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信息化网络安全论文

2022-04-29

摘要:主要探讨了我国事业单位进行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与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提出了一些系列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帮助我国事业单位快速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事业单位信息化网络安全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事业单位信息化网络安全论文 篇1:

浅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信息化

【摘 要】就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进行和完成来说,应充分清晰的认清眼前的形势和动向,对人才、技术等要素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流程进行精细化管理,规范具体报销流程,尽量将人力操作解放出来,实现自动化的管理与更新,调动一切资源和力量,为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实现保驾护航,做出贡献和努力。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

引言:

现阶段,我国的信息化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建设不断发展、完善。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是财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信息化建设可以推动财务工作的现代化进程,对财务工作的和谐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对于提高我国的社会公共服务质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这个基础工作做好,对资金进行严格控制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才能更好地开展其他工作。

一、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作用

1、有效保障财务信息时效性

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财务信息必须在业务发生一段周期后,经由事业单位相关财务部门上报部门决算报表方能获取。财务信息化管理模式能够有效规避这一繁复的信息获取流程,通过将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统一整合到一个财务管理系统,实现行政部门内部财务信息与外部系统的实时连接,既能保障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系统、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等进行安全快捷的财务信息交流,又能使事业单位每一项业务活动得到及时反馈,有效实现财务信息与财务活动同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活动时效性。

2、充分实现财务信息共享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有利于促进三个方面的数据信息共享,一是促进了事业单位内部财务、人事等部门基本数据信息共享,二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财务处理信息的多用户共享,各单位只需利用单位网络客户端即可跨越时间与空间限制了解单位的财务状况,三是实现事业单位内部与外部系统的财务信息共享,利用网络技术与外部财政、审计、银行等事业单位进行信息连接,充分保障事业单位财务数据信息的有效性。

3、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创新

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能够最大限度发挥网络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加快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转变升级,对事业单位内部财务、资源、人事等方面的管理制度进行科学创新,打破原有财务管理制度的时空限制,实现单位财务的即时管理,对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效率与整体管理水平具有极大促进作用。

4、减少会计核算人员操作

推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利用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对财务信息的自动化、集约化处理替代人工财务数据核算工作,能够减少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工作量,有效降低财务管理的人力资本支出,实现事业单位管理成本节约。

二、我国事业单位管理现状

1、事业单位实行财务管理的机制不完善

一个合理健全的财务管理机制能增强事业单位的管理能力。事业单位没有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不能顺利地推动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落实,同时加大了生产成本。

事业单位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制度,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明确掌控事业单位资金流向,落实监督机制的作用,突显其重要性和权威性,才能对事业单位进行科学化信息化的管理。事业单位要把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相结合,提高信息化运行能力。有的事业单位设有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但是制度不完善或者工作人员没有严格按照制度执行,都导致制度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2、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财务管理作为事业单位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技能还是有要求的,尤其是财务管理工作信息化后,对财管人员的工作技能要求更是有了提升。

但部分事业单位存在着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能力不足,财务管理信息化技术不到位的情况。没有专业的财务管理技能和意识,不能很好地胜任财务管理的工作,事业单位对员工的培训也没有落实到实处,员工没有很好的管理眼光和管理素质,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中存在的不足不能及时地指出,对于政策和制度的改善也没有很好的建议,这些都会影响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实施效果。

3、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软件不稳定

财务管理信息化离不开财务管理软件的使用,随着近几年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财务管理软件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但是现在网络安全没有保障,软件系统不稳定,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风险,这些不稳定的因素都会给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工作带来一定的阻碍。

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实现的有效措施及策略

1、管理的精细化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精细化一种顺应时代发展,追求精益求精意识与科学管理理念综合作用的结果和产物,是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发展的重要路径和建设效果的重要保障。

精细化财务管理旨在把有限的运转经费及各项资源发挥到最大空间,实现其最大效能的过程。要想有效实现财务信息化,首先应实现其精细化,建立科学的量化标准及可操作、易执行的业务流程以及业务规范,开发、利用各项数据分析、跟踪对比以及监控预警等管理手段及工具;建立、完善各项内部控制机制及制度,科学化管理及运行规则;

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实现必须实现“三个转变”,即财务职能从记账核算往精细管理过渡和转变,财务管理工作领域从事后静态核算往全过程、全方位动态管理控制过渡和转变,管理工作作风从监督控制向主向服务指导为主进行过渡与转变,综合多项措施,促进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进行及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2、報销流程的规范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意味着报销流程执行过程从传统的现实状态转为虚拟的方式,报销的具体信息将会按照设置好的程序及流程提交到相应工作人员手中或是相应程序中,审批也不再是通过面对面询问与亲笔签名来实现,而是转为网上核实与电子签名的方式;审批凭据也相应由发票、收据等信息遵照相关规定与流程进行扫描输入到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中,对图像文件进行扫描和加密;文件一经上传,可以作废,但不得删除;

财务网上流转的过程应进行全程的自动记录,同时转变为可以查阅的电子信息,供授权用户进行查询与监督。

3、信息表达方式的人性化发展

除上述措施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实现,还应注重信息表达的人性化发展,尽可能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尽量让财务管理信息化化繁为简,方便授权用户的使用、查阅以及监督;二是尽量满足用户的个性选择;三是尽量使得财务信息相关数据进行智能自动生成与更新,从不同的信息用户角度提炼信息要点,为用户提供其真正需要的信息内容,主动、自动提示信息供用户查阅。

4、构建高专业化素质的财務信息化人才队伍

4.1全面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由于许多原因,仍然有较多从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岗位的工作人员不具备高专业化素质,严重阻碍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由此可见,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对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具有关键作用。

因此,在安排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岗位时,必须严格执行准入制,实行工作经验制与持证上岗制相结合的竞聘制度,引进高水平的会计人才,不断提升信息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从业者的专业素质,使其与信息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及要求相适应。

4.2加强单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在职培训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对于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必须对在职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合理的培训。对于内部的会计核算及处理工作,需要结合现今的计算机网络及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等知识内容,根据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实际岗位及工作技能要求,为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定做专门的培训及教育计划,对其分别开展行之有效的培训。

例如,可以在内部选择优秀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到高校进修,或外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方面的专家到内部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从业人员开展培训教育活动,以便进一步提高其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为提升单位信息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奠定基础。

5、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安全性

提高信息化技术手段。努力提高单位信息化技术手段,统一信息技术标准,结合实际的信息化技术情况,及时更新单位的信息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系统,以实现信息化技术的与时俱进,从而全面提升信息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水平。

增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性。选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时,应当选择信誉、口碑较好的系统软件,并注意查看该系统软件中电算化数据与财务信息化数据的衔接情况。此外,具有后继支持及售后服务的软件,更适于事业单位在日后可以及时更新软件,不断提升单位的信息化财务处理技术。

加强事业单位网络的安全防范。为保证财务信息的安全与可靠性,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在提高网络安全性的同时,应当注意防范病毒或黑客的入侵,避免由于外在因素而影响单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系统的安全性,从而影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此外,单位的网络配嚣还须具备较强的防火墙功能,并尽量提高数据的标准接口技术。结合多级保密措施的设箴,全面提升单位内部网络的安全性。

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必将成为主流趋势,它迎合了当今事业单位管理现代化需求,对其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有着重大推动作用。

鉴于此,各事业单位要加快财务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切实加强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水平,为提高其行政管理水平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凯.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信息化[J].产权导刊,2014,01:43-44.

[2]王凯.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信息化[J].决策咨询,2014,02:84-86.

[3]栾玲.浅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对外经贸,2012,03:157-158

作者:顾建强

事业单位信息化网络安全论文 篇2:

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路径分析

摘要:主要探讨了我国事业单位进行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与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提出了一些系列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帮助我国事业单位快速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很多行业都开始了信息化的改革与转型,信息化逐渐渗透到人们生产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事业单位为了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与科学化,逐渐开始实行无纸化办公,对档案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但是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的时效性与管理效率,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长远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加快推进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我们必须要找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1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1.1信息化建设能够延长事业单位档案的使用期限

隨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事业单位要处理的社会事务越来越多,这些事务一般都会作为事业单位的档案保存下来,随着档案的日益增多,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也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档案管理环境,在这种情况下,事业单位怎样进行档案管理,提升档案的使用年限,是每一个事业单位都应当重点考虑的问题。在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过程中,使用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方式能够有效解决传统的纸质档案容易受环境破坏的问题,使用信息化技术对事业单位的档案进行管理能够大大降低档案管理成本,减少对物理空间的使用,降低档案管理的资金投入。事业单位实行信息化档案管理方式能够降低使用过程中破损与丢失等风险,实现对档案更加长久与安全的保存。

1.2信息化建设能够提高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服务效率

在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时期,档案的管理效率非常低,要想查阅档案需要经过非常繁琐的手续,许多档案信息也存在着不够准确的问题。对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能够极大的提高档案的使用效率,在信息化的档案管理过程中,档案可以采取标准化的方式进行管理,从数据的采集、录入与查阅,都有一套固定的模式,这样一来,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档案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数字化环境下的档案能够进行高效的查阅与调取,我们可以使用计算机通过输入关键字实现对档案的快速读取与查询,这种方法使用起非常简单,便于操作,能够帮助使用者快速找到所需信息。计算机技术还能够为档案管理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方便对档案的管理与使用。信息化环境下的档案可以在取得授权之后轻松进行复制,方便档案资料的传递,能够延长档案的借阅时间,提高事业单位档案服务的水平。

2我国事业单位进行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2.1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

由于我国很多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都是处于起步阶段,很多事业单位都向加快建设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但是又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所以资金也成为很多事业单位进行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瓶颈。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因此,只有有了稳定的资金来源,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才能够获得有力的支持,实现信息化的稳定建设与发展。各事业单位要强化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资金保障,这样才能够促进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开发。

2.2我国事业单位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信息化人才

制约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缺乏专业的信息化人才,我国事业单位现有的档案管理人才一般年龄都比较大,在业务能力与技术方面的水平不够高,这对于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十分不利。我国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才也缺乏必要的学习与培训途径,没有办法及时更新自己的信息化专业知识,这对于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也是一种很大的限制,阻碍了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在我国目前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考核方式中,仍然使用传统的考核办法,这既显示不出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水平,也没有办法促进档案管理人员主动学习信息化管理知识,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发展来说非常不利。因此,为了促进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要把引进与培养专业的信息化档案管理人才作为事业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努力引进信息化档案管理的专业化人才,提升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信息化管理水平,满足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现实需要。

2.3我国事业单位的信息化档案管理缺少稳定的平台

目前,我国很多事业单位的信息化档案管理平台都是处于开发建设的初级阶段,不能够充分发挥信息化平台的特色服务和效率,我国的档案管理缺乏广泛兼容性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很多平台都只能够为单位内部人员提供服务,没有办法与上下级部门形成有效的数据连接。我国很多事业单位之间所建设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标准也不够统一,不仅满足不了当前的档案管理工作,而且对未来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也形成了非常大的阻碍。在目前的情况下,我国很多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容易发生故障,更新换代的速度也比较慢,跟不上现代互联网发展的需要,档案管理技术与现代以云存储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国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风险,在抗风险方面做得也不够完善,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3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3.1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水平

我国事业单位要想快速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目标,首先应当加强单位内部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水平,事业单位要根据自身对档案管理信息化人员素质的需求,定期开展针对档案管理人才的培训工作,全面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档案管理人才的信息化水平。事业单位要为档案管理人才提供一定的晋升途径,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用更好的人才管理方式,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实际应用水平,提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速度。事业单位要想引进专业的信息化档案管理人才,就必须拓宽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引进的渠道,依靠先进的技术人才提高事业单位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在二十一世纪,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事业单位要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人才的引进与培训,这样才能帮助事业单位更快的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3.2完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硬件设施建设

完善的硬件基础是开展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条件,事业单位要在原有的硬件设施水平上进一步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硬件设施水平,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做好充分的准备。事业单位首先要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必要的场地,尽可能的使用高配置的计算机系统与互联网通信设施,引进较高技术水平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这样才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不至于很快被淘汰掉,可以节省因系统维护或者更新换代而产生的成本费用。事业单位还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性,采用那些安全性加好、性能优良、数据不易丢失的现代互联网设备,考虑通信设备的安全性是硬件设施选择的基本原则,在考虑硬件设施安全性的基础上,还要提高设备的性能,保证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与耐久性。事业单位在选择硬件设施时要充分考虑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发展需要,给未来的发展留出足够的拓展空间,这样不但可以节约很大一部分成本,还有利于事业单位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3.3建立现代化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要建立一套符合档案信息化管理要求的顶层制度设计,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要明确事业单位内部各级领导、员工以及档案管理人员的具体职责,使事业单位内部的所有员工形成档案信息化管理合力,全面提高事业单位内部的档案管理水平。事业单位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分别考虑信息化档案管理的实践性、安全性与可操作性等方面,制定出一套系统的信息化档案管理制度。事业单位内部还要建立一个专门的监管部门,对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制度进行监督与管理,保证档案管理信息化制度的执行,同时对于制度中不合理的地方要进行必要的修改,此外,事业单位还要按照一岗双责的原则对档案管理人员和事业单位内部其他工作人员的责任进行明确,在事业单位内部形成一种人人关注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氛围,发挥集体的力量,全面推进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3.4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合理规划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事业单位的领导者要转变原有的档案管理理念,利用现代化的技术与设备,制定一个科学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规划,全面提高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事业单位应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加强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规划工作,从事业单位的主营业务出发,充分发挥信息化档案管理对事业单位主营业务的高效服务作用。事业单位要把提升档案管理效率作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工作,最大程度的提高现有档案管理制度的工作效率,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尽快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做好安全与保密工作对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来说非常重要,这是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只有在加强网络安全的前提之下,才能够充分实现档案数据共享的目的。

4结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事业单位必须把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想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事业单位就必须加强资金、人力、物理等各方面的投入,在进行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时,要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建立一个符合事业单位未来发展需要的科学档案管理体系,推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全面發展。

参考文献

[1]何赟. 探讨加强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路径[J]. 才智, 2016,(9):269269.

[2]汪萃. 信息化背景下的单位档案管理科学化发展路径[J]. 读书文摘:中, 2016,(7):2930.

[3]阿依苏尔旦,艾力. 档案管理信息化与数字化的途径分析[J]. 数字化用户, 2014,(23):1516.

[4]吕文科, 赵方华. 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路径探索[J]. 经济管理:文摘版:9696.

作者:范桂泉

事业单位信息化网络安全论文 篇3: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研究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逐步走向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成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方向。但信息化技术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的应用上尚存在许多不足,对此本文就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进行了研究。论文首先分析了会计信息化的内涵以及行政事业单位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意义,然后研究了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总体设想和建设步骤。本研究对于行政事业单位促进信息化建设,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

行政事业单位通过会计信息化,可以随时查询掌握本单位的会计信息,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加强单位间的沟通,实现信息共享。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会计信息化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结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总体设想和建设步骤。

一、 会计信息化的内涵及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会计信息化是计算机软件应用和网络普及的必然产物,是会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是会计信息处理的必然选择。会计信息化是指企业财务部门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现会计信息收集、处理、保存、共享的过程。

行政事业单位是为人民服务,承载着国家和政府重要任务的部门,是提供各级社会服务的社会组织,在会计管理上有别于企业会计,所以在行政事业单位中更需要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以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决策制定和服务职能发挥其最大作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一方面减少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提高了会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有利于信息公开,让老百姓能够及时全面了解与他们息息相关的信息,增强社会监督;同时增强网络安全保障,加强相关数据的保密性,防止相关信息数据的泄露和丢失,保障会计工作的安全性,更加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稳健发展。

二、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受到单位性质等方面的限制,在信息化应用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

(一)对信息化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

一些单位领导和会计人员不重视会计信息化建设,认为会计工作就是简单的记账、订帐、报表,没有意识到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关联性,在日常工作中喜欢运用原有的会计记帐习惯,使信息化管理系统没有很好地落到实处,没有充分发挥其强大的功能,同时不能够很好地实现信息共享,群众不能及时快速的找到自己所用信息,体会不到会计信息化带来的便利。

(二)系统设施不完善,信息数据不能共享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信息化水平参次不齐,部分单位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只针对某些方面进行建设,各科室、部门和业务有各自的信息系统,但是这些系统各自独立,信息没有很好的贯通,使得会计信息没有得以及时准确的共享,从而影响了办事效率。没有完整的会计信息化设施,行政事业单位间信息不对称,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全面共享。

(三)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缺乏技术监控手段,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网络内部监控机制,相关的法律和制度体系不够健全,致使个别会计人员有空可钻,造成在实际会计工作出现诸多监管问题,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信息化的进程。多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工作重核算轻管理,出现了岗位设置、目标管理等无章可循;系统维护、数据管理等岗位管理制度相对较少;不同岗位之间无法实现相互制衡。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针对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措施。

(一)提高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以公共服务为主,其服务水平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应对会计信息化建设高度重视,并给予多方面的支持,使会计人员提高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如优化硬件配置,充分保证计算机购置经费;重视安装防火墙及相关防范设施的建设;加强系统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其次,会计工作信息化构建中,需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来提升会计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例如由上到下,由下到上的培训,将各科室、本单位的培训扩展到本业务系统、会计系统的培训,在培训中提升会计人员自身素养,增强操作信息化系统的水平,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质量。营造出良好的会计信息化管理的工作氛围。同时 ,会计人员应加强自身业务及相关业务的学习,拓宽工作视野,熟练掌握会计软硬件的应用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再次,把会计工作信息化管理水平纳入行政事业单位的员工年度考核制度,以会计人员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等为考核标准,建立相应的奖罚制度,从而提高会计人员运用信息化技术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会计人员的信息化工作能力,从而使会计信息化建设有效实施。

(二)完善系统设施,实现信息共享

加强会计信息化的软硬件建设,加大计算机软硬件的投入,增强系统维护。完善会计信息化建设共享服务的管理系统,会计信息化需要部门间基础数据的共享,不同权限人员运用数据都是真实有效的,节约数据采集成本,简化流程,实现部门间的有效沟通。只有行政事业单位与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才能保证整体信息共享管理系统在不断发展中完善和提升。

(三)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管系统需要进一步完善,构建一套完整的信息化监管体系制度。以信息化管理模式为导向,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应用。促进会计工作与相关业务工作相结合,加快信息技术的升级与研发,增设采集、查询、分析等系统,借助一体化的管理模式,让上下级行政事业单位之间、业务相关单位之间实现信息系统的衔接,让信息资源在各科室、各部门之间贯通,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明确岗位职责,划清职责权限,明确会计业务的管理方法,定期维护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即可规范会计信息化工作流程,又可提高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设想与步骤

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需要首先明确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设想,在此基础上,确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步骤。

(一)行政事業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设想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设想是明确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以及中远期与近期工作目标及任务。为了适应行政事业单位各分支机构及财务部门之间电子政务的发展要求,促进行政事业单位更好的履行部门职能,充分利用各方资源,着力开发新技术、新系统,构建更加全面快捷的信息技术网络平台,通过平台更好的运用财务信息化系统,实现会计与业务、系统与部门的无缝链接,更好地实现数据共享。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步骤

在总体规划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可以有序的分步进行,保证各阶段的衔接与协调,逐步扩大信息化建设的范围。

首先,会计核算信息系统的建设。收集信息流、业务流和资金流等基础数据,结成会计信息处理和业务处理,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会计核算信息系统主要完成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财务信息,编辑决算形成会计报表。

其次,财务决策支持信息系统的建设。该建设是整个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阶段,目前,此阶段的建设还不成熟。这个阶段充分利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有效的财务、统计数据库,运用各种数据对单位现状与未来作出分析,为单位决策提供全面有效的数据依据。

再次,网络财政信息系统的建设。此步骤主要是在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和财务决策支持信息系统基础上建设汇总的财务信息系统,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第三个阶段。

五、结束语

会计信息化建设是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必然趋势,对行政事业单位而言,会计信息化能够有效的提高其会计管理水平。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会计信息化的建设,从而提升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最终促使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达到一个新的台阶。

参与文献:

[1]赵男男.基于云平台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研究[J].现代信息科技,2018,(4):2-4.

作者:李丽

上一篇:会计电算化顺利进行研究论文下一篇:后勤物资现代化管理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