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机械化论文

2022-04-17

摘要:随着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需要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行技术创新,利用农业机械化的技术创新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注入新的发展动力。这是因为创新是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永恒动力,所以需要分析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应用,时刻关注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动态,这样才能为农业发展储备强大的技术竞争力支撑,推动中国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绿色农业机械化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绿色农业机械化论文 篇1:

依托农业机械化 发展绿色农业

摘要:当今社会主要以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为主,这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基础。而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则是实施经济战略的重要科学技术手段,是带动农村经济繁荣的物质基础,是发展绿色农业的有力保障。本文论述了我国绿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依托农业机械化来发展绿色农业的对策。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发展;绿色农业

1农业机械化对绿色农业的意义

1.1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

一般来讲,农业的机械化可以对现行农业的低产出、低收入以及低效益现状进行有效地突破,实现大量的增产以及增收,创造出价值更高的物质产品。在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抢收以及预防旱涝等各个农业的环节当中,应该充分发挥机械化高质量以及高效率的优势,在比较恶劣的气候环境以及最短的时间内来完成相应的作业,有效控制以及调节肥、土壤、热、水以及气之间的平衡,最大程度满足农作物的需要,对农作物的质量以及产量进行有效地提高。

1.2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作物产量

农业机械化的高技术含量以及高效率主要表现在大量提高了农业的产出率。运用比较先进以及实用的机械技术,最大程度来降低相关生产的成本。与此同时,比较先进的增产技术能够经过农业机械的推广进行实施,还能够有效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产品质量以及产量,进而来有效保证绿色农业的高效率。因此,农业机械化的技术应用以及推广能够为绿色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一定的技术方面的支持。

1.3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作物质量

绿色农业的发展需要真正依靠农业的机械化,有效结合农业的新技术和机械化的新技术,对农产品的质量进行有效地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业相关的费用,保证绿色农业的实施以及有效发展。农业的机械化会大量减少农药以及化肥的用量,实现了实效、省、精及准,确保了农产品的质量水平。

2 绿色农业发展的现状

2.1绿色农业基础薄弱

相对来讲,绿色农业的生产规模比较小,品牌非常杂乱,进行精深加工的产品比较少,同时,市场的开拓力度还远远不够,还有比较低的市场占有率,只有少数的能够真正依靠现代化的大流通、大市场来进行现代化的大企业以及大基地。

2.2执法力度不到位,市场管理不规范

在没有经过国家以及省的认证情况下,有的销售商或者企业就擅自打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或者有机食品的相关招牌,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市场的秩序,损害了真正的绿色食品。更严重的是,有的商贩为了获得利益,违法经营伪劣的化肥以及种子,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2.3资金投入不足

因为开发资金的短缺,对绿色农业的发展进度造成严重的影响。除此之外,各个地区的绿色食品的相关部门一般都是全额拨款的单位,缺乏办公经费,没有额外经费来源,也会对绿色农业的开发进度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3 发展绿色农业机械化的对策

3.1构建绿色农业机械化发展体系

一是建立新型的高效智能化的农业机械装备研发以及制造的体系。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制造业相关产业的振兴以及升级,还应该建立健全机械化科技创新体系,除此之外,对十项关键的技术以及重大的装备进行优先发展;二是建立相关农产品以及食品的机械化安全生产的体系。从比较初级的农产品到多功能、安全以及健康产品的机械化清洁加工体系;三是从农田直到餐桌的生态产品机械化的生产体系,包括安全营销、绿色保鲜仓储以及配送的相关体系;四是是农林中比较严重的病虫草害的智能化的监测以及安全防范方面的体系;五是建立健全节约型的农业机械化的体系。先对比较传统的耕作农艺进行大力改革,进而建设节约型的耕作体系,同时还应该发展保护性耕作,对节能减排新技术进行全面的应用以及推广。

3.2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应该充分利用报刊、电视以及广播等新闻媒体,运用开辟专版、专题以及专栏的宣传方式进行绿色农业方面的宣传,有效提高干部群众对绿色农业的认知,大力加强干部以及群众对农业开发的自觉性以及积极性。相关的农业部门应该选择比较优良的品种,真正依靠先进的科技增加利润。

3.3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农业部门应该建立具有创新性的相关机制,投入足够的资金来当作开发绿色食品的专项基金,并将其列入财务的预算,有效解决相关部门经费不足的难题。与此同时,各个地区应该进行融资渠道的开拓,增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并制定出优惠的政策,引导并积极鼓励各方面资金投向绿色农业生产方面。

4 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应该实现机械化,发展绿色农业需要依赖农机的新技术。有效提高农业的生产机械化,可以增强农机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推广,有效保证绿色农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书明.绿色低碳农业机械化发展之我见[J].四川农业科技,2010,(11):111-112.

[2] 高峰.白城市绿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22):12-13

[3] 卢良恕.绿色农业是当前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导模式[J].甘肃农业,2010,(15):132-133.

作者简介:包显财,大专学历,九台市卡伦镇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农机推广。

作者:包显财

绿色农业机械化论文 篇2:

关于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的思考

摘要:随着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需要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行技术创新,利用农业机械化的技术创新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注入新的发展动力。这是因为创新是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永恒动力,所以需要分析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应用,时刻关注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动态,这样才能为农业发展储备强大的技术竞争力支撑,推动中国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就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前景、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农业机械化发展制约因素、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农业机械化的创新性发展的策略分析进行阐述,进而有效提高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真正实现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发展策略

农业经济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为了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可以有效的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我国农业经济的落后状况进行改变。这是因为通过实际调查发现,我国农业发展总体上实现了机械化经营,但在实际经营中存在机械化水平低、机械化设备利用率低等问题。所以为了更好的面对新时期的新挑战,需要对所产生的问题进行改正,这样才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做出贡献。

1 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农业机械化是指利用机械设备辅助农村劳动力进行農业生产,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业机械化决定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速度,是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社会科学和技术的持续改进,机械设备已经逐步取代了传统的人类和牲畜农业发展,同时农业机械化在中国农村建设中的普及表示中国从传统农业国家向现代农业国家的转变,继而体现出高新技术的应用正在迅速推动中国农业整体水平的提高。所以使用农业机械化可以有效的提高劳动生产率、农业经济效益以及农村劳动人口的收入。与此同时,也要重点关注我国农业机械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如:相应的土地占用率低,资源环境问题突出。想要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就要合理解决资源与环境的矛盾[1]。

2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前景

农机化发展应在综合分析食品安全、农村经济建设和农业市场激烈竞争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是因为在现代社会的生产过程中,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同时,农业生产体系也是现代科学技术、生产工具和管理模式的有效结合。其一,实现农业技术创新,形成可持续发展农业机械科技体系。为了加快现代农业技术的建设,可以通过市场的推动和相关政策的支持,从引进、创新、利用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应用,体现技术的价值,进而引导农机化企业在相关技术和产品研发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科技创新,并且形成可持续的农机化科技创新体系和健康的推广体系,所以需要重视现代农业机械化技术和各类机械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发展。其二,应用节能型农业机械,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绿色化要求。由于节能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应用价值,所以我国在政策上提出了对农业机械的使用的一些相关要求,所以在建设现代节能型社会的指导下,只有体现现代新技术和节能设备的应用价值,才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绿色节能需求,进而影响到未来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方向。

3 现阶段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无论在机械设备数量上还是在农业机械化技术上都呈现出稳定的趋势。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在我国广泛开展,越来越受到农业发展特别是农业机械化的重视。而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机械化也受到了影响,特别是在中东地区的粮食产区,农机化普及率较高,所以农业机械化正朝着市场化、社会化的方向发展。但是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技术逐渐提高,促进农村在许多方面都对原有的传统农业进行了创新,对农业制度进行了调整,进而丰富了农产品种类,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带动了物流、包装印刷等周边产业的发展。同时我国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并且为了规范行业发展,加强相应的监管,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而且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来鼓励农业机械的进出口,进而使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更接近国际标准,以此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我国在农业发展方面,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作业的全覆盖,农业机械设备的数量也在增加,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生产力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机械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并且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出现了跨区域经营等农业经济新形式。这种发展形势是农机市场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受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全国各地区农机化水平也呈现出不平衡发展状态,使我国农业机械水平无法大规模提高。由于我国没有根据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使我国农业机械发展的公共服务能力无法建立。所以虽然农机市场新的经济增长点涉及到农业生产前期和中期的机械设备以及贯穿种植全过程的生产后期的机械设备,也无法使我国目前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适应,进而满足农业发展对机械化服务的产业化、市场化要求。同时在我国目前的农业经济发展中,现行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并不完善,农机化结构不合理,而且机械化结构严重不合理,缺乏大型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以及自主设计和创新,导致我国农业机械设备的发展规模较小,机械设备整体技术含量低,在许多方面不能满足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并且试验设备为小型机械设备,设备质量差,使用时间短,所以无法有效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进而影响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受我国农业发展水平、经营规模、农业机械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虽然我国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平稳较快,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机化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并且在发展过程中还会出现问题。

4 农业机械化发展制约因素

由于季节和地域因素的影响,农业机械的使用存在着操作少、资源利用率低的情况,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在部分地区的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仍存在维修体系标准化不够、基础设备有限等问题,农机配套设施差,机型复杂,直接制约了农机的使用,并且各地服务组织数量少、规模有限,也对现代农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制约。所以需要加强了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利用率。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农机利用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创新,想要创新农业机械化,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就要进行社会化服务。

5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机械化装备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不足,会影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这是因为我国农业发展总体上实现了机械化操作,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

其一,地区发展不平衡。中国的传统农业,小麦和玉米主要种植在北方,水稻主要种植在南方,这是一个典型的区域作物,而现代农业机械对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和收获已经在许多地方实现,但长期以来,之所以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是因为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同省的平原地区,而且受地形的影响,即使在同省同地区,山区也会受到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农机无法投入使用的影响,所以导致我国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农业技术先进,农业机械设备现代化程度较高;中西部地区经济无法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大力发展和推进农业机械化,继而导致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同时需要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来种植不同地域不同作物,严重影响劳动效率。

其二,农业机械装备不合理。大中型农业机械的缺少,无法提高山区经济发展以及贫困地区农村人口的经济收入,同时缺少相应配套的农业机械也无法满足当地农业发展,因此严重影响当地农业的规模化发展。虽然现代农业机械已经被引入到农业生产经营中,但由于有关农业部门对农民使用农机具的培训不到位,宣传力度不够,农村劳动力在农机使用过程中不能准确把握农机使用的关键点,导致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農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由此可知,山区受地形影响,不能种植主要粮食作物,而中国南北平原受中国地形的影响,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大规模种植和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的收获[2]。

其三,农业机械服务和保障体系不完善。由于缺乏落实和执行力度不够,虽然中国已经出台了许多保护农民收入的政策,但是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导致大部分地区缺乏资金,无法促进当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而且我国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在技术推广等服务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农业机械的使用和推进机制僵化是因为没有完善的基层推进机制以及科学的保障制度,由此可以看出,只有完善的政策体系和保障体系的支持,才能有效的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高低。

其四,农业机械化专业人才的缺乏。我国很多农机用户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而农业机械化专业学生毕业后参与专业工作的意愿较弱,所以随着时代的进步,农业机械也一直在更新,也就进而出现的问题较多,我国农业机械化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维修人员和相应的管理人员严重缺乏。

其五,农业机械缺乏技术创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是我国农业机械化,由于农业机械技术创新不足、相应的信息化、识别建设滞后等多种因素存在诸多问题,因此相关专业人员无法有效的掌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信息。我国缺乏专业的农业机械化科研人员和推广人员,新技术、新机械的研发速度较慢,难以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这样也就导致了高端农业机械的稀缺和低端农业机械产品的过剩。

6 农业机械化的创新性发展的策略分析

创新可以促进生产发展,所以将先进科学技术应用于农业机械化生产可以实现创新,进而促进农业机械化朝着农业现代化健康发展。

6.1 丰富农业机械化的技术内容

通过机械宣传过程对机械化的认识,并将这些机械技术形式运用到农业发展的实际过程中,丰富农村农业机械化技术的使用内容。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条件,要善于运用农业机械中的各种机械以及技术。所以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地形特征选择合适的机械类型,分析不同地区农业机械的发展情况,同时对机械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继而丰富农业机械化的内容以及形式,并且通过宣传的方式将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内容和形式推广出去。根据农业实际情况,相关机械制造人员也应开发新的农业机械技术,并在农业开发地区试点推广,以更好地推动农业的发展[3]。

6.2 促进农业机械信息化水平

开展农业机械信息化推进与管理,需要结合实际,才能促进这个过程的发展。想要提高农业机械化管理水平,需要从推动智能化水平的提高以及推广互联网+技术这两个方面入手,这样,在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通过智能平台的整体建设过程,通过网络平台促进农业机械的整体推广,通过实际互联网技术,想要提高农机信息化管理水平以及农业机械质量,就要对整个农业机械化信息管理的开发过程和具体的改进方法不断提高,进而促进农业机械化管理以及农业的高效发展,以此更好地提高农业机械的信息化水平和整个过程的改进。由此可见,农业机械技术管理也是近年来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点。

6.3 挖掘农业机械化的创新型人才

在机械化发展过程中,要完善内部培训机制,通过人才的培养和学习,提高研发水平和实力,同时人才在实际机械研发过程中也必须不断提高整体创新能力,增强农业机械化管理的发展和综合能力,从而更好地推动整个过程的不断改进,所以在农业机械化的实际改进过程中,挖掘农业机械化管理人才,更好地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并且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的整体发展水平,需要重视战略研究,通过技术和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各种研发和实际应用。

6.4 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

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导向的现代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以及支持农业机械化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农业机械化服务模式,完善农业信息管理手段和方法,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一个完美的机械化服务体系,农业机械设备可以成为经营者和农业生产者获取经济利益的一种方式,继而提高中国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的公共能力以及提高农业机械在中国的服务水平。与此同时,目前中国农业机械化服务的形式,逐步将其发展为经营创新服务模式,逐步向工业化方向发展中国农业机械化服务,所以将售后服务水平进行整合以及规范,可以有效的提高农机维修及其他服务,进而提高农业机械化集约化和组织化水平,促进中国农业机械产业化发展。

7 结语

国家和地方政府应明确分析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和创新的影响因素,重视现代农业建设,同时合理解决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将农业机械设备结构进行优化,对农业机械化技术加快创新,创新各项农业机械化,进而保证其顺利实施。分析有利信息,制定相应的优化方案和创新措施,这样才能使现代农业成为必然趋势,进而确保我国农业经济水平的切实提高,实现农业机械化理想的创新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 佚名.创新机制提升能力推动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事业健康发展[J].农机科技推广,2020(9):19.

[2] 温光镇.推广新机制创新农业机械化发展新模式[J].广西农业机械化,2020(4):15-16.

[3] 罗锡文.对我国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的思考[J].农机科技推广,2019(2):4-7.

作者:马黎明

绿色农业机械化论文 篇3:

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中的技术支撑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农村生产力的装备基础,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支撑。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脱贫地区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科学认识并注重发挥农业机械化的技术与装备支撑作用,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业机械化是脱贫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乡村振兴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是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持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一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科技应用水平,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实现农业各业协调发展,坚持绿色兴农,协同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化发展作支撑。二是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加快先进科学技术、生产工具、生产手段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推动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化转型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化发展作支撑。三是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脱贫地区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离不开农业机械化的支撑。四是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脱贫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环境治理、加快农业人口转移、提升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等诸多方面,离不开农业机械化发展作支撑。

二、脱贫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的制约

比较来看,脱贫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普遍不高,发展农业机械化还面临着一些实际问题。一是“无机可用”,装备技术供给不足。脱贫地区多处于丘陵山区,适用于大宗农作物生产的小型机械设备不多,小众特色农作物生产也面临着“无机可用”的局面。二是“无好机用”,技术保障不充分。脱贫地区适用小型农机具,多为中小企业生产,技术水平较低,故障率较高。由于分布不集中,维修网点较少,也存在维修难问题。三是“有机难用”,作业条件较差。脱贫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普遍存在农机“出不了门、下不了田、回不了家”的现象。四是“无人用机”,技能人才缺乏。脱贫地区优质农村劳动力多外出务工,农业从业者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在地农机操作人员技能水平不高。

脱贫地区发展农业机械化不仅仅受制于适用农机具的有效供给和应用,还受经济条件、自然禀赋、政策效力、技术创新等因素制约。一是经济收入水平。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农民人均收入偏低,农业机械化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地方财政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有心无力。二是自然禀赋条件。地形地貌复杂,田块大小、形状、坡度不一,下田作业和田间转移困难,导致农业机械化成本高。三是政策支持效力。相对平原和经济发达地区,农机购置补贴等中央财政补贴对象选择空间较窄,单机补贴额度少,申报补贴积极性不高,政策效力明显偏低。四是技术创新应用。农作物品种繁多,对农业机械化技术创新的差异化要求高、难度大,市场主体投入农机研发与示范推广的积极性不高。

三、加快推进脱贫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脱贫地区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最大潜力所在,也是难点所在,但脱贫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需要发展农业机械化。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摆上重要议程。脱贫地区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特别需要政府的重视,要把其作为同乡村振兴衔接的重要抓手和衡量指标,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协调推进,激发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内生动力。二要深化政策创设,加大支持力度。深挖现行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潜力,积极探索在脱贫地区实行原则一致但有区别的差异化政策,赋予地方在更多品目和补贴额度方面的可控自主权,不断扩大补贴范围,适度提高补贴比例。同时,积极研究创设其他支持政策,缓释农业机械化成本高的制约。三要组织技术攻关,提供装备支撑。将脱贫地区农业机械研发与示范推广纳入中央支持政策的组成部分,鼓励创新研制一批适应性强、操作简单、可靠性好的小型輕简农机装备。加强农机农艺融合研究,示范推广与脱贫地区相适应的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四要改造基础条件,创造良好环境。建立“改地适机”与“以机适地”相向而行的“机地相宜”理念,按照宜农宜耕宜机原则,建设标准化农田,改善农机作业与通行条件。

(中文校对:段晋苑)

作者:侯方安

上一篇:办公室信息管理论文下一篇:土木工程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