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条件之农作物论文

2022-04-19

摘要为了解现代农业社会的人口对气候条件如何进行选择,基于公元2000年的中国人口调查数据,利用空间统计模型分析了农业社会人口密度对年均气温和年降水量梯度的响应曲线。结果表明,从事农业活动的人口在地势平坦区域较为稠密,呈现东多西少、南北单峰的格局。现代农业社会的人口密度与年均气温、年降水量之间存在正态分布关系,人口倾向聚集于气温、降雨均适中的地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气候条件之农作物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气候条件之农作物论文 篇1: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气候资源及农业生产影响的研究进展

摘要:气候变化与农作物生长息息相关,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气候特点,自动划分出了不同农作物的生长和种植范围。随着我国气象研究水平越来越高,对天气预测、自然灾害的预警也越来越精准。

关键词:气候变化;农业气候资源;研究进展;农业生产

海南岛是一个“四时常花,长夏无冬”的地方,气候条件优越。海南岛的气候属于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在22~26℃之间。一月份大部分地区平均温度仍在19℃以上;最热的七月平均温度在28~32℃之间。年均降水量1600mm以上,其中以8、9月份降雨量最为充沛,时常有暴雨出现,也常有台风侵袭。海南岛全年暖热,雨量丰富,干湿季节对比明显,气候资源复杂多样。橡胶是海南重要的热带作物,本文主要以橡胶为例,阐述气候变化对海南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和改善策略。

1  中国农业气象研究现状

为了满足我国农业的发展需求,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基本完成了我国主要农作物的气候资源图集和气候区划,并开始构建气候变化的情景模拟。但当时由于技术水平低下,成效甚微。到了21世纪,结合GIS技术开始对农业气候资源的数字化图集进行评估。

2  气候变化对农业气候资源的影响

2.1  气候变化对热量资源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热量资源的影响主要来源于温度的变化。近年来,我国气温呈升高趋势,温度上升使热量资源增加,但由于温度上升在时空上的差异,热量资源在时空分布上不均匀。海拔越高,地形越复杂,热量资源的区域性差异越大。

2.2  气候变化对光资源的影响

植物利用光进行光合作用,光强、光质和光周期等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光资源评价通常通过分析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来进行,二者呈正相关关系。近年来,我国总辐射量及日照时数有明显的下降趋势。

2.3  气候变化对水分资源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水分资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降水及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变化上,并以降水为主。降水的统计分析表明我国年平均降水量变化不明显,但存在明显的区域性,西部的降水量呈增长趋势,华北、东北和西北地降水呈减少趋势。

3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1  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造成作物生长期延长,大气CO2浓度的增加,作物光合作用增强;温度升高,作物生长速度加快。双季稻、春小麦和大豆等作物生育期缩短,马铃薯生育期变化不明显,但可收期延迟;双季稻营养生长期日数减少,生殖生长期延长。

3.2  对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的影响

我国粮食单产的波动受气候波动的影响,单产水平的剧降与气候灾害比较严重的年景对应。由于气候变暖影响农作物生育期,使产量发生变化;持续升温加快作物生长,使生育期缩短,单产可能下降。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农作物品种较多,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也存在着地域差异。

3.3  对种植制度的影响

气温升高使作物生育期有效积温增加,农作物适种面积扩大,复种指数增加。品种熟性由早熟向中晚熟、一熟向二熟、多熟向其他地区发展,种植区及种植制度分界线北移,一年一熟制地区向北移动 200~300 km、一年两熟制和一年三熟制向北扩大了约 500 km。

3.4  气候变化对农业灾害的影响

气象灾害:气候变暖使异常天气现象增加,加剧了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气候变化是导致我国旱涝灾害频发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气候变暖,降水分布不均引发的旱涝灾害事件增多。生物灾害:气温升高,北方易出现暖冬天气,有利于虫卵和病原物过冬,病原和虫口基数增大,害虫发育期提前,休眠期推迟,生长发育加速,部分害虫繁殖多达 1~3 代,导致病虫害增多且范围扩大。

4  海南气候变化对橡胶的生产影响

我国的橡胶种植地主要集中在海南,这是基于海南的气候特点和橡胶的生长对环境的要求而决定的。但在种植过程中,橡胶也容易受到海南的台风、旱涝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而降低产量。近年来,我国海南地区的橡胶产量长在逐渐增长,并且增长速度也很快。其中,少不了自然因素的优势影响。虽然海南地区的台风会让橡胶产量稍微有所下降,但是在那些大多数没有台风的日子里,橡胶的产量就会大幅度提升。因为海南地区的温度和气候非常适宜,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因此非常适合橡胶的生长。

影响橡胶产量的最大气候因素主要有两种,一是寒潮二是台风。尤其是寒潮,会严重损伤橡胶的代谢系统,且是不可逆的,一旦出现就无法恢复。而台风由于本身具有极强的破坏性,会威胁到橡胶躯干,再加上对台风的问题至今还没有研究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所以台风对橡胶生长的影响是很大的。除了这两个因素之外,干旱也能引起橡胶的减产。

5  改善海南地区气候会橡胶生长的影响

5.1  寒潮影响

要想改善寒潮对橡胶生长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措施。首先是加強气象预测,提前掌握天气变化,再根据具体的天气来采取相对应的防寒手段。在寒潮来临之前,海南的气象局就应该及时对种植橡胶的农户提出预警。与此同时,农户们也应该时时关注气象变化,提高对寒潮的防范意识。其次,在一些寒潮灾害发生相对比较频繁的地区,可以利用改善种植方法的形式来发挥出不同品种橡胶的优势。控制橡胶的种植密度,选择不同的品种掺杂在一起,让它们在生长的时候彼此之间形成保护,共同抵御寒潮危害。

5.2  干旱影响

减弱干旱对橡胶种植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式:人工挖水储水,打井,人工降雨。人工挖水是利用挖掘机来挖掘一些池塘或者储水池,再将河流当中的水引入储水池。打井需要依靠专业人士的帮助,找寻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人工降雨是最为有效的抗旱方式,因为人工降雨能让水分散布均匀,使每一株橡胶保持几乎相同的水分供应。

参考文献

[1] 龙志长,刘顺意,谢佰承.气候变暖对长沙双季稻生育期的影响[J].作物研究,2018(6):467-473.

[2] 宋建新.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研究方法进展[J].科技促进发展,2016(6):765-766.

作者:陈统强

气候条件之农作物论文 篇2:

中国农业社会人口密度对气候梯度的响应

摘要为了解现代农业社会的人口对气候条件如何进行选择,基于公元2000年的中国人口调查数据,利用空间统计模型分析了农业社会人口密度对年均气温和年降水量梯度的响应曲线。结果表明,从事农业活动的人口在地势平坦区域较为稠密,呈现东多西少、南北单峰的格局。现代农业社会的人口密度与年均气温、年降水量之间存在正态分布关系,人口倾向聚集于气温、降雨均适中的地区。笔者认为虽然人类自身存在对气候的选择,但在农业社会,人类与气候的关系主要取决于农作物与气候的关系,气候利于农作物高产的区域易于形成人口的聚集。未来气候变化可能引发农业社会的人口流动,随之而来的潜在社会机遇和问题需要政府管理与决策部门预先做好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气候变化;农作物产量;人口分布;空间模型;宏观生态学

Responses of Chinese Population in Agrarian Societies to Climatic Gradients

TENG Shuqing(School of Life Sciences,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3)

Key words Climate change; Crop yields;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Spatial models; Marcoecology

在全球氣候变化的大背景下,物种将如何响应是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政府部门做出相关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1]。尽管有相当多的研究利用生态位模型讨论了不同物种对气候变化的可能响应[2-3],但关注人类与气候变化的相关性的研究较为少见。有文献报道了极端气温变化对工业化社会的影响[4],也有的文献讨论了气候变暖对传统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5],还有的探讨了气候波动对农业社会的影响[6-7]。尽管工业革命已经经历了二百多年,全球欠发达国家中仍有大量人口从事着农业活动[8],故研究农业社会的人口分布与环境梯度的关联关系对于制定人类社会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9]。该研究以公元2000年中国人口分布数据为研究对象,结合高分辨率的气候数据建立基于生态位理论的空间自回归模型,分析了农业社会人口密度在气候梯度上的分布特征,以期理解现代农业社会人口对气候条件如何进行选择,同时也为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概况以中国2000年全国人口调查数据为基础数据,涉及农业活动的区域主要覆盖华北、华东、华南、西南、东北,经度跨度30°、纬度跨度35°,高程差达4.5 km,呈现出气候条件的明显梯度。

1.2数据来源与处理

1.2.1人口数据。 人口密度数据来自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RESDC,http://www.resdc.cn)。将研究区划分为90 km × 90 km的栅格,对于位于海陆交界的区域,所属陆地面积占栅格面积小于一半的栅格被剔除;对于位于邻国交界的区域,中国所属陆地面积占栅格面积小于一半的栅格被剔除。内蒙、西藏、新疆等地区有较多属于游牧生活方式的人口,该研究中不包含此类区域。属于中国三大城市群(北京、上海、广州)的栅格呈高度城市化,农业人口较少,城市人口与气候变量的关系也不属于研究的范围,故同样将此类栅格剔除。剩余的每个栅格的大部分面积由非城市用地覆盖,可认为是人类从事现代农业活动的区域。以上操作均在ArcGIS 9.3软件中进行。

1.2.2气象数据。气候数据均来自世界气候数据网站(http://www.worldclim.org/)。该网站提供19种与生物活动相关的高分辨率气候数据,该研究选取了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作为考量局域气候条件总体水平的变量。所有空间数据运用Lambert投影进行地理坐标定位,然后在90 km × 90 km粒度上分别计算各个环境变量。

1.3统计分析假设现代人口密度沿气候梯度呈正态分布曲线,即人类倾向分布于气候条件较为适中的区域,过冷、过热、过旱、过涝区域的人口密度会相对较低。为验证该假设,研究将人口密度数据进行了对数转换,将转换值与气候条件进行二项式线性回归。如果气候变量二次项的系数为负值,则可认为人口密度与气候条件之间存在正态关系[10-11]。

数据的空间自相关意为空间位置越邻近的变量,其值越相似。空间自相关普遍存在于基于空间位置信息的数据中,如地理信息数据、气候数据、物种数据。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对变量进行线性回归拟合时,基本假设之一为变量独立分布。如果用于拟合的变量存在强烈的自相关,则违背了这一基本假设,普通最小二乘法的回归拟合结果将变得不可信,显著性检验和系数估计甚至可出现完全相反的结果[12]。有研究指出空间自回归模型(simultaneous autoregressive models,SAR模型)可很好地消除残差中的空间自相关[13-14]。空间自回归模型的一種表达形式为:

Y=Xβ+λWu+e

式中,Y为因变量;X为自变量;λ为空间系回归系数;W为空间权重矩阵;β为自变量的斜率;u为空间误差项;e为非空间误差项。λWu项用以表示数据中等尺度上的空间特征,使SAR可解释数据中的空间自相关,大幅降低了空间自相关对统计模型系数估计的影响[15]。

同时采用OLS模型与上述空间自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并运用Moran’s I系数对比两种统计模型中残差的空间自相关强度,选用残差Moran’s I系数较低的统计模型。为验证选用模型的稳健性,另分别计算了OLS与SAR对两种气候变量拟合结果的Akaike信息标准(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值。AIC值是比较有效的模型选择依据[16],AIC较低者指示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优度。

以上统计分析均在R语言[17]中完成,其中SAR模型用spdep包拟合[18]。

2结果与分析

2.1中国现代农业人口宏观格局中国人口密度在从西向东的方向上表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在由北至南的方向上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地势较为平坦的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四川盆地人口较为密集,整体呈现东多西少、南北单峰的格局(图 1)。与地形格局相似的人口格局意味着地形对于农业社会人口分布的作用可能大于气候的作用。换个角度理解,即使在气候条件满足人类居住条件的区域,如果存在过于起伏的地形,其将有碍农业活动的发展,该区域仍无法形成稠密人口聚居地。

2.2OLS和SAR中人口密度对气候的响应首先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对数据进行了拟合,并计算残差值(观

图 1公元2000年现代中国人口密度格局测值与预测值之差)的Moran’s I,绘制基于不同距离单元的Moran’s I相关图(correlograms)。在某一距离单元上,Moran’s I系数越接近1,变量的正空间自相关越强烈;Moran’s I系数越接近-1,变量的负空间自相关越强烈;当Moran’s I系数接近0时,可认为变量是随机独立分布 [19]。可以发现,基于OLS的人口密度分别对年均气温和年降水量的拟合残差在小距离单元上均存在明显的正空间自相关,随着距离的增加,空间自相关的强度逐渐减小。相反的,基于SAR的拟合残差在所有的距离单元上几乎不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图 2)。图2不同气候自变量OLS和SAR拟合残差在不同距离单元上的Moran’s I系数对比为表明空间自相关对统计模型系数估计的影响,同样列出OLS的拟合结果以作对比(表 1)。OLS与SAR对自变量二次项系数的拟合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对于年均气温的二次项,OLS的拟合为极显著负值,SAR的拟合为不显著负值,即OLS的拟合结果表明人口密度与年均气温存在极显著正态分布关系,而SAR的拟合结果表明两者仅为不显著的正态分布关系;另一方面,对于年降水量的二次项,OLS的拟合结果表明人口密度与其存在显著的正态分布关系,而SAR的结果表明两者呈不显著正态分布关系。同时,对于两种气候自变量,SAR的AIC均明显小于OLS的,意味着SAR具有更高的拟合优度。鉴于OLS的拟合结果存在严重的空间自相关和较高的AIC值,因此认为SAR模型的拟合结果更为稳健,并用其解释人口密度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即现代农业社会的人口倾向聚集于年均温度年降水量均适中的地方。

3讨论与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社会的人口密度与年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存在正态分布关系。人类作为一个特殊的物种,不仅其自身需要对环境进行选择与适应,而且在农业社会中其生命活动还受到农作物生长情况的制约。

研究认为可用农作物对气候条件的要求解释人口密度对年均气温、年降水量各自的响应。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水分和光照以进行光合作用。然而,过旱或过涝的生境条件则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甚至会导致其死亡。因此农作物适宜被种植在降水量较为适中的地区,既能满足其对水分的基本需求以维持生命活动,又能避免水淹时间过长导致供氧不足而死亡。在光照方面,农作物在气温较高的地区可获得充足太阳能,具有较短的成熟周期,也就意味着较充足的粮食产量并能够支撑较大的人口密度。然而过高的温度则可造成农作物蒸腾作用过于强烈,甚至会造成缺水,影响其生长,无法产出足够的粮食。另一方面现代农业活动同时受到工业化和先进农业技术的影响,对局域气候的依赖度可能有所降低,使得统计结果的显著性变弱。

從农作物产量的角度理解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这个角度来观测世界为预测农业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了新的视角。根据该研究的结果分析,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气温小幅降低或温带、寒带地区的气温小幅升高将不会对粮食产量产生严重影响,甚至还可能产生有利的影响,促进粮食的产量,区域可承受的人口负荷升高,同时额外的粮食还可促进不同地区间的物资流通活动,进一步促进贸易中心的人口聚集;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气温升高或温带、寒带地区的气温下降则可导致粮食产量减少,不足以支撑当地原来的人口密度,人类分散到其他区域以降低当地的人口负荷,食物的匮乏甚至可引发社会动荡[7]。当降水条件大幅偏离了某种主要农作物的最适生态位时,局域的农业产量就会受到限制,当地的人口将面临两种选择:要么舍弃原来的聚居地并寻找新的降水条件适合该农作物生长的聚居地,要么更换主要农作物以适应降水条件的改变。由气温与降水变化可能引发的人口流动现象启示政府相关部门应合理制定人力管理制度以应对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负面社会影响[9,20]。值得注意是,气温与降水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不存在仅一者变化而另一者不变化的情况,更准确的预测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考虑更复杂的不同气候因子相互作用[21-22],以更系统地了解农业社会人口与气候的关联关系。

42卷24期滕漱清中国农业社会人口密度对气候梯度的响应参考文献

[1] HELLER N E,ZAVALETA E S.Biodiversity management in the face of climate change:a review of 22 years of recommendations[J].Biological Conservation,2009,142(1):14-32.

[2] GUISAN A,THUILLER W.Predicting species distribution:offering more than simple habitat models[J].Ecology Letters,2005,8(9):993-1009.

[3] KISSLING W D,DORMANN C F,GROENEVELD J,et al.Towards novel approaches to modelling biotic interactions in multispecies assemblages at large spatial extents[J].Journal of Biogeography,2012,39(12):2163-2178.

[4] POUMADRE M,MAYS C,LE MER S,et al.The 2003 heat wave in France:dangerous climate change here and now[J].Risk Analysis: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05,25(6):1483-1494.

[5] FORD J D,SMIT B.A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the vulnerability of communities in the Canadian arctic to risks associated with climate change[J].Arctic,2004,57(4):389-400.

[6] WEISS H,COURTY M A,WETTERSTROM W,et al.The genesis and collapse of third millennium north Mesopotamian civilization[J].Science,1993,261(5124):995-1004.

[7] ZHANG D D,BRECKE P,LEE H F,et al.Global climate change,war,and population decline in recent human history[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2007,104(49):19214-19219.

[8] THOMPSON P B.The Agrarian Vision:Sustaina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Ethics[M].Lexington: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2010:23.

[9] BURKE M B,MIGUEL E,SATYANATH S,et al.Warming increases the risk of civil war in Africa[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2009,106(49):20670-20674.

[10] DORMANN C F,MCPHERSON J M,ARAU′JO M B,et al.Methods to account for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in the analysis of species distributional data:a review[J].Ecography,2007,30(5):609-628.

[11] KREFT H,JETZ W,MUTKE J,et al.Contrasting environmental and regional effects on global pteridophyte and seed plant diversity[J].Ecography,2010,33(2):408-419.

[12] XU C,HUANG Z Y X,CHI T,et al.Can local landscape attributes explain species richness patterns at macroecological scales? [J].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2014,23(4):436-445.

[13] HAINING R.Spatial Data Analysis in the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252-258.

[14] JOHNSON J B,OMLAND K S.Model selection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J].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2004,19(2):101-108.

[15] R Development Core Team.R:a Language and Environment for Statistical Computing[Z].Vienna:R Foundation for Statistical Computing,2012.

[16] BIVAND R.Spdep:spatial dependence:weighting schemes,statistics and models[EB/OL].http://CRAN.Rproject.org/package=spdep.

[17] MORAN P A P.Notes on continuous stochastic phenomena[J].Biometrika,1950,37(1/2):17-23.

[18] COSTELLO A,ABBAS M,ALLEN A.Managing the health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J].The Lancet,2009,373(9676):1693-1733.

[19] MCCUNE B.Nonparametric models with automatic interactions[J].Journal of Vegetation Science,2006,17(6):819-830.

[20] ELITH J,PHILLIPS S J,HASTIE T,et al.A statistical explanation of MaxEnt for ecologists[J].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s,2011,17(1):43-57.

作者:滕漱清

气候条件之农作物论文 篇3:

川东北油菜种植的气候资源分析

摘 要 川东北地区为油菜的主要种植区之一,其气候条件及其地形复杂,对其气候资源的分析及其对油菜的影响的研究,可以为川东北有效利用农业气候资源、合理安排农事活动、提高油菜产量提供参考,同时对于充分利用气候资源,调整油菜种植布局也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油菜;气候资源;川东北

中圖分类号:S565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32.054

油菜是川东北丘陵地区主要的油料作物。油菜主要在冬季栽培,不与其他油料作物争地,同时还具有广泛的生产适应性。油菜可在不同的气候带实行春播和秋播,与各种作物轮作换茬、间作套种,在一年一熟制或一年多熟制地区均可种植。

1 阆中市地理气候条件及油菜种植现状

1.1 地理气候条件

阆中市地处四川盆地北缘,位于东经105°41′~

106°24′,北纬31°22′~31°51′。地势西南低东北高,市区平均海拔328~888 m,以低山丘陵地貌为主,亦有部分丘陵平坝地形。境内流长59.4 km,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1%。境内平坝、低丘陵、高丘陵、低山、台地、山原兼而有之,属低山地貌为主和少数丘陵带坝地形。阆中市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形特征,形成了极其独特的气候特点,但却能够适宜不同类别的油菜的生长周期,使油菜种植成为四川省极具特色的产业之一。

1.2 油菜种植现状

四川省是我国油菜主产省份和国家双低油菜优势产区,油菜是四川第一大油料作物和不可替代的冬季作物。目前,四川省常年油菜种植面积80万~100万hm2,总产180万~220万t,居全国前三位和西部第一位[1]。油菜集中在邛崃、中江、三台、简阳、雁江、达县、宜汉、平昌等30个重点县,形成川西平原、川中丘陵和川东北3个双低油菜优势区域。其生产现状如下:种植面积和总产最高的是川中丘陵区,其次是川西平原区和川东北山区,川西南山地和高原区种植面积和总产较小;单产以川中丘陵区和川西平原区较高,川东北山区和川西南山地略低,高原区最低;川中丘陵区、川西平原区和川东北山区是四川油菜生产区是以甘蓝型品种为主体,常规与杂交、双低与非双低并存。油菜轻简高效栽培技术长期被忽视,高产仍是老百姓追求的主要目标。

2 油菜种植的气候资源分析

油菜的一生可分为发芽出苗期、苗期、现蕾抽薹期、开花期和角果发育成熟期五个生育阶段。油菜种植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足够的光照、肥沃的土壤等多个条件的综合,才能更好地实现增产增量。

2.1 温度条件

适宜的温度条件可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保障,是农作物高产的前提。油菜整个生育期是在日平均气温22 ℃以下完成的,当气温高于3 ℃时,油菜籽才能发芽出苗,因地区间气候有差异,导致油菜种植季节不同,因而有冬油菜和春油菜之分。在平均气温下限为10 ℃、最冷月平均气温下限为-5 ℃时,油菜仍可安全越冬。油菜是喜冷凉、抗寒力较强的作物,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3~5 ℃,最适温度为25 ℃,低于3 ℃、高于37 ℃都不利于发芽。在田间土壤水分适宜条件下,当日平均温度为16~20 ℃时,播后3~5 d出苗,5 ℃以下则20 d以上才能出苗。苗期生长适宜的温度为10~20 ℃。油菜开花期需要一定环境条件,温度为12~20 ℃,最适为14~18 ℃,早熟品种适温偏低,迟熟品种适温偏高。角果发育期12~15 ℃,且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开花和角果发育,增加干物质和油分的积累。阆中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均温度17 ℃,极端最高气温39 ℃、最低气温-4 ℃。油菜作为阆中市的主要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0.8万hm2左右[2]。作为油菜种植大市,阆中市气候适宜,7月气温一般在25 ℃左右,达到油菜出苗期的要求,是油菜能够更好的出苗生长,为其前期生长提供良好的温度条件。油菜开花期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最适宜的温度为14~18 ℃,迟熟品种适温偏高,而阆中市作为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区,气温年较差较大,夏季热冬季温和,最冷月气温高于0 ℃,降水均匀,适宜油菜开发区的传粉生长及其最后时期生长。

2.2 水分条件

充足的水分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条件,也是农作物高产的关键。油菜生育期长、营养体大、结果器官数目多,因而需水较多。油菜种子无明显休眠期,成熟的种子播种后遇适宜条件即可发芽。种子发芽以土壤水分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0%较适宜。水分要适宜,一般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以上。出苗期一般土壤水分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5%左右;蕾苔期至开花期为田间持水量的75%~85%,开花期适宜的相对湿度为70%~80%,土壤湿度应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5%左右。角果发育期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

阆中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境内主要河流有嘉陵江,从北向南流经石子乡、保宁镇等13个乡镇,过境全长59.45 km,还有白溪、东河、构溪、西河4条嘉陵江支流贯穿境内,分别于江南镇、文成镇、河溪镇、南部县定水镇流入嘉陵江。阆中市溪沟遍布、水资源丰富,境内有嘉陵江、东河、构溪河、西河、白溪壕,还有169条溪沟,由东、西两侧汇入中部的嘉陵江,且有6 400多处大小水利工程。年径流量6亿多m3,“一江四河”年过境水量达249亿m3,地下水藏量5 833万m3/a,水能理论蕴藏量23万kW,良好的水利条件为油菜种植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因为油菜生长期较长,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特别是油菜种子萌发和幼苗建成是作物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两个时期,在正常播种时间内,种子能否正常萌发出苗,通常影响最大的是降雨或灌溉条件。阆中市不仅有丰富的水面资源,更是溪沟遍布、河流资源丰富,同时因其有良好的水利工程,对油菜初期的生产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使油菜能够良好地萌发。在油菜的生长过程中,因其根系多,需要更多的水资源灌溉。良好的水利工程,在此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油菜的生长提供了稳定的保障。阆中市因嘉陵江遍布村镇,在油菜后期的开花期,提供了便利的灌溉条件。在油菜中最重要的出角期,需要的水分更多,此时溪沟的作用则更为显著。阆中市水流遍布丰富的水资源,在油菜生长周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油菜的生长提供了稳定的保障,是油菜产量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2.3 日照条件

充足的光照是农作物生长的重中之重。油菜是长日照作物,性喜冷凉或较温暖的气候,阆中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适度。常年无霜期290 d,年均日照时间1 400 h,年均降水量1 000 mm左右。冬夏季气温降水变化相对较小。因其油菜发芽出苗期,适宜温度为25 ℃左右,对日照的条件要求并不高,当月平均温度为16~20 ℃,油菜开花期于每年5天滑动日平均气温通过10~12 ℃的中间日期密切相关。因其油菜耐寒的属性,而阆中市作为气候适宜区,常年无霜期290 d,有利于油菜的更好生长,以及出油,阆中市年均日照1 400 h,而油菜作为需要长日照的生物,可以充分的吸收阳光,其年平均日照时间,为春冬油菜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日照条件[3]。

3 结语

本文着重针对阆中市油菜种植的温度、水分、光照等气候资源进行分析,应尽量避免与减少不利气候因素对油菜生长过程产生的影响,提高油菜产量和品质,充分了解并掌握本地气候变化规律,因地制宜,趋利避害。

参考文献

[1]高育兴.江西省安义县油菜种植气象条件分析[J].北京农业,2014(21):160-161.

[2]肖若.安顺市平坝区油菜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J].科研,2016(12):156.

[3]钟存.贵南县油菜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4):255-256.

(责任编辑:赵中正)

作者:马瑞

上一篇:奥尔夫教学法音乐论文下一篇:外升内贬之人民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