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引读法教学管理论文

2022-07-03

语文教学应体现师生的平等对话,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更是如此。在此过程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活动中扮演着组织者与引导者的角色,教学中摒弃以往的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性的训练。以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为主,结合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学习。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阅读引读法教学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阅读引读法教学管理论文 篇1:

浅谈唱读

我们乡村小学的学生唱读现象普遍存在。要改变我们乡村小学学生唱读这种不正确的朗读方法,教师必须提高自身朗读水平,及时正确的引导,从低年级抓起,提高朗读效果。

我们班的学生以前朗读时,就象唱歌一样。通过我一个学期的训练指导,有了很大的进步,不再唱读了。唱读不能读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文章中的人物有喜、怒、哀、乐、美、羞、乖、懒……;事物有美、羞、緩、急……。而唱读就一个调,没有“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之分”,无法表达丰富的感情。有感情的朗读文章,就是体会和用声音表达文章丰富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方法。要做到有感情的朗读文章,必须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才能选择适当的朗读方法。是选择“抑”还是“扬”,“ 顿”还是“挫”,“轻”还是“重”,“ 缓”还是“急” ,加之丰富的表情,这样才能充分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准确地用声音、表情来表达文章丰富的思想感情。学生在朗读时一成不变、一个腔调的唱读一定会给正确体会、表达文章丰富的思想感情形成了阻碍。但唱读依旧是我们这些偏远地区的学校存在的,其原因是什么呢?

我觉得:从学生的年龄特征来看,唱读在同一学校的低年级的出现高于中高年级。这主要是由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的,孩子年龄越小,对事物的辨析能力也就越弱,面对一个个音节和方块汉字,无法很快的作出判断和肯定,只能靠拉长音来把一个个的音节连接成句。

这种唱读是受到地域的方言和当地迷信活动的感染。在当地迷信活动中,那些鬼师、先生在念经文时就是唱的。学生就是从小听着这些唱读长大的。其次就是教师的误导是形成唱读的,这主是学生形成唱读的主要原因。有一些老教师的朗读就象鬼师、先生一样。老教师越多的学校唱读的出现率越高。因为,这些老教师自己观念陈旧,转变起来较慢,教法陈旧而改变的力度不够,甚至墨守成规,不愿意改变其教法。这种固定的朗读方法对老教师来说想改也改不过来。往往老教师认为在井井有条的教学秩序和良好的班风是很满意的。然而在井井有条的教学秩序和良好的班风背后潜伏着一种危机。老教师由于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的确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同时也。形成了一整套牢固 的陈旧教法。比如,我们大河学区年轻老师多。所以,大河中心校的学生朗读就比较有感情,唱读现象就少。

再加上低年级教师怕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花费过多的时间,引响教学进度、引响教学质量的提高。朗读好又不能体现在教学质量上。而且朗读在提高教学质量上又不是重点环节。考试也不考朗读。所以老师指导朗读的时间少,学生自己随意读的多,往往是老师让自己认为好的学生领读,这样,学生学着老师读生字的腔调来领读,再加上学生自身的年龄特征、频经验运用“鬼师、先生”的读法。就最大可能产生了唱读,传到其他同学的耳朵中的声音就包容了老师、领读学生、学生自身产生的逐多的唱读因素,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才产生了学生的读音。同时,学生为达到声音整齐洪亮的效果,快的等慢的,有意无意的用拖长音的方法来增强这种学生认为正确的朗读效果。越是村级学校,老师采用这种方法的次数也就越多,这也是我们偏远地区学校唱读出现率高于城区的又一个原因。总之,唱读形成的原因是学生读的不熟和教师没有重视阅读教学形成的,特别是在低年级教学中对朗读教学的忽视而造成的。因些,要改变这种不正确的朗读方法,教师必须提高自身朗读水平,及时正确的引导,从低年级抓起,提高朗读效果。

作者:周仁祥

阅读引读法教学管理论文 篇2: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语文教学应体现师生的平等对话,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更是如此。在此过程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活动中扮演着组织者与引导者的角色,教学中摒弃以往的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性的训练。以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为主,结合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学习。其目的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主,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要全面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团结合作及创新能力。教学中以渗透新课程理念为主,尝试自学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总结以下几点与大家探讨。

一、创设自学氛围,让学生学会自学

学生的自主学习也不是放任自流,在要求学生自学之前,教师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步骤与方法,在一读中,(对课文要做到读通读顺,了解课文的脉络,了解课文有哪些主要内容),在二思中,(结合“预习提示”开展阅读,结合课后的思考题,明确新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在三写中,(要认真细读课文,做到深入思考,在课文中圈点勾画,找到疑难,写出自己的感受),在四用中,(利用工具书,对旧知迁移,首先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自学中有法可循,知道从哪里开始,所要解决的问题,知道首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最后一步做什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有些东西是不可或缺的,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与示范作用,但不能代替学生自身的作用,要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二、授学生以渔,重在学法指导

自学也就是学生自己学习,在自学时还要有科学合理的方法。在有科学合理的方法下,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自学收获更大的成功和喜悦,让学生体会到自学之乐趣,学生能够乐于独立主动地去获得知识,在分析、解决问题中有所得。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朗读教学时:教师可先范读,学生再仿读,同时纠正学生的字音、停顿和朗读的情感、语气等,让学生领悟到如何读得字正腔圆,如何读出轻重缓急。在遇到生字词时,要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对字音、字义、词义加以查阅,指导学生通过逐字、逐句地朗读做到边读边思考,并读懂了课文,使学生形成边朗读、边思考的习惯。在学生掌握了某种朗读方法以后,教师再从教读变为引读,着力于对学生的引导,设置某些问题让学生通过对所学方法的运

用,学会自己朗读和阅读分析。由此可见,不但让学生学会在关键、重点的地方进行分析与思考,通过朗读能够把握课文的内容,也让学生掌握了特定的朗读技巧和方法,为以后的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会自学比学会知识更重要,会自学则会自己学习,能够自主地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常常表现在感性经验方面,这一方面也比较明显,其思维的敏捷性也存在某种局限性,他们在感知方面还表现出了一定的随意性。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以培养时,还要对其加以适时、适当的指导,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学学会学习,并在学习中“有法可依”。直到最后老师能够对学生放手。

三、教师要做学生发展的导师

1.以导读为主,讲解为辅

在语文学习中,教师要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为古训,要引导学生自己多读,或者默读、朗读、品读、分角色读等,还可以让学生表演读、跟录音读等,不管是齐读还是个别读,都可以选择自己所喜欢的方式读,也可以通过小组竞赛形式来读,在不同的读法和不同形式的读中,引导学生学会自己读懂,通过读感悟文章中的真情,能够感悟到人生的真谛。教师可以少讲,对学生能在读中弄懂的地方可以不讲,对学生在讨论中能理解的问题可以不讲,

学生在查阅资料中能解决的问题可以不讲,对优生能为大家讲明白的地方可以不讲。

2.多一些情趣,少一些刻板

要想使语文课趣味盎然,教师要杜绝照本宣科,反对统一,不设标准答案;课堂上要让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让不同意见的学生有表情达意的机会,也允许学生有错。语文教学中,在教学生字词时,不要单纯地引导学生死记硬背。对教师而言,要对学生做到放手,让学生学会自己寻找记忆的支点,寻找到震撼自己心灵的情感,不能填鸭子式地硬“塞”给学生知识。

3.多给予民主,少实施特权

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权威”地位。教师不是纯粹的教学管理者,也不是传授知识的机器,教师要蹲下身子,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及参与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

师生间要有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小学语文课堂要还学生以民主。在这里,教师没有什么特权,教师应只是对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情况做适当的点拨,要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引导;学生要做学习的主人,所有的学生都不存在特权,没有谁能够将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学生;教师与学生是合作的伙伴,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发言的自由和权利。

总之,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教与学的关系加以处理,做到巧妙引导,要善于引导,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中营造一种浓厚的自学氛围,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以迅速提高。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这需要一定的时间,还需要教师合理地引导,需要教师的更多耐心和爱心。

参考文献:

陈楚.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研究.语文报,2012(9).

?誗编辑 李建军

作者:陈小华

阅读引读法教学管理论文 篇3:

中世纪大学与宋代书院的教学组织比较

摘要:中世纪大学与宋代书院大致处于同一时期。中世纪大学是现代大学的雏形,书院则传承和影响了近千年来的中国文化。它们在世界教育史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东西方两颗璀璨的明珠”。本文以“大学之母”巴黎大学和“天下第一书院”白鹿洞书院为例,研究中世纪大学和书院的教学组织的特点和异同,这对比较中西教育思想及今天的大学教学管理不乏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世纪大学;宋代书院;巴黎大学;白鹿洞书院;教学组织

如果说欧洲的“十三世纪是大学的世纪”,那么同时期的中国则正处于书院的世纪。中世纪大学是随着欧洲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发展,社会各阶层对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而出现的。由占绝大多数人口的手工业者和商人所构成的新兴市民阶层,在获得政治经济权利的同时要求享有受教育权,希望以此培养符合本阶层利益的人才;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和城市的兴起,政府也需要更多的人才来管理日益繁琐的事务;面对科学的“步步紧逼”,教会也需要借助于教育的力量来培养在理论上能够批判异端邪说的神学家。在不同利益集团驱使下,中世纪大学应运而生。作为现代大学的鼻祖,中世纪大学为打破宗教的教育垄断、文艺复兴、科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书院产生于唐代,繁荣于宋代,书院以其自身优点培养了大批杰出的人才,在中国教育史和文化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本文以同一时期的巴黎大学和自鹿洞书院为例,就两者在教育宗旨、师生构成、课程设置、教学活动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一、教育宗旨

中世纪大学作为城市商业复兴的产物,教育目的具有浓厚的世俗性和实用性。神学、法学和医学等高级科的学生毕业后主要成为祭师、律师、医师等专业人员;艺科学生若能得到受业的学生,可以成为教师;若得到主教推荐,可成为祭师;如果得到推引,则可能成为公职人员。此外,若能进一步攻读法律、医学、神学,则可以成为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员。正如教育史专家约翰·S·布鲁贝克所言“中世纪大学教育主要是职业教育”。巴黎大学是由巴黎圣母院教堂学校发展而来的,偏重于神学和论辩,她的索邦神学院就是为专门培养神职人员而建立的。

宋代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注重道德修养、科举考试、研究学问这三个方面,也就是说注重培养内圣外王、德才兼备的人。白鹿洞书院更加注重在第一方面即道德修养上下功夫。作为白鹿洞书院第一任山长,朱熹明白地讲“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人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而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他认为书院的教育目的不单单是为了科举考试,博取功名而已,更应该是培养志趣高雅、合乎儒家道德标准的德才兼备的人。他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详细表明了书院的教育宗旨“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朱熹认为此乃五教之目,接着他便导出了书院教学的根本目的:“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学者,学此而已。”进而认为“其所以为学之序,亦有五焉”,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他以为,“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于处事接物,亦各有要”。修身之要为:“言忠信,行笃敬;惩愤窒欲,迁善改过。”处事之要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接物之要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从中可以窥见培养重义轻利、合乎人伦、勤学乐进的封建知识分子是白鹿洞书院的根本宗旨。

二、师资和学生

(一)教师

在教师这一方面,中世纪大学和宋代书院有着很多相似之处。第一资格限制。巴黎大学第一个章程就对教师资格做了具体规定,如神学教师候选人必须年满35岁,完成8年学业,学习期间应该有一名指定的知名教授作指导。白鹿洞书院虽没有对书院教师资格作出明确规定,但从历次聘请的教师名录看来,都是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知名学者或是有科举功名的士人。

第二有名师授课。法国哲学家和神学家阿伯拉尔是中世纪最著名学者之一,他曾在巴黎讲学,四方学子慕名而来,使巴黎成为整个欧洲的思想中心,他的讲学既是巴黎大学兴盛的原因,也是标志。阿伯拉尔之后涌现出了一些著名学者执教于巴黎大学。著名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在1252~1259年间也曾讲学于巴黎。白鹿洞书院则有理学大师朱熹主讲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朱熹还延请陆九渊为学生们讲《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朱熹离开书院之后,也有一批弟子和学者继续讲学于此,史载“学者之盛,他郡无比”。

第三教师地位较高。中世纪大学教师享有诸多特许权,包括免服兵役、不缴纳向城市居民征收的间接税,免除缴纳自用商品,特别是葡萄酒和啤酒的商品运输税和市场税。在城市,大学学者还享有某些物价的规定价,特别是向市民租房的房租价。巴黎大学教师还享有罢课和迁移的特权。1231年教皇格里高利九世授予巴黎大学罢课特权,规定在房价提高而遭受损失,或者丢失东西或者身体受到难以忍受的伤害,或受到非法的逮捕时,大学(教师)可以立即中止讲课。t340年法王腓力四世授予巴黎大学师生免税特权,他规定,任何俗人,不论地位、声望如何,都不得对学生或教师进行干扰,或用其他方法进行敲诈勒索,不准以捐税进行勒索。据说,一个学生如果没有一名固定的教师,他就不可能成为巴黎大学的学生。即便在那些学生团体起重要作用的大学里“教师也仍然是中心人物”。中国自古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白鹿洞书院在开讲时就举行了祭祀先圣、先师仪式。朔望祭祀,是书院之常制,一直延续到清末。这种祭祀先贤的仪式,本身就包含着尊师重教的含义。

(二)学生

1 入学方面。13世纪至15世纪欧洲大学对入学学生不做国籍、社会地位、智力和语言的规定,而且没有入学考试,甚至没有固定的注册时间或开学日期,大学对人学年龄也没有限制,惟一的要求就是你是一位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基督徒。巴黎大学是欧洲各国学生云集的中心,仅从其学生组织的四个民族团就可见其生源的广泛。但是在招生时,巴黎大学会首先录取法国的学生,而不是在全欧洲招生。宋代书院实行开放式办学,对学生只有品德和学业上的要求,没有年龄、社会地位、籍贯等限制。正如朱熹所说:“将以俟四方有志于学而不屑于课试之业者居之。”白鹿洞书院对学有所成的士子更加青睐,朱熹曾作《招举人人书院状》,欢迎取得功名的举子到白鹿洞书院学习交流,书院免费提供食宿。

2 学习费用。中世纪大学和宋代书院在学生收费制度上差别较大。对于(中世纪大学)所有学生来说,上大学都是比较花钱的,并且随着学位的升级而不断增加费用,这些费用包括入学费、考试费,还有毕业典礼和庆祝仪式上的巨大

开销。大学会减免贫困学生的部分费用,但是“可以无偿地听课和攻读学位的穷苦大学生的数量,通过规章制度的形式,一再予以削减”。而宋代书院基本不需学生缴纳学习费用。生徒到(白鹿洞)书院学习,均由书院付给膏火费,虽然不算太高,但可以维持生徒必需的生活。

3 毕业去向。如前所述,由于教育宗旨的实用性,中世纪大学培养的大部分学生都不能成为教师,却就职于王室和教会机构,成为世俗管理人才或者神职人员。白鹿洞书院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内圣外王的人才,因此生徒或参加科举成为国家官吏,或著书讲学传承文化。

三、课程设置

中世纪大学作为城市复兴的产物,一开始就具有实用性的特点。而宋代书院则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中世纪大学课程基本由文献构成,阅读文献是教学的基础。课程设置起初以单科为主,巴黎大学就以神学科为主。后来大学开始分科,巴黎大学分为文学院、医学院、法学院、神学院四大学院。其中文学院作为进入其他学院的初级学院,主要进行基础教学。医、法、神三个学院则是高级学院,负责进行专业培养,其中神学院地位最高。文学院的课程主要是七艺,后来逐渐侧重于逻辑学的传授和研究,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等逻辑和辩证法成为文学院的核心学习内容;法学院主要学习《教会法典》和《民法典》;医学方面主要学习希波克拉底、伽伦和康斯坦丁的著作;神学院除了学习《圣经》和《格言大全》以外,逐渐纳入亚里士多德的《自然论》等形而上学和道德哲学的内容。总起来说,中世纪大学课程设置以实用性为主,而不是一般认为的追求纯粹的理性和知识。

书院作为私学的一种,其主要目的并不在于应对科考,而是要传承和发展儒家学说。因此,书院教材基本是儒家经典。朱熹就以《中庸首章》作为白鹿洞书院开学第一课。他把《大学》、《中庸》自《礼记》中辑出,与《论语》、《孟子》汇成《四书》,作为白鹿洞书院的主要课程。朱熹认为“今学者不如且看大学语孟中庸四书,且就见成道理精心细求,自应有得。待读此四书精透,然后去读他经,却易见力”。并认为“学问须以《大学》为先,次《论语》,次《孟子》,次《中庸》”。由于朱熹的倡导,白鹿洞书院学子尤其重视“四书”的学习。在学习四书五经的同时,书院学生还学习诗词、文史以及当世名家大儒的著作及讲义。朱熹在教导学生研读史学时说:“先读《史记》,《史记》与《左传》相包,次看《左传》,次看《通鉴》,有余力则看全史。”

四、教学活动

(一)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两者既有相似之处,又各具特色。以巴黎大学为代表的中世纪大学,在所有学院,主导教学的为两项基本活动:授课与辩论。授课又分为正式讲授和特殊讲授。前者指的是由教师在规定时间和规定场所的教学;后者指的是由学生在休息时间的教学活动。授课是教条式的,教师在对文献介绍后,便开始阅读和解释,学生则跟随教师阅读,并作出标记。辩论分为普通辩论和自由辩论。最为经常的是普通辩论,由教师选定论辩主题并主持辩论,一名学生负责陈述问题并回答听众的反驳,其他班级的师生可以自由参加,其目的是传授学生辩论技巧,提高雄辩能力。同时每个教师每年要举行一到两次的自由辩论,主题随意,全院师生都要参加辩论,其目的是训练学生更为精细的论辩能力。

还有一种辩论是让学生受益匪浅的,这类以所学内容的练习和复习为主,一般在下午的讲座之后进行,师生们一起复习所学内容,切磋辨识和争论的技巧。

白鹿洞书院采取了多种教学形式。一是升堂讲说。主要由教师给学生们授课,与巴黎大学的正式讲授类似;二是认真读书,自行理会。简单来说就是要求学生自学,白鹿洞书院的教学活动主要是采取此种形式;三是互相切磋,质疑问难。这种教学形式包含了辩论、讲会,既有集体讨论,也有个别教学;四是展礼。通过祭祀先圣,使学生无形中受到尊师、重道、崇贤的熏陶;五是悠游山水间。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君子之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学生在游览名山大川之时,体察万物,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二)考试

巴黎大学和白鹿洞书院的考试形式不尽相同。考试是中世纪大学制度的巨大创新之一,考试被认为是一门课程学习的正式终结,考试决定是否授予学位。考试的形式则主要是口试,严格遵循相关规定。学士学生在一年有2~4次考试,而硕士常常只有一次考试。在每个考试日里,参加考试的学生,被集中在一起,考试结束后,每个人会因本人的“考试质量”得到某一名次。考试名列前茅的学生不一定是当年最好的学生,还要考虑其年龄、入学时间、学习年限、庇护人、家庭地位等。当时的学生绝对能通过考试,由于考试表现太糟糕而淘汰的学生是极其少见的:当时“不及格”是用来谴责学生不道德的行为的。

学位考试是最重要的考试。以巴黎的人文学院为例。人文学科学生只有通过考试才能取得学士学位。首先要请老师开具证明他已经学完指定课程的凭证。通过主考官审核后,学位申请人参加初试,同教师讨论语法和逻辑。初试通过者再参加预考或学士学位考试。这时他必须通过回答教师委员会提问,表明自己已经掌握了大纲规定的著作。最后试讲几堂课,通过后才能成为学士。巴黎大学的学者从事学习、教学两年后,有希望最终结束学业,获得正式大学授课许可证和博士学位。但需要作出一系列评注和回答教师委员会询问。通过者由大学总监授予许可证,此时候选人还要发表一篇报告。6个月后,他在试讲过程中正式成为博士。在“试讲”那天,在学院全体人员出席情况下,进行第一次讲课,得到学位荣誉证书。

考试作为考察学生学业的手段早在宋代以前就已有之。宋代书院考试成为定制,德业和课业成为两大考试内容,以招生入学和平时考课为主要考试形式。德行考试,主要是对学生一贯的道德品行、平日行为举止进行考核,看它是否符合纲常伦理;学业考试主要是对属于“智育”方面的学业水平的测试与考试。

(三)学位或功名

中世纪大学的学位及其制度是随着大学的产生及其内部组织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发展的。学位的内涵也不断发生变化,渐渐发展成为现代学位制度。中世纪大学的学位系统和考试的具体组织在13世纪得以明确,最终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学士学位一般需要4~5年才能获得,获得神学博士学位需要15年,而且35岁之前不可能获得。虽然取得学位的学生毕业后会得到较高的待遇和社会地位,但由于经济和其他原因只有少数人获得了文凭,多数学生只是在大学中待了若干年。宋代书院的生徒不会得到类似于中世纪大学的文凭,书院的学习只能看做学生的一段求学经历,只有通过科考取得功名才能被社会承认。

中世纪大学和宋代书院都在各自历史范围内做出了许多独创性贡献,它们在中西教育史和文化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增长,高等教育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考查中世纪大学和宋代书院在教育宗旨、教学内容、师生构成、教学活动等方面留下的宝贵遗产,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责任编辑 张燕

作者:吕建强

上一篇:中学语文导读课教学论文下一篇:价值工程与施工管理论文