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资料室历史学论文

2022-04-17

1984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历史系历史学专业之后,我留校担任了该系输导员和团总支书记。1986年因创办档案学专业需要,由政工干部转为专职教师,并到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进修一年。1987年下半年即从事档案学本科专业教学工作。1994年11月担任文博学院副院长,主管行政和成人教育。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大学资料室历史学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大学资料室历史学论文 篇1:

试论新世纪院系资料室的发展

摘 要 院系资料室是院系的专业文献资料信息中心,肩负着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双重职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院系资料室应在资源建设、管理技术、服务层次等方面应重新定位,加强与校级图书馆的联系,强快数字化信息化建设,逐步把它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专业化的信息中心,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

关键词 新世纪 资料室 发展

由于历史原因,许多高校除校级图书馆外,各院系、教学部、研究所(室)也多建有自己的专业资料室,用于存放具有本学科特色的图书信息文献资料。这些院系资料室是本系的专业文献资料信息中心,是师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场所,也是高校图书资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又独立与校级图书馆,直接由院系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传统院系资料室服务功能逐渐满足不了时代发展的需要。为适应新世纪的发展,院系资料室应在资源建设、管理技术、服务层次等方面应重新定位,加快数字化信息化建设,逐步把它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专业化的信息中心,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农史资料室为例,谈谈新世纪院系资料室的建设建设方向和建设路径。

1 近期院系资料室的建设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室(简称农史室)特藏书库创立的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当时负责中山大学农学院图书管理工作的梁家勉先生酷爱祖国农业历史研究,在到访中山大学生的著名学者李约瑟教授的鼓励下,梁先生萌发了建立“中国农业文献专藏室”的设想,并草拟了“简则”。1955年,为响应中央农业部“整理祖国农业遗产,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号召,在丁颖校长支持下,梁先生于华南农学院图书馆建立“中国农业文献遗产特藏室”,1978年发展为研究室。特藏室及后来的研究室的成立不仅促进了农业文献的收集、典藏和研究,更标志华南地区农史研究建置化的开始。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在学校各级领导的重视下,经过几代农史人的努力,到目前为止特藏书库已馆藏已达7万多册(其中古籍近4万册,里面不乏弥足珍贵的罕本和善本),形成以古农书馆藏为特色的世界古农书版本最多的中国农业历史文献收藏中心。1980年率先在国内招收农史研究生,2004年,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农史研究室会同学校其它专业教师,成功申报历史学专业,在农史研究室的基础上成立历史系,形成历史学、历史学(文化旅游)两个本科招生方向。这时农史资料室也承担历史资料室的职责,文献信息的收集也从单一的农史情报资料,转向农史、历史和旅游类图书。2008年又组建了两个跨院系的研究中心,即农业文化与乡村旅游研究中心、宗教与文化交流研究中心。农史资料室的馆藏方向又进一步丰富。

资料室在教学科研中能否发挥作用及作用的大小,在很程度上取决于馆藏能否形成特色。馆藏特色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下面介绍华南农业大学农史资料室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

(1)文献资料收集,突出专业特色。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是上世纪80年代华农大8个部级研究室之一。特藏室成立之时就组建了特藏书库,里面收藏了大量中国农业历史方面的文献资料。这些文献资料信息量大、参考价值高,有的非常不易获取。它们包括建国前后从全国各地采购了3万多册的线装古籍,国内外出版或非正式出版的罕见农史类文献,海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赠送的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图书资料,教师出国访问考察带回来的资料,各种学术会议的论文和院系教师撰写的论著、学生的毕业论文。除此之外,按专业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要求,不间断地定购相关的图书、杂志、期刊、工具书,从而使资料室的藏书结构能突出本专业的特点,以保证教师、学生在教学科研方面的需要。

(2)加强电子图书资源的建设。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我们在资料室文献资源建设中,必须树立新的收藏观念,建立现代的资源收藏体系。既要搞好传统文本文献的收集,又要加强电子图书资源等虚拟文献的建设。近年农史资料室根据本专业、本学科的特点收集和购置了大批电子文献,如《文渊格四库全书》、《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中国方志丛书》等。这些大型电子资源,大大提搞了文献检索效率。此外,还加强与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的交流,推动校图书馆购买“读秀”、“超星”、“CNKI”等电子资源的使用。

(3)采取数字化管理提高借阅效率。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的优越性不言而喻,它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中。而由传统资料室向现代资料室转变,就是必须对文献录入、检索和管理实现数字化。为此,农史资料室不仅配备电脑、网络、复印机、打印机、扫描仪、读卡器等现代化图书管理设备,而且还把多达7万册的馆藏图书信息已全部录入学校图书管理管理系统。使图书的录入、检索、借阅和管理均可通过电脑完成。这不但大大提高了读者的文献检索效率,而且方便了工作人员对图书的管理,精准高效。

2 为实践教学科研提供服务的方式

(1)有针对性地开展课题跟踪服务。当今时代,文献资料、浩如烟海,加上许多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出现,进一步增剧了科研人员查找资料的难度。资料室管理人员必须尽可能地参与本院科研项目工作中,准确了解课题组、重点学科对文献情报的需求。并根据这些需求,及时作出处理,调整服务内容和方法。这样,提高资料室的服务层次的同时又提高了资料员的业务能力。

(2)配合专业课教师积极开展实践教学。为教学服务是高校院系资料室的重要功能之一。农史资料室经过30余年建设目前,已达一定的规模。馆藏总量近7万册,其中古籍藏量3.8万册。随着学校的快速发展,目前我院学生已达 1600 多人(其中本科生 1600 人,研究生 49 人),并且学生人数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作为文科学院,师生在教学实践中,对资料、信息的需求相对较大。农史资料室为配合专业课教师实践教学的需要,对工作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如,为实践教学需要提供教学展示器具、为增强学生传统文化知识提供教学场所、为丰富学生课程论文、毕业论文提供资源来源等。目前需借助资料室开展的课程有:方法论、中国历史文献学、中国农业历史文献学等。

3 院系资料室未来发展的思考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比较早,在采编、借阅、服务等方面的数字化较为成熟,图书的借还、检索均可通过电脑操作完成,方便快捷。图书馆的方便快捷,让读者对传统院系资料室的服务功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利用图书馆成熟经验,加快资料室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3.1 加强与学校图书馆的协调配合力度

(1)图书馆应参与院系资料室业务管理。大多数高校院系资料室未纳入到校级图书馆管理体系中实现统一规划、统筹管理,而是直接隶属院系管理。院系是一个学术机构,缺乏指导图书情报专业业务能力。正是由于管理体制、管理手段、服务范围等方面的不同,使得指导资料室图书管理规范化欠缺。因此,应理顺院系资料室与校级图书馆双重领导的隶属关系,以便工作上的协调与配合。图书馆要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可以采取多种培养形式相结合,主要从图书分类、计算机编目、各业务流程、文献信息检索的利用、应用自动化系统等方面对院系资料员进行全面培训。形成以图书馆为中心,把分散在各院系的资料室连接成一个相互协助、开放的有机整体,使资料室成为图书馆隶属下的一个专业书库。

(2)实现文献统一订购、资源共享,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院系资料室信息化建设的鲜明特色,表现在馆藏具有明显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尤其是博、专、深的专业书刊和与本学科相关的书刊、各种工具书等,这也是资料室不同于学校图书馆的主要区别之一。然而,院系资料室经费长期严重不足,使得资料室的文献资源得不到很好的充实和及时更新,馆藏特色难以较好地维持下去,这也是一个长期困扰的问题。由于协调工作欠缺,一方面,图书馆和资料室在图书购置方面经常出现重复订购、浪费资金;另一方面,一些教学科研必需的、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影响力的文献资料往往因经费不足无法订购。因此在购置图书时,要加强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的沟通,明确各自的收藏范围和重点,形成一个既密切联系又合理分工的协作信息系统。避免重复采购,保证学校图书馆“大而全”、院系资料室“小而精”,从而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

3.2 深化资料室管理人员职业化教育

(1)聘用具有本学科专业背景知识的工作人员。资料室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系的专业文献信息中心,是师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场所。资料室工作人员应懂得并掌握本专业的学科知识,熟悉本院系教学安排、课程设置,熟悉本学科教师所任课程及所从事的科研项目,才能更好地帮助师生检索到所需的文献资料,同时参与一定的文献的整理和开放。因具有本学科专业背景知识,对本学科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在订购资料时也能做到有的放矢,既合理使用资金,又使藏书更突出专业特色,利用价值更高。这也是图书馆所不能相比的。

(2)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专业化知识。资料员的业务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资料室服务质量的高低。新世纪下,除要求资料员具有一定的本专业学科专业背景知识外,还必须有针对、有计划、有步骤地对资料员开展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特别要加强对图书分类、计算机编目、信息开发技术、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力度。使之能够做到在计算机图书管理系统下对图书进行编目、借书和还书;熟练操作计算机和相关外部设备;掌握信息存贮及信息处理技术,对数字信息进行整理及检索等。

4 结语

院系资料室不同于图书馆,为适应新世纪的发展,只有加强其文献资源的专业化、特色化建设,同时应在资源建设、管理技术、服务层次等方面应重新定位,加快数字化信息化建设,使之具有更开放的心态和切实行动,才能使它成为教学科研的信息中心,成为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的信息港。

作者:杨柳

大学资料室历史学论文 篇2:

打开档案学大门的钥匙

1984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历史系历史学专业之后,我留校担任了该系输导员和团总支书记。1986年因创办档案学专业需要,由政工干部转为专职教师,并到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进修一年。1987年下半年即从事档案学本科专业教学工作。1994年11月担任文博学院副院长,主管行政和成人教育。2001年6月随档案学专业并入信息管理系(原图书情报学系),担任副主任,主管教学和成人教育,兼管科研工作。2005年3月任信息管理系党总支书记至今。1998年晋升副教授,2004年晋升教授。兼任教育部档案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档案学会理事,河南省档案学会常务理事。现为郑州大学档案学学科和学术带头人,档案学和情报学硕士生导师,在读博士。从教20年,共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刊载论文30余篇,国家一级期刊刊载论文10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档案学》全文转载11篇。著有《档案鉴定的理论与实践》,主编《档案管理学》、《中外历史上的改革实践》,参编《世界著名科学家传》、《中国人知识库》等书。曾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河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中国档案学会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河南省档案局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河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

笔者结合20年对档案学专业的学习和研究,谈谈治学中的点滴体会:

1 选择从事专业中核心的分支学科

初办档案学专业,共有5人对专业课程进行了分工,有人拿走了文书学、秘书学;有人拿走了科技文件材料学和科技档案管理学;也有人拿走了中国档案事业史、外国档案事业史、中国政治制度史,留下了档案学概论、档案管理学。这是学科中任务最重、理论性最强和技术性最高的部分。我毫无怨言地接受了任务,知难而进。我深知,这是学科中最核心的部分,也是学科中最有研究前途和最有地位的部分。也许起初要投入很多精力,学习更多东西,但我相信,投入与产出一般是成正比的。

2 为自己选定的专业领域和方向而献身

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期间,除了听课就是进资料室,其他时间还是看专业书籍。一年要修完4年的课程,只得打破常规。先看教科书,然后看学术专著。一边通过教材学习入门知识,一边通过专著和期刊进入学术前沿。当时,作为指导教师的和宝荣教授告诉我,先把近期的所有专业期刊看一遍,然后往前看三年,接着一直往后看,只管看,不要问为什么。按此教诲,我埋头读书,心无他用。在北京一年,许多名胜古迹都未看过,包括八达岭长城。在以后的岁月里,不为物役,专心学术,持之以恒,矢志不渝。

3 奠定—个好的基础

高楼万丈平地起,全靠牢牢打基础。要教好档案学概论和档案管理学,必须对档案学的整体进行全面、系统的把握,对各分支学科都有所了解。因此,我一直坚持学深学透各门课程,对其学术进展和研究成果予以充分重视,而不是只掌握自己学习的科目即可。这一习惯一直延续至今。这对我教好各门课程是十分有益的,对自己在学术上开阔视野,驾驭学科全局的意义尤其重大。

4 做好“大吞”和“大吐”

回学校教书后,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我自费购买了本学科所能见到的专著和参考书,订阅了《档案学研究》、《档案学通讯》、《中国档案》等杂志。对专著和杂志尽可能及时阅读,有时因忙于外出上课,耽误了时间,我会把积攒的几个月东西一口气读完。在读的过程中,注重思考,寻求突破点,然后将所思所想写出来。前者我谓之“大吞”,后者我谓之“大吐”。

5 注重思维方式和小题大做

我有一个观念,作为一名教师,对内要靠教学,对外要靠科研。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所在,但要教好书,除了认真备课,尽力传道外,还应钻研所教课程的各个部分,做到融会贯通。因此,在日常学习中,对大家熟悉的事物,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去分析,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结合教学搞科研,从小问题人手,先写出小文章。日积月累,对一个小的问题或现象进一步揭示其背后、内部的机理,这样才会有更新的发现和深刻的看法,自然就会写出有新意的文章或大文章。

6 深刻研究别人理论的前提、假设和定义

任何理论都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条件之上的,任何推理都是以一定的定义和概念为基础的,假设条件、定义发生变化,可能导致整个理论的变化。因此,我在研究过程中,根据上述道理,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档案价值、档案鉴定、档案编研都做过重新定义,给出新的概念,有些还构筑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影响。

7 不迷信权威

初学档案学,我对大家的著作首先怀着虔诚之心拜读,同时也抱着批判的眼光吸收。哪些是符合时代发展的新结论,哪些已经落后,哪些未能充分论证,哪些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一一铭刻在心,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分析、排比,最后作出归纳。以后看东西,各种情况是否有创新,属什么性质的问题,就会心中有数。

8 选好一个方向

我没有上过研究生,但深知学术方向的重要性。最初结合教学搞科研,发现什么问题就研究什么问题,就写什么问题的文章,但限定在档案学基础理论和一般档案管理范畴内。由于缺乏深厚的积累,大体上在36岁之前没出现明确的学术方向。从1997年开始,我就着力在档案价值和档案鉴定上做文章,已发表相关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一部,尤其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的7篇文章,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奠定了自己在学术界的地位。

9 学会在讨论、辩论、交流中学习

年轻时,没有人将自己当回事,自己也没有话语权。人到中年,有了与同行和学术界交流、讨论的机会,自己也创造条件寻找一些机会。与同行、学界讨论、辩论和交流,使自己开阔了视野,知道别人在干什么,在想什么。在辩论中产生的思想火花,又成为自己下一步研究的学术思想来源。因此,不能关起门来搞学问,不能孤芳自赏。

10 经常到实践中去

档案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它所研究的对象无时无刻都在发生变化。如果躲进“象牙塔”,两耳不闻窗外事,不仅教学搞不好,科研也缺乏实践基础。多年以来,凡有机会都到档案馆、档案室去看一看,与从事档案管理和业务指导的同志们聊一聊,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思想情况以及他们对实际工作、尤其是对新问题、新事物、新政策、新法规的看法,从中汲取现实的营养,获取理论研究的着力点,平衡理论务虚与管理务实之间的失调,力争自己的理论判断和概括深刻、扎实,尽量避免虚空。

11 长于和善于学术积累

人文社会科学不同于理学、工学。理工科长于实验,在实验中有所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因此,许多从事理工的人在年轻时就会有所建树,有的甚至有重大建树。世界许多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大部分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就是在年轻时完成的,有的甚至只有20几岁。人文社会科学所依赖的主要是各类材料,包括实际工作经验、学术材料、历史资料。这些东西需要日积月累,积十年之功才能见效,且不能中断。在此过程中,勤于思考,不断磨砺,增加见识,学习方法,奠定基础,积累经验。有人要评职称,临时“找材料”写文章,这是贻笑大方的。材料不是找的,它来自平时学习所得,来自平时观察体会所得。文章是成熟的学术思想的自然流露,是灵感的结晶。所以,搞科研要有长期积累意识。站在学术前沿,用批判的眼光取舍各个学术流派和各种学术观点,才是可取之道。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信息管理系)

作者:陈忠海

大学资料室历史学论文 篇3:

多科性地方院校师范类历史学科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院校合并给师范类历史学科带来了很大挑战,一方面历史学科师范类特色弱化,另一方面,多学科竞争中,历史学科相对边缘化。针对此现状,拟对多科性地方院校师范类历史学科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多科性;师范类;历史学科;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相当一部分地方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与当地其他院校合并组建成多科性院校,总的来说这种改革对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是有益的。首先,学科发展突破了传统的封闭型模式,从纵向实现了与其他学科的交流,大大拓展了学科的发展空间。其次,院校合并实现了资源整合。合并后不同院校师资汇聚,交流信息、开拓视野,分享教学经验,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图书馆、资料室等资源得以共享,所有这些都夯实了学科发展的基础。最后,学校规模扩大及知名度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也助推学科的社会影响力。院校合并在为学科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诸多挑战,笔者尝试探讨院校合并给师范类历史学科带来怎样的挑战以及应对之策。

一、多科性地方院校师范类历史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一) 历史学科师范类特色弱化

地方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肩负着为本地区培养中、小学师资的重任,具有明显的办学特点。师范类历史学科主要是为基层教育培养掌握历史理论知识并具备教师基本素质的教育教师人才。合并之前师范类历史学科有明确的培养目标,也有准确的学科定位。合并后的学校发展定位是成为有影响力的综合性大学、教学研究性大学,在这一片面追求大而全的指导思想下,院校将发展重点放在上新专业,强化科研、申报硕士点、博士点、以求进一步提升办学层次。综合性地方类院校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让学校由地方走向全国,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就是学科门类齐全、硕博点多,当历史学科纳入到学校的这种总体战略后,学科原先的师范类定位势必会弱化,而重新定位为综合性大学的一个普通学科。师范类历史学科特色弱化可从两方面窥见一斑,一方面外界对综合性院校历史学科的定位认识模糊。以张家口师专为例,合并之前是颇具影响力和颇有口碑的地方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张家口地区输送了大量优秀教师,张家口师专与其他院校合并为多科性院校后,外界很多人认为原来的师范类历史学科被取缔,结果张家口地区的中学再招聘师资时,往往忽视合并后学校的师范类专业。另一方面历史学科自身师范类定位弱化,比如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不再突出中学师资定位;课程体系设置上,教学教法课缩减;师范类实习程序简化;学生教师基本素质训练欠缺等。

(二)多学科竞争中,历史学科相对边缘化

高校面向社会办学,一些新型的、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在合并后的综合性大学纷纷出现,学校在资金投入、招生规模、硬件设施、教师培训、科研经费等方面都倾向于这些学科专业。历史作为相对与社会需求脱节的学科专业,在多学科的竞争中处于劣势。首先,配套硬件设施落后。比如图书资料匮乏;历史研究的文献资料短缺;学生没有固定的教学实习基地等。其次,历史教育相关经费投入不足。如专业考察是历史专业的必修课,由于经费的不足,这一课程形同虚设;学校为新专业老师提供了很多培训机会,而历史专业的教师进修、培训机会很少;学术讲座是学生了解历史前沿动态、开拓视野的很好方式,由于缺乏经费学校几乎没有举办过历史名家讲座;历史学科的科研经费投入很有限,大大限制了科研的纵深发展。再次,学科规划建设收到学校政策的制约。为了给社会需求大的专业更多的招生名额,历史专业的招生额不断缩减;历史学科课程门数、学时大比例压缩,现在历史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基本上就是世界通史、中国通史,而作为历史基础理论方法的训诂学、西方史学理论等课目以及很多专业选修课都不再开设,所开设的课程在学时上缩减,学校还要求在此基础上加大实践课学时,这样学生很难系统而扎实的掌握历史理论知识,奠定良好的知识结构。最后,历史专业学生缺乏有序的实践、就业培训。学校对一些新专业、重点专业设置了配套的实践、就业机制,这些专业的学生在学校期间能够得到较好的实践锻炼机会,历史专业学生则由于没有完善的实践条件,致使其在就业中竞争力明显不足。多科性地方院校师范类历史学科的发展面临着很多的压力,如何将压力化为成功的动力,需要师范类历史学科转换角色,改变思路,适应综合性大学的新环境。

二、多科性地方院校师范类历史学科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充分挖掘历史学科在通识教育中的价值

近年来,国内各大高校都开展通识教育。19世纪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学术分科过于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出通识教育。它与专业教育相对应,是一种人文教育,超越功利性和实用性,以大学问家、大思想家为榜样,学习他们身上有着独立人格与独立思考的可贵品质。目的是培养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学科有所认识、以致能将不同知识融会贯通的完全、完整的人。通识教育关注学生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和公民的生活需要。当前中国大学对专业教育(学生掌握具体的技能)重视,缺乏对学生人格及自我实现的塑造,因此很多高校开始实施通识教育。早在1945年,美国就将历史列入本科生所修通识课程中。历史作为一门基础的人文学科对提升学生自我实现能力及人格修养有很大的意义。首先,历史描绘人类天才和风尚的东西,学习历史可以获得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认识,学生可以了解世界多种文化及所有文化中共有的人类情感和存在的共同问题。对世界多种文化的理解有助于培育学生彼此宽容、相互尊重的精神,学生也会在研究其他国家的同时,加深对自己国家的了解。其次,了解人类思想发展的轨迹,通过与大思想家的对话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了解他们看待事物的独特角度,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树立批判精神和为人类进步事业奋斗的决心。再次,通过历史,正确认识宇宙、社会及我们自身的关系,树立为人类社会贡献自身力量的社会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最后,学会用历史思维解决、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总之,历史有着塑造人格、锤炼道德的取之不尽的资源。历史学科要把握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大好机遇,发挥学科优势,成为引领高校通识教育的中坚力量。

(二)利用学科交叉,拓展发展空间

学科交叉通常源于单一学科无法、或是无意对某些重要问题进行研究的认识。例如社会科学学科如人类学和社会学通常不重视研究科技进步对社会的影响,因此许多对此感兴趣的社会科学家参与科学与技术研究项目。交叉学科也起源于新的研究方向,这些方向只有综合数个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方法才有可能实现,例如量子信息处理综合了量子物理及计算机科学,分子生物学引入计算机科学的生物信息学等。学科交叉越来越受到重视,一方面许多科学家相信不少人类面对的棘手问题,包括全球变暖、艾滋病等,只有通过发展多学科的交叉合作才能够得到解决。另一方面,学科交叉也被视作对当前学科过度专业化所产生的惰性的一种纠正。长期以来,我国不同学科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学科方法之间没能互相借鉴,致使学科的研究方法单一,视野狭小,严重制约了学科的发展空间,而西方学术界则较早地实现了不同学科间的交叉,以历史学为例,二战后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兴起,西方历史研究方法引入计算机科学,创立了计量史学,开创了史学研究的新局面。此外历史研究还吸收了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哲学的概念、研究方法,大大拓宽了历史学的研究范畴,迎来了历史学的繁荣发展。中国高校历史学科应充分借鉴西方史学发展的经验,推进学科交叉开拓史学研究的新领域,多科性地方院校历史学科要与其他学科展开交流,一方面要彰显历史学科及研究方法的优势参与到哲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的研究项目中,拓展历史学科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历史学科要利用多学科的优势,积极吸收并内化其他学科包括哲学、文化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概念、研究方法、研究思想和理念,丰富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拓宽历史研究的视野。

(三)凸显学科特色,立足服务地方发展

多科性地方院校师范类历史学科要彰显两大特色,一是学科特色,一是师范类特色。学科特色主要是历史学科的比较优势,这种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历史涉及到知识的各个领域,这样就可以找到与其他知识的连接点,从而可以参与不同的地方事务,包括历史街区的开发、旅游文化业的发展、地方志的编撰等,为促进地方发展献计献策。另一方面历史包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要对其进行充分挖掘,凝炼成能够指导地方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价值体系,以推动地区和谐发展。师范类特色的凸显有利于历史学科人才培养的明确定位即为地方输送合格的教师,这样历史学科的建设会始终围绕一个中心点展开,学科资源将得到集中而合理的整合,同时也会更加贴近服务地方的目标设定。师范类特色体现的关键因素是加强学生教师基本素质的训练,学生教师基本素质的提升要围绕知识储备、教学能力培养、人格塑造进行。为此历史学科要在课程体系上既注重专业课程的系统性又要加大教育课程的比例以使学生有完善的知识结构。同时开展提升学生教师技能的实践活动并制定系统的实习制度和建立固定的教学实习基地,让学生能够较好的锻炼教学能力,此外历史学科要利用自身思想教育的优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成为具有渊博知识、出色能力、健全人格的合格教师。历史专业学生素质好坏反映了历史学科教育的优劣,只有历史专业学生被社会所认可,历史学科才能扩大其社会影响力。总之,师范类历史学科发挥其固有特色,立足地方建设实现了历史学科的社会价值,随着历史学科社会认可度的提高对学科可持续发展大有裨益。

多科性地方院校师范类历史学科发展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审时度势,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董明.影响地方高校历史学研究发展的因素探析[J].延边党校学报,2010(3).

[2]刘潇湘.于高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学理论,2011(32).

作者:王小丽

上一篇:课堂教学效益管理论文下一篇:高校学生艺术素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