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菊生产技术论文

2022-04-15

摘要:该文介绍了亳州市谯城区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中药材生产中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中药材对策,主要包括:落实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做大特色基地,做强龙头企业;推行标准化生产,推进品牌建设等。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亳菊生产技术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亳菊生产技术论文 篇1:

论中药材栽培主产区的形成因素及栽培区划

[摘要] 建国以后,野生药材资源减少、社会进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中药材栽培产业的发展,栽培药材将成为未来商品的主要来源。中药材分布区域广大,在分布区内生态环境多样,栽培经济效益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主产区。论文根据目前各主要药材主产地的地域生态学因素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等条件,以药材的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基本要素为基础,将我国药材主产区分为质量主导型、产量主导型、效益主导型、人文主导型、特殊环境主导型及综合因素主导型,以科学指导选择最佳种植基地。

[关键词] 道地药材;产区;农业区划;栽培;产量

近3 000种濒危状态的植物中,药用类群占60%~70%[1],野生资源的短缺与市场需要量的增加形成了一对尖锐的矛盾,栽培是最有效的解决途径。20世纪90年代中期,全国栽培中药材种类200余种,其中药材市场上全部来自于栽培的有70种左右,大部分来自栽培的有50余种[2]。目前,全国栽培药材种类已近300种,其中大部分为资源减少的品种,如杜仲、黄柏、厚朴、栀子、桔梗、川贝母、山茱萸、金银花、黄连、半夏、秦艽、一枝蒿、蔓荆子、槟榔、儿茶、苏木、千年健、胡黄连等都是在20世纪50,60年代或70年代野生资源严重减少的情况下进行的人工栽培,并成为商品的主要来源[3]。药材种植面积已由20世纪50年代初的40万hm2发展到900多万hm2[4],发展迅速。栽培适宜区的选择是发展中药材生产重要环节,然而,适宜的栽培区域与野生分布区并不一定完全重合[5],对现存的中药材适宜种植区域的认识也过于笼统,通常将野生药材的主产区和分布区作为药材的适宜栽培区,然而,很多药材分布区范围很大,栽培成效也不尽相同,而且对栽培成效往往都是通过实践所认证,缺乏理论指导。如何确定最佳种植区域是高效栽培的首要任务,针对这种状况,本文提出中药农业生产区划的构想。

1 中药材生产区域的农业区划

农业区划是在农业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特点,按照区内相似性与区间差异性和保持一定行政区界完整性的原则,把全国或一定地域范围划分为若干不同类型和等级的农业区域,并分析研究各农业区的农业生产条件、特点、布局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明各农业区的生产发展方向及其建设途径。农业区划既是对农业空间分布的一种科学分类方法,又是实现农业合理布局和制定农业发展规划的科学手段和依据,是科学地指导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工作。农业区划的目的和任务就是因地制宜,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划分为若干农业区,合理配置布局,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使其得到科学、协调、全面发展,取得最佳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

1818年俄国首次按照气候和土壤的特征把俄罗斯分为10个“经济区”,是近代最早比较科学地从事农业区划研究国家,20世纪初欧美各国、各大洲乃进行了广泛地农业区划研究。中国幅员辽阔,农业类型多样,1949年前我国只有少数学者作过全国或某一省的农业分区的探讨,建国以后,成立全国和省、市、自治区农业区划委员会,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多学科的广泛的调查研究,于1981年编制的《中国综合农业区划》,对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调整、商品基地选建、因地制宜实行农业技术改造等提出了新的论点、建议和战略措施,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地域分异规律和分级系统,分别阐明了10个一级区和38个二级区的基本特点、农业生产发展方向和建设途径。在中药区划方面,许多学者从中药区划的研究对象、内容、目的和意义等方面对中药区划进行了描述和注释[6],但对于生产规模相对较小、栽培历史相对较短的中药材来说,栽培药材的区划对高效中药产业的发展作用一直未能充分得到发挥。

2 中药材栽培的发展趋势

2.1 人口增加,资源减少促进中药栽培

我国药用(食用)植物栽培历史悠久,但仅限于少数品种在关内栽培,且多为药食同用,如莲、桃、山药以及公元前123年从西域引种红花、安石榴、胡桃、胡麻、大蒜等植物。6世纪40年代对地黄、红花、吴茱萸、生姜、栀子、桑、胡麻、大蒜等药用植物已具备较成熟的栽培方法。《本草纲目》对荆芥、麦冬等100多种药用植物栽培技术作了详细的论述,中药逐渐由采集野生品进入人工栽培。人口的增加导致资源的匮乏的根本原因之一。1660年(清代)以前我国人口基本在0.5亿~1亿(不足现河南省人口数量),除极个别品种外,野生资源可以得到满足,即使有栽培,面积也不会很大。赵学敏撰著《本草纲目拾遗》记载:“草药为类最广,诸家所传亦不一其说,余终未敢深信,《百草镜》中收之最详,兹集间登一二者,以曾种园圃中试验”,说明当时多为规模种植民间药。清朝以后人口开始迅速增长,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增长更为迅速。杜仲、黄柏、厚朴、栀子、桔梗、川贝母、山茱萸、金银花等都是在野生资源严重减少的情况下进行的人工栽培,并成为商品的主要来源[2],此外还从国外引进的有颠茄、番红花、西洋参、白豆蔻、儿茶、丁香、檀香、马钱子、古柯、印度萝芙木、毛花洋地黄、狭叶番泻叶、安息香、大风子、南天仙子等30余种[6]。亳州药都可基本反映我国药材的栽培历史状况,清代栽培药材逐步发展,民国是道地优质栽培药材的奠定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栽培药材迅速发展[8]。目前,中药材价格节节攀升,2010年全国市场537种中药材中有84%涨价,近20年来,由于中药资源在食品、饮料、保健品、其他卫生产品和出口贸易中的扩展利用,导致甘草、羌活、肉苁蓉、三叶半夏、紫草等100多种中药资源蕴藏量普遍下降,一些名贵的药材如铁皮石斛、霍山石斛、冬虫夏草等野生资源已很难以寻觅[9]。中药材的栽培虽有千年历史,但也仅限于川芎、川乌、“浙八味”、“四大怀药”、党参、当归等,毕竟是少数的种类,而且这些种类也多是在明代或清代开始较大规模种植,通常仅有几百年的历史。多数中药材种类真正的规模化栽培的也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与中药材应用历史来说,中药栽培是一个极为年轻而富有生机的产业。

2.2 社会发展促进中药栽培产业的发展

建国前,农业生产很不发达,农业生产几乎不存在农业机械化,难以实现中药材栽培生产普及和快速发展。目前在很多省份,特别是北方地域开阔的地区几乎普遍实现整地、中耕、采收的全程农业生产机械化,其中田间管理采用除草剂也使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这样就使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生产成本也大大降低。对于野生采挖则相反。从古至今,野生采挖交通不便,劳动强度大,难以实现机械化,甚至现代的交通工具也不能被采用。科学进步解放了生产力,许多药材不仅引种成功,而且种植技术越来越成熟,促进了栽培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依靠野生资源和依靠栽培的平衡点被打破,促使更多中药材品种走向栽培生产的道路,而“蓝领”工资越来越高,许多农民宁可外出务工,也不愿从事采药。如目前穿龙薯蓣、威灵仙的野生资源仍较丰富,但是河南、辽宁等地已经开始大面积栽培。中药材栽培将成为解决中药资源供需矛盾的基本途径,越来越多中药依靠栽培。

3 中药材栽培主产区的形成类型

3.1 中药材栽培主产区形成的因素

3.1.1 生态学因素 水分、温度、光照、土壤、微生物、生物竞争等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最主要的因子,各种因子及其相互作用,决定着植物生存与否以及存活植株的大小、密度、多度等状况。在植物生长的整个分布区内,尽管宏观环境具有共同之处,但微观上也存在量的差别,因此在分布区内的局部区域种植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在最适区,适宜的生长环境有助于产量的提高,可获得较高的药材产量;在次适宜区和边缘区,产量有所降低,但在一定的逆境条件不利于植物的生长但有助于质量的提高,产量和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矛盾,因此,相同生产技术条件下,分布区域内的各区域具有不同的经济效应,高产地区依靠产量,低产地区依靠质量。

3.1.2 经济因素 我国传统道地药材产区形成因素主要有地理条件改变、过度开采、社会因素、临床选择、交通、产区经济结构等[10],这与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随着社会条件的改变,交通运输、生产条件的完善,中药材生产适宜区域也发生了改变。在不同区域内药材种植的成本会不同,边远地区土地、人力等成本较低,从总体上表现出药材产区由发达地区向边远贫困地区转变的趋势,如川乌主产区向安县转移;除菊花外,浙江省“浙八味”的每年种植面积也不断减少,白芍等几乎不再种植。

3.1.3 技术因素 有些地方具有多年种植历史和栽培经验或药材加工技术,形成了中药材栽培的集约产区。中药材栽培历史较短,种植技术相对较高,各地技术不统一。在药材种植相对较为发达的地区,往往具有较为丰富的种植经验,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使地区产业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新的地区由于缺乏种植经验,栽培效益也差,限制了地区产业的快速发展。从云南的滇龙胆、江苏的银杏、宁夏的甘草等主要种植基地的发展历史看,均体现了栽培技术带头人所发挥的科技带头作用。

3.2 中药材栽培区域的形成类型

肖小河等将道地中药材的形成分为6种模式,即生境主导型、种质主导型、资源主导型、技术主导型、传媒主导型以及多因子关联决定型[11-12],指出了道地药材形成的本质。一个适宜产区的形成往往是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参考该种分类方法,进一步对栽培药材主产区形成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将中药材主产区的形成分为:产量主导型、效益主导型、质量主导型、人文主导型、特殊环境主导型、综合因素主导型等。

3.2.1 产量主导型 道地药材通常具有优质性,但调查发现真正具有优质性的道地药材并不很多[13],道地药材形成的核心是质量和产量[5],对于一些环境对质量影响较小的中药材来说,产量对主产区形成或对道地产区的形成具有决定的意义,尤其是对于根类药材来说产量对产区的影响尤为明显,并且有一定规律可循,这种规律可用生物学理论加以解释。

中国地域辽阔,有些药材的分布区域较广,对于根类药材来说,其栽培主产区通常位于分布区的南部,如北柴胡主要分布于北至黑龙江东北部,南至山西、陕西[14],黑龙江无霜期110~130 d,而北京无霜期190~195 d,生长期相差60 d左右,哈尔滨温度上升晚而下降早,且每个月的温度均低于北京,见图1。如果将图1哈尔滨3—7月温度前移30 d,7—11月温度后移25 d,可得到图2。从图2可以看出北京和哈尔滨两地植物生长时间相差近2个月。这里需要明确指出的是,对于多年生植物来说,一般在春季植物恢复生长时需要依靠植物的贮藏组织存在的养分进行,由于呼吸作用的存在,此时生物量处于负积累状态。随茎叶数量增加和温度的上升,光合作用的产物才开始不断增加。植株形态建成所需的时间通常60~90 d(黑龙江省北柴胡4月初萌动,7月上旬进入花期),因此对于北柴胡来说,对产量起决定作用的是形态建成后枝叶繁茂阶段,在黑龙江省为40~50 d,北京的的旺盛生长期为100~130 d,无霜期延长的两个月主要是植株完成形态建成后的时期,光合面积大,而且该阶段的月平均温度为20~25 ℃,为植物快速生长的适宜温度,对产量影响较大。研究证明北柴胡经过4个月的生长根产量仅0.73 g,5个月后可达1.42 g,6个月后可达1.98 g[15],无霜期6个月的产量几乎是无霜期4个月的3倍,可见生育期的延长对产量的影响是巨大的,此结果绝不是偶然的,在我国东北地区采用大棚保护地的龙胆和五味子的一年生苗均达到二年生苗的大小,也证明了延长生长期作用[16-17]。因此,许多根类药材栽培主产区也通常位于分布区的南部,如黄芩主产河北承德、细辛主产辽宁、知母主产于河北、黄连主产重庆石柱和湖北利川、黄芪主产甘肃陇西和山西浑源、甘草主产甘肃和宁夏宁南、玉竹主产湖北、人参主产吉林、紫菀主产安徽,而它们的自然分布区(除黄连外)基本到达我国的最北端。

对于全草类和种子果实类药材来说,药材质量与基原关系较为密切,主产区的形成主要由产量决定。

3.2.2 效益主导型 首先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农业结构的变化。中药材农业生产不同于园林植物,它更注重于产量和质量。园林植物在引种栽培上通常以植物能否正常生长发育、完成生活史为标志,但作为中药材生产,笔者认为引种成功的标志应该以经济效益为最终评判指标,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量低或者质量劣的药材生产区必定会被市场所淘汰。在栽培环节上经济效益的取得要通过提高产量、提高价格和降低生产成本等3种途径。生产过程中施肥、灌溉等措施可以进行人为干预加以实现高产和优质,而温度、光照等等影响质量的因素具有区域性,因此选择合适的区域生产潜力,例如,平贝母分布我国东北地区广大山区,为不耐高温的早春植物,一般在20 ℃以下条件下生存,地上部分生长时间仅为60 d,在东北地区的北部,春季日每天光照时间可达17~18 h,适宜平贝母的生长,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可获得较高产量,另外该地无霜期较短,很多情况种植的传统的农作物不能成熟,因此土地的价值也较低,所以,东北地区北部的小兴安岭林区更适合平贝母的种植。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经济条件也不平衡,在不发达的偏远地区,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相对充足,无形中会降低药材生产的成本,如主产浙江的延胡索的产区转向陕西汉中。

其次是地理条件导致农业结构的变化。做为主产区的形成也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并非越偏向南方越好。在我国北方地区由于无霜期较短,普通农作物自然条件下不能复种,每年只能种植1茬。在1熟区-复种区交界地带,植物生长周期较长,与种植传统农作物相比,种植中药材具有显著的产量优势。如果再向南方扩展,无霜期延长,可进行复种,每年可种植两季普通粮食作物,而种植中药材的优势不复存在,由此在我国北纬35°~40° 1熟区-复种区交界区域形成了我国北方的药材种植黄金带,该地主要包括山西雁北高原丘陵、豫西山地丘陵、燕山太行山丘陵、山东山区丘陵地区等(包含北部的二熟制较差的复种区),形成怀地黄、怀山药、怀牛膝、黄芩、知母、黄芪、甘草、柴胡、当归、大黄、党参、北沙参、丹参、秦艽、瓜蒌、桔梗等近20种药材稳定的主产区,这些药材均是我国主要栽培药材。

3.2.3 质量主导型 遗传学中经典公式:表型=基因型+环境,在中药材种则具体表现为优质道地中药材=特殊的种质+道地产区。我国古代就已明确地认识到环境对药材质量的影响,现代研究证明植物在非最适条件的次分布区,受胁迫影响导致次生代谢产物增多,这种现象往往是受某些或某个因子的限制所致,使道地产区在空间上位于物种整个分布的边缘,并非最适生长区域,由此产生“边缘效应”[18],其机制可能与植物在不利条件下代谢平衡发生改变,产生大量活性氧有关[19]。植物面临环境胁迫时,次生代谢产物能提高植物自身保护和生存竞争能力,同时也降低了产量,因此该种主产区的形成主要依靠质量。如防风分布在北起黑龙江,南至山东、江苏,种植区域也较广,产自东北的“关防风”,河北省保定、唐山及山东省的称“青防风”、“黄防风”或“冀防风”,河北承德和张家口一带称“口防风”,山西省西部地区称“西防风”。除关防风外,南部防风的栽培周期通常为1年,质量较差,而关防风生长周期一般2~5年,有效成分含量较高,在黑龙江省形成独特的栽培产区。干旱条件有助于甘草等药材质量的形成[18],内蒙古、甘肃、宁夏等成为甘草是传统的重要产区。

3.2.4 人文主导型 产区经济结构调整、引种栽培等均属于人文主导型的作用。药材的最初引种栽培,人文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药材加工技术促进道地药材产区的形成主要是通过采收加工等生产技术提高质量,如菊花按产地不同和加工方法不同可分为若干种类,其中“亳菊”、“滁菊”、“贡菊”和“杭菊”有“四大名菊”之称。不同加工品种具有不同的品质,从而形成传统的不同道地药材,然而加工技术或生产技术是无地域性的,这些道地栽培区域的形成无疑通过人文的作用来实现。

中药材主产区的形成,特别是栽培主产区的形成,人文因素起着先驱作用。一种中药材最适合的种植区并不一定在原有自然分布区,可能超出原有范围[5]。在野生变家植的初期,特别是在野生资源发生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最早可能在分布区或原产地出现很多地区种植,受各种因素影响,产地发生变迁,形成新的产区。纵观中药材资源变化历史,可以看出中药材产地变迁是具有普遍性的。然而这种最适产区的发现基本是通过人文作用来发挥的。最早将野生贝母从山间取种引入农田栽种传代的是清代象山县的一位农民,以后逐渐扩大,成为一项重要的农副产业,清朝康熙年间,有一木匠随带种子移民到鄞州(原鄞县)樟村,自那时开始,鄞州开始种植贝母。目前,云南省的滇龙胆、宁夏的甘草、浙江的铁皮石斛、河南的穿龙薯蓣等等均是通过试种后,在科技带头人的带领下而发展起来的规模化产区。

3.2.5 特殊环境主导型 影响药材的产量、质量等各种因素归根结底是由环境影响的,因此,产量主导型和质量主导型实质是受环境影响的。但是,很多种药材的分布区域是比较窄的,如苁蓉仅分布在沙漠地区,特殊的生态环境使其分自然分布区和栽培区均在同一地。我国砂仁、巴戟天、益智、鸡血藤、山豆根、肉桂、广金钱草、桂莪术、三七、广藿香、高良姜、广防已、化橘红、槟榔等许多中药材产自热带,这些窄布种只能在广东、广西南部及海南、台湾等地种植,形成独具特色栽培带。

3.2.6 综合因素主导型 有些主产区的形成原因较多,各种因素都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如黑龙江省伊春市平贝母,既存在产量因素有存在经济因素。

主产区的形成主要体现在药材的质量、栽培的产量差异上,最终以经济效益作为评判指标,从而形成不同的地域优势和特色。以上各种类型将分布区进一步分类,遵循了优质性原则(道地性原则)、差异性、相似性和实用性的原则[6],实现栽培区域的精确化和高效,指导生产基地的选择。

4 中药区划对中药材栽培生产意义

美国虽然在人均耕地、森林、草地和淡、海水养殖面积等方面名列世界前茅,但还是十分重视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始终没有忽视农业的合理区划和作物的合理布局[18]。回顾建国后地理学的发展,可发现以下的基本轨迹:资源考察阶段—自然区划阶段—农业区划阶段—经济区划阶段[21]。建国以来,我国已进行了3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完成了资源考察和自然区划。陈士林等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对药材的产地适宜性进行了区划[22],对中药材的引种提供了指导,奠定了中药生产的农业区划基础,为引种成功提供了保证。但对于高效益中药材栽培生产,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农业区划,用经济规律加以规范或指导,将适宜区域又分为若干区域,优中选优,实现高产或优质,其意义远远高于传统农业生产区划。

4.1 中药区划可实现中药材高效栽培

农业区域的形成是长期劳动地域分工的结果。一个地区发展什么样的农业往往要取决于一定时期的国民经济需要和可能,以及农业的生产水平。一个地区为了充分开发利用当地的自然和经济资源,就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合理布局,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资源整合,利用南北气候的各自特点优势互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国家药用植物园体系,这样既可节约经费,避免浪费,从而避免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又能不同地域的产量优势或质量优势。这种优势在当今发达社会环境条件很容易发挥出来,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的流通,为中药材生产区划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古代的运输工具通常为牛车、马车,道路不畅,药材的异地运输困难,也无形增加了成本,中药材生产的地域优势难以充分展现。进入本世纪初,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已经形成,运输成本大大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农产品生产的适宜性区划的优势凸现出来。

4.2 中药材栽培区划是中药材商品的特性所需要

中药材与传统农作物不同,其价值通常依靠含量较低的次生代谢产物来实现,其含量受环境影响较大,因此一些药材在不同产地环境条件下质量具有明显的差异。近些年来对产地环境对药材质量形成的机制也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和探讨,但是中药材的生产仍需最适宜环境的特定产区来实现。我国2003年颁布实施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核心就是质量,因此,中药材栽培迅速发展的今天,栽培药材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栽培对传统中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药要搞不好,医也好不了”,中药栽培区划是保证中药材质量的一项根本措施。

4.3 可有效指导指导中药材栽培基地选择

从古今道地药材形成和变迁的历史进行分析,总结出道地药材产地的变迁具有普遍性,其中质量和产量是道地药材形成和产地变迁的本质和动力[5]。在中药资源减少时,在分布区范围内通常进行大范围栽培,特别是对于分布范围相对较广的药材更是如此,结果导致不同产区药材产量或质量的差异,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低产或劣质难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导致栽培面积减少或不再生产,甚至对农民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我国历史上道地药材产区的形成基本上是遵循“优胜劣汰、择优而立、道地自成”的规律而形成[11],老产区的消失与新产区的形成是以经济杠杆做平衡,需要不断地实践,其过程必然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根据中药材主产区的形成规律,优化栽培生产区域,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确定适宜的栽培品种,可减少中药材生产的盲目性。

[参考文献]

[1] 黄璐琦,郭兰萍,崔光红,等.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理论研究[J].中药研究与信息,2005,8(7):4.

[2] 中国药材公司.中国中药区划[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10.

[3] 中国药材公司.中国中药资源[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154.

[4] 黄璐琦,彭华胜,肖培根.中药资源发展的趋势探讨[J].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1.

[5] 孟祥才,陈士林,王喜军. 论道地药材及栽培产地变迁[J].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3):1687.

[6] 张小波,郭兰萍,周涛,等. 关于中药区划理论和区划指标体系的探讨[J].中国中药杂志,2010,35(17):2350.

[7] 卢先明.中药栽培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中药与临床,2011,2(3):4.

[8] 牛倩,王德群,刘耀武.亳州栽培药材的历史变迁[J].安徽医药,2010,14(2):232.

[9] 黄璐琦,肖培根,王永炎. 中药资源持续发展的研究核心与关键——分子生药学与中药资源生态学[J].中国中药杂志,2011,36(3):233.

[10] 胡世林. 中国道地药材[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25.

[11] 肖小河,夏文娟,陈善墉. 中国道地药材研究概论[J].中国中药杂志,1995,20(6):323.

[12] 李隆云,肖小河,秦松云,等.道地药材的形成与分化探讨[J].中国中医药科技,1999,6(2):104.

[13] 郭宝林. 道地药材的科学概念及评价方法探讨[J].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2005,7(2):57.

[14] 魏建和,陈士林,魏淑秋,等. 北柴胡适生地分析及数值区划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5,7(6):125.

[15] 魏建和,程惠珍,李昆同,等. 北柴胡器官建成与干物质积累规律的研究[J].中药材,2003,26(7):469.

[16] 孟祥才,马伟,李明. 北方主要地道药材规范化栽培[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189.

[17] 王玉兰,李爱民,赵淑兰,等. 北五味子保护地育苗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1998(3):36.

[18] 黄璐琦,陈美兰,肖培根. 中药材道地性研究的现代生物学基础及模式假说[J].中国中药杂志,2004,29(6):494.

[19] 孟祥才,王喜军. 活性氧促进道地药材质量形成的假说及其探讨[J].中草药,2011,42(4):799.

[20] 杜茜,沈海亮. 甘草产量和质量与土壤水分的关系[J].中药材,2006,29(1):5.

[21] 聂闯. 美国农业区划及作物布局[J].世界农业,1997(11):5.

[22] 陈士林. 中国药材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On formation factors of major producing areas for Chinese

materia medica and planting regionalization

MENG Xiang-cai1, HUANG Lu-qi2, CHEN Shi-lin3, WANG Xi-jun1*

(1.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arbin 150040, China;

2. Institut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China;

3.Institute of Medicinal Plant Development in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193, China)

[Key words] famous-region drug; producing areas; agricultural regionalization; cultivation; output

doi:10.4268/cjcmm20122136

[责任编辑 吕冬梅]

[稿件编号] 20120327005

[通信作者] *王喜军,教授,博士生导师,Tel:(0451)82193010,E-mail:wxj@hljucm.net

[作者简介] 孟祥才,教授,主要从事药用植物生物学、栽培及质量评价研究,Tel:(0451)87266802, E-mail:mengxiangcai000@163.com

作者:孟祥才 黄璐琦 陈士林 王喜军

亳菊生产技术论文 篇2:

谯城区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 要:该文介绍了亳州市谯城区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中药材生产中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中药材对策,主要包括:落实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做大特色基地,做强龙头企业;推行标准化生产,推进品牌建设等。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药材;发展现状;对策;谯城区

亳州谯城自商汤建都至今,已有3700多年的文明史,是汉代著名医学家华佗的故乡,自古就有“中华药都”的美誉。自东汉末年神医华佗开辟第一块“药圃”开始,勤劳智慧的亳州人依华佗之灵气,靠土地之肥沃,借交通之便利,种植、经营中药材之风日益繁盛。到明清时期,亳州便成了全国四大药都之一。亳州的药材种植集中在谯城区,目前全区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67万hm2,中药材种植已经成为谯城农民脱贫致富的“顶梁柱”。

1 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

1.1 资源与种植 全区中药资源据调查有171料、410种,其中种植类107科、295种;动物类64科、99种;矿物类13种,其他类3种,种植的中药材有50多个品种,其中亳芍、亳菊、亳桑皮、亳花粉为地道药材,是白芷、白术、桔梗、丹参、丹皮、板蓝根等品种的主要产区。《中国药典》中冠以“亳”字的中药有亳芍、亳菊、亳花粉、亳桑皮4种。

中药材在全区各镇乡均有种植,但以沿涡河流域的十八里、十九里、五马、华佗、谯东、牛集、位岗、沙土等镇乡种植较为集中,主要栽培品种有12种,分别是白芍、牡丹、白术、白芷、丹参、玄参、板蓝根、防风、花粉、菊花、桔梗、知母。除菊花以花入药外,其他均为根茎类药材。种植面积最大的是白芍1.47万hm2,其次是牡丹0.87万hm2,白术0.77万hm2,桔梗0.64万hm2,菊花、白芷0.4万hm2,花粉、丹参、玄参、知母也在666.67hm2,防风面积在0.03万hm2左右。截至2014年,全区中药材种植面积5.33万hm2。

谯城区在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的同时,推进标准化与规范化种植,规范化种植面积近1.33万hm2。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公司、协和成药业、德昌药业、广印堂药业等12家药业企业在十八里镇现代农业中药材示范区流转土地方800hm2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已有7家企业已通过良好农业规范基地认定,已经成为省级现代农业中药材示范区;2012年十九里镇成为全国“一村一品”中药材生产专业示范镇;安徽协和成药业和亳州广印堂药业的规范化种植基地,被安徽省商务厅评为省级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目前谯城区已成为全国出口中药材基地。

1.2 中药材加工 谯城区中药材加工龙头企业集群发展迅速,2016年药业经济实现产值196亿元;87家药业加工企业通过GMP认证;219家药业商贸流通企业通过GSP认证;产值超亿元药业企业达54家,占全区亿元以上企业66.7%;广印堂药业、华佗国药、协和成药业上市工作积极推进。全区现有市级以上药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8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即安徽济人药业公司,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公司,省级19家。安徽济人药业公司、北京同仁堂(亳州)药业公司、安徽广印堂药业等3家企业全年营销收入超10亿元,一批优势企业已经形成了包括中药饮片加工、植物提取物生产、中药保健品和中成药制造等在内的中药材产业生产体系。

(1)谯城区的饮片加工业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产业集群。谯城区中药产业园区聚集了药业企业76家,涌现了同仁堂、协和成、沪谯、千草、永刚等一批各具特色的优势饮片企业,建成了一批批精制饮片车间,年生产中药饮片产量22万吨,被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授予“中国中药饮片出口基地”。

(2)目前,谯城区中药提取物产业正在兴起。济人药业建有安徽省最大的提取生产线,年提取中药材能力达1万t生产能力;七里香日化公司的薄荷脑、薄荷素油及各种天然香料油,远销东南亚及欧美地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天然香料专业生产基地之一;桂龙药业中药提取生产线已正式投产;一批提取物生产线正在建设之中。

(3)谯城区中成药制造业总体素质在提高。济人、华佗、九方、同泰等制藥企业各具特色,形成了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优势品牌和商业网络。九方制药的二类新药葛酮通络胶囊和三类新药虎地胶囊投放市场后临床效果很好,发展潜力很大;华佗国药具备了较强的营销能力,六味地黄丸和济人药业研制生产的抗流感新药“疏风解毒胶囊”单品销售超亿元,同泰药业等企业研制的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品种正在审批和开发之中。

(4)目前保健品产业正成为蓬勃发展、方兴未艾的新兴产业。保健酒系列、保健茶系列、保健汤料系列的生产销售产销两旺。华佗国药的动力源保健酒、方敏药业的保健茶系列、京皖药业、豪门保健品有限公司的保健茶和保健汤料以及药枕、药衣、香曩等系列产品均形成了一定的生产、销售规模。

1.3 中药材流通情况 在流通领域,全区共有药品经营企业663家(含零售企业),219家药品经营企业通过GSP认证。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和康美(亳州)华佗国际中药城,目前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占地26.67hm2,建筑面积24万m3,摊位2606个,固定门面273家;每天上市品种达2600余种,日上市量达6000t,日客流量近3万人,中药材年成交额220亿元,占全国中药材的份额已超过20%,同时还建有中华药材网和药通网等2家中药专业信息网站。城区周边有地产药材卫星交易市场13个,吸引着各乡镇千家万户的药农。在谯城从事药材交易的人员达到20多万。

2 存在问题

(1)中药材精加工程度低,中成药生产知名品牌少,饮片加工低水平重复。

(2)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标准低,GAP产地认证和品种认证少。

(3)对中药材扶持政策少。谯城区是华佗故里药材之乡,中药材生产规模较大,但国家、省、市政府对发展中药材没有设立专项发展资金,资金投入少。近几年,区财政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鼓励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专业合作社发展中药材规范化规模种植,财政补助资金较少,对药农吸引力不大,推进规模化、规范化种植效果不明显。

3 中药材主业发展对策

3.1 落实惠农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及时将各种惠农补贴送到千家万户,尽可能调动广大农民发展药材生产的积极性;及时落实各级政府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方针政策,对龙头企业产业升级牵动性强的重大项目,争取纳入省“861”行动计划予以重大扶持。充分利用金融农业政策,拓宽中药材加工企业融资渠道,不断扩大对龙头企业信贷资金的支持,尽量争取政策性银行对中药材加工项目的中长期贷款投入。认真做好中药材加工业增值税改革及中药材产品出口退税减免工作。充分发挥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中心的职能作用,为成长性前赡性强的项目及时提供融资担保。区政府出台发展中药材奖扶政策支持中药材基地建设,对流转土地发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且流转合同规范、期限 5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当年新增种植规模6.67hm2以上的,1hm2补助1500元;当年新增种植规模20hm2以上的,1hm2补助3000元。种植亳芍、牡丹实行多年补助,亳芍连续补助4a,牡丹连续补助5a。对在中药材示范区流转土地20hm2以上发展亳芍、牡丹的经营主体每年1hm2按7500元标准给予补助,连续补助5a;发展其他中药材的每年1hm2按4500元标准给予补助,连续补助5a,促进中药材发展。

3.2 做大特色基地,做强龙头企业 以沿涡中药村产业带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地道中药材基地建设,以省农委认定的十九里中药材特色示范镇为重点,建立白芍、牡丹、菊花三大特色基地。鼓励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将提高产品质量的关口前移,在五马、十八里、华佗、沙土、大杨等沿涡药材镇乡建立桔梗、丹参、白芷GPA基地,形成绿色原料车间,保证中药材加工原料的安全高效。同时适应市场需求,引进药材新品种,推广普及配套技术,做大基地规模,凸显特色板块经济。把加快招商引资作为做强龙头企业的突破口,描准国内外药业的大企业、大集团,吸引更多的知名药商来我区投资兴业,合资办厂,建立生产基地,加快加工步伐。要研究中药材及产品的国际市场信息,提高中药材及产品出口的数量质量,通过扩大出口带动生产加工,带动产业升级。

3.3 推行标准化生产,推进品牌化建设 瞄准中药材种植GAP规范化,加工GMP标准化,经营GSP流程化的标准规程,组织生产加工经营。制定并实施道地药材白芍、桔梗、丹皮、丹参等生产标准,在基地建设中对照标准严格执行。加强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质量监测,严防高毒农药伪劣化肥影响药材品质安全。对当地未有生产标准的大路药材品种,制定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争取有关部门认定,严格操作管理,确保药材安全高效。组织未通过GMP认证的药材加工企业加快认证步伐,期内未通过认证的,取消生产加工资格。依法加强药品经营许可管理,对未经GSP认证的无证经营企业,及时予以查处。

3.4 加快科技创新,提升中药产品竞争力 以十八里示范区、谯东镇省级中药材科技示范园为基点,建设133.33hm2中药材脱毒种籽、种苗繁育基地,力争期末中药材良种普及率60%。加强龙头企业与省内外科研院所之間的协作配合,组织生产加工方面的科技攻关,重点在良种繁育和推广、新药研发、基地建设、高精尖设备更新、现代物流、人才培训等关键技术领域引进消化吸收。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引进一批先进的重大装备,依靠科技进步,提升中药材加工特别是二次加工能力,提高中药材及其产品市场占有率。

3.5 拉紧产业链条,带动农民增收 健全完善药企与基地、药企与合作社、家庭农场、药农之间利益联接机制,通过合同订单、股份分红、劳务创收、利益返还等多种形式带动农民增产增收。组建中药材生产联合体,在农企之间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长期稳定的利益联接机制,使药农最大限度地分享中药材加工、流通环节的利益,建立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确保药农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3.6 建立激励机制,强化组织领导 中药材产业是我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有关部门及各镇乡应根据本规划精神,因地制宜,联系实际,结合各自职责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措施。落实岗位目标责任制,建立奖惩激励机制,进一步贯彻落实区政府出台的《现代农业奖扶办法》。对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农业产业化(中药材)龙头企业、通过规模化认定,规范化、标准化、GAP认证的基地给予奖励,确保规划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责编:徐焕斗)

作者:李运超 张朝臣

亳菊生产技术论文 篇3:

中药材监督管理现状及思考

[摘要] 该文简要介绍了中药材监督管理的现状,总结了中药材监督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中药材监督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中药材;监督管理;建议

[收稿日期] 20130511024

[通信作者] 谢晓余,Tel:(010)58332673,Fax:(010)58362673

中药材是我国传统医药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同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宝贵财富,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药材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用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药用物质,是中药饮片、中成药的原料。中药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公众防病治病、康复保健的效果,直接关系到中医药事业的兴衰。笔者针对中药材监督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多年从事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经验与体会,提出加强中药材监督管理的对策与建议,与广大同仁共同探讨。

1 监督管理现状

我国中药材品种数量繁多。据统计我国现有中药材资源达12 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 146种,药用动物1 581种,药用矿物80种[1]。自1963年版《中国药典》开始收载中药材至今,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陆续出版了各自的地方药材标准。目前绝大多数中药材已建立了法定(国家及地方两级)药品标准。2010年版《中国药典》共收载中药材769种,部(局)颁标准收载中药材(含民族药材)500余种,建立标准对照药材400余种。

中药材品种来源情况十分复杂。临床和生产常用的大宗品种较少来自天然野生态,野生、半野生、野生变家养、传统栽培品种、地道药材、异地引种等情况同时存在。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为缓解药材供应紧张的状况,国家贯彻“种养、保护、选育”相结合的方针,大力发展药材生产,基本满足了临床用药及中成药生产的需要。国家在大力发展中药材生产的同时,积极探索中药材产业标准化发展道路。为了规范中药材生产全过程的管理,从源头上保证中药饮片、中成药的质量,2002年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以下简称“GAP”),对中药材从产前(如种子品质标准化)、产中(如生产技术管理各个环节标准化)到产后(如加工、贮运等标准化)的全过程,制定了一套完整而科学的生产质量规范体系,目前已有90余家中药材生产企业通过了GAP认证,随着中药材GAP工作的深入推进,中药材生产逐步进入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轨道。

2 存在的问题

2.1 中药材基础研究滞后

中药材基础研究涉及的学科众多,周期长,投入大。一方面我国长期存在“重应用研究,轻基础研究”的现象,在科研领域从事中药材基础研究的科研力量比较分散,科研投入相对较少,研究方向极不均衡。对中药材药效成分等方面的研究投入相对较多,许多大宗、名贵中药材的主要成分已基本清楚,但是在中药材育种、栽培、质控、加工、贮藏、代用等诸多方面缺乏科学系统的研究,特别是缺乏深层次的关联性研究。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引导与支持,生产者和研究者只关注短期效益,对中药材基础研究的积极性不高,低水平重复研究现象十分严重,同时已取得的科研成果不能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为生产实践服务,生产与科研严重脱节。由于只注重生产而忽略了优质高产品种的筛选和栽培,许多中药材出现种质退化,抗病虫害能力下降,导致中药材产量降低,品质下降。濒危、珍贵的野生药材资源代用研究严重滞后,人工种植药材品种或代用品尚不成熟,部分品种濒临灭绝,中医临床用药受到严重影响。

2.2 尚未建立完整、统一的中药材质量标准体系

中药材作为中医临床用药和中成药生产的基本原料,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质量,影响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由于中药材品种来源复杂,品种情况混乱,目前全国尚未建立完整、统一的中药材质量标准体系。由于种种原因,一方面《中国药典》和部(局)颁标准收载的中药材标准数量较少,许多作为商品流通的中药材尚未制订完善的质量标准或未被国家药品标准收载。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许多栽培或异地引种的中药材发生了品种及种质的变异,现有的药材质量标准难以有效控制药材质量。此外法定标准收载的中药材质量标准可控性较差,大多数药材标准的检测项目依然停留在经验鉴别的基础上,少数药材标准虽然建立了鉴别和含测项目,但仅限于对指标成分的控制,无法全面反映药材的整体质量情况。现有的中药材质量标准体系无法满足中药材质量控制的需要。

2.3 中药材生产流通秩序混乱

2.3.1 中药材资源保护形势严峻 目前许多中药材品种仍然主要依靠野生资源。随着中药产业的迅猛发展,中药材资源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日趋凸显,尽管我国目前已颁布《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法》、《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对我国中药材资源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一些不法分子由于利益驱使,对野生药材资源滥采、滥伐、滥猎的现象仍十分严重,加之一些发达国家对我国中药材资源及其提取物采取掠夺性收购,一些生产企业技术水平低下、资源利用率不高、资源严重浪费等原因,致使中药材资源的分布范围日趋缩小,蕴藏量大幅降低,野生药材资源锐减,部分品种濒临灭绝,药材质量普遍下降,中药材资源保护的形势十分严峻。

2.3.2 中药材生产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 我国中药材长期作为农副产品进行管理,中药材种植(养殖)主体基本上以分散的农户为主,生产者缺乏科学系统的指导与培训,生产管理粗放,药材种植、采收、加工、贮藏、运输随意性大,在品种选育、种养技术、病虫害防治、质量控制等方面均落后于其他农作物,不按规定的季节和时间采收、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超标等问题时有发生,生产过程难以有效保证药材质量。

2.3.3 中药材生产缺乏科学规划,尚未实现产业化 中药材质量与其生长的土壤、气候、水质、生态环境等地理和生态因素密切相关,我国的中药材产地十分分散,中药材种植(养殖)大多以农户为单位,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较低,尚处于幼稚产业阶段。地道药材虽然品质优良,但受自然条件及市场等多种因素影响,其产量较小,且生产波动性较大,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用药的需要。对于市场供应紧张的药材品种,一些非适宜地区盲目引种,导致药材质量明显下降,同时也对地道药材形成了巨大冲击,产业基础相当脆弱。

2.3.4 地区性民间习用药材超地域经营现象时有发生 由于地方用药存在差异,加之一些地方药材标准收载的品种名称极不规范,与常用药材极易混淆。一些不法分子钻地区习惯用药以及名称模糊的空子,超地域经营地区性民间习用药材的现象时有发生。如四川省药材标准“大菟丝子”,其来源为旋花科植物金灯藤的成熟种子,但在许多市场上根据需要任意冠以“四川大菟丝子”、“土菟丝子”、“川菟丝子”,更有甚者竟冠以“菟丝子”等名称销售,存在类似情况的还有滇草蔻、川龙胆、理枣仁等[2]

2.3.5 中药材质量良莠不齐,不合格率居高不下 药材集散地药材掺杂使假现象较为普遍,品质低劣的中药材与地道药材在市场并存。2000年和2001年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连续两年对现有的17个经国家批准的中药材专业市场的中药材进行监督抽验,共抽取样品1327批,涉及药材167种。经检验,有678批次不符合规定,涉及品种109个[2]。不合格率高达51.1%,涉及不合格品种更高达65.3%。主要表现为:①伪品中药材依然存在。如以染色小米充菟丝子,以水栀子充栀子,以体形较大的蛇充蘄蛇,以贝壳磨制充珍珠,以赤链蛇充金钱白花蛇,以蔬菜佛手瓜切片充佛手等[2]。②药材品质低劣。如火麻仁、柏子仁严重“走油”,钩藤茎多钩少,鹿茸片骨化明显,厚朴皮薄气味不足,沉香树脂含量极少或根本不含树脂等[2]。③掺杂掺假现象较为普遍。如药材水分含量明显过高,八角茴香质地柔软,非药用部分较多,款冬花带较长花梗,金银花带花梗及叶,山茱萸带非药用果核,酸枣仁混果壳,乌梢蛇体插入异物,水线草除去果实后混入白花蛇舌草,丹皮掺碎白芍,红花掺红砖末等[2]。④某些栽培的中药材质量下降。如丹参变粗大、白心。在2001年抽验的35批中,有29批含量测定不合格,不合格率高达82%,其丹参酮ⅡA最低只有0.04%(《中国药典》规定0.20%),麦冬变长变大,长可达7 cm,猫爪草直径达25 mm(规定2~3 mm),防风蚯蚓头不明显,知母变大变泡,分叉较多,菊花(祁菊、亳菊)无花粉粒等[2]

近年来随着全国整顿和规范药品生产流通秩序工作的不断深入,药材质量虽有所提高,但不合格率仍居高不下,打击假冒伪劣中药材的任务相当艰巨。

2.4 中药材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监管措施不到位

《药品管理法》规定中药材属于药品管理范畴,但同时又规定“城乡集市贸易市场可以出售中药材,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这些规定使得中药材在药品生产和流通领域陷入按农副产品管理的尴尬境地。同时相关药品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对中药材的管理大多列为排除条款,缺乏明确的管理规定,使得中药材在实际上没有按照严格意义的药品进行监督管理。2001年修订后的《药品管理法》首次明确规定“对集中规模化栽培养殖、质量可以控制并符合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条件的中药材品种,实行批准文号管理”,“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材品种目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中医药管理部门制定”,“地区性民间习用药材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中医药管理部门制定”,“中药材的种植、采集和饲养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另行制定。”这些规定为加强中药材监管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保障,但由于种种原因,中药材实施批准文号管理工作进展缓慢,《中药材种植、采集和饲养管理办法》也迟迟没有出台,1987年由卫生部制定的《地区性民间习用药材管理办法(试行)》一直沿用至今,已不能适应当前中药材监管的需要。

早期的《新药审批办法》及后来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虽然对中药材的注册分类及技术要求进行了规定,但由于长期按农副产品管理,因此自1985年以来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批准文号的中药材仅限于人工牛黄、培植牛黄、体外培育牛黄、人工麝香、人工虎骨、人工虫草菌粉等一些贵细药材的人工代用品,以及塞隆骨、雄蚕蛾、西洋参等少数几个按照新药审批的中药材,其他绝大多数中药材没有实施批准文号管理。巨大的研发投入,滞后的监管措施,使得近年来基本上没有新发现和异地引种的中药材批准上市,同时新的中药材代用品、中药材新的药用部位等注册申请也多年来鲜有人申报。造成以上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由于新发现的药材等注册申请的技术要求高、研发周期长、高投入、高风险,同时上市后的应用范围有限,应用推广难度大,研发和生产单位对此类品种的研发缺乏积极性;另一方面是由于地方药材标准的存在,以及没有统一实施批准文号管理,造成一些本应属于新药注册的药材或药用部位等品种,通过地方药材标准的形式达到了“曲线”上市的目的。

3 加强中药材监督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3.1 健全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已明确规定对符合条件的中药材品种实行批准文号管理,随着对药材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药材GAP认证工作的不断推进,依据《药品管理法》对药品监督管理的基本要求,结合中药材的实际情况及自身特点,制定《中药材注册管理办法》,明确对中药材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条件、程序以及技术要求。在积极稳妥地推进中药材GAP及注册管理工作的同时,尽快研究制定、修订《中药材种植、采集和饲养管理办法》、《地区性民间习用药材的管理办法》及其相关配套措施,全面规范中药材研究、注册、生产、经营和使用行为,健全中药材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为科学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3.2 规范完善中药材质量标准体系

规范完善中药材质量标准体系是实现中药材产业规范化、标准化的关键。以贯彻实施国务院《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为契机,在深入推进“提高国家药品标准行动计划”的基础上,全面提高中药材质量标准。在科学论证、澄清基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对现有的中药材质量标准进行规范、统一,逐步建立起以国家药品标准为主体,地方药材标准为补充的完善的中药材质量标准体系,消除中药材与中成药标准之间 “倒挂”的现象,从源头上保证中药产品质量。

对于基源相同但产地不同的中药材,经科学论证内在质量确有显著性差异的,可以通过标明产地的方式予以区分。对于地域性强、各地用药习惯明显不同的地区性民间习用药材,在监管上可对其使用地域进行必要的限定。

3.3 依法整顿中药材生产流通秩序

3.3.1 进一步强化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 中药材的天然属性决定中药材生产受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非常大,其质量不可能像工业化产品那样保证其内在质量的均一性和稳定性。中药材GAP通过对中药材生产全过程的监管,可以极大程度地改变中药材粗放的生产管理模式。在目前大多数中药材尚未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情况下,由于中药材成分的复杂性及其质量控制模式的局限性,大力推进中药材GAP对于提高中药材质量的稳定性和可控性,从源头上确保中药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3.3.2 进一步规范中药材流通秩序 依法加强对城乡集市贸易市场的监管,市场内不得出售中药材以外的药品。进一步加大对中药材专业市场的整治力度,坚决取缔未经批准的中药材专业市场,严肃查处中药材专业市场内制售假劣中药材等违法行为。进一步加强中药材监督抽验工作,将中药材监督抽验结果与中成药、化学药品一样纳入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药品质量公告》,及时公布中药材质量信息,提高对制售假劣中药材行为的震慑力。

3.3.3 进一步规范中药材包装管理 中药材应根据药材的自身性质选用适宜的包装材料,保证中药材在运输、贮存等环节质量稳定,消除中药材裸露打捆运输的现象。结合中药材实施批准文号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中药材包装管理,在核发批准文号的同时对中药材的包装材料一并进行审批。中药材的包装标签应明示品名、产地、标准依据等基本信息,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材还必须注明药品批准文号。对于与中药饮片无明显界定的中药材净制加工品应参照中药饮片的包装管理规定进行管理。

3.3.4 切实加强中药材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 中药材资源永续利用是实现中医药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树立“资源有限,利用有度”的观念,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落实《药品管理法》关于“国家保护野生药材资源,鼓励培育中药材”的规定。进一步加大保护野生药材资源的力度,规范野生药材采集和猎取的行为,对违法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切实加强对中药材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对野生药材资源繁育以及代用品的深入研究,科学规划中药材产地,保证药材的道地性,大力扶持药材主产地发展药材规模种植业,加强药材的综合利用,实现药材资源永续利用。

3.4 继承与创新并举,加大基础研究支持力度

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中药产业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现代技术革命的成果绝大多数源于基础研究及其他原始性创新。中药的物质基础不是单一组分而是物质群,这是中药区别于化学药品的最主要特点之一。当前许多中药材的主要成分仍不明确,有效成分、作用机制、评价标准更无从谈起,中药材在基源、育种、品质、栽培、质控、加工、贮藏、代用等诸多方面有待于进行全面系统的深入研究。由于中药材基础研究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中药材基础研究工作的支持力度,在继承传统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充分运用DNA分子鉴定技术、一测多评技术、生物测定技术、薄层-自显影技术及指纹图谱/特征图谱等先进技术,不断阐释中医药学博大精深的科学内涵,不断加强原始性创新,巩固并扩大我国在传统医药领域的领先优势。

[参考文献]

[1] 丁安伟.中药现代化发展历程的回顾与思考[J].江苏中医药,2004,25(10):1.

[2]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中药材专业市场监督抽验情况的通报. 国药监市[2001]497号[EB/OL]. 2001-01-21. http://www.sda.gov.cn/ws01/cl0055/9884.html.

Status and thinking of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XIE Xiao-yu

(PICC Health Insurance Company Limited, Beijing 100032,China)

[Key words]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on; suggestions

doi:10.4268/cjcmm20131137

[责任编辑 陈玲]

作者:谢晓余

上一篇:高校体育教学论文下一篇:学生阅读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