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仪器的维修管理研究论文

2022-04-29

摘要:借助对测量数字化技术的深入研究与论证,矿山测量的数字化技术应用可以有效的提升矿山测量工作的准确性,从而有效规避工作中的失误风险。按照矿山测量工作中所存在的各种典型问题,可以结合工作实践,有效的提升矿山测量的工作效率与整体策略。对此,本文简要分析提高矿山测量工作效率方法,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理论帮助。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测绘仪器的维修管理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测绘仪器的维修管理研究论文 篇1:

澎湃之心

千里跃进大西南 重点建设模拟堆

《中国近现代技术史》记载:“1965年以后,核潜艇动力研究所在周圣洋、彭士禄、赵仁恺等人领导下,很快拿出动力装置的技术设计方案,并于1969年完成了全部施工图。”

彭士禄回忆:“我们在设计潜艇核动力模拟堆的时候,条件较差,大家最苦恼的有两件事。一是完全没有可供参考的技术资料,二是缺少必要的实验设备和现代化的计算工具,大量的计算工作都主要依靠手工完成,借助台式计算机完成一种方案需要好几个人连续工作一个多月。当时我们主要参考的是国外报刊上的一些照片及零星的相关报道,如苏联“列宁”号核动力破冰船、德国‘奥托汉’号核动力矿砂船和美国‘希平港’核电站。我们凭借着学到手的知识硬是靠自己钻研,终于在1965年7月将核潜艇陆上模拟堆设计方案上报中央专委,并很快获得批准。”

据亲历者讲,正是在这个当口,在715所又出现了要不要建造核潜艇陆上模拟堆的争论。

彭士禄认为核动力装置是研制核潜艇的关键,是一项技术复杂、难度很大的系统工程。为了检验设计的正确性,确保核动力装置的安全可靠运行性能,一般在建造核潜艇之前,需要按艇体舱段的实际大小,先在陆地上建造一座模拟堆,以进行各种模拟试验,同时培训运行和维修人员。

这项争论很快传递到中央高层。聂力在《山高水长——回忆父亲聂荣臻》中写道:

在要不要建造核潜艇陆上模拟堆问题上,也曾有几种不同意见。

一种观点认为:建造1︰1核动力模拟堆装置“花钱太多,不值得”。

以钱三强、彭士禄、赵仁恺为代表的专家们则认为,我们没有反应堆设计和核动力装置试验运行经验,为验证设计、摸索可控核裂变的规律,考验材料设备、培训艇员,这不是任何单项模拟装置能够代替的。美、英、法等国都曾经建有核潜艇陆上模拟堆,不是没有科学道理的。我们这样做,不是盲目照搬外国的做法,而是按科学规律办事。试想,造架飞机,造辆汽车都需要制作一个真实的样品,何况制造核潜艇呢!

父亲和国防科委领导在认真分析两种不同观点的争鸣后,决定采纳二机部建造陆上模拟堆的方案。会后,研制部门根据父亲指示,又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向中央专委和中央军委正式报告,仅用6天时间就得到批准。1965年8月中央专委第11次会议决定,将于1970年建成陸上模拟堆。

《当代中国的核工业》留有权威的记载:

为实现中央专委确定的陆上模拟反应堆于1970年建成的目标,首先要选择和确定潜艇核动力装置设计方案。核动力研究所提出将核动力装置分散布置在堆舱、副机舱、主机舱等3个舱内的布置方案;清华大学核能技术所提出了核动力装置一体化布置方案。经过两个单位科技人员的充分讨论,并听取了钱三强、钱学森等专家和有关工业部门的意见,选定了分散布置方案,并于1965年7月经中央专委批准。随后,原子能研究所充分利用已有条件,很快在堆物理、热工水力、材料元件的辐照、腐蚀等研究试验方面取得了成果,为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核动力研究所在完成了核动力装置的初步设计后,随即开展了堆芯各系统主要部件的设计工作。

采访中,彭士禄坦率地说:“对于核潜艇,我们从来没搞过,核动力反应堆是什么模样,我们都没有看到过。那时,我们所虽然有个重水反应堆,但那是实验堆,而且体积非常大。用绝缘堆是不成的,别的堆就没有了。所以我们研究要重新搞压水堆,压水了体积就小。在这样的状况下,不搞这个陆上堆,就直接到潜艇上去做实验,那是肯定要搞出问题的。当时对搞不搞陆上堆这个问题,还是有争论的。”

笔者在聆听彭老讲述这段历史时,随手翻阅了《院士风采录·彭士禄简介》,上面有这样几行字:

1963年彭士禄任七院十五所(核动力研究所)副总工程师;1965年转并到核工业部二院二部任副总工程师,1967年6月~1971年6月任核潜艇陆上模拟堆基地副总工程师。

彭士禄说:“当时一定要搞陆上模拟堆,如果不搞模拟堆的话,糊里糊涂就装艇,肯定会出大问题。因为艇体空间很小。你的设备安装、维修、更换都很不方便。如果没有陆上模拟堆实验,就贸然上艇,搞不好会出大问题。有人说,你这胆子怎么就那么大呢?你又没有见过,你怎么就敢搞呢?我说通过前几年的理论研究、反复考虑,原理上我们搞通了,设计理念搞清楚了,设备制造也摸透了。所以,必须要搞但又不能瞎胡搞。”

其实,彭士禄的这种底气源自1962年,从那时起他就已经开始主持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论证和主要设备的前期开发。在此期间,彭士禄还亲自建立了核动力装置静态和动态主参数简易快速计算法,解决了核燃料元件结构等重大技术关键问题。

史料记载,从苏联留学归来,彭士禄就致力于原子能的研究。从二机部到舰艇研究院,从六机部到国防科委,再从715所到909基地,尽管其间隶属关系反复多变,但他统率的那支年轻的科研队伍始终咬定核潜艇动力装置不放松。

黄士鉴回忆:

09工程重新上马,首要问题是是否建陆上模拟堆。因为借鉴国外经验,中国首次研制潜艇核动力装置,在装艇前也应该先建造陆上堆来检验。对陆上模拟堆到底建不建?还是有争论的。有人说既然第一艘艇是试验艇,那就直接建在艇上做试验,岂不更省事更省钱嘛。出发点是“多快好省”!也有人认为,建陆上模拟堆,这样做既会浪费资金又势必拖延进度,不如研制出来直接装艇。但作为研究部门和海军,还是希望先在陆上建,尽量把风险在陆上模拟堆里消除。毕竟我们国家没干过这事儿,设计蓝图总得经过工程转化和实践检验。需要建模拟堆,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安全、降低风险。这是很负责任的态度。特别是以彭士禄为代表的技术人员认为,这是确保核潜艇建造一次成功的唯一途径。经过调查和讨论,大家统一了认识。方案上报中央,中央当即决定要建陆上模拟堆,事实证明中央决定是正确的。后来建陆上堆还是发现了不少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前无古人,中国人过去从未搞过核电嘛!

当时结束了分歧后,又出现了究竟建在何处的争论。尤子平回忆:

陆上模拟堆建在什么地方,也有过争论和看法。有主张在东北地区找隐蔽的山区建。理由是它距离核潜艇总装厂比较近,有利于试验成功后装艇。另一种观点是彭士禄同志为代表的。他从当时中苏关系日趋紧张,中苏中蒙边境陈兵百万的战略高度出发,坚决主张到西南三线地区去建。中央专委批准了这个方案。彭士禄二话没说,带着一个小分队就赶到四川去选点;然后带上200多人到那里去搞建设,那是很艰苦的啊。这种雷厉风行、敢做敢为的气慨,我非常佩服。他不愧是革命先烈的后代!后来陆上模拟堆搞成功了,还有人说风凉话,说他是“拉山头”、“搞派性”。我讲个最实际的问题,陆上模拟堆需要大量的淡水来保证运行。东北地区特别是山区那是淡水资源较缺乏的地方,尤其是冬季封冻后哪里去找水呀!陆上模拟堆的运行肯定要受影响。

于是,一群穿着中山装、扛着测绘仪器的“吃公家饭”的队伍出现在大西南的丘陵地带,彭士禄对此回忆说:

中央专委决定先搞试验型陆上模拟堆,我们所内部对它应该建在何处,也有两种意见。这时已经不是说要搞不搞陆上模拟堆的问题了,而是说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究竟是选择在东北还是在西南建的问题。两种意见争议比较大,有些人说你的陆上堆试验搞成功了,不是还要到海上的潜艇里安装吗?不愿意去西南建。可是他们忽视了一点,那时候中苏关系已有些紧张了,苏联已经开始在中苏、中蒙边境陈兵百万!有的人还要在东北干,这能行吗?到后来(1969年)发生了中苏边境珍宝岛事件,证明我们按照中央决策去做,是正确的。现在告诉你,这不是我个人的意志所能决定的,是毛主席搞大三线建设的重要决策。

史料记载:1964年,根据当时面临的严峻国际环境,为对付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保卫国家安全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中共中央做出了“搞好战略布局,加强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决定集中力量建设内地,包括军工基础能力的新建项目都要摆在内地。

据《周恩来年谱》记载:1965年3月13日,周恩来约赵尔陆、杨成武、郑汉涛和各大区经委、计委负责人谈“小三线”问题。在听取趙尔陆汇报地方军工会议情况时表示同意所提全国一、二线省要建好21块后方基地的意见,指出国防工业建设要和当地群众、民兵结合起来。在今后的建设中,要注意便利群众这条原则。第三个五年计划,要照顾“小三线”,用15年把全国体系搞起来,布局搞好。此后,中央批准了《关于国防工业在二、三线地区新建项目布局方案的报告》。此后,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的三线建设全面展开。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金麟的记忆中,1966年的那个冬季特别地冷。套用当时轰轰烈烈展开的“文化大革命”的话语来讲,那是“触及灵魂的冷”。那时真是“摸着石头过河”!彭士禄带领我们到四川去选点,条件非常艰苦。我们最终选择了蜀水河畔、青鹫峰下安营扎寨,开始了当地农家都不甚了解的“水利勘察”。因为他们租用的民舍门前挂了块“水利部水电研究所”的牌子。在这支队伍里到处都闪动着彭士禄的身影。但他们还只是打前站的“急先锋”。

没过多久,从北京西直门开往西南的长长铁路线上,从上海杨浦码头开往东北海岛的跨海轮船上,年轻的核潜艇建造者们怀揣壮志、青春勃发,他们将要开创的事业已经与这个国家的前途紧密相连,与这个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迎接他们的是响应毛主席号召的无上政治荣誉,但相比于北京和上海,不管是在建造核动力堆的西南大山深处,还是在核潜艇总体设计所、总装厂的东北荒凉海岛上,艰苦的生活条件大大超出了他们的想像。

彭士禄回忆:

搞陆上模拟堆也是困难重重,因为当时谁也没有搞过,是“摸着石头过河”!后来我到四川去选点,带了200多人去那儿搞了个实验基地,建了陆上模拟堆。

这到四川去选点呢,也是非常艰难的。除了贯彻毛主席搞三线建设的思想外,最重要的是要选准符合反应堆建设基础标准的地址。譬如,得靠山近水,核反应堆得大量用水呀!试验堆选址得地质坚固啊,有一大堆条件,不是有人说的想当然。有人甚至开玩笑,说是我彭士禄走不动了就定了那个地方,完全是瞎说!当时这是个绝密项目,有省里的地质专家,有军队搞测绘的同志;我们走山道进去,翻过几座山,我都记不清了。也选择了好几个方位进行比较。后来我们选了叫“一号点”的基地,山形像个锅底,四面到处是山,就只有一条道通进去。在那里面做什么样的实验堆都可以。总体布局分两个基地:一号基地是个丘陵地带,没什么特别大的山;还有个“二号点”。它就在江河的旁边,在那儿也搞了个实验基地。保障陆上堆运行后大量用水。那时候确定选点后向中央专委报了方案,我在上面有郑重的签字。中央很快就批准了。

那时我们去四川选点,期望值很高。首先必须得隐蔽、得靠山有水,还要有交通条件来保证设备的运输。那几天连续看了好几个地方,都是早上出发,沿着山道或干脆爬到没有路的山顶上选点。觉得那里合适,又从山顶下来,实地勘测。经过比较,最后确定一号基地和二号基地;生活区在后面,靠铁路旁边。现在仍有一条山道翻过丘陵可以通过去,到达这个像锅底的实验基地。但是生活区就是生活区,实验区就是实验区,是截然分开的。到后来工作忙起来往往不能回生活区,基本就在实验现场住着。

当时的原则是先生产、后生活,同时还有个抢时间、抢进度问题。后来生活区也陆续建起来了。家属都从北京等大城市搬过去了。生活区与生产区隔着个小山包,大约隔30千米远,如果要抄近道就得翻山。至于生活区,家属们住的那全是“干打垒”的宿舍,就是用江边的鹅卵石当砖,拌泥沙、水泥垒起来的。

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原子系舰艇核动力装置专业的刘聚奎,1962年到北京的十五所任技术员。据他回忆:

1969年,我和许多热血澎湃的年轻科研人员一起,从北京只身来到了群山环绕的工程建设工地。从大城市来到山沟,首先要过的是“生活关”。物资匮乏不说,最让人烦恼的是水和路。那时家家都备有明矾和水缸(或水桶),主要就是为了沉淀和贮存一些饮用水,其他用水只好将就。有一次我用浑浊的水洗完澡,皮肤严重过敏,浑身起满了红疙瘩,痒了10多天,至今难忘。四川雨水多,当时感觉天好像就从没晴过。有时一下起雨来,十天半月也不停。路本来就不好,雨水一泡,就成了大片大片的泥浆。我们穿的高帮雨靴经常是湿了干,干了又湿,有时实在是湿得没法穿,就在鞋里面垫上些棉絮或者干稻草。但就是在那样艰难困苦的恶劣环境下,没有一个人想到过当逃兵,没有一个人想到过讲条件、讲报酬,一心想到的就是把工作做好,把我们共同的事业干好。

“当时为了建196反应堆,大部队专门从北京迁到这里来,大概是1969年6月。进909工区的时候,搞试验设施的现场条件非常艰苦,房子是‘干打垒’的。房顶盖的瓦片都是透亮的,一下雨,瓦片之间的缝溅的水下面躺着人全能感觉到。”黄士鉴如此说。

彭士禄说:“当时那地方很穷的,条件很艰苦。吃的粮食定量27斤,菜能买到,肉和油荤就很少了。当时国家困难,大伙儿都吃不饱,还有些人浮肿,但是很快就过去了。虽然物质条件不好,可大家都有干劲儿,为了祖国要把核潜艇给搞出来。毛主席说了‘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嘛,那我们就讲‘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所以,得一鼓作气在那里搞。现在回忆起来,我们过去的知识分子,我感到很可贵,很听党的话。那时候管知识分子叫‘臭老九’,因为我们就是搞‘09工程’的,所以也就自称‘臭老九’。‘臭老九’多可爱啊!挺听党的话,大家为了国家,一定要把核潜艇搞出来。我们感到这辈子能参加这样的工作,内心里有光荣感。能够搞这么个尖端工程,感到很幸运。条件再苦,我们咬着牙挺过来了。”

尤子平说:“我讲核潜艇总体设计与核动力的分工从715所成立时就长期没解决好,主要是管理体制归属,老是变来变去。一段时间是隶属七院领导,过段时间又划归二机部,开始没解决倒不要紧。但到了初步设计阶段,我们必须过关。两方面还没统一意见。主要是因为搞核动力的同志,对潜艇、艇型的概念不是很清楚。核动力说到底,它就是舰艇上的如柴油机、燃气轮机相类似的驱动力嘛;特殊的是带‘核’。所以我们在总体设计上,必须把它与其他装置统筹考虑才行。我给他们讲潜艇结构原理,开始他们听不进去。那时候任务逼得也紧。他说:‘你干嘛呀?到时候我把它搞好了交你,装上艇不就完事了嘛。’我说:‘从总体设计开始,就要通盘考虑。你搞好了交给我,我又不是仓库,把这些东西码放进去就行了。核潜艇、水面舰艇,它就像个人一样,有心脏、有脾胃,五脏六腑都有明确的位置,肝与胆与胃要有沟通,才能保证功能正常发挥、互相兼容、各司其职。’领导机关也做了工作,进行协调。这里面彭士禄的功劳最大,开始他想把196反应堆放进三个舱里就行了。到搞施工时才发觉我们说得有道理。”

尤子平回忆:

陆上模拟潜艇的耐压壳体,包括后来核反应堆在潜艇中的舱段,都是由核潜艇总体研究所设计。当初留给核反应堆的舱室是三段,但具体的布局要求、与其他舱段联结成有机整体的技术指标都没有出来。这时,彭士禄很急,他总讲要“只争朝夕”。于是,他先带了队伍去四川,搞土建工程设计;进展到一定阶段后,他发现不对了。没有核潜艇各舱段具体的布局要求,没有与其他舱段联结成有机整体的技术指标及其他要求,我搞出个陆上模拟堆最终上不了艇,那不是“瞎折腾”吗?他马上返回来,找到我承认“错误”,说自己对军舰潜艇完全是外行,非常坦诚。这是令我感到佩服的地方。在核动力分工问题上,彭士禄同志顾全大局,决心搞联合设计。通过搞联合设计,把“09工程”大大的推进一步。我们那时是“连轴转”、加班加点,用了非常短的时间把反应堆舱段的设计图纸给搞出来,沒有拖土建的后腿。后来我又多次到四川,到现场与他们一起干。

尤子平回忆至此,很动感情地对笔者说:

彭士禄顾全大局,恳切地说,过了(1967)年底我带100多人亲自到渤海岛去搞联合设计。果然,(1968)年初他就带着100多人到了渤海岛。和我们做联合设计,铆足劲,完成了陆上模拟堆工程设计及196反应堆进艇的整体技术设计。把技术状态也固化下来,许多问题怎么解决也有了方向。大家都协调好了,技术设计一完成,等待审查通过,等于“09”的技术状态、技术前景就明朗了。老彭这位革命先烈后代,胸襟是非常开阔的,能够顾全大局。技术面前平等相待。我认为这件事情当时不是他点头、拍板,结局会大不一样。后来,我们也去196反应堆现场,看到我们设计的模拟堆艇体舱就摆那里,表明彭士禄尊重科学。他的工装裤兜里总是揣着毛主席的《矛盾论》、《实践论》。那他是真学,真用它来指导工作,绝对不是摆摆样子。

“当时的各种争论实在太多了。我常常对研制人员说,不要吵,做实验,用数据讲话,最后,我来签字。对了,成了,功劳就归大家;错了,我来负责。”彭士禄毫不掩饰地讲述,说他当时有两个外号——一个叫“彭大胆”,一个叫“彭拍板”。他认为在技术问题上要敢于负责,凡事有七分把握就可以“拍”,余下的三分通过实践去解决。时间就是生命,不能因为害怕拍错了就缩手缩脚,搞些无休止的争论;不能什么事都推给上面去决定,优柔寡断,怕负责任,如果那样势必影响整个工程建设。

曾任某大型船厂厂长的贺荣光回忆:

第一艘核潜艇的总设计师,是彭士禄。若说真正的“核潜艇之父”,我认为就是彭士禄,我那时在电工分厂,对他印象为啥这么深呢?因为,当年在现场,彭士禄这个人敢拍板;另外他还有一层关系,他是革命先烈的后代,“根红苗正”,他说话大家还听,有关部门虽然嘟嘟囔囔的,对他有意见。但是出了问题呢,总得有人出面,总得有人拍板。彭士禄在工作中胆大心细,对难缠的问题常常快刀斩乱麻,好多“板”都是他拍的。

对于贺荣光讲的“核潜艇之父”这样的称谓,彭士禄非常谦虚地推辞说:“我只是有幸在中国核潜艇开始研制之初就参加了全过程,到搞‘文化大革命’时‘老虎’(指被错误批判的技术权威)们都被赶下山了,只好让‘猴子’称王,我也就被抬上‘总师’的宝座,就这样做了些事。我坚决不同意用‘核潜艇之父’这样的名号称呼我,我认为中国核潜艇研制成功,决不是一两个人的作用所能及的。而是上百个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和成千上万的工人师傅、管理干部,还有解放军指战员共同努力的结晶。”

张金麟回忆说:“陆上模拟反应堆及整个核动力装置,在彭士禄和赵仁恺的领导下,由核动力研究所负责设计;二机部则负责设备、材料的供应和建造工作。在反应堆进入扩初设计阶段,为了保证设备在3个动力舱中的布置能满足核潜艇总体尺寸的要求,又能为设备设计、制造提供确切的尺度和安装要求,从1965年10月开始制作核动力装置1﹕1的模型。模型为陆上模拟堆的施工设计起了重要作用,使得某些关键项目,如反应堆的一次、二次屏蔽,一回路高温、高压、应力管道的布置,高温、高压设备和应力管道的支座与定位支架等,能与艇用核动力装置取得一致。”

二机部第二设计院负责的土建工程设计进展也很快。一机部、二机部、六机部、冶金部等所属单位的设备、材料试制工作也加快了步伐。1965年下半年,施工、設计和科研人员进入模式堆建设工地,开始工程建设。

对于“文革”带来的冲击,即便是革命先烈的后代,彭士禄也是难于幸免的。

彭士禄回忆:那时,虽然政治运动搞得很厉害,但军管会总体上还不错,我们的精力都投在“09工程”上,所以对“文革”也就是应付一下。那时候我是副总工程师,又在苏联留过学,自然也在被批判之列。给我戴个帽子“反动学术权威”。我们愿意戴这个叫“臭老九”的帽子,我们干的就是“09工程”嘛!对“文革”冲击呢,我这个人总是傻呵呵的,无忧无愁。你要批判的话,就批一下子嘛。对不对?因为我对同志们都很好,从来不整人。尽管我是老“运动员”了,心想批完之后还得落实政策,所以没有啥事。那时候赵仁恺和我们在一起。他的思想包袱很大,总是被批斗对象。赵仁恺是解放前中央大学毕业的,是学机械的。这个人很聪明,也很能干。当然他也有个“包袱”,是地主家庭出身。旧社会不是富裕家庭能读得起大学吗?所以老是批斗他。可我们的关系很好,有人要批斗他,我就说你跟我出差去。实际上是把他保护起来。

史料记载:为了加快工程建设,国防科委、国防工办决定加强和健全陆上模拟堆建设指挥部,由二机部何谦(曾任周恩来秘书)任指挥长、七院张志信任政治委员,统一领导陆上模拟堆的建设工作。二机部从机关抽调了一批技术骨干,加强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从其他工地抽调精干的建筑队伍,增强现场的施工力量。七院核动力所组成了有100余名设计人员参加的设计队到719所,共同完成陆上模拟堆的施工设计和首艇核动力装置的技术设计。同时,七院决定由彭士禄负责核潜艇工程和陆上模拟堆设计的技术抓总,赵仁恺负责陆上模拟堆工程主厂房工艺设计和土建设计抓总,符德番负责陆上模拟堆工程建造中的生产准备、调试和建成后的运行管理工作,并派出以夏桐为组长的工作组,协助指挥部协调处理工程建设中的技术问题。核动力研究所800余名科技人员,从北京搬到三线地区的核反应堆研究设计基地,参加设备安装、调试,并及早开展启堆前的各项试验工作。此外,还增建了1∶1零功率试验装置和核动力装置控制系统联合调试试验室,以进行全尺寸的物理试验等一系列研究工作。在模式堆安装调试过程中,设计、试验、运行人员联合开展设计复查,发现并解决了反应堆总剩余反应性偏大等一系列重大技术问题,确保了工程质量。

在施工现场的8000名军民怀着为建设现代化国防作贡献的光荣感和责任感,战胜了施工现场窄小、炎热多雨等困难,加快了工程进度。二机部西南第七建筑工程处和二六公司三工区都提前完成了主厂房封顶和供水隧道的施工任务。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斗,陆上模拟堆的土建工程于1969年底基本完成。

承担主设备密封泵、蒸发器制造任务的沈阳水泵厂、哈尔滨电机厂和上海锅炉厂,都组织技术力量到施工现场处理设备安装中的问题。经过4个多月的艰苦努力,陆上模式堆的设备安装于1970年4月底提前完工,质量考核为优良。

黄士鉴回忆:“陆上模式堆从土方开始建,到满功率发电才40个月!40个月的惊人速度,三年多一点时间。而且真是白手起家开始干,40个月建成。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的确是个奇迹!”

(作者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直属机关党委原巡视员)

作者:袁和平

测绘仪器的维修管理研究论文 篇2:

提高矿山测量工作效率方法探讨研究

摘 要:借助对测量数字化技术的深入研究与论证,矿山测量的数字化技术应用可以有效的提升矿山测量工作的准确性,从而有效规避工作中的失误风险。按照矿山测量工作中所存在的各种典型问题,可以结合工作实践,有效的提升矿山测量的工作效率与整体策略。对此,本文简要分析提高矿山测量工作效率方法,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理论帮助。

关键词:矿山测量;工作效率;提高方法

0.引言

矿山测量工作属于安全生产的基础上,以采矿等工作需求为主的重要工作模式。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性发展,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增加,其中许多建设项目的内容也在越发复杂化,测量工作的要求也在随之提高。对此,矿山测量便成为了矿山基建与开采生产工作过程中的必然基础之一。矿山测量工作属于矿山生产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环节,其需要贯穿在整个矿山设计、建设以及生产等不同过程中,因为矿山测量工作涉及到地面与井下,所以不仅需要为矿山的生产建设提供服务,还需要做好安全生产的信息供应。对此,探讨提高矿山测量工作效率方法具备显著实践性价值。

1.制定严密的工作计划

矿山测量工作涉及到的环节非常多,其主要涉及到工作之前的准备、现场的测量、计算、记录以及绘图、标定等环节,在各个环节之间存在较高的衔接关系,必须做好密切的配合,如果其中某一个环节出现错误,会导致最终的结果发生偏差,所以必须有意识的提升矿山测量工作的准确性,从不同环节着手做好工作效率的提升[1]。首先,测量工作开始之前必须先做好仪器工具的检验和校正。规程当中规定,为了进一步确保测绘结果的质量水平,需要先对测绘仪器设备以及工具进行管理,保障使用精细化,定期进行检验、校正与维修,同时在测量工作之前,需要先对使用的仪器工具进行校验与校正。但是,在具体工作中,许多人员为了加快工作速度、减少工作环节,对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并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检验或校正,导致仪器处于一个非正常装填,此时便很难保障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更不用说高精度的要求。当前大多数都是以全站仪为主,踩点时对于底座水平的保障效果不理想,所以必须在测量之前做好底座气泡、仪器精度等方面的检核[2];其次,对于测量点必须做好认真的检查与核对。当前在标定中线期间,所应用的锚索机进行打眼,采用的自制木楔并进行钉侧钉,控制点方面应用2.2m的锚杆固定测点方式进行处理。在矿山井之下,遭受矿山压力的影响,测量点的移动可能性较高。对此,在测量工作期间,可能会因为地压的影响而导致控制点发生改变,在使用之前必须做好相应的测量。在井下必须严格落实相应的规定,在延长导线同时,需要对上一次的水平角与边长按照测量精度方式进行检查。在不满足要求时,必须做好相应的检查工作,直到满足要求为止才可以向前延长。在工作中测量人员可能不按照相应规定操作,从测点表面角度来看,可能并没有移动就盲目的使用。因为井下巷道浮喷问题的影响,导致点标记不明确,在无法保障点位的清康熙会导致测量点误用现象的发生,最终促使测量结果偏差。对此,在工作中必须确保标记点井下巷道浮喷的针对性处理。

2.矿山测量准确性提高

在定向放养和贯通测量工作中,井下工程的定向放养主要是按照施工中线与施工水准点方式进行控制。按照施工中线与水准点放样出后开挖断面作为中心,可以放置炮眼并进行钻爆。按照校准的中线进行针对性的断面放样,并进行衬砌。坑道与巷道贯通之后,便可以开展中线的对接施工,此时需要准确测量巷道的横纵向贯通的误差并针对性的调整。在放样精度方面的要求相对较高,贯通误差调整之前应当先做好贯通性测量。矿山测量在生产中的重要性较高,必须确保测量的精度,平面联系测量可以借助井筒练习三角形测量,将地面近井控制点的平面坐标与方向传递到井下的平面控制点上,并作为井下导线的起算坐标与方向。

3.创新矿山测量技术方法

以航空攝影测量技术为例,该技术可以高效的获得高精度摄影测量的数据,这种现象更加具备了现势性[3]。将无人机利用起来进行航空摄影工作的时候,需要从几个方面展开,如野外像控点分布和测量、测区影响数据获取、内业空三加密、数字测图这四个方面。使用航空测量技术对已知矿山地区进行测量的时候,像片控制测量这一方面需要把航空拍摄的质量以及全球定位当行系统中的相关信息进行结合,把航空拍摄的数据和矿山地面测量所得的数据进行关系的换算,从而让这个地区的真实矿山地形特征给显现出来,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把这些数据记录下来。运行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时候,需要把像片控制点的特殊点给标记出来,使用导航系统当中的测量技术来对像控点控制的测量地区进行精准的测量,利用像控点测量的途中,定位操作一定要严格的遵守规定。一般情况下,像控点当中的外业控制点需要设置在道路的拐角处或者斑马线上,控制点的设置处一定要放在拥有明显特征和参照物的地方,在测量的时候,给控制点绘制一定的标记,他们相关的位置关系也需要绘制出来,以后测量的时候就会非常的方便。另外,在外业补测方面也具备较高的价值。使用航空测量技术进行矿山测量的时候,会出现一些航空摄影测量不到的地形或者死角,那么这就需要测量人员通过外业补测工作来完成整体测量。在使用外业补测来完成测量工作的过程当中,想要把航空摆设测量的准确性提高,一般来说会将一部分的测量数据和测量绘图的结果利用起来进行比较,通过数据的比较来找到测量时所出现的错误,再进行修改,一些隐藏的地方或者测量有困难的地方再进行补充测量,然后再进行数据结果的比较,找到错误并加以修改,重复这个步骤,让测量的结果拥有更高的准确性。

4.总结

综上所述,在矿山测量工作中,需要从内业的计算、外业的测量、矿山图的绘制与填图、施工标定等测量工作过程中做好技术水平的提高,持续提升矿山测量工作的准确性,规避工作中的误差等问题。与此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整体工作效率,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掌握各种测量新技术与新理论,基于对矿山生产相关的地质、采矿等知识,做好现场情况的调查,总结经验,从而实现矿山测量工作效率的持续提高目的。

参考文献:

[1]陈述.全站仪和GPS-RTK在露天矿山测量中配合使用方法研究[C]//第二十五届粤鲁冀晋川辽陕京赣闽十省市金属学会矿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册).2018.

[2]张娟娟.煤矿矿山测量数字化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J].当代化工研究,2019,23(41):155-156.

[3]王代靖.提高矿山测量工作效率的方法探讨[J].世界有色金属,2018,1(6):46-48.

作者:纪飞

测绘仪器的维修管理研究论文 篇3:

地方院校建筑测绘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摘 要 建筑测绘是建筑学、城市规划等相关专业重要的教学环节。在测绘信息化、建筑信息化、城市数字化的发展的大趋势下,地方院校建筑测绘课程教学需要从学科交叉的角度出发,结合自身特点,抓住机遇,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建筑测绘人才,实现人才的复合创新转变。

关键词 建筑测绘 测绘信息化 建筑信息化 城市数字化 学科交叉

随着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发展,测绘与地理信息等相关科学技术交叉渗透、融合发展,加之移动互联网、实时信息获取、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测绘信息化的发展,使得测绘学在理论基础、工程技术体系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测绘行业的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远远超出了传统测绘学的范畴。面对如此迅猛的发展态势,结合建筑学等相关专业特点,指出地方建筑院校建筑相关学科要紧扣社会需求,改革建筑测绘教学模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应用人才,推进建筑测绘的发展。

1 建筑测绘在建筑学、城市规划等相关专业教育中的重要性

建筑测绘包括“测”和“绘”两方面,“测”主要指测量,以外业工作为主;“绘”主要指绘图,以内业工作为主。在建筑学、城市规划等相关专业学习中,建筑测绘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对建筑乃至城市历史深入研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通过对已有建筑的测量描绘,使测绘人员更加清楚所测建筑的每一个细节,更好地了解设计者的设计思路和施工工人的建造水平,进而更清晰地分析以建筑为主体的城市肌理,为深入研究建筑和城市历史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为建筑的深入研究做了重要的基础保证。测绘的最终成果图纸是具有科学性质的、有价值的档案资料。

2 建筑测绘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2.1 建筑测绘的工作对象

广义上讲,建筑测绘是工程测量中的一个子类别,以各种建筑为测量对象,为建筑工程提供精确的测量数据和大比例尺地图,保障项目选址合理,按设计施工和进行有效管理。在运营阶段则可对建筑进行形变观测和沉降监测以保证建筑正常使用。

对于建筑学及其相关专业来说,建筑测绘的范围有所不同,其最适合的对象是历史建筑及其环境。通过对历史建筑及其环境的精心测绘,可以便于其日常维修,损坏后的修复,乃至特殊情况下的易地重建。这是建筑学及其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和学科特点决定的。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建筑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但由于我国的历史建筑多以木构建筑为主,其存在的年限受到材料的制约,因此从专业角度,对于历史建筑的测绘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2.2 建筑測绘课程在建筑学、城市规划等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安排

建筑测绘课程是对已建成的建筑按照建筑制图的方法和规则,通过对实际建筑的测量、记录与绘图,最终形成图纸的过程。测绘是通过对实际建筑近距离地测量、入微地观察及细致地记录、一笔一画地绘图来完成的。

建筑学等相关专业建筑测绘课程一般会出现在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设置在一年级的设计基础课程中,安排有一个子课题:小型建筑测绘,大致16学时。这一阶段对象多局限于学校内部或周边地区的小型建构筑物。通过对小型建构筑物进行测绘,教师指导学生按照专业绘图方法绘制图纸,这一阶段课程设置的目的是通过对实际建筑物的测绘,加强对建筑的实际感受,进一步训练墨线制图、字体、建筑绘图的技能及建筑平、立、剖面图的表达方法。第二阶段设置在三年级的实践环节中。通过工程测量课程学习专业的测量方法,能够使用先进的测绘仪器进行测量,可获得精确的数据,建立精度概念。测绘之初,多方收集资料,了解测绘目标的社会、人文概况,拓展学生的视野,进行有针对性的建筑理论学习,激发学生对建筑文化的兴趣。这一阶段的测绘不再是机械记录,更强调是融合价值判断和信息取舍的过程。

2.3 不同院校建筑测绘课程的差别

建筑测绘是建筑学及其相关专业的综合实践环节,基于不同层次和地区的院校课程在安排上有所不同。如清华大学、东南大学等重点院校,有着长久的古建筑测绘教学传统,师资力量雄厚,能够依托一定的科研项目进行测绘课程的开展。他们具有完善的教师队伍,周密且科学的教学计划,能够为建筑测绘课程的展开提供有力的保障。另有一部分院校如南通大学、长江大学等地方院校,依托城市及周边拥有丰富的历史建筑为依托,开展历史建筑测绘,建立服务地方,推动地方建筑文化的保护工作。

对于绝大多数新开设相关专业的地方院校来说,难以开展有效的历史建筑测绘工作。首先,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我国古代优秀的建筑文化破坏严重,地方上缺乏足够的测绘对象。其次,地方院校教学经费有限,将测绘地点向更远更广的地区扩展难以实现。最后,对于传统建筑研究的师资不足,导致历史建筑测绘科研成果不足,研究的宽度和深度不够,古建研究的学术带动力不足,学术研究方法不够规范。

3 地方院校建筑测绘课程建设的机遇

当前结合地理信息的测绘技术飞速发展,由二维空间表达转向三维表达。建筑行业以三维表达为手段的BIM技术稳步向前。城市信息的采集和管理技术依托两者,实现信息数字化。这些交叉学科之间的相互推动表明在建筑和城市测绘过程中,顺应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并有效利用和关注前沿技术,可推动建筑和城市更好地发展。

3.1 测绘信息化的发展

测绘信息化的发展,使得构成测绘学科的几大分支学科由原来的平行独立发展走向集成共生发展,相互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日益深入,相互之间相辅相成的作用日益凸显。而以测绘信息化为依托的应用和服务需求又进一步推动着相关学科走向融合与一体化。因此,建筑相关专业也需要拓宽视野,将测绘新技术、新方法与专业应用相结合。

从测绘技术发展运用到建筑遗产保护上的技术有数字近景摄影测量、全球定位系统(GPS)、三维激光扫描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相对于传统的测绘,这些技术具有更高的精确度,更好的环境适应性。如数字摄影技术通过创建三维模型,在模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来测绘图形。现如今结合无人机技术,大大降低了测量工作的难度和压力,也将测量工作从户外转向室内,适用于各种特殊环境,所采集信息也具有高精确度。

3.2 建筑业信息化的发展

建筑业是我国经济支柱型产业,近年来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我国建筑信息化发展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建筑信息化依托于建筑信息模型(BIM),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建筑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BIM通过云服务的应用模式,结合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将推进建筑业的三维设计和建造的信息革命。

从国家层面对建筑业信息化的发展要求来看,近年新建建筑基本都会逐步形成三维模型数据。从数字化、信息化发展的趋势来说,对既有建筑信息化的实现也必然会提上日程。目前对既有建筑信息化主要是通过测绘新技术,对建筑形体实现三维模型数据化,以实现在大数据时代为相关行业数据提供服务,但这部分数据不能够展示建筑的内在和精细信息,对建筑本体的研究不具有实用意义。BIM强大的三维建模功能可以辅助测绘,为建筑测绘行业带来技术的进步,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古建筑测绘课程教学实践中引入BIM技术,来解决古建筑测绘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诸如工作流程不尽科学和信息传递被割裂等。

3.3 城市数字化建设的发展

“三维数字城市”的提出,源自前美国副总统戈尔1998年提出的“数字地球”。城市是个复杂的巨大系统,包括用地、建筑、市政设施等多个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具有复杂的空间关系。过去的一段时间,基于空间设计和管理的建筑和城市规划领域,通过广泛的cad设计,实现了论证和管理方面的二维平面图纸。当前的数字城市发展必然要对城市建筑实现数字化的设计和管理,因此产生了由二维的数据应用阶段上升到三维的数字城市必然是一个趋势。

三维数字城市的建设在我国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早已展开。依托现今的测绘技术如倾斜摄影等可创建大规模的三维数字城市场景,但是这些技术虽然自动化程度高,建造模型速度较快,但是模型精细程度不高,对镜面反射等问题目前还没有比较好的解决方法,另外也无法对室内空间的进行完善的表达。技术发展的当下,三维数字城市的建设不可能仅仅是针对外部空间的三维化,对新建建筑结合建筑设计的三维化,必然会形成技术的整合;但对大量既有建筑,必然需要建筑中的重要公共建筑、历史建筑等三维数字化过程,将是大量且繁琐的工作。建筑的三维化工作将实现更为广阔的建筑信息记录,结合虚拟现实技术,通过三维建模逼真的模拟现在和未来的城市,支持数据分析、方案论证和优化,支持地理信息系统等。通过这些详实的数据和相关资料有利于直观真实固化方案评估、审核以及管理等日常工作,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为多部门参与和协同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平台。

总体上,社会发展对城市层面的数字化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城市建筑的充实数据以及更丰富的信息,这些将给建筑测绘带来新的契机。

4 建筑、规划等专业在信息化过程中的优势分析

4.1 三维空间表达和想象能力

建筑、规划等学科从教学伊始就非常注重对三维空间构建能力的培养。素描、色彩的课程的学习目标在于建立基本的几何形体及色彩的认知和把握;设计系列课程中更是从多方面训练学生对室内外空间环境的掌控能力;结合实物模型制作、计算机模型制作逐步完成对建筑由认识到创造的过程的学习。

发挥地方院校建筑相关专业学生对三维空间的良好感知,融入细节,在日益丰富的三维信息化需求下完成建筑测绘课程转型,将提高学生的多维发展,增强竞争力,避免课程固化。

4.2 建筑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

由于当前先进的测量技术对建构筑物的三维实现更多的是一种表皮的处理,其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需要地面数据采集等方式来完善,才能实现相对完善的外观效果。正如前言,对于重要或重点建筑内、外部空间的三维细化将会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单纯的测绘人员对于二維空间技能熟悉,但是建筑等三维空间的表达尤其是内业的完成,建筑、规划相关专业人员更具有优势,其对于建筑的空间及造型的诸细节感知更清晰,这些将有助于全面的空间三维信息化的实现。

5 小结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相关学科交叉渗透、融合发展,各专门的测绘学科之间的界限已逐渐变得模糊,建筑测绘领域明显存在新技术的运用上滞后,在工作对象和内容的限定上僵化,没有能够像测绘、地理信息等专业一样把握数据时代的时机打开广阔的发展格局。测绘信息化,建筑信息化,城市数字化的发展为地方院校建筑测绘课程提供新思路、新机遇。相关院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发展适合地方院校且具有竞争力的建筑测绘课程建设新思路,推进学科发展与融合。地方院校从中可以摆脱自身资源不足的困境,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复合创新的建筑测绘人才,提高其在建筑测绘甚至更广的领域的竞争力。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PZY2015C218,英文标志:Top-notch Academic Programs Project of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英文标志简称:TAPP);盐城工学院教育教改研究项目:基于专业认证模式下的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JY2015B22)

参考文献

[1] 王庆国,刘汉丽,陈伟,朱晓宏.测量学与GIS课程一体化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J].测绘通报,2016(11):141-143.

[2] 林源编.古建筑测绘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4.

[3] 潘明率,王晓博.建筑设计基本知识与技能训练[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167-171.

[4] 张泉.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古建筑测绘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皖西学院学报,2007(05):104-106.

[5]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古建筑测绘[J].城市环境设计,2017(05):34-43.

[6] 刘悦来.园林(景观环境)测绘教学的意义与方法——以同济大学景观学系为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分会.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分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7:4.

[7] 彭蓉,童佳.大遗址保护视野下的《古建测绘》课程教学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5.12(19):77-81.

[8] 王庆国.测量学与GIS课程一体化教学的研究[J].测绘通报,2013(05):108-110.

[9] 李德仁,苗前军,邵振峰.信息化测绘体系的定位与框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7(03):189-192,196.

[10] 李志强.试论当前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8.4(10):52-53.

[11] 魏永列.測绘新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8.49(14):110.

[12] 史秀保,汪帆,葛纪坤.三维激光扫描在建筑规划竣工测绘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勘测,2014(02):83-86.

[13] 黄智涛.古建筑测绘工作的内容及测绘技术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5):104-105.

[14] 倪伟桥,张文静,刘晋祚.基于BIM的历史建筑测绘课程实践——以武汉市咸安坊里分建筑测绘为例[A],2017数字建筑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7:377-384

[15] 鲁子良.基于BIM平台的古建筑测绘保护研究与实践教学[A].2018年全国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8:5.

[16] 武岳.虚拟现实技术在城市规划领域的应用[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0.32(S1):97-98,104.

[17] 张鹏程. 大规划—大数据——智慧城市规划对策浅析[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4:10.

[18] 刘一军.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数字城市三维建模中的应用与展望[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8.41(05):96-98,101.

[19] 张帆.浅谈倾斜摄影测量和BIM技术在数字城市三维建模中的应用[A].云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2017:4.

[20] 薛鹏飞,胡红雨.摄影测量与遥感在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中的应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8(08):86-87.

作者:顾海燕 金芳芳 程鹏环 乔慧萍

上一篇:ITP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论文下一篇:论当代学生不良心理思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