小而零散,由于开发规模的限制,直接限制了先进技术的应用,使得矿产品的开发程度不够,不但严重的制约了对矿产资源的深度利用,导致矿产资源的浪费,而且加剧了地质环境的恶化。(3)煤矿企业结构不尽合理,由于历史发展原因,部分企业的矿产资源开发工艺落后,不但造成了矿产资源的严重浪费、环境污染,同时还留下了环境地质问题的隐患。

3 煤矿地质环境的综合治理对策

煤矿地质环境的恶化严重威胁着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同时还影响矿区职工及周围居民的生存,影响社会环境的和谐稳定。因此,在政策及技术上加强对煤矿企业的科学管理,同时加大对煤矿地质环境的保护力度等,对减轻煤矿地质环境的恶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1 制定相关的政策管理措施

在煤矿地质环境的综合治理过程中,制定相关的治理原则,建立一个地方性的群众性监测网络很有必要,同时对于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还必须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治理原则。

3.1.1 建立相应的生态补偿机制

首要要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各个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同时还应该实行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主要包括: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以及水资源费用,同时应该建立起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保证环境保护资金到位,同时还应该实行严格的排污收费制度。同时以构建长效机制作为根本目的,积极探索出一个生态补偿市场化运作机制。国家相关部门应采用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形式,同时征求相关专家及公众意见,在相关的法律条款基础之上,结合各个矿区不同的环境特点,建立起一个不但符合国情,而且符合各个矿区不同特点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体系。

3.1.2 坚持环境保护与矿产资源开发并举,以环境保护为重的原则

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坚持以环境保护为重,坚持谁利用谁保护、谁获利谁出资以及谁破坏谁治理的基本原则。在矿山的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矿山的建设与环境设施建设相配套统一的制度。同时对矿山恢复的保障金制度、矿山复垦制度以及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相关制度加以完善。

3.2 制定相关的技术措施

在建立起相关的环境保护政策制度的同时,还应该加强煤矿环境地质调查工作,掌握煤炭开采过程中地质环境问题的主要类型、分布规律以及相关的危害特征等,因此建立一支技术高,设备精良,素质好的地质灾害监测队伍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在煤矿的环境地质调查工作主要做好下列方面的工作。

3.2.1 应对矿区的地质灾害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

主要包括采动影响、煤矸石堆放所引起的地面塌陷、滑坡等,同时应对之实施连续性的实时监测,对煤矿建设和开采过程中的地质等进行预测及评估。

3.2.2 进行矿区瓦斯地质调查

主要包括煤层瓦斯的存量、来源及分布情况,对矿井瓦斯的涌出量及特征等加以评价,最终掌握影响瓦斯抽放的地质条件及改良方法的条件,降低瓦斯的危害后果。

参考文献

[1] 韩杰.我国矿山环境破坏治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5(7).

[2] 邱燕,甄洪.煤矿地质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

作者:丁亚恒 李向阳 王传永

煤矿地质环境治理论文 篇2:

煤矿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制度体系要求不断完善,国家对于煤炭的开采也逐步重视起来,因此煤矿产业的发展开始在市场经济中逐渐站稳脚跟。但是煤矿产业的发展是以几个牺牲作为基础而发展的。因为煤炭的开采对地质环境条件不够重视,导致风险因素增加,不利于社会经济的总体发展,这是第一个环境牺牲。

关键词:煤矿地质;环境保护;治理

前言

当煤炭资源开采过度、矿山开采风险较大,就会造成资源匮乏、危险系数较高,这是第二个牺牲。但是这样的牺牲并不符合科学发展规律,因此在今后的煤矿产业发展中,一定要杜绝这种牺牲,必须对煤矿开采后的地质环境进行修复,把被破坏的环境尽可能复原,但是这项工程由于早期的保护环境意识淡薄、资金耗费巨大、修复技术不够成熟等因素,在如今的环境治理中存在诸多问题。

1煤矿地质环境污染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1.1对煤矿地质环境污染防治认知不足

煤矿企业一些高层管理者对煤矿地质环境污染防治的认知不足,不能制定出合适的地质环境污染防治方案,也不能将地质环境污染防治践行到底,但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为了加快煤矿生产项目的进度,盲目施工,甚至违章作业,造成煤矿项目地质环境污染问题,危及企业的经济效益。

1.2对煤矿地质环境污染监控技术落后

在煤矿井下实际开采过程中,各方面的风险时时刻刻都存在,不可避免。地质环境污染对开采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利用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实现煤矿地质环境污染的实时监测。但是,目前我国煤矿企业对地质环境污染防治重视不够,投入资金较少,没有引进信息化等先进技术实现智能监控。他们无法提前发现污染问题,这对整个煤炭行业的稳定产生了不利影响。

1.3污染防治工作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

煤矿地质环境污染防治工作要求高,而煤矿企业又没有对其予以足够的重视,煤矿高层领导者和管理者对地质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认知处于较为落后的水平,导致煤矿地质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策略落后,且地质环境污染防治理念更是跟不上煤矿井下开采的任务和开采力度。同时,由于煤矿企业没有专业的地质环境污染防治技术人员,煤矿地质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策略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较差,不能将煤矿地质环境污染防治工作落到实处,影响煤矿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以及在同行中的竞争力。

2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措施

2.1加强煤矿企业对地质环境保护的意识

大部分大型企业更多的能够考虑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且企业也贯彻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对后续的环境修复工作不抛弃、不放弃,坚持执行,基本能够大致修复主要的环境问题。但是仍有一些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由于目光短浅,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对环境修复工作不重视;因此若要保证环境问题从根本上得到控制,需要对这类企业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保证企业在煤矿采挖之前能够做到对地下开采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确保矿山开采达到国家要求的条件,可以实施正常的开采步骤。比如,企业在进行地质情况勘察时,首先要考虑地下开采的空间面积,保障开采空间能够适合作业运转,一般而言,当矿体较薄,矿体连续性较差时,形成的采空区面积大于缓采空间。因此,企业必须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制定相应的开采方案,避免因缺乏环保意识而对环境造成无法承受的破坏。

2.2建立预防灾害制度

由于矿山的开采而造成地质灾害发生的破坏力非常大,树立一定的预防灾害意识,能够有效的防止自然灾害产生時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害,就目前矿山开采情况而言,想要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就需要根据前期的地质勘察与工程设计相结合,制定出一套合适的防灾制度,尽可能的能够做到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工程项目的开展同时进行。这种预防制度能够使后期的责任体系得到明确,防止出现经济利益的纠纷,减少企业的后期恢复资金投入,也能够避免后期的恢复制度出现工作不到位的情况。

2.3落实保护责任

地质环境保护本身就是一个大概念,涉及到很多相关部门和企业,考虑到这个原因就非常容易产生责任体系不明确,出现相互推脱的情况。因此为了能够实现可续发展战略,对煤矿矿山的地质环境进行有效治理,就必须明确各部门完善责任体系制度、分清楚企业与政府涉及到的权利和义务。明确责任和义务是环境治理的重要手段,只有明确相互的责任跟任务才能够保证各部门,各企业认识到自身的工作范畴,做好工作处理,互不冲突。

2.4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现在煤矿的开采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矿山的开采条件也必须满足相应的条件要求,是为了保证能够做到开展受益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保障后期开采工作顺利进行和修复工作顺利完成。而这几年我国对于环境保护的关注也逐渐增大,国家对矿业也应持积极态度,加大后期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加大资本投入,扩大资本覆盖面,保障一些中小型开采作业得到资金支持,鼓励各煤矿企业自行恢复后期的环境问题,做好煤矿开采行业的规划。

2.5加大监督力度,构造环保体制

开采过程中应该加大管理人员对于开采项目作业的监督,对于一些严重破坏环境的违法开采行为,做出严厉的处罚,对直接堆放的重金属或废煤渣进行随机排查,一经发现堆放过度,强制要求煤矿企业进行自主处理,并做出处罚。另一方面,需要对煤矿项目中的作业人员进行环保理念的教育培训,大力宣传环保知识,从道德方面约束工人行为,可以有效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环境污染。

结束语

综上所述,煤矿产业开采作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相应的因为煤矿开采造成的地质环境灾害也逐渐增加。因此,基于出现问题的原因和现有问题进行剖析,从而制定出一些适合煤矿开采的制度,并深入了解分析,加大对建设开采制度的完善和实施,加强采挖后的地质环境修复工作,国家加大对修复工作的资金投入,丰富治理方案,明确各部门、企业责任体系,做好分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发展的美好局面;加大宣传环境保护工作,让社会中的每个企业、公民都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活的基本条件,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让人类文明发展延续。

参考文献

[1]赵德深,范学理,刘文生.采煤区覆岩与地表沉陷控制技术研究及展望[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8,8(3):51-54.

作者:贺斌

煤矿地质环境治理论文 篇3:

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状与措施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制度体系要求不断完善,国家对于煤炭的开采也逐步重视起来,因此煤矿产业的发展开始在市场经济中逐渐站稳脚跟。但是煤矿产业的发展是以几个牺牲作为基础而发展的。因为煤炭的开采对地质环境条件不够重视,导致风险因素增加,不利于社会经济的总体发展,这是第一个环境牺牲。当煤炭资源开采过度、矿山开采风险较大,就会造成资源匮乏、危险系数较高,这是第二个牺牲。但是这样的牺牲并不符合科学发展规律,因此在今后的煤矿产业发展中,一定要杜绝这种牺牲,必须对煤矿开采后的地质环境进行修复,把被破坏的环境尽可能复原,但是这项工程由于早期的保护环境意识淡薄、资金耗费巨大、修复技术不够成熟等因素,在如今的环境治理中存在诸多问题。

关键词: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状

引言

我国矿山数量众多,且多为中小型,因矿种及地质特征、开采方式的不同,使得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呈现复杂性特点。特别是露天矿山在开采过程中,容易在矿区范围内形成高倾角陡坡、各种体量的采坑、潜在崩塌危岩体、不稳定排土场和堆弃渣体等,这些都是常见的矿山地质灾害问题。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当遭遇到人工震动或者强降雨等外部环境不利因素作用时,极易诱发地质灾害,对矿区周边人民生命和财产构成威胁。在闭坑后对地质环境的治理是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内容。

1、煤矿开采后的相关地质环境问题

1.1地质灾害

煤矿采完以后会出现地面沉降与塌陷、滑坡、泥石流,采完煤层后上覆岩层塌陷,有未封闭空间,形成采空区,并大多数煤矿采用放顶采煤这样会遗留部分煤层到采空区,煤层在采动后对煤层卸压,煤层中含有大量瓦斯气体以及有毒有害气体,这些气体采空区积聚,存在着潜在的危险。地面沉降与塌陷的主要原因是井下煤层开采后上覆岩层垮落,由于西北大部分煤矿埋深深度不大,这样容易造成地表沉降和塌陷。滑坡、泥石流与尾矿库溃坝是露天矿山和地下矿山均有的现象。还可能存在地热储存,形成小型火山。在地质灾害中,许多煤矿含水层含水量极大,在矿井开采完后对上覆岩层充分卸压导致各煤层岩层之间易形成导通裂隙带,导致含水层的水大量涌进采空区,这样会出现地面人用淡水的加剧减少,并且这些水资源会溶入有毒有害气体,二次利用很难。

1.2对社会稳定影响较大

一些老旧的煤矿矿区周围是人流量较多的密集地区,煤矿开采后引发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对群众的工农关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比如煤矿开采后造成了耕地的塌陷、对交通道路(如桥梁)产生了影响,不利于重卡车的通行;村民生活建筑物出现裂缝、倒塌等情况,这些对地质环境的破坏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生态问题,而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的大问题。所以,煤矿产业在进行开采时一定要做好地质环境的修复工作,保证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不能够影响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这样煤矿产业的各大企业形象才能够收获好的口碑,实现“安全优先、以人为本”的宏伟发展目标。

1.3煤矿开采完毕后井下资源浪费问题

我国大部分煤矿开采属于井工开采,多采用机械化自动化开采煤层,一个采区内需要掘进多个运输顺槽和回风顺槽,有些巷道在采掘完后会保留下来,回采工作面在煤层采完后会形成采空区,以及煤矿存在地下工程量较大的运输车场、避难室等多种大型空間,这些空间都是花费高额成本开挖加固形成的。在煤矿开采完成后,基本保留并废弃掉,造成空间资源的浪费。同时煤炭开采过程中伴随着很多很多种伴生资源,比如:瓦斯气体、硫化氢、一氧化碳以及各类烷烃气体。由于大部分煤矿采用放顶煤开采和留煤柱长壁回采,造成很多煤炭资源保留到采空区,这些煤层在充分卸压后会释放瓦斯气体,瓦斯气体在采空区运移富集,形成瓦斯富集区,因此需要开发相关技术对该类气体加以利用。

2、出现煤矿周围地质环境危害的原因

(1)煤矿开采造成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主要原因是大部分煤矿行业建立于改革开放时期,那时经济体制不够完善,煤矿开采时技术不够成熟,保护环境的理念薄弱,主要以发展经济为目标,长此以往对环境破坏相当严重,使得日后的修复工作非常困难,而现在的部分煤矿开采时受到经济效益的驱使,虽然国家明令禁止不能进行对环境破坏非常严重的采挖,但是这类煤矿产业即使环境影响较小,但日积月累仍然是不可忽视的环境危害,另外在开采地表浅层煤炭资源的过程中,开采时因为作业强度大、时间长,长此以往对周边的建筑物安全等级造成了影响,而部分煤矿企业也不重视这个危害,只是一味的用钱安抚居民,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2)地质灾害频发。煤矿开采不管技术有多成熟,都会或多或少造成地质灾害,矿上一般在山腰、山谷,这些地方由于地形影响、自然气候因素会使部分岩石风化,使土壤松动,若遇上较大的降水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而煤矿开采时造成的地质影响、废煤渣的大量堆积,加重了自然灾害的频发。而煤矿所处的特殊位置为自然灾害的破坏提供了便捷,增加了自然灾害的破坏力,对地质环境的危害远大于煤矿开采造成的影响,甚至对周围居民的生活安全产生了威胁,造成无法挽回和修复的伤害,使水土流失现象加重。

3、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措施

3.1地面清渣、回填及地表恢复工程

地面清渣工程主要包括对废渣堆全部进行清除,主要采用挖掘机开挖、装车,自卸汽车场内运输、推土机推土、压路机压实等机械设备及人工相结合的施工方法。所清除的废渣全部就近回填于露天采坑或低洼地带,并分层碾压,密实压实系数不小于0.9,回填渣体以不引起二次地质灾害和进一步破坏地质环境为原则。

3.2加强煤矿企业对地质环境保护的意识

大部分大型企业更多的能够考虑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且企业也贯彻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对后续的环境修复工作不抛弃、不放弃,坚持执行,基本能够大致修复主要的环境问题。但是仍有一些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由于目光短浅,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对环境修复工作不重视;因此若要保证环境问题从根本上得到控制,需要对这类企业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保证企业在煤矿采挖之前能够做到对地下开采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确保矿山开采达到国家要求的条件,可以实施正常的开采步骤。比如,企业在进行地质情况勘察时,首先要考虑地下开采的空间面积,保障开采空间能够适合作业运转,一般而言,矿山矿体较薄并且矿体的连续性比较差的情况下,所形成的采空区面积就比平缓的开采空间要大一些。因此企业必须根据不同地质情况制定合适的开采方案,避免出现由于环境保护意识匮乏而造成环境无法承受的破坏。

3.3煤矿矿井水污染处理方案

某矿处于我国西北地区,该区域淡水资源贫乏。受采动影响,在工作面上覆岩层会形成导水裂隙带,会将覆岩层含水层中水引入到采空区,这样导致的地表水资源也会渗漏,造成水资源缺乏,影响周边地区人生活用水的困难,针对此问题需要提出解决措施。1)对水文地质复杂、上覆岩层为富含水地层的特殊情况进行勘探测明含水层和隔水层具体分布情况以及距离开采煤层的间距,尽最大可能保证不破坏隔水层,这样不会导致地表水渗漏。2)对已经因采动造成含水层水流入采空区的采区进行地下水资源重复利用,再重复使用前,进行水质优化等措施,建立矿井水质优化站-输送站-使用等一系列服务。

结束语

综上所述,煤矿产业开采作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相应的因为煤矿开采造成的地质环境灾害也逐渐增加。因此,基于出现问题的原因和现有问题进行剖析,从而制定出一些适合煤矿开采的制度,并深入了解分析,加大对建设开采制度的完善和实施,加强采挖后的地质环境修复工作。

作者简介: 姓名:梁龙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86年08月    籍贯:湖南省耒阳县    学历:全日制大专,函授本科      现单位:贵州省兴仁县四联乡二湾联营煤矿     职务:爆破工程师、助理采矿工程师     研究方向:地质方向

参考文献

[1]马刚,赵蕊,李妮妮.煤炭企业环境治理绩效评价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19

[2]金鑫.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状及变化策略探讨[J].当代化工研究,2019

[3]赵光明.煤矿地质环境保护研究[J].当代化工研究,2019

[4]郭剑.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状与措施[J].当代化工研究,2019

[5]徐学野.煤矿地下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与恢复治理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9

作者:梁龙

上一篇: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论文下一篇:中小企业组织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