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区农业机械化论文

2022-04-17

摘要:合理配置农地使用权是提高土地产出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为实现国有农地使用权的有效配置,黑龙江垦区实行了有别于地方农村的“两田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土地承包经营中存在的平分土地、经营分散化和劳动生产率相对低下的缺陷,但在实践操作中这种模式仍然存在着土地承包期限短、承包费用高、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低等问题。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垦区农业机械化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垦区农业机械化论文 篇1: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 要】黑龙江垦区拥有3500万亩耕地,垦区多年来一直追踪国内最先进的农机化技术,不断引进使用、试验和示范,积极消化吸收和为我所用。近年来,黑龙江垦区以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进程中,不断创造着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户增收的奇迹,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和现代农业的示范基地。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管理;发展

2015年末,黑龙江垦区拥有机械总动力980.43万千瓦。其中柴油发动机动力854.43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7.65万千万,其它118.35万千瓦。农业机械化规模、农机装备和发展水平较高,排在全国前列。

一、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1.机械化发展已进入农业全面机械化阶段。当前,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越来越突出。农业机械化的飞速发展使得黑龙江省的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目前。黑龙江省机械整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3.2%以上。旱田机械播种面积占总面积的89.9%以上。机械深施肥面积占总面积的88.3%以上.秸秆和根茬粉碎还田达到89.5%。全省农机化率达到92.3%。黑龙江垦区的农机化率已高达95.43% 。综上所述,黑龙江垦区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已基本实现了农业水、旱田间作业机械化,进入农业全面机械化阶段,农业机械化水平位居全国先进行列。

2.黑龙江垦区在农业机械化方面,沿着集约化、规模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农业机械是改造传统农业的最主要手段。垦区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是86%,其中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科技贡献率在82%以上。大马力机械是农业生产力中最具有活力的要素,是衡量农业发展水平、反映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使用农业机械化作业,不但极大地减轻了农业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推进了农业集约化经营,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农业机械化促使黑龙江垦区的农业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实现了农业机械作业领域由粮食作物向经特作物、设施农业,由产中向产前、产后,由垦区内向垦区外延伸,由种植业向养殖业、加工业、航化作业发展。

3.依靠科技进步,使新机械、新技术应用走在全国前列。。据了解,农业装备工业是农业生产中最具活力的要素,是农业机械化的基础,是农业产业化的支撑,为农业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黑龙江垦区创新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努力提升农机应用水平,提高垦区农机化发展质量和效益。垦区坚持农机与农艺相融合,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高产栽培模式,全面推广农机农艺相配套的新技术、新机械,重点推广应用了保护性耕作、精准农业与农机信息化技术,大豆、玉米精密播种技术,水稻智能化浸种催芽技术和程控设备,水稻高性能插秧技术,卫星定位和自动导航设备。

二、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策

1.全面推进垦区农机装备结构调整。黑龙江垦区要按照部省共建、地方主抓、协同推进的建设机制,农业部和省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在安排各类政策和项目中,继续对黑龙江农机化示范区进行优先支持。随着农机装备结构的调整,将对农业生产方式、农机经营理念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保持农机产业良性健康的发展态势,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要发挥农机购置补贴等扶持政策的导向作用,加快垦区提升粮油等大宗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协调推进经济作物、畜牧业、农产品初加工、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各领域机械化,调整和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

2.努力扩大垦区农业技术装备配套。近年来,垦区农机更新速度放慢,大量农机超期使用,难以满足现代农艺和保护性耕作措施的要求,制约了垦区大规模集约化生产和粮食增产能力。面对新挑战,新形势、必须顺势而为,主动作为、加快优化调整种植业结构,推动种植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的农机装备发展趋势变化很快,先进技术应用很迅速,所以我们不能松懈,要继续加大相应政策的扶持力度,保证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据初步测算,黑龙江垦区农业装备工程建设完成后,可年增加经济效益45亿元,同时还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促进垦区农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农业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使半数劳动力从种植业中分离出来,必将推动垦区农业生产快速发展。

3.提高促进农业机械化跨越式发展认识。实现农业机械化是历史的必然、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愿望。黑龙江垦区能够按照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理论武装,提高素质能力,坚定理想信念,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创新意识,以高度的自觉、坚定的信心、创新的理念,聚焦重点发力、强化指导服务、狠抓措施落实,不断拓展农机化发展领域和水平,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有力有序推进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跨越式发展。

三、结束语

总之,黑龙江垦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基地,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黑龙江垦区将不断通过传递新的农机技术、农机装备信息和灌输新的发展理念,使农业机械化日益成为推动黑龙江垦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庄卫东,刘建军,汪春,王智敏,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J];农机化研究;2001年04期.

2、李俊,推动农机现代化 进一步促进垦区粮食生产[J];农场经济管理;2011年06期.

3、刘桂梅,张丽波,转变我省农机化发展方式的探讨[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1年04期.

作者:赵世秀 安增龙 胡军

垦区农业机械化论文 篇2:

黑龙江垦区国有农地使用权配置现状及对策

摘 要:合理配置农地使用权是提高土地产出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为实现国有农地使用权的有效配置,黑龙江垦区实行了有别于地方农村的“两田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土地承包经营中存在的平分土地、经营分散化和劳动生产率相对低下的缺陷,但在实践操作中这种模式仍然存在着土地承包期限短、承包费用高、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低等问题。为此,应当在牢固坚持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前提下,通过深化垦区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农地流转制度,探索土地承包经营的创新形式等措施,以实现垦区国有农地使用权的最佳配置。

关键词:黑龙江垦区;国有农地;使用权配置

一、垦区国有农地使用权配置现状

(一)垦区国有农地使用权配置的主要方式

黑龙江垦区(以下简称“垦区”)的国有农地制度改革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经过三十余年的实践探索,垦区在农地使用权配置方面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两田制”配置模式。所谓“两田制”,是指将垦区国有农地按照其承载功能划分为“基本田”、和“规模田”,并分别确定不同的发包方式、承包期限和承包价格。其中,“基本田”,为农场职工基本生活和社会保障田,实行定项收费,只收取农场职工自身受益的五项社会保险费和农业保险费,相当于农村的“零”税费。“基本田”的分配对象为具有农场户籍、在劳动年龄范围内、实际参加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业从业人员,包括在岗农业职工和没有职工身份但实际参加农业生产活动的职工配偶、成年子女、落户农民,以及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规模田”,为规模化和市场化经营田,实行控制收费,由职工代表大会民主决策,按照市场竞争机制优先配置给农场职工,主要种植大宗粮食作物,发挥土地资源和农业机械化优势,实行土地规模化经营。另外,一些国有农场在“两田”之外还划分了“机动地”,主要用于新增农业劳动力安置和基本建设占用土地、自然灾害损毁土地的调整,实际上是对“两田制”的补充。

从具体实施情况看,“两田制”有利于发挥国有农场的农业机械化作业和规模化经营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农地承包经营中存在的平分土地、经营分散化和劳动生产率相对低下的缺陷,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二)垦区国有农地使用权配置的特点

垦区国有农地制度改革是在借鉴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农地使用权配置方面与地方农村存在很多相似性。但由于垦区的企业性质,以及基于历史发展形成的区域性、社会性、综合性等多重属性,又使垦区在农地使用权配置方面表现出一些不同于地方农村的显著特点。

1.农地的所有权性质不同。按照现行法律规定,农村的土地属于村级农民集体组织所有,或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垦区的土地则属于国家所有,通过国家授权由国有农场对其行使耕作、使用、经营和收益权。

2.农地的发包主体与承包主体不同。农村土地的发包主体是村级集体组织,承包主体是本集体组织的成员,垦区国有农地的发包主体是国有农场,承包主体是农场职工,但近年来农场土地承包者的身份变得日益复杂,非农场职工承包土地的现象变得日益普遍。

3.农地使用权的配置方式不同。农村土地使用权的配置方式采取的是“均田制”,即按农户的家庭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垦区农地使用权配置方式采取的主要是“两田制”,其中“基本田”配置类似于农村的“均田制”,而“规模田”的配置则要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来实现,以达到“多数人种少数地”、“少数人种多数地”的规模化经营目标。

4.农地所承载的具体功能不同。农村土地主要担负着保障农民基本生活的功能,包括医疗、养老、教育、就业等,垦区农地除了承载着农场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功能外,还担负着向国家上缴利税、垦区自身的社会事业建设以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责任。

5.农地的承包期限和费用收取不同。《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等法律对农村土地的承包期限做出了明确规定,对国有农地的承包期限则未做具体规定。在费用收取方面,农村土地已经实现了零税费,垦区则不仅要向农地承包者收取有关社会保障费用,而且还要收取相当数额的土地承包费,以用于垦区行政管理和社会建设方面的支出。

二、垦区国有农地使用权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规模化程度低,难以形成农业集约化生产优势

垦区作为我国相对独立的农业生产系统,土地资源相对丰富,人均、劳均耕地均居国家首位。但由于垦区在改革初期采取平分土地的方法,造成家庭农场规模相对偏小,难以发挥大农场已有的规模优势。实行“两田制”后,土地模式化经营的水平有所提高,但从总体上看,垦区土地模式化经营较低的状况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由于土地规模小,经济效益低,家庭农场特别是小型家庭农场的经济积累不足,无法在农机具更新换代、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引进新科技、新品种等方面进行有效投入,使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机械难以投放到一线生产领域,从而导致其农业发展后劲严重不足,阻碍了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二)土地承包期过短,不利于垦区农地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垦区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后,在农地的经营管理方面确立了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模式,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了垦区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垦区并未从根本上明确职工与土地的长期使用关系,其积极性是在较短的承包期内调动的,是以对农地过度开发利用的短期行为为代价的。这种做法不利于承包者形成稳定的长期经济预期,不利于提高承包者对土地长期投入的积极性,造成短期经营和掠夺性生产方式比较普遍,经营中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严重影响了土地的产出率和可持续利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三)土地承包费用过高,家庭农场负担沉重

垦区长期实行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承担着发展生产和社会建设的双重职责。由于国家对垦区的投入不足,垦区的行政管理和社会事业建设费用主要靠自身解决。农业收入是垦区的主要收入来源,土地承包费又是农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农场职工的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社会保险费和农业保险费(农场负担部分社保费和农业保险费个人负担部分不计入承包费,由个人直接交纳)、农场管理费、社政公共费、土地资产经营费等费用,都要从土地承包费中提取,无形中增加了家庭农场的经济负担。由于土地承包费用过高,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影响了家庭农场的承包收入和承包土地的积极性,对承包关系的稳定也构成了威胁。

(四)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作用不充分

目前,垦区农地使用权的流转只能在“两田”的“基本田”中进行,即依照《农业法》和《物权法》的规定,在承包期内“基本田”可以采取转包、互换、转让等方式流转。流转所得的收益归承包方所有,除法定情况外,承包期内农场不得收回基本田,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规模田”和“机动田”则不允许流转,承包方如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或自愿放弃土地承包,应将土地交还给农场,农场在规模经营优先的前提下重新发包。实际上,由于“规模田”和“机动田”的承包期过短,承包费用过高且一年一调,利益空间被挤压,在客观上也不存在流转的可能性。由于垦区尚未建立起完整配套的流转制度,土地要素市场发育不完善,土地不能适度流动,致使农地的流转和集中机制难以形成,严重制约了以农地集中规模经营为特征的农业现代化进程。

三、完善垦区国有农地使用权配置的对策建议

(一)牢固坚持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切实维护好广大农场职工的根本利益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这表明垦区要获得长期的稳定和发展,必须牢固坚持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不动摇,必须切实维护好广大农场职工的根本利益。目前,垦区的二、三产业在总体上仍然不够发达,城镇化进程还在进行当中,大多数农场职工还主要依靠土地的收益为生,土地不仅是基本生产资料,还承担着就业、收入和社会保障的功能,因此,只有在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下合理配置垦区国有农地使用权,才能逐步实现土地增效、农场增收、职工受益的农地制度改革目标。

(二)深化垦区管理体制改革,消除农地使用权有效配置的制度障碍

垦区农地使用权配置中存在的承包期过短、承包费用过高等问题,主要是由垦区政企不分的传统管理体制造成的。土地不仅承载着对国家的利税上缴任务,而且还承载着农场职工的基本社会保障费用、农业保险费用以及农场的行政管理和社会建设费用,负担极为沉重。因此,必须对垦区政企不分的传统管理体制进行深化改革。2010年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了《黑龙江垦区条例》,首次以立法形式明确了垦区内部政企分开的管理体制,并且在加强垦区行政执法权限,完善国有农场生产经营体制,以及加快社会建设等方面都形成了新的突破。这些改革对于减轻垦区的财政负担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但从长远来看,只有努力争取到地方政府对垦区行政管理方面的财政授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性开支的资金来源问题,真正使垦区土地从各种沉重的负担中解脱出来。

(三)积极探索农地使用权配置的有效途径,打造农场与职工的双赢机制

垦区实行的“两田制”较好地解决了前期土地承包中存在的平分土地,土地经营效益低的弊端,体现了公平与效率并重的原则,但这种土地配置方式也存在诸如短期经营、发包方与承包方的利益博弈剧烈等一些缺陷。

与“两田制”相比,内部股权制与外部租赁制相结合的运作模式,是一种实现垦区农地使用权有效配置的较为理想的途径。这种运作模式是以农场耕地面积和在职职工人口为依据,将农地使用权化作股权,农场和职工都凭农地使用权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由合作社对土地实行招标发包或对外出租。其实质是在不改变农场职工家庭承包经营的前提下,引入股份制经营模式,是对传统承包经营体制的发展和完善。出租土地所获租金收入作为合作社收入,每年按照股份分配给农场和职工个人。农场所获红利作为农场国有土地资产经营的收益和管理费用的补偿。这种土地使用权配置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农场与职工的利益共赢。

此外,在将来条件成熟时,也可以借助大型企业与基地一体化经营模式,将农场土地发包权委托给重点龙头企业行使,促进龙头、基地和家庭农场结成稳定的利益联结体,形成真正的利益共赢机制。

(四)建立健全农地流转制度,推进垦区国有农地的适度规模化经营

土地流转是推进垦区农地相对集中和规模化经营的基本途径,在实践中可以借鉴农村土地流转的经验,逐步推进垦区的土地流转,实现国有农地的适度规模化经营。一是在土地流转形式上,要因地制宜地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地流转土地;二是在土地流转程序上,要逐步完善土地流转的基本流程,严格遵守有关法律的规定,做到内容合法,形式规范,以提高流转效率、减少流转纠纷;三是在土地流转交易上,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市场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以期实现土地流转效益的最大化;四是在土地流转经营的规模化上,要通过对垦区流转土地的不断集中与整合,逐步扩大经营主体的土地占有面积,形成适度的经营规模,以适应高效的现代化农业作业要求,从而获得更好的生产效益。

参考文献:

[1]江平.中国土地立法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301-325.

[2]隋凤富,孟昭春.完善“两田制”发展生产力[J].中国农垦,2008(7):29-31.

[3]丁哲元.关于广西农垦集团化改革实践的思考[J].中国农垦,2006(4):13-16.

[4]陈秀萍,陈广胜,杨树果.黑龙江垦区农地使用权制度分析及深化改革的思路[J].农业经济,2007(12):50-53.

[5]朱博文.美法日家庭农场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5):87-91.

[6]翟桂生,陈文生.承包地、经营地和自用地:性质和基本政策问题[J].新疆农垦经济,2009(11):36-44.

[7]邹积慧.黑龙江垦区农地制度的现状与创新路径[J].中国农垦,2006(9):30-32.

[8]刘华玲.黑龙江省国有农场经营管理体制创新研究与实证分析[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03.

作者:李军 刘丽杰 刘惠

垦区农业机械化论文 篇3:

黑龙江垦区国营农场双层经营体制构建与经营方式转型

摘要:文章在对黑龙江省农垦总局齐齐哈尔分局所辖的繁荣种畜场、查哈阳农场、富裕牧场等地调查基础上,对垦区国营农场双层经营体制的构建、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城乡融合下的经营方式转型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发展,国营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不断完善,农场职能已从“直接生产经营”转型为“引导、管理和服务”,农场经济也由企业经济类型向区域经济类型转化;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成效显著;在城乡融合的新趋势下,国营农场经营方式加速转型,“抓城强工带农”、场县共建、城乡一体的新格局正在出现。

关键词:国营农场;双层经营体制;经营方式;农业现代化

一、双层经营体制的构建和完善

(一)双层经营体制建设历程与成效

1978年以前,黑龙江垦区国营农场实行集中统一的经营管理体制,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统一,统管、统种、统收。这种生产经营体制是在当时全国实行计划经济的大背景下形成的,便于集中调动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农场开发建设,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体制僵化,农场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农场的大锅饭,二者对生产都没有积极性,极大地束缚了农场生产力的发展。

1979年,在农村改革大潮推动下,国家对农垦系统实行“财务包干”的新政策,要求国营农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国营农场从此走上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方式创新之路。

农业是国营农场的主业,在黑龙江垦区大部分农场,农业占整个农场经营的90%以上,因此,农业经营体制改革是黑龙江垦区国营农场改革的重中之重。1979-1983年,根据财务包干的要求,垦区实行了形式多样的生产责任制,如包、定、奖生产责任制(即包产量、包利润、定人员、定设备、定规模,完成或超额完成产量、利润指标,按比例分成;完不成指标的,按规定减发基本工资;生产队对班组实行专业承包,联产计奖赔),承包经营责任制等。1984-1992年,垦区从试办职工家庭农场,到全面兴办家庭农场,到形成和确立“四到户、两自理”模式(所谓“四到户”是:土地到户、农机到户、核算到户、盈亏风险责任到户。“两自理”是:家庭农场生产费和生活费自理),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家庭农场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迈进了一大步。从1993年起,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垦区形成了“大农场套小农场(大农场指的是国营农场,小农场为国营农场中的家庭农场)”、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它以大农场的统一经营为主导,以家庭农场的分散经营为核心与基础,以国有土地为依托,通过承包与租赁,实行统分结合,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体制。

进入21世纪,黑龙江垦区又在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在国营农场进一步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构建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把“争做全国现代化大农业的排头兵”作为国营农场的重要目标,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卓越贡献。历经63年的开发建设,黑龙江垦区已累计生产粮食4868亿斤,累计向国家交售商品粮3673亿斤。2010年,黑龙江垦区种植各种农作物280.1万公顷,其中,粮食种植面积270.3万公顷,粮食总产量达到181.8亿公斤,为国家提供商品粮169.4亿公斤,粮食商品率达93.2%。

在“科学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垦区国营农场的经营理念进一步创新,从单一的“农业生产”转变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抓城、强工、带农”,场县共建、城乡一体的新格局初露端倪。

(二)农地承包经营方式进一步完善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垦区国营农场土地承包主要以效率优先的原则进行,特别是在土地经营租赁方面进行了创新,在齐齐哈尔分局查哈阳农场调研了解到农地承包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长期租赁:租赁时间一般为20-30年,家庭农场从2002年开始承包,租金依据当年农作物价格定为420元/公顷,承包费必须一次付清。这一阶段对承包面积没有限制,按照自愿申请的原则,职工根据经济实力承包土地。

2.开发商承包再转包:目前在查哈阳农场最大的承包商承包土地面积为500-600公顷,大多数是100-200公顷。这一方式主要用于“旱改水”土地,由于“旱改水”前期投入成本较高,达到7000元/公顷,农场把旱地交给开发商开发成水田(包括沟渠的开挖建设,电路的铺设,地下水井的建设等)。农场给开发商的承包期限为12年,旱地地租前6年3000元/公顷,后6年约4000元/公顷(按每公顷水稻产量市价的80%计算)。2010年,农户开始从开发商手中承包土地,承包期限最低为6年,每年承包费为5000-5300元/公顷,如果农户不要粮食直补,旱地每年1500-1600元/公顷,水稻地为4000元/公顷。

3.农户直接承包:农户直接从农场承包土地,租金每年一交,旱地由于旱改水的政策,旱地承包期不稳定,水稻地承包期相对稳定。

(三)统分结合方式创新

与农村经济改革一样,“土地分到户,再也不用村干部”,国营农场的生产经营职能逐渐下沉到职工家庭(农户)以后,国营农场经营方式和管理职能发生重大变化,由“直接生產经营职能”逐渐转型为“引导、管理和服务职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统一农机耕作服务,将国营农场农机设备租赁或承包给农机专业户,然后组建农机服务合作社,合作社统一为承包土地的职工家庭提供服务。

2.统一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如查哈阳农场有35个专职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每人带动10个科技示范户,每个科技示范户再带动20个一般农户,而一般农户也往往带动周边农村的农户,用这种方式构建了一个农业科技服务网络。

3.统一催芽育种服务,如查哈阳农场投资600多万元,建一个智能化浸种催芽的“水稻芽种生产车间”,农场15万亩水稻种子的浸种、破胸、催芽供芽等作业都在这一温室内完成,且浸种催芽均匀,出芽率整齐,为农户省时、省工并保障农时,提高稻农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4.统一生产指导服务,为防止家庭农场在自主经营中出现“插花田”、小四轮作业,农场将地块连片、分号,统一区划、连片种植,最大的一块地有5万亩;推行农业生产标准化,规范轮作、耕作和施肥的配套制度。

而就农户(职工家庭)经济而言,查哈阳农场的农户承包地平均规模为30公顷,农户平均每年每公顷地可获利润1.2万元,30公顷地可获净利润36万元,农户经济非常富裕。

这种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的双层经营体制,使国营农场和职工家庭农场各司其职、相得益彰,国营农场不再负责具体的农业生产事务,为其转型抓城镇化建设,招商引资进行工业化开发提供了条件和基础,而家庭农场在国营农场的宏观指导、规划和服务下,效率提高,收入增加,生产更具积极性。

二、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与评价

在垦区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农场又推进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现代化农业服务体系的建立,增强了家庭农场生产的积极性,垦区作为“全国农业现代化的排头兵”的目标初步实现,彰显出现代化大农业的中国特色。

(一)农业基础、装备和技术现代化进程

垦区农业机械总动力由1955年的12.8万千瓦,提高到2009年的604.5万千瓦,增长了47.23倍(见图1)。其中大中型拖拉机从710台增加到47900台,增加67.5倍,平均每年增长1.2倍;联合收获机也从450台增加到18770台,增加了41.7倍;截至2009年垦区拥有机动水稻插秧机55066台,农用飞机47架,推土机900台,挖掘机635台。按照目前劳均总动力4千瓦的标准来比较,目前垦区劳均农机总动力为5.5千瓦(总动力为604.5万千瓦,农业人口为109.8万人),机械装备现代化程度为137.5%。

垦区农业机械化程度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见图2),2009年垦区机械耕整土地机械化率达到99.5%;机械播种机械化率达到94.7%;机械田间管理机械化率为90.5%(其中飞机施肥程度为35.7%,飞机防治病虫害程度为33.6%);机械收获程度为94.5%。目前查哈阳农场机械耕整土地机械化率实现了100%,在机械化插秧方面由于查哈阳农场有农业部良种水稻示范基地,该基地水稻必须人工插秧,部分机械化插秧还需要人工补插,机械化插秧达到98%。

(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现代化评价

垦区农业劳动力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显著提高。就人均产出而言,1990年垦区人均粮食产出2961公斤,2009年人均粮食产出9908公斤,增长率为235%。垦区在1990-2002年间人均油料产出约为40公斤,2003-2008年显著增长,2009年、2010年由于粮食价格的上升,垦区“旱改水”力度的加大使得油料作物大幅减少(见表1)。总体而言,垦区粮食产出率有了跨越式的发展,保证了国家粮食的安全,由“北大荒”转型为“北大仓”。

从土地产出率来看,垦区10年来产出率飞跃提升,有关农产品产出率已经超过发达农业国家。如果将当今世界最高单位面积产量作为农业现代化标准值,垦区每公顷的粮食、油料、甜菜、烟叶的产量现代化实现程度分别为:64.9%、30.1%、26.9%、100%、89.6%(见表2)。2009年垦区粮食单位产量已经达到美国粮食平均生产水平(6400公斤/公顷),超过了中国粮食平均产量(4951公斤/公顷)。垦区水稻每公顷产量为8491公斤,全国平均每公顷产量为6433公斤,美国平均为8091公斤,垦区水稻产出率已经超越美国。

垦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已经完全实现农业现代化。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农业劳动力劳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来计算,达到基本现代化指标为50000元。2009年垦区农林牧渔实现总产值555.724亿元,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为60.3106万人。垦区人均农林牧渔总产值为92143.67元,相比现代化指标标准值已经接近2倍。

三、城乡融合新趋势下的经营方式转型

(一)“四五”城镇体系建设

垦区规划构建“四个五”城镇体系,即5个10万人口以上农垦中心城市;50个2万人以上的重点城镇;50个1万人以上的一般城镇;500个1千人以上的管理区。通过集聚产业要素和吸纳人口,辐射周边农村形成农垦带动地方、地方支持农垦,垦地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齐齐哈尔分局查哈阳农场地处甘南县、内蒙莫旗、阿荣旗交界处,农场现有人口7万人,其中场部常住人员达到5万人。查哈阳农场以独特的区位、人口、旅游优势以及便利的交通条件,提出“建设十万人口现代化城市,十亿斤商品粮大场”。2009年以来场区城镇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城镇建筑面积达到80万平方米,其中住房面积60万平方米,整体搬迁23个作业区,城区面积扩大到13.56平方公里。2011年农场制定“南移西扩、东部崛起、改造旧区、建设新城”新的发展战略,坚持个性化、生态化、国际化的发展方针。目前新城区主要由教学区、高品位住宅区、行政办公区、医疗卫生区、休闲娱乐区5个区组成,每区一品味、一楼一风格,新建楼群都是标志性建筑。整个场区除北大荒超市以外,所有规划都全面施工,新城已初具规模,2011年底将全面竣工。

富裕牧场、繁荣种畜场都隶属垦区50个一般城市规划体系,富裕牧场建成和在建住宅楼总面积已达到10万平方米,2010年全场整体搬迁12个居民点,完成了11.4万平方米泥草房的拆迁安置,场区还建造了9000平方米的教学楼、学生公寓以及1200平方米的医院综合楼,硬化25条共计46公里的通村路及营区白色路面,铺设人行道1.5万平方米。繁荣种畜场在2011年上半年已完成整体搬迁工程87%,拆迁泥草房606户,改造危房1100户。场区投资2672万元建设了8栋职工住宅楼,出资400万元建成场区医院,同时还投资了360萬元改善场区饮水工程,两年时间修建20多公里的4米宽的硬化道路。通过城镇体系的建设加速了对人口、产业、资金的吸纳,促进了第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加速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

(二)土地经营方式的转型

在城镇建设中土地换建设资金的方式也是农场经营城市的创新方式。近两年垦区城市建设体系全面展开,但资金短缺成为发展颈瓶。农场通过“上级政策争一块、一事一议提一块、招商开发引一块、过紧日子省一块、土地置换方式节一块”等方式来破解资金难题(见图3)。

农场通过盘活土地存量,以存量换增量,以土地换资金。2009年场区将11万平方米的建设用地转让给开发商,开放商投资750万元为农场修建南北9条纵路和主街道二期工程,共85万余平方米。2010年农场城建南移,农场以400元/平方米价格转给开发商建设,农场将所得资金又全部用于新城区建设。将原小学校址置换给开发商,开发商出资为农场建设占地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600平方米的校园,同时建造2个20层、660户的高档住宅区来出售获利。即将动工的占地8000平方米的“北大荒”超市也同样使用土地置换方式来建设。

虽然垦区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把城市区位优势转化为资金,通过“市场化运作”,改变投资主体单一状况实现城市资金的重新配置但是在融资过程可能忽略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如查哈阳农场用11万平方米的建设用地置换750万元的建设资金,平均每平方米所需资金为68.2元(每亩地价值279元),按照农业生产用地来算,每亩稻谷平均产量为500公斤,按市价1元/公斤,每亩农业附加值为500元远远大于转让价格279元。在学校旧址置换中,开发商建造的高档住宅每套住房按照100平方米,每平米1500元(数据来自农场职工访谈,住房实际面积及单价要高于这一数值)计算,开发商收益约为1亿元,占到农场2011年引入城建资金的25%,其巨大的利润空间被开发商所赚取。垦区在未来的城镇化建设中应该注意土地的保值增值,探索更加完善的土地经营方式,减少国有资产的流失。

四、结论和建议

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发展,黑龙江垦区国营农场不断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农场职能已从“直接生产经营”转型为“引导、管理和服务”,农场经济也由企业经济类型向区域经济类型转化,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成效显著。在城乡融合的新趋势下,国营农场经营方式加速转型,“抓城强工带农”、场县共建、城乡一体的新格局正在出现。

就垦区国营农场的未来发展而言,首先,从农场经济性、社会性、区域性的客观实际出发,应逐步分离其办社会的职能要求;其次,健全土地经营的长效机制,在城镇建设中应减少土地换资金的经营方式,促进土地经营制度创新,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最后,加强农场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培植农业专业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主体,提高垦区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郑有贵.我国农垦体制改革回顾与辨析[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4).

2.王亚新.论国营农场农地经营制度的创新[J].农场经济管理,2003(4).

3.衣爱东.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农垦,2007(10).

4.陈枫.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4.

5.黑龙江垦区统计年鉴(2010)[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6.熊波.美国机械化发展概况[J].当代农机,2010(6).

7.刘东林.美国的农业和农业机械化[J].农机质量与监督,2010(2).

8.仪秀琴,孙丽欣.黑龙江垦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分析[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5(10).

9.王景新.农村改革与长江三角洲村域经济转型[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农村研究中心)

作者:陈曦 郭海霞

上一篇:双师型教师职称论文下一篇:经管类市场营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