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银行合规策略研究论文

2022-04-23

[摘要]随着2018年《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部分商业银行积极布局理财子公司。银行系资管子公司的成立将会重塑资管市场的格局,对同业竞争者,尤其是同属于银行体系下的基金公司、资产管理部产生影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业银行合规策略研究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农业银行合规策略研究论文 篇1:

市场资讯点评

央行连续两周净回笼1000亿元

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共进行逆回购1000亿元,本周未进行正回购操作,且未发行央票。

统计显示,本周公开市场央票及正回购到期资金共计450亿元,本周有2050亿元逆回购到期,据此估算,若不进行其他操作,本周央行实现净回笼资金600亿元,为连续第二周实现净回笼,央行连续两周共计净回笼1000亿元。上周央行净回笼400亿元,为连续五周净投放后的首度净回笼。

点评:从目前债券市场利率的走势看,目前市场预计央行很快将下调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连续两周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资金,表明央行提前从市场抽走资金,防止降准后大量资金涌入市场导致流动性过高。

股票基金开户数有所回升

中登公司最新公布数据显示,上周(7月9日~7月13日),沪深两交易所新增A股开户数为77480户,较之前一周(71992户)环比增加7.62%;此外,深沪两交易所新增基金开户数40494户,较前一周(38386户)增加5.5%。

点评:虽然这两周股市并没有明显反弹迹象,但是不少投资者开始认同市场处在底部,前几周出现销户的局面开始逆转,这表明一部分投资者的信心在修复。

6月末房地产贷款余额同比增10.3%

央行7月19日发布统计报告显示,6月末,主要金融机构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城市信用社、外资银行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11.32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比上季度末高0.2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5653亿元,同比少增2271亿元,上半年增量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12.3%,比1季度占比高2个百分点。

点评:虽然房地产信贷严控,但是各地经济依然以房地产作为支柱,保持较高的同比增幅也不奇怪,政府是一方面期望严控抑制房价,另一方面担心断了主要的收入来源,因此才表现出高贷款余额的增速。

中国保监会发布险资投资债券办法

中国保监会近日发布《保险资金投资债券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投资债券行为,促进保险市场平稳增长,主要内容:

一是增加投资品种,可投资品种基本覆盖了现有市场公开发行的品种;二是调整投资比例,提高了无担保债券投资上限,保留了单品种比例限制,强化了交易对手、关联企业和分散化要求;三是适度放宽发行限制。结合市场需要,在原有公开招标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了符合规定的簿记建档方式,放松了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投资限制;四是加强风险管控。明确了发行人资质,统一信用评级,规范担保方式,强调内部评级的约束力,建立了偏离度评估制度,增强了偿付能力预警机制。

点评:顺应当前债券市场的投资需要,既满足保险机构的迫切需求,又能够加强风险控制,将对优化资产结构,提升投资收益,促进债券市场和保险市场健康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农行启动“百强千优”信贷服务工程

农业银行14日在京举办“百强千优”专业市场信贷服务工程大型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农行分别与浙江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市场、浙江中国轻纺城等10家全国性大型专业市场签署个人金融服务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农业银行将全面加强对大型专业市场内优质商户的个人信贷资金支持力度,并积极提供全方位、便捷优惠的结算、理财等个人金融服务,支持商户的经营发展。据介绍,“百强千优”工程正式启动后,农业银行将对入选工程的数百家市场,由总、分行分别实行名单制管理、给予差异化的信贷政策和资源配置、加大产品创新力度。

点评:服务小微企业已经不再仅仅是个口号,在利率市场化逐步推进、金融脱媒趋势日渐明显的今天,银行过去仰赖大企业的传统优势正在削弱,面临的竞争压力愈渐加大,优质的小微企业真正成为下一个待开发的“金矿”,农行采取与大型专业市场合作的模式,有助于该行快速找到目标客户。

信达等4券商跻身A级券商

近日,证监会最新公布了2012年证券公司分类评级结果,96家受评公司全部都是正常经营公司,其中中信、招商、海通等15家券商获得AA评级,去年39家B级券商中,仅信达、东兴、华福、南京证券四家券商提高了公司在A类A级证券公司中的排名,跻身A级券商行列。

点评:分类评级是监管部门对证券公司的综合性评价,主要体现的是证券公司合规经营、财务稳健,在A级以下的券商,某些创新业务开展会受到限制。一年一度的券商评级不仅是各大券商基本功的比拼,也是创新业务的竞技场。

广州证券预测准确率46%夺榜眼

日前金融界慧眼识券商2012上半年榜单将陆续出炉,结果显示,2012上半年38家券商周策略平均准确率仅为28%,相当于26周仅7周命中大盘走势。从各家券商准确率来看,仅12家券商准确率超过33%,其余26家券商均告失利。

排名靠前的这些券商规模都不大,如广州证券以46%的准确率排名第二。对于这个成绩,广州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袁季表示,广州证券的策略研究立足于分不同周期进行分析,以避免各种因素交杂在一起形成矛盾而带来判断的困扰。短期市场的研判在长中短三个周期中属于从属地位,需服从上一层级的研判。当然,短期市场也很重要,毕竟长期就是由许多短期累积起来的,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比较重视的是对变化的思考和研究:短期变化是否足以改变中期的趋势。

点评:广州证券虽然规模不大,但是,今年的各项业务发展较快,投研实力开始在中小券商中冒尖。

2012克莱斯勒杯黑马大赛掀起创业高潮

近日在北京举行的“2012克莱斯勒杯黑马大赛夏季赛”开幕式,又一次掀起了创业高潮。据了解,黑马大赛经过三届赛事的培育和实践,已累计有3000余家企业报名参赛,每场平均可促成2亿元的投融资对接,目前已有共计400多家的参赛企业获得了风投对接。

点评:参加黑马大赛的企业将获得的不仅仅是融资机会——各行各业先锋齐聚,赛事中更孕育着无限商机与合作。

农业银行合规策略研究论文 篇2:

银行资管业务的发展探析

[摘    要] 随着2018年《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部分商业银行积极布局理财子公司。银行系资管子公司的成立将会重塑资管市场的格局,对同业竞争者,尤其是同属于银行体系下的基金公司、资产管理部产生影响。作为商业银行从事资产管理业务的下属机构或部门,在业务类型、人员管理、组织架构等方面存在着很多的相似之处,业务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因此理财子公司的成立必会对原有的资产管理部和下属的基金公司产生影响,双方通过充分发挥相互之间的优势,实现互补协同将成为行业趋势。

[关键词] 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基金公司;资产管理部;国有银行;商业银行

一、引言

2018年,资产管理行业三份重要的指导意见《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理财新规”)和《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相继发布。三份文件对于规范资管行业发展、催生资管行业新的组织形式都产生了深远而重要的影响。如果说资管新规是从业务模式和经营内容上来对资管行业的经营发展进行规范,理财新规重新界定了商业银行理财经营业务的发展路径,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则是从组织形式上对商业银行开展资产管理业务进行了明确。

随着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的发布,部分商业银行就在积极推动子公司的开业。2019年6月中国建设银行全资子公司建信理财在深圳开业,宣告了我国第一家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的诞生,2019年也因此被称为理财子公司元年。截至2019年9月底,国内公告设立理财子公司的商业银行一共33家,其中12家银行系理财子公司获批成立,其余21家则处于申请和筹备开业阶段中。在这一公告和已经成立的理财子公司中,不仅包括了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包括了城商行等不同的机构类型。子公司相较于原来的资管部,在产品管理、销售起点、销售宣传、机构合作、投资范围等方面都有很多优势,这也是吸引大行建立子公司的主要因素。因此商业银行成立理财子公司的积极性都比较高。除此之外,理财子公司的建立对于实现风险隔离,推进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对于防范化解银行体系风险,实现风险释放;对于规范表外市场,规范运营都能产生积极作用。

理财子公司的相继成立,不仅仅是组织形式的变革,更对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和资管行业乃至整个金融生态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和冲击。

二、资管业务发展历程及银行组织调整

从国内来看,我国资管行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2007年之前。股权分置改革带来了股市财富效应,催生了以公募基金为主导的资管市场。这一阶段,资产管理行业规模较小,投融资功能发挥不明显,但是行业也迎来了第一波发展的浪潮。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也控股和参股了部分公募基金,成为资管市场的重要参与力量。截至2019年9月底,我国公募基金公司一共144家,其中银行系公募公司15家,具体情况如表1:

第二阶段是2008年到2012年,金融危机后,4万亿投资催生了大量的表外融资需求。在监管约束下,以信托为代表的通道业务迅速发展,银信合作成为资管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对传统的信贷业务形成了一定的替代。但是这一阶段通道+资金池+刚性兑付,导致资管业务逐渐偏离了代客理财的初衷。并且积累了一定的风险,极易传染到表内资产。在这种背景下,监管机构明确要求要加强表内表外资金的隔离,2009年工商银行资产管理部正式成立,成为最早在总行层面设立资产管理部门的商业银行。之后其他商业银行也开始成立资产管理部,目前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均成立了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

第三阶段是2013年至2016年,这一阶段牌照资源放开,各类资管机构纷纷扩大业务规模,进行产品创新。行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更加充分,非标准化资产异军突起,得到了较快发展。截至2015年底,资产管理行业总规模已近百万亿(含通道),促使该轮资管行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制度宽松。受监管政策放宽影响,不同类型资产管理机构纷纷“跨界”,行业进入了泛资管的时代。在这一階段,也出现了非标泛滥+通道+多层嵌套+资金池+刚性兑付等模式,资管行业的风险因素在不断积累。银监会于2014年发布了《关于完善银行理财业务组织管理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35号文),要求商业银行按照单独核算、风险隔离、行为规范、归口管理等要求开展理财业务事业部制改革,设立专门的理财业务经营部门。商业银行资产管理部门成立的步伐加快,事业部制改革也在不断推进。

第四阶段是从2017年至今,资管行业迎来了变革发展的阶段。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资管业务在规模不断壮大的同时也积累了很多的问题,刚性兑付、多层嵌套、池化运作、非标泛滥等导致金融系统的风险不断累积,银行表外理财形成了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产品的乱象,非标虽然从事类信贷业务,但是不受传统金融机构的监管,乱象频出。随着2018年资管新规、理财新规、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等文件相继出台,在新监管框架下,资管行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纷纷成立理财子公司,业务转型的同时,组织机构也在不断调整。

未来商业银行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大致有三种组织模式,一是依靠下属的基金公司,二是依靠原有的资产管理部,三是依靠理财子公司。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基金公司牌照门槛管理比较严格,目前仅有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5家国有商业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等4家股份制银行,以及北京银行、南京银行、上海银行、宁波银行、恒生银行等5家城市商业银行控股公募基金公司,成立门槛较高。

而资产管理机构门槛相对较低,全行业从事理财业务的银行近600余家,大部分都成立了专门的资产管理机构。这也是当前商业银行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最重要的组织形式。从政策导向来看,理财子公司在产品、投资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未来头部银行和有条件的中小银行资产管理部都会向理财子公司进行转型。

从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来看,设立理财子公司除了满足一般的合规条外,还需要满足:最近3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理财业务专营部门连续运营3年以上,具有前中后台相互分离、职责明确、有效制衡的组织架构等。同时新发布的《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要求理财子公司的净资本不得低于5亿元人民币,且不得低于净资产的40%。设立门槛相对较低,未来有望成为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的主要模式。

三、不同组织形式发展的定位和路径

商业银行旗下有不同的资管机构,经营内容、业务模式等方面均会存在一定的重叠,如何对不同的下属资管组织进行定位,是当前商业银行开展资管业务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第一,银行系基金公司。基金公司是我国最早开展资管业务的专业机构,作为商业银行下属的公募基金在资产管理业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基金公司在资管业务方面具有如下优势:一是优秀的产品管理能力,尤其是在净值化产品管理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二是先进的制度设计,在股票、债券等标的产品投资中有明确清晰的流程,已经建立了包括信用评级、投资、交易、研究等一整套完备的制度。三是具有丰富的产品布局,产品种类除传统的固定收益类产品外,还包括了股权类、衍生品类、指数类等产品,产品体系比较丰富。四是具有完备的投研体系,基金公司在研究方面建立了比较完备的体系,包括了宏观研究、行业研究、信用研究、策略研究、组合研究等专业的部门,同时,基金公司投资与研究之间的互动与联系非常紧密,以投资驱动研究,以研究带动投资,建立了一体化的投研模式。五是具有强大的技术支撑,基金公司一般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操作系统,具有强大的技术支撑。六是具有多样化的销售体系,除了传统的商业银行销售渠道外,还可以通过具有第三方基金销售牌照的公司代销基金,销售的方式除了传统的线下销售,还可以通过天天基金网、好买网等线上销售渠道。

从公募基金目前具备的优势来看,公募基金在资产管理方面基本实现了市场化的运营,是商业银行开展资管业务的标杆和榜样。公募基金目前基本是按照市场化方式进行运作,独立经营、自负盈亏。

第二,理财子公司。理财子公司是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市场化改革的试验田,母行在业务发展方面寄予了厚望。从定位上来看,理财子公司一方面要保持与母行的战略协同。银行理财子公司由商业银行母行独立而来,天然带有母行基因,对母行传统业务、中间业务有重要的协同作用。理财子公司要与母行各项发展要求相匹配,构建业务协同、客户协同、区域协同、创新协同等的协同母子公司关系。要全方位联动母行业务各条线,探索新业务、形成自身发展战略。同时要实现与母行的风险隔离,实现错位经营、补位发展。另一方面,理财子公司要作为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市场化运行的重要推动力。要充分发挥自身独立法人的优势,更充分地参与市场竞争,为母行客户提供更丰富的投资选择和资管服务,进一步提升母行综合竞争力。

从理财子公司的定位需求来看,一方面要参与市场竞争,另一方面也要背靠母行资源,协同母行战略。

第三,资产管理部。银行系下的资产管理部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成立理财子公司的商业银行,资产管理部就是商业银行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重要载体。作为商业银行的一个部门,资产管理部要按照全行的统一战略和部署、统一的管理和约束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另外一种情况是已经成立或计划成立理财子公司,资产管理部只是为了解决原有的存量业务。因此,实行了资管部与理财子公司双线运行的模式,例如建设银行下属的建银理财和工商银行下属的工银理财。这种模式下,子公司负责开拓新业务,资管部负责管理存续业务,分工比较清晰,业务之间的延续性也比较好,但是也存在资源重复配置的问题,并且两个部门之间业务的协调和衔接也面临一定的挑战。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委托代理的模式处理存量业务,即总行将老的存量理财业务委托给子公司代管,母行只保留部分管理职能,如交通银行下属的交银理财、中国银行下属的中银理财和农业银行下属的农银理财。这种模式虽然比较节约资源,但是也会导致职责、授权、关联交易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从资管部的实践来看,没有设立或没有计划设立理财子公司的商业银行,资产管理部就是商业银行开展资管业务的主要载体,在总行统一管理框架下开展相关业务。已经设立或计划设立理财子公司的商业银行,不论是委托代理模式还是双线并行模式,资产管理部都只是一个过渡性的机构,一旦转型完成,资产管理部也会随之解散。

四、结语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部分头部的城市商业银行和部分头部农村商业银行都开始走综合化经营的模式,致力于打造全牌照金融機构。部分商业银行具有基金、保险、信托、理财子公司等资产管理业务的全牌照,如何统筹和定位不同机构资管业务的方向成为商业银行当前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的成立也使得这一问题变得更加重要。

从监管方面来看,当前监管推进商业银行建立子公司,是从资管行业的整体转型提升和防范化解风险的角度出发提出的政策指引。当然在建立子公司的过程中也要坚持平稳推进、审慎稳健的原则,要保持制度的前瞻性和灵活性相统一,制度先行,并不断调整优化;要坚持保护客户与促进市场转型相统一,既要保护客户的合法利益,又要坚决打破刚性兑付,要让客户能够成为自主投资、自担风险的市场参与者;要坚持严格监管和鼓励创新相结合,把握好监管的力度。

从理财子公司来看,理财子公司的建立有助于商业银行实现业务的转型升级,具体而言,有助于实现由利差模式向中间业务模式转变,由非标业务向标准化业务的转变,由预期收益型业务向净值型产品业务的转变,由重资产经营向轻资产经营的转变。为了资管子公司的成立,各家商业银行都在积极准备。具体操作包括了部门调整、人员招聘、产品升级、系统改造、监管申请、体系搭建、外部交流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才问题。资管行业属于智力密集型行业。资管机构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目前,各银行的资管部门普遍存在人员较少、规模较小的情况。在理财子公司成立后,队伍规模必将大幅扩充,亟需补充经验丰富、能力突出的人员。由于理财子公司与公募基金的业务范围较为接近,因此理财子公司从公募基金“挖人”是最为便利也最为有效的扩充队伍的方式,两者对于优秀人才的竞争将不可避免。理财子公司在人才争夺中想要获胜,需要发挥平台本身、发展前景等方面的优势,以及通过市场化的薪酬设计,不断提高人才的吸引力。

(本文仅为作者的学术思考,不代表所在单位观点)

[责任编辑:汪智力]

An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Bank Asset Management Business

BU Zhenxing

[收稿日期] 2019-12-11

[作者簡介] 卜振兴(1986-),男,江苏徐州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总行资产管理部投资经理,经济师,中国保险资管协会特邀研究员,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货币金融研究。

作者:卜振兴

农业银行合规策略研究论文 篇3:

绿色金融视角下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索

摘要:环保理念普及效应下,各类绿色产业随之应运而生,并逐渐蔓延至金融领域。在日益增长的融资需求下,“绿色金融”所带来的巨大发展前景已备受金融市场关注,且作为重要战略储备被国家所扶持推行。绿色金融视角下,金融市场的壮大与发展不仅依托于现行体制,同时也与国家的整体发展格局、战略眼光及金融理念息息相关,尤其在商业银行的运作中,如何践行可持续发展道路、完成绿色化转型建设已成为关系到整体社会经济的重要问题。因此,现立足于绿色金融视角,由商业银行目前所面临的发展困境出发,探寻全新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具体论述如下。

关键词:绿色金融;商业银行;发展路径

自我国经济发展格局逐步扩大以来,金融市场的发展需求已不仅仅停留于单一的融资创投,环保性、可持续性目标日益清晰。尤其对于金融市场主体之一的商业银行而言,与绿色金融的相互融合已成为大势所趋,一方面,旨在与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目标相契合,另一方面,力求形成自身可持续发展内在驱动力,最终实现传统经济模式的绿色化转型。而要达成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还需由本质战略体系的革新出发,在融合金融理念的前提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致力于整体金融市场环境的重塑,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更为多元化、绿色化的转型空间,进而开辟全新的融资道路。

一、绿色金融与商业银行发展相融合的必然性

(一)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趋势虽趋于稳定,但环保问题也随之突出,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金融行业共同面临的重点问题。绿色金融概念的提出,为社会经济的结构转型带来了新的空间与渠道,也为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市场带来了升级契机。一方面,绿色金融体系能够将社会资金引至绿色产业,从而扩大投资回报空间,获取更大的融资可能;另一方面,绿色金融能够抑制污染性项目的资金投入,从而降低损耗,由节能角度带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有利于进一步化解金融风险

我国绿色金融业务的开展是以政府为导向,依赖于政策的扶持,既有着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也能够有效解决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的问题,在与商业银行相融合的情况下,有利于扭转以存款为核心的运行局面,对于金融风险的化解与控制具有支撑意义。在双向运作中,政府的导向作用还可体现于对融资环境的把控当中,商业银行可在打造自身融资品牌的前提下针对客户群体进行审查与筛选,同时以绿色金融环境为转型契机,在提升融资质量的状态下于无形中降低金融风险与损耗。

二、绿色金融视角下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集体性标准及其本地化问题

由于我国在绿色产业板块起步较晚,对于绿色金融领域存在经验不足、认知有限的问题,在绿色法规的设置上也存在一定盲目性。同时,在构建绿色金融产业的过程中,集体性标准与本地化问题也相对突出,主要体现在各地区商业银行在引入绿色金融概念时缺乏特色化发展空间等处,也更多依赖于对发达国家经验的借鉴,不利于打造本地化的绿色金融产业链条。另外,在商业银行管理体系中,多引用国际标准作为管理依据,与国内商业银行的常规交易手续时常存在一定偏差,对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一定阻碍。

(二)绩效标准缺乏规范化管理

融资难题面前,商业银行在绿色金融视角下,大多以推行信贷业务的形式拓宽融资渠道,但在环境绩效管理上却缺乏规范化标准,不利于长线发展。在这一情况下,中国商业银行在环境标准方面的问题日益凸显,且商业银行业务拓展形势不容乐观,将对其可持续发展问题带来新的困境。

(三)信息披露透明化程度不足

商業银行在开发绿色金融业务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对目标客户进行信息审核与管理来达到评估风险层次的目的,这也意味着信息披露透明化程度的重要性。而在现行信息披露制度下,大部分商业银行均受限于不同利益主体的相互制衡,难以建立公开化、透明化的信息披露制度,致使在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过程中时常面临较大盲区,对于风险因素的评估与控制也时常出现偏差,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空间的进一步拓宽。由此可见,信息披露问题应作为商业银行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重中之重,需通过标准制度的建立、市场风向的把控等措施加以完善。

三、绿色金融视角下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路径

(一)积极推进绿色信贷,构建弹性政策环境

绿色金融概念的提出意味着融资环境的转变与融资渠道的扩大,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切实结合这一优势,以“绿色”为导向,打造可循环信贷空间,实现商业银行业务模式的绿色化转型。首先,需由政府角度明确对于绿色金融的扶持态度,在政策的推行过程中兼顾银行长线发展需求与市场风险要素,以“刚柔并济”的力度完成政策弹性空间把控,在给予充足发展空间的同时规避风险因素的入侵。例如,在现有金融业务基础上,可尝试推行以灵活性、延续性为主要特征的绿色信贷业务,即通过对融资政策的利用来为商业项目提供贷款服务,用于转化环境风险、降低信贷门槛,最终达到刺激隐性市场开发的目的。同时,为对绿色信贷政策落实过程中的潜在风险进行把控,商业银行还可同步开发配套的风险预控标准体系,即通过对环境风险因素的预估分析,来拟定用于客户环境绩效评估的衡量方案,筛除存在高风险因素的目标群体,实现综合风险预防控制。另外,地方政府可结合当地实际发展需求,设置一定的弹性政策空间,在保证程序合规的前提下为部分硬件未达标但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适当放宽贷款标准,将绿色金融的灵活性特征贯彻落实于实际运作当中。

(二)制定财政激励措施,鼓励创收产品推行

获取政策支持的基础上,为最大限度利用扶持优势,还需制定与之配套的财政激励措施,用于进一步刺激市场融资需求,为创新性绿色金融产品的推行拓宽发展空间。制定财政激励措施时,首先,应当结合地域性特点,根据不同区域的企业发展优势、行业发展前景等要素,完成风险因素的客观评估,再确定激励措施力度调控范围,防止因盲目准入而造成金融市场风险剧增。其次,针对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商业银行,政府可推出绿色贷款通道政策,如制定相应的税收优惠措施,提供激励性信贷空间,扶持绿色项目发展,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到绿色信贷业务中来。在此基础上,为扩大绿色金融创收格局,商业银行还可借势推出具有利润空间的绿色金融产品,以差异化利率为盈利空间,在持续化开发市场的同时带动特色化金融产业的发展。最后,政府可由宏观层面出发,将绿色金融政策作为经济调控手段,将风险定价机制的评定权交予商业银行,使其能够充分发挥配置调控水平,完成由传统金融模式向绿色金融模式的过渡。

(三)构建绩效评估体系,把控金融环境风险

商业银行的有序运行需要以严密的环境监测评估体系为依托,这便需要由内部角度出发,构建对应的环境绩效评估模式,用于对绿色金融视角下的环境风险因素进行筛查与评估。以国内环境现状为基准,重新审视当前绿色信贷政策下的不可控性因素,找出其中的潜在风险作用机制,按照相应标准加以处理。同时,依照当前商业银行当中的环境绩效要素,拟定标准化的绩效评估体系,用于衡量不同环境下风险变动情况,再逐层完善配套的治理模式,由政府负责出台一系列的立法标准,在后续运作监管工作及风险把控操作中加以落实运用。鉴于绿色金融概念在我国发展渗透时长较短,不成熟、不可控因素相对较多,因此在绩效评估体系的设置中应尽可能向国际化靠拢,借助发达国家经验力量,致力于制度性障碍的根本清除,将商业银行所面向的金融发展环境维持在相对健康的状态。

(四)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打造创新信贷环境

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项目时,所获取信息的透明度与健全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审查工作的精确性,需要以专门的制度建设来对信息审查工作提供支持。例如,商业银行可通过建立创新性信息共享机制来达到加大信息披露程度的目的,在降低环境信息搜集成本的同时,反向维护信息安全性,促使信贷环境趋于和谐、健康。在此基础上,商业银行还可立足于自身优势,在扩大绿色金融产品推行范围的同时,高度开发绿色债券市场,在信息交互环境日益优化的前提下拓宽创收空间,在循环收益中进一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助力。以浦发银行为例,该银行于境外市场尝试通过发行绿色金融债券来实现创收空间的开拓,同时建立对应的绿色信贷制度用于把控潜在风险,预计将开放基于绿色金融市场的环境压力测试,进一步完善流程管理。

(五)完善人才培养渠道,强化人力储备力量

无论对于商业银行还是绿色金融市场的发展而言,人才均是不可或缺的支撑性要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最终发展走向,需作为重点构建环节。一方面,商业银行需结合自身发展需求,以打造“绿色金融十商业金融”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在现有人才团队培训中高度融合绿色金融概念,同時积极引进外来专业人才,为绿色金融与现行项目的融合提供指导支持。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可考虑与相关教育机构、专业院校共同协作,由院校直接向商业银行输送专业人才,同时争取政策支持,开辟一条“点对点”的人才培养渠道,将金融专业学生直接转化为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的人才储备力量,由根源上提高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的发展竞争力量。

四、小结

综上所述,绿色金融视角下,商业银行的发展既面临着新的挑战,也将获得新的发展契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还需切实结合绿色环境优势,遵循科学发展规律,以弹性的政策环境、创新性金融产品、共享化信息机制等方向共同着手,尽可能提供利好发展条件,促使商业银行朝着绿色化、创新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所晓磊.我国商业银行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探索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路径选择[J].金融发展研究,2016,(11):83-84.

[2]林倩.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业务探析[J].中国商论,2016,(26):79-80.

[3]王欣芳,胡悦.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实践及对策研究——以湖北农业银行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4(12):41-44.

[4]郑屹.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发展策略研究[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6):23-26.

[5]傅京燕,原宗琳.商业银行的绿色金融发展路径研究——基于“供给—需求”改革对接的新视角[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36-46.

作者简介:

肖营,广州商学院,广东广州。

作者:肖营

上一篇:全球地质矿产质量控制论文下一篇:中职语文教师文学素养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