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民主建设管理论文

2022-04-17

摘要:政治文明进步和依法治国思想对广大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程度是实现政治文明的关键因素,而基层民主建设又与法制化进程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在概述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状况的基础上,总结推进农村法制化进程的问题,从农村法律体系、农村执法工作、法制宣传教育、监督制约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推进法制化进程的路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基层民主建设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基层民主建设管理论文 篇1:

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经验与创新

【摘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当前,要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理论研究,提高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的民主素质,完善党内基层民主运行机制,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

【关键词】党内基层民主 运行机制 基本经验

党内基层民主是指在党的基层组织中开展的民主,是党的广大基层组织及普通党员群众的民主实践活动。党内基层民主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基础,是推进党内民主这一系统工程的起点。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高度重视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这些经验有益于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的改革发展,党内基层民主建设进入了全面探索、开拓创新的新阶段,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丰硕成果。

坚持从党情国情出发,渐进式地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民主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民主发展的程度受制于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不同经济社会条件下,民主会具有不同的发展程度和发展水平。民主又是具有阶级性的,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和政党,会具有不同性质的民主。中国共产党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也是如此,它既是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任务服务的,同时又受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水平以及党自身组织和党员状况的影响和制约。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必须立足于我们的国情、党情,走一条具有中国共产党特色的党内基层民主发展之路,决不能照抄照搬国外政党党内民主的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大力发展党内基层民主过程中,走的是基层试点与上级规范指导相结合的渐进推广路径。首先从改革和完善基层党内选举制度入手。因为落实党员对党的组织负责人的选举权,是党内民主建设的一个核心问题。选举权是一个综合的民主权利,既体现对重要事务发表意见的权利,又体现了充分参与决策的权利,同时还体现了有效监督和制约党的领导干部的权利。而且党内选举的改革也易于操作,易出成效。

坚持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实现充分发扬民主与保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的有机统一。民主集中制是我党根本的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它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党内民主是党的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基本条件,也是党内民主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改革开放以来,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健康发展,得益于党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自始至终坚持了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坚持了党对民主建设的每一环节的正确领导。这样做,既维护了党内的团结和统一,又实现了广大基层党员群众的民主权利,保持了基层组织的活力,营造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政治局面,实现了基层社会的稳定。

坚持以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行为主体。党内民主的本质是党内事务由党员当家作主。党员在党内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党员的民主权利能否得到切实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全面恢复并不断完善党员的民主权利体系,注重对党员干部进行党内民主意识教育,各地基层党组织广泛开展了有关党员民主权利的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创造出了“党员之家”、离退休党员活动站、党员论坛、党员议事会等活动载体以及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户、党员承诺、设岗定责、结对帮扶和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平台,增强了广大基层党员的主体意识和民主权利意识,拓宽了党员发挥主体作用的渠道和途径。

坚持提高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制度化水平,在建立健全法规制度基础上形成科学的党内基层民主运行机制。民主的发展必须要有严格的科学的制度来加以规范和保障,这是发展民主政治的普遍规律,也是建国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党内民主建设的教训总结。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时曾深刻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大报告率先提出了发展党内民主的清晰思路:“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遵循民主制度化的思路,党的各级组织对经过实践检验并证明是成功的好做法及时加以总结和提炼,上升为党内民主的条例、准则和规章等各种规范,使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实践创新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有制度可循。

坚持党内基层民主与人民民主互促共进,以党内基层民主带动和促进基层人民民主。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关键也在党,在于党内民主的发展。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探索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条切实可行、易见成效的途径。党的基层组织遍布我国社会各个基层,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从发展党内基层民主入手,推动自下而上的党内民主建设和人民民主建设,会大大增强党的凝聚力,提高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基层民主建设相对来说属于局部问题,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直接震动较小,民主发展过程中的不可控因素也比较容易控制和处理,从而降低民主建设探索改革中的风险,避免党、国家和社会的失控以至动荡。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实现与基层人民民主的有效对接和良性互动,是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发展方向。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

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政治方向。发展党内基层民主,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党内民主建设道路为前进方向,以实现党员主体地位和党员民主权利为核心和基础,以民主的制度化建设为根本保证,以改革创新精神为推进动力,在党的各级组织统一领导和统筹规划下,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开拓创新,谨慎稳妥,走中国特色的渐进式的党内民主发展道路。

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理论研究。理论是行动的指南。认真总结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实践经验和教训,深入研究和创新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理论,可以解决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实际运作中遇到的难题,是防止党内基层民主步入误区和风险的理论条件,也是统一党员干部思想、形成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强大动力的必要前提。因此,必须立足于当前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生动实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系统研究党内基层民主理论问题,重点是研究和完善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基本理论、党内基层民主与社会基层民主关系特别是村党组织与村委会之间关系理论、党内基层民主困难化解和风险控制理论,努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理论体系、政策体系和制度体系。

提高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的民主素质。党员干部的民主素质是党内基层民主健康顺利发展的基础条件。必须大力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尤其注重民主素质提高,包括民主权利意识、民主困难意识,增强他们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加强党员队伍的素质教育,激活党员的主体意识,提高党员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二是改善基层党员队伍的结构,从源头上提高基层党员的整体素质。三是提高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成员的民主素质,这是发展党内基层民主的关键环节。

完善党内基层民主运行机制,坚定不移地走依靠制度发展民主之路。健全的运行机制是促进党内基层民主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探索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的要求,重点完善五个方面的机制:

一是完善党内基层民主选举的运行机制。主要是进一步完善选举程序,把直接选举逐步扩大到乡镇街党委,严格限制领导干部届中调整的数量。据对村党组织书记的调查统计,在当前发展党内基层民主应当首先从何处着手问题上,排在第一位的看法是应从“公推直选”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入手。二是完善党内基层民主决策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工作规则、议事规则、决策程序的实施细则,严格实行票决制,重点要畅通党员群众参与决策的渠道。据对村党组织书记和县处级干部调查统计,党员了解党组织事务的渠道还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党的会议这个渠道;党组织决定重大事项也只是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充分征求党员群众意见不够,事先征求党员群众意见更不够。三是完善党内基层民主管理的运行机制,主要是明确界定基层党组织及其主要负责人的职能、权责,切实将“一把手”权力体制转变为名副其实的集体领导的委员会制;完善基层党务公开工作的内容、形式。调查显示,尽管各地党组织都普遍实行了党务公开制度,但其效果还不尽如人意。四是完善党内基层民主监督的运行机制。主要是制定基层党组织党内民主监督实施细则,特别是要探索落实党员群众监督权的具体措施。五是完善实现党员权利的运行机制,主要是制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的具体实施办法,进一步细化党员的民主权利及其落实和保护办法。(作者为中共烟台市委党校副教授)

作者:曲春杰

基层民主建设管理论文 篇2: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推进法制化进程的路径

摘 要:政治文明进步和依法治国思想对广大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程度是实现政治文明的关键因素,而基层民主建设又与法制化进程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在概述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状况的基础上,总结推进农村法制化进程的问题,从农村法律体系、农村执法工作、法制宣传教育、监督制约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推进法制化进程的路径。

关键词:基层民主建设;法制化;农村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地区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均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农村能够取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公平是前提条件,而民主建设是实现公平的重要途径和国家富强的基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的民主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农村地区的基层民主建设未取得实质性成效,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村推进法制化进程缓慢,不能适应基层民主建设的步伐。因此,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过程中需全面推进法制化进程,不断促进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

一、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概况

在当前新时期,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农村地区的基层民主建设仍然处于薄弱环节,基层干部和村民民主观念不强,民主意识淡薄,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方面都存在较多问题,这与当前社会不断进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相协调。具体表现在:一是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不规范。选举过程没有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要求,存在表面符合规定,实质是严重脱离选举规范的假象,村干部利用地方势力、家族关系、贿赂选民等方式为自己拉票,不尊重广大村民的意愿,严重侵害了村民正当的民主权利。二是农村基层民主决策制度不完善。农村的重大事项决策没有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而是由村两委决定,甚至出现广大村民与村两委意见相违背的情况,但最终却按照村两委的决策强制执行,造成干群关系恶化,发生严重的冲突事件。三是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制度不科学。大多数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由村委会制定,没有结合村民的实际情况,未做到因村制宜,更没有实现好村民合法的利益诉求,损害了村民的利益。有些制度甚至与法律相违背,出现制定的制度存在严重不科学的现象。四是农村基层民主监督制度不健全。村务公开的程度不够,尤其是财务收支的不透明,造成村民对基层组织的不满意。由以上四点具体表现可以看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加之村民的民主意识不强,忽视法律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不仅影响到依法治国在农村地区的真正实现,更严重制约了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

二、推进农村法制化进程的问题

(一)基层组织和干部对农村法律体系认识不清

很多农村地区还处于“费孝通先生笔下的‘乡土中国’,讲究宗亲、人情、差序格局”[1]。农村基层组织不愿遵循法律制度和程序,只注重经济发展和政绩工程,片面追求办事速度,不能认识到法律在基层民主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有些村干部不懂法,也不学法,更不守法,完全根据工作经验和个人威信处理村务,认为法律原则性过强,不适合农村复杂事务的处理,也不便于广大村民的理解。基层组织和干部对农村法律体系认识的片面性和错误性,导致法律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过程中未起到根本性作用。

(二)基层干部和村民对执法工作认识不到位

基层干部和村民较低的法律素质直接影响到对执法工作认识的不到位。基层干部忽视了执法工作的重要性,必然给基层民主建设诸多不合法的情况。村民“对法律的传统心理、知识、观念、思想并没发生根本性改变,依然崇拜权力,屈从于权威,置法律于不顾,依习惯行事”[2]。村民漠视法律为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不按法律开展民主建设提供了机会,也就导致农村违法事件的屡次发生,但缺乏合理解决的法律途径。

(三)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效果不佳

基层干部和村民没有真正认识到法律的重要作用,农村普法宣传人员进行普法宣传时流于形式,没有将法律知识真正深入到村民心中。青壮年村民多外出务工,留守村中多为对法律知识不感兴趣的老人和未成年人,造成普法宣传效果不佳。农村普法宣传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加之经费不足、制度不完善等原因,普法宣传未真正落到实处。基层法律职能部门对法律服务的界定不清晰,职责不明确,缺乏综合协调的统一服务意识,与农村法制化进程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四)农村法律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时,没有针对农村具体问题的法律,更没有完善的法律监督制约机制,致使基层组织缺乏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基础。在立法、执法、司法等环节,缺乏相应的法律监督机制,村民对基层干部处理村务的方式知之甚少,没有对村务和基层干部行使监督权。法律监督制约机制的缺乏造成农村不能很好地推进法制化进程。

三、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过程中推进法制化进程的路径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必须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同健全法制紧密结合。”因此,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过程中要全面推进法制化进程,并通过法律的形式加以确定,形成长期性和有效性,从而“真正落实培养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意识与能力”[3]。

(一)健全农村法律体系

健全农村法律体系是推进法制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等一系列法律的修订或制定,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过程中推进法制化进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根据农村民主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完善法律体系,来保障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稳定发展。同时,农村法律体系的完善也需要农村民主建设过程中多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相互促进和完善。

(二)加强农村执法工作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有效实施,需要加强农村执法工作,这是营造法制化进程良好环境的重要保证。首先,基层干部善于运用法律来解决民主建设中的问题。思想观念要从过去的行政命令思维转变成运用法律思维,杜绝依靠自身职权强制实施决策,坚决要在法律的框架内制定决策。其次,村民也要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自身权利。少数村民无视集体利益和忽视国家利益,只注重个人利益,出现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其他村民安定生活的现象,与法律精神相违背,这就要求运用法律来维护大部分村民的合法权益,打击少数村民的非法要求。强化农村执法工作,既对基层干部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也对村民提出了较高的法律自律要求。

(三)强化法制宣传教育

强化法制宣传教育是“农村普法工作进程、新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国家民主法制建设进程客观要求”[4],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过程中推进法制化才能赢得广大村民的支持。首先,基层干部和村民要自觉接受法制教育。只有干部和村民真正学法和懂法,才能在基层民主建设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基层干部要充分利用好法制培训、自主学习等方式,自觉提升运用法律来解决基层民主建设中的问题,村民通过网络、电视、宣传海报、手机等媒介来知晓法律在基层民主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提升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其次,总结法制宣传教育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东中西部农村村民的法制意识各不相同,需要根据不同区域和不同群体,对法制宣传教育中的成功经验因地制宜地进行借鉴和推广,对失败教训进行改进,借鉴其他区域的成功经验,逐步探索适合本区域和本群体的法制宣传教育方式。再次,招聘专门法律人才来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如:律师、法律教师等,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准确性和权威性,达到法制宣传教育的良好效果。

(四)完善监督制约机制

完善农村法律监督是推进法制化进程的关键,保证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顺利进行。首先,立法监督是保证农村法制化进程有序进行的重要环节。既要保证不与宪法相违背,又要保证不能与村民的切身利益相背离。其次,强化执法监督。保证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处于法律的前提下,杜绝不按法律执行的现象,从而促进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依法行使执法权。再次,保证农村社会团体司法监督权利的有效实施,尤其是保障村民个人司法监督的权利。“健全和完善督办机制,加大督办力度,切实解决民主法制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于萌芽状态”[5]。涉及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方面的议案和建议的办理,要真正实现立法监督、执法监督和司法监督,就可以进一步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村民行使正当权利的监督保障体制,如:由村民自发成立的村务监督组织来行使对村务的监督,上级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基层组织的监督力度,要从快和从严加大惩处基层干部的违法违纪行为,强化新闻媒体、网络等媒介的舆论监督,这些具体措施都很好的保障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良好进行。

四、结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国家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是空前的,从粮食补差到新农合政策,从养老保险到支农物资的保障,农村基层组织需要处理的新事务越来越多,村民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新政策也越来越多,对村务具有知情权和参与权,在重大事项中还应具有决定权和监督权,这就要求基层干部在处理村务过程中需要严格依法办事,依政策办事。因此,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过程中需要大力推进法制化进程,来进一步规范基层组织和干部处理村务的合法性。当然,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过程中大力推进法制化进程是一项艰巨和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的研究仅处于初始阶段,在调研和论证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在后期的研究中进一步加以完善,有待于未来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

[1]程希彦.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几点思考[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

[2]简彪,刘士成.当下农村法制建设的现状与思考[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6).

[3]黄信瑜,胡戎恩.安徽省农村法制建设过程中的农民参与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10(8).

[4]贾少涵,崔嘉欣,王卫东.村民自治教育:新形势下农村普法工作重心[J].高等农业教育,2010(7).

[5]庆玲.完善农村民主法制与促进新农村建设稳定发展[J].农村经济,2011(2).

作者:徐华伟

基层民主建设管理论文 篇3:

浅谈河北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摘 要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民数量特别多的国家,农村和农民是我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民主建设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通过简要论述目前河北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总结和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最后针对河北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为促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提供相关参考。

【关键词】河北;农村;基层民主;民主建设

基层民主是我国最基本的民主制度,同时也是影响人数最多的民主制度。无论是从历史还是从现实的角度分析,基层民主建设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本文通过对河北省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进而分析了目前河北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深入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了促进河北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相关意见。

1 目前河北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存在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河北省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认为目前河北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情况不容乐观,同时总结出目前河北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民主选举的状况

目前,我国开始大力推行依法治国的方针政策,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情况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民主选举情况依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民参与民主选举的积极性不够,很多农民认为候选人中谁中选与自己的关系不是很大,自己无法从其中获得直接的利益,同时由于民主选举可能会耽误农民自身的生活,因此很多人都选择不参与民主选举;第二,通过本文进行的相关调查得知,目前河北农村中很多青年都在外打工,在家的时间比较短,而在进行民主选举时可能很多人都无法直接参与,有些人选择让其他人代替投票,有些人则干脆直接放弃参加民主选举。

1.2 民主决策情况较为模糊

农村形成村委会组织,会对村中的一些日常事务进行民主决策,因此可以说民主决策也是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通过本文的调查和研究得知,河北农村中很多农民对于民主决策情况较为模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本文的调查得知,有将近百分之二十的农民不知道自己有参与民主决策的权利,很多人认为民主决策是村委会相关干部的事情,与自己毫无关系,自己只要履行相关的民主决策即可;第二,村委会的民主决策每年应该至少召开一次,但是目前很多农村还无法做到每年至少一次的保证。另外,在召开民主决策的过程中很多农民都会缺席,同时很多人对于民主决策的事件和利弊都不清楚,只是根据自己的直觉,或者是其他人的引导进行决策。

1.3 民主监督的相关情况

对于村委会中的一些民主决策或者是相关事项,农民都具有民主监督的权利,然而通过本文的调查和研究,在河边农村民主监督的情况非常混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很多人虽然知道自己享有民主监督的权利,但是村委会没有主动对村中的账目或者其他相关工作进行公开,很多农民并不会主动要求实施民主监督的权利,因此民主监督的情况不容乐观;第二,很多人认为,在村委会的墙上张贴一些相关的账目说明或者是大字报,就说明村委会的账目是公开的,这种认识是非常错误的,因为村委会的领导者会决定公开什么内容,不公开什么内容,而不是基层民众决定的。

2 河北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现状形成的原因

根据以上的论述可知,我国河北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过程中,很多情况都不容乐观,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经过深入的分析和总结,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2.1 对于相关法律知识缺乏了解

对于河北农村的民众来讲,无法很好地行使自己的基层民主权利,其主要原因是对相关的法律缺乏一定的了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目前河北很多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比较低,对于相关的法律法规缺乏基本的了解,不知道自身享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也不能针对基层民主建设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导致我国基层民主建设进展较为缓慢;第二,很多农民学历比较低这是普遍的现象,但是村委会并没有将民众具有的权利进行相关的介绍,因此很多民众无法从村委会或者其他相关的途径获得相关的知识,也就无法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发挥自己的力量。

2.2 村委会没有将权利交还给民众

我国是人民民主的国家,民众享有一些政治的权利和义务,村委会作为农村的基层民主组织,应该不断培养民众的自治意识,从而真正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自治组织。但是村委会并没有将相关的权利交还给民众,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一些村委会的人员贪恋权利,希望在民众之间树立自己的威信,让基层的民众服从自己的组织和安排,因此并没有让相应的民众了解自身具有的基本政治常识;第二,乡政府作为村委会的指导组织,虽然能够对村委会的一些行为做出一定的指导,但是并不能干涉村委会的自治行为,但是很多乡政府错误地认为自己是村委会的领导者,过多地干涉村委会的自治行为,导致村民无法很好地行使自己的权利。

3 促进河北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相关建议

对于我国来讲,基层的民众比较多,同时我国又是人民民主制度的国家,所以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可知,目前我国河北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并且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河北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可以参考以下几点意见:

3.1 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对于我国农村来讲,农民的受教育程度都普遍偏低,这也是造成我国河北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无法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需要从整体上提高农民的素质,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需要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包括经济方面和宣传方面的投入等等,使得农民认识到农村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需要使得农民切实感受到农村教育的低门槛,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农村教育的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第二,要充分利用相关的资源,不断提高农民的民主意识,可以对农民进行再教育,使得农民充分认识到自己具有的权利和义务,并且积极参与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等事务中去;另外村委会还需要利用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手段,对民众具有的权利和义务进行宣传,提高农民的民主意识。

3.2 不断完善民主选举、决策和监督

对于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来讲,其主要的内容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河北农村基层民主建设,需要在这三个方面进行不断地完善,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需要不断完备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依法治国的前提下,我国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得到了发展,这得益于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完善。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同样也需要不断地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让农民能够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发挥自身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的作用;第二,农民、村委会和乡政府应该相互协作,农民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民主权利和义务,村委会应该积极鼓励农村参与到民主活动中去,乡政府应该对村委会做出相应的指导,三者相互合作不断发挥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强大作用。

3.3 不断提高农民的经济基础

对于我国来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为了更好地完善河北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也需要不断提高农民的经济基础,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我国河北省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因此相关领导者应该充分发挥河北省的经济,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让农民从繁重的农业劳动中解脱出来,才能够有时间有精力地参与到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去;第二,很多农民对于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存在一定的错误知识,认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等多项农村基层民主活动都与自己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所以很多农民没有积极参与到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来。但是,从长远角度来讲,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民主选举在一定程度上都与农民的利益相关,所以应该使得农民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到民主活动中来,能够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

4 小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可知,目前在我国河北省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因此必须要根据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对症下药,从而不断地提高河北农村基层民主的建设。相信,随着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不断改革,能够更好地使得农民充分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同时也能够履行自己的政治义务,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陈展图.中国农村基层民主的困境与出路——基于两个村民主选举的实证考察[J].农村经济,2015(03):05.

[2]王丽.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知识经济,2015(02):69-69.

[3]孔政.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农民政治参与的困境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6(07):094.

[4]匡惜惜.经济现代化背景下新农村基层民主建设[J].农技服务,2016,33(03): 218-218.

作者:赵会分等

上一篇:汉代农业生产管理论文下一篇:循环设施农业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