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管理论文

2022-04-24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事业单位和财政部门也在不断探索改革中,会计基础工作是处理会计工作的基础环节,也是会计工作规范化的重要一环,落实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规范性已成为处理会计工作的首要任务。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性上仍旧存在不规范之处,需要进一步改正并完善。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管理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管理论文 篇1:

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问题探析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事业单位经营规模和范围逐渐扩大,会计基础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是保障事业正常运行的基础。近年来,我国新会计制度逐渐完善,同时对事业单位内从事会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会计基础规范工作中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影响单位可持续发展进度。本文分析了事业单位开展会计基础工作中的不足之处,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关规范建议及对策,以期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对策

一、事业单位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意义

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使会计管理工作程序化、规范化,是会计工作发挥职能作用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会计基础工作,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以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同时,通过加强在职会计人员培训等措施,不断提高广大会计人员的基本业务技能,促进会计基础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因此,优化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发挥会计基础工作职能、完善机构设置,对于规范事业单位内会计基础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对会计基础工作认识不足

事业单位整体管理期间,会计基础工作对经营管理工作的影响往往是间接的,因此部分事业单位领导忽略了对于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认为会计基础工作并不是工作重点,认为开展会计工作,仅需负责收取款项、支出资金,未应用过多会计技术,没有必要学习业务和更新知识。致使有的会计人员对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了会计核算工作的环节与制度不符,使会计工作职能减弱,从而制约了整个会计工作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内部管理机制及制度不完善

想做好会计管理工作,首先要健全会计管理体制,但部分单位未严格执行国家规章制度与相关法律法规,尤其在管理会计基础工作时,尚未制定统一管理机制,设置岗位上,内部岗位分配混乱,导致部分工作人员出现跨级工作或兼职情况。同时,在设计会计业务流程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不足,更没有对相关人员岗位职责等进行明确,这都成了影响工作质量提升的因素。加上内部监管制度不完善,对于发现的问题也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导致管理工作形式化,难以提高会计基础规范工作水平。

(三)会计核算及凭证记录不规范

当前,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中,会计核算及凭证记录不规范问题比较突出。原始凭证是事业单位开展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因此要求各事业单位填制原始凭证时依据及时、完整、准确、清晰的原则进行填制,这是记载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运转、经济活动的直接证据。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原始凭证存在下列问题:凭证内容不完整,不符合原始凭证填制需求,甚至存在少填、漏填或不填情况;填制凭证时字迹不清、涂改严重;凭证传递慢,延误会计核算周期。再加上账簿登记不规范、账目处理不规范问题也比较突出,为后续财务管理造成诸多影响。

(四)一些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有待提高

事业单位在实际会计基础规范工作中涉及内容比较多,有些会计人员的文化水平、学历层次较低,理不清科目、账簿、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有些会计人员虽具有一定的业务水平,但却长期忽视学习新的业务知识和新的法律规范;很多人员没有受到过专业的技能培训,不能胜任岗位,对于会计管理中的问题不能够及时处理,业务素质往往有待提高。

(五))会计监督检查存在缺失或不到位情况

在会计监督中某些基层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没有负起监督、检查责任,会计基础工作是否规范,会计核算工作是否符合要求,财会制度是否健全,无专人过问,缺乏对基层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监管。单位内部往往缺乏专职的会计监督人员;部分监管人员的认识存在不足,并没有将自身应有的职能作用发挥出来;监督过程中也缺乏有效的规章制度,不能规范各级会计人员行为,如杜绝出现违规操作、挪用公款、虚假报账等问题;此外,各级部门人员之间也缺乏互动交流,也降低了会计基础工作的实效性。

三、规范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对策

(一)提升对于会计基础工作重视程度

各事业单位内,领导是各会计事务的决策者,因此想要事业单位稳定发展,单位领导需了解《会计法》及有关规章制度,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辅助财务部门开展工作。从意识、行动方面给予会计工作者有力支撑,并调动会计人员工作积极性与财务管理主动性,进一步加强重视会计基础工作,为会计工作者营造良好工作氛围,提高会计人员工作积极性。

(二)加强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建设

加强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建设是规范会计工作秩序的需要,它是通过单位内部部门和人员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的相互制约的行为规范。要结合单位内部管理的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保护资产安全、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实现单位经营管理目标。单位需合理设置会计岗位,要结合实际状况设置不同的岗位,尽可能选择高素质人才,匹配能够胜任此岗位的工作人员。同时明确岗位职能,尽量减少工作环节,以提升工作效率,促使核算工作有序进行。同时,对于工作制度上存在的漏洞也要及时处理,这样才能够提升会计基础规范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推动会计基础规范工作顺利展开。

(三)规范会计核算及凭证记录

首先要规范会计基础凭证,强化档案管理建设,保障原始凭证完整及会计信息安全。提升原始凭证完整性,需从收入与支出入手,保障工作人员规范、合理地填制原始凭证,促使原始凭证无遗漏、无差错。此外,还需提升原始凭证信息化管理水平,在获取、存储、传输原始凭证时,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同时做好预防数据丢失、篡改工作,保障会计信息安全。针对账目处理不规范或者会计凭证填制不规范、账簿登记不规范等问题,也要及时处理,按章办事,进一步提高会计工作质量。

(四)不断提高会计人员自身业务能力

为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综合竞争力,作为管理人员也要以身作则,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引导各级人员主动学习,不断提升业务能力。要加强会计人员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其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胜任岗位。同时,也要健全激励考核制度,以此来调动各级人员工作积极性。除此之外,事业单位也可以积极开展学习讲座,组织会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不断提高其专业素养和工作水平,提高会计基础规范工作质量。

(五)完善事业单位监督机制

事业单位要想推动会计基础规范工作有序开展,需创建完善的监督机制,内部、外部全面同步监督。首先,单位应充实内部会计监督人员,只有确保具备充足的会计监督人员,才能够为后续会计基础规范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人力支持。其次,监管人员自身也要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要提高工作责任心,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并采取有效对策规避问题再次出现,进而保障会计基础规范工作顺利有序进行。此外,还需加強外部监督对其经济行为实施监督检查,同时制定严格的惩罚规范以约束会计人员行为,进而提升权责意识,使会计人员建立正确价值观,使社会责任与单位责任融为一体。

作者简介:孙蔚(1973.09)女,籍贯:山东省淄博市,学历:大学本科,职称: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单位: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单位所属省市:山东省济南市,邮编:250013。

作者:孙蔚

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管理论文 篇2:

浅谈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事业单位和财政部门也在不断探索改革中,会计基础工作是处理会计工作的基础环节,也是会计工作规范化的重要一环,落实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规范性已成为处理会计工作的首要任务。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性上仍旧存在不规范之处,需要进一步改正并完善。事业单位应结合国家会计相关法律文献的要求,积极建立各项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条例,创建良好会计工作环境,实现会计工作的严谨性、科学性和规范性,使会计基础工作在事业单位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会计基础 事业单位 规范化工作 管理制度

前言

会计工作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而会计基础工作是为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服务的各项基础性工作的总称,更是重中之重,是会计工作中的基本环节,只有夯实基础,才能做好其它会计工作,近年来,我国不少事业单位由于没有制定严格的管理条例,导致会计基础工作的秩序混乱,会计工作质量得不到提高。只有不断完善会计工作秩序,逐步执行会计工作规范性,才能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与水平,满足当下事业单位对会计工作的需求。所以想要建立正常会计工作秩序,让会计基础工作能够实现在事业单位里的作用,必须抓好会计基础规范性的工作,只有切实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会计工作才能有条不紊的进行。

一、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概念

规范化管理已经变为一个时尚的概念,已被大众所熟知,人们更愿意将它说成制度化管理,或者是标准化管理。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为了使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我国制定了大量的规章制度用来约束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并且对在职的会计从业人员进行了大规模的强化专业培训,以便进一步提高所有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业务技能,改善和提高会计从业人员会计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与财务体制的全面改革许多事业单位已经意识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性十分重要,意识到会计基础工作与财务管理、单位制度化管理工作已经密不可分,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积极改进制度上的不足,完善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才能使会计基础工作整体水平提高,会计工作秩序恢复正常,会计工作才能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发挥它积极的作用。

但是,会计基础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主要包括: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会计基础工作的不严谨,帐目混乱,财产不实,数据失真;会计管理工作不完善,会计核算方法不规范,导致财务数据错误,制作出假报表、假账,导致单位财务状况不实;部分单位会计人员素质低下,手续不全,记账随意,漏洞百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填制不规范,严重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等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基础工作的顺利进行,干扰了会计后期工作,不利于会计职能的发挥,进一步打乱社会整体的经济管理工作,给会计行业带来了负面影响。以上问题,是部分事业单位领导人不重视会计基础工作导致,也有是会计从业人员职业素质低下形成,同时,单位管理制度上的欠缺,建设不规范等等原因。只有发现问题、找出其中的原因,再进一步改进并完善,才能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

二、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由于《会计法》是一门规范会计工作的法律文献,很多事业单位领导人对此不了解,他们理解的会计基础工作就是简单的账务处理,收收支支,一切自己说了算,认为会计基础工作抓不抓无关紧要,领导人的不重视,就会使单位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与时代脱轨,导致他们的职业技能与专业知识得不到进一步的提高,使会计基础工作与后期核算环节不能挂钩,严重违反会计核算制度,导致事业单位的会计部门会计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水平全面下滑。甚至个别领导人纵容会计人员丢失真实的财务数据信息,例如作假报表、假账等。这些假的会计数据,会造成账实不符,不清楚盈利还是亏损,用以达到转移国家资产、偷税漏税等不可告人的目的。一些该建账的单位,领导人的不重视,不建账或任由账目混乱置之不理,就会造成财务收支失控等等不良影响。

(二)会计管理工作不完善,会计核算方法不规范

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制度不完善,领导人的不重视,执行力不够大,即便制定了相关管理条例,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制约会计基础工作的不规范,造成制度管理虚设,监督机制的浪费,直接削弱了会计机构的重要性。有些事业单位不安国家相关会计法律法规来执行会计工作,会计工作中记账随意,淡化手续齐全等观念,造成会计工作效率严重下降,大量财务数据失真,账实不符,借贷不相等现象更是层出不穷,这些问题对我国经济体制和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使得我国会计行业经济水平得不到进一步的提高,呈现发展滞后的现状。

(三)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填制不规范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明确规定:会计人员一定要对会计凭证审核无误之后,才能登记到账簿上去,对会计凭证的几项要素要注意记录,如日期、编号、业务内容摘要、金额和其他有关资料,登记账簿时,要采用碳素墨水或蓝黑墨水,不得使用圆珠笔和铅笔登记账簿;登记账簿时不小心发生错误时,应按照规定办法实施更正。结账时,应结出每一个期末余额,有特殊情况时,应在摘要栏处明确注明。有些单位在实际登记账簿工作中,不登记发生额,只登记余额;也有不按照相关规定对会计科目实施总账和明细账的分科录入,导致账账不符。有些随意记账时用铅笔登记,过后字迹模糊不清导致财务数据失真,这些不规范填制原始凭证和记账的行为,不能全面的发映出单位的累计发生额,也不能实际反映出单位的实际盈利或亏损情况。

三、加强会计基礎工作的策略及建议

(一)提高认识,完善制度

针对会计工作的专业性,应加大会计知识的宣传力度,普及会计基础知识,以便引起单位领导人的重视,单位领导人对单位的发展起着决策性作用,在管理各部门时应结合方方面面的全面发展问题。领导人自身加强了《会计法》的知识后,应落实《会计法》的宣传工作,领导人能够遵纪守法,还要加强会计人员自身的专业技能培训,给会计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

在实践工作中发现,完善内控制度,不仅可以保证财务工作的运营,能提升财务工作水平,按照相关制度实施工作,不仅规范了会计基础工作,更是杜绝了会计工作后期弊端和纠纷的发生,事业单位结合内部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单位内部体系的管理制度,只有不断的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才能提高单位经济水平。根据事业单位发展进度,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内部的审计工作,这样不断的监督,可以有效遏制不良会计行为的发生,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就能确保会计数据的真实有效性,才能真实的反应单位的财务实况。另外,还可以在单位内部建立起责任制的管理制度,用制度约束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确保会计人员能够按照制度开展会计工作,只有内控制与责任制相结合,这样开展实际工作时,就能有效抑制会计基础工作的不规范性,有了这些专业规范性的会计人员,单位的会计工作才可以有效率的开展,单位的管理水平才可以更进一步。

(二)规范会计核算工作、对原始凭证,加强档案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财务体制的双向改革,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受到广泛关注,单位原始凭证的填写和归档这一过程与会计基础工作是同步进行的,贯穿于会计基础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从取得原始数据到填制原始凭证,之后的记账核算工作,再到报表、归档等过程,工作量大,涉及方方面面,只有会计人权分工合作,每个员将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做好,与其它人员工作衔接到位,齐心协力,才能完成整个会计基础工作流程。

对于会计资料的归档,会计人员应按照《会计法》要求整理装订,当年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由会计部门保管一年,期满后,再由会计部门立卷、编制成册,之后才能送交档案管理部门,没有档案管理部门时,应指派专人保管,此人不能是出纳,档案部门保管会计档案时,应原封不动 ,如有特殊情况,应通知会计部门一同拆封,以分清责任。

(三)强化风险防范意识

事业单位在开展工作中,不仅要实行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还要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制定出防范风险安全问题的策略,避免因人为原因疏忽而给单位带来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坚决杜绝违反会计纪律的事件发生,在事业单位内部制定的内部控制机制应适当参照单位以前的各项管理制度上添加,也可以参照其他企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条例或控制指引等要求,结合事业单位自身需求进行制定,对违法纪律的人员严惩不贷,对长期规范会计行为的人员予以奖励制度。定期召开会议,检查会计人员各项会计工作开展情况,能够及时发现不良会计行为并纠正,弥补内部控制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加强内部控制风险意识的同时,外部的监督也不可松懈,两者结合起来,在内部控制以及外部监督下,才能使单位管理更加具有规范性、合理性、可行性。才能进一步完善内部监督制度上的不足,堵住每一个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漏洞,防止单位内部人员滥用职权的腐败现象。领导的重视,会计人员的规范,强化单位内部会计监管机制的完善,三者结合才能全面提高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质量,降低内部风险。

结语

总而言之,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工作,它具有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工作量大等特点。为做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这一项工作,就得要求会计人员的会计工作水平提高,各事业单位也应意识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性,制定健全的管理条例,利用这一项工作的开展,对单位内部管理制度上的缺陷,做好尽快改正并完善,只有单位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监管力度,才能提高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整体水平与质量。

参考文献:

[1]申瑞军.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问题的探讨[J]. 科技视界,2012,25:360-361.

[2]安振宇.浅议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J]. 现代商业,2014,08:240-241.

[3]李继红.试论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09:111-112.

(作者单位:吉林省公路路政管理局 吉林长春市 130061)

作者:于晶

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管理论文 篇3:

加强高校后勤实体会计工作管理模式的研究

【摘要】 随着高教事业的飞速发展,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在国务院和各级政府支持下不断深化。高校后勤实体作为从学校行政体制中分离出来的一个新型经济组织,如何加强高校后勤实体会计工作管理引起了各级管理层的关注。本文就如何加强高校后勤实体会计工作管理提出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建立会计工作管理小组。通过该小组加强和规范高校后勤实体内部会计工作的管理。

【关键词】 高校后勤实体;会计工作管理;管理模式设计

一、新模式:高校后勤实体建立会计工作管理小组

(一)高校后勤实体建立会计工作管理小组是顺应时代的产物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加快人才的培养和造就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工程。高等学校如何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已成为摆在学校各级领导面前的重大课题,高等学校后勤实体财务管理与会计工作管理也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大局。根据《会计法》和各级管理部门的要求,高校后勤实体必须加强会计工作的管理,稳定高校后勤财会队伍,提高财会人员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财会人员在高校后勤改革中的积极作用,使高校后勤实体会计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因此,高校后勤实体管理层应及时将加强会计工作管理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二)高校后勤实体是从学校行政体制中分离出来的,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组建的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

为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后勤改革,必须加强会计工作管理,而要做好会计工作的管理,笔者认为高校后勤实体建立会计工作管理小组,是一项切实可行,并有一定积极意义的措施。高校后勤实体通过该小组来贯彻国家财政政策和学校、后勤实体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内部财务监督管理和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财会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以适应高校后勤实体持续发展的需要,为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高校后勤实体会计工作管理小组是后勤实体领导下的一个经济管理的参谋、咨询机构

会计工作管理小组,由后勤集团总裁任组长,分管财务的副总裁或总会计师任副组长,由集团财务部主任及有关二级公司财务部主任为小组成员,人数根据后勤实体规模大小来确定,一般7-11人为宜。小组成员一般由有多年会计工作实践经验,有一定专业理论水平、较强的工作能力,熟悉了解后勤财务工作并具有会计师以上职称的财务主管担任。

(四)高校后勤实体会计工作管理小组的运作,应根据高校后勤实体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结合高校后勤实体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管理的需要展开

该小组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召开工作会议,学习当前国家新的经济财政政策、法律法规,研究实际工作中具体的业务问题,分析并提出贯彻和实施办法;也可以召开小组扩大会议、举行财务管理专题讲座、会计知识竞赛、会计技能培训活动,组织有关人员对下属单位开展会计信息调查、专项财务检查和监督工作。通过以上各项活动,为集团领导加强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管理提供意见、建议和决策依据。

二、高校后勤实体建立会计工作管理小组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高等学校原后勤系统财会队伍人员素质相对于整个学校的情况而言比较薄弱,其原因主要是老弱病残的多,教职工家属照顾性质的多,学历低、职称低、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低等等。随着高等学校后勤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及高等学校本身发展的需要,需要有一支能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能为全校师生员工做好后勤保障的后勤队伍,也即高校的后勤实体在其不断完善和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实体内部各方面的管理和体制创新,而实体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其经济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管理首当其冲,在这样的形势和背景下,为加强高等学校后勤实体会计工作管理,提出建立会计工作管理小组这种模式有充分的必要性,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建立会计工作管理小组是适应高校后勤改革与后勤实体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高校师生队伍不断地扩大,特别是近几年来,高校发展随着高校爆发式扩招,高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许多多校区的大学和大学城,形成了高校后勤的规模化、集团化、多校区、多行业发展形态。在我国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高校后勤与社会、市场的联系日趋紧密,与此相对应,高校师生员工的需求也呈多样化。高校后勤主要是为高校师生员工服务的,必然要扩大规模,增加服务内容,更加优质地为师生员工做好后勤保障。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工作是服务于企业的,是企业的重要管理内容。高校后勤实体会计工作管理的转变,要求会计工作要跟上发展,因此,集团化,多行业的高校后勤发展形态,需要提高会计工作的管理水平,整合财会人员这一重要的人力资源,集思广益,发挥整体优势,而建立会计工作管理小组将有利于加强管理,提高效率,适应高校后勤改革与后勤实体发展的需要。

(二)建立会计工作管理小组是加强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监督的需要

财务管理是很烦琐、很复杂、很具体的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流程的起点站和终点站。财务管理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关系到高校后勤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随着高校后勤的集团化、多行业发展,为了实现高校后勤的整体目标,后勤实体不仅要对自身的经营活动进行决策管理,而且要凭借产权所赋予的控制权,对各下属单位的经营管理行为加以控制,财务管理是高校后勤实体管理的重中之重。随着高校后勤的经济业务内容日益扩大和复杂,只有理顺财务管理体制、加强财务管理、组织好财务活动、处理好实体和各下属单位的经济关系,才能适应高校后勤社会化发展的需要。因此,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必须有一个统一的管理组织来组织管理,制订一整套切合后勤实体实际的财务管理方法。可通过会计工作管理小组这一平台来体现会计在管理工作中的参谋作用。高校后勤实体财务管理通过会计工作管理小组这一平台来加强实体对下属单位的投资管理,对投资的金额、项目等等进行可行性分析;加强资金管理,建立大额资金的收支审批制度,对下属单位的资金统一调配,发挥资金的价值最大化。绩效考核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在每年年终对高校后勤实体进行绩效考核是一种很好的监督、管理机制,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主要依靠会计的信息。因此,由会计工作管理小组提供的符合实际、具有较强可比性的会计数据,从资本保值增值率、资本金收益率、目标任务完成率、人均上交数、资本回报率以及资产增长率、资产负债率、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相关指标进行具体设计,配合实体领导制定合理的经济考核目标,签订经济目标责任书,及时掌握经济目标的完成情况,以改进和提高经济管理工作。

(三)建立会计工作管理小组是强化高校后勤财会队伍管理的需要

随着高校后勤实体的发展,后勤财会队伍人数在不断增多。高校后勤的财会人员主要是从原学校总务处转制而来,财务队伍的现状不尽如人意:知识结构老化,整体素质偏低,人员结构不合理。财会人员是做好财务工作的前提条件,以人为本就是要培养人才,善用人才,尊重人才。由于高校后勤实体涉及多种行业,后勤实体下属单位较多,财会人员比较分散,管理较难,在会计核算上,以前执行的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而现在后勤实体按企业化运作,统一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而且正在从纯粹性做账、出报表的核算型会计工作向预算、决策、管理的管理型会计转变,这对企业内部管理和会计工作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立会计工作管理小组,强化对财会人员的管理很有必要。通过这个平台对财会人员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培训、统一选拔、统一考核、统一监督,提高财会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以适应高校后勤实体持续发展的需要。

(四)建立会计工作管理小组是完善高校后勤财务规章制度建设的需要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要求后勤实体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现代企业依靠的就是制度管理,因此,建立与完善财务规章制度非常重要。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发展,证明了融管理、经营与服务为一体的高校后勤实体逐步开始趋向成熟,后勤实体已成为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由多个下属单位组成的联合体。由于后勤实体呈集团化、多行业发展,因此下属单位在会计工作管理上内容上存在很大的差别。如何统一会计核算方法、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和监督体系,需要建立会计工作管理小组,以集中财会人力资源的优势来集思广益,统一会计制度、统一会计核算方法,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和监督体系,建立规范化管理的财务规章制度。

三、高校后勤实体会计工作管理小组的职能

从国家财政部到各级地方政府有关部门,为加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管理的需要,均设有会计管理部门,从财政部的会计管理司到各级会计管理局、处、科等等,对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实施会计工作的全方位管理,从财政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及财务管理制度等的制定,到财会人员从业资格、教育培训、职称评定等管理体制以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管理等等。关于高等学校后勤实体会计工作管理小组的职能,可从高校后勤实体自身发展及内部管理的需要几方面来分析。

(一)职责之一:加强高校后勤实体会计工作管理

随着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的逐步深化和完善,意味着我国高校后勤实体的会计工作,必须从原来传统的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转换到企业会计核算,在这个过程中,会计工作必须摆正其服务位置,适应新的经济环境,运用合适的方式,向投资者、债权人、外部利益关系人公开其准确的会计信息,以适应高校后勤实体在新形势下的要求。六年前,浙江大学后勤实体在原四所学校后勤实体的合并过程中,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实行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并充分考虑到校区、行业的特点,对会计制度、会计科目、会计报表等内容作了统一。在这个过程中,会计工作管理小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会计工作管理小组要求后勤实体下属单位不断完善会计核算方法,加强会计监督职能,从会计基础工作入手,根据《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企业会计准则》及各项具体制度的要求,从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会计报表各个环节,都要客观、真实、及时、准确、明晰,从而如实提供反映后勤实体经营情况的会计信息,对学校后勤实体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保障作用。

(二)职责之二:完善高校后勤财务规章制度

建立良好的会计管理控制制度是抑制、解决会计工作管理中问题的重要条件。六年前,浙江大学后勤实体成立后,工作千头万绪,实体领导首先抓会计工作管理。几年来,先后制订、汇编了《浙江大学后勤集团财务规章制度》1—3辑,为后勤实体的日常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了制度保证,也便于财会人员按章办事,减少了人为因素。各单位建立了凭证流转程序、财会人员工作职责、岗位责任制、违章责任等,做到工作目标明确、职责具体、权责分明,保证财会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在日常工作中,会计工作管理小组加强对各项控制制度的修订与完善,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磨合、修正,对不适合后勤实际情况的条文、程序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只有制度的完善,财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才能有效抑制问题的产生,即使产生问题也能得到有效解决。各单位明确了财会机构的职责与权限,增强了财会人员的责任感,通过不断建立和完善后勤内部各项财务规章制度,促进了会计基础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三)职责之三:加强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与监督

有了制度并非万事大吉,关键是在日常工作中,这些制度是不是在正常执行,是不是都落到实处,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高校后勤实体要完善会计监督和分析,可根据下属单位性质的不同从四个方面进行会计监督:一是对企业生产经营中基础性环节进行监督,运用会计方法,抓好成本管理,资金管理,以保证提高盈利率;二是对企业经营业绩进行考评,可通过会计核算,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信息等方面的揭示,对经营者业绩进行分析评价;三是对物质利益分配的监督,要充分利用会计信息,评估、确定对各类用工的分配,核定下属单位经营管理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有效发挥会计核算和监督的作用;四是加强投资管理,高校后勤实体要根据下属单位的经营规模、人才优势、行业性质、行业地位等相关因素,对投资项目进行充分的论证,保证投资的安全与效益并重。

几年来,为了保证国家政策和内部财务规章制度的落实,浙江大学后勤会计工作管理小组先后多次组织了对下属单位的常规性、专项财务检查,类似于内部审计。由于下属单位负责人的变更,委托学校审计部对其进行经济责任离任审计,并多次组织人员对后勤实体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调研,有效地解决了下属单位在发展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四)职责之四:强化高校后勤财会队伍管理与培训

任何制度的修订和执行都离不开人的因素,是由人去完善和执行的。浙江大学后勤实体在实际工作中,始终不懈地加强财会队伍的管理与建设。除了组织常规的财会人员继续教育外,还通过辅导讲座、知识竞赛、专题讨论等形式,先后举行了十几次培训,对学校后勤实体财会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相关的内容及一些不易把握的问题,进行辅导和探讨,解决了财会人员在工作中的实际困难,避免了在执行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同时又提高了财会人员的知识面和政策理论水平。

学校后勤会计工作管理小组通过以下途径不断提高财会队伍素质:一是对在岗财会人员重新进行业务能力考核,包括会计制度、财经法规、会计基础理论及实务,计算机操作能力等方面的知识考核,实行优胜劣汰制,优化财会队伍结构;二是抓紧对财会人员的后续教育与进修,除加强专业理论和实务学习,提高专业技术及优化会计处理水平外,还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接受新事物,更新知识,进一步提高财会队伍素质;三是加强学术研讨与交流,通过参加会计学会及相关组织举行的学术交流、研讨活动,相互学习、交流,提高了财会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四是培养复合型财会管理人才,选送素质高、会计基础好的人员进入计算机、企业管理等专业深造,使一部分财会人员成为既懂会计专业,又掌握现代化计算机技术、现代企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四、高校后勤实体会计工作管理与财会队伍建设的思考

在高校后勤实体建立会计工作管理小组这一新的管理体制模式,集团领导可以通过该小组实施对后勤实体内部各下属单位会计工作全方位的管理。会计工作管理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人是生产力中的第一要素,如何激活人力资源,调动广大后勤财会人员各方面的积极性,强化后勤实体内部财务监督,这也是高校后勤实体会计工作管理小组与财会队伍建设之间的关系,值得思考。

思考之一:如何培育高校后勤实体会计工作管理的新理念。高校后勤实体的会计工作管理,要服从于后勤实体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行和实体中心工作的需要,同样要以服务求生存、以管理求效益、以品牌求发展;会计工作的原则是“不做假账”,规范运作,讲求效率,为增强后勤实体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为后勤实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服务。

思考之二:如何落实高校后勤实体会计工作管理的主体和责任。高校后勤实体作为一个经济组织,根据《会计法》,后勤实体及下属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会计工作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会计信息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高校后勤实体各级管理人员应采取有效措施,通过管理、服务和经营,使实体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思考之三:如何加强高校后勤实体财会队伍的建设。财会队伍建设是一个老话题,在高校后勤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如何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来提高后勤财会队伍的政策水平和专业素质,以适应高校后勤实体的不断发展和壮大过程中的业务需要。

思考之四:如何建立高校后勤实体财会人员引进、选拔和聘用等新的用人机制,并建立相应的考核、奖惩制度。随着学校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在后勤实体下属单位重组、调整和新建过程中,会计机构的设置和财会人员都将面临不同程度的调整,其中如何引进、选拔和聘任有一定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的财会人员,也是会计工作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应提倡“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在具体岗位聘任过程中,可采用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办法,并建立相应的考核、奖惩制度,结合财会人员的不同岗位和实际工作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地采用多种形式的严格考核,以加强对财会人员的管理。

五、浙江大学后勤集团会计工作管理小组的实践

四校合并,浙江大学后勤集团于1999年1月组建成立。根据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需要,集团领导非常重视集团内部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为加强后勤集团会计工作的管理,于同年4月组建成立了后勤集团会计工作管理小组。十年来,根据人员变动和实际情况,先后数次进行了小组成员的调整。如今,浙大后勤集团会计工作管理小组组成人员为11人,组长由集团总裁担任,副组长由集团党委书记和会计主管担任,成员由集团财务投资部主任及有关下属单位财务主管8人担任。其中,高级职称6人(副教授2人、高级会计师4人)、会计师5人。几年来,浙大后勤集团会计工作管理小组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召开会计工作管理小组工作会议共xx次;2.制定各种财务规章制度和实施办法共xx个;3.编印《浙江大学后勤集团财务规章制度(汇编)》第1-3辑;4.举行各类专题报告、讲座、培训及会计知识竞赛共xx次(xxx人次);5.组织开展会计信息调查、专项财务检查xx次;6.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审计、检查、专项调查工作xx次;7.参加全国和省有关会计学会学术交流会活动,共xx人次,交流学术论文xx篇次。

浙江大学后勤集团会计工作管理小组通过以上各项工作和活动,使浙大后勤集团会计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加强了集团内部的财务监督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学校职能部门如审计、财务处对会计工作管理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提高了后勤财会人员的整体素质,适应了集团发展的需要。

现集团所属在岗财会人员66名,其中:高级会计师6人,会计师21人,初级职称29人,会计师职称以上人员占财会总人数的41%;大专以上40人,占60%;后勤集团有17人先后被评为浙江大学2003-2008年度优秀财会人员。几年来,后勤集团财会人员积极开展财会理论研究,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xx篇,获1999-2000年浙江省教育会计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1篇;获2001-2002年浙江省教育会计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1篇、三等奖2篇;获浙江省教育会计学会2004年度科研课题一等奖1项,2005年度科研课题二等奖1项。●

作者简介

钱酉山,男,浙江宁波人,中共党员,现为浙江大学后勤集团财务顾问,中国教育会计学会高校后勤财会专业委员会会长,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

钱酉山同志长期从事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和高校后勤产业资本运营、资产管理等工作。1984年初任原杭州大学财务处副处长(主持工作),1992年任处长,1999年初任浙江大学后勤集团总裁助理,分管集团财务管理工作。钱酉山同志是中国教育会计学会第一、二、三、四、五届理事;曾任中国教育会计学会副秘书长、《教育财会研究》杂志编委;任浙江省会计学会理事、浙江省教育会计学会副会长、《浙江教育财会》杂志副主编;曾先后主编《杭州大学财务规章制度》第1-4辑;主编《浙江大学后勤集团财务规章制度》第1-3辑;主编《高等学校后勤改革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一书。结合高校和高校后勤产业财务管理实际开展理论研究,先后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多篇获奖。

作者:钱酉山

上一篇:会计信息质量内部控制论文下一篇:自主探究能力课堂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